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退休工资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通用13篇)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 篇1

今天乔布简历的小编就带大家具体来看看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如何计算,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标准。

关键词: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如何计算,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标准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以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制定了对于事业单位的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将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与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对于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但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但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机关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将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退休年龄的延长,以此提高养老金给付门槛的确是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而出现的必然趋势。关于2015新的退休年龄和退休工资规定详情如下:首先,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其次,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

希望这些内容对于找工作的同学能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 篇2

其就是指在国家所制定的退休制度的要求下, 享受国家以及企业所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待遇的, 或是由于年老或是伤残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 从而永久退出我国劳动领域的相关人员。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初曾经颁布了《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一文件, 在这份文件中明确的指出了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 男性的年龄应满60周岁, 女性干部的退休年量应年满55周岁, 而女性普通员工的退休年龄应年满50周岁, 而如果员工从事的为高空、高温以及井下等危险工作的, 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的就可以提前退休, 下面就以2012年某一单位的一个季度办理退休人员的工资调整为样本, 对2012年和2013年两个季度的工资调整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在省去了员工姓名的情况下, 具体的对比数据如表1。

2根据上面所列的表格, 我们可以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调整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

2.1在对上述员工的工资调整情况进行了分析后, 我们发现如果是按照2012年的工资调整方法, 所有人员的工资总调整额为4580元, 而如果是按照2013年的工资调整方法来计算, 所有人员的工资总调整额则为4590元, 可见对于上述的同一个比较样本来说, 2013年的工资调整总额是要对于2012年的工资调整总额的, 这也就说了我国政府部门在2013年时对企业退休人员工资调整工资的投入力度更大。

2.2在对上述的表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 我们计算得出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的平均调整工资为157.95元, 而在2013年时, 这一数值则为158.21元, 可见, 企业退休人员的平均上涨工资额是有所增加的。根据相关的资料所显示, 2012年和2013年的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涨幅均未10%左右, 虽然上涨的幅度几乎一样, 但是如果能够考虑到我国CPI的涨幅情况, 我们就能知道2012年和2013年我国同一季度的CPI涨幅分别为5%和3.8%, 那么在剔除了CPI涨幅的情况下, 2013年的工资调整额明显是要高于2012年的。

2.3为了更加准确的分析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调整情况, 我们计算得出: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调整方差约为349.15, 而2013年的这一数值则为441.36, 样本的波动程度是随着方差数值的增加而增加的, 并且通常情况下, 我们最好的选择也应是波动程度小的样本。然而由于是企业退休员工的工资调整工作, 波动程度大也就说明调整的力度大。分析2012年退休人员的工资标准后, 我们发现工龄相差5年的人员的工资调整额是相同的, 那么对于工龄长的人员就是不够合理的, 所以在新的工资调整方法中, 随着工龄的增加, 退休人员的调整工资额也是随着增加的, 显然, 这样的调整方法是更符合民情、贴近民生的。

3随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人们不再只是想要单纯的“涨工资”了, 在工资调整的过程中也开始考虑更多的综合因素了, 如最低工资的调整、最低生活的保障以及物价的飞涨等等, 种种问题的出现也对政策的制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 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 广大退休人员就会认为收入水平实际上是在下降的, 那么大众的心理就容易产生不满和恐慌, 那么就应同时提高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的工资;其次, 不断的提升退休人员的工资水平对于降低在职人员的流动性也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 如果退休人员的收入是足够稳定的, 那么就能够不断的提升在职人员的工作热情, 保证他们工作的稳定性。

4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可以看到:不断的调整和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水平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现阶段, 我国已经提前的进入到了老龄化的社会, 那么未来的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调整之路也会更加的艰辛。

摘要:我国各类型企业退休人员工资的调整工作已经逐步的完成了, 近些年来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调整情况是怎么样的, 并且在工资调整完后对企业退休人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样问题都是需要我们用更加专业的角度去研究的。

关键词:企业退休人员,工资调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 篇3

3个月前我达到退休年龄,单位为我办理了退休手续。因单位无人接替我的工作,单位返聘我从事原岗位工作,返聘的待遇是每月500元劳动报酬。我所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为720元,我认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可单位领导说退休职工工资不受劳动法律法规调整,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可以低于最低工資标准。请问,退休返聘人员是否适用最低工资标准?

