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意义和内容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管理创新意义和内容(通用10篇)

社会管理创新意义和内容 篇1

我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把实现农民群众的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当作根本出发点。建设的各项内容中,生产发展是中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

从实际来说,2006年1月1日国家财政开始实行免收农业税,延续了两千六百多年的“皇粮国税”历史终结。但虽然目前中国贫困发生率降低到了3%以下,但扶贫开发仍面临着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目前农村还有261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人民币668元以下,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农村近5000万刚刚脱贫的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弱,巩固温饱的难度很大。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各项内容紧密相联,要完整地予以把握。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要突出生产发展的中心地位。只有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上狠下功夫,新农村建设才算抓住了根本。

2、联系实际谈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社会管理创新意义和内容 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 对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牢牢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毫不犹豫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落实到实处, 武装党和人民, 坚持不懈地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不断的发扬、传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丰富、培养当今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意识, 才能不断地实现社会主义道路新的理想, 继承和发扬党员的模范作用, 开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有机的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各自以其特有的含义和实践要求,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对核心价值体系各部分的理解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 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 居于统领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是我们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精神源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 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鸦片战争以后, 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 上下求索, 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各种思潮, 如改良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唯意志论、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 都先后在我国流行过、尝试过, 但它们都失败了, 成了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只有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深深扎根, 引领中华民族走上了光明之路。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乃至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理论体系,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正是由于老一代共产党员的聪明才智, 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将如何改革、建设中国的具体实践有机的结合,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是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 科学的, 以它作为指导才能更好的实践, 才能从复杂的世界中发现真理性的东西。当我们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时候, 就是我们走向错误的时候。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这一点要坚定不移, 不能含糊;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 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 不能含糊。

(二)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共同理想, 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 集中代表了我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一致, 克服困难, 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要把这一共同理想, 转化为全社会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动力, 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一部分。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邓小平指出, 要有远大的理想, 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 尤其是我们的青年, 要有理想。”江泽民指出,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前提是毫不犹豫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只有坚持不懈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才能不断的推进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才能不断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建设、发展中国的重要思想, 和坚持不懈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我国现阶段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三)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体现社会发展方向, 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高尚的品格、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 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就不会有生机和活力。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融相生, 二者统一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当代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方向, 我们要牢记这些精神并大弘扬传承,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 要适应时代潮流而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情况下, 我们在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同时, 更要培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求强求富的民族精神, 以去除传统的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旧习, 加快国家的发展。大力弘扬和发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我们必须做到:

1. 坚持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最根本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2. 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3. 坚持将民族性和时代性联系起来, 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统一起来;

4. 坚持自强不息与和平发展的统一, 正确地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四)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思想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着紧密的、相辅相成的联系, 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集中体现。在2000多年以前,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创新性的提出了以仁、德为中心思想的道德理念, 这说明先秦时期的伟大哲学家们一样将道德上的荣辱观作为做人的根本道德。只有建立和完善了这种中国民族精神的荣辱观念, 才能不断的凝聚整个民族, 永葆民族精神的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荣辱观的重要思想是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道德依据, 是不断传承、发展、弘扬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思想保证。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 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它是内在的自我约束要求和外在的制度规范的一种有机结合, 以坚守道德为主要底线, 鼓励人民不断的追求超越自我的品质, 强烈的阐述了社会主义道德共识, 有效地揭示了社会主义道德特性。比如, 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强调的立身之本是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这是对人们能否实现自身个人价值的根本所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所阐述的成才之路是崇尚科学、辛勤奋斗, 这揭示了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崇尚的做人之道是团结互助和诚实守信, 这说明只有诚实、信誉、团结和互助是做人的基本素质;社会主义荣辱观所要求的律己之规是遵纪守法和艰苦奋斗, 因为将他律转化为自律的不竭动力就是人们不断的自强不息和自我完善, 这也是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的重要表现。综上所述,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是以八荣八耻为核心, 不断完善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伟大思想, 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一种总结, 具有很强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度提炼和升华。只有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 才能不会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概念, 才能不会动摇、影响整个民族精神和社会风气。

“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的理论内涵, 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不仅直截了当的指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要思想道德建设的方针和道路, 也提出了成为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公民新的道德标准, 指明了促进建设良好社会主义道德道路的方向。

三、小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 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建立,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建立一样, 是经历了一段长期的历史进程后, 通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断努力, 在坚持不懈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后,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比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建立这个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方法是把这些构成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形成一个完整的、相辅相成的价值体系。为了满足这个体系能够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作为我们的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个重要思想, 使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失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永葆先进性, 还要求我们自觉地发扬和传承这项重要理论, 并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中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社会管理创新意义和内容 篇3

【 关键词 】人的管理;制度的管理;好制度;坏制度

当今中国社会从总体看,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和社会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从局部看,由于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个别地区各种矛盾尖锐、复杂,甚至激化成严重的社会群体事件,社会稳定面临着前所未有、世所罕见的严峻挑战。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加强社会管理,特别是要更加重视社会管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创新,是本次全会的重要内容之一。2011年2月,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这里我就自己学习和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讲话精神谈两点自己的体会,以期与大家共同进行交流和分享,不足之处,还望不吝指正。

一、制度要比人靠得住

澳大利亚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强国,其人均财富量居于世界的首位,但如果不是英国政府的一项制度,也许今天的澳大利亚可能还是一座荒岛。

