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声的散文:聆听书声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读书声的散文:聆听书声(精选9篇)

关于读书声的散文:聆听书声 篇1

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喜欢端上一杯清茶,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书,品着茶香,闻着书香,用心感觉书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当翻开泰戈尔的《新月集》,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一个个温馨的画面:“我愿意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这充满爱的文字能使人返璞归真,回归最纯真的时光,使人内心暖暖的。每当看到这诗篇的字字句句,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感受美好的爱。“风高兴地带走了你踝铃的丁当。仙乡里的梦婆飞过朦胧的天空,向你飞来。”在这本书里我似乎可以与月亮对话,向云朵倾诉......有时想象自己躲在花朵里,骑在蜜蜂的背上,感受书中孩子的无忧无虑和对母爱的向往,这一刻,我聆听到了书中爱的呼唤,心中充满了童心的幻想与梦的追求。

妈妈也喜欢看书,她给我第一次买书除了《白雪公主》便是十万个为什么》了。记得当时最爱看《十万个为什么》,因为这本书可以消除我们脑海中一个又一个的问号,使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这里每个问题的答案都让我们体会到科学与大自然的魅力,让我们真切地拥抱这个神秘的世界,开创前人未走的探索之路,聆听到知识的召唤。

记得妈妈给我买来的第一本小说是《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笔下的小英子就是我童年时代的伙伴,英子开心时,我跟着笑;英子落寞时,我也跟着落泪。书中人物的遭遇让我同情,那悲欢离合令我牵肠挂肚。尤其看到她父亲离世时,心中不由充满痛苦。到最后,书中的人物一个个都离开了英子,她才发觉自己长大了。人生道路上,我们都会在挫折中成长,学会承担责任。看完这本书,我不再畏惧成长的考验和命运的磨难。这一刻,我聆听到成长的期待。

书中的文字总是会将我们的灵魂引向高处。每当我读完一本好书,如沐春风,就会有一份收获。心中的满足与快乐无法用言语表达,书中的哲理如阳光般温柔的洒下,透过皮肤一丝丝渗入我的血液。

再次捧起书,似乎听到文字的声音,好像是谁在我耳边歌唱;好像是琴键在耳边舒缓弹起;又好像有一股清泉潺潺流过......

我爱书,她将是我此生的至宝。

关于读书声的散文:聆听书声 篇2

如果阅读教学真的不读了, 那课堂上让学生干什么呢?静思默想。静思默想就是古人所说的“涵泳”。阅读教学需要文本作载体,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文本作凭借, 因此, 借助文本作“静思默想”, 既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本真”, 也暗合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谋略”。

那么, 课堂上如何让学生静思默想呢?下面, 我借助几个课例来具体谈谈。

《詹天佑》教学:

重点学习课文关于詹天佑“杰出”的部分。

1. 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工程师?让学生拿出笔从课文中圈出能概括这个特点的词语。 (“杰出“”爱国”, 课文的第一句话就已经作了概括。)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 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爱国的?作批注。 (先每位学生独立地静思默想, 再前后4 人交流一下, 最后指名汇报。)

3.重点学习“杰出”部分。从修筑这条铁路的哪几件事情可以看出詹天佑的杰出?作概括。 (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4. 居庸关和八达岭这两条隧道是怎么开凿的?仔细阅读课文的相关段落, 画出示意图。 (先独自阅读文字作画, 再小组交流, 最后指名汇报。)

5. 仔细看课文插图和阅读相关段落, 看看“人”字形线路火车到底是怎么开的? (先自己说给自己听, 再小组互说, 最后指名展示。)

《猫》教学:

以课文的“表达形式”为学习主旨;用“递进式”的三个问题把课贯穿。

1.课文写了猫的什么?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总体把握。学生可能会概括“古怪”“淘气”“可爱”等, 因为课文开宗明义:“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但从课文第4 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的“更”字看, 便知作者写的是猫的可爱, 所以, 最为合适的词是“可爱”。这个问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需要学生静思默想。)

2. 课文是怎样写猫的可爱的? (先写猫的古怪, 即从“古怪”当中见可爱;再写小猫的淘气, 即从“淘气”当中显可爱。这是对课文表达形式的“揭秘”和“淘洗”, 同样需要学生静思默想。)

3.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写猫的可爱? (即课文这样写的妙处。不求答案精准, 只求能让学生静静思考, 以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落花生》教学:

就学“议花生”部分。

1.认真默读课文, 找出课文写议花生的部分。 (从哪个自然段到哪个自然段)

2.说一说, 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3 个小问题来交流, 即:姐姐、哥哥和“我”是怎么说的?爸爸是怎么说的?爸爸所说的关于花生的好处和姐姐、哥哥以及“我”所说的关于花生的好处有什么不同?)

3. 仔细研读爸爸说的3 段话, 领会其含义。

4. 你对爸爸的说法有想法吗? (桃子、石榴、苹果真的不及花生?)