读者:袁伟

袁伟读者:

为保障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我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最低工资规定》明确,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奖金、津贴、补贴,但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特殊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国家实施的强制性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对用人单位不遵守上述规定作出严惩,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限期支付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指出,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由此可见,退休职工在法律上已经失去了作为劳动者的主体资格,现行劳动法律不再把他们纳入调整范围内。退休人员被返聘后,双方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 篇4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6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涨工资最新消息

退休涨养老金按工龄划分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以工龄划分等级

之前有报道称,一些50多岁的事业单位职工,因担心改革触及自身利益而寻求提前退休。这种担心的前提是,他们猜测改革或以一般退休年龄划线。但这并无依据。

对以年龄划线,说法其实很多。此前有地方官员建议,为减少改革阻力,可将更多人划为制度的“老人”,如以45岁来划线。还有人说,可从改革时起,之后入职的按新办法,在职的将年龄折算成缴费年龄。

对外经贸大学员工福利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孙守纪认为,对完全按政策出台所在年份,相关待遇“一刀切”的担忧,不用过于紧张。他指出,事实上,不少涉老待遇的遗留问题,正是由于当年政策出台时,因退休时间前后不同而造成待遇截然不同,“未来应该不会这样”。

孙守纪认为,未来或将根据工龄进行改革,“如以工作30年为标准,超过的按原制度,有利于减少阻力。年龄小、工作时间短的还有较长时间,可建立职业 年金制”。他指出,为避免新政策导致退休待遇降低情况,国家可能同步出台配套政策,对改革时仍在职的人员予以政策倾斜。机关事业单位退人员养老金上调

自2005年开始,我国每年都要调整一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完成了今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的工作,北京每月人平均养老金水平达到3050元排在首位。

31个省市区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具体办法各不相同,一般采取普遍调整和适当倾斜两种方式。以湖南省为例,普遍调整,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 金 110元,再按本人缴费年限,每满1年,月基本养老金增加2元。适当倾斜,年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增加50元;年满80周岁的退休人 员,每月增加70元。

在调整幅度上,各地基本按照国务院要求,上调幅度均为10%左右。以河南省为例,2013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1764元,2014年调整后月人均增加176元,增幅约为10%。

2016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约6.5%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提交审查的预算报告写明,自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并向退休较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 篇5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退休金调

整涨幅700元

欢迎访问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调整。各单位将依照文件要求计算调整金额,于6月25日前上报人社厅进行审批。不同级别、不同职称的人员调整金额不同,以大学教授为例,涨幅或将达到700元。

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在职挂钩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结束了养老保险的“双轨制”,也改变了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调整方式。在本次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待遇调整处于“同进退”的状态,在职人员待遇调整,离退休人员待遇也会有所调整。自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改革明确,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而是与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城乡老年居民基本养老待遇调整统筹考虑。

今年初,人社部就下发了《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关于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关于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退休费的实施方案》。前两个方案,省人社厅已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我省执行方案,已上报国家正等待审批。离退休人员的调整方案则直接落地国家文件,不再制定细则,并先于在职人员启动。

从去年10月起计算 或一次性补齐

记者了解到,沈阳市事业单位最后一次调整待遇是在2009年,也就是说,在沈事业单位的在职、离退休人员已6年未调整过待遇。此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退休时待遇与企业相比,高出较多,企业退休人员经过了“十一连涨”后,待遇已有所改善,与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间差距已逐步缩小。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现我省离退休费调整文件已下发给各单位,需要各单位在接到通知后依照文件要求计算调整金额,并在6月25日前上报人社厅进行审批,通过后,才会在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卡内有所体现。本次调整离退休费仅包含省直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9月30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和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留任的除外),不含出生日期为10月1日之后的退休人员。调整日期从2014年10月1日起计算,或将一次性补齐。

大学退休教授或涨700元

此次调整幅度究竟有多大?辽宁某高校一位退休教授表示,单位相关负责人告知,根据文件调整有正高职称的教授此次调整幅度或在700元左右,副教授退休费用的涨幅则在460元左右,讲师350元。曾就职于某省直机关单位的处级干部表示,他的涨幅或在400元左右。

浅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 篇6

▲▲一、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原因

事业单位, 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 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 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 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大体可以分为“参公 (即参照公务员) ”、“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四类。

