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民增收的调研对策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约农民增收的调研对策(推荐10篇)

制约农民增收的调研对策 篇1

献率也在逐年减少,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市发改委农调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市农民种植棉花的平均产值合计分别是1338.36元/亩、1392.87元/亩、1371.14元/亩、1162.96元/亩,而平均净收益分别为328.55元/亩、289.78元/亩、217.25元/亩、-35.61元/亩,数据表明,在产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市农民种植棉花的平均亩纯收入在明显减少,到了2008年甚至达到-35.61元/亩。当前农业种植收入仍然是**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帮助农民增收是关系到**市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

一、影响**市农民增收的原因

针对**市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市发改委农调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如下:

1、土地规模小,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据有关统计资料提供,**市现有耕地97.07万亩,67%的人口在农村,每个农业人口拥有的耕地面为6.68亩,再加上多年来的传统种植模式和种植习惯,决定了**只能是小而散的种植经营方式,短期达到规模种植根本不现实。

2、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长。近年来,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致使种植成本不断增长,仅仅从2008年与2007年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比来看:尿素价格上涨2%;国产二氨价格上涨60%;进口二氨价格上涨80%;农膜价格上涨7%;棉种价格上涨了27.79%;农用柴油价格上涨了19.38%;各种农药的平均市场价格上涨了约10%左右。通过市发改委农调队数据显示,**市农民种植棉花的平均成本2000年为526.38元/亩,而2008年为1198.57元/亩,增加了128%。

3、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政府服务跟不上。由于宣传、服务跟不上,**市种植的棉花和周边兵团的棉花相比,存在品质差、销售难、价格低等问题。

4、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由于分散种植经营模式,不利于采棉机的推广应用,造成拾花费用高。二是现在依然采用大面积淹灌的排灌方式进行农田灌溉,既浪费水资源又达不到较好的效用,使**市农业用水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

5、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脆弱,发展缺乏后劲。如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而且缺少上规模的蓄水库,严重制约着**市农业的发展。

二、**市农民增收的几个新途径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民在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相关企业的支持合作下,积极摸索农业种植增收的新途径,成为**市农民致富的新亮点。1、2008年采用高压滴灌结合新良种种植的模式在石桥乡杨树村、哈图布呼镇八队、吉尔格勒特乡李百祥等三处试种近22亩,引进棉种25公斤。根据这一年的实际种植情况来看,平均每亩产量达到400公斤以上,其中石桥乡杨树村亩产达460公斤。栽种新品种后,农民的亩纯收入比其他品种增加了400元左右。通过对杨树村进一步的调查了解,2009年该村计划种植标准杂交棉1号在2000亩以上,另外,哈图布呼镇、吉尔格勒特乡也有更多的农户有种植新品种的意向。为更好的推广新品种,由**市发改委牵头,计划引导石桥乡杨树村的农民自发组织成立农民组织,就标准杂交棉的种植、栽培、管理、生产、销售、种子繁育等开展各项业务,创立品牌,从而不断拓展农民的增收空间。

2、**市充分利用淀粉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抓住国内外玉米市场价格上涨的机遇,在西大沟镇大力发展玉米种植产业,2008年实现平均净利润504.13元/亩,为**市农业增收开辟了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新道路。

3、大力发展番茄加工产业,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2008年**市农民种植番茄实现平均净利润892元/亩,逐渐形成了一个农民稳定增收的新途径。

三、关于对**市农民增收的其他建议性对策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后出现的新问题,是多种矛盾交织的集中反映,带有全国普遍性。要实现农民增收问题,并不是单靠一两项具体措施就能解决的,而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制约农民增收的调研对策 篇2

一、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现状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本文从性别、年龄、婚姻、文化、收入、职业、居住、养老、子女入学等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 新生代农民工概况

对457个样本调查显示: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男性多于女性, 男性占61.3%, 女性占38.7%;从年龄分布上看, 主要集中在21~30岁, 占79.5%, 其中, 16~20岁有45人, 21~25岁有210人, 26~30岁有153人, 31~35岁有49人, 分别占受访总数的9.8%、46.0%、33.5%和10.7%;从婚姻状况看, 未婚的有230人, 已婚的有227人, 各占50.3%和49.7%。

(二) 新生代农民工

与20世纪80年代进城的农民工多为小学文化水平或文盲的状况相比,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明显提高, 基本上都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 有一半以上接受过12年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受过初中以下教育的有69人, 受过初中教育的有148人, 受过高中教育的有168人, 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有72人, 分别占受访总数的15.1%、32.4%、36.8%和15.8%。同时受访对象中有256人在参加工作前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 占调查总数的56.0%。

(三) 仅有两成多新生代农民工

收入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赖以生存和立足的根本, 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民工整体收入水平不高。收入水平在1000元以下的有83人, 1001~1500元的有130人, 1501~2000元的有118人, 2001~2500元的有70人, 2500元以上的有56人, 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8.2%、28.4%、25.8%、15.3%和12.3%。其中收入水平达到2000元以上的126人中有56人分布在经济发达的郑州市, 而收入水平低于1000元的83人中有41人分布在经济不很发达的南阳市。同时调查发现, 新生代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有74人从事建筑业, 165人从事加工制造业, 218人从事第三产业, 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6.2%、36.1%和47.7%。

(四) 有近八成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自有住房

住房保障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落户以及在城市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要求, 是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首要条件。据调查, 有127人在城市购买有住房, 136人居住在单位提供的住房, 194人是自己租房, 分别占受访对象的27.8%、29.8%和42.5%。人均住房面积在5平方米以下的有100人, 5~10平方米的有118人, 10~15平方米的有63人, 15~20平方米的有58人, 20平方米以上的有118人, 分别占受访对象的21.9%、25.8%、13.8%、12.7%和25.8%。

(五) 有7成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在公立学校上学

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比较重视对孩子教育问题, 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子女提供比较优越的就学环境。据78位已经结婚且有孩子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回答:有58个孩子就读于公立学校, 有14个孩子就读于农民工子女学校, 有6个孩子就读于私立学校, 分别占受访对象的74.4%、17.9%和7.7%。

(六) 有近7成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变成城市市民, 且充满信心

新生代农民工中, 大部分在农村长大, 但长大后都没有务农或者是务农的时间很少, 大部分时间是在城市务工, 虽然在户籍上是农民的身份, 但是有67.4%的人非常愿意成为城市居民。同时, 也有32.6%的人因为城市房价高、物价高、工资低等因素不愿意成为市民。调查发现, 新生代农民工对未来生活比较乐观, 有69.9%的人认为未来会越来越好, 对农民工城镇化充满信心, 有30.4%的受访对象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信心不足。

