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的获取与管理(精选9篇)
这节课的内容为课本“信息技术入门”中“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初步认识,教材以两个活动主题为基础,然后以“知识与技能”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充分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方法,这部分内容在全书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基石,是引导学生走进信息技术殿堂的一块敲门砖。
信息技术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本节不仅是简单的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及爱国主义相结合,将一些世界名曲、名画、名作放于多媒体教学中,用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亲自体会信息的传递及获取,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增加了常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新同学在小学已接触到计算机,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操作,学习兴致较高,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点,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识较为直观,另外由于个性差异,也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三、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含义,了解信息的呈现形式,主要特征及信息的发展与应用。
2、技能目标:通过对信息的了解,能掌握信息的采集处理方法,并能以简单的方式获取和加工信息,提高个人的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五、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分层推进教学模式
六、教学手段:采多媒体教学网
七、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教材分析及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任务的驱动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触摸知识,教师总结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分层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
1、情境设计:乐学、想学
生动、直观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醒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表象,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想学乐学。
实例:学生在宋祖英的“爱我中华“歌曲旋律中走进课堂,不仅是一种享受,同时会产生疑问,声音从哪里来,为什么计算机会播放出声音,这样不仅会产生一种想学计算机的冲动,同时也会在歌曲的旋律中产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产生一种爱国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2、任务设计——使学生会学
通过任务设计,诱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促使学生自学教材,解决问题。任务分层设计,由浅及深,先易后难,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并注意与多学科的整合。
3、学生学习设计
(1)分组:教师按知识水平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各组中有不同层次的学生 ,这样可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
(3)交流: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汇报自己任务完成情况,相互评价。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教师归纳总结——巩固练习——师生评价——作业
八、教学设计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
1、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到了“爱我中华”的歌曲
看到了一张讽刺漫画,对学习产生兴趣
为什么上课会这样,我们要学什么?
导出本节课的任务是:信息与信息技术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含义
2、学会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激发兴趣分组、分层自学
信息的含义(多媒体显示图片)
自学课本活动1,并思考:
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它们?
2、它们能告诉人们哪些内容?
3、这些内容可划分哪些方面?
4、这些内容是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
5、信息的含义是什么?
巡回观察,启发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体双主教学策略。
分组完成任务
以四人为一组,分层自学,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
对学生的总结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加以引导得出对信息的正确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每组代表发言
回答以上不同问题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继续分层自学
信息的传递及获取
自学课本P5页,结合实践活动完成以下问题:
1、信息可通过哪些方式传递?
2、你是怎样获取信息?
3、什么是信息的载体?刚才的活动中,信息的载体分别是什么?
4、同一信息的传递方式唯一吗?不同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传递吗?
5、信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的实践活动,耳濡目染,亲身体会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实践活动:
1、看手中的一份关于雅典奥动会的一份新闻报道;
2、看一段关于2004雅典奥运会的资料片(女排决赛胜利时刻);
3、放一段关于奥运会的录音报道;
3、让学生现场发挥表演一些小品,表示一些体育运动并表达获得奖牌时兴奋
看课本并思考完成以上所提问题
归纳总结
1、对学生回答加以评价,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2、以多媒体方式展示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同时给学生严格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信息的表达方式本身是载体,它们所表达的内容才是信息。
3、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和可处理性等
设计意图:在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知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对中国奥运的认识,并立志把女排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通过自己的思考,回答以上问题,表达个人不同观点,得出总结
(1)信息是各种不同信号的集合;
(2)信息的传递必须依赖于载体;
(3)获取信息的不同途径(个人举例)
加深巩固
同步训练一(附)
在多媒体网络中出示同步训练一的内容
在学生得出结论后,进行纠正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同学们所学的理论知识
看课本,认真总结,分组讨论得出答案
层层推进
信息技术及利用
看课本P5—6页,并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思考自己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了信息技术?
