大学生学习毛概的意义
法学1152班 叶润泽 学号9114115237
学校给我们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让我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成果。理论指导实践先进的理论基础可以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做事、做人,成为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社会主义分子。我学的是法学专业,需要具备专业素质教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学好这门课程,对提升我的专业意识十分重要重要,对我以后的工作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大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这是我们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个阶段,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决定这个人未来一生的走向。如何看待问题、处理问题都需要依靠自身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来做出判断。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决定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科学的人生目标的实现。实事求是作为一种思想路线,它是科学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我们可以从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以及基本内容的解读中看到其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这些哲学方法对我们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如何看待问题、如何处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大学阶段甚至更早就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走向。未来的路如何走?选择的工作是什么?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如何的看待自己成功与失败?这些都需要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设计人生,如何规划目标,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己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才能保证我们的期望与判断是合理的、科学的,是符合社会的客观实际条件的,是具备成功条件的。尊重实际,不带主观随意性,用辩证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在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时,应该掌握辩证的方法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是科学的、正确的。回忆过去的道路,我们的人生被太多的人设计。有各种各样的人告诉我们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未来的道路应该怎么走,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应该如何抉择。有些意见我们可以借鉴,但也仅仅是借鉴,生活的道路还需自己去走,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形成自己的判断,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来指导。从实际出发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目标,不断进行总结和调整,以期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实际,最客观、最有成功可能性的成长道路。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得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决不能在思想上走错路。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必须要学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牢牢的把握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以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学习和坚持中国法制精神。
另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在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好这门课程是有利于我们考研究生的,有利于我们在研究生考试中得到一个很好的分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逐渐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可以促使我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
一、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数学课堂教学有如下特点:高密度提问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把可以供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若干逻辑性较强、认知水平较低的问答, 教师提问以记忆性问题为主, 推理性次之, 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问题, 课堂练习由低到高安排, 学生成为高速解题的机器。从效果上看, 教师与分数的权威性从思想上禁锢了学生创新意识, 高强度、大容量的提问与训练, 使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思考、去联系现实的应用, 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二、数学主动参与学习习惯的要求
1.“量”的要求。
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应从以数学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同时兼顾数学学科特点与学生特点, 要面向全体学生, 尽可能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教学活动,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经受挫折的考验, 积累学习的经验。
2.“质”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 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发现与发展过程中去。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中自我需要的强度, 时刻注意学生参与过程中思维的力度,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数学主动参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1. 教师 (客体) 方面。
(1) “主动参与”呼唤教师观念的更新。
教师在教学中要抛弃“唯我独尊”的陈腐观念, 创设师生互动、平等参与、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要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 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要改变“灌输———接受”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多种多样, 如开展讲座交流、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 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 调动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3) 对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
采取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评价, 采用多样化评价策略, 评价结果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2. 学生 (主体) 方面。
(1) 学生一方面要有学习的责任心及内在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 应具备参与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习惯, 而教师的积极引导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保证。
(2) 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体发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学习;理财知识;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44-01
