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堂学习的重要性(精选11篇)

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篇1

一、合作学习的实质和意义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起源于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对学生集体动力作用的研究。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目前已广泛的用于50多个国家的中小学课堂。

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学生座位排列由过去的秧田式变成合围而坐,但其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学生是同自己过去比较而获奖励。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可以较好地适应将来在校外可能遇到的各种能力差异,使个别差异在集体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二、构建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在新一轮的语文课改实践过程中,有时暴露出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完全成了优等生展示的舞台;合作的成果也只停留在读读课文,说说个人感想这样的层面,白白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导致课堂散乱无序,效率低下。那么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效率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了思考和尝试:

(一)合作小组的形式

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合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合作小组划分的标准和原则,体现互助、平等、竞争。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甚至性格、家庭背景、情感特征等方面不同的2至8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而“同质组”则按照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的相似性而分配,这有利于优生得到更多更广的思维碰撞,更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而后进生在同质组内也会树立起充分的自信心,以赢得组内其他成员的尊重和敬佩。“组内异质”保证了小组内部的差异化,保证了小组内部不同声音的存在,使学生们能够形成互相了解、互相帮助。“组间同质”则保证了各小组之间实力基本相等,能够保证长久保持学习的竞争环境。

2、任务驱动组合

任务驱动组合,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按兴趣和爱 好自主进行的合作学习组合。一般以2——6人为宜。任务驱动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上可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在教学时,教师让小组学生共同讨论,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整理出自己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并指出其优劣,讨论交流后,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阅读方式,养成勤于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还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体现了因材施教、主动发展的教学原则。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分组前目标任务要明确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明确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在小组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给学生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只有学生明确了方向,有了奋斗的目标,才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2、成员要有具体的明确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一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是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每个小组成员要参与其中,不能只是少数优生的展示台,否则,小组合作学习也将失去本身的价值。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后,小组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谁是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谁负责整理、记录;谁负责交流汇报;谁又负责补充等都应该有分工,这样才能确保合作学习一开始人人都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才能确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3、把握适宜的时机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合作时机的把握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有了适宜的时机,合作学习就成功了一半。

(1)合作时机应选择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

当个人操作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有不同意见时

学生总是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有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够,理性分析欠缺,思维深刻性不够。此时教师对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

(3)合作时机应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计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时,学生可通过合作,经过讨论、比较、分析等方式,想像当时的意境,结合诗句理解其含义。这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进行分析、比较,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适宜宽松的合作学习环境,并参与其中,将学生们很好的组织、协调和调动起来,进行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要注意积累教学实践中指导合作学习的经验,逐步形成指导合作学习的技巧。如何为学生找到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如何点拨学生合作中出现的争论和问题,如何利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等。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给予适时、恰当的点拨、激励,启发思维、开阔思路、疏导疑难。

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篇2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1. 启发学生思维。

提问能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在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时, 教师的提问能帮助学生开动思想的机器去寻找答案, 当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向前推进时, 教师的提问又帮助他们开辟新的思维道路;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时, 教师的提问帮助他们明确方向。

2. 反馈教师的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不断预设与生成的, 当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程序相矛盾时,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提问, 教师可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语言、语法、词汇、背景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有效的提问可帮助教师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 反思自己的教学目的、手段、方法是否被学生所接受, 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调节课堂气氛。

教师的提问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即使是在教学秩序较差的班级, 只要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所以教师要利用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 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 教师用巧妙的问题使学生豁然开朗, 心情愉快, 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收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提问的时机

每个老师几乎在每一节课都要精心编拟不同的适度的问题,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

1. 新课导入时提问。

复习以前学习的知识, 了解学生复习情况, 起承上启下、导入新课的作用。如这样引出新课, 起到知识的衔接和铺垫的作用。

2.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这时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 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起来。

3. 课堂小结时的提问。

通过课堂小结提问, 可挖掘课文的深层含义, 德育功能、文化内涵等, 还可培养学生的观察, 归纳、推理等能力。

三、课堂提问的策略

1. 教师要很好地创设提问环境。

提问时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 老师应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提问, 切忌用强调回答的命令语气和态度来提问。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教学气氛对学生回答老师所提问题起着重要的因素。