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所呈现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对单位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具体表现为: (1) 现行的工资水平与各类事业单位的目标不协调、标准较低, 没有充分体现事业单位员工的劳动和职业特点, 事业单位工资水平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其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 (2) 工资结构的设计不尽合理、平均主义现象比较严重。 (3) 事业单位工资的总额管理缺乏调控, 工资的计划和基金管理基本是流于形式。另外缺乏监督制约机制, 必要的财政和审计监督、税收约束等没有做好, 这些会干扰正常的工资分配秩序。 (4) 国家财政和国民经济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工资标准, 统一集中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工资政策导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干预事业单位的权限。而作为独立的事业单位主体, 没有充分的分配自主权, 不能制定和实施单位内部的分配制度。

▲▲二、事业单位执行绩效工资的必要性

一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需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无序和混乱现象已经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二是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需要。绩效工资在整个岗位绩效工资构成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这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绩效工资体系是否能够科学建立并有效应用;三是平衡收入分配关系的需要。在缺乏宏观调控的情况下, 不同地区、单位、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等等都处于一种失控状态, 需要通过实施绩效工资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 把各方面收入分配关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三、事业单位执行绩效工资制度的原则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一是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 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 严肃分配纪律。二是以促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导向,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三是分级分类管理, 因地制宜, 强化地方和部门职责。四是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 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应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严格程序, 强化监督。实行总量控制。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由当地规范的津补贴和上年度十二月份基本工资及保留的活工资组成, 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后下达到单位, 各单位只能在核定的总量内, 按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进行分配。

▲▲四、建立公平和公正的考核和评估办法

首先, 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估办法不能变成简单“计工分”的形式, 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 在规范事业单位工资、津贴制度的同时, 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 不同于企业纯为利润, 具有公益性, 因而, 不能用考核企业的办法来考核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不能等同于企业的绩效。企业的绩效重在营业收入, 事业单位的绩效重在为社会提供专业的、优质的服务, 而不能光看效益。服务本身则是一个难以计量的东西。

第二, 考核办法应该更多关注员工内在的积极性, 让他们有发自内心的对单位的热爱, 有发自内心的主人公感觉, 有充足的能量, 有高度的责任感。如果制定出来的考核和评估办法不合理, 同事间进行比较后, “差异过大或不公平”, 势必导致单位内部结构的破坏, 甚至使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加剧, 使得单位员工精神涣散, 没有凝聚力, 没有工作的积极性, 所以绩效考核和评估办法必须经全员参与制订的, 大家都认可了的, 因此大家都会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主动协作, 互相帮助, 对单位的成长非常有利。

第三, 在单位内部建立一个考核小组, 由单位员工从各个层级中选出, 来制定及执行本单位职工的考核办法, 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本办法, 以达到更加符合本行业发展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由于事业单位情况复杂, 又刚刚实行绩效工资, 没有成功的经验积累, 也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 各方达成共识的绩效评估办法, 所以要根据各单位自己的行业特点, 制定有利于本行业发展的评估办法很难。

第二, 考核标准大而笼统, 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仅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来考评。这种评语式的考核缺乏客观的衡量尺度, 仅仅定出了一般性原则, 具体如何分解到定量上, 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 这必然会掺杂主观因素。

第三, 量化评价标准把握难的问题。规模大、岗位多的事业单位 (如学校、医院) , 要对每个岗位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价标准难度十分大。推行绩效工资制度不仅工作量大, 而且很容易由于内部沟通不畅或各岗位间平衡难度大无法做到公平合理, 导致绩效工资方案难以实施。

第四, 可能会造成单位人才分布不合理的问题。收入高的岗位竞争激烈, 收入低的岗位无人问津, 导致岗位结构变化, 影响整个单位事业发展。

▲▲六、结语

现行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也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只有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配原则和机制, 使之真正成为具有活力的激励手段, 才会使事业单位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充满活力和生机。

事业单位如何适用绩效工资 篇7

9月2日,在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了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重要意义,并明确了实施的基本原则。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在此阐述一下自己对其中两个议题的思考和建议:1.如何通过实施绩效工资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2.如何在事业单位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

绩效工资如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

任何组织都有其存在的目的,或曰“使命”,事业单位也不例外。总体来说,事业单位的使命是公益服务。国务院常务会议将促进提高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水平作为实施绩效工资的导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然而,事业单位也有其复杂性。事业单位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执行政府职能的法定单位,如银监会、证监会;第二类是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单位,如学校、医院;第三类是可以企业化运作的营利性单位。其中真正提供公益服务的是第二种。而实施绩效工资的前提是科学的绩效考核。以学校和医院为例,要想通过实施绩效工资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需要在考核方面做到以下四点:

首先,不但考核硬指标,更要考核软指标。一般而言,学校的升学率、学生的考试成绩,医院的接诊数量、患者就医成本往往是最容易想到的硬指标。这些硬指标主要针对的是工作的效率和数量,而不是工作的方式和质量。效率和数量固然重要,然而如果方式和质量方面有问题,“提高服务水平”又从何谈起呢?

