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精选8篇)

苏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 篇1

学习篇目:*《陈情表》《项脊轩志》《长亭送别》《报任安书节选》《渔父》*《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

一、写出通假字并释义

1.其次关木索____通____,________ 2.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____通____,________ 3.及罪至罔加 ____通____,________ 4.则仆偿前辱之责 ____通____,________ 5.渔父见而问之曰 ____通____,________ 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____通____,________ 7.御六气之辩 ____通____,________ 8.悟言一室之内 ____通____,________ 9.其次诎体受辱 ____通____,________ 10.故夫知效一官____通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实词

1.夺①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吊①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 ②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③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④吊民伐罪

3.笃①臣欲奉诏奔驰,而刘病日笃 ②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矜①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③自矜功伐

5.期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失期,法皆斩

③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④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⑤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6.薄①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②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

7.闵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者

8.制①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②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③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9.类①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②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 ③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也 

 10.过①一日,大母过余曰:“„„”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⑤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⑦人恒过,然后能改

11.恨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④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12.迁①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②战、守、迁皆不及施

③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④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13.适①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 ②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③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④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 14.归①后五年,吾妻来归

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③臣请完璧归赵

 ④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⑤则津泽皆归其根

⑥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⑦吾妻归宁

15.趣①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②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③遇司空马门,趣甚疾

 ④趣赵兵亟入关

16.修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④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17.致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18.志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③《齐谐》者,志怪者也

④博闻强志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三、说说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以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⑤比去,以手阖门

 ⑥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⑧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于①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③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④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 ⑤古者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⑥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⑦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3.之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顷之,持一象笏至

③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④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⑤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⑦之二虫又何知

 ⑧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4.而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 ②渔父莞尔而笑

③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④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⑤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四、指出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齐谐》者,志怪者也 2.死生亦大矣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流俗之所轻也 5.齐彭殇为妄作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7.乳二世 8.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9.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0.臣具以表闻 11.太上不辱先 12.猥以微贱 13.请略陈固陋

五、古今异义词,写出古义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 3.腹犹果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众人匹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大家,许多人

5.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转折关系 6.零丁孤苦,至于①成立②

①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②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7.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实际情况与预料的相同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①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②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③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⑤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⑥翱翔蓬蒿间,此亦飞之至也()

七、重要语句翻译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2.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3.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9.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八、重点词语解释 1.臣以险衅,2.慈父见背 ....3.行年四岁 4.躬亲抚养 ....5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6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7逮奉圣朝 8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9臣以供养无主 10拜臣郎中 ...11寻蒙国恩 12除臣洗马 ..13则告诉不许 14过蒙拔擢 ....15宠命优渥 16臣之辛苦 ....17实所共鉴 18时则不至 ...19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20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21而后乃今培风 22而莫之夭阏者 ...23而后乃今将图南。24我决起而飞 .. 2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6彼且恶乎待哉? ..27而控于地而已矣 2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29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30此小大之辩也。

..31定乎内外之分 32未数数然也。....33泠然善也 34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

九、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但以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___________;屈原放逐,乃赋《离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子膑脚,《兵法》修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__?

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九、教材知识运用

1.材料:李密曾任蜀国尚书郎。蜀亡后,晋武帝司马炎征召他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体弱年老、无人奉养为理由,向武帝提出了辞不就职的请求。祖母去世后,他才出仕,历任尚书郎、汉中太守等职。《陈情表》叙述了他的不幸遭遇、孤苦的情况和祖母对他的抚养,委婉曲折地陈述他屡次辞谢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皇上的感激,又申诉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材料点拨: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做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适用角度:这则素材可以用作论述“感恩”“亲情”“孝道”“中华美德”等相关主题的论据。乌鸦反哺、结草衔环的故事,都彰显着善良、感恩的美德。和谐社会更需要大家互相关爱,家家和睦相处,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2.材料: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生活经历;归有光“多可喜,亦多可悲”的轩中人生;送别长亭中染醉霜林的离人泪„„这些人和事千百年来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滋润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田!

材料点拨:为什么暴虐的晋武帝会因为李密的一篇文章而改变诏令?为什么《红楼梦》中的宝、黛在礼教森严的时代还会沉浸于《西厢记》的故事?为什么今天的我们在研读《项脊轩志》时仍觉得那是至情至性的文章?„„因为“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亲情的歌哭、爱情的悲欢、友情的冷暖等,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人生体验,你留心过吗?

3.材料:守着凄苦的家境,他从不埋怨什么,因为他拥有祖母无微不至的关爱;面对郡县的逼迫,他从不畏缩什么,因为他知道他还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完成,那就是奉养祖母。世人嘲笑他舍富贵而求贫贱,皇帝误会他求高洁而蔑权贵,而他的《陈情表》却震撼了整个晋王朝,永远沉积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作亲情的砥柱警示世人:情无价,亲情更无价。他就是李密,一个真正懂得爱的男子汉。

材料点拨:此素材可应用于“亲情”“感恩”“孝”“取舍”“选择”等相关的标题或话题作文中。李密与祖母的至爱亲情感染着每一个人。他勇于舍弃富贵荣华而唯求奉养祖母,这种孝是每一个做子女的楷模。会让现实生活中的不孝之子无地自容。应用时,若表现“孝”这个主题,可以把李密的大孝与生活中那些不孝的现象进行对比来写;若表现“亲情”,可以选取李密不求高官、只求奉养祖母到老来报答祖母的无微不至的关爱这一角度。构思作文时注意素材与现实生活事例的关系,来表明其现实意义。4.材料:《报任安书》的作者司马迁。

材料点拨:大丈夫能屈能伸是意气,是坚强的意志和气概。“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如果当初司马迁没有坚强的意志,豁达的气概以受腐刑保存生命,我们就不可能到如今依旧轻哼着这无韵的《离骚》了。

克服精神上的痛苦比克服肉体上的痛苦更难,司马迁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 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可谓将意气发挥到了极致。适用角度:谈意气 5.材料:《逍遥游》与作者庄子。

材料点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到浑浊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乎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不愿做供奉于高高庙堂之上的乌龟;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孤独地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

你的所作所为,除了自己,也许别人不知道,但是对一个懂得珍惜自我的人来说,“我自己知道”比“别人知道”更重要,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守我们的心灵,必须对得住自己,必须问心无愧,我们的心地才会纯洁,我们的心灵才会透明,我们的心怀才会坦荡。适用角度:守护心灵

一、写出通假字并释义

三、说说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参考答案] 1.①连词,因为 ②无以,固定结构,没法,不可能 ③是以,固定结构,因此 ④连词,相当于“来” ⑤介词,用 ⑥介词,凭 ⑦介词,用 ⑧介词,凭借 2.①介词,到 ② 介词,比 ③介词,与,同 ④介词,在 ⑤介词,对 ⑥介词,在 ⑦介词,被

