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2025-0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精选10篇)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篇1

为推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遏制歪风邪气的滋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经镇党委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促

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以完善文化设施,改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为突破口;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素质,为构建和谐镇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年初对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作了部分调整,调整后如下:

任:贺玉良

副主任:胡咏新赵向发

成员:胡乐群黄清贵

段威特冯雨洁张向前

向迪锋周佳春张恩奇

刘志军黄双燕

镇文明委办公室设在文化站,段威特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三、主要内容

1、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市县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传统美德和先进思想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2、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各村要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广泛开展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和文明新风的宣传活动,引导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吸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寓教于乐,使其在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3、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农户评选活动。本年度评选镇级文明单位2个,文明村3个,每村1—2户文明农户,评选活动依照村推荐、镇决定、后公示的步骤实施,并接受社会监督。各单位、各村要认真组织好本次评选活动,在全镇营造一个争先进、学先进、促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四、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4月)

1、召开镇文明委工作会议,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2、召开全镇动员大会,要求各村各单位健全精神文明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

3、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民心。

(二)申报评选阶段(4月—10月)

各单位、各村根据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农户的标准,切实抓好创建工作。具体步骤为:

1、各村开展自评活动,对符合文明农户创建条件的家庭进行审查推荐,并于10月31日前向镇文明委申报。

2、各单位、各村对照评选标准,准备好创建材料,于10月31日前以自荐或管区推荐的方式向镇文明委申报。

(三)验收阶段(11月份)

镇文明委对各创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会议集中研究评比,最后将结果进行公示。

(四)总结表彰(12月份)

镇精神文明委员会根据检查验收结果召开总结大会,对镇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农户的获得者进行通报表彰。

五、工作要求

1、搞好宣传发动。各村、各单位要自觉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摆上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文明氛围,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2、落实目标责任。各村、各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把创建工作作为本单位工作的重点来抓。要根据全镇的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篇2

一、乡镇文化建设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各级领导对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 农村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力度不断加强, 农村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文化品位逐步提高, 民间传统的社戏、龙灯、庙会等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逐渐复苏, 民间文化队伍发展壮大, 民营文化渐成主力军。但由于地理的、人文环境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一些乡镇的文化建设管理相对滞后。

1、文化基础设施薄弱, 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

由于乡镇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政府文化建设职能缺位, 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文化宣传滞后, 使一些乡镇文化建设处于“无阵地、无队伍、无作品”的“三无”状态。目前乡镇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太少, 一些农村的电影院、文化馆、图书室都变成了商店、旅社、个体摊位;描写农村生活, 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学精品越来越少。“三下乡”活动进行的次数少, 电视节目繁多, 但真正关注农业技术、农业法规以及农经信息方面的电视节目少;出版社“三农”图书积压, 但是农民不方便看到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书籍。由于文化设施短缺, 农民谈天喝茶搓麻将, 劳作经商打扑克, 也因此诱发了赌博现象的产生, 败坏了村风民风。

2、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不同程度的存在。

乡镇的文化专业队伍缺少、文化生活相对单一, 加之缺乏对乡镇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 引发了不良社会风气蔓延。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乘虚而入。一些地方出现诚信缺失、道德缺失, 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丧葬攀比风气较为盛行。这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目标不相适应。

二、创新乡镇文化建设管理的对策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 建立健全各项促进机制和鼓励政策是推进我国乡镇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1、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

认真落实有关文化发展的支持政策, 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力度, 把文化资金纳入到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当中, 建立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考评机制, 保证合理安排、重点投入、提高使用效益。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以乡镇为依托, 以村组为重点, 以农户为对象, 发展乡 (镇) 、村文化基础设施,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整合利用现有的乡镇文化站、村 (社区) 文化活动室和万村书库等文化设施和资源, 建立农民需要、富有特色、“一室多用”的文化活动室。同时, 在人口较集中的有条件的村庄 (村民小组) 建立农家文化院, 逐步形成镇有文化站, 村 (社区) 有文化室、组 (村庄) 有文化院的三级文化阵地, 为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开展农村电影放映活动, 放映以爱国教育、农村改革发展等为主题的电影。积极探索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方法、新模式, 在全面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的基础上, 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放映质量, 丰富乡镇农民群众的生活。对现有的万村书库要充实图书室藏书。充分发挥板报橱窗、文化墙等文化阵地的作用, 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和渠道, 丰富农民精神生活, 改变农民精神面貌。

2、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实践证明, 农村文化阵地, 如果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它, 落后的文化就会占领它。因此, 必须发挥文化活动的教化功能, 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 有效地帮助他们抵制封建残余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要深入推进平安村镇建设, 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和科普教育, 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 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 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推进廉政文化教育进社区, 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邻里关系。

3、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要求, 利用节日和集市, 组织开展花会灯谜、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读书征文、体育健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发掘民族民间文化,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着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乡土特色的文化活动形式, 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文化品牌, 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二是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 组织开展“唱红歌、读好书”活动, 深入进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宣传教育。开展“爱祖国、建家乡”主题实践活动, 激励和引导农民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乡镇或村组为单位, 按照业余自愿、形势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要求, 充分利用庙会、灯会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民间艺术展评、体育运动会等文化活动, 使农民在参与中抒发情感、愉悦身心。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 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 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4、组织专职队伍, 提升文化管理水平。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建设工作, 需要社会各方面参与其中, 这就要求在具体实践中, 具有先进文化管理理念的人才协调管理文化工作, 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因此, 必须加大选拔、培养力度, 造就一支乐于做文化工作、善于做文化工作的农村专职文化队伍。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稳定和发展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 把文化名人组织起来, 把业余的文化爱好者发动起来, 把文化骨干队伍建立起来, 加大对农村文化骨干、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 形成文化人才的集聚基地。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积极鼓励文艺工作者和文化名人成为职业文化继承人, 制定和实施优秀文化人才的奖励办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 由各级政府每月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开展民间艺人职称评聘工作,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等。

