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开端》评课(共10篇)
一、 抓“准”课文中心点。
课文的中心点往往能统领全文。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假如能老老抓住课文中心点,就如同抓住了一个人的“命脉”。老师教则简练,正确;学生学则快捷,深刻。记得有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在教《一夜的工作》时,就紧紧抓住周总理的“俭朴”来进行层层推进式的教学。效果很突出。而王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紧紧围绕“艰难”这个中心词。让学生体会艰难,让学生感受艰难,让学生在“艰难”中启迪现在,指导将来。
在教学时,王老师紧抓一个突破点,让学生进行感受。然后层层推进,得出“艰难”这个要害词。最后又从“艰难”出发,让学生找课文中的句子。在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灵魂就是“艰难”。而学生在学习时,也总是沉浸在生活艰难这一主旋律中。收到的效果就是学生学习不满无目的,老师的教学不无的放失。课堂紧凑而有序。
二、学生感受深刻“透”彻。
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我们语文老师要重点培养的学生素质之一。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充分感受也就成了我们老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这节课中,我采用的方法是抓住一点,进行层层深入式的朗读和体会,逐步培养学生敏锐的阅读感受力。
在学生找到课文的重点句:“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往返晃荡,像是打秋千。”后,王老师分成三个步骤让学生进行朗读和感悟。第一步,读的正确,这句话中的停顿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而不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停顿的要求其实也体现了课文对学生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指导学生读好,读正确。第二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这个比喻句所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山路很滑。而学生是要通过朗读读书这中意思。第三步,学生深入体会,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如写出了生活的艰辛,作者意志的坚强,劳动的艰难等。而这些体会当然也要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这三个步骤中,我建议王老师应穿插的补充一些课外知识,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通过这一系列的读,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已完全进入文本的情景,朗读和感受时学生眼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对作者的深深同情,这是一种透彻的感受。我想这时的学生一定深深的感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他们也一定会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这也可以说是在这节课中我要求学生对文本的一种解读。
三、学生感受文本时间“长”。
我知道,妈妈日覆一日去学校给学生们上课,不停用破螺般的声音来回喊。回到家呢,还要整理房间,累得颠三倒四,现在因劳累过度,呆在医院里面。看着脸色苍白的妈妈累倒在医院里,我突然有一个念头闪过——帮妈妈做点事情,让妈妈轻松一些。
回到家,放下东西,我立刻跑到阳台上去拿起了比我高半截的拖把。奶奶见了说:“这些活让奶奶做就好了,小孩子不要乱参与。”可我根本没把奶奶说的话当一回事,还是执意要拖地。
“哎哟哎哟……”整栋楼都可以听到我的叫喊。这拖把太顽皮了,拖着拖着卡在了那里,害得我摔了一大个跟头,不信你们看,我的屁股都开花了……
“啊!终于把地拖完啦!”我高兴地一坐坐在沙发上,浑身好热啊,汗珠像磁铁一样粘在我身上。用手狠劲一摸,那汗珠就如同断了线的眼泪一般“啪嗒啪嗒”直往下掉,我打了一个哆嗦,心想:哎,我这不是自作自受吗?但我已经答应奶奶啦!不能说话不算数呀!不行不行,我要赶快想一个轻松的办法才行……咦,有了!
总结了刚才的经验,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拿着拖把,带上耳机,唱着周杰伦的“双截棍”。“呼呼哈嘻,看我的拖把棍……”我拿着拖把在客厅里跳着舞。突然,手没把拖把抓稳,“啪”一声,把花瓶给打碎了。刚刚消失了汗珠又像哈巴狗一样跟着我。奶奶听到了声音赶紧跑出来,问:“有没有刺伤啊?”我摇了摇头。奶奶二话没说,就把玻璃碎片给捡了起来。
我看着奶奶佝偻的背影,想着妈妈苍白的脸,我真是后悔莫及,这么小的一件事都不能做好,唉!想着想着,心便感觉突然被石头塞住了似的……我决定,一定要认真做好这件事。
一天,爸爸每天将加工好塑料罩十个一组捆好,放到工作室外面的小仓库里。我看到爸爸被压弯的脊背想:我都九岁了,该帮帮爸爸了。于是,我来到工作室,弯下腰将塑料罩一个一个码放整齐。接着学着爸爸的样子抽出一条塑料绳,将塑料罩拦腰捆好。我双手一提,轻松地提着一捆塑料罩,向小仓库走去。这时,爸爸正好迎面走来,他看到提着袋子的我:“孩子,你真能干,什么时候学会记带呀?”我抬头看到,晶莹的汗珠从爸爸的脸上一滴滴滑落下来。心里酸酸的,爸爸为了这个家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我这个当儿子的早就应该帮帮他了。我一边码好塑料罩一边对爸爸说:“爸爸,你的儿子长大了,以后我写完作业,就帮你运塑料罩。”爸爸听了眼里充满了笑意,脸上的皱纹也少了许多。
我看着爸爸能一次轻松地运两包想:我这样有劲,我也要拎两捆。于是,我也左右手个提一个捆。可是没走几步,我的手被塑料绳擂得生疼,身子摇摇晃晃的,像个醉汉。爸爸一边接过我的两大包塑料罩,一边说:“孩子,凡是都要循序渐进,你刚开始运,先一捆一捆的运,不要逞能伤了自己呀。”听了爸爸的劝告,我每次双手提着一包,大步流星的奔向仓库。就这样我和爸爸一起一趟又一趟运塑料罩,工作室里小山似的塑料罩渐渐地移到了小仓库。