3.①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②助词,补足音节 ③代词,她 ④三个“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⑤两个“之”均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⑥动词,到,往 ⑦代词,这 ⑧代词,它 4.①代词,你 ②连词,表修饰 ③连词,表并列 ④连词,表修饰 ⑤前者连词,表修饰;后者连词,表承接

5.①读wéi,被 ②读wéi,表反问的语气词 ③读wéi,表反问的语气词 ④读wèi,因为 6.①连词,两个“其”连用表选择,或许,还是 ②代词,它 ③代词,它 7.①用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用来”的意思 ②代词“所”与动词“托”组成名词性短语“所寄托者”,指所爱好的事物 ③代词“所”与动词“述”组成名词性短语“作的诗” 8.①语助词,在形容词后表示感叹语气 ②句首发语词

五、古今异义词,写出古义 [参考答案] 1.赴京就职 2.报告申诉(苦衷)3.到处 4.形体容貌 5.拘泥,执著 6.游气 7.吃饱的样子 8.一般人 9.一种旋风 10.虽然这样 11.它(曲水)的旁边 12.襟怀抱负 13.这次集会的诗文 14.①直到;②成人自

六、句子的句式特点 [参考答案] 1.(1)语气词“也”表判断(2)语气词“„„者„„也”表判断 2.(1)①“之”表示定语后置,察察之身,汶汶之物 ②“之”表示定语后置,大之宇宙,盛之品类(2)①介词结构后置,于星火急 ②介词结构后置,于陛下尽节 ③介词结构后置,不于后表 ④介词结构后置,于江潭游 ⑤介词结构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⑥介词结构后置,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3)①介宾结构代词宾语前置,以是 ②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莫夭阏之 ③介宾结构代词宾语前置,以奚 ④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适奚 3.(1)“不许”含有被动的意思(2)“囚”含有被动的意思(3)“于”表被动(4)“摩灭”含有被动的意思(5)“拘”含有被动的意思(6)“放逐”含有被动的意思(7)“为„„所”表被动(8)“见”表被动(9)“于”表被动 4.(1)声闻(于)邻国,省介词(2)行吟(于)泽畔,省介词(3)(渔父)遂去,不复与(之)言,省主语、宾语(4)翱翔(于)蓬蒿间,省介词

苏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 篇2

从学情考察来看,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点主要存在几个方面:1.背景陌生。文言文产生的时代久远, “批文入情”、“知人论世”的阅读原则要求读者必须熟知作品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志趣等。2.言语障碍。文言文遣词造句的习惯和现代文有着很大的不同, 许多词语的意思古今差别极大, 存在着通假、异体、活用等诸多语言现象, 给学生的理解带来极大的不便。3.心理排斥。由于以上两种原因, 当代学生热衷于相对易懂的现代白话文, 排斥“枯燥费解”的文言文, 造成学习动机缺乏。那么, 针对以上问题, 教师如何突破呢?

一、动机驱动

学生迫于考试升学的压力, 不得不学习文言文, 但这并不能深度唤醒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生应从文化认知、继承和运用的角度去看待文言文, 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去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言文的巨大魅力, 从而使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文言文的学习中。

1.写作驱动。“学生腔”的作品在高考试卷中屡见不鲜, 其肤浅和做作令阅卷老师心生厌烦, 而熟知文言遣词造句之法、轻车熟路地引用文言名句、故事等, 或仿写, 或化用, 则能提升作文的文化含量, 丰富作品的内容。比如考生模仿《三国演义》写的高考作文《赤兔马之死》, 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恰当使用古文的典型例子, 坊间仿写的时评杂文《史记·××列传》等, 让学生真实感受古文的魅力, 这在高中低年级尤为重要。

2.故事驱动。每一个文本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人生故事, 折射出人生的意义, 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教师整合这些宝贵的资源, 将作家曲折而辉煌的人生故事推荐给学生, 或者搭建交流平台, 能够使他们增强阅读的兴趣, 发挥“爱屋及乌”的心理连锁效应。

二、自主疏通

文言文的教学, 教师首先是要带领学生突破文意疏通的瓶颈, 但如果采取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 既枯燥无味, 又不能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对于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而言都不公平, 自然也削弱了教学效果。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反对逐字逐句讲解, 主张“零敲碎打式”的文言文教学方式, 让学生自主学习。

我以前教授《报任安书》时, 也采用了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 不仅我自己感觉口干舌燥、疲倦不堪, 而且学生亦步亦趋、跟着盲动, 对于仍然困惑不解的地方来不及探究, 致使教学效果欠佳。后来, 我放手让学生借助工具书, 自主疏通, 捕捉重要词汇, 探究、求证难词难句的理解, 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 这样学生可以个性化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灵活地掌握关注点, 而且教师也从繁琐的讲解中解脱出来, 只需帮助学生总结本课的古今异义、通假、活用、一词多义以及重要句式等现象, 以逸待劳, 两全其美。

三、资源支持

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 掌握的资源有限, 教师就应当留足够的时间来合理地安排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 为学生了解作品背景、作家身世、作品思想等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教授《报任安书》时, 我甄选了一套资料, 散发给学生供其选择阅读。这些资源包括:司马迁传记 (简缩本) ;《史记》的前世今生;《报任安书·典故集锦》 (钟子期与伯牙、许由和伯夷、汉武帝东巡泰山、商鞅列传译本、李凌之死、西伯受拘等;宫刑、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等) ;《报任安书》的研究文章。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到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搜集到的资源, 自然极大地方便了学习, 学生借助这些资源能够破解他们在阅读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 了解了作品的背景, 能够更好地深入司马迁的灵魂世界, 探察《报任安书》一文所传达出的对人生、时事的理解及态度, 体悟作者溢满胸腔的悲愤和立志著述的悲壮, 这样学生就会将本文的学习上升到濡染文化、反省生命的高度上。

四、先学后教

“翻转课堂”之所以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受到关注, 就是因为它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 这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同样重要, 有利于执教者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 避免灌输式的讲解所带来的食而不化的弊端。如果学生不能充分疏通文言文的文意, 就直接进入文本含义的学习, 这难免有不顾客观学情而揠苗助长之嫌了, 自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我以题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帮助他们梳理文言词语、句式, 一方面督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一方面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然后围绕教学目标, 提出交流的问题 (预设问题在课前已下发给学生, 学生自发提出的问题) , 引导探究, 这样就会带领学生逐步抵近文本内核。比如: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你是否赞赏司马迁的生死观, 为什么?此文的艺术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三个问题从背景、观点到艺术等方面引导学生把握此文最闪亮之处, 也就是说在突破了言语瓶颈后, 带领学生抵近高难度的文学鉴赏。

无论文言文教学的难度有多大, 只要教师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多管齐下, 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领略古文化的无限美景, 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苏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 篇3

