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认识题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民币的认识题(通用10篇)

人民币的认识题 篇1

教学目标 :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电脑出示“聪明小超市)师: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超市里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飞机、机器人和小熊。

师: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学生开始同桌交流)师:谁来给说一说玩具的价钱。

生:乒乓球拍的价钱是6元,足球的价钱是3元,花皮球的价钱是2元,小熊的价钱是4元5角,飞机的价钱是8元,机器人的价钱是9元。师:看过这些玩具的价钱后,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口答)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屏幕出示小叮当的话)生读:我买一个足球。

生读:我有5元钱,应找我…………

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学生口答)

二、参与其中、主动探究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现在你也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准备准备买玩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学生汇报)

三、小组购物,实践体会

师: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个小超市,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为顾客,可以去售货员那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小顾客?(学生开展购物活动)

师:哪些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生1:我用3元钱买了一瓶鲜橙多。

生2:我买了一寺钓鱼的东西,它的价钱是8元,给他10元钱,找了我2元钱。

生3:我很喜欢那只音乐盒,可中它人价钱是20元,太贵了,我只有10元钱,还差10元钱,下次再买吧。

生4:我买了一个跳跳盒,它人价钱是6元,可是我只有5元钱,我就请他便宜一点,5元钱就买来了。

(师边笑边夸奖同学们)

生5:我本来想买一个机器人和一本书,共需要14元钱,我只有10元钱,还差4元钱,所以我就只买了一本8元钱的书,找了我2元钱。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东西时怎么付钱。生2:我学会了还价

生3:我学会了买两件东西时怎么付钱。生4:我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真不容易。生5:我懂得了根据自己的钱来选商品。

…………………………

人民币的认识题 篇2

设计思路:

人民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家都要使用人民币, 因此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具体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物品的价格, 学会简单的购物方法, 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 学会与他人合作,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并加强爱护人民币和崇尚节俭的教育。

教学准备:

每个学习小组 (2人一组) 准备一个纸盒, 纸盒里至少有l角的纸币10张、2角的纸币5张;1角的硬币10枚, 2角的硬币5枚;5角的纸币2张, 硬币2枚;1元的纸币1张, 硬币1枚。最好能准备一些1分、2分、5分的纸币或硬币。

教学过程:

1. 情境激趣

(1) 出示例题第一幅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

(2) 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货币都有不同的名称, 谁知道我们国家的货币叫什么?

(3) 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

2. 自主探究

(1)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 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

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 教师随机补充, 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提问:小朋友, 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大家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 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 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教师总结, 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 通过小组合作, 互相交流, 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2) 例题第二幅图,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 (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 (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 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 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 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 (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 () 角1角= () 分

(3) 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 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3. 应用拓展

(1) 连一连。 (“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 填一填。 (“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拿一拿。

(1) “想想做做”第3题。

(2) “想想做做”第4题。

思考: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游戏:购物。 (“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铅笔 (每支4角) , 美工刀 (每把9角) , 自动铅笔 (每支7角) , 尺 (每把3角) 。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 想一想, 说一说, 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在热烈的购物之后, 师生小结, 学生由此回顾整个学习过程, 多方面进行小结, 提升成功的意义,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4. 总结延伸

请学生说说学到了哪些本领, 有哪些收获。放学以后到商店去看一看, 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5. 猜价格游戏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出色, 老师想奖励大家, 但是奖品太少了, 你们说送给谁好呢?

好!现在就看大家的表现。如果谁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猜出这些物品的价格, 老师就把这奖品送给谁, 大家说好不好?

(教师在竞猜前先给出物品价格的范围 (例如在3元到7元之间) , 再根据小朋友猜的价格, 老师给出价格“高了”还是“低了”的提示)

“认识人民币”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3

现状分析:

一、眼高手低型

人民币是我国主要流通的一种货币,平时的生活离不开它。可能就是因为太普通、太常见,因此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许多学生与家长都认为很容易,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可是实际上,学生往往算不出买了东西后应该找回多少钱,一张整钱应该兑换多少零钱,怎样兑换……这些实际的例子凸显了看(想)与做是不同步的。

二、生活条件优越型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学生在家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喜欢的东西家长会买,即使自己走进超市或市场,付款时刷一张卡就解决问题。介于这种情况,有的学生甚至从来没有用人民币买过东西,更谈不上解决关于人民币的问题了。

三、大包大揽型

当家长买好东西时是否让孩子去交款?没有,因为孩子还太小。当家长做饭时盐没有了,是否让孩子去商店买过?没有,因为孩子在看动画片。当孩子接触到人民币时是否告诉过孩子这是一元、那是五角?没有,大人都认识,告诉孩子干什么……件件事例让学生错失了认识人民币的机会。

