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时光的散文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被遗忘的时光的散文(精选8篇)

被遗忘的时光的散文 篇1

在这个暖暖的秋日午后,我听到了院外孩子的嬉笑声。我踮了脚,试图能从不大的后窗看到那些笑脸,但那声音像一缕风,远去了。

我想起我的童年来了。

父亲套了牛,把一应农具放到牛车上,我坐到车尾。

牛总走得慢慢腾腾。父亲坐在车辕上,不用鞭子,也不用吆喝,该去哪儿,牛知道。

常常是一段漫长的路。路上碰见徒步荷锄下地的乡人,父亲招呼他们:顺路,上车吧。

车上每每就坐了三五人。他们坐上车,先卷旱烟,旱烟卷好了,递给父亲一颗。父亲吃一口,都要说:这烟叶儿,有劲。那坐车的人很知足地笑,说里面掺了东北的烟丝呢。

落霞满天。牛鼓鼓着肚子,油亮的毛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父亲坐在牛车上,一刻,就微闭了眼。锄在车里一动不动,父亲累了,锄也累了。路旁是丛生的草儿,碧绿色的蜻蜓在车前车后缓缓地飞。我坐在车尾,脚垂到地上,偶尔会碰了路上的花花草草。

我手里紧攥了布袋儿,各色的蚂蚱在布袋里冲撞,冲撞得最凶的是青青郎,青青郎有着坚硬挺拔的腿,遮蔽全身的双翅。

青青郎善飞。在草丛里趟到它了,它双翅一振,飞出去好远。我奔跑了去追,边追边喊着:青青郎——土蚂蚱——黍黍地里姥娘家。或许黍黍地里真是它的家,它飞到黍黍上落下了。我轻悄悄地走过去,双手捂住了。我捏了它的双翅,高举了,冲在地里劳作的父亲喊:爷,爷,我捉到青青郎了。

父亲直了腰,我看见了父亲满脸的汗水。父亲擦把脸,冲我笑了。

父亲好酒。父亲用一把锡酒壶灌满了酒,再倒出一盅,划了火柴,放到酒盅上。酒盅上面就有了蓝色的火苗,父亲用这火把壶里的酒烫开。

洋油灯点燃了,豆大的火焰,在灯龛里发着微弱的光。灯龛熏得黑乎乎的。昏暗的灯晕里,半醉的父亲开始给我讲家乡的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人勤地不懒,棉锄八遍桃如斗,旱耪地涝浇园……

父亲也讲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父亲向我讲解这八个字的意思,然后感慨:毛主席懂得种田,把话都说绝了。

我还是喜欢听父亲的故事——《路遥知马力》,有个叫路遥的,还有个叫马力的,患难与共的故事。后来上学,老师说路遥知马力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到底有多大,可我却只想着那个叫路遥马力的人。还有才子的故事,才子进京赶考,遇到天寒了,想写文章,笔被冻住,用嘴去含笔,嘴上沾了墨。才子就吟咏:口含冻笔舌沾墨。父亲叫我对下联,我说不出。母亲忙完了,凑过来,也听父亲讲。灯却暗下去,母亲用手轻轻地挑一下灯芯,手指上沾了油渍。父亲笑了,父亲说:手挑残灯指沾油啊。

母亲一脸的幸福。

母亲会隔几天领我到姥爷居住的地方去。姥爷在野外给大队里看瓜。母亲领着我走很远的.路,才能看见田野里孤零零的小屋。

瓜是西瓜,还有脆瓜。西瓜圆溜溜地躺在地里;脆瓜小得可怜,头上还顶着嫩黄的花。姥爷说西瓜脆瓜是大家伙儿的,嘱我不要摘。

母亲给姥爷蒸一锅窝窝头。金黄的玉米面加了水在母亲手里挤压揉搓。母亲忙碌着,姥爷领我到屋后去了。屋后有小河,河水缓缓地流着。姥爷的渔网浸在河里。姥爷把鱼网提起来,鱼就在网上挣扎。

鱼被姥爷去了鳞,倒到锅里,加了河里的水,窝窝头也上了笼屉。袅袅炊烟从姥爷的小屋里迷漫出来。母亲在灶前,大把的玉米秸填进去,灶火映着母亲的脸,红扑扑的。

窝窝头熟的时候,鱼已经被炖得没了细骨。姥爷说这叫一锅熟。

一锅熟的鱼,香到我的记忆最深处。

湛蓝湛蓝的天,西斜的太阳没了光辉,只留下圆圆的一坨红。姥爷指了太阳问我:太阳现在像什么?我舔一下嘴唇,回答说:像咸鸭蛋的黄儿。姥爷开心地笑了。

远远的村里炊烟袅袅,我和母亲往回走。我的口袋里装着姥爷给的香瓜。香瓜黄黄的皮儿,鹌鹑蛋大小。香瓜是野生的,往往在一堆动物的粪便旁生长,我们叫香瓜为屎瓜。可它太香了,只一粒放到房子里,就有满屋的香。

老家紧邻长长的一道湾,那湾其实应该称作河的,那么长,一直连接了整个田野的沟沟汊汊,可乡人们把有水的地方一律呼作湾。

湾沿有一棵老榆树,主杆合抱粗,是斜长的,整个树冠郁郁葱葱浮在水面上。我们都好把树作船,骑在枝干上,脚丫子泡在水里,欢笑着,直到把小脚丫泡到起了白白的褶儿。

真正的船系在树下。平常的日子,木船就那么晃晃悠悠地漂在水面上,野渡无人舟自横,不是野渡,舟是横的。夏来的时候,有些日子,无风,但小雨淅淅沥沥下着,水面上笼着淡淡的轻雾。父亲携了渔网上船,解了绳索,竹篙一点,船慢慢地驶向墨绿的蒲苇深处。

我坐在船尾,随着船摇摆着身子。摇啊摇,一直摇到父亲下水捕鱼了,船上就剩了我自己,我还要左晃右晃。父亲捕了鱼,扔到船上,我停止了晃动,俩手掐了鱼放进鱼篓里。

鱼篓是柳枝编的。柳枝去了皮儿,柳枝就是干干净净的白。柳荫下,闲暇的日子,父亲拿去皮的柳枝编成圆圆的鱼篓。鱼篓顺顺滑滑,鱼入了鱼篓,蹦蹦跳跳,鱼鳞却一片也不会掉下来。

