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股权转让纠纷的处理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股权转让纠纷的处理(共8篇)

关于股权转让纠纷的处理 篇1

王拓

09120349

相关事实:(来自110法律咨询网)

1998年2月北京市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修某任董事长。

2000年12月招聘张某为公司副总,分管公司业务。

2001年4月,张某工作业绩突出,要求成为公司的股东。公司的董事长修某考虑后同意,在没有告知其他股东、没有召开股东大会的情况下将自己股份的10%转让给张某,张某将5万元股权款直接交给了公司,公司也给张某出具股金收据,并订立了转让合同。也没有就此对股东名册进行更改和工商行政部门备案。但是,张某每年都能领到一笔金额不菲的分红。

然而,2005年7月公司因重大问题召开股东会并修改公司章程。公司因张某消极工作为由,竟然没有通知张某参加股东会,且在修改的公司章程中,公司股东也没有张某。张某多次找公司评理,公司明确告知张某,你不是公司的股东。

2005年末,张某将公司起诉到法庭,要求确认股东身份,并要求公司撤销2005年7月份修订的《公司章程》,履行股权转让协议,办理股东变更备案登记手续,完善其的股东身份,并提交了当时的股金收据作为证据。

最终西城法院经过审理查明以证据不足驳回了张某起诉。

相关的法律分析:

1、对于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

对于股权转让协议,应该是由转让股权的股东和受让的人之间签订的,而不应该是张某和公司之间订立,公司没有权利直接收取张某所交的费用。同时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转让股权的股东应当就其转让事项以书面形式通知其他股东,并征求其意见。而本案中修某对自己股权的转让给张某的事情并没有告知其他股东,更没有过半数人同意,虽然公司给张某开具了股金收据,但是由于双方关于股权转让的协议严重不符合法定程序,因此,我认为该股权转让行为无效,不发生股权转让的效力。

2、关于张某的股东资格的认定。

首先,既然股权转让都没有生效,那么张某要求法院确认自己的股东资格就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其次,虽然张某有实际的出资,并且在开始几年也同股东一样进行分红。但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股东的,应当自股东发生变动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变更登记,并应当提交新股东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和《公司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对公司章程的该项修改不需再由股东会表决。”

因此对于张某股东资格的认定不能仅凭股金收据,应当同时考虑股东名册公司章程,所以本案中对于张某股东资格的认定,我认为证据不充分,不能加以确认。

3、关于张某提出的撤销2005年7月份修订的《公司章程》的诉讼请求。

《公司法》中规定公司章程由公司股东共同制定,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只有股东会才有修改公司章程的权利;并且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必须经通过。《公司法》对公司章程的制定和修改规定了严格的程序,只有股东会才有权修改、撤销、重新制定公司章程,其他任何人、任何部门都无此权利。公司股东于2005年7月修订的公司章程,完全是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由股东会进行的修改,并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表决通过,完全是合法有效的,不存在任何撤销的理由,作为非股东的张某来说,更无权要求撤销。

4、关于股权转让生效和股权转让的生效。

股权转让合同作为一种民事合同,与股权转让的生效不同,无特殊约定,股权转让合同自股权转让的受让人和转让人签字盖章后生效。

而股权转让的实际生效则不同,它要复杂得多。

目前学界有两种主流的观点,一种是登记生效主义,也叫登记要件主义。即以在工商行政部门进行登记备案作为股权转让生效的要件。另外一种是登记对抗主义,即不以在工商行政部门进行登记备案作为股权转让生效的要件,但是不登记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而根据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和《公司管理登记条例》的相关规定看来,虽然规定了股权转让的更改和登记事项,但并没有很明确的说明是否以登记为生效要件。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学说,对于本案都没有太大影响,双方虽然在实际上有股权转

让的事实,但是存在极大的瑕疵,不仅程序不合法,还存在着协议主体的不适格。因此,即使双方的股权转让合同生效了也不能代表股权转让生效。

5、对于本案的反思。

根据事实来看,张某应该得到股东的地位,由于张某缺乏法律意识,没有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导致最后的不公结局。

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法院的判决并没有错,毕竟我过是一个法治国家,公司法既然有了明确的规定就要遵守。而根据法律规定,张某的诉讼请求没有有力的证据加以证明,法院驳回起诉是正确的。

关于股权转让纠纷的处理 篇2

(一)债权转让概念

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情况下,债权人通过债权转让第三人订立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的新的债权人,原合同债权人因合同转让而丧失合同债权人权利,债权部分让与第三人,第三人成为合同债权人加入到原合同关系之中,成为新的债权人,合同中的债权关系由一人变数人或由数人变更多人。新加入合同的债权人与原债权人共同分享债权,并共享连带债权。

(二)债权转让条件

1.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且债权转让不改变债权的内容。

2.被让与的债权须具有可让与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9条规定,以下三类债权不得转让:(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2)按照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当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特别约定禁止相对方转让债权的内容,该约定同其他条款一样,作为合同的内容,当然具有法律效力。(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3.让与人与受让人须就债权的转让达成协议,并且不得 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

4.债权的让与须通知债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转让通知是债权转让的一个必备条件。

二、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代位权纠纷案为例分 析债务转让纠纷在现实中的处理

(一)案情介绍

1999年7月20日由成都市国土资源局武侯分局、四川港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蛇口)成都房地产开发公司三方共同签订了《债务关系转移合同》。根据《债务关系转移合同》约定,招商局公司欠武侯国土局土地征用费21 833 446.50元债务全部由四川港招公司承担。后四川港招公司与武侯国土局先后于2000年7月20日、2001年3月29日签订两份《交款合同》,分别约定:四川港招公司应于2000年9月30日前、2001年12月20日前各向武侯国土局支付800万元、1 000万元。而后在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遂诉诸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

2002年6月28日,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针对与四川港招公司拖欠征用土地费两案,分别作出(2001)武侯民初字第1924号、1925号民事判决。该两份判决均认定:1999年7月20日由武侯国土局、四川港招公司、招商局公司三方共同签订的《债务关系转移合同》系各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其内容合法,应受法律保护。但四川港招公司并未履行付款义务,故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在上述两份判决书中分别判决四川港招公司支付武侯国土局1 000万元、800万元。该两份民事判决书生效后,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于2003年5月28日发出(2003)武侯民一再字第3号、4号民事裁定,对该两案进行再审,并于2003年10月15日作出(2003)武侯民一再字第3号、4号民事判决,撤销了该院(2001)武侯民初字第1924号、1925号民事判决,确认武侯国土局与招商局公司、四川港招公司于1997年7月20日签订的《债务关系转移合同》无效。宣判后,招商局公司不服,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该院于2004年12月1日作出(2004)成民再字第42号、43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之后,招商局公司继续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申诉,该院于2006年7月5日分别作出(2005)川民再终字第41号、42号民事判决,依法撤销了(2003)武侯民一再字第3号、4号及(2004)成民再字第42号、43号民事判决,维持了(2001)武侯民初字第1924号、1925号两份判决。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两份再审判决中,确认了武侯国土局、四川港招公司与招商局公司三方签订的《债务关系转移合同》以及武侯国土局与四川港招公司签订的《交款合同》均为有效合同,同时认定四川港招公司为成都港招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办的公司,而成都港招公司未按规定将注册资本金注入四川港招公司,应承担投资不实的责任。2006年9月1日,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在执行前述两案过程中,分别作出(2006)武侯执裁字第69号、70号民事裁定,认定成都港招公司在向其开办的四川港招公司投入注册资金时,未将其应当投入四川港招公司的价值21 441 941元的泰丰国际商贸中心项目用地土地使用权转移到四川港招公司,构成投资不实,故裁定追加第三人成都港招公司为被执行人,成都港招公司应在注册资金不实的21 441 941元范围内对武侯国土局承担责任。

1.案件一审情况。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驳回武侯国土局的诉讼请求;第一审案件受理费117 220元,诉讼保全费110 520元,合计227 740元,由武侯国土局负担。

2.案件二审情况。武侯国土局不服上述民事判决,遂向四 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17 220元,由武侯国土局承担。

3.再审情况。武侯国土局不服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上述民事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最高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一是撤销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008)川民终字第90号、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成民初字第19号民事判决;二是招商(蛇口)成都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向成都市国土资源局武侯分局支付21 441 941元;三是上述给付义务履行后,成都市国土资源局武侯分局与成都港招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国土资源局武侯分局与四川港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港招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招商(蛇口)成都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一审、二审案件诉讼费各117 220元, 诉讼保全费110 520元,由招商(蛇口)成都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担。