课文描述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很远,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一些有关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的小故事,以及有关作者的资料。这样可以帮助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中心。因此,在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一些有关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的小故事,以及有关作者的资料。家里有电脑的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了很多小故事与大家分享,乐思良还拿来了一本吴运铎写的《把一切献给党》。
整体把握课文。在讲解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词,后问: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我的艰难?整堂课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讲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进而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在教学“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的段落时,我采取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通过默读、自读、品读……多种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在读中感悟文章的中心。在学生体会到“我”第一次挑煤的艰辛时,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能体现“我”第一次挑煤的艰辛的语句。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谈体会。
《劳动的开端》是一篇表现旧社会人民艰难生活的文章,作者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课就节选与本书。本课文可以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练自己的坚强意志。
二、说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2、重点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三、说教学重点
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四、说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激情谈话,和学生拉近距离。朗读课题,想一想“开端”是什么意思?作者劳动的开端是从做什么开始的?(去煤矿挑煤开始的)挑煤这样的活干起来怎样?(艰难,辛苦)当时作者只有多少岁,他为什么要去挑煤呢?这样理解课题意思并顺势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品味语言运用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悟一悟等方法引导学生谈体会,根据自己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感悟母亲的情感,提问:这是一种怎样的泪水?在当时的社会里,仅仅是我母亲在流泪吗?当学生进入文本以后,体验即便成为教学主体的存在形态。体验既可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行为,又可是以文本为载体的师生、生生对话互动,还可以是回忆生活情景的生成联系。上述的教学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在充分感受、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融入学生的生活情感和经验积淀,使学生在语言品味与情感激发的交融体验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六、总结全文,拓展文本
从半夜动身到这时候日落西山,作者劳累了一整天,挑回来的是什么?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已完全被吴运铎的坚强所折服,沉浸在与文本作者的心灵交融之中,想象着心中的形,诉说着心中的话,流淌着心中的情????此时,学生艰难着作者的艰难,痛苦着作者的痛苦,坚强着作者的坚强,完全进入了一种能动忘我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形成了一种活跃、协调的情绪与氛围,弥漫成课堂的整体状态,成为一个精神的“场”,产生状态的场效应,反过来,进一步激发个体的学习状态,从而让课堂充满浓浓生机和无限活力。
在农村,5月份是农民们忙碌的时候,最主要的是——插秧,你看,这不,我妈又在叫我去插秧了,我能不去吗?
——我的酸:
一切准备就绪,我光着小脚丫,坐在田埂上,把脚慢慢地放入田中。那田里的水对别人来说可能很暖和,可是对我这个整天家门不出半步的人来说,那个冷呀!就如冬天的冰水,寒冷刺骨,我的脚一放入水中就像离弦的剑一样收了回来,这时,我的脚已经冰冷,那水就像针一样刺入了我的骨缝里,毫无知觉。再看看其他小孩子,比我还小都下田帮妈妈干活,我的心里顿时酸酸的。
——我的苦:
于是,我咬紧牙,手紧紧地握成拳头,眼睛紧闭,将脚慢慢浸入水中,心里想着:一定要克服,我能做到的。眼看我已经在泥田里站起来了,“啊!我的脚!”我大吼了一声,就像自己的脚在热锅上似的,做了个“青蛙跳”蹦上了田埂。这时,我的脚心已经不停地“涌”出了鲜血。回头一看,一块玻璃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在这个时候,我心中最大的感受就是——苦啊!
