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精选8篇)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篇1

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又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而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以前的“征服自然”“改变自然为人类服务”,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自然,恢复生态”转变。

其次从目标看,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那么如何建设中国生态文明?

(一)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篇2

1.1 传统建陶业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两大瓶颈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建陶业是一个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 物耗能耗占陶瓷生产成本的70%左右。目前, 全国建筑陶瓷企业2800余家, 拥有大小窑炉上万条, 年产量约35亿平方米, 年消耗能源约3000万吨标准煤, 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约亿万吨, 占用土地约150平米公里、且土地的要求较高。然而, 我国是一个资源能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人均能源可采储量石油为2.6吨、天然气为1074立方米、煤炭为90吨, 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 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均土地面积只有0.007平方公里。不难看出, 资源紧缺是建陶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与此同时, 高能耗必然带来环境的高污染, 全国迅猛发展的陶瓷业对我国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陶瓷发展迅速的瓷区及周边地区更为严重, 传统陶瓷业的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废水。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固体悬浮物的废水, 主要来自于泥浆制备、釉料制备、设备及地面的冲洗、喷雾干燥塔的水浴除尘器, 以及抛光线产生的废水。废水中主要含有泥、沙等, 另外, 有些废水中还含有铅、汞、铬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含铅、汞、铬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和含酚的废水, 对人有非常大的危害, 可伤害大脑, 损坏中枢神经。含量少, 可能引起中毒, 含量高时, 会导致人死亡。含酚废水不仅对人体有害, 对农作物也是有害的, 可导致农作物减产或枯死。

(2) 废气。建筑陶瓷企业的废气主要是喷雾干燥塔的尾气和辊道窑烟气。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中要使用煤、重油等各种燃料。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SO2、H2S、NO2、CO等气体和烟尘。SO2是燃料中硫燃烧的产物, 在空气中遇水生成亚硫酸, 亚硫酸的毒性比SO2高很多倍,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大。H2S能使设备及管道严重腐蚀, 若以氢硫酸的形式进入水中, 这样又腐蚀水系统管道和阀门, 另外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因此无论进入水中还是进入大气中, 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NO2主要是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生成, 其中氮少量来源于燃料, 大部分是空气中的氮在高温条件下同氧化而成。烟尘的主要成分除了上述气体外, 主要是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碳黑。形成黑烟的原因是重油雾化后温度急剧升温到650℃以上时, 重油易产生不对称性裂化, 形成易燃的轻碳氢化合物和难燃的重碳氢化合物及游离的碳粒。这些难燃的重碳氢化合物、游离的碳粒等随烟气排出, 便是浓浓黑烟, 污染环境。如广东佛山, 2005年全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49 mg/m3, 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36mg/m3, 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78mg/m3, 全市降尘年月平均浓度为5.79T/Km2·月, 酸雨p H值4.37, 酸雨频率为87.6%。

(3) 粉尘。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主要是制粉工序和成型工序, 以及粉料的输送和原料的破碎。粉尘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游离二氧化硅, 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直接关系到矽肺的发生和发展,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 则致矽肺组织进行性病变加快, 致人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于死亡, 其后果严重。根据广东佛山卫生防疫站对企业的实际监控检测, 在企业生产点产生的粉尘中检测到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12.3~45.5%, 平均33.18%, 严重地影响到工人的身体健康。

(4) 废渣。建筑陶瓷生产中产生的废渣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的残次品和废泥, 以及抛光工序产生的碎屑。根据残次品产生工序的不同, 可分为生坯废品、施釉废品、素烧废品、烧成废品及彩烤废品等。据测算, 我国墙地砖生产每年产生的生坯废品达457630吨, 烧成废品达655970吨。废泥是指废水沉淀物, 分含色釉料废泥和不含色釉料废泥两种, 前者化学成分复杂, 对环境影响比较大。墙地砖磨边抛光产生的碎屑主要陶瓷粉末和含有少量的砂轮磨料中的碳化硅。

(5) 噪音。建筑陶瓷生产的噪音源主要是球磨机、高压风机、抛光机等。

1.2 要突破传统建陶业发展中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两大瓶颈问题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

产业生态文明是指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改变过去那种靠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 走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积极发展生态工业,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科技改造落后的工业生产方式, 实现生态化改造。并且把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模式, 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导模式。

(1)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以突破传统建陶业发展中两大瓶颈问题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突出矛盾, 推动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率先推出一种全新的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活动方式, 称之为“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倡导的是建立一种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 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在建陶业中, 水煤气的加工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渣完全可以成为渗水广场砖的原料, 窑炉烧成过程中, 余热可以发电供电机使用, 也可以作为喷雾干燥的能源, 原料制备过程中的工业废水经过净化可以作为抛光用水。通过以上的循环利用, 我们不仅可以节约原料和能源, 而且可以达到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更重要的通过工业园的集聚, 可以实现原料的集中化生产, 由于原料生产规模的扩大, 我们不仅可以采用先进的除尘技术, 而且有能力采用, 从而实现喷雾塔粉尘的零排放。

(2) 传统建陶业完全可以依赖技术创新与进步, 实现产业生态文明

传统建陶业发展能源与资源消耗问题过大, 环境污染严重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与进步加以解决。一是可以通过减薄技术, 通过减轻产品的厚度, 逐步解决能源与资源消耗过大;二是可以通过矿山的分级分选实现矿山资源的综合利用;三是可以通过原料的集中化、标准化生产减少原料制备过程中粉尘污染严重;四是建设工业生态园实现循环经济, 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的综合利用;五是可以通过工业园集聚解决土地资源消耗问题。