5. 你能就这个话题写一写你的所思所想吗? (课本上有个小练笔: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我觉得课本上小练笔要求写的内容不及让学生写“所思所想”。)

《花钟》教学:

就学第1 自然段。

1.闭上眼睛, 静静地享受“鲜花朵朵, 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的景致。 (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2.拿起笔圈出花名, 看看一共写了几种花。

3. 用波浪线画出写每一种花是怎么开放的部分, 看看写法有什么特点。

4. 用横线画出写每一种花开放的时间的句子, 看看写法有什么不同。

5.美美地读一读这段文字, 然后试着把它背下来。 (可以先用填时间、填花名和填怎么开放的文字让学生“填空式”地背, 再逐渐过渡到“脱文稿”背诵。)

6.仿照课文的写法, 试着写一写桃花、梨花、梅花等花的开放。 (先写时间, 再写花名, 最后写花是怎么开放的。)

以上列举了人教版3 至6年级上册的4 篇课文。不要以为只有第二、三学段的阅读教学可以进行“静思默想”, 第一学段也是用得着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三》有这样一道题:上面排了6 个字 (“子、头、长、出、飞、火”) , 分别是3 画、4 画、5 画, 下面放了3 只花瓶 (瓶子上标有“3 画”“4 画”“5 画”的字样) , 每只瓶子上插了两朵花 (意即6 个字中分别有3 画、4 画、5 画的字各两个) 。可题目只有3 个字:我会填。如何做这道题?便可让学生静思默想, 问学生:知道这道题是要我们干什么吗?让学生明白了题意 (即思考出了结果) , 再让学生去做题目。同园地中还有一道题:一个大圆圈上写了14个字 (分别是草字头、提手旁、足字旁的字) , 圆圈的中央写了3个偏旁, 分别着了3 种不同的颜色 (粉红色、淡绿色、浅蓝色) , 对应的14 个字有一个也着了色 (是草字头的一个“花”字, 浅蓝色) 。题目就四个字:读读画画。是什么意思呢?也可以作类似处理:先静思默想, 而后再做题目。

从所举的例子看, “静思默想”的课具有以下特点:

1.以“问题”的方式来展开课堂教学。问题是学生进行静思默想的“梭子”。在问题的牵引下, 学生渐入文境、课境, 达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2. 不对课文作面面俱到的分析、理解, 而只取某个部分, 即舍“面”取“点”。这是“静思默想”的课与传统的阅读教学课最为不同的地方。取课文的某个部分 (即某个“点”) 让学生学习, 不但学习的内容集中, 学生学习的精力也集中。在如此高度“集中”之下, 学生学习的效度自然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当然, 在文本中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那个部分或者那个“点”, 无疑是“静思默想”课的难点所在。

3.学生学习的“过程性”非常明显。几乎每一个环节 (即每一个问题出现) , 学生的学都将经历 “ 独自学———小组合作学———集体汇报学”的学习流程。这是一个非常细致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过程, 学生就能把所学的内容学深、学透、学好。当然, 更为主要的, 还是保证了学习的“面” (全体性) 。

4.重在让学生思考。“思考”是课堂教学很重要的方面, 学习没有思考就没有收获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 , 人没有思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笔者曾冒昧地提出过语文优课的“三有”标准:有思维含量, 有情感因素, 有文化气息。课一定要有“思维性”, 有了思维性, 思维才能得到长进, 人才会变得聪明。不要作剖析, 看字面, 就知道“静思默想”是指向于学生的“思维”的。

那么, 阅读课这样来做, 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核心指标是分析、理解、概括和评价。而分析、理解、概括、评价都跟大脑分不开, 即都需要认真地“思”和细致地“想”。所以, 经常性地在课堂上让学生作静思默想, 自然会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因为凡能力的提升都需要训练, 都需要过程) 。

第二, 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可见, 思不仅是好习惯, 还是获取学习效果的好方法。俗话又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静思默想的时候, 往往都要求学生辅以动笔 (圈画、批注等) , 因此, 静思默想的学习方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动笔墨读书”的习惯。

第三, 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如前所说, 这样的学习, 大致上在每一个环节都要走一个“流程”, 都要恪守一段“经历”“, 流程”和“经历”便保证了效果。而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只是取“点”, 这无疑就缩短了课文学习的时间, 时间缩短了, 学习的效率自然就高了。课文的学习时间缩短了, 也就自然能腾出课时来, 把腾出的课时加以利用 (如作补充性阅读、拓展性阅读, 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或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 , 就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 对教师的阅读水平也是一种促进和提高。腾出的课时要作补充阅读、拓展阅读, 教师就必须去寻找“阅读资源”, 这种寻找的过程, 无疑是教师自身阅读水平的促进和提高的过程。

《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 篇3

下堡坪中小学

何君玲

这一学年听课,发现许多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共同的现象:分析得多,理解的少,讨论得多,读书的少;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困,教学效率低。王尚文教授说过:“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语文课读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读通了,读懂了,才能体会文章的精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激情,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

一、有针对性地诵读,理解文章大意。

要感知文本,观其大略,最实用的办法是充分接触文本,诵读文本。宋朝大理学家朱熹曾说:“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只要把课文读熟了,读通畅了,文章大意自然而然就了然于胸了。我在教《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时候,先让学生认识生字词,再反复朗读课文:自读、小组读、齐读、男女比赛读等等。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情怀在师生心中蔓延开来„„在诵读的催化下,学生充分感知了文本,为走进文本做好了铺垫。

二、有感情地诵读,体会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但凡语文,字里行间总是渗透着隐隐的情愫。这种情感的体会,单靠老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往往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昏昏欲睡,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而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自由朗读、互相学习,教师指导,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荷叶圆圆》时,从指导预习到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生字,对课文也读得熟练了,初步体会到荷叶的美丽。在第二课时的教学时,我在做示范引领的时候,故意把“小”字读掉了,引得学生急得争相指出:“何老师,你把‘小’字读掉啦!”

“这有什么关系吗?”我故作惊讶。

“小水珠多可爱呀!去掉‘小’就不可爱啦!” “那‘鬼’可爱吗?” “不可爱!”学生异口同声。“那‘小鬼’呢?”’ “可爱!” “‘家伙’可爱吗?” “不可爱!”