摘  要: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注释的研究是课程改革过程中多版教材出现后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考证对勘的方法,以《四部丛刊》《十三经注疏》等作为版本校对的主要依据,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进行选文注释方面的校对工作。在选文校勘的基础上,具体采取比较的方法比较选文校对前后的优、缺点,指出教材中文言文选文中值得商榷的地方,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苏教版  语文必修教材  文言文注释  校对  商榷

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经过精心选择与精心编排的课程资源。文言文选文作为语文教材的核心部分,对语文教材以及通过教材对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历几次漫长的发展改革之后,现行的苏教版普通语文教科书(必修)一共五册,在课文的选编上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比起以前的教材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文言文选文也存在着较明显的问题。

一、当注不注

例1 喻 必修四·4·《寡人之于国也》:“王好战,请以战喻。”

《寡人之于国也》:“王好战,请以战喻。” “喻”字没有注释,但在一般参考书中将“喻”理解为“比喻、打比方”。

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喻”字在先秦时绝无比喻的意思。“喻”和“谕”古是一字。《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皇甫疏:“喻,晓也。”

综上所述,“喻”是指把事情说明白。在这里,孟子是想用打仗的事例来把梁惠王心中的疑问说明白。

例2 泉 必修三·93·《谏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谏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课文对“泉源”的“泉”字没有注释,这样就很容易误解为“泉源”就是“泉水的源头”。

其实,“泉源”“根本”属对文,都是复语。“泉”也是“源”的意思,本当作“渊”,因避高祖李渊的讳而改。“泉源”,即“渊源”,二字并列同义。[1](P221)

例3 慕 必修一·85·《赤壁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赤壁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课文没有对“慕”字进行解释,而多数教材辅导大多把它解释为“爱慕”“倾慕”。

而事实上从前后文来看,整段文字的感情色彩是“悲伤”的。考证一下发现“慕”确有“悲伤”的意思。如:沈括《登台王秋月》:“居人临此笑此歌,别客对之伤且慕。”刘孝仪《行过康王故第苑》:“送禽悲不去,过客慕难穷。”后两者的“慕”字,都是“悲”“伤”之义。

综上所述,联系《赤壁赋》这一段的感情色彩,这里的“慕”字解释为“悲”更恰当些。

例4 用 必修一·36·《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课文没有对“用”进行注释。

而较多的参考书对“用心一也”的解释是“(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高中《语文》第二册)或者“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这样的话,就把“用”字当做动词“使用”来翻译,但实际上将“用”当做连词“因为”来讲更好些。

今按,《辞海》:用,犹以也。《古书虚字集释》:用,以也。《孟子·万章篇》:“用下敬上”。“用”犹“而”也。《墨子·节用篇》:“死者既丧,生者毋久丧用哀。”《广释词》:“用,犹以,以犹困,故用亦犹困。”

这也就是说,“用”和“以”可以互训。“用”和“以”一样,可以做介词,也可以做连词。例如《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句话可以翻译成:“晋文公和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无礼,并且分心倾向楚国。”这里“以”就是“因为”的意思。《史记·外戚世家》:“平阳公曰:‘用无子故废耳。”这句话可以翻译成“平阳公说:‘因为(陈氏)没有儿子,所以被废黜。”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用”和“以”可以互训。

综上所述,在《劝学》中,“用”在这里可以译成“因为、由于”。

例5 分、崩、离 必修四·4·《季氏将伐颛臾》:“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季氏将伐颛臾》:“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课文没有对“分、崩、离”进行注释。

今按,《四部丛刊·论语·何晏集解》:“孔安国曰:民有异心曰分,欲去曰崩,不可会聚曰离析也。”

例6 五亩之宅 必修四·5·《寡人之于国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对“五亩之宅”没有进行注释。

今按:《四部丛刊·孟子》中引赵岐注:“庐井邑居各二亩半以为宅,各入保城二亩半,故为五亩也。树桑墙下,古者年五十乃衣帛矣。”

例7 竟 必修三·37·《指南录后序》:“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竟使遇哨。”

《指南录后序》:“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竟使遇哨。”课文对“竟使遇哨”的注解为:“假使碰上敌人的哨兵”。这个注解对“使”进行了解释,但没有对“竟”解释。

今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竟”有以下几个义项:①完毕,终了。例如:王充《论衡·正说》:“义穷理竟,文辞备足。”②究竟,终究。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人问抚军:‘殷浩谈竟何如?”③从头至尾。曹操《善哉行》:“轻舟竟川。”④竟然,居然。《史记·伯夷列传》:“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⑤边境,国境。《商君书·徕民》:“竟内不失须臾之时。”⑥追究。《汉书·霍光传》:“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那么在这六个义项中,符合《指南录后序》中的语境的义项,只有 “从头至尾”这个义项,而且这个义项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并不多见。因此,课文有必要将“竟”注解出来。endprint

例8 毋从俱死 必修三·104·《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毋从俱死”,课文没有注释。

今按,王念孙《读书杂志·读,<史记>志》“毋从俱死”:“从,当作徒。项伯以张良不去,则徒与沛公俱死,故曰:‘毋从俱死也。《汉书·高祖记》作‘毋特俱死,苏林曰:‘特,但也。师古曰:‘但,空也。空死而无成名也。但、徒一声之转,其义一也。隶书从字作徒,形与徒相似,故徒误为从。”

综上所述,“毋从俱死”的意思为“别空与沛公一起死”。

例9 那堪 必修四·67·《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课文没有对“那堪”进行注释,在一般的教辅中,“那堪”被解释为“不堪”。

今按,《诗词曲语辞汇释》:“那堪”,“兼之”的意思。这个解释和教辅所解释的“不堪”意思上就有所差异了。把“兼之”的意思放在整首词里面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兼在冷落清秋节”,这样词中所要表达的离别之苦就更加合情合理,而同时读者也更能够体会这种离别之苦了。

例10 危 必修三·95·《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俱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深思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俱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深思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课文对“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一句的解释为:“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束。冲,谦虚。牧,约束,修养。”这个解释对“危”没有作单独解释,在整句话的翻译中将其解释为“险”。这样的解释不妥当。联系上下文来看,“念高危”和下文的“俱满溢”“乐盘游”“忧懈怠”“虑壅蔽”等应该是并举,这些短语的结构都为动宾结构,而动词所带的宾语又是同义的,“满”“溢”都为“满”的意思。

今按,《说文》:“满,盈溢也。溢,器满也。”“盘”,意为娱乐;“游”,意为游逸。因此,“盘”“逸”二字同义。“懈、怠”,《说文》解释为“懈,怠也”。因此,“懈、怠”二字词义相同。“壅”“蔽”,《广雅·释诂二》中这样解释:“壅,障也。” “障”就是阻断的意思;“蔽”,蒙蔽。因此,“壅”、“蔽”二字词义相近。按照这样的结构,“念高危”中“高”和“危”二字的词义也相近或相同。“危”在这个语境中就是“高”的意思。“危”有“高”的意思,我们还可以在李白《夜宿山寺》一诗中得到印证。该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句中的“危楼”解释为“高楼,这里指建筑在山顶的寺庙”。