综上所述,家长的越俎代庖减少了学生参与人民币活动的机会,只要改变现状,学生认识人民币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实施策略:

首先,引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

生活就是最好的教材,家庭和学校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认识人民币的机会。家长可以让学生从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开始,逐步独立进行买卖活动;教师也应该配合家长,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参与活动。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前一个假期,我就布置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的任务。因为学生都还小,生生之间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在要求上因人而异,内容如下:

1.能够认识元币的获得“优秀者”的称号。

2.不仅认识元币还认识角币的获得“高级优秀者”称号。

3.认识元币和角币,并能独立买东西,能正确使用人民币的获得“超级优秀者”称号。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课堂上的学习就变得轻而易举。但应注意,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走进生活,亲近生活,一天两日是不够的。

其次,带领学生参与丰富的活动。

除了在家庭开展“走进生活”的活动外,课堂上教师也应该组织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材一般呈现的是“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但是这种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么被忽略,要么场面乱哄哄,很难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热心、直观感觉强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这样安排:

上课伊始我面带愁容、唉声叹气地走进教室。

“老师,你怎么了?”“老师你不高兴了?”……

面对学生的询问,我把在电视上看到的山村孩子学习条件差的情况声情并茂地讲了讲,同学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这种情况怎么学习呀?”“老师,我有这些东西,我送给他吧。”“我也送!”……

“大家今天不是都带了零花钱了吗?那这节课我们就开展一项‘我和山村小伙伴手拉手’的活动,用你的零花钱买一种学习用品送给山村的小伙伴,不仅帮助了他们,大家的零花钱用得也更有意义,好不好?”

“好!”学生跃跃欲试,脸上绽放着幸福的微笑。

接着,我从学校借来学习用品(事先准备好),摆好价格标签,根据物品的多少选好售货员,并做好记录(提前准备好物品登记表),最后由售货员汇报各种物品的销售情况,我和学生代表将钱汇总通过有关部门捐给山村孩子。

通过创设一定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自由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独立购物、使用人民币的能力,又奉献了自己的爱心,达到了教学与德育双赢的效果。

教学建议:

1.“认识人民币”的内容是否可以分开学?

现在的教材编写是把认识人民币的面值、换算、解决问题放在一册中学习,可实际上,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面值时就会发生混淆,影响后面内容的学习。因为学生的认知遵循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种的规律,所以是否可以把认识人民币面值中的认识元币编入上一册教材?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在认知上的难度。

2.本单元的结束部分是否可以扩展关于人民币的知识板块?

每张人民币上或印有头像,或印有风光图,如果向学生介绍其中几张的具体情况,不仅会激发学生探索人民币图案的兴趣,相信他们也会像热爱国旗、国徽那样更加爱护人民币,在教学的同时又深化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3.数学学具中是否应该继续保留学习用的人民币图片?

在教学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以及使用人民币解决问题,都需要学生用人民币来进行学习,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可是近几年学具盒中少了学习用的人民币图片,在教与学中都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让学生从家里带钱,又怕他们弄丢了;用图画纸画一画,但人民币的颜色不好分辨。笔者还是认为用学具既利教又利学。

《人民币的认识》评课稿 篇4

本课内容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辅读学校教材《实用数学》第十四册第22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学习认识人民币,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比较很多。整十元币的认识是补充前面人民币的认识。本课内容让人民币的认识在整个教材的体系中更加的完整。介于教材内容和课外延伸,以及学生情况(A组:能写,读,识别,使用;B组:写,读,识别;C组:跟读读或者描红)将设计本节课5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为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深入巩固复习前面学习的.人民币,让学生独立完成。本次课,主要通过学生来认识使用人民币提高实践生活能力。

人民币的等额互换是学生学习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基础,是进一步衍生到社区生活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人民币的认识在教材中涉及的范围较广,学好本章节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民币的使用,解决常见的生活数学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节课在例题选取上,力争取材现实,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充满好奇心,徐老师就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课一开始,先创设情境以拍手到比较谁多谁少,导入新课。在探究新知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三位同学得红花的多少来学习新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通过看图,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同桌交流后,又让学生动手操作红花学具,摆出图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答。通过摆一摆、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 等教学活动,有效地评价学生得出的结论:求小亮比小明多几与求小明比小亮少几,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只是说的角度不同,都用相同的方法减法计算。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不知不觉地领悟到所学的知识。

《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详案 篇5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元、角、分。初步会用人民币买东西,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具

电脑课件,录像,各种人民币,商品若干。

学具

每组准备各种人民币若干,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昨天,老师带大家去商店买了好多东西,同学们可高兴了。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买的吗?