“那‘小家伙’呢?” “可爱!”

看到学生对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可爱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体会,于是,我让学生在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四个角色中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练习朗读并准备比赛朗读。小家伙们一个个攒足了劲,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通过分角色读、比赛读,他们完全融入了角色。读完后,我不失时机地点拨:“这颗小水珠,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呀?”

“我觉得荷叶好温柔,像妈妈一样抱着我!” “荷叶好大呀,它是我们蜻蜓的停机坪!” “荷叶真好玩,我们可以在它下面捉迷藏呢!” “荷叶又美丽又好玩,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她!”

„„

看到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差不多了,我趁机布置任务:尽情地大声读课文,读出荷叶的美丽,读出你们对荷叶的喜欢,读出你们的可爱!于是,学生端起书:“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教室里响起朗朗的“娃”声一片„„

三、有目的的诵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朱作仁教授说过:“不少语文教学上的弊病,如脱离语言文字,进行架空分析,或离开课文的整体而布置大量零碎的练习,结果事倍功半,学生所得甚微。”文章不是无情物,要让学生深入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意境,朗读才是最佳途径。

在教学《彩色的非洲》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后,了解到非洲的自然景观(植物和动物)是彩色的,人文景观(服饰、器物)是彩色的。但由于生活地域和文章中的非洲相隔遥远,生活环境和方式的不同,他们还不能体会到非洲的美,还不能切身感受到非洲的迷人。当时我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视频、声音等资料把非洲的美丽和异域风情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而然如身临其境,不禁陶醉于非洲的五彩斑斓,惊叹非洲如此美丽,朗读得更带劲了。

“耳醉于音,心同其情”,有的文章特别是诗歌和散文只有通过大声朗读,才能深入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华少年》这首诗时,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欣赏图片初步领会到祖国山河的广袤美丽、历史的峥嵘变迁、经济科学文化体育等迅速发展。我让学生反复潜心诵读,及时组织全班进行配乐集体朗诵。精美的图片,催人奋进的音乐,学生高昂饱满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他们抑扬顿挫的语调,舒缓急促的速度变化,轻重得当的语音,无所畏惧的气势,把对祖国的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活脱脱就是一群有责任、有担当、有激情、勇于奋进的中华少年啊!我们都被感染了。美妙的课堂,情感的洗礼,精神的奋发,在师生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 篇4

九月:一周,开始与朗读和持续默读

第一天

1、开学送给三位新生一本注音读物。书,与其说是送给孩子的不如说是送给他们父母“看”的,要想让他们尽快融入班级,尽快杨曾读书习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不可缺少的。

2、当孩子顽劣的时候,你一定会强迫他懂礼仪、做家务。那么,当孩子不想读书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实施强制手段,逼他读书吗?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啊!

3、要经常和任课老师沟通,不让孩子从一门课、一部分人开始变得油滑、混乱。更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的恶劣表现,影响班级教学。

三次拥抱

1、孩子的离开,不仅是老师的不舍,也有孩子的不舍,但是他们不管到什么地方,都能是优秀的,那么我的心情也是很释然的,很自豪的。

2、孩子的双臂,紧紧搂着老师德脖子,同时,将头一动不动地伏在教师的肩上,这中间,谁也没有说话,只有楼下的雨声---沙沙,沙沙。

3、我相信,祝福和期待是一种生命的力量。我以为,此间表达的,并非一人、一家的祝福和期待。

4、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读书笔记二

一周,开始于朗读和持续默读

1、全世界最好的准备学历测验的方法就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在床边读书给孩子听。如果孩子觉得这是个美好的经历,他们就会开始自己阅读。

2、在学生还小的时候,在教室里读书给孩子听,如果学生觉得这是个美好的经历,他们就可能喜欢上阅读---朗读。

3、为什有些孩子热衷于阅读,而有些孩子却完全不读呢?其实差异就在于站在教室前面的那个人---教师。几乎每一个热爱阅读的班级中,老师都定期地给学生们朗读。

4、吉姆﹒崔利斯的提醒甚得我心:持续默读的时间里,学生不需交换读物。此外,如同听音乐一样,教师在其他时间,根据课时宽裕程度、学生表现及课间调节的需要,给孩子讲绘本、朗读故事。

秋的味道

1、人在夏季会变笨。吉姆﹒崔利斯的话教师最有感受。由于父母对孩子学习重视程度的不同,漫长一个暑假下来,往往是好的更好,差的几乎把一学期里艰难收获的几个歪瓜裂枣又送还老师了。

2、对全班有益的做法是:开学伊始,就严丝合缝地抓紧、抓牢。学习、秩序、卫生一样都不放松---他们相互作用,他们是一个整体,他们共有一个严肃的名字叫“班风”。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读书笔记三

有信念的小花

1、好风习习,书声琅琅;童音起处,神清气爽。

2、母语学习,讲究的是举一反三,忌讳的是打一口井。语文能力的获得,不该,也不可能全靠教材。对于薄弱孩子,教材收个五六成,加上只能混个“字儿熟、口儿顺”的日有所诵、手不释卷---东一点、西一点打些野食---几下里搂来,其收成,必定要比盯住教材死抠硬练可靠得多,也活泛、有趣得多。

“ 够不够”和“一对一”

1、对于孩子来说,单靠老师的引导是不够的,他们能否走上阅读的路,上路是迟是早,还要看各人根器的利钝,还要看各人父母重视的程度和付出的力度,说白了,是要看身为父母的,是否愿意、是否能够做到一对一地伴随和培养。

