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精选3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反射》是八年级物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四章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内容,它与日常生活.生产.军事.航天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理解的知识,本单元包括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两小节,本节说课我们只谈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是初中光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引申,通过这接课的学习,可以为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铺平道路,同时也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了基础,还可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这节学习,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物理新课标》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③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④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学习、研究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②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并且能够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难点: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实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从而加强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
二、教法
1、教学理念:
多方面,多角度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体现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结合自身的积极探索,用自己的实践去亲自感悟。教学过程体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
2、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1)、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教具
激光器、硬纸板、大头针、平面镜、量角器、计算机多媒体
3、教材处理
对日常光的反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
光的反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教法实施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直线传播,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莅临紧密联系实际。
三、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反射规律,应用反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引入
教师提问:光源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人便看见了光源,那么人为什么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的教学
(一)光的反射现象
演示:光射到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
概括: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现叫光的反射
(二)有关的几个物理名称
教师边演示边画图,并强调平面镜的光学符号的画法
一“点”:入射点O
入射光线AO(强调:字母顺序,画实线,箭头及方向)
三“线”反射光线OB(同上)
法线ON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的直线(画虚线)
两“角”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三)光的反射定律
1、教师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①当E、F屏在同一平面上时,可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不在同一平面时,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引导学生此现象说明:“三线共面”。
1小明同学到湖边游玩,他看到以下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湖水中的太阳 B、树在湖水中的倒影
C、湖 水中的游鱼 D、阳 光下自己在地面上的影子
2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1)全部由女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编队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备受大家关注。编队以稳定的队形飞过天安门上空时,若以领航机为参照物,随队战斗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女兵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正从天安门前走过,判断队伍是否对齐的光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湖面“月影” B、杯中“断笔” C、小 孔“成像” D、镜中“风景”
4下列描述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小孔成像 B、插入水中的筷子好象弯折了 C、放 大镜看报纸 D、水 中倒影
5我们常见的生活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拱 桥倒影 B、水 面“折”枝
C、手 影 D、镜 中花
6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日 食 B、铅 笔好像折断了
C、鸟 巢水中倒影 D、放 大的像 7下列哪一种现象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影子 B、公路上的海市蜃楼
C、小 孔成像 D、日 食
8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②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 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 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9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 B、放大的 C、等 大的 D、缩 小的
10.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m/s.光 的反射
1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13所示,请在图13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2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____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_____色。
3石林中学的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 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虚”“实”)。
4.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说明:不说处理过程,只答出像与物位置关系不得分。
(4)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 5.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6.如图14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
7.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温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墙 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墙 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8.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
A、光的反射;a区 B、光的折射;b区
C、光的直线传播;a区 D、光 的直线传播;b区
9.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 将()
A、以速度
4m/s
沿
SO
直
线
方
向
向
右
平
移
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以 速度
2m/s
沿垂直于
SO
方向向下平移
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
m/s向S靠近
10.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A、2.1m B、2.5 m C、4.6m D、5m 11.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 月”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A、B、C、D、12.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 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你 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13.如图所示,试画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
14.如图所示,试画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
15.右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C点的光路图。
16.茂名是美丽的海滨城市,到处都有天然湖或人造湖,湖中映着岸边树木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所形成,湖岸边绽放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其中黄花 __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黄色光,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缘故。
17.日环食的成因是_______。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_______的。
18.作图题:(1)请你在图7中分别画出法线和反射光线,并算出反射角为__________。
19.枣阳市素有“中国桃之乡”之称。那漫山遍野的桃花,在三月和煦的阳光中,显得妩媚令人陶醉。我们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桃花上反射_____________的缘故。
20.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_________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_________,让旁人看不到它。
21.在如图所示的光学仪器中,使用时主要利用反射成像的是()
A、照相机 B、平面镜 C、放大镜 D、幻灯机
22.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雨后的彩虹 B、显微镜观察桌面 C、日 晷指针的影子 D、水 中的太阳
23.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 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24.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A、虚像、距离变小 B、虚像、距离变大 C、实 像、距离不变 D、实 像、距离变小
25.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A、水中倒影 B、小孔成像 C、日食的形成 D、海 市蜃楼
26.王华身高为1.6m,为了测量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下方沿水平直线以1m/s的速度匀速走开。某时刻他的影长为1.3m,再经过2s他的影长为1.8m,则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____ m。
27.人以0.5m/s的速度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进,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____(变大/不变/变小),进过2S像向平面镜走近____m。
28.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因水清可鉴,形似圆镜而得名。湖水“水清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____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能形 成物体的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春日的镜湖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传播到人的耳中的;人们闻到“花香”说明_______________;“柳荫”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2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日食和月食 B、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了 C、水 中的倒影 D、雨 后的彩虹
29.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 C、立 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30.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分类,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的三原色及光具有能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太阳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以及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光源的要领及知道白光是一种复合光。
2、色光的混合。
难点:物体颜色由谁决定的。
一、引入:
1、观看图片,切换幻灯片一片黑暗,引出光源。
二、新授:
光源
1、请学生例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发光体,并展示图片观看常见的光源。
问题1:你刚才这些物体的共同点是什么吗?(光源的定义)
教师引导对这些光源做一个简单的分类。
2、问题2:我这里还有个闪闪发光的宝石它是光源吗?并与学生讨论月亮、钻石、投影幕它们是否是光源。
观察光的.色散
1、学生活动:下面让我们来再现一个伟大的实验――分解太阳光!学生利用手电和三棱镜完成光的色散实验。
问题3: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讨论太阳光是否是单一的色光。
2、教师利用“雨后彩虹”的例子,略加解释色散现象。
观察色光的混合
1、观看放大的手机和电视机屏幕,引出光的三原色,介绍色光的混合。
问题4: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从白光中得到一种色光?
问题5(试一试):太阳光通过红色(蓝色或绿色)玻璃纸照到白纸上,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2、介绍滤色镜的作用
三、拓展延伸
物体的颜色
1、问题6:既然说到了玻璃纸这类透明物体,那么我们现在来讨论下这些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问题7:那么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谁来决定呢?(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并让学生回忆刚才的实验进而验证结论。
四、自主探究
活动3学生讨论结束后利用玻璃纸观看不同颜色的小兔子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五、自主学习
展示电筒点燃火柴。
光具有能量――光能
六、课堂小结、随堂反馈
【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推荐阅读:
八年级物理复习计划05-28
八年级物理综合测试06-08
八年级上册物理长江06-17
八年级下物理复习07-17
八年级物理下册公式11-11
八年级物理期中总结11-26
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12-15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05-29
八年级物理声音复习教案06-24
八年级下物理基础试题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