2 建陶产业生态文明之路的选择

2.1 清洁生产

建筑陶瓷是属于资源消耗型的行业, 实现清洁生产一方面是保护资源, 努力减少资源浪费, 或改变资源属性;另一方面是保护环境, 与国际接轨, 增加国际竞争力;此外, 又是应对国际上发达国家设立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 同时也是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鉴于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目前的生产现状和工艺特点, 完全实行清洁生产尚需长期努力工作, 而且有一定的难度, 而实施以物耗最少化、废物减量化和效益最大化的清洁生产为主, 末端控制为辅的综合污染防治方式是最理想的选择。所以, 作为建陶业的产业联盟要求各成员实行清洁生产, 通过利用工业废料、清洁化坯料制备、废水循环利用、废气净化、废渣处理与利用、节能减耗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 环境的有效保护, 建陶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生态经济, 讲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只有发展循环经济, 自然界才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国建陶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的高速发展都是依赖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如矿石、煤炭等。然而, 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我们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有效的利用。正如前文所述, 我国建陶业的资源利用率低, 很多废弃物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 陶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发展循环经济, 这就要求联盟各主体要围绕“3R”原则, 积极开展工作, 减少投入、增加产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循环利用, 降低废弃物的排放, 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3 建立新型生态工业园, 实现产业的高级集聚

生态工业园是一个企业集群, 基本建立在一块固定的地域之上, 不同工业企业间以及工业企业、居民和自然生态系统之进行良好的合作, 有计划地进行材料与能源的交换与循环利用, 实现有效的共享资源 (信息、材料、水、能源和基础设施等) , 努力使能源与原材料使用最小化, 废物最小化, 从而产生经济与环境效益,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 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可持续发展的地域综合体。生态工业园具有横向耦合性、纵向闭合性、区域整合性、柔性结构等特点, 与传统工业园区的主要差别是园区内各企业之间进行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 能量和废水得到梯级利用, 共享基础设施, 并且有完善的信息交换系统。生态工业园区有别于传统的废料交换项目, 在于它不满足于简单的一来一往的资源、能源循环, 而旨在系统地使一个园区总体的资源、能源增值。由于园区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互动与协调, 又使得企业获得丰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我国建陶业尽管实现了产业的聚合, 但离生态工业园的标准和要求相差甚远, 建陶业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园区内企业各自为政, 缺乏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 导致很多资源无法实现共享, 一些公共性的基础设施重复投资、重复研究。而且, 很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 无视资源环境问题, 对废弃物的再利用和排放缺乏充分认识。这就要求建陶业要以构建生态工业园为目标提升产业集聚的水平。

2.4 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发展

产业创新能力是一个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实现产业生态发展必由之路,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不仅可以提高产业的效率与效益, 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 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避免产业主体间无序竞争。实践表明, 高新技术不仅仅存在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 通过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 同样能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对建陶业而言, 目前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共性技术问题, 如减薄技术、装饰技术、节能减排工艺、集成技术、劣质原料和废弃物利用技术等。实践同样表明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单一企业的能力是不现实, 必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 以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 带动企业的发展。通过产学研结合, 可以借助陶瓷科研院校的科技与人才优势, 定向对陶瓷产业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技术转让、工程支持和人才培养等, 促进建陶业的科技进步和生产效益的提高, 特别要解决一些行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 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才能保持建陶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5 构筑产业联盟, 形成产业链条上互动机制, 综合利用资源, 实现集约化发展

目前, 我国建陶企业的成长战略方式目前主要还是以内部扩张为主, 这种方式能为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实力, 有其优点, 也有速度太慢、综合实力要求高等局限性。因此, 产业联盟的重要作用之一即实现产业内资源的共享, 包括信息资源、共性技术、管理资源、人力资源等, 例如, 建陶业产业联盟通过整合优势资源, 围绕解决天然气化工节能降耗、精细化工清洁生产等行业关键技术, 实现产业生产的生态文明。在合作中要讲求互利互惠, 要有意识地奉献或付出, 从而获得多赢。通过产业联盟, 整合产业类资源, 降低交易成本, 扩大企业外延, 获取竞争优势, 最终实现集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君康等.生态工业园区的内涵、模式与建设思路.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

[2]秦远建等.产业集约化及我国产业实现集约化途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

[3]王继杰等.中国陶瓷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发展.中国陶瓷, 2005年第10期

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绿色发展之路 篇3

关键词:黑色发展思维;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

一、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近些年来,由于受“黑色发展思维”的影响,云南省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不断恶化,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警醒我们告别黑色发展,走绿色发展之路。而走绿色发展之路,需要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首位,这不仅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迫切诉求的现实回应,而且将使我们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加深厚坚实。

二、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及制度成果的总和,其意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狭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把生态文明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即把生态文明融入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中,也就是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的完成形态”。

三、绿色发展之路

1、创造绿色转型之路

(1)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托起业态。要促使谋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为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了可能。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正确的转变之路虽然充满未知的考验,但长远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才是经济建设的目标。

(2)凝聚社会力量,建立体制保障。要加强政策及体制的设计。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重点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各省(区、市)在分解国家生态建设工程投资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重点市、县建设任务。要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使之成为发展的评价导向和自觉追求;健全完善绿色发展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责任追究制度,从源头上和结果上进行管控和堵漏;建设绿色城镇,推行绿色消费,从社会风尚上推崇绿色新风。生态文明要融入社会建设,就需要落到实处,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参与热情。

(3)发展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宗旨,进行提升、改造以及升华。摆脱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好生活等于多消耗’的落后观念,提倡绿色环保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上比较健康、物质上比较有节制,也就是简约但是并不简单的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一条新路,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每一步都是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转变创新的道路上,我们必须站在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把关注森林、植树造林、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大力倡导绿色生活,努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创建绿色家园,共同建设生态文明,让人们真正生活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美好环境之中。

2.走出绿色发展之路

(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地球稀缺资源的消耗过大,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国外的绿色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制约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因绿色壁垒蒙受的损失已高达数百亿美元。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可能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要想突破国外的绿色壁垒,扩大对外贸易,就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社会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民生之基、民心所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同时也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当前,各地政府纷纷转变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创建,一批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绿色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在社会上涌现。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用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这不仅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而且体现了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决心,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历史告诉我们:环境兴则文明兴,环境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需要用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只有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我们要探索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探索发展环保市场,同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林红梅.“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92-93.