2、帮助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的最好方式是与他一对一地相处,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3、改善有学习苦难的孩子的语言问题时发现,一对一教学对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特别有效。读故事给孩子听,并留意他们听故事时的反应,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家长最好给每个孩子单独读故事听。

4、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似乎缺乏学习的动机,想象力有限,注意力无法集中,而且对于遵循一些指导也有困难。

5、家长往往以为教学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以为教师要求亲子共读,其实推卸责任。他们愿意做的,也只是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6、起始年段的付出,每一份都有回报;如果持之以恒,回报是无与伦比的美好和丰厚。

7、不扶自直的天才自然是有的,正如油盐不进的顽石也是有的,好在那都是百里挑一的个例—而教育所面对、所能发生作用的,永远是中等资质的大多数。

8、一周一两次,对于上等资质的孩子和智慧型的家长,这样的朗读,这样的苦口婆心,是火种。对于另一类家庭的另一类孩子,一周一两次的朗读,是诱使他们亲近阅读的唯一契机。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读书笔记四

第一次习作

1、习作就是,把你做的、想的、看见的、听到的记下来就行了。

2、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写出来、自己用心琢磨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3、作文,是花朵,要多少丰沃的泥土,才能成就花朵的芬芳和美丽啊。

4、当孩子们把习作当做日记的时候,当日记成为孩子的心泉流淌的时候---写作,就行在了康庄大道。

珍贵的礼物

1、儿童背诵的重要性大家已经知道。相对于早就盛行的儿童读经,我更赞同背诵从童谣童诗开始。

2、低年级段、儿童识字原本不多,通过拼音来读诵,其目的,除了积累语言、接受艺术熏陶以外,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在兴趣盎然的读背中,不知不觉,聚沙成塔地增加识字量,增强理解力及对语言的感受力。

3、课本之外的读诵,要想持久可行,就应当是不求甚解、简单清浅和充满童趣的。

4、我们所背的儿童诗很多来自台湾,其实儿童诗写起来并不难,只要我们有心:童心、耐心和发现美丽的“花心”。

5、当孩子健康快乐,他们就更有可能成为文化的传承人和创造者。

6、生长---发展,是继承的唯一途径。

7、生有不死精神,然后有不死的文化。文化为人而存在。

8、文化的衣衣在于使人幸福---绝不是其他。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读书笔记五

白色的朗读,白色的倾听

1、孩子们悟得好啊:听老师朗读,不仅是听故事,也是在学朗读。而学习,尤其是经典篇目的学习,是需要重复的。没有时间让他们重复地读,就让他们重复地听。

2、利用心倾听同时发生的,是听着所不自知的“内模仿”—天长日久了,就叫熏陶。

3、对人发生深刻影响的阅读,从第二遍开始。因为读者只有摆脱了对情节的牵挂,才可以静心体味文字深处的东西。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话说,这叫“白色阅读”。

4、在第二遍,孩子的注意力将不再被故事所牵引,随着朗读,他们亲切地忆起和重温的,是情节,更是文字和声音。

5、开始的时候,肯定有孩子觉得不耐烦。惟其如此,更要白色的朗读,白色的倾听。比多听几个新故事更重要的,是在这白色的朗读和倾听中慢慢的、有时是艰苦的---炼心。

6、当孩子自由阅读,教师与其警察似的来回巡视,将不信任和不安祥由踱步传达给孩子,远不如兀自读来的好。

春园之草

1、读出语感了,才算是真正理解;也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读出语感---所谓理解,是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是文字里面的情感。

2、为了透彻地理解、成功地朗读和轻松地背诵,理清结构式必需的。

3、孩子的文章之所以如此优秀,原因有四:一是孩子有真实的体验;而是孩子一直在写作上用心;三是孩子的父母一直和孩子一起读、写,一同成长;四是教师视结构分析与朗读指导并重的长此以往的语文教学。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读书笔记六

做舟子,不做纤夫

1、在做题时,那些半会半不会的,与其让他们漏洞百出地做了再订正,倒不如让他们一次或的正确印象。要知道,第一印象很顽固---是订正很多次也未必能够抹掉的。

2、归根到底,最可靠的成绩,最强劲的潜力---存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中。

温暖而适宜的沃土

1、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2、通往写作自由王国的,是一条不自由的苦练之路。强迫式必需的---而且,因了教师的软硬兼施,最终热爱抒写并获得自由抒写能力的,是兼具了天赋和勤勉的极个别。

3、小花之所以开得美丽,是因为教师以一颗体察而不失理性的心,做了一片温暖而诗意的沃土。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读书笔记七

朗读也要备课

第一次白色朗读

1、一样的回答,一样的意思----可是来处已经不同。相比之下,发自内心的声音,比发自头脑的声音要更亲切、更动人也更有生命力。

也是蒲公英的种子

1、一本创作,作者唯有输入自己的生命,作品才有可能是活的:有温度、能悲喜、会呼吸、打动人。当然,还需要天赋,然后是勤奋。

2、一套书,也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啊。因了怎样的机缘,怎样的风,才从遥远的广西桂林飞到这里。

为什么一定要建立班级书库

1、读共同的书,就是过着共同的生活。是这种基于阅读的共同生活、共同体验,使学生对于班级、对于好书有了一种与日俱增的亲切感、归依感。

2、以班级为单位集体购书,是为了引导阅读、满足需要,更是为了增强基于共度的班级凝聚力、亲和力、净化力。

3、从前可以略去可以使文章更加凝练、感人的的排比句,对儿童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以为多少透着些说教的气息、多少会减弱文章张力的一唱三叹---学生理解它,是需要体悟和思考的。

