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共11篇)
【摘 要】: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历来也是数学教学实际活动中的重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相关知识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了应用题的教学以及相关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供大家交流和思考。【主题词】: 培养 低年级 学生 解诀问题 问题意识 成因对策
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历来也是数学教学实际活动中的重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小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实现解决问题的多能性目标,对于孩子的思维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问题”在新课程标准出台前一直被称为“应用题”。新课程改革以来,应用题的教学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邻域,而是融合于数的运算等教学内容之中。因为数学应用题是一个相对开放的题目,学生的思维可以进行扩散,同时也可以有效的转化。所以解决问题在低年级数学教学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只有从低年级抓起,才能为学生以后学习好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解决问题”具有抽象性、逻辑性,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从数学知识的本身魅力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化抽象为形象,把单调乏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事物。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表现欲很强。因此游戏及故事也是他们乐于和愿意思考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创设小朋友们熟悉的游乐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你能从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学生积极地发言,接着引导学生,“你能从中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便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乘过山车的有几人?坐摩天轮的有几人?做小火车的有几人?然后继续引导:“那你们会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在这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对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便会有积极主动的去解决。在解决乘过山车的有几人问题时,由于学生的知识差异,在部分学生提出加法算式时,由于低年级学生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另一些学生便会很高兴很骄傲地提出他们已经接触过的乘法算式,面对不同见解,学生便兴趣高涨,都自主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效果非常好。通过创设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并在主动的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培养低年级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一道数学过程非常简单的题目,有些学生却总是出错。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语文阅读的特殊性。很多学生由于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原因,他们数学阅读的能力很低,缺乏足够的信息识别能力和迁移能力,对数学概念认识与辨别模糊不清等。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对数学语言含义的敏感,而这种敏感又来自于其坚实的数学语言基础。优秀的学生总能从一个关键词、一种关键符号中捕捉住最关键的信息,对题意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判断。对于“低分”学生而言,不理解题意也就是一些学生常抱怨的“读不懂题”和解题过程不规范是导致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生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高度抽象,学生学习困难;另一
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重视不够,缺少训练。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思维与阅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语言文字的阅读很重要,往往通过一个重点词学生就能很快领悟解题思路或方法。
案例1:
1、苹果有21个,梨有比12个,苹果比梨多多少个?
2、苹果有21个,梨有比12个,梨比苹果少多少个? 在教学时,可以试着让学生比较这两个不同句子的差别
像这样,抓住重点词“比„„多”“比„„少”等来理解,这是比较两个事物或两个数的大小,它有几种不同的提法,但是解题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
三、对学生进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问题解决”教学活动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是由问题来引发的,所以 “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最关键的要素。而在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采用“问题解决”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对学生进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
1、问题意识的形成
问题意识指的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感觉到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等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变化,正是由于问题的难以解决,所以此时心里就会产生怀疑、焦虑,进而就有强烈的探究意识,这不仅是一种心理活动,更是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一个深层次的反应,学生只有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才能形成问题意识。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学习的问题是由学生来引发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问题情境的呈现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个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
2.信息的收集,信息的理解
为了解一道题首先要弄清题里给了哪些信息,要求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收集信息的过程。现低年级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多样,常用图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因此分析关键句、理解重点词,可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扫除应用题的障碍。应用题中经常见到些常用的数学术语,即重点词,有的学生不能从图中准确的找出已知信息,常因词意不理解而不会列式。因此为扫除这个障碍就要理解词意,如“每辆客车各坐10个人。”问学生:“‘各’是什么意思?”再问:“通过‘每辆客车各坐10个人。’你知道了什么?”为加深对此方面的理解,可以通过演示,举例子,说一句话等。这样练习有助于对题意理解,正确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是使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对数量及重点句还可进行联想,使学生灵活理解数量的含义。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有目的,有条理,有步骤,有秩序地扩大思路,不断突破,从多方面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是对概念的理解、延伸。在学生进行联想时,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他们回答得有新意的要鼓励;有合理因素的要肯定;欠妥的要加以引导,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每组有8盆花”这句话,问:“8盆什么意思?”再问:“每组有8盆花又是什么意思?”接着又问:“由此你能联想到什么?”学生明确到“有1组就有8盆花,有8盆花就是1组,组组8盆花。联想到有2组就有2个8盆,有3组就有3个8盆„„”在教师的一系列“问题”驱动下,学生能积极主动思考。对此句的联想可以帮助同学打开思路,既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新知识的学习进行了良好的铺垫和渗透。
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收集信息,找准信息。教师可提问:“通过图(或题),你知道哪