引言:随着电子商务、电子金融业、保险业的高度发达,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理财有关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按揭买房买车、资金借贷、投资理财、办理年金买保险等等。因此,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和技能是人们立足于现代社会的重要生存技能之一。但是目前非财会专业出身的人们普遍缺乏这些基本的理财知识和技能。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流,如果能在进入社会之前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与技能,对其个人、家庭和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当代大学生个人来说,学习理财知识是形成未来生存能力的客观需要
当代大学生,相当部分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尤其是现在的90后大学生,从小生活在一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家庭环境中,各种需要都在家人的呵护下轻易地得到了满足。因而,许多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消费意识而缺乏正确的理财意识。以至于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工作多年仍“上无一片瓦,下无一寸地,中间无存款”。或者即便还有部分大学生小有积存,但由于不懂得基本的理财知识和缺乏基本的理财技能,错失许多财产保值增值的良机,或者由于不善于投资理财,付出了许多沉没成本,损失了本该拥有的更多财富。
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独立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和技能是社会生存的需要,是正确处理生活中金融事务和避免财产贬值损失及抓住财产保值增值机会的前提。大学期间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使大学生终身受益。首先,通过学习理财知识,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财富保值增值的原理、途径和形式,深入理解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理财现象和金融现象,如利息的单利复利计算之区别、按揭买房买车之代价、偿付债务抑或回收外借账款之利弊、办理各种保险或年金之意义等;其次,通过学习理财知识,大学生能够较全面地认识各种理财手段和金融工具,如证券、第三方支付工具、账户安全保密措施、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于现代社会中的大学生们常遇到的问题。有了这些知识和技能,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
二、对家庭来说,当代大学生学习理财知识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适应现代金融环境
当代大学生的父辈们有相当一部分对现代金融业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不适应,对各种理财现象和金融现象不了解,对高科技理财手段和金融工具一无所知的现状阻碍了家庭财产的保值增值。例如由于不了解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第三方支付手段、网上购物、网上务商等新途径;不了解当前一些主要的电子商务企业如阿里巴巴、淘宝、当当网、京东商城及其他众多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的各种既省钱又便利的产品和服务,使得不少当代大学生的父辈们无法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信息化金融服务和其他理财工具进行投资理财、消费、务商。如果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财知识和技能,必将给其家庭成员的消费、理财、投资、务商等方面带来新的方式方法,给家庭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如今己经毕业多年的80后大学毕业生大部分己组成新的核心家庭。但多数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只能靠“啃老”来生存。这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缺乏理财观念、知识和技能,对证券、基金及其它财产保值增值的投资机会和渠道知之甚少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当前通货膨胀形势下,在金融危机仍未完全摆脱的情况下,每个家庭的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更需要依赖理财知识和技能的帮助。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掌握理财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其组建的新冢庭在理财方面少走弯路,尽快的积攒财富。
三、对社会来说,当代大学生学习理财知识有利于社会整体生产生活效率的提高
现代金融体系将越来越多地采用高科技,人们由于缺乏理财知识而难以了解现代金融工具和银行业务,无法充分运用各种便利的理财工具和金融手段,将会降低人们生产生活的效率效益。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体,学习理财知识将实现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人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更多成熟理性的消费者、投资者和经营者。也就是说,如果人人都具备理财知识和技能,人们将能更快的理解和接受并运用诸多创新的金融服务以及理财工具,把生产生活所需资金之外的多余资财更方便、更快捷和更安全地向社会融通,有利于加快整个社会财富的周转速度。也就是说,通过社会大众高效的理财行为将各类财产活络起来,从而调动整个社会各方面的生产生活资源,提高社会投入产出效率,加快社会再生产的周转循环速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行,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财知识和技能将对提高整个社会大众投资理财意识、知识和能力产生深远影响,将能促进社会大众整体在这方面素质的提高。从整个社会来讲,由于人人都在理财知识和技能的帮助下采取更加理智的理财行为,充分利用好电子商务、电子金融业、保险业等行业提供的便利渠道和手段,将极大提高社会各方面生产、生活、学习和办事的效率,促进整个社会各方面生产生活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结束语:总之,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加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效益,这就要求人们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和技能,进而能够充分了解和利用好不断创新、日渐完善的电子商务、电子金融业、保险业等行业提供的高效、快捷、安全和便利的服务项目及其工具。当代大学生学习理财知识和掌握理财技能正是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作者单位:江西蓝天学院
作者简介:华玉昆(1982— ),江西于都人,毕业于南昌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现为江西蓝天学院教师,主要研究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通过这学期的毛概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毛泽东思想是我国新总结我国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在学习这门课的众多章节中,我最喜欢也最收益的是“科学发展观”和“实事求是”这2章。科学发展观让我更深刻体会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硬道理。”特别是我国正在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我国必须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要走这条路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学习“实事求是”让我明白: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去研究探索新的方向。
六盘水市中心城位于贵州省西部,是贵州省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南地区能源原材料、煤化工生产基地和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六盘水经济的蓬勃发展,六盘水市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总人口306万人的六盘水市是上世纪60年代国家实施“三线建设”集中开发建设并逐步兴起的一座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为支柱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丰富的煤、铁、铅、锌等30多种矿产资源让六盘水享有“江南煤都、贵州钢城”等美誉。如今,六盘水已发展成为国家十大煤炭一是“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及“南贵昆经济区”重点城市。
1.调查时间:2011年8月10号
2,调查对象:六盘水市政府
3.调查地点:六盘水市政府及中心城区 4.调查人:阮丹 5.调查方式:和朋友一起,在市政府相关的部门对六盘水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与记录,又对中心城区进行查看,并且询问见证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成长的大人们。
6.调查主题:从改革开放这个点分两个视角对六盘水市的发展进行调查。二,总体发展变化