5、规范农村文化市场。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篇3

近年来,温泉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乡镇,打造特色旅游名镇”的指导思想,把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努力在“生态、绿色、健康、平安”上做文章。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全镇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高度重视 形成创建合力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遵循“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的发展理念,明确提出了“全镇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支持”的创建口号,举全镇之力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为使创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镇党委、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行政村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温泉镇创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工作实施方案》,并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专题党政联席会,听取汇报、督促进度,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聘请人大代表、离退休老干部和知名人士担任创建顾问和质量监督员,建立健全了镇村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从而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社会共同参与配合的强大合力,有力的促进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广泛宣传

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温泉镇始终把强化宣传、增强全民创建热情作为搞好创建生态文明乡镇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召开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动员大会,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作动员报告。随后,又相继召开了城镇绿化、河道治理、整治镇区环境、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等各项创建专项工作动员会、促进会,深入基层广泛动员。二是采取宣传车、板报、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引导,把创建工作宣传到千家万户。三是在镇区主要街道和各行政村醒目位置悬挂横幅,设置宣传版面。四是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以喜闻乐见的载体赋予创建工作新的内涵。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了全民的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和创建意识,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为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突出重点,努力提升创建质量

(一)坚持科学规划

镇党委、政府按照“抓框架、夯基础、抓配套、强管理、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规划起点高、建设品质高”的原则,经过反复论证,找准温泉定位,确定了建设“旅游名镇,经济强镇”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高起点编制城镇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2011年,温泉镇聘请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专家,对温泉度假区旅游发展进行了高标准规划。2012年,根据汝州市“西村”建设的新形势,又编制了《温泉镇环境规划》、《温泉镇镇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委托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编制了《温泉镇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将温泉镇定位为汝州市的市域副中心,以观光旅游、休闲疗养业为主导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镇区规划面积达近10平方公里,为温泉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必要条件,也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根本所在。近年来,我镇不断完善道路、电力、供水、排水、绿化等配套工程,先后对温泉镇区实施了集中供水管网配套设施建设和供电设施改造升级,对镇区垃圾中转站进行了迁建,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总投资400万元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正在实施,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温泉镇区排水工程项目将于今年实施。为进一步改善温泉交通条件,汝州市2012年规划实施了温泉迎宾大道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全线贯通,二期工程年内开工建设。今年,又确定了规划实施西村核心路干防汛路扩宽改造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征地工作,温泉国际旅游休闲度假村的承载力、吸引力得到明显提升,为西村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抓好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抓治理。抓好北汝河及牛涧河治理工作,逐年实施河岸绿化美化工程,逐步形成生态型、休闲型的沿河景观。加大农业污染治理力度,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严格控制化肥、农药污染。二是抓保护。全面开展生态绿化,共完善农田林网 15000亩,新建农田林网20000亩,绿化沟、河、渠100公里,累计植树12万株。被授予河南省平原绿化模范乡镇和汝州市林业生态创建先进乡镇。亿林生态园、硕果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等生态休闲农业项目的实施,实现了观光农业和温泉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三是抓建设。在镇区新建了垃圾池,设置了垃圾箱,铺设排水管道(暗渠)2000多米,全镇农村累计建垃圾池60余个,建沼气池400多个,铺设排水管道8000多米,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温泉、骆庄、赵庄等3个行政村被授予 “省级生态文明村”,程庄村等5个行政村被授予“平顶山市级生态文明村”。

强化镇村环境管理

一是加强农村环境管理。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大力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坚持路到哪里就管到哪里,做到有路有树有人管,确保了村庄主要道路平整,两侧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无露天粪坑,无污水横流现象。二是加强镇区环境管理。专门成立了城管队伍和环卫队,加强对镇区环境的经常性管理,对沿街各单位、商户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主街道垃圾日出日清。同时,加大镇区环境集中整治力度,今年先后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5次,实现了镇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三是加强污染源管理。坚决做到不上“十五小”和 “新五小”工业项目,所上项目环保审批率达到100%。同时抓好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我镇秸秆禁烧工作连年受到市政府的表彰。四是培育文明乡风。结合温泉实际,组织开展了首届五好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评选活动,目前,评选活动进展顺利,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反响良好。通过活动开展,群众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为进一步提升生态乡镇创建水平,深化创建效果发挥了积极促进和推动作用。

以创建促工作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生态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对温泉镇的各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汝州市“西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今年以来,汝州市重点项目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城和温泉观光医疗主题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在二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2012年以来又先后有温泉皇家颐养老年公寓、盛唐商业街改造、硕果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等一批超亿元的项目顺利落地并开工建设。依托温泉产业优势,总投资2.8亿元,规划安置人口7000人的温泉社区项目今年也将开工建设,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作者单位:汝州市温泉镇人民政府)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篇4

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省级文明镇创建为抓手,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实现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突破、大提升,为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以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

点,着力提升全镇文明素质

1、加强群众文明素质教育。以省级文明镇创建知识宣传为重点,以改变生活陋习、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引导为核心,全面开展群众文明素质教育培训,采取专题培训、主题活动、问卷调查等形式,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礼仪传播和公益广告宣传五项行动,着力提升文明素质。

2、推进“道德讲堂”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着力解决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两大突出问题,切实抓好机关、企业、行业、学校、各村等五类“道德讲堂”建设,结合文明创建活动,采取邀请专家学者或先进典型人物讲,利用身边的凡人善举、鼓励和引导群众自己讲等形式,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尚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

3、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十佳文明公民”和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专题活动,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帮扶救助和关怀关爱活动,弘扬社会正气。

二、以省级文明镇创建为主线,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举镇一致创建省级文明镇。对照省级文明镇创建测评指标体系,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完善、镇容环境卫生整治、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市场环境美化、“窗口”单位服务水平提升、创建文化活动开展、宣传氛围营造、创建资料整建等九项重点工作,突出市民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激发全民参与创建热情两个核心,提高创建指标达标率。

5、大力推进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成立水沟镇志愿者协会组织,协调指导全镇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 “文明创建—我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志愿组织和优秀志愿者,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会风气。

三、以实施“八大工程”为抓手,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6、完善未成年人管理帮教长效机制。大力实施德育教育、楷模塑造、爱心呵护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八大工程”,建立季度督查、评优树模、目责考核管理长效机制。继续为未成年人办好“十件实事”,实施“绿色电脑进西部”和“帮扶助学”工程,组织社会力量做好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教育与帮扶,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

