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精选8篇)

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篇1

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一、救灾救济工作

XX年我市范围内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内涝、低温冷冻、风雹、洪涝、病虫等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据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267058公顷,占播种面积的58%,绝收面积102885公顷,占受灾面积的39%;受灾人口371922人,占农村人口的52%,紧急转移安置灾民498人;倒塌和损坏民房1357间;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805万元。

(一)加强领导,及时部署救灾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救灾工作,在灾情发生后,积极组织民政、农委等有关部门深入灾区核查灾情,帮助灾民解决种子、生产资料、资金和恢复重建的困难问题,尽一切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市政府适时召开了全市防汛工作会议,专题部署了防汛备灾工作。市民政局多次下发通知,下派工作组15个40人次,督促各地做好防汛备灾、灾情报告和灾民救济工作,确保了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全市严格执行灾情零报告制度,得到省厅的肯定。

(二)严格资金管理,保证灾民基本生活。全市在进行全面救灾款自查的同时,接受了审计、人大等上级有关部门近半年时间的延伸审计和监督检查。针对基层救灾物资管理不规范问题,市局8月份制定出台了《社会捐助款物和救灾物资管理规定》,提高了全市救灾管理工作水平。年初,通过2次调查,制定了全市XX年春夏荒灾民救助方案,采取灾民自救、政府救济、社会帮扶、互助互济等形式,有效开展灾民救济工作。全市发放灾民救助卡万个,实施政府救助万人次,安排救灾款591万元,确保了需救济灾民每人每月30斤口粮。

(三)积极构建灾害紧急救援体系。我市切实加强救灾综合协调工作,在4月份启动了灾情会商制度,并建立了灾情会商的联络体系和会商工作人员库。按照《省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的内容,重新修订了《市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完成《市灾民紧急转移安置预案》、《市敬老院火灾紧急事件处置预案》的起草工作。确保按预案要求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积极引导灾民生产自救。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向灾民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群众树立抗灾救灾意识,自救自立,充分发挥救灾主体作用。各县(市)区政府积极协调,统一组织向修路、采矿、运输、建筑、林业生产等周边市场和外地转移劳动力10万余人;并号召灾民进山采集山产品,从事工商副业,发展庭院养殖和畜牧等增加农民收入。

(五)积极推动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积极推进社会捐助工作。在市福彩公益金资助下,由市区民政部门建立了1处示范性“慈善爱心超市”,对市区特困优抚对象和城市低保人员进行救助。目前,也已经建立慈善超市,其他县的此项工作正在积极运作,可望在每个县(市)区建立1处或多处慈善超市。为配合慈善超市的启动,全市认真开展捐助月活动,共接收捐款万元,物资4万件。此外,由于积极争取,得到省厅3个项目22万元的老区改造资金支持。

二、城市低保工作

截止12月末,全市保障人员78743人,月发放保障金万元,累计发放保障金万元。全市城市低保人均补差达到63元,超过省里要求的人均补助60元的目标。

(一)强化和规范动态管理。继续推进“城市低保规范服务年”活动。今年2月份修订出台《市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于4月1日正式实施。各地将保障人员分类动态管理和核查,及时办理增发、减发、停发保障金手续,确保保障人员有进有出,保障金有升有降。截止年末全市比上年新增保障人员6582人,停发5685人。全市各地实行了微机备案和“一户一档”管理,在媒体上公布了热线电话,实行首问责任制,及时处理举报信访,没有因工作失误越级上访问题。

(二)严格资金管理。年初,全市落实地方财政低保资金预算540万元。省拨我市4229万元转移支付资金全部下拨到位。在国家补助资金没有及时拨付的情况下,全市各地民政部门积极协调财政部门,由地方自筹资金按月垫付发放保障金,做到了足额按时发放,维护了社会稳定。6个县(市)区通过银行、邮政部门全部实现了保障金社会化发放。

(三)切实提高低保水平。按省的有关要求,将提高低保水平工作列入市委“6项利民行动、办好26件实事”实施方案。经过大量的调查测算、汇报争取工作,6个县(市)区均提高了保障标准(目前为 市区150元、县127元、其他县市120元),平均上调了17%。同时还实行了分类施保,各地对重残、重病、鳏寡孤独、学生和70岁以上老人给予加发10%-20%低保金的照顾。

(四)积极推进城市医疗救助工作。按省统一部署,于5月中旬开展了城市医疗救助对象调查摸底工作。据调查,全市低保人员中患大病和常见病人数分别为4203人和15300人,占低保总人数的%和20%,因病致贫人数为35180人,占低保总人数的45%。为进一步推进开展城市医疗救助提供了基础数据。抓住出台《保障办法》的契机,还制定落实了保障人员就业、就医、就学、住房、法律援助等内容的救助政策。为鼓励就业,对 市区主动申报就业收入的低保人员实行了为期3个月“低保渐退”制度。

(五)深入开展社会保障试点工作。按试点工作要求,民政部门承担领取失业救济期满符合条件人员纳入低保,和对无力参加养老保险的城镇集体企业退休职工本人按低保标准发放生活费的工作任务。主管领导和救灾救济科人员都被抽调到市试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任职,在及时制定工作方案的同时,利用全市试点动员会的机会,对各县(市)区领导进行低保业务培训。同时配合劳动部门对集体企业退休职工进行核定,保证了城镇社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支持网络,城市空巢老人

一、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

1.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和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关于社会支持的类型,根据支持的功能可划分为: 工具性支持( 物质支持、照顾支持) 和情感类支持( 归属感支持、精神支持) ; 根据支持的提供者不同可划分为: 正式支持( 社会组织、单位、政府) 和非正式支持( 邻居、同事、朋友、家庭) 。本文所研究的社会支持包括来自政府、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支持、生活照顾支持、精神慰藉支持三个方面。

二、案主基本情况

服务对象贵阳市乌当区新坪村钟爷爷,汉族,今年80 岁左右,退休前的职业是肉联厂工人,每月有1200 元的退休金。退休前,在单位属于技术人员,文化程度较高。他平时行动不太方便,家里面牵有许多绳子,靠拉着绳子走动且不能长时间走动,因此,没办法下楼。生活没有规律,喜欢喝啤酒,家里比较乱,日常生活资料主要靠社工帮其购买,女儿和女婿在外地。与老伴离异后就一直独居,与邻居缺少交流。经常陷入无人照料的困境。

钟爷爷生活困难,由于看病和生活费用,经济负担整体比较重,还与他人缺少交流,由于其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使的钟爷爷经常处于焦虑的状态。

在上门探访时,社工主动帮钟爷爷买菜,并热情地与钟爷爷聊天,对于钟爷爷说起的这些烦心事,社工认真倾听并表示同感,适时表达出接纳并给予心理支持,这让钟爷爷感受到了温暖与关爱,双方建立了较好的专业关系。

三、案主需求分析

对于社会工作而言,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是实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因此,对钟爷爷的需求评估尤为重要。

通过对钟爷爷深入访谈,对钟爷爷需求状况加以分析,总结如下:

( 一) 对健康的需求。疾病除了给钟爷爷身体上带来不适,也会在经济等方面带来困扰。由于钟爷爷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等下降,因此,医疗服务的需求也相对提高。生理机能的下降使钟爷爷需要一些特殊的设施,不仅需要医疗保健,而且需要心理保健。

( 二) 日常照料的需求。考虑到钟爷爷的年龄和活动不便,一些日常活动需要有人协助才能完成。

( 三) 精神慰藉需求。钟爷爷的生活质量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精神生活也同样重要。钟爷爷的子女不在身边,在精神上是孤独的,缺乏精神慰藉,同样对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精神需求与生理需求一样,都是衡量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精神生活的匮乏会影响钟爷爷的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等不良后果。

四、钟爷爷的社会支持网的优势与劣势

(一)钟爷爷社会支持网络的优势

在调查过程中,不难发现,乌当区新坪村小区为老旧小区,也是单位型社区。小区中的老人们互相熟识。都属于原肉联厂退休职工,邻里关系比较融洽,这样为社会支持网的构建和完善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一些年纪较轻的老人愿意发挥余热,为小区中的其他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同时也获得一定的心理满足。为支持网络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作用。