[2]杨多贵,周志田,陈劭锋.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5(4):6-12.

[3]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4]卢风,肖葳.应用伦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6.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篇4

摘要: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引人关注,令人振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生态危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 美丽中国 和谐社会

正文: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引人关注,令人振奋。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即是指人类按照和谐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生态系统诸因子之间和谐共生、共同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不是人类从诞生起就相依相伴的生存状态,而是一种有待建立但尚未实现的新型文明。它是现代人类在历经岁月沧桑、饱受生态苦难之后的一种阅历、一份感悟,;蕴含着现代人类对历史实践的理性思考,也蕴含着现代人类渴望挽救地球家园、创建美好未来的真诚向往。人类历经生态实践而建构的理论林林总总。就全球而言,工业文明已经陷入难以自拔的危机中,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与生态失衡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四大危机,它们的本质也就是生态危机。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生态危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从人的生存本源看,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前提,由此决定了人类不能无视自然界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而专注自身的发展权利。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先于人类的历史存在,人是自然的产物,因此,“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据此,人类不应只强调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而否定自然界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因为否定后者,就等于破坏了人类的生存根基。自然界对人的实践呈现着永恒开放的关系,由此决定了人的实践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二)从国情出发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收入偏低的发展中国家,追求民富国强的愿景使它必然会把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国民收入作为首选目标,而这一目标又只能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达到。但无可讳言的是,市场的逻辑就是资本的逻辑——最大化地追求资本的价值增殖;这使得人们在关注经济效益时,很少会考虑必须加大成本才能予以解决的环境问题。此外,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群体之间贫富差别的加大,更加重了因浅近的功利目的而挥霍资源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行为,这就使得生态环境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迅速恶化。我国长期推行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4000亿元以上。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彻底遏制。二是人口问题形势严峻人口规模庞大,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三是资源危机显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面对如此严重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大力节约各种自然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那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它实际是说:合理的发展应当是不以牺牲未来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为代价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人类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在这种新发展观看来,“发展”不再等同于“经济增长”,而是一个广义的总体概念。它突破了那种把经济和技术增长作为社会发展充分内涵的传统观念,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人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作为今年的北京园博会志愿者我深有感触,园博园的最大亮点之一——锦绣谷,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谁都无法看出它当年曾是一个大型的垃圾填埋场,这一化腐朽为神奇的事实无声地证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四)和谐发展的需要

生态思想,就是用和谐的生态观去观察世界,用生态化的方法去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社会关系与生态关系,使自己的行为恪守生态伦理道德成为一种自觉意识(即生态意识)。而和谐思想就是用生态思想去探讨客观世界的内在发展规律,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平等协调相处,使人与自然共同繁荣、人类共享幸福。和谐发展就是根据广义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演替动力,遵照广义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实现生物圈稳定和繁荣,达到“天人合一”、“人地共荣”、“人人幸福”的目标。也就是说,和谐发展,就是不断追求广义生态系统的健康。

总之,生态文明不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社会某个重要领域的文明,而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它涵盖了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2)3)4)《和谐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J/OL]》和谐学刊(2007-12-30)张国庆. 《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之路》张国庆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篇5

摘 要:继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列讨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这既深刻反映了新一届党中央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又鲜明地显示了目前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又找到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目前,在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学习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随着全球问题尤其是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和突出,“生态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和研讨。“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1]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又找到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及主要观点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矛盾也与日俱增,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不可避免,尤其是那些把自身迅猛发展建立在自然资源消耗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对利益的追求不但加剧了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使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恩格斯曾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频繁发生各种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如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事件、富山事件、四日市事件、米糠油事件等。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思潮之一应运而生,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面临人类严峻的生态问题时通过重新解读自然的观念,试图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联系上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批判,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生态思想而提出的致力于解决生态问题和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如下:

(一)资本主义危机的形式发生改变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的综合危机,以本?阿格尔等为代表的学者分析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危机问题,认为生态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他们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不断扩大商品生产为基础作为利润来源的,而这种过度生产必然会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资本主义本身不可能为解除生态危机找到根本出路。“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必然破坏生态环境”“生产也就是破坏,……资本主义的危机本质上就是生态危机……资本的逻辑就是不断地追求增长。……过度积累的危机被再生产危机加剧,再生产危机最终又根源于自然资源的匮乏。”因此,菜斯、阿格尔等提出以生态危机理论取代经济危机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中的经济危机。正是无产阶级对奢侈品的异化消费维持了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被生态危机所代替。

(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社会主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他们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马克思认为,经济理性的危害一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二是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使劳动者失去人性。这样必然会与生态环境产生冲突,最大化的消费与需求刺激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从而导致对资源的肆意开发和对生态的过度破坏。而生态理性是与生态保护相一致的,其社会生产目的不是以利润为动机,而是提倡一种适可而止的需求方式,尽量少用劳动、资本和能源,努力生产耐用的、具有高适用价值的东西。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要实施生态理性,必须突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保护生态的、自我管理的和自我解放的社会主义,一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主义。”[3]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符合生态现代化,同时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模式,适度地、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主张在满足人类发展进步需求的基础之上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以使用价值取代交换价值