3、知识提高:
阅读课本活动2,思考格林用到了了哪些信息技术,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到?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由浅及深,从自己到格林,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并增强为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而努力学习的计算机的信心
认真阅读课本内容,根据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思考总结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用到的信息技术。
总结格林的信息技术运用
设想自己将来对信息技术的运用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加深巩固
同步训练二(附)
网络显示同步训练二
设计意图: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印象
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答案,加深理解 小 结
多媒体网络出示: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信息的特征
3、信息技术的运用
设计意图:使整节课,有序的呈现在同学们面前
通看课本,回想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理论框架
九、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各人完成任务情况,协作学习时对本组作出的贡献。
2、自我评价,对照本节课知识点,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填写在表中,并交给老师,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表格如下:
知识点
概念理解
是否掌握
通过什么方法掌握的
信息含义
信息传递、获取方法
信息技术含义及运用
十、课后作业
1、搜集传递信息的方法并举出实际运用的例子。
2、寻找自己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运用实例。
3、将以上结论填入下表:
表一:
序号
设备名称
一、“四步转换教学法”的具体内容
所谓“四步转换教学法”, 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按照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创设、构建了一组体现“三个转换”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这是一种教师精心创设情境, 铺垫背景, 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式、情境化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学教材谈感悟、抓重点定目标、作互动明认识、找规律说策略四个教学环节。其教学原则是:学生主体原则, 先学后教、不学不教的原则, 激励性原则和反复运用元认知的原则。
二、“四步转换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 学教材谈感悟:问题设计要有方向性
一般而言,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信息量设计“学教材”时间,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较少, 设计为5分钟较为合适, 教师的提问设计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 学生初学教材后的认识和感悟, 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反映, 教师要在努力营造最佳的学习情境的基础上热情鼓励, 尽可能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各抒己见, 在《信息获取与管理》一节中, 笔者将问题设计为:你从课本中了解了哪几种信息获取的途径?哪些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很密切?通过合书后回忆, 学生在总体回忆和模糊印象中才能较为整体地把握问题, 也有利于生成新的问题。
2. 抓重点定目标:目标定向要呈现学生的“最佳发展角度”
在《信息获取与管理》一课中, 学生结合自身经验确定了多个知识点, 本着趋同存异、面向大多数的原则, 师生不断调整各自的认识和看法, 最后,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讨论最终确定了“网络获取信息的方式、网上信息的下载方法等”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 既有教师课前的预设, 也是学生思考的结果, 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呈现学生的“最佳发展角度”, 而且能让学生予以更多积极的关注。
3. 作互动明认识:师生互动要注重阅读、比较、反馈、辩论等教学活动
优化的学习目标已经产生, 接下来是解决问题的阶段了。现在黑板上既有师生趋同的学习目标, 也有各自存疑的不同问题, 本阶段必须在共同落实学习目标的同时, 顺便解决一个个疑问。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课前准备的学法指导、屏幕录像等教学资源完成一系列的学习目标, 同时, 小组学习对学生的自学和探究是很有帮助的。
就《信息的获取与管理》一课教学内容而言, 并非所有的知识学生都能自学和探究。因此, 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并不是要否定教师的讲解。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讨论的基础上, 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前面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必要的精讲, 特别是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 如搜索引擎的概念及工作方式, 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增强直观性、形象性,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找规律说策略:通过追寻思维演进的痕迹提炼规律性的东西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学会学习, 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探明问题的解决过程为宗旨, 以能力形成过程的揭示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馈为立足点。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实践操作的内容占90%, 学生只有在不断的思考练习中摸索出一定的规律, 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学习能力, 才能为终身学习提供策略保障。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操作过程提炼出操作方法, 如网上信息的下载, 文字、图片、文件各采用怎样的下载方式?面对提问, 学生首先要自主思考, 得出自己的操作心得, 同时, 还可以通过交流和讨论, 听取别的同学的不同看法, 这样便进行到再一次的思考过程中, 最终得出更加成熟完善的结论。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然而然中得到了锻炼, 它不仅能树立学生的主体思想,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发表独到见解的胆量。
通过课堂练习, 强化巩固, 推进内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 通过课堂练习能得到较好的反馈。信息技术课堂的练习设计要考虑到学科的特点, 实践操作是重头戏, 但是在设计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设置多梯度任务, 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成功的喜悦, 同时, 在练习选材上要注重思想性, 尽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人格培养。信息技术课堂的最高目标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好一堂课的内容, 而是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总结出实践学习的方法, 同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成为他们一生都受用不尽的财富。
三、“四步转换教学法”的课堂学习中存在的误区
1. 引导自学的误区
自学教材首先要有必要的自学环境, 初中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自学信息技术”来说,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胜任, 教师如果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都以自学来完成课堂任务则是不合理的。而且, 对于课堂自学环境的设计, 一些教师只是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参与环境, 这样的学生参与, 只是表面的情景重复, 形式上是课改, 实际上却仍是传统教学。
2. 定目标的误区
课堂研究要有着共同的探讨性, 很多教师只是将课堂参与形式虚设, 教师没有提供讨论情境的实效性。例如:在学习《信息的获取与管理》时, 学生进入了必要的自学阶段, 教师提出了自学的问题, 然后进行互相探讨,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总结出教学目标,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还是以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来引导。这样的环节看似没什么问题, 可是仔细一想, 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忽视了学生提出的教学目标, 那学生的思考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教学环节上看似以学生为主体, 实际上还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这说明, 在抓重点定目标的环节中, 教师只是简单地完成教学过程, 没有完全领会“四步转换教学法”的精髓。其实, 只要在后面的学习中, 对学生提出的小知识点予以解答, 这个环节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3. 巩固提高的误区
对于巩固提高环节来说, 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层次性。信息技术学科中存在学生操作能力差距大等特点, 有些教师在课堂练习环节中布置了作业, 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差异, 作业的布置应具有梯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成功的喜悦。
总之,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四步转换教学法”, 要避免教学实施过程中容易陷入的误区, 选用合理有效的课堂实施策略, 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目的, 反映出学生自学、探究后的自主学习效果, 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贝学问.开创研究性学习的实惠时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1, (7) .