( 二) 钟爷爷社会支持网络的劣势

虽然小区中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有一定的基础,由于年龄、性格等差异,其社会支持网络不够明晰,强度较弱,支持网络不够系统,也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巩固。

五、介入目标与过程

综合服务对象的问题,社工认为,介入不仅要从个人层面着手,更重要的是要协助服务对象共同改善身边的环境,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服务对象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改变服务对象在环境中的无力状态。介入目标具体为: 1. 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慰藉,缓解服务对象的焦虑,增强自信心。2. 改善服务对象的家庭生活质量,协助他寻找到合适的照顾和经济资源。3. 改善服务对象的不良认知与心态,使其掌握与人相处的技巧。4. 整合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全面的上门服务,使其不仅能在家里养病,同时也能排解寂寞。

落实到行动计划上,具体为: 1. 心理辅导。进行心理疏导,排解服务对象的不良情绪,利用优势视角、缅怀往事的方法找出服务对象现存的优势和资源,加强他对自身的正面认知。2. 对服务对象的日常需要进行评估,与其子女进行沟通,请他( 她) 们确定照顾服务对象的实施方案。3. 提升服务对象的人际沟通技巧,调整个人要求与期待,提升与人相处的能力。4. 拓宽其社会支持网络。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联系,请医生定期上门为服务对象进行检查和医疗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上门看望他,加强精神慰藉,在服务对象身体好转的情况下可以由志愿者陪同到小区接触自然环境,多与小区其他人接触,以扩大社区邻里支持网络。

六、结果与反思

在社工的帮助下钟爷爷的情况得到明显好转,情绪得到改善,所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作为新的介入途径,社会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全国情况,社会工作在介入城市空巢老人过程中,需要这些城市空巢老人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网络,需要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和社会工作方法的全面介入。

构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网方面很重要的是空巢老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积极的采取解决的措施,空巢老人既是社会支持体系的起点,也是最终归宿。

总之,个案工作是现如今为空巢老人服务较为有效的一种工作方法,同时,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作为重要的为空巢老人提供资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空巢老人的关注较少,更多的是针对全体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空巢老人应该得到更多的资源和帮助,社会工作三大方法需要更有力的深化与发展,真正的实现社会工作在本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平莲莲.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蒋收获.改善流动人口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8.

[4]汪黎黎.中国城市空巢家庭养老体系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

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社会治理;城市社区;党群工作者;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10-0045-03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转型不断加快,大量的社会成员脱离传统的“单位”而走入社区,转变为“社会人”和“社区人”[1],城市社区成为基层社会的基本治理单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度转型和社会结构的深层变化,社会治理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治理的绩效,而社区治理取得良好绩效的关键在于社区治理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是否具有充分的胜任能力。因此,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选配好社区治理的领导班子[2],优化社区治理的专业队伍,是达到“善治”的重要途径。[3]实践证明,城市社区治理的成败离不开一个“以党群工作作为自己事业来做”的“班长”,而一个“班长”能量的发挥离不开一个“能力强、素质高”的集体。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上海市委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也着重强调村居党组织带头人建设。

在上海城市社区发展的实践中,社区治理的组织者与实施者的角色由社区党群工作者所扮演。但是,目前城市社区党群工作者队伍出现了断层情况加剧、人才流失严重、工作压力巨大等问题。[4]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涉及社区党群工作编制少、待遇低,党群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不高,培训机制不健全等方面。[5]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能力因素也是当下城市社区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根本性问题。[6]

二、胜任力理论视角下城市社区

党群工作者能力的构成假设

胜任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于1973年提出的,他把能够影响个人工作绩效,进而能够提高组织效率和促进个人事业成功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胜任力。根据胜任力理论,城市社区党群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是指这一特定主体能够胜任这一岗位所需的综合性本领。胜任社区党群工作这一岗位应具备的能力既与先天的因素有关,也与后天的学习相关;既与内在特质相关,也受外部环境影响;既包括基础性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也包括核心化的价值取向、个性动机。本文依据胜任力理论把社区党群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构成分为技巧性能力、基本能力与核心能力三个层面。第一,技巧性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政策解读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内容。第二,基本能力,包括资源动员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危机应对能力、矛盾化解能力、计划能力、决策能力、服务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受内在动机、特质与外在

知识、技能共同影响决定的。第三,核心能力,包括政治鉴别能力、统领全局能力、知人善任能力、变化预判能力等,这些能力是由内在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所决定的。

城市社区党群工作者能力构成假设的三个层面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实施具体有效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社区党群工作者的能力。社区党群工作者所需的技巧性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相对比较容易培养与提升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提升,一方面依赖于技巧性能力所提供的基础支持,另一方面也与后天的学习培养密切相关,其中个人的动机、内部特质是影响基本能力发挥程度及其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核心能力不仅受基本能力的内化状况、个人动机、内部特征等的影响,而且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引导相关联。

三、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党群工作者

能力状况的实证分析

静安区位于上海市中心,社区形态较为成熟,社区成员构成多样,历来十分重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在城市社区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问题上,静安区委组织部在实证调研中发现,党群工作者自身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度不高是队伍建设的根本性问题,遂提出能力与岗位的匹配性是城市社区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依据胜任力理论和方法,对静安区236名党群工作者(包括71名居民区党总支书记、46名社区党群工作者、119名其他类党群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专题访谈。

(一)社区党总支书记队伍能力状况分析。在被调查的全部71名社区党总支书记中,认为自身现有的知识能力能够完全满足工作需求的仅占到9%,72%的书记认为其能力结构仅仅是基本满足工作需求,另有17%的书记认为现有的知识能力已不能满足目前的工作需求。从年龄结构来看,静安区社区党总支书记年龄结构偏大,50岁以上的党总支书记48人,占总数的68%,40岁以下只有9人,占总数的12%。在年龄较大的党总支书记中,有相当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上海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因转岗而分流到社区工作的,他们中许多人曾是国有企业的业务骨干和管理能手,表现出适应能力较强、工作思路清晰、对党忠诚敬业的显著特点,但也由于年龄结构偏大,其信息获取、计算机应用、公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相对欠缺。年龄相对较小的党总支书记一方面缺乏历练经历,另一方面担任党总支书记的时间不长,在统领全局、变化预判、资源动员、矛盾化解等方面显得能力不足,但这些年龄较小的党总支书记具有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强的特点,在一些基本能力与技巧性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因此,静安区社区党总支书记队伍的年龄断层造成了能力结构的短板不一,年龄小的总支书书记核心能力以及部分基本能力有待提升,年龄偏大的总支书书记则更应适应新时期居民的新需求,更好的掌握计算机应用等技巧性能力。

(二)一般社区党群工作者队伍能力状况分析。从年龄结构来看,静安区一般社区党群工作者年龄优势较为明显,年龄段在23-29岁的有33人,占总数的72%,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大学校园直接走进社区。在与一般社区党群工作者交流过程中,许多人提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碰到“不知如何说起”、“没有共同话题”等问题,造成了很难贴近社区居民开展工作、提供服务的尴尬局面。也有一些人感慨,“老书记经验丰富,在处理突发事件、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往往得心应手,社区居民也往往很买老书记的面子,自己处理类似的事情则缺乏魄力,偶尔有失稳妥”。由此可见,目前静安区的一般社区党群工作者工作经验相对缺乏并造成能力不足。从能力运用情况来看,技巧性能力有余,基本能力有待提升。对一般社区党群工作者的调查问卷显示,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业务处理能力、政策把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都处在十分关键且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当问及目前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时,有26.7%的党群工作者直接提出自身的能力素质有待提升;有38.8%的党群工作者认为群众不理解自己的工作,也就是在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存在问题;有58.2%的党群工作者认为自己的资源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般社区党群工作者存在资源动员能力不足的问题。而通过访谈发现,在年龄结构相对较轻的一般社区党群工作者队伍中,由于其学历层次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其信息获取、公文写作、语言表达等一般的技巧性能力都相对较突出。因此,静安区一般社区党群工作者能力结构的特点为信息获取、公文写作等技巧性能力有余,沟通交流、资源动员、政策把握等基本能力有待提升。