那么,“软”指标如何确定,如何考核?应当参考服务对象的意见。对学校来说,服务对象是学生及其家长;对医院来说,服务对象是患者及其家属。例如,学生的在校安全、不受老师歧视等指标,如果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可以做成打分表,由学生单独填写或与家长共同填写,不记名交给负责考核的部门或人员。对医生的考核,可以借鉴银行柜台人员的考核方式,例如在门诊区域安装打分机,由患者在就诊结束后为医生打分。

其次,绩效工作不但要考核工作人员,更要考核主要领导人员。自上而下推进考核,将会减少基层的阻力,同时让主要领导人员对本单位的整体绩效负起责任。考核主要领导人员的指标,可以参考“平衡计分卡”的原理:财务、客户(服务对象)、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队伍和能力建设)。平衡计分卡是在企业界广泛应用的战略执行和绩效管理工具,应用于事业单位时,最大的不同在于财务方面: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收益是最终的目标;然而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务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因此,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的财务考核指标应当侧重于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第三,在此基础上,绩效考核不但要考核事业单位,更要考核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和医院的上级主管部门分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这些主管部门除了管理的功能之外,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还有为学校和医院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功能,因为它们对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引入社会公众对当地教育和医疗状况的反馈与评估,可能会大大推动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此外,推行事业单位的绩效,不但要考核,更要有考核之后的改进和跟进。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在绩效考核之后除了将考核结果用于确定绩效工资,更重要的是分析确定如何去改进和跟进。

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

要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首先要有合理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即市场、能力、岗位以及绩效。

市场虽然事业单位的人才没有完全实现在社会人才市场上自由、充分的流动,但他们的工资仍然受到市场的影响。然而,由于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之间存在着工作人员构成的差异,并不适宜在同一地域对所有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实行一刀切,而应当根据相应的社会可参照人群的工资水平来确定。确定不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应的工资参照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太高容易造成公众的不满,太低则不容易吸引到优秀的人才投身公益服务事业。

能力在人才市场上,基本的规律是“一分价钱(工资)一分货(能力)”,能力与薪酬是正相关的关系。在事业单位中,“能力”往往体现为“职称”。尽管职称体系有其弊端,但对于事业单位尤其是学校和医院来说至关重要,它确保了专业人士即使不从事行政工作也能拿到较高的薪酬。

岗位在事业单位尤其是学校和医院中,所有的岗位很容易分为几个序列,如教师序列、医生序列、后勤序列等。不同序列之间泾渭分明,薪酬级别应当分开管理。

绩效在企业界,绩效影响的是绩效工资(浮动奖金)及未来的加薪幅度。以往,事业单位的加薪往往是普调以及基于职位变动的个调。在有了绩效考核之后,可以在基本工资调整时参考绩效考核结果。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 篇8

(鄂人薪函[2007]18 号)鄂人薪函[2007]18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事局;省直各单位,各大专院校,中央在鄂机关事业单位: 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工作人员退休时遇到的具体工资问题,经研究,就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关于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时计算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数额问题

1、晋升级别工资问题。

工改后退休的公务员,在职工作考核年限达不到五年的,可按每工作一年(考核称职及以上)增加本人应晋升级别工资五分之一的数额计入退休费基数。

2、晋升级别(岗位)工资档次问题。

工改后退休的工作人员,在职工作考核年限达不到两年的,可按每工作一年(考核称职、合格及以上)增加本人应晋升级别(岗位)工资档差金额二分之一的数额计入退休费基数。

二、关于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时执行年终一次性奖金问题

工改后退休的机关工作人员,凡按规定参加考核且结果为称职(合格)及以上,可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计发办法仍按鄂人薪函【2005】6 号文件执行。