30年来,六盘水发展变化令人瞩目。2010年与1978年相比,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00.55亿元,增73倍;人均生产总值9844元,增长45.8倍;财政总收入46.08亿元,增长117倍;地方财政收入21.61亿元,增长53.4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亿元,增长92倍;原煤产量4397万吨,增长4.9倍,电力装机容量460万千瓦,发电量195亿千瓦时,增39.6倍,全市共有5座220千伏变电站,18座110千伏变电站等,组成了多电压等级的复式供电网络格局,城市配电网电缆化名列全省前列。实现了村村通电。生产钢303.52万吨,增739倍;水泥产量278.53万吨,增5.8倍。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是六盘水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措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82.16万吨,是1978年的2.2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2.2%,森林覆盖率达35.1%;该市率先在全省免除农业税,贫困人口减少62.6%。一批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城市知名度明显提高,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1%。“三线一站”投入运营,形成了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25元,是1978年的35.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348元,是1978年78元的30.1倍;农村特困户得到有效救助,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市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7%以上,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
(1)工业的发展
1.煤炭资源触动市场敏感神经
去年,六盘水市原煤总产量3800多万吨,占全省40%的份额,其中地方民营煤矿和国有煤矿平分天下。这样的格局,得益于市里把握国家政策和市场导向,大刀阔斧的改革。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市场下滑,煤炭产业遇到严峻挑战:国有企业需要改革,早期蜂拥而起的地方小煤矿需要关闭。历经5年到10年的阵痛,破坏资源、环境的地方小煤矿被关闭,有证煤矿逐步进入规模化生产,煤矿数大幅减少,煤炭产量却大幅度上升。大型国有企业六枝工矿(集团)公司、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水城矿业(集团)公司、水城钢铁(集团)公司面貌全新,开展多种经营、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丰硕成果,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亏损成为了历史。2.煤炭资源带动多种产业发展
盘县红果镇小关村开办煤矿的彭和平,一个“反常”行为引起市、县两级党政负责人的注意。彭和平办煤矿率先致富,他拿出100多万元买牛分到农户家喂养,不收农户的钱,农户以劳力入股,等到牛卖出再与农户计本分息。党政负责人在意的是,彭和平的做法是以工补农的具体体现。据了解,过去开办煤矿,赚了钱又投入非煤产业者在六盘水不是个例,畜牧业、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饮食服务业等都有煤炭企业的参与。在更高的社会层面上,六盘水地方和驻地大型国有企业开展地企共建活动,地方帮助解决企业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企业支持地方建设,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六盘水地方政府在中心城区比较好的地段划出地盘,给水钢和水矿集团建设花园式的办公区和住宅区,以达到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和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目的。力求城市建设“绿化、美化、文化、现代化”的六盘水市中心城区,正在地企共建中逐步显现出这一独特韵味。
(2)农村经济发展 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90年):从1978年开始,六盘水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壮大;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农户承包荒山植树造林,土地自主经营权得以体现;扶贫开发工作有计划地开始,向贫困地区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粮油、农资市场逐步放开,农产品经营向自由贸易发展。粮食产量由37.76万吨增加到41.7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8元增长到361元,贫困人口由145万人减少到130万人。
第二阶段(1991年~2000年):六盘水市撤销原有的47个区、镇、办事处,合并245个乡(镇),成立98个乡(镇、办事处)。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顺利完成,耕地承包期延长30年,荒山承包期延长50年,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得到巩固完善。“八七”扶贫攻坚大规模实施,挂钩扶贫、社会扶贫、科技扶贫等深入开展,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林业生态建设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推广良种良法,实施粮食丰收工程,提高作物单产。粮食产量由46.49万吨增加到70.6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313元,贫困人口由130万人减少到35万人。
第三阶段(2001年~2010年):六盘水市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加以考虑,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办法,粮食产量增加到82.1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2348元,贫困人口由35万人减少到18.84万人。三,成果
1、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2010年六盘水市粮食总产量82.16万吨,是1978年的2.18倍,其中夏粮产量17.73万吨,是1978年的2.2倍;秋粮产量64.43万吨,是1978年的2.17倍。农民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44.79公斤,增加117.92公斤,增长51.98%。肉类总产量从1.66万吨增加到12.97万吨,增长了7.8倍;人均肉类占有量从8.55公斤增加到42.37公斤,增长了4.9倍。2010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22.9万亩,是1978年的16倍;蔬菜产量44.2万吨,是1978年的12.6倍。水果产量19700吨,是1978年的5.57倍;核桃产量1961吨,是1978年3.67倍;板栗产量558吨,是1978年的2.6倍。油菜产量从582吨增加到6696吨,增长了11.5倍。烤烟产量从1005吨增加到9813吨,增长了9.7倍。茶叶产量从87吨增加到392吨,增长了4.5倍。
2、农村经济总量明显增加。2010年六盘水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68645万元,是1978年的19.7倍。其中种植业产值195041万元,是1978年的15.3倍;畜牧业产值155587万元,是1978年的39倍;林业产值7672万元,是1978年的8倍;副业产值9756万元,是1978年的9.3倍;渔业产值589万元,是1978年的4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78元增加到2348元,增长了30倍。农业机械总动力从6.1万千瓦增加到128.08万千瓦,增长了21倍。乡镇企业增加值从0.4亿元发展到91.89亿元,增长229.73倍,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由9.97%增加到30.58%,提高了20个百分点;上交税金由0.035亿元增加到19.55亿元,增长558.57倍,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6.36%增加到42.43%。四,发展的十条基本经验
一、以农业工程为载体,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二、以品种改良为龙头,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
三、以人工造林为重点,切实改善林业生态条件。
四、以治水改土为核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五、以科技培训为手段,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能力。
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
七、以政策扶持为带动,有效开展扶贫开发工作。
八、以试点工作为先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九、以技术进步为依托,努力提高农业服务水平
马克思主义, 从其本质上来说, 它是一门科学, 这门科学的目标是要建设社会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鸦片战争爆发后, 我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状况, 无数仁人志士, 奋起救国, 上下求索,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为我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信仰, 是科学, 是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当代, 我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带领广大人民群众, 继续为新中国的崛起而奋斗着。