(二)案件分析

1.三方《债务关系转移合同》以及双方《交款合同》。1999年7月20日,武侯国土局、四川港招公司、招商局公司三方共同签订了一份《债务关系转移合同》,在该合同中三方当事人达成如下约定:招商局公司欠武侯国土局土地征用费21 833 446.50元债务全部由四川港招公司承担。此后,四川港招公司与武侯国土局先后于2000年7月20日、2001年3月29日签订两份《交款合同》,分别约定:四川港招公司应于2000年9月30日前、2001年12月20日前各向武侯国土局支付800万元、1 000万元。

根据上述三份合同约定的内容上可以看出,三方当事人形成了债务转移关系。根据《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在本案中,债务人招商局公司对债权人武侯国土局负有支付总计21 833 446.50元土地征用费的以金钱为给付内容的债务。四川港招公司作为债务承担者承担了此项债务,并以签订三方协议的方式取得了债权人武侯国土局的同意。因此,这一债务承担关系符合《合同法》的规定,《债务关系转移合同》合法有效。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在《债务关系转移合同》中,三方当事人对合同生效的时间问题并没有作出特别约定,法律、行政法规对此也未对此特别规定须经审批手续,因而该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即在1999年7月20日四川港招公司成为武侯国土局的债务人,负有向武侯国土局支付21 833 446.50元之债务,招商局公司至此从与武侯国土局的债权债务关系中脱离出来,不再对武侯国土局负有清偿义务。

2.成都港招公司与招商房地产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根据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中所查明的事实,招商 (蛇口)进出口贸易公司于1993年投资设立招商局(蛇口)成都实业开发总公司,又由招商局(蛇口)成都实业开发公司投资成立了招商局公司。1995年,招商局(蛇口)成都实业开发总公司改制为成都港招公司。1999年2月,成都港招公司投资开办了四川港招公司。1999年8月,招商局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并更名为招商(蛇口)成都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另外,成都港招公司于1998年4月12日与招商局公司签订《债权债务清算协议书》。在该协议书中主要约定了两个方面的事项:一是招商局公司将占地13 241.4平方米的泰丰国际商贸中心项目用地的土地使用权以评估价34 441 941元抵偿给成都港招公司,用以抵偿招商局公司欠成都港招公司的3 481.55万元欠款,双方之间债权债务全面结清;二是招商局公司应于协议生效之日起第二日将土地交成都港招公司开发使用。但该土地使用权实际上并未转移至成都港招公司名下。

上述《债权债务清算协议书》是对原先欠款的一种变更, 将合同的履行方式由给付金钱变为给付土地使用权。根据中国《合同法》第77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在本案中,自1998年4月12日成都港招公司与招商局公司签订《债权债务清算协议书》时起,二者的债权债务关系即由给付三千余万元欠款转为由招商局公司将泰丰国际商贸中心项目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转移至成都港招公司名下。

3.武侯国土局的代位权。招商局公司拖欠武侯国土局土地征用费总计21 833 446.50元,通过债务转移方式将全部债务转给四川港招公司承担,即招商局公司从原有债权债务关系中脱离出来,四川港招公司作为武侯国土局的新债务人对其负有给付一定款项之债务。因成都港招公司作为四川港招公司的出资人,存在出资不实之情形,在四川港招公司无力偿还的范围内需对武侯国土局承担补充责任,继而成为武侯国土局的债务人。如上文所述,成都港招公司与招商局公司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招商局将占地13 241.4平方米的泰丰国际商贸中心项目用地的土地使用权以评估价34 441 941元抵偿给成都港招公司,用以抵偿招商局公司欠成都港招公司的3 481.55万元欠款。换言之,招商局公司是为成都港招公司的债务人,进而成为武侯国土局的次债务人。

三、债权转移在实践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企业改制后是否仍然是次债务人:根据《合同法》第90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同理,企业的改制也只是企业变更的一种形式,变更设立后的公司除和债权人另有约定之外,应当承继原企业的债权债务。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的规定,“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实现他人对企业的参股,将企业整体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原企业债务由改造后的新设公司承担”。根据上述规定,改制后的公司应承担原企业的债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关于代为权行驶的规定;根据《合同法》第73条的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而《合同法解释(一)》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其中第13条第1款规定“合同法第73条规定的‘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其对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又不以诉讼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债务人主张其享有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行使代位权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首先,需要债权已到期;其次,需要通过诉讼或仲裁的方式像对方主张债权;再次,债权是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债权。

摘要:债权转让指不改变合同内容的情况下,债权人通过债权转让第三人订立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的情况。由于债权转让在实践中涉及到三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转换,因此容易产生纠纷,以最高院在司法审判中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债权转让在现实中产生纠纷的原因以及处理方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于股权转让纠纷的处理 篇3

他们的纷争如果仅从法律角度去观察其实很单纯,就是“股权转让的合法性”问题,与其它类似的案件没有差别,其诉讼程序和法律的适用都是一样的。通过这件案件特殊效应,做一次“股份优先受让权”的“普法宣传”倒是颇有裨益。

我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我们可以作以下解读: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尽管现实中对优先受让权中的“同等条件”会有不同的解读,但被广泛认同的是指“在同等的价格水平下进行交易”,即以此作为股权转让时其他股东是否享有优先购买权的唯一标准。

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的法则不仅适用于股东之间协议转让,还适用于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

关于股权转让纠纷的处理 篇4

2005年,因各种原因,xx公司发生多起工农纠纷,公司本着遵循历史,尊重现实,共建和谐矿区的原则,积极与当地政府、村民联系、沟通,大部分矛盾已化解,达成了共识,维护了矿区的整体稳定。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生的主要纠纷:

1、8月8日,上百人冲击公司要害重地3#井瓦斯泵房,如造成瓦斯泵停运,将引起井下瓦斯超限,危及井下现场作业的200余名职工的生命安全。事件的起因主要有:青苗赔偿、山体滑坡、瓦斯泵噪音大、供水、供电等问题。

2、村民多次堵矸石山绞车房,严重影响正常生产,起因主要有:村民居住在矸石山附近,要求搬迁其住房,征用其土地等。

3、9月17日因遭雷击,xx公司供电线掉在村民土地中,公司派人维护,村民把工人堵在电杆上既不让干活也不准下杆,致使工人困在杆上5个多小时。

4、自3月份始至11月份结束,经过多次调解,对2#井附近居民进行搬迁,解除了潜在隐患。

5、9月5日,村民盖房,要求对给老医供瓦斯的管路进行改道。

16、9月15日,村民认为去汽油库加油的车把公路上的泥溅到其庄稼上,要求公司解决其饮用水问题。

7、村民因运水洗矸石的汽水 车扬起灰尘大为由,多次要求公司解决其住房附近道路问题。

8、9月22日,公司在1#井附近施工锚索钻对护坡进行处理,村民以影响其住房为由阻止施工。

上述八件事件中,以8月8日冲击瓦斯泵房尤为严重,引起了集团公司、地方政府、警署的高度重视,集团公司领导XX书记连夜赶到公司现场指挥,区政府、镇政府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相关事宜,XX警署对带头闹事者实行了治安拘留,对村民提出的问题,地企领导根据客观实际,定人、定责、定时提出了处理意见。有的问题已解决,有的正在进行中。当前,村民情绪相对稳定。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

2、积极与地方政府、村民联系,加强沟通,协调处理。

3、为保安全、保生产,公司不惜牺牲企业利益以暂时缓解矛盾。

三、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1、矸石山赔青问题,村委会不盖章,村委根据村民的意见,要求征地31亩。

2、农网改造未到位,低价位(0.20元/度)向村民供电,企业负担重。

关于股权转让纠纷的处理 篇5

随着各种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和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物业服务纠纷呈上升趋势。如何更好地解决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之间不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使物业服务企业更好地服务于业主,使双方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维护,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下就物业服务纠纷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论述,提出合法性、合理性处理意见。

一、物业服务纠纷的类型及其处理

根据物业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以及物业管理的特点来分析,物业服务纠纷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因合同产生的物业服务纠纷和因侵权产生的物业服务纠纷。

(一)因合同产生的物业管理纠纷的处理

因合同产生的物业管理纠纷主要是由当事人违约所引起的,主要包括:因服务质量产生的物业管理纠纷、因服务内容产生的物业管理纠纷、因服务费用产生的物业管理纠纷、解除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等等。

1、物业管理合同服务质量纠纷。是指因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物业管理服务不符合物业管理行业规范或不符合约定的服务标准,而引起的物业管理纠纷。如,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设施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或不能及时维护修理使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日常环境卫生差,绿化不能及时维护管理,区域内公共秩序混乱、交通道路不畅,安全防范不力消防救灾不及时等等。