(三)社区居民对社区党群工作者能力的评价与需求。居民是社区党群工作者的工作对象,在对静安区71个社区的居民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中,有近90%的社区居民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或矛盾,会向社区党总支书记或党群工作者求助,居民对社区党群工作者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居民对其能力的评价也是社区党群工作者现实能力状况的真实反映。从居民参与度来看,居民对社区党群工作者组织的活动或提供的服务有着良好的参与度,多次参与的占69.2%。从满意度来看,居民对活动或服务的满意度相对更高,多次参与的居民满意度达到99.3%。由此可见,居民对静安区社区党群工作者的总体评价相对较高,对其能力相对较为认可。从居民要求来看,居民对社区党群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解决居民实际问题的能力、听取居民意见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反映居民诉求的能力。这四个能力都是最贴近居民的能力,这就要求社区党群工作者要切实提升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矛盾化解、危机应对等基本能力。

四、提升城市社区党群工作者能力的主要对策

(一)拓宽选拔,建立后备梯队。针对城市社区党总支书记年龄结构老化、后备人才不足的现状,按照“内育苗子、外引人才”的思路,不断畅通选拔渠道。一是探索“广蓄、优育、严选”的科学化发展路径,大力培育本社区(地区)的后备人才。从党群工作者、党员社工、就业年龄段的党员居委会成员中遴选、储备一批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同时具备一定领导才能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后备队伍。二是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党总支书记助理的方式,定向培养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对于德才兼备、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广泛认可的优秀助理,通过届中任命或公推直选转为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或书记。

(二)保障激励,留住人才资源。全面落实社区党群工作者的薪酬福利、职业发展、表彰奖励等政策,为社区党群工作者内在价值观和职业精神的塑造提供资源保障。在薪酬福利职业发展方面,明确薪酬福利与职业发展的等级制度,凡是达到一定的工作年限,考核通过的社区党群工作者均可有序的晋升到上一级,为社区党群工作者提供了可视化的晋升空间。在表彰奖励方面,挖掘、宣传社区党群工作者中的优秀典型,及时提炼特色工作方法、工作成效,对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先进社区党群工作者进行表彰。

(三)以老带新,互补能力短板。实行以老带新制度,充分发挥老社区党群工作者经验丰富与年轻社区党群工作者技巧性能力突出的双向优势。年轻的党群工作者跟随老书记深入居民区组织活动、化解矛盾,学习老书记的方法,积累经验;老党群工作者则学习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学习运用微博、微信等新的信息获取与信息交流工具,并以新媒体为载体开展社区工作。

(四)培训教育,学习中提高能力。以健全教育培训机制为手段,不断提升社区党群工作者的职业胜任力。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明确培训内容,不断优化培训方式。从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从观念上帮助社区党群工作者把社区工作转化为自身的事业,形成自我的内在激励。在培训内容上,系统设计培训课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定期开展各类课程,包括政策理论、岗位知识、专业技能、人文素养等方面。在培训方式上,坚持问题导向、实践为重的培训理念,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地考察等基础上,重点围绕基层社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实践思考为核心,通过专家理论解读、先进典型交流心得、分析研讨、归纳总结,在社区党群工作中形成对于破解难题机制和方法的共识。

(五)共建活动,实践中积累经验。共建活动包括支部结对共建与领导(指导)共建两部分。其中,支部结对共建主要指社区党组织与社会组织、两新组织的党组织的共建活动;领导(指导)共建是指在党群工作者与区级层面的对口政府部门领导直接面对面,共同探讨解决社区治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有效地将社会组织、两新组织的资源、经验等引入到社区中。领导(指导)共建使党群工作者与对口政府部门领导直接进行交流,对组织沟通、政策把握等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效果,对社区治理中疑难问题的妥善解决也会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德荣,邱素琴. 社区党群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与社会化[J]. 党政论坛, 2007(2):30

[2]申利侠,章再彬.上海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9):51-53

[3]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中国乡村治理的“杠杆”效应——江苏如皋机关驻村“第一书记”的创新探索[J].人民论坛,2012(21):64

[4] 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组织部.对加强社区党群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4):44

[5]朱雯,史文锐,贺明. 社会管理转型期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6):46

[6]石旭. 对提升党支部书记能力素质的思考[J].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0(4).13

市人社局年度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篇4

2015年,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XX市人社局指导下,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以“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为目标,注重政策、问题、法治、实干“四个导向”,确保基金、信息、考试、队伍和其他“五个安全”,突出引才、社保、就业、劳动维权等工作重点,稳中求进,打翻身仗,经全局干部职工努力,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以省考模式为样板,提升引才品牌。参考省考公务员模式,《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公开公正、择优录取”经验做法。一是坚持凡进必考。组织7批次人才考试,共引进人才555人,其中,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人员115名、卫生系统工作人员105名、教师246名、省考公务员46名、选调公务员43名。二是坚持品牌效应。面向全国组织网络免费报考,来浏考试前的审核、准考证打印全在网上进行;由湖南日报牵头,与全省14家地州市主流媒体同步联动,刊发《省会副中心,欢迎您》“引才帖”;在省、市人才考试网刊登招聘公告,人才“洼地”效应逐步形成。三是坚持严格审核。用信息化手段对考生信息和考试运转全程监管,严格初审、复审,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试的,5年内不得报名同类考试,提升参考率。四是坚持公正施考。纪委全程监督,委托第三方机构制卷、阅卷,聘请外地专家担任评委,开考前抽签确定考场,面试评委现场打分,现场公布成绩,形成“市场、组考、监督”三位一体模式。

二、以保障民生为目的,统筹社保体系运转。预估实现基金收入26亿元左右(征缴收入17亿元左右),完成市局下达任务的132.5%,支出基金18亿元左右。一是提速改革步伐。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宣传;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和企业养老保险缴费费率过渡试点;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失业保险费率从3%调整至2%,拟发放岗位补贴1360万元;组织乡镇(街道)“一卡通”信息采集培训,采集速度和数量在长沙区县排名第一,社保卡“三区四步”发放法被《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刊发。二是提高参保待遇。完成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调待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至130元/月;启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提高大病救助起付线,延长特殊门诊期限,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部分项目标准,调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将建筑项目工伤保险费率由3‰降为1.35‰,将装饰企业工伤保障费率由2%降为1%;失业金待遇从1000元/月提高到1063元/月。三是提质基金监督。探索“规范化建网、多元化控网、信息化保网”的“三化”式社保基金监管安全网。每季度例行检查,已查出骗保、套保、漏保等案件24件,涉及社保基金27万元;网络预警并纠正5000余起重复参保、不符合政策享受等现象。其经验做法已经市委办和市纪委上报到省委、省纪委。

三、以创业就业为保障,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638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642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396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700人,新增创业主体11001户,带动城乡就业人数30060人,扶持大学生创业445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05万元,所有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2.8%,就业创业工作形势较好。一是激活人才市场。省市主流媒体同步刊发《湖湘宝地.美丽》“招工帖”;在湘西龙山、花垣和衡阳常宁组织招聘,参加湘赣边8个县市现场招聘会;赴鄂赣边20个县市开展劳务协作交流活动;举办“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15场,定期招聘会48场,为企业招聘4.2万人。经验做法被湖南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参考》刊发。二是激发创业动力。建立智慧河文化创意孵化基地等9个创业基地,筹划启动市创业大厦建设工作,建立120多位创业服务专家库,开展创业大赛和创业典型推介活动,建立“市场+市长”联动推动机制,创业创新创造经验做法被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县域经济参考》刊发。三是激励特殊群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举办职业技能等3类培训8930人;推进基层人社平台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市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市乡村三级联动共享信息;新开发公益性岗位290个,设立促进就业奖,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84%以上。

