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精选8篇)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分析
学院:地科院
专业:地理科学(师)
年(班)级:2010级02班
姓名:冯颖
学号:***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探析
摘要:少数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语言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在传统文化的保持和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类型、特征及时空变异。认为民族服饰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之一,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中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字:云南
少数民族
地域特征
民族服饰景观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25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和满族等。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 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1/3。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一、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影响
云南的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地形崎岖,山地多而平地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很大,海拔最高达6740m,最低只有76.4m;气候千变万化,冷热各不相同。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显著,滇西北地区位置偏北,海拔较高,全年偏于寒冷;滇中、滇东、滇西地区纬度和地势适中,气候较温和;滇南、滇东南地区纬度和海拔都较低,气候偏于炎热。就具体地域来说,情况又千差万别:山顶积雪严寒,山腰冷凉,山麓温和,坝子倔暖,江河谷底炎热。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从微观和宏观上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1)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
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粗糙为特征 ;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秀美为基调。
居住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在服饰景观上也呈现出多样性。同是一种民族.居住在山地的与居住在坝区(小盆地)的民族服饰比较,有明显差别。山区全年气温比坝区低,偏于冷凉,气候变化大,一日多变,加上风大、潮湿,给人们的表着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例如,白族服装只是适合大理坝区的气候,住在海拔较高的洱源西山的白族,为抵御寒冷,身上则拉羊皮,并且一年四季如此。
大理山区高海拔地带的彝族,绝大多数人都常年按着整张羊皮做成的羊皮褂,女的还有一个既作为护腰又当做饰物的圆形绣花白团毡(彝族叫“裹背”)。这种服饰在坝区的白族和其他民族中是见不到的。
(2)地理环境对服饰的用料和形制产生直接的影响
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各民族选择的服饰面料和款式都与所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各地各民族传统服饰的用料,大多就地取材。滇西畜牧业较发达,普遍养羊,有的还饲养牦牛,能确保羊皮和羊毛、牦牛毛用于人们表装的需求,从牲畜养殖到衣服加工,基本上都由各家自己完成。其他地区各民族以麻、棉等天然纤维布、织锦、土布来缝制衣服。民族服饰的制作,在四十多年前多数是由各家手工操作完成的。近几十年,由于经济迅速发展,许多手工业逐渐让位于机械加工业,工业棉、毛织品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各民族制在用料来源因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尽管如此,人们在喜爱各种新衣料的同时,对各类具有传统特色的衣料仍保持着深探的感情。从形制特点看,由于云南民族众多,服饰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大致有:
藏族、普米族和摩梭人男女都普遍穿戴的长衣(袍)裙裤靴装; 彝族、纳西族、白族、部分汉族和苗族男子的披皮或披毡衣裤装 ;
汉族、白族、彝族、傣族、阿昌族、满族、纳西族、拉祜族、壮族、瑶族、哈尼族、傈僳族、回族的上衣下裤装;
傣族、布朗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哈尼族、基诺族、苗族、藏族、怒 族、傈僳族女子的上衣下裙装等四种类型。如细致划分估计不下几十种。
藏族:长衣(袍)裙裤靴装 傣族:上衣下裙装
3)、地理环境对民族服饰的功能也有影响。
实用是民族服饰的基本功能,但地理环境影响着云南民族服饰的实用性。例如滇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藏族、怒族、僳僳族、纳西族等为适应寒冷的环境,在服饰的形式和用料上均有特别的考虑,对付寒冷和应付异常天气、御寒保暖成为这些地区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气候炎热地区的民族服饰具有与寒冷地区民族服饰不同的实用功能。例如居住在南亚热带湿热地区的傣族、哈尼族、佤族、拉枯族、布朗族等,他们或逐水而居、或深居山林,大多以从事水田稻作为生,为适应高温、多雨、雾大、潮湿、水流纵横等环境因素,防止日晒、透气纳凉、方便生活和生产活动则成为这些民族服饰韵主要功能。因此其服饰多以简洁、轻薄为特色。而适应环境,同时追求实用和美观,则在傣族服饰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实用性: 气候寒冷地区:御寒保暖成为这些地区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
气候炎热地区:防止日晒、透气纳凉、方便生活和生产活动则成为这些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
美观性:
气候炎热地区:服饰多以简洁、轻薄为特色,实用而美观.二、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差异
根据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依据各民族服饰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形成过程,以及服饰的用料、制作工艺、形制和着装方式等服饰文化特质,将云南的民族服饰景观划分为滇西北区、滇中滇东区、滇西南区三个景观区域。在三个景观区域内分别形成特征和差异都较为明显的三种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类型: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温暖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炎热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区划分 1)、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厚重,衣、裤、帽(包头)、鞋(靴)俱全,衣装层数较多,用料除麻、棉和野生纤维(如火草)织品外,还有天然毛皮或羊毛、牦牛毛制品(如毛布、毡等)。
2)、温暖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坝区民族夏天穿得较步、较薄,冬天才加上外套、棉衣、毛衣之类,四季穿着不同,服饰的季节性较明显。坝区农村居民从事水田劳作,男女衣装手袖和裤管较宽松,便于下田干活,同时为了在劳动时不拖泥带水,影响动作,男女皆穿坎肩,腰上系带或围腰,收柬自然下垂的衣服下摆。而腰带、围腰又具有装饰性,给衣装增添了美的感觉。典型者如大理白族和昆明农村汉族。白族主要环绕洱海而居,四季温和凉爽。白族女子一般穿右枉姊妹装,外罩一件棉布或毛褐、灯心绒、丝绒做的坎肩,系净色或绣花围腰,下穿长裤,.着绣花鞋或普通布鞋、皮鞋.头饰扎染巾和白毛巾,用长辫缠绕压住。其服饰紧凑、轻巧,一年中大多数时同都可以穿用,冬天才需增加一定的御寒装备。白族男子一般穿纽扣较多的对襟衣,外罩黑色或蓝色坎肩,下穿长裤,缠白布包头,服饰基词与女装相似,同环境、气候十分协调。各地坝区民族的服饰在气候因素的表现上,风格趋于接近。因气温年较差小,衣服的穿着基调四季大致相同,只需在冬天加上棉、毛衣即可,装束偏于简单、轻巧。
珞巴族服饰——柔软保暖
3)、炎热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南边沿地带,即德宏州、西双版纳州和临沧地区、思茅地区、保山地区、红河治州、文山州部分县区的坝子与河谷地带,属于亚热带,年平均气温较高.长夏无冬,气候炎热。居住在这些地区的民族,以简单、轻薄、凉爽透风为各民族服饰的主调。傣族服饰可以说是气候炎热地区各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
女子上衣下裙; 男子上衣下裤(瑞丽也有穿裙的),裤管较宽大,用料多数选择浅色、柔 软、较薄、透气性能好的布料; 喜穿凉鞋、拖鞋或光脚。如:热带地区的傣族服装“ 五无”,即 “ 帽无顶、衣无领、裙无腰、裤无裆、鞋无帮”。
三、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时空变异
1)、少数民族服饰的纵向发展
民族服饰的纵向发展即对不同时代民族服饰特征的比较。云南民族服饰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各民族服饰是经过提长时期的发展演变才逐渐形的,不同时代的少数民族服饰在用料、形制、制作工艺及其功能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异。* 早期云南各民族的服饰比较简陋、功能单一,以遮体、保暖为主。
*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经济的发展 和纺织技术的提高,纺织品种类增加,衣服样式增多。分为:一是羽装,即用羽毛做的衣服和裙子;二是尾服——衣服的后面挂着一张动物毛皮,拖 着一根长长的尾 巴;三是条纹布衣 ;四是披毡;五是其他各类长短衣服,大概有十多种。
* 唐宋时期是云南民族服饰发展较快的时期。
* 元代至清代,云南民族的纺织、印染、绣花等技艺继续向前发展,少数民族服装各式各样。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云南民族服饰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 2 0世纪 6 0年代,云南各地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服装主要都采用本地本民族生产的衣 料缝制,穿传统服装的人居多。
* 6 0年代以后,由于工业衣料和成衣供应增加,云南内地城乡的衣着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男子穿涤卡布中山装和涤棉、的确凉衬衫的猛增。“ 文革”时期,出现了穿绿军装的热潮,对民族传统服饰带来的冲击不小。
* 8 0年代中期以后,市场逐渐活跃,服饰商品琳琅满目,款式繁多。* 现在,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大致有三种情形:
一是日常生活中仍普遍穿戴的传统服装,如白族、纳西族、傣族、彝族、哈尼族、苗族、瑶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水族等民族,其中女性穿传统服装的比例比男性高;
二是传统服装平时穿的少,仅喜庆节日、祭祀活动才穿戴的服饰;
三是仅老年人穿而年轻人不穿的服装,年轻人即使穿戴,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作了改进;
四是随着旅游宣传和旅游开发而使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的民族传统服饰得以推广,如傣、撒尼、白、佤等民族的服饰。2)、少数民族服饰的空间变异
在云南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中,各民族之间自古以来就频繁地进行着各种文化交往,而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无不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并在交往中相互借鉴、融合和吸纳。这种现象在汉族分布区的边缘地带较为普遍,在这一地带坝区居住的回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壮族和布依族等,由于与汉族临近或杂居,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因而在服饰上汉化特征较显著,尤其是男子服饰已与汉族无太大差别。
