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管理风险(共7篇)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下列关于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B 风险管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即从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等
C 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金融资产和业务组合
D 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
正确答案: B 2.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体现了很多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下列选项没有体现的是()。√
A 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B 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
C 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
D 完全的风险规避制度
正确答案: D 3.以下不属于市场风险的是()。√
A 利率风险
B 汇率风险
C 法律风险
D 商品风险
正确答案: C 4.《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国际活跃银行的整体资本充足率不低于(),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A 8%;4%
B 10%;5%
C 4%;2% D 20%;10%
正确答案: A 5.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A RAROC=(EL-NI)/UL
B RAROC=(U-NI)/EL
C RAROC=(NI-EL)/UL
D RAROC=(EL-UL)/NI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
6.下述商业银行常见的风险管理策略中,属于风险转移的有()。√
A 为营业场所购买财产保险
B 对于不擅长承担风险的业务,银行对其配置有限的经济资本
C 银行对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提高贷款利率
D 将贷款资产证券化后出售
E 要求借款人提供第三方担保
正确答案: A D E 7.商业银行通常采用()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预期损失。√
A 风险规避
B 风险补偿
C 风险对冲
D 冲减利润
E 提取损失准备金
正确答案: D E 8.商业银行积极、主动地承担和管理风险的益处主要有()。√
A 有助于金融产品的开发
B 降低现金流的波动性 C 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本
D 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资本结构
E 有助于获得更多收益
正确答案: A C D 9.关于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B 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
C 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
D 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
E 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正确答案: A B C D E 10.下列关于风险分散化的论述正确的有()。√
A 如果资产之间的风险不存在相关性,那么分散化策略将不会有风险分散的效果
B 如果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为-1,风险分散化效果较差
C 如果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为+1,风险分散化效果较好
D 如果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为正,那么风险分散化效果较好
E 如果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为负,那么风险分散化效果较好
正确答案: A E 判断题
11.结算风险既可以针对个人,也可以针对企业。√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2.市场风险相对于信用风险来说,具有数据优势和易于计量的特点,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种类丰富。√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3.既存在于表内业务,又存在于表外业务,还存在于衍生产品交易中的风险是信用风险。√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4.会计资本是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媒介。√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5.随机变量的方差描述了随机变量偏离其期望值的程度。√
正确
错误
江苏联通公司建立了由公司管理层、内控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以及各相关专业职能管理部门构成的涵盖省、地市公司的内控与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公司内控与风险管理的重大问题和工作向公司管理层和委员会主任汇报并决策。
公司在内控与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下, 按照集团公司对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部署, 按照自身特点组成由专业部门、法律与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门构建的全面风险管理三道风险防线。三道防线起到事前评估预警、事中风险管控、事后问题发现的不同作用, 在职责上既相互分离各有侧重、 又相互制约协同运作。
二、优化组织和人员配置, 推进风险管理工作全覆盖
为扎实推进风险管理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公司尝试“风险一体化” 管理模式, 进一步整合优化部门的人员配置, 将法律人员复用到风险管理工作, 形成有2名专职、4名兼职的风险管理工作团队。各级公司风险管理人员配置到位, 推进了风险管理工作在公司的全覆盖和在专业部门的纵深发展, 为公司防范经营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切实提高公司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将风险管理工作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 为有效动态的发挥风险管理的预警监督作用起到积极作用。
三、与经营管理紧密结合, 建立全面风险一体化管理体系
(一)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逐步深化经营风险预警体系
江苏联通公司不断探索和创新风险管理工作, 形成了以公司风险目录为主要风险识别工具的全面风险评估、关键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的 “点线面”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方式, 既确保了风险管理的广度, 又拓展了风险管理的深度, 多层次、多角度、 全方位地为公司提供风险预警信息, 并不断促进公司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1.构建全面风险评估机制, 促进风险管控效果提升
将年度全面风险评估工作作为风险管理的“面”。定期开展年度、中期等周期性风险评估工作, 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公司年度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贯穿全年各项风险管理工作。
全面风险评估工作采用风险目录评分法方式开展, 根据各级、各风险评估部门的评分结果, 综合计算风险数值、分析预判风险发生的成因、确定风险等级, 根据年度风险分值, 确定省级十大风险, 并以风险提示函的形式提示专业部门选择适合的风险管理策略, 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管控措施, 并在年中、年末跟踪监督风险管控的成效, 以降低各类风险对公司经营发展的影响。
2.强化关键风险评估预警, 着力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将关键风险评估工作作为风险管理的“线”。根据年度风险评估结果, 以影响公司发展、亟需规范的重点领域为切入点, 确定本年度重点管控的重大风险并作为关键风险评估工作内容。公司法律与风险管理部组织相关专业部门成立关键风险评估小组, 小组成员立足本部门的职能分工, 协同进行关键风险评估。梳理重大风险涉及的业务流程, 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式还原生产场景, 通过调查访谈、实地验证、定量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查找风险点, 建立风险预警模型, 制定具体控制措施和监督落实, 并设置相应的风险预警监督指标。
3.开展重点领域专项风险评估, 提高风险响应速度
将专项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 “点”。围绕公司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 以“点”为突破, 有针对性、 有重点地选择专题开展专项法律风险评估,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 以专项风险评估工作的方式, 有效将风险管理工作向专业领域深度推进。