三、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时工资问题的处理

工改后退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凡按规定参加考核且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可增加 1 级薪级工资,其数额计入退休费基数。在国家关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实施前,工作人员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原年终一次性奖金的额度仍可发放,当年退休的人员凡按规定参加了考核且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也可享受,其计发办法仍按鄂人薪函(2005)6 号文件办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制度,是国家安置老弱病残工作的基本办法,是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规定的退休政策,坚持到龄即退,并认真落实好退休人员应享受的退休待遇,使广大退休人员退有所养,安度晚年。

湖北省人事厅

退休工人涨工资 篇9

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可达到3326万人,参保率达到95%以上,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过1650万人。明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参保人数将力争增加50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0%以上。

为此,我省将探索鼓励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办法,创造条件,使更多民私营企业加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同时进一步完善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待遇核定和发放等规程。

24省市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公布,内全国有24个省市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我省首档最低工资标准为1320元,在公布的24个省市区中排名第七。

20,北京、四川、江西、陕西等24个省市区先后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按照上调过后的数据,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为15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为15.2元。

从今年12月1日起,我省再次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仍分为4个档次,月最低工资标准各档次分别为1320元、1260元、1150元、1040元,对应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3元、12元、11元、10元。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是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劳动者劳动报酬的重要手段。据悉,我国《最低工资规定》明确,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要调整一次。而国务院6月11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也提出,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 以上。

浅谈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 篇10

一、绩效工资的概念及其实施意义

1.绩效工资概念。

绩效工资又称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 以职工的工作岗位为主, 根据各个岗位的技术含量、劳动强度和责任大小等因素确定岗级, 以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劳动力价格确定工资的总量, 根据员工的劳动成果支付劳动报酬, 是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相结合的一种工资制度。绩效工资目前在许多企业许多场合及范畴内被广泛采用, 尤其是许多企业中的销售部门-以销售结果等所谓业绩作为主要评估指标的部门中更为推崇, 许多薪酬方面的专家也将这一手段作为“致胜法宝”到处“传经送宝”, 而在众多的经典人力资源著作中, 绩效工资也被当做极重要的研究成果来刻意“宣扬”, 其实, 在具体运用过程中, 绩效工资也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困难。很多其他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 没有实现预期的工资激励作用, 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实施绩效工资的意义。

实施绩效工资能够将工作人员的工资与单位的绩效直接挂钩, 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下面这个示意图较明确地表达了绩效工资所产生的结果:绩效工资—刺激员工—导致员工行为—约束—员工收入。与传统工资制相比, 绩效工资制度主要有以下优势:一是有利于雇员工资与可量比的业绩挂钩, 将激励机制融于企业目标和个人业绩的联系之中;二是有利于工资向业绩优秀者倾斜, 节省工资成本进而提高企业效率;三是有利于发扬团队精神和企业形象, 增大激励力度, 提高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四是绩效工资制度给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带来了积极影响, 提高了管理层的管理职能, 促使现有的事业单位职工行为状态得到了改变。

二、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在2006年就提出了“绩效工资”的概念, 近些年来很多事业单位在工资制度方面也都进行了一些改革, 增加了一点激励因素, 但主要还是针对传统的工资制度间接地进行了一些调整, 并没有从根本上以工资的绩效制度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人们在事业单位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工作质量, 与工资水平之间并没有直接挂钩。这些改革与规范化的绩效工资的距离还相差很远。

1.在诸多因素中, “混乱的事业单位津补贴”成为这项改革不能真正得以推进的障碍之一。目前, 我国事业单位的津补贴从住房、交通, 到饭补、降温费、过节费等, 五花八门, 有些省份, 事业单位的津补贴基本都在250到300项之间, 发到每个人的津补贴也有十几二十项, 复杂的工资单连本人都看不明白。自收、自建、自发津补贴的现象, 比公务员乱多了。

2.当前事业单位绩效改革的实施还不够规范, 影响了其进一步的推进。当“绩效”跟“激励”结合一起, 意味着过去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津补贴”将一去不复返。实施绩效工资的前提就是要清理规范混乱的津贴和补贴。但是, 清理规范津补贴的难度之大出乎很多人的想象, 尤其是对那些有能力自创、自建、自发的事业单位, 规范起来难度更大, 已经装到口袋里的钱, 现在让他拿出来, 就很不高兴。高的不愿拿出来, 低的都想规范上去。绩效工资实施的快慢其实是和规范程度直接相关的, 没有规范就快不了。

