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概念及选择(通用10篇)
一是诚实和谦虚。中华民族的美德是诚实和谦虚,在这样一个国家里,诚实和谦虚才能带给创业者别人的信任。
二是克制和忍耐。克制力和忍耐力是衡量一个人有无坚强意志的标志。韩信食洗妇之食而活命,忍胯下三辱而长志,终于成了一代春秋大业。而如果缺少这样东西,快意恩仇,势必经常发脾气,而发脾气又使人丧失理智,会弄得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工作关系,有可能导致创业的失败。要想创业成功,必须要主动地强迫自己去干自己最不想做的事情,而这往往是最需要你的。
三是热情和责任感。创业者是企业的核心,他对事业的热情必会感染企业的职员,从而将各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同时,只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使创业者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有完成事业的决心。
四是积极性和创造性。创业是一种需全身心投入的事,积极的态度才能使创业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会给创业者部署安排,没有人会给创业者决策计划,面临困难、问题、危机,创业者只有积极去寻求,才能取得应有的创业效益。具有创造性的精神,才能让创业者发挥自己的潜能,打破各种条条框框,开创新的局面。
五是公道正派。公道正派和对事业的无私,才能在创业者身上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六是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才能够成功。(摘自大学生创业网)
2.4、如何培养这些素质
如今是信息时代,信息无所不在,大学生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学到所需的创业知识。从某种角度看,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的途径就像是不同类型的机舱,各有各的“享受”。
“经济舱”:学校。如今,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创业指导课,教授创业管理、创业心理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打好创业知识的基础。大学图书馆也提供创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大学生可过阅读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此外,大学社团活动也为大学生锻炼综合能力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创业知识,无疑是最经济、最方便的。
“商务舱”:媒体。创业是目前媒体报道的热门领域,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创业知识和信息。一般来说,经济类、人才类媒体是首要选择,比较出名的有《创业家》、《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以及“中华创业网”、“中国创业论坛”等专业网站。此外,各地创业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机构的网站,也蕴藏着丰富的创业知识。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创业知识,往往针对性较强。
“头等舱”:商界人士。商业活动无处不在,大学生平时可多与有创业经验的亲朋好友交流,甚至还可通过Email和电话拜访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向一些专业机构咨询。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往往比看书本的收获更多。通过这种途径能获得最直接的创业技巧与经验,将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受益无穷。
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他们在日常生活里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在无形中养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所形成的概念一般称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例如,铁比木头重,车不拉不走,水温只要达到100℃就沸腾等。
二、对前概念的认识
如何看待学生头脑中业已形成的前概念呢?从人类认识发展的角度来看,前概念的产生是正常的、必然的,因为在科学发展史上前概念也屡见不鲜。前概念的产生正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应该把它作为科学含义可被转换的认知结构接受下来,这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再者,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未必都是错误的,虽然这些来自学生个体生活经验而建立的对科学概念的看法往往是片面的、模糊的。在学习新知识时,不少学生只注意到自己所理解的部分。所以,即便在学习后学生通常也不会放弃原有的概念,而是对新概念加以排斥,甚至扭曲对新概念的理解而导致了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
三、前概念对科学教学的影响
研究者们对儿童的科学学习展开了大量研究,发现大部分孩子的科学学习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原有概念的发展或转变,而不是新信息的点滴积累过程。作为科学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认识并利用学生前概念中的积极方面,并将其作为一种资源进行教学,同时纠正和预防其消极的方面,以实现概念的转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科学学科的原有知识经验背景,了解学生有哪些概念是片面的甚至是对立的,并充分运用学生的原有概念创设教学中的认知冲突,以此作为引发学生进行概念转变学习的契机。因为要转变学生的前概念,仅仅告诉学生“正确”的概念是无效的,只有在激励性的情境中,在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激烈碰撞中,才能解决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四、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对策
利用什么方式可以有效地进行概念转变呢?在实际教学中,有这样几种基本对策:
1. 以自身的前概念为基石,自我发现问题,使概念转变更深刻
五年级上学期进行电学学习的时候,学生脑子里存有相当多的前概念。例如,大多数学生认为电池只要和导线、电珠相连,无论连在哪里、怎么连都能使电珠亮起来;电池的电量会使他们触电等等;而关于电路的串联和并联,想法更是五花八门。