——我的辣: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在12岁那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无奈之下只好去挑煤挣钱。由于年纪小,路途又远,才挑到半路,肩膀肿了,皮也破了,收煤站也关门了。可是为了一家人不挨饿,只好坚持下去。从此,作者走上了艰苦的生活道路。
作者半夜就要起身去挑煤,由于没有灯笼,也没有火把,只好跑到矿上电视房找了些用过的旧棉纱,在机器上擦点儿机器油,绑在木棒上照明。挑煤赶路的时候,开始还跟得上人家,后来渐渐地落后了,不一会儿又要爬山,山上一条平路也没有,走起来一步三滑。但作者还是鼓起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胳膊和腿被擦破了好几个口子,煤撒了一地,只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其中的艰辛只有作者自己感受的到。
正是烈日高照的时候,我爸爸刚吃完饭就去干活,当他骑上车的那一瞬间,我发现他那满身土泥的衣服,还有那汗流浃背的土泥衣服,心里不禁有了一丝难受,那种活累吗?爸爸那么辛苦,只是为了我们吗?
当爸爸下午回家时,把洗完澡的衣服换下来,我悄悄把他的衣服拿过来洗,当我刚拿起衣服准备洗时,却发现衣服上全是泥土,眼里涌起了眼泪。
等到第二天爸爸上班时,我说:“爸爸,你能带我一起去吗?”爸爸说:“很累的`,也是很脏的。”我又说:“没事的。”到了工地上,爸爸叫我去提水桶泥,我就去做了,看见爸爸他们轻轻松松的提起了两桶,我也不甘示弱,谁知,我刚学着爸爸提时,却怎么也提不起来,再换只手试一试,也不行,爸爸走过来说:“算了吧,还是我来。”我说:“不行,我再来。”我就用两只手使劲,就只提起来了一会儿,就坚持不住了。
由于要提到三楼,这水泥桶对于我来说很重,只能提起来走几步,就得休息一会儿,过了好久我才提上了三楼。我对爸爸的种种问题,全部都有了答案,那种活非常累,并且还要用力气,那种活也非常热,爸爸头上都流下了汗水,提了三桶水泥,我的手就起泡了,更别说爸爸还要天天提。我非常伤心的看着双手,爸爸跑过来问怎么了,我答道没什么。就这样,爸爸可能也知道我的手受伤了,他也知道他说不过我,只好摆摆头走了。
为了能让家里人吃上饭经常很早就去煤窑挑煤,去车站的路很难走,由于他年龄太小,有时候连人带煤摔在半山腰,可他不怕苦。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动又气愤.我感动作者的不怕苦,不怕累有坚强的意志,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他仍然继续挑煤.为了家人的饥饿永不退缩。令我气愤的是文中煤窑的主人根本不把挑煤工人的生命当回事,不管他们多累多痛,窑主就像盲人一样视而不见,当时的社会是对面的黑暗呀!坐着家里穷的的揭不开锅,连学校也上不了,他多么渴望上学呀!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财处的小路滑极了,我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像是打秋千。劳动是艰苦的,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说多痛苦。虽然很艰难,但是作者还是为了家人一直默默的在付出。母亲含着眼泪给我打来了洗脚水。母亲很心疼,关心我,同时做着也是一个很懂事的好孩子。第二天通过第一次的教训作者成功的把煤挑到车站。
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作者,坚强的意志,好好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还记得几年前,我们小区要在植树节当天重新绿化,当时大家都在那天积极参与。而在一旁的我和小伙伴们就有点不耐烦了,就去保安室领取了一棵无花果树苗。我们高兴极了!说着,就开始动工了。
我们先对着树根的大小画了一个大一点的圈,大家一起来挖土,再把树苗填进土坑。可谁知,刚填进去,树苗就歪向一边了。又弄了一遍,还是歪了。我有点不耐烦了,就去把它扶正,他们去填土,终于完工了!可我话音刚落,刮了一阵风,树就在晃动,我们就在找原因,可问题接连发生。我们就去把保安请了过来,保安看了一眼,就找出问题了。原来,我们种树的地方土太干,就是现在再浇水,也来不及了,必须把树苗重新种。我擦擦头上的汗说:“那我们刚才的劳动岂不是白费了?”保安叔叔耐心的说:“也不完全是,失败乃成功之母嘛。”我听了以后,思索了一会儿:保安叔叔说的话的确很有道理,哪有什么事情一干就能成功的。想到这里,我就联想到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农民伯伯也真不容易啊!我们几个人种了一棵小树苗,就累得腰酸背痛,更何况他们一天要种多少。噢,终于种好了!看来,我们的劳动真没有白费!
到现在,那棵树依然屹立在那里。
【《劳动的开端》评课】推荐阅读:
我的劳动开端作文400字06-04
学校开端教育06-09
开端教育06-12
开端初中作文11-02
小学开端教育活动总结07-19
终止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区别07-20
劳动者签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10-04
五一劳动节赞美劳动者的句子语录09-15
五一劳动节演讲稿,劳动的创造最光荣06-27
论劳动合同中劳动者的附随义务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