7、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在我镇燕伋小学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校园文化建设、文明习惯养成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组织实施“我为创文做贡献、争做文明小公民”、“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奉献爱心”、“开展志愿服务、争当十佳少年”等道德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在社会实践中塑造良好品德,在全镇表彰命名一批“美德少年”、“文明小公民”。

8、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环境。持续抓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在学校开办家长座谈会,抓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我镇的文化馆、图书馆常年向未成人免费开放,建设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

四、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目标,提升城乡群众幸福指数

9、搭建群众参与平台。依托我镇各村休闲广场,采取“组织推动、班社带动、群众互动”的形式,抓好农村“美丽千阳——我的舞台”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组织开展民间班团队社戏曲展演、欢乐激情广场舞表演、全民健身运动、节庆纪念主题活动、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等五大宣传文化活动,形成群众广泛参与的百姓大舞台。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篇5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直接面对群众,面对农村,我们要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抓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能以牺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来获取经济建设的一时发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镇党委通过组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等活动,同时利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载体,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各村经济建设也取得了较快发展,村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二、主要工作做法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注重强化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群众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在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基本做法。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镇党委、政府能及时成立了镇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调整充实人员。各村委会(社区)也相应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进一步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指导各村委会、村民小组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村规民约中,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扎实搞好宣传发动。围绕开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学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利用两干会、基层干部会、群众会等方式,对农村干部和农村群众进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题辅导,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群众中入脑、入心、见行动,让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规范农民的道德和行为。

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各级各部门都在狠抓经济建设,这就容易让人产生误区,单纯把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衡量一个地方工作成绩优劣的标准,从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了一种口号,雷声大,雨点小。二是形式单一,更多的是学习上级文件,照开各种形式的大会、小会。三是现在农村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明辨事非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地方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盛行,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无不彰显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已成为了我们当前农村工作的迫切需要,成为了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1、领导要重视。要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空间,不要只把它放在口头上、文件上,讲一些空话、套话,流于形式,而是要结合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实际,把工作落实到行动上,要在致力于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上下功夫,要把群众的满腔势忱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凝聚到建设富裕、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

2、要着力于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一切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劳动者。因此要抓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我认为首要的是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现阶段我们要利用各种资源,不拘形式开展培训,教育农民要克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树立敢闯敢干、开拓创新的观念;克服“金窝银窝不如自已狗窝”和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的思想,树立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观念,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观念;克服盲目乐观或畏难消极思想,树立脚踏实地,迎难而上的观念,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同时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使农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要加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二十字方针的教育,改变农村社会的不良风气。

3、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多渠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结合我镇实际,要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书屋的作用,加强对网吧、KTV、茶馆等的检查、监督力度,坚决村绝“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对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侵蚀。

4、要创新工作方式。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融

入各种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中,从大处着眼,从小入手,寓教于乐,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是要以“讲文明树新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主要内容,搞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二是充分发挥老年协会、老体协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在节假日开展活动,弘扬真、善、美;三是培育先进典型、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先进人物的鼓舞和带动作用。四是继续开展“三下乡”活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能只停留在学文件、开会宣传,听听广播上,要多形式开展活动。

5、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加大投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加大对农村文化活动队伍的扶持力度。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核奖励机制。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工作者,我们要认清形势,推陈出新,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力争将此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篇6

20xx年,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一个根本,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两条主线,即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文明长廊建设;突出三大创建,即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开展四项活动,即大力开展“中国梦”主题实践、宣传贯彻讲文明树新风、志愿者服务、文化惠民活动;实现“五大提升”,即提升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城镇文明程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城乡文明统筹发展水平。

一、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不断提升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1、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贯穿、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建设“和谐水洛”为中心,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和谐水洛〃我能行”道德签名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坚持以学雷锋活动为重点,以“做文明有礼的水洛人”为主题,精心组织开展“雷锋精神学习宣传日”活动,积极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引导、文明餐桌和文明传播行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活动,大力宣传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激励全镇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营造爱国、守法、诚信、敬业的社会环境。

2、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活动,加强各类道德讲堂建设。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宣传我镇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积极建设七类道德讲堂,同时开办“道德大讲堂”、邀请道德模范作报告、谈体会等形式,全方位展示道德模范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引导干部群众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努力营造人人争先进、争当模范的良好社会风尚。

3、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着眼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和公民道德宣传日为载体,通过举办文艺晚会、民间民俗艺术展、社火秧歌调演、经典诗文诵读等节日民俗活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深厚内涵和宝贵资源,倡导文明、和谐、节俭的理念,丰富市民节庆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突出传统节日的人文关怀。

4、着力组织“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组织开展“百网万场爱国歌曲汇演”、“学校社镇乡村爱国歌曲传唱”竞赛和“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推出一批歌颂党、歌颂伟大祖国、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群众好的主旋律。结合全镇广场文化周活动,组织开展全镇“爱国歌曲大家唱”文明成果展演暨宣传文艺汇演活动,形成群众性传唱红歌的浓厚氛围,把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在报纸、电视网络、公交车、镇、村播放制作“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并实现全覆盖。

(二)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深入开展文明细胞创建活动。

1、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美丽乡村”为主题,制定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新农村创建活动,推广“六争六评”活动,按照“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建设新环境、发展新文化、打造新品牌”要求,把增收致富、村容村貌、社会治安、社会风气、文化教育、科学普及、计划生育等工作纳入创建内容之中,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开展乡风文明评议和道德监督,推进村规民约、婚育新风、文明礼仪、绿色生活进农家,全力打造一批文明生态新农村。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加强农民群众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破除陋习,消除各种不正之风。积极开展“和谐五星”、“十大孝子”、“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形成村与村之间、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的风气,形成孝敬老人、重视弱者的风气,形成开放包容、顾全大局的风气,努力培育特点鲜明、内涵丰富的文明村风。

2、全面推进文明社镇创建活动。围绕“文明、绿色、平安、和谐”的要求,积极开展以“创建文明乡镇、争创文明村社”为主题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提高社镇服务群众、引领文明风尚的能力。

