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公开课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 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作者围绕一个主题,列举具体事例进行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旅行可以让人们心胸开阔,生活丰富,意志坚强,理想崇高。

2、激发学生阅读游记的兴趣。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难点:掌握围绕一个主题,列举具体事例进行表达的方法。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环节与预设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行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师生畅谈)

你们知道吗?自古以来,许多名人在他们最美好的青少年时期,也热衷于游历、考察、探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名人游历生涯的文章《壮哉,少年游》。

二、板书课题,齐读。

三、教师范读

听老师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四、学生自读,扫除生字障碍。

1、自己读,画出读不好、难理解的字词。

2、小组交流,互相解决疑难问题。

3、全班汇报交流情况。

重点讲解“真挚”“撰著”“踏勘”“阅历”等词。

五、自学探究

1、出示“学习提示”

用心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在文章中,你对谁的游历生涯最感兴趣?走进文本,画出相关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对这儿感兴趣,再体会着读一读。

学生自学探究,进行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预设

第3自然段:司马迁20岁时就到祖国各地旅行,为后来撰写《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4自然段:徐霞客从青年时代起,三十多年从未停止过旅行,从而写下专著《徐霞客游记》。

第5自然段:白居易登山时写下精美诗句。

第6自然段:沈括游山解开心中疑惑。

3、小结

本文通过列举具体事例论述了“壮哉,少年游”这一主题,从而说明了旅行可以让人们的心胸更开阔,生活更丰富,意志更坚强,理想更崇高。

4、对于议论性文体的叙述方法适当作一说明。

五、拓展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 篇2

然而,当越过《背影》的教学大讨论, 又有些问题出现在我的视野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公开课?是“伤痕累累”的问题课, 还是“完美无缺”的超常课?是名师们新颖的模式公开课,还是一线教师的普通的实用家常课?因此,语文学科可能要专心致志的思考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开课。

一、荆棘丛生的“门口”有绝佳的风景

说实在话,普通老师的平常课、家常课, 多的是苦口婆心,多的是实用价值。这些课, 每每上过了就淹没在校园学生的笑声中了, 没有几节能够让教师一辈子不能忘记的。而 “家门口”的公开课,意义与价值则不一样!

“家门口”的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朴素展示。“家门口的课”,说俗一些就是本组内的教学公开课。江苏许多学校都有“推磨式” 听课,意思是每个学期,每个老师轮流上一节公开课——“人人过堂,个个展示”。这些课,每每是基于校本经验、基于教师个人经验。这样的语文公开课,笔者一年要听50多节 ;有的老师的课,我要重复听三四次。

从教育行政的角度看,“家门口”的公开课多少有些“行政”色彩,多是面向特定人群,正式开展课堂教学的“展示课”。 学校里的公开课,除了有自己或者其他班学生参与听课、参与互动外,有时还有本校、本地区的领导、老师参加听课,有时也包括外地老师们参加听课、参与评价。这些“家门口的课”,有的每每还带有评比的意味。上过之后,要评个一二三等的差别。当然,这样的课,由于教师知识素养、教学理念、教学经验的原因,每每荆棘丛生、问题遍地。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公开课应该是教师展示教学思考、教材处理和经验交流的好时机。如我校代霜雪老师教学《咬文嚼字》公开课,她先让学生“填一填、比一比”,让学生填词语,以比较两首词在用字上的艺术追求——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

“皱”字改成“ 翻”或“动”行不行?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之后,师生研究“皱”、“滴”字分别有什么妙处。教学《咬文嚼字》公开课,这样的情境设计好在哪里?教师本人可能并不完全知道。深度研课时,我对她说,这样的设计唤醒了前面学过的两首词之情境,又培育了学生咬文嚼字的意识,还较好地引出了课文题目《咬文嚼字》,为教学展开做了铺垫。在教学设计原理上,这样的设计就是“情境铺垫”“心理铺垫”。我们看她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这个片断——

生 :“皱”写出了微风吹动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的画面。同时也说明女主人公内心躁动不安。

生 :“翻”字显得风太大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动”无法写出女主人的心情。

师 :非常好。这个地方填写什么?

生 :滴。有声音,有反衬,说明孤独寂寞。

师 :这也叫以动写静。诗人一夜未眠啊。 还有一段文字,来自《鸿门宴》。刘邦自称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视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可是见项羽时却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刘邦见到项羽时为什么把自己的称呼改了?

生 :是为了故意贬低自己而奉承项羽, 来让项羽放松警惕。

师 :说得很好呀!大家想想,我们针对这个三个例子做的什么事情呀?

生 :咬文嚼字。

师 :没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文章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

这样“家门口的课”能够展示青年老师朴素的教学追求。青年教师的教学专业素养如何发展、提升?应该说,就在这一节节 “家门口的课”的开设与研究过程中。

代老师这样的设计好不好?教学之前与教学之时,她心里是没有底的,她仿佛站在荒野等候我们的“援助”与“评判”。她说, “设计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教学时,我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因为前面学习了宋词单元,学习了《史记》单元……” 其实,这样做不是非常好的过渡么?不是恰到好处么?自然、实在、有效,可以这样评价。因此,“家门口的课”还带有一种期盼承认的色彩。

但是,如果从创新的层面看呢,如果从生活化的层面看,这节课的“情境铺垫”“心理铺垫”还可以怎样做才能引发学生深度注意与学习兴趣?一位老师建议道 :南京有许多著名的古民居古建筑。如夫子庙、将军府、 状元楼、总统府、慈禧堂……如果以“夫子庙”为上联,让学生对下联,这些建筑名称哪个跟其配合最好?是“夫子庙/将军府”还是“夫子庙/状元楼”?是“夫子庙/总统府” 还是“夫子庙/慈禧堂”?如果教学由此开始, 是不是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是不是更容易进入学习情境?——学生在情境思考中,不仅仅重新认识了家乡的历史、品尝了家乡的滋味,还积累了诗词押韵的常识。 而教学又能在新鲜的素材的引领下,自然而然的进入一个新的生活领域。不是更有生活意味么?听了这样的创新建议,代老师困惑了。

我想这样的教学设计,新颖是新颖,生活气息是有生活气息,但教学朱光潜先生的 《咬文嚼字》时,我们能不能这样设计?“情境铺垫”“心理铺垫”由什么决定的?我们可能还要看《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时的知识与文化背景。其实,我们只要将朱先生写文章时运用的素材列举一下,就可以知道——

郭沫若剧本《屈原》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水浒》中石秀骂梁中书“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材料 ;杨雄醉骂潘巧云 “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 你这你这——”;

《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 “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史记》中李广射虎“中石没镞,视之, 石也”;

贾岛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材料 ;

苏东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要回答这节课的“情境铺垫”“心理铺垫” 还可以怎样做才能引发学生深度注意与学习兴趣,只能由课文情境决定,要顺着作者的思路创造教学情境。

朱先生写文章时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但他举出的“例子”并不 “随便”。他是从文学作品鉴赏的角度选择素材,所以,课文最后他强调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也就是说,什么是最好的“情境铺垫”“心理铺垫”?——与课文情境最衔接的情境,是最好的“情境铺垫”“心理铺垫”。 这节“家门口的课”,虽然下课时拖延了一些时间,在教学设计原理上还是有值得点赞的风景的。