(七) 有7成多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建立覆盖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是加快城镇化的第一关键因素

在“您认为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应从何处着手?”一题中, 有75.1%的人认为应从建立覆盖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着手, 有74.4%的人认为应从完善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给农民工平等的市民待遇着手, 有72.4%的人认为应从健全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 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着手, 有61.9%的人认为应从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着手, 有54.0%的人认为应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过城中的土地权利保障机制, 有52.3%的人认为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 有38.9%的人认为应增强小城镇吸纳能力, 鼓励农民工就近城镇化。可见, 住房保障、公民平等、社会保障完善、就业体系健全仍然是新生代农民工比较重视且较为急切地道解决的四大问题。

二、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因素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共同的制约因素, 由于具有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的新特征和新诉求, 综合二者,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化过程中主要有5方面制约因素。

(一) 由户籍制度衍生的各种制度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制度因素

1958年, 在我国开始实行的户籍制度建造了“农业户口”与“城市户口”, 这种户口上的区别造成了实际利益的不平等。由户籍制度派生出的二元就业、二元社保和二元教育制度等对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区别对待, 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无法与城市市民享有同样的社会保障、工资收入、住房、补贴等待遇, 严重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对农民工实行什么样的制度政策, 直接关系到进城农民工的待遇安排, 影响农民工城镇化的程度和发展趋势。毋庸置疑, 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在城镇化过程中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一样的, 仍然是制度因素。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使新生代农民工即使不像农民, 也难以摆脱农民身份。他们干着工人的活, 却是农民身份, 农村没有目标, 城镇却不能完全接纳他们, 这是新生代农民工普遍面临的制度困惑。

(二) 对农民工的歧视等社会观念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社会因素

在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下, “农民务农、工人务工”的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城里人”和“乡下人”有着明显的等级高下之分, 城市居民始终把“农民工”当作外来人, 虽然他们从事非农业生产, 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但是无法获得城市居民的身份, 不能享受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种待遇。农民工歧视是指人们在思想观念上, 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政策上, 对农民工群体利益的忽视以及对新生代农民工不公开、不公平和不公正的认识和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农民工的身份受到歧视, 待遇受到歧视, 职业受到歧视, 甚至恋爱婚姻都受到歧视。这不仅伤害了外来农民工的尊严, 侵害了他们的利益, 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延缓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应该努力消除。

(三) 工资收入不高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经济因素

调查显示, 由于受到户籍、文化程度与职业技能的限制,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 加之流动性较强, 比较容易失业, 且工资经常受到拖欠, 工资得不到保障, 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偏低。调查表明, 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月平均收入1850元, 洛阳市新生代农民工月平均工资达1679元, 南阳市新生代农民工月收入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 由于农民工需要额外支付房租和往返家乡的费用, 子女入学赞助费等费用,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活成本, 使得农民工收入明显低于流入地居民收入。对比被调查地市农民工收入与农民工流入地的房价, 可以推断, 如果按照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 假定他们的工资增速能够赶上房价的涨速 (目前来看这一假定基本上不成立) , 按照商品价购房, 新生代农民工中最终能够实现在务工地城市购房定居梦想的比例不会超过20%。

(四) 住房问题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物质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要融入城镇, 长久的居住和生活在城镇, 就必须要拥有稳定的居住场所。老一代农民工很少把城镇作为最后的归宿, 最终都会回到农村, 因此在城镇都是居住在简陋的民房、工厂宿舍或者工棚, 住房成本较低, 住房问题还不是很突出。而新生代农民工回农村意愿较低, 留在城镇的意愿较强, 他们在城镇中的住房成为了制约其城镇化的物质因素。就目前来看, 郑州市房价平均在6000元/平方米, 洛阳市房价平均在5000元/平方米, 即便是城市边缘的小城镇的房价也都在3000元/平方米。高额的房价使不少城镇居民都望而却步, 更不用说平均收入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 对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来说, 在城镇拥有自己住房的梦想遥不可及。当新生代农民工到了一定年龄, 须成立小家庭的时候, 住房就成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随着城镇房价的不断提高, 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越来越突出, 成为制约他们城镇化的关键物质因素。

(五) 个人素质不高和技能欠缺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个人因素

农民工能否由农村居民转变成为城镇居民即成功的实现城镇化, 还取决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不仅是进城农民工能够在城镇找到工作, 在城镇立足的重要条件, 同时也是融入城镇社会, 最终取得城镇居民身份不可缺少的成功因素。一般来说, 文化素质高或者拥有技术的农民工, 进城后容易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及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 容易融入城镇社会, 培育城镇居民观念, 承担城镇居民义务, 得到城镇居民认同。但目前情况看, 农民工总体文化技术水平不够高和能力不够强, 因而造成他们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本积累, 法律维权, 心里承受能力等方面, 与社会发展还有差距。

三、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一) 推进户籍改革是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制度保障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关键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消除农民的身份障碍, 保障和落实宪法赋予他们作为一个公民的正当权益。当前河南制定的具体过渡措施:一是逐步剥离附加在户口上的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社会福利, 引导人口有序迁徙流动和就业。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改善县城和中心镇的就业创业条件和人居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促进农民工及其家属向小城镇聚集。

(二) 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是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观念保障

“农民工”称呼是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 城镇居民应当转变观念, 消除歧视, 尊重新生代农民工, 同新生代农民工建立正常的交往关系, 营造一个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良好人文环境。此外, 处于婚育年龄的新生代农民工, 与城镇居民结婚将为他们城镇化提供更为快捷的转变途径。

(三) 加强培训, 提高工资收入是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经济保障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 一是建立公平的就业培训制度。政府免费或者低费用培训;企业也要积极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各种实用技术培训, 以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素质。二是完善就业法律保障。所有用人单位的法人代表或者责任人, 应依照劳动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认真履行相关义务。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机会、工资收入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四) 完善住房制度是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物质保障

政府应加快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政府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 加大公共廉租房建设, 为新生代农民工廉价租房创造有利条件。在城乡结合部建设经济适用房, 供应新生代农民工购买入住。