四、以维权处理为抓手,构建和谐社会关系。一是探索“六联”执法模式。与公安等8个部门联合,利用“媒体联播、部门联动、步骤联贯、内容联项、整改联力、监控联防”的“六联”执法模式,进行10次专项监察执法,处理13起群体性拖欠工资事件,日常巡视检查单位105个,办理100个项目农民工保障金手续。处理投诉1241起,追回拖欠工资7371万元。二是化解“四多”维权矛盾。劳动维权呈现“四多”特点,即拖欠事件增多,群体讨薪增多,过激手段增多,投诉频率增多。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878件,比去年增长84.5%。组织乡镇(街道)调解员培训,枨冲镇成立XX市首个乡镇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三是构建“3456”信访机制。实行领导公开接访制度,按照“1-4-18”结构模式,形成“3456”信访机制。接到领导批示件25件,省长、市长信箱51份,12345热线工单85份,12333热线2399个,收到来信43件,接待群众来访876人次,办结率100%,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五、以高效行政为标准,提升人事管理水平。一是完善专技人员管理。30个乡镇(街道)180个事业单位进行岗位设置,成立市中小学教师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86名教师获中级职称,评审636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向省市申报中高级职称评审604人,组织开展烟花爆竹专业中级职称特殊评审,62人获工艺美术师任职资格。二是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工资调整逐步推进,落实带薪休假和乡镇工作人员补贴政策,办理企业职工退休1950人,配合市总工会指导2080家企业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三是规范公职人员建设。启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改革,下发《关于填报清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合同制人员整改情况的通知》;组织58批9064人次培训;完成4名军转安置任务,安抚企业军转干部情绪,维护稳定。四是开展档案服务工作。新增在职档案3787本,退休档案2754本;针对人事代理费取消后业务量增大的实际,优化流程,方便群众。五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取消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审查,完成行政审批清理,承接省厅赋予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工作,向大瑶镇委托企业特殊工时制度审批和劳动保障监察权限,行政复议和诉讼维持我局决定率达84%。

六、以提升能力为突破,推进自身建设发展。一抓组织。换届选举局机关党支部,将原先支部分设成两个支部;设立专职行政监督领导和机构,加强行政管理;明确政务服务中心人社局分中心管理成员。二抓学习。邀请市领导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讲座;局领导为全体干部职工讲党课,解读《2015政府工作报告》;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前往胡耀邦故居参观学习;组织乡镇(街道)人社专干培训,在经开区组织4场业务培训。三抓作风。梳理办事流程,聘请6名政风行风监督员,组织明查暗访,践行“一线工作法”,创新开展群工站工作,其经验做法被市群工站简报转发。第3季度,我们局在市作风建设排名第3;经开区窗口2次被政务中心评为红旗窗口。四抓服务。制作房间导向牌、办事流程栏、人员去向栏和工作职责牌;设立咨询引导台,收集群众满意度;组建“五险合一”征缴中心;将劳动监察保障权限、《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与失业金领取签到下放到经开区;“一卡通”灵活采取集中送卡、定点领卡和上门服务等方式,将发放现场搬到广东佛山等外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得益于各部门支持配合,是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同德、辛勤奋斗和广大群众、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态度,推动人社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5年,民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工作宗旨,进一步完善和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按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救助平台切实保障社会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按年初的工作部署做了以下工作:

一、低保工作

2015年全镇共有农村低保1600人,城镇低保330人,我们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的低保条例规定和国务院第649号令执行,实行动态管理能进能出,严格标准予以操作。今年每季度我们对已享受低保人员进行了全面清理,由驻村干部、村干部进行了入户调查,做到户户见面、人人见面,并邻里走访、户户走访,对不应享受的低保户坚决取缔,对符合条件的低保人员按程序纳入低保,对符合条件的户本着本人申请,村民代表会议805以上人员鉴定认可,并张榜公示7天,群众无异议后才予以办理。今年我们严格把出入关,坚决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福利保。无论什么人、什么关系,必须要符合低保条件,才予以讨论,不合格的坚决不讨论,今年全镇共取出不合格低保30人,按程序新进70人,并按时打卡直发到人头,确保低保政策的严肃性。二、五保工作

全镇共有五保户131人,其中集中供养50人,分散供养81人。今年我们按照国家的五保条例的规定,由驻村干部和村社干部对全镇进行盘查、清理,对复核五保户的全部纳入五保进行管理登记,按程序、按要求进行公示,并上报审批。今年我们对所有的五保户建立了个人档案,并一户一档做到了情况准确,信息完整、资料齐全,不重不漏;对散居的五保户,我们随时掌握他们的动态,随时到户调查了解情况,掌握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解决他们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无劳动能力的,我们调动劳动力进行生产帮助,对集中供养的五保户,由两所敬老院负责供养管理,并按时打钱发放五保户生活补助款,真正做到了五保老人老有所靠,老有所依,老有所住,老有所葬,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优抚工作

今年我们按上面的要求,对所有的优抚对象建立了档案,并对所有的优抚对象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对死亡户进行销户处理,对符合优抚对象的按政策按程序上报各种材料,并办理定期生活补助款,今年我们共清除了死亡户7人,新办了60岁退役士兵老年补助10余人,带病回乡的退伍军人一人,新办了矽肺病人3人,我们对各类优抚对象进行了分类管理,对三红人员类,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类,参战涉核类,伤残军人类,60岁老年退役士兵类,烈士后代类,精简职工类,矽肺病人类,抗战老兵类等进行了分类建档,做到了资料齐全、内容完整,并经常到村到户看望重点优抚对象,今年8月份,我们两次到最边远的华严寺村看望抗战老兵,并先后送去慰问金各1000元,今年9月份又到乐里庙村看望抗战老兵赵举昌,并送去慰问金1000元,同他们交心谈心,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今年10月份分别到3户三红人员家中座谈,看望他们的生活情况,并送去了慰问金,总之,我们将定期不定期的到优抚对象家中座谈,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按时打卡发放各类生活补助款。

四、救灾救济工作

我们按国家的救济政策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本着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的政策,将救灾救助资金足额及时打卡发放到受灾户困难户手中,今年,我们每季度将救助金发放到村上,由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困难程度,确定救助金额,并张榜公布,群众无异议后,将救助金打卡发放到人头,今年全镇用于救灾救济的金额达40万元左右,解决了群众生活的暂时困难,确保了一方平安稳定。

五、敬老院工作安排

敬老院本着不等不靠,以院养院的原则,确保了50名五保老人正常的生产生活,该院是利用周边农户的闲散的土地,充分利用老人的所长,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今年院内共出栏肥猪12头,出栏肉羊10只,出栏鸡鸭上百只,种植玉米2000余斤,油菜300余斤,花生300余斤,种植蔬菜5000余斤,红薯2000余斤,生姜1000余斤,创收50000元左右,他们不但创造出丰富的财富,而且他们亲如一家,如同兄弟姐妹一样,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有什么困难都争先恐后的帮助,从不记报酬,从不讲条件,该院的生活过的有声有色。

六、医疗救助工作 一年来,我们对全镇的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信息平台进行审核,对各类人员的变更情况及时与本市卫生医疗救助系统对接,并在医疗系统中取消了40名低保核销人员,10余名五保死亡人员及1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的搭建信息,将新增的低保人员和五保人员纳入医疗救助平台,确保他们能及时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确保了五保老人、低保户、优抚对象不因病返贫,确保了生病患者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确保了生病患者能正常的生产生活。

今年以来,政府部门圆满地完成年初计划,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组织的满意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今后的工作还需继续努力,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民服好务,为民解好困,把人民的事情放在心中,把百姓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一方平安稳定。

2015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双拥办的指导下,坚持以十八大精神、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统领,建立健全双拥机构,强化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双拥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履行双拥工作职责,不断增强双拥创建工作意识,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发挥部门优势,自觉将拥军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领导重视,政策推动,深入开展双拥工作,把双拥工作当作新时期凝聚军心民心、加强国防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大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领导重视,把双拥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局领导班子对双拥工作非常重视,把它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有效途径,切实开展双拥共建工作。

一是根据我局人事调整的实际,及时调整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交通下属单位、局办公室、运输股、交战办等有关股室股长任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本局的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上级有关政策、明确双拥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感。

二、统一思想,全员参与

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双拥和国防教育活动,使国防教育深入人心,做到双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一是抓好双拥制度建设,确保了有关制度上墙,制定了适合本单位的双拥和国防教育制度,巩固、维护双拥宣传阵地,专设了双拥知识宣传栏,进一步帮助提升了单位双拥知识知晓率,使得本办双拥知识知晓率平均值达到了85%。

二是进一步做好宣传造势工作,在车站码头等主要场所张贴了双拥宣传标语,制定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具体计划和安排,积极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