因此,青年教师如何快速发展起来?相对于韩军、黄厚江等名师课,“家门口”的公开课绝对是成长的青草地,教育的百花园! 对于一线普通教师来说,“家门口的课”可能课堂问题多多,毛病多多。但其开展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实施的过程,可以促进他们的专业提升。而如果能开展基于“家门口的课” 的深度研课,则更可能促进开课教师们坚定或者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从而解决在教学中的困惑与迷茫。因此,“家门口”的公开课,应该被理解为优化教学理念,调整教学追求的最有效的见识课、成长课。语文教师就是在这样的公开课中成长起来的。许多名师也的确是在这样的公开课上中被发现并逐步成长起来的。

笔者当年就是因为在全县期中视导检查中,因开了《济南的冬天》这节检查课而被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王鹏老师发现,到12月份他便建议我们的校长,让我去县里参加 “优质课比赛”。结果,我执教《向沙漠进军》 获得了全县第一名。应该说,这两节公开课, 我都上出了一些个人的风景。试想,偌大的校园,普通一线教师如何被领导与同事发现?就是这“家门口”的公开课! “家门口” 的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踏实步履!

而青年教师行走在“漫漫西天取经路” 上,要 “除妖斗魔显真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线教师一辈子能上得几节有风景的教学公开课?更多的校园教学公开课,多是荆棘丛生——问题多多,指责多多。而那些有风景的公开课,便也成了一线有追求老师的 “宏大梦想”。

我不否认许多老师日常教学课上上出了些教学风景,——那至多也只是个人在校园课堂上呈现的教学风景,存在于教学笔记或者日记中或者同事们的评论中,要不了几年也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但是,有了“家门口”的公开课的感受过程,有了备课老教师的“指点江山”“开拓进取”,一代代年轻老师就很容易成长起来了。

因此,对于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 可能最宝贵的就是这样荆棘丛生的“家门口的课”——日常公开课。

从教学研究的层面看,“家门口的课”更有研究价值。“家门口的课”表演成分相对少一些,作秀程度相对轻一些,因而显得更加朴实、真实。这种“家门口的课”,既不是汇报表演课,也不是领导观摩课,更不是彼此相斗的评优课。这种“家门口的课”,每每就是教师自己多考虑考虑,第二天便开始教学了。相比于教师日常课堂,这“家门口的课” 公开课,开课老师也非常重视设计,也重视教学细节,他们希望把自己的教学艺术真实的展示出来,希望获得同一备课组老师的好评或者认可。这样校本公开课,是老师们家门口最寻常不过的课了。但在教学设计上, 在教学过程中,开课老师们多希望把教学失误控制到极限,尽量不出现教学问题……每每听过这样的公开课以后,不会产生“这是糊弄人的把戏,不是教学”的感觉。相反, “家门口的课”显得非常真实、纯粹。

对于开展语文学科教育科研来说,“家门口的课”是普通老师经过多次思考、修正的课堂。这些课堂,即便经过多次“打磨”,仍然“漏洞百出”、“拖泥带水”,甚至“千疮百孔”……这样原生态的一线普通老师的课堂, 对于热爱深度研课的老师们来说,那里面可能就有伟大的教育教学启示在向我们的教育科研招手,如果我们勇敢前行,便能发现迥然不同的原始风光。因此,多看看“家门口的课”,多找找“家门口的课”中的闪光点或者不足之处,也许创新语文教学的启示、成功语文课堂的雏形,就在那里生成。

二、名山大川的“入口处”有别样的风景

立足于“家门口的课”,我们能够看到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春色,我们能看到“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的和谐,但要真正看到名山大川式的教学大风景,还得走进名师课堂,与名师课堂对话, 领取不同于“家门口的课”的别样设计风景。

为什么名师课堂值得关注?因为名师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时空,一定程度上活跃在不同时期的教师的心中。

我教学31年,大略知道一些什么是好课。好课对人的影响不只是教学技巧的成熟, 教学设计的灵活,还有全面的语文教师教学生命的影响。所谓好课是跨越时空的,你与它对话仍然能够读出现实的追求来,——无论是教学的还是生活的。

我心中有了几节好课,每每上公开课, 总是会想到这几节课的理念、这几节课的问题设计、这几节课的环节转换。但内心,又总是想避开这几节课的设计形式。我以为, 好课给我们提供了一片教学风景,我们欣赏、 吸纳之余,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用自己的思想去解读教材,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文本, 使批判生成为教学创新的常态。如此,我们才能打破名师的教学模式,走出对名师“崇拜”“盲从”的“光圈”,使自己的课堂设计成为有思想的教学设计,使自己学生的阅读成为有思想的阅读。

名师推出的课堂每每倾尽一生的追求。 名师的好课为什么值得我们致敬?冰心说 :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事实上,好课每每是教师们“踏破铁鞋”之后得来的。

我相信,无论是黄厚江老师教学《背影》,还是韩军老师教学《背影》,他们花在文本研讨、文献梳理、教学设计上的时间并非45分钟!在黄厚江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他投影了这样的文献——

1917年冬天前,朱自清听闻父亲徐州纳妾之事和造成的后果,已有怨言。父子徐州相见,“满院狼藉”。“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朱自清和父亲间存在着相当的矛盾。1921年父亲代领薪水事件发生。1922年朱自清离家出走浙江教书, 1923年,朱自清甚至把母亲妹妹接出来一起住,几乎和父亲断绝了关系。

我以为,黄厚江老师不仅仅仔仔细细地研读了《背影》文本,还系统地梳理了《背影》的相关文献,甚至我推测,黄厚江老师还阅读了近期名师们的教学设计案例。要知道,《背影》诞生90年来,许多名师都上过这篇课文,而黄厚江老师如何上出不同,上出智慧呢?显然,他要作《背影》教学设计方面的梳理!

我听了黄厚江老师这节课,黄老师确实是善于思考的智者!他的教学内容,环环相扣。他从语言角度深入,思考之深透非常人能及!课堂上,黄厚江老师的文本解读深刻精妙,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上课开始,他从“问感动”出发——你读《背影》觉得感动么?,让学生反馈阅读文本的直接感受, 之后借助“《背影》图”实现文图转换而品味文本之关键词,进而深入理解作者内心的情感,接着投影文献资料,联系背景对比分析情感之隐藏、含蓄,选材、剪裁之巧妙!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流程,令人眼界大开,激动不已!好课背后,有淋漓的汗水 ;好课背后, 有深深的付出 ;好课背后,有执着的钻研。

韩军老师教学《背影》也应该经历“《背影》虐我千百遍,我待《背影》如初恋”的执着。韩军老师为什么会超越《背影》传统的 “父爱子,子敬父”主题,从祖母死了、父亲老了、父亲走了、父将大去上读出生命主题?他为什么会从《背影》中四次流泪的原因入手解读出生命存在不容易的主题?为什么会生成“生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还是一个短暂飘渺的过程”的疑问?南京大学教授韩儒林先生有一幅对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如果没有“坐冷板凳”的功夫,韩军能读出《背影》的一片风景?在回答《背影》究竟是在向人们揭示生命是坚强的还是脆弱的,生命是永恒的还是短暂的时候,韩军说,《背影》表达了生命哲理的话题。教学到最后,韩军老师幽默地出示了朱自清发给他的短信。这种教学穿越, 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的《背影》发表了87年,一直被人们浅读、粗读、误读, 只有今天,你们才真正读懂了,读深了,读细了,读对了,因此,我的在天之灵感到由衷的欣慰。谢谢孩子们。”没有深入研究的功夫,韩军能上出这样的《背影》么?因此, 好课从来都要“费一番功夫”。