些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在低年级可适当出现信息不完整的题目,让学生从实际中收集,加以补充,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收集必要的信息的能力。也可以适当出现多余信息,使学生能在较多的已知条件中,正确选择有用的和必需的来进行计算。这样经常练习对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很有好处。
3、信息的分析
在认真理解信息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即解题思路。这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的开始,也是解题的一个重要步骤。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用实物演示、学具操作、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等辅助手段,使数量关系更直观地显示来,减缓思维坡度;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的思维方向是逆向思维--执果索因。即从最后问题想起:“要求出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通过一步步的逆推析,把未知量变成两个已知量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即通过已知量之间的某种运算能得出所需的未知量);综合法的思维方向是正向思维--由因导果。即从已知条件出发,由两个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导出一个必然结果。依此法,在基本数量关系的支配下一步一步前进,直至最后求出问题。第三,在学生基本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逐步简缩思维过程,要求学生直接说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桥梁,同时逐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数量关系,拓展解题思路,拓宽思维广度。
利用“问题”的引导,教会学生学会分析题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掌握方法能使解决问题更灵活。如“乘除两步应用题”教学时,如“把这些花可以平均装在几个瓶子里?”就要求学生明确:“这些花是哪些花?你怎么知道的?”再让学生看图,问:“这些花有多少?是直接告诉我们的吗?”经过学生再仔细观察图,进行判断,得出未知,需要先解答一步,它也就是所必求的中间问题。使学生明确中间问题的重要性,理解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四、对学生进行编数学题能力的培养 在前三步的训练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解题技能。通过编题,给思维以广阔的驰骋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认知结构中的旧知板块,进入知识的运转状态,在思维的创造性活动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这部分训练主要包括:仿照例题编题;看实物编题;看直观实物编题;根据线段图或示意图编题;根据算式编题;定范围编题等。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严谨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及方法,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活跃,解题方法不断创新,解题能力大大提高,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方法科学优化,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金成梁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错例展示——培养审题意识
心理学研究证明: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犹如培养学生的品德行为, 审题意识是形成审题能力的必要条件, 也是审题能力的先导。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审题意识, 强化其对审题重要性的认识。因此, 我专门收集了纯文字解决问题中学生的典型错例, 并将其展示出来, 与学生一起分析错因。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审题不清的危害。通过错例展示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情感, 使其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 “敲醒”他们的审题意识。
二引导阅读——提高审题能力
应用题一直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虽然新课改后将“应用题”更换成“解决问题”, 而“解决”只是让它能够跟原有的课程保持一定距离, 使数学教师能够站在解决问题的维度, 重新反思、借鉴。摒弃原有应用题教学存在的弊端, 继承其好的一面。因此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纯文字的数学问题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那么针对二年级学生, 他们识字量不多且阅读能力弱, 怎样让他们理解纯文字问题所表达的意思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完整地读题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在“小明和4个小朋友做红花, 每人做8朵, 一共做了多少朵?”一题中, 我对做错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发现90%的学生没有完整地读题, 他们只看到“4个小朋友”、“每人8朵”这两个信息, 就急于解题, 结果必然不会正确。因此, 引导学生完整地读题, 是正确解题的基础。
2. 抓关键词读题
由于二年级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识字量少, 就算读上许多遍, 有些不认识的字或学术词还是无法理解。所以在完整读题的基础上, 要引导学生抓重点词、难理解词来领悟题意。但老师也不可能随时随地帮助学生理解每道题的关键词, 如何让学生在独立解题时也能得心应手呢?——积累“同义词”。如二年级上册的“100以内加减计算的解决问题”, 可以让学生搜集表示“加”、“减”意义的词分别有哪些。通过搜集、积累, 优秀的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而后进生也能根据搜集的词汇解决常见的纯文字问题, 给他们带来解题的成就感与学习的自信心。
3. 边读边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小学里, 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 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这点在数学解题中显得尤为重要。但二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 阅读能力与智力发展都还处在初级阶段, 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因此, 读题时, 我要求学生第一次先把题目读完整, 做到不漏字、不添字;第二次找出题目中的重点字词, 并理解其义;第三次要求边默读边思考解题方法。由此可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如某果园种有苹果树8棵, 梨树是苹果树的3倍, 这个果园一共种果树多少棵?这道题存在两个数量关系: (1) 总棵数=苹果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 (2) 梨树的棵数=苹果树的棵数×3。找出这两个数量关系, 对号入座, 解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纵横对比——形成审题习惯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连续重复21天, 就可以形成习惯, 连续重复90天, 就可以形成稳定的习惯。但单一、反复地读题, 难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 从而产生懈怠情绪, 所以, 教师需采用各种读法交替使用的方式来进行读题训练。
对此, 可以通过纵向比较来激发成就感:在平时的作业中, 发现学生解决纯文字数学问题的正确率提高了, 及时表扬, 引导他与自己原有水平作比较, 让其感受到认真审题带来的进步与快乐。还可以通过横向比较激发优越感:通过定期的专门测试, 与其他班级的同学进行对比, 让全体同学体验到审题的优势。
通过多次让学生与自己原有水平和对照组对比, 使其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体验成功的喜悦, 使被动的“要我审题”逐渐变成主动的“我要审题”。
总之, 学生纯文字数学问题审题能力的培养、审题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失时机地进行这项工作, 而且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基本上都是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出现, 只要学生纯文字解决问题的审题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其他题型的审题能力也可以相应地“水涨船高”, 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不仅如此, 对其他学科的审题也能产生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修改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苾菁.浅谈“解决问题”中对数量关系教学的再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 2009 (17)