2. 所提问题要面向全班, 照顾优困两种学生的需要。

在问答过程中听说的活动虽然只针对少数人, 但全班却同时在进行听力理解训练。如果问答只在占多数的中等生学生中进行, 班集体就会瓦解, 优秀生和学困生就会逐渐厌恶英语, 从而对全班同学的外语教学产生消极作用。

3. 要贯彻启发式精神, 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 指导、启发学生学会对所学内容进行提问, 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

学生们提问的过程即是学会思维的过程。

四、设计课堂提问需注意的问题

英语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设计和组织教学中要提出问题, 明确提问的方式和目的, 精心设计问题。教师在课前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提问应有科学性———注意把握问题的严密性、科学性

问题既要具体, 又要清楚简洁。问题的内容要把发展学生智力和掌握本课重点结合起来.词汇量要控制在学生已掌握的范围之内.不要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教师的语言要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具有严密的逻辑, 发音要准确, 口语流利。

2.提问应有钎对性———注意对象的选择

由于学生群体中总是有优、良、一般、较差之分, 为此教师每堂课要精心设计所提问的角度、深度、广度, 面向全体学生。

3.提问应有灵活性———及时调整对象

虽然教师通过课前备课.选定某个对象.但是由于教师主观判断的误差及学生个体情况的千变万化, 特别是心理素质影响, 会导致教师判断失误.即原来认为某个对象能回答的问题。却问而不答。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察言观色”, 机动灵活地调整提问对象.决不能言词粗暴、冷嘲热讽, 甚至埋怨学生课后没复习、上节课没注意听讲等, 否则将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使其产生反感和抵触的情绪, 对教师的提问产生畏惧感, 从而使提问失去意义。

4.提问应注意角度

师生间过多地进行一问一答.不仅使教师过于劳累, 而且会减少学生练习的机会,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能经常变换问答的角度, 即由学生问, 教师答, 这样就可以避免上述的不良现象, 而且从心理学角度上, 学生也从被动变成主动.从而消除学生的被动心理。

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篇3

一、同伴互助的概念:同伴互助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 ,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此活动同样适用于学生。我在英语课中就采用了同伴互助。

二 、学生同伴互助的形式 :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对一即优对差的组合方式。如果学生多可采用两个或三个以上、小组对小组,这种组合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学生同伴互助的重要性:使学生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对话、互动与合作,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达到“为学生所有”,“为学生所参与”及“为学生所享”。 学生间相互分享知识,相互提供支持与帮助,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为解决实践问题而相互帮助,提供反馈意见。它有助于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改善学习状况”。 在这样积极进取的环境中,学生间互相学习和成长。学生间的同伴互助,其目的在于为学生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它鼓励学生之间以合作的方式互助互学,并为彼此提供持续性的指导,包括反馈性建议、分享知识,合作开展行动研究等。为彼此提供一定的学业方面的支持,从而提高学生个人学业发展。因此,从同伴互助的内在价值来看,首先,它有利于个学生关注自身学习实践问题,唤起自我反思的意识,从而自觉、自主地寻求自我学习的能力;其次,通过同伴互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受益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学生自己;再次,学生间互助使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同时,同伴互助倡导合作的氛围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性学习关系,通过实践学生从中受益的比例在不断地提高。

四、英语课堂同伴(partner)间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注意的问题:

(一)备课,不能过分依赖教材,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处理整合,打破教材的框框,有联系的知识点共同学习,不人为地破坏知识的整体性。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师一定要事先准备好导引性的问题。备学生再备教材,教师要起到组织、示范、引导作用,上课模式不要墨守成规,而是根据每堂课的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二)同伴间互助不要只流于形式,要注意优生与学困生的组合的合理性,充分发挥优等生的长处,照顾学困生的不足之处,使优帮困的局面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优带困,生生互动。鼓励学困生为主,培养他们敢讲英语的能力和胆量。

(三)创造和谐平等自信的课堂氛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同伴互助意识和责任感。在同伴互助合作中,我们给学生间建立了手拉手的帮扶关系,确定了每一名学困生的负责人。一开始,他们之间非常融洽,时间一长,后进生对优生产生了依赖感,甚至于有些后进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教学工作和实验中,要重视学生的责任意识地培养,真正实现同伴互助的高效高质。

