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芽儿》教案设计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笋芽儿》教案设计

《笋芽儿》教案设计 篇1

教学重难点:从朗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乐趣。

教学准备:竹子的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

2、分组竞赛读文。

二、朗读

1、轻声读课文: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

的?

2、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感悟春

光的美好。

3、仿句训练: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你还能像书上那样说几句

吗?

三、想象

1、默读课文: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可以对春雨姑娘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

2、再读感悟: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

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四、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教师巡视指导。

2、班级推选表演好的小组,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五、写字

1、学习写“冈、世界、轰”四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冈”字的

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部分不能写得太小,第二

笔是长点。“轰”字左边的“又”字捺要变成点。

2、学生练习书写,组内互相评价。根据同学的建议,把自己写

不好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全班交流展示,评选“小小书法家”。

六、作业

读一篇童话故事,把故事的内容讲给同学听。

相关链接:

1、笋芽儿是人们食用的蔬菜之一,可以鲜吃,制作各种菜肴;可

以腌制,能吃上几个月;可以干制,能吃的时间更长;还可以制作罐头,

销往世界各地,给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收入。

2、竹子在夏天,是生长期间走向成熟的季节, 躯干由嫩绿色转为

青绿色。竹叶可做造纸的原料。竹子在秋天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生长现

象,可是竹子的地下茎却是生长的旺季。地下茎俗称行鞭笋,行鞭笋有一个生长特点,具有向阳性。一般来说,它只朝三个方向生长―

―东、南、西,不会向北生长。它很顽强,所到之处,不管是石缝,还是

破缸底、墙脚、瓦砾堆,都能穿过去,就是变换了它的体态 (本来是圆

的 ,变成扁的 )也要长过去。竹子在冬天,是最顽强的植物,被誉为

“岁寒三友”之一 。

板书设计:

3、笋芽儿

沉睡的笋芽儿

春雨姑娘弹乐曲

雷公公敲打鼓

《笋芽儿》教案设计 篇2

二、找外因,随机指导朗读

是呀,谁不想长大呢?今天我们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笔找一找,在笋芽儿成长的路上都有谁在帮助它?

2、生汇报:(随学生回答而教学)

(1)春雨姑娘:

a“沙沙沙„„来啦!”

指导读好“沙沙沙„„”(是呀,春天到了,春雨姑娘开在绿色叶丛上弹奏着乐曲,沙——,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吧。)

指名读——女生读——全班齐读本段

b、“不能睡懒——多美呀!”

c、春雨姐姐笑了,用细细雨丝„„滋润着她。

(理解“滋润”)是呀细细雨丝洒在身上,笋芽可舒服了,生齐读。

(2)雷公公

“轰隆隆!„„笋芽儿!”

(雷公公会对笋芽儿说什么呀?)指名讲——请男生齐读这一段

(3)小草弟弟

“小草向笋芽儿„„快快长大!”

这小草的话,他又怎么帮笋芽儿的呀?

(指名讲——指导读——齐读)

(4)太阳公公:

“太阳公公笑了„„温暖着她”

(生读——读得再暖和些——再指名读)

3、是呀,目前如果在笋芽儿成长的路上,春雨姑娘他们只是嘲笑她、讽刺她,笋芽儿能长成一株强壮的竹子吗?生讲,是的。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运用自己学过的词语来用上这些句式来说一说。春雨姑娘,雷公公„„他们对笋芽儿支持,关心吧。(用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一句话来讲)

春雨姑娘笑了,____着她,____着她

雷公公____着她。

小草弟弟____着她

太阳公公笑了,____着她,____着她

(同学们,从刚才的说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词语表达,可见我们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应该不断积累,提高写作,阅读水平)

三、探究内因

1、成长的路上难免会有磕磕碰碰,有他人的帮助自然不错,但是更主要的还应该靠谁?(自己)是笋芽儿也不例外,请外速找找,笋芽儿成长中同表现的句子吧。

2、生找

3、生交流

a、笋芽儿醒过来了,„„还没睡醒呢!

(这可是一株不见世面的变撒娇的笋芽儿,谁来边读边配上动作)

b、笋芽儿„„地面上去

给“央求”换个词吧,谁来向我这位竹妈妈央求一番(生想像说)

c、笋芽儿被吓住了„„“那„„我还是呆在这儿吧!”

(这可是一株____师引说,谁来加上动作读——指名读,指导体会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指名读——小组读

d、笋芽儿„„:“我不怕,我要出去„„”。

(不住地说就是,不停地的说,你瞧这省略号在这里是告诉我们语句重复的省略)——指导加以创造读。

e、笋芽儿„„小衣服(这可真是勇敢地的小笋芽儿)

终于,„„竹子,她钻在„„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

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体会“终于”“自豪”)——齐读。

4、合作表演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从1—9小节中,任意选择。

(1)生从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片断中任意选取一个内容4人合作表演。(加上动作、神情、脱稿想象。师巡视指导„„)

(2)请两小组上台合作演出笋芽儿在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的帮助下的不同表现(其余生作评委)

(表演中要求学生先自我介绍——再创作性表演——生评价——师评价)

(3)谈感受:看看这场演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是呀,在雷公公重重约鼓声中,笋芽儿再也忍不住了,它决定勇敢地钻出地面了,在春雨姑娘,太阳公公,小草弟弟的支持、关心、记忆下,在自己不断努力下,他终于长成了一株强壮的竹子,引读:只见她站在山冈上,迎风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自豪地喊着:“我长大了啦!”