(五)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权益保障

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第一,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参加医疗保险, 用人单位和个人参照工资比例缴纳医疗保险金;有条件的新生代农民工也可以以个体劳动者的身份投保。第二, 向新生代农民工扩展失业保险范围。用人单位必须参加失业保险, 由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同时保险机构建立相关的参保记录, 便于跨地区转移。第三, 完善养老保险措施, 做到老有所养。用人单位在同新生代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时, 应按规定参加企业基本的养老保险, 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同时, 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和接续。第四, 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保障措施, 农民工子女在入学、升学、素质评定、荣誉奖励等教育方面, 应与城镇居民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

(责任编辑:毕宁宁)

摘要:目前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占到农民工总数的60%, 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身份虽然是农民, 但生活方式却城市化, 绝大多数有定居城市的强烈意愿, 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实地调查, 掌握了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现状, 研究制约因素, 并提出化解制约因素的意见和建议。

制约农民增收的调研对策 篇3

【摘要】本文在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之上,总结分析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管理体系,评估与监督体系,政府实施力度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因此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望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 制约因素 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25-02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鉴定

(一)传统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辨析

1.传统农民的概念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直是与农耕密不可分的,而传统的农民在社会阶层中始终是一种以身份为主导的,身份与职业的混合体。195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明确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体制,具有城市户口的就是城市居民,具有农村户口的居民就是农民,这是我国法律确认“农民”的唯一标准,也即改革开放以后,“传统农民”的文字依据,是传统农民的身份证明。总体而言,传统农民是身份地位上的农民,他们社会地位不高,不具备专业性农业知识,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将农业生产作为唯一经济来源的最低层次职业化农民。

2.传统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对比

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而新型职业农民更类似于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职业经济人。两者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属性上,传统农民不仅仅只是一种职业称呼,更多的是一种身份象征和社会地位;而新型职业农民更多的是一种职业选择,他们有知识储备,技能技巧,管理能力,以资金投入从事农业生产,进行农业化经营。在传承上,传统农民具有“世袭”特征,即“农之子恒为农”;而新型职业农民是由从事劳动生产的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流通性上,传统农民基本上是“土生土长”,他们“聚村而居,成群而落”,具有封闭性和滞缓性;而新型职业农民既可以是本地人员,也可以是外地农民、城镇居民,既可以是单独个人从事生产,也可以是团队开发农业生产,具有流动性和自由性。在技术知识上,传统农民更多的是依靠实践经验和当地的农作习俗从事生产,具有一定稳定性和陈旧性;而新型职业农民在经营素质、科技知识、劳动技能、管理经验、资金投入等方面具备良好的条件,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创造性。在经营模式上,传统农民以粗放式经营为主,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仅仅依靠血缘为纽带来调控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生产结构十分松散;而新型职业农民以集约式经营为主,生产规模较大,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互相牵制,以获取最大利益为共同目标,生产结构相对牢固。在成效上,传统农民多以种植大田农作物为主,生产收获的农作物产品自给自足,满足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商品化和市场化的效率低;而新型职业农民其生产经营范畴广泛,劳动附和度高,农副产品的生产、销售走全方位市场化道路,经济效益很好。

(二)新型职业农民概念

新型职业农民目前可以界定为:有别与传统农民,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他们占有一定的资源、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较高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创造力和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他们将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新型职业农民大体上还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专业技能型,有一定农业生产技术和较丰富的生产经验,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如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他们不需要摸清市场,只需要专注生产,发挥自己的专长;二是社会服务型,掌握一定农业服务技能,能从事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如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跨区作业农机手、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他们相当于农场品中介,手握市场信息,将农业与市场相链接,增加农产品的销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是生产经营型,有投资能力和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能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工作,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他们发挥的作用是从单一农业产业模式向多层次拓展,发展现代化农业,争做产业领头人。我们通常意义上所指的新型职业农民是第三类,生产经营型农民。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仍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

(一)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管理体系不协调。

农民培训工作需要农业、财政、教育、劳动、科研等部门主导,农业厅、科技厅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推进,省财政厅负责拨款,各试点县农业局、科技局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制订具体实施办法,再通过农业中高职、农广校,来完成培训任务。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固然带来了农民培训的专业化管理,但是主体不突出、各自为政、缺乏衔接沟通、效率低等缺点也明显表露出来,容易出现各主体部门职能交叉、管理分散、调控不到位的问题,使得相关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无法有效落实。

(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缺乏相关的规范的评估与监督体系。

培育新型农民属于软件建设,短期内不可能产生明显效果。这可能导致某些主导政府官员不够重视,各培训学校、培训项目承接上级的工作态度,为了节约办学经费,只注重培训规模和形式,以完成表面任务为目标,不重视实际培训效果,应付了事的现象严重,形成“形式主义”之风,阻碍新型职业农民工作的实施。

(三)政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不足。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多以纸质文书呈现,同其他重要政策中一并发布,有时甚至是掺杂在普通教育政策之中,容易被人忽视,缺乏生动性和直观性。另一方面,政府的榜样宣传力度不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开展了这么多年,有些地方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国家没有进行充分利用,大力宣扬,以致于让人觉得这项工作开展很艰难,或者并不受国家重视,无法引起人们重视。

(四)政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着力点太小,缺乏大局观。

对比分析国外职业农民培训经验,与我国当前对新型职业农民所做出的努力工作,不难发现这一点。国外从教育体系出发、从立法保障出发、从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合作出发,架好大的框架,再处理细小的问题。而我国却相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尚未建立,立法保障口号一直在喊,落实力度有待加强,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合作不如国外灵活,甚至大部分是以政府主导,企业以投标的形式辅助参与,局限诸多,新型职业农民工作缺乏有效方向标。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相应对策探讨