3. 绩效工资体系的不完善。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容易导致对绩优者的奖励有方, 对绩劣者约束欠缺的现象, 而且在对绩优者奖励幅度过大的情况下, 容易造成一些雇员瞒报业绩的行为, 因此, 对雇员业绩的准确评估和有效监督是绩效工资实施的关键。目前我国的绩效考核并没有系统、成熟的经验, 尽管已经有许多企业和一些事业单位都建立了按绩效考核结果兑现绩效工资, 但仍然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借鉴。很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标准都是由自己制定, 存在绩效改革不够透明、考核标准和考核目标不客观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关事业单位领导滥用权力的可能性。

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现状以及解决思路

我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分三步展开。第一步从2009年1月1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特别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 从2009年10月1日起, 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从2010年1月1日起, 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 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我国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进行改革, 目前事业单位工资实行绩效工资,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设生活补贴和岗位津贴两个项目, 其中生活补贴按地区不同每月统一基数固定发放, 岗位津贴则按职务 (岗位、技术等级) 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是由各级主管部门在人事、财政部门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内, 单独安排资金, 根据对主要领导的考核结果统筹确定, 原则上控制在本单位工作人员平均绩效工资水平1.5倍的幅度内。对单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 在促进事业发展、经济效益增长、单位社会效益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时可给予适当倾斜。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指将现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人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一类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二类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三类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 强化其公益属性。

目前一类事业单位承担相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在有些地区 (如省、市) 工作人员工资参照公务员工资执行而有些地区 (如县级单位) 工作人员工资又按照事业工资执行。这样做的结果造成干同样工作的人在不同地区享有的工资待遇不同, 不利于自上而下工作开展, 也不利于调动底层工作人员积极性, 建议今后工资改革要充分考虑到一致性, 属于相同行政职能的单位从上到下要统一转为行政机构以免引发矛盾。

二类事业单位属于经营性事业单位, 人员工资按现行事业单位执行, 在改革前这些单位可自行发放补贴, 改革后不允许自行发放补贴只能在核定的总额内发放, 这样的结果有的单位不但没有增加工资待遇相反还可能降低了, 以至于影响这部分单位创收积极性, 有的干脆私设小金库弥补收入不足, 而有的单位反正都收不抵支, 不管执行何种工资制度他也没钱发足, 因此建议这些单位要尽早转为企业化管理。

三类事业单位属于纯公益服务事业单位, 目前这些单位由于各地财力不同有的还存在一些事业收入, 财政没有全额拨所需经费, 造成这些单位为弥补经费不足就违规增收事业收入, 在社会上影响极坏, 引发社会矛盾, 因此建议此类事业单位所需经费应全部由财政负担, 同时也应取消这些单位的收费项目。

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路径

针对以上问题,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人事制度, 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可以辞退, 养老待遇和福利待遇要一视同仁, 这样才能推动事业单位不断的提高其工作效率, 事业单位才能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从官本位转变到以专业技术为本位, 是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出路, 也是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工资改革的出路。推行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 特别是人事管理方面的改革, 是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前提。

2.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从当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经验来看, 很多单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所以, 对绩效工资改革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国外的一些考核体系例如:KPI绩效考核、360度综合绩效考核等都比较完善, 我们可以适当的借鉴, 但是不能照搬过来,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情况决定了必须根据实际来制定相应的考评体系。

3.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现阶段, 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迫在眉睫, 考评部门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制度进行执行, 让广大职工对绩效考核的所有流程进行监督, 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也要对绩效考核进行监督检查, 绩效评估工作应该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 以此保证事业单位绩效评估制度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为绩效工资的确定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总之, 其他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在实施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考核制度不完善, 没有对绩优者进行合适的奖励, 对绩效不好的约束也欠缺, 还有一些单位对绩优者奖励程度过高, 使得一些职工为了获得高额的绩效工资谎报业绩。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事业单位需要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科学客观的、符合实际的绩效考核标准和考核制度, 对职工的业绩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有效的监督, 只有这样, 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才能顺利的推进, 实施绩效工资的最终目的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海会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之我见[J].中国科技博览, 2009, (22) .

[2]蔡爱红.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的期待[J].瞭望, 2009, (8) .