(四)注意评价方式的转变:以往总是表扬优等生,使得学困生畏畏缩缩,现在以同伴互助为整体进行评价。从他们的完成课堂上的学习任务、上课的发言、成绩的进步等方面进行评价,打分不光由老师进行,学生也有打分的权力。这种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篇4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怎样的

我们学生应将学习作为自己的主业,热爱、重视学习;要明白学习并非一日之功,必须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进步。这样摒弃杂念,全身心投入,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使学习成为良性循环,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

我们应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埋头死学只能生产读书机器,勤于思考的学生才是会学习的人。就拿数学来说吧,一定要善于总结。做完题后一定要有反思的过程,提高学习的目的性、监控性。其次,学习要有一定计划性,要明确自己每一阶段、每一天甚至每一分钟要做什么,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当然,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要追求一蹴而就定得过高,但也不应太低而使时间不能最有效利用。

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要诚实的对待学习,知道的不要隐藏,假装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知道强装知道。

对待学习要积极主动。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力求明白而未能明白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对他举出一个角,他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我就不再教他了。说的是学习时要主动,当你力求搞明白一个问题时,就会有动力去探索,探索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老师再加以点拨,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待学习勤奋。学习最不能懒惰。学习要勤奋,勤奋做什么呢?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倦怠。因此,学习的时候既要勤奋读书,又要勤于思考。

好的学习习惯又是怎样的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设定一个目标,并为他制定一个学习计划。目标要切实可行,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要毫无吸引力。学习计划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得到孩子的认同才会更容易执行。督促孩子执行学习计划,每一天都不放松。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フ绞だ?眩?匾?备?韬⒆邮实卑镏??

2.必要的课前预习: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

课前预习的基本要求是: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3.听好45分钟的课:在学习过程中,会不会听讲是最重要的。孩子有了预习的基础,在心理上就会有一种想听听听教师怎么讲、跟自己的理解一样不一样的愿望。教师讲课,比孩子知道的深入。要告诉孩子上课跟着教师的教学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需要做练习时马上动手。要明确地记住重点和难点,基础知识、定义、定理要进行强制记忆,要掌握例题的解答步骤、方法。如遇卡壳的地方,要反复思考弄懂。

4.提高作业质量:做作业的要求是,看清题,抄准题,理清思路,一次做对,认真检查。有的孩子只顾快点完成作业,题目没看清楚,有时抄错题,不是先想好了再动笔,而是写一步想一步。这样,作业质量肯定不会好。家长应教育孩子,做作业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技能的过程,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做作业时要在旁边预备草稿本或草稿纸,有的作业步骤需要先打草稿准确了再抄在作业本上。作业本上尽量减少或没有涂改的痕迹。作业要自己检查,不能依赖家长,家长也不要越俎代庖。老师要求家长检查、签字,家长在检查作业后,发现错误,不宜直接告诉孩子哪儿错了,而应让孩子自己复查。比如说:“这两题有一题错了,你自己查出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如果哪儿错了就告诉他,甚至帮孩子改错,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

5.及时纠正错题:孩子做错题是经常发生的事,从纠正错误入手也是辅导孩子的好方式。给孩子一个专用的本子。和孩子一起给它取个名字, “错题大家庭”、“拦路虎乐园”都是不错的选题。孩子每次作业或考试出现错误,就让孩子在专用的本子上将题目抄下。然后按正确的方法重做一遍。之后分析错误原因,是不会审题,还是粗心大意;是没有掌握这部分内容,还是不会正确分析。用红笔将错误的内容标出。过一段时间,与孩子一起整理错题,将错误的类型汇总,看一看哪部分错的最多,哪种错误原因最为常见。这样你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辅导孩子了。

学习的重要性 篇5

学习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处处充满科技的社会。现在,学习知识成了社会生活的头等大事。显然,没有知识,在社会上是寸步难行,很难立足于这个社会,更不要说服务于社会,对社会有所作为了。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把学习放在一生中的重要位置上,那么我们的社会每天就会有许许多多在学习的人,那么,我们还会愁社会不进步?还会愁我们的国家不强大?

在社会中,一个国家的发展,要靠人类用学来的知识去改变它;一个正确理论的产生,也要靠人类用学来的知识去总结;要推翻迷信思想,更需要人类用知识来改造。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把学习放在一生中的重要位置上,那么我们的社会每天就会有许许多多在学习的人,那么,我们还会愁社会不进步?还会愁我们的国家不强大?