这个单元的起始课是让学生了解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既然学生在脑海里对电路有最初的“印象”,于是教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节电池,一根导线,一个小电珠,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前概念随意摆弄。两个要求:一是让小电珠亮起来,二是不论小电珠亮否,都将连接图画下来。学生拿到材料后兴致勃勃地动起手来,可是几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成功,都未能让电流形成通路(如图),他们不知道导线应该怎么与电珠和电池相连。心急的同学不断向教师打听正确的连法,教师故意置之不理。突然,有个同学的小电珠亮了,大家都异常兴奋,走下座位去学习连法,接着一声声“亮了,亮了”不断在教室中响起,同学们更是兴奋地展示他们的成果。至此,教师再带领同学们回过头来看自己记录下的连接图,为什么新的连接方法可以使小电珠亮起来,关键在什么地方?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吗?通过比较再加上实验时他们的感受,学生们马上得出了通路、短路的概念,并且还能举一反三地找到其他正确的连接方法(如图)。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电路知识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事实上,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的基本概念一旦得到正确的转变后,再让他们加开关,甚至连接并联、串联等复杂些的电路也都难不倒他们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凭借自己的前概念,展开探究,也能发现问题,从而建立正确的、科学的概念,这样的概念转变过程应该是比较有用的,学生对转变后的科学概念的印象也是相当深刻的。
2. 以他人的前概念为诱饵,引发思维冲突,使概念转变更有效
由于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大多是在具体生活环境中建立的,因此,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让学习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易于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前概念,也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从而建立科学概念。
在三年级下学期物体的沉浮学习中,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系呢?很多学生都会说与物体的重量、物体的大小等等有关。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说:“上节课我上××班时,有个同学跟我说,我给的橡皮泥太大太重了,所以沉了,如果小一点的话橡皮泥就轻了,它就会浮在水面上了,你们觉得呢?”大多数同学顿时都同意这个虚拟同学的说法,而少数同学与之产生了矛盾,他们认为与物体的大小或重量没有关系。教师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动手进行探究,不同意见的同学都通过自己的实际探究,了解了知识的真相,这样比教师直接传授或开始就放手让他们胡乱动手更易在学生脑中进行科学概念的转变。
再比如,学生在学到“物体的下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这一概念时,教材中阐述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理论,并用伽利略的实验来说明问题。如果让学生看书,或者由教师讲述,能不能达到概念转变的良好效果呢?尝试的结果是,纯理论的东西孩子们并不喜欢。因此,教师让学生扮演伽利略,并且让他们用自己的理论以各种方式来说服代表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教师。有的学生试图从假说的角度来说服教师,有的学生做起了著名的比萨斜塔的两个铁球(硬币)同时下落的实验,孩子们仿佛回到了伽利略当时进行科学论证的年代。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利用硬币和纸片不同时下落的实验来迷惑他们,他们又用硬币和纸团来“回敬”教师,一来二去,再由教师出示真空管,完成了在真空条件下羽毛与小铁片同时下落的实验,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也揭晓了。大家比课本上要求掌握的知识了解得更多,知道“在真空条件下,物体的下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就这样,利用同学的前概念、他人的前概念,甚至是古人的前概念与学生自己的前概念进行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产生矛盾,以此来激发有效的思维活动,从而进行有效的概念转变。
3. 以众人的前概念为动力,形成合作交流,使概念形成更清晰
很多前概念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以获得科学概念,但有些是无法操作的,所以让他们进行交流,让他们在思维上进行碰撞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在交流中,学生可以看到与自己不同的理解,他们可以从不同方面了解与认识事物。因此,在教学中应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甚至是学生与家长的交流,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人之间交换对某一事物的不同看法。如在学习《我是怎样出生的》这课时,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出生情况并不清楚,有些同学可能听过剖腹产、顺产等他们无法解释的名词,有些家长则会因为无法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解释而灌输“你是从垃圾筒捡来的,是从妈妈胳肢窝里挤出来,是自己从妈妈的肚子里蹦出来的”等等错误概念,而有些家长虽然平时可能会讲一部分内容,但也不完整,所以在学生脑子里的印象非常模糊。因此,教师在课前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告家长书,上面罗列了必须了解的几个问题,如你妈妈生你时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你生出来有多重等等,又设计了几个需要学生详细与父母交流的问题,如妈妈在怀你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变化等等,避免家长笼统地向孩子解释他们是怎样出生的这个尴尬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与同学交流,看看自己的出生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再结合相关的视频和他们进行交流,让他们在自己与别人不断的思维碰撞中了解相关的知识。
摘 要 社会福利概念的定义在学界一直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首先从状态和制度两个角度对国内外关于社会福利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再着重剖析了国内对于社会福利的界定,并进一步从社会资源分配角度将社会福利模式划分为消费型和投资型,最后提出了中国社会福利模式的选择。
关键词 社会福利概念 社会福利模式