退休职工涨工资 篇11

1、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后均计发基本养老金。

2、“统账结合”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统账结合”前参加工 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 节金。

二、退休后养老金怎么发放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退休工资还涨吗 篇12

数据:

人社部5月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我国共有19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4.1%。其中,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市的18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的17元。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计划到年争取实现最低工资翻倍。不出意外,这个目标预计能顺利完成。

展望: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认为,只要工资增长水平不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这种增长就是可以持续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表示,从国家发展进程来看,不能老是以劳动者报酬低水平为荣,而要从以低劳工成本为竞争优势转向以高素质劳动者和与之相匹配的薪酬水平,以及产业升级、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为追求目标。

年终奖应该发多少?

①由于年终奖属于企业激励员工的一种手段,并没有国家规定,所以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有年终奖;

②年终奖的多少主要根据一家企业的效益来定,比如有的企业按照13薪的形式来激励员工,如果福利好、效益好的企业也多发几个月的工资来奖励员工一年的表现;

③员工的绩效也是决定年终奖发放多少的一项重要指标。

年终奖什么时候发?

①企业年终奖发放时间一般是根据自然年,也就是跟随一月的工资发放;

②也有一些企业会将年终奖作为员工的春节过节费,在春节放假前发放;

③还有一些企业为了防止员工年后跳槽,把年终奖拖到3至4月份后再发。

有机构做了年终奖行业排名,速速围观:

①作为2015年最大的黑马,互联网金融行业由于向互联网和金融两方挖人,成为新兴的土豪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平均年终奖已经接近4万(平均年终奖39873元),超过信托/基金/证券行业排名第一;

②网游手游、银行/保险、互联网/软件分列3至5位;

③以往稳坐前三甲的房地产行业,以25062元的平均年终奖排行第六;

④汽车行业(24937元)、建筑设计行业(24201元)和航空航天行业(23002元)则分别排名第7、8、9位;

浅谈事业单位工资个税问题 篇13

一、对我国事业单位现行工资制度分析

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促使我国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不断改进。我国事业单位目前所使用的工资制度, 是1993年10月正式实施的。这次的工资制度改革, 主要是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来, 从而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要求的, 能够体现出各种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征的工资制度。

其主要内容是:第一, 把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与机关工资制度脱钩, 从而建立起具有事业单位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艺术结构工资制、体育津贴和员工等级工资制五种工资制度。第二, 把事业单位工资构成分为固定和活的两部分内容。第三, 建立员工工资正常的增长机制。第四, 根据地区、物价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建立地区津贴和地区附加津贴制度, 保证员工工资的公平性。这次的改革, 使得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发展, 符合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目标和要求。经过几年的发展, 我国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基本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并投入实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员工工资关系的理顺奠定了基础。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如工资关系不够协调, 活的那一部分工资没有真正发挥出其激励作用, 基础工作比较滞后, 正常的工资增长不合理等。因此, 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之不断完善, 理清工资关系, 为个税的扣缴奠定基础。

二、对我国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系统主要包括申报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代扣代缴系统, 个人所得税是对自然人所取得的各项应税收入所得所征收的一种税。在我国的事业单位工资个税扣缴过程中, 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一) 事业单位对依法纳税工作的重视度不高。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单位, 它不以盈利为目的, 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 所以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涉税项目比较少, 对依法纳税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 依法纳税意识浅薄, 因此不够重视这项工作。

(二) 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比较差。因为事业单位的依法纳税意识淡薄, 因此其税务意识比较差, 从而导致了税务筹划工作被忽略了, 在加上从事该工作的员工素质不符合要求, 就跟可能使得个人所得税在缴纳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三) 个人所得税处理基础信息不完善。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 其财务管理工作不能确保会计工作成果的准确性, 会造成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的不全面、不可靠、不及时, 从而影响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及处理工作。

(四) 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核算和申报工作比较差。收入形势和渠道的多元化, 使得事业单位的个税核算存在着难度, 出现核算不全面、不科学、不真实的现象, 而且, 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个人综合素养, 都关系到个税核算的质量问题, 个人所得税核算中所出现的问题, 也使得申报工作质量较差。

(五) 个人所得税核算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前面已经提过, 事业单位的个人所得税核算人员专业技术不高, 加上态度不认真, 很容易导致核算过程中出现纰漏, 所以, 核算工作人员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判断能力, 从而更好的从事这项工作。