[2]李慕南主编.课堂教学心理学[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11, 4.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设计思路
俗话说:“动机源于需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是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求知欲望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是学生自愿、自觉走进想学、要学、乐学境界的阶梯。信息技术学习方式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交流及多向交互等复合型。并通过目标导向,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任务驱动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与自信,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根据学生课堂生成性和学生自创作品过程来灵活处理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一个充分自我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和自由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使用目录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能根据需求选择检索方法。②能正确使用好关键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运用的过程中明确检索的准确性和使用关键词的技巧,合法下载网络中的文件。
2.内容分析
(1)重点分析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搜索引擎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在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其搜索技巧的娴熟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2)难点分析: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3.学生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对电脑知识已有了一定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上节课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本课内容对他们来讲既熟悉又陌生,主要的任务是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多网络信息搜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积累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提高网络信息搜索水平。另外,根据所授班级学生运用计算机的灵活性和动手能力强弱,任务设置需加大难度。
4.教学策略设计
(1)教法设计:以任务为主线,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首先创设情景,由问题“你知道兰州都有哪些特色小吃吗?”引出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学习任务,让学习小组中的同学分别使用不同的检索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网络信息的检索方法。然后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分析关键词的使用技巧,师生一起用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的方式总结出常用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
(2)学法设计:学生上机操作约占总课时的80%,采用练习法、观察法、发现法、互助协作法进行学习。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的水平差异,教师负责组织教学、检查总体、指导个别等,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还能照顾到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高学生使用检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略)
不足之处:(略)
模块章节:《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第二章第一节 2017.9.18——2017.9.22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信息技术,对于信息都有了自己的理解,而且多数都已经会了不错的技术。但能独立的应用这些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是高中生在信息素养方面应该关注的。他们平时的生活已经经常需要用到在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所以学习本课更应该得到提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信息来源的一般分类。学会根据需求选择信息来源。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2.技能目标: 能根据实际工作中信息需求(数量、质量、形式、时效等),讨论获取信息的过程,和常用的高效的方法,总结一般规律。
能通过分析和比较,来区别有用信息和虚假信息,使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 能根据问题确实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教学难点: 分析信息需求,判断信息的真伪。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时代,获取有用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必须拥有的技能之一。而要在信息的“海洋”里准确、高效地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并非易事!例如,我们从因特网上寻找与“信息”一词相关的内容,就可以搜索到至少几千万条。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同学们好,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说的是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还是处于对外保密的时期,但是日本人通过一张照片判断出了大庆油田的具体情况,使得他们在石油开采设备招标的时候一举中标。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一张什么照片泄露了大庆油田的基本情况。
活动2【讲授】照片泄密案
这张照片是《中国画报》刊登表彰大庆油田炼油厂的画面。就是这样一张的照片泄露了大庆油田的基本信息,同学们看一看能不能从这张照片中找到大庆油田的基本信息。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仔细看看日本人是怎样发现大庆油田的情况的。观察照片,总结日本人得到的那些信息和得到信息的过程。引出今天的课程——获取信息的过程。
活动3【活动】自主学习
让学生仔细的阅读书本上的内容,完成导学案上基础部分的内容,让学生自学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然后通过讲解这些问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加深印象。
活动4【活动】合作学习
采用小组协作,每2人一个组,合作完成其中任何一个案例。教师在课堂中引导提示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获取想要的信息,感受信息获取的这个过程。
活动5【作业】课堂小练习
1、小王在校运动会现场拍摄了许多照片,其信息来源是()A、照相机 B、他人 C、媒体 D、事物本身
2、下列信息来源属于媒体类的是()A、网络
B、老师
C、同学
D、活动过程
3、获取信息的来源决定了信息的可靠程度,下列信息来源中哪一种来源获得的信息最可靠()。
A.报刊杂志 B.朋友、同学 C.亲自进行科学实验 D.因特网
4、小明决定采用上网的方式查找“巴西里约奥运会”中国获得的奖牌数量,这是获取信息过程中的()阶段
A、确定信息需求
B、确定信息来源 C、采集信息
D、保存信息