一、前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讲,经过几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其客观上已经初步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条件,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并未真正学会如何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理论知识,其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从旁协助。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培养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解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采取的措施也不可能“立竿见影”,整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笔者认为,小学高年级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下述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1.以审题习惯的改变,带动审题能力的提高
以前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7个人到餐馆吃饭,点了一瓶饮料,请客的人先为客人每人倒了一杯,最后在给自己倒的时候,发现饮料没有了。于是这个人就问服务员:“饮料还有没有了?”服务员仔细检查了饮料瓶子之后,回答这个人说:“没有了”。很明显,餐馆的服务员在理解顾客意图的时候出现了偏差,导致答非所问。解数学题的时候也是一样,要想准确回答,就必须首先确保自己对题意的理解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能不能解题,主要取决于有没有正确理解出题者的意思。所以,审题能力是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因素。
审题能力简单来讲可以理解为获取、分析、理解、处理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与理论知识积累、认知水平、审题习惯、思维模式等都有关联,尤其是对于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来讲,审题是最重要的一步。以应用题为例,审题的主要任务是明确题目中包含的主要信息与数量关系、掌握已知条件,以便在脑海中形成已知条件、求解问题与各种数量关系的表象,理清思路,为实现正确的关系分析和问题解答奠定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讲,审题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审题习惯的转变开始。小学生活泼好动,精神很难长时间集中,审题过程中由于不认真,对信息的把握情况比较差,此种现象在很多小学生身上都比较常见。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使其学会认真、细致地审题,这是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需付出巨大努力。学生审题习惯的形成可以借助强化训练来实现,教师对于这一点要格外注意。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采取下述做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一、“边读边想”法。举个例子来讲,“李师傅花6小时可以做360个零件”,学生会由此想到“李师傅在1个小时内可以做60个零件”。此种联想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提取有用信息。二、摘录法。这种方法指的是要求学生将题目中可能有用的信息摘录出来,之后再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列式解答。比如这道题目:“做一件上衣需用掉布料1.4米,做一条裤子则只需1.2米,若某匹布料可以做140条裤子,那么其能够做多少件上衣?”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将140条、1.4米、1.2米等信息摘录出来,有助于理清条件之间的关系。三、陷阱刺激法。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具体做法是使用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词语或条件,制造一个“陷阱”,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审题失误的后果,从而对审题的重要性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比如,将“减少了”与“减少到”放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二者的区别,防止混淆。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讲,正反比例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往往“望而却步”,总觉得这类题目太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畏惧感。比如,可以通过一个生活小故事引出问题:以前某个人想做一顶帽子,于是他带着一块布料去找裁缝,并问他说:“我这块布料够不够做一顶帽子?”裁缝回答说:“够了。”这个人觉得做完帽子布料可能还会剩余一些,于是就说:“那够不够做两顶帽子?”裁缝还是回答说:“够。”这个人又问:“做四顶够吗?六顶呢?”裁缝一直说足够。于是,这个人要求裁缝用这块布料为其做六顶帽子。最后,裁缝履行了承诺,为顾客做出了六顶帽子,可是帽子都很小,完全没办法戴。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使学生明白,这块布料属于一个定量,做一顶帽子所需的布料与帽子的数量是另外两个变量,并且二者是反比例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知识运用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3.通过思路回顾,加深印象
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讲,其已经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因此,在学生解题完毕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对解题过程以及思路进行回顾。回顾解题策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记忆,还可以通过这个“返”的过程使学生反思。从某种角度来讲,反思=收获,是解题的最后一步,也是使学生学有所得的关键环节。解题最根本的目的并不是求得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并学会合理运用,目标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关键环节,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充分利用这个过程,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对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策略。这个过程应以方法总结和概括为重,应使学生学会某类题的解法,而不是只单单回顾这一道题的解题过程。
4.让学生适当接触一些新题型,开阔眼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进行常规数学题的训练之外,还要重视适当引入一些新题型作为教学辅助,促进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现实中,教师可以借助图书馆的资源优势,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将这些题目解出来的过程中,学生的信心会有所增强,对于数学的兴趣也会适当提高。在求出结果的时候,学生心理上会有一些成就感,对于数学的认知也会有所改观。另外,知识的掌握一定要注意灵活性,举一反三是一种境界,代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某些知识。教师可以将现实中原有的问题进行一些改变,改编成新的题目,学生在解新题的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相关知识链,有助于解题思维模式的形成。现实中此类例子很多,比如鸡兔同笼等,都可以拿来用,教师应注重选择适当的例子。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即将迈入初中阶段,对其的教育应关注解题能力的培养。在现实中,教师应注重采取可行手段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改变学生审题习惯、联系生活实例、注重解题反思、适当引入新题型等方式,改观学生印象,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其解题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长期的坚持,因此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把数学和生活相联系,越来越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取。因此,在各级各类的测试中,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试题也越来越多,批卷之时经常听到老师们埋怨:说有些学生简直没有一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我认为也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我们老师不妨也反思一下,平时教学中是怎样关注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获取的。反思之前,先得搞清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究竟是指什么,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解决数学学科的问题,二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管是哪一种问题,都不能等同于“习题”,这种问题,常常隐