4、教师,尤其是我这样以文字表达和鉴赏水平自负的家伙,更不该单单从成人的角度、从文艺鉴赏的角度评价儿童读物。

高尔德的建议和“亲近母语”的主张

1、对于儿童的来说,第一需要培植和呵护的,是他们的阅读兴趣。

2、记录和描写本国儿童生活和学习状态的读物,更能让学生走进、沉浸---更能让他们爱上阅读、亲近写作。

3、教师能做的,就是让班级图书尽量杂驳,尽量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孩子在不同时期的需要。

4、学生阅读时,过多过细的指导,有时是一种限制和剥夺。

5、相信生命的主动性;相信---我们获得大量信息后,清理头绪的恰当机会便会出现。

窗外传来读书声作文800字 篇5

时间像针尖上的水滴,一滴一滴地坠入大海,悄无声息。天色渐渐暗了,夜已降临,墨蓝色的天幕笼罩着宁静而美丽的小镇。

宽大的落地窗外,一轮圆月把皎洁的银辉洒遍小院,一切都显得那样静谧而又安详。此时,我的书桌上,正放着一本翻开着的数学书,桌上,身旁的凳子上,凌乱地放着我用过的演算纸,不知道用了多少张。我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托腮凝思,不知不觉,跟这些数学题“鏖战”已经好久了。窗外的夜色似乎也能察觉到我的辛苦,月光如水,树影无声……

时间一分一秒无情地流逝,夜已深了。不知什么时候,“呼……ZZZZ……”一阵熟悉的呼噜声清晰地传来。你别说,爷爷的.呼噜声还真是准时,像闹钟一样,似乎也在提醒我该睡觉了。“呼……ZZZZ……”这声音在安静的书房里听起来变得越来越清晰。咦,爷爷的呼噜声怎么像音乐一样舒适,一样悦耳呢,这可是从来也没有的感觉啊。我揉揉有些发酸的眼睛,伸伸懒腰,忍不住打个呵欠。啊,原来是传说中的“瞌睡虫”在向我发出邀请了。

我开始清理书桌,准备去赴瞌睡虫之约。可就在此时,耳边忽然传来一阵优美的读书声:“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虽然音量不大,却很有磁性。仔细去听,声音愈加清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不知是谁,正在声情并茂地朗诵着古诗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首读完,又是一首,听那声音,越来越充满激情,好像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声音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我侧耳倾听,那琅琅的读书声更加清晰,时高时低,时长时短,间或还能听到反复播放录音的声音。我明白了,有人在趁着这夜深人静的时候练习朗诵,原来,努力学习的并不只是我一个人呀。听声音,这位小朋友应该比我小,可她又是多勤奋,多认真呀!她一边朗读一边还在对照录音纠正自己不足的地方。听着听着,我仿佛又回到了我四五岁时奶奶教我背诵古诗词的情境中。

好奇心驱使着我一定要找到这声音的来源,我掀开窗户,循声望去,映入我眼帘的是我家斜对面的晓晓家。明亮的灯光下,晓晓端坐在书桌前,手捧着书的样子真可爱啊。你要知道,她还是个三年级的小不点呢。看着听着,我已经睡意全无了,一个小朋友都能如此勤奋,我一个大姐姐能认输吗?

回归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 篇6

一.诵读教学的现状

1.诵读不被重视。因中、高考诵读一分不考, 故很多教师把诵读教学这种民族化的传统语文教学精粹弃置一旁, 造成语文教学的哑声。中学阶段的课文大多较长, 再受考试指挥棒的无形影响, 致使大多教师上课只注重对课文的品析。正是这现今流行的“讲问”教学, 以析代读、以讲代读, 严重挤兑了学生诵读的时间, 课堂上即便是有诵读练习, 亦是来去匆匆, 雁过无痕, 仅仅是一过渡环节而已。

2.诵读教学流于形式。为了避免被人说上课剥夺了学生诵读的权利, 于是乎抽出几分钟随意让学生默读、小组读、齐读等, 并没仔细考虑各种诵读的适用性。很多时候, 教师只是布置学生诵读, 到底每一遍诵读有什么目的, 有时连老师自己都不清楚, 学生诵读起来更是索然无味、无所适从。一些公开课、评优课上, 诵读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什么所谓的“快速阅读”、“浏览全文”、“默读”、“齐读”、“分角色读”、“自由阅读”甚至含糊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等, 可谓花样翻新。但好多时候为了不浪费宝贵的讲解时间, 只好置部分未读完的学生于不顾, 硬生生地示意学生停下, 马上转入下一环节, 致使课堂缺少真正激情飞扬的诵读声。

3.诵读范围狭窄。常态课或公开课中无论检查性的诵读, 还是讲析之余的所谓感情诵读, 读来读去, 就是那四五个学生, 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当听众, 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诵读训练的现状, 怎能提高整体诵读教学的质量?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本色语文”的倡导者黄厚江老师的课堂上总会创设机会给学生齐读, 不轻易忽略任何一位学生。

4.诵读教学指导匮乏。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由于自身诵读水平欠缺导致诵读指导方法机械、生硬, 采取放羊式诵读, 甲生读了乙生读, 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 还动辄提诸如“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之类隔靴搔痒的要求, 导致诵读不能熔理解、感悟于一炉。试问学生连课文都没读顺、读通、读懂, 何以体会文章内在精神、内涵, 何来感情?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 只重声音形式, 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技巧, 不重语言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 把某一个字或词读得重或轻些, 把某句读得快或慢些, 而忽略了诵读要表情达意。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 就认为该重读, 而不知有时重音轻读, 表达效果会更强烈。还有时, 学生诵读重音特重, 轻声特轻, 分寸感很差, 让听众的心一紧一紧活受罪。另外, 长句、排比句该何处停顿, 怎样换气的指导几乎为零, 自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 读对话时呆板、别扭、怪腔怪调, 大大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5.诵读教学评价单一。教师评价语言设计的成功与否, 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诵读情况的认识。大多教师在学生读完后, 只是简单的一概而论, 要不就“读得不太流利”之类;要不就“读得很好!真有感情!”之类。这样, 即便没有挫伤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也会妨碍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