(二) 发挥内控管理优势, 跟踪问题整改, 有效进行风险的管控和监督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将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嵌入业务流程, 明确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和控制责任, 构建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过程控制为基础的内部控制规范, 并成为公司全员的行为准则。每年度, 根据公司管理要求、业务模式变化、系统上线及内外部审计发现问题等情况, 组织财务、计划建设、市场、信息化、综合、 运维等6个专业组, 综合评估公司现有内控规范的健全性、适用性, 开展年度内控规范本地化工作。
将风险理念融于内控规范管理中, 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巡视、内控评审, 集团专项检查、专业线检查等发现的问题, 建立问题清单, 确定问题整改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从“问题导向”出发, 查找内控规范难以落实或执行不力的主、客观因素, 优化完善内控制度流程, 推动内部控制植入日常运营。监督跟进“问题清单” 的整改结果, 促进风险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实现端到端的闭环管理。
(三) 以法律各专项工作为抓手, 加强法律监督与风险管控互为渗透、 相互促进
在风险一体化管理体系中, 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优势, 以法律论证、合同管理、诉讼分析、规章制度梳理为载体, 构建法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1. 开展专项法律风险评估工作, 编制系列专业线法律风险防范指引
充分发挥一体化管理后专业团队的优势, 提升风险研判能力, 围绕公司管理层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专题开展专项法律风险评估,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进行系统分析论证, 对公司内部劳动用工、代理商、业务经营等纠纷多发的管理重点领域, 通过分析评估, 编制标准化、流程化的系列专业线法律风险防范指引, 从法律风险角度进行分析和风险预警。
2.以法律论证、合同管理、诉讼分析为载体, 构建法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实现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合作、 市场营销政策、广告、规章制度等的合法性审核, 法律论证工作重点向支撑一线业务发展延伸, 全力防范公司经营的合法性风险, 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以合同管理系统为抓手, 开展优化和完善流程、提升标准文本使用率和审核时效、合同履行后评估等“三提升”工作, 实现合同管理新常态。 进一步加强合同监督检查力度, 以合同管理为通道, 把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不断融入到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
对全省已结案件进行分析, 梳理风险点, 对责任部门进行风险提示, 并启动问责程序, 追究相关责任;同时充分发挥诉讼案件的重要警示作用, 完善制度流程, 加强专业管理, 防控诉讼风险。以案件诉讼管理为重点, 建立“诉讼责任清单”和“结案评估清单”体系。进一步强化以案说法、以点带面的风险防范案例管理。 认真开展风险案例的分析工作, 深度挖掘案件信息价值、发布相关专业领域法律风险预警信息及管理建议。
四、完善公司风险内控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
江苏联通公司通过风险一体化管理体系, 以风险预警、风险跟踪、风险监督、风险培训宣贯等多元化方式, 努力营造风险管理的氛围。同时, 在全省全范围收集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风险事件, 编写风险案例, 剖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及对企业的影响, 提出加强管控的建议。在公司OA上发布予以警示, 突出“以案为鉴”作用, 以增强全员风险意识, 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避免类似风险案例再次发生。
通过不断践行风险一体化管理体系, 加强对江苏联通公司可能面临风险的有效识别和评估, 不断提升公司风险应对能力, 增强全员风险意识, 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树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理念, 切实发挥风险管理对公司经营管理的支撑作用。
摘要:江苏联通公司全面践行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思想, 结合自身特点, 以“互联网+”为思路, 构建以经营活动、风险内控和法律管理为核心的风险一体化管理体系。在优化整合人员配置、发挥法律和内控管理优势, 将风险管理与江苏联通公司经营管理紧密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 对江苏联通公司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 建立风险预警模型, 动态风险提示监督, 使风险管理系统化、全局化、效益化。
一、全面风险管理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实施应该遵循三项原则,即稳健性、系统性、分散与集中相统一。
二、全面风险管理任务
全面风险管理的任务包括以下六项:(1)把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结合起来。确保企业在预测并分散风险方面的优势;(2)建立易于公司组织内部的理解、实施的风险管理过程;(3)合理安排人员、组织指导和风险行为,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4)对各类风险进行理性划分,合理反映公司商业策略和外部市场环境所对应的风险;(5)建立一个透明、可信、及时和可操作的风险和行为的衡量系统,实现个人行为与企业商业目标和风险管理目标的统一:(6)创造强化的组织意识并关注改善受益的质量和持续性,提高风险承受的能力。
三、全面风险管理方法
全面风险管理是通过建立将各种风险一体化分析的方法和模型,考虑各种风险的相关性,从整体上去反映风险的状况。
四、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无处不在,商业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所有银行工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虽然,商业银行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控制之职。但是,风险控制决不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各级管理层、各个业务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在做每项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董事会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机构,负责衡量银行的总体风险敞口,并对风险管理承担总的、最终的责任。董事会下设独立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判断和决策,管理层必须执行。
五、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实施
2004年6月正式通过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下称新资本协议)中贯穿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是鼓励更多地改善银行风险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正规化、系统化地进行风险管理,以此达到激励商业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目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暂不执行新资本协议。但从发展趋势看,我国商业银行转向全面风险管理已经是必然趋势。
1 制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战略规划
把握“五创新”的基本原则,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战略规划的:一是金融制度的创新。通过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进程。积极创造条件上市,增加银行资本金,有效地提高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二是内部管理体制创新。主要通过建立以科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结合,有效推进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督的分离,从机构设置上为操作风险管理提供组织保障。三是业务流程创新。采用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VAR风险价值法。识别和度量风险,纠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有效增强识别、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从而为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科技手段创新。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实现科技手段创新,已成为银行高效稳健运转的基础和融入现代社会的前提。
2 建立风险评级模型
