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精选8篇)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篇1

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彬县、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县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入了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新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点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根据这一阶段调研情况,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目前我县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基本情况

(一)劳动就业结构日趋合理。近年来,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劳动就业岗位大量增长、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的黄金时期。随着招商引资的深入、重大项目的落户、全民创业的兴起,整个社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日益增强,为有劳动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实现完全就业提供了充分条件。据统计,三年来,实现新增就业17840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2007年17.7%提高到26.8%,第二产业就业群体相对稳定,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显著下降,就业结构趋予合理。同时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各种就业形式也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为多样化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由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我县社会保障工作走 在全省前列。2007年-2009年,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累计新增参保 14912人,增长了38 %。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由2006年的63.1%提高到了2009年的93.3%。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由2006年的3.2%提高到了2009年的91%。新农合参保率达到 97.4 %。城镇居民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新农保参保率达到78.9 %。基本实现了五大保险体系全部建立、城镇居民有序推进,新农保全面试点,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城乡社会保障整体推进。

(三)统筹城乡取得实质进展。近年来,我县积极统筹城乡就业,按照“城乡互动、内就外输”要求,和 “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总体思路,着力营造平等就业环境,推进城乡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功能,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技能培训、用工管理、社会保障四大体系,为进一步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我县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主要做法

(一)创新机制体制,使城乡居民就业更加充分。一是制定落实政策。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彬政发[2007]29号)、《关于加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彬字[2007]35号)《关于切实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支持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彬政发[2009]7号)等文件,将城镇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统一纳 入城乡充分就业;同时,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劳动保障工作发展的投入力度,较大幅度增加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支出,形成与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三年来,财政累计投入400万元,对城镇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行培训;累计投入707.4万元,对公益性岗位进行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免收证照类、登记类等行政事业收费。二是强化目标责任。县委、县政府将城镇就业和劳务输出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每年分解目标任务,年底统一考核。同时,对就业统计工作实行月报、季查、年考核制度,定期通报情况。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就业培训网络,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培训项目以及职教中心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培训、在岗职工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从源头上促进高质量就业、稳定就业。四是完善机制体系。2007年在广州东莞成立“彬县人民政府驻东莞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常年驻外劳务输出和跟踪服务,服务处成立以来,累计安臵我县外出务工人员 10169名;积极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4个社区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三年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840人。同时,创新劳动力输转就业工作模式,打造“彬县技工”劳务品牌,建设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溏三大劳务输出基地,政 府出资买路费、买保险,成规模组织劳动力输出就业,跟踪开展维权服务,实现基地-培训-输转-就业-维权“五位一体”有机融合,2007-2009年累计有组织输出35120人,县财政支出路费213万元,支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2.84万元。2009年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33165名,劳务年收入达2.4亿元以上,为统筹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开辟了新路子。五是搭建服务平台。对社区及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站实行标准化建设,统一了工作制度、服务内容、服务程序和服务标准。建立了求职登记、用工信息、就业安臵等9本台帐,实行工作台帐计算机管理,2008年以来共组织2次对城乡劳动力进行入户调查,建立城乡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为构建城乡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健全制度,使城乡居民保障更加全面。一是健全城镇社会保险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全部纳入生育保险,事业单位职工全部纳入失业保险参保范围,积极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到2009年末,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13929人,失业保险参保达到13149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485人,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941人,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301人,新农合参保292272人,城镇居民参加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0858人。二是破解被征地农民社保难题。为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我县制定出台了《彬县被征地农民就业培 训和社会保障实施办法》,及时维护了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有效破解了我县2.7万人的社会保障难题。三是试点新型农村社保制度。2009年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截止2009年底,新农保参保缴费13.65万人,收缴保费1497万元,发放养老金528万元,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四完善城乡一体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了以城乡低保为核心,“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帮困建房”救助工程为配套,专项救助、临时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2009年农村24786名、城镇4872名困难群众纳入了低保范围,发放补助资金3483.6万元,救济款110.9万元、面粉25万公斤、棉衣1200套、棉被1000条,实现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