3、加强文明长廊建设。以“四新”竞赛为载体,深化镇村公路文明长廊示范段创建,进一步巩固拓展创建成果,打造文明长廊品牌,建立文明长廊建设长效机制。

4、精心组织实施精神文明惠民工程建设。切实加强“空巢老人爱心服务站”、“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建设,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5、精心开展“五个一”(一堂一队一牌一桌一传播)创建活动。今年镇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要紧紧围绕“一堂、一队、一牌、一桌、一传播”的“五个一”重点来开展,“一堂”是指建好用好道德讲堂,“一队”是指建立常态化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一牌”是指悬挂与环境相融合的尊德守礼提示牌,“一桌”是指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一传播”是指建立有效发挥作用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小组。

三、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20xx年“水洛好少年”评选推荐活动,开展以“心向党、跟党走”为主题的歌咏、经典诵读、校报校刊评比等系列活动,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网上祭英烈、向国旗献礼、童声里的中国、中华是我家优秀童谣征集传唱等系列活动和以“爱父母、敬师长”为主题的文明小博客评选等活动,不断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引向深入。在辖区各小学生中开展“洒扫应对、认星争优、日行一善”和清明、六一、国庆网上向国旗敬礼签名寄语活动,开展以争当“尊师星、孝亲星、学习星、助人星、劳动星”为内容的“五星”道德小标兵创建活动,树立一批未成年人身边的道德楷模。开展“书香水洛”全民阅读活动,树立一批“书香校园”建设的先进典型。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认知和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积极开展“红色夏令营”活动,让未成年人在寓教于乐中快乐成长。

2、强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加大文化市场管理整治力度,综合运用教育、行政、法律和技术等多种手段,推进镇辖区内网吧、荧屏声频视频、校园周边环境的净化工作。加强社会监督,完善举报制度,充分发挥“五老”人员和志愿者的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努力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3、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有效衔接的“三结合”工作运行机制,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立足未成年人“12件实事”的办理,全镇各镇属单位、学校、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年内力争帮扶的未成年人办一件实事、好事,真正形成社会化的共建共帮机制。在全镇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美德少年等评选表彰和宣传推介活动。

(四)以学雷锋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志愿服务活动。

1、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普及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在全社会培育志愿服务文化。结合实际制定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方案,通过悬挂横幅、新闻报道、言论评论、群众讨论等多种形式,利用手机短信、网站公告等现代传播方式,广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进展、经验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努力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浓厚舆论氛围。

2、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加强对文明志愿者的造册建档工作,全面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加强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志愿服务资金募集、投入保障和优秀志愿者奖励机制,为志愿者服务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对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进行表彰奖励。

3、努力开展“志愿我先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宣传普及“奉献他人、提升自我”志愿服务理念,把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学习雷锋做为志愿者的自觉精神。加强镇村志愿文化服务,推进城乡基层文化建设。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社会秩序志愿服务,维护公共场所、楼院小镇、公共交通、大型活动环境秩序,维护广场绿地、花草树木、公共场所的生态环境。加大农村志愿者队伍建设,倡导就近、就便开展志愿服务,积极鼓励城镇志愿者到农村开展志愿服务。

4、广泛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为我镇困难群众、空巢老人、残疾人、农民工提供生活料理、医疗保健、法律援助、信息咨询、心理疏导、文体娱乐、爱心家教等方面的服务。大力开展关爱社会志愿服务,积极参加公共秩序维护、文明交通、平安建设志愿服务,引导人们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大力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普及环保知识、清洁环境卫生、关爱自然、植绿护绿志愿服务,创造绿色、清新、宜人的生活环境。

5、开展身边雷锋评比活动。结合“感动甘肃”评选、“十大陇人骄子”、“感动庄浪”创评等活动,大力开展身边雷锋大评比活动,积极培育雷锋式的先进典型人物。

6、大力推进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发展农村志愿者,每村建立一支社会志愿者服务队伍,逐步建成覆盖全镇农村的志愿者服务体系。动员各类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孤鳏寡等特殊群体结对帮扶。抓好农村“空巢”老人爱心服务站和“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建设,逐步实现国道、省道沿线行政村全覆盖。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科学化水平。

1、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镇文明办工作规范化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提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篇7

(1) 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显著增强。近年来,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 四川省出台了有关进一步健全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专门文件, 细化了政策措施。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与四川省农业厅一道编制乡镇推广机构条件建设规划, 四川省财政厅与四川省农业厅一起落实基层农技推广补助资金。据统计, 2009年以来, 全省投入中央预算内资金8.84亿元支持168个县 (市、区) 建设3 238个乡镇推广机构, 中央和四川省财政投入资金3.52亿元对全省174个农业县的农技推广工作进行补助。

(2) 法律保障进一步强化。我国的《农技推广法》经过近20年实施后重新进行了修正, 已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确立了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定位, 对机构设置、管理体制、人员编制、岗位设置、上岗条件、考评制度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对农技推广保障措施增加了5个方面约束性规定, 这也是新法的一大亮点。该法明确了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农技推广机构、推广人员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3)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的需求十分急迫。一是土地产出率不高, 迫切需要大力普及先进适用技术挖掘生产潜力。四川省粮食平均单产水平较全省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低184kg, 与全国高产创建水平相比差距更大, 农机化发展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二是生产对象和主体发生深刻变化, 迫切需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方式。一方面要求我们加快调整转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另一方面迫切需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三是农业粗放经营的基本现状, 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同时, 信息化加快发展和向农业的日益渗透, 更加需要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引领农业生产方式革新。

(4) 工作进展不平衡。从当前各地推进情况看, 与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新修正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相比, 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工作进展缓慢。据统计, 四川省至今还有20个县未出台川委办[2011]29号文件贯彻意见, 严重影响了改革与建设进程。二是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在有限的编制条件下提高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确保专编专用显得尤为迫切。三是条件建设进展迟缓。主要是地方配套投资基本未落实, 建设用地、工程选址等落实难, 有的地方仍然存在等、靠、要思想, 政策层面已经解决的问题至今未能争取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四是运行管理创新不够。一些地方没有将公益性职能细化分解到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 严重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