民族服饰文化的自然交融,一方面丰富了各民族穿戴的内容;一方面又导致民族服饰的差异性不断弱化、相似性逐渐增加,使处于强势的汉文化的地域空间不断向弱
势的少数民族地区扩展。
四、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发展是否会因审美观的变化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相反的方向,甚至被现代信息社会文明所同化,使其逐渐丧失民族原有的特质。这是长期以来民族文化保护者们最为担忧的一种现象和过程。1)少数民族服饰经济价值的利用
经济学的角度讲,民族服饰文化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对于区域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就云南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显现出的地位和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区域优势已被社会各界所认同,云南在实施建立“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战略中,必将把那些包括服饰文化在内的民族特色文化与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持、继承和开发利用视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平时穿少数民族服装能增加地方风情,可以将身上的刺绣图案和挂件进行整理和装裱,作为旅游品出售。路南县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人就是身穿民族服装卖她们服装上的刺绣、挂包、手工艺品而获得经济效益,并有专门的制作者,也认识到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重要意义和经济价值,实现民族服饰的时代精神民族服饰的款式、实用功能、艺术效果也有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及现代审美意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也促使民族服饰文化要和时代发展的脉搏共跳动,所以民族服饰文化也存在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不管民族服饰文化怎样发展都不能脱离老的血脉,保持了老的血脉,就延续了本民族活的文化生命,也为保护和发展多元民族服饰文化做出了贡献。云南以自己神奇的山势地貌、多样化的立体气候、神奇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姿的少数民族形象吸引着世人,这些是我省发展旅游事业的先天优势,使云南成为旅游大省。但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浪潮的冲击下,我省的少数民族中青少年汉化严重,民族服饰文化己经流失。正如画家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少数民族服饰需要自身发展,不断完善,使之充实到时代文化的长河之中,使之丰富
多彩、生动活泼,与多元文化共存,也才显出本民族顽强的生命力。2)少数民族服饰传统文化的利用
云南的民族服饰文化不应当被忽视,更不应当被曲解为原始和落后。云南传统服饰文化的综述云南传统服饰文化服饰以其众多的服型、多姿的款式、缤纷的色彩及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已经构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类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融入了一些特殊的文化内涵。在看似简单的衣装中,却融入了一些鲜活而生动的文化内容。因此,服饰不再是简单的衣装,而是一种包含着丰富文化内容的载体,故我们称之为“文化”。云南民族服饰文化可用“多”、“丰”、“彩”、“巧”来形容。“多”,一是民族多,二是服型多。“丰”,是文化内涵积存丰厚。“彩”,即色彩丰富,斑斓多姿。“巧”,构图严谨,疏密有致,巧夺天工。
当民族的文化作为景区的主体参与到地域旅游活动中来时,民族服饰则是最直观也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一种旅游景观。民族服饰淀积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游客的视觉中,面对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民族服饰,他们的追求得到的是美感与真实的结合。因此,在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应当对民族服饰给予足够的重视,从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到民族服饰的制作者与穿戴者,都必须了解和尊重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和现实意义的民族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发展在国家建设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把文化放在了日益突出的地位。 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 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2013年,十八届三种全会指出要“ 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现阶段,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普遍不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公共文化供给上搞“ 一刀切”, 重形式、轻内容,重硬件、轻服务的现象突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水平滞后,无法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民族地区政府轻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的传承保护及开发, 本民族的影视传媒和新闻出版内容短缺,难以满足民族公民的需求,等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高度重视并落实一亿多少数民族群众的个人文化权利、文化需求,并激发他们的文化创造力;必须尊重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努力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必须高度重视边境民族地区和跨境民族的文化建设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使边境民族地区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互动中发挥积极的文化纽带作用。
二、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1、“ 农家书屋”工程落户农村基层,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旧落后
各县( 市)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都划分县、乡镇两个部分开展,在县级层面,注重对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的建设以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开发;乡镇和村级层面,主要是乡镇文化站和“ 农家书屋”。 然而人民群众切身需要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则相当薄弱。
( 1) 大多活动场所的建设都是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目标,利用率低下。 如农村中的“ 农家书屋”,几乎成了摆设,经常是无人问津,村民们很少通过书籍、报刊了解到国家政策措施和农业科学技术,因此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有些文化站也存在设施陈旧、面积狭小的问题,不能更好地举行文化活动。
( 2) 现代通讯网络落后尤为突出。 由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居住在深山或峡谷中,广播网信号不好或根本没信号, 而本地又没有自己的广播电台;电视网络即使能到达那些少数民族地区, 但由于一些少数民族的农民受教育水平低,普通话不精通,中央电视台相关节目听不懂;而对于现代的网络宽带的使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根本没有,或会使用的人也较少。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村民拥有手机,但平时只是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并不能通过上网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前言信息。
2、公共文化活动积极开展,但商业化程度低
下乡大篷车活动在很多地区积极开展,送图书、放电影、文艺演出等都定期举行,也受到了当地村民一定程度上的好评,但是公共文化活动商业化程度低,并未形成文化产业,没有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 1) 当地民间文化保护力度不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在不断流失和消亡,由于缺少专项经费,众多文化资料和文物点难以得到及时抢救维修,散落在民间的文物不能实施征集保护,部分民间艺术、传统工艺制作和民风习俗无法传承和保护。
( 2) 商业化程度低,无法形成文化产业。 民族、民间文化挖掘、开发、运用力度不够,使得当地民间文化无法走出去,很多地区也没有开发当地文化资源,既没有演艺公司, 也没有将其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 另外,少数民族的节日众多,文化部门也并未将其开发为品牌进行推广。
3、边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专项资金投入不足
云南地处边境,部分少数民族与接壤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国有着共同的起源、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 我国在强化跨境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上有了显著提高。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就充分利用与相邻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融、商缘相通的优势特点,与相邻国家间开展了诸多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歌舞交流、贸易等形式,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增强与周边东南亚国家交流与互信。 但是文化建设缺乏资金,造成文化交流后劲不足。
( 1) 文化建设缺乏资金,特别是对外交流活动资金极度欠缺,使得边境文化交流活动不能很好地开展。 目前国家对各地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是一定的,划分标准依据每个地区的不同而定,偏远地区的文化资金投入相较于发达国家明显不足,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场所有限,文化活动更是少之又少。
( 2) 国家缺乏对边境文化的专项资金拨款,这使得政府资金不能很好地运用到资金缺乏、文化薄弱的边境地区。 国家的资金下达后,当地文化部门多数采用此款项建造文化场所,小部分下拨到各乡镇由当地负责人支配,基本上也是用来建造活动场所。 然而对于少数民族当地的文化活动没有专项扶持,也成为当地文化走不出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4、培训活动竞相开展,但专业文化人才缺乏
为了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及业务水平,多地举办了各类培训班,不仅文化工作者可以参与培训,对群众也开展了免费培训,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位。 然而,专业文化人才的缺乏,使得文化参与者普遍素质偏低,并不能更好地开展文化活动。
( 1) 文化团体相对业余,缺少文化传承人和领头人。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地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很多自发地形成文艺队,平时队员们在一起排练节目、编制作品,很少有专业人员对团队进行指导。 另外,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民族歌舞、民间技艺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传承开发价值,但是由于缺乏文化专业人才传承,导致很多民间文化流失。