学者倪瑞华曾这样说:“生态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创建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而是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因为,每种社会类型和文明形态都有相应的世界观和价值观。”[4]生态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论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原则: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要使使用价值从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中解放出来,必须使劳动从资本中解放出来。只有克服了劳动与劳动产品的分离、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使用价值才能够从交换价值中解放出来,劳动才能够从资本的锁链中解脱出来,劳动力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潜能。要使人类所居住的地球生态系统实现其使用价值,就必须消灭交换价值、推翻资本,从而使劳动得到解放,最终通过联合劳动实现其使用价值,在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建立全新的财产关系。因而,生态马克思主义要坚持推翻资本的统治,克服劳动与劳动者的分离。

二、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马克思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与当代生态危机之间的必然联系,认为只有废除了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才能真正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异化问题,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由此可见,生态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目标,内在地契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要求。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核心主题。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人,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5]生态文明建设既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认为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把自然界看成是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存在物并且人的任何需求都是合理的,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同时也反对极端生态中心主义,认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片面夸大了“生态至上”和物种绝对平等的思想,忽视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这两个极端主义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都是不合理的,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证人类和自然的长远发展。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把绿色社会看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出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类自身的发展取决于他们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人类的要求超过自然本身的界限,自然界就要不堪重负甚至对人类进行报复。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未来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社会,它建立在对每个人的物质需要的自然限制这一准则基础上,所以能够提供一个以生态可接受的方式满足人们的需求的框架,生产是为了使用,而不是为了获利。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具有一致性。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追求方面,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社会是一个民主、公正、和谐的社会,人人享有自由和平等。它倡导建立民主稳定的社会体系来保证人的自由发展、社会平等和社会正义。生态文明建设也倡导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反对生态殖民主义,这就内在地包含了社会内部的和谐稳定和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所以,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领域的价值追求方面具有一致性。

三、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转变伦理价值观,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曾明确指出:造成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是千百年流传下来,厚厚地积淀在人们头脑中的控制自然的观念,而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也正在于改变人们原有的控制自然的观念[6]。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相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必须积极转变伦理价值观,清楚地认识到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就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们的环保责任感,要形成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念,不能无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肆意掠夺,可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将自然视为人类的“无机身体”,认识到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自然的破坏为代价的。具体来讲,应该将生态保护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完善环保的相关法律政策,培养每一名公民的环保责任感,改变过去“先污染再治理”的理念,改变为求短期发展而破坏生态的做法,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深化环保意识。

(二)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认为 “异化消费”促进了人们狂热消费的欲望,大大增加了资源环境的压力,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生态危机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既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发展的需求,又要维护自然和谐健康的发展需求,健康合理消费观的树立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适度消费以节俭为特征,它不反对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只是反对‘为地位而消费’的过量消费中的挥霍和浪费。”[7]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当下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比过去有极大提高,但人们仍然应该避免盲目追求物质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树立符合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社会、文化诸方面利害关系的适度合理消费观,形成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消费,培养人们形成适度生产、合理消费的生产生活理念,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三)合理运用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以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短期迅速发展主要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资源的消耗。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的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既要合理生产物资资料,又要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各方面需求和保持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适度经济发展的模式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过程之中,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要保持原先的发展水平,又要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更好地进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造福提供便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甚至对人类自身造成巨大的危害。只有做到合理运用科学技术,趋利避害,避免因利用科技而导致的道德伦理问题和环境资源问题,既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要使之成为改善环境的有效手段,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道路。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有缺陷和不足,但仍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应该继续研究和发展生态马克思主义充分了解其理论思想和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更加有效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而服务。

参考文献: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篇6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人类文明与环境的关系经过了几次演替,原始文明:索取于自然,消费,废弃于自然;农业文明:索取于自然,加工,消费,废弃; 工业文明:索取于自然,加工,流通,消费,废弃;生态文明:生态建设,索取,加工,流通,消费,回收再利用,废弃,无害化处理。

生态文明有时候又被称为后工业文明,刚开始的时候是因为人类的过度强大已经影响到了环境可持续发展才从人的利益角度被提出来的,后来随着反思的深入逐渐有人提出生态伦理的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唯人的利益至上的传统思维模式。

所说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但生态文明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在十八大报告在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不管是在哪种语境任何情况下,环境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都是环境友好型的文明形态,都需要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索取于自然并无害化废弃于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调谐思想,即强调天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在儒家、道家、佛家都有不同但相近的表述。

儒家:仁者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把融入大自然视为最大的快乐、人生追求的最高志趣。道家: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佛教:只有公平地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态平衡观,才能彻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佛教主张因果相依,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互为因果、共生共荣、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生命的网络;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通常只会破坏自然环境;一旦环境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佛教还主张和谐相生,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在揭示世界,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众生之间和谐生存方式,实现共生共荣。

建设生态文明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由于我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基数,即使采用各种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说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还要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挑战是巨大的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和能力。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篇7

关键词:体育强国,经济强国,奥林匹克,经济建设

一.何谓“强国”

1.1定义强国的标准

强国, 即“强大的国家”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李行健, 2004) 。经济强国指的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 军事强国指的是军事实力强大的国家。看似明显, 但这其实是一个含糊不清的定义。因为没有一个明确、规范的标准来衡量目标对象是否符合“强国”的定义。当然, 在每个不同的领域, 都会有成文或者不成文的标准来衡量比较的对象。如, 一个国家的综合战争实力包括其军事力量、国防动员能力、战争潜力等多方面相关因素;国家间的经济实力对比则要以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主要依据, 并结合国土面积、人口, 以及人均GDP综合评比。