2 明确工作重点, 进一步加强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1) 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一要完善机构设置, 各地要围绕产业发展需要, 因地制宜设置乡镇或区域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二要明确机构职责, 各地要将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植物疫情监测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等公益性职能分解成具体任务, 细化量化并落实到每个机构和每个农技人员。三要理顺管理体制, 各地落实“服务在乡、管理在县、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管理。四是规范机构名称和标识, 机构标识由农业部统一设计发布全国统一使用, 机构名称按“行政区划名称+行 (专) 业名称+通用名称”予以规范达到全省统一。

(2)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一要加强岗位管理。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需要和人员编制情况, 按照因事设岗、以岗管人、优化组合的原则, 完善岗位设置, 明确岗位名称、职责任务、任职条件, 实现农技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二要强化农技人员聘用管理。全面推行聘用制度, 严格执行用人标准和聘用程序, 完善聘用合同管理办法, 规范对农技人员的聘用管理。三要推行乡镇农技推广准入制度, 按照新法要求规范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的上岗资格, 并按核定编制、规定程序尽快配齐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四要全面推行农技推广岗位证书管理, 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单位负责人必须具有农业专业技术职称和农技推广岗位证书, 只有具有农技推广岗位证书的工作人员才能竞聘农业公共服务职责岗位。

(3) 进一步加强条件建设。一要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 区分轻重缓急, 统筹考虑安排。二要抓紧落实地方配套, 中央下达的条件建设项目实行的是定额补助, 各地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 抓紧落实地方配套、建设用地及其他相关配套政策。三要严格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规定, 加强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 规范执行工程招投标和设备采购程序, 落实工作责任, 确保建设项目质量和进度。四要认真落实项目信息统计季报制度, 及时将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项目投资安排使用情况和建设成效等报送四川省发改委、省农业厅。

(4) 进一步创新推广运行机制。一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打破部门、行业界限, 统一配置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资源, 统筹各方面农技推广力量, 构建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二要全面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 完善县级首席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制度, 加强对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指导, 明确乡镇农技人员责任, 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全覆盖。三要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 坚持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介制度, 大力推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民田间学校等服务模式, 强化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的有机衔接, 与粮油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扩面推进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等结合, 开展“四新”示范, 促进“六良”配套, 指导农业灾害应急处置。四要促进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发展, 积极支持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到县域内建立试验示范基地, 集成、熟化、推广农业新技术成果;要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 引导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 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为农民提供农资统供、统耕统种统收、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产品统购统销等全程服务。

(5) 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延伸绩效管理。一要进一步健全工作考评机制, 科学制定考评方案, 细化实化考核指标, 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平时考评与年度考核相结合, 加强对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履行、工作目标实现、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考评。二要以岗位职责、聘任合同、年度工作目标、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依据, 对农技人员实行县级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考评, 科学确定考核权重, 不断增加服务对象考评分值比重, 把考核结果与岗位绩效工资、农技推广补助、职称晋升等挂钩。三要加强延伸绩效管理, 重点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乡镇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实施等进行绩效考评, 四川省将对考核优秀的县 (市、区) 给予通报表扬并适当增加下一年度资金安排, 对考核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减少资金安排直至取消项目资格, 按规定收回未按时完成条件建设任务的基本建设项目投资。

3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措施保障

(1) 强化协同配合。各级农业部门要把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 抓紧研究制定贯彻法律的工作方案, 明确目标任务, 落实工作责任。四川省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贯彻实施工作通知, 对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共同研究解决相关具体问题, 市、县各级也要建立相关制度, 加强沟通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2) 强化支持保障。各地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人大的支持,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长效机制。要认真落实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切实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乡级农技推广机构履行法定公益性职责所需工作经费, 明确县级财政承担的比例并依法纳入预算。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落实乡镇机构条件建设项目的地方配套, 确保圆满完成中央下达的建设任务。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投入, 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

(3) 强化工作落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 积极响应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省厅农业科技服务三深入行动, 在转变作风抓落实上下功夫, 一件一件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一步一步在落实中推进工作, 抓住当前机遇, 进一步加强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不断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 强化督导检查。2013年上半年国务院办公厅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地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2012年中央1号文件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四川省有关部门也将组建联合督查组, 对各地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市、县各级农业部门要向当地政府主管领导汇报, 提前做好工作准备。市级要加强对县级工作的指导, 狠抓落实。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篇8

2008年以来,我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和谐创建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乡全面启动了“美好家园”行动,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上取得新突破,为扎实推进全乡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

一是乡上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书记、乡长为组长,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各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二是各村、场镇各单位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面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乡上出台了开展“美好家园”行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四是结合区上标准,乡上制定了争创的具体标准。

二、广泛宣传动员,共同参与

我乡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是围绕“美好家园”行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在社会做“诚信公民”,在家做“诚信父母”、“诚信儿女”,让农户清楚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开展“清洁农村大行动”,搞好“五改三建”,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讲卫生的落后习惯,爱护并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要求。

围绕创建活动,乡、村、组通过召开社员大会、广播会、办黑板报、书写标语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活动,成效显著,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观念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一年来,建华乡机关党支部就召开座谈会3次,个别访谈39人次,电话征求意见3次,征求场镇单位意见共3个,乡机关共谈心197人次,累计提出意见16条,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力地推进了创评工作。各相关单位、村组开会必讲“美好家园”活动,到农户家必宣传“美好家园”内容;并积极按照有关要求组织各项创建活动的开展。在“美好家园”、“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的评比、创建工作中,各单位干部、职工、村组干部和党员起好了模范带头作用。

三、明确目标任务,逗硬考核

一是明确了用8年左右时间把全乡7个村、1个社区打造成市、区文明村(社区)。

二是明确了天池村2007年建成市级文明村,2008年争创省级文明村德奋斗目标。三是乡党委、政府将“美好家园”活动和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纳入了对各单位的目标考核,并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督查、检查、评比和督查。评比结果纳入年底目标考核,逗硬奖惩。

四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四、扎实开展争创,取得实效

2007年以来,我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通过扎实细致的努力,取得了以下实效:

一是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明显,做到了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风气好,是非分明,积极纠正和抵制不正之风。全乡治安秩序良好,广大党员干部无违纪现象。机关、各村、场镇各单位办公场所做到了清洁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实现了净化、绿化、美化。