含在一定的情境当中。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教师主导几乎代替了学生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学生只能是配角,很多情况下,学生是观众与听众。这样,整堂课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导致了“主导地位丧失,儿童好奇心与创造欲逐渐减弱”。学生对课堂教学反应呆滞,学生与教师最后把课堂教学当成无奈的场所,这严重导致课堂教学没有生命活力。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促进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发展与提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去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就此谈一谈自己的一
些做法和粗浅体会。
1、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
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游戏与学习不能截然分开,而要互相渗透。学生在游戏中要快乐的接受新知识,同时让学生的独立性形成和发展。例如:我在教学第一册10以内的加法时,我讲完新课把准备好的算式和数字卡片全部发到同学们的手中,而后说了游戏的规则后,以找朋友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卡片的小朋友到黑板前举起卡片说:“我的朋友在那里?”然后全体学生诵读一遍,这样通过找朋友全体学生的兴趣、注意力、记忆力都得到了培养。
2、注重操作实践的教学指导 操作实践指导,可以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从感知、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小学数学第三册,除法的平均分这个内容的教学中,首先,请学生把准备好的6个桃子和2个盘子拿出来,请学生分这6个桃子,看每个盘中盛多少个桃。强调一次一次的分„„从教学中,学生在亲生体验中从而实现其认识的消化,促时了平均分的理解,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练,学生亲自动手,从实际操作中,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注重在交流研讨中学习
交流研讨能使学生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思维能得到发展。例如:第六册102页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中,先出题目,组织学生读题后,教师设疑:题目中问题是什么?条件是什么?„„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从而使学生被动的听讲变为主动参与,使其在交流中,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
4、注重探究发现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究概念、定理,让学生体验数学家的认识历程,亲历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例如:第六册74页的教学行程问题时,出示做一做,要求学生根据“找相同数和相同数的个数”来把该组题目解析后,再根据算式找出数量关系,并列出:速度×时间=路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从而掌握新知,获得发展,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得灵活、轻松,效果也比较好,学生会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5、通过转变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变角色主要指师生的角色,例在教学第六册除数是三位数除法时,教师首先出示两位数的除法算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而后请几个学生复述法则,然后教师出示一道三位数的除法算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索空间,然后鼓励一名学生来当小老师,把这道题讲解给学生听„„讲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临感受,让学生评议,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采用合作互动学习
合作互动这种方法适合在中年级教学中使用,要求学生在同学之间进行,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例:在同学之间对一套检测试题的处理,把学生好、中、差试卷调换分发在同学手中,而教学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结束后,请优秀的学生把自己批阅的试卷和差生互相探讨,这样差生的不足得到弥补,优秀学生又得以表现,交流合作,共同进步。
7、选择归类的应用
选择归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我在教学第八册小数的基本认识时,让学生认识小数的出现是在分数的基础上产生的。1米的1/10可以表示为0.1米,3分米是1米的3/10,可以表示为0.3米,1角是1元的1/10,可以表示为0.1元„„在此让学生掌握规律选择归类来认识小数的实际意义。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要达成的目标就是要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阶段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小学生正处在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关注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能够让他们在知识掌握方面更加的扎实,与此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突破诸多数学问题的学习难题,实现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问题解决;小学数学;培养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将问题作为根本载体,通过运用恰当的提问和解疑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锻炼,促进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增强,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被充分激发出来。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数学教师要注意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丰富数学教育内容,合理设置数学问题,加强对学生问题思考的引导,让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根本提升。
一、合理提问,激发问题意识
数学学科本身存在着大量的疑问,而这些问题需要被不断地发掘和利用,以便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提供载体。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是教师直接提出疑问让学生思考,也可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惑,提高学生的提问主动意识。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提问方法,问题的质量是关键,只有保证问题合理和富有针对性,才能够让学生的问题意识被充分激发出来。高质量的`数学问题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趣味性强,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欲望,增强对学生探究解决的吸引力;拥有实际意义,可以推动学生学习与教学进展;理解简单,针对性强,提出的时机恰当。问题意识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于是可以先从教师提问着手,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后,再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和自主探索。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出:比的基本性质和我们以前学习到的分数和商不变的性质存在着哪些关系?它们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回忆和复习以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更能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当学生掌握了基本数学概念知识后,教师可以增加提问难度,列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如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看页数和总页数的比是2:5,已知故事书总共是120页,那么已经看了多少页?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已学知识进行解答,也能够将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向深入。
二、主动参与,调动主体热情