沟沟汊汊也会有浮莲,开着粉红的小花,叶子圆圆的,油绿。夏至那天,有人采了浮莲的叶子,人在柳荫下,腿却伸到炽热的阳光下,腿上面敷了浮莲的叶子。我问:这是做什么啊?则答:这个日子,这样晒晒,一年不会腿疼呢。

沟沟汊汊最多的是蒲苇,密密匝匝的会遮蔽整个水面。初夏,乡人们割了蒲草,太阳下晒干了,细细密密地编成蒲扇。蒲扇绿绿的,扇动的时候,蒲草的清香就入心入肺。

老家有一盘大炕,炕上铺了高粱蔑的炕席。躺着,身下清清凉凉。父亲和我并躺着,为我摇着蒲扇,讲着祖祖辈辈的故事。我听着入迷的时候,父亲的话语却渐渐含混不清,慢慢鼾声起来。父亲打着鼾,手里的蒲扇仍旧慢慢摇,我也就在清凉清香里睡去。

夏天蒲草生长了满河满沟。深秋父辈们把它们收割上岸,晾干后拖回家。家的西面是水湾,出门往南走只有一条小路,有一年雨水大,湾水涨上来,漫了小路。父亲就在小路上铺了厚厚的蒲草。我从蒲草上跳过去再跳过来。蒲草软软的的,缠住了我的脚。

冬闲的时候,母亲会用蒲草编蒲包。蒲草用碾碾得宽而薄,然后就在母亲手里飞舞。

母亲编着蒲包,很大的一个收音机摆放在炕上。母亲听着《岳飞传》《杨家将》。

我坐在母亲身边听评书。小小的心融进评书里去了。我跟着刘兰芳的讲述笑了或悲伤了,到后来刘兰芳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讲。

评书戛然而止,我却久久回不过神来。

被遗忘的时光的散文 篇2

关键词:无间道,身份认同,新身份

提起香港经典卧底电影, 第一个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无疑是《无间道》。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片, 除去豪华演员阵容的打造, 它的另外一个成功因素就是迎合了香港大众寻找归属感的心理。这归属感, 换句话说就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同。“香港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在正史中殖民化的历史, 正是这样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 使香港人对自我的政治、文化身份认识显得更为敏感。”[1]影片通过对主人公身份危机的叙述, 也表现了香港人对自我身份的疑惑。

身份认同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我认同, 即个体对自己身份位置的认知, 知道“我是谁”;另一方面是他人认同, 即他人对被认识人的身份与地位的认可。这二者紧密相连, 缺一不可, 只有这二者的认识相互重叠, 真正的认识才得以产生, 而任何一种认知的丢失, 都会阻隔身份认同的最终完成。

《无间道》中两位主人公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危机, 一是缺乏他人认同, 一是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的同时缺失。

在黑帮卧底的警察陈永仁, 他的苦痛是由他人认同的缺失所造成的。他虽然身在黑帮, 但他的心却在警察一方, 而且从未动摇。他始终提醒着自己是一名警察, 于是我们才可以看到当叶校长的灵车缓缓开过, 陈永仁在暗中向灵车敬礼并静静目送的情景。甚至在《无间道Ⅱ》 (以下简称《前传》) 中, 当陈永仁得知自己的恩师黄志诚是杀害亲生父亲的同谋后, 他依然坚决地将存有倪家罪行证据的保险箱钥匙交给黄警官, 黄问道:“为什么你还肯帮我?”, 陈回答:“我是警察。”可以看出, 陈永仁是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警察身份的, 但是由于他任务的特殊, 他的警察的身份却难以被他人认同 (除了黄警司与叶校长) 。

《前传》中陈永仁的女友将孩子打掉, 惹得他大发雷霆, 在他粗暴地摔砸东西的行为之后, 隐藏的是一颗无奈的心。女友打掉孩子的原因是他黑社会小混混的身份, 可是他知道自己是警察, 但这一身份却不能告知他人, 甚至是最亲密的人, 如此, 何来他人对他真正身份的认同?这痛苦可想而知。在《无间道Ⅰ》中, 已成人妻的前女友见到陈永仁问到:“还在道儿上混?”他只有无奈却又淡然的笑了笑, 身份的诘难, 他已经无奈的习惯了。在告诉李心儿医生他是警察后, 她说:“我也是。”这三个字又一次提醒了陈永仁, 他的警察身份没有被人认可。很显然, 对于这个就连潜意识都被包裹的人, 就连日常谈话都常常说谎的人, 李医生并未相信他说的话。一个人说谎话说的太多, 最后说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了, 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 对此陈永仁又是报以淡淡的一笑, 多么苦涩艰难的笑容, 谁又能真正理解这笑容后的隐忍?除掉每天靠出卖身边人的痛苦, 陈永仁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能够在光天化日下做一名警察, 这件对别人来说很简单的事情, 到了他这里就有如登天之难。真实的事实却无法说出口, 这样的现实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于是他对恢复身份的渴望也就越来越强烈。可是, 事与愿违, 三年之后又三年, 三年之后又三年, 他的卧底生涯仿佛没有尽头, 甚至到了后来, 就连他恢复警察身份的希望都会破灭。

当陈永仁看到从楼上被抛下来的黄志诚的尸体时, 他惊呆了, 那时他的感情世界除了心如刀割的悲痛还会有巨大的恐慌, 黄警司的死不仅是他如父般恩师的死, 更代表他恢复身份希望之破灭, 他重新做回警察唯一的途径就是黄警司的认证, 可是现在没有人能够证明他的身份了, 他还能做回警察么?他的世界轰然崩塌, 充斥着绝望。幸好, 刘建明的出现让他的希望重燃, 可是恰巧在此时, 他又发现刘是黑帮在警局的卧底, 恢复身份的艰难之路再一次出现障碍, 于是才有了两个卧底在天台上的对决。刘请求陈给他一次机会, 陈说:“对不起, 我是警察。”刘轻描淡写地问:“谁知道?”刹那间, 镜头拉到远景, 画面变得空旷, 四周一片寂静, 这空寂, 是陈永仁心灵最深痛楚的无言以对。这也正是陈认同危机的根源所在: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好在陈永仁的警员档案最终被找到, 他的身份得以被恢复。虽然已经殉职, 但他终于做回了警察。葬礼上, 李心儿医生的一句:“警察, 你好吗?”是对陈永仁最大的安慰。陈永仁的认同危机解除了, 虽然是在他死后, 但毕竟是解除了, 可是另一个卧底却没有这样的运气。