2008年以来,我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和谐创建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乡全面启动了“美好家园”行动,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上取得新突破,为扎实推进全乡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

一是乡上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书记、乡长为组长,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各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二是各村、场镇各单位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面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乡上出台了开展“美好家园”行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四是结合区上标准,乡上制定了争创的具体标准。

二、广泛宣传动员,共同参与

我乡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是围绕“美好家园”行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在社会做“诚信公民”,在家做“诚信父母”、“诚信儿女”,让农户清楚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开展“清洁农村大行动”,搞好“五改三建”,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讲卫生的落后习惯,爱护并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要求。

围绕创建活动,乡、村、组通过召开社员大会、广播会、办黑板报、书写标语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活动,成效显著,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观念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一年来,建华乡机关党支部就召开座谈会3次,个别访谈39人次,电话征求意见3次,征求场镇单位意见共3个,乡机关共谈心197人次,累计提出意见16条,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力地推进了创评工作。各相关单位、村组开会必讲“美好家园”活动,到农户家必宣传“美好家园”内容;并积极按照有关要求组织各项创建活动的开展。在“美好家园”、“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的评比、创建工作中,各单位干部、职工、村组干部和党员起好了模范带头作用。

三、明确目标任务,逗硬考核

一是明确了用8年左右时间把全乡7个村、1个社区打造成市、区文明村(社区)。

二是明确了天池村2007年建成市级文明村,2008年争创省级文明村德奋斗目标。

三是乡党委、政府将“美好家园”活动和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纳入了对各单位的目标考核,并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督查、检查、评比和督查。评比结果纳入年底目标考核,逗硬奖惩。

四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四、扎实开展争创,取得实效

2007年以来,我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通过扎实细致的努力,取得了以下实效:

一是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明显,做到了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风气好,是非分明,积极纠正和抵制不正之风。全乡治安秩序良好,广大党员干部无违纪现象。机关、各村、场镇各单位办公场所做到了清洁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实现了净化、绿化、美化。

二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风气日益浓厚。乡机关、各村、场镇各单位采取多种形式,督促党员干部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建设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业务、身体素质。2007年以来,乡机关就组织了读书、科技、演讲等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12次。天池村购置了30套办公桌椅及价值2余元的适用图书(光碟),投资3万元在村部安装了远程现代化教育设备,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又进一步巩固了村党支部的宣传阵地。

三是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了平安创建规章制度建设,各单位均做到了平安创建的各项制度规范上墙,做好了宣传,群众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同时,以解决实际问题和促进社会稳定为工作原则,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工作思路,全面深入地对各辖区范围内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进行了排查调处,尤其抓好了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相关人员调解到场率达到了100%,切实防范了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对老上访户重点进行了走访,对生活困难户安排了救济和慰问,群众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较去年有大幅度下降。加强了对各类安全隐患的整顿,配合区级有关部门,组织乡安办及有关单位,分别对场镇各单位、个体经商户、交通车辆、建筑施工单位等进行了12次全面检查。对存在有不安全隐患的单位、个体经商户,要求其限期3日内整改,均全部按期整改完毕,基本消除了全乡的安全隐患。

四是切实加强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天池村顺利通过了市级文明村的验收,高屋村等单位顺利通过了文明村创建等的验收。五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文明和谐建华建设。大力弘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文明、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注重持之以恒、形成机制,继续组织开展好了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特别是在“3月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月”和“9.20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日”以及重要历史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庆日等时间,都集中开展了各种宣传实践活动,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扬荣弃耻、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建华小学还组织开展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生动形象地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宣传践行荣辱观的先进者,鞭挞耻辱、愚昧、落后、不文明的行为。

六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深入开展“美好家园”行动。在全乡深入开展了以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发展环境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实现“三个美好”(美好环境、美好形象、美好行为)为目标的“美好家园”行动。开展了农村家庭“五好户”、“文明户”、“文明信用户”、“八星户”等创评活动。扎实抓好了“文明村民学校”等阵地建设,在天池村建成了远程教育活动室,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能、文明常识、健康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等培训,培养讲文明、护健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

七是以诚信建设为主线,推动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出新成效。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为基本要求,深化“共铸诚信、走向文明”活动,着力于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在机关中广泛开展了“创建文明机关,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提高了行政效能,改变了机关作风,树立了党政机关良好形象,提高了社会公信力。场镇各单位深入开展了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技能教育和诚信教育,大力推行了诚信服务,不断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的意识。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篇9

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010年,在县委宣传部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以打造生态、文明、富裕、和谐xxx为主线,重点搞好“三大创建一个加强”工作,在工作中始终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指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创新思路,多措并举,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做好宣传工作。

一、成立组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乡党委始终把加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振兴乡村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关键工程来抓,认真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调整充实了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宣传部长为副组长,乡直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二、完善制度,加强理论学习。

年初,召开机关干部会议,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xxx

乡关于干部理论学习工作安排意见》,明确我乡全体机关干部每周五为集中学习时间,认真学习十七大文件,领会精神实质,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如有事须向宣传部请假,除集中学习外,每名机关干部还必须抽出一定时间进行自学,并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

三、积极开展文化活动,组建文艺宣传队。

乡党委今年早计划早安排,在4月初就抽出3名文艺骨干到各村组建了文艺表演队,选择节目,精心排练。农闲时进行表演,参演人数达22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观看群众15000余人,真正让群众在寓教娱乐中受到了教育,很好地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群众满意,百姓称赞。并把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编成相声、小品进行演出,帮助农村妇女寻找致富门路,破除“男尊女卑”封建思想,树立妇女也能创业,也能大业的思想。

四、抓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大对广播、专栏和黑板报的利用,坚持用广播、专栏和黑板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知识等。全年共计广播50余次,书写标语150余条,出专栏12期,黑板报70余期。