5、根据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的安排,刘晖要到社区采访,收集大家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并制作一份演示文稿作品。他应恰当选择的信息采集工具是()
1目的
为了识别、获取与公司储存活动、产品和服务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实现对遵守法律、法规所作的承诺。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与安全生产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管理。3职责
3.1安全技术部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主管部门,负责与本公司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识别、更新和符合性评审工作,负责监督检查各单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3.2 各单位负责与本单位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识别,并传达给员工,遵照执行。4程序 4.1识别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的范围:
■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部委规章; ■ 行业规范、规章、标准; ■ 地方法规、规章、标准。4.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途径:
a)政府机关职能部门;
b)报刊、杂志出版社或发行机构; c)专业咨询机构、认证公司; d)互联网专业法律法规网站。
与主管安全、环保、健康卫生的政府部门保持联系,并通过网络、图书馆、咨询机构、认证机构等补充渠道,及时了解国家及地方政府最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发布、更新情况,并及时获取适合本单位的法律法规。4.3分发、保管
4.3.1当内容更新或增加时,应及时将新的内容补发至相关部门。
4.3.2安全技术部负责保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原件,各单位可到安全技术部检索查阅相关信息,必要时安全技术部分发单行本。4.4 更新
4.4.1公司识别、获取到新发布、变更的法律、法规后要及时补充、更新《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一览表》;
4.4.2及时识别、修正和补充本部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一览表》并传达到相关员工。4.5 培训及沟通
4.5.1培训对象:法律、法规及外来文件更新或增加所涉及的相关部门的员工。4.5.2培训方式;采取自学、集中授课、专家讲座等形式。
4.5.3宣传渠道: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黑板报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4.6执行、监督与考核
4.6.1各单位在各项安全生产活动中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条款的规定。
4.6.2安全技术部对车间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考核,纠正不符合内容。
4.7符合性审核、评审
4.7.1安全技术部每半年组织一次对我公司及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的符合性进行评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情况,立即组织有效整改,采取相应纠正措施,并根据要求制定建立新的管理制度,确保公司能够按照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进行安全工作。
技巧教学案 新人教版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获取信息的一些策略与技巧
2、掌握在搜索引擎里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体验网上搜集资料的过程,掌握一些网上收集资料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扩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资源共享的情感.二、教学重点:
1,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搜索引擎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在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其搜索技巧的娴熟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三、教学难点:掌握在搜索引擎里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提问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拷贝资料。
六、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放不到一分钟的中秋送月饼的flash动画片
然后引出话题: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那么你知道中秋节有哪些传说故事吗?
1,让先查到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搜索结果和所使用的方法
老师带领大家总结出常用的网络信息搜索方法:
1)、直接访问网页 2)、使用搜索引擎 3)、查询在线数据库
2,介绍目录类搜索引擎(按目录检索):
雅虎(http://cn.yahoo.com/)
搜狐(http:///)
举一例演示
3,介绍全文搜索引擎(按关键词检索): http:/// 举一例演示
4,设问“使用搜索引擎有那些技巧?“
分析使用搜索引擎的技巧: 1),提炼搜索关键词 2),细化搜索条件 3),用好逻辑符号 4),强制搜索
5,举例分析关键词
有关明年奥运会的消息 奥运会
有关阳江地区的特产 阳江特产
有关秦朝历史文化的资料 秦朝皇 6,课堂作业(使用搜索引擎完成):
1)、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__________”。
2)、山东_________(城市名)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3)、十八子集团的网址: 4)、阳江汽车站咨询电话 : 5)、广东省广雅中学的网址: 6)、阳东广雅中学的网址:
当前, 教育领域较为认同的侨资性大学主要有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宁波大学、汕头大学、五邑大学、仰恩大学等几所。其中厦门大学、宁波大学、汕头大学、五邑大学、仰恩大学这五所是“由侨创建”的学校。厦门大学1921年由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捐资创建, 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综合性大学;汕头大学1985年由李嘉诚先生捐助建设;宁波大学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建,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 60多位海外“宁波帮”人士给予了大量捐助;五邑大学地处中国第一侨乡广东江门, 在美洲、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广大侨胞的直接推动下, 于1985年正式创建;仰恩大学于1987年由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族设立的仰恩基金会创建。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这两所大学是我国政府为侨居海外的侨民及其子弟归国求学而专门设立的, 都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为办学方针, 坚持“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 是国家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2]。
一、侨资性大学形成的办学特色
与国内其他大学相比较, 侨资性大学既有与其他大学相类同的办学特征, 更有其自身的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
1. 为侨服务的办学理念。