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认识人民币。

二、人民币认识

1.认识人民币

我们的桌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好多的人民币,看看你认识哪些呀?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回答。还能从哪看出来?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和汉语拼音来认识它。

2.分一分

你会把盒子里的人民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一分吗?

小组先讨论分的标准,在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指名到前面指着说结果。投影反馈。

还有别的分发吗?指名在座位上说。

3.人民币的单位

刚才我们一块认识了好多人民币,谁说说人民币都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元、角、分。

你在生活中,你还见过这些不一样的人民币吗?教师手里展开一把人民币。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的,学生边说边来前边指。

三、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这些人民币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分与角

出示10个1分硬币,数一数有多少?(电脑逐一演示:10个1分是1角)

思想教育:一分钱虽然很少,如果我们把零钱都积攒起来,就会越来越多了。

2.角与元

板书:1元=()角

谁会用手里1角1角的钱和老师换1元钱?学生每种换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找两个不同的换法。)

无论那种换法,都要凑够几角?(10角)。

总结出1元=10角

3.发散

如果用以角为单位的钱换1元,还有哪些换法呢?小组合作,看看能想出几种方法?(分别投影演示,并说明道理)

4.元与分

咱们一起研究了元与角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角与分之间的关系,你还想知道谁和谁之间的关系?(元与分)

猜猜元与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用课件演示此推导过程

四、小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1.看电脑回答是多少钱:各种人民币的组合。

2.用盒子里的钱,买货架上的东西(抢答)。

3.看录像回答问题。①看价签说出是多少钱?

②5元6角怎样付钱?

4.找录像中的错误。①乱花钱

②在钱币上乱画

总结比赛成绩。表扬个人

六、看书,互相说说这节课讲了什么知识?

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案 篇6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教材首先通过商店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买东西要用人民币,又分两个层次展示了1元和小于1元的纸币和硬币,供学生认识。在购物活动中教学1元=10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想1角等于几分。在“试一试”中通过换钱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认识。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系列的换钱和模拟购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每组一个钱币的盒子,内有1元以内面值的各种人民币若干:1元的一张(枚),1角的1张(枚)以上,5角的1张(枚)以上;另有5分、2分、1分的硬币各1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呈现情境

出现例1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中是什么地方。

提问:你知道商城是干什么的吗?在商城要用什么东西去买东西呢? 2.揭题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老师出示10元,20元,5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1.认识1元

师:都见过人民币吧,每小组桌上的小盒子里就放着一些人民币,同桌之间相互出现介绍人民币。

师:(PPT课件出示:一元纸币)老师这儿也有一张人民币,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是多少钱吗?(1元)谁来做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你是从哪儿看出来这是1元的呢?(学生可能介绍:

A:这里有数字1,这儿有字,是“圆”。B:这里有两个字,“壹圆”。)

师:讲得真好!这里有数字“1”,这里有汉字“壹圆”,“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我们可以通过看数字和汉字来认识人民币。

师:小朋友桌上有1元吗?(有!)举起来!(生有的举纸币1元,有的举硬币1元)师:啊,有的1元是这样的(举1元纸币的),是用纸做的,是____?(纸币!)她举的1元是___?(生:硬币)(课件出示:1元纸币和一元硬币)这两个也是1元,上面那张是新版的1元。

2.区分1元与1角。

师:小朋友睁大你的眼睛,看仔细喽!(课件出示1角纸币)老师这儿还有一张1元!(生:不是1元,是1角!)

师:(故作惊讶)啊?1角?不是明明有数字“1”嘛!(生: 1后面的字是角!)

师:哦,看“壹”的后面有一个特殊的字,什么字?(角)对了,“角”(板书:角)它也是人民币的单位。刚才老师看错了,小朋友真厉害!

(课件出示:一元和一角纸币)1元和1角尽管都有“1”,可是单位不同,差得可就远喽!小朋友真厉害!