五、深入挖掘我乡特色经济,做好宣传工作。

我乡是一个地理位置偏僻的小乡镇,但我乡具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柳树漫具有千亩优质果基地,这里的水果果质好,果品上乘。山场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风景资源—大冰沟林区,这里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今年已有好几批专家来这里考察,进行旅游开发。为加强全乡的宣传工作,强化宣传队伍建设,乡党委从机关抽调了3名业务素质高,写作能力强的精干人员从事宣传报道工作,乡宣传部积极和青龙时报、青龙电视台等县内媒体联系,通过新闻媒体对我乡的特色经济、农业产业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项目进行宣传报道,为乡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把握导向,力争使我乡的宣传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在我乡全面开展宣传思想政

治工作,认真把握县乡的宣传舆论导向,坚持宣传的政治方向,努力提高宣传质量,增强宣传效果,彻实的把我乡的资源优势,风土人情,发展环境介绍出去,采取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等方式有创意性的开展宣传活动,指导各村健立健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远离不良风气,宣传人人参与净化工程,保持村容村貌长期干净整洁,力争使我乡村村都有一个崭新的精神风貌。

七、圆满的完成了榆树沟村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

按照县委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总体规划布置,我乡积极

与县包村部门信访局、农工委联系,并针对该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文明生态村创建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帮建,使该村顺利的通过了市委

宣传部的验收,具体工作:

(一)搞好组织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认识,组织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到马圈子镇马圈子村、杨丈村参观取经,借鉴他们好的创建经验。

(二)狠抓街道硬化和“五乱”治理工作,村内主干道2800米全部得到硬化,在主干道安装路灯41盏,张贴宣传标语136条,涂文化墙50平方米,修建垃圾池7个,公共厕所8处,建400平方米村民文化广场一处。

(三)我乡坚持教育引导的方法统一部署,责任到人,加强督导检查,明确门前“三包”责任区,街道明确责任人,帮助村民树立环保观念,彻底清理“五乱”。

八、“创先争优”活动安排部署工作。

根据县里的统一安排部署,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省、市、县各级的文件精神,我乡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彻底把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1、成立专门组织,搞好思想发动。

2、召开会议,落实文件精神,并定每个周五为集中学习时间。

3、加强理论学习,写好心得体会,我乡分别召开四次全乡党员干部大会,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做好笔记,并写好心得体会,以加深印象。

总之,2010我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狠抓了责任靠实和任务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和改进,力争把全乡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xxx乡宣传部

浅谈乡镇法治精神的构建 篇10

一、乡镇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乡镇政府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 是依法行政最基层的行政主体, 是直接跟农民打交道的机关。乡镇政府工作正趋向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但也不容忽视, 乡镇政府离依法行政要求相差甚远, 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依“红头文件”行政居多, 依“法”行政淡薄

乡镇政府在具体行政管理中, 政府依据多于法律依据。乡镇实际工作一般都依据上级党委政府制定的政策、“红头文件”行政。当出现政策、“红头文件”与法律冲突时, 乡镇一般会抛开法律, 按照政策、“红头文件”来执行政务。乡镇如果要执意依据法律行事, 将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 惹上各种的麻烦。

(二) 发展经济与依法行政的关系没摆正

一些乡镇政府只注重发展经济, 不注重依法管理, 甚至把二者对立起来, 认为依法行政影响经济发展;有的还没有把依法行政列入乡镇政府工作的总体计划, 未摆上应有位置。

(三) “不择手段”违法行政

近年来, 各地的招商引资工作成了重头戏, 不少市县把乡镇招商引资成绩纳入双文明考核, 作为乡镇领导提拔的依据, 没有把依法行政列入实绩考核, 致使乡镇基层领导提出了“一切围绕招商引资转”的口号, 纷纷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大多与依法行政相悖, 同时, 产生了“不管采取什么手段, 只要按期完成任务就是好手段”的执法误区。有的不按《土地法》向外商批地租地和出让公有土地使用权, 有的变相减免税, 有的对外来企业实行“几个不查、几个不收”, 有的把机关干部全部派出招商, 荒废本职工作等。

(四) 依法行政缺乏透明度, 监督机制明显滞后

乡镇虽然建立了政务公开, 公布了相关的政务依据和办事结果, 但重要政务活动不公开, 政务活动的程序、过程不公开。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 尽管我国目前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 主要包括政党监督、权力机关监督、国家专门行政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 这些监督对于促进乡镇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监督力度仍然不够,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相当严重, 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同时, 总体监督机制在实际运作中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和不足。

(五) 权责不统一

乡镇政府其权能是十分有限的, 但却承担着繁重而具体的行政管理事务, 现行法律法规赋予乡镇政府执法的权利十分有限, 一般执法主体资格多在县级以上政府或工作部门, 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工作乡镇又不得不做, 很多事情又不得不管, 从而住乡镇政府陷入了“欲为无权, 不为失职”的尴尬境地, 经常出现执法的越位、错位。这样, 乡镇工作就被迫或自觉不自觉地做着许多与依法行政相悖的工作。当前乡镇与其他层级政府相比, 突出表现特征是权小、责大、能弱。权小就是缺乏独立的决策和行政权力, 乡镇干部的任命主要取决于县级党政;责大, 就是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府直接面向农民, 担负着重要职责;能弱, 就是缺乏完成承担任务的手段和条件, 特别是财政能力弱。这种权责不统一的机制, 直接影响了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

(六) 法治意识薄弱, 缺乏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

当前, 虽然乡镇公务员队伍的政治素质比较硬, 但由于传统原因, 权力崇拜意识、权大于法的思想、重义务、轻权利观念还在影响不少人, 忽视私权利的保护、义务本位思想还比较严重。在这些人的工作经验中, 法治意识薄弱。一些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习惯于用开会、发文件、打电话来开展工作, 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来“治”民等行政工作方法, 缺乏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

乡镇依法行政工作中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 最重要的是法治精神没有深入到乡镇行政工作人员的心中, 一些乡镇行政工作人员缺乏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因此, 全面推行乡镇依法行政工作, 必须弘扬法治精神。

二、弘扬法治精神, 必须树立法律支配权力的观念, 破除以下三个观念

(一) 破除以权代法观念

以权代法观念在部分乡镇干部头脑中尚未彻底切除。比如:遇到问题想领导是怎么讲的多, 想法律法规是怎么要求的少;处理问题, 不管符不符合法律法规, 都按领导说的办。因此, 乡镇干部必须强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在法律法规范围内活动的观念, 强化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尽快从习惯于以权办事转变到依法办事上来。