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来到澳大利亚并声称这是大英帝国的土地。谁去开发这个不毛之地呢?英国政府最后决定把判了刑的罪犯向澳洲流放。据英国历史学家查理?巴特森的《犯人船》记载,当初政府决定把经法院判刑的罪犯由商人船舶运送到澳洲,并按人头给商人付费,但是商船沿西非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穿越茫茫的印度洋到达澳大利亚至少需要花费二到三个月时间,商人为了谋取暴力,出海走到半路就都把这些罪犯杀掉扔到海里喂鱼了。政府知道后就给商船上派了一名公务员,监督船主把罪犯运送到澳大利亚,政府见到公务员签字的字据后就给船主付费,但公务员很快就被船主收买了,船主出海不久就把罪犯都杀掉扔到海里了。后来,政府制定了一项制度,即在澳大利亚设立一个检查站,由检查站按人头支付船商运费。为了防止检查站的工作人员与船商“日久生情”,从不认识到相互熟悉、最后发展到相互勾结,政府规定检查站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更换。至此,澳大利亚人口不断增加,最后形成了一个国家。

据有关媒体报道,,2007年贵州省锦屏县圭叶村的村民创造出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民主理财形式,村里的财务审核章被分为五瓣,五个村民代表各持一瓣,村里的开销须经至少三人的同意,五瓣才能合起来盖章。这枚公章被网民称为“史上最牛的公章”。事实上,这在中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在宁夏出现过“五牙章”,在河北邯郸出现过“三段章”。这种只靠人的自觉性的所谓民主管理形式或方法,其实是根本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果不其然,轰动全国的“史上最牛公章”只是昙花一现。 这些例子都说明,人是靠不住的,只有制度才能靠得住。常言说:“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在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由于受传统文化和习惯思维的影响,“大智立法”的成功案例很少,最常见的却是“小智治事或中智用人”。

小智治事,就是指一个领导干部抓不住问题的关键,事必躬亲,在管理上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这种管理方法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领导人始终疲于应付于各种具体事务、被各种琐碎事务纠结得难以脱身。形象地说,这样的领导干部更象是一个“消防队员”或“救火队员”。其实,这样的领导只所以忙的原因无非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领导能力太差,没有人干工作,只有自己干。如果我是一位领导,手下人对我说“领导太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了!”这实际上不是在关心我,而是在讽刺和挖苦我的无能。第二个原因是对手下的任何人都不放心,每件事自己必须都要亲自参与。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抓到蜀军的士兵后问诸葛亮什么时辰吃饭、什么时辰睡觉?蜀军的士兵说:“我们丞相天天忙得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司马懿一听哈哈大笑说:“事必躬亲,他熬不了多久了。”果然过了不久,诸葛亮就因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只活了53岁),真正做到了他在《出师表》中说过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白了,诸葛亮就是被工作活活累死的。

所谓的中智用人,简单地说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句话被作为成功用人的管理经验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种所谓的“人性化管理”在中国大行其道,以至于成为中国政治家和企业家们谈成功经验时的一句“口头禅”。其实,作为现实中的具体的任何一个人而言,他总是神、兽的复合体(恩格斯就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神是理性的、无私的,兽是非理性的,自私的。人总是具有两面性的。中国有句俗话叫“亲兄弟,明算账”,事实上就是说任何人都是不可靠的,那怕亲兄弟也一样。一个领导人如果指望通过自己信任的一个或几个所谓的”能人“实现自己的管理思想或管理目标,往往会事与愿违。 总之,管理就是“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用“制度化管理”把有用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不对人性抱任何幻想,“制度比人强”,大智立法,这才是现代管理制度的真谛。

二、制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决定因素

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国古代“晏子使楚”的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的上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吏押解着一个被捆绑了的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是何许人啊?”小吏回答说:“是齐国人。”楚王又问:“这个齐国人犯了什么罪啊?”小吏说:“犯了盗窃罪(盗窃罪是中国古代最严重的犯罪之一,杀人罪也没有盗窃罪严重)。”楚王对晏子说:“齐国人都善于偷窃吗?”晏子回答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虽然叶子的形状还相似,但果实的味道却完全不同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水土不同啊,这个人生活在齐国不盗窃,来到楚国就盗窃,难道是楚国的水土使这个人善于盗窃了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宴子使楚”这个故事中的所谓“水土”,其实就指的是制度(也可以说是“风俗”)。同样一个人,为什么在齐国是好人,而在楚国就变成坏人了呢?原因就是因为齐国的制度是好制度,而楚国的制度是坏制度。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篇4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也有共同的要求。从企业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估量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

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而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前两者的增强其推动作用。对上市公司的应用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对比,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股市的投资者来说,报表分析属于基本分析范畴,它是对企业历史资料的动态分析,是在研究过去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向各种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反映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各种不同数据及相关信息,但对于不同的报表使用者阅读报表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来说,股东都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主营收入、每股收益等,但发起人股东或国家股股东则更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而普通股东或潜在的股东则更关注公司的发展前景。此外,对于不同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对报表分析侧重不同,短线投资者通常关心公司的利润分配情况以及其他可作为“炒作”题材的信息,如资产重组、免税、产品价格变动等,以谋求股价的攀升,博得短差。长线投资者则关心公司的发展前景,他们甚至愿意公司不分红,以使公司有更多的资金由于扩大生产规模或用于公司未来的发展。