造成刘建明身份认同危机的原因在影片中展现的很复杂, 这是因为他否认了自己的曾经的身份, 他要寻求一个新的身份。

作为韩琛派到警局的卧底, 刘建明内心是矛盾的。他爱上了韩琛的妻子Mary, 这份错爱, 引发了他的一系列悲剧。他心底是十分想做个好人的, 只可惜她是黑社会, 为了多看她一眼, 他只好让自己也变成黑社会的一份子。一失足成千古恨, 从那时起, 他的身份就无法摆脱黑社会的阴影。影片中反复出现陈永仁走出警校大门的场景, 长官问:“你们谁想和他换?”刘建明在心里回答:我想和他换。这个“换”字, 就体现了刘建明成为卧底的无可奈何, 如果他们换了, 那么刘建明也就不会成为卧底去出卖他心目中的好人了, 但他若真的被警校开除, 不能完成韩琛交给他的卧底任务, 韩琛会怎么处罚他呢?没办法, 为了自己的生存, 他只能撑下去。

他在警察局做得很好, 一切都顺利, 七年之内升到了警长。按理说, 刘建明的卧底工作做得很好, 应该获得韩琛的赏识, 可是韩琛却不信任他。韩琛的不信任也有理, 他好像看出了刘建明心底是不甘于做一个黑社会的。当刘建明在警局时他不会像陈永仁提醒自己是警察那样时刻强调自己的卧底身份, 他的身份是两面性的:只有在韩琛需要他帮助时, 他才会恢复到卧底身份;没有韩琛的指令, 他就真正把自己当成警察来完成工作:因为做好人是他的本意, 而做警察的身份正可完成他这个心愿, 所以做一名真正的警察是他想做的。刘建明在双重身份中迷失了方向, 逐渐偏离他最初的身份。

韩琛的不信任让他很不舒服, 他一直在忍耐韩琛的冷嘲热讽, 终于韩琛对他说:“省得你费心了, 刘长官。”这彻底激怒了刘建明:为了你我放弃了做好人的机会做了卧底, 现在你却又不信任我, 好啊, 那我正好去当警察当好人。从这一刻开始, 刘建明就放弃了背离了他无奈的不光彩的旧的身份, 转向他欣然向往的光明的新的身份——警察。

但是, 连他自己都不认同自己警察的身份。《无间道Ⅰ》中最后, 他从电梯中走出来, 一面拿着证明自己警察身份的证件, 一面向他人宣告:“我是警察。”这就体现了他对自己的不自信, 明明都可以看到警察证件, 为什么还要再刻意强调呢?人们口口声声说的, 往往就是我们想成为的样子, 刘建明总是在说自己是警察, 正事说明他想成为警察, 他对自己现有警察身份的怀疑。

毕竟, 还有太多人知道刘建明的卧底身份, 所以为了重新做人, 他不得不杀人灭口, 来掩盖他曾经的不光彩。韩琛, 林国平, 都是他试图逃脱过去记忆的牺牲品。可是, 就算是这样, 他依然忘不了过去的身份记忆, 他更加无法认同自己的警察身份, 因为稳固这身份的代价是杀人的罪恶, 他越是除掉那些知道他卧底身份的人, 他内心的罪恶就越是深重, 而有了这样的罪恶还能成为警察么?这是一个无限的恶性循环, 他试图逃脱, 但是又无从逃脱。在这样的心理负担下, 他人格分裂, 一半是负罪的刘建明, 一半是正义的陈永仁。

《终极无间》中, 他偷窃李医生的电脑获取陈永仁的患者资料, 以便让自己“成为”陈永仁时更像陈永仁, 因为他向往陈永仁的身份。他将自己幻想成陈永仁, 当他在镜子中看到陈永仁的面孔时, 他开心地笑了, 他只有在“成为”陈永仁时才能彻底忘掉自己, 忘掉自己的痛苦与罪恶。所以这时, 他向李医生许诺的亲手逮捕刘建明也就映射到了杨锦容身上。他带着内务部的同事来到保安部, 放出杨锦容与韩琛谈话的录音, 不料, 录音中出现的却是他与韩琛的对话, 他的这一举动反而让他原形毕露。当他的意识回归自我, 他意识到自己是刘建明时, 他发出了绝望的心底呐喊:“为什么不给我机会?为什么不给我机会?我帮你们杀光韩琛的卧底, 为什么不给我机会?我只想做个好人, 我只想做个好人!”相信那困兽般的呐喊打动了许多观众的心, 刘建明是很值得我们同情的, 他仿佛陷入了一个泥潭, 根本无法逃离, 只能越陷越深。那种绝望与矛盾, 根本无人能体会, 此时的刘建明, 如此的孤单与无助。但是机会, 并不是那么容易说给予就给予的, 于是那句经典的台词再一次浮响:“对不起, 我是警察。”刘建明又一次被深深地刺激到, 但这次他不可能像反问陈永仁那样反问杨锦容谁知道, 失去理智的他终于扣动扳机……

杨锦容像陈永仁一样倒下了, 在他倒下的同时, 画面又切换成了陈永仁倒在电梯中的情形, 这寓意着, 倒在刘建明面前的杨锦容是另一个陈永仁, 是另一个真正的警察。刘建明为了自己新的光明身份, 又杀了一个人, 他的生命又背负了一桩罪恶, 更加无法逃避与解脱, 于是他对自己开了枪。如果到这里, 影片结束, 我们也许会为刘建明庆幸, 以他的境遇, 无法摆脱的历史身份与重重罪恶、仿若困兽没有出路的境遇, 生命的终止会是他最好的出路。出乎意料的是, 在结尾处, 我们仍旧看到了轮椅里的他, 眼神中流露出困惑与空洞, 他终是没有解脱, 依然陷在那永恒的诅咒中, 痛苦, 将是他人生唯一的主题。

佛曰:“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 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刘建明就深陷无间地狱, 正应了那寿长之大劫。可以发现, 《无间道》系列影片中死去的人物, 当镜头落在他们的尸体上时, 死者的眼睛都是睁着的, 都是死不瞑目。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凡是死去的人, 都是在极为突然, 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 被意外地结束了生命, 他们原本都不想死。讽刺的是, 当刘建明朝着自己开枪后, 他竟然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不想死的死去了, 想死的却没死了。只剩下刘建明一人在无间地狱中继续接受煎熬, 他试图摆脱的旧身份总是缠着他, 为了新身份所做的付出证明都是徒劳, 他不能认同自己, 别人也不能认同他, 他的身份重建也永远无法完成, 他的身份危机还将无终结地继续下去……