1.2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现状

这个问题必须分开来看, 体育事业分为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两个方面。毫无疑问, 奥运会是衡量一国竞技体育实力的最具代表性的赛事。从许海峰为中国人捧回第一枚奥运金牌, 到北京成功举办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 中国人已经彻底地踢飞了一个世纪以前“东亚病夫”的称号;而从悉尼—雅典—北京的“三级跳”, 中国运动员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正的竞技体育强国。

在我国竞技体育大步向前迈进的同时, 我国却还不能被称为体育强国。因为我们在全民健身、体育基础设施投入、奥林匹克精神普及等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1.3我国的经济建设

回顾20世纪, 我国的体育发展与经济建设有着惊人的相似。20世纪前半叶, 中国人民还处在外族入侵、军阀混战的水深火热之中, 体育发展和经济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竟然多次没有人参加奥运会, 这是旧中国国力弱小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后,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体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受到思想的束缚, 依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高度。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中国迎来了转折性的改革开放, 从此, 体育发展和经济建设都到迎来了春天, 奥运会金牌数、奖牌数, 以及各项赛事跻身前八的运动员人数, 中国都在大步走向世界前列, 并在北京奥运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经济建设更上不甘示弱, 三十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可以看出,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体育事业的发展程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二.体育强国之路

诚然, 我国只能算上一个体育大国, 或者是一个竞技体育强国, 距离真正的体育强国还有一定距离。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就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史来看, 我国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竞技体育, 并以竞技体育促使全民健身发展的道路。简单说来, 这条道路就是要培养顶尖的运动员, 争取在奥运会、洲际运动会、各个项目的世界锦标赛等大赛上取得好成绩, 为国争光, 从而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并由此带来的全民健身热潮。

从这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体育发展的经验来看, 这是一条成功的道路。究其成功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1.竞技体育赛事本身就是力量、速度、技术和美的结合, 具有极好的观赏性、表演性和模范性, 观众基础广泛, 榜样力量无穷;2.竞技体育可以引发人类对自身极限的探索与挑战;3.竞技体育可以带动相关大众健身项目的发展, 并形成良性互动;4.由于经济实力限制了财政支出, 因此一开始就进行大规模全民建设的基础设施投资是不现实的。

由此可见, 这是一条有科学依据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强国之路。虽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只要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我们有理由相信, 中国成为体育强国的一天不会遥远。

三.体育强国之路对经济强国之路的启示

3.1成功的经验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GDP的年均增长9.8%, 总量由世界第11位跃居第4位;对外贸易总额从世界第29位跃居第3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30年来,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实际增长了6倍以上, 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479人。香港回归、神州飞船上天、成功举办奥运会等壮举无一不以日益壮大的经济实力为坚强后盾。

细想这三十年, 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条主线索就是做大做强国有企业, 这与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培养顶尖选手的思路不谋而合。可以看到, 改革开放初期, 国有企业因为体制、观念等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国企陷入困境, 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党和政府高瞻远瞩, 从建立股市到提倡现代公司制, 从政企不分到放开放活, 举国上下对国企所作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为代表的杰出国有企业率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它们将一个新的中国展现给了世界。中国石油在2006年成为亚洲盈利最高的公司, 这个道理就如同优秀的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得一枚金牌。

用邓小平的话总结起来,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异曲同工之妙, 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再带动其他人也富起来”。

3.2未来的挑战

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就像兴奋剂在体育界引起的轩然大波一样, 中国也和全世界一起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寒冬”。在这次危机中, 世界经济出现了大幅下滑, 尤其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 经济衰退十分明显。作为崛起的大国, 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所以经济危机对我国影响只限于增幅和增速, 而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这一事实是不会动摇的。

在经济越困难的时候, 我们就越不能忘记体育事业最根本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 这句格言不是只限于竞技赛场的, 在寒冬中的中小企业, 中国经济, 以及世界人民更需要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 带着奥林匹克的信念, 在金融危机过后, 中国会更快地迎来真正的经济强国。

参考文献

田麦久, “竞技体育强国”论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11.15

胡世君, 腾国辉, 王舒宇, 中国体育强国之路初探[J], 辽宁体育科技, 2004年12月

田麦久, 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与学科建设[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篇8

滨湖区入选首批全国民生改善典范区

上榜理由:生态宜居

5月30日上午,由人民网主办的“2014城市发展质量论坛暨全国民生改善典范城市发布会”举行,无锡市滨湖区入选为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区。上榜理由突出“生态”二字—滨湖区作为拥有山水资源禀赋的城市核心功能区,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等各方面,走出一条“生态宜居地、幸福湖湾城”的建设新路子。

无锡,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它依长江、太湖,自然风光得天独厚,且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在这个城市中有一个区域:它临湖环城,占据了无锡旅游资源的半壁江山;它拥有近112公里长的太湖湖岸线,占据了太湖最美丽的精华部分;它倚山傍水,湖光山色秀美如画;它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浓厚,坐拥众多名胜古迹、遗址旧物、诗文墨迹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辉,具有极好的发展潜力和开发条件……

它就是无锡市滨湖区,一个拥有一系列高知名度景区景点的宜居宜人之地:有世界最高大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灵山大佛,有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灵山梵宫,有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亲笔写的“太湖佳绝处”—鼋头渚风景区,有号称东方华莱坞的中视传媒无锡影视基地和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有一代佳人西施泛舟的水如锦、桥如虹的五里湖风光。