虽然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了大量可供分析的第一手资料,但它只是一种历史性的静态文件,只能概括地反映一个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这种概括的反映远不足以作为投资者作为投资决策的全部依据,它必须将报表与其他报表中的数据或同一报表中的其他数据相比较,否则意义并不大。例如,琼民源96年报表中,你如果将其主营收入与营业外收入相比较,相信你会作出一个理性的投资决定。所以说,进行报表分析不能单一地对某些科目关注,而应将公司财务报表与宏观经济面一起进行综合判断,与公司历史进行纵向深度比较,与同行业进行横向宽度比较,把其中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舍弃掉,得出与决策相关的实质性的信息,以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衡量公司财务状况的主要内容包括:

1.资产净值。资产净值也就是公司的自有资本(资本金+创业利润+内部保留利润+该结算期利润)。它是考察公司经营安全性和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

2.总资产(负债+资产净值)。它显示公司的经营规模。

3.自有资本率(自有资本/总资产×100%)。它反映了公司的经营作风和抗风险能力。

4.每股净资产,即每股帐面价值(资产净值/发行数量)。它反映了股票的真实价值

5.公司利润总额及资本利润率(当期利润/总资本)等等。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将报表分为三个方面:单个的财务比率分析、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与同业其它公司之间的比较。这里我们将财务比率分析分为偿债能力分析、资本结构分析(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现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润构成分析。

A.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是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帐款数额和存货周转速度。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由于种种原因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差,因此把存货从流动资产种减去后得到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令人信服。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速动比率是1。但是,行业对速动比率的影响较大。比如,商店几乎没有应收帐款,比率会大大低于1。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应收帐款的变现能力。

保守速动比率(超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帐款)/流动负债 进一步去掉通常与当期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等。

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反应了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平均应收帐款

表达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如果周转率太低则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 360天/应收帐款周转率

表达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天数。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B.资本结构分析(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股东权益比率 = 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所有者提供的资本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反映企业的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比率高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比率低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

资产负债比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得来的。

资本负债比率 = 负债合计/股东权益期末数×100%

它比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更能准确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因为公司只能通过增加资本的途径来降低负债率。资本负债率为200%为一般的警戒线,若超过则应该格外关注。长期负载比率 = 长期负债/资产总额×100%

判断企业债务状况的一个指标。它不会增加到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但是它属于资本结构性问题,在经济衰退时会给企业带来额外风险。

有息负债比率 =(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股东权益期末数×100%

无息负债与有息负债对利润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直接减少利润,后者可以通过财务费用减少利润;因此,公司在降低负债率方面,应当重点减少有息负债,而不是无息负债,这对于利润增长或扭亏为盈具有重大意义。在揭示公司偿债能力方面,100%是国际公认的有息负债对资本的比率的资本安全警戒线。

C.经营效率分析:净资产调整系数 =(调整后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 调整后每股净资产 =(股东权益-3年以上的应收帐款-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净损失-递延资产)/ 普通股股数

减掉的是四类不能产生效益的资产。净资产调整系数越大说明该公司的资产质量越低。特别是如果该公司在系数很大的条件下,其净资产收益率仍然很高,则要深入分析。营业费用率 = 营业费用 / 主营业务收入×100%

财务费用率 = 财务费用 / 主营业务收入×100%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

三项费用增长率 =(上期三项费用合计-本期三项费用合计)/ 本期三项费用合计 三项费用合计 =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三项费用之和反应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如果三项费用合计相对于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或减少)则说明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要提起注意。

存货周转率 = 销货成本×2/(期初存货+期末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 = 360天/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天数)表达了公司产品的产销率,如果和同行业其它公司相比周转率太小(或天数太长),就要注意公司产品是否能顺利销售。

固定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

该比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固定资产效率的指标,指标越高表示固定资产运用效果越好。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该指标越大说明销售能力越强。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一般当产品处于成长期,增长率应大于10%。

其他应收帐款与流动资产比率 = 其他应收帐款/流动资产

其他应收帐款主要核算与生产经营销售活动无关的款项来往,一般应该较小。如果该指标较高则说明流动资金运用在非正常经营活动的比例高,就应该注意是否与关联交易有关。

D.盈利能力分析:营业成本比率 =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在同行之间,营业成本比率最具有可比性,原因是原材料消耗大体一致,生产设备及工资支出也较为一致,发生在这一指标上的差异可以说明各公司之间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状况。那些营业成本比率较低的同行,往往就存在某种优势,而且这些优势也造成了盈利能力上的差异。相反,那些营业成本比率较高的同行,在盈利能力不免处于劣势地位。

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税前利润率 =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税后利润率 =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这几个指标都是从某一方面反应企业的获利能力。

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2/(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00%

资产收益率反应了企业的总资产利用效率,或者说是企业所有资产的获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净资产×100%

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这个指标反应股东投入的资金能产生多少利润。

经常性净资产收益率 = 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股东权益期末数×100%

一般来说资产只能产生“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所以用这个指标来衡量资产状况更加准确。

主营业务利润率 =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一个企业如果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营业务利润率处于同行业前列并保持稳定十分重要。但是如果该指标异忽寻常地高于同业平均水平也应该谨慎了。