为了祖国的强盛,我们要学习;为了人类的进步,我们更应该学习。

求知精神的重要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不懂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办呢?提问得到解答,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而向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无疑就是解答我们所提问题的最佳人选。因此,只有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才能及时掌握所学知识。

1.培养敢于发问的勇气

学习时,我们不能局限于现成的答案,而是需要独立思考,另辟蹊径,大胆提问。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做学习的主人的思想观念,要懂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要克服自己心里的胆怯,努力让自己把疑问说出来。只有勇于提出问题,才能在质疑、析疑的过程中培养我们的自尊、自信。

2.提问前要了解所学内容

要想提出好问题,首先需要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这是我们掌握知识、完成学习的基础,也是发问的前提。因此,学习的时候要对知识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进行了解,明确主次关系,分析章节结构以及每个标题之间的内在关系等。这样要学的内容就会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脉络和整体思路,然后就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了。

3.掌握提问时的技巧

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篇6

浅谈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具体来说,首先,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条条框框。礼仪的约束靠道德修养的自律。

其次,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礼仪的本质。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当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礼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没有它,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就会遭到破坏,在这方面,它和法律、纪律共同起作用。

再次,礼仪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这是它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礼仪规范就不一定适用了。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我国自古就十分注重礼仪。而且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真诚、文明、富有魅力的交往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体现自己有礼、有节、有度的修养和风度,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思考。人们的精神需求层次和自我认知价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文明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为本”。“礼”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尊重。“礼者敬人也”。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礼者敬人就是你善待自己也好,善待别人也好,尊重自己也好,尊重别人也好,你既有礼,礼就是尊重,又有仪,仪就是表达。没有礼是没有仪的。

礼仪的几大原则就更充分体现了它的规范和要求:

律己。律己就是自我约束,按照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礼仪规范由对待个人的要求和对待他人的做法两大部分构成。对待个人的要求,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

敬人。在礼仪中,有关对待他人的做法,比对待个人的要求更重要,这一部分实际上就是礼仪的重点和核心。而对待他人的诸多做法中最要紧的一条,就是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

宽容。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要时常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多理解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

平等。礼仪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平等的、彼此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的体现,其核心问题是尊重以及满足相互之间获得尊重的需求。在交际活动中既要遵守平等的原则,同时也要善于理解具体条件下对方的一些行为,不应过多地挑剔对方的行为。在礼仪的核心点,即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这一点上,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不允许因为交往对象彼此之间在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身份、财富以及关系的亲疏远近等方面有所不同而厚此薄彼,给予不同待遇。但可以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

真诚。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礼仪时,务必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如此,自己在运用礼仪时所表现出来的对交往对象的尊敬与友好,才会更好地被对方理解并接受。

适度。这要求在应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须注意技巧及其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从俗。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礼记》中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俗话说“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些劳动人民有益的格言都说明尊重各地不同风俗与禁忌的重要性。

1.礼仪是个人美好形象的标志

礼仪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礼仪是个人心理安宁、心灵净化、身心愉悦、个人增强修养的保障。礼仪的核心是倡导人们要修睦向善。当每个人都抱着与人为善的动机为人处事,以文明市民的准则约束自己时,那么,所有的人都会体验到心底坦荡、身心愉悦的心情。

2.礼仪是家庭美满和睦的根基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一种社会关系。家庭礼仪可以使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幸福。

3.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

社会是不同群体的集合,群体是由众多个体汇合而成的,而个体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例如:性别、年龄、贫富、尊卑等。礼仪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和黏合剂,会使不同群体之间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4.礼仪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上谋生、立足的一种手段。讲究礼仪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理想、走向成功,可以促进全体员工团结互助、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可以增强人们的交往和竞争实力,从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5.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