《红楼梦》为什么会有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因为曹雪 芹曾经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名师们的好课为什么有那样高的含金量?也是这样!许多名师为了一节课,每每用尽一生的心血,用尽了一生的智慧来思考、设计、实践。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曾讲过这样故事 :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 :“你的每一句话都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说 :“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准备了一辈子”,其实是个大实话。一辈子功夫,却道出了名师课堂的真谛!而年青老师的课堂是不是这样呢?名师课堂的备课功夫全在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 决不是临时抱佛脚的“临阵磨枪”。 名师们精心推出的观摩课,有的也确实是让我至今难忘的。这些好课里面有好风景,可以让我们永远驻足、流连 ;这些好课,有的可以跨越时代的风云,任何人解读而风味不减。

名师好课其实是用一生教学智慧生成的艺术。宋代诗人徐元杰描述西湖风景时说 :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我们观摩名师课堂,还是为了走入名师的思考视野、教学视野去汲取我们的教学营养。浙江名师肖培东教学的《鉴赏家》,教学出一片秀丽江山。 教学之余,他曾经和我讨论这节课,最后我对他说 :“我心中有三节课 :一节是北京宁鸿彬老师的《皇帝新装》,一节是上海钱梦龙老师的《中国石拱桥》,一节是江苏黄厚江老师的《黔之驴》。”我并且说 :“希望第四节课是你的《鉴赏家》!”我之所这样说,是因为我从他的课堂上领略了“风日晴和人意好”,我得到了真正有意义的启示。

肖培东教学的《鉴赏家》下足了深度研课的功夫,表现出了一流的教学追求!他教学《鉴赏家》以小说开头的第一话为抓手 :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这节课,他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成功便在这“牵一”上!他以“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为总纲,不断敲打学生的思维。

凡小说创作皆有创作主张,或者因历史的反思而得,或者因现实的反省而得,或者因未来的召唤而得!《鉴赏家》中,“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小说破题陡峭,出语惊人。这“第一个”究竟味在何处?有“第一个”就有“最后一个”,“最后一个”是谁?这样一问,他的课堂探究就聚焦到小说的最后一段 :“叶三死了。 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是啊,画家死了,叶三死了,画也被埋了……小说的滋味不就出来了!他引导学生深深咂摸其中滋味,原来,这“第一个”竟然是“最后一个”,是“唯一一个”!作者为什么写《鉴赏家》?目的是什么?他这样引导学生一思考, 小说的意境就更为悠远了。——随着叶三们的离开,一代人的精神家园便消逝了!这就是作者珍惜的、渴望的所在,这就是作者、读者痛惜之所在!肖培东教学《鉴赏家》研讨得非常有深度,他的课堂走得很有风景。

教学艺术其实也是教学策略设计的艺术。 很多老师喜欢在最后一段引发这样的探讨 : “作者以叶三把画带到棺材里作为小说的结尾,你认为这个结尾合适吗?为什么?”而答案无非两种 :这个结尾是神来之笔,这是他重友谊、重知己的表现,是全文的升华, 正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里的精神是和先人一脉相承的,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其次,这样做法欠妥,是叶三自私的表现。这样,季匋民作品将永远不见天日,不再被欣赏、没有人认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痼疾之一。这样的探讨,看似开放而有深度,其实是不知这最后一段的韵味,不知汪曾祺小说隐藏的社会情绪,而把小说读得落入了世俗境界,泯灭了名士精神、名士情怀的隐喻价值。

教学《鉴赏家》时这些问题是绕不过的 :作为鉴赏家的叶三,其鉴赏水平表现在哪些地方?懂得鉴赏的叶三,为什么最后要把画带进棺材中去,传给世人不是很好么? 他一画也不留下,他担心的是什么?……应该说,这样的教学,对于理解叶三作为“鉴赏家”有一定的作用,但还没有深入到汪曾祺创作《鉴赏家》的精神深处。我教学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不写一个女人呢?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名士的氛围!这样看第一句话就有意思了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为什么说小说在弘扬 “名士精神、名士情怀”?作者创作的秘密在这一段中——

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 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因为季匋民是大画家,这些名士就特别爱在他面前评书论画,借以卖弄自己高雅博学。这种议论全都是道听途说,似通不通。季匋民听了,实在难受。他还知道, 他如果随声答应,应付几句,某一名士就会在别的应酬场所重贩他的高论,且说 :‘兄弟此言,季匋民亦深为首肯。“

好风景的形成涉及多方面因素。名师课堂每每好风景不断,我想还与名师们善于接近课文作者、善与课文作者独立对话。韩军教学《背影》与黄厚江不同,这是独立的对话的方式不同造成的。就小说来说,小说创作是应该有针对性的,有社会教育意义的。 当假“名士”很多很多而招摇撞骗时,汪曾祺渴望能多些叶三、季匋民、辻听涛那样的名士!果贩子叶三无疑是优秀的,但季匋民的生活中缺少的不是新鲜的水果不是高亢的吆喝声,旷达超脱、洁身自好的他孤独又忧伤,他最需要的是真正能鉴赏他和他的作品的鉴赏家。小说中也写到了想方设法簇拥在季匋民周围的其他人,“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卖弄自己高雅博学”,假充内行,谄媚取悦,缺乏真诚,不出于肺腑去赞美,所以 “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季匋民向叶三解释以排行称呼的原因时,说“是古人风气, 不是看不起他”,注意,这个“古人风气”, 这才是画家季匋民内心精神栖息所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大画家欲求真懂艺术并能给予 “出于肺腑”的赞美的真正知音而不得,在精神世界里,季匋民是孤独的,但季匋民并不违背自身精神标准而降格以求,却又是孤高的 。这就是为什么课文都写的是一群男人!

名师的好课真的可以说是“一课千金”, 每每会留下“一眼万年”的意味。观摩这样的课,就像读书积累,想成就“思想的大河”。苏霍姆林斯基说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 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优秀的作品。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科学的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和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是读书与上课的关系,但从观摩名师课堂,借鉴名师课堂,何尝不是这样呢?想一想,在名师课堂面前,我们的 “家门口的课”是不是“入门和常识”?是不是“沧海之一粟”?