四、拓展练习

在生活中你们成长中离开更多人的帮助,请你们这样句式来说一说:

在家中,妈妈____着我,爸爸____着我,爷爷____着我,奶奶____着我,我总得____。

在着____我,我希望____。

五、作业布置

1、课外多看看童话故事,可在班中举行“讲童话故事儿赛”

2、可组织一次辩论会:以“长大路上,外界约帮助重要远是自身努力重要?”

笋芽儿教案 篇3

一、激趣导入,随题识字

1、播放笋芽儿破土而出的课件,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课件出示笋芽儿图片。

2、板书课题。学生认读,指导读准字音,特别是儿化音。

3、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笋芽”。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书写时,提醒学生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随课题识字“笋芽”,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也分散了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感知,积累运用

(一)初读课文

1、同学们,春天到了,被叫醒的笋芽儿是怎样一步步长成健壮的竹子的呢?请大家欣赏课文。(播放课文视频)

(二)词语积累

1、春天来了,课文中的词语宝宝也想出来看看美好的春光都一个个跑到大屏幕上来了,同学们想去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词语

2、学生开火车读。指名读。

(三)句子积累

1、这些生字又跑到句子中了,你能找出来并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吗? 春雨姑娘低声呼唤着笋芽儿,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妈妈给笋芽儿穿上一件件衣服,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笋芽儿脱下一件件衣服,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三、朗读感悟,随文识字

1、读着这些句子,我感觉到笋芽儿真幸福啊!那么在它的成长过程中都得到了那些人的关心和爱护呢?学生自读课文。读完课文后指明回答。(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太阳公公)

2、情景创设,识记“呼唤”

(1)春天来了,谁呼唤笋芽儿?

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她是怎样唤醒笋芽儿的?用“-----”划出有关句子,笋芽儿听了是怎样表现的?用“~~~”划出有关句子,并用“△△”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2)“呼唤”一词变色,谁能给“呼唤”换个词?(呼叫、呼喊)

(3)谁愿意当春姑娘,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指名学生读句子)

(4)笋芽儿还没醒呢,谁再来叫叫笋芽儿。(学生再读,理解“呼唤”)

(5)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形象地记住这两个字。

(6)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呼唤”(“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唤”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3、调动积累,识记“轰隆隆”

(1)春雨姑娘很温柔,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那么,雷公公又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学生读第四自然段)

(2)我们也学雷公公,一起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笋芽儿吧。(全班齐读)

(3)除了雷公公的叫喊声,你还听过哪些声音是“轰隆隆”地响的?

(5)你还能说几个像“轰隆隆”这样表示声音词语吗?

4、笋芽儿一个劲儿地往上钻,妈妈看见了,做了些什么?(第五自然段)

“唠叨”是什么意思?你怎样记住它?(“唠叨”是形声字,口字旁表示意思,跟口有关系,意思就是话说个不停使人厌烦,右边“劳”和“刀”表示读音。)

5、除了以上我们说的,笋芽儿还得到了谁的帮助?(太阳公公)

出示句子: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四、顺势写话,妙笔生花

填空: 春雨姑娘低声呼唤着笋芽儿,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妈妈给笋芽儿穿上一件件衣服,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笋芽儿脱下一件件衣服,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中,结合生字音、形、义的特点,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和理解,既能深化生字词的理解和记忆,也让学生积累了学习方法。生字词通过不同的语境,融合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1)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的呼唤中,竹妈妈的不停的唠叨中,笋芽儿露出了脑袋,它看到了什么?

省略号说明什么?

你能说说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

(2)笋芽儿看到这样的景色会是怎样的心情?哪些句子写出了笋芽儿很高兴?

(3)同学们,你愿意把着美景美美地读出来吗?出来吗?(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4)你还能用自己的话夸夸春天的美景吗?