三是在春节、“八一”两个重大节日期间,走访人民武装部队,并宣传国防知识和双拥政策法规,利用“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时机,开展国防教育,讲授国防知识,充分认识军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职工的国防意识和拥军意识。

四是关心照顾本单位复转军人、军属、遗属的生活,定期走访慰问,让他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

三、双拥活动形式多样、扎实有效,双拥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我们切实把为部队排忧解难作为开展军民共建工作的立足点,把为部队办好事、办实事当作共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做到组织健全、政策落实、活动经常、关系融洽、注重实效,共建内容健康、无赌博、无封建迷信活动。我局与消防中队结成共建对子,定期或不定期到部队开展党组书记上党课、赠书读书等活动,军民关系融洽,双拥氛围浓厚,共建成效明显。

二是拥军优属走访慰问工作有序开展。在元旦、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前夕,及时组织走访慰问共建部队的官兵、革命功臣、军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等。同时,通过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联谊会、知识竞赛和组织有关文体活动,进一步加强军地之间的交流,密切军民关系。并定期召开系统内转业干部和军属座谈会,在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2015年即将结束,虽然我们在军民共建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仍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开展国防教育,加大军民共建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工作内涵,进一步开创我局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根据上级扶贫开发工作相关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八个比对”、“四个一律”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结合镇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一、镇2014年精准扶贫村:檬子嘴村。财政扶贫资金59.76万元,其中:40万元用于村社1.5公里水泥路建设;19.76万元用于39户、76人的产业发展、房屋维修等。以上工程项目已全部结束,资金全部拨付。但仍有17人、每人2000元的扶贫救助资金没有拨付到位。

二、镇2015年精准扶贫村:上游村、羊鹿村、琴鹤村,其中上游村属省定贫困村。

a.上游村:①资金情况:财政扶贫资金108.14万元;②规划内容:产业发展(核桃)49.7万元、460亩(其中到户资金25.7万元),便民路1000米、4.2万元,村社水泥道路1.5公里、45.24万元,蓄水池3口、9万元;③进展情况:1.5公里水泥路已建设完成,正启动便民路、蓄水池建设和核桃树苗的集中采购;④资金拨付:财政扶贫资金尚未拨付,正申请拨付道路建设资金。

b.羊鹿村:①资金情况:财政扶贫资金90万元;②规划内容:到户资金3.5万元,用于贫困户产业发展、大病治疗、房屋维修,村社水泥道路1公里、30万元,生产便道3公里、20.5万元,蓄水池6口、16万元,土地整理100亩、20万元;③进展情况:土地整理已结束,11月15日前启动水泥公路、生产便道、蓄水池建设;④资金拨付:尚未拨付。

三、特色举措

①对贫困户的单户项目规划和实施除必要的危房改造、大病救助之外,一律突出以木本油料种植为主的长效增收产业(如:油牡丹、油橄榄、核桃等);

②产业管护推行贫困户托管、专业合作社代管或管护服务外包方式,直至投产。

③对贫困户子女上学难问题,引入社会帮扶资金,一对一帮扶。2015年来,我局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行业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以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扎实实地为办点村办实事,真心扶贫,做了大量的工作,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安排专项经费

局党委一班人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年初,李劲松局长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办点村扶贫工作。成立了由李劲松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严若松任副组长,陶云波、陈兵、罗燕、邵明艳等为成员的扶贫工作班子,确保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积极协调并安排专项工作经费40万元,其中我局安排投入经费5万元,牵头协调省政府相关部门解决35万元,用于办点村各项民生设施的新建、维修。

二、深入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我局扶贫工作班子先后5次到扶贫点团洲乡团北村、团容村和办点村幸福乡坝上社区深入调查研究,召开各种大小会议5次,摸清贫困状况,分析贫困原因,理清扶贫思路,结合实际制定了2015年扶贫工作方案。如:团洲乡团北村、团容村地理位置偏僻,距离团洲乡政府5公里。两村有25个村民小组,950户,3909人。两村共有耕地面积8646亩其中旱地7186亩。由于地处边远,交通不便,近年来,由于棉花、油菜籽等经济作物价格下滑,旱地作物生产基本处于亏本状态,两村特困户达31户。根据实际情况,我局指导该村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规划。

三、扎实工作,真心扶贫办实事

一年来,我局扶贫工作班子多次深入实际积极指导办点村幸福乡坝上社区开展扶贫建设工作,社区各项建设如火如荼,进展顺利。一是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该项目共计投资60万元,在6个月时间即竣工,成为幸福乡标准最高、完全符合上级民政部门要求的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二是依托湖南省农村集贸市场建设计划,投资45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幸福乡农贸市场,该市场已于今年11月通过了省商务厅和市县两级实事办验收合格投入使用;三是投入10万元资金,维修、清洗社区地下排水排污管道,大大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上述项目所需资金,由商务局牵头,由商务局、县广播电视台机关各帮扶5万元,向省厅争取项目资金35万元,县财政投入10万元。两个建设项目的设计均由由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全部项目均实行公开招标,居民代表全程监督招投标过程和施工质量。

四、精准扶贫,把党的温暖送到家

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篇5

市征稽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强化综合治理措施 构建平安和谐征稽

—市征稽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是湖北交通质量效益年。市征稽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开展好各项工作前提。今年综治工作在市、区综治委的指导和帮助下,针对本系统工作实际,认真贯彻“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主导思想,上下齐心,层层抓好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排查、防范、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了本

单位本系统的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和提高。年初,按照《赤壁街道办事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我处及时制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全面贯彻落实综治目标,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依靠群众”的方针,坚持以创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为重点,不断加强对综治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综治各项措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成立领导小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市处首先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市处主任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有关综治的情况,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并定期布置各项工作,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组织、有安排、有进度、有效果。同时处综治

小组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明确责任和各科室范围内综治工作。责任书明确规定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年终评先评优以及晋级、工资挂钩,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为奥运加油,维护本单位本系统的稳定,做好维稳安保工作。奥运会的举办,举国欢腾,但还是有少数的敌对势力从中作梗,企图破坏。我处从大局出发,从自身建设着手,首先保证本单位本系统的安定团结,积极参与社区和全市的维稳安保工作。在维稳安保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一是对本单位的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进行了清查,对暂住人口及租房人员逐一核对填写表格,复印身份证件,确保此类人员无人参与反动组织,无人参与邪教组织,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向社区及派出所报告。清查确保不漏一人,经过仔细检查,本单位暂住人员及租住人员一切正常。二是对本单位的空置库房、防控死角进行拉网式排查,看有无危险

品的存放,有无违禁品和枪支弹药,确保不漏一房,不漏一角。三是加强对单位水电的安全管理,防止用水用电安全事故发生。四是做好奥运期间值班工作,保持信息畅通。做到24小时有人值守,办公室不断人,并做好信息报告制度。五是做好请假制度,处领导请假需向局领导报告,科长请假要向处长报告,科室人员请假必须向科长报告后,经处领导同意方可,做到一级抓一级,并做好备案。六是做好群众信访接待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稳定各方情绪,以保证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七是加强门卫管理工作,防止闲杂人等进入小区。八是加强巡防,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九是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和社区组织的其他维稳工作。全员行动,强化责任,措施得力,奥运期间,本单位本系统安定团结、和谐稳定,为全市维稳安保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对单位安保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维护和保养,进一步

加大物防技防力度。我处始终将安全保卫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安保设备投入维护方面加大投入,确保安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转。

一、今年消防部门对本单位进行检查时,建议加强消防改造,增添消防设备。我们对消防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马上行动,在各办公室楼道增添了消防设备,更换了即将到期的消防器,更换了锈死的消防龙头、阀门,使消防设施更加健全,消除隐患。

二、针对西湖二路征稽公寓大门损坏情况,我们及时更换了更加结实牢固的铁门,并聘用门卫管理人员,24小时巡防护院。

三、对单位重点物资、票证加强管理,添置保险箱,安装防盗门及报警设备,做到防护铁桶一般。

四、今年还对办公楼顶的防雷设施进行了检测、维护,确保防雷设施有效,不会发生雷击现象,保证办公楼安全。

五、加强了对职工宿舍楼的安全管理,明确了各楼栋长的责任,制定了征稽宿舍文明公约,实现全员参与的小区安保。

六、加强对院内停车的

管理,非本单位车辆进出小区实行登记,严禁非本单位车辆停在院内过夜。

七、加强对进出院内非本单位人员的登记,并对可疑人员进行盘问、劝返。

八、加强对职工食堂的管理,防止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九、由单位管理人员对安保设备经常性的维护,保证正常使用,发挥效力。