固定资产回报率 = 营业利润/固定资产净值×100%

总资产回报率 = 净利润/总资产期末数×100%

经常性总资产回报率 = 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总资产期末数×100%

这几项都是从某一方面衡量资产收益状况。

E.投资收益分析:市盈率 = 每股市场价/每股净利润

净资产倍率 = 每股市场价/每股净资产值

资产倍率 = 每股市场价/每股资产值

F.现金保障能力分析: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比率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100%

正常周转企业该指标应大于1。如果指标较低,可能是关联交易较大、虚构销售收入或透支将来的销售,都可能会使来年的业绩大幅下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比率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00%

净利润直接现金保障倍数 =(营业现金流量净额-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主营业务收入×100%

营业现金流量净额对短期有息负债比率 = 营业现金流量净额/(短期借款+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100%

每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股数

每股自由现金流量 = 自由现金流量/股数

(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流动资金需求-偿还负债本金+新借入资金)

社会管理创新意义和内容 篇5

马陆亭

(教育部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16)

摘要: 分析了国外大学章程的法理意义和我国制定高等学校章程的现实意义,认为章程是高校自主办学和外部对高校实施影响双重作用的产物,应以制定章程为契机推动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在内容上,章程反映着高校和社会特别是和政府的关系,彰显着高校的使命要求,重点是内部治理结构。鉴于目前各高校对章程理解的不同,章程的制定可遵循先简后繁、充分协商等原则,初期允许多种选择先做起来,后期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改革成果予以规范。我国现在正进行的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可以启于并终于高等学校章程的制定。关键词: 高等学校;大学章程;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 G64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1)05-0001-06

Significance, Content and Principle of Formulating the University Statutes

MA Luting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816, China)

5S管理内容及意义 篇6

“ 5S ” 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 5S ” 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 “ 环境 ”,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日资、港资及台资企业的进入,“5S 管理 ” 逐渐被国人所了解,并在国内部分企业中开花结果。

实施5S的目的

在改善生产现场环境、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品质、营造企业管理氛围以及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提升企业形象 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使顾客有信心;由于口碑相传,会成为学习的对象

提升员工归属感 人人变得有素养;员工从身边小事的变化上获得成就感;对自己的工作易付出爱心与耐心

提升效率 物品摆放有序,不用花时间寻找;好的工作情绪。

保障品质 员工上下形成做事讲究的风气,品质自然有保障;机器设备的故障减少。

减少浪费 场所的浪费减少,节约空间和时间。

咨询项目目标

使企业员工掌握 5S 的知识及实施要求;

指导企业在相关环节实施 5S,并达到预期效果;

指导企业完成 5S 相关制度的建设,使企业具有自我开展 5S 的能力。

咨询实施步骤

企业现状调查;

5S 相关理念、知识的培训;

制定 5S 的相关制度;

5S 制度、活动的宣传;

指导 5S 的实施、推进和监督检查;

项目成果的发表和 5S 相关制度的完善;

项目总结。

5S推行手册

序 言

人,都是有理想的。

企业内员工的理想,莫过于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管理气氛。5S籍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真、善、美的品质,从而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实现共同的梦想。

为配合工厂广泛开展5S运动,特编写了《员工5S活动手册》,手册中较为详实地介绍了5S的定义、目的、效用,推行要领及其意义,具有一定指导性。为此,热忱希望广大员工对该手册要勤学习,要领会,常行为,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断规范自己的日常工作,促使5S活动向“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演变,为工厂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何谓5S

5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5S。没有实施5S的工厂,触目可及地就可感受到职场的脏乱,例如地板粘着垃圾、油渍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层,零件与箱子乱摆放,起重机或台车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再如,好不容易导进的最新式设备也末加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变成了不良的机械,要使用的工夹具、计测器也不知道放在何处等等,显现了脏污与零乱的景象。员工在作业中显得松松跨跨,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改变这样工厂的面貌,实施5S活动最为适合。

二、5S的定义与目的1S-整理

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职场除了要用的东西以外,一切都不放置

目的:将“空间”腾出来活用

2S-整顿

定义: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明确数量,明确标示

目的:不浪费“时间”找东西

3S-清扫

定义:清除职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消除“脏污”,保持职场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4S-清洁

定义:将上面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

5S-素养

定义:培养文明礼貌习惯,按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目的:提升“人的品质”,成为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的人

三、5S的效用

5S的五大效用可归纳为:

5个S,即: Sales、saving、safety、standardization、satisfaetion1、5S是最佳推销员(Sales)•被顾客称赞为干净整洁的工厂、对这样的工厂有信心,乐于下订单于口碑相传,会有很多人来工厂参观学习•.整洁明朗的环境,会使大家希望到这样的厂工作 2、5S是节约家(Saving)•降低很多不必要的材料以及工具的浪费减少“寻找”的浪费,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 •能降低工时,提高效率 3、5S对安全有保障(Safety)•宽广明亮,视野开阔的职场,流物一目了然 •遵守堆积限制,危险处一目了然 •走道明确,不会造成杂乱情形而影响工作的顺畅 4、5S是标准化的推动者(Standardization)•3定“、”3要素“原则规范现场作业 •大家都正确的按照规定执行任务 •程序稳定,带来品质稳定,成本也安定 5、5S形成令人满意的职场(Satisfaction)•明亮、清洁的工作场所 •员工动手做改善、有成就感 •能造就现场全体人员进行改善的气氛