六、朗读指导

◎按照提示性语言:雷公公――粗重鼓励

竹妈妈――唠叨关爱

二年级笋芽儿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指导读题

1、猜谜语:“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

2、认识笋。(出示笋的图片)

你们认识她吗?你们对她有哪些了解?(指名交流,相机板书词语“笋芽儿”。)

3、读词识字。

(1)指名领读课题,强调儿化音的读法。(2)识写“笋、芽”,教师范写。

笋:上窄扁;下宽大。“尹”中横要长,右边出头,撇向左下长伸。芽:“艹”横长;“牙”横短,竖钩稍长。

4、过渡: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两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今天我们就来有感情地读读这篇童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自主学习情况。(1)我会读。课件出示词语:

笋芽儿 呼唤 唠叨 漆黑 沉睡 撒娇 滋润 照射 辫子 山冈 自豪 扭动 爱抚 揉了揉 轰隆隆 向上钻 叽叽喳喳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②齐读。

③说说哪些词语读懂了,哪些词语没有读懂。

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撒娇、唠叨、漆黑、自豪、滋润、辫子、轰隆隆。

动作演示来理解:呼唤、扭动、爱抚、揉了揉、向上钻。④去掉拼音朗读。(2)我会认。

①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指名朗读、正音。②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自由交流)

如: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唤、唠、揉、抚、扭、滋、润”等;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轰、辫”等。

三、朗读感悟,随文识字

1、过渡: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关心和爱护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太阳公公。)

2、朗读春雨姑娘的话,识记书写“呼唤”。(1)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沙沙沙的春雨声”)

(2)春天来了,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她是怎样唤醒笋芽儿的?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描写春雨的句子: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

①“呼唤”一词变色,谁能用其他词来替换“呼唤”?(呼叫、呼喊。)②谁愿意当春姑娘,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指名读句子)

③笋芽儿还没醒呢,谁再来呼唤呼唤笋芽儿。(相机指导朗读,读出柔和、轻声呼唤的语气,感觉“润物细无声”的呼唤。)

④谁能用“呼唤”说一句话?

⑤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呼唤”。(“口”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呼”字右部首笔为短撇。“唤”字右部第六笔撇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上面不要出头。)

3、朗读描写雷公公的句子,识记书写“轰”。

(1)听,这又是什么声音?你听到过这个声音吗?(课件播放“雷声”)(2)春雨姑娘很温柔,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那么,雷公公又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

课件出示描写雷公公的句子: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①想象一下,雷公公会用粗重的嗓音呼唤些什么呢?

②谁来做雷公公,呼唤这些笋芽儿?(指导朗读,声音稍大、急促、粗重,读出个性。)

③我们也学一学雷公公,一起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笋芽儿吧。(全班齐读)④除了雷公公的叫喊声,你还听过哪些声音是“轰隆隆”地响的? ⑤你还能说出几个像“轰隆隆”这样描写声音的词语吗?

⑥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轰”。(“车”要写得扁些,下部左边的“又”捺画变点。)

4、朗读描写竹妈妈的话,识记“唠”。

笋芽儿一个劲儿地向上钻,妈妈见了,做了些什么? 课件出示描写竹妈妈的句子:妈妈见了,忙给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还不停地唠叨:“千万别着凉。”

(1)理解并识记词语“唠叨”。①指名读,点评正音。

②妈妈唠叨什么呢?谁愿意当笋芽儿的妈妈?(指名读妈妈的话,随机正音顺句。)

③出示填空,组织交流:

妈妈见了,忙给笋芽儿穿上()衣服,还()唠叨:“()”

④像这样重复告诉别人不要怎么样,要怎么样,就叫——唠叨。⑤指导识记。

⑥生活中有谁像笋芽儿妈妈一样唠叨过你?都唠叨了什么?你能用“唠叨”说句话吗?

⑦你还见过谁唠叨过谁?唠叨些什么?

⑧小结:唠叨里有温暖的关心;唠叨里有不舍的牵挂;唠叨里有浓浓的爱意„„

(2)齐读笋芽儿妈妈的话。

5、除了以上我们说的,笋芽儿还得到了谁的帮助?(太阳公公。)是啊,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多么舒服呀。谁来读一读描写太阳公公的句子?

课件出示描写太阳公公的句子: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四、布置作业

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写几句完整的话或者编字谜、编儿歌。

《中彩那天》教案

宋雪娇 时间3-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据”;能正确读写“维持、精湛、闷闷不乐、迷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理解“道德难题”的含义。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理解“道德难题”的含义。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同学们,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总会有一些难忘的日子,会让我们一直记在心里。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中彩那天”。

2、探讨题目:“中彩”指什么?(买彩票中了奖)

3、过渡:中奖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兴奋、激动、开心)可是一位父亲却将中的大奖让给了同事,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按照自读要求自学。(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正音:“财、赠”都是平舌音,“驰、属、驶、捎”是翘舌音。(2)交流分享识记生字的方法。比较形近字“弛—驰、像—橡、财—材”。(3)课件出示词语,指名领读。

生计 维持 财富 精湛 器重 属于 百货 情形 道德 号码 存根 橡皮 馈赠 奔驰 教诲

拨电话 缓缓驶过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梦寐以求

(4)理解不懂的词语,教师重点指导“拮据、精湛、馈赠、闷闷不乐、梦寐以求”等词语。

(5)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正音。

(6)学生小组内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选代表汇报。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每段都写了什么?