四、对单位职工及小区住户经常性的开展安全防护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召开会议、开办法制专栏、发放安全手册及宣传单等方式,增强干部职工及住户的法律意识、安全防护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新年伊始,市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就召开了会议布置全年治安保卫工作,强调了责任,出台了各项制度,如值班管理规定、巡查制度、征稽宿舍管理制度等,建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为了强化责任,综治小组分别和科室知负责人签订了责任书,以确保各科室管好自己的人,对自己的人进行教育。今年十月,综治小组

组织干部职工到社区参加了“五五”普法活动,人手一本法律知识读本,随后开展了学法懂法大比武活动。市处还组织干部职工,特别是单位司机学习全国劳动模范,十大节油王之一的王静,将“安全、节能、服务、创新”的“王静工作法”应用到工作中去,确保出车的安全,工作的安全。市处还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五大节约”活动,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升油上节能减排,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制定了征稽宿舍文明公约,倡议居民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管理制度,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和睦相处,不搞违法乱纪活动,不参与黄赌毒,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五、充分利用载体,共同创建平安和谐征稽。综合治理和安全防范工作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又是一项需要贯穿于征稽工作始终的工作。所以我们在抓好费收工作的同时,把综合治理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交通“质

量效益年”,各种活动多:一是“征稽杯”竞赛活动,二是“迎节会、讲文明、树新风”,三是“建文明系统、塑诚信行业、促和谐征稽”,四是学习“王静工作法”,五是开展“两项活动”,六是开展“双评”活动,七是宣传贯彻规费政策。为把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都注意与综治工作结合起来,利用载体,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在费收业务方面,把征费政策、征收标准、处罚依据、岗位职责、缴费指南等内容制成图板和宣传资料,对社会公示,既便于社会监督,又减少了误解和矛盾。在精神文明创建和行风评议活动中,把建设文明窗口、树立行业形象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公示所有在岗人员服务监督岗,聘请行风监督员,监督文明征费,规范执法和便民措施落实情况。在开展活动中,始终把综治工作与以上活动一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实行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同时我们注意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和单位的户籍管理,使常住人口和落户

人员始终在处综治办的有效管理范围内,并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相互配合,共同维护社区的良好秩序,树立交通征稽行业文明,平安和谐的社会形象。

今年,我处的综治工作在各级综治委的指导下,经过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全处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为维护市区稳定祥和的局面和构建和谐作出了积极努力。但与市直其他单位相比,还有差距,还存在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搞好本处的综治工作,实现又好又快的工作目标,为的稳定和快速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市征稽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篇6

(征求意见稿)

中共岳阳市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简称“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在市委的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为促进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及有关规定,结合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一、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工作职责 根据市委决定,主要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一)领导市民政局主管的社会组织及无业务主管单位的全市性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二)指导业务主管单位抓好所主管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三)指导各县(市)区社会组织党工委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四)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社会组织的贯彻落实。

(五)引导和监督社会组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六)加强对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向市委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

(七)直接联系管理一部分规模、影响较大的全市性社会组 1 织党组织。

(八)指导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党的宣传工作、教育工作、组织工作、纪律检查工作、群众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等;

(九)做好党员的教育培训、管理服务和发展党员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十)承担市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工作职责

1、承担市社会组织党工委的日常工作;

2、做好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各成员单位协调配合的具体工作;

3、负责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督查、考核和评比表彰等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4、负责全市社会组织党建统计工作,建立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台账和电子数据库;

5、加强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动态情况,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理论研究;

7、承担市社会组织党工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市社会组织党工委成员单位职责

1、市委统战部。抓好所主管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将党组织建设作为社会组织“登记审查、年度检查”的重要内容,督促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党组织;加强对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培养、培训;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定期向市社会组织 2 党工委办公室报送相关数据。

2、市民政局。做好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的日常工作;领导市民政局主管的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加强对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向市委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落实“登记审查、年检年报查”制度,在对社会组织登记审核、年检审查时,及时向有关业务主管单位反馈社会组织党建情况;将社会组织党建情况纳入社会组织评先评优、等级评估的重要内容,督促社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

3、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深入调查研究,在履行行业发展规划制定、项目申报、资格审批等管理服务职能时,充分吸收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提出促进我市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登记审查、年度检查”制度,在对社会组织登记审查、年检初审时督促建立健全党组织,明确负责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处室和相关人员,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并定期向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报送相关数据。

4、市教育局。抓好所主管的社会团体、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在研究制定全市教育发展规划、促进教育体制、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充分吸收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意见;将党组织建设作为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年度检查、教育评估”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中的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定期向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报送相关数据。

5、市科技局。支持和加强所主管的社会团体、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在促进技术市场和科研中介组织发展政策等方面征求他们的意见,加强科技人才中党的队伍建设。在履行行业发展规划制定、项目申报、资格审批等管理服务职能时,提出扶持我市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定期向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报送相关数据。

6、市司法局。抓好所主管的市律师协会等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争取各级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等中介组织对党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维护社会组织各项权益和司法公平公正,促进司法援助等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定期向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报送相关数据。

7、市财政局。抓好所主管的注册会计师协会等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完善财政监督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征求社会组织的意见,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享受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政策的评估指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定期向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报送相关数据。

8、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点抓好劳动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将党组织建设作为“登记受理、年度检查、办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在制定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人力资源流动、加强劳动职业培训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征求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定期向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报送相关数据。

9、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抓好所主管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建立健全所主管的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指导其开展党的宣传、教育、组织、纪检、群众、统一战线等工作。做好社会组织中党员的教育、培训、管理服务和发展党员工作,探索在社会组织中以党建促行业自律、加强诚信建设、服务行业有序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定期向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报送相关数据。

10、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抓好所主管的社会团体党建工作,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规范文化市场,指导社会文化等方面,坚持征求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群众文化活动,建立健全党组织,不断推进全市文化事业建设;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定期向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报送相关数据。

11、市卫生局。指导和督促主管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卫生工作政策、规章制度及各项技术标准等方面,广泛征求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借助社会组织加强对医疗质量和服务规范方面实施监督,促进卫生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规范,结合全民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定期向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报送相关数据。

12、市体育局。结合全市体育产业政策,规范体育产业发展,制定体育经营活动从业条件和审批程序,加强体育类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在开展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办的中心、院和俱乐 5 部、场馆建立健全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定期向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报送相关数据。

13、市工商联。重点抓好市内所属商会、协会的党建工作,将党组织建设作为“登记受理、年度检查”的重要内容,督促未建立党组织的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台账,定期向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报送相关数据。

14、市科协。抓好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学术性和科普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明确负责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处室和相关人员,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台账,结合登记审查、年检初审,督促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党组织,向社会组织传达党和政府的相关方针政策,收集、反映社会组织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定期向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报送相关数据。

15、市文联。加强对文学艺术界组织的社会团体及文学艺术界方面名人、名著的研究性社会团体进行前置审查和指导监督,推动和组织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

16、市社科联。结合社会科学普及、立项、鉴定和表彰等工作,抓好社会科学型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广泛听取社会组织对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和政府提供社会科学研究服务。

三、市社会组织党工委议事规则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岳阳市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社会组织党工委)的领导指导作用,保证市社会组织党工委议事的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能,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市社会组织党工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委员要根据集体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三条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作出重大决策前,必须深入基层调研,广泛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切实反映民意。

第四条

市社会组织党工委议事形式主要有书记办公会议、全体委员会议、工作会议。

第二章

会议制度 第一节

书记办公会议

第五条

议事内容:研究贯彻落实市委有关决定、指示和工作部署的意见;审议向市委报送的重要请示、报告;研究决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有关批复事项;研究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文件、工作计划;研究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第六条

成员组成:书记办公会议由书记、副书记组成,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列席,必要时确定其他同志列席。

第七条

议题确定:书记办公会议的议题由书记确定。会议由书记或由书记委托的副书记召集并主持,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