香港岭南大学的罗永生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 对“卧底”这一题材进行了非常独到的分析, “卧底的悲剧变成了一个关于记忆和身份暴力的故事……无间道要讨论的, 不仅是失去身份之苦, 而是如何才能‘重新做人’的难局。这个‘重新做人’的历程, 一定要处理每个人的‘过去’, 对于卧底探员来说, ‘重新做人’就是回复‘真’身份, 相反, 对于一个潜伏在法治文明世界的匪徒, 想‘重新做人’的话就要为自己‘洗底’, 洗刷掉自己的记忆, 也抹去甚至消灭他人对自己的记忆。” (《卧底的世界?──殖民香港的历史现象》) [2]

陈永仁与刘建明, 到底哪个更代表了香港?97年香港回归, 就好似陈永仁恢复了警察身份, 在我们眼中香港又成为了中国的香港, 在我们眼中, 香港是陈永仁, 他回来了;但是香港人并不认为自己又变回了中国人, 香港人认为刘建明即是他们的偶像。香港与大陆漂泊离散了那么多年, 在文化与意识形态上也同大陆有着深深的隔阂, 加之殖民政府明智的没有强行推销其国家意识, 香港人在没有归属的境况下毅然宣称:“香港是香港人的香港。”香港人把自己同英国, 中国都独立起来, 这样同大陆异化了的、自主化了的香港, 在回归后要怎样融入中国这个母体呢?香港是否也应该像刘建明那样洗刷过去的身份记忆而迎接新的身份呢?这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但一切抹杀记忆的行为都是徒劳, 因为记忆无法抹杀!带着这样的记忆, 香港如何对新的身份进行自我认同?香港人是中国人的身份已经获得了我们的认同, 香港人对新身份认同的缺憾不是在他人认同而是在自我认同!他们的自我认同何时才能够完成?

重新做人, 重新树立新的身份, 意味着刘建明必须要同过去一刀两断, 结束过去, 开始未来。但是过去的记忆却挥之不去, 无法忘记的身份记忆会阻碍我们对新身份的认同, 新身份也难以真正确立, 面对这样悖论似的矛盾, 刘建明的出路到底在哪?

这身份认同的难题到底如何解决?其实香港人无需焦虑, 他们虽和刘建明处境类似, 但他们比他幸运, 诚然, 大陆人已经认可了香港人是中国人的身份。也许影片中时常想起的那首《被遗忘的时光》会给我们启发, 或许, 面对着身份认同的困惑, 我们在积极地试图解决它的同时忘掉了时间, 时光的力量被我们遗忘掉了。时间的魔力会使所有的事情都变得微不足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 记忆的冲淡, 香港人终会承认他们是中国人的身份, 毕竟, 香港的领土在事实上已经回归了, 只差意识上的回归。香港人的归属感实际上已找到落点, 只不过他们还没有适应那份曾经熟悉的陌生。

现在, 我们可以做的, 就是等, 等待香港与大陆磨合完成的那一天。那时, 香港人关于身份的疑惑, 就仅仅是封存在老人记忆中的回忆了。

参考文献

[1]周宇洁:《悲的尽处是“无间”》, 《安徽文学》2008年第7期, 第92页

被遗忘的时光 篇3

或许是其过后的二战更惨烈、更旷日持久和影响深远;

又或许那是一段加重我国耻辱、不愿被大家记起的历史……

都是,或都不是,

总之,一战,包括它的艺术好像被遗忘了。

但是,仍有不少真诚的艺术家用他们的激情、才华甚至生命留住了这段历史。

一战是如此地重要,政治上承前启后;如此地彻底,艺术上第一次全面公开地反对传统。

它不应被遗忘。

World War I was so terrible and so 1)titanic a struggle that its memory haunts us still. No previous conflict had ever been so bloody or vast in scale, and its scars were so deep that it has been called “The Great War.”

The conflict of 1914 to 1918 changed painting forever. Before 1914, images of soldiers were recorded in a theatrical or patriotic way. Painters tended to oblige the 2)establishment, and kings, 3)kaisers, emperors and 4)tsars were often depicted as great warriors and their armies as 5)regiments of heroes. But this approach was going to be contested.

Art Historian: I think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there was a whole generation of young artists all over Europe who were challenging all the traditions that they’d 6)inherited from the 19th century. It is the great period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of the “isms.” You have cubism, expressionism, futurism, all rivaling each other, all trying to be more 7)rebellious than each other, and all trying to sort of push art in new directions.

8)Enthusiasm for the war was widespread throughout all countries, communities and classes. Artists were no exception. They thought the war would 9)purge Europe of the old order and create a more liberal world. Known as the Avant-Garde, these painters had already begun to experiment with new styles that suited the modern thinking, but the war was to accelerate this process. Young Italian painters were the most 10)ardent supporters of the war. They called themselves the Futurists.

The energy of war and new technology offered exciting possibilities. Italy wanted to liberate territory from the Austro-Hungarians. As a result, they fought on the side of 11)the Allies. In 12)Umberto Boccioni’s painting, “The Charge of the 13)Lancers,” he features a traditional 14)cavalry attack, but he gives it a deadly 15)diagonal quality. The newspaper report behind refers to the progress of the war in France, an urgent reminder to Boccioni’s countrymen that their allies had been fighting the enemy for some time. The top left of the painting is dominated by a 16)skeletal head. It symbolizes death, perhaps to suggest that the enemy below are to 17)perish or that Boccioni was already starting to acknowledge the horror of war as well as its excitement. Within weeks of joining the cavalry himself, Boccioni was killed in a training exercise.