社会福利作为社会政策和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核心和基础概念,其学术界定和公众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价值理念、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等不同,对社会福利的性质、功能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性。
一、社会福利的界定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社会福利的范畴和内涵进行过界定,然而普遍认同社会福利具有社会状态和福利制度两方面的含义。
(一)国际对社会福利的界定
1.作为状态的社会福利
国际上,对“作为状态的社会福利”概念界定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J.米基利的观点:社会福利是“当社会问题得到控制时,当人类需要得到满足时,当社会机会最大化时,人类正常存在的一种情况或状态”((Midgle,1997)。作为状态的社会福利不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
2.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
可能是基于从制度的含义来理解社会福利更赋予这一概念以操作性。因此,学界主要是从制度的角度来探讨社会福利这一概念。国际上,对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社会福利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外延基本相同,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而采取的措施及服务,包括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服务等子系统;一种认为社会福利的外延大于中国“社会保障”的外延,指国家和社会为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各种措施。
(2)狭义的社会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也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弱势群体的福利”——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特殊福利;一种是“最高层次福利”——社会福利居于社会保障最高层次。该观点以联合国社会开发研究所提出的为代表。指人类在基本的身体需求和文化需求获得满足的基础上,迈向更高层次需求的过程。
总体而言,尽管国际社会对于社会福利定义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从广义角度来界定社会福利的观点。
(二)国内对社会福利的界定
1.作为状态的社会福利
国内学者钱宁认为社会福利是假设不虞匮乏、充分就业、安全、健康、快乐、受教育、社会平等及有序地生活等有关人类幸福的事项的实现,是社会的正常状态(钱宁,2003)。在界定作为状态的社会福利时,尽管国内外学者的具体描述存在差异,但都突出了社会福利是一种客观需求和主观感受都得到满足的一种正常和幸福的状态。
2.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
国内尽管也有部分学者赞成和主张“大福利”概念,但长期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小福利”概念,即从狭义角度来界定社会福利。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理论界占有重要地位的“小福利”概念是指前文所提及的第二种狭义社会福利观——“最高层次福利”。然而实践中,社会福利却做的是救助孤老残幼,服务于社会边缘弱势群体的最低层次的工作,处于一种边缘性的位置,与其最高层次的初衷相背离。因此,在中国被百姓谈起的社会福利经常指的是狭义社会福利定义中的第一种概念——“弱势群体的福利”(主要包括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福利)。由于这种福利的提供主体为民政部门,所以又被称为“民政福利”。社会福利的定义与实务的背离,使得社会各群体对其概念存在着认知上的分离。
(三)本文对社会福利的界定
国际社会多认为社会福利大于或者至少与社会保障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然而根据国内对社会福利的狭义定义,社会福利则是社会保障的一个子系统,与居于社会保障核心位置的社会保险相比处于边缘位置,反映了国家以社会保险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念。在社会政策中,与社会贡献、经济生产联系最为紧密的社会保险在某种程度上更适应工业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这种界定更深层面揭示的是: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经济发展压倒一切的政策取向,也是社会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隶属于经济政策这种发展理念,最终在社会政策制定中的表现。因此,中国社会福利的狭义界定既是受制于经济实力的一种现实选择,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一种“高经济增长、低社会福利”的生产型社会政策价值理念。
与社会福利理念上的生产型导向相对应,中国社会中,公民社会福利的权力意识严重缺乏。很大程度上,社会福利被看作是国家权威的象征和恩赐,而非作为一个公民所应享有的权利。反映在现实中,就是福利施与者的高高在上与受助者的感恩戴德。公民权利意识的缺乏使得中国社会福利的发展缺乏坚实的价值基础和社会权利要素①。社会福利的狭义界定一定程度上是公民社会权利意识缺乏的深层次体现。
社会福利的这种狭义界定具有局限性:第一,它将社会福利的提供主体限定为政府,这与当今社会强调“社会福利多元化”、“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方向相背离;第二,它将福利的客体局限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与社会福利逐渐扩大覆盖面的发展趋势不相符;第三,由于中西方学者分别从狭义和广义角度来理解社会福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中国式的理解可能影响到中国西方社会科学界与社会政策学界的理论对话和专业交流。
综上,从广义上来理解社会福利似乎更合乎社会福利的发展轨迹。“福利”一词本身就具有客观上好的生活状态和主观上幸福、满足的感受两层含义。而作为社会福利,这种福利必然具有社会性,包括参与主体与客体的社会性。社会福利应该既是一种状态的描述,又是为达到这种状态所作的客观上的制度安排。因此,社会福利应该是国家和社会通过提供福利性的物质帮助、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用以保障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并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状态与制度的福利统一体。
二、社会福利模式的划分
从不同角度对社会福利的模式进行分类,对于社会福利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包括从范围和内容角度将社会福利划分为广义的社会福利和狭义的社会福利;从实施目的角度将社会福利划分为制度型社会福利和补缺型社会福利;从实施手段角度将社会福利划分为剩余模式、工业成就-表现模式和制度再分配模式。本文基于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将社会福利模式划分为基于消费、收入理念的消费型社会福利模式和基于投资、资本理念的投资型社会福利模式两大类。