2、小组讨论,试着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2段):交代了“我”的家庭背景和父亲渴望有一辆自己的汽车。

第二部分(3~9段):写父亲无意中抽中了大奖,但是中奖的号码却是父亲帮同事库伯代买的。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父亲把汽车还给了库伯。

第三部分(10段):写“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3、全班交流并小结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

4、再读课文,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讨论后归纳。

(1)父亲遇到的道德难题是什么?为什么父亲中了彩还不高兴?(2)中奖以后,“我”开始很兴奋,后来为什么闷闷不乐?(3)为什么汽车被库伯开走了,“我家”反而特别高兴呢?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抄写词语“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

3、用“精湛”“梦寐以求”各写一句话。

4、课外搜集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蒋志华 时间3-11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嚼”;能正确读写“咀嚼、幼稚、寂寞、重临”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情感,并揣摩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情感,并揣摩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感悟课题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她的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板书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

2、解题:文题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在温暖的冬阳下,一支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师: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令我们产生了许多遐想。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她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

二、预习交流,初步理解

1、默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

(1)小组代表读生字词。注意“嚼”“傻”“卸”的读音和写法。“咀嚼”的“嚼”读jué;“慢慢地嚼”的“嚼”读jiáo。“卸”共9画,第7画是提;“傻”的右上部分里面不是“夕”。对于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全班交流弄懂。(2)各小组分段读课文。(3)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4)阅读课后“资料袋”中有关林海音和这篇课文的介绍。师概括总结:

“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林海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她原籍台湾,191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台湾。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

(5)解释课题:“冬阳”指________;“童年”指________;“骆驼队”指________。

2、再读课文,把你认为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并且在学习小组中读给同学听。(同学认真倾听,评价、正音。)

三、再读课文,梳理层次

1、自读课文,思考:围绕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哪几个片段?分别是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并试着加上小标题。

梳理课文内容:学骆驼咀嚼(第4自然段)、谈驼铃用处(第5~9自然段)、想替骆驼剪毛(第10自然段)、追问骆驼去处(第11~14自然段)。

2、体会文章虽然看起来写的事很多,但都是围绕骆驼队来写的。

3、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季节顺序。)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观看《城南旧事》这部电影。

《树和喜鹊》名师教案

王元园3-16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要求书写的6个生字,学习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2、会正确认读本课要求认读的12个生字。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理解“也”的用法并会用“„„也„„”说话。

教学重点:

会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认读本课生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树和喜鹊“孤单”“快乐”的原因,会用“也”说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谈话揭题。

1、师生合唱歌曲《找朋友》。

2、谈话:

同学们都有朋友吗?假如你没有了朋友,会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3、读课题,猜一猜:

你猜树和喜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学生自由发言)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树和喜鹊》,看看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

2、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拼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2)把生词读给同桌听一听,看谁读得好。(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4)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课件不仅要出示需要掌握得生字新词,还要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只有 鸟窝 孤单 种树 邻居 安安静静 招呼 快乐 从前 后来 喜鹊 叽叽喳喳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各种方式让学生认读,加深对字词的印象。

(5)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熟读课文,感知理解。

1、开火车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学生发言,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3、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孤单”“快乐”。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孤单”?你什么时候最孤单?(2)为什么“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3)为什么后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朋友”或“邻居”,感受朋友或邻居的重要性。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至五自然段。

4、课件出示: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请学生读句子,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也„„”说一说吗?

四、观察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并读一读。

2、仔细观察每个田字格中生字的位置和笔顺,说一说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学生自由发言。

3、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检测。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特别注意提醒学生的书写习惯。

5、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五、回顾知识,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树和喜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树和喜鹊只有自己的时候是孤单的,但是有了很多很多的树和很多很多的喜鹊之后,它们是快乐的,所以朋友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都要交好多好多好朋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还认识了12个生字,认识了偏旁“子字旁”和“倒八”,会写6个生字,会用“„„也„„”说话,会说“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我们班的孩子都是最棒的!

《惊弓之鸟》教案

李中香 时间3-24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大吃一惊、悲惨、愈合、孤单失群”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4、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听写生词:魏王、射箭、大雁、悲惨、裂开。

2、同桌互相批改。

3、结合听写的这些词,试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4、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奇怪的事呢?更羸为什么能做到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深入研究。

二、细读文章,深入研究

1、研究起因。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从“有名、能手”知道更羸善于射箭。)

2、文中有一个段落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更羸不用箭就可以“射”下大雁,快速找出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3、从文中找出更羸做出判断的原因。(①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②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4、更羸的判断是否正确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更羸的自信,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更羸的自信?

(1)重点学习更羸对魏王说的话。

(2)从这组对话中你体会出了什么?(①从魏王的情感变化体会出更羸的了不起。②从更羸的笑,体会出他的自信。③从“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体会出更羸的胸有成竹。)

(3)全班分角色展示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可以表现更羸的自信,也可以表现自己对更羸的敬佩等。)

过渡:更羸如何能判断得如此准确呢?请同学自读课文,看看有什么发现。

6、体会更羸表达的条理性。

更羸说的话很有道理,也很清楚,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看看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1)“因为大雁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______________。”(飞得慢。)

(2)“因为大雁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______________。”(叫得悲惨。)(3)谁来说说,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恰当地运用了关联词语,这样表达使条理更加清晰。)

7、体会更羸观察的细致。

(1)课件出示: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学生汇报。

预设:从“仔细”一词知道他是经过细致观察才得出结论的。

教师引导:你很会学习,可是这么远他看得清吗?魏王也在看,怎么没看出来?(一定是长期观察的经验积累,说明更羸平时就是个有心人。)

8、体会魏王的变化。课件出示对魏王的描写: A、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B、大吃一惊。C、魏王更加奇怪了。

(1)这几句话体现了魏王怎样的变化?(怀疑→吃惊→奇怪)

(2)同样在打猎,同样看到了这只大雁,为什么两个人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3)通过这样的对比,你体会出了什么?