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篇7

1.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同学之间进行合作,进行分组来搜集资料、探讨讨论。合作学习强调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学之间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得出答案。在以前的高中英语课堂上,多数的教师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讲课模式,采取满堂灌的讲课方法,整堂课下来一直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需要做的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些知识。记笔记、背知识点等等。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就会产生惰性,不爱思考,不会主动的积极的去想问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长久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差。而合作的学习模式的核心就是要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将问题布置下去,由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去进行讨论,去进行合作学习。在这个小组中,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除此以外,合作学习模式强调的核心是合作二字。在学生分的小组里,将教师布置的任务具体分配给小组里的每一个人身上,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这样就会使每个同学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拓宽知识面。有合作就必有分工,大家在合作完成一个课题的时候,就会把这个课题分成几个部分由几个同学来共同完成。这样,每个人搜集到的资料都有所不同,在大家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就可以在别人身上学到新的知识。这是一个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这样讲出来的效果远远比教师一个人在台上满堂灌的效果要好的多。在探讨之前,同学们会在课下提前做准备,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搜集资料,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拓宽知识面的过程。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设置合作学习的模式,这是符合规律的。在探讨中学习,在探讨中进步,主动的去思考,主动的学习知识,大家将课下搜集来的东西在小组中分享,互相学习,这样有助于提高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提高合作的思想意识,升华教学的宗旨。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教学目标有所变化,由之前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变成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等层次的问题,通过对学生在知识方面的讲授,提升同学的思想意识层次的问题。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而合作的学习模式就重在让同学们之间进行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学习只是一个途径,而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更为重要。学生们以合作的形式来学习,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道路上尝到了合作带来的甜头,让他们更愿意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这样,我们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提高了学生合作的思想意识,升华了我们教学的宗旨。

二、在高中英语课堂上采取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

1.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进行做好课题的设计。因为现在每个班的人数较多,因此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一个话题难免会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那么我们就要采取分成几个不同小组的形式来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而这个组的划分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我们现如今评定学生等级的方式是将他们分为优、良、可、差。在分组的过程中,如果将所有优等生分在一个小组,差等生分到另一个小组,这样必然达不到应有的良好的效果。我们应将每个小组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优等生,一定比例的差等生,使每个小组的水平能达到基本均等。这样就可以以强带弱,使差等生也有进步的机会。并且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水平在处于基本均等的前提下,小组与小组之间就可以在竞争中学习,这样更能带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们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不光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小组,教师还应进行积极的引导,提前做好课题的设计。这个设计的环节一定要做到细致。教师在提前备课的时候一定要紧紧的围绕教学目标来设置课题,并且要明确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定下学生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展开合作学习,最后检测学生们有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教师做好环节的设计,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步步引导。在确定一个话题将要使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在课堂上展开的时候,教师应在课下先做好充足的备课,完成设计的环节。那么在一切都确定了的情况下,就要正式开始这个环节的工作了。例如,教师将要讲述“Self-Confidence”这一话题,在话题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做一下相应的引导,使学生的头脑中有对这个话题最基本的概念,以使其不至于在讨论的环节中把握不准方向。再然后,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讨论如何将可以做到自信,可以分小组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3.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检测,以做好教学反馈工作。使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还要保证这个教学环节是有效果的。那么在教学中就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检测,看看这个教学环节是否达到了它应该有的效果,是否和我们当初设定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可以采取课堂提问,小组作业或者课堂检测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测。检测的结果作为我们教学的反馈,从学生的成绩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环节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到位,然后加以改正,以保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高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现如今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转变教学方式,一味的按照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了。

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篇8

一、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之间是否能够默契地配合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传统的英语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死气沉沉,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与交流,因为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往往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很好地改变了这一现象,因为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交流讨论中改善了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恐惧感,使他们的心态变得积极主动,从而改善了师生关系,使他们变得不再拘束,教师也由原来的知识的灌输者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通过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师生关系也达到了平等交流、互动的目的,这为提高教学效率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Unit 6 good manners(3),Unit 6 good manners

(5),Unit 15 the necklace(5)等课时都很好地运用了合作学习方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具有启发式的教学特点,它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通过课堂中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我们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以注入式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主要地位,以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来,从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强。因为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时间比较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英语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如果调动不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学生的课外学习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合作学习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此我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Unit 20 Archaeoloqy,Unit 20,

Unit 17等课时都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

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具有较多的互动交流的机会,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改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的责任。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一定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篇9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形势,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习是否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习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年轻车熟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与学生是否具备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社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而终身学习一般不在学校里进行,也没有教师的陪伴在身边,全靠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

同时作为教育者,我们更清醒地知道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学生学到的知识转成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本质。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谈及鑫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首要的一条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成了这这场改革的亮点。

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和探索,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被动的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得思维和智慧,摧残人得自主学习兴趣和热情。他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是把学生建立在人得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导致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不断地被销蚀,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到了新生一代的健康成长,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基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得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教材的广泛使用,我们感受到了课程改革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操作平台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成为了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条件。在新教材中,有很多部分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自主的去获取新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等,这学都要学生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怎么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首先,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在晓学习的质量,经过检验,高成绩的学生也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因为自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符合深度学习的特征。

其次,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据我国学者调成研究,在1992年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中获奖的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自立性、自律性表明学生的创造性和他们自作学习时密切相关的,也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论述一样“一切创作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

再次,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是个体走出学校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个体的终身发展会受到极大地限制。

谈学习的重要性 篇10

一、为什么要学习?