为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新型职业农民管理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坚持“政府引领、有关部门主导,多方力量合作,相互监督”原则,明确主导部门,聚合多方力量,构建多元参与协作的培训管理体系。其次,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与监督体系。一方面要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积极落实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要把提高农民素质的评估结果和官员的政绩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农村各级干部牢固地树立素质意识,把培育新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件大事来抓,而且抓出成效,形成监督体系。另一方面要对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文化素质,实践效果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主要评估内容是一定时期内农民各个方面的素质提高到了何种程度,直接可以反映到当地农作业生产经营的效益上,而各项具体指标可以进行广泛摸底调查,制定一个评估章程。最后,政府需要从政策宣传和榜样宣传方面着手,站在大局的角度上,去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政策宣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借助于媒体渠道,开设全方位信息通道,是农民们无论是在看电视,看报纸,听收音机都能接触到职业农民的最新消息,不要固守于政策的发布和文件的制定。至于榜样宣传,我们可以结合评估监督工作共同开展,即宣传做得好的部分,也警戒做得不好的部分,将实际情况摊开来,用事实说话更具有号召力。从大局观着手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所做到的细节处可以停止不做,相反,我们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取得的好的成就大多都是来源于细节处理,比如说城乡一体化建设,土地管理政策,各项扶持政策都是我们成功的典范,需要再接再厉继续开展。而大局观的实施,我们需要借助于国外的经验,将三大板块加紧落实,落实教育体系,落实法律制度、落实企业参与程度,相信能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涌,戴国宝.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3,5:57-59

制约农民增收的调研对策 篇4

【摘要】 农民市民化是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趋势。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我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正在由农业国走向工业国并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农民市民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制约,农民市民化进展缓慢,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带来了许多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民市民化,有必要对制约农民市民化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才能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市民化。本文首先对研究涉及到的一些相关概念的内涵作了界定,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对农民市民化的有利促进之后,肯定了推进农民市民化在当今中国的必要性。并归纳分析了我国农民市民化历程和农民市民化的中国特色,指出农民市民化是一项艰难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之后,鉴于当前农民市民化面临很多阻碍和制约,本文按照农民向市民转化发展的现实和逻辑,把整个农民市民化过程分成相互区...更多还原 【Abstract】 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urbanized peasants emerging with the changes of social structu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It is a general ru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at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ociety turns to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Rural peasants immigrating to the city is the important matter of the trend and rule.China is a rural majority, from an agricultural country to industrial country and developing country efforts t...更多还原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民市民化; 制约因素; 环节; 对策建议;

【Key word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urbanized peasants; restricting factor; link; solutions;

【索购硕士论文全文】Q联系Q:138113721 139938848 即付即发

目录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0 第一章 绪论 11-22

一、选题背景 11-12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3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8

(一)国外研究动态 13-15

(二)国内研究动态 15-18

四、核心概念 18-22

(一)城市化 18

(二)城乡一体化 18-19

(三)农民、市民与农民市民化 19-22

五、研究思路和创新 22

第二章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市民化概述 22-40

一、城乡一体化有力地促进我国农民市民化 22-26

(一)城乡一体化为农民市民化提供了充分的现实条件 22-24

(二)城乡一体化为农民市民化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24-26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必要性 26-29

(一)农民市民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26

(二)农民市民化是振兴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需要 26-27

(三)农民市民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27-28

(四)农民市民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应然需要 28-29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市民化历程回顾 29-30

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市民化基本特征 30-40

(一)市民化对象情况复杂 31-34

(二)农民市民化过程反复性突出 34-37

(三)农民市民“化”的程度多样化 37-40

第三章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市民化阻碍因素分析 40-60

一、农村人口退出环节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40-45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的制约 40-43

(二)退出信息缺乏、自身综合素质低的制约 43-44

(三)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牵制 44

(四)文化观念的制约 44-45

二、进入城市环节中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45-53

(一)制度障碍的强大约束 46-49

(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支持缺失的制约 49-50

(三)进城务工农民社会资本短缺的制约 50-51

(四)城市居住成本高昂的制约 51-53

三、融入城市环节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53-60

(一)进城农民的角色转变是市民化完成的关键步骤 53-54

(二)农民融入城市环节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54-60 第四章 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对策与建议 60-76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退出机制 60-61

(一)建立退出机制的目标设定 60-61

(二)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 61

(三)探索和创新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方式 61

二、破除制度障碍集 61-68

(一)创新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 62-63

(二)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63-64

(三)建设城乡统一、平等就业的劳动力市场 64-65

(四)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教育体系 65

(五)加强进城农民住房保障工作 65-67

(六)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67-68

三、加强城市管理与服务,推进农民角色转换 68-71

(一)创新管理,增强服务农民市民化的能力 68-70

(二)进城农民进一步提高向市民角色转型的能力 70-71

四、我国农民市民化推进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71-76

(一)农民市民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才是符合国情的正确选择 71-72

(二)农民市民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调整过程 72-73

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与破解之策 篇5

4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和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主办《2005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暨农村经济发展论坛。围绕绿皮书提出的今年农民收入增长受价格因素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将比去年下降的预测,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许多见解,并就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

村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我们把这次论坛上专家的发言整理、摘编出来,冀望对各界读者的工作和研究有所启发。

陈佳贵(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解决“三农”问题要加强研究提高认识

农村经济绿皮书作为每年一次的研究报告,对我国农村面临的重大和现实问题及其政策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并进一步对农村经济形势做了预测,对推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解决“三农”问题,既要着眼于长远,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要立足于当前,全力做好旨在实现增粮、增收目标的各项工作。为了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2005年在已有政策继续实施的前提下,又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昨天我看到一些数字,第一季度GDP增长9.5%,增长比较快的还是第一产业。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对农村投入的力度加大,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加,创造了更多机会。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各种挑战,粮食播种面积有限,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的难度不可低估。农产品价格及其上升空间有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不可低估,外来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攻击将会越来越大,农副超小规模的产品多年没有变化,提升我国农业竞争难度很大,我们要认识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尤其要弄清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够,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比较透彻的认识,并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可以使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李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关注热点问题调整研究计划

今年绿皮书做了以下改进:一是在农村经济形势和分析方面增加了预测的内容;二是增设了农村市场化;三是把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改为农村全面经济建设,来确保增长的连续性;四是对热点专题问题进行讨论,使关注绿皮书的读者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

关于中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的研究表明,2003年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为62%,超过了市场经济国家的水平。其中农村经济中经营主体市场化为86.6%,并超过民间水平。农村资金市场化程度为52.5%,尚未达到市场化的水平。

今年,我们把乡村治理和农村组织发育作为热点问题的理由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区域覆盖面扩大、合作领域拓宽、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程度加深等特点。有利于实现农村和社会的和谐繁荣,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值得关注。

现在,我国农民从非正式金融市场获得的贷款数量超过了从正是金融市场获得的,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比例表明,这个比率是1:3。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是1:4,说明农民的贷款来自民间金融组织的更多。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民间金融组织与当前商业银行、信用社相比,风险更低,发展更快;二是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民间经营组织更有创新空间,在农村当中发挥作用的民间金融组织值得我们关注。