(三)强化服务管理使城乡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一是强化管理服务,贯彻《劳动合同合法》、《就业促进法》,落实招录用人员备案、劳动年检管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规范各类用工行为。二是强化维权服务,以规范建筑企业用工行为为重点,建立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妥善处理投诉举报案件;强化劳动仲裁工作,及时化解劳资纠纷;落实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三是强化监察服务,全面推行了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以街镇乡为网格,以社区(村)为基点,调查掌握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支付工资和遵守劳动保障法律 法规情况,规范全县用工秩序,扩大依法监察影响。

三、我县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难没有根本改变。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新劳动力思维改变,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迅速扩大。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受过技能培训的人员少,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加之就业信息不畅,要实现完全就业相当困难。2009年我县农业富余劳动力为7.8万人,除7.18的人员从事非农生产和外出务工外,还有6200人处于无业或半失业状态。

(二)部分群体就业不充分。主要是“3848”城乡失业无业人员和“80后”大中专毕业生。一是“3848”城乡失业无业人员就业较难。多数人因为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缺乏,就业愿望强,但就业难;二是“80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不够充分。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近年来“80后”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体就业还不充分,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入库大中专毕业生1400多人,除已进入社会就业外,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在家待业。

(三)被征地农民培训和社会保障效果不理想。由于我县城镇化进程较快,致使我县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培训由镇乡具体组织实施,师资不强,设施设备不齐,培训经费少,培训时间短,培训面广,实用性不强,培训效果不理想。社会保险因政府投入不足,失地农民参保意识不强,失地农民 没有及时参加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对这一群体的老年生活将产生直截的影响。

(四)建筑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工伤保险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一是建筑施工单位流动性强、分包现象严重,建设、劳动部门管理手段单一,致使建筑施工单位存在拖欠农民工资现象;二是外地来彬施工单位没有在我县劳动备案,发生工资纠纷和工伤事故协调处理难度大;三是建筑施工和煤矿等单位没有给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劳动者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

(五)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参保率不高。外来务工人员参保率低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越是在工作一线,参保越少。“不知道、不想买、不给买”的问题同时存在。主要原因一是参保者意识淡薄。外来务工人员多数来自不发达的地区,打工挣钱是他们眼前生活的主要目的,且他们工资普遍不高,生活压力较大。二是业主不主动。有的企业主,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以低工资招收外来人员,更不愿意主动为他们交纳社会保险。

(六)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未建立。我县农村社会保险试点刚刚启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较高。但由于政策机制不明晰,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未建立,直接影响城镇老年居民的切身利益。

(七)镇乡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重视。镇乡领导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够重视,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不够到位,还有 些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对法律政策和业务不够熟悉,直接影响工作的深入开展。镇乡干部对群众的就业愿望关注不多,甚至视而不见,镇乡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群众就业愿望与企业用工需求不能实现“无缝衔接”。另外,县人力资源市场和县乡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较为缓慢。

四、推进我县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建议

(一)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安臵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就业。一是发展经济,扩大就业规模。根据我县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发建材、机械、现代农业等支柱产业及其配套服务业等领域的就业岗位,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特别是要鼓励支持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方向,鼓励发展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流通、旅游等行业,更多地增加这些行业的就业岗位。三是转变劳动就业人员的思想观念,鼓励劳动者通过非全日制、非固定单位、钟点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四是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五是将就业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对有关部门和乡镇的综合考核内容,促进劳动就业工作整体进步。六是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政府的就业优惠政策惠及所有劳动者。