3.辨认1元以内其他人民币。

师:唉,咱们这儿还有一些人民币,你认识吗?谁做小老师?(课件出示: 5角(纸币)、5角(硬币)、1分、2分、5分)谁来说?(请一生边指边说)

最后三个硬币一齐说。

师:小朋友你们看,最后三枚硬币都是几分的。(板书:分)“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不过现在很少用了。

小结:(小结说明,可以结合与学生对话展开)小朋友的知识还真不少,知道我们一般是看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汉子和它的单元名称,知道各种人民币的面值。(可以用具体的钱币举例看)。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颜色、图案是不同的,熟悉人民币以后,也可以看颜色、图案知道各是多少(可以呈现不同面值的观察比较)。

追问:看人民币面值是多少,最主要的是看什么?(数及后面的单位名称)4.学生活动:

提问: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类吗?每组小朋友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并在小组里说说怎样分的。

各组交流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依据。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结果,明确可以按钱币的材料分为硬币、纸币两类;也可以按人民币的单位分:元、角、分。5.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引导看第一行的人民币是多少,下面有哪些物品,价格各是多少。让学生连线,说说是怎样连的。

(二)认识元、角、分的关系

出示例1“购物”图,呈现已知小女孩买了一本1元的练习本的情景。提问:小女孩子买一本练习本要付多少钱?

引导:如果让你来帮她付这1元,你怎么付钱呢?请每个小朋友都在小组里的盒子中,想办法取出1元来帮她付这钱。交流:你是怎样取出1元钱的? 学生1:拿了一张1元 学生2:拿10张1角

学生1对学生2说:“你这样拿太麻烦了,只要拿1张1元的就可以了。” 学生2:“为什么?”

教师提问:1元除了可以取1张1元的外,要付1元为什么要取10角呢?(课件动画展示10个1角等于1元。)师:我们一起数一数,1角、2角、3角、„„10个1角是多少角?噢!原来10角就是1元,1元就等于10角。

(板书:1元=10角,学生集体说1元等于10角,10角等于1元。)提问:我们知道了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课件动画展示10个1分等于1角。)

我们一起数一数,1分、2分、3分……10个1分是多少分?噢!原来10分就是1角,1角就等于10分。

板书:1角=10分,集体齐说:1角等于10分,10分等于1角。

(三)教学出示例2(1)再回顾一下例2,人民币的币值

(2)出示1张1元人民币,提问可以换几张五角的人民币?为什么?出示1枚5分的硬币,指出:几枚5分可以换1枚1角的。

(指出:根据1元=10角,1角=10分,就可以用10角去换1元,10分去换1角。)追问:几枚2分的可以换1枚1角的,为什么?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解题思路。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师:买1元2角的邮票可以怎么付?假如让你来付,你能从盒子里怎样取1元2角来付钱?小组里讨论再取,看看有哪些取法? 学生交流汇报,说出方法,教师板书。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学生回答,说说怎样想的。

说明:哪两种商品合起来是10角,就是1元。(3角+7角=10角,2角+8角=10角)追问:用1元买能买下面的哪些商品?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了元、角、分的哪些内容? 教师:我们要爱惜人民币,播放歌曲《一分钱》

五、板书设计

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

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1元=10角

人民币的认识题 篇7

在调查中我们主要采取发放问卷、访谈和实地调查的形式, 根据绍兴县的实际状况, 挑选出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浙江山川轻纺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企业发放问卷总数70份, 有效回收70份, 居民住宅处发放100份, 有效回收94份。通过调查, 分析排污企业工作人员与绍兴当地居民的环保法制意识, 了解绍兴人民环保意识及对企业污水排放相关法律认识的基本情况。发现问题, 分析原因, 从而给出一定的解决措施。

二、调查结果

首先,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大量温室气体以及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发生剧变, 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这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安全。而能否改变这一现状, 得靠我们大众的监督和制约。

通过问卷, 我们了解到企业工作人员与绍兴居民对于企业排污相关法律的了解程度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大部分人对企业污水排放相关法律是相当的陌生。企业工作人员中“听说过, 并有一定了解”的人占13%, 普通居民则仅占8%。由此可见, 相对于普通居民, 企业工作人员对企业污水排放相关法律了解得比较透彻, 但环保法制意识的宣传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 当全世界卷起环保热潮时, 作为生活实践的主体, 居民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居民的环保法制意识与他们所接受的环保知识有着很大程度的关联, 因此了解居民获得低碳知识途径的调研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 政府宣传, 环境工作者宣传等等, 居民获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对这些方式的调研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低碳环保氛围和地区特点, 最重要的是可以为绍兴的宣传关注点选择提供一个重要的依据。

问卷中我们罗列了包括“环境工作者宣传”“新闻媒体”“互联网”“听别人谈起”“其他途径”五个接收途径作为问卷选项, 调查结果显示, 在获取企业污水排放相关法律知识及环保意识方面, 参加调查的企业工作人员有46.3%的人是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的方式, 而普通居民则略高一筹, 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到电视等大众媒体在宣传环保法律知识中的作用。在企业工作人员中, 有18.3%的被调查者是听别人谈及, 可见, 处于与排污有关的企业中的人们的环保法制意识相对于普通居民要高。