鲜祖德(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队长)用数据说话让对策可操作

农业绿皮书在分析方法上,注重数据描述和理论分析的结合,为读者提供最新、最翔实、最细的第一手数据,强调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进行判断,既有数据基础又有实调观念。在内容上,绿皮书从生产等各个环节,围绕农村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扫描、透彻和深入的分析,观点和结论都有一定的超前性和理论性,对策也是可操作的。

我个人认为2004年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这两个目标上,去年是继96年以来最好的一年。今年一季度可以这样讲,开局良好,主要的数据正在汇总过程中。一季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良好,主要有4方面的特点:首先,农民种粮积极性继续回升、粮食生产形势看好;其次,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发展;再次,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最后,农产品价格运行基本平稳,这是从今年一季度看有这些苗头性的。因为数据还正在汇,我也没有得到授权发布。

制约物流公司发展因素调研措施 篇6

一、影响集团公司

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际华轻工集团组建以来,整体发展速度较快,整体质量也较好,截止2008年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亿元,规模迅速做大,“十一五”末“百亿际华”的发展目标提前两年实现。目前,上市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样的辉煌业绩取得,主要是集团管理层针对原军需企业的发展实际,遵循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转变思想观念、重组整合、改革改制、市场经营、市场开拓、深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层面坚持“两个解放”,加强学习创新,实践科学发展的结果。可以说,轻工的发展业绩印证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因此,从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对当前轻工集团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审视,查找存在影响和制约轻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问题,无论从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本身,还是轻工自身的科学发展看都显得尤为重要。我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对目前轻工发展、经济形势等综合思考,感到在今后可能影响和制约轻工集团今后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

1、企业创新能力不平衡将可能成为影响整体快速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军需生产企业产品在自主研发、自有知识产权、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等综合实力上较之国外企业还较弱,因为历史原因和各企业的资金状况,在上述方面的投入、效果、实际能力还不够平衡。如果一个粗放式管理的低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企业,在创新能力上跟不上市场形势的需要,势必在快速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减缓甚至停滞,如果还不能及时突破,就有可能出现倒退,这是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目前看,轻工企业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按照轻工整体发展规划的速度,以及当前面临的危机蔓延,对市场影响不断加深的严峻形势,创新能力较弱且不平衡的状况对企业发展速度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影响与制约可能会日益显现。

2、对事业部的整体管理和协调须进一步加强。刘三省董事长在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事业部管理的要求,这是符合集团整体发展状况和组织结构形式运作规律的。轻工集团2008年实施组织结构改革,组建事业部,符合落实组织扁平化的现代企业管理趋势,是一种应变灵活、运作有效的机制。但由于各事业部组建时间较短,无论从集团总部管理的层面,还是各事业部自身运作的层面都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事业部制“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特点发挥还不很明显,随着当前应对危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由集权制向分权制的转化过渡以及事业部的规范管理、按职能定位运作的过程尚需进一步加快。

3、个别事业部的定位尚不能满足作为利润中心的需要。理论上说,事业部必须满足三个基础条件:相对独立的市场、利益和自主权。集团公司据此从战略和组织角度将事业部定位为利润中心,组建成立事业部,这是符合企业管理规律和事业部制要求的。但以物业物流事业部为例,虽然以专业化区分的原则对物业资产进行了统筹监管,但事业部自身尚未赋予上述三个基础条件,同时,作为利润中心的定位,从自身负责的成员企业物业经营指导、监督等职能来看,本身不具备作为利润中心所拥有的生产经营决策权,既不对成本承担责任,也无法对收入和利润承担责任。因此,就物业经营而言,很难实施资源的整合和集中经营监管。目前,物业物流事业部只完成了组织形式的再造,从事业部作为利润中心的属性要求看,尚未实现管理制度的再造。导致集团公司整体物业资源依旧处在辅业地位、业态层次、附加值和资产效益大多偏低状况没有根本改观。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效果看,物业物流事业部当前的职能定位,实质上是无法起到缩短决策与信息源管理距离的事业部制组织管理目的的,局限和制约了利润中心的作用发挥。

制约农民增收的调研对策 篇7

一、贵州省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21世纪初, 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不仅说明了增加的速度快慢, 而且说明贵州省农村居民收入构成在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个方面来分析目前贵州省农民收入的现状。

从表1-1可以看出, 从2002年到2014年, 贵州省农民人均收入缓慢提升。财产性收入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 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1从财产性收入后比重一栏, 可知农民财产性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 但缺乏稳定。从2001年-2003年是稳步增长, 所占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从7%增长到36.8%。但2003年-2013年间贵州省农民财政性收入增长缺乏稳定性, 出现了骤增骤减现象, 年平均增长率为18.87%。贵州省为响应国家增加农民收入号召, 大力发展、建设省内农村的基本公共设施, 征用了农民大量土地, 农民也因此得到了大量的补偿。这种补偿性收入具有阶段性, 也是极其不稳定的。从表1-1中贵州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突变, 可以体现出财产性收入的这一特点。

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指浓醇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2有表1-1中数据可以看出, 贵州省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2013年为2355.85元, 比2000年1029.45元增加了1326.4元, 年平均增长率为6.09%, 虽然总体呈上升趋势, 但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却是逐年下降的。

工资性收入是指农村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 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农民转移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3从2000年到2013年, 贵州农民的工资性从2000年的274.9元增加到2013年的2572.61元, 平均年增长率为17.32%, 是占农民纯收入比重最大的, 也是除了财产性收入之外增速最快的。由此可见, 工资性收入已经逐渐成为贵州农民家庭纯收入的重要来源,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

转移性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4其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 是农民通过亲朋好友赠送所得的现金及实物;第二, 是农民通过政府惠农政策所得, 这部分所得是由财政直接支付所得的现金及实物。5党的十六大以来, 国民收入分配逐步向农村、农业倾斜, 出台了“四减免、四补贴”等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 国家财政支农投入大幅度增加, 贵州省农民从这些政策中获得的转移性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从表1中可以看出, 贵州省农民转移性收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但速度缓慢。虽然农民每年的转移性收入都在增加, 但是其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仍然较低。2000年, 贵州省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62.84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7%;2013年, 贵州省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427.16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86%。2000-2013年, 贵州省农民转移性收入共增加364.32元, 年均增长率为14.67%,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相对较低。