We celebrate war poets, but war artists have largely been forgotten. They gave us something the objective, 18)dispassionate camera cannot provide. The paintings produced by the avant-garde have given us an emotional connection with the war, which reveals the inner feelings of those soldier-artists who were involved in the bloodiest battles the world has ever known.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那么可怕而又巨大的战争,以至于我们至今犹有记忆。在此之前的战争从来没有如此地血腥和规模浩大。它所造成的创伤是深刻的,因此它被称为“大战”。

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令画坛也从此起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1914年以前的士兵形象常以夸张或爱国式的手法来描绘。画家倾向于服从权力机构,各国的统治者经常被描绘成伟大的勇士,而他们的军队则是成群的英雄。但是这种手法即将受到挑战。

艺术历史学家:我认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那时欧洲各地整整一代的年轻艺术家们都在挑战承自19世纪的所有传统。那是一战前各种“主义”交辉的美好时期,有立体主义,有表现主义,还有未来主义,都在互相竞争,比拼谁更反传统,并尝试着把艺术推向一个新方向。

对战争的热忱在各个国家、社会各界、以及各个阶层里广泛蔓延。艺术家也不例外。他们认为战争会清除欧洲的旧秩序,建立一个更自由的世界。被称为先锋派的画家已经开始试验用一些能反映现代思维的新风格了,而战争加速了这个进程。意大利年轻的画家是战争最热忱的支持者,他们称自己为未来主义艺术家。

战争的活力和全新的科技让人看到了令人兴奋的发展前景。意大利想要解放奥匈帝国。因此,他们站在协约国的一方作战。在翁贝特·波丘尼的绘画作品《枪骑兵的讨伐》里,作者描绘的是一场传统的骑兵攻击战,但却用了(反传统的)非常极端的斜线条来表达。骑兵背后的报纸写着法国的战情,波丘尼希望借此提醒他的同胞,他们的盟友已经与敌军战斗了相当一段时间。在画的左上方被一个骷髅头占据着,它象征着死亡。或许它暗示着它下面的敌人的毁灭,又或许波丘尼当时已经清楚地知道,与战争的兴奋共存的是它的惨烈。而波丘尼本人在加入骑兵队数周后,在一次演习训练中被杀。

我们赞美战争诗人,但战争艺术家却基本上被遗忘。他们呈现给我们的是客观、冰冷的相机所不能提供的。先锋派艺术家所创作的画作,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那场战争,感受那些战地艺术家们的内心感觉,他们参与了世人迄今知晓的最血腥的战斗。

被遗忘的岁月时光 篇4

时光浸至在一片光亮之中,那时花开青涩的岁月末流长出苍白的微笑,不堪一击的背景下吞噬着泯灭的一刻,指针走过钟面,灯光晃过。“嘀嗒”打破满室的静寂。

锁芯被钥匙打开,小C风尘仆仆的回到公寓,已是凌晨两点多,除了指针滑动的声音不再有其他的声响,沙发上还甩着昨天扔下的外套,明黄色嫩的刺眼,黑暗之中看不出那一抹耀色,就像现在的小C。收敛光芒。细长的女士烟还留在茶几上,烟灰缸不知去向,小C满身酒气,黑暗中握着似水年华的悲伤。

房间里一片狼藉,牛仔裤,啤酒罐,还有凌乱的被单。走进房间连灯都没有打开,就直直的躺在床上,睁开双眼。天花板上吊着水晶的灯,看不到灯光到底有多少的美轮美奂,却看到了一丝苍凉。眼睛发酸,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凌乱的被子一半斜拖在床下一半搁浅在床上。把头埋在被子里不再说话,随后出现的便是微微的呼吸声。二十多岁的小C,早已过了那青涩的窝在被窝里看小说,走在大街上喝奶茶,塞着耳机坐在公车上的时光。认识小C的那一年,冬天下着很大的雪,超市都显得凄凉,天气寒冷的连楼梯上的扶手都不想触碰。雪积满了一整条道路,早上四五点钟清洁工就起床做事了。小C是个业务员,整天奔波在外推售着一单有一单的任务。学历很好的小C,本科毕业。看着家里有关系的同学一个个坐进办公室而自己却只能每天踩着高跟鞋奔波在外有些茫然有些厌倦这样的生活。图书馆开门的时间是早上的八点,我和往常一样去图书馆,街道

上的雪还是没有清理干净堆积在路边,不在柔软的可爱,而是坚硬的寒冷。图书馆里的暖气还没有开足有些显得寒冷。选了一本《上官婉儿》窝在角落开始看书,毛衣很柔软的贴在身上,暖洋洋的亦懒洋洋的,图书馆很冷清,突然间传来一阵高跟鞋与地砖接触的声音,抬起头看见了穿着黑白职业装的小C。我冲她笑笑,她却没有丝毫的表情。我以为我们不再会有交集,就是平平淡淡的遇见一次,冲她笑笑然后看到她的面容,面无表情。可是每天的8点小C都会准时出现在图书馆的门口,我们在公交车站相遇,一起走进图书馆然后习惯性的一起坐在最里面的座位。发展至后来,我们一起叫外卖,我会帮她占好位置,有时候她会给我买好一杯奶茶,原味的不加珍珠。

被遗忘的时光作文 篇5

翻看老照片,总会回忆起从前的好朋友,回想起与她们度过的快乐时光。那些曾经年轻的岁月,再一次重现在我的眼前,带着一丝岁月的烟黄,而那些幼稚而青涩的面庞,总能激起我内心深处深藏的回忆,还有伴随而来的激情一瞬间点燃我已经淡忘的岁月。

随手拿起一张照片,看着照片上微笑的我,正在一片麦田上,做出“v”手势。此时的我,思绪飘向了窗外,这张老照片勾起了我的回忆。

朋友,你还记得吗?

那是某一年,我们约好在麦田见面。麦田里偶尔有凉风吹来,我们便在麦田里放风筝。我们在麦田里追逐打闹。被农民爷爷发现后,便撒腿就跑,我们躲藏在一个草丛中。

如今,再一次回想起来,不禁感到过去如此美丽……

重拾记忆,我汲取了那份最明朗、最靓丽、最刻骨铭心的时光,我将那段时光复制在我的脑海里。被遗忘的时光,被遗失的美好,那些情景一次一次重现在我的梦里。那些梦境一次一次重现的瞬间犹如倩影一般若即若离。被遗忘的时光,被夜半的钟声准时敲响,被韵味依存的古墨香熏陶,被寂寞遗失美好,被离别冲昏头脑,被繁琐的生活节奏打破沉寂,被和谐的过往云烟充斥了浓郁的回忆,被挣断了线的风筝带到了另一个国度。

在这个世界上,我的世界里,我一直默默期待着黎明的曙光,之后用心去感受、去包容、去接纳。

被遗忘的时光,那些心酸的回忆,将会被青春抹平成痕迹,等未来的某一天,当你再度回首,你就会发觉,那曾经的时光,早被你掩埋的时光,都是不值一提,都是陈年旧事,都是血泪……

昨日在撩动琴弦的人是谁?又是谁敲打着我窗?