( 2) 基层工作者人员老化,业务不精,流动性大。 在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条件差,待遇低,人才很少会长久留在当地进行文化建设,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呈现不稳定的状况,人员流失相当严重。
三、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建议
2015年年初,国家通过了《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意见从“ 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具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依照国家出台的意见,结合云南当地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 意见》 指出,“ 整合利用闲置学校等现有城乡公共设施,以广播电视服务网络、数字文化服务、流动文化服务等为重点,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 结合‘ 宽带中国’、‘ 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 ”
《 意见》 还指出“ 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围绕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各地要根据国家指导标准,制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实施标准, 逐步形成既有基本共性又有特色个性、上下衔接的标准指标体系。 ”
( 1) 整合、利用当地有限资源。 根据笔者对多地边境地区的实地调查发现,当地的文化基础设施以棋牌室最受欢迎,而体育场所几乎无人问津。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体育、 娱乐设施都较齐全,周末、假期学生休息就造成了这些设施的闲置,因此,在经济欠发达的边境地区应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可以安排学校在节假日正常开放,引导村民积极参加体育、娱乐活动,这样不但减少了篮球场、乒乓球室等占地较大的场地建设,节省了资金,也让当地民众享受到了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果。
( 2) 改善农村的通信设施,加大对广播电视服务网络、 数字文化服务的建设。 统筹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使少数民族地区农民能够在家就可以运用网络了解到全国各地的信息,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电脑上网进行娱乐。 当地政府应该运用网络技术,推出网络文化平台,开发特色数字文化产品,如开发电子阅览软件,提供数字电影资源,改善电影下乡没人看、农家书屋成摆设的窘境。
2、打造当地特色文化产业
《 意见》 指出,“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统筹考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 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挖掘特色资源,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 实施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项目,以富有时代感的内容形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引导广场文化活动健康、规范、有序开展。 推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 ”
( 1) 开发当地特色文化资源。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自己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民间工艺比较丰富,部分地区创立了茶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特色品牌,如易武茶博物馆、瑶族服饰展览厅等。 当地政府应将其开发为文化产业链,同时,开创影视、演艺事业,再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 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可以将当地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渊源作为开发项目,引导和支持各类文化企业开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结合适当宣传,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这样可以弥补文化底蕴低的缺陷。
( 2) 培养和促进文化消费。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发展落后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群众的文化消费低,文化素养不足。 为了带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当地部门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培养健康向上的文艺爱好,使当地居民主动接受文化产品,进而创作出更好更多的民间文化活动。 当地政府还可以创新主题,组织开展群众性民俗活动,鼓励引导当地群众自办文化团体,开展示范性演出, 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3、加大资金专项投入
《 意见》 指出“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责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落实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 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
( 1) 开展政府专项资金扶持。 应把资金投放地划分区域,当地文化浓厚的地区划为重点投资对象,反之则少投入资金。 每年对各地的资金需要情况作出评判,这样下拨资金针对性强,便于文化活动的开展。 例如边境地区经常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建议国家给予这些地区设立对外交流专项资金,用于建设中外边境文化活动场所,鼓励边境地区与相邻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展示我国文化软实力。
( 2) 改变资金利用方式。 多地的公共文化建设资金采取国家划拨、层层下放的方式,部分地区的资金补助不足, 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很难进行,有些地区甚至是村民出钱修建文化场所,这不仅打击了村民的活动积极性,也使得当地的很多文化活动无法开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上报审批的方式, 地区把资金使用明细列出来,上报给上级部门进行审批。 这样,缺少资金的地区可以得到相应弥补,资金富余的地方也不会造成资金浪费。
( 3) 多方位筹集公共文化建设资金。 可以通过村民自办自筹、商业赞助等方式来筹集资金。 举办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也可以以“ 我们的节日”作为主题,开发当地的文化自主品牌,村民如果自愿参加并且乐于该项活动,可以自掏腰包举办活动。 同时,要大力宣传招商引资,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投资者,还可以把活动商业化,拉动经济增长。
4、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 意见》 指出“ 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乡镇综合文化站( 中心) 从业人员应熟悉广播电视技术,具备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的服务能力。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 加强基层乡土文化人才建设。 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
( 1) 组织一批文化水平高、专业素质好的年轻文化工作者队伍。 结合当地实际和财力,引进高校大学生,扩大边境地区的文化机构编制,通过对边境地区文化人员增加和人才培养,挖掘边境民族地区精品;聘用一批有一技之长、 热心于基层文化工作的文艺人才担任乡镇和村寨专兼职文化辅导员、指导员,促进边境公共文化发展。
( 2) 加强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力度。 通过举办培训班、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倡导农村自办文化、自当主角调动群众的文化自发、文化自觉;让文化工作者广下基层,了解群众的文化爱好,再邀请专业人员对辅导员、指导员等进行专业培训,最后按照培训内容传授给当地村民,形成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文化传播方式,从而真正提升文化建设的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将国家的供给和人民的需求相结合,在条件艰苦、贫穷落后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更应该切实考虑群众的文化需求,正是这样一批朴实而乐观的少数民族同胞缔造了丰富而卓越的少数民族文化, 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心系少数民族群众,全面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创新,是我国民族文化工作者的重大历史责任,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公共文化建设将会掀起崭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惠鸣:文化强国视野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R].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该丛书打破以往分民族、分地域从面上介绍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做法,改为从专题角度进行介绍,既突破了民族、地域的限制,又保证了知识的整体性,为读者专题了解云南民族文化知识提供了方便。每个知识点的介绍深入浅出,既无纯学术著作的艰深晦涩,又无一般通俗读物的泛泛而谈。书的作者均是多年研究云南民族文化的专家,所写的专题均是自己最拿手的部分。因此,每个知识点均是专家多年研究后得出的结果,既非主观意见,又非无知妄说,而是充分吸收现有学术成果基础上的知识汇集。仔细翻阅每一本书,还会发现每本书自成体系,而整套书又构成了云南民族文化知识大体系,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系统性的结合。
丛书的定位是知识性普及读物,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要,语言生动、流畅,编排新颖,图文并茂,还配有许多精美图片以增强读者的感性认识。
09经济学20092035陈宏伟
摘要:文化旅游已成为一种趋势与时尚,茶文化旅游是指以体察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和茶道艺术为中心的文化旅游活动,是近几年中国旅游业新崛起的文化旅游项目,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云南省茶叶资源丰富,茶文化内涵深远,发展茶文化旅游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开发云南茶文化旅游的意义及优势,进而提出了开发建议。
关键词:云南茶文化产业旅游
1.茶文化产业的提出及内涵
茶文化产业是指富于文化内涵的茶产品和以茶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的集合,泛指茶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直接相关的行业以及其它能够较多体现茶文化特征的行业。如品牌茶叶、各类茶文化设计与设施、茶文化旅游与活动等[1]。深刻理解或揭示茶文化产业内涵,对于正确把握茶文化产业并促进其形成和发展,具有现实之意义。茶文化产业是一个以茶文化为基础,以满足人们对茶文化消费需求为目的的新型产业概念,是通过对茶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而打造成具有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由于茶文化资源利用的可共用性,因而在构建多种茶文化产业上发挥作用,其中利用名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品生产、品牌的形成最具典型意义。2 发展云南茶文化产业的意义
2.1茶文化是茶经济的深层次推动力