在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由于在企业财务欺诈现象严重、数据积累量不足、金融产品发展不充分、区域风险差别显著、道德风险异常严重等因素影响下。许多数学模型一时在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中还难以发挥其功效。如何深刻理解中国的金融风险,建立起有效的风险评级模型,这里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学习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和设计结构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国银行系统的业务特点和管理现状,研究设计自己的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为建立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奠定基础。
3 完善内控机制
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必须从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人手。在内控体系设计思路上,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体现“过程方法”的原则,即不再以传统的风险分类为管理对象,而是以过程为控制对象,在业务和管理过程中控制风险。在对风险的控制上。针对绝大部分风险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情况,将控制的重点放在操作风险上。研究人事风险控制的方法与策略,并通过建立和完善人事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把操作风险和风险管理职责。落实到机构、部门和个人。
4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预警系统
应在银行内部成立专业化机构,组织调配各类资源,持续和深入开展内部评级体系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工作。并对相关的业务流程和决策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完善,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化风险管理的需要。注重开发和使用市场风险管理系统。要多渠道收集和积累各项业务交易数据:引入先进的分析方法,如动态敏感度分析、蒙特卡洛模拟以及系统仿真等技术;提供风险管理的依据,如设定风险限额。加强对操作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高级计量法的研究,争取尽快达到符合標准法的要求,努力提高操作风险计量能力,以加快全面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建设步伐。
5 国际化分散信用资产
可保风险的条件:风险不是投机的,风险必须是偶然的,风险必须是意外的,风险必须是以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保险的宏观作用1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2推动商品的流通与消费3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4有利于财政和信贷收支平衡的顺利实现5增加外汇收入,增强国际支付能力6动员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
保险的微观作用:1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2有利于企业增加经济核算3有利于企业加强危险管理4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5有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
保险公司的功能:组织经济补偿功能、掌管保险基金功能、防灾防险功能、融通资金功能、吸收储蓄功能
保险利益原则的构成要件:1.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2.保险利益必须是可以确利定的益3.保险利益必须是经济利益
保险利益的意义:1.限定了保险保障的最高限额2.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3.划清了保险与赌博之间的界限
代位追偿原则是指在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推定全损,或者保险标的由于第三者责任导致保险损失,保险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赔偿责任后,依法取得对保险标的的所有权或对保险标的损失负有责任的第三者的追偿权。意义:防止被保险人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从保险人和第三者责任方同时获得双重赔偿而额外获利,确保损失补偿原则的贯彻执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利于被保险人及时获得经济补偿。
代位追偿权产生的条件:保险事故的发生是由第三者的责任造成的,致害人依法应对被保险人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保险人按合同的约定对被保险人履行赔偿义务后,才有权取得代位追偿权。损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受损的标的均在保险责任范围内;
受益人与继承人的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受益人享有的是受益权,是原始取得;继承人享有的是遗产的分割,是继承取得。受益人没有用其领取的保险金偿还被保险人生前债务的义务;但继承人在其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有为被继承人偿还债务的义务。
最大诚信原则:指保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保险合同当时及在合同的有效期内,必须以最大的诚意,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互不欺骗和隐瞒,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否则,保险合同无效。
最大诚信原则的主要内容:
(一)告知
(二)保证
(三)弃权与禁止反言.告知是指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将与保险标的有关的重要事实如实向保险人陈述,以便让保险人判断是否接受承保或以什么条件承保。保证指保险人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对某一事项的作为与不作为或某种状态的存在与不存在作出许诺。
保险人弃权的必备条件:1保险人必须知道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有违反告知义务或保证条款的情形,因而享有合同解除权或抗辩权。2保险人须有弃权的意思表示,包括明示表示和默示表示3保险事故发生后,保单持有人逾期通知保险人仍接受。4在保险合同有效期限内,保险标的危险增加,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或者请求增加保险费,当保险人请求增加保险费或者继续收取保险费时,则视为保险人放弃合同的解除权。
为什么损失补偿原则不适用于人身保险?人身保险合同不是补偿性合同,而是给付性合同,保险金额是根据被保险人的需要和支付保险费的能力来确定,当保险事故或保险事件发生时,保险人按双方事先约定的金额给付。
保险人在如下情况取得对第三者的代位追偿权: 1)第三者对被保险人的侵权行为,导致保险标的遭受保险损失,依法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2)第三者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根据合同的约定,第三者应对保险标的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3)第三者不当得利行为,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依法应承担赔偿责任。4)其他法律规定。
委付成立的要件:保险标的推定全损;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出;被保险人须就保险标的的全部进行委付;委付不得附有条件;委付须经保险人同意
重复保险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同一保险标的及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期间;同一保险危险;与数个保险人订立数个保险合同,且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标的的价值。
保险人的义务:1.及时签单义务2.保密义务3.赔偿、给付义务4.承担合理费用义务
保险人的权利:1.收取保费权利2.调研保险标的的情况3解约权与增费权4享有代为权5不承担赔偿权利
投保人的权利:1解约权2保单现金价值所有权
投保人的义务:1交纳保费义务2通知义务3避免损失扩大义务
商业保险与赌博比较1.目的不同。保险是以适当的保费支出转嫁风险,获得经济生活的安定。而赌博以小博大,目的在于发财。2.条件不同。参加保险不仅要交保费,而且必须对保险对象具有保险利益,所报风险为纯粹风险。而赌博则基本上是有钱即可参与
3.机制不同。保险是在被保险人之间进行的风险分摊,是一种互助共济行为。而赌博的风险完全是人为的,输赢完全是赌博双方之间个人的事。4.社会后果不同。保险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助动器。而赌博则会带来家庭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不安定,甚至引发刑事犯罪
简述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共同点1.两者都是以风险作为研究和管理的对象。
2.两者都是以概率论和大数法则等数学和统计学原理作为其分析的基础和方法。
3.保险是风险管理最重要、最有效的制度性工具之一。4.加强风险管理是提高保险经济效益的手段。区别:最主要的区别表现在风险管理所管理的风险范围要大于保险的范围。前者管理所有的纯粹风险以及某些投机风险,而后者只是对付纯粹风险中的可保风险。何谓近因原则?如何判断损失近因?