1、突破自己,缩短成功的时间!每一次学习后,就是你突破的时候。

2、快速融入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你能快速融入,你就能更快的成长!

3、四两拔千斤。我们可以得到伙伴的助力,借力使力才能不费力!

4、外行变成内行。对任何人来说都要有一个从外行变成内行,从内行变成行家的过程,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

5、观念改变想法。当一个人在学习型的环境中呆的越久,对社会趋势了解越多,危机意识就越强。一个人从陌生到接受一个事物,通常要经历四个过程: a.不知道自己不知道,b.知道自己不知道,c.不知道自己知道,d.知道自己知道了。

6、看成功的事实。看到比我们强的人就会有决心,看到比自己差的人就有信心。这样就能看到自己的未来。预见危机就会有动力,预见未来就会有兴奋度,没有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满足现状才是最大的陷阱。

7、学习成功人的经验。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单纯是最好的学生。有老师的经验就会让我们少走弯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把别人撞的头破血流得来的经验,拿过来当作自己的经验,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是把自己撞的头破血流的经验,给别人做经验。

8、对照标准答案。边学边做边修正。修正的速度决定成功的速度,做过以后重复的学习就可以找到差距,对照标准答案100%的复制才可以100%的成功。

9、学习能够保持状态。每次学习都象充电加油,让你充满动力,有动力的两天胜过没有动力的二十年,一天不学问题多,两天不学走下坡,三天不学没法活。成功有两股力量:一是别人的鼓励,二是自我的激励。学习可以主动寻找刺激,找到激励的来源。

二、学习什么?

1、学单纯。单纯是一种智慧,简单就是效率。我们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快乐做,快乐的事情天天做,用快乐的心态去享受创业的过程,这就是一种境界。

2、学沟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你成功的助力,也是你快乐的源泉!选对朋友,你就能成就一生!

3、学做人。一个拥有完美人格魅力的人,一定是一个做事让人感动,做人让人喜欢的人!我们要用鼓励,欣赏,包容,肯定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而不是指责和谩骂!鼓励和赞美能让白痴变天才,指责和谩骂能让天才变白痴!检讨自己是成功的开始,检讨别人是失败的开始!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只要我们的心中种满了玫瑰,就再也没有地方来容纳杂草!

三、要怎么学?

1、图示

所谓图式 ,就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它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新的树枝和树叶长在大树的树干上,学习就是这样的过程,我们学习的新知识都会在大脑的树形框架下长出新的树枝和树叶。心理学的图示很多时候指的是个人认知,这里我们用它来讨论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将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跟经验产生联系。比如在给小孩子描述一个抽象的概念的时候,我们会说2+4=6是两个人跟四个人站在一起就变成了六个人,小孩子可能不知道2+4=6,但是他们对人的概念却很清楚,于是2+4=6就以几个人站在一排的形式写进了小孩子的知识框架里面了。

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学会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这样的学习更符合大脑的认知和记忆模式。学习的过程,用特殊的方式来处理学习内容,将心理处理成适当的形式(对其进行编码),编码意味着你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总结重点、复述概要,并对学习的内容加以思考。

2、环境

通常我们都会建议找一个对学习干扰比较少的地方学习,让这个地方只用来看书学习,不干其他活。所以心理上,我们会把这个地方就与学习活动关联起来,你会发现只要坐到这个地方,就很容易学习。

再者,你在大学寝室里面学习,然后室友看到了,这个人突然冒出来:哇,小张好认真呀,在看书呢!于是你一脸苦笑回应一下;然后另一个人打游戏的时候突然大喊:我吃鸡了!你心里面是不是一万只草泥马在飞?