例11 征 必修五·95·《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课文没有对“而”进行注释。一般的教辅将“而”作为一个表示并列的连词来处理。其实,“而”可以作为通假字来讲,和“耐”相通,意思为“能,才能,能力”。前面几句“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都是主谓宾结构的短语,因此“而征一国”的“而”应为名词性质的词,因此,将之翻译为“才能,能力”更妥当些。

例12 暂 必修四·63·《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课文没有对“暂”进行注释。一般的教辅将这个“暂”解释为“暂时、渐渐”。但是,“暂”除了“暂时、渐渐”这个今义之外,还有“忽然、突然”的意思。[2](P193)

二、有注但不确切,孤立解释

例13 趣 必修五·96·《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其所遇,暂得于己,不知老之将至。”

《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其所遇,暂得于己,不知老之将至。”课文注释说:“趣舍万殊:意思各有各的爱好。趣,通‘取。舍,舍弃。”

今按,《汉书·司马迁传》:“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颜师古注:“趣,谓志趣也。”联系课文上下语境,此处的“趣舍”应是爱好、志向之义,而并非“取舍”之义。

例14 必 必修三·99·《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课文没有对“必”进行注释。而样“必”很容易被误以为“一定,实在”的意思。其实,这里应该将“必”解释为“倘若,假使”。因为这句话是在强秦的威逼下,赵国商议对策时,蔺相如说假如实在没有合适的使者人选的话,蔺相如愿意去。“必”作“假使,果真”之义可以从大型工具书中找到例证。

今按,《辞海》这样解释“必”:“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必,果真,假使。”[3](P258)并且还用杜甫《丹青引》“将军尽善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作例证。《词源》注为:“必,如果。”[4](P594)同样也举出《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作为例证。

综上所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中的“必”应该解释为“果真、如果、假使、倘若”比较恰当些。

例15 得 必修二·70·10·《六国论》:“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六国论》:“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课文注释“此言得之”为“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endprint

如果把“得”解释为“适宜、得当、正确”,那就是形容词,不应该带“之”作其宾语。既然认为“之”是“指上面说的道理”,即“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欲急”等语,那“得”就应该解释为动词,否则不合语法。其实“得”就是“得到”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将“得”翻译为“说中”“说出”等。[5](P6)

例16 去来 必修四·63·27·《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课文注释说:“去来,去了以后。来,语气助词,无义。”这条注释有误。“去来”,应该和“妻子”“兄弟”等词一样,都属于偏义复词。在此句中,“去来”偏重“去”字。词句意思是说琵琶女的丈夫“买茶去”后,琵琶女乘船离开江口来到江心,一个人独守空船。

例17 思 必修四·62·15·《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注释说:“思,思绪,名词,这里指愁思。”其实,“思”就是“愁”,用不着特别去说明“这里是愁思”。此句“声声思”的意思为“一声声的哀愁”。郭在贻先生也曾作如此解释。[6](P23-24)

例18 行李 必修三·94·3·《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课文对“行李”的注解是:“也作‘行理,外交使节。”“行李”,除了官方的使节的意思之外,还包括行走于路上的行人。

今按,《十三经注疏》中:“正义曰:襄八年传云一介行李。杜云:行李,行人也。昭十三年传云行理之命。杜云:行理使人。李、理字异,为注则同,都不解理字。周语行理以节逆之。贾逵云:理,吏也,小行人也。孔晁注国语:其本亦作‘李字。注云:行李,行人之官也。然则两字通用。本多作‘理训之,为吏,故为‘行人,使人也。”按照这一注释,“行李”,除了官方的使节的意思之外,也还应该包括行走于路上的行人。而且,两个国家之间的交往沟通,除了外交使节的相互往来,也还应该有两国平民百姓的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等。

例19 填 必修四·4·15·《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教材中对“填然”的注解为“填,象声词。鼓,击鼓。”

今按,《四部丛刊》中则解释地较为具体:“填,鼓音也,出兵以鼓进,以金退。”

例20 览 必修三·54·5·《离骚(节选)》:“皇览揆余初度兮。”

《离骚(节选)》:“皇览揆余初度兮。”课文对“览”的注释为“观察”。这样的话整句意为“我的父亲观察思量我初生的时节,我的父亲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这样的翻译也可以。但是如果把“览”解释为“鉴”的话就更合适了,“鉴于我初生的时节,我的父亲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

今按,《楚辞补注》:“览,观也。一作鉴。五臣曰:我父鉴度我初生之法度。”[7](P4)

例21  灵 均 必修三·54·6·《离骚(节选)》:“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离骚(节选)》:“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课文注为“灵,好,善。均,平。”这个解释太泛,太过笼统。

今按,《楚辞补注》,除了“灵,好,善。均,平。”这一解释外,还补注为“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则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8](P4)

例22 凭 必修二·76·1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课文注释为“有谁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今按,“凭”的意思,和这首词有关的,一般辞书列了以下几个义项:

《古汉语常用字典》:①靠着。《尚书·顾命》:“相被冕服凭玉几。”②依靠,依据。《南史·梁武帝纪》:“凭险作守,兵食兼资。”

在“凭”的众多义项中,没有“有”这个义项。而联系《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来看,将“凭”解释为“靠着”比较好。廉颇英勇无比,胸怀抱负,老当益壮。但是赵王却不信任他,最终他被奸人所害。在这样环境下,要靠谁启用英才啊?所以,在这里,辛弃疾以廉颇来自况,抒发自己老当益壮,想为国效力而不得的那种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悲愤。

例23 息 必修五·93·15·《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课文将“去以六月息者也”解释为:“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止息于南冥。”这里,将“息”解释为“休息”是不正确的。

今按,《说文·心部》:“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息”的本义就是“喘息”。例如《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

《逍遥游》中“去以六月息者也”用的应该是“息”的本义,六月的气息,就是指六月的大风。“去以六月息者也”下面一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按王力先生《古代汉语》:“野马,指春日野外泽中的雾气,蒸腾如奔马,所以叫野马。”“野马、尘埃的动荡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9](P380-381)联系上下文,对比“野马”和“尘埃”这些小的事物,鲲鹏这样的大事物也要“以六月之息”,即依靠六月的大风。

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只为:“息,气息。这里指六月的大风。”

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建议

在中学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有着较高的认识功能[10](P6),它是广大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它使我们的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现行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1-5册)共收录了34篇文言文。那么,面对教材中有异议的文言文注释,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最好呢?endprint