滨湖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无锡市西南部。南依太湖,北靠长江,东临上海,西接常州,是无锡城市核心功能区。滨湖区总面积62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74平方公里,沿太湖湖岸线112公里。户籍人口45.95万人。滨湖区下辖1镇8街道,其中包括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工业设计园,1个国家级数字电影产业园,1个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3个省级开发区。区域历史文化悠久,风景秀丽,名胜众多,拥有3个5A级景区,是中国吴文化和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注定了滨湖在无锡生态旅游的大区地位。

“建设美丽新无锡,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健全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滨湖—这个作为拥有太湖最美山水资源禀赋的城市核心功能区一直以来坚持的发展目标。它不仅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同时将“保生态、惠民生、促发展”作为建设生态经济的主攻方向。领生态文明之先,走绿色发展之路。近年来,无锡市滨湖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民生优势,开辟出了一条“生态宜居地、幸福湖湾城”建设的新路子。

立足巩固生态安全基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滨湖区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生态建设,以“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态恢复”为重点,以打造“宜居宜业、幸福滨湖”为宗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

在转型发展中融入生态理念。在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滨湖区注重增强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全区各层面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两型社会”等创建活动,并配合生态教育宣传活动的开展,不断深化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从而充分调动了全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区内日益增强的生态意识着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治太保源”中优化生态环境。滨湖区以“治理太湖、保护水源”为统揽,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特别是2007年以来,滨湖累计投入42.6亿元资金,进行了立体化、园林化和城市一体化的多层次生态环境建设,完成2座集中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累计完成排水达标区创建608个;铺设污水管网421公里、提升泵站16座,建成垃圾中转站6个,完成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76处;实现了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生活污水全接管,“三高两低”(高消耗、高污染、高危险、低产出、低效益)全关停。与此同时,区域人防工程、水利及水环境治理等城乡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建设工程不断推进,这些都给滨湖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础建设优势。

在污染治理中提升生态质量。由于不断加大环保监管力度,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等有了显著的成效。滨湖区的工业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断降低,废气总量增长趋于平缓,烟尘年排放总量上升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工业固废产生量自2009年不断下降,工业固废保持零排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12年滨湖区域内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标,主要河道水质累计达标率71.43%,水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12年全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二级标准,2012年全年累计空气环境质量良好率为95%以上,全区环境噪声测点、交通噪声测点和功能区噪声测点均达到功能区标准,全区环境状况保持稳定,环境质量持续良好。

在环境整治工作中重建生态系统。滨湖区始终坚持推进生态清淤、蓝藻打捞、调水引流、河道治理,大力开展太湖蓝藻治理。2007年以来全区已累计打捞蓝藻340.2万吨,分离藻泥7.2万吨,藻泥用来生产有机肥料和沼气发电,实现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每年对沿太湖70万平方米的芦苇进行人工养护,涵养水源。同时全区开展生态清淤工作,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管理河道,推进以市容村貌整治、农村河道家塘整治,创建市容村貌和河道家塘长效管理达标示范村(社区)为内容的“两整两创”活动以及“清河行动”,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突出长效。在河道整治工作中,滨湖区还采取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通过培养微生物群落,或种植人工水草,营造半人工水生态系统,促使水生态恢复自净能力。几年来累计清淤河道411条次共计391.5公里、土方570万方,封堵排污口1442只,创建示范河道49条、精品河道20条、精品家塘13个,居民的生活环境日益改善。

nlc202309012131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丰硕成果。2009年,无锡市滨湖区通过国家生态区考核验收。通过几年的创建工作,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生态创建成果丰硕。全区现有3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22个、市级生态村13个、省级绿色社区22家、市级绿色社区40家。长广溪水利风景区2012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推动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探索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多年环境保护与生态创建工作的开展,滨湖区形成了较为完整、成熟的政策与规章制度体系,这些都成为滨湖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优势。

立足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弘扬滨湖生态文化

一直以来,滨湖区坚持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元素,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创建,创新发展现代生态文化,积极培育具有时代特征与滨湖特色的生态文化。

挖掘优秀生态文化遗产。滨湖区充分挖掘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元素并加以保护、弘扬和传承,同时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扶持建设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和传承展示馆。如加强荣巷历史文化街区、阖闾城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实施重点文物资源抢救保护工程;保护和合理开发地质遗迹、周新历史文化古镇、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等一系列针对生态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措施。

展示滨湖历史文化精华。为了充分展示地方特色生态文化,发挥文艺作品在生态文化中的传播作用,并在探索中有所创新,滨湖区结合自身发展,开拓了一条将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相结合的精华展示之路:建设了一批生态博物馆,依托滚灯、内画、灵山素饼制作技艺、“太湖翠竹”制作技艺、花轿、渔舟剑浆、无锡评曲、吴歌等民俗工艺与民间风情,创造出一批独具现代创意的产品;以增加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等多种方式,结合组织评奖和采风等具体措施,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鼓励文学、影视、戏剧、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将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渗透到文艺作品中,推出一批能体现本地特色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优秀文艺作品……这一系列的举措,带动了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

培育生态文化特色品牌。滨湖区把弘扬传统生态文化和倡导现代生态理念结合起来,紧密联系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丰富内涵、提升层次、开拓创新,大力挖掘滨湖区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吴文化、工商文化、佛文化、影视文化”等四大文化优势,滨湖区因地制宜利用真山真水自然生态资源,培育、打造一批生态文化品牌,将自身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以灵山胜景为龙头,搭建以佛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播平台,打造苏南都市圈内最有魅力的佛文化集聚区和体验区;以新媒体、新影视、新艺术、新体验深度挖掘历史文化遗存,开创以吴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保护范例;以荣巷历史文化街区和周新老街改造项目为重点,形成以工商文化业态集聚区;创新以影视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生产方式,把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作为重点,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影视拍摄制作、影视文化交流、影视衍生开发、影视人才培养、影视休闲游览目的地,建立了一套与时俱进又不失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立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惠民开创滨湖特色