2.1.1茶文化产业是一个巨型产业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于茶文化产业的认识,还只是处于类似酒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这样一种层面上的理解。事实上,这种成为附着物的文化只是有形商品的增值物,是增加商品附加值的手段。今天的茶文化内容更加丰富,也为茶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茶文化产业中的茶文化产品部分包括有文化内涵的茶田、茶楼、茶叶店、茶叶、茶艺术品,各类茶文化设施、器具,茶叶包装、广告宣传册以及茶文化报刊、书籍等等;茶文化产业中的茶文化服务部分包括茶文化信息传输、咨询服务,满足人们品茗、休闲、观光、旅游、饱览山河美景需求以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服务性活动等等。
2.1.2深厚的茶文化内涵成就茶叶商品的高价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文化与消费相结合,这样的消费就容易持久、稳定,而且能进入较高层次、形成茶叶商品的高价位,茶叶的高价拍卖就是例证。
2.1.3茶文化可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人们常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意味着茶作为物质生活,是大众化的;说“琴棋书画诗曲茶”,也说明茶作为精神生活,是属格调高雅的。可见,茶文化消费是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结合。[3][2]
2.2茶文化产业兴起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2.2.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我国的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如普洱茶、龙井茶等被开发利用的名茶不到1/3,尤其是涉足茶文化产业的一些新闻、旅游、文化艺术等行业,远没有达到群众广泛参与的程度,开发的茶文化产品和茶文化服务项目尚没有形成气候,缺少大量茶文化专业从业人员,对茶文化包装、促销和品饮还没有弓l起足够重视。推动茶文化产业的建设,能有效解决茶文化资
源开发利用率低、茶文化氛围不够浓、茶文化服务意识不强等一些突出问题。
2.2.2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加强茶文化产业建设突出的功能在于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使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在[4]此基础上使门类齐全、服务规范,降低茶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不仅
如此,也有利于改造传统茶产业,延长茶产业链,提升茶产业的档次,形成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近年来各地广泛开展的茶王赛、茶艺表演、产品展销会、名茶品尝会、新闻发布会等,既弘扬了中华茶文化、充分展示各地茶乡风采、提高茶区与茶叶的知名度和声誉,又促进了茶农种好茶、制好茶、卖好茶,拓展茶叶市场,增产增收。
2.2.3传承中国优良文化
中国茶文化同样传承着五千年的文明,茶文化中有许多优良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如古朴浓郁的品饮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民间,茶风、茶俗,客来敬茶的传统,以茶会友等等。我们要用经济的眼光来审视和梳理茶文化资源,认识历史和自然赋予我们的独特优势,深化茶文化研究,促进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茶文化内涵与时俱进,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生活质量。
2.2.4促进就业与再就业
据统计,我国农村大约有1.5亿富余劳动力,目前进城务工经商的已有8000多万人,在城市下岗人员增多的情况下,这部分人寻找工作岗位将更加困难。长期以来各地政府都对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门路工作高度重视,举全国之力帮助解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但是完全解决其就业与再就业问题还需要时间和努力。促进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善和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带动茶产业的兴盛,有利于把发展个体、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扩大就业更好结合起来,鼓励人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多种灵活形式就业。
总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而文化的发展又源于经济的繁荣。当今发达国家正步入文化和精神时代。在我国,最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的茶文化正成为当前大众精神生活的主流文化,因此进一步研究发掘民族茶文化资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尤其对建设和谐边疆意义至关重大[5]。云南民族茶文化在上千年的文化交流中,在充分吸收了内地传统茶文化的基础上,虽保持地方民族茶文化特点,但它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和茶道精神是一致的,同样是由中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所养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在过去对民族关系及社会的和谐有着非常突出的影响,在今天云南民族茶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内涵,同样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最可宝贵的文化资源,同样对今天云南边疆的稳定和发展产生着
[3]突出的影响。[2]
3.1茶资源丰富
云南省地形地魏复杂 气候与生志系统多样,荣种茶类繁多,民族风情异彩纷呈t这些自然人文的因素相结合,构成丁云南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资源 云南是中国茶叶大省,茶种资源无论是野生的、过渡的,还是栽培的,已发掘利用的有约200个品种.除了有 滇红、瞢洱 老牌名茶。更有一大批茶叶新秀,如:“女儿环、绿海雪松”、绿海自梅、绿牡丹、“金针”、“银针,墨针、绿琳、“玉蝶、“早春绿等。这些茶韵昧各异,魅力无穷.是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旅游的瑰宝。
3.2 茶文化历史悠久
云南是世界茶树起源地.生长在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的香竹箐古茶树.耐特高达3750年是目前存活于地球上的最粗大茶树。云南茶叶商品生产蛤于汉丰西蕃之用普荣已自唐时”,唐樊卓的蛮书说“祭出银生矗髭界诸山,清代达到鼎盛,荼为滇之所产以资利赖者电。在云南,千年以上的古茶树和野生茶树群落遍布横断山脉和云南高原.千百年的茶叶生产,加工、饮用,多民族的参与和创造,膨成了蔚为壮观云南荼文化。在夸天,如果我们要进行茶树起源,荣树驯化栽培.茶树自然传播等的研究,要进行茶文化的寻根探源 必须从云南人手。
3.3茶文化民族性鲜明
云南省的各个民族酷爱饮茶 民族茶文化多姿多彩,是中国最大的茶文化宝库。据载.人粪最
早的种茶民族,是云南的礁人。由于各民族的地城、信仰,习俗不同,他们对故茶的托情寓意。茶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备具特色的民族茶礼、荼艺,饮茶习俗及礼仪,如:布朗族的青竹茶;白族的三道荣,烤茶 基诺族的凉拌荼、煮茶 景颇族的鲜竹筒茶 垃祜族的烤茶 竹简香茶、糟茶一僳僳族的油盐茶、雷响茶。佤族的苦茶,擂茶、铁扳烧茶 彝族的陈茶纳西族的龙虎斗荣、糖茶 拙龙族的竹筒打油茶,独龙茶,水族的罐罐茶 傣族的竹筒香茶。哈尼旌的煨酽茶,煎荼、土锅荣、竹筒茶等,充分展示了荣饮的民族特色。[6]
3.4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茶是自然界的灵物.自古以来,云南各民族把茶种在森林里,对水土保持 经济生产、居民生活、优良生态环境的营造大有裨盏,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良模式,充分反映云南备民族的高度智慧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为当今追求的茶生产生态化和可持绩发展提供了范例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是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的根基,也是文化生态旅游的立足点。澜沧江中下游和以昆明为中心的滇西南荼区,怒山,无量山 哀牢山三大山脉和怒江,澜沧江,红河三大水系由北向南呈扇形展开,其间遍布千年野生古茶树 过渡型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 古茶园和现代茶园,构成了一个茶树的基因库与茶文化的“博物馆。[7]以旅游为依托的茶文化产业模式
茶文化雅俗共赏,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茶文化旅游资源在物质基础和精神实质方面都蕴含较为丰富的生态观,云南各民族绚丽多彩的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所形成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背景对旅游者有较强的吸引力。
4.1乡村生态旅游与中国茶文化
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旅游形式。“尊重自然、亲近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旅游思想与中国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生态旅游强调社区参与[8].乡村生态旅游应在保证环境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弘扬中国茶文化,在乡村生态旅游中融人茶艺茶道。把形式的表演转变成为人们的一种身体习惯、精神需求和文化观念。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不仅可以弘扬中国茶文化及其它传统文化。还可以使乡村生态旅游沿着正确的方向和理念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只有围绕乡村生态旅游这个主线,以茶文化“天人合一”的丰富文化内涵为基础,从各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弘扬中国茶文化,在乡村生态旅游中融人茶艺茶道。把形式表演演化成人们的一种身体习惯、精神需求和文化观念,这样不仅可以弘扬中国茶文化及其它传统文化,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还可使乡村生态旅游沿着正确的方向和理念发展,走出一条独特的、具有地区优势的乡村生态旅游之路,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4.2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的组合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组合具有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组合的特征。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吸引旅游者,以休闲和娱乐、获取知识和体验人生价值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9]。茶文化旅游产品是休闲性极强的、集茶园林观光、茶艺、茶道、制茶工艺、民间饮茶习俗、茶歌舞、茶鉴赏等为一体的组合性体验产品。由于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闲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组合也就有其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组合的特征。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横向组合(即组合的广度)应包括:以茶景观、茶文化、茶艺术等为吸引物的核心部分,以及围绕这一核心而设计的其他旅游产品和食、住、行、游、购、娱产品。纵向组合(即组合的深度)应包括横向层面各大类产品自身所包涵的丰富内容及旅游项目,如:茶景观产品包涵的名山胜水、茶园、茶馆、茶加工厂、茶博物馆、茗具观赏游等项目;茶文化产品包涵的茶道、茶节庆、茶礼俗、宗教茶仪等文化活动;茶艺术产品包涵的茶艺表演、茶歌、茶舞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线路的连接和价格档次的区分,组合出突出茶文化旅游主题,展现茶文
化自然、清幽、恬静等文化内涵,能够满足各消费层次旅游者需求的整体旅游产品[10]。