数学问题的解决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而且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消化教材知识,进行学习创新的过程。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决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题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为了更好地提供教学保障,保障数学教育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注意改革自身的教育观念,把学习自主权交到学生手中,激励学生大胆探究和主动思考,而不是一味地将学生限制在一定的思维框架当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其中全身心地投入,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比例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用比例求解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已知长度的木杆、测量尺,让学生运用实际长度和影长之间的关系,用比例的方式求解出旗杆的实际长度。教师设置的问题行径具有明显的实践操作性的特征,因而能够引起学生的主体参与兴趣,让学生灵活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应用的乐趣。
三、联系实际,促进问题解决
阶段成果报告
《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研究是我校研究的区级课题。本课题的实验自2011年11月立项开题以来,积极准备并实施研究。我们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数学教材为载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改进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发展为目标,积极展开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下面就课题的研究情况具体总结汇报如下。
一、前阶段概况: 1.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善于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地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以指导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2.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身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情境再现,化静态为动态,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对问题的理解力,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题研究的成果
准备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课题开题会之后,我们接着进行了一次有关课题研究内容的研讨活动,在此次研讨活动中,我们确定了课题研讨的内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③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④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⑤课内外结合,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同时我们组侯明旭老师根据课题内容执教了一节课题为《可能性》的研讨课。本节课以学生喜爱的摸球游戏导入,采用“实践——质疑——猜想——验证”的教学模式,注重创设真实的数学情景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不确定性,丰富了学生对于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直观感受。同时通过教师出示的生活中的一些实例的启发,学生很快就放眼自己的生活,举出生动鲜活的实例,如人每天都要睡觉,天气预报的内容可能发生等,实现了心灵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如《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心理学》等,这些学习使我们明确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及“课堂教学行为”等概念的界定。我们还组织各位成员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其解读、《数学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学习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在学习中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自由学习相结合,搞专题研究等活动形式,学习的过程中组员必须进行学习笔录。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
(3)积极参加课题培训,走出去、请进来。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区教科研室组织的课题培训,市教科所所长李军,十四中、济东中学、接庄中心小学、长沟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给我们作了精彩的报告,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回来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学习心得交流。同时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区教研中心和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4)收集整理资料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全体实验教师查找了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学习资料及以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的实施起到了帮助和促进作用,并按照确立的研究对象,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访谈或问卷,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并跟踪观察,定期进行数据整理。我们将综合利用这些丰富而宝贵的资料,做好开题研究的一切准备。
二、实施阶段研究工作
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阶段的工作后,本学期我们进入了课题研究的第二个阶段——实施阶段。我们查阅、钻研相关资料,作好理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关注省内外的研究成果,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借鉴到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按照学校课题组的统一要求,紧密结合本课题研究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计划,由于本课题内容比较多,范围广,所以本学期我们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①、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③、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1)首先我们实验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题研讨活动,同时围绕课题,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确定研讨课的内容为《时分的认识》。研讨课通过议——听——评——议即一课多磨的形式开展。通过集体备课来讨论怎样上课,再通过听课、评课来进行总结,最后来议论收获和反思。每位上课的老师都要写出教学设计及反思(或教学故事),每位教师都要写出评课和反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两节课都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和课本的主题图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亲身体验,让学生体验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听一分钟的音乐,一分钟可以做几道口算,在体验一小时时,让学生联系一节课和大课间的时间,喜欢看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播放时间,通过计算体验一小时有多长,并让学生课后了解家长1小时能做哪些时,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从而使学生对无法捉摸的时间建立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这两节课的区别是第一次备课时,是教师用课件拨表,学生说时刻,我们发现这样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所以第二次备课时我们把主动权放给学生,在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拨一拨,自己观察得出1时=60分,真正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验证、交流的过程,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同时联系实际用数学,让学生把自己一天的活动安排,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并标明了时间,有的学生还画上了钟面来表示时间,安排得很合理而且内容丰富、有趣,真是图文并茂。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连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学生们的想象力,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就达到了吗!