答:近因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若引起保险事故发生,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近因属于保险责任,则保险人承担损失赔偿责任;若近因属于除外责任,则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只有当承保危险是损失发生的近因时,保险人才负赔偿责任。
判断近因的基本方法有两种:(1)从原因推断结果,即从最初的事件出发,按逻辑推理直至最终损失的发生,最初事件就是最后事件的近因;(2)从结果推断原因,即从损失开始,从后往前推,追溯到最初事件没有中断,则最初事件就是近因。
比较委付与代位追偿的区别。
答:(1)代位追偿只是一种纯粹的追偿权,取得这种权利的保险人无须承担其他义务;而保险人在接受委付时,则是将权利和义务全部接收,既获得了保险标的的所有权,又须承担该标的产生的义务。(2)在代位追偿中,保险人只能获得保险赔偿金额以内的追偿权;而在委付中,保险人则可享有该项标的的一切权利,包括被保险人放弃的保险标的所有权和对保险标的的处分权。在委付后,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处置而取得的额外利益也由保险人获得,而不必返还给被保险人。
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应该如何处理争议?答:保险争议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四种:1.协商:争议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在平等、互相谅解基础上对争议事项进行协商,取得共识,解决纠纷的方法。2.调解:在合同管理机关或法院的参与下,通过说服教育,使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平息争端。3.仲裁:争议双方依法仲裁协议,自愿将彼此间的争议交由双方共同信任、法律认可的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居中调解,并做出裁决,一裁终局。4.诉讼:保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按有关法律程序,通过法院对另一方提出权益主张,并要求法院予以解决和保护的请求的处理争议的方法。
财产保险有何特征?答:1.保险标的为各种财产物资及有关责任;2.保险业务的性质是组织经济补偿;3.经营内容具有复杂性4.单个保险关系具有不等性。
试比较再保险与原保险、共同保险的区别。答:再保险与原保险的区别:(1)主体不同。原保险主体一方是保险人,另一方是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再保险主体双方均为保险人。
(2)保险标的不同。原保险中保险标的既可以是财产、利益、责任、信用,也可以是人的生命与身体;再保险中的标的只是原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承保合同责任的一部分或全部。(3)合同性质不同。原保险合同中的财产保险合同属于经济补偿性质,人身保险合同大多属于经济给付性质;再保险合同全部属于经济补偿性质,再保险人负责对原保险人所支付的赔款或保险金给予一定补偿。再保险与共同保险的区别在于:共同保险是多家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建立保险关系,是横向联系,就分散风险的方式而言,是风险的第一次分散。再保险是保险人与保险人建立保险关系,是纵向联系,是风险的第二次分散。保险合同的基本内容:主体部分,包括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名称及住所,有多个受益人的需标出受益顺序及份额;客体部分,即明确保险利益的部分,主要载明保险标的、保险价值和保险金额,权利义务部分,包括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保险费及其支付方式、保险金赔偿或给付方式、保险期限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违约责任等。其他申明事项
.投保方违反告知义务的常见情形:1由于疏忽或对重要事实误认为不重要而未告知;2因对重要事实认识的局限导致的误告,但并非故意欺骗;——误告3隐瞒重要事实,故意不告知;——隐瞒4捏造事实,故意作不实告知。——欺诈.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对于投保人因故意或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虽可以解除合同,但该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解除事由起30日内必须行使。更重要的是,针对如实告知义务的问题,规定了两年的不可抗辩条款: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
保险合同的特点:
1、双务性
2、射幸性
3、补偿性
4、条件性
5、附和性
摘要: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当今全球商业银行所追求和实践的最佳风险管理标准。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缩短管理差距、提升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作为构建全面风险模式的重要一环和主要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基础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风险控制等流程方面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风险管理流程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bY,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99(2011)0l一0084—0
3一、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特别是金融自由化、全球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大和银行、巴林银行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表明,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而形成的。自2004年通过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C()SO(Comx“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委员会颁布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等一系列国际协议、框架以来,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领域发生了巨变,即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从片面追求利润的管理模式,向实现“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最大化的管理模式转变;从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向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方式转变;从侧重于对不同风险分散管理的模式,向对各类风险实行全面、集中管理的模式转变。它体现了面向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 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方位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以及全员的风
险管理文化等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正在并必将对整个金融领域产生深远和积极的影响。
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自20世纪80年代至90十年代以来,其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发展相当落后。直到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为适应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的需要,在全面风险管理领域开始探索并积极实践,借鉴并实施《新巴塞尔协议》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最佳捷径。2008年中国启动了全面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准备工作,并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新资本协议。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现状
(一)风险识别环节