所以谈到环境,我们有两点要分析:首先我们是否会被干扰?然后在心理上,我们是不是“喜欢”这个环境,也就是在思维惯式上,这种环境更满足我们的心理安全感。

3、反馈

拿学习数学而言,很多人喜欢数学可能就是做出了很多难题,也许这个难题全班就你一个人解出来了,这个时候你会有充分的自豪感。这就是学习的正向反馈,兴趣由此而生。

记得有个例子,就是我认识一个人,他当时考研的时候,并没有像所有人那样单纯的泡在图书馆看书,他是一边看书,然后一边“冒充”老师,把学到的知识在网上教授给和他考相同内容的同学。因为要当老师,所以他必须比其他人更加投入学习,不仅要搞懂,还要讲到别人能懂。最后他不仅考上了研究生,还赚了一笔生活费。

在这个过程里,他所接受的反馈就是来自他的“学生”的反馈,来自这些人的崇拜和身份关系的自豪感。

4、重复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经常性学习要比考试前突击更有效。如果你使自己落后了,就很难在最后那点慌乱的时间里掌握新的知识。

生理上,记忆在形成之后的一小段时间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甚至那些很牢固的记忆也是一样的,初级记忆或说短期记忆要转化为次级记忆或说长期记忆,需要一定时间(比如学习之后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加工)。而记忆的巩固过程是很脆弱的,只要有任何的中断,不管是大脑要做的事情还是简单的分神,都会把萌芽状态的记忆从头脑中清除。

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95-001

由于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特点,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多给学生机会。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必须立足课堂,以优化教学策略,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为根本,坚持向40分钟要质量,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笔者的体会是:

一、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而教师是传授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是说整个教学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动手、动脑,去创新。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乐趣,这样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

很多学生爱上数学课,是因为他们觉得上数学课好玩有趣,贴近生活且富有挑战性,而讨厌数学的同学一般是因为觉得数学枯燥繁难。在孩子的眼中,数学是一些符号与文字的结合,是抽象的、枯燥的。而生活却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寓教于乐,那就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通过创设具体、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进行知识的探索,用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在,晚耳、悦目、悦心的环境下获得新知。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在“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分组活动,从盒子里拿出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的小朋友听,也可以找出不认识的问问同学,然后再将人民币分分类,最后进行集体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我没有对“怎样认人民币和人民币的分类”进行传统的“授予”,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归纳与延伸。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有了这样轻松、自然的探索新知生活化,学生对人民币的学习也兴趣高昂。

二、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感知思维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在蕴含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中进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每天要学习不同的新知识,但有的知识光靠教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不能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他们,而要努力地拓展“研究”的时空,有所选择地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广阔的、开放性的时空中,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果实,通过合作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在教《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时,认识二分之一是本课的重点,认识蛋糕的二分之一之后,我运用合作的方法让学生用长方形折一折,涂一涂,认一认,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比较,进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在折一折的环节中,学生不同的折法都能表示长方形的二分之一,为什么呢?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发现这里面存在一个数学的求同的思想,求同存异,它有不同的地方,折法不同,那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同学们在小组内积极地展开探讨,很快给出答案,它们都是对折的,都是平均分成了两份。于是就在这小组合作交流的不经意间,同学们就获得了这节课重要的收获,那就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三、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因为数学具有抽象性这一特点,学生往往感到数学知识难以学懂,尤其是解决数学问题更让学生感到神秘。对于学习的难点,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解法,学生可能很快明白,但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还可能出现同样的思维障碍,而且学生的记忆也不会太深刻。而如果能开展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小组合作,就能降低学习难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

当一节数学课上遇到了一个难题,教师不妨将此难题交给那些有能力解决并作出解释的学生,当他们给班级同学解疑的时候,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还要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记忆深刻,学得扎实,学生也不再觉得数学难学而害怕数学,很自然地掌握了新知识,这节课的教学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认识面积”这一课,在“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这一环节,课件出示两个大小相似的图形,并问,下面两个图形哪一个的面积比较大?有的同学通过观察直接看出大小,但是又和其他同学意见不统一,于是有学生提出直接观察出来的不准确,需要动手比一比。于是我让学生用教师提供的透明方格纸、小纸条等在小组内进行操作比较,还提示如果你不会的话,就看看周围同学是怎么比的,相信你会受到启发的。

上一篇:儿童用品的调查报告下一篇: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