(4)将更羸和魏王对话的部分和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三、回顾课文,总结收获

1、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围绕“惊弓之鸟”的意思和寓意说收获。)

2、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开篇简洁,结尾揭示原因,吸引读者的兴趣。)

3、师小结: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许多奥秘。希望同学们也能够仔细地观察生活,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教师讲故事: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偷溜进了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正想偷东西,这时,一只大黄狗扑了过来,狠狠地咬了他一口。小偷忍着疼痛,飞快地逃跑了。后来,他一听到狗叫,心里就害怕。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概括是什么?(惊弓之鸟)

2、刚学过成语就能运用,这可真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曾经受过惊吓,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很害怕”,一般都可以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来形容,像“惊弓之鸟”这类好听、有趣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能多找这类故事读,然后讲给别人听。回家之后,你们愿意把“惊弓之鸟”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吗?

《三个儿子》教案 李兰 时间5-8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点:

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文题,引入新课

1、教师板书文题:三个儿子。指名朗读文题,适当指导:“儿子”的“子”是轻声,“三个”的“个”也可以读得轻一点。

2、指导学生再读文题,用“聪明”鼓励、表扬读得好的学生,并板书“聪”字,引导学生观察“聪”的字形:你只要观察“聪”的每一部分,你就会明白老师为什么表扬大家聪明了。

3、小结:左边一个耳字旁,耳朵会倾听;右边眼睛会观察,一张口会表达,还要学会用心思考。这样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指导学生书写“聪”字,并用“聪”字组词语,说句子。

5、情境引入:从前有一个聪明的国王,他想找一个合适的孩子继承他的王位,于是,国王打扮成一个老人,开始了他的寻找之路。这天,国王在一口井边,看见了“三个儿子”,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让我们也做个聪明的孩子,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嘴巴为国王做一个小参谋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努力把每一个生字读得正确,努力把每一个句子读得流畅。遇到难以解决的地方,可以先圈画出来,再向同学或者老师请教。

2、同桌互相把“我会认”里的生字读给对方听一听。读对了,用“聪明”组成的句子夸一夸;读错了,想一个聪明的办法帮助他记一记这个字。

3、识记交流:瞧!文中的生词宝宝也急着和你们交朋友呢,你们能把它们都读对吗?

(1)点击课件,出示插图中的水桶,认识“水桶”,认读“桶”字,并做扩词练习: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桶?(铁桶、油桶、塑料桶等)

(2)点击课件,“拎”自桶内缓缓上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拎”是前鼻音。通过模仿动作,理解“用手使劲往上提”这个动作就叫“拎”。

(3)归类识字:课文中还有一个字表示和“拎”相同的动作,哪位同学发现了?(提)

观察“提”“拎”,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动作都离不开手,所以这两个字都是提手旁。)

(4)点击课件,“沉甸甸”从水桶里溢出,随后慢慢落下。指导读好“甸”,学生个别读,齐读。

(5)点击课件,从桶里呈放射状迅速出现“嗓子”“胳膊”“晃荡”,指导学生读好这三个带有轻声的词语。

(6)引导学生拍拍胳膊,观察“胳膊”一词,说说自己的发现。(这两个字都是月字旁。)

(7)扩充识字:月字旁在过去又叫肉月旁,也就是肉字旁。所以,很多月字旁的字都和身体有关系。想一想,还有哪些月字旁的字和我们的身体有关系?(脸、肚、脑、腿、脚„„)

(8)指导书写:仔细观察“晃荡”这个词,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荡”字上面的草字头要写得宽一些,盖住下面的三点水,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指导学生先书空,再在本子上写一写。

4、学生完成“我会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写完后与范字对照,再改一改,这样,字就会写得越来越漂亮。

5、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师生进行点评,重点指导学生针对自己写不好的地方,观察同学的书写,或者向同学请教。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引言:同学们又快又准地识字、写字,生字宝宝都在夸奖大家聪明呢!看,它们一边微笑一边跳回句子和段落中,等待大家的朗读呢!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句子:(1)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3)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3、句子练习:介绍三个不同的人或事物,我们就可以用“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个”还可以换成别的量词,比如“只”“条”等,这样就能说得更清楚,更有条理。你能尝试着说一说这样的句式吗?