有效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但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和考验。风险识别主要关注的问题是:风险因素、性质以及后果,识别的方法及其效果。风险识别分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由于风险处于多维状态,因此需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判断。制作风险清单分析风险种类是分析风险事件原因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风险识别一般使用专家调查列举法、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情景分析法、分解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方法等。在目前的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下,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已开始运作,但是风险识别方法比较单一陈旧,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素质和能力比较低,过多关注信用风险的识别。对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缺乏有效风险识别。
(二)风险计量环节
风险计量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资本监管和经济资本配置的基础。准确的计量结果需要良好的风险模型,例如针对信用风险的RISKME7FRICS、CREDIT~METRICS、KMV模型,针对市场风险的Ⅵ峡模型等。模型开发任务艰巨,难度在于其所采用的数据源是否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充足性,以确保最终模型真实反映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对不同类别的风险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基于合理的假设和参数。计量承担的所有风险,并尽可能准确计算可以量化的风险和评估难以量化的风险。商业银行还必须认识到各种计量方法的优劣,关注模型风险,采用压力测试等分析手段进行补充,并注意到银行自身需具备的有关条件。在目前的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下,商
业银行的风险计量基本处于空白,个别模型处于开发中,采用模型的现实条件尚不具备,风险管理人员的能力与实际要求尚有很大差距。
(三)风险监测环节
一般商业银行的风险监测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监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KRIS),以及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趋势,确保能将风险预先识别出来;二是报告商业银行所有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估结果,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或控制的措施及其效果和质量。满足不同风险管理层级和职能部门关于风险状况的多样性需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构建强大、动态和交互的风险监测报告体系,对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效率和质量意义重大,直接反映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在目前的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监测初步实施,初步建立若干量化的监控指标,但不成体系,偏重于信用风险,未完全覆盖其他风险领域,尚缺乏对风险因素科学系统的评估,缺乏风险管理专业人员与信息技术运用的相互支持。
(四)风险控制环节
风险控制是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策略与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在日常风险管理操作中,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采取从基层业务单位到业务领域管理部门,最终到达高管层的模式。在目前的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制度已经建立,分层级的风险控制的组织和人员已明确,从制度、技术、人员设置和教育培训等方面对业务单位和产品的关键风险点有明确揭示,初步建立起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但在经营目标和风险管理战略、措施的匹配性方面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的事前、事中的风险识别和计量方法。风险控制的程序和体系需要进一步充实、优化。
三、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对策
在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视角下,以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其他辅助部门为主体,实现对风险管理流程处理的科学分工和协调配合,实现系统、全面、集中和专业化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与控制。
(一)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构造增值型业务流程
首先从价值链分析法来看。商业银行应着眼于活动和流程对顾客价值的大小。对商业银行来说,绝大部分不增值的活动和流程多是不必要的审核与监督,以及折
衷协调等环节。这些活动对商业银行来讲并无任何价值附加,可全部删除,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浪费。其次,业务流程设计不应局限于原有的组织范围内,原则上应超越组织界限,以最自然的方法加以灵活调整。此外,业务流程的设计应尽量采用并行而非顺序方式,这可以通过网络以及数据库技术,使许多需要共享的活动如新产品的开发和信用的评估等转为同步方式。
(二)以金融创新为中心,创建多样化业务流程
在设计业务流程时,应区分不同的客户群,以及不同的场合设计不同的流程版本,而不必事无巨细,以繁驭简。以标准化的流程来应付多样化的消费者,往往无法满足顾客在质量与时间方面的要求,商业银行流程再造强调在业务处理上应该具有灵活性。例如在贷款申请的受理上,可以设计出低、中、高三个风险类别的流程。经过初步信用审核后,对低风险客户可交由低风险流程小组以更为简化、迅速的办法处理;对于中度风险的客户则按例行的标准化程序加以办理;对于高风险客户,则须由高风险流程小组附加特殊的处理机制来分析和研究。
(三)超越组织界限,实现从职能管理到面向流程管理的转变
业务流程再造强调面向业务流程,将业务的审核与决策点定位于业务流程执行的地方,缩短信息沟通的渠道和时间。提高对客户和市场的反应速度。也就是说,业务流程再造应不囿于现有的组织界限,而应专注于整个业务流程。业务流程设计不应局限于原有的组织范围内,原则上应超越组织界限。以最自然的方法加以灵活调整。在任用通才而非专业人员的情况下,许多跨部门的作业可以整合为一体。如在消费贷款申请的受理上,借助于一套精密的软件系统——专家系统的成功开发,把原来的信用审核员、估价员等专才的活动压缩为交易员一人的工作,减少活动的传递和重复.提高了流程的效率。也就是说,业务流程再造强调从整体流程全局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的目标,设计和优化流程中的各项活动,消除本位主义和利益分散主义。
(四)打破传统作业方式。实现业务整合各个部门的工作如果是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最终结果.就可以合并为一个工作组来完成,所产生的新工作不再围绕各自的具体任务,而是共同的最终结果。如商业银行目前正在组建和运作的各种业务处理中心(如贴现中心、个贷中心等)就遵循上述原则。通过成立工作团队和建立信息处理系统,几乎所有的相关工序都
可以同时进行,至少会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如可以将连续和平行式流程改为同步工程。所谓同步工程,是指多道工序在互动的情况下同时进行。而连续式流程是指流程中的某一环节只有在前一环节完成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即所有环节都按先后顺序进行。所谓平行式流程,就是将流程中的所有环节分开,同时独立地进行,最后将各工序的成果进行汇总组合。平行式处理的风险在于:虽然各工序按标准进行,但偏差总是难免。且所有的偏差只有最后才明确地暴露出来。连续式流程和平行式流程的共同特点是慢,即流程周期长。商业银行目前对信贷业务处理流程的改造,正是将连续流程改为同步流程的一种可贵尝试。(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增强风险监控的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审核与监督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凡是电脑能完成的都交给电脑去做,只有电脑不能完成或需要人工控制的关键环节才交给人脑去做。也就是说,大量日常繁琐重复的工作都可以交给电脑去做,人脑只做电脑无法完成的工作或需要人脑把关的少数关键环节。在传统的流程中,由于被分开来的工序较多,因此需要审核与监督来把分开的工序再“粘结”起来。而通过流程优化,组合多个工序,减少了连接点,增强了风险监控的有效性,减少了审核与监督。