二、贵州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分析

制约贵州省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 本文主要针对与贵州省农民增收关联较高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 贵州省地理因素的制约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 拥有中国西部独有的喀斯特地貌, 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使农民耕地面积小且不集中, 不能实现现代机械化耕种、生产, 农民还是以最原始的方法进行农产品的耕种收割, 效率难以提高。这一特征严重地制约了贵州省农民的增收。

(二) 贵州省农村发展现状制约

1.贵州省农村经济结构的制约。目前, 贵州省农村经济主要依赖于第一产业, 第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都比较低, 且增长速度缓慢。在第一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种植业, 经济作物种植业和动物养殖业比重较低, 如表2-1可知, 实现贵州省农民增收, 不仅要拓展第一产业范围, 还要加大力度发展第二、三产业。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直接促进贵州省农民增收, 同时也会带动第一产业的经济发展。

(二) 贵州省农民受教育程度制约

根据2001-2014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表2-2所示, 贵州省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6.03年到2013年的7.28年, 14年间农民的受教育年限增加了1.25年, 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 尚未达到国家要求的“普九”, 农民没接受良好的教育, 知识水平低, 阻碍了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近年, 农民外出打工人数逐年增加, 由于受教育水平的局限, 农民在外大都职能从事劳力劳动, 能拿到的劳动报酬也很微薄, 对农民家庭总收入的贡献率较低, 可见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有一定的影响。

三、促进贵州省农民增收的措施

通过前文对贵州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 增加贵州省农民收入还需要建立相应长效促进机制。下文将在针对前文的研究分析基础之上, 对进一步提高贵州省农民收入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 贵州省农村经济主要依赖于第一产业, 来自第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都比较低。目前贵州省农业还未形成规模化发展, 还处在小农经济阶段。要实现贵州省农民增收, 不仅要拓展第一产业范围, 还要加大力度发展第二、三产业。贵州省调整并优化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加强农民农业技术培训, 发展畜牧、养殖产业;第二, 根据地理优势, 建立特色农村, 大力发展服务业。选择农村与服务产业的最优结合点, 建立农村具有代表性的支柱型产业基地, 以点带面, 增加农民收入, 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三, 完善贵州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健全农产品销售体系, 按照区域环境、气候特征, 种植农作物, 做到农产品产销结合。

(二) 大力提升贵州省农民受教育水平, 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受教育程度不同是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大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教育程度一般与收入都是成正比例关系。加大贵州省教育投资的力度, 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贵州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教育水平:第一, 不断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 重视农民自身文化水平的培养;第二, 促进农民对自身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的学习, 政府可请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 有效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第三, 政府财政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设施, 引进优秀师资力量, 给农村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摘要:“三农”问题一向是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 而增加农民收入一直以来都被我国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贵州省农民增收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 其与我省预期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找出制约贵州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对策分析,贵州省

参考文献

[1]张乃文.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及原因探析[J].农民问题, 2014, (04) .36-38.

[2]刘娴, 周娟.广西南宁市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03) .63-68.

[3]刘娴.广西南宁市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06) .60-65.

[4]张乃文.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及原因探析[J].农民问题, 2014, (04) .36-38

[5]刘娴.广西南宁市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06) .60-65.

[6]时立文.SPSS19.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08)

[7]徐期梅.黄石市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8, 43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篇8

关键词:农民增收;产业结构;财政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由长春科技学院科研启动基金(博士启动基金)支持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40

1 吉林省农民增收的现状

当前,吉林省农民增收主要采取的方式:一是农村第一产业中农民收入增长稳定;二是非农产业的增收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三是政府相关惠农政策的落实,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四是农村的各项税费改革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农民的减负增收;五是在竞争中的农村市场经济环境下,为解决农民增收创造了必要的竞争条件。

2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2.1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吉林省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弱,与整体的农业发展要求和农民的愿望仍有较大差距。全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部分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存在农业机器、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吉林省农产品不能达到预期产量,实现稳产、高产;二是一些农村农业生产的工程标准较低,整个工程设施配套不完善,设备老化、效益缩减等问题,不能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可见,先进的农业基础设施对吉林省农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吉林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和必要条件。吉林省政府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的条件,促进了全省农业的发展。

2.2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

目前,吉林省农业及林业的比重较高,而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较低,畜牧业发展滞后。在饲养业中,由于吉林省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中过多偏向养猪业经营活动,致使节粮型、食草型畜牧业、高蛋白质的禽类生产不足。就现阶段总体产业结构来看,吉林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范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这种情况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整个吉林省农村农业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实施步骤、发展策略等必须达到一致要求。当前,在我国支农、抚农政策下,吉林省农业发展速度与往年比实现大幅度增长趋势,在整个吉林省城乡发展进程中,乡镇企业也在逐步调整发展策略,争取在当下的务农政策中,形成一个稳定的发展,吸收新的就业机会。吉林省要在当前的抚农政策下,适时作出新的调整,以达到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趋于整体合理化的最终目标,实现在吉林省农村各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从而加快吉林省整体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

2.3财政支农机制不够完善

自我国取消农业税以来,吉林省农村财政体系趋于完善,农民获得了更多的财政支持,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效率稳步提高,农户自身的收入也不断增加。但是,吉林省农业财政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财政支付过程中信息不透明、支付结构不够合理,这种情况下,吉林省农业整体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不断降低,从而对吉林省农民收入增加造成影响;二是目前的财政机制尚未健全,财政支农机制不够稳定和规范。在当前财政支农机制政策扶持下,吉林省财政支农机制的补贴资金虽逐步增加,但总体的支农资金在持续走低。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当中的生产要素很难流向农村,反之,在吉林省农村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生产要素加剧外流。原因在于吉林省现行的农业财政支农政策中没有起到引导作用,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4劳动力剩余

吉林省农业人口居多,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较低,耕地资源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相对于耕地资源来说农民的数量呈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农业资源之间没有很好的匹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一方面,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剩余的劳动力闲置,影响了农业劳动总体生产率,对全省农户的收入、消费产生了抑制作用。另一方面,过量的剩余劳动力导致农村社会的不稳定性增加,在有限的土地上分散的农民,生产规模的粗放模式,土地补偿规模下降趋势明显,降低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2.5科技水平低下

在资金投入上,吉林省对农业科技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吉林省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和新科技应用推广上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农业发达地区相比,吉林省在农业科学和技术上的投资相对量、绝对量存在较大差异。农业科技的渗入占全省总农业产值的0.5%~0.7%,发达地区的农业总产值是9%,全省农业科技水平对农业增长率奉献为40%左右,远远低于农业发达地区的70%~80%的水平。

2.6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现阶段,吉林省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要使农业产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必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大力开展专业的农业生产宣传、培训等工作。在农民中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在日常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成为有文化、会管理、懂经营的新型农户,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生产效率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权晓超.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增收问题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

[2]钟凡毅.吉林省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5.