(一) 加强科学研究,做到“深究、咀嚼”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一种“恢复原生态”的态度。段玉裁说:“照本改字,不讹不漏。”这就要求师生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深究、咀嚼”的态度,通过对古人语言系统、思想系统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把握,尽可能地还原文言字、词的原生态。因此,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文言文选文的质量,我们应该多借鉴古汉语、文学专家,语文教育行家们在古汉语方面的研究成果。诸如王力、饶杰腾、蒋传一等专家学者,他们以不同的文言语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对文言文常用词进行了精密统计和系统研究。他们对古汉语语言文化现象的深刻认识,对广大师生认知和准确把握文言文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采用训诂学的方法,考订文字、音韵、训诂三方面的真实价值,而且创通许多研究词义的方法,对汉语训诂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门径。

(二)增强版本选择意识,做到“择善本,归原本”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部分入选的文言文,在版本的选择、注释和对勘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应该增强版本的选择意识,在细致地版本校对的基础上,择善本而选,选择合适的版本注释。

这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且经常查对原文,也有利于增强教与学的效果。

总之,在对待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异文现象时,我们应该做一个勤劳的“浣衣妇”,像一个有洁癖嗜好的老太婆,将衣服洗了又洗,将有异议的文言文进行反复地咀嚼和探究。

注释:

[1]黄灵庚,张继定:《训诂学与语文教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4][宋]张炎:《词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李运富:《中学教材文言文注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

[6]郭在贻:《训诂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8][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版。

[9]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1999年版。

[10]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1980.

[3]高峰.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教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例析[J].文教资料,2004.

[4]王永明,张彦红.编好教材,用活教材,以大面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新语文学习,2012,(04).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篇4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1、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2、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1、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3、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

4、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5、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使天下之主臣服。)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2、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3、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任命……为将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1、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2、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

3、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仅仅把亲人当作亲人,不仅仅把孩子当作孩子。”

五、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1、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2、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3、生死而肉骨 生:使……复生

4、惊天动地 惊:使……惊奇;动:使……感动

5、可烧而走也 走:使……逃走

七、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八、动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

儿惧,啼告母 啼:哭着

九、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1、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3、常在于险远。 险远:危险而又道远的地方

十、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苏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 篇5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

⑵陶后鲜有闻()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2.下列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4.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二)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穹石盘簿而埋根

而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④甘冒霜而停雪

停 10.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12.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

(三)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1)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2)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3)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4)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1)本:根。(2)体:体悟。(3)虚受:虚心接受。(4)实:充实,充满。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可爱者甚蕃()

(2)陶后鲜有闻()

(3)贞以立志()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19.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

20.甲乙两文都用了

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3分)

(四)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3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余以为妙绝()

7.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9.读文赏荷:(5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甲】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乙】水陆草 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 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侵晓窥檐语()(2)可爱者甚蕃()(3)芙蕖则不然()(4)自夏徂秋()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1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10.【乙】段以莲象征君子美德,下列叙述莲与君子特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

B.不蔓不枝:君子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C.香远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远播各地。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人格高洁令人景仰,不受人利用。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文:

(2)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译文: 12.【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的情感。(乙)段借对莲花形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丙)段按照 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4分)

13.【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显得更为形象、传神?(3分)

参考答案

(一)1.⑴长枝节,生出枝节

⑵少

⑶停止

⑷合宜,适合(2分)

2.C(2分)

3.⑴(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分)4.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3分)

5.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3分)

(二)参考答案

9.答案: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③亲近而不庄重。④使(雪)停止。

评分:每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 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

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2分。

11.答案: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因为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度。

评分:对喜欢莲、寒松原因的分析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①运用衬托,突出了莲、寒松卓尔不群的品性;②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形象、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富有感染力。乙文:参考译文

松树生长在岩石的侧面,俗人看不到它,木匠无缘结识它。它没有宽阔的地势来炫耀自己的外形,只有大自然赋予 的本色。它枝干伟岸挺拔肃穆茂盛,或高踞于层岩之上,直插云霄;或藏身于幽涧之中,蓄雾藏云。坚固的穹石埋下它的根系,历经数载;古老的藤蔓缠络它的躯体,不知多少年。白露飘落,凉风吹来,树林田野凄惨颤栗,高山平原愁容憔悴。别的树木都黄叶凋零,只有它苍翠繁茂。然后人们知道它高峻挺拔,特立独行。它不改变自己的外形,也不改变自己的内心,甘愿经受霜雪的洗礼。它和隐士君子的志趣气节相投,它坚定不拔,超乎万物。日月不能改变其本性,雨露使它更丰茂。它身影高耸,千年茂盛。它把自己流动的身影编织成梦,相信十八年后定能成材为公。它不学春天的桃李也不学秋天的梧桐。身为栋梁之材却不为人知,顶风冒雪,却没人为它称奇叫绝。实在是空为有用之才,有人鄙视它,却也有人取法它。

(三)参考答案

17.(1)多(2)少(3)坚定,有节操(4)种植,栽培18(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19.外形

香气

性直

心空20.象征

描写

议论 乙文:参考译文

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

(四)【答案】:

(二)评分标准6.(2分)①亲近而不庄重 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要点与评分:解释准确,每个1分。7.(2分)D 8.(4分)①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②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要点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9.读文赏荷:(5分)(1).(2分)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要点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每处1分。(2).(3分)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2分;表达1分。乙文:参考译文

我回忆年轻时,居住在西湖。每当到了夏天,临近湖边欣赏荷花,就高兴得忘了吃饭。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意兴正浓,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全部显现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惊,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在是花中的仙子。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妙极了。

黔之驴比较阅读 【甲】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

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节选自苏轼《日喻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蔽林间窥之()(2)稍近益狎()

(3)驴不胜怒,蹄之()(4)扪烛而得其形()

2.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4.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参考答案】

1.(1)偷看(2)更加(3)用蹄子踢(或“踢”)(4)摸(每题1分,计4分)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答后半句亦可,其它的“者”都理解为“„„的人”)3.(1)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2分,主要以“骇”、“遁”、“且”、“噬”为采分点。)

(2)有人告诉瞎子说:“太阳的光亮像蜡烛。”(2分,以“或”、两个“之”为采分点。)

4.参考答案:①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②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③认识事物要亲身实践,不能主观臆断;④要讲究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盲目推断。(评分标准: 4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唐]柳宗元《黔之驴》)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③患耶?([清]纪昀《狼子野心》)

注:俟(sì):等待。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贻(yí):这里是“遗留”的意思。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⑴以为神()⑵技止此耳()⑶再就枕,将寐()⑷乃杀而取其革()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16、读了柳宗元的《黔之驴》这篇寓言,你有哪些收获?(2分)

17、乙文中划线句子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从主人方面来理解)(2分)参考答案:

14.(4分)⑴把„„当作 ⑵同“只”,仅仅 ⑶睡觉 ⑷代词,指狼

15.(4分)⑴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⑵这两只小狼渐渐长大,也非常温驯,竟然忘记了它们是狼。