(六)提供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问的单点接触
《WCO (世界海关组织) 风险管理指南》
简介及相关定义
1.《WCO (世界海关组织) 风险管理指南》简介
《WCO (世界海关组织) 风险管理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 是由世界海关组织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WCO) 旗下的常设技术委员会 (Permanent Technical Committee, PTC) 组织人员编写的, 于2003年6月发布。《指南》详细描述了海关实施风险管理运行模式的具体措施及相关结论;列出了不同级别的海关监管、风险管理、稽查过程模型;举例说明了风险甄别、选取流程图, 旨在介绍风险管理在贸易便利和通关手续简化、海关监管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方面能够起到的作用。
2.相关定义
《指南》关于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定义如下:
(1) 稽查监管方式:海关通过检查稽查对象的相关文件、记录、运行系统、商业数据等验核申报手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违反海关监管行为:违反或企图违反海关法的行为。
(3) 文书:任何用于记录和已经记录了数据的物理或电子媒介。
(4) 行政互助:一国海关代表或联合另一国海关采取的执行海关法或预防、调查、抑制违反海关监管行为的行动。
(5) 风险:违反海关法的可能性。
(6) 风险分析:系统使用有效信息来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的作业。
(7) 风险区域:存在风险的海关执法程序和国际贸易环节。
(8) 风险评估:通过评估风险等级和与预先设定的标准、目标风险等级或其他标准相比较, 系统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级。
(9) 风险提示系统:由多种具体标准组成, 用于选取和捕获潜在的违反海关法活动的实战工具。
(10) 风险管理:由管理程序与实践组成, 为海关处置存在风险的物流或货物提供必要情报的系统应用工程。
(11) 风险档案:基于收集、分析、归类过的情报信息, 由预先设定的风险提示信息组成的档案。
(12) 系统监管方式:用于确保贸易者运行系统中包含遵守海关法的自我检查和监管环节的措施。
风险管理实施步骤
1.建立风险管理环境
(1) 战略级风险管理。海关总署通过研究风险信息确定风险区域, 剔除低风险领域, 并在实际执法过程需要时介入下级风险管理行动。该级别风险管理区域包括, 国家政策类 (如缉毒、扫黄打非等) 、进出口禁限制类 (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等) 、国民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商业政策措施 (如知识产权保护、关税普惠制等) 、配额管理、税收政策等。
(2) 行动级风险管理。可由各级海关系统依据风险评估, 确定实施有效监管所需的监管级别, 例如, 对一家进口公司实施稽查, 或如何有效部署有限的人力、设备资源。采用该级别风险管理, 可使海关从被动的“看门人”式监管, 转变为主动选取高风险通关活动进行监管。
(3) 战术级风险管理。由现场关员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实施的风险管理。该级别风险管理通过情报、经验、技能和预先设定的执法程序, 决定哪个通关环节需要重点注意。
2.风险确认
确认风险的本质、发生原因和方式是进一步分析的基础。该环节需要对现行监管流程做深度描述, 包括下列要素:参与监管人员、监管对象、利益共同体;优缺点;风险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及嫌疑人;逃避海关监管后造成的威胁和影响;能够逃避海关监管的原因。
3.风险分析
即根据发生概率和后果严重程度分析风险并决定监管方式。分析应包括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综合上述风险要素分析形成风险水平评估。如果评估等级较低, 说明风险处于可接受范畴, 无需采取行动。建议运用守法衡量制度支持风险分析。
4.风险评定与优先级划分
将风险评估水平与预先确定的标准相比较, 评定风险等级以确定管理优先级。风险等级的评定方式多种多样, 以高、中、低三个等级最为常见。在复杂背景条件下, 可采用较为具体的评定方式, 如评定为1到100。该种评定方式更精确, 但仍需要先确定高、中、低级的分类。
5.风险处置
除对优先级较低的风险采取监控外, 针对其他风险应制定并实施具体的、涵盖大部分监管资源 (人力、财力、技术) 的管理计划。
6.监控与审计
该环节是对风险管理系统的效率、效能、成果和可能产生影响的变化进行监控和审计。为确保风险管理系统持续有效, 就必须对已确认过的风险进行评估, 并且能够灵活反映新的风险。针对各级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评估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化行为。
(1) 对于风险档案有效性评估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捕获率。评估和审计应该包含在海关的日常执法检查过程中, 也可由系统外部的国家审计机构执行, 尽管所选择的范围和方法有所不同,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查找流程中的漏洞并提出改进建议。海关应通过世界海关组织、贸易商信息国际数据库等获取信息资源, 从而保证风险提示信息的实时更新。应经常检查风险档案以保证时效性并剔除失效信息。同时, 应实施突然的随机检查, 因为经常和海关打交道的公司可能会了解到档案的建档方法甚至档案本身, 另外突击检查还可以有效地发现风险形式的改变和其他类型的风险并评估其重要性。
(2) 对于风险管理流程的审计评估, 应纳入到对整个海关监管流程有效性的审计中, 并重视外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各级风险管理的一线关员都应加入到上述评估审计中, 一线关员的反馈至关重要, 是保持风险管理有效性和时效性的基础。
7.文书管理
应设立包含风险选取原理和风险评估前提记录的风险登记簿, 进而建立涵盖全部重要信息的稽查计划。
守法衡量
“守法衡量”产生于用统计有效随机取样技术, 确定贸易商、承运人、进口货物守法等级的过程中。系统化合理设计的守法衡量措施可以提供客观、统计有效的结果, 该结果可作为确认违法领域的判断工具。
守法衡量应与风险评估、风险档案及其他风险捕获程序配合使用, 若使用得当, 守法衡量结果可改进风险评估措施, 评估海关自身税收、执法领域表现, 提高效能效率。
1.守法衡量领域
应用风险管理的海关在确认风险优先级时的常用方法之一就是“10~80”分析法, 即占总量10%左右的贸易商, 完成了超过80%的进出口贸易活动。通过重点关注这些业务量最大的10%的贸易商, 海关便可确保对国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进出口活动得到最有效的监管。针对上述监管对象的守法衡量领域如下:
(1) 申报单证。包括税则归类;申报价格;原产地。
(2) 流程。包括进出口 (涉税货物) ;中转业务;进出仓库、自由贸易区。
(3) 纳税。包括按时按量缴纳税费;抵押物。
(4) 运输。包括货物数量准确申报;舱单或其他运输单据中有对货物的准确描述;集装箱数量和识别码准确申报;承运人合法资质。
(5) 特别关注。包括税则归类;公众健康安全;知识产权与版权保护;贸易协定执行情况;标记在货物上的原产地国别;高税率商品;重点监控对象。
2.守法衡量流程
基于数据 (进出口记录) 、工具 (统计分析) 和分析方法 (对贸易商或商品的系统分析) , 海关可以对许多项目的守法程度得出合理、明确的结论。守法程度适用于交易过程的每一环节, 例如在进口过程中的舱单、货物申报、纳税等。海关应划定特定的贸易范围, 在此范围中利用统计有效取样技术, 选取具体的交易或项目。贸易范围的划定, 应根据守法衡量结果进行修正。海关同时还应对可接受的守法程度做出决定, 例如, 在特定贸易范围中选取交易或项目的守法程度等于95%即被认定为可接受程度, 可接受程度也被称为容忍度。守法程度核查的对象包括, 货物申报、贸易商、中转业务、自由贸易区或仓库、舱单或其他运输单证、承运人等。
(1) 在对货物申报环节进行守法程度核查时, 应考虑的部分核查要点:一是申报单证是否准确有效。二是货物实际数量与申报是否相符。三是在货物上标识的原产地是否与申报相符。四是货物描述是否与货物匹配。
(2) 如果开展针对特定商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守法程度核查, 容忍度为95%。那么, 建议流程如下:在统计有效的申报货物中取样核查商品编码;如核查结果容忍度低于95%, 应继续对相同商品编码货物进行原产地核查, 结果容忍度仍低于95%, 则需对主要进口商进行检查;如进口商守法程度低于95%, 那么, 海关应采取以下措施:通知进口商 (“通知守法”) 、针对违法领域建立风险档案、检查进口商整改情况、加大稽查次数、对拒不整改的则实施行政处罚。