再次,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即使是再微小的一点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次问卷中, 对居民对企业排污的监督制约方面的作用做了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越来越多的市民已经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当发现有污染现象时, 两组人员平均仅有7%的人会采取视而不见的行动。但大部分人由于身单力薄而放弃行动, 这说明保护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 我们不仅要自己行动起来, 还应该阻止他人破坏环境。

最后, 企业排污相关法律的执行状况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接近九成的人对现今政府在企业污水治理与排放方面法律的执行力度不是很满意, 政策法律的执行程度不够彻底, 更多的因素聚集在政府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很多企业宁愿选择违法排污并缴纳罚款, 导致恶意偷排、故意不正常运转污染防治设施、长期超标排放等持续性环境违法行为大量存在, 严重损害环境法制的应有威严。只有严格对待违法排污企业, 做好执法与监督工作, 才能真正将出台的企业污水排放相关法律落到实处。

三、总结

环保不只是一种观念, 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环保不应该停留在浅层的理论教育模式, 但也不能完全脱离知识的教化, 只有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才能以最优化的方式将环保事业推上新的高度, 也才能更好地监督相关企业污水排放的情况, 辅助政府实施相关法律, 同时也是保卫我们的家园。

面对企业污水排放的相关法律立法透明度不高、涉及面不广, 政府对其的宣传力度及覆盖面不够, 居民法制意识环保意识仍留有部分空白, 政府在治理企业排污上执行力普遍不强, 最终的治理效果满意度偏低, 总的来说, 企业污水治理的工作现状不容乐观这一现状, 只有三个主要的成员, 居民、政府、企业, 协调好三者的关系, 三方面各就各位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工业化程度日趋上升, 各大小企业的发展,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 企业污水的排放问题也日益凸显, 而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否也日益提高?本文以绍兴为例, 就企业工作人员和居民的环保意识及对企业排污相关法律的了解进行对比调研, 根据问卷中居民对环保知识以及企业排污相关法律的了解程度等方面具体分析, 从中找出绍兴市民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排污,法律,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胡剑锋, 吴栋.金华市公众环境意识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浙江统计, 2009 (11) .[1]胡剑锋, 吴栋.金华市公众环境意识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浙江统计, 2009 (11) .

《认识人民币复习》浅尝 篇8

关键词:人民币;复习;能力

【镜头回放】

上这节认识人民币的复习课时,一开始,我先是问学生: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帮助孩子整理知识。然后就开始一系列的练习巩固,我收集了各种类型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复习学过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整个一节课,学生就开始了做题,感觉学生掌握得还不错,我也觉得很放心。

对于复习课,教师往往缺乏深入思考与研究,总认为复习课就是让学生做做题。而学生提到复习课,也普遍觉得没意思,不断重复做题,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象在复习课中不知不觉成了心中难言的痛。细看这节课,既帮助学生梳理了这个单元的知识,并通过练习,巩固了对人民币知识的理解。仔细剖析,我发现这节课存在以下问题。

【现象剖析】

1.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兴趣缺乏

运用传统的复习课模式,让学生做题,以题促回忆、促巩固。这样,学生能在做题过程中达到熟能生巧。而且复习课中,有些练习题的类型,学生在平时的新课和练习课中接触过很熟悉,学生的兴趣缺乏。

2.要求简单,思维发展受阻

复习课,我让学生多做题,多见各种类型的题目,这节课就成功了。这样注重追求“多”而忽视了对“精”的追求,表面上看,学生会做题了,对知识点理解了。其实,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3.教师目标狭隘,学生建构能力失去发展

提到复习,我想到的是先帮助孩子整理知识,再设计一连串的题目来进行巩固,自认为设计还不错。但是,我觉得这样教师的目标就太狭隘了,千篇一律式的复习课模式,学生的建构能力得不到发展。而且,也不知道教师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练习,这样的练习要达到怎样的熟练程度。

【探索实践】

经过这样一个剖析,我决定借助人民币这一知识载体,和教研组的同事对复习课进行研究,以提高自己对人民币这一单元的知识的深入理解。

1.知识系统整理——系统建构,促进建模

系统整理单元知识内容,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单元知识结构,应用整体原理系统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尤为重要。要重视对单元复习课中的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系统建构。教师上课先引导学生尝试说出这个单元内的所有重要知识,联系旧知识,教师帮助学生沟通单元内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在知识整理的过程中实现记忆系统化,也可以加强易混淆概念的比较,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图式等形式,把单元知识的系统结构呈现出来,实现单元整体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建模。