4.3搭建休闲生态茶文化载体
茶文化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茶文化产业是现代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崂山茶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应当体现文明、优雅、平和、轻松的休闲主题,使人们从茶文化活动中获得身的舒适自由和物质生活的享受,唤起人们对优雅情调的体味,满足人们对儒雅悠闲生活的向往,回归追求幸福健康的本源。结合崂山实际,可以规划建设体现休闲特色的生态茶趣园,选择景区内条件较好的茶叶种植基地或生态茶园,结合旅游的需要,通过林、茶间作,药、茶结合,花、茶混栽,果、茶套种,依山傍水顺势,巧设人工景点,将茅棚、竹楼、小木屋、简易茶舍等点缀其间,使之成为天然绿色植物园,成为名茶品种示范园,成为游客休闲体验的生态茶趣园。[11]
4.4塑造交际茶文化载体
茶文化是文化互动的重要桥梁,以茶会友是茶文化最广泛的社会功能之一[12]。把云南茶文化建设好,必须高度重视茶文化的交际功能,特别是要适应现代城市居民向往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趋势,通过发挥茶馆、茶艺馆等载体的功能,为人们的互动了解搭建一个平台,满足人们放松压力、寄托精神、凝聚友谊的高层次需求。在这方面,可考虑建设三类茶艺馆:一是都市茶艺馆。把都市茶艺馆作为云南茶文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在重点商务区、居住区,引导社会力量建设风格各异、主题鲜明的茶艺馆,展现茶文化的高品位和亲和力,使之成为都市生活的文化新宠。二是景区茶艺馆。茶艺馆与景区景点结合,是一个很重要的经营特色和优势。应立足崂山实际,在重要景区景点开辟供游人休息品茶的茶艺馆,使云南茶文化与景区景点的景致融为一体,让游客得到品茗与观景的双重满足。三是农家茶艺馆。适应人们追求自然、返朴归真的情结,引导景区茶农发展农家茶艺馆,以朴实的经营风格,营造融茶园、茶馆、茶俗体验于一体的独特氛围,为都市居民在节假日提供休闲体验的场所[13]。
5加快推进云南民族茶文化旅游的措施
5.1加大野生型茶园和古茶树保护工作,确保云南茶树资源的地位和可持续发展茶产业
倡导对云南古茶树资源以“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保护古茶树、野生古茶园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尤其要加强对古茶树资源自然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古茶树、野生型茶园价值的宣传,增强保护古茶树、野生型大茶树自然文化遗产意识。对古茶园、野生型茶园要根据现存古茶树、野生型大茶树的密度、初步估计的树龄进行分类管理;对古茶树、野生型茶园严格按有机茶园的标准进行管理;对古茶树、野生型茶园外围的荒山荒地合理开发利用,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规划,建设无性系良种有机生态茶园。云南古茶树资源是未来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库,由于当今国际市场对有机茶产品的需求旺盛,野生型茶和古茶树的鲜叶是制作有机茶产品的最佳原料。因此,对云南野生茶及古茶园采取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5.2对云南特有的民族茶文化进行再次深度挖掘,使之更符合旅游开发的需要
云南各少数民族在植茶、采茶、制茶、饮茶、用茶、运茶、卖茶等茶事活动中,创造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茶典、歌舞和饮用茶的习俗。结合旅游开发,要加强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婚礼茶俗等茶事活动的宣传包装,以云南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传奇典故色彩渲染,彰显云南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生活情趣,使民族茶文化完全融入旅游项目建设中来,进一步提升云南民族茶文化的美誉度及知名度[14]。
5.3将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有机的融入到旅游中,使茶文化得到更好的宣传和普及
要把发掘弘扬民族茶文化同促进旅游产业提升结合起来,利用少数民族节庆,举办“茶王节”、“斗茶大会”、“祭茶祖”、“茶博会”等茶事活动[15];通过各种媒体和旅游促销活动,大力宣传云南茶叶历史、文化;开发西双版纳古六茶山茶文化历史遗址、古茶重镇、勐海茶马古道主题
文化公园和普洱茶都,把茶文化同旅游项目建设结合起来,打造旅游产品,通过茶文化旅游活动,向游客宣传云南茶文化,扩大云南茶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促进茶产品销售,推动茶产业的发展。
6.结论
我国的旅游经济正在蓬勃发展,旅游的灵魂是文化,茶文化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茶文化旅游成为当今社会的新兴事物。云南省作为我国茶叶的最大产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开展茶文化旅游。将普洱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开拓新的旅游市场,促进茶叶经济和旅游经济的双向发展。茶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最大区别是突出了文化的投入,随着消费水平的纵深发展,必将带动茶文化产业和服务等领域的精神消费的提高,也就为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做大做强茶文化产业,使之成为云南的特色、富民产业,同时也将更好地传承宜宾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使云南这个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焕发出新的茶文化神韵。
参考文献:
[1]龚永新.茶文化产业是这样提出来的——对茶文化产业内涵的揭示.广东茶业,2010,(3);36-38
[2]敏塔敏吉.普洱市少数民族茶文化浅析.中国茶叶,2009,(5);36-37
[3]郭丹英.云南茶文化考察记略.茶叶,2009,35(4);250-253
[4]龚永新.弘扬茶文化 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3(4);97-99
[5]蒋文中,龙翔,仇学琴.论茶文化与云南民族关系及边疆和谐发展.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4);89-94
[6]和献中.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52-57
[7]宋惠平.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浅论.民族论坛,2007,(2);48-49
[8]王薇.乡村生态旅游与中国茶文化——以云南民族地区为例.昆明大学学报,2005,16(B10);92-95
[9]文南薰.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性开发研究——以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例.云南财经大学学
报,2007,23(2);81-85
[10]陈林.宜宾市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商业时代,2011,(33);131-133
[11]贾秀禹.云南普洱茶文化旅游可行性分析与建议.民族论坛,2008,(10);42-43.[12]牛玉芬,刘天真,殷梅.崂山茶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76-79
[13]舒曼,项春霞.竞争环境与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农业考古,2005,(4);6-9
[14]李维锦.茶文化旅游: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以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为例.学术探
索,2007,(1);137-140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危险,丰富多彩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对于具有非物质文化的音乐而言又有它自身的价值。通过课堂把少数民族音乐教授给当代中学生在把这种非物质文化传承下去的同时又让当代的中学生了解各个少数民族文化。让当代的少数民族中学生不忘本,让其他民族的人也体会其中的意义。怎样才能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中学传承下去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云南中学老师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素质;
2、在教学设备上要有所改进;
3、用丰富多彩的教授方法让云南中学生了解学习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做好以上三方面笔者认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中学不一定得到最好的传承,但也一定不会被遗忘。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
音乐
走进
中学课堂
思考
一、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中学的现状
1.当代云南中学生了解本土音乐的少之又少
笔者通过抽取曲靖市师宗县丹凤一中的1200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真是令人惊叹不已。喜欢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学生还不到5%,而知道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也不足20%,而其他的同学则是不喜欢、不知道或者是讨厌。当笔者问到少数民族的同学时她们甚至也有不知道自己民族歌曲的同学,更不要提别的少数民族歌曲她们知道不知道了。当笔者知道这一调查结果时,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未来感到无比担忧。
2.当代云南中学教师向学生教授过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几乎为零
笔者对曲靖市师宗县丹凤一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丹凤一中总的有5名音乐教师但是他们每年上的课中几乎没有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容,他们只是进行课本上的教学,没有专门涉及到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即使有扩充的内容也只是一些流行的或常见的歌曲。而在教学工具、教学环境上学校没有专门的云南
少数民族音乐的乐器和一些教学设备。环境、师资上的问题都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云南中学中得不到很好传承的重大原因。
3.当代云南中学生大多不喜欢当地少数民族音乐
很多的云南中学生大多不喜欢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他们觉得少数民族歌曲大多是高音占歌曲的大部分,他们的年龄根本唱不了那样的高度;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就对自己没信心,觉得自己是唱不好的所以就不愿意尝试。另外他们觉得自己中学没有发展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环境,如果自己一个人听就会被视为与同学脱节与流行脱节。假如自己中学有一个发展云南民族音乐好的环境和氛围这种流行趋势会带动大家一起学习的。其实很多云南中学生并不是不喜欢少数民族音乐,只是没有这个习惯,如果大多数人都在听民歌,那么我相信许多中学生也会去听去学。但是笔者几乎没有遇过经常听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中学生。不管是从音乐网站、市场出售的音像制品云南少数民族音乐都被淹没在新潮、流行、外来音乐的大潮中,在这样的环境下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又怎样能引起当代中学生的注意呢!要是我们能在教学中运用一些培养兴趣的方法去引导他们那么他们可能会很喜欢。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色彩非常强,魅力也非常大。但由于时代的发展,有些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容、形式等都已经与现代中学生的意识拉开了距离。时代在变,中学生的审美也在变,怎样让更多的云南中学生喜欢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怎样让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更受欢迎,怎样让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更好的发展,云南的民族音乐工作者和音乐教育者任重而道远!