侨资性大学在办学理念中有为“侨”服务的显著特点, 她们承担着为海外华人华侨培育人才以及服务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暨南大学、华侨大学两所“为侨创建”的大学, 始终把为海外华人华侨服务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学校在招生政策、专业设置、课程安排、设施配备等各方面都密切针对海外华人华侨的实际情况。而作为“由侨创建”的厦门大学、宁波大学、汕头大学、五邑大学、仰恩大学, 则牢固树立为侨乡培育优秀人才, 推动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以服务侨乡发展为使命, 专业设置紧密地与侨乡最急迫的社会需求相结合, 努力为侨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 积极传承和弘扬侨乡优秀文化, 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2. 多元包容的办学文化。
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作为我国招收华人华侨学生最多的两所高等学校, 为适应学生来源多样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特点,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建立了国际化与本土化共生共荣的校园文化。面对在一个校园内境内境外两类学生共存的现实, 两校以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与提高为核心, 形成了以“一元主导, 多元交融”为特色的校园文化。陈嘉庚、包玉刚、李嘉诚、吴庆星等侨胞在捐建侨资性大学的同时, 也把自身的办学思想、创业文化等引入到学校的办学过程;相关侨资性大学也十分注重对海外华人华侨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多元包容”为特点的侨资性大学校园文化。
3. 各具特点的治理结构。
与国内其他高校相比, 侨资性大学的治理结构较为多元且各具特点。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是国内仅有的两家由国家批准认可明确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大学, 并同时设立有董事会, 董事会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政府办好侨校、帮助校长发展侨校。汕头大学是国内唯一一所长期得到李嘉诚基金会巨额捐资支持的高校,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董事会相比, 汕头大学的董事会掌握着学校重大决策的权力, 董事会实质性地对学校的重大决策进行审议和指导, 由此形成了汕头大学独特的管理体制。宁波大学建校初期实行校长负责制, 后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厦门大学和五邑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仰恩大学在明确为私立大学办学体制后由仰恩基金会负责大学管理, 实行基金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侨资性大学这种多元的大学治理结构在我国高校群体中十分独特。
4. 开放进取的办学实践。
侨资性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受海外华人华侨影响较大, 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更具开放视野、更富进取精神和革新意识。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部管理体系改革、推动办学国际化等方面, 侨资性大学都走在国内高校前列。厦门大学校旨中就明确了“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的三大任务, 长期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办学传统, 并自创办之日起, 就把“国际化”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和目标之一[3]。由于招生生源的特殊性, 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是国内高校中最富有国际化特点的校园, 面对境内境外两类不同学生的教育, 两校都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汕头大学董事会决策, 精简行政机构, 推行中央会计制, 率先开展高校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 学生小班制教学, 聘请外籍执行校长, 积极推进办学国际化, 实行学生混住管理等举措被赞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宁波大学根据侨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探索了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全国最早实行大类招生的学校之一。仰恩大学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试点, 在1994年7月由仰恩基金会独立办学, 成为全国第一所本科层次的私立大学。
二、侨资性大学办学特色的成因分析
仔细分析侨资性大学已经形成的办学特色, 其成因主要由侨资办学资源和承担独特的国家责任这两大因素所决定。
1. 侨资资源是侨资性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源泉。
侨资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两类。有形资源主要是指华侨华人投入侨资性大学的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无形资源主要包括政策资源、人文教育资源、制度资源等。侨资性大学不同于其他大学的最为重要的特征, 突出表现在对独特而优质的侨资资源的获取, 以及由此而建立的相对灵活多样的办学体制、富有成效的改革举措和极具特色的办学文化, 这构成了侨资性大学培育和发展办学特色的主要优势。
在侨资性大学中, 厦门大学、宁波大学、汕头大学、五邑大学等都由华侨华人创建或助建, 并在发展过程中持续得到海外侨资的支持, 办学至今, 四所大学分别累计吸引侨资31亿元、4亿元、40亿港元、3亿元。仰恩大学的办学经费则全部由仰恩基金会统筹解决。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虽然由政府创办, 但在学校发展过程也持续获得了海外华人华侨的资助, 暨南大学自1958年到2008年, 收到华侨、港澳同胞10万元以上捐赠项目130余项, 帮助学校进行校园建设、教学科研设备购置、设立奖学金等。华侨大学从1978年学校复办到2008年, 共累计接受海外华侨华人捐赠款项合计2.3亿元人民币, 侨资资源已经成为这些学校办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 大多数侨资性大学每年获得的侨资捐赠资金与学校日常运行经费相比所占比重并不是很大, 如在2005-2007年间, 暨南大学、宁波大学、华侨大学的侨资捐赠收入分别只占学校总收入的2.92%、2.89%、1.62% (本文数据均来自各侨资性大学年度发展报告) , 但侨资资源所发挥的作用却是战略性的。侨资性大学在争取侨资办学经费支持的同时, 都积极再生新的侨资资源, 拓宽侨资办学资源的外延。侨资性大学利用特殊的办学身份, 积极向各级政府争取政策资源和物质资源的配套扶持, 并将华侨华人物质性的办学资源再生演变出精神性的办学资源。以华侨华人“爱国爱乡、捐资兴学”的感人事例激励师生, 培育侨资性大学独特的捐赠文化。重视对华侨华人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等资源的发掘和培育, 逐步形成了一种侨资性大学特有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
因此, 在侨资性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 华侨华人物质资源的获取为侨资性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政策资源的获取为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制度保障, 华侨华人精神资源的获取为侨资性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侨资性大学的校园文化, 使其显现出浓郁的办学特色。无论是直接获取的侨资物质资源, 还是再生形成的侨资办学资源, 对于侨资性大学的创建与发展来说都具有战略性意义。正是有了侨资资源的获取和再生, 侨资性大学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不再陷入“千校一面”的困境, 呈现出自身的特色。
2. 特殊的办学使命使侨资性大学更具办学特色。