4、小组内每人一个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当小老师,帮助同学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课件出示插图:你能根据插图,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儿子在翻跟头,一个儿子在唱歌,一个儿子帮妈妈拎水桶,老爷爷说,这里没有三个儿子,只有一个儿子。)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请你和爸爸、妈妈,还有家里其他人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2、请你猜测一下:装扮成老爷爷的国王最终会选择谁做他的继承人呢?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宋雪娇 时间5-12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正确读写“寻常、信奉、违背、胆大妄为、固执”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3、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引路,走近伽利略

1、导入:世界上有许多伟人,他们将自己毕生的理念全部融入到简短的言语中,以此来传承伟大的精神,激励世人的斗志。在那么多的名人名言中,也一定有一句让你备受鼓舞,让你铭记于心!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名言)

2、教师与学生分享一则名人名言。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1)指名朗读后组织学生交流:请你说一说从这则名言中你能感受到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不盲目迷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善于实践„„)

(2)揭示名言作者: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多媒体出示伽利略画像和名字)(3)引导学生交流从课外搜集到的关于伽利略的资料。(要求语言简练)(4)课件出示:伽利略一生的辉煌成就。(简表)

(5)小结:伽利略能够获得那么多了不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恪守这样的信念——(齐读名言)

3、导入新课:下面就让我们先走进伽利略年轻时一次举世闻名的试验,去真正认识一下这位科学家吧!教师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齐读,正音“着:zháo”)

4、教师引问: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合作梳理,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指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读通顺,感情适当。

2、纠正易错字及强调个别字音:(1)违(wéi)反的违不能读成三声。(2)“拴、释、执”是翘舌音;“萨”是平舌音。(3)略的拼音书写:ü上两个点不能忽略。

3、要求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学习要求:(1)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学生字音是否读得准确。

(2)指读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并结合预习的知识说一说词语的意思,大家都不太了解的词语,可以查词典。

(3)我做“小老师”,与同学们交流在生字学习中遇到的问题。(4)小组内学习评价。

4、汇报学习结果。

三、整体感知,了解伽利略

1、用“剧本串联”的方式抽查朗读,随机正音。(1)请3个学生来为我们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2)如果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一个剧本,可以分成这样的三幕:(课件出示)

第一幕:“辩论家”伽利略 第二幕:“思想家”伽利略 第三幕:“实践家”伽利略

2、学生依据提示将课文合理地分成三部分。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四、对比品读,赏析伽利略

1、课件再次出示伽利略的名言,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全文并思考:(1)从这件典型的事例中找一找,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具体是什么?

(2)“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又具体指什么?请用“____”画出来。

2、学生默读课文自主探究,教师巡视。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1)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2)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亚里士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4、简单介绍亚里士多德:最博学的人、古代圣人等。

5、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比朗读后概括填空。两个人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 伽利略则认为:“()。”

6、教师导学:在17世纪的意大利,当时并没有人相信伽利略说的话,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能看出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

(1)课件出示: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①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理解什么是“信奉”? ②该怎么读才能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③人们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而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却敢提出与他截然不同的观点,请在文中找一找哪些词是人们对伽利略的评价。(胆大妄为、固执)你认为他们评价得对吗?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伽利略当时面临的困难之大。

7、教师引问:伽利略会惧怕这些困难吗?他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去一步步证实自己的真理的?下节课我们将与伽利略相聚在比萨斜塔,一起见证这段了不起的历史!

第二课时

一、旧知导入,进入阅读

1、教师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伽利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在学生畅谈感受后教师引入名言:

伽利略在人们的责备与讥讽中,在当时那么多人信奉亚里士多德的背景之下,他依然恪守着这样的信念:(课件出示名言)“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3、导入新课:那么,伽利略到底胆大妄为地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学生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

二、品读经典,感受心灵

1、学生用充分的时间默读课文画句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情况。

2、师生合作交流,梳理归纳伽利略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3、品读经典,叩问心灵。(1)质疑中感悟心灵。

①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②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③教师导学: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根据语句仔细推敲一下,可以算一算,画一画,看他得出了哪两种结果。

④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进行汇报交流:在这句话中你找到了哪些关联词语?(“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有什么作用呢?(突出伽利略的严谨态度。)

(2)试验中感悟心灵。

①伽利略是怎样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有问题的?

②找一找,读一读伽利略做试验的句子。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A.从“反复、许多次”这两个词中看出伽利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B.从“结果”“的确”两个词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③在练习说话中体会伽利略认真的科学态度。

④从课文第4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伽利略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⑤25岁的年轻教授向学生宣布试验结果后,仅仅完成了他试验的第一步,因为他还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其目的何在?