認识人民币复习课的教学结构主要分为两大块,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和巩固运用、强化提高,从回顾人民币的认识到运用人民币去进行购物,通过这样一条主线,学生对人民币这一单元的知识得到了整体的、综合性的认识。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归纳提炼数学思维能力。

2.精心设计练习——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课堂练习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自己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复习课,又不同于平时的练习课。所以我认为复习课的练习设计要上升到策略指导、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构建数学知识框架。这节课我设计的练习具有如下几个优点:

(1)融练习与新授为一体,练习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我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融合练习,而不是割裂的,做到讲练结合。练习的精心设计并具有针对性。基础性的练习,巩固了对人民币认识的基础,提升性的练习,进行策略的指导、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练习进行交流的时候,基于学情,不面面俱到,做到重点讲解,有的放矢。

(2)练习的环节之间块状呈现、线性串联。人民币的知识多而琐碎,练习的类型多而复杂,面对这样一个情况,剖析教材,基于学情和学生的生活,结构化处理,把整个单元的知识分为两个部分,即回顾对人民币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运用。那么练习的设计,第一块,有基本的数钱、单位之间的换算和换钱,目的是回顾对人民币认识的基础知识。第二块,设计了一些具有思维性的、实际购物的情境,提升孩子对人民币运用的能力。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衔接自然。

3.注重策略指导——形成策略,提升能力

有效的数学教学是过程与结果的和谐统一。让孩子在练习中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思考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的学习不仅是看结果,也要注重过程。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给以学生策略的指导。

(1)经历练习联想的思考过程。设计了两道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1张5角可以换几张2角和几张1角,经历思考的过程。

(2)引导孩子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特意呈现板书:

1张5角可以换1张2角和3张1角。

1张5角可以换2张2角和1张1角。

通过一些提示性的问题、板书,让学生体会到想问题的时候,先想面值大的,再有顺序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方便性,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从而找到方法,自主运用。

(3)小结归纳,形成策略,感受价值。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学生的体会还不是很深刻,于是再通过一个更具有思维挑战性的练习,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20元和几张10元,再次让学生去实践、去体会,由扶到放,整个过程中再进行指导,让学生深刻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感受策略的价值,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研好复习课,让学生思维向纵向漫溯”,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呵护,更是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评课《认识人民币》 篇9

白驹小学 陈子泉

本周三听了一节殷中燕主任执教《认识人民币》校内公开课,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大,一方面感触殷主任的教学业务水平如此精湛,另一方面感触殷主任对待教学工作的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事业不懈追求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现就本节课本人谈谈一点体会:

这节课教学分为三部分: 首先,教学认识人民币:

1.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殷主任设计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都很自豪地表现自己,回答“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殷主任提出:“对照你面前的人民币,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和同桌说一说你认识哪些?还要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的?”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觉的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

2.同桌合作交流后反馈,请学生“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进而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学生的思维由发散指向集中,指出认识人民币的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3.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说教,当学生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殷主任立刻抓住机会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护人民币”。

4.针对这一重点,设计练习:组织学生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 性,而且学生口、手、脑并用,达到了较好的强化效果。

第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时:

1.殷主任创设情境,假设猜谜语这个环节,让学生比较狐狸是一元,而松鼠是9角谁多?再加上一角就一样多,从而得出1元=10角。角和分的进率采用让学生猜的形式,学生受到元与角的启发,不难猜出1角=10分。

2.虽然使学生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对元、角、分进率的小结不可忽视。殷主任指出:“也就是说,10个1分就是1角,10个1角就是1元,我们的钱就是这样积少成多的,1分钱也不能浪费哦!”这里举例说明我国有14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可以建140所希望小学,可以资助35000名失学儿童等,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还渗透了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一举两得。

第三,综合练习力求扎实而不乏拓展,有层次而不乏应用性。总之,殷主任为我们展示一节非常精彩数学课,学期初,周校长就提出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本学期的主攻方向,我认为:向课堂要效率应该成为我们全体白小老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我呼吁:希望全体白小的老师以殷主任为榜样,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白小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0

《认识人民币》

新安街道新安学校小学部 李红贞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2.在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3.注意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养成爱护人民币、节俭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知道进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课堂储蓄罐,是什么?(小兔子)老师会把同学们上课时的好习惯用五角星来表示,咱们把好习惯一个一个的存进课堂储蓄罐,咱们同学们一定想存进更多的好习惯,是不是呀?先来猜个谜语,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买玩具都要用到它。是什么?指名说,大家一起说,存进一颗聪明五角星。钱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生答略,师:钱的用处还真是挺大的,那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所使用的钱叫什么吗?(生:人民币)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板书课题)出示课件1 二:新授,合作学习。

1、认识1元,1角,人民币单位。

同学们都见过人民币吧?在你们的桌子上,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部分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你小组内的同学们。开始。小组活动

师:谁来做光荣的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

生1:这是一元。(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咱们还是看大屏幕吧)课件2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这里有一个“1”,这里有一个“圆”,合起来是“1圆”。师:谢谢你,小老师!