四、推行步骤(略)

五、推行要领

(一)整理的推行要领:

1. 对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2、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

3、不要物品的清除

4、要的物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

5、每日自我检查

因为不整理而发生的浪费

1、空间的浪费

2、使用棚架或柜橱的浪费

3、零件或产品变旧而不能使用的浪费

4、放置处变得窄小

5、连不要的东西也要管理的浪费

6、库存管理或盘点花时间的浪费

(二)整顿的推行要领

1、前一步骤整理的工作要落实

2、需要的物品明确放置场所

3、摆放整齐、有条不紊

4、地板划线定位

5、场所、物品标示

6、制订废弃物处理办法

重点:

● 整顿的结果要成为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的东西的状态

● 要站在新人、其他职场的人的立场来看,使得什么东西该放在什么地方 更为明确

● 要想办法使物品能立即取出使用

● 另外,使用后要能容易恢复到原位,没有回复或误放时能马上知道

(三)清扫的推行要领:

1、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

2、开始一次全公司的大清扫

3、每个地方清洗干净

4、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或隔离

建立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 清扫就是使职场成为没有垃圾,没有污脏的状态,虽然已经整理、整顿过,要的东西马上就能取得,但是被取出的东西要成为能被正常的使用状态才行。而达成这样状态就是清扫的第一目的,尤其目前强调高品质、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制造,更不容许有垃圾或灰尘的污染,造成产品的不良。

(四)、清洁的推行要领:

1、落实前3S工作

2、制订目视管理的基准

3、制订5S实施办法

4、制订稽核方法

5、制订奖惩制度,加强执行

6、高阶主管经常带头巡查,带动全员重视5S活动。

● 5S活动一旦开始,不可在中途变得含糊不清。如果不能贯彻到底,又会形成另外一个污点,而这个污点也会造成公司内保守而僵化的气氛。[我们公司做什么事都是半途而废] [反正不会成功]、[应付应付算了]

●要打破这种保守、僵化的现象,唯有花费更长时间来改正。

(五)、素养的推行要领

1、制订服装、臂章、工作帽等识别标准

2、制订公司有关规则、规定

3、制订礼仪守则

4、教育训练

5、推动各种激励活动

6、遵守规章制度

7、例行打招呼、礼貌运动

六、检查要点:

1、有没有用途不明之物

2、有没有内容不明之物

3、有没有闲置的容器、纸箱

4、有没有不要之物

5、输送带之下,物料架之下有否置放物品

6、有没有乱放个人的东西

7、有没有把东西放在通路上

8、物品有没有和通路平行或直角地放

9、是否有变型的包装箱等捆包材料

10、包装箱等有否破损(容器破损)

11、工夹具、计测器等是否放在所定位置上

12、移动是否容易

13、架子的后面或上面是否置放东西

14、架子及保管箱内之物,是否有按照所标示物品置放

15、危险品有否明确标示,灭火器是否有定期点检

16、作业员的脚边是否有零乱的零件

17、同一的零件是否散置在几个不同的地方

18、作业员的周围是否放有必要以上之物(工具、零件等)

19、是否有在工场到处保管着零件

七、整理之”要“与”不要“分类标准范例

(一)要

1、正常的设备、机器或电气装置

2、附属设备(滑台、工作台、料架)

3、台车、推车、堆高机

4、正常使用中的工具

5、正常的工作椅、板凳

6、尚有使用价值的消耗用品

7、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8、尚有利用价值的边料

9、垫板、塑胶框、防尘用品

10、使用中的垃圾桶、垃圾袋

11、使用中的样品

12、办公用品、文具

13、使用中的清洁用品

14、美化用的海报、看板

15、推行中的活动海报、看板

16、有用的书稿、杂志、报表

17、其他(私人用品)

(二)不要

1、地板上的

A、废纸、灰尘、杂物、烟蒂

B、油污

C、不再使用的设备治、工夹具、模具

D、不再使用的办公用品、垃圾筒

E、破垫板、纸箱、抹布、破篮框

F、呆料或过期样品

2、桌子或橱柜

A、破旧的书籍、报纸

B、破椅垫

C、老旧无用的报表、帐本

D、损耗的工具、余料、样品

3、墙壁上的

A、蜘蛛网

B、过期海报、看报

C、无用的提案箱、卡片箱、挂架

D、过时的月历、标语

E、损坏的时钟

4、吊着的

A、工作台上过期的作业指示书

B、不再使用的配线配管

C、不再使用的老吊扇

D、不堪使用的手工夹具

E、更改前的部门牌

八、员工的5S活动中之责任:

1、自己的工作环境须不断的整理、整顿,物品、材料及资料不可乱放

2、不用的东西要立即处理,不可使其占用作业空间

3、通路必须经常维持清洁和畅通

4、物品、工具及文件等要放置于规定场所

5、灭火器、配电盘、开关箱、电动机、冷气机等周围要时刻保持清洁

6、物品、设备要仔细的放,正确的放,安全的放,较大较重的堆在下层

7、保管的工具、设备及所负责的责任区要整理

8、纸屑、布屑、材料屑等要集中于规定场所

9、不断清扫,保持清洁

10、注意上级的指示,并加以配合。

九、干部在5S活动中之责任:

1、配合公司政策,全力支持与推行5S

2、参加外界有关5S教育训练,吸收5S技巧

3、研读5S活动相关书籍,搜集广泛资料

4、部门内5S之宣导及参与公司5S文宣活动

5、规划部门内工作区域之整理、定位工作

6、依公司之5S进度表,全面做好整理、定位、划线标示之作业

7、协助部属克服5S之障碍与困难点

8、熟读公司[5S运动竞赛实施方法]并向部属解释

9、必要时,参与公司评分工作10、5S评分缺点之改善和申述

11、督促所属执行定期之清扫点检

12、上班后之点名与服装仪容清查,下班前之安全巡查与确保。

十、5S检核表(办公区)

1、是否将不要的东西丢弃?(抽屉、橱、柜、架子、书籍、文件、档案、图表、文具用品、墙上标语、海报、看板)

2、地面、桌子是否会显得零乱

3、垃圾筒是否装得太满

4、办公设备不会沾上污浊及灰尘

5、桌子、文件架、通路是否以划线来隔开?

6、下班时桌面整理清洁

7、有无归档规则

8、是否按归档规则加以归类

9、文件等有无实施定位化(颜色、标记)

10、需要之文件容易取出、归位文件柜是否明确管理责任者

11、办公室墙角没有蜘蛛网

12、桌面、柜子上没有灰尘

13、公告栏没有过期的公告物品

14、饮水机是否干净

15、管路配线是否杂乱,电话线、电源线固定得当

16、抽屉内是否杂乱

17、下班垃圾均能清理

18、私有品是否整齐地放置于一处

19、报架上报纸整齐排放

20、是否遵照规定著装

21、中午及下班后,设备电源关好

22、办公设备,随时保持正常状态,无故障物

23、盆景摆放,没有枯死或干黄

24、是否有人员动向登记栏

25、有无文件传阅的规则

26、当事人不在,接到电话时,是否以”留话备忘"来联络

27、会议室物品的定位摆设

28、工作态度是否良好(有无谈天、说笑、看小说、打磕睡、吃东西)

29、接待宾客的礼仪

十一、5S检核表(现场)

1、现场摆放物品(如原物料、成品、半成品、余料、垃圾等定时清理,区分要用与不要用的)

2、物料架、模具架、工具架等之正确使用与清理

3、桌面及抽屉定时清理

4、材料或废料、余料等置放清楚

5、模具、夹具、计测器、工具等之正确使用,摆放整齐

6、机器上不摆放不必要的物品、工具或未摆放牢靠

7、非立即需要或过期(如:三天以上)资料,物品入柜管理或废弃

8、茶杯、私人用品及衣物等定位置摆放

9、资料、保养卡、点检表定期记录,定位放置

10、手推车、小拖车、置料车、架模车等定位放置

11、塑料篮、铁箱、纸箱等搬运箱桶之摆放与定位

12、润滑油、切削油、清洁剂等用品之定位、标示

13、作业场所予以划分,并加注场所名称

14、消耗品(如抹布、手套、扫把等)定位摆放,定量管理

15、加工中材料、待检材料、成品、半成品等堆放整齐

16、通道、走道保持畅通,通道内不得摆放或压线任何物品(如电线、手推车)

17、所有生产用工具、夹具、零件等定位摆设

18、划定位置摆放不合格品、破损品及使用频度低的东西

19、如沾有油之抹布等之易燃物品,定位摆放,尽可能隔离

20、目前或短期生产不用之物品,收拾定位

21、个人离开工作岗位,物品整齐放置

22、动力供给系统加设防护物和警告牌

23、下班前确实打扫、收拾

24、扫除垃圾、纸屑、烟蒂、塑胶袋、破布

25、清理擦拭机器设备、工作台、门、窗

26、废料、余料、呆料等随时清理

27、清除地上、作业区的油污

28、垃圾箱、桶内外清扫干净

29、蜘蛛网的打扫

30、工作环境随时保持整洁干净

31、长期不用(如:一月以上)物品、材料、设备等加盖防尘

32、地上、门窗、墙壁之清洁

33、墙壁油漆剥落或地上划线油漆剥落的修补

34、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早退、无故缺席)

35、工作态度是否良好(有无谈天、说笑、离开工作岗位、呆坐、看小说、打磕睡、吃东西)

36、服装穿戴整齐,不穿拖鞋

37、干部能确实督导部属、部属能自发工作

38、使用公物时,能确实归位,并保持清洁(如厕所等使用)

39、停工前确实打扫和整理

社会管理创新意义和内容 篇7

1.1 生态林业的概念

生态林业“生态利用”原则代替传统的“木材利用”, 探索如何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发展对林业生产的需求, 寻求森林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和林业综合效益高水平产出, 保证林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1.2 生态林业的目标

它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 以发挥其多种功能, 并且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 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又不损害未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1.3 发展生态林业的意义

发展生态林业是实现“高效林业”的有效途径。所谓“高效林业”, 是指森林物种个体和群体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协调、平衡, 长期保持高生产力、再生能力和高生物量, 并能持续提供优质、高产、多样的产品, 和森林生态功能充分发挥的高度有效性, 即它能够使林业经营的综合效益, 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高度统一, 相互协调、结构优化、互相促进, 总体水平很高, 是高水准经营森林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产业。