(一)消费型社会福利模式
基于消费、收入理念的消费型社会福利模式反映的是一种传统的社会政策理念:它认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福利的实现是两个不同领域的独立范畴,代表公平的社会福利与代表效率的经济发展被理解为存在二元对立的关系。社会福利很大程度上被定位为财政负担。这种理念指导下的社会福利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补缺型社会福利(residual welfare)。该模式以自由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认为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有效途径。只有当家庭和市场的作用失灵难以提供个人所需的福利待遇时,国家和政府才会提供暂时性和救济性的救助。
第二种是制度型社会福利(institutional welfare)。该模式以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导,认为贫困源于社会而非个人原因,享受全面的高水平的福利保障,是全体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无论是“补缺型”还是“制度型”社会福利模式,社会福利始终被看作是社会产品的消耗者和一种消极的事后补偿,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相分离。这也正是社会福利广受批驳的重要原因。
(二)投资型社会福利模式
基于投资、资本理念的投资型社会福利模式在整个社会重新定位了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它认为可以通过以社会投资为导向,投资到具有促进人力资本、就业、社会资本、劳动技能以及低成本高效益的社会项目上,从而提高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最终达到实现社会福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目的。究其根本,投资型社会福利是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两个发展领域之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人的发展,从而二者通过人的发展紧密连接起来,达到发展动力传递、协调共进的目的。
美国学者J.米基利提出的发展型社会福利模式、泰勒一古柏提出的新福利主义、吉登斯提出的社会投资型国家,都可以归类为投资型的社会福利模式。
三、中国社会福利模式的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社会福利呈现出一种二元状态:城市居民以单位为依托,享受全面的“制度型”社会福利,农村部分老弱病残人员享受“补缺型”社会福利。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社会福利体制也面临着转型问题。
一些学者提出:鉴于国内财力有限,应实行“补缺型”的社会福利模式。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国民社会福利需要不断增加这一客观现实。中国目前面临的不是“福利过度”的问题,更多是一种福利不足、福利不均衡的问题。同时,鉴于社会福利需求者的规模庞大以及“福利国家”目前发展所陷入的困境,我们也难以耗费巨资来简单复制西方社会的“制度型”社会福利。传统的基于消费理念的两种社会福利模式似乎都难以解决中国目前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问题。
这种情况下,“发展型社会福利”、“社会投资型国家”、“资产社会政策”这些投资型的社会福利理念的引入给国内学界带来了社会福利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并得到了广泛的赞许与热议。但这种投资型的社会福利模式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它强调通过投资来促进人力资本建设,进而提高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来实现社会福利。但这种福利的实现一方面受制于外界环境,在外界环境没有改变的条件下,被投资者难以仅通过提升自身的实力就能实现福利;另一方面也受制于被投资者的内在条件,尤其是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老弱病残以及极端贫困者),投资型社会政策难以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借助于消费型(重点表现为补缺型)的社会福利模式。
因此,中国社会福利模式应是投资型社会福利模式和消费型社会福利模式的“混合体”:一方面,对于投资型福利政策能起作用的群体,应该主要通过社会投资来改善社会环境和提高公民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能力,最终达到福利的实现;另一方面,对于投资型社会政策难以发挥作用或短时间不能影响到的弱势群体(老弱病残以及极端贫困者),国家始终负有不可推卸责任,需要采用补缺型的社会福利政策予以特别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在推动社会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同时解决好弱势群体的利益问题,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
参考文献:
[1]周沛.社会福利体系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詹姆斯.米奇利.社会发展:社会福利视角下的发展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范斌.福利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迪尔和肯尼迪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企业内的群体对外界普遍的认知和态度。--全景式管理(1)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2)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3)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