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渐渐地回升出我的心坎。随手拿起一张老照片,那快乐的情景,慢慢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才猛然发现,过去如此美丽……原来是那缓缓飘落的小雨敲打我窗。但,又是谁在昨日撩动琴弦?

立足今日,我十分想追回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我苦苦寻找着被遗忘的时光,但却是一无所获。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你是不是躲在某处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哭泣?

被时光遗忘的从前作文 篇6

一个人的时候,想想过往的人和事,就如清晨的雨露般清凉。滴在心上,柔软而又冰冷,毕竟,我们终究是回不去。看了曾经的日记,看了那些从身边总过的背影,总是禁不住让人怀念,美好却又伤感,因为错过了,便错过了。

这就是青春,如同一杯苦酒越酿越深沉。总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味道,可以凭借着稚嫩的翅膀展翅飞翔,可生活却告诉我们,只一味的莽撞不过是背道而驰,离自己想要的越来越远罢。最终,我学会了,学会了静心沉思,学会了怎样认真的去对待生活,感觉就像染上了一丝忧郁,闻不到了曾经活泼的气息。

繁华的夜景,喧哗的闹市,独自穿梭在灯红酒绿间,只有一个背影的远方,寂寥而又深远。没了当初的欢笑,没了当初的容颜,更没了那份傲气,那份不羁与轻狂。只有眼眸镀上了一丝深邃,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成长。这种味道,才是不会欺骗自己苦涩。

看着那来来往往的面孔,是熟悉,还是陌生?只能唤得出他的名字,却也找不回那种感觉。没有说笑,更没有玩闹,只如同无缘的两个人擦肩而过般,匆匆地独自径走……或许,我们本就不该留恋,无论过去,亦是现在,或是未来。

解读被遗忘的真实课程情境 篇7

一、被遗忘的社会情境

案例:有趣的标志 (大班综合活动)

教师为了让大班幼儿了解标志的用途, 布置幼儿与家长一起上街找一找标志并收集各种标志的照片、图片。然后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根据标志的颜色进行分类。

教学基本过程:

(一) 听故事, 初步感知不同颜色、形状的标志。

1.故事:小兔子去公园。引起幼儿对标志的兴趣。

2.猜想故事中小兔子遇到的标志, 提问:小兔子回到家说了一句什么话?他在去公园的时候遇到了什么事情?是什么帮助了他?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标志)

3.感知标志颜色、形状的不同, 提问:这些标志的外形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二) 给标志照片进行分类, 了解标志的用途。

1.幼儿在自己收集的标志照片中找到并介绍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的标志。

2.幼儿将自己找到的标志与小兔子看到的标志对应摆放, 进行分类。

3.分别观察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的标志, 了解不同颜色标志的不同含义:红色———禁令标志, 黄色———警示标志, 蓝色、绿色———提示、指示标志。

(三) 欣赏幼儿所画的标志, 并进行分类。

1.幼儿欣赏班级小朋友所画的标志, 从中找出颜色标志。

2.幼儿给标志进行分类。

3.观察幼儿分类的标志, 进行纠错。

(四) 经验拓展。

1.教师提问:除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标志, 还有什么颜色的标志?

2.引导幼儿继续寻找各种标志, 并了解标志在各方面的广泛用途。

在该教学活动中, 有三个关键词:“标志”、“颜色”与“分类”。教师为了将标志中蕴含的知识点教给幼儿, 选择了标志的颜色特征来组织标志的分类, 按颜色将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示标志”、“指示标志”。这里, 教师忘记了标志与人之间的意义, 尤其是标志与幼儿之间的意义, 抛却了“意义”, 自然就抛却了应有的情境。其实, 在家长和幼儿上街收集标志照片时就有了很多很丰富的故事, 如果教师将那些发生在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有关标志的故事“带”进课程中来, 将幼儿园外的情境融入课程活动中, 那么幼儿对标志的认识就不仅仅局限于颜色这一维度, 而是带着情感、带着困惑、带着好奇在解读每一张标志照片, 并且, 幼儿自己的社会“理论”很可能就由此而产生。

由此看来, 这个教学活动的失败之处在于它将幼儿与家长收集标志照片的情境遗忘了, 如果教师让儿童说说自己和爸爸妈妈上街认识标志、拍标志照片的故事, 那么我们一定会发现发生在标志世界中的那些我们还不知道的事情, 我们更会发现儿童对那些事情的理解与我们的理解是多么的不同。如果教师允许幼儿将街上的情境带进课程中, 那么, 课程就多了一些故事, 多了一些“文本”, 不同的“文本”之间可以展开对话, 使得不同的标志和不同的情境得到更多人的解读。正是在对话的情境中, 标志的“意义”被澄清, 儿童与标志世界之间的关系得到澄明, 这才是“标志”进入课程的价值所在。

二、被遗忘的自然情境

有些幼儿园热衷于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 却忘记了真实的自然情境。有些教师认为制作了幻灯片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在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 唯恐落后。然而, 爱默生一语中的地道出了忧患:“文明人造出了马车, 却丧失了对双足的利用。”[1]比如, 有些老师将小草发芽的过程制作成幻灯片, 虽然小草发芽的过程在儿童惊讶的眼神中清楚地呈现出来了, 然而, 那份“惊讶”却是短暂的, “惊讶”之后是茫然或者是失落, 因为多媒体将大自然中活生生的小草和幼儿分离了, 并将小草生命中的阳光、雨露、泥土甚至蚯蚓都一一遗忘了, 小草的发芽离不开大地的滋养、阳光的照耀、春风的吹拂……小草总是藉着大地的芳香和天空的明朗而成长。然而, 多媒体却“编造”了一个虚假的情境, 使得幼儿在一个世界, 小草在另一个世界, 这两个世界却无法融合, 幼儿无法进入小草的世界, 因为儿童摸不着小草纤细的身躯, 闻不到小草那带着泥土的芬芳, 除了看到孤零零的几根小草发芽的过程, 再也没办法发现小草生长环境中的“朋友”与“天敌”。幼儿与小草本该处于同一个世界, 他们渴望与小草亲密接触, 甚至把小草看做是自己的朋友, 希望每天去看看它, 给它浇浇水, 陪它说说话, 爱着它, 亲着它, 看着小草一天天成长的历程和变化……正是在这样的日子里, 幼儿理解了什么是生命和生命的成长。可是, 为什么我们的课程就不能为这样真实的故事而敞开自然之路呢?