2、物业管理合同服务内容纠纷。是指因物业管理企业没有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内容全面提供的物业管理服务,而引起的物业管理纠纷。如,没有按照规定或约定提供、安装服务设施设备,没有按照规定或约定提供服务场地、车位、仓库,没有按照规定或约定提供文化、体育、卫生等服务内容及场所等。

3、物业管理合同服务费用纠纷。是指因服务费标准发生争议或业主拖欠服务费而引起的物业管理纠纷。如物业管理企业未按物业管理合同约定或政府指导价标准收费,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或提高收费标准、业主(或使用人)少交、欠交物业管理服务费等。

(二)因侵权产生的物业管理纠纷处理

因侵权产生的物业管理纠纷主要是由当事人的侵权行为所引起的,主要包括:损坏公共财物纠纷、侵占共用部位纠纷、防碍管理服务纠纷、相邻关系纠纷等等。

1、损坏公共财物纠纷。主要是因当事人违反规定致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财物损毁、损坏而产生的物业管理纠纷。如,业主损毁、损坏公共财物,物业管理企业违反规定或约定擅自拆卸、挪用、毁损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财产等。

2、侵占共用部位纠纷。是指因当事人违反规定或约定侵占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场地、部位、通道等行为而产生的物业管理纠纷。如,业主或物业管理企业侵占公共场地、通道私搭乱建建筑物,堆放物品;在建筑物、构筑物公共部位上乱悬挂、乱经贴、乱涂写、乱刻画等。

3、防碍管理服务纠纷。是指业主违反规定或约定,干涉、阻碍、制止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物业管理服务而引起的物业管理纠纷。如,阻止物业管理企业安装服务设施设备或擅自移动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设施设备,在消防通道上设臵路障或故意损坏消防设备,未经批准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出口处摆摊设点等。

4、相邻关系纠纷。是指业主之间因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问题发生的物业管理纠纷。如,下水道堵塞的清理、阳台的封闭、楼道堆放物品、安装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

二、物业纠纷产生原因

1、业主的物业知识缺乏

缺乏真实的宣传和有效的沟通,业主不了解物业管理行业。了解才能产生信任。物业服务内容标准不透明、收费依据不明确、违约责任含糊让人无法理解,致使多数人选择拒绝交费。一方面,舆论宣传缺乏明确的政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某些媒体为了吸引观众、读者,缺乏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肆意扩大物业管理中的矛盾报道,或者受企业恩惠为企业摇旗呐喊。热衷于典型事件的吵作,而缺乏对社会、对企业、对业主的理性引导和宣传,甚至缺乏公正而深刻的思考

2、业主法律意识淡薄,无任何有效措施保障合法权利,小区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等放纵物业公司擅自利用小区空地等做广告或者租赁公共物业设施牟利,并将收益侵占问题。

生活中,某些小区的物业公司为了增加其收益,在没有通过业主委员会或者全体业主同意的情况下,与其他企业签约,将小区的非绿地、非公共设施的空地交给其他公司制作广告牌,用于宣传该公司销售的产品,销售公司则支付广告费给物业;或者物业服务企业将公共物业设施对外租赁牟利,在该收益的归属问题上,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往往发生分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十三条规定:“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据此,该空地因出租或者公共物业设施出租所得的收益应该归全体业主所有。

3、各家物业公司物业收费标准不一,物业费收取市场混乱。各物业公司在收取物业费时,出现相邻小区物业收费标准差距甚至高达一倍之多,物业收费项目繁多,收费财物报告不公示,物业公司负责人乱用物业费用等情况。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区别不同物业的性质和特点,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物业服务收费办法,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依据上述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如何收取费用以及收取何种费用均应依据双方签订的合同,物业服务合同一般物业公司有权向业主收取的费用仅限三项:一是物业服务费;二是车库使用费;三是公共分摊费用。物业公司未按照国家规定收取物业费或乱收物业费,不公示收支情况,导致物业与业主之间矛盾的加大。

4、物业公司未按照物业服务员合同约定提供物业服务,在业主提出批评意见后拒绝改正并强行采取各项措施强行收取物业服务费。

生活中,经常发生物业公司入驻后对物业服务项目视而不见,对小区卫生等状况打扫不及时,致使业主怨声载道,在此基础上物业公司仍我行我素拒不改正。而在收取物业费时,积极性高涨,甚至通过律师事务所通过诉讼方式索要物业费。物业公司为收取物业服务费,擅自采取停水 停电、停电梯等侵害业主权利,影响业主正常生活,激化矛盾的扩大。

三、物业服务企业具体违法类型及法律分析

(一)违法停电梯,强行提高收费,损害业主权益

宿迁市经济开发区某公馆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为提高物业服务费用,擅自将26层高楼住宅电梯强制停运,导致业主出行十分不便。经了解目前小区有两届业主委员会,在没有广大业主选举的情况下产生了第二届业主委员会。同时,所谓的第二届业主委员会在未告知全体业主的情况下,与北京时代物业分公司签订了《物业服务合同》。且物业服务标准以及公区能源费用过高,不符合小区目前的实际情况。小区电梯作为小区配套的设施设备属于全体业主所有,其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由业主共同享有和行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以任何理由停掉电梯,如果关停电梯,造成业主财产损害或者生活不便,侵犯其生活安宁权,则物业服务企业不但应当赔偿损失,且其负责人或者直接主管人员可能涉嫌寻衅滋事,情节严重的,构成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治安或者刑事责任。

(二)滥用物业管理权,侵犯业主财产权问题

宿迁某小区服务企业在未告知业主的情况下擅自将停放不当的车辆托运至他处,并且导致车子上多了一条很明显的划痕。

物业服务企业是受业主委托为业主服务的企业,应当正当履行物 业合同义务,不得以不当方式或者违法方式侵害业主利益,否则,业主委员会有权解聘物业服务公司,并追究其法律责任。本案中,业主私占小区公共通道,对其他业主通行权造成妨害,显属不当,也有责任;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以其有权对小区内车辆进行管理处臵,作为拖车的解释理由,显然无法律依据,不能成立。无论物业服务合同或者物业管理条例及业主委员会,也无权授予物业服务企业的锁车或者拖车行为,故无论出于什么理由,物业服务企业在未通知业主并征得其同意,或者通过报警等方式由公安机关拖车外,私自将车辆拖走,都属于违法侵权行为,为此造成车辆损害,应承担全部责任。

(三)物业服务企业以业主未交物业费等为由,对业主采取停水停电影响业主正常生活问题

交纳物业费是物业服务合同中业主的主要义务,拒交物业费将构成根本违约。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之间签订的是物业服务合同,业主与供电局、自来水公司之间签订的是供水、供电合同,这是两个相互平行、相互独立的法律关系。

物业服务企业只是对供水供电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并不是水、电的供应方。水、电的提供者是自来水公司和供电公司。依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业主与自来水公司及供电公司之间的供水、供电系一种合同关系,只有当业主出现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的情形时,自来水公司或供电公司才有权停止供水、供电。由上述可知,物业服务企业是提供物业服务的,而供水供电是供电和供水部门的职责,物业服务企业利用工作之便采取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因此,即使业主没有缴纳物业费或有其他违约行为,物业服务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权利对业主断水断电的办法制裁。业主可要求物业赔偿断水断电造成的损失。

(四)物业利用小区空地等做广告或者租赁公共物业设施牟利,并将收益侵占问题

业主对小区的空地或者公共物业设施等享有共有权,那就决定了只有业主才能对空地或者公共物业设施等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那么,对于小区空地或者公共物业设施等产生的广告收益,自然也就只能归全体业主共有。

生活中,某些小区的物业公司为了增加其收益,在没有通过业主委员会或者全体业主同意的情况下,与其他企业签约,将小区的非绿地、非公共设施的空地交给其他公司制作广告牌,用于宣传该公司销售的产品,销售公司则支付广告费给物业;或者物业服务企业将公共物业设施对外租赁牟利,在该收益的归属问题上,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往往发生分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十三条规定:“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据此,该空地因出租或者公共物业设施出租所得的收益应该归全体业主所有。

四、物业服务企业在履行物业服务时的难题

目前大多数小区的物业管理合同实质是一种没有把业主作为平等相对方对待的单方合同,业主的意思自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物业公司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也就时常跟不上。这种情况下物业服务过程中部分业主就会使用各种各样措施来进行 “不合作的抵抗”。