(4)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为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5)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6)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7)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8)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9)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核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10)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企业文化核心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企业环境是指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经营方向、外部环境、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外界的联系等方面。它往往决定企业的行为。·价值观是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内成员在判断自己行为时具有统一的标准,并以此来选择自己的行为。·英雄人物是指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业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于作为一种活的样板,给企业中其他员工提供
可供仿效的榜样,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化仪式是指企业内的各种表彰、奖励活动、聚会以及文娱活动等,它可以把企业中发生的某些事情戏剧化和形象化,来生动的宣传和体现该企业的价值观,使人们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来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使企业文化“寓教于乐”之中。·文化网络是指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渠道,主要是传播文化信息。它是由某种非正式的组织和人群,以及某一特定场合所组成,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职工的愿望和心态。
个人所得税的所得来源的确定(下列所得均属于中国境内所得)
①工资薪金所得:在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或经济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②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所得;
③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④劳务报酬所得: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
⑤稿酬所得:在中国境内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稿酬所得。
⑥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⑦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因持有中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⑧财产租赁所得: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⑨财产转让所得: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⑩偶然所得;在中国境内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取得名次的奖金所得;参加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的有奖活动而取得的中奖所得;购买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发行的彩票取得的中彩所得;
全家读经是著名国学专家、累积式教育法创始人赖国全老师首先提出来的。家庭读经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读经。家庭读经能够促进儿童的全面协调发展,能够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累积式教育法是赖国全老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结合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的特点,在培养自己的孩子赖思佳时提出,后经不断完善,渐成系统。全家读经的原则是累积式教育法的八大原则之一。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待其长大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和优秀品性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和定力,更晓以因果道德,敦伦尽分之理;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气已成,难以修正,悔之晚矣。
正人先正己,在一个家庭中,家长带头读经典会形成良好的家风,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得不到敬重,父母和子女两代都受西方化的教育,父母和子女之间就像是朋友。至亲父母的尊长地位降为朋友,而朋友又是可有可无的,家庭的伦理随之丧失了,出现了父不父,子不子;夫妻之间不懂应该如何相互尊重;子女之间也不懂如何友爱„„所以我们不得不说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读经不应该只有小朋友读,应该是全家一起来读。如果家里的成员由父母带领,在饭后拨出30—60分钟共同读诵,一年的时间可以把《易经》完全背下来。《易经》是群经之首,文化之源,智慧之海,生命宝藏......父母读后若能深入义理,无论处事还是待人都会更加练达,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进行都有很大 提升作用。
由于现在的小朋友受到电视、计算机的污染相当的严重,我们对抗这两种传媒的污染,可以积极地采取全家一起读经的方法来防范,不但意义非凡,而且陶冶性情就在读经中。
借着潜移默化,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会透过经典、义理的熏陶而逐渐变化气质,诚如古人所言:“读书无非在变化气质而已。”父母率先以身作则,则子女焉有不效仿之理?所以这是最好的修学方法,也是奠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编辑本段意义
至今累积式教育法已经影响全球上百万的家庭,成为风靡海内外的著名儿童教育方法之一。
累积法的教学不占用大段的时间,不影响孩子其他正常的生活、学习习惯,不但非常适于在家庭中应用,对希望开展经典教育,但又不希望正常的教学计划受到影响的学校、幼儿园,也能够方便的渗透进来,开展有效的经典教育,因此,其意义是广泛而深远的。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设计了有趣的故事情境.为了使学生能够轻松的掌握看似零碎的概念,本节课通过提供大量的实例,让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并感悟概念的实质.整节课以问题链的形式展开,通过巧妙设问,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反思、提炼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解决问题的始终.本文主要从三方面结合教学设计来谈谈自己对《数列的概念及表示》的教学实施过程的一些认识.