二、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走进云南中学课堂刻不容缓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是云南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云南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它是云南民族精神与人格精神的审美体现与高度升华,是云南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6]它对培养当代中学学生热爱本民族的精神,以及继承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潜移默化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有着深远意义。
对于云南未来的发展和云南人民自身而言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艺术传播体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课堂上需要民族音乐、校园生活需要民族音乐、国家先进文化的体现需要民族音乐、民族的未来需要民族音乐。然而
由于一直以来形成的教育传统观念及外来文化的侵入,使得云南学校音乐教育与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之间存在代沟与脱节现象。[7]因此,云南的中学教育应该作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云南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21世纪云南中学院校的音乐教育肩负着把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很好的传播下去的重任。
如何让这种文化传承发展下去呢?在发展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事业中,突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是能否把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下去的关键所在,作为21世纪的云南中学生就成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群体了。为此,对云南中学生进行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刻不容缓。所以云南音乐教育者必须引导学生学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知识,给学生展现少数民族音乐的机会,要特别强调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现在的许多优秀音乐作品都是从民间音乐当中吸取了营养。青年人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希望;[8]着重培养他们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树立起他们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保护和挖掘的意识,担负起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的主要责任。
三、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该如何走进云南中学课堂
(一)培养云南中学老师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素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年轻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掌握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能力的源泉,没有音乐的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9] 云南中学音乐教师担负着发展云南中学音乐教育,提高云南中学音乐素质的重任,要使云南中学学生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音乐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道德修养、专业技能、教育知识、教学能力、身心素质、创新素质等,教育者要运用自己的综合素质,把音乐中的情感挖掘出来,并把这种情感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传导给学生,一节课才算是成功的课。[10]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尤其是自己的民族意识得到提升;作为当云南音乐教育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作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者,云南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1.音乐教师要热爱自己从事的学科和学生
爱是教师手中不可随便离开的魔方,产生的魔力是不可估量的。音乐教师从事的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多方面的高深修养和奉献精神。音乐教师的德才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学科、只有热爱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才会去努力研究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这一学科,才可能用自己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学科的爱去引导和启迪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知识的追求;用真切而饱满的情感去陶冶学生的情操;用跳跃的音符将学生带入到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大千世界;使学生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美妙,进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更多的学生喜欢、热爱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为了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教师更加热爱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云南音乐教师更加了解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如:组织云南音乐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采风、组织他们参加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组织教师听有关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讲座等等。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科的兴趣,喜欢这个老师就喜欢他的课,积极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布置的作业,努力提高这一学科的成绩。而学生喜欢什么样老师?那么学生一定会告诉你,他喜欢他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11]但老师光心中有爱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把师爱传达给学生,如何用行动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得到。如:“黄玉兰老师所说有爱心;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和爱心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要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火热的心去温暖学生。”[12] 2.云南音乐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
作为一名云南中学音乐教师,除必须掌握本专业的歌唱、器乐、舞蹈、指挥、乐理、和声、曲式、中外音乐史及重要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乐理论外,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也要有所了解,尤其作为一名云南的音乐教师只有做到了博学多识,多才多艺,才能在教学之时运用自如,特别是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历史知识方面的东西必须比别的音乐老师掌握的更多,了解的更深入才能把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更好的传播给学生。如:教师在教学生唱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时必须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故事,他们生活的地区环境,此故事中有怎样的文化背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理等,都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必须了解的。另外作为云南
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假如有某少数民族的特长那么这些特长往往能引起学生对教师和学科的极大兴趣,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一种动力,用自己的少数民族特长去吸引学生在教学中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法宝。3.音乐教学要生动活泼
一节好的音乐课,从学生脸上可以看出来,音乐教师要灵活巧妙地组织教学,要重视音乐课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耳、动脑、动肢体。在上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课时更加要让课堂生动活泼,借此让学生也体会到音乐中的情感。上课前老师尤其要组织好各种教具,如少数民族图片、各种饰品、生活用具等。只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表演能力[13]。如:在上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来表演音乐中的情境、表演少数民族音乐的各种活动,例如跳舞、生活中的习惯、模仿此少数民族乐器的声音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让同学更加喜欢这堂课,也使这堂课更加生动活泼。
(二)在教学设备上要有所改进
教学设备是教学的关键,没有适合的教学设备就上不了一堂好课,怎样才算是好的教学设备呢?不是什么教学设备都适合上好所有音乐课。对于云南少数民族而言要具备它自己需要的教学设备才能上好一堂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课。除有平时音乐课所需要的教学设备外什么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课的有用教具呢,笔者认为必须有各少数民族的乐器,不在乎多只要具有代表性就可以。有各少数民族的服饰,还必须有各少数民族的资料、史料、和想关的音乐材料。具备以上的需要再加上老师的专业素质一定会是一堂好的音乐课。创设良好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氛围,学校可利用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手段宣传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播云南少数民族民族音乐的知识,组织云南民乐学习兴趣小组、组织云南民族乐队、举办民歌、广泛收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歌。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兴趣、传授音乐知识,提高民族音乐的演唱、演奏能力,真正实现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提高云南中学生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素质。
(三)多元化的教授方式
1.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云南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也是一节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课成败的关键。[14]例如,我在教学生云南彝族歌曲《阿诗玛》时笔者会问谁到过石林,那里最著名的是什么引出阿诗玛的故事,然后讲给他们听达到吸引同学们注意力的目的。让同学们欣赏彝族和阿诗玛的图片以达到让同学们更多的记住彝族和阿诗玛的故事及歌曲从而进入主题。2.扩展欣赏范围,领略云南民族音乐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中学生们更加了解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之花在学生心中盛开;[15]可以扩学生的展欣赏范围如:抽出某个时间来让他们欣赏《云南印象》:近两个小时的现场舞台演出,生动的展现了云南地区缤纷绚烂的文化,包括石屏花腰彝歌舞,烟盒舞、版纳鼓、孔雀舞等众多民族艺术。还引导学生去关注青年歌手大奖赛中的原生态唱法中的云南歌曲,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等等的一些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去体会;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更多的领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
结语
云南少数音乐走进云南中学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代的云南中学肩负着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重任,然而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走进云南中学对云南中学生自身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走进云南中学对培养云南中学生的爱国热情,对本民族、本地区的热爱之情有很大的作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走进云南中学课堂也时刻提醒云南各族人民不要忘本。所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走进云南中学课堂是必须的,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耶胡迪.梅纽因.人类的音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2]克奈夫.西方音乐社会学现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7月.[3]温 静.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N].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 10期.[4]史春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N].昆明大学学报,2008年 3月29日.[5]周楷模.云南民族音乐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2000年6月.[6]杨清茹.浅议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教育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年12月18日.[7]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年1月7日.[8]张伯瑜,章红.世界音乐殿堂[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9年2月:01页.[9]张万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2007年6月 28日.[10]王群卫,李菊.全国教育获奖论文精选[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年9月:89页
[11] 张万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2007年6月 28日.[12] 黄玉兰.用爱感动学生——班主任工作经验.2009年5月4日.[13]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14] 陆学凯,王纵林.如何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年1月9日.[15] 于晶.民族音乐之花在学生心中盛开--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年1月26日.简介: 姓名:毛敏
出生年月:1983年3月16日 性别:男 族别:汉 籍贯:云南师宗 学历:学士学位
工作单位:师宗县高良名族中学
主要教学科目:音乐
教学目标:
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的25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了解“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曼飞龙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3.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4.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5.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收集资料、表演表现的能力。教学重点:
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的25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了解“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曼飞龙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3.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教学难点:
1.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2.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交流:还认识我吗?昨天我们已经见过一面了,一回生,二回熟,让我们来打个招呼吧!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首歌会唱吗?(唱得要有力、朝气蓬勃)齐唱:让我们站起身来,跟着音乐响亮地展示给听课的老师,好吗? 评价:唱得真好!太棒了!可以上课了吗?
一、复习导入 师: 56个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56个民族的知识。下面我们来一个“你问我答”的游戏,谁来当小先生提个问题?
评价:问得好,答得也不错!继续!
评价:真像小先生!谁还想问?
师:同学们学得很棒!老师也想考考大家,我们来看服饰猜民族。
师:同学们学得很扎实。那你们知道我国哪个省的少数民族最多吗?(板书:云南)
师:是的,所以它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贴板书:少数民族之乡)同学们一起说——(生读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吧。
二、初识云南 1.认识地理位置 知道它在哪吗?
看!这是咱们的中国地图,云南的省会是昆明,谁能上台来指一指云南省在哪里?(课件突出显示)2.了解名字由来
是的,它在我国的西南部,地处云岭之南,因此得名“云南”。简称:滇。(点击出示)
3.欣赏云南美景
让我们从滇池出发去欣赏云南的秀丽山水。(配乐图片欣赏)交流感受:同学们,走进云南,你感受怎样? 评价:简直是人间仙境啊!
你也被这美景深深吸引住了。谁不向往这么美丽的地方呢? 4.认识特有乐器
刚才,我们欣赏到云南的风光很美,其实它的背景音乐也很美,是用云南特有的乐器吹奏的,知道是什么吗?(葫芦丝)是的,它有一个雅称,叫“东方萨克斯”。交流:谁会吹?谁想吹? 评价:不错,第一次接触就能吹出声音来。老师练了好几天也才会吹一两句。想不想听?掌声鼓励一下。
大家觉得葫芦丝声音怎样?(课件播放)清脆悦耳,委婉动听。评价:如痴如醉。天籁之音!
真不愧为“东方萨克斯”。5.初识云南的少数民族
师:美丽的云南,动人的音乐,令人心驰神往。你们知道吗,它聚集了我国25个少数民族。看,这是云南少数民族分布图,让我们来记一记居住在那里的少数民族吧!
过渡:那么多的民族,记住它真不容易,想要一天之内走完更不容易。为了让世界各地的游客用最少的时间了解最多的民族风情,云南政府在美丽的滇池边建立了一个“云南民族村”。(课件出示)
有去过云南民族村的吗?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师:民族村里建筑奇特,艺术瑰丽,还有有趣的民风民俗,让我们通过“云南民族村”去更深入地了解云南。
三、走进云南
通过课前预习,你搜集了哪些感兴趣的云南少数民族的资料? 板书:建筑、艺术、习俗„„
评价:你们是对学习有准备的人。非常棒!
交流收集资料的方法:你是通过什么途径收集到这些资料的?(上网)网络是我们查找学习资料的好帮手。同学们知道哪些搜索网站吗? 有不一样的吗?
(看书)书籍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请教)善于请教也是一种学习能力。
看来收集的方法真不少。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手头现成的资源来学习,比如书本,比如老师给你们的资料。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59-60页,自学两个板块的内容。动作快的同学已经学完了,再请你打开老师给你的信封袋,选择你最感兴趣的资料读一读,比一比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最多的信息。1.建筑 奇
自学完的同学可以坐端正。现在我们来交流。哪些同学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感兴趣?(课件出示:民族建筑)谁来介绍?
△辨不同:说到傣族的竹楼和苗族的吊脚楼,老师这有一幅简笔画,请你来猜猜看哪间是竹楼哪间是吊脚楼? 你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断?