二.诵读教学的对策

声情并茂的诵读不知胜过讲解多少倍!诵读可把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 通过“读”去感受语言的内蕴气势, 去领略文章的韵味及作者的情感走向, 去积累丰富的词汇句法、写作技巧。叶圣陶曾说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 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1]诵读, 可把诵读者引入神奇美妙的境界。那么, 在实际教学中, 到底该如何进行训练?诵读技巧究竟该如何指导?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1.诵读的训练形式要灵活多样。课堂诵读, 要培养兴趣, 应常变换形式, 防止厌倦。训练的形式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训练的目的而定。诵读的形式纷繁多样, 比如齐读、范读、领读、接替读、轮读、分角色读、赛读、配乐诵读、表演诵读等等。比如: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的不到位时, 宜用范读指导。我教《安塞腰鼓》时, 自己范读, 那激情澎湃的诵读声使学生深受感染, 他们马上产生了诵读的热情, 融入到铿锵的鼓声中;教古代诗歌单元时, 不单纯讲字句、结构、修辞, 因单纯的讲解不足以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之美, 不如使其在反复诵读中领略太白之飘逸、杜甫之沉郁、东坡之豪放;在教到陶渊明的《饮酒》时, 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 使出自己在大学时学会的古诗词吟诵的本领, 当堂吟诵, 顿时学生情趣高涨, 两三遍后便可成诵;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 采取分角色诵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 便用齐读等。

2.诵读的具体目标要明确到位。初学时的诵读,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节奏与语调即可;品析后的诵读才可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声情并茂;分角色诵读, 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个性;集体诵读, 则要求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个别诵读, 还应为其他学生布置思考任务。每个诵读环节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和要求。我教《爱莲说》时, 先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诵读的节奏, 并在书中标出, 然后让学生自己练读, 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再指名个别学生诵读, 要求读得准确而流利。接着讲解、赏析文章内容, 必要时, 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最后要求学生齐读, 读出作者微妙的情感变化。其实就末句“噫!微斯人, 吾谁与归?”的读法就有几种, 不同语气, 表情达意也有所不同。当学生能读出这些不同的感觉时, 你为何不能说他已经大致了解了周敦颐的思想与情感呢?如若每篇文章都能有类似这种情感的内化过程, 还何愁没兴趣, 何谈不高效?

3.诵读的指导评价要及时、科学。学生读完后, 要进行及时的指导, 中肯地指出诵读的优缺点和改进的措施。多鼓励, 使其逐渐养成开口读书的好习惯, 这点还好实施, 大多教师一般都能做到。但在具体进行指导中, 大多教师无非就是这几句话, 譬如:“读得顺畅”、“读出重音”、“读清节奏”、“读出感情”等。平日教学中根本都没进行过任何诵读训练教学, 只靠说这几句话, 如何能使学生会读、乐读!诵读技巧自然包括:读通读顺、控制语速、把握停顿、掌握节奏、变换语调、突出轻重等, 但每一项技巧的形成, 都需要进行专项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如若遇到比较典型的材料, 都可以适当进行相关的专项训练。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 教师的训练与指导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不可急功近利。

4.诵读的训练材料要仔细甄别。一般来说, 诗歌散文宜多诵读, 这有助于读者了解作品语言的精妙;戏剧和小说中的对话也适合诵读, 特别是分角色诵读, 这样有助于活化小说戏剧中的人物;此外, 课外书籍、报刊杂志中的相关的作品, 亦可作为诵读材料, 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著名特级教师秦晓华校长的“三读法”教学就常把课外有价值的材料引入课堂, 在日积月累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读的用处最广大, 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它。”[2]新课标中更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诵读……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与领悟。”[3]很怀念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人声鼎沸的师生共读之情景, 好的语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许就是在这种如痴如醉的诵读之中逐渐形成的。作为教师, 应该正确认识诵读教学的重要性, 不断提升自身诵读水平并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 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 让诵读这一优秀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13

[2]朱自清《论诵读》, 转引自《朱自清古典文学论集》, 上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216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篇7

一.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 培养阅读的兴趣

1. 阅读的要求要适当

在启发学生阅读初期, 重在激发兴趣。一般来说, 学生碰到喜欢的书籍时, 总喜欢一口气地把书读完, 满足内心的渴望。如果在学生有点读书的兴趣时, 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 想必学生阅读的兴趣便会减少, 甚至会把阅读误认为一种负担, 久而久之, 对阅读也就失去了兴趣。因此, 在学生阅读还没形成习惯之前, 可以尽情地鼓励学生去阅读, 让学生轻轻松松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当学生喜欢阅读, 自觉地去阅读时, 可以通过做书签、摘抄让你感动的语言等方式诱导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所得。通过创设空间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才华, 因而阅读也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此时做笔记就成了爱好而非包袱。

2.阅读的内容要广泛

阅读是个性化的一种行为, 学生喜欢阅读什么书籍, 由他们的兴趣决定, 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但不必做太多的干涉。例如, 中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卡通绘本, 他们通过观察画面以及人物的语言就可感受绘本传递的信息。如果一味地强调阅读与学习有关的书籍, 势必扼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给孩子一片自由的蓝天, 他们会创造一个奇迹。