1 优化数学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本课教学第一部分安排了4组情境,具体内容如下:
情境1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列数:
普卢士天文学家提丢斯(Titius,1729—1796)推出了太阳到行星距离的经验定律,并预言了新的行星的存在!
提丢斯的具体做法是:将0加在这列数字的最前面,然后每个数字都加上4,再将每个数字都除以10,得到一列数,将这列数列成表格与当时已经探明的太阳系六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作对比,如表1所示.
情境2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将“一尺之棰”视为一份,那么每日剩下的部分依次为
情境3彗星每隔83年出现一次:
情境4 1984年至今,我国参加7次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
设计意图第1组情境通过给学生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发现第2组数,与当时已发现的太阳系中,太阳距离六大行星的实际距离有紧密的联系,天文学家提丢斯就是利用这个表格预言了天王星的存在,请同学们猜想2.8个天文单位处是否有行星的存在?通过这个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告知学生,学完本节课后,同学们可以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继续研究表格,也许同学们也能预言新的行星的存在,成为天文学家.这里主要目的是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学好本节知识做好铺垫.后3组情境通过名人名言,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与数字相关的问题,得到(3)(4)(5)三列数,为第2部分学生活动做好准备.
2 巧设数学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新课程提倡教师创设探究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数学探究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为了能够有效的开展探究活动,本课围绕教学主线展开有效的设问,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探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出结论.主体教学过程如下:
2.1 巧妙设计教学思路,提炼课堂的教学主线
如图1所示.
2.2 巧妙组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请同学们观察,情境中的5组数,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它们的共同特征?
结论①上述问题情境中都是一系列数;
②这些数有一定的次序,前后位置不能颠倒,并且有些数可以相同,但表示不同的意义.如情境4中,出现了两个16,但第一个16表示1992年参加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第2个16表示1996年参加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
通过讨论,得到这些情境的共同特点:都是一组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数.
教师:(归纳)我们给出的这些数都是一列列的,并且是有一定次序的,前后位置不能颠倒.我们把这样的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引入课题,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5组数,首先发现它们都是一列一列的数,初步感知这列数有顺序关系,数字可以相同,教师通过情境中实例分析,概括总结出数列的概念.
2.3 巧妙设计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1)归纳总结,形成数列的概念.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由数列的概念知:数列的研究对象是数;掌握数列的概念要抓住两个关键词:一列、次序.(板书)
问题1 1,3,5,7是一个数列,7,5,3,1也是一个数列,这两个数列是不是同一个数列呢?
问题2 1,1,1,1,1是不是一个数列呢?—1,1,一1,1,—1,1呢?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1的辨析,使学生理解,数列中的数是有先后次序的,两个数列即使所含的数完全相同,只要排列的次序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数列.通过问题2的辨析使学生理解,数列中的数只要求按一定次序排列,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通过两个问题的辨析、理解,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概念的关键词,更透彻的理解概念.
2)归纳总结,形成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问题3你能用不同的标准给下列数列进行分类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分类标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有一部分学生会从数的多少和次序等方面初步进行分类,当然也会有学生从数的形式上分类,加以点拨,这可为后面写通项公式打基础,也会有学生从前后项的关系入手,这为后面学习等差等比数列等做好铺垫.过程中教师提炼概括,给出定义:
一列数按多少来分类,可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
按大小次序来分,可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板书)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板书)
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首项),第2项,…,第n项,…
问题4你能不能根据规律写出问题情境中引入的数列(1)和(3)的部分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觉的寻找数列的项和序号的一一对应关系,为提出问题5做好准备,教师适时给出数列的一般形式及表示方法.
3)数列的一般形式:a1,a2,a3,…,an,…,或简记为{an}.
4)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问题5从问题4大家可以发现,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其序号之间形成了一种一一对应关系,请问这种对应关系是我们高一时学过的什么关系?
数列的每一项与该项的序号有对应关系,即在数列{an}中,对于每一个正整数n,都有惟一的数an与之对应,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设计意图问题5通过项与序号的一一对应关系,对比联系高一已经学习的函数关系,得出结论,数列可以看成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该函数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这个数列.其表达式即为数列的通项公式,此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5)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成an=f(n),那么这个式子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4巧妙设计数学例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1根据下面的通项公式,用列表法分别写出数列的前5项,并作出它们的图像.