(课件突显:这就是吊脚楼最奇妙的地方。)
小结:的确,竹楼和吊脚楼非常相似。但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所以它们的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
▲傣家竹楼(苗族吊脚楼):你很会摘录最重要的信息跟大家介绍。
▲(图)啊,太有趣了。瞧,这么多蘑菇房与当地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壮景。▲你很能抓住建筑的特色。▲(图)你介绍得真生动形象。
▲怪不得《天龙八部》剧组要选这里作为拍摄地了。
同学们了解的真多,那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感受这一凝固的文化。(课件欣赏)同学们,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呀,这些都是云南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真可谓:建筑奇特。(补充板书:奇)2.艺术 美
★文字:老师对云南的艺术文化感兴趣,特别是文字。同学们看,(边点击课件边说)傣族有——傣文,藏族有——藏文,哈尼族有——哈尼文,纳西族有一种奇特的文字,叫——东巴文。它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甚至比甲骨文还原始,纳西族现在还用它来记事。现在让我们来玩个猜字游戏。评价:太像啦,一猜就中!很形象吧。让我们来增加一点难度。两个字。
(他挥舞着双袖像在干什么?想象一下两个人生活怎样?)
看来象形让我们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力。小结: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如果有兴趣,课后你也可以去研究研究。
哪些同学也对云南少数民族的艺术感兴趣?比如他们丰富多彩的民歌。谁来介绍介绍?(课件出示:民族艺术)★民歌
▲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会唱吗?唱一句。熟悉吧? ▲藏族民歌《珠穆朗玛》:珠穆朗玛,你高耸在人心中。▲彝族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彝族人民多么热情好客。
▲彝族民歌《彝家娃娃真幸福》:这可是我们一年级就学过的民歌,齐唱。▲傣族民歌《金孔雀轻轻跳》:谁会唱?
同学们介绍得真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民歌大连唱,同学们边听边记是哪些民族的什么歌。你记住了哪几首民歌? ★舞蹈
云南人民还充满了艺术的灵气,他们能歌善舞,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两段舞蹈,请同学们记一记标志性的动作和服饰,猜猜是哪个民族的舞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甩袖)谁能来展示藏族舞蹈中的经典动作? 看来你们都是小小舞蹈家。
刚才你还看到了哪个民族的舞蹈?是呀,这就是傣族的孔雀舞。孔雀舞有个标志性手势,会吗?来,试试,让美丽的小孔雀抖动起来。那你们知道是哪位舞蹈家把孔雀舞跳出了中国,跳向了世界吗?
是呀,著名的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就是凭着一段《雀之灵》而闻名于世的。(课件出示)
你们还知道哪些民族舞蹈呢?
没关系,来,我们一起来看,这是——,这是—— 欣赏了云南的文字、歌舞,你想说什么?
是呀,云南的艺术太美了!(补充板书:美)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保护和发扬。3.习俗 趣
刚才有同学提到对云南的习俗非常感兴趣,谁来介绍一下?(课件出示:民族习俗)
(1)傣族泼水节
你介绍得真好!泼水节是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的一个重要节日,原国家总理周恩来也参加过泼水节向傣族人民表示祝福。那你知道傣族人民为什么泼水吗? 原来水越多,祝福也越多。(2)彝族的火把节
谁为大家介绍云南少数民族的其他习俗? 火把节集中体现了云南的民族风情。谁还想介绍?
太了不起了!你们能收集到那么丰富的资料。
云南民族村的艺术家们正在为游客介绍热烈的火把节盛况,让我们一起赶紧去看一看吧。(播放视频)
看完视频,我们知道火把节被称为“东方——狂欢节”。想不想现场狂欢一下?
跟随老师先来学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会吗?(师生一起跳起来,师喊节拍)。彝族人民边跳边会围着篢火喊出热情的号子,像这样(师作示范),喊得越响,欢乐的气氛会越浓厚,心中的幸福也就越多!谁愿意上台和老师一起感受一把,下面的同学也拉起我们的小手,伴着欢快的音乐,舞动起来吧!(看来大家还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呢。)让我们坐下来歇一会。采访一下:感觉怎么样?有趣吗?过了把瘾!这有趣的习俗让我们意犹未尽!(板书:习俗 趣)
四、感悟云南
(读板书)云南的建筑——,艺术——,习俗——,因此,在云南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 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你感悟得很深。
一座山上就有很多不同的民族,所以方圆十里之内就会出现不同的建筑,还有不同的——艺术,不同的——习俗。这就是云南的 “一山不同族,——(生)十里不同天。”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迷人的风情,美丽的云南,让我们一起记住这颗镶嵌在我国西南部的璀璨明珠。(指课题,生读)你对它还有什么想探索的吗?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社区教育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促进民族进步、社会文明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目前云南许多少数民族村落的传统文化教育日益受到现代社会主流教育的冲击,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失传,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缺乏民族认同感,更谈不上民族自豪感。“如果说某一文化就是某一部分人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适应形式,那么,不同的生存环境,就将导致不同的适应方式,不同的文化形态。”也就是说,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依据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所创造的,体现着该民族的生命本质,离开了文化的民族性,也就无所谓文化的多样性。教育作为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必须同整个民族文化生态系统联系起来考虑才能相对正确地认识教育的系统功能。因此,教育既要关注主体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要关注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社会高速发展的经济与社会一体化,造成中国民族文化的趋同化和多样性的逐渐消失。但民族文化多样性并未像生物多样性保护那样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普遍重视,特别是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其传统文化丧失正在呈加速状态。
少数民族村落中常常存在丰富的当地村民在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维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少数民族传统知识。而现在的年轻一代很少了解这些传统知识与本地资源利用管理的适切性,也无法从正规学校教育中学到这些知识。对此,笔者于2005年末至2006 年初,就这一问题对部分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小学进行了考察。
云南是少数民族大省,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方面进行过许多尝试,有的属于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活动或手工劳作形式,如:怒江州、西双版纳州等民族师范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的课间操民族集体舞活动;一些民族自治县小学积极开展校园兴趣小组活动,因地制宜,努力编创有特色的民族舞蹈,制作有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等。丽江市古城区黄山小学创办的东巴文化传习班。沧源、孟连、贡山等县长期邀请学校附近寨子的村民们到校园进行民族民间歌舞表演和传习活动;还有新平县老厂乡竹园小学以传习彝族音乐、彝族舞蹈为实验活动等。这些学校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培养民族艺术人才均作了有益的尝试。有的属于许多少数民族不可或缺的宗教教育形式,如:在西双版纳的一些傣族地区为解决入寺儿童的教育问题,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白天到学校上课,晚上到佛寺学习佛教经典,二是在佛寺办“和尚班”,由教育部门派老师讲授汉语和其他文化课,由佛爷讲授民族语文、民族历史文化、佛教经典,收到了较好的办学效果。玉溪市通海县的回族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学生利用晚上和放假的时间接受伊斯兰经堂教育,经堂教育通常是免费的,可以使一些家境困难的学生获得学习的机会,这也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还有的与国内外民间组织合作引进项目,如:在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Critical Ecosystem Partnership Fund)资助下,由云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与云南省迪庆州教育局,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共同举办 “滇西北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教育培训”系列活动。
为了对问题进行更深了解,笔者对丽江、迪庆和西双版纳三所小学进行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入考察,现对三地的具体形式加以介绍。
首先,勐宋完小校本课程开发形式:把少数民族文化纳入课程内容,在开设主流文化国家课程的同时,平行开设有关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校本课程,以展示本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其主要思想是,针对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的弊端,把原属于国家的课程权利部分地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要求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从而实现课程决策的民主化。校本课程作为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列的“三级课程”之一,是前两级课程的一个有力补充。倡导学校有条件地自主决策,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旨在问题解决的合作、探究与共享的开发策略。
勐宋位于西双版纳西南端,勐宋完小是座哈尼族村寨小学,哈尼族在西双版纳属仅次于傣族的第二大少数民族。没有文字,许多传统文化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日益失落。勐宋哈尼族社区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抢救工作。为了本土文化不致失传,学校引进项目进行以本土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先由学校老师进入社区,进行资料收集和宣传工作,和社区专家协商确定选题,再逐一带领学生进行收集和整理。最后在专家的帮助下成文,开发出以《回到我们的村寨》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内容一方面关注民族特征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结合勐宋自然条件优越的实际,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我们的野生蔬菜”这一课题。本次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的情境及社区资源为基础,根据学生与学校的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资料收集。开发主体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吸收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员参加,与项目人员共同合作形成校本教材开发的梯队。所有资料来源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之手。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主动学习,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调查了解事物对生活的意义,丰富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生活化,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与方法,引起其对社区传统文化的关注与好奇,逐渐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理解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其次,社区教育形式:发展社区教育,实现其在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可能功能。
社区教育指以一定的地域为界,社区成员运用所有资源,以教育为手段,发展为目的,共同参与社区发展的过程。社区成员参与教育正是社区教育最根本的信念。如何通过发展社区教育,将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从而加快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步伐,应成为教育决策部门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点。学校应加强与社区的互动,开展学生走进社区,家长走进校园参与社区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在村委会、社区建立学生家长文化活动场所。