二.为孩子创设朗读的氛围

1.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

音乐, 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小语课文类型不一, 倘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 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 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指导朗读《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 配上悲壮的音乐, 然后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自然就进入那种悲痛的氛围中, 真切感受到人们对邓小平的深深怀念之情。再如《三亚落日》这一课, 在总结课文朗读时, 我配上了优雅的音乐, 让学生在舒缓, 轻柔, 抒情的音乐中进行朗读, 学生们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 个个读得兴趣盎然, 声中融景, 景随声出, 这样一来, 不但提高了朗读水平, 诱发了美感, 而且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2. 体验性的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狼和小羊》一文中有两个角色:狼、小羊, 在指导朗读时, 我分为两步, 首先是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 在分析课文时, 让学生归纳出狼和小羊的个性, 狼———狡猾、凶残、骄横.蛮不讲理;小羊———温和、善良、软弱、楚楚可怜。再返回到课文中和具体内容一一对应, 这一层次的铺设, 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了两个角色性格的深刻烙印, 然后便进行分角色朗读, 先根据狼和小羊的个性揣摩出读两者的话应用的语气、语调, 并自己选择好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 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 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

3. 精彩的表演朗读

学生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 在课堂上, 教师应抓住时机, 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 不仅可以使他们进入角色, 表演一下课文中的内容, 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 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在教学《负荆请罪》时, 我布置了相关场景, 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 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廉颇的满心悔恨都尽情地表现出来了, 学生边演边说, 再现了课文中的情景, 同时在表演中又掺入了自己的言行, 这样,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 不但丰富了想象, 深化了情感, 而且也提高了朗读水平, 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边读边演, 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同时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篇8

我认为,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最有效方法是“读”。因为,“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读”能发现问题,激发兴趣;“读”能促进思考,引起共鸣。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知奇香”,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语文水平会在不知不觉间提高。因此,朗读不仅是一个培养语感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美感的过程。

学生的朗读,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一、初读

要求学生大声地读,读准字音,合理停顿。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阅读能否取得好的效果,阅读水平能否迅速提高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初,教师都要设法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范读课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投入地朗读,把平面文字还原为有声语言,从而再现画面,自然会激发学生模仿的兴趣。随着朗读的深入,学生会不自觉地成为作品的角色,进入作品的意境。于是,学生会把自己的主观情感与作品的客观情感融为一体。这就为课堂学习做了一个积极的情感铺垫,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初读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做必要的方法指导———如果遇上生难字词,不要急于去查字词典,因为这样会导致信息传递的中断,不利于对文本的理解。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先在生难字词上作记号,如加圈、加底线、加颜色等,总之,方便以后查找。第一遍读完后,再借助工具书理解掌握。需要强调的是,字词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构成语文能力基本功的要件。识字量越大,词汇积累越多,我们的语文能力也就越强。“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虽然可望不可求,但它至少从一个侧面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方向。

二、品读

要求学生认真地读,理解文意,把握感情。

在初读疏通文句的基础上,要对课文进行品读。其目的是在更顺畅的阅读中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培养语感。让学生理解句意、文意,知作者所云,更知为何所云,此所谓读求甚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讲究咬字吐音、表情达意的语言艺术。品读时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对那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悉心揣摩品味,悟出语言的美妙之外,体会作者的情怀,深入理解蕴含的意思,以激起情感上的共鸣。

在品读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有不能理解的东西,首先要学会查资料,学会向他人请教。如果依然无法求解,就请教师帮助完成。在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最需要引导时加以引导,在最需要点拨处进行点拨,在最困惑的问题上解难答疑,像这样服务于阅读主体而又恰到好处的教学指导,才是“主导”的最佳位置和最好体现。

例如在学习陆游的《书愤》时,有些学生不理解作者在自伤身世(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之后,为什么会紧接着抒发对诸葛亮的赞颂之情(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有学生认为应该和《蜀相》有相似之处,都是抒写壮志未酬的遗憾和无奈。可马上就有同学反驳,《书愤》最后一句明显是赞叹语气,作者自况、自勉,表明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热忱……可见,通过品味语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对感情的把握更加准确。

三、美读

要求学生投入地读,表现情感、再现情境。

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品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委婉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美读是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走近作者的过程。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诵课文,达到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的境界。美读的要义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

文章的风格各不相同,教师要让学生深入揣摩每一篇的“个中滋味”:有的要读得情意缠绵,有的凄婉哀伤,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生动活泼,等等。如读李白的《将进酒》时,应激情喷涌,豪气冲天,把李白狂放不羁的形象真实地表现出来;而读朱自清的《春》时,就应轻松愉悦,生机勃勃,表现出作者对春的喜爱……读着读着,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或被大好河山的壮美所陶醉,或被催人奋进的豪情所激励,或被细致入微的亲情所感化,或被催人泪下的悲情所感染,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自然深刻、透彻。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知识得以积累,语文能力也得到提高。另外,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性情,培养美感,这是其他学科无法企及的。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应转变观念,重视朗读,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阅读的作用不容忽视。阅读可分为三部分:初读——大声地读, 读准字音, 合理停顿;品读——认真地读, 理解文意, 把握感情;美读——投入地读, 表现情感, 再现情境。语文教师应重视发挥朗读的作用,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关键词:朗读,初读,品读,美读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

[2]学苑教育.2008, (1) .