如何上好语文公开课 篇3

一、注重平时积累。着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很多教师在公开课上挥洒自如,得心应手,根本上就来源于他们比较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师要学会设计教案,注意三维目标的编写,注重教案的高效性,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反思,不断提升教学基本功。其次要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对人类的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及,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再次还要有积极的心态。有很多教师日常教学水平很高,但一遇公开课就手忙脚乱,这就是心理问题。教师一定要有积极的心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而非“公开”上,要在“课”上做文章。最后要有良好的沟通艺术,这直接决定着这节课的成败。教与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个沟通中的互相作用,课前的沟通,大家的互相认识(不在自己班)、开课中的沟通(最重要)、课后的沟通等都需要教师注意。此外,沟通中教师要讲究艺术,“沟通从心开始”,注意言简意赅,贴近学生。教师的语言也依个人风格,可以侃侃而谈,可以幽默风趣,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设计简洁美观的板书,注重要点的识记与书写的示范

在公开课上。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采用多媒体授课,所有的内容都通过电脑展示,这对于提高课堂容量具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多姿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也确实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里的内容,最终会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而从屏幕上消失,往往不能给学生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不管多媒体演示多么漂亮、直观,它似乎永远缺少了板书的灵气与便捷。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还是要注重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该板书时要板书,切不可完全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取代板书。好的板书就像是一份“微型教案”,能勾画出本节课内容的结构体系和知识要点,使新知识的教学成为学生上课时的注意中心。教师边引导,边讲解,边板书,能灵活清晰的展现老师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并且好的板书还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无形之中也增加了老师无穷的魅力。因此,板书不应该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公开课、示范课中一道奢侈的风景。

三、设置简洁精练的思考题。重视层级思维的训练

《论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突出了思考的重要性。但是,在公开课上,如果教师设计的问答题、讨论题太多,文字不简练,不仅会给学生造成视觉疲劳,而且还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有的公开课上,教师把问题一个紧接着一个地抛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有的甚至提问时没有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就干脆直接抛答案给学生,忽略了课堂上对学生层级思维的训练。须知,中学语文教材处理的三个层级的第一个层级,就是思维训练的智力层级。这个层级要求学生必须成为阅读的主体,教师只能引导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读懂教材,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替学生读懂教材。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什么都讲到了,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而是被动地接收,就等于什么也没讲,因为学生的思维是空白的。要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在思维训练的层级上狠下工夫。教师应把思维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设计的思考题要有思维的梯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题目的文字宜简洁,题目不宜太多,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养成阅读的悟性,形成思考钻研的良好习惯。

四、采用有文采的言语,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

在公开课上,学生能说会道,语言富有文采、哲理,往往折射出原班教师的语言功底和平常对学生说话训练的积累铺垫及时、到位。相反,如果学生在回答一些主观感悟题的时候,语句成分残缺不全,或语言苍白、没文采,至少也说明教师给学生的语言积累铺垫尚少而且滞后。因此,平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好词、好句、好段的积累时,可以结合即将要上的课文内容或即将要写的作文进行;也可以增加课外文质兼美的文章给学生阅读。例如,上课内容如果涉及要热心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的(例如八年级的《老王》、七年级的《猫》等),要奉献爱心的,就可以提前一周或几天,引导学生摘抄这方面的名言(包括古诗词)、歌词等。或者在开课导人时直接用相关的名言(包括古诗词)、歌曲导人,都可以为学生“说得漂亮”、“写得生动(或深刻)”做好语言的累积铺垫。还可以在上这些课前引入同样话题的课外文章《一个婴儿的拥抱》、《真正的慷慨》(选自《青年文摘》)等,让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从思想修养方面得到熏陶,从选材、布局、文采等写作方面得到借鉴。如果平时教师能这样指导学生,那么,在公开课上学生就能“说得漂亮”、“写得生动(或深刻)”了。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 篇4

1、会写课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3、通过对比、朗读等方式感受老人创造的奇迹,体会老人对土地和家园的热爱,及坚持不懈的毅力。

【教学重难点】

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文字描述,激情导入

1、描述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师:同学们,在我国的晋西北有这样一个山沟,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林间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认识他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课本,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把课文读得通顺、正确、流利。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晋西北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植树造林,用时间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后代。

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

默读课文,找找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板书:创造奇迹』

1、从数字理解奇迹: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

“一亩”有多少大?667平米,3700亩就相当于1850个实验小学这么大。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一起用心来读这个奇迹。

2、从大环境理解奇迹:

那么这位老人是在怎样的大环境下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呢?

默读第二自然段,划一划有关语句。(板书:大环境)出示第二自然段有关语句。

这些文字描述的环境,给你带来什么感觉?『板书:险恶』

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险恶?

(1)肆虐什么意思(任意破坏)哪些词句让你充分感受到了肆虐?

A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B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C想象西伯利亚大风来的时候,还有可能发生哪些事?

像这样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自己展开想象来理解来读懂词语,这是非常好的读书习惯。

(2)“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的盘踞之地”这句话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理解盘踞怪物

(3)把从文字当中读到的感受通过朗读展示出来。(齐读)

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的老头坚持15年植树造林,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悟再齐读这一句

3、从小环境理解奇迹:

要创造这样的奇迹,年轻力壮的人都不一定能坚持,而这位老人已经多少高龄了?(81岁)耄耋之年的老人啊。课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他已经很老了?默读课文,划一划。

(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4)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生活中,80多岁的老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他过着怎样的生活?(联系文中句子说说)

80多岁的老人过着如此艰苦的生活,『板书:艰苦』放弃与女儿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15年如一日,每日耕耘在荒山野岭中,又在干什么呢?(引读中心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让我们带着对老人深深的敬意一起再读这一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4、从结果在此体验奇迹:

一位年过80的老人,在大环境和小环境都如此险恶困苦的晋西北土地上坚持植树造林15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难怪我们在黄土高原上能看到那样美丽的景致。——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配乐轻声读。)

四、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

1、导语:那么为什么老人能创造这样的一个奇迹呢?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创造了这个奇迹呢?快速默读全文,可以找找句子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他生命的归宿。”

(对土地的热爱、对家园的热爱、坚持不懈的毅力。)

那么又是什么在支撑着他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归宿呢?

2、集体交流:为了这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先想想它们的字面意思,可是老农能和山水共存,能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

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博大胸怀,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

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生命的老去而变老的。所以————引读出示: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3、课堂小练笔(5分钟):以“青山是不会老的”为话题写一段自己的感想。

4、指名交流所写感受。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生命——另一种东西?

创造奇迹实现价值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 篇5

1、 能够筛选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脉络。

2、 领会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3、 能读懂复杂的说明文。

教学课时:

1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景观设计师的设计手记,景观设计是艺术的,也是科学的,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艺术观赏,还要考虑到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建筑学、环境保护等方面。《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一篇复杂的说明文,作者主要是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涉及到许多文化的、科学的、审美的思想信息,是一种很实用设计方案或设计报告。

二、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 本文介绍歧江公园的设计是按怎样的顺序说明的?

(按设计因素介绍设计的,分别为“场地”、“文化解说”、“自然”、“设计”。文章的结构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安排的。)

2、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有怎样的含义?

(“足下的文化”:指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哪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歧江公园使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野草之美”:指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野草是美的,因为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3、 由本文的说明,可看出作者怎样的设计理念?