问题6从图像观察,数列的图像有何特点?
问题7例1中实际上用了3种方法表示了数列,你能概括出是哪3种方法吗?
问题8数列的表示法和以前所学什么知识的表示法是一致的?
设计意图设计以上简单应用并提出3个问题有以下两个作用:
①通过数列的图像和函数的图像的比较,得出数列的图像由离散的点组成;
②通过数列的3种表示方法和函数的表示法的一致性,强化数列是一个特殊的函数.
例2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0,2,0,2.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写数列的通项公式,主要是寻找an与n的对应关系an=f(n),具体方法为:①整体把握,局部考虑;②合理变形,探求规律.如果只知道一个数列的前几项,写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般不惟一.
3反思教学内容,提升探究能力
1)知识结构:如图2所示.
2)探究方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
关键词:学校教育概念;教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35
教育的价值与目的是开展教育活动时所碰到的最实际而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因为其指引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深入揭示学校教育的概念以及现行学校教育模式,探究我国学校教育在发展中的理论基础与现实的不足。
一、我国学校教育的概念与目的概述
(一)我国学校教育的概念及目的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统的学校教育仅仅是“教育”概念中最为狭义的解释。狭义 “教育”概念主要就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期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2]。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多次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阐述学校教育的目的。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与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第二,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在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3]。不难看出,我国学校教育的概念同样是反映我国社会的需要,以国家社会的发展为着眼点,并非单纯以受教育者个人发展需要为重点。
(二) 我国学校教育与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我国学校教育系统在不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学生评价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以求促进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
在各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学校课程呈现出以下几点发展趋势。首先,课程种类多样化,使课程的种类更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其次,课程设置强调教学功能与育人功能相统一,逐渐改变过去教学只是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单一目标,更加突出教学的育人功能;最后,课程内容设置现代化与生活化,使所学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意识,同时使学生之所学能与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有所用。
在对学生评价方面的要求,主要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第一,评价重视对学生的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并鼓励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第二,更新评价理念,评价要与学校教育的目标相一致,要引用科学的,符合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第三,评价的内容不断扩展,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要顺应教育目标的要求,不断地拓展评价的内容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第四,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努力使教育评价真实、客观、科学。
二、 阻碍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
(一) 阻碍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我国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虽然强调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但是以国家社会需要为导向的教育体系,难免会偏向于以技能和知识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忽略了对学生德育、体育等重要素质的培养。同时,教学力求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大量现有知识,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其次,我国古代重文抑武的思想以及科举选拔的思想依然影响着我国现代社会的思维意识。我国各项重要人才选拔体制都以成绩的高低来决定录取。这造成了学校教育成为以智力为主的学习备考过程,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初衷。
(二)针对影响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的因素的对策
首先教育者应该提高意识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会知识与技能,更应该将其培养成为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的完整的健康人。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使学生达到身心一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优化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扩展评价的内容,逐渐消除仅以学生成绩来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智育方面扩展到德育、体育及心理状态的多维评价。对人才的选拔不仅要求有扎实的知识技能,更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思想境界,良好的思想品德。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人才选拔的要求和体系,才能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设置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 舒志定.论教育与价值 [J]. 教育研究,2000(12).
[2] 迟艳杰,陆有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哲学与时代的互动[J].教育研究,2011(05).