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 从字面上来看, 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之后, 由各个时代的继承者, 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内容的一系列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它的目标是发对资本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 是关于如何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说, 是有关于无产阶级争取其自身的解放以及整个人类解放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主要的内容涵盖了自然、社会以及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 可以得出不同的回答。
2、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涉及面极广, 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人类历史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等等各个领域, 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其中,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观点和立场,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 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应着重把握和领悟的关键点。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指的就是要以人为本, 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想人民之所想, 急人民之所急,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包括:关于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观点, 关于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观点, 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 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的观点, 关于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 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 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 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建设规律的观点,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观点等等, 马克思的观点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 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指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 辩证分析的方法, 历史分析的方法和群众路线的方法等等。
我们应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理论需要与实际相统一, 理论要联系实际, 依据现实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理论需要继承, 更需要与时俱进, 所以, 我们当代大学生, 既要学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同时, 还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 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坚定地共产主义信念,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1、当代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当代大学生,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 但是, 实际情况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千差万别、而且具有不稳定性, 没有完整的理论框架, 思想观念呈现片面性、局限性等特点。很多大学生并没有重视在校期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只是敷衍了事, 学习完课程以后, 并未弄懂何为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突出。因此, 笔者认为, 应首先端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 使其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2、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是一整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的分析和处理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形成科学的、稳定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我国目前正处在共产主义的第一个阶段, 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作为中国未来的接班人, 大学生们应该树立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当前, 我国存在着价值趋向多元化的现实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应客观对待, 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 自觉投身我国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信仰, 更是理论, 有了这一理论武器, 我们还需要联系当前的中国实际, 中国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正处在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我国需要大量的科技与人文的人才, 这些人才大部分来自于各个高校的大学, 也就是当代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 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 我们最终需要将这些理论与国内外大局, 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理论武器, 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指南。当代青年大学生们, 要主动的将个人的成长与我国发展融合起来, 把追求个人发展同推动我国社会进步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坚定信念, 正视现实, 心存壮志, 不惧艰难, 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和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专业本领, 积极投身到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中去, 燃烧激情, 不负使命, 做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摘要: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 已经一百多年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但没有过时, 而且越来越凸显了它强大的生命力。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深, 各种外来的思想观念充斥着人们的头脑, 人们思想活动, 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活动更加的个性化、多元化。面对这种现状,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能够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使广大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能够使我国当代的大学生更好的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 在整个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意志, 为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积聚强大的动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投身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教育;学习能力;现实意义;途径探索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高校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学习和敏于创新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习能力是指个体在生存和学习过程中主动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内在目标诉求而进行自身变革的能力,它不仅包含对自身知识结构的积极调整,也包含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主动革新。学习能力表征了个体应对外界变化的态度,也体现了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换言之,学习能力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解决问题的最本质能力,也是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范畴都能普遍适用的根本素质。