(设计师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和因为平常而将逝去的文化的设计理念,表达了设计师追求时间之美、工业之美、野草之美以及人性之真的思想。它的设计形式与思路和中国传统的园林或西方古典景观设计很不相同,更多地吸取了现代西方景观设计,特别是城市更新和生态恢复的手法,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 篇6

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了

《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丁香结》描写了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记述了由“丁香结”生发的联想;《古诗词三首》分别描述了月夜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上饶乡村的景色;《花之歌》则从花的视角描画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的现象。四篇文章题材不同,景色各异,作者在描述景色时均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教材分析】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欢迎远客、盛情款待、深情话别的动人情景,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背诵第1自然段。

3.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4.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2.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查找草原风光和蒙古族风情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背诵第1自然段。

3.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作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情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1.观察并领悟单元语文要素。

(1)观察:请认真观察第一单元篇章页上的插图中画了些什么,自由朗读插图上面的文字。

(2)推想:本单元给我们安排了什么样的学习内容?还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和习作的要求?

(3)交流: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我们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4)齐读插图上的文字。

2.激情导入:今年暑假,老师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两张照片。(课件出示草原的照片)大家猜猜这是哪里?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题。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剧本《茶馆》等。很多年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第一次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参观访问陈巴尔虎旗,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参观访问记——《草原》。

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那儿的美景,结识蒙古族同胞,感受草原独特的风情吧!

【设计意图】从单元导语入手,使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以教师带回的草原的照片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示: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课件出示:

绿毯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目的地

洒脱  衣裳  彩虹  马蹄  礼貌  拘束  热乎乎

举杯  感人  会心  微笑  豆腐  稍微  陈巴尔虎旗

(1)学生自由认读。

(2)教师指名读,相机正音。

(3)学生根据音、形、义识记字形。

(4)指导书写“毯”“腐”等字。

教师指导:“毯”,先写“毛”,再写“炎”,“毛”的第四笔竖弯钩要舒展,能托住“炎”;“腐”字中的“广”的撇包住“付”和“肉”。

(5)识记文中常见的多音字。

课件出示:

蒙古包(měnɡ)好客(hào)同行(xínɡ)似乎(sì)

①同桌互读,读准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

②借助字典,用这些字的其他读音组词。

③学生齐读这些词语。

3.整体感知: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草原的。(板书:景物、人情)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会学生正确的识字、写字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板块三 合作研读,品味感悟

1.引导探究: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把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画出来并写上批注。

2.自主朗读: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将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合作研读:读完第1自然段,大家对草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板书:美)把你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4.(出示课件)读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这句话直抒胸臆,连用两个“那么”,表达了作者初见草原的惊喜、赞叹之情。

(2)比较词语:“清鲜”能否换成“清新”?“明朗”能否换成“晴朗”?为什么?(不能。“清鲜”突出“鲜”,表明草原的空气非常好;“明朗”除了“晴朗”之意,还给人一种明丽、开阔之感。)

(3)课件出示草原的图片:感受草原迷人的景色,感受作者在此景之下的愉悦心情。

(4)指导朗读: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要读出对草原的赞美,读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5)启发思考:句子中哪些是写景的?(那里的天……那么明朗)哪些是抒情的?(使我总想……满心的愉快)

(6)总结写法:写景融情。(板书“写法:写景融情”)

5.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中的第3~5句话。

课件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1)引发想象:“一碧千里”在你的脑海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一碧千里的草原图,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2)品词析句。

①“茫茫”是什么意思?(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为什么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一碧千里”是因为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并不茫茫”是因为“四面都有小丘”。)

②“绿毯”和“白色的大花”分别指什么?(“绿毯”指草原,“白色的大花”指羊群)你觉得这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巧妙?(品“绣”之妙,感受羊群给草原带来的生机,感受草原的动态美。)

(3)感受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草原那奇丽的风光吧!(播放有关草原风光的短视频)

(4)齐读句子。

6.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中的第6~8句话。

课件出示: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自读思考:哪一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的感受?(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画出来。

(2)交流理解:指名朗读写景的句子。班上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渲染”和“勾勒”吗?(“渲染”指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3)品味感悟。

①怎么理解“翠色欲流”?(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翠”是什么颜色?(绿色)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

②前面写了“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写“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③轻声读读这句话,想一想:“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4)学法点拨:蓝天共碧草一色,这哪里是绿色在流动,这分明是生命的泉水在流淌。难怪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们读书不仅要读懂字面意思,更要用心去领悟,用情去体会,用想象去补充,更要读出文字背后隐含的意思。

(5)类比联想:齐读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语文要素

引导:“这种境界”指怎样的境界?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给骏马和大牛又带来了怎样的乐趣?此时此刻,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你最想做什么?

(6)讨论写法:作者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美丽的景色常常引发特别的感受,作者在描绘草原美景时融入自己的感受,可以使读者产生共鸣,情不自禁地喜欢上草原。)

(7)配乐朗读:以轻缓的语调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7.小结:天空为草原涂抹了明朗的色彩,小丘渲染了草原柔美的线条,牛羊更赋予草原以生命活力,这正是老舍先生笔下“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美丽的草原风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指导学生结合重点词句,用心去领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读出文字背后的画面,感受文中语言的魅力,教学层层推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写景融情的方法。

板块四 理清脉络,积累语言

1.回顾课文: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的美景的?

2.交流写法:作者是按从上(天空)到下(草地)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美景的;每写完一处景物,就抒发自己的切身感受,即用写景融情的方法,来表达对草原的喜爱、赞美之情。

3.熟读成诵: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1自然段。

(1)自由练读。

(2)指导背诵:出示草原的美丽画面,指导背诵。

4.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作者的语言美、情感美,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设计意图】小结作者的写作顺序,让学生对第1自然段的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初步了解写景融情的写作方法;指导背诵,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板块五 布置作业,巩固内化

1.认清字形,认真抄写“毯、陈”等8个字和“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设计意图】巩固生字词,提高学生识记字词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积累优美语句,使学生积累的语言得到及时内化。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

2.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3.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积累:师生合作背诵第1自然段。(学生背诵写景的句子,教师背诵抒发感受的句子。)

2.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蒙古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同胞的热情与友好。

【设计意图】检查背诵环节的设计,既可以衔接上节课内容,又可以让学生重温大草原的美丽景色,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作准备。

板块二 合作共读,体味风情

1.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创设情境:“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听!(课件播放《赛马》中万马奔腾的视频片段)

(2)引发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2.师生共读,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老舍先生是怎样描绘与蒙古族同胞见面后动人的场景的?请大家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2)概括场面: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3)合作交流: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相机板书。(板书:远迎、相见、款待、话别)

3.扶放结合,感受人美。导学引路,细品“远迎”场面,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扶放结合,合作探究后三个场面,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细品“相见”“款待”“话别”场面,感受“蒙汉情深”。

(1)场面一:远迎。

①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圈出重点字词,简要地写批注。(圈画“飞过来”“飞驰着”“飞过小丘”,引导学生发现作者通过反复写“飞”,表现出蒙古族同胞喜迎远客的热情。)

②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

③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第10句话。

课件出示: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a.有感情地朗读:谁来读一读,尽量通过读再现当时的情景?

b.再现情景: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c.思考:为什么说“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蒙古族同胞穿着各色的衣裳(这与彩虹的色彩相近),骑着飞驰的骏马,从弧形小丘上(这与彩虹的形状相似),向“我们”疾驰而来,这景象真“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作者将这种景象比作“彩虹”,生动鲜活,表现了蒙古族同胞迎客的热情与欢愉。

d.启发交流:你什么时候才穿盛装?蒙古族同胞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几十里外迎接“我们”,这哪里只是朋友?这分明是久别重逢的亲人啊!(指名读,学生齐读)