迪庆州汤堆小学所在的汤堆村是一个140户人家的藏族村落。该村以土陶等工艺品制作和个体运输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独一无二的尼西土陶制作工艺享誉国内外。村里聚集了一批制陶老艺人,其中还有被评为云南民间美术师的孙诺其林老师傅,他热心参与学校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愿意把手艺传授给下一代。汤堆小学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对社区资源充分利用,强调对学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本土文化与新课改要求的结合作了尝试,大胆跨越学科领域界限,追求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强调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倡开发性、综合性活动学习,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和优势,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活动。例如在制陶课上,组织学生到制陶师傅家学习土陶制作,之前先由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制陶艺术的历史、用途及在当地的影响和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制作陶艺品并进行展示。在实施综合活动实践课的过程中引起社区强烈反响,社区家长支持孩子认识、了解并理解社区村落,了解本社区村落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希望孩子在学校学有所用,增强孩子对本民族和本村落社区的认同,能适应和发展本村落社区、服务于本社区村落。在项目活动中村民们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赞同和合作。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农村学校在培养形式上理应超越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学习,参与农业劳动,观察农村生活和周边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倡导教材多样化,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应结合农村生活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充分利用村落社区课程资源,对于部分教具、学具,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开动脑筋,就地取材制作,让孩子运用农村特有的经验主动构建知识。
应该说,社区对学校教育在人的培养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具有强烈的期望和需求,而学校,作为承担教育实现的专门机构,具有人的培养和文化传递的功能和义务,二者的一致性成为社区教育项目实现的可能。针对当前的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把握当前新一轮国家教育课程改革的时机,进行社区教育,使其成为联系社区与学校的桥梁与纽带。
再次,艺术教育形式:进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及体育的教育开发,创设独特校园文化氛围,以此作为其传统文化保存的突破口。
音乐、舞蹈、体育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内容,它涉及到民族和家族的历史、生产、生活经验、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内容,如同一部无文字看不见的教科书。少数民族在音乐、舞蹈、体育方面的适应性较强,资质较好。进行民族音乐、舞蹈、体育方面的教育培训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保存的重要内容和渠道。教育就要借助这种形式,开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的新模式,既让学生从中受到健与美的锻炼,又使学生得到民族艺术知识的熏陶和培养,使学生从小不会忘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和树立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
丽江白沙完小位于丽江古城北端8公里,是纳西族最早在丽江的聚居点,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纳西原始文化的宝库。当地人已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民族认同和传统文化保存的意识。白沙完小是丽江建校历史最长的一所学校。白沙完小充分利用白沙特殊的地理环境,积极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成为云南省开展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创办了白沙细乐示范班、课间民族打跳,成立艺术教育中心教研组、兴趣小组,确立了包括白沙细乐传承、东巴象形文字传承和以打跳为主的民族舞的专项研究课题。学校把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作为正规教育之外的重要补充,长期开办民族音乐实验班以传承纳西古乐之“白沙细乐”。在兴趣小组中,把东巴文化纳入校园文化,结合民族传统文化开展活动。白沙完小侧重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纳入正规教育办学体系,融合到兴趣小组活动中,形成了教师、学生人人参与的制度,纳入学校的正规管理并建立了长期的运作机制。
以上是笔者考察的三个考察点的个案,他们的形式必定具有适应本地本民族文化自然资源的适切性,同时,由于区域和民族文化的局限,难免缺乏推而广之的推广性。笔者不敢也不可能以统一的模式推广于云南各地,仅以此研究作为引玉之砖。经过大量的考察与文献研究,笔者提出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该在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主流文化教育相结合,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现代转型,不能脱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教育,不应该是现代外来文化取代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本质在于造就具有现代知识技能和一定的民族文化自觉的少数民族人才,实现教育发展和民族文化相辅相成的和谐发展。两者的互动过程,不是民族教育越发展,接受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越来越多地远离本民族的文化。现代教育的普及,理应促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中团结互助、言行有礼、尊老爱幼的优秀传统,在少数民族居住的社会大家庭里得到充分的提倡和发扬,从而使少数民族现代教育和民族文化传统都能在共生共赢中得到合理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只是民族文化的大众传媒式的宣传教育,也不只是民族传统的民俗教育,还应该包括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学校中的教育,只有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当代学校教育中,才能有力地回应现实对它的挑战,才能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保持多元一体格局。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赵琴.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3]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王鉴.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民族教育之比较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6]张诗亚.西南少数民族教育文化溯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7]曾金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艺术教育[J].民族艺术研究,2000(1).
[8]谷跃娟.云南民族村寨教育的现代整合[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5).
[关键词]云南 区域 民族 体育文化
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大文化板块交汇处的特殊区位,造就了云南民族成分复杂、文化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空间分布格局。26个民族分布在云南各地,构成了众多性质独特、风情各异、和谐统一、相对独立的民族体育文化区。
一、云南地理环境对其体育文化区域构成的影响
云南位居低纬且地势较高,地形崎岖破碎,山地、丘陵、峡谷、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相互交错,山高谷深、关山险峻,自然条件十分复杂。生活在这里的早期先民因所处环境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民族特征和多民族并存的局面,使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突出的地区性。这反映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上表现为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体育项目。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每个民族都有数十种甚至近百种体育娱乐活动。而每一种同名目的体育娱乐活动在不同的民族中又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器械、不同的娱乐方式及竞赛规则,地域特色十分鲜明。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使不同地区的民族体育项目深受当地环境的影响,形成斑澜多姿而又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这些体育活动伴随地方民族文化的演进,沿续至今。
二、民族习俗对云南民族体育区域文化的渗透
1.传统节日对云南民族体育区域文化的影响
在传统节日期间,各民族都会穿上盛装,聚在一起参加活动,或相互祝福,或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或祭祀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如傈僳族是一个有着众多传统节日的民族,每个节日在傈僳人民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因此,每逢节日来临,傈僳族群众都以载歌载舞、吟诗作对等不同的方式来庆祝节日。傈僳族的节日有的是喜庆丰收的节日,如“新米节”等;有的是表达粗犷豪放的性格,或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纯洁的友谊和爱情促成的传统节日,如“阔时节”、“春浴节”、“情人节”等。
2.民族宗教对云南民族体育区域文化的影响
考察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活动,我们发现许多项目都与他们民族的宗教信仰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许多体育项目,就是为了形象化地再现民族信仰中的某一具体内容,或是表述某一值得纪念的人或事。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社会的进步,体育从宗教信仰中独立开来,成为一种独具形态的体育文化,逐渐形成了新的造型,向世人呈现出类别多样的运动体系,成为各项习俗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内容,成为各民族喜爱的娱乐、健身活动。
3.婚俗丧葬对云南民族体育区域文化的影响
各民族青年男女都有着他们不同的传达感情的方式,而他们传情达意的许多方式多少都跟体育活动有关。他们或在活动中展现自己,以博得异性的欢心,也通过体育活动的方式寻找自己的心上人。
婚礼中,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体育活动,丧葬也不例外,或祈盼亡者能上天堂,或祈求死者的亡灵能保佑生者,其葬礼也是缤彩纷呈,体育活动形式各异。
三、云南体育区域文化的内涵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产生和起源,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第一类源于古代部族之间的战争和冲突。如生活在迪庆、丽江、贡山、永胜等地的藏族和通海地区的蒙古族共有的“赛马”“射箭”,彝族“火把节”上举行的摔跤、斗牛等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广为流传,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本民族的鲜明民族特点和区域特征,往往被该民族视为具有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信仰的重要民族标志。第二类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起源于农事和祭祀活动,这类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是流传时间较长,具有鲜明的部族特征和宗教仪式痕迹。第三类是源于婚恋与民俗。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盛行的婚庆活动“抢新娘”“姑娘追拳击”和“赛马”竞技,大理白族“三月街”男的“耍龙”、女的“荡秋千”等传统体育活动。第四类是源于反抗压迫和纪念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少数民族用这种方式纪念英雄、崇拜英雄,久而久之就演变为一种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流传开来。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不难看出,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区域的形成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存、劳作和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体现了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和基本特征。在人类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历史、传统的再现和发扬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我们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活动及其深富内涵的体育文化内容应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继承和发扬,而不应任其消亡而流失,这对振奋民族精神、提倡健康文明的民族文化体育活动、继承民族宝贵文化遗产、提高民族素质、繁荣民族文化、发展地方经济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静冬.云南省特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2]冯可汉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推荐阅读:
云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05-29
基于旅游视角下云南民族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12-29
云南民族村导游词文章10-20
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05-31
2018云南大理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弘扬民族英雄事迹11-16
云南文化旅游考察报告11-19
云南名族文化与旅游11-28
云南民俗文化旅游浅谈12-1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个案12-24
西北少数民族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