幼儿本是自然之子, 回归自然, 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他们的自由与灵性便会飞翔。让幼儿充盈跳跃的生命触及自然的秘密与美丽, 在奔跑与嬉戏中、在惊异与稚语中、在探索与创作中, 真实的情境连同幼儿自己的秘密便会一同被发现, 他们满心欢乐, 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让世界也为之感动着。这样的美丽时刻总在幼儿的世界中被发现:“一天, 不到3岁的笑笑在光洁的地板上来回蹦蹦跳跳, 光洁的地板砖上印出了周围大树的倒影, 跳得正欢的笑笑突然停下来, 指着树的倒影惊奇地说:‘咦!它也跳, 它也跳……’在惊奇与欢乐之中, 笑笑跳得更欢了……”在自然的情境中, 幼儿向世界敞开, 世界向幼儿敞开, 幼儿在跳跃, 世界也在跳跃, 在跳跃中, 幼儿发现了世界, 世界也发现了幼儿。因此, 纪伯伦告诫我们:“不要忘了, 大地喜欢抚摸你的赤足, 风也渴望与你的发丝嬉戏。”[2]

课程情境一旦脱离了幼儿的真实生活, 那么课程就不能引导幼儿走向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是真实的, 即使是幼儿的象征游戏, 对于他们来说, 也是真实的。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呈现自我、理解自我、发展自我。因此, 只有“真实性”的情境能够提供真实性的教育, 情境的面目欺骗不了幼儿内心对自我探究的冲动, 他们会根据心灵的爱好来对情境做出融入或拒绝的反应。佐藤学认为, “探究‘真实性’的教育实践在构筑‘自我探究’的学习实践中得到具体化。‘自我探究’的需求是人类存在的需求, 是支撑学习活动的根源性需求。可以说, 只有当师生以‘自我探究’之需求为基础、生存于自己的世界, 发现自己的‘内心声音’并且忠实于这种‘内心声音’而生存, 学习从自己的‘内心声音’里寻求生活方式的妥当性时, 才会有‘真实’的学习。所谓‘真实’的学习, 无非是探索自身应有生活方式的伦理性学习。”[3]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在人中, 人在课程中。”[4]

三、真实的课程情境的基本特点

界定真实情境的关键术语是“体验”。即情境不仅具有客观属性, 更重要的是应该也必须包括幼儿所体验到的特点, 仅仅根据客观物理环境和事件, 几乎不可能真正认识情境, 不能真正认识情境怎样作用于幼儿的行为和发展。情境不能仅仅是现实的物理环境, 情境本身就带有解释学和现象学的意味, 它会随着人的意识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只有与人的意义相关的环境和事件才能够获得情境资格。这里, “体验”将幼儿的认知与情感都带入了课程情境之中, 情感与认知本是一致的, “在某一情境中, 当我们感到高兴时, 我们既表现出情感上与身体上的舒适, 也表现出智力上的满足与平衡。”[5]由此, 我们可以引伸出真实的课程情境的几个基本特点:

真实的课程情境与幼儿的生活 (包括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是一致的, 它能够让幼儿既感到其熟悉性, 又感到其新奇性, 它能够激起幼儿的情感表达, 从而让幼儿的生活故事能够在其中逐步酿成。

真实的课程情境具有问题性, 所谓“问题性”, 就在于情境让幼儿明白活动的目的与方向, 是问题 (无论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幼儿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情境中蕴含着的问题) 唤起了经验的动力, 是问题开启了对话与理解。没有问题的课程情境是没有方向, 没有目的的, 因而这样的课程也是缺少知性的。

真实的课程情境具有时间性, 所谓“时间性”, 就在于每一个情境之间是有连续性的, 情境以自己的逻辑来组织时间, 而不是时间带动情境前进。

真实的课程情境具有丰富性, 尽管情境中的人和物并不是很多, 但是, 现有的人和物却包含着那些暂时并不在情境中的东西, 即那些不在情境中现身的东西却始终在场。海德格尔在《物》一文中以“壶”为例, 在论及壶之壶性在倾注之赠品中成其本质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情境的丰富性:“在赠品之水中有泉。在泉中有岩石, 在岩石中有大地的浑然蛰伏。这大地又承受着天空的雨露。在泉水中, 天空与大地联姻。”[6]情境的丰富性并不在于情境中一定要有很多花哨的材料, 情境的丰富性在于教师有没有意识到和充分利用与该情境有关的“天空”与“大地”, 即在“水”的情境中有没有想到“泉”、“岩石”、“雨露”, 等等。也就是说, 情境的丰富性意味着联系性和相互蕴含性。

参考文献

[1]吉欧·波尔泰编, 赵一凡等译.爱默生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308

[2][英]纪伯伦著, 张琰译.先知[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54

[3][日]佐藤学著, 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20

[4]张楚廷, 人的教育需要人的课程来支撑[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3) .

[5]Jame A.Beane, Affect in the Curriculum,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1990, 4.

台湾 被遗忘的时光 篇8

不过如果不是抱着“占领”之心,大可不必非要搞什么环岛游。想看山看山,想看海看海,目前台湾对大陆游客开放的自由行只有15天,为了环岛一共跑了9个城市,觉得真是自讨苦吃,甚至心生厌倦。对朋友吐苦水说,在台湾旅行,城市没有陌生感,景观没有奇观性。是啊,连一些台湾人都纳闷,大陆那么多名山大川,跑到台湾是想看什么呢?