④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第12、13句话。

课件出示: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a.自读想象:自由朗读这两句话,想象“我们”与蒙古族同胞相遇时的情景,如果你在现场,会有什么感受?(在词语“远迎”前板书:热情)

b.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引路”)

c.带着激动的心情齐读。

⑤小结学法,合作学习:请大家先默读后三个场面,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圈画出最能表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词句,写写你的感受;再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将你的感受在四人学习小组内交流;最后试着通过朗读将你的感受表达出来。(相机板书“学法:默读→想象→圈画→写感受→交流→朗读”)

⑥学生自学,合作交流,汇报成果,教师相机点拨。

(2)场面二:相见。

①学生交流可以感受到主人热情好客的词句。(“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等)

②小组成员合作即兴表演,再现“相见”场面。

③教师随机分别采访“客人”和“主人”:刚才你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对方在说什么吗?为什么握住手不放呢?(在词语“相见”前板书:激情)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蒙古包外,主客双方尽管语言不同,但那握住不放的手所传递出的饱含热烈情感的心意,体现的是民族团结互助。

(3)场面三:款待。

①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交流可以感受到主人热情好客的词句。(用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招待客人、多次敬酒、齐声歌唱等)

②课件出示图片:蒙古包、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青稞酒、哈达等。

③相机理解“拘束”,引导:大家语言不同,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可大家坐在一起为什么“一点儿不拘束”?(虽然大家语言不同,但民族团结互助的情谊是相通的,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不只局限于语言互动。)(在词语“款待”前板书:盛情)

④再现盛情。(课件出示“歌舞”“套马”“摔跤”等体现民俗风情的图片)

(4)场面四:话别。

①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理解交流“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板书: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②“天涯碧草”又指什么?(“天涯”,指极远的地方,这里指蒙古族同胞所居住的区域,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草原。)

③回顾全文:“蒙汉情深”体现在哪儿?

“我们”访问陈巴尔虎旗,草原同胞远道欢迎;主客相见,互相握手、问候、敬酒等,双方亲如一家;临别时,主客在夕阳下话别,话语绵绵,难舍难分。

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全文的中心句)

语文要素

⑤个性表达: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满了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即将离别的我们手牵着手,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这一幕似曾相识,生活中,我们都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和同学们说说吧。(自由交流)

⑥指导学生深情朗读。(在词语“话别”前板书:深情)

【设计意图】课堂上,让学生在合作中共读,在合作中碰撞,在合作中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草原的民俗风情,又感受到草原同胞的热情好客,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与向往。

板块三 整合全文,习得写法

1.尽情朗读:请你选择一个自己最想读的片段尽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整合升华:作者先写草原风光,再写蒙古族同胞。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不仅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什么?(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草原美景的热爱,对蒙古族同胞的热爱)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3.小结:是的,内蒙古大草原的景是美的,蒙古族同胞更是可爱的,他们热情好客,性格豪放,能歌善舞。老舍先生短短的一次访问,既增进了蒙汉两族同胞的情谊,也让读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美丽的大草原。

【设计意图】整合课文,让课堂从局部回归整体,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内蒙古大草原的美景和蒙古族同胞的热情,明确文章的中心,升华情感。

板块四 再现风情,拓展阅读

1.情景再现: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美文荐读: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希望同学们课后带着美丽的心情,带着美好的向往,去阅读艾平的散文集《聆听草原》;你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整理成读书笔记,运用写景融情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再次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鼓励学生拓展阅读,从课外阅读中开阔视野,获得新知。让学生学会运用写景融情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段,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1 草原

【教学反思】

《草原》是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写下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汉两族同胞的团结友爱。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在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1.激发想象,体味风情。

在教学本课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跟着我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其次,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大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切切实实地跟着老舍先生在优美的文字里畅游内蒙古大草原,同时激发学生对内蒙古大草原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2.合作共读,个性感悟。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开放性阅读,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在合作中共读,在合作中碰撞,在合作中交流,所以学生的回答大胆而丰富多彩。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想象的内容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就更切合内心实际。

3.读中悟法,学以致用。

在第1自然段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并总结作者写景融情的写作方法;在第2~5自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教会学生“默读→想象→圈画→写感受→交流→朗读”这个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并指导学习;最后,我让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写作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个小片段,学以致用。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熟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lè

lēi)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yù

yū)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3.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yǐn

wěn)隐有鞭子的轻响。

4.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jǐn

jīn)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5.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bá

bō)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二、辨字组词。

竟()

陈()

啼()

差()

境()

阵()

蹄()

羞()

蛟()

忍()

毯()

便()

跤()

涩()

毡()

鞭()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草地上的羊群就像绿毯上白色的大花。(缩句)

2.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仿写句子),好像。

3.草原人民与远客语言不通。草原人民与远客却十分亲热。(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按照文中的叙述顺序把下列各环节排列起来。

深情话别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五、重点段落品析。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句话是从哪一方面来介绍草原的?()

(1)颜色

(2)形状

(3)气味

(4)大小

2.“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

3.“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

4.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自由发挥)

参考答案:

一、1.xuàn

2.yū

3.yǐn

4.jīn

5.bō

二、究竟

环境

陈设

阵雨

啼叫

马蹄

相差

羞涩

蛟龙

摔跤

忍住

羞涩

毛毯

毡子

方便

鞭子

三、1.羊群就像大花。

2.几只小鸟在枝头鸣叫

在歌唱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3.草原人民与远客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却十分亲热。

四、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五、1.(4)2.说明牧民们骑马的速度快。

3.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牧民们大老远就来迎客,说明他们十分热情好客。4.我还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 篇7

公开课是语文学科研究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形式,而部分教师对公开课不满,言辞激烈地抨击公开课,甚至建议取消公开课的呼声也不小。孰是孰非,只有通过深入认识和了解语文公开课的学科价值和基本特点以及与常态课之间的关系,才能作出科学的判断。

一、貌似神合:对“公开课”与“常态课”生态的误解

语文公开课产生的年代已难以考证,但肯定历史已不算短了,教师对其也是再熟悉不过。语文公开课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推形式,一度深受教师追捧。近几年对语文公开课发出指责声音的原因是多重的。首先是新课程实施前后“公开课”性质、功能和价值以及与常态课之间的关系悄然发生了变化,而普遍不被教师认识与熟知所引起的。新课程改革前,教学大纲详细规定了教学内容和要求,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把“教材教好”是衡量好教师最重要的标准,课堂教学的关注点更多体现在“怎么教”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艺术的探索就成为“公开课”关注的焦点。所以,那时公开课的主要价值是对教师常态课的总结提升和优化创新,开设优秀教师公开课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教师学习、借鉴和效仿。往往一堂好的公开课能引起全国轰动,多数教师纷纷效仿,可见公开课作用之大、效率之高,教师之企盼,完全不像现在“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观点很难统一。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程标准》已把注意力上移,主要规定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即“是什么”,对于通过“教什么”来实现课程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则不作详细规定,这给语文课程与教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为“一标多本”的教科书编写提供了方便。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无论是教材编写者还是课堂实施者,必须首先考虑教学内容,因而,“教什么”自然就成了理论和实践聚焦的核心。其次是新课程贯彻“以生为本”的核心教学理念。教学要从“学情”出发,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鼓励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过程、不同标准的展开教学,强化个性化教学,通过“条条道路通罗马”来实施课程目标。那种全国同一起点、同一方法、同一过程、同一标准的教学,全国教师可以仿效同一堂课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再次,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教师从教科书的执行者转换为教材的建设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从学科知识的单向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这一角色的转化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自我解读文本、开发资源、组织教学,这也是导致教师间教学差异大的原因之一。“统一”的教学要求的前提被打破了,公开课的价值与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原有公开课与常态课“一对一”最大的示范、效仿功能链条已被切断。公开课更多承担起语文课程与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实验和启发的功能。