16.(2分)如:(1)对于那些貌似强大的东西,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会取得胜利;(2)人一定要有真才实学;(3)做事一定要知己知彼;(4)做事要持之以恒。(答到两点即可)17.(2分)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甲】《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喇,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蜘蛛杀蛇》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蛇复昂首待之。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庸庵笔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飙下:带着一股风跳下。②踞:趴。③盬(gǔ):吸饮。1.解释下列加线词。(2分)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好事 B.虎大骇,远遁 遁 C.果腹而去 果腹 D.蜘蛛引丝疾上 疾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4分)(1)驴不胜怒,蹄之。(2)蛇复昂首待之。

3.(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A ”到“觉无异能者”,再到“ B ”。【乙】文“如是者三四次”中的“是”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C ”。(请用选文原句填空)

(2)甲、乙两文都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方法不同:甲文侧重描写虎的 A ;乙文侧重描写蜘蛛的 B。4.驴和蜘蛛的斗争过程,引人深思。请任选其中一种,说说你从它身上得到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2分)A.喜欢多事; B.逃跑; C.吃饱肚子; D.飞快(迅速)2.(4分)(1)驴不能忍受(或“禁不住”)愤怒,用蹄子踢虎。(2)蛇又昂着头等待着(吃)蜘蛛。

3.(4分)(1)甲文:A 以为神 B 技止此耳;(各0.5分)

乙文:C 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蛇复昂首待之。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1分)(2)A 心理,B 动作。(各1分)

4.(2分)示例:从驴的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1)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2)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从蜘蛛的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

(1)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

(2)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攻其不备,也能出奇制胜。[甲]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选自《黔之驴》)[乙] 蛙于草中,视牛渐近,庞然大物也。嫉之。遂吸气鼓腹,欲逾于牛。谓伙①曰:“吾腹稍大,似牛乎?”伙曰:“去远矣!”蛙怒,复吸气鼓腹,曰:“今如何?”曰:“与前无异。”蛙暴起,又吸气鼓腹,须臾②,腹裂而死。牛历③其旁,践蛙尸于泥中。此谓不自量力者也。

注:①伙:同伴。②须臾:很短的时间。③历:经过。(选自《蛙与牛斗》)

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益习其声:(2)稍近益狎:

(3)欲逾于牛:(4)此谓不自量力者也: 2.下列句中加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于:欲逾于牛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B.去:乃去

去远矣 C.者:觉无异能者 此谓不自量力者也

D.其:牛历其旁

断其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驴不胜怒,蹄之。

(2)牛历其旁,践蛙尸于泥中。

4.驴和青蛙的结局都是可悲的,更加可悲的是它们至死都不知死的原因,你能从驴或青蛙的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1.⑴习:熟悉。⑵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⑶逾:超过、胜过。⑷谓:叫作、称为。2.D 3.(1)驴子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2分)(2)牛经过青蛙的旁边,把蛙的尸体践踏在泥土中。(2分)4.驴: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要有真才实学,不能徒有虚表,那些外强中干,无才无识的无耻之徒,最终会走向灭亡。青蛙:凡事要量力而行,要正确估量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

1.(1)“习”在此的意思为“熟悉”,不能理解为“练习”等意思;(2)“狎”为“态度亲近而不庄重”的意思;(3)“逾”在此意思为“超过”;(4)“谓”在此意思为“称为”,不能理解为“名词”。

2.A、对于 在。B、离开 距离。C、表猜测的语气----的人。D、他的 他的。经分析,D项是正确的。

3.(1)“胜”是“能承受”的意思,“蹄”是“用蹄子蹄”;(2)“历”是“经过”的意思,“于”是“在”的意思。翻译这两句的意思的时候,还要使整个句子保持完整性与流畅性。

4.从驴或青蛙的身上得到的启示,我们应该从多角度来分析。可以从“驴”或“青蛙”这个角度直接分析启示,也可以从“老虎”或“牛”这个角度间接分析启示。【甲】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当止不止

有樵①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②嵌空③而缭曲④,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

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⑤,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⑥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⑦虎退路,两穴并⑧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⑨,死矣。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樵:打柴。②故:通“固”,本来。③嵌空:深陷的样子。④缭曲:曲折缭绕。⑤窦:孔穴。⑥不意:没想到。⑦窒:堵住。⑧并:一起。⑨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2分)

(1)稍出近之()(2)益习其声()

(3)技止此耳()(4)遂蛇行而入()《黔之驴》《当止不止》比较阅读答案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虎因喜 / 罔不因势象形 B.驴不胜怒,蹄之 / 聚柴以焚之

C.尽其肉 / 其如土石何 D.以为神 /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4.用原文词句填空。(3分)

甲文中,驴最初出现时,是一个“ A ”,最后被虎吃掉,是因为它“ B ”;乙文中,樵者最初遭遇老虎,处境“ C ”,最后用“ D ”的做法战胜了老虎。5.甲乙两文中的老虎形象各有什么特点?(3分)

参考答案:

1.(2分)(1)靠近,接近(2)熟悉,习惯(3)同“只”,仅(4)像蛇一样 2.(2分)B 3.(2分)黔地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驴)进入黔地。

4.(3分)A.庞然大物(0.5分)B.技止此耳(1分)C.窘迫(0.5分)D.(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1分)

5.(3分)甲文的老虎: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乙文的老虎:愚蠢鲁莽,有勇 无谋,急躁冒进。

苏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 篇6

1、重点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相关的特殊文言句式。

3、积累课内写作素材。

一、知识回顾

(一)文学常识

《楚辞》作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_____”。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二)实词含义

1、颜色憔悴

2、形容枯槁

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三)虚词用法

1、屈原既放

2、是以见放

3、何故深思高举

4、自令放为

5、渔父莞尔而笑

(四)课内外名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4、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5、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非志无以成学。

7、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9、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

10、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

(五)翻译训练

1、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迁移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称疾归。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①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嘉靖三年,世宗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 世宗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慎、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乃再杖七人于廷。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抵戍所,几不起。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永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视之。及年七十,还蜀,巡抚遣四指挥逮之还。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既投荒②多暇,书无所不览。尝语人曰:“ 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 故好学穷理,老而弥笃。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注】①大珰:大宦官。②投荒:被流放边地。

(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 论:判罪 B.施于小过,俾民自新 俾:使 C.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 执:司法官员 D.叩以疑义 叩:询问

苏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 篇7

“讲稿”中有一句平实而体察入微的话:“尽管课程结构是客观存在的, 但这种客观性仍然是人的主观选择的结果, 即课程结构所体现的是人们在价值判断之后的选择结果, 所反映的是人们对某种课程类型、某些课程内容或者特定活动方式的取舍,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课程结构是课程理念或课程目标的制度化存在方式, 是课程价值的物化形态。”所以, 一线教师必须胸有全局, 了解任教学科的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方能合乎课程设置目标, 基本正确地运用教材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