第八条

纪要签发:书记办公会议纪要由会议主持人审核签发。纪要报送、分发范围由签发人确定。

第九条

会议决定事项由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负责抓好督促落实。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

第十条

议事内容:传达贯彻中央、市委的重要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通报书记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研究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大问题,提出和制定指导性意见;听取年度工作报告,研究审议年度财务预算、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工作规划;研究提出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内设机构的设置意见,讨论决定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内设机构的干部任免;研究批准直接管理的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设立、变更和撤销;研究加强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以及纪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根据《党章》和有关管理制度的规定,对全市各县(市)区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对直管的党组织进行考核评比,讨论决定表彰对象和批评、处罚对象;审议党工委工作制度; 8 研究审议需要由市社会组织党工委集体决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

议题确定:全体委员会议议题由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汇总,提交党工委书记确定。

第十二条

参会人员:会议由书记或由书记委托的副书记召集并主持,各副书记、委员参加,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列席,必要时确定其他同志列席。

第十三条 会议程序:

1、由书记通报本次会议议题和顺序,征求委员意见,在多数委员赞同后,确定其议题和顺序。

2、按议题顺序由提出议题的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委员作简明扼要的说明,列席会议的部门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作必要的汇报,然后让其他委员发表意见,进行民主讨论。

3、委员在讨论完一个议题后,即进行表决。表决可以采用口头、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完一议题后,再进行下一议题。

第十四条

会议要求:全体委员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根据工作需要由书记决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必须由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能举行。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到会方能作出决定。委员因故不能参加会议,应在会前请假,其意见可用书面形式表达。表决议题,由参加会议的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委员过半数通过为有效。

第十五条

纪要签发:全体委员会议由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 9 公室负责组织承办。会议纪要由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负责人审核、会议主持人签发。纪要报送、分发范围由签发人确定。

第十六条

会议决定事项由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负责抓好落实。

第三节

工作会议

第十七条

主要任务:传达贯彻上级指示精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部署工作等。

第十八条

会议组织:工作会议由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负责组织承办。

第十九条

会议计划:每年计划召开的工作会议,年初提交书记办公会议研究审定。以市委名义召开会议,按照有关规定向市委写出请示。

第二十条

会议要求:召开工作会议要贯彻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减少数量,控制规模。

第三章

议事和决定

第二十一条

除临时召集的会议外,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负责提前一至两天将会议的议题通知参会人员,要求做好准备。会议讨论的文件、材料,由有关部门准备,并于会前由办公室分送各位委员和有关列席人员。对涉及的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办理的议题,应提前通知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做好准备,并列席会议。

第二十二条

列席人员可以就讨论的问题介绍情况,发表意 10 见和建议,但无表决权。

第二十三条

市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副书记、委员应尊重书记意见,按照分工负责,相互配合,抓好落实。党工委内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都是平等的一员,享有平等表决权。

第二十四条

讨论问题时,每个参会人员应充分发表意见。主持会议的书记要充分发扬民主,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集中归纳,提出决定或决议草案。

第二十五条

对重要议题问题发生争议,双方人数接近,除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待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后再议。

第二十六条

每次市社会组织党工委会议都要指定专人记录会议的时间、地点、主持人、出缺席委员的姓名、会议议题,委员对议题发表的意见和议题表决结果,根据需要编发会议纪要,并定期将党工委会议议事记录本归档。

第二十七条

议题中涉及到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委员及其亲属时,应执行回避制度。

第二十八条

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委员会后对需要保密的内容要保守秘密,杜绝失、泄密现象,违者追究相关责任。

第四章

决定的执行与反馈

第二十九条 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委员对党工委会议集体做出的决议,必须无条件的贯彻执行,任何个人无权改变。个人或 11 少数人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但在会外不得发表与决议不同的意见,在行动上不得有任何反对的表示。缺席的委员对党工委会议作出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直接向书记反映,但必须执行集体作出的决定、决议。

第三十条 市社会组织党工委会议作出的决议、决定按分工负责制的原则,由党工委书记或会议主持人指定有关领导和成员单位负责贯彻落实。

第五章

公文审批

第三十一条

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制发文件,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市委有关规定,坚持“精简、高效、规范、保密”的原则,严格办文程序,提高公文质量。

第三十二条

凡以党工委名义印发的公文,均由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审签、书记签发。重要文件应提交书记办公会议或全体委员会议审议。

第三十三条

党工委收到公文,由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提出拟办意见,呈书记或副书记阅批。

第六章

请示报告和工作通报

第三十四条

建立定期报告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每年向市委作一次全面工作报告;对市委重要会议、重大决策和重要指示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

第三十五条

建立工作沟通制度。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各成员单位要明确党建联络处室,负责抓好本行业、本系统社会组织各项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向市委组织部汇报请示;对所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应每季度向市社会组织党工委书面报告。

第三十六条

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有关情况和信息,要及时向委员和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沟通联系和通报。

第三十六条

建立联络员制度。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一名干部作联络员,作为党工委办公室成员,参与党工委办公室工作。

第七章

调查研究和工作联系

第三十七条

加强调查研究。围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日常性调研由党工委领导同志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专题调研应于年初制定计划,确定调研主题和负责人,抓好组织实施。党工委委员每人每年至少亲自或组织撰写1篇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和工作指导提供依据。

第三十八条

建立委员党建工作责任区和联系点制度。确定委员所在业务主管单位为委员党建工作责任区。每名委员确定社会组织党组织为党建工作联系点,及时了解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做法,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指导党建工作的开展,做到责任区和联络点检查指导有主题、有安排、有落实、有记录。

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篇7

一、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三中留守儿童情况

(一) 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

该调查分别对七、八、九, 三个年级进行了调查, 每个年级各选取30个留守儿童, 可以发现他们的心理普遍存在着一种厌学情绪。在学习成绩方面看, 在班级里学习成绩较差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在调查中我可以发现, 对于每一次考试, 他们的态度是只是去参加考试, 根本没有认识到考试是对自己的上一阶段的学习情况的反馈。对于老师的作业, 他们的态度只是完成自己能够做答的题目, 对于一些不会的题目, 他们只会选择去放弃, 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会选择去请教老师。这样的结果只能使他们学到的知识容量永远是一些较容易的, 他们没有培养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学习时间的延长, 进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厌学情绪。

(二) 留守儿童的听课效率

调查中发现, 大多数的他们认为自己每天按照父母、老师的安排去上学, 上课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知识, 没有养成一种主动学习的习惯, 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学生本身, 一方面来自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对100多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的过程中, 在40分钟的一堂课上, 能坚持跟着老师的思维听课的学生仅有10%, 40%的学生课前的三十分钟能够专注地听课, 30%的学生课前的二十分钟能够专注地听课, 20%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不会, 根本不去学习, 他们是产生厌学情绪最为强烈的群体。

(三) 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

留守儿童有70%是住宿在学校里, 他们一般都在学校食堂吃饭, 学校食堂的饮食相对来说是规律的, 但是很少有荤素的合理搭配, 菜谱中以素菜为多。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 他们更多地需要合理的饮食配餐, 这样才能补充他们身体中所需的营养物质。对于初中繁重的学习任务, 因为没有得到合理的营养配餐, 留守儿童中的生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学生, 他们免疫力差, 不能很好地抵御病毒的入侵。所以, 在一定程度上, 这影响了他们学习时间, 进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四) 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

大多留守儿童是寄宿在学校公寓的, 还有一部分是由监护人照顾的。对于监护人的受教育情况, 在学校方面, 虽然是由老师负责, 但是他们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知识教育, 只是在扮演着看管学生们的角色;在家庭方面,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他们的文化程度低, 根本不能在学习上辅导孩子, 也是扮演照顾他们生活的角色, 当他们出现心理的问题时, 也不能与他们积极地沟通交流, 得不到应该拥有的心理督导与心理疏导。

二、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三中留守儿童厌学的原因

(一) 留守儿童缺乏关爱

凉城县三中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在2006年就已经在外面打工了, 意味着他们在8-10岁之间父母就离开了他们。父母平均每一个月和他们联系一次, 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和父母见面。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 这就使得他们的心理上永远是自卑的, 不愿与同学们交流, 也不主动与监护人、与老师说出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在精神上得不到家长的关心与爱护, 导致他们的思想负担很重。在课上他们经常想念父母, 造成了思维上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最后导致他们不想学习, 成绩下降, 厌学情绪逐渐增加。