(二) 破除以风俗代法的观念

当风俗习惯和现行法律冲突时, 不依据法律, 而遵照风俗习惯。基层农村, 尤其是落后地方的农村, 存在很多的风俗习惯, 而有些风俗习惯, 恰恰是和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悖的, 乡镇政府在调解中, 往往要尊重当地风俗, 结果是违背法律;而要依法办事, 又往往在农村遇到重重障碍, 结果无法“依法办事”。否则, 面对的是群众的反对、“公愤”。类似的情况在农村比比皆是, 因此, 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普法教育, 不断增强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 破除以风俗代法的观念。

(三) 破除以情代法的观念

讲交情、重友情的意识已经成为部分乡镇干部办事情的一种思维模式。要破除这种以情代法的观念, 根本的一条就是乡镇干部要牢固树立依法办事, 遵纪守法的观念。只要是合理合法的事, 不论是谁, 都应该去办;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 必须一视同仁不去办。

1. 必须树立职权法定原则, 乡镇行政机关的职权, 必须由

法律规定, 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活动, 对于法律赋予乡镇政府的职权, 要正确行使, 用足用好用到位, 做到不错位;对于法律要求履行的职责, 要勇于承担起来, 做到不缺位;对于法律没有赋予的职权, 坚决不去行使, 做到不越位。

2. 乡镇政府制定规范性非法律文件要合法。

这是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基础和前提。规范性文件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 (规章以上) 和规范性非法律文件 (规章以下) 。制定规范性非法律文件必须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明确授权, 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依据, 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义务的决定。并且, 乡镇政府依法制定的规范性非法律文件不能与“党委”联合署名。

3. 乡镇政府行政执法行为要合法

行政执法行为也称为具体行政行为, 其合法性总体上体现四个方面:一是执法主体合法, 二是执法内容合法, 三是执法程序合法, 四是形式要合法,

三、弘扬法治精神, 必须弘扬权责统一的法治精神, 探索乡镇依法行政权责统一的新机制

权责一致的法治精神要求, 乡镇行政机关依法享有多大的权力, 就应当承担多大的责任, 不应当有无责任的权力, 也不应当有无权力的责任。首先, 法律、法规对乡镇行政机关的授权一定要充分。其次, 法律、法规在授予乡镇政府权力的同时, 要明确规定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及行使权力的条件和程序。在制度上保证乡镇政府权力与责任的统一。最后, 在法律、法规对乡镇行政机关充分授权的基础上, 通过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和改革, 为乡镇政府依法行政提供良好的工作体制与机制。笔者建议, 扩大乡镇政府的行政权力, 下移行政执法权于乡镇, 探索建立乡镇政府综合执法的工作机制。

四、弘扬法治精神, 必须弘扬制约权力的法治精神, 从制度上、源头上强化“权利”制约“权力”

首先, 落实乡镇人大的权力, 强化乡镇人大监督。要正确处理好乡镇人大与党委、政府的关系, 真正实现乡镇人大在人事任免上的自主决定权、对行政行为的质询权以及财政审批权等。乡镇党委要坚持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加强对乡镇人大的领导, 认真研究和帮助解决人大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支持乡镇人大依法履行职权, 开展工作。乡镇政府要主动接受乡镇人大的监督, 凡属乡镇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 必须主动报请人大审议、批准, 同时, 要尽快完善有关乡镇人人特别是其主席团的法律、法规, 明确规定乡镇人大主席团的性质、地位、组织机构及其职权, 使乡镇人大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并在此基础上, 设立乡镇人大常委会, 增强乡镇人大工作的经常性、实效性, 保障乡镇人大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促进对乡镇政府的有效监督。

其次, 探索实践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全部直选的选举思路, 践行“权利”制约“权力”, “权力”来源于“权利”的法治精神。这是从根本解决了权力的有效监督, 体现了人民监督的时效性, 这种基层乡党委、政府直选的制度设计符合十七大报告中“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的精神, 也符合现代民主法治精神。从而, 从制度上、源头上强化“权利”制约“权力”。

五、弘扬法治精神, 必须弘扬公平与正义的法治精神, 推进乡镇政务的公开透明

公开透明是公平与正义法治精神的载体和主要表现形式, 政务越公开, 公平与正义的法治精神越彰现。因此, 要切实推行乡镇政务公开, 做到程序正当、诚实守信、阳光操作。具体做到:

(一) 乡镇政务公开的内容要确保真实、及时, 贴近群众

乡镇政务的内容一定要突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 容易出现不公正和腐败的问题。

(二) 做好预公开制度

各乡镇机关和基层站办所在决定或处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时, 在正式决定作出前将方案公布, 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并进行合理调整和修改后, 再予以正式公开。

(三) 要突出抓好财务公开与监督

一是要把财务审核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重要财务开支要逐项审查, 对违规违法开支要坚决刹住;二是乡镇机关的来人接待标准和支出情况, 都要公之于众;三是要实行定期审计制度, 通过这一举措促进依法理财, 堵塞漏洞。

摘要:近几年来, 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氛围越来越浓, 依法行政的理念越来越强, 但也不容忽视, 乡镇政府依法行政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法治精神的弘扬, 一些乡镇行政工作人员缺乏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 这阻碍了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深入地贯彻执行, 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 全面推行乡镇依法行政工作, 必须弘扬法治精神。即弘扬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 推进乡镇合法行政;弘扬权责统一的法治精神, 探索乡镇依法行政权责统一的新机制;弘扬制约权力的法治精神, 从制度上、源头上强化“权利”制约“权力”;弘扬公平与正义的法治精神, 推进乡镇政务的公开透明。

关键词:法治精神,乡镇,依法行政

参考文献

[1]王宝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学习读本[J].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4-4, (1) .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1, (2) .

[3]王大为, 李文武.河北省乡镇干部依法行政百问[J].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3, (1) .

[4]付子堂法理学初阶[M].法律出版社, 2005-8, (1) :275.

[5]秦芩, 申来津.政府法治化与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的治理[J].行政与法, 2006, (03) .

上一篇:客户开发拜访流程下一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