特殊的创建历史使得侨资性大学获得了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办学资源渠道, 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同时, 国家也赋予侨资性大学以特殊的办学使命, 与其他大学相比较, 侨资性大学承担着服务侨乡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海外华人华侨、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的独特办学责任, 这些特殊的办学使命使侨资性大学更具办学特色。
报效桑梓、服务侨乡, 是众多创建或助建侨资性大学的华侨华人的共同心愿, 广大爱国爱乡的华侨华人希望通过在侨乡创办高等学府, 培养人才并推动侨乡经济社会全方位的发展。一直以来, 侨资性大学也把服务侨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身办学的重要使命, 积极发挥高等学府在学科、智力、人才方面的优势, 为侨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侨资性大学在专业与学科的选择上主动贴近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产学研结合, 直接服务侨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侨乡文化研究, 挖掘和传承侨乡文化, 侨资性大学已经成为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 成为侨乡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源泉与精神动力。
侨资性大学在创建与发展的过程中, 也成为国家研究“侨务”, 凝集“侨心”, 开启“侨智”, 增进“侨情”的重要载体。广大侨资性大学的校友和关心支持侨资性大学发展的爱国侨胞活跃在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各条战线上, 为港澳回归和社会繁荣稳定, 为海外学生住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为国家侨务事业和社会经济建设, 为祖国统一大业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已经成为国家凝聚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有效载体。
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在暨南大学与华侨大学两所“为侨创建”的侨资性大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作为隶属国务院侨办的两所高校, 暨南大学与华侨大学是国家开展侨务工作的重要载体, 两校既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也通过编写中文教材, 培训海外华文教师等活动, 大力开展海外华文教育, 为保持华侨华人的民族特性做了大量工作, 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国家使命。
侨资性大学由于其办学的特殊性, 承担着特殊的办学使命, 在这类大学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 国家也给予高度重视。针对侨资性大学办学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国家积极给予关心帮助, 允许相关侨资性大学改变国内高校传统的治理结构和招生培养方式, 积极扶持侨资性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以推动侨资性大学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这也有力地推进了侨资性大学办学特色的快速形成。
三、侨资性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启示
侨资性大学的创建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资源多样化的历史, 有力地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的进程, 其办学特色的形成也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1. 通过资源导向, 培育形成大学的办学特色。
大学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基于办学资源的竞争, 办学资源对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具有极强的约束导向作用。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模式总体上是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集权分配模式。政府掌握并主导着高等教育办学资源的分配, 使得大学办学严重依赖于政府, 高校办学出现特色不明和办学目标严重趋同的现象。侨资性大学通过吸引侨资捐助, 培育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的实践对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新阶段, 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探索办学资源多元化筹措之路, 通过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特色行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吸引社会资金等多种渠道, 实现高校办学资源的多元化, 以此引导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2. 发掘比较优势, 强化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
侨资性大学所获取的侨资办学资源占整体办学资源的比重并不很大, 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发掘这类战略性办学资源的比较优势, 通过改善内部治理结构, 增强侨资资源获取能力;通过挖掘侨资资源的内涵, 使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政策、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形成了侨校特色;通过对侨资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有限的侨资资源获得最大的办学效益, 形成了富有侨校特色的学科专业。因此, 在高校进行办学特色建设过程中, 要注重对战略性办学资源的发掘, 运用比较优势, 优化资源配置, 以培育和形成大学的办学特色。
3. 深化体制改革, 建立高校“国有民助”新模式。
侨资性大学是国内高校“国有民助”的典型, 其建设与发展长期得到了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资助。当前, 我国高等学校办学对政府资源依赖过大, 高等教育利用社会资源普遍不高。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客观现实, 探索高校“国有民助”发展新模式, 是应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的现实之路。“国有民助”的高校发展模式可以理解为:学校资产属于国家所有, 在保持和稳定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常规投入的前提下, 学校办学新增资源将更多地依靠社会资助、学费收入和学校科研产业收益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当前国内许多地方已经具备民间向高校进行较大规模办学捐赠的经济基础, 但这需要国家在相关捐赠税费减免政策上给予保障。探索高校“国有民助”新路, 也要允许社会资金参与高校管理, 参与办学决策, 这对高校形成自身办学特色, 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进程, 必将发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摘要:侨资性大学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独特类群, 她们的创建都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侨资性大学由于侨资办学资源的投入和承担了特殊的国家责任, 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为侨服务的办学理念、多元包容的办学文化、各具特点的治理结构和开放进取的办学实践等特点。侨资性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历史经验也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侨资,大学,办学特色,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聂秋华, 等.侨资性大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1.