(1)收费难

收费难相信是很多物业公司普遍面临的问题,在物业公司看来,业主不愿意交费的理由五花八门。有不满意服务质量的(可能占比例最大,包括对治安、卫生、绿化维护等不满),有嫌收费高的,有对公共设施不满意的,有认为没办好产权证的,有被偷盗后要求物业赔偿得不到满足的,有想白占便宜不出钱的等等。有从事物业服务的行内人表示,一般的物业公司,能有七八成的收费率就算不错了,能有五六成收费率基本略有盈余。有些小区,甚至收费率只有两三成。现实中也不乏一些小区物业坚持不住,突然卷物撤走之事。

(2)提高服务质量难

因为收费难,物业公司又要维持一定的利润收入,就会不断降低成本,如减少人员、降低卫生要求等,服务质量一降低,又会有一批业主要抵制不交费,从而使物业公司的经营更困难,又进一步降低成本……如此恶性循环,直至物业公司自行退出小区或部分业主不堪忍受自发行动起来,试图组织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进行维权活动。如果没有组织起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一些小区的物业管理便从此 “停摆”,陷入无人管理服务的境地,成为 “脏、乱、差”的典型。

(3)取得业主认可难 物业公司一般不愿意接手老旧小区。因为老旧小区多数经历了上述恶性循环,重新启动、规范管理不易,业主也不再信任不请自来的物业公司所以不愿意交费。这便是恶性循环走到终点的标志。而在现行物业管理模式下,可以预见,如果不改变,将会有更多物业小区变成为 “脏、乱、差” 甚至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此外,还存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难题:小区多,物业公司多,问题多,人力有限等。

五、提高物业管理化解矛盾的几点思考

我们要直面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甚至矛盾的地方,在修法时进行调整,以利其事。政府相关部门(主要指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其内设负责物业管理的机构)、社区管理部门也应认清角色,调整姿态,协助、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做好物业管理运作。

1、通过修改完善地区物业管理办法,或者由公安、物业行政主管部门等联合出台专门规定,形成处理法律依据。

对于物业服务企业以业主未交物业费等为由,采取停水 停电、停电梯等侵害业主权利,影响业主正常生活,若物业服务企业有上述行为,应当由物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警告 罚款等措施;如果拒不改正,致使停水、停电、停电梯等行为严重影响业主正常生活,损害业主权益的,涉嫌寻衅滋事行为的,可以由公安部门予以治安处罚;情节严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物业服务企业对小区内的公共停车位、物业用房出租或者广告费等收益属于业主共有,应当用于物业维修等公共用途,如果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非法占为己有的,或者挪作他用的,涉嫌职务侵占或者挪用资金的,可以由公安部门予以治安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物业服务企业以违法或不当方式侵害业主合法财产权利及其他权利,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应依法追究治安或刑事责任。

(二)应当允许多种物业管理形式存在

《物权法》已经明确了业主对自身财产的管理权利和业主作为物业区域内法定物业管理人的身份,其第 81 条对物业管理方式做出了明确规定,即 “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可见,《物权法》 至少规定了三种物业管理方式: 业主自我管理方式、业主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方式和业主委托其他管理人管理的方式。再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物业管理条例》第 2 条: “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这其实把物业管理形式单一化了,《物权法》作为比《物业管理条例》 位阶更高的重要法律,效力应当更强。所以,地方如果制定了与 《物业管理条例》 不符但符合物权法原意的地方条例或文件,应当可行,但同时更应当对《物业管理条例》 的相关规定进行修正。事实上,一些小区的实践已经突

事实上,一些小区的实践已经突破了《物业管理条例》,进行了完全的物业自主管理或聘用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据我了解宿迁的少部分小区进行自治管理的效果还不错,也是井井有条。这种不需要聘用物业管理公司的模式,应当得到鼓励,也许会成为将来物业管理的主流模式。

(三)对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重新进行法律定位

1、业主的定位

业主是小区的主人,享有相应的物权权利同时,基于现代物业(公寓式楼盘)的特点,根据《物权法》 第七十条,“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 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在合法物业企业进驻的情况下,缴纳合理的物业费用、适当使用共有部分是每个业主的法定义务。而同时,为了维护自己及与他人共同利益,适当参与物业管理事务(如参与业主大会)则也是每个业主的权利和义务。

对业主参与业主大会的身份认定问题,在实际执行中有问题,即只认房产证或购房合同上的名字。《宿迁市市区物业管理办法》第七条“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并遵守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及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本人的一位朋友居住在宝龙城市花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房产证登记在妻子名下,朋友想成为业委会成员,参与小区事务管理,可是社区和街道办不同意,不同意的理由是房产证上的名字不是他,这种做法是否违背了《宿迁市市区物业管理办法》?其实,如无相反证明,配偶是当然的共有人,也应当是业主。法律上都是夫妻共同财产,为何就不能算作业主行驶不了自己的权利呢?再者对物业管理而言,“业主” 的定义不能局限于只在房产证上登记的人才是业主。

再者承租人也可以成为业主,因为有些业主长期把房子出租给他人,无心或无暇处理物业管理事务,针对这情况,建议立法规定租用物业连续6个月(姑且这么定)以上的承租人,可以依授权代理行使物业管理权利,因为承租人更为关心小区的治安、卫生、水电等问题,切身利益也更直接受物业管理的影响。我们也可以不需要在法理上突破业主的身份定义,只要物业法规授权业主可以委托承租人代理行使业主权利即可,这种规制是需要有的,因为这种代理关系虽然符合民法及合同法规则,但目前实践中相关政府指导部门因硬套物业管理相关规则而否定这种代理关系。

2.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功能定位与协调 依现在的物业管理法规精神,业主大会不仅指的是某一次业主大会会议,也应当是小区的最高权力机构。既然如此,就应当发挥小区最高权力机构的作用。但《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 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能否成为适格诉讼主体都采取回避态度。首先,我们应当在法律上明确业主大会具有独立民事主体的资格,最好是通过修改 《物权法》 或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司法解释。这样,其才能有自己的办公场所、资产、账户、印章、经营权等。此外,如果认为物业公司、政府部门或个别业主的行为侵害了其权益,经沟通仍不能解决的,可以独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整个小区的正当权益。

目前,一些应当是业主大会的功能被业主委员会所代行。司法实践中在有权机关登记备案后的业主委员会已经得到认可,除了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答复外,还有一些地方法院明确业主委员会能作为民事诉讼的主体—— 如重庆市。但业主大会的民事主体资格却鲜有得到认可。现行法规没有确定业主委员会及其成员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就不宜成为独立民事主体,至多是作为代理人受业主大会委托参与民事诉讼。长远看,业主大会应当有印章,即享有民事主体资格,2009 年住建部颁布 2010 年实施的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 第三十四条规定: “业主委员会办理备案手续后,可持备案证明向公安机关申请刻制业主大会印章和业主委员会印章。”但实践中能给业主大会刻章的不多。我们还可以考虑模拟公司制,业主相当于股东,业主大会相当于股东大会,业主委员会相当于董事会(其成员可以获授权持掌业主大会的印章,也可以同时有业主委员会的印章),而业主委员会主任就相当于公司里的董事长。另外应设立业主监事会,监督业主委员会,以避免业主委员会成员滥用职权导致腐败。而这些制度,都可以通过召开小区大会拟定 《管理规约》来制定,并不违法。小区的 《管理规约》 即相当于小区的“宪法”,要充分发挥作用。

当业主大会享有独立民事主体资格,那么它就可以授权业主委员会或其他人对小区部分事务进行管理、对相关资产进行经营。所以,对于业主委员会的经营资格问题,应当改变目前的法规限制,只要经过业主大会授权,业主委员会应当可以经营物业小区的资产,包括自行组织物业公司进行自我管理。因为根据物权法,对于小区的公共部分,属于全体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共有部分,达到法定比例的业主决定自行经营自有物业财产,合乎法理,不应禁止。目前的通常做法是由业主委员会通过合同方式与物业公司约定,将公共部分经营收益部分划归全体业主由业主委员会进行管理,但业主委员会或业主大会是不能、不敢直接经营的。因为依目前法规,业主委员会只能是公益的,没有经营权。如果我们规定让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登记为盈利性法人,享有经营权;这样既能保证业主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又能促进全体业主共同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增加公共维修基金。最简单的经营就是公共场所租赁、停车管理、广告位出租等。