(2)认真研究教材,备好每一课,并开展《认识周长》一课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对比、分析相关要素,提炼有效教学策略。这两节课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伊老师这节课没有直接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这两个具体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接着以已有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去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知道怎样可以测量并计算出周长。这样安排,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周长的概念来自于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为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作了准备。大部分学生对周长都能理解,但周长的应用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能对周长进行应用。这个问题在“测一测”这一环节表露无遗,学生测量完以后,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对于测量规则图形的周长,学生用直尺测量出来的是图形的边长,把各边的长度加起来才是图形的周长。这个问题反映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严谨,环节之间出现疏漏,同时也说明了教师对二年级学生知识掌握的现状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还应在教材的把握上多下工夫。
而秦老师这节课的问题出在“量周长”上面。在量泡沫做的圆形花坛周长时,学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后来在展示的时候,学生上台“围——量”又占据了很多时间,看似给足了学生操作展示的机会,但却没有能够达到要求。作为老师,也没有抓住时机好好地引导。比如,围的时候,应该指出:要从毛线的一端开始围起。正因为时间没有把握好,所以在“算周长”时,应该体现“转化”策略的一个练习被遗憾地删去了,导致本课的第一次“化曲为直”的“转化”成了有头无尾的孤零零的标签。如果以后再执教这一课,“量周长”的环节需要进一步改善,让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来算周长,来体验转化策略在算周长中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布置的“量腰围和量树干周长”的课外作业,学生倒是兴致勃勃。中午,看到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很多同学都去校园里量了大树树干的周长,还有的同学在相互帮助量腰围。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这个角度看,学生还是喜欢实践,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拘泥于课堂,不放心让学生出去罢了。
(3)定期对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反思,交流研究心得。以论文、展示课、问题研讨、教学周记等多种方式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成果。
(4)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让学生坚持每天写数学日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用敏锐的双眼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思考解决他们的办法,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感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注意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下面是几篇小日记展示。
(5)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正是基础教育的目标所在。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在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数学教师首先从教育意识上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次通过课题研究有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十分注重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在研究的过程中组织教师到别的学校参观交流学习;同时还邀请了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并指导教学工作。
三、存在的困惑或问题:
1.虽然实验教师在教材的理解和使用上比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到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编者意图的准确揣摩以及灵活应用教材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需要继续研究开发教材,以至于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研发出高质量的研究方法。
2、如何有效利用40分钟的时间把知识掌握好,同时把知识进行拓展到实际的新高度,以及如何真正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和数学的应用价值。这都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3.学生自主探索和主动学习意识还不够强,合作学习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4、有的教师思想不够解放,胆子还不够大,反思和改进的的意识还比较弱,要继续加强。教师劳动量大与课题研究产生矛盾。
5、教师队伍自身教研能力有限。需要有关专家的指导,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下一阶段研究计划
1.逐步完善课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实施方案和具体做法。
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重视的是思维过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向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发展,在不同的层次上探索不同的答案。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学生想象、扩散、概括等思维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流畅变通,具有思维品质的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极为重要。另外我们也可以喜乐闻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语、讲故事、辩论、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乐于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在这样活跃而主动的气氛中进入新课,架起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②、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愉快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中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会让学生乐于探索、大胆想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并能引导学生的全员参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个基本任务,我们要开拓学生的个性化知识,促进学生充分表达意见,使不同的意见和构想相互感染,彼此启发,促使完成问题。并在问题解决以后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对结果进行展示和全班同学一起进行回顾反思,解决其存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治最根本的途径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也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所以要放手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多层次地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技能技巧。要是学生能体验到数学就在实际生活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④、换角度思考,注重对问题进行引伸和推进,训练思维的求异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并加以引伸和推进,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⑤、设计开发性的练习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性的练习,知识容量大,极富挑战性,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索、发现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涌现。我们还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探索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使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其进行重新组合,以此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活动得到师生的共同参与,他们互相启发、激励,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
2.实施课题研究、试验、并展示课题阶段性成果,形成各具体步骤操作模式。
3.写出研究成果,帮助学生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阶段成果报告
汇报人:魏延峰
一、培养问题意识———善于提问
古人云:“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培养问题意识就是要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要允许学生随时提问, 并随时对学生所表现出的提问行为、怀疑和批判精神等进行表扬和鼓励, 从而使他们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学会正确审题———精准分析
众所周知, “理解了题意, 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解决问题的难度是由问题的情节和数量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要想顺利解决数学问题就得认真审题。审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题意, 即理解问题的情节部分, 知道问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 已知了哪些条件, 要求什么问题等等。在这个基础上, 再根据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进一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教学过程中, 我总结出了“读、找、圈、想、算”五步解题法, 即先读题, 再找出问题, 并圈画关键词语, 想数量关系式, 最后列式解答。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主要困难在于不理解题意。而“当学生不能解答应用题时, 只要改变一下应用题的题材, 使应用题更接近于学生的经验, 就足以保证解答成功。”
三、积累解题策略———优化学法
1. 基本训练是根基。
以前曾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过分析, 发现他们成绩不好的根本原因是最基本的解题技能掌握得不好, 以致在解决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感到手足无措。对此, 我们应该放慢脚步, 改变策略, 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基本训练。只有学生的基本训练搞好了, 对各类问题的解题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2. 题组练习是枝干。