[2]徐军伟.侨资性大学的办学特点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1) .
[关键词] 库存记录系统市场需求预测ABC分类法
现代企业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而库存成本在一个企业中的物流成本构成比例相当大的,一般在40%~70%,因此,库存成本的降低对于公司获取竞争优势来讲意义非常重大。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降低库存呢?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先进的库存记录系统
良好的企业库存管理应做到能合理地确定企业的安全库存。因为如果安全库存量太高,将积压企业资金,并会提高市场风险;安全库存太低,则有可能出现供货不稳定。为了合理确定企业安全库存量,企业应该进行一系列的市场需求预测,它主要包括产品需求的确定性、需求的模式(稳定的,有发展趋势的)、需求频率(规则的或不规则的)、需求水平、成本水平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指标。而这些预测的准确性依赖于企业有一个先进的库存记录系统。
那么,企业如何保持一个先进的库存记录系统呢?企业需要准确记录商品同期(年、季、月、旬、周等)的进出库数量的绝对历史数据和各时期相互对比的相对历史数据。这些数据将有助于比较准确的确认每一产品需求的分布规律。但 准确的库存记录需要及时的对进入库信息进行登记,成千上万的物料品种仅仅依靠传统的手工账薄记录将不能满足企业对物料信息的共享性、准确性与及时性的要求,所以,现在许多企业纷纷采用条形码技术与ERP管理软件系统。采用条形码技术自动记录物品的出入库信息,减少劳动量;ERP管理软件系统提供现有的、历史的库存进出库分析数据让相关负责人随时随地取用。这样大大方便了安全库存的制定,有利于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不僅改善了库存管理的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可以随着市场的波动不断的变动安全库存量。
二、较准确的市场需求预测
企业为了保持合理的安全库存,另一个关键措施是进行准确的需求预测。预测越准确,就越可以避免库存的盲目性,从而降低库存成本与资金积压,并使客户的订货变得更加容易。
在现实中,大部分企业是基于工作经验对企业库存进行定性分析,但这往往带有一定主观性,因此,为了提高其准确性,企业还要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主要依据一些科学的计算公式,把ERP管理系统里以往的进仓与出仓等库存的账面数据加以整理,得出最近的预期需求。这些方法分为短期的,中期的与长期的。最基本的两种预测方法是:时间序列模型与因果关系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有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与指数平滑法。他们的计算公式如下:(1)简单平均法下的平均需求=∑Ni/总期数(Ni表示i期间的需求数量,i表示第i期);(2)加权平均法下的平均需求=(总需求*权重)/总权数;(3)移动平均发下的平均需求=期间总需求/期间总数;(4)指数平滑发下的平均需求=旧的平滑平均+a(新的实际需求-旧的平滑平均), a为平滑常数。因果模型又分为回归模型、经济计量模型与拖入产出模型等。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需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每种模型都不可避免的存在预测的误差,不可能有精确的预测。
三、分类订货
分类订货主要是指在采购成本与储存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以确认不同的采购的方法。它是库存分析货物状况的常用工具。其存在的原因是帕累托原理逻辑:少数的具有最重要的作用与多数具有不重要的作用的逻辑,即80/20原则。其具体的应用方法是找出占大量资金的少数物质,对其加强控制与管理;对那些占少量资金的大多数物资,则对其进行比较轻松的控制与管理。它是针对价值的不同或者重要程度的不同将其分类(见表),并分别采取不同的采购管理方法,以达到既满足市场的需求,又降低整个库存水平,节约费用的目的。
ABC分类法的操作非常简单,实践证明,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对于A类产品实施尽可能紧的控制,按订单采购,没有订单就实行零库存,不予采购。对于B类产品实行经济批量采购法(EOQ)采购,其采购量=(2DS/H)1/2其中D为年总需求量;S为每次订货费用;H仓储费用。对于C类则简单控制,采用固定的数量采购或者固定的周期采购都行。
四、库存水平对比法
库存水平对比法是指企业将库存水平同竞争对手和客户服务目标进行对比。具体的做法是:建立客户服务目标后,将降低的库存水平与目标进行对比,看这种水平是否对目标造成影响,并对影响的情况进行监控和及时的报告偏差,然后确定原因完成修订;同时,与同行业进行对比,以确认是否已经具备了这种优势,找出成绩与不足,实行持续的改进。
那么如何进行对比呢?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是运用最终产品值与一年的销售费用进行比较,以确认库存涵盖的周数(库存的水平),用这个周数与具有代表性的同行业水平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差距,分析原因,进行改正。例如:某公司一年的销售费用为900万元(A),最终的库存价值为300万元(B),库存涵盖的周数=(B/A)*52(一年52周)=17.3周,这个结果的是好还是坏?主要依赖于企业的类型,以及同行业最好企业的库存水平。对于顾客服务水平很高,市场需求的种类很多,持有大量的库存可能是必要的,17.3周或许是一个满意的绩效;对于零售商来讲,公司一般的库存大约为两周,这就是一个很差的绩效。通过与同行业比较,确认自己库存绩效的优劣,进行改进。这种水平对比对于一个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来讲是必需的。
金湖县实验初中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6单元第1节中第1课时的内容。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获取图片的几种途径,掌握获取图片的几种常用方法,学会简单的图片管理与浏览,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主题的图片,培养学生独立运用信息工具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学情分析】
图片的获取用到了一些现代的数字设备,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同学没有用过数码相机,扫描仪是基本都没见过。所以他们的设备操作技能没有基础,因此会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学生摸索的兴致。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同学们真正的基本了解这些设备的操作技能。【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知道利用多种渠道可以获取图片,掌握获取图片的几种常用方法。②掌握图片的分类,了解一些常见图片的格式