一.审视苏教版必修课课程的价值观

教育学即为人学。课程结构依于课程目标而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下的第一段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强调了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而“正确价值观”, 当包括本“纲要”中所说的:“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化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课程目标该以何种形式落实于具体的课程结构?“纲要”中的笼统阐述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而依据于此, 苏教版必修课教科书 (共五册, “必修一”至“必修五”) 编写以专题为基本结构单位, 以人文话题整合同一话题的若干篇课文。例如, “必修一”就是由四个专题编成的: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一书对必修一四个专题作了如此定位:“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属于‘人与自我’话题, 主要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本专题设计上强调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 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学习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全面发展方面的追求。”“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属于‘人与社会’话题, 主要学习方式为问题探讨。通过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 让学生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完善自我、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也属于‘人与社会’话题, 主要学习方式为文本研习。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习,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 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以及它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滋养。”“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属于‘人与自然’话题, 主要学习方式为文本研习。本专题旨在加强关于自然美的审美教育, 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 涵养心灵。”除了因为语文教材本所采用的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等本身已提供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材料, 具有了人文品质, 而苏教版以人文精神为专题编排, 对借助必修一教材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希望达到的大目标不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 而是希望学了相关的人文话题以后能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 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 让他们更好服务于全人类。

再具体以“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文言文为例。对《劝学》与《师说》两篇文言文, 教材的课文后的“问题探讨”是这样设计的:

1、《劝学》所劝的是什么样的“学”?作者为什么会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与“积善成德”?它对如何“学”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

2、在《师说》中, 韩愈有关“师道”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在他的心目中, “师”的标准有哪些?文章最后为什么赞许李蟠的“好古文”与“不拘于时”?

3、《劝学》和《师说》都是古代的论说文, 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主张, 用了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些论证方法的好处。

到了这一专题总结处的“积累与应用”相关的设计是这样的:

1、背诵《劝学 (节选) 》和《师说》, 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 从两文中各选几个你喜欢的语句, 就求学之道谈谈你的看法。

2、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 如《劝学 (节选) 》中的“劝”、“绝”、“假”, 《师说》中的“说”、“相”、“传”、“贻”等。利用工具书, 了解这些词的义项, 看看本书的注释是否有道理。类似的词, 两篇文言文还有一些, 请你再找出几个来。

可以看出, 这两篇课文由于课程价值观的不同, 与原来人教版教材要求 (由于手头无书, 暂时无法罗列) 相比, 潜在的教学理念的不同带来的文言文字词句等“言”的份额的减少, 对思想教育 (塑人) 要求所占份量增加。

教材突出人文性, 更是突出了课程设计者的强烈的主观认定!

问题是:这样的价值观下采用的必修课课程结构是否合理?

首先, 人文专题编排有学理性依据吗?看似新颖, 实则随意性很大。一是前后顺序既无文体分类, 也无知识难易度的区分, 更无思考深浅度的区分。“月是故乡明”为什么会安排在“获得教养的途径”后?为什么会安排在“必修一”?若说意在调动学生的爱乡爱国之情, 放在“必修五”是否也可行?“像山那样思考”也未必不可与“必修二”的“珍爱生命”专题换个位置。二是无知识体系,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必修一”至“必修四”中文言文编排为例, 共编入文言诗文33篇, 占总课文数97篇的34%。而目前, “高中生释读文言文的重重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文言知识的缺乏, 二是文史知识的缺乏。高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获得, 正依赖于这两方面知识的充实。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是获得相关语文能力的基础, 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本刻意不编入文言知识短文, 恰恰起了与‘能力培养’背道而驰的作用。” (2)

其次, 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是价值观养成还是语言学习?语文教学是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发育与成长。但是, 现实中人文精神缺失需要扭转时, 语文课承载的任务是否就要走向另一个极端?什么才是我们语文这一门学科的基本任务?笔者个人特别认同特级教师、苏教版教科书编写组核心成员唐江澎对语文课定位的一段话:“我认为, 还是要关注我们语文课的一些基本问题。我们必须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倾听, 学会规范陈述, 学会有意义地阅读, 学会规范地有创意地写作。反复强调这一点, 就是语文课不同于思品课的基本点。简单一点,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思品课解决观念与认识问题, 语文课不仅要有正确认识, 更要把正确认识规范地表达出来。读, 必须讲究方法;写, 必须符合要求。”———语言文字本身才是我们语文课课程结构承载的基本形态!

行文至此, 已可看出苏教版由于课程价值观过于偏重思想情感教育, 只采用人文专题形式支撑课程结构带来的弊端———课文选择随意性较强, 基本放弃陈述性知识的逻辑体系, 也不太考虑学生能力养成的梯度安排。

二.反思苏教版必修课课程的过程观

有研究者认为:“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 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 教师即课程, 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 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 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的主体。” (3) 其实, 课程观求全的表述仅是理念的引领, 不可机械搬用的。

(一) “教师即课程”

尽管“教师即课程”一说意在教师大胆整合课程资源, 发挥主体性, 但过度看重教师整合资源的作用, 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把教材编写本有可能解决的部分问题转嫁给一线教师, 增加了工作强度。王荣生教授曾做过一项调查:教师每天用于备课的时间, 高中老师多为4小时, 初中老师多为2小时。而这些认真备课的教师的主要精力花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选文, 揣摩教材编者意图, 根据需要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目前的教材编排不管苏教版、人教版还是哪教版, 教师要讲高效, 任务都是繁重的!

笔者在2006年9月给所在县高一语文教师开苏教版高中语文培训讲座时, 曾以“月是故乡明”专题为例, 以不同的课程目标, 作出不同的整合。

按对散文文体的分析鉴赏能力的培养来处理“月是故乡明”专题。因为散文种类多, 如果想面面俱到耗时太久, 学生也容易腻。所以笔者仅抓重点:

1、以《想北平》为例, 先明确抓取文章纲要之法——重视标题、找出关键句等。从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等描述中如何抓出关键句。当然, 既然上这一课了,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 过程中还是得重视创设情境, 体味老舍的语言风格。不能真像高三一样, 直奔操作方法, 只要骨头不要血肉也是不行的。可以把柯灵的《乡土情结》作为课外训练作业。

2、以《读本》中的《我的空中楼阁》为例, 重在品味抒情散文中景物描写, 。可以用读本中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中的景物描写作为比较阅读材料, 比如说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的区别。

3、以《前方》为例, 重在养成如何在语境中品味哲理句。

4、以《我心归去》为例, 重在明确如何体察作者的思想感情。

5、《故都的秋》《今生今世的证据》作为精读的定篇来上。

6、最后专门来一节练习课———一测阅读理解的速度, 二测阅读理解散文的程度。

按编者意图以人文话题为重心的整合处理:

1、上《想北平》, 一读再读, 感受故土深情;