(四)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能规划应更合理

这里指的政府部门,主要是指县级及市级的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因为它们直接面对每个小区的物业管理事务,由它们来监督、指导、处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如上所述,在业主积极组织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公司时,政府相关部门应主要起指导和帮助作用。业主在行使自我管理权,管理自己有物权的小区,对于没有违反法律(主要是指《物权法》 《合同法》 等高位阶法律,而不是下位的物业管理条例或办法)的,就应充分支持。面对业主及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根据现行法规,政府各级部门(包含居委会这类行使部分公权力的非政府组织)行使权力的性质是 “指导与监督”,那么,相关人员就应在尽力尽责“指导与监督” 的基础上,积极作为而不逾权乱作为。例如前文提到的对业主大会相关选举、选聘结果的 “备案” 问题,只要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没有违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就应当给予相关业主自治活动结果予以备案。备案更多应当是一种形式审查,而不是实质审查,只有材料齐全,就应当给予备案,由此解除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成立难的最后一道障碍。如果相关部门拒不备案的,可以考虑从物业管理法规上明确规定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相关选举、选聘结果依然有效。从备案的本质来说,备案与否本就不是该法律行为生效与否的判断依据。当然,在目前,如果没有取得有权部门的备案证明,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相关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就会受质疑,会面临无法刻印公章等问题。

(五)加大对违法物业服务企业的检查和惩处力度

面对物业公司,政府当前工作重心应当监督其依法、依合同行事,对违法行为要坚决处罚。除了行政处罚外,在物业领域要引进刑事处罚手段。目前鲜见被列为刑事案件的案例。对一些物业公司的行为,其实可以上升到刑事案件来处罚。例如:本没有物业服务资质或无合法合同,强行提供服务,采取停水停电甚至威胁、用电梯卡不升级强迫业主缴费、殴打方式强迫业主缴费,已经涉嫌强迫交易罪(参见刑法第 226 条)。但业主作为受害者报了案却不被受理,被认为只是一般民事纠纷,不予立案,导致业主合法权益进一步受损。其实,这种行为如长期存在,变成一种有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是有可能会演变为称霸一方、欺凌业主的黑恶势力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目前这些违法活动常见报道,但被依法处臵的物业公司和相关责任人的报道却不多见。相反,我们不时看到一些令人心寒的业主合法权益被无端侵犯的报道。

(六)重新规划街道办、居委会、社区在物业管理中的职能 目前看,街道办、居委会或者社区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可小可大,主要看相关业主的努力和当事职员的态度。“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物业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笔者认为,可以将街道和居委会的 “指导、协调与监督” 职能改为 “协助与支持”,“指导与监督” 职能交给县(区)及以上的房产管理部门为宜。因为街道办是派出机构,不属于一级政府机构,在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是否应保留本就存有很多争议; 居委会则是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其人员严格讲不属于公务员队伍。而住宅小区的业主大会也是业主的自治组织,为何彼自治组织可以指导和监督此自治组织呢?而且居委会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且人员不稳定,很多工作人员的物业管理法规知识还不如热心相关事务的业主扎实。遇到问题就要请示住建局或是要求业主直接请示住建局(包括部分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既然如此,为何法规还要规定由他们来 “指导” 呢?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小区业主而言是 “无产”的,从物权法角度而言就应是 “无权” 的。所以授予他们享有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进行指导监督的权力,于法理有悖、于情理不符。有些城区在操作中还一定要街道办主任(或街道办其他领导)担任业主大会筹备组组长,这是于法无据的,筹备组组长为什么不能由业主来担任呢?业主担任可以更好避免不作为或乱作为。

然而,在实践中街道办、社区居委会虽然不属于一级政府机构,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他们事实上又发挥着最基层政府角色的作用,与上级政府的联系也远比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或物业公司紧密。目前,街道办和居委会在小区物业管理方面热心还不够,相关业务知识,有待加强,以便更好地发挥协助与支持的职能。同时,对街道办和居委会而言,他们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指导与监督”的职能应当弱化或去除。

(七)可以尝试开展“律师进社区 ”法律服务工程

当前在很多有关物业管理纠纷处理中,社区和街道办人员参与其中或者发挥了主要作用,但是街道办工作人员对物业管理、业主自治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导致其实际处理物业纠纷发挥 “监督和指导” 职能时不专业。另外,又由于街道办事处承担了大量的社会管理工作,工作人员事务繁杂,实在是没有精力兼顾物业管理纠纷。政府部门可借鉴法院解决企业破产纠纷的做法,由政府向社会购买法律服务,由法律专业人员引导业主理性维权。

(八)制定物业服务菜单并加强监督

关于股权转让纠纷的处理 篇6

国税发[1997]071号

颁布时间:1997-4-28发文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近来,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分立、股权重组和资产转让等重组业务时有发生。外商投资企业的各类重组业务具有涉及税务事项面广、适用税收及相关法律法规多、操作处理复杂的特点。为规范外商投资企业各类重组业务的所得税处理,我局制定了《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分立、股权重组、资产转让等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规定》施行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若干涉外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3]139号)停止执行。《规定》施行前发生的股份制改组业务,已按国税发[1993]139号通知规定做出税务处理的,可不再调整;其他情况应按《规定》第七条确定调整。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分立、股权重组、资产转让等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的暂行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称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分立、股权重组、资产转让等重组业务中有关营业活动延续性认定、资产计价、税收优惠和亏损结转等税务处理问题,规定如下:

一、合并的税务处理

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并为一个企业。其中,合并各方解散而共同设立为新的企业,为新设合并(也称解散合并);合并一方存续,其他各方解散而并入存续一方,为吸收合并(也称存续合并)。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合并,均不须经清算程序,合并前企业的股东(投资者)除要求退股的以外,将继续成为合并后企业的股东;合并前企业的债权和债务,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由合并后的企业承继。

对企业在合并前后的营业活动应作为延续的营业活动进行税务处理。凡合并后的企业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仍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其有关税务事项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资产计价的处理

合并后企业的各项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应按合并前企业的账面历史成本计价,不得以企业为实现合并而对有关资产等项目进行评估的价值调整其原账面

价值。凡合并后的企业在会计损益核算中,按评估价调整了有关资产账面价值并据此计提折旧或摊销的,应在计算申报应纳税所得额时,按下述方法之一进行调整:

1.按实逐年调整。对因改变资产价值,每一纳税通过折旧、摊销等方式实际多计或少计当期成本、费用的数额,在纳税申报的成本费用项目中予以调整,相应调增或调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综合调整。对资产价值变动的数额,不分资产项目,平均分十年,在纳税申报的成本、费用项目中予以调整,相应调增或调减每一纳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以上调整方法的选用,由企业申请,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企业在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将有关计算资料一并附送主管税务机关审核。

(二)定期减免税优惠的处理

合并后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符合税法规定的定期减免税优惠适用范围的,应承续合并前的税收待遇,具体税务处理按以下方法进行:

1.合并前各企业应享受的定期减免税优惠已享受期满的,合并后的企业不再重新享受。

2.合并前各企业应享受的定期减免税优惠未享受期满且剩余期限一致的,合并后的企业继续享受优惠至期满。

3.合并前各企业剩余的定期减免税期限不一致的,或者其中有不适用定期减免税优惠的,合并后的企业应按本款第(五)项的规定,划分计算相应的应纳税所得额。对其中剩余减免税期限不一致的业务相应部分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继续享受优惠至期满;对不适用税收优惠的业务的应纳税所得额,不享受优惠。

(三)减低税率的处理

对合并后的企业及其各营业机构,应根据其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依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确定适用有关地区性或行业性减低税率,并按本款第(五)项的规定,划分计算相应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

(四)前期亏损的处理

合并前各企业尚未弥补的经营亏损,可在税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亏损弥补年限的剩余期限内,由合并后的企业逐年延续弥补。如果合并后的企业在适用不同税率的地区设有营业机构,或者兼有适用不同税率或不同定期减免税期限的生产经营业务的,应按本款第(五)项的规定,划分计算相应的所得额。合并前企业的上述经营亏损,应在与该合并前企业相同税收待遇的所得中弥补,具体应比照税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方法进行。

(五)应纳税所得额的划分计算

从事适用不同税率的业务或者剩余的定期减免税期限不一致的企业进行合并,合并后的企业按以上款项规定,须对其应纳税所得总额进行划分以适用不同税务处理的,依据税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一条、九十二条和九十三条的规定,对其应纳税所得额的划分计算,按以下方法进行:

1.合并前的企业在合并后仍分设为相应的营业机构,延续合并前的生产经营业务,凡合并后的企业能够分别设立账册,准确合理地计算其各营业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可采取据实核算的方法分别计算各营业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