师:这个“壹”是大写的汉字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咱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师:这是什么?课件3(生: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同学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那怎样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生答)

师:在你们的桌子上,就有一元的人民币,有的小朋友举的是这种,它是用纸做成的,我们叫它纸币(齐说);有的小朋友举的是这种,用金属做成的,我们叫它硬币,(齐说)课件4 师:同学们,看仔细啦!看大屏幕。老师这儿还有一个“1元”?课件5 生(齐):1角

师: 1角?不是明明有数字1吗? 生:1后面的字是“角”

师:(板书:角)同学们看得可真仔细,“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1元和1角尽管都有数字1,可是单位不同,差得可就远喽。我这还有一些人民币,课件6,认识吗?指名说,这个同学回答得很好,可是还是有点紧张,掌声鼓励。同学们看最后三枚硬币,都是几分的?(板书:分)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不过现在很少用了。

2、探索,认识元、角、分的进率。课件7

过年的时候,同学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对不对?羊村里的慢羊羊也给小羊们发红包了,它们听说还有许多小朋友因为没钱,不能上学,所以想为希望工程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课件9灰太狼听说了这件事后,也来捐款了,课件11可是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课件12灰太狼得意的说:哈哈,我捐了好多张呢,我比你有爱心。。。懒羊羊哭了:我就捐了一张人民币呜呜。。师:懒羊羊,别哭,别哭,我们来帮你看一看!课件13这是一张——生:1元

师:灰太狼呢,瞧它得意的样子,我们也来帮它看一看,好不好?这是一张——生:1角课件14 师:猜一猜灰太狼捐了几张1角的?指名说

师:咱们大声地数一数,1角2角往下数,好不好?生齐数

师:那1元和10角怎么样啊?课件15(板书:1元=10角)齐读

师:懒羊羊还在那哭呢,谁来安慰安慰它?同学们一安慰,懒羊羊笑了。。。师:沸羊羊也捐了1元钱,想不想看啊?里面都是相同的纸币,课件16这是一张——生:5角

师:猜猜,沸羊羊捐了几张?生答:2张 师:为什么?生答略 师:说得真好,来看看吧。

师:课件17美羊羊也捐了1元钱,里面呢也是相同的纸币,一共有5张,都是几角的呢?生猜测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师:只要是10角就是1元,同学们很会思考问题,真棒,存进一颗聪明五角星。

3、咱们再做个小练习,考考大家,课件18 7元=()角 50角=()元 2元8角=()角 16角=()元()角 会听也是特别好的习惯,存进两颗五角星。

师:同学们,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多少分呢?(指名答,课件19板书1角=10分)齐读。分已经很少用了,可是爷爷奶奶他们在过去可是一分钱一分钱地攒,那么要攒多少分才是1角啊?关于一分钱的故事还有很多,有首歌的名字就叫《一分钱》,你们听过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课件20

三、巩固练习

羊村里的小羊们有了钱,它们是怎样做的呢?

1、喜羊羊把钱存进了银行,第一次存进了两张(课件21)是几角?生答略。第二次它存了三张,课件22一共存了几元几角?生答。

2、课件23美羊羊想给远方的朋友写封信,一张邮票5角钱,怎样付钱呢?小组合作,在桌上摆一摆,比一比哪组摆的方法多?小组活动。

学生汇报摆的方法:课件24(5角);(2角、2角、1角);(2角、1角、1角、1角);(1角、1 角、1角、1角、1角)。有这种摆法的挥挥手

师:你们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付5角钱这一个的问题,多么善于思考啊,再奖励一颗星。

3、师:课件25再过几天就是小红妈妈的生日了,小红想用自己平时攒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一份礼物,那她存了多少钱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26师生共同完成

4、课件27暖羊羊有了钱以后呢,想买一些学习用品,那1元钱可以买哪些文

具呢?生答

师:谁来做一次营业员?(师生展开摸拟对话)

师:一把尺子5角,给你1元,应该找我多少钱?你们想不想自己也买一买? 师对购物活动做出要求。4人小组合作,组长做营业员,其余3人做顾客。顾客要文明、谦让、依次购买,营业员要主动、热情、找钱时要仔细。学生小组活动,交流。