[3]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 张庆守. 试论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形成与特点 [J]. 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
1、美丽乡村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共建“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而随即出台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依据“美丽中国”的理念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新农村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法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提出。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
——总书记在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2、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美丽中国”被纳入“十三五”规划,首次被纳入五年计划。而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它既秉承和发展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宗旨思路,又顺应和深化了对自然客观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遵循,使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更加注重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加关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更加关注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更加关注农村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
背景现状:全国农村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方面
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仅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但是目前的现状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重视基础设施等生活方面的建设和环境治理、村庄美化等生态方面的建设,却忽略了加强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等生产方面的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共同推动。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基层部门都确定了管理部门,但经调研发现,管理部门并不统一,有的地方是由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农业工作办公室或农委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宣传部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国家下发的文件的渠道不顺畅,监督检查的执行不力等。
(二)生产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村机械化工作水平提高,大型机动车、农机具增多,而农村道路已经远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发展的需要。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重视灌溉设施的配套,而对排灌设施重视不够,一旦遇到强降雨,就会发生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
2、农业生产组织建设不规范,没有发挥作用。一是部分合作社的成立是为了套取国家政策资金,在农业生产中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二是国家鼓励成立的千万元农机合作社,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3、粮食种植风险的共担机制缺失。农民种植的规模越来越大,必须依靠越来越多的贷款购置农业生产所需物资、支付土地租金,付出大量利息。一旦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颗粒无收,农民将受到致命的打击。农民种植粮食的风险越来越大。
4、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步履维艰。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然而实际上,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难以推行。
(三)生活方面
1、美丽乡村建设的工程体系不完善。投资的主要对象是地面工程建设,如村内道路、文化广场、农民危房改造等,而对地下工程,如污水设施建设关注不够。
2、政策制定中没有充分考虑“立地”问题。一些地方在推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只提出一些建设项目,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政策,但对下级部门则按照一定的进度进行考核、验收,由此给地方政府造成巨大债务。
3、政策执行时引发的基层矛盾比较突出。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基层执行政策时,容易出现一些矛盾。
4、基础设施的管理机制缺失。尽管农村基础设施现都比较完备,但由于乡镇、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况,损毁情况比较严重,导致国家投资的浪费。
5、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已形同虚设。许多村民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要求村“两委”解决,而对自己没有利的事情则坚决反对,从而造成事难议、钱难筹、工难派,这一现象在农村较为普遍,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6、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缺失。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但彼此之间缺乏协调,每个部门都选择自己的示范村,从各自的业务出发实施相关项目,这种方式导致国家投资的分散,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
(四)生态方面
1、化学投入品带来的污染日益严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呈现出明显的增加态势,且施肥强度有增无减。农用塑料薄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特别是在水资源十分短缺的西北地区,农用塑料薄膜对保水保墒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2、农药包装物污染危害越来越严重。农药包装物(特别是农药瓶)等污染日益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部分。目前,由于缺乏包装物回收制度,农民在使用之后往往丢弃在田间地头或水体之中,造成二次污染。
3、农村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措施严重缺失。近几年来,规模化养殖造成的污染明显呈递增态势。养殖场主大都忽视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污水、粪便随意排放和堆放。
4、农作物秸秆称为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由于耕作方式、农业机械等方面的不匹配,农民对农作物秸秆还田的认可度不高。作为生活燃料的部分秸秆大多都堆放在地头、路边,其余的则在田间焚烧,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5、农村生态垃圾、生活污水称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大难点。与过去相比,农村生活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包括厨房垃圾、塑料制品等,垃圾产生量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很多农民家庭都没有下水道,生活污水任意倾倒在院外的路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呈加重态势,成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以上讨论的是所有的力都在同一方向上的情况.对如图3所示那样不是作用在同一方向上的两个力,因为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故它们应是相互抵消的,即它们的合力的大小应是这两个力之差.
对有多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下,这种结果同样是正确的.
在只有两个力作用的情况下,为方便计,在我们知道两个力大小的情况下,它们的合力等于较大的力减较小的力,合力的方向和较大的力的方向一致.
关于合力的概念,其实我们一直在使用着.
(1)平衡力
科学推理和实验均表明:若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只要它们是平衡力,无论它们各自的大小和方向,它们的合力必定为零.
这可作为一个普遍的规律加以运用.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再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但世界上不存在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所谓的“不受力的物体”,一般是指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情况,如拉力和摩擦力恰好是一对平衡力时,则物体将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这一现象往往给人们以错误的印象,从而得出关于运动和力之间关系是“力是导致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结论.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
由前分析知,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的合力为零.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可描述为:一切受到外力作用的物体,若这些外力的合力为零,它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这里,将原表述中的“没有受到力作用”改成了“外力的合力为零”,从而变成了一条能更广泛应用的普遍规律了.理解了这一规律,对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是非常有用的.
【教学模式概念及选择】推荐阅读:
选择型体育教学模式09-23
城中村改造模式选择与实施探讨07-08
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对比分析论文07-21
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比较研究10-31
生物教学模式06-17
作文教学模式09-27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09-11
蚯蚓的选择教学反思简短06-05
九大教学模式简介05-26
体育教学模式论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