让朗朗书声重回语文课堂 篇9

一、教学目标中要突显朗读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是课堂教学能否达到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而把朗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的设置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本, 以及文本背后包含的作者的情思, 文化内涵、精神实质等等。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现了诗人在无限的时空背景之下的孤独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愤, 而且诗歌还创造了辽阔幽远、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 诗人的悲叹也引发了千百年来的文人骚客的共鸣, 让古今多少文人骚客, 潸然泪下, 思接千载, 神游万里。但是这首诗歌放在预备年级的教学确实存在着理解上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 我定位于通过查找背景, 在了解诗人的处境、抱负、心理后, 通过诗歌诵读来理解陈子昂满身才华却无人赏识的孤独。

我首先在教学中引导同学们了解了诗人写作的背景:接连受到挫折, 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 因此登上蓟北楼 (即幽州台、黄金台) 写下了本诗。然后在朗读中, 让同学体会“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怅然———而———涕下”的停顿、重音的表达作用。在前两句中, 读到作者哀叹自己生不逢时、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悲哀;后两句因为增加了“之”和“而”的虚词, 音节显得舒缓, 就好像作者在不断叹息自己的命运一样。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个人朗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等环节, 反复体味了作者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朗读成为教学环节的点睛之笔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 教学环节应该具备紧凑性和逻辑性, 朗读的穿插不是若有若无的点缀, 也不是为了舒缓上课的节奏, 而是起到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朗读环节的设置要恰到好处, 朗读的形式也很多, 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等, 但不见得每种朗读形式都是有效的, 选准朗读的时机, 选对朗读的形式就显得格外重要。一般而言, 自由读、个别读可以放在文本解读之前, 以此来强调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而全班朗读应该放在文本解读之后, 通过朗读将感情的抒发推向高潮、让理性认识得到深入。

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借用多种修辞手法, 使行文显得感情真挚, 气势恢弘。因此在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当年马丁·路德·金演讲的片断, 之后我就请同学散读、选读你认为最感人的部分, 要求能够读出响亮的声音、读出激昂的情感, 使学生由生情到入境、由感悟到思考。当我紧扣文本, 落实对主题和语言的探究之后, 我再通过全班朗读创设课堂教学的高潮, “这是对黑人所受的不公正待遇的控诉———沉痛、愤怒;这是倡导和平斗争方式的呼吁———沉稳、睿智;这是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檄文———激昂、坚定;这是对理想世界的热切向往———深情、热烈”, 通过同学热情洋溢、慷慨激昂的朗读, 同学感受到作者时时交织的悲愤与热切, 最终引发一种对弱势群体、弱势民族的人文关怀。

三、不同的文体可确立不同的朗读重点

议论文以理性思维为主,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以选择带有作者针砭时弊、强烈爱憎的鲜明观点的语句, 或者选择通过典型事例形象有力说理的段落, 还可以挑选表现准确、严密语言的语句进行朗读。

比如鲁迅的《未有天才之前》, 作者表达了“未有天才之前, 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的观点, 在文本最后, 作者论述到“做土要扩大了精神, 就是收纳新潮, 脱离旧套, 能够容纳, 了解那将来产生的天才;又要不怕做小事业, 就是能创作的自然是创作, 否则翻译、介绍、欣赏、读、看、消闲都可以。”通过朗读, 就能使同学明确作者强调的泥土应该具有的精神就是“从小事做起, 懂得欣赏、坚实、坚韧, 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的精神。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目的是给人以知识。朗读的时候可以选择能够概括事物特征、阐释事理的语句, 或者使用说明方法增强说理的句子, 或者表现说明文语言准确, 平实, 简洁的特点的语句。

比如在《中国石拱桥》中,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 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里的“大约”“可能”“几乎”都是限制词, 有的限制了时间, 有的限制了地点, 通过朗读就可让同学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明白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记叙文、散文、小说类文体或以叙事见长, 或以抒情取胜, 或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让人惊叹, 或以深刻的主题令人反思, 在朗读的时候要选择能够表现这些主题、艺术特色的段落句子展开。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描写了月下荷塘那田田的叶子、袅娜羞涩的花朵、淡淡的清香, 凝碧的波痕, 塘上月色营造的朦胧、静谧的氛围, 轻盈飘忽的青雾, 错落有致、浓淡和谐秀的树影。作者沉浸在淡月辉映下荷塘的景象之中, 让他渐渐远离了颇不宁静的心情。通过反复朗读, 同学就可以体味情景交融之美, 浓郁的诗情画意, 感受到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追求。

四、方法指导让朗读教学充满活力

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还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文本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让学生领悟“重音、节奏、停顿、抑扬”等朗读技巧的实际应用, 力求最大限度发挥朗读的作用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曾听过传忠老师上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课。诗歌的第一节是“我为少男少女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过老师先问“作者歌颂的是什么”, 再要求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来表现出这些词语所代表的含义。通过对学生在“重音、停顿、节奏”等朗读技巧的指导, 在学生前前后后四五遍的朗读中, 同学们终于很好地体会到作者歌颂的是青年人具有的“朝气蓬勃”、“美好的状态”、“生命的活力”、“内在的力量”。过老师还亲自示范朗读了后面的两个自然段,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的重读、“四方八面”的响亮、“微风阳光”的轻柔和温暖。“我重新变得年青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的语速加快, 如同血液因为情绪激昂而流的更快, 结尾“梦想、渴望”的重读强调。学生并没有对反复的朗读感到厌倦, 因为每一次过老师都是有指导有目的让他们去读去感受诗歌中洋溢的情感, 他们读的一次比一次有力, 一次比一次有激情, 每一次朗读都是获得一种情感的体验, 一种价值观的获得。

上一篇:节能建筑板保温板下一篇:行政后勤管理规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