师:同学们,购物活动到此结束,哪组愿意上来介绍自己的购物情况。师:你们合作得很好,存进两颗合作星。

5、课件28老师这还有一些人民币,你认识它们吗?指名说

四、全课总结。

师:时间过的真快,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今天的这节课里,你们都表现得非常棒,你都学会了什么呢?在课堂上,我们向储蓄罐里存进了这么多的好习惯,它将是同学们一生的财富!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制定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就这三点教学目标来说,整节课做到了真正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体现数学学科特点。由于人民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比较多的,因此很多孩子对此并不是零知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课件时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的新课标精神。

(2)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生个性差异。整节课中学生多次进行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了学习,一年级孩子由于思维的发展还比较慢,有些孩子在教师指名回答时站起来就忘记该说什么了,所以作为老师更应该在保孩子自信心和建立正确是数学知识两方面同时下工夫。课中丁老师在课堂巡视中就非常注意学生的合作成果,争取请合适的孩子回答合适的问题,同时更注意了学生学生思维的碰撞,做到抓重点抓难点。切合了学生的学习实际、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3)目标陈述是否便于操作,是否体现认知的层次性。丁老师在让学生当小小营业员时给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小组合作,文明购物,互相交流”。这样就对学生的活动定了具体、明确的目标,让学生知道怎么活动,要注意什么,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这样具体、明确的要求非常有必要,在丁老师这节课体现的淋漓尽致。

2.教学目标的达成

(1)教学目标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体现三维目标。

本节课教师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而且培养了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教师设计的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2)教学方法、手段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整节课中教师设计的贯穿课堂的的小故事以及课堂中的细节都体现了三维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3)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强化,对难点的处理恰当。

这节课给了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的认识,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强化,对难点的处理恰当。

二、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1)丁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细致入微、在教学过程中生动准确地讲解、提问、及时的评价都是对孩子学习环境的一种熏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要产生“我要学习”的欲望,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

(2)数学的理性精神、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 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数的加减法也是进行了复习。

2.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能否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指导学生观察人民币,由国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感情

3.丁老师对教学内容的二次加工尤为深刻

(1)整节课突出数学核心知识和方法,从小动物要求发的奖品不同的这个矛盾出发,让学生思考出了一个共同的新知学习的需要,然后就把小动物发完奖金后的一系列活动出发,贯穿始终的小动物们处理奖金的方式,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孩子爱护人民币并学会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形成概念的网络系统,使教学内容结构化。

(2)内容的呈现形式或调整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一致性程度。突出问题性,如如何购物,如何当好“小小营业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 1.课堂教学的结构

丁老师这节课数学知识教授的顺序与学生认识的顺序一致;教学过程的脉络、层次清晰;各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非常自然;每一项活动的开展关联目标的非常紧密。

2.课堂教学的环节

(1)丁老师以猜谜和小动物们发奖,让学生发现了一个矛盾,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爱好,怎样才能使大家都非常满意呢?这就引出的新的知识“人民币”,导入环节就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新授环节如:小动物要求发的奖品不同的这个矛盾出发,引导学生参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建立概念、得出结论的整个过程,力求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

(3)练习环节能否过有目的、有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技能,能否体现基础性、渐进性和发展性;通过“小小营业员”的变式训练,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多角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4)小结作业环节能引导学生回顾概括、重点强化本课所学、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或者对本课学习加以评价、鼓励,对课后继续探究加以点拨,为后继学习埋下伏笔。

3.课堂教学的调控

这节课中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学生即时学习的任务的关联的非常紧密;教学节奏是否疏密相间、起伏有致;对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资源,教师的临场应对灵活、合理。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

(1)对低年级孩子,丁老师采用的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方法的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合理和谐地使用接受式或探究性等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活泼可爱小动物在教学课件的使用有利于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感知与思维。老师是基于学生认知的需要设计的,并使用传统的教具——黑板板书,同时也让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

2.教学方法的优化

(1)对各课堂要素的优化组合调配得当,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与教

师学生的特点灵活、多样、流畅。

(2)教学方法的运用适度、适合,有创新之处。

五、教学效果 1.学生的参与

(1)学生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参与面非常大。(2)学生的思维有深度,能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3)学习气氛愉悦,学生经常做出想学、好学的情绪反应,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学习的效果

(1)实现了预设目标,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b、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c、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出现生成性目标,并且达成度非常高。

(2)充分利用了一节课的每一分钟,包括课前的猜谜语活动都渗透了数学知识,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自己的收获(3)从教师的教学、以及评价中都能给学生充足的自信去学习和理解新知,这也就看出了教师关注到了学习的隐性效果,包括学习方法、能力、态度、习惯等。

上一篇:迎三八活动方案下一篇:足球绕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