教师对公开课新功能扩张的“无知”,产生误解、诟病是可以理解的。目前要设法让教师尽快从公开课是常态课的“孪生兄弟”、公开课直接服务于常态教学的误解中摆脱出来,主动适应公开课的新功能,汲取精髓指导常态课。携手公开课与常态课,发挥好在语文教学中的各自作用,在语文生态园中共生共长,让语文之树常青。

二、貌异神离:是“公开课”与“常态课”的生态畸形

语文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大特点之一。面对全新的理念,教师接受起来感到很困难,把它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更是难上之难。考虑到这个现实,新课程培训之初就采取两步走的办法。先听专家讲座,而后请优秀教师上课。优秀教师先行一步的课代表着新课程理念演绎的“新课程语文课”。一线教师对理念不感兴趣,认为只要听听就行,关心的是怎么教、怎么上课;至于公开课,有的是出于好奇,有的是为了效仿。由于语文学科本身无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存在多元性,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备比较和争论先决因素,语文公开课又正符合这两大特性,从而导致语文公开课的盛行,导致语文公开课走进了一个怪圈:依赖性过大,功利性太强,与常态课越走越远。

依赖性太大。首先,表现在每次教研活动几乎都离不开公开课,否则参加教研活动的成员就像丢了魂,缺少趣味;其次,每当碰到新难题,总是试图由公开课找到根源,试图通过公开课寻找突破。事实尽管没这么简单,但公开课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晴雨表”是一个事实。

功利性太强。公开课被空前重视,一批教师借此捷径,成长轨迹走的是通过琢磨公开课起家,通过上公开课成名,又通过巡回上公开课获利。上公开课需要教师的综合素养,热衷于公开课本身无可非议,但不能在“热衷”中丢失了教学的本质。听说有这样一位优秀教师,公开课上得很出色,但是他却很少用自己任教的班级上公开课。因为他的学生都已适应了他常态的教学思路,而他在公开课中却总是喜欢采取一些反常态的做法,这样一来,孩子们反倒跟不上他的节奏了,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理想。随之公开课“专业户”的诞生,出现了公开课很成功的教师所任班级教不好;公开课后要给学生“炒冷饭”;甚至执教者公开说“这种课是玩玩的,学生考试是不行”,一语道破天机,多数教师也都心知肚明。更何况被商业化炒作的各级各类“公开教学”。

与常态课距离越走越远。一是公开课被热捧,常态课遭冷落。公开课跑得太快,走得太远,常态课被晾在一边,出现了公开课“一头热”,貌似神离,两者发展失去了平衡。二是公开课过分追求“观赏性”。为了追求观赏性,或一味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或一味设计出流畅的几乎没有任何瑕疵的教学过程;或忽略某些必须的但是单调的训练,以保证课堂教学精彩迭出……更有甚者,少数教师竟然为此弄虚作假!在一片赞美声中,语文公开课离我们的日常教学渐行渐远,表面的热闹难以掩饰教学本质的缺失!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公开课功能的拓展和丰富,如课程发展的研究功能,课程改革的实验功能,课程理念的演绎功能等不能矮化;公开课对常态课的服务功能、领先功能、指导功能、效仿功能照样不能丢失。否则会因语文公开课“信度”的丧失,而失去语文教学的“效度”,这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犯罪。尤其要从阻止语文公开课观赏性扩大入手,一是从私人角度,为了早日“成名”,故意卖弄噱头;二是为了集体和个人得利,迎合商业炒作的需要。少数教师,甚至特级教师,某些教研部门已经被商业炒作者“收买”,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任其发展必然出现公开课与常态课貌异神离的两张皮。因此,要尽快消除公开课与常态课畸形发展的内耗,促进良性发展。

三、貌离神合:是“公开课”与“常态课”的生态愿景

公开课与常态课“貌似神合”已不合时宜,“貌异神离”是畸形发展。“貌离神合”是公开课与常态教学的生态愿景。

“貌离神合”的“貌离”,主要是指公开课与常态课的表现形式、主攻方向、研究步伐等之间是有差异、有距离的。公开课要优先于常态课,涉及的范围要广,常态课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公开课来研究解决,常态课将要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率先由公开课研究尝试,公开课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常态课的教学。这犹如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小生态部分系统区别表现。所以,公开课显得超前、时髦、靓丽,常态课显得适时、常态、朴实。所谓“神合”,主要是指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改进语文教学,达成课程目标。它们之间的分工之只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完成共同目标的需要。“貌离神合”是由公开课与常态课之间的规律所决定的。

对于常态课,教师们都比较熟悉,这里不想多赘述,重点阐述公开课的价值功能和特性,便于形成教师们的共识。公开课的价值和功能是一致,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教师成长从课堂开始,这是一个基本规律。公开课更能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教师在执教公开课过程中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课程的思考,对教材的研究,对课堂的推敲,必然会更深入。会在反复实践和讨论的过程中,获得极为有意义的经历和体验。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宝贵财富,经过一定时期的研究和积累,就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甚至形成自己关于语文教学的独到见解。同时对于听公开课的教师,也同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每次听课都会对探索语文教学规律有所收获。

二是课程发展研究的必要环节。每一门课程都是不断发展的,课程发展都要经过不断深入的研究。课程研究有集体研究、个体研究、专业研究和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研究。公开课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精神的最重要形式。公开课是通过课堂来演绎新课程理念,对一线教师来说是最有意义的。很多讲不清楚的东西,通过课堂就能使教师有切实的感受和比较清晰的理解。

三是先进教学思想呈现的有效平台。语文教师队伍中有许多有志于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教学探索的先行者。他们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对于解决语文教学现状中的一些问题,对于引领教师走向语文教学的理想境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传播他们的先进教学思想,推广他们成功的教学实践,最好的方式是公开课。因为教学和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的行为,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展示,必然是最好的方式。

四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田。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区别于自然学科的实验。公开课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最佳实验田。公开课的实验形式可以是教学操作者集中精力于教学实验的操作,如针对某一个问题,某一种假设。而听课者和评课者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用心于实验观察,评价实验过程,提出个人观点。实验者与评价者共同参与的实验,过程观察更仔细,评价更公正,实验结论更科学、更深刻。

五是学科研究样本的珍贵资料。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同样必须采集大量的课堂样本供研究者解剖分析,不同主题、不同层次教师开设的不同类型公开课,是极其宝贵的课堂研究样本。流传不衰、教师喜爱、被人效仿的经典公开课,说明或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或展示了语文课堂魅力,或对语文教学和研究富有启发性,或使人们在课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或引发了人们对课堂的深入思考。除此之外,语文公开课的公开性、规定性、观赏性和浓缩性等特点,教师也要了如指掌。