(六) 征收管理力度不足, 征收方式难以控制高收入者, 降低了个税收入的公平性, 而且对于不依法纳税人员惩罚力度不够, 不能起到震慑作用。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是国家为了调节个人收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而对收入较高的工作者征收到的税种, 虽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但据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在税制中所占比重只有全国税收收入的5.21%, 而西方国家则高达40%以上, 由此可见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仍与西方有较大的差距。个税征收的不公平现象与征纳方式的不完整, 仍是个人所得税征收说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事业单位如何扣缴个人所得税及如何完善工资个人所得税的征管

(一) 事业单位如何扣缴个人所得税。

事业单位作为员工工资纳税的主要支付单位, 对税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导致理解不透彻、执行不严格的现象, 造成国家税收的不合理现象。因此, 事业单位扣缴个人所得税, 成为支付单位应思考的重要问题。我国事业单位扣缴个人所得税时所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是事业单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 如何完善工资个人所得税的征管。

目前, 我国个人所得税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个税征管的过程中, 也有一些问题不尽人意, 计征模式过于理想化、对个人收入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等, 都导致我国事业单位个税征管过程中将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在个税征管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加以完善, 以期达到规范个税征管的效果。

1、加强税法宣传, 提高失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依法纳税意识。

2、在税法及法律法规的标准下, 扩大对失业单位员工工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 减少免税项目。

3、在计算员工工资个人所得税的时候, 采用以分类所得税为主、综合所得税为辅的税制。

4、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加强对个人收入的监管, 加大对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监督力度, 防止税款流逝。

5、提高税务征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保证税务征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建立健全的事业单位内部个人所得税征管管理制度, 使得在个税的征管过程中有理论依据。

四、征缴事业单位工资个人所得税的作用及解决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 事业单位征缴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作为我国税种之一, 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它能够缩小贫富差距, 增加财政收入, 调节社会个人收入高低差距较大的现象。事业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主要体现在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缩小单位内工作人员工资收入的差距, 有利于稳定员工情绪, 促进事业单位工作的照常运转。

2、事业单位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但是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对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规范税法制度,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增长。

3、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提高我国公民的税法意识, 促进GDP的增长。

(二) 解决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的建议。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中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建立完善的个人收入监控体系,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加大对失业单位员工工资监管, 以确保个税征管的顺利进行。

2、加强对现金制度的改革, 减少在工作过程中现金使用的现象, 以确保资金的安全。

3、完善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 对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增加员工的意识。虽然员工工资个税是由事业单位代缴, 但是同样要加强员工的依法纳税意识, 做合法公民。

4、规范税务代理程序, 加强税务代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员工工资的个税由事业单位代缴, 因此, 作为事业单位的纳税相关工作者, 应严格按照程序办事, 加强自身工作的执行力度, 确保个税征管工作顺利进行。

5、让事业单位纳税员工享有其应有的权利, 以激励其更好的执行纳税行为, 提高纳税意识。

6、对企业员工工资个人所得税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 改善纳税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

五、总结

综上所述, 事业单位员工工资个税的征管与监督问题, 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 在此过程中的所有环节, 都关系着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公平与否和事业单位工作规范是否符合标准的问题, 因此, 事业单位员工工资个税的问题, 应该充分得到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重视, 在个税征收过程中, 根据实际月发工资金额纳税。要解决这些问题, 事业单位方面的努力使远远不够的, 还应加大对依法纳税的宣传力度, 增强员工的纳税意识, 完善税制, 正确做好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工作。针对目前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 要采取与财务相关的有效措施, 促使事业单位个人所得所纳税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促进员工工资的最大利益化。在事业单位员工工资个税问题的处理上, 只有结合实际, 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 才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 员工工资的增长, 实现互赢。

参考文献

[1]张翠莲.浅谈事业单位现行工资制度[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1997 (12)

[2]冯霞.浅谈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02)

[3]余俊娟.个税若干政策解读[J].财会通讯, 2011 (10)

[4]李斌.关于员工工资薪金个税纳税筹划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01)

[5]陈心红;李莉.加强专业化市场个税征管的几点想法.张家界日报 (财经版) , 2010 (12)

[6]刘冬芬.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相关问题探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8)

[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发放方式改革后扣缴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02 (02)

上一篇:儿童脑筋急转弯处下一篇:值周小结学生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