2、上《我心归去》, 除理清思路, 品味重点句外, 重在思考文章在反映家园之思主题上的独特之处。

3、上《前方》, 重在理解“人生是一场苦旅”的深刻内涵。

……

先印发以“家园”为话题的美文阅读材料, 后就“家园”的人文话题开场起总结作用的讨论课。

当然还可以有别的目标指向的设计处理方式, 并不限于散文鉴赏或人文话题“思乡爱国”的情感涵养这二个目标。这时课程设置随意性的另一面优势也体现出来了: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度相对较大, 若有足够的经验支撑, 则可视生情需要, 对同一课程结构采取不同的处理。

(二) 课程双主体

既然课程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教育经验性体系”, 现在所提的师生双主体就比上世纪八十年代钱梦龙先生所提倡的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一说有了质的不同。因为分“主导”与“主体”, 加上我国原有师道尊严的传统, 往往教师仍照搬原有的“一言堂”来“主导”课堂。

苏教版语文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专题的内容, 以探究为核心, 设计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如“珍爱生命”专题采用了“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 “慢慢走, 欣赏啊”采用了“活动体验”的方式, 此外, 针对一些专题内容的特殊性, 还采用了混合的呈现方式, 如“和平的祈祷”就采用了“研习·探讨·活动”三种学习方法。“文本研习”是指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读, 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对文本进行感悟和思考,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问题探讨”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老师和同学彼此交流见解, 进而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培养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活动体验”是指围绕学习材料开展语文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 在活动中思考, 在活动中探究, 掌握语文知识, 培养语文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这三种学习方式各有侧重但又彼此交叉, 往往“研习”中有“探究”, “探究”中有“体验”, 而“体验”又离不开对问题的思考和“研习”。三者相对独立, 却又殊途同归, 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苏教版人文专题下的课程结构这样的设置更有利于扭转我国历史因素造成的学生惯于被动接受的不利局面, 实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综上, 笔者认为,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课程结构特色鲜明, 建议在保持“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的前提下, 适度补充知识系统性材料, 适当增强人文话题的内在逻辑顺序, 体现全人发展的课程观!

参考文献

①此处与下文凡未标明出处的引文皆引自宁本涛老师的《教育学原理》讲稿。

②於松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言课文编辑缺陷指陈》, 《科学教育》 (2008, 01) , 第29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 篇8

【摘要】初、高中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的基本素养要求不尽相同,特别是因初中学生自身特点而淡化、弱化某些语文能力,使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这些都凸显了初、高中教学衔接研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并研究该问题,对完善教育教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更好地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模式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初、高中新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而新课改下的初、高中文言诗文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断层,造成初、高中语文文言诗文教学面临着“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

一、初、高中语文文言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初、高中文言文学习的目标不同,课程评价标准也不同

初中属九年制义务教育,受学生年龄特征等限制,在能力方面要求较低。这就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大部分要求低难度的,是简单知识型的,能力型的很少。

仔细分析初、高中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评价建议,发现初中课标明确规定淡化语法知识,尤其是文言文中的语法知识。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对即可,这样,造成升入高中后的学生文言学习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了。而久在高中的教师却觉得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学生却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不知所云,造成了前后不衔接的局面。升入高中后,部分学生仍然延续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定势,过多地依赖老师,掌握知识以机械记忆为主。

(二)中考、高考的命题因缺乏沟通,文言诗文考试导向不尽相同

鉴于现行国情,新课改并没有实施到位,多年来教师和学生们都不得不随着中高考两根指挥棒而舞。因缺少沟通与交流,中、高考命题方向不同,也直接导致了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两重天。中考的文言诗文阅读立足于课内,高考则摒弃课内,选择课外。中考只考实词,不考虚词,而且实词解释一般源于课文下面注解,句子翻译也不外乎课下注解中出现的几个重点句子。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时无须在枯燥的文言文语法知识与句式上大费周章,即便平常掌握不好,中考总复习时跟随老师们“临阵磨枪”亦为时未晚。而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材于课外,试题灵活,涉及知识点繁多,这样不统一的命题导向往往会给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走向迷茫,不知该如何学习文言文。

(三)文言诗文教材缺少循序渐进的编写,编排设计各异

初中文言诗文大多篇幅短小,内容多以故事性、哲理性的散文为主,较为浅显易懂。而高中尤其是高一所选的文章多为先秦散文,课文篇目增多,难度加大,知识点较多,其中不乏一些晦涩难懂的文章。虽然高中课标也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但这里的“浅易”不是初中的“浅易”了。如果按照知识积累的循序渐进性,在编排初中教材时能适当地考虑与高中课程和谐衔接,让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逐步内化部分文言特殊现象,那进入高中进行文言文学习就容易多了。

二、寻找行之有效的衔接方法

初、高中文言诗文教学出现断层,学生接受效果差,并对文言文产生畏难情绪和疏离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借助新课改之风,寻找行之有效的初、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并把两者有机衔接、结合,是当务之急。那什么是“初、高中文言文的衔接”?即指在保持、强化学生初中已有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进一步寻找符合高中文言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或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

(一)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相继补充语法知识

学生的语法知识是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他们的语法概念不清。分不清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学生比比皆是,更不用说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了。而高中的文言诗文学习如果没有语法知识作为依托,那么,文言虚词、词类活用以及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的学习根本无从谈起。为了让学生能顺利过渡到文言文语法学习,我们课题组老师经过讨论研究,大都认为在高一的文言诗文单元教学开始之前,应给学生补充词的分类、句子成分这些语法知识。实践证明,在了解词性、弄清了主谓宾定状补这些知识点后,学生对文言诗文中的虚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这样的衔接教学为学生进行系统的高中文言文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归纳整理初中文言诗文语法知识点,做到温故知新

高中语文学习是初中阶段的延伸和提升,文言文的学习也这样。引导学生将初中阶段所学的文言文按照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类型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让已学的文言文内容与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和谐衔接,可温故知新。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回顾已学,重获新知,帮助学生从初中所学自然过渡到高中所需。高中文言文学习中在涉及一些语法知识时,学生也不会感到生疏突兀了。

(三)要加强文言文学习的学法指导,及时总结

初、高中的文言诗文学习同中有异,初中强调知识的记诵积累和整体感知,是粗线条的。而高中的学习是系统化的,它要求学生要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就强调学生在平常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做好知识点的归纳和整理。

(四)教师要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加强理论学习

实际操作中,感到教学中需衔接的不仅是初、高中的文言诗文,我们应在大语文观的理念引导下,把初中与高中的整体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推及开来。

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有不拘一格的勇气,敢于突破框架,走出课堂,采用如文学知识竞赛、情境教学法、排演课本剧等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其次,初高中教师要多相互沟通、合作,使初高中语文教学能够找到一个可操作的衔接点,达成顺畅地过渡与提升。教育主管部门也应积极行动起来,有计划地组织初、高中教师的联谊或相互观摩学习活动,组织并形成广泛的课程资源反思与交流、分析与提高,这既是尽快适应新课改,顺利完成初中高中衔接教育要求,也是全面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并实现人民教育意志的必然要求。

上一篇:游千佛山作文下一篇:计量经济学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