2.合并前的企业在合并后未分设为相应的营业机构,或者虽分设为营业机构,但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定,合并后的企业未能准确合理的计算其各营业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应以该企业中适用不同税务处理的各营业机构或各类业务间的营业收入比例、成本和费用比例、资产比例、职工人数或者工资数额比例中的一种比例或多种比例的平均比例,对其当应纳税所得总额进行划分计算。上述比例中涉及合并后的有关项目数额不易确定的,可以按合并前最后一个完整纳税或其他合理期间的有关项目数额确一上述比例。

二、分立的税务处理

分立是指:一个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分立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其中,原企业解散,分立出的各方分别设立为新的企业,为新设分立(也称解散分立);原企业存续,而其一部分分出设立为一个或数个新的企业,为派生分立(也称存续分立)。企业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分立,均不须经清算程序,分立前企业的股东(投资者)可以决定继续全部或部分作为各分立后企业的股东;分立前企业的债权和债务,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分立协议的约定,由分立后的企业承继。

对企业在分立前后的营业活动应作为延续的营业活动进行税务处理。凡分立后的企业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仍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其有关税务事项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资产计价的处理

分立后各企业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应按分立前企业的账面历史成本计价,不得以企业为实现分立而对有关资产等项目进行评估的价值调整其原账面价值。凡分立后的企业在会计损益核算中,按评估价调整了有关资产账面价值并据此计提折旧或摊销的,应在计算申报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本规定第一条有关企业合并的“资产计价的处理”款项中规定的方法予以调整。

(二)税收优惠的处理

对分立后的各企业,应分别根据其生产经营情况,依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确定适用减低税率及承续享受分立前企业的定期减免税优惠待遇。

1.分立后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符合税法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的适用范围的:凡分立前享受有关税收优惠尚未期满的,分立后的企业可继续享受至期满;凡分立前已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期满的,分立后的企业均不得重新享受该项税收优惠;凡属分立前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不适用有关税收优惠,而分立后的企业改变为适用优惠业务的,该分立后的企业可享受自分立前企业获利起计算的税收优惠年限中剩余年限的优惠。

2.分立后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不符合税法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的适用范围的,均不得享受或继续享受有关税收优惠。

(三)前期亏损的处理

分立前企业尚未弥补的经营亏损,按分立协议的约定由分立后的各企业分担的数额,可在税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亏损弥补年限的剩余期限内,由分立后的各企业逐年延续弥补。

三、股权重组的税务处理

股权重组是指:企业的股东(投资者)或股东持有的股份金额或比例发生变更,具体包括,(1)股权转让,即企业的股东将其拥有的股权或股份,部分或全部转让给他人;(2)增资扩股,即企业向社会募集股份、发行股票,新股东投资入股或原股东增加投资扩大股权,从而增加企业的资本。企业的股权重组,是其股东的投资或交易行为,属于企业股权结构的重组,不影响企业的存续性;企业不须经清算程序;企业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在股权重组后继续有效。对股权重组涉及的有关税务事项,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股权转让收益的处理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转让其拥有的企业的股权或股份所取得的收益,应依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计算缴纳或扣缴所得税。中国境内企业转让股权或股份的损失,可在其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股权转让收益或损失是指,股权转让价减除股权成本价后的差额。

股权转让价是指,股权转让人就转让的股权所收取的包括现金、非货币资产或者权益等形式的金额;如被持股企业有未分配利润或税后提存的各项基金等股东留存收益的,股权转让人随转让股权一并转让该股东留存收益权的金额(以不超过被持股企业账面的分属为股权转让人的实有金额为限),属于该股权转让人的投资收益额,不计为股权转让价。

股权成本价是指,股东(投资者)投资入股时向企业实际交付的出资金额,或收购该项股权时向该股权的原转让人实际支付的股权转让价金额。

(二)股票发行溢价的处理

企业发行股票,其发行价格高于股票面值的溢价部分,为企业的股东权益,不作为营业利润征收所得税;企业清算时,亦不计入应纳税清算所得。

(三)以利润(股息)购买股票适用再投资退税优惠的限定

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分取的利润(股息)购买本企业股票(包括配股)或其他企业股票,不适用税法有关再投资退税的优惠规定。

(四)股权重组的企业有关税务事项的处理

对企业在股权重组前后的营业活动应作为延续的营业活动进行税务处理。企业在股权重组后,依有关法律规定仍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或仍适用外商投资企业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对其有关事项进行以下税务处理:

1.企业不得按为实现股权重组而对有关资产等项目进行评估的价值,调整其各项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凡企业在会计损益核算中,按评估价调整了有关资产账面价值并据此计提折旧或摊销的,应在计算申报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本规定第一条有关企业合并的“资产计价的处理”款项中规定的方法予以调整。

2.企业按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可享受的各项税收优惠待遇,不因股权重组而改变。股权重组后,企业就其尚未享受期满的税收优惠继续享受至期满,不得重新享受有关税收优惠。

3.企业在股权重组前尚未弥补的经营亏损,可在税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亏损弥补年限的剩余期限内,在股权重组后逐年延续弥补。

四、资产转让的税务处理

资产转让是指:企业转让本企业的或者受让另一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包括商誉、经营业务及清算资产)。企业转让、受让资产,不影响转让、受让双方企业的存续性。

对资产转让涉及的有关税务事项,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资产转让收益的处理

企业取得的资产转让收益或损失,应依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计入其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

(二)受让资产计价的处理

受让方所受让的各项资产,可按该各项资产的实际受让价,计入受让方有关资产账目。如受让资产项目繁多或者与商誉或经营业务一并作价受让,不易分别计算各项资产受让价的,可以按有关资产在转让方账面的净值,计入受让方有关资产账目;其实际受让总价与该有关资产账面净值的差额,可作为商誉或经营业务的受让价金额,单独列为受让方的无形资产,在资产受让之日起不少于十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资产受让后的企业剩余经营期不足十年的,在企业剩余经营期内平均摊销。

(三)税收优惠的处理

资产转让和受让双方在资产转让后未改变其生产经营业务的,应承续其原税收待遇,其中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不得因资产转让而重新计算减免税期。资产转让或受让一方企业,在资产转让后改变了生产经营业务的,凡属原适用有关税收优惠的业务改变为非适用优惠业务的,在资产转让后不得继续享受该项税收优惠;凡属原不适用有关税收优惠的业务改变为适用优惠业务的,可享受自该企业获利起计算的税收优惠年限中剩余年限的优惠。

(四)前期亏损的处理

资产转让和受让双方在资产转让前后发生的经营亏损,各自在税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亏损弥补年限内逐年弥补。不论企业转让部分还是全部资产及业务,企业经营亏损均不得在资产转让和受让双方间相互结转。

五、合并、分立、股权重组后的企业,其内外资股权比例不符合有关外商投资企业法律规定比例的,除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以外,不再继续适用外商投资企业有关的所得税法律、法规,而应按照内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法律、法规进行税务处理。同时,对重组前的企业根据税法第八条规定已享受的定期减免税,应区分以下情况处理:

(一)凡重组前企业的外国投资者持有的股权,在企业重组业务中没有退出,而是已并入或分入合并、分立后的企业或者保留在股权重组后的企业的,不论重组前的企业经营期长短,均不适用税法第八条关于补缴已免征、减征的税款的规定。

(二)凡重组前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在企业重组业务中,将其持有的股权退出或转让给国内投资者的,重组前的企业实际经营期不满适用定期减免税优惠的规定年限的,应依照税法第八条的规定,补缴已免征、减征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六、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发生合并、分立、股权重组、资产转让等重组业务,对其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有关税务事项的处理,比照本规定执行。

七、本规定自1997起施行。有关税务机关就以前事项做出的税务处理与本规定有不同的,应自1997起按本规定进行调整;凡1997年以前的处理结果会影响1997年及以后税务处理的,对1997年以前的处理结果,原则上也应按本规定进行调整。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股权转让纠纷的处理 篇7

(一) 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处理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中指出, 投资企业与联营、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 应当予以抵销, 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销既包括顺流交易 (投资企业向其联营、合营企业出售资产) , 也包括逆流交易 (联营、合营企业向投资企业出售资产) 。而如果投资企业还需要对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则在顺流交易时, 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投资收益及包含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进行调整, 抵销有关利润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并相应调整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在逆流交易时, 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长期股权投资及包含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资产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抵销有关资产账面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并相应调整对联营、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 对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处理原则制定原因的分析

顺逆流交易会计处理是以实体理论为基础的。实体理论的核心就是要将与母公司有关的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子公司等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 认为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整个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而编制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并没有规定要将联营、合营企业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 但是通过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进行权益法处理后, 联营、合营企业的净资产和净利润中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已经进入了投资企业财务报表, 那么它们之间的交易也应该按照母子公司之间的交易一样进行抵销, 以免虚增该实体的资产或利润。由此可知, 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是防止投资企业通过与联营、合营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虚增利润和资产。