A.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伽利略登上比萨斜塔时的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伽利略还会经历怎样的重重困难?扩写“公开试验”。

B.集体交流,在赏析同伴的想象作品中边积累描写人物的方法,边感受伽利略的勇敢和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C.想象表演:当所有的人看见两个铁球真的同时着地时,他们有什么样的反应?(结合课文语句展开想象表演。)

D.拓展资料:《伽利略的女儿》中所描述的试验后伽利略的遭遇。

三、总结提升,深化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最后的句子:尽管伽利略的公开试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痴迷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们,但是他终归还是让人们明白了:(课件出示: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2、朗读体会:伽利略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想是正确的,而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公开试验,则是为了让人们都明白一个事实和道理,那就是——(学生再次朗读)

3、教师小结:是啊,权威的大哲学家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四、总结写法,发展能力

1、总结写法:伽利略不畏困境、献身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崇高品质,课文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一是选择了怀疑权威、反复试验和公开试验的三个典型事例进行描写;二是描写了人物的心理、语言和动作。)

小学语文第八册《笋芽儿》教案 篇5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热爱科学童话故事,能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播发课件

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是呀,春天来了,大自然里一切都醒了,有一位小伙伴也从泥土里偷偷地探出脑袋,它就是笋芽儿。板书《笋芽儿》

二、初读识字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1)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想办法记住生字。

2)小组合作,由组长带领大家自主识字。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个字的读音?

3)小组派代表交流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读准“揉、仍、撒、嗓、钻”的音。)

4)动作表演识字

5)游戏:猜词语三、再读感知1、观察插图,激发兴趣,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的。

2、自读课文,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3、再读课文,启发思考,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4、读读、画画、议议,你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三、写字指导

1、同桌互读要求认识的生字。

2、指导书写

a)出示生字“冈、轰、喊”。

b)观察生字‘冈“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c)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同学正确书写“轰”。

d)教师指导书写“喊”,学生写完后,老师评写,学生再次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14个生字。

2、口头练习:给生字口头扩词。

3、抢答,夺红旗。

二、朗读感悟

1、过度:在春风的吹拂下,在春雨的滋润下,笋芽儿茁壮地成长了。笋芽儿是怎样长大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朗读

1)自由读课文,小组赛读。

2)展示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感悟

1)小组合作学习1——5自然段。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选择喜欢的段落,互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结果,其他同学可以提问,该小组的同学集体回答问题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2)情境感悟第6自然段在妈妈的呼唤下,笋芽儿醒来了。他看到了什么?笋芽儿看到这样的情景心情怎样?找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汇报读,评读,赛读。

3)引读第7自然段笋芽儿想快快长大,哪些好朋友帮助了他?在他们的帮助下,笋芽儿终于长大了,这时,他的心情怎样?他的话怎么读?

4、有感情地课文。

三、拓展练习

桃花对笋芽儿说_____。笋芽儿对我说_____。我想对笋芽儿说_____。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读准生字的音:世界、笋芽、呼唤。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一词语的形式出现)学生当小老师

2、指导、提醒这些生字在书写上有何难写的地方,老师范写,学生自己书写。老师评写。

看了“小学语文第八册《笋芽儿》教案”的还看了:

1.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案设计

2.二年级语文下册《望庐山瀑布》教案

3.二年级下册《小鹿的玫瑰花》教案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篇6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笋、唤、揉、漆”等14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正确书写“轰、笋、芽、呼、唤”5个生字,把字写端正、美观。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

教学准备:

1、笋芽儿、竹子的音像资料

2、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随题识字

1、播放笋芽儿破土而出的课件,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课件出示笋芽儿图片。

2、板书课题。学生认读,指导读准字音,特别是儿化音。

3、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笋芽”。“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书写时,一定要提醒学生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

4、对照笋芽儿图片说一说你怎样形象的把“笋芽”记住?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随课题识字“笋芽”,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也分散了识字的难度。】

二、检查预习,积累运用。

(一)初读课文

1、同学们,春天到了,被叫醒的笋芽儿是怎样一步步长成健壮的竹子的呢?请大家欣赏课文。(播放课文视频)

(二)词语积累

1、春天来了,课文中的词语宝宝也想出来看看美好的春光都一个个跑到大屏幕上来了,同学们想去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词语“漆黑、沉睡、撒娇、呼唤、唠叨、爱抚、滋润、照射、温暖、自豪、健壮、叽叽喳喳”。

2、学生自读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

(三)生字认读

1、出示要求会认的14个生字。

2、指名读,纠错。

3、小组内读。

(四)句子积累

1、老师觉得课文中有些句子写得特别好,你能找出来并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吗?

2、学生找句子并朗读。

3、教师总结,出示句子:“

1、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2、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3、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三、朗读感悟,随文识字。

1、读着这些句子,我感觉到笋芽儿真幸福啊!那么在它的成长过程中都得到了那些人的关心和爱护呢?学生自读课文。读完课文后指明回答。(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太阳公公)

2、情景创设,识记“呼唤”

(1)春天来了,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她是怎样唤醒笋芽儿的?指明回答。(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呼唤”一词变色,谁能给“呼唤”换个词?(呼叫、呼喊)(3)谁愿意当春姑娘,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指名学生读句子)(4)笋芽儿还没醒呢,谁再来叫叫笋芽儿。(学生再读,理解“呼唤”)(5)你能用“呼唤”说一句话?