就语文公开课的现状来说,需要增强常态课意识。一是常态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它更加真实,更加具有可行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要经历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熟练到熟练、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差错,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教师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并将这种“差错”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突破重点、理解难点。二是常态的教学更加需要智慧的浇灌。常态的教学并不意味着平淡无奇,也不会与精品课相排斥。常态的教学犹如田间的劳作,只有在智慧与汗水的共同浇灌下,幼苗才会茁壮成长。其实,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并不神秘,只要静下心来,悉心关注学生语言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多给学生几缕爱的阳光,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领,便会发现在常态的教学中照样可以不时地闪现出智慧与情趣的火花。要想把常态的课上成精品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但只有上成常态课的精品课才是真正的精品课。回顾常态的教学,其实是一种境界,它蕴含着“大道至简”的道理,追求常态的教学意味着要抛弃那些表面的热闹,抛弃教者的自我表现欲望,全身心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着想,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中职语文公开课之断想 篇8

断想一:公开课“实话实说”离我们有多远

中职语文公开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那么,导致语文公开课流于表面,甚至成为表演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中职语文公开课距离实话实说有多远?反省自己多年教学生涯,并进课堂听课,与教师交流,和学生交谈,逐渐理出一些头绪:其实就是少了那么一点或是多了那么一点,导致中职语文公开课难以实现实话实说。

(一)先说“多了一点”。

由于缺乏对公开课的正确认识,一些教师的公开课上多了一点展示,公开课前,每个教师都竭尽所能,到处搜集资料,制作教具和课件,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公开课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整个课堂上充满了精妙绝伦的图片、清脆悦耳的音频、活灵活现的动画,充满了教师荡气回肠的演说、行云流水的书法。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几乎成了公开课的套路,结果是“课堂轰轰烈烈,课后空空洞洞”。

多了一点表演,上公开课之前,常常要上一堂或几堂模拟课。同样的内容要用几节课来演习,一切程序化、规范化,包括提几个问题,问题该怎样回答,应找谁回答,都预先设计,预作安排。一些执教者为了刻意体现对教学大纲的认识深度,课堂上多了点脱离实际的自主学习,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等等;多了点虚假的合作探究,问题不论难度,即使是没有思维力度的问题,在形式上都做小组讨论,有时讨论尚未真正开始,已在教师催促下草草结束。

(二)再说“少了一点”。

语文公开课上,对文本深入探究少了一点,为了达到课堂气氛活跃的效果,教师对精彩语句、精美文段品读不到位,对文本内容、思想感情体会不深,对所教内容整体把握不够,往往就课讲课,不能前后贯串,不能引领学生细细咀嚼文本精妙之处,甚至无法给出充足时间和安静环境来让学生仔细体会课文。

少了一点面对学生,为了使课堂教学程序流畅,教师大多是从自身教的方面考虑教学设计,其简单化质疑难以活跃学生身心,程序化教学过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依然是教师唱独角戏,自己讲得心力交瘁,学生却收获寥寥。教师有时还故意避开有启发性、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难度较大的问题,以免学生不能及时回答而影响课堂进度。

这“多了一点”,如同天堑,难以征服;这“少了一点”,如同沟壑,不易跨越。这就是中职语文公开课教学现状。这“多了一点”和“少了一点”就是中职语文公开课教学现状与“实话实说”之间的距离。中职语文公开课的实话实说因此而受到制约,但要补上这“少”的“点”,去除这“多”的“点”,决非易事,任重道远。

断想二:公开课核心在哪里

公开课讲究的是立足学生真实水平,运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获取教改新思路和教学新成果。公开课不可能停滞于“热热闹闹,迷迷糊糊”的现状,也不可能实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神话,那么如何才能在公开课上做到“实话实说”呢?笔者认为公开课要建立在教师正确理解语文教育本质和特点的基础上,以自身教育教学基本功作为课堂支撑点,以教改新思路作为课堂关键点,真正以人为本,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的自主参与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公开课则是课堂教学精华之体现。一堂成功的公开课,不论是传播知识、训练技能,还是培养能力、陶冶性情,都充满了人文气息和诗意境界,有时还不乏人生智慧的火花,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心灵都淋漓尽致地得到张扬。这样公开课,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可见,公开课既是一种研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教师教改新思路,只有通过公开课的实践检验和同行的共同观摩,在检验、观摩、分析、探讨、修订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实践出较成功的教改新思路,从而将这一教改成果应用于常态教学中。在这一复杂过程中,公开课就承担了检验教改新思路的重任。可见,教学改革最初实践于公开课堂,而最终推广于常态课堂。从这种意义上说,公开课堂可以被视为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评价公开课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要看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否满足学生现实需求,是否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更要看它是否运用教改新思路进行教学。具有创新教学理念的教师都知道,一堂好的公开课肯定要包含一些不确定性,作为公开课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不确定性是课堂精彩纷呈的亮点,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相互沟通的契机,是教学改革着力注重的突破口,具有独特教育价值。倘若公开课仅仅以常态课的形式呈现,满足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知识层面的交流,满足于课堂效果的完美和课堂气氛的热烈,而脱离开教改思路的突破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脱离开学生现实状况的需求和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

断想三:公开课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

语文公开课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它是教师专业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公开课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

执教者是智慧型教师。公开课呼唤有智慧的教师。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的有机统一。任何追求个性的教师都有可能成为智慧型教师。所谓智慧型教师,是一个目标,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理想状态。提出这个目标的目的是期待唤醒所有教师的教育智慧。智慧无极限,智慧可大可小,可多可少,没有客观标准,它对教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商”——智商和情商。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灵活的机智,又要具备熟练驾御课堂的能力,标准的语音语调;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要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要有画龙点睛的结尾,更要有开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升华;既要尊重学生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一个智慧型教师,必然对教育内涵有独到洞察,必然对教育实践有独特方法,也必然能使公开课达到“实话实说”之境界。

执教者是思考型教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公开课执教者不能按部就班按照教材安排,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而是要积极主动思考。思考教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每一部分知识?思考这一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思考课堂关键点是什么?思考课堂所实施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理念,是否适合绝大多数学生,是否有利于学生们的个性发展素质的提高?公开课需要教师思考的地方有很多,通过反思,发现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以调整行为,改变策略,使教育教学趋于最优化。在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教学思考越来越受到关注,“思考着往前走”,正是教改期间专业型教师成长的写照,也是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果每一节公开课都能使“多了一点”的东西少一点,使“少了一点”的东西多一点,贯穿着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让课堂乐意向着不确定性开放,使课堂成为教改新思路的“实验田”,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那么中职语文公开课一定会在新一轮教改和新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实践中发挥大功率动力引擎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肖俊宇.对公开课的审视与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07,(12).

[2]周一贯.公开课:坚守“家常课”的优良品格[J].语文教学通讯,2007,(30).

[3]张汉琴.公开课上老师迷失了自己[J].中国教育学刊,2007,(7).

[4]金坤荣.为公开课鸣不平[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7).

[5]钱雯雯.公开课若干争议问题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7,(7).

上一篇:高二年级组长述职报告下一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案例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