2 生态林业建设的内容

2.1 生态林业的工艺设计与改进

即模拟自然生态原理去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农林牧副渔等各业的生产要素、工艺流程关系, 建立一套合理的生态林业的代谢链网, 融传统生态林业技术和先进现代技术为一体, 疏通物质能量流通渠道, 提高林业资源转化效率和未被利用林业资源的利用率。

2.2 生态林业的体制规划与调节

由于人的作用, 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生态关系。其中有些关系从局部、历史的眼光看是合理的, 但从全局的、发展的观点看却是不合理的。通过合理的生态林业规划去调节林业的各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时空布局和管理体制, 促进林业资源的优化组合和优化分配, 可以在不增加外部投入的情况下扩大环境容纳量和林业资源的承载能力。

2.3 生态意识的培养和调控

人的行为是实现生态林业系统自我调控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行为受观念支配、受人的素质所影响, 必须从普及森林生态知识、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提高全民的生态素质方面着手, 结合各种积极的生态政策法规, 去规范和调控人的生态行为。

3 生态林业建设的对策

3.1 人才培养是生态林业的核心要求

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式下, 如何认识人才的重要性、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造就人才等问题, 应早日摆到工作日程上来。人的全面发展是生态林业的核心。面对我国森林资源供需的尖锐矛盾和日趋严重的环境保护问题, 摆脱林业“两危”的困境, 其发展道路是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向依赖于人的知识智慧和创新的知识依赖型转变。

3.2 实施保障措施

3.2.1 完善和落实政策。

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提高全社会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森林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

3.2.2 加大资金投入。

(1) 计划、财政、金融等部门要逐步加大对林业建设项目的投入, 市、县、乡三级财政要逐年增加投资比例, 确保林业配套资金。 (2) 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各级财政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贩、扶贫开发等资金时, 要向林业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工程倾斜。 (3) 建立林业基金制度。绿化委员会对没有履行植树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要按规定收缴绿化费。要逐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占用林地要依法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等。 (4) 坚持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 不断完善劳动积累工制度。各单位和人民团体, 都要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 用于本单位的环境绿化。

3.2.3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发挥该区自然资源优势, 有计划的开展多种经营活动, 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提高经济活力。如开展生态旅游, 发展有特色的经济树种, 开发中药材、野生水果、山野菜, 培育制作盆景、根雕工艺品等, 并使之有机结合起来。

3.2.4 坚持依法治林。

依据新形势下林业建设的特点, 加强林业法制建设, 为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创造良好的法律保障环境。以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为契机, 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制度, 严格征用林地和改变林种的审批手续;以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为契机, 禁止毁林开垦行为的发生。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生态林业的概念、目标及意义, 并结合多年工作中的调查研究情况进行客观与微观分析, 提出了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内容, 对策是加强林业人才培养, 制定和完善生态林业政策, 加大林业科研和技术转化资金投入,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坚持依法治林。

关键词: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克军, 张晓梅, 张忠华.浅论发展高效林业的基本条件及实现途径[J].防护林科技, 2005 (3)

试分析水质分析的内容和意义 篇8

关键词:水质分析;内容;意义;分析

虽然水资源在我国十分丰富,但是淡水资源却非常少,同时再加上我国环境问题,导致水污染比较严重,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类日常的生活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止水污染已经成为了我国水利、水文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水质分析的基本概念

水质分析主要是指在水利、水文工程中,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对水质中参数的含量、性质、形态、危害等进行分析。水质顾名思义是水资源的质量,地球上的水资源循环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即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其中社会循环主要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要求,对自然界的水资源进行开发并利用,形成的污水和废水又排放到水资源之中。而自然循环主要是指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形成不同的蒸发、流动、降雨等。

社会循环对水资源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急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而自然循环在循环过程中由于混入了许多杂质而导致水质的改变。概而言之,水质分析不仅需要对已经污染的水资源进行分析,而且还需要对自然循环中的水资源进行分析,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鉴定水资源,确定水资源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对谁的需求,此外还需要合理制定水污染控制措施,指导对废水、污水等的正确处理。

二、水质分析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人类都离不开水资源。但是从目前来看,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的重大难题之一,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当前,我过水资源出现了短缺的现象,并且分布很不均衡。根据相关调查报告的现实,我国的年缺水量已经达到了五千多亿立方米。因此,保护水资源的工作刻不容缓。而水质分析能够对目前的可用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鉴定,通过鉴定能够发现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换言之,水质分析能够以水资源的保护为前提条件,对生产力进行合理布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预警作用。

(二)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提高,同时再加上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缺水的现象,并且还产生了一些列的问题。例如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发而引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等。

现阶段,我国水资源浪费与水资源供需不足现象是同时矛盾存在的,因此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水质分析能够对水资源进行质量鉴定,并同时根据水资源的利用途径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此控制目前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从最大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三)有利于水污染的正确处理