无锡市滨湖区始终坚持把生态建设工作主动融入环太湖流域生态发展大局,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两个率先”,精心运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之路,精心打造“宜居宜业”新滨湖,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日益提高。

凝聚力认同感不断加强。滨湖区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区等创建活动,构建了生态和谐转型发展环境。努力推动生态治理、区域发展、民生改善齐头并进,为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支持保障。对居民生态生活的基本保障体系也加以完善,夯实滨湖作为中心城区在生态人居建设上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和辖区居民群众的归宿感。

宜居宜业环境不断优化。什么样的城市是宜居福地?很显然,即便GDP很高、但阴霾笼罩、环境嘈杂、河湖污染的城市不能称之为宜居福地。山清水秀、蓝天白云、绿色城市,这才是宜居城市的必备条件,这也应成为滨湖区城市追求的现代化目标。

打造生态水城。水是城市诞生的摇篮,水也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滨湖区围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湖湾城市核心功能区”的生态建设目标,以更大的力度推进了水域生态治理,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集约、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高效能地实施控源截污,高水平推进河湖治理,突出抓好直湖港、梁溪河等流域的截污,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做美人居环境。滨湖区构建了一套合理河道生态体系,使其中心城区水面率保持在10%以上,农村乡镇水面率保持在15%以上。为了构建城市湿地系统的基础框架,改良湿地生态环境,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生态链,滨湖区努力提高水体活性,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力求通过水系的沟通与改造,全面恢复生态功能。此项措施在彰显、增强水乡亲水氛围的同时,又打造出和谐优美的水岸人居环境,从而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前来。迄今为止,滨湖区年接待游园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次。

建设美丽乡村。滨湖区进一步建立了城镇环境长效综合环境整治,有效保护、保留具备历史风貌价值的传统特色水乡村落,有针对性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村民居民生活品质。打造了包括吴文化特色乡村、佛教文化特色乡村和湖滨生态休闲乡村等品牌,乡村旅游得到了较快发展,走出一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群众增收致富的发展之路。

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惠民为重,是滨湖区生态文化建设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生态建设的最终目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宜居宜业生活的最低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青山绿水,是滨湖区的烫金名片,也是滨湖区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滨湖区人民最大的、不可剥夺的福祉。滨湖区始终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幸福滨湖”建设的重要内容,主动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把生态效应放在首位,持续改善惠及群众的民生问题,切实让滨湖变得山更绿、水更美、环境更舒适。

nlc202309012131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生态文明是滨湖区的传家之宝、区域发展之源,更是惠民和谐之基。在“生态为先、发展为要、民生为本”的道路上,无锡市滨湖区坚守生态底线,突出绿色发展,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滨湖人民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得以保障,“生态宜居地、幸福湖湾城”当之无愧!

超级链接:

无锡市滨湖区旅游指南

鼋头渚:赏花佳绝处 毕竟在鼋头

鼋头渚景区樱花按开花时序有早樱和晚樱两个重要种类,共种植各类樱花树3万多株,品种达百余种,种植面积逾65万平方米。近年新建的鼋头渚樱花谷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赏樱空间,游客从充山大门和犊山大门进入均可在5-10分钟内到达赏樱点。3月中下旬,鼋头渚太湖樱花谷内约有三成早樱绽放,其中椿寒樱、寒樱、河津樱等早樱品种已经绽放。4月上旬,鼋头渚景区樱花则迎来最壮观的盛花期。

除了赏樱外,鼋头渚还举行了包括首届Cosplay全国邀请赛、第二届超级太湖樱花宝贝赛、中国汉唐集体婚礼、“夜赏樱花”在内的鼋头渚太湖国际樱花节。樱花美食、台湾小吃、摄影书画艺术展,渔船唱晚、落樱归帆拍客、博文大赛等多项配套活动也为鼋头渚景区增添了不少情趣。

蠡园:遍品桃秀色 醉美在蠡园

蠡园,地处风光秀美的蠡湖之滨,是国家重点名胜区太湖的主要景点之一。该园因湖而得名,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东北岸的一个内湖。三面环水,远眺翠嶂连绵,近闻长浪拍岸;南堤春晓,桃红柳绿;枕水长廊,步移景换;假山耸翠,曲折盘旋;亭台楼阁,层波叠影。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咏有佳句:“欲识蠡园趣,崖头问少年”。而蠡园是无锡赏桃花的绝佳去处。

正所谓“春风拂面花开早,望柳探花寻觅间。江南桃花何处好,镜花水岸醉蠡园”,每年3月至5月,蠡园都会举办各类以桃花为主题的活动。2014年3月15日至5月3日,蠡园公园就举办了“江南桃花,醉美蠡园”为主题的桃花节活动,以五种不同的方式来全方位欣赏桃花之美。据介绍,这五种方式分别是:①水上赏桃花。在“水上赏桃花游览专线”,游客可乘船水上欣赏桃花美景,岸上的桃花倒映于水中,随水波荡漾,美如画卷;②镜中赏桃花。造型各异的反光面点缀着四季亭周边的桃树,欣赏桃花的同时也能在境中看自己,人与桃花相映成趣,呈现“人在画中游”的意境;③堤上赏桃花。在柳堤花雨赏桃花,最能感受桃红柳绿醉春风的诗情画意;④岛上赏桃花。活动期间,游客可以到西施庄上一览桃花美景;⑤厅室赏桃花。在蠡园百花山房,精品桃花盆景的展示可以让更多游客了解桃花的相关知识,集科普与观赏性于一体。