(3) 在监管体系内应用守法衡量检查结果。包括:确认税收漏洞;预防大范围的商业欺诈;评估主要经济产业表现;评估主要进出口商表现;提高商界守法程度;准确衡量国际贸易;有效部署监管资源的依据, 对守法程度高的企业在进出口活动中减少检查, 对守法程度低的企业增加检查;为更新现行的高风险交易选取标准提供信息;提高海关风险管理的整体效能;为确定具体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我国现行海关风险管理模式
我国海关总署早在1999年就发布了《海关风险管理制度》, 明确了风险管理的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范围、操作步骤、基本要求和风险信息的资源管理与利用。经过十年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在H2000、电子口岸等作业系统投入使用后, 海关风险管理的操作分工进一步细化和专业化。2009年, 海关总署署发布《分类通关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标志着中国海关将现代风险管理理念转化为实践应用, 并在方案中再次强调风险管理是构建大监管体系的中心环节。而海关总署2011年4月发布的《2011年推进分类通关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从全国海关开展改革的情况看, 以企业分类管理和风险分析为基础的分类通关作业模式已初步建立”。2012年7月发布的《海关分类通关改革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国海关全面推开分类通关改革。”
由此可见, 目前我国海关的风险管理包括企业分类管理和风险管理两部分, 且两者是相辅相成、彼此支撑的关系;实施风险管理的直接目的, 是作为大监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服务分类通关, 间接为海关整体监管体系的完善, 乃至中央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我国现行海关风险管理机制
《海关总署关于加强分类通关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 (署稽发[2011]330号) 中提到:“总署将推动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相互支撑、相互衔接的风险分类工作机制, 保障分类通关改革的全面推进, 有效防控内部执法、管理、廉政风险和外部管理对象风险”。该机制完全建立后将形成风险管理的闭合链条。
1.事前规范管理
(1) 商品规范申报。包括关税部门完善《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维护管理机制;审单部门对报关单商品申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审单部门将不规范申报企业信息通报给风险管理部门。
(2) “三预”工作 (指预归类、预审价、原产地预确定) 。包括关税部门实施“三预”工作, 并将涉及的企业和商品通报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以“三预”工作为基础, 拓宽适用低风险作业模式的企业范围。
(3) 企业注册管理。包括企业管理部门对企业信息进行收集、审查, 并开展实地查看和巡查;企业管理部门对特定企业实施通关布控, 并将高风险企业相关信息通报给风险管理部门。
(4) 验证稽查。稽查部门对符合AA类企业管理条件的企业开展验证稽查, 为扩大高资信企业范围、提高低风险类别报关单比率提供支持。
2.事中风险防控
(1) 风险参数管理。包括:各业务职能部门加工各自业务领域的风险参数, 或向风险管理部门提出相关建议;审单部门在作业中发现各业务领域风险和跨业务领域风险, 应加工风险参数, 或向风险管理部门提出防控建议;风险管理部门进行企业风险分析, 建立企业风险评价标准, 设置企业风险参数;及时更新转化风险参数, 引导企业守法自律;加工风险参数, 防控跨业务领域风险;研究风险参数加工技术并向业务职能部门提供培训;外脑机构负责加工相关业务领域一级风险参数;各业务部门加工二级风险参数, 外脑提供技术支持;总署风险参数维护管理分中心监控全国范围内企业异地报关异常情况, 防止企业转移口岸规避海关执法, 促进执法的统一性。
(2) 风险布控管理。包括:通过对风险信息情报的研判分析, 提高通关环节风险防控能力, 对重点审价商品以风险参数提示现场作业环节;风险管理部门和现场作业环节兼顾传统和非传统职能领域的风险布控工作;风险管理部门结合监管部门和现场作业环节的建议, 设定各类随机布控比率;风险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共同规范风险布控指令下达和现场执行反馈。
(3) 未知风险控制。未知风险主要存在于低风险单证审核和低风险快速放行作业模式下有问题的报关单, 包括:各业务部门提高风险参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降低未知风险报关单的高风险概率;科学设置不同风险类别报关单的随机布控率, 提高未知风险报关单的随机布控率;各业务职能部门加强与现场作业环节的联系配合, 总结风险参数执行情况, 及时将现场发现的问题转化为风险参数或风险布控指令。
3.事后监管评估
(1) 常规稽查。包括:稽查部门负责对低风险类别报关单涉及企业进行监管;风险管理部门定期更新低风险企业名单和未知风险涉及企业, 并提供给稽查部门;稽查部门加强日常稽核工作, 通过事后监管查缺补漏。
(2) 专项稽查。稽查部门针对未发现问题, 或无法确定问题的高风险企业、注册失实、“卖单”企业实施专项稽查, 并将稽核结果反馈给风险管理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 为维护风险参数和加强企业管理提供支持。
(3) 企业分类管理。企业管理部门实施企业动态分类管理机制, 及时调整企业类别, 为企业风险参数设置提供支持。
(4) 绩效统计评估。统计部门协同相关部门界定发布分类通关统计口径和评估指标, 对分类通关中风险分类整体效果作评估, 同时为各职能部门调整风险参数、提出风险参数表的增减和结构调整建议提供支持。
《指南》与我国海关风险管理模式的比较
与我国海关风险管理模式相比, 《指南》中的风险管理模式适用于进出境运输工具、旅检、行邮、货物通关等几乎全部的海关监管领域, 而目前我国海关只有在分类通关领域将风险管理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风险管理流程, 其他监管领域的风险管理模式尚未成型。
在守法衡量方面, 我国海关从201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包括了《指南》提到的衡量指标, 有力支撑了分类通关的实施, 但守法衡量的结果, 即企业分类结果仅用于支撑海关系统监管, 而《指南》中的守法衡量结果不仅应用于海关系统, 更扩展至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部门。
《指南》对风险管理中涉及的各项术语均做了明确定义, 而我国海关除1999年发布的《海关风险管理制度》除对“风险”进行了范围描述之外, 再未在任何文件中发布过定义类解释, 不利于关警员正确理解和执行风险管理的相关举措。
建议
第一, 企业动态分类管理或应按照关区内占总体进出口贸易量80%以上的前10名重点企业进行重点监控, 符合条件的可提高企业分类等级, 即便其贸易额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中的规定额度。这样更符合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 可操作性更强, 也有利于外贸企业向中西部地区集中。
第二, 在对轮船、飞机、边民自驾车等进出境运输工具实施检查的一线监管科室和旅客检查科室中, 可建立《指南》中提到的风险档案, 由资深关员和缉私警察根据检查经验和历史查获案件进行整理编写, 包括风险本质、风险特征、风险类型、风险处置预案和执法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如执法依据和证据固定方法) 等。该档案应便于一线关员调阅, 其内容也要及时更新。
第三, 加强同世界海关组织和国际商界组织的联系, 及时获取国际贸易中新出现的风险信息或风险形式。同时, 可通过情报共享了解同我国发生贸易的高风险境外企业, 帮助我国企业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第四, 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海关业务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办法》, 仅针对风险分类考核和风险信息处置考核, 而不是对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考核, 此方面是否可以参照《指南》关于对风险管理监控和评估环节的指导意见, 完善考核制度, 进而提高风险管理的综合效能。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海关业务量快速增长与海关监管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 对《WCO风险管理指南》进行翻译解读, 并与我国海关风险管理运行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我国现行模式的优点与存在问题, 提出改进建议, 旨在为我国海关风险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WCO,风险管理,分类通关,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RISK MANAGEMENT GUIDE.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June2003.