现在水资源问题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对于水污染治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同时,政府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强不断完善水污染治理的硬件设施,这对水污染的治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水质分析在水污染治理工作中的内容,科学合理的分析出水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尤其是在突发性水污染的预防过程中,做出合理的判断,为水污染的治理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除此之外,居民的生活用水质量也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对生活用水进行水质监测,确保生活用水的质量。所以,水质分析不仅是治理污水的重要途径,也是水污染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三、水质分析的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水质分析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方法,通常包括有络合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这些方法的使用都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的。例如,其中的沉淀滴定法,其主要是利用沉淀反应原理为基础对水质进行分析的,但是并不是所用的沉淀反应都能够适用于滴定分析,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沉淀的溶解度比较小。

第二,沉淀反应产生的速度较快。

第三,确定化学计量点。

第四,沉淀产生的吸附不会对准确度产生任何影响。

(二)仪器分析法

有些水资源污染比较复杂,普通的化学分析法是无法满足水质分析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水质分析的正确性,减少所用时间,可以采用仪器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主要包括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闭塞分析法、极谱分析法等。与普通化学分析法相比,仪器分析法具有更多的有点。但是在进行水质分析的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因此需要采用化学分析法进行消除,充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在水质分析过程中,可以在仪器分析法和化学分析进行混合运用,以此提高结果的高效性。

(三)分析方法的选择

随着水污染程度的不断加深,对于水质分析的要求也在随之提高。因此应该根据水污染的情况选择与之相符的水质分析方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提高,水质分析方法也在逐渐增多,其结果准确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由于每个地区的水资源特点都有所不同,所采取的水质分析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水质分析人员应该对每种水质分析方法有所把握,提高对水质分析方法的认识,根据属水资源的实际特点,选择相应的分析仪器,充分保证分析结果正确可靠。

结束语:

在治理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等方面,水质分析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水质分析,正确找到水污染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目标。同时,还可以通过水质分析,确定水资源的利用方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根据水资源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毛名兴,毛明伟.浅谈水质分析的意义与内容[J].能源与节能,2013,(9):85-86.

[2] 李君.浅谈水质分析的意义与内容[J].科技创新导报,2012,(21):233-233.

[3] 苏红永.浅议水质分析的意义与内容[J].低碳世界,2014,(1):96-9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篇9

和谐社会,即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运行论的术语来说,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从社会互构论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意味着多元社会主体——个人、集体、社会,以及作为整体社会的代表——国家,经由行动意义效应的互构过程,在认同和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持久的行动协同。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也有其特定的时代含义,它已不同于传统社会中那种原生性、自发性的和谐秩序。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思想上树立几个深层理念

第一,双赢互利的理念

和谐社会,也可以通俗地说,就是双赢互利的社会。双赢互利,这是和谐社会的要旨,同样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旨。

第二,“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理念

纯粹的进步、理想状态的进步,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理念就是如何把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到最小范围的途径和办法。

第三,现代治理的理念,特别是善治的理念

社会管理创新意义和内容 篇10

第二,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改革和发展很难进行,教育公平也无法实现。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200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3.28%,比2002年的3.32%还减少了0.04个百分点。这减少的0.04%的经费,可以为2003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1.84亿在校生每人增加25.5元公用事业经费,接近2003年宁夏、青海、西藏三个省(自治区)的预算内教育经费之和,相当于2004年中央投入“两免一补”资金的4倍。我认为,目前中央要下大决心压缩其他开支,确保本届政府任期内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力争在2010年前后接近4.5%。各地政府也要严格按照我国《教育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教育投入要做到“三个增长”。不仅年初看预算,而且年终看决算。人大要加强和完善对同级政府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法律监督,以真正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三,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城乡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等就学的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投入导向上,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向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倾斜,向残疾儿童倾斜,保证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的基本的受义务教育权利。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会议上郑重宣布:“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政府所做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业,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第四,政府应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首先,教育部门要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分配教育资源时要遵循平等的原则、对等的原则和补差的原则。改变以往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投向少数重点中小学和大学的局面,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之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基础教育内部小学、初中与高中之间,高等教育内部专科、本科与研究生之间,等等,都应有个合理的比例,不宜畸轻畸重。应该努力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任何时候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的投入都要高于对非义务教育的投入,确保任何时候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都要高于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对于基础教育,要强调均衡发展(但不是平均化),要尽快取消目前的重点学校制度,积极支持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发展,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治薄、扶薄”上来,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不做或少做“锦上

添花”的事;对于高等教育,则更多的是要为各类院校(包括公办与民办、研究型大学与非研究型大学,等等)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氛围。那种过于靠政府投入、人为拉开学校之间差距的做法,是近视的做法,应该休矣!其次,对政府投入较多的重点中小学和大学,要加强监管和评估,以防止教育资源浪费。第三,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对民办学校一视同仁,给予资金、政策的支持。如政府的教育资金不足,应出台新的鼓励性政策,鼓励企业、私人投资教育,以解决目前教育供求紧张的矛盾。最后,教育部门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作为行政部门,要精兵简政,减员增效;作为学校,要加强管理,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佳的效益。

第五,要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大力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劳动用人等制度,以制度创新促成教育公平。合理的制度可以促成教育公平,不合理的制度将会加大教育的不公平。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教育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甚多,国家对于教育制度的改革也一直非常重视,先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当前,高考招生制度正在进行改革,但仅仅是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还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高校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制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乃至国家政府层面上的制度创新。

上一篇:让人民群众满意下一篇:2018全国两会提案关于三农问题最新新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