二、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处理的实例分析

(一) 逆流交易的实例分析

例1:甲企业于2011年1月取得乙企业20%有表决权股份, 能够对乙企业施加重大影响。假定甲企业取得该项投资时, 乙企业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2011年8月, 乙企业将其成本为600万元的某商品以1 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甲企业, 甲企业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至2011年资产负债表日, 甲企业仍未对外出售该存货。乙企业2011年实现净利润为2 0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分两种情形进行分析:

1. 假定甲企业没有其他子公司, 无需对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分录A (2 000万×20%) :

借:长期股权投资4 000 000

贷:投资收益4 000 000

分录B (400万×20%) :

借:投资收益8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800 000

为了说明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分录的意义, 首先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单行合并。所谓单行合并是相对于完全合并而言的。按照实体理论的要求, 必须把包含联营、合营企业的部分都纳入广义合并范围, 把投资企业与联营、合营企业看做一个整体企业。可是因为投资企业对联营、合营企业没有控制, 不能按照合并财务报表的常规方法处理, 只能通过单行合并方式进行处理。即, 对于投资企业与联营、合营企业合并后整体企业的资产增加或减少 (包括虚增) , 不能直接增减相应的资产, 而只能通过对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式进行反映;同理, 对于投资企业与联营、合营企业合并后整体利润的增加或减少 (包括虚增) , 也只能通过对投资企业投资收益账面价值的调整进行反映。由此形成一个已经抵销了与联营、合营企业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后的“单行合并财务报表”。

由此, 我们把甲企业与乙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企业观察后发现, 整体企业利润虚增80万元, 根据单行合并要求, 甲企业只能把投资收益调减80万元;整体企业中存货的价值虚增了80万元, 也只能通过抵销长期股权投资80万元来反映。抵销后, 甲企业资产、利润增加金额都为320万元, 没有虚增。从本质看, 抵减的长期股权投资80万元正是甲企业存货虚增部分;抵减的投资收益80万元也恰好是乙企业利润虚增部分。

2. 如果甲企业有其他子公司, 需要对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在对甲企业个别报表进行A、B笔分录处理后, 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进行以下调整, 分录C:

借:长期股权投资800 000

贷:存货800 000

对于该笔会计分录, 可做如下分析:

由于此时甲企业有子公司, 需要对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那么在年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甲企业会编制相应的抵销分录来抵销内部交易。此时, 可以把对于子公司、联营、合营企业的所有抵销分录放在期末统一进行处理, 在发生时暂不抵销。即先不考虑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进行正常处理。分录D (2 000万×20%) :

借:长期股权投资4 000 000

贷:投资收益4 000 000

同时需要理清一点, 此时按照实体理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不仅仅只包含甲企业与乙企业的“单行合并财务报表”, 而是一个包含了甲企业、乙企业、甲企业子公司的更大范围的“单行合并财务报表”。因为甲企业必须与其子公司编制“完全合并财务报表”, 再把该“完全合并财务报表”用来与联营、合营企业编制新的“单行合并财务报表”, 以反映整个实体真实的资产、利润等情况。

在“完全合并财务报表”中, 甲企业抵销了与其子公司的内部交易, 使资产或利润不至于虚增, 并且此时的抵销分录抵销的就是相应虚增项目。为了使对外报出的“完全合并财务报表”具有内在一致性 (因为如果甲企业与其子公司有内部存货逆流交易, 在甲企业与其子公司编制的抵销分录中, 就是抵销的存在于甲企业报表上存货的虚增部分) , 就要求把跟乙企业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导致的存货虚增80万元部分按照抵销“存货”项目进行处理, 对于乙企业虚增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就按照“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进行抵销, 分录E:

借:营业收入2 000 000

贷:营业成本1 200 000

存货800 000

如前所述, 联营、合营企业并未纳入“完全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 对于乙企业虚增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 依然只能以“投资收益”的减少来代替;而甲企业由于进入了“完全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存货的虚增部分可以按照“存货”项目进行抵销;而分录F (400万×20%) :

借:投资收益800 000

贷:存货800 000

此时, 把分录D与分录F合并可得分录G:

借:长期股权投资4 000 000

贷:投资收益3 200 000

存货800 000

从最终的合并分录G可以发现, 最终利润与资产都只增加320万元, 与前述假如甲企业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资产、利润的影响金额完全一致。完全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了整个实体的真实情况。

此时, 我们再进一步解释说明C笔分录。这里有一个前提也要首先理清, 即甲企业在没有子公司不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会计处理与甲企业假如有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会计处理在本质上是相互独立的, 只是按照两种不同假定前提进行的不同的会计处理。可是在形式上, 由于甲企业先进行了第一种处理 (编制了A、B笔分录) , 为了使得这两种不同假定前提下的处理真正达到本质上独立 (使两种不同假设前提下的处理最终对于实体的财务报表资产、利润的影响金额都只是320万元) , 就必须在形式上考虑A、B笔分录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特别强调了“进行上述处理后”, 也就是做出了A、B笔分录进行处理后, 甲企业如果此时又需要对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 再做C笔分录) 。即我们在甲企业A、B笔分录的基础上, 必须通过编制一笔分录C, 使得A、B、C合并后最终与E笔分录一致, 才能保证在实质上的独立, 使其最终在第二种假定前提下的处理对于实体财务报表中资产、利润的影响金额都只是320万元。我们通过分录进行说明:

在甲企业正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如前所述, 通过D、F笔分录就可得到最终分录G, 而此处前提为甲已经做了一笔 (2 000万-400万×20%) :

借:长期股权投资3 200 000

贷:投资收益3 200 000

从形式上看, 这笔分录和最终分录G只差C笔分录, 编制C笔分录后, 就实现了保证实质独立的目的。

但是, 我们仍需要从实际意义上说明C笔分录。我们知道, 在A、B笔分录中甲已经通过把长期股权投资抵销80万元, 实现了抵销虚增资产的目的。而甲企业账面上真正虚增的是存货而非长期股权投资, 此时, 既然甲企业已经需要对外编制完全合并财务报表, 并且虚增的存货体现在甲企业财务报表上, 能够进入“完全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 那么应该通过真正抵销存货而非替代性的长期股权投资来实现抵销虚增资产的目的。所以, 只需要再做C笔分录, 就可以把抵销的长期股权投资恢复, 并抵销真正虚增的存货部分。而对于虚增的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 由于联营、合营企业的报表仍然不并入“完全合并财务报表”而只有继续以投资收益的抵销来替代, 不用恢复已经抵销的投资收益。

(二) 顺流交易的实例分析

例2:承例1, 把乙企业向甲企业出售商品改为甲企业将其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的商品以1 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企业, 其他条件不变。

1. 先假定甲企业没有其他子公司, 无需对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分录A:

借:长期股权投资4 000 000

贷:投资权益4 000 000

分录B:

借:投资收益8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800 000

前文述及逆流交易时已引入“单行合并”的概念, 在此依旧可以进行如下理解:整体企业利润虚增80万元, 甲企业只能把投资收益调减80万元。另一方面, 整体企业中存货的价值虚增了80万元, 也只能通过抵销长期股权投资80万元调整。抵销后, 甲企业资产、利润增加金额都为320万元, 没有虚增。从本质上看, 抵减的长期股权投资80万元正是乙企业存货虚增部分;抵减的投资收益80万元也恰是甲企业利润虚增部分。

2. 如果甲企业有其他子公司, 需要对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在对甲企业个别报表进行上述处理后, 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进行以下调整, 分录C:

借:营业收入2 000 000

贷:营业成本1 200 000

投资收益800 000

对于该笔会计分录, 也可做如下分析:

同逆流交易的分析, 先不考虑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进行正常处理。分录D (2 000万×20%) :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4 000 000

贷:投资收益4 000 000

同样, 甲企业必须跟其子公司编制“完全合并财务报表”, 再把该“完全合并财务报表”用来与联营、合营企业编制新的“单行合并财务报表”, 以反映整个实体真实的资产、利润情况。同理, 为了使得对外报出的“完全合并财务报表”具有内在一致性, 就要求把由于甲企业与乙企业之间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所导致的利润虚增80万元部分按照抵销“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项目进行处理, 对于乙企业虚增存货80万元部分, 就按照抵销存货进行处理。分录E:

借:营业收入2 000 000

贷:营业成本1 200 000

贷:存货800 000

同样, 由于联营、合营企业并未纳入“完全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 对于乙企业虚增的存货, 由于其未能体现在“完全合并财务报表”中, 依然只能按照单行合并的要求, 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少来代替;而甲企业由于其进入了“完全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利润的虚增部分可以按照“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项目进行抵销。而分录F:

借:营业收入2 000 000

贷:营业成本1 2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800 000

此时, 把D笔分录与F笔分录合并可得分录G:

借:长期股权投资3 200 000

营业收入2 000 000

贷:投资收益4 000 000

营业成本1 200 000

从最终的合并分录G可以发现, 利润与资产都只增加320万元。与前述假如甲企业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整个实体资产、利润的影响金额一致, 完全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了真实情况。

同逆流交易部分的分析, 由于此时再采取第二种假定前提进行处理, 编制分录的科目和金额会受到第一种假定前提下A、B笔分录的科目和金额的影响, 我们必须考虑到之前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再编制抵销分录, 以使按照第二种假定前提编制的分录, 其最终对实体的财务报表中资产、利润的影响金额都是320万元, 而不会与第一种假定前提的处理产生差异。

下面通过分录进行说明:在甲企业正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根据前面所述, 通过D、F笔分录就可得到最终分录G, 而此处前提为甲已经做了一笔[ (2 000万-400万) ×20%]:

借:长期股权投资3 200 000

贷:投资收益3 200 000

从形式上看, 这笔分录和最终分录G只差C笔分录, 编制C笔分录后, 就实现了保证实质独立的目的。

但是, 我们仍需要从实际意义上说明C笔分录。在A、B笔分录中甲企业已经通过把投资收益抵销80万元, 实现了抵销虚增利润的目的, 而实际上, 甲企业账面上真正虚增的是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此时, 既然甲企业已经需要对外编制完全合并财务报表, 并且虚增的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在甲企业财务报表上能够进入“完全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 那么应该通过真正抵销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而非替代性的投资收益来实现抵销虚增利润的目的。所以, 只需要再做C笔分录, 就可以把抵销的投资收益恢复, 并抵销虚增的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部分。而对于虚增的存货, 由于联营、合营企业的报表仍然不并入“完全合并财务报表”而只有继续以长期股权投资的抵销来替代, 所以不用考虑恢复已抵销长期股权投资的问题。S

摘要:对长期股权投资顺逆流交易的处理一直是会计处理中的一个难点,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并未详细解释该处理。本文从理论与实例两个层面对该项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域名侵害死者姓名纠纷的处理 篇8

自然人死亡后,其姓名被他人以抢注域名的形式侵害的,死者的近亲属对于维护死者姓名不受侵害享有精神利益,有权请求注销域名或域名停止使用。姓名权自自然人死亡时终止,死者的近亲属对于死者姓名无专有权,无权获得相应侵害死者姓名的域名。 □文/蒋利玮 一、“鲁迅”域名案简要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生于1881年,卒于1936年,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周海婴系鲁迅先生之子。“鲁迅.cn”、“鲁迅.中国”、“鲁迅.中国”、“鲁迅.cn”、“鲁迅.中国”、“鲁迅.中国”等6个域名(简称争议域名)注册于2004年3月26日,现在芜湖市金垒电子商务事务所业主梁华名下。在芜湖市金垒电子商务事务所的网站上,“鲁迅.中国”列入“域名出售或出租”列表中。 2009年3月4日,原告周海婴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被告梁华注册争议域名以及公然在网上叫卖域名的行为严重侵害了鲁迅先生的姓名等人格权益,对原告造成了极大的精神损害。据此,原告请求法院判令:1、依法判令被告梁华立即停止使用争议域名;2、依法判令上述域名转移由原告注册使用;3、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因本案支出的合理费用6000元。 二、判决结果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一中院)经审理认为,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 不能成为谋取商业利益的工具。将鲁迅姓名注册为域名用于商业用途,或将鲁迅域名标价出售,既会对鲁迅后人包括周海婴造成精神痛苦,同时也会对中华民族感情造成伤害。因此,梁华将争议域名用于商业用途,以及将“鲁迅.中国”标价出售的行为,均构成侵权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周海婴要求梁华停止使用争议域名,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周海婴因本案支出的代理费和公证费,系为制止梁华侵权行为支付的合理费用,依法应当由梁华承担。 周海婴作为鲁迅先生之子,有权继承鲁迅先生的物质遗产,亦对鲁迅先生的姓名、名誉等享有精神利益,有权维护鲁迅先生的姓名不受侵害,但是姓名权本身作为人格权的一部分,随着自然人死亡而终止,不产生继承的问题。因此,周海婴对于鲁迅先生的姓名并无专有的权利。周海婴要求将争议域名转移到自己名下,无任何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综上,一中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判决如下:1、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被告梁华立即停止使用“鲁迅.cn”、“鲁迅.中国”、“鲁迅.中国”、“鲁迅.cn”、“鲁迅.中国”和“鲁迅.中国”域名;2、被告梁华赔偿原告周海婴诉讼合理支出6000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3、驳回原告周海婴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宣判后,梁华不服,提起上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维持了一审判决。 三、评析 本案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一)域名侵害死者姓名如何处理? 《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姓名是区分自然人的标志,包括本名、笔名、艺名和化名等。姓名权具体内容包括自我命名权、姓名使用权和改名权。自我命名权是指自然人有权自己决定自己的姓名,其出生时的姓名通常由父母基于亲权代为决定,成年后可自行决定变更。姓名使用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姓名享有的专有使用权。自然人能否改变姓名涉及到可能逃避债务、税收等问题,因此应当依照相应的行政管理规定改变姓名。侵犯姓名权通常表现为干涉他人决定、使用、命名、未经许可,擅自以他人名义或冒充他人从事某种活动等。应当承认的是,对姓名使用权的保护往往取决于姓名经过自然人自身努力、经历等因素获得的声誉且姓名本身有一定的独特性,普通人的姓名例如“刘刚”、“王刚”由于不具有声誉或重名率较高等因素,其保护力度相对较弱。 姓名权作为人格权,于自然人出生时成立,于自然人死亡时终止。所以,对于死者姓名,不存在保护姓名权的问题。但是,死者的近亲属对于死者姓名仍然享有精神利益,即侮辱死者姓名的同时,死者的近亲属将会遭受精神上的痛苦。有鉴于此,死者姓名遭受侵害的,其近亲属有权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本案中,鲁迅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 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不应当成为谋取商业利益的工具。被告梁华注册“鲁迅.中国”等6个域名用于商业活动以及将“鲁迅.中国”列入“域名出售或出租”列表中,属于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式侵害死者姓名的行为,不仅对鲁迅先生之子原告周海婴造成精神痛苦,同时也会对中华民族感情造成伤害。因此,被告梁华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即注销域名或者停止使用争议域名,但鉴于本案原告并未请求注销被告域名,法院仅判决被告停止使用争议域名。 (二)如何看待姓名权的财产化? 姓名权虽是人格权,但是姓名、肖像等人格权的载体转入商业使用的情形十分常见,例如体育或娱乐明星将自己的姓名许可给企业注册成商标或企业名称使用,其注册行为即可视为姓名使用权的许可,未经许可,则显然构成侵犯姓名权。因此,有观点认为,姓名权可区分为财产性姓名权和人格性姓名权。前者可以继承和转让,后者则专属于自然人本身。笔者认为,所谓姓名权的财产化,其权利形式已经发生转变,姓名已经转化成商业标志,例如商标、商号、域名等。所谓财产性姓名权,完全可以商标权等商业标志权利或利益替代。就本案而言,假设鲁迅先生在世时,即已经创立了鲁迅公司,注册了鲁迅商标和鲁迅域名,其后人自然可以继承相应的权利。但鲁迅先生并未将其姓名权财产化,自然不发生继承和转让的问题。原告周海婴对于鲁迅先生的姓名并无专有的权利,要求将域名转移到自己名下,并无法律依据。据此,法院驳回周海婴的该项诉讼请求。 新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已于2012年5月29日实施。按照新细则十四条规定,域名注册主体由原来的组织扩大到自然人。 侵犯姓名权通常表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域名注册向自然人开放,域名为干涉他人决定、使与在先权利包括姓名权的冲突或者恶意抢注的情形用、命名、未经许将有所增多。本案系国内审理的首例域名侵害死者 可,擅自以他人名义或冒充他人从事某种姓名纠纷,其裁判方式或可对后续的案件具备一定活动等。 的借鉴意义。

上一篇:高中生暑假优秀作文:友谊的力量下一篇:第一场雪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