华莱坞:创意影视街 未来科技梦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又名华莱坞位于无锡市滨湖区,是以原雪浪钢铁集团地块为核心的中心平台区,规划占地面积500亩。湖光水景区,主要由音乐喷泉、水幕电影等组成。影视服务区,主要有数字影视服务、数字电影体验、十厅影城、影视会展、餐饮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

步入大厅,伴随着轻松舒缓的音乐徜徉在艺术的殿堂,游客可以充分领略数字电影这一新兴产业的独特魅力。这里有由中国最具创意的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华莱坞时尚街”,设计师突出电影文化主题和品质,以电影“自由的威利”展开布景,“海豚逐浪”、“威利戏水”、“海盗船”、“大黄蜂”四大取景地可供游客观赏留影。与长广溪湿地公园水系相连的水上音乐喷泉,每天定时进行免费演出,浪漫怡然,艺术氛围浓厚,后期还会开发水陆巴士游览观光景区,值得期待。除此之外,还有美轮美奂的5D光影秀、电视科技馆等未来感极强的视听体验,而史诗巨作般的古装剧室内影棚也将盛大开放供游客一饱眼福。

梅园:先争天下春 花影耀梅园

始建于1912年的无锡荣氏梅园,四面有山皆入画,而今成为太湖群山环抱之中璀璨的明珠,再加上梅园和荣氏家族共同历经了百年辉煌与沧桑,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精神芳馨天下。著名的有素白洁净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绿萼梅,有红颜淡妆的宫粉梅,有胭脂滴滴的朱砂梅,有浓艳如墨的墨梅,有枝杆盘曲、矫若游龙的龙游梅等,还有造型幽雅、虬枝倒悬、枯树老干、疏影横斜的梅桩艺术盆景。

2014新春伊始,江苏康辉旅行社和无锡梅园横山风景区两手相握一锤定音,从此华东旅游风情展暨康辉旅游展将永久落地梅园。在今年华东旅游风情展暨第十七届康辉旅游展上,亲子游、自驾游、休闲游和乡村游等特色产品,以及旅游目的地组合产品和散客组团线路产品都颇受欢迎。

雪浪山:满山薰草田 浪漫异国风

位于山水城雪浪山群峰之中的雪浪山生态景观园,由农林生态和历史人文两大景观组成。其中包括无锡历史上首个状元蒋重珍幼年在雪浪山的读书处“蒋子阁”及众多石刻、碑刻、亭台古刹等。2011年底,该生态园又建成了植物观赏园,包括枫林园、疏林草地园、香花植物观赏园等。其中香花植物观赏园主要由120亩薰衣草园及50亩玫瑰园组成,是江苏地区最大的薰衣草种植基地。

阳光下,漫山遍野的紫色薰衣草似波浪起伏,身着洁白婚纱的新娘手挽着新郎露出灿烂笑容……这样美丽的镜头就出现在雪浪山百亩薰衣草园。经过江南高温考验的雪浪山70亩薰衣草,今年已新增至120亩。这些来自异域的紫色香花随着起伏的山坡与周边红绿相间的花草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

灵山景区:佛前半亩茶 灵山好风光

灵山—文化与艺术、信仰与科技造就的神奇。作为高达88米、国内第二大的青铜佛像,灵山大佛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宗教、历史和文化上,还体现在旅游上。大佛、大庙、大景区,浓郁的佛教气息,无处不在的信仰精神和感化力量,这就是灵山大佛景区的宏伟蓝图。灵山大佛景区于1997年建成,占地面积约30公顷,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江南佛教文化的代表。

4月,游客来到灵山,除了可以参大佛、赏梵宫、观赏九龙灌浴、体验坛城绕行以外,还可以参加“春茗灵山会”特别活动。游客不仅可以与著名的茶道法师面对面,还可以欣赏茶艺表演,聆听茶道文化,品鉴茶趣禅味。针对亲子游客,灵山还特别策划了“春茗半日禅”活动。家庭游客可在师傅的带领下一同出坡,体验采茶、炒茶、泡茶、品茶整个过程,让人在感受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之余放松身心,增进家庭互动,加深亲子亲情。

三国城:历史大舞台 霸气尽展露

三国城坐落在葱茏苍翠的军嶂山麓、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是中央电视台为拍摄八十四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而兴建的大型影视文化景区,“刘备招亲”、“火烧赤壁”、“横槊赋诗”、“草船借箭”、“借东风”、“诸葛吊孝”、“舌战群儒”等十多集的重场戏均在此拍摄。它占地35公顷,是中视股份继唐城景区之后推出的又一座集影视拍摄、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影视城。

今年,三国城吴王宫广场第四届“狮王争霸赛”如约而至,震撼登场。来自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故里(佛山)的龙狮武术团已是连续第四年为游客带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醒狮的精彩表演,而且每一年都推陈出新,精彩度节节攀升。比如,今年一代宗师黄飞鸿不再单枪匹马而来,座下四大弟子鬼脚七、梁宽、猪肉荣、牙擦苏都加入了这次巅峰对决。师徒五人不仅为游客联袂表演一场气势磅礴的拳法,更要展示各自精彩绝伦的看家功夫。当然,主角一定还是那一头头霸气的狮子,它们从“沉睡惊醒”、“搔头摆尾”、“仰视低顾”、“探测方向”、到“出洞”、“见青”、“采青”、“狂欢”、“翻滚”,动作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喜则欢而碎步,怒则瞪目急步,哀则闭眼稳步,乐则跃而跨步。在一个个惊险刺激的高难度动作中,尽显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种神态。对决的号角响起,争霸的舞台展开,一场最激昂的大剧在美丽的四月、在霸气的三国城拉开了大幕!

上一篇:心动的瞬间作文下一篇:信用社中层干部竞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