(6)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形象地记住这两个字。

(7)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呼唤”(“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唤”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3、调动积累,识记“轰隆隆”

(1)春雨姑娘很温柔,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那么,雷公公又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学生读第四自然段)

(2)我们也学雷公公,一起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笋芽儿吧。(全班齐读)(3)除了雷公公的叫喊声,你还听过哪些声音是“轰隆隆”地响的?(4)“轰”怎样记住它?给轰组个词?

(5)你还能说几个像“轰隆隆”这样表示声音词语吗?

(6)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轰”。(左边的“又”字捺画变点)

4、发现规律,识记“唠叨”

(1)笋芽儿一个劲儿地往上钻,妈妈看见了,做了些什么?(第五自然段)(2)“唠叨”是什么意思?你怎样记住它?(“唠叨”是形声字,口字旁表示意思,跟口有关系,意思就是话说个不停使人厌烦,右边“劳”和“刀”表示读音。)

5、除了以上我们说的,笋芽儿还得到了谁的帮助?(太阳公公)出示句子: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四、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1、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关心和爱护,最后笋芽儿终于成长为了一株健壮的竹子。我们一起再来把课文朗读一下好吗?(分角色读)

2、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帮助,笋芽儿最后才长成了健壮的竹子,她会对帮助过她的人说些什么呢?

3、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成长过程中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五、课外拓展

资料袋:向学生介绍“毛竹”

六、作业布置

1、把课文读流利

2、抄写生字词

七、板书设计:

3、笋芽儿

《笋芽儿》教案设计 篇7

3笋芽儿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的几句话,体会笋芽儿从害怕到坚定的感情变化。能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掌握“沉睡、撒娇、央求……”等词语的意思。

3.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能讲出课文中几处省略号所示的意思。

4.使学生知道只有经过风雨,见世面,勇于锻炼,才能健壮成长,渗透自强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特别是读笋芽儿跟妈妈的几次对话。2.能初步认识省略号,并弄清在在句子中的作用。课前准备:

1.词语:撒娇 沉睡 唠叨 滋润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3.了解省略号有几种用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师:同学们见过笋芽儿吗?

(出示笋芽儿的图片)

现在我们一起到竹林去看看竹妈妈给笋芽儿穿衣服好吗? 出示多媒体课件(师配图介绍笋芽生长过程,向学生展示春天生命力的旺盛)。

谈话后出示笋芽儿的图片,让学生认识笋芽儿激发学生了解笋芽儿生长过程的愿望。

二、检查预习1.自学生字新词。呼唤撒娇阻拦唠叨 叽叽喳喳暖烘烘滋润和煦 强壮爱抚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生字。同桌合作学习:互相说一说自己怎样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认记字形)挑选难写的写一写。2.检查预习。

重点提醒:读准平舌音的字“笋、钻、滋”和翘舌音的字“揉、润”;区分鼻音字“扭”和边音字“唠”。字形方面,交流交流“漆、辫”的识记。

3.检查课文朗读。

读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都参与朗读中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朗读的多元化。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带着课后练习中的三个问题,默读课文,并在文中划出答案。2.根据这几个问题给课文分段。3.讨论分段结果。

四、省略号的用处

在课文中找出带有省略号的句子。小组讨论省略号的用处。全班交流。

五、作业

1.今天说的话题是“笋”教师板书:笋。你知道它的生长吗?学生讨论。

2.教书根据学生的议论小结:笋芽儿在地下——破土而出——长成竹笋——长成竹子的过程课文用另种形式说出,听谁读?

3.师有感情地朗读。

4.文章写的美在哪儿?读的美在哪儿?(有重、轻、停顿,根据提示,学生例举。)自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抓笋芽儿很勇敢展开。找出句子,对比读课文第8节与第11节同样要长大又有什么不同(感情越来越强烈)学生试读——一组个别读——分组齐读。

5.教师引读第10节,11节。问:为什么那么自豪?理解“阻碍”,你在哪儿见过这个词?你身上阻碍自己长大的小衣服有吗?教师提出希望。

6.作业:写笋的各种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或根据意思写词语。2.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老师范读课文,引导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熟读课文,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考是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课文。

自读课文说说笋芽儿给你有一种什么感觉?

朗读指导注意体会:读出“低声呼唤撒娇央求害怕”的语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表演。

三、学习第二、三段

同样的学习步骤进入第二、三段的学习。

再读课文并提问: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吗?联系生活实际谈问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结合表演

五、背诵最后一段 小结全文。

六、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要求会写的三个词语:世界、笋芽、呼唤。

2、鼓励学生提醒大家写这几个字应注意的地方。(课件演示)重点指导:

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教师范写,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自己观察写字。

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跟着老师书空。轰:左边的“又”字捺画变点。跟老师书空。

提醒:书写时,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不能写成AABB式。有的放矢的教学写字,结构比较难以把握得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之后再联系书写,有助于预防书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六、完成课堂作业。

七、机动。

收集这样有趣的童话这样的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调整:

1.今天上课两件事

上一篇:央企信息化公司分析下一篇:科技活动方案:有趣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