1.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1.1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使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培养具备学习能力的学习型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指针和现实选择。
大学教育阶段是受教育者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受教育者的学习处于更为主动、更为自主的状态,因而成为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一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阶段。同时,高等学校是人类社会教育资源最密集、教学条件最完善、教学环境最优越的地方,是受教育者获取各类知识的理想天堂,因而具备大学生学习能力得以生成的有利土壤与条件。因此,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将现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定位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学习能力上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1.2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会产生一种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影响,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结构的更新,也会同时产生一种边际效用。学习能力的提升会有效地促进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反过来这种促进又会促进学习能力的增强,使学习能力始终保持持续提升的状态。学习力的提升也会使大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传统的学校教育无法根据每个人的个性采取针对性的引导,在现有学科高度精细化的高等教育里,大学生尚未特别意识到去发展自己的个性,也有学生因各种原因无法发展自己的个性,而学习能力的提升会解放大学生个性发展所受到的各种束缚,让大学生利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时间去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个人素质,这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极为有益的补充。同时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也为未来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学习能力提升最为核心的结果就是创新,包括观察力、分析力、评价力、应用力等的创新,而这些创新来源于系统的学习和思考,主要体现在知识应用、更新自我、推进创新和变革社会的效果。
1.3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效应对知识经济社会挑战的必然选择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而对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一个民族如果不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就必然会在社会发展中受到制约。大学生作为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即将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队伍的后备军和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地对自身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使综合素质与社会竞争力形成相互的融合与补充,才能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创造精神、物质财富的人才,中国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才能赢得未来。
2.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
2.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习能力培养
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中心,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中介。学生学习能力是在掌握各科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各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渠道。各科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作为一项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任务来完成。其具体方法有:第一,树立目标,即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本学科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使每个年级、每学期以至每节课的教学都有机地渗透培养学习能力和内容;第二,激发动机,即在教学中调动学生求知、求思、求解和讲究学法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有意识探索学法、培养学习能力的强烈愿望;第三,典型示范,教师在教学中,或者自己对学习能力的有关方面进行示范,或者向学生介绍培养学习能力的典型材料,或者由学习能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向本班介绍经验,使学生得以借鉴、学习;第四,创设情境,使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组织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智力技能的情境,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有效锻炼的机会;第五,引导点化,即教师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或能力发展上出现困难时,即时排除障碍,点明关键,指引思路,使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刻迈过难关,步入坦途。
2.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是关键。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1999]10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教师的学历、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开发等四个方面。
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大学教育的根本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建立新型的教与学关系,将以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组织的全过程中。
2.3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完善学分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实施学分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实施学分制,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安排”为“主动选择”,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利于在教学制度上保障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落实。
2.4树立信念,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
高校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引导大学生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体系,从源头上规范大学生的成长方向。尊重并鼓励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要向大学生科学地分析目前社会环境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积极引导大学生做好大学规划和职业规划。只有信念坚定、目标明确,内在发展动力源源不断,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才会有正确的载体和方向。 2.5重视网络教学资源
高校应该重视网络化、数字化的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搜揽、选择、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这对于他们适应当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生活也是十分有益的。
2.6开设专门课程,专门传授有关知识,进行专项能力训练
关键词:课堂学习投入;学生发展;教学质量评估
一、有助于学生中心理念支撑下促进大学生发展