(二)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他们中有住宿在学校里的, 有的是祖父母与外祖父母陪伴的, 不论是哪种方式, 一方面, 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他们的监护人都是低学历, 在学习上得不到监护人的有效辅导。另一方面, 他们遇到学习中的难题不会主动请教老师, 等待老师讲解, 这就造成了他们只是被动的学习心理, 随着时间的长久, 他们渐渐地不愿去做题, 也不愿去思考, 养成了一种不去做任何的家庭作业的习惯。因此, 课上老师讲课的内容得不到巩固, 学习成绩逐渐下降, 厌学情绪在增加。

(三) 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

在学校里, 一方面, 老师们没有在心理上认识到留守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实际上, 他们最需要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另一方面, 他们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课程, 不明白留守儿童心理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最后, 在学校里缺乏专业的心理与社会工作方面的老师, 当学生中出现了问题时, 没有及时地解决, 最终造成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厌学。

三、改善留守儿童厌学情况的几点建议

(一) 建立学校社会工作站的专门logal

学校社会工作站要有自己独立的logal, 使得在学校社会工作站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团体中的一份子, 在心理上他们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关爱, 这样会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们心理上长期缺乏来自父母的爱护的情况。

(二) 组织学校社会工作站的活动

学校社会站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从整个活动的策划、实施、评估中都要有学生们的参加,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培养了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力, 也使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 能在学习之外找到一些自信心。

(三) 增强学校社会工作站的师资力量

学校社会工作站的师资力量要加大, 尤其是培养能处理心理问题的老师, 运用专业的知识解决学生们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社会工作老师要与任课老师建立积极主动的关系, 向他们取得在学习上的一线资料, 这样更有利于社会工作老师对学生工作的展开。

(四) 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

在学校社会工作站中对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自己的档案, 档案中不仅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 还应包括学习成绩走势、学生近期变化总结等内容, 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现状, 而且能理解到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给予积极地引导。对每一行为背后的分析与试卷成绩背后的分析, 可以与学生们进行良好沟通, 共同设定完善周期、制定优化目标, 并给予他们信心。待这一系列的活动完成后, 还需要学生的反馈, 做到有效果、有效率。

社会工作站的建立对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 能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等方面都给予正确的引导, 使留守儿童对学习逐渐产生信心, 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摘要:本文以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三中为例, 介绍了凉城县三中留守儿童的厌学情况, 通过对他们的调查问卷的分析, 了解他们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 从留守儿童厌学的原因出发, 提出建立了学校社会工作站的建议, 从而使留守儿童的厌学情况得到改善, 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留守儿童,厌学,学校社会工作站

参考文献

[1]马林芳.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价值分[J].社会工作下半月 (理论) , 2008.1.

[2]左小彩.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2.

[3]李序科.学校社会工作视阈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10.5.

[4]冯寿林, 廖颖, 朱为崎, 冯小林.农村留守青少年成长问题及社会工作应对策略分析——以《学校社会工作》课程的实践为例[J].学理论, 2011.2.

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邻里互助” 社区养老

一、城市社区“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优势

“邻里互助”模式既不同于机构养老,也有别于传统的家庭养老,但是与二者存在着交叉。我们可以称其为社区化居家养老。它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养老的方式看,是居家养老,即老年人是在自己的家里养老,而不是在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养老;其次,从养老提供的主体看,居家养老除了需要家庭照顾外,还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主要是来自社区的照顾。简而言之,社区化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委员会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他的存在有以下方面的优势及现实意义。

(一)邻里互助,助人助己,和谐社区。据榆林市老龄办贺主任介绍,参加服务的人员,多为下岗职工和低收入者,他们本身的经济负担就比较重,参加服务的人员在帮助独居在家的邻居老人解决了生活以及精神等方面需求问题的同时,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满足了自身生存的保障,其实质是种助人助己的活动,增进了社区居民间的沟通,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利于和谐社区的构建,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二)灵活方便,服务周全,满足多方需求。社区“邻里互助”养老服务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由于参加服务的人员和需要帮扶的老人在同一社区,可随时服务上门,方便办事,能够及时解决老年人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大家彼此熟悉,感觉亲切,便于情感的交流,能够满足老年人在精神方面的需求;

(三)低成本,高质量,老年人满意程度高。榆林市老龄办主任贺和平介绍,老龄办会定期走访被服务老人,若发现服务人员服务质量不好,就会将其解聘。“这种养老方式融合了机构养老的优质服务和居家养老的温馨,老年人满意程度很高。”另一方面,因为处同一社区,服务人员与被照顾老人感情基础比较好,切实把老人需要当成自己问题。在资金运作方面,采取的是政府补贴的形式,即政府承担大部分的资金,老年人子女承担小部分资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社区“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观念认识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

观念认识不足,来自于政府部门和老年人自身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社区“邻里互助”照顾依靠的主要力量是地方政府和社区本身但是,受历史习惯及政治体制的影响,地方政府和社区对其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到又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维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另一方面,受传统“养儿防老”的影响,老年家庭认为子女供养及照顾父母,是必然的道德标准,也是自己必须承担的义务。因此,在老人看来,靠政府、社会的照顾是给孩子丢脸,给自己丢面子,对此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另外在我们调研过程中,这一利民惠民的服务项目,同一社区的很多人并不了解,只有涉及到的相关人员表示热烈的支持与欢迎。这也在另一方面反映了舆论宣传力度不够。

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一方面,发展社区“邻里互助”照顾的关键在于提高政府和社区的重视程度,改善和提高社会政策的决策和执行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力度,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使得老人获得真正的心理慰藉,让老人明白养老问题不单单是自己的义务,也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使他们放下心中的惶恐与不安。

第二,资金缺乏,筹资渠道单一,政府财政负担压力过重。

社区“邻里互助”养老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投入,而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未富先老”,在现阶段,对于较发达地区而言,财政尚可承担,而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如果想进一步扩大受惠面,势必会导致政府财政负担压力过重。据老龄办贺主任介绍,实行邻里互助模式已經将近两年,仍然处于初始阶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最终导致只能维持现状,不能进一步过大受惠人群。因此,不难发现,资金的缺乏最终将导致地方政府没有充足的财力去完善相关制度、配置与之配套的社会资源。

要解决这一问题,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1、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发挥社会慈善机构的作用。设立相应的社区建设与发展基金,接收企业和个人的捐赠,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社区建设和发展中来。2.加快社区养老的产业化。改变传统的认为养老主要是义务性服务和福利性服务的观念,社区养老要从行政性经营向市场化经营转变,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社区养老服务事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政府要做的就是严格把关,做好宏观调控,保证市场能够公平顺利进行。这样既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提高服务质量,也可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第三,管理体制不健全、权责不明,评估体系不完善。

由于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体制和评估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有限的社区公共资源使用效率低下,不能有效的整合相关资源。其具体表现在:l、各部门之间协调管理不畅。老龄工作的开展及民政、妇联、劳动保障及民间机构等多个部门。但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与沟通,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使得主管社区“邻里互助”养老服务工作的民政部门无法整合其他部门的资源,从而很难提高社区“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的综合服务能力。2、评估体系不完善。参加服务的人员的管理比较松散,缺乏相应的激励奖惩制度,社区“邻里互助”养老服务,更多的是依靠道德的约束,长期以往,必然会使得服务人员的积极性下降。部分试点社区虽然出台了相关的资金补贴办法,却没有出台与之相配套的评估制度。

要解决这一问题,1、政府应该健全法律法规及管理体制,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2、,加强行政协同,在社区内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服务管理,综合协调社区和各个部门的关系,使得各部门,共同制定今后开展老龄工作的目标、任务,明确分工和各自的职责。3、为保证社区“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完善统一的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实现奖惩结合的规范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J].全国老龄办,2008

[2]王海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问题分析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陈卓颐.实用养老机构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

[4]祁峰.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与展望[J].经济问题探索,2010,ll

[5]翼志勇.中国养老[M].文汇出版社,2008

上一篇:6.1儿童节方案下一篇:让我好好来爱你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