[2]海关风险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1999, 8.
[3]分类通关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009, 5.
[4]2011年推进分类通关改革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011, 9.
[5]海关分类通关改革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012, 7.
[6]海关总署关于加强分类通关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011, 9.
[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010, 11.
[8]海关业务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012, 4.
短期融资券;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F83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0-0026-02
一、前言
短期融资券是我国融资方式的重大突破,是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从其首次推出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其间,由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上出现的乱集资、乱提高利率、乱拆借的三乱现象,于是央行停止了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审批工作,到2005年5月,央行颁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短期融资券才得以重启。重启后,首批5家企业的7只短期融资券109亿元的发行量被一扫而空,而后续发行的短期融资券也受到了同样的追捧,短期融资券无疑已成为了企业融资的新宠,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虽然目前信用评级机构对短期融资券的信用评级均为A—1(最高信用评级),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期融资券的风险低,如2006年福喜事件的发生就给迅速扩张的短期融资券敲响了警钟。因此,对短期融资券风险防范的分析研究,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短期融资券的风险
短期融资券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方式,伴随着显著或潜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用风险,就是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的风险
企业短期融资券的核心风险就是发行人的信用风险。产生信用风险的因素主要是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违规成本低,与企业财务状况紧密相连的风险提示处于空白阶段。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当债务提取突然增加,有可能迫使机构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资产。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使流动性风险按其分类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表象:一是银行自销自买短期融资券的行为,很容易导致兑付风险的产生。二是隐性担保蕴含的风险,即承诺风险。
3.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当利率发生变化时,投资者除了有可能受到再融资或再投资的影响之外,还面临着市场价值或现值的不确定性。短期融资券所面临的利率风险按其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投资者而言,其风险变现为市场价值或现值的不确定性对其投资收益的影响;二是对发行者而言,则是指当利率发生变化时,对其再投资、再融资的影响。
4.评级风险
评级风险是指信用评级服务专业机构对评级对象不公正的信用评级,而隐藏了潜在的有可能造成的信用缺失、市场混乱无序乃至发生经济危机的现象。一是评级缺乏时效,短期融资券发行时的评级容易终身化。二是评级手段滞后,没有体现短期融资券的特殊性。三是评级标准不统一,目前企业短期融资券评级尚没有相关统一指标,给评级公司开展短期融资券项目信用评级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四是监管主体缺位,目前,《企业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并未涉及对评级机构如何进行监管。
三、我国短期融资券风险管理的建议
为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金融经济的发展,我们在发展短期融资券的过程中,必须完善其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规范信用评级市场
信用级别是投资者评判短期融资券风险最主要的指标,评级机构的公正性、其采用的评级制度的合理性及评级结果的公正性大都成为短期融资券风险控制的基石。因此,要发展短期融资券市场,监管部门就必须规范信用评级市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评级机构服务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具体措施包括,一,统一规范评级制度,解决我国信用等级与国际的接轨问题,明确两者之间的平衡与差异。二,充分体现短期融资券评级的市场化,监管部门应下力气改革和完善目前的评级体系,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整顿信用评级机构,提高评级水平。三,我国信用评级应坚持自主创新为根本,同时将国际先进的评级技术和合理经验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与我国来信用经济建设相联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体系,保证我国自身对信用评级业的主动权提高我国国内信用评级水平。四,培养高水准的业务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五,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评级机构等其他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保证央行对其在发行短期融资券方面的监督处罚权,并把处罚具体化,监管当局也应加强对评级公司的监管,在短期融资券的评级工作中可采用类似股票发行中采用的准入制度,严格要求只有符合资质要求的评级公司才可以开展此项业务。
2.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制度化的监管合作框架是确保短期融资券市场低风险的有效措施。政府对各方的制度监管可以包括以下方面:规范发展第三方信用评级,强化信用评级机构对发行主体的监控;建立对发行主体的市场约束机制,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强调信息披露不实的责任;细化主承销商负责制;扩大机构投资者群体,提高机构投资者的持券等级;营造社会舆论监督的氛围。
3.提高发行主体的质量
短期融资券的品质是由发行主体的信誉、实力所决定的。为了提高发行主体的实力,除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全面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外,确定合理的融资策略以及建立有效的现金管理制度,才能发行高品质的短期融资券,从而从根本上控制短期融资券的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
4.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首先,应加强发行企业信息批露方面的处罚力度,对照《信息批露规程》把企业违反信息批露规定应受到的处罚具体化;其次,和专业的商业诚信机构充分合作,协调建立与其他商业银行的信息共享平台,以避免不充分尽职调查,达到信息的公开、透明;第三,在定价和配售过程中充分贯彻信息披露制度,和投资者充分沟通,严格遵守定价不等式,提升信息的透明度。
[1]时文朝.短期融资券市场理论与实务[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金陶岚.对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0年第2期.
[3]尹航.发展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的策略探讨[J].财政监督,2010.7.
[4]高绍福,陈旻.我国短期融资券——历史、现状及发展建议[J].会计之友,2010年第10期.
【发票管理风险】推荐阅读:
发票结算与发票管理制度10-07
发票内部管理及外部管理09-20
企业发票管理制度06-27
发票管理制度大全11-15
药品发票管理制度11-26
发票管理方案设计06-20
发票管理法律知识介绍06-28
税务局发票管理制度11-17
企业发票和收据使用管理制度06-21
“营改增”常见问题解答(发票管理类)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