当学生掌握了必备的基本解题技能后, 我们就可以从整体出发, 把这些基本的技能加以整合, 设计出一系列的题组, 可将同种题材、结构的编成一组, 也可按事情发展先后以及互逆的编为一组, 还可将相互转化以及有着明显差异的编为一组等等。这样的题组练习充分利用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让学生利用旧知识主动地掌握新知识, 便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问题的知识结构, 并进行类比, 形成一个网络, 把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 进而发展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如分别学习了能被2、5、3整除数的特征后, 为提高学生合理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可设计下面渐进性练习:
(1) 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分别是: () ;
(2) 能同时被2和5整除数的特征是: () ;
(3) 能同时被2和3整除数的特征是: () ;
(4) 能同时被5和3整除数的特征是: () 。
3. 趣味解题是点缀。
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小, 注意力不持久, 抽象思维能力欠缺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可充分利用其活泼好动的特点, 多设计一些动手做的活动, 如画图形、拼积木、拨算盘与实物测量等, 让他们先做后学, 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内容也可自编儿歌、口诀加以识记;还可利用列表、画线段图、倒推、替换与转化等方法加以举一反三, 进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 增加百分之几, 减少百分之几, 已知整体求部分, 已知部分求整体, 这一系列问题只凭空洞的讲解, 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 一旦配上线段图, 学生的探究热情有了, 解题思路清晰了。再比如在教学“移多补少”时, 学生习惯于把多余的全部移给少的, 这时, 我没有立刻做出评判, 而是让学生自己画图验证、思考、改变、归纳, 学生借助图表自行得出要将多余的一半移给少的才会让它们同样多。有了这些形象性的思维方法,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 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四、创新应用数学———回归生活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应用数学的能力,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面对生活中具体可感的数学问题时, 能结合具体情境加以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案。如王老师带领36名学生乘车春游, 面包车每辆可做8人, 小轿车每辆可做4人, 请你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学生的方案有很多, 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选, 它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 我们在肯定学生有创新意识的同时, 还要考虑勤俭节约的问题。当然, 类似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坐船、买票、装东西等等。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时, 我们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去创新, 进而提高他们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注重对问题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的理解
问题解决,首先需要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能识别存在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并把它们提炼出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一方面,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当学生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积极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学生应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信数学的用途和价值,为此,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思考讨论,寻找问题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强调对问题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的真正理解。教师要去鼓励学生看懂问题情境,用自己的语言或者熟悉的符号表达问题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所求的问题和情境中的条件,运用图、表格等多种形式分析数量关系,回忆所学运算及其它内容的数学意义,将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向别人解释自己所列模型的实际意义。例如在百分数认识教学中穿插教学千分数,并认识千分号,学生能很快掌握,还能很好地加以应用。
二、帮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一些基本策略
1.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指导,将“隐性”的问题解决策略“显性化”。在问题解决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需要运用哪些问题解决的策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使学生注意是否要调整问题解决的策略;在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并组织好学生交流。
2.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把握问题解决的多样性。 学生所采用的策略,在教师的眼中会有优劣之分,但在孩子的思考过程中并没有好坏之别,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作出的努力。只要解题过程及答案具有合理性,就值得肯定。如算式24€?,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它的意义:①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②24里包含几个6?③6除24,所得的商是多少?④24是6的几倍?⑤6与一个数的乘积是24,求这个数?⑥多少个6相加的和是24?⑦学校有24只皮球,平均分给三年级的六个班,每班得到多少个皮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驾驭着各种旧知,得以充分的发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 组建合作小组,培养合作习惯,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为解决问题铺路垫基
组建学习小组,是分组合作学习的前提,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人为宜。小组成员要有具体明确的分工,在每一个阶段每个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汇报员,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是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关键。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这样既能表现不同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第二,教师要使学生在讨论交流时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中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结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因此,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互相尊重,打好合作的基础。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同时,逻辑学和心理学都研究思维,但它们的侧重面有所不同。逻辑学主要从思维的结果(或产物)如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来研究,而且着重研究正确思维的规律及形式,以及这些认识结果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则主要从思维过程本身来研究,着重研究思维过程中的规律,以及导致形成某些认识结果的内在的隐蔽的原因。由于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是密切联系着的,所以心理学与逻辑学对思维的研究也要紧密联系,并且相互补充。我们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也同样要注意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紧密联系这一特点,忽视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人类思维发展的阶段
思维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人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思维特点来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直观行动思维:这是婴儿期(1岁以后)的思维特点。这个阶段的思维是在对物体的感知、动作中进行的。婴儿离开动作就不能进行思考,也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或预见动作的`结果。这阶段婴儿只能概括事物的一些外部特征。以后长到成人,直观行动思维继续发展成操作思维。例如运动员的技能就需要操作思维。
(二)具体形象思维:幼儿期的思维特点,一般从3岁延续到小学低年级。儿童思维时可以摆脱对动作的直接依赖,而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具体形象的联想(即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这阶段儿童能进行一些初步概括,但概括出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形式的。
(三)抽象逻辑思维:它是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思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形式逻辑思维:简称逻辑思维。它是以同一律为核心规律,进行确定的、无矛盾的、前后一贯的思维。它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的每一个概念必须是确定的。例如,A就是A,不能既是A又是非A。在小学数学中每一个概念也都必须是确定的。例如教学约数、倍数时,把0排除,否则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也要包括0了。
形式逻辑思维的特点主要是从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上进行思维。它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也称为普通思维,形式逻辑也称普通逻辑。一般地说,10―11岁是过渡到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这时学生的概括能力有了较显著的变化。
2.辩证逻辑思维:简称辩证思维。它是以对立统一为核心规律而进行的思维。它着重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概念的矛盾运动来进行思考。它把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联系起来,对事物的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进行思考。它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必须在形式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据心理学家研究,9―11岁学生的辩证思维才开始萌芽。
从个体发展来说,上述几种思维活动虽然是分阶段逐步发展的,但每发展到后一阶段时,前一阶
张敏 宋建
一、课题的提出:
1、是新课标的体现。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即具备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迫切任务,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知道数学语言表达对低段尤其一年级学生来说处于启蒙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儿童数学语言的最好时期。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一年级教材里面安排了许多“说”的内容,以“说”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改革后的一大特点。但是,对于低段学生来说,他们很难用简洁、准确、清楚的语言表达。他们习惯以讲故事的形式慢节奏地讲,语言表达重复、罗嗦、拖沓现象严重。所以,在低段的数学教学中就应尝试着教小朋友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帮助刚起步的学生把想清楚了的问题说清楚。
2、是顺利开展好合作交流一大关键。
课改的今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在我们的课堂上已经在尝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我们也努力在实现,那么在实现这一改革中,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更加重要。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时,都是几个尖子生争相发言,绝大多数学生却变成了光听不说的“机器”,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声音很轻,表述自己意见时,语言罗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疙疙瘩瘩,有的干脆站立不语。特别是农村小学(包括我校)教学中都出现了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果一开始不引导好,就这样继续下去,我想将会影响到相当一大部分学生的发展。
3、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绝大多数学生口头表述能力的高低与思维能力的强弱呈正相关。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口头表述,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
4、是现代社会的需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相互交往更需要直接的口头语言交流(如:经商谈判、招工面试等)。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来看,从小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将对其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综上所述,我确定研究课题《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研究》。
二、课题界定:
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结果。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载体。一方面学生的感觉、知觉是用语言概括的表达出来的;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语言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学前儿童在与成人的交流过程中,已经初步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但在入学以后,各科的学习都向学生提出了进一步掌握语言表达的要求。数学语言有着简洁性、条理性、抽象性、精确性等学科特点,与学前生活中的对话语言有着很大的区别。新的发展需要与孩子原有的表达水平产生矛盾,这就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成为数学学习的必然,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
经过培养和探索,促进学生理解、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使学生能用数学语言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从而增强学生课堂上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研究的对象:
一、二年级学生
五、研究方法:
1、鼓励“说”教师对每个学生发言都应予以充分肯定,激励学生喜欢“说”,有信心“说”。
2、示范模仿帮助“说”
低年级学生模仿性较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语言的运用。
3、实践操作激发“说”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边操作、边讲述、边归纳,可大大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给机会“说”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学生没有或很少有思考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训练。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多给学生“说”的机会
六、研究的内容
数学语言是指表述数学定义、定理、法则、公式、思路、方法等的语言。它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种表达形式。数字语言具有简洁、严谨、抽象、概括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听、看、想、画、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2014.6—2014.9 学习、查找相关理论书籍,利用网络搜集与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有关的资料,结合实际教学,充分了解目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形成研究方案。
2、研究实施阶段:2014.9—2015.4 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开展实践研究,结合典型案例探究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特点,积极探索培养、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3、研究总结阶段:2015.4—2015.6 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对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
八、预期成果
一、解决问题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区别及优势
1.教学内容安排。应用题教学内容的编排是采用独立式,教学目标中把应用题独立提出来。由于繁杂的应用题分类体系将各种题型编排成一个相对应的数量关系式,学生的解题过程就成为简单化的解题过程。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编排则采用分散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问题多样,答案不唯一。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见解和创造性,以便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
2.问题呈现方式。应用题以文字形式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特别是低段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而解决问题具有开放性,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信息趋于多样化和开放性。让学生主动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热情。
3.学生培养目标。应用题教学时多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帮助学生分析,教学中心就是分析数量关系间存在的唯一的运算关系,以找到“解题方法”为目标。而解决问题教学时则没有现成的类型和解法套用,需要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探索和实践来解决,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解决问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营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无论是在学校的学习环境中,还是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激励学生能大胆质疑、乐于讨论,对数学活动充满热情,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地从事探究活动。对于学生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如果是科学的,应及时鼓励;如果有不足之处,要正确引导修改。对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也要给予表扬,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培养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2.创设现实情景,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为儿童创设有趣的、可探索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现实情景,引导他们饶有兴趣地走进情景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提出数学问题。教材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大量的情境活动,但教材的情境只是提供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时,教师要在把握住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在实施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注重学生收集信息。从解决问题的步骤来看,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收集必要的信息。教师需要注意的三种情况:一是题中的信息比较分散,应指导学生多次看图,将能知道的信息尽量找到;二是题中信息比较隐蔽时,容易忽略,这时要引导学生仔细看图;三是信息的数量较多,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相关的信息。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当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或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应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帮助,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其解题策略的形成。
3.关注学生评价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恰当地评价学生的想法,注意激励学生外,还要组织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积极有效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自己对问题的明确见解。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经历的解题活动有正确地分析。在遇到困难时,能正视困难不轻易放弃;在顺利的情况下,能保持谨慎的态度,善于发现被自己忽略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束之后,还应完整地回顾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过程,反思自己的结果是否合理,还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渐内化为成熟的解题策略。
【培养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0-30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论文07-24
数学教学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05-29
关于小学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06-09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07-1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思维能力的培养06-06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07-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