制约农民增收的调研对策 篇9

清平社区村官刘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促进农民增收。今年是我市的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推进的关键年,现阶段农民是否能够增收,增收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更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威信和执政党地位问题。清平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

清平社区是保家镇十二个村(社区)之一,社区幅员面积27.19平方公里,位于保家镇东部,东接郁山镇,西至鹿山社区,南接长尧村,北临芦塘乡,共有10个小组,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郁江河在北边顺境流过,国道319线,渝长高速路,渝怀铁路横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社区总户数1218户,总人口5976人,耕地面积5747亩,林地面积22199亩。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才3800元,未达到全市农民人均收入5000元的平均水平,足以看到我社区农民收入还与市的平均水平有一段距离。

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查找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及时积极采取相关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那么,现在清平社区农民的收入状况如何?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该采取何种措施解决?下面就从清平社区的农民收入情况入手,通过分析现状,提出几点农民增收的建议。

一、当前我社区农民的收入情况

1、非农业的收入比例较大。农村经济以农民外出到江苏、浙江等地务工为主,农民的传统耕种以玉米、红薯为主,由于农药、化肥的涨价使得农民在传统耕种上“投入多,收入少”。

2、城镇化程度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社区农民外出务工收

1入已经成为社区农民收入的重要部分,然而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未能以劳动力而产生价值,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据2010年统计,清平社区总人口数5976人,其中常年外出劳动力为2270人,约占总人口的38%,外出务工收入为3405万元。同时一些纯依靠农业生产收入的农户其收入较低持续徘徊,增收困难。

3、当前农民的消费开支负担过重。据走访农户和与社区干部交流的情况来分析,农民的收入主要支付于农业生产、小孩学费、家庭医疗费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特别是化肥的价格日渐增长,农业生产的费用占农民收入相当大的部分。医疗费用的支出也较大,农民一旦生病治疗,医药费支出比重就大幅度上升,现在广大群众参加医保后,这样的情况有所缓解,但是农户家里主要劳力生大病,特别是骨头受伤,就会致使农户家庭劳力缺乏,常常使得农户很快回到贫困状态。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几个因素:

1.劳动者素质不高。比起以前,我国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农民形象的传统认识。但是从我到清平工作一年以来走访农户和与社区干部交流来看,清平社区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文化科学素质较低、生产经营管理素质不高和生产经营观念意识严重落后等方面。

2.农业结构不合理。一是种植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农民仍然把粮食作物如:玉米、红薯的生产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且又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导致农民在面对买方市场的时候下增收困难。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经济作物中优良品种少,大路品种多,不利于农户经济效益的提高。

3.农户生产经营粗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过于狭小,农民耕地分散,规模经营还只是极少数。二是科技含量低,农户不善于学习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种植、病虫害有效防治等技术,固守长期以来的种植方式。三是管理粗放,尤其是缺少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以及经济核算,对农作物的种植缺乏相应的规划。

4.农户信息不灵。我国通过改革开放,把广大农户推向市场经济的前台,农户成了真正意义上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者和决策者,在这种情况下,农户正确地掌握信息,指导生产经营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胜的必要条件。但就目前而言,农户信息不畅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5.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户家庭收入的增加来自于非农产业的比重也呈现逐年递增的势头。但从近几年势态看,我社区农户打工较集中的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有相当一部分回流到重庆、黔江和彭水打工,由于农民工个人文化素质较低,导致乡镇企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使我社区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发生了困难,转移速度减慢。我社区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得不滞留在土地上,严重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针对以上原因,要促进我社区农民实现农户万元增收的目标,当前应主要抓好如下几点: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四种意识。一是树立质量效益意识。调整农业结构是十分必要的,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消费结构转型、农民增收趋缓的背景下进行的,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首位,以此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二是树立市场主导意识。调整农业结构坚持面对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不仅要以当前市场行情为导向,还要以未来市场变动

趋势为导向,要重视开拓市场,抢占市场。三是树立竞争风险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有风险意识,既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又要增加抗御市场风险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四是树立特色创新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变粗放经营为精细管理。实践证明:农民家庭经营,管好管坏大不一样,在同等条件下,实施精细管理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农户家庭经营同企业经营一样,必须搞好收支账目记载,做好成本核算,认真分析某一项农产品的投入产出比,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和对策。营销是产品成效的最终实现的环节。搞好营销,对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业并举,拓宽增收渠道。针对目前我社区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的状况,积极从“强

二、活三”抓起,激发农村经济活力,靠多业并举增收。“强二”,即利用工业园区的发展势头,大力推动返乡农民工投身工业园区建设、在工业园区就近就业和创办乡镇企业或养殖场,在自己创办的乡镇企业或养殖场中对内抓改制规范,抓科学管理,对外抓市场开拓,尽快把返乡农民工眼界较宽的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优势。同时,要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依托,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方向,积极发展优质果蔬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走一、二产业紧密衔接连带发展的路子。利用我镇交通便利的优势,引导发展优质、绿色的瓜果蔬菜基地及相应的加工企业,这样有效的措施必然能拉动了我镇农业的发展。“活三”即搞活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利用我镇交通便利和场镇繁华的实际情况,把农村的富余劳动力重点转移到个体商贸业和运输业,把农民的闲余时间转移到家庭工副业方面。通过推进两个转移,在农村培植出更多的农民老板和打工者,以此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今后,我镇若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势必会拉动我镇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4、加强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全力搞好农民的培训,各相关部门以落实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为落实点联合跟踪提供技术指导,手把手地教农民干。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网络等传媒手段,为农民解疑释惑,最快捷地推广普及农业实用科技,满足农民对科技的渴求。对农民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要有针对性地抓好市场意识教育和科技知识教育,培养农民的市场头脑和科技头脑,提高农民一切围绕市场转,一切依靠科技干的致富本领。要把说理教育和典型引路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效果。