195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在哈佛教育学院举办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也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投入状况,正是体现了学生中心理念,有助于考察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动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
大学时代是人们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黄金时期,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而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基本形式。因为在课堂学习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将来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所学知识的基础。掌握这些课程,在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去,是大学生才能成为时代发展的引领者和国家未来的栋梁的关键。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投入度不理想,大学生的学习沿袭了中学阶段以知识获取和储存为主的目标,较为忽视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学习投入是影响大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 就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在研究中通过深度访谈和关注课堂层面学生学习投入的状况,引入“课堂学习投入”的概念设计调查问卷,对本科高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加以评估,为为教师和高等学校教育管理者呈现出一幅大学生课程学习的真实景象同时,唤起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及其他人对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的重视和关注。对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的研究深入到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去,详细、生动地揭示出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是如何经历的,以及影响学生如此经历的原因何在。以学生的学习投入来揭示学习行为,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在关注结果的同时,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采用正确的学习策略,教师及学校教育管理者端正教育观、教学观和人才观,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二、有助于完善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基石,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此我国先后实施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高等教育发展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演进的一般趋势。在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无论是政府部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还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大学排名,大都注重对投入指标和现有资源的考察,强调输入指标和硬性标准。这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在一个关注教育外延发展的阶段,忽略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这一群体。在大学,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无疑是本科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一种知识传授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无法通过教学过程直接灌输给学习者,学习者必须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在与他人协商、会话、沟通、交互质疑的过程中,才能建构知识的意义。由此看来,评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入手,学生在认知、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收益才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
而在现实中,各类教育评估的实施往往更关注教师的“教”,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往往以学期结束时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依据,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重视不足。授课只看教师课讲得是否精彩,教师的“自我表现”是否优秀。这样的评价导致教师备课时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只备教法不备学法。上课时教师只顾自己滔滔不绝,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满堂灌”、“满屏灌”的现象较为普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课堂上很多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出现了隐形逃课的现象。即使有时有督导听课,他们所重点关注的也是教师的授课能力问题,很少考查学生上课时的学习投入状况,而且听课的结果有时还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的评价不利于教师及时反思与改进自己的教学。
研究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程度,引导教师去积极关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激发学生深层次学习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了解本科大学生在校的课程学习投入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能够给高校改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提供新的视角,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继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有助于完善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三、有助于改变研究视角拓展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范围我国在高等教学的理论研究领域,学者关注更多的是教学中的“教”的问题,重“教”轻“学”是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和“教”成为教育中的焦点和主体,而教学的另一个中心——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口益被边缘化。从学生视角出发的相关研究很少,从学生视角出发的实证研究就更少了。对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的关注,有助于学生在教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可以开拓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新视角。
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建立的几十年来,正赶上是中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迈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在宏观层面,很多学者较多关注高等教育体制、结构、组织等方面。但随着高校学生入学率在短期内的急剧飘升,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在对质量与数量、效率与速度的矛盾质疑中愈发重视多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并受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的影响,关注高等教育微观层面的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微观层面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学习、课程、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学习投入度是目前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学生在有效学习活动中的投入及学校对学生有效学习所提供的支持条件。所以,研究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投入问题,有助于改变研究视角拓展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范围。
参考文献
[1] 陆春萍、赵明仁.大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习投入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2(6):72.