其实台湾确实和大陆很像。但是言谈之间,台北朋友觉得城市的规划和商业区布局更像是日本。经历了荷兰人、郑成功、日本人、国民政府之后的台湾,在表面的和平之下有更多的“杂交”性质,这是属于飘零岛屿的记忆。或许是我们这些匆匆游客并不能了解的。

在台北,你能感受到大城市罕见的舒适之感。台湾作家唐诺如此解读这种微妙感觉:台北,其实是历史鬼使神差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意志使然,没能在现代化的高速追逐过程中凝结出较清晰、较单一性的意志,没因此被迫切除掉太多东西冻结太多东西;这个城市零乱、没效率、左顾右盼若有所思而且令人气结的自我妨碍自我抵消,惟对应着我们总是复杂多面且矛盾的人性,台北相对的较为完整较不残酷,这尤其对于那些生活于勇猛奋进城市、已习惯于牺牲自己整理自己的人而言,有着莫名的疗愈效果,像复原了一部分人的本来面目,像重拾记忆,像想起来那些已舍弃、已一直被说为不宜、已消亡于集体意志里的个别心思,像有着可以重新观看世界并思省自己的自由,确信自己的存在。

一言以蔽之,台北在大城市的经济竞争中失败了,从而达到了某种二线城市的宜居感。

但是台北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不是某个宜居的二线城市,比如成都或者长沙。雨伞产量世界第一、螺丝帽生产速率和质量世界第一,这些称呼看上去是不是很熟悉呢?这是属于大陆的现在,也属于台湾的过去。

亚洲四小龙是20世纪的事儿,但好像已经进入了故纸堆。很多来过台湾的大陆人纳闷,台北的楼怎么这么破,摩托车那么多,“呵,像三河”,有人说。台湾的人均GDP远高于大陆,城市的根基和底气都在细节。比如人与人之间的礼貌、客气,地铁上人们的穿着、气息,甚至拥挤程度。回到北京,一上地铁1号线,你会马上打消了台北与北京相像的念头。

还记得晚上在台北永康街附近闲逛,发现有一面墙上都是绿草,还有些蝴蝶图案的装饰,猜想里面可能是个幼儿园,走了一圈才发现,竟然是一个工地的外墙,这显然比光怪陆离的高楼大厦来得让人高兴。

Paul是台南一家青旅的老板,去之前和他邮件沟通订房,但因为过年期间人太多,没有空房,于是他提议可以做沙发客。到了之后发现,整间青旅都由他一人打理。Paul的年纪和我相仿,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旅店原本是他老师家的房子,但老师不住了就便宜租给他。他想兼顾工作和生活,于是决定开个青旅。

Paul在念书的时候来过北京和上海,他觉得大陆和二三十年前的台湾很像。“台湾那时候被称为‘遍地是钱’,机会很多,但环境也很遭、空气差。这几年是产业转移,大家开始重视环境。”而在他的眼里,台湾已经进入了富裕之后的下一个阶段,人们不再唯利是图。但他自己却属于被牺牲的一代—成长的时候,长辈们都在努力赚钱,而疏忽了家庭生活。

“那会不会因为觉得机会多跑到大陆发展?”,我问他。

“会啊,但我想机会多不是唯一的原因,也是想去体验一种新的生活。”

临告别的时候他忽然问我,“大陆的女生是不是很少抽烟?”,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因为抽烟不是好习惯啊。”“确实不是好习惯,但台湾女生就比较多。”“为什么?”,“因为压力大吧”,他点了一支烟,慢悠悠地说。

其实台北也有大城市的普遍问题和焦虑,比如高企的房价,“500万(台币)买个厕所很正常啊”。在台东的时候,刚下火车发现无比荒凉,打车花了两百多块台币才到市区。和当地人讨论为什么火车站要迁到那么远的地方,对方无奈地笑笑,“可能是哪个领导在那边买了一大堆地,想要升值吧。那块地旁边都是山,发展不起来的。搞到现在景气度一直在下降。”

台湾作家杨照在一次讲座中曾说,“大陆的朋友经常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文化在台湾没有受到这么大的破坏。我现在慢慢知道怎么回答了,我很坦诚地说,那是因为当年台湾跟中国大陆对立的情况下,中国大陆搞文化大革命,要取消中国文化,蒋介石就在台湾决定,他要做复兴中国文化运动。”

如果以这种视角对照观看,就会发现哪些是殊途同归,哪些是冷战思维下的斗争产物。但是到了台湾之后,当地人也会和你抱怨填鸭式的教育,像是无底洞的辅导班。你也会郁闷,夜市究竟有什么逛的,人那么多,衣服完全就是淘宝货。还有台北糟糕的天气—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首歌唱得一点没错。

站在九份看基隆港,想到《悲情城市》里那些别具意味的空镜头,现在的台湾,至少人的命运不再像风中芦苇,可以没有负担的小清新了吧。比如在九份的咖啡店里写明信片,吃一碗阿柑姨芋圆。就算身边的人都在讲日语,但心里好像没有一点芥蒂。

台湾,就好像是一段被遗忘的时光,一个过去时的故事,曾经也有过置身世界中心的自觉自许,但最终对现状泰然处之,与自己和解。但大陆和台湾之间,究竟谁是谁的过去,谁去谁的未来,还真说不清楚。

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个外省第二代的的士司机,打电话也很大声。他说最近一次去大陆是福州。

“你刚才说你是山东人,为什么要去福州?”

“和这边认识的小姐一起去的,她们回老家。不要理解错了,喝酒小姐哦。”

恩,这才是相亲相爱。

台湾旅行包打听

○ 每到一个地方就先去找旅游服务中心,最常见的是在火车站。在那里,你可以得到大量地图和旅游资讯,还有图案各异的纪念章可以盖。在地铁站可以购买悠游卡,除了高雄以外,全台湾大部分客运都可以使用,也可用于711等便利店消费。但是如果使用时间不到两个月,退卡的时候会扣20台币。

○ 行政院青辅会青年旅游网站上还可以申请宝贝机,就是台湾当地的电话卡。虽然费率不怎么优惠,但因为台湾的免费wifi通常要用手机号注册,所以可以申请一张来上网。

○ 在台湾,骑机车是最便捷的出行方式。因为除了台北和高雄,其他城市没有地铁。城市客运不太发达,像台东市晚上7点以后压根就没车了。但是没有驾照是不能租车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独自旅行的台湾人,然后让他骑机车载你,这样还可以分摊租车费用和油费。在花莲,租一台128cc的机车要150台币一天。

○ 台湾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不止一个夜市,但是观光夜市的人很多,热门小吃的摊位前更是大摆长龙,人们似乎永远不惮于排队,所以放弃一些夜市不会让你后悔的。

○ 很多青旅有打工换住宿的项目。其实也不用干什么擦地之类的脏活累活,帮着看家办入住就行。当然如果你是自由行,只有15天就算了。

上一篇:调度主任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1.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