过程与方法: 能够掌握获取图片的一般过程,能够选择较合理的方法获取图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美、欣赏美的审美情趣,养成正确的审美观。
行为与创新: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①掌握图片的几种常用格式。
②掌握屏幕截取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格式的图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老师搜集一些美丽风光图片、及其他的一些特色图片。
学生准备:将学生分成四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利用课余时间熟悉数码相机、扫描仪。【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师:利用PPT课件展示几幅从网络上获取的风景图片。通过图片的展示,教会学生学会欣赏美,学会用眼睛去缓释学习的压力。
生:观看图片,跟着老师一起做深呼吸。
师:看着美景,做着深呼吸,同学们有没有觉得心境一下很放松,顿时心旷神怡啊!
生:小声交流讨论。
师:老师平时喜欢收集一些美丽的图片,觉得累的时候就会打开看看,做做深呼吸,个人觉得是一种非常不错的缓压方式,不知道有没有同学也有收集图片的习惯啊?
生:有
师:那你们一般从什么渠道收集图片呢? 生:网络、数码相机……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优美的自然风景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问题的讨论,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图片来源的思考,导入本节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主探究,发现ACDSee
师:同学们,你知道老师刚才演示的图片是怎么得来的吗?
生:是用数码相机拍照、是从网上下载的、是从市场上买来的。
师:同学说得不全对。刚才的图片有的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有的是到市场购买素材光盘,还有的是用扫描仪扫描得来的、还有的是利用屏幕截图得来的等等。
师:假如老师把这些图片给你,你会浏览这些图片吗?
生:会。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图片都默认在一种应用程序环境下打开?
生:是的。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种能为我们浏览图片提供很大方便的应用程序叫什么名字啊?
生: ACDSee 师:现在我们找一些同学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你是如何用ACDSee浏览图片的。
生:使用软件演示浏览图片,并简单讲述如何使用这一软件。
师:对示范操作的学生进行简单小结与补充。
(设计意图:由一些很具特色的图片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浏览图片,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并用语言表述软件的使用过程,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欣赏图片的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合作交流,放手一搏
师:刚才同学们都谈到许多种获取图片的方法,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利用几种方法来尝试获取图片。第一小组:采用从因特网上获取图片。第二小组:采用扫描仪获取图片。第三小组:采用数码相机获取图片。第四小组:采用从屏幕上截取图片。
生:分小组开始活动。
师:总结学生的作品,由学生归纳本组图片的特色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次图片的获取过程,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又增加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能加深其对图片获取过程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为图片的获取,意在于掌握图片的获取及处理的基础操作。看起来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实际上要想学生真正掌握获取方法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由于受实际情况的影响,对于用扫描仪和数码相机获取图片这部分内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表述出来。本来课前老师希望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能够印象更为深刻些,但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多扫描仪操作这部分还有待提高。由于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故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实习操作一下。
【教学资源的获取与管理】推荐阅读:
《图像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09-22
初中历史课堂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6-1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与探索06-02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原则的运用06-15
电力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与创新管理论文10-11
教学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的设计07-05
学习《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心得11-04
《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 教学设计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