[2] 韩晓玲.浅析双重教育模式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心理学为基 点分析[J].剑南文学,2012(1):222.
[3] 李国年、肖昊.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阶段性规律与转变[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30(1):2.
[4] 关宏.探析建构主义教学观视阈下的教师角色[J].继续教育研究究,2008(11):55.
关键词:语言学习焦虑,傣族,景颇族,少数民族大学生
0 引言
随着语言习得的研究与深入, 语言学习中的焦虑情绪被广泛关注。语言学习中的焦虑主要指学习者因需要使用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和不安心理。语言学习中产生的紧张、忧虑、害怕、沮丧甚至产生自我否定等状态都是焦虑的表现形式。笔者自毕业后一直在德宏州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傣族景颇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与汉族学生有一定差距。傣族景颇族是德宏州两个古老的世居少数民族,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傣族、景颇族人口分别为349840、134373人, 分别占德宏州总人口比例的28.88%及11.09%。英语作为傣族景颇族学生的第三语言形式出现, 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学习难度偏大。而傣族景颇族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逃课率较高、发言率较低、成绩相对不理想。国外大量研究表明焦虑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 不言而喻, 傣族景颇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肯定存在焦虑情绪。本研究预计通过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的形式, 探讨傣族景颇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焦虑状况, 基于数据及理论支撑, 科学地分析形成语言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 探寻转化英语学习焦虑的对策。
1 国内外焦虑研究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国内英语学习焦虑研究状况发展较为迅速, 其对象覆盖了从小学到大学的研究, 研究涉及到各个层次。过往的英语学习焦虑研究中, 部分学者已经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焦虑这一现状加以关注研究。龚江平等以197名西藏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 并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缓解学习焦虑的策略。研究结果发现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指数偏高, 课堂上的交际行为最容易导致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 而不同性别、年级的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并无显著性差异。王粉梅以128名蒙古族大学生为例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蒙古族大学生英语课堂中确实存在焦虑, 在以其他汉族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焦虑平均值对比后发现, 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指数偏高, 性别差异方面蒙古族女大学生比男生语言学习焦虑略微高一些, 但总体方面无显著差异, 课堂上的交际行为最容易导致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焦虑。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指数偏高这一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 有语言迁移、教育政策、教学条件、民族心理等因素。进而说明民族地区的语言教学特点不尽相同, 在教学对象、教学方式、教学条件及教学效果上存在较大差异, 因而对少数民族的语言习得焦虑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 研究思路和方法
2.1 研究思路
语言学习者的焦虑情绪被认为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因需要使用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交流时产生的恐惧和忧虑情绪。虽然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已有涉及, 但数量相对少、范围相对较窄, 尤其是对边疆民族地区傣族景颇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研究状况还是一片空白。发展及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是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工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处于边疆民族地区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因其特殊的外界环境及独特的英语学习心理状态, 对外语学习有着不同的认知及经历。焦虑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调查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情绪, 笔者将对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及德宏职业学院在校傣族、景颇族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并随机抽取其中部分学生进行深入访谈。
该研究调研计划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及访谈预计从2015年6月开始至2015年12月结束, 为期6个月。问卷调查范围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及德宏职业学院在校学生;问卷调查对象为傣族、景颇族少数民族大学生;问卷调查表主要使用Horwitz等人于1986年编制的《外语课堂学习焦虑量表》 (FLCAS) , 并附加笔者设计的有关个人信息部分, 包括姓名、年龄、性别、院系、高考 (中考) 英语成绩及学生学习英语的年限等, 拟发放调查问卷数目为250~300份。在进行卷调查的同时, 笔者还将选择性地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以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语言学习焦虑的成因, 在此基础上探寻相应的解决方法。访谈范围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及德宏职业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拟访谈内容主要围绕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否因为交际而焦虑, 是否因为为考试而焦虑, 是否因为师生的负面评价而焦虑设计;拟访谈对象为傣族、景颇族少数民族学生;拟访谈人数为40~60人左右, 其中傣族、景颇族学生各占20~30人左右。