5、转变职能,改进和强化政府对现代农业的有效指导。一是转变指导方式,尽可能地变传统的会议指导、文件指导为政策引导、示范引导、服务引导和市场分析预测引导,积极探索农民乐于接受、简捷实用、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指导方式。二是转变指导目标。在搞好对常规农业指导的同时,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抓“关键的少数”,把工作指导重点集中转移到与农民增收密切相关,具有支撑主导作用的工作上来,着重搞好高效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开发、农业科技普及、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好自己不会干和办不到的事情。

6、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增加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的条件,从夯实农业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1)加快农村交通、水利、电力和通讯设施建设步伐。积极争取各项资金,推动农村公路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公路硬化,积极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业基础设施改造的市场化运作进程,组建农业基础设施改造投资主体,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在县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专门设立农副产品供求信息、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栏目,构建农村信息平台。(2)推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深化。积极推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结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户的生活品质。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推

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篇10

一、我市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

2002年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局面,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20元,同比增长2.3%;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95元,同比下降16.8%;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80元,同比增长26.4%;2005年人均纯收入3386元,同比增长3.2%,在2004年、2005年农民人均国家政策性收入分别实现181元和99元。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2002-2005年农民收入呈现出不稳定增长,且增收幅度不大,未能实现持续增收的发展态势;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平均比重为53%,比前四年比重降低8%,呈下降趋势,非农业增收比重逐年上升;国家政策性增收所占比重上升明显,2004年和2005年分别占农民收入的5.5%和3%。但总的来说农业在农民增收中仍占较大比重,仍然是我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这充分反映出我市农业生产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受国家政策、环境因素和自然因素影响很大。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障碍因素及问题

目前,制约我市农民持续增收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政策不到位,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5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民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从1987-2002年的十五年间,由于国家在支农政策上力度不够,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

2、农业结构不优,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尽管近年来,我市粮食产量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农业各产业之间的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种类趋同、产品品质档次低下、区域优势不明显等等,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加上受耕地面积、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

3、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生产水平低,仍处于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状态,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二是加工水平低,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主要表现在缺乏名牌产品和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入偏少,龙头不多不大,产业链条短,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潜力还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4、农业生产条件差,投入不足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我市由于整体经济水平和实力的限制,还有很多地方农业生产条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导致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很差,造成农民减收,农民收入的减少反过来又影响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年复一年形成恶性循环。

5、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表现:一是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差。目前,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其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6.3%,高

中、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占3.7%,这样一来就很难及时接受一些新的适用技术。二是缺乏市场意识,信息闭塞,缺乏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6、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低,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农用土地规模化程度低。2005年,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仅为16165亩(其中大部分是以往已流转,2005年续签合同),仅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3%。二是发展劳务经济有一潜力。近几年来,劳务经济在农民增收比重呈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14.1%上升为2005年的29.5%。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关建议

虽然我市在农民持续增收上,表现为内部增收动力不足,但是仍有一定的潜力可以挖掘,同时还可以通过拓宽农业外部增收渠道,实行内部增收与外部增收相结合,构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进而形成多元发展、多元增收的格局。

(一)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1、通过科技推动促增收

一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①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结构。生产决定流通,要实行逆向思维,反弹琵琶,既要研究现实市场,又要研究潜在市场,变先抓生产为先抓市场。②围绕提高品质调整结构。坚持走增加产量与提高质量并重的路子,在保证产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把提高农产品质量作为调整的主攻方向。大力引进、选育和推广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新品种,通过培育名牌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档次。同时,要坚持无毒、无残留、无公害的“三无”标准,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来提高商品率。③围绕加工增值调整结构。抓住“一乡一品”不放,推进乡村培育主导产业,在发挥特色和优势上动脑筋,在延长产业链、开拓市场上下功夫,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体系。④围绕区域优势调结构。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地区间的土壤、气候以及环境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特色,选准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结合点,着力在发展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上下功夫。通过发展特色种、(养殖)植业、畜牧业、园艺特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其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形成与本地资源相适应,独具地方特色的专业化、集约化、多元化生产。⑤围绕节本增效调整结构。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发展循环农业,加大秸秆饲料、秸秆肥科、农村沼气利用,充分挖掘每一生物个体的生产潜能,提高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最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实现生产成本最低化、品种选育最优化、生产方式最佳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是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实现“科技兴农”。紧紧围绕科技创新,重点抓好农作物与畜禽良种、农产品精深加工、节水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通过搞好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试验、繁育、示范、推广与服务工作,带动广大农民大面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

三是努力培育新农民,增强农民主体作用。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新型农民的要求,通过“绿色证书”“跨青培训”、“电波入户”、“阳光工程”等形式,开展对农民的科技文化培训,努力培养造就科技致富带头人、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继续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提高他们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和积极性,带动广大农民走科技增收的路子。

2、推进产业化经营促增收

一是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要着力发展那些市场前景好,技术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从资金、信贷、土地等方面,给予特殊扶持,最终实现壮大优势骨干企业,增强带动功能的目的。二是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突出特色,高产高效的原则,把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大生产基地的投入力度。

3、转变经营方式促增收

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稳定农民土地承包权,允许土地经营权进行转让、租赁等合理流转,引导农民自愿、自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状态。

(二)拓宽农业外部增收渠道

1、创新体制、机制促增收

一是抓好农户与企业利益分配机制创新。通过签订合同、契约等形式,确定农产品的最低保护价。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还可以通过发放生产资金,提供生产服务等形式,把加工、销售的利润给农民返还一块,以改变过去的单纯的买卖关系,调动农民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二是创新风险补偿机制。为了抗御市场波动的风险,国家要从维护农民利益出发,建立相应地风险保障基金制度。在创利多的市场波峰阶段,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基金,防止在产品滞销、市场价格下跌时,导致农民收入下降。同时完善农业保险,减少农民因遭受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

2、完善服务体系促增收

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最大限度地解决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问题。一是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体系。构建一个上下贯通,内外呼应,准确无误的现代化信息网络体系,随时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网上交易”,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要继续发育以批发市场为主体,以集贸市场为支撑,重点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辐射能力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三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发展机制,健全产销加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的产业发展体系。目前我市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累计参加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市总农户数的7.6%,而且各乡镇发展还不平衡,很难发挥应有的开拓市场、减少交易费用、降低风险,维护农民利益等方面的作用。

3、政策扶持促增收

上一篇:事业单位会计工资多少下一篇: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