2.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课题主要以二语习得、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及策略等的有关理论和交叉性研究方法, 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查阅收集资料。 (2) 实证分析法, 通过大量文献检索、问卷调查、访谈, 将收集到资料、数据采取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通过归纳和实证分析, 得出结论, 力求解决实际问题。
2.3 研究预计突破的难点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英语教学一直是个难题, 以往的研究调查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焦虑情绪, 研究成果针对性不强, 缺乏实践性的依据。该项研究将通过问卷及访谈方法对德宏傣族、景颇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做深入研究, 旨在研究下列五个问题:德宏傣族、景颇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是否存在高焦虑情绪。如果是, 在哪些方面学生焦虑指数突出。其焦虑指数与性别是否相关。同一地区傣族景颇族英语学习焦虑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何将学生学习中的妨碍型焦虑转化为有助于英语学习的促进型焦虑。
3 傣族景颇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 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情感特殊性, 由于他们在特殊的文化背景、学习环境、教育情景中接受知识, 导致其与汉族学生在学习经历等方面有很多差异性, 在学习中出现的情感变化也不尽相同, 学习情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英语学习的效果。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焦虑程度明显大于汉族学生, 形成这种现象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三语教育背景下受本族语言的语言迁移和汉语的语言迁移一些消极影响。
一定程度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远远低于汉族学生。傣族景颇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也不容乐观, 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 必须科学合理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及学习情感进行深入研究, 而不能生搬硬套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成果, 这一点英语教育工作者已逐步达成共识。而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 从这个角度说, 针对特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笔者希望通过对傣族景颇族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情绪的调查研究, 教师能够更多关注学习焦虑对傣族景颇族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影响, 了解少数民族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的焦虑类型, 分析引起相关焦虑的原因, 并探寻降低和克服其语言学习焦虑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从而提高民族学生外语表达能力及学习成绩, 为在民族地区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指导帮助。
此研究的实际意义是:探索一条适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傣族景颇族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方法, 以便改进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教师的教学风格, 也为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辟新的道路。同时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优质的三语人才奠定基础, 也为云南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培养优质的少数民族翻译人才, 以满足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此研究的理论意义是:弥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傣族景颇族英语学习焦虑研究的空白, 为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依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及心理特征, 英语作为少数民族的第三种语言, 其学习的复杂性要强于汉民族, 因此一味使用汉族学生外语学习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对少数民族进行语言教学是缺乏科学性的, 事实上这样只会加深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焦虑程度。因而, 通过对特定少数民族的语言学习焦虑研究可以探究少数民族学生语言学习焦虑的本质及特征, 弥补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理论套用汉语背景下的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的缺陷, 为民族地区英语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丰富民族地区的语言教育发展理论, 使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教学走向正规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Alpert R, Haber R N.Anxiety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Situations[J].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0 (61) :207-215.
[2]Horwitz E K.Preliminaly evidence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scale[J].TESOL Quartery, 1986.
【大学生学习毛概的意义】推荐阅读:
大学生对毛概课的看法12-13
大学期末考试毛概选择题10-25
推荐大学毛概社会实践报告01-17
国际大学生节由来及意义06-30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意义07-01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11-02
大学生入伍对国防教育的意义01-10
试论大学生增强自身公德意识的意义12-06
浅析歌剧茶花女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