(二)帮扶城乡“3848”失业人员就业和搭建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与就业平台。一要引导就业观念的转变,“以观念促 就业”。要通过宣传与教育,促使城乡“3848”失业无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要完善就业援助政策,“以政策促就业”。对安臵城乡“3848”失业人员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促进就业。三要在引进项目中安臵就业,“以项目促就业”。各村要建立就业档案,与落户的项目单位做好协调工作,优先考虑本地本村人员就业,并确保一些勤杂、食堂等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安排本地本村“3848”失业无业人员就业。四要加强见习基地建设。要总结和完善见习工作,适当延长见习时间,并进一步加强见习基地的建设,力争每个镇乡有1—2个见习基地,方便和吸引大中专毕业生见习,促进提高劳动技能,增加工作经验,促进充分就业。五要搭建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平台。大中专毕业生应该成为创业的主力军。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如建立创业基地,实施创业培训,建立创业风险基金,简化创业手续,减免创业开办费等,为大中专毕业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六要扩大小额担保贷款的范围。应进一步放宽小额担保贷款条件,扩大范围,使有创业需求的大中专毕业生都能享受到这一政策,促进自主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强化被征地农民培训和社会保障。一要加大投入。要加大对失地农民培训的投入,提高人均培训经费,特别是在土地出让金中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对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二要建立失地农民培训中心。要充分利用县职教中心的师资、场地及其他资源,确立职教中心在失地农民培训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县失地农民培训中心,具体组织与实施失地农民培训;同时,通过培训中心与企业挂钩,加强“校企联合”,发挥企业的参与作用,使培训更具针对性,更适应社会的需求。三要加强对失地农民培训工作的考核。要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考核,特别要注重对参加培训后获取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和就业情况的考核,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达到形式和内容统一,数量和效果并举,形成“培训促就业,就业促培训”的良性互动。四要加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的征缴。对45岁以上失地农民社会保险费收缴给予制度保障。

(四)加强劳动关系管理,提高各类人员社会保险参保率。一是积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与集体合同制度,以建筑、矿山、餐饮等企业为重点,对全县各类企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实现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化、法制化。二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的日常工作巡查、检查、专项执法检查和群众投拆举报力度,完善农民工资保证金制度,规范劳动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三是创新征收和缴纳方式。尝试多种社会保险“统一交费”、“统一征收”,特别是工伤保险,应尽快委托税务机关“统一征收”,从而加大征缴力度,努力实现社会保险的全覆盖。

(五)有计划地完善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加快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和试点,调整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使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政策全覆盖。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篇2

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所谓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是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一种高级的经济社会结构形态, 也是必然要采用的模式。其并非意味着城镇居民与农村人员要享受到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而是说在以城市为中心、城镇为发展桥梁、乡村为发展重点的新型城乡经济以及社会保障发展模式。通过城市带动乡村、城乡互补、互利共赢, 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二、建设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

1.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逐年加剧。根据社科院的调查:我国老龄化问题逐年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可能因此将提前进入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的老龄化社会。并且在我国乡村地区的老龄化问题要高于城镇地区。但是, 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我国的乡村, 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社会保障资源跟不上, 均不能与城镇相持平, 也都不能满足我国日益老龄化的社会要求。因此, 从中也能看出在我国建立、建设、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重要性。

2. 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的影响。

我国最先以一个农业大国的形象驻足世界, 故农业是我国的根本, 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 三农问题也日益增多, 这势必会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 建设、健全城乡社会一体化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3. 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对社会保障制度持不同观点。

在我国, 生活在不同地域、城市的居民, 受家庭氛围、成长环境、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对社会保障观念持不同态度。乡镇居民多持积极态度。在他们的生活圈子中, 大多数人对社会保障的要求较高, 维权意识较强, 所以对社会保障的参保积极性也就高。但是乡村居民则更相信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而不是社会保障制度。在土地改革后他们安安心心经营自己唯一的生活来源, 而对社会保障制度不是那么地了解。因此, 相对于城镇居民, 他们参加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性并不是那么高。

三、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必要性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选择, 是合理分配我国经济社会的结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进而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所以, 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对于加快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缩小我国极端化的城乡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首先, 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只有把城市与乡村的发展看得同样重要, 才能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防止社会的两极分化, 推进社会的稳步发展。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乡村民众都更加关心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方面, 为了要得到原本属于自己的利益而引发一些争端, 阻碍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推进的步伐。在现今城乡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前提下, 要逐渐消灭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 加速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就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其次, 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有利于加快推进经济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构建城乡社会一体化是贯彻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对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对加速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传统农业社会在现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 非常容易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 只有推动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使广大农民慢慢能享受到和城镇人民一样的社会保障, 他们才能慢慢融入到城镇人民的生活环境中, 慢慢认识并接受现今飞速发展的科技, 并将其运用在他们的生活、生产中, 使我国经济更加稳定, 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 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最后, 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有利于实现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人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

而在现今社会, 两极分化严重, 贫富差距拉大。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生活陷入困境时, 社会所给予的是不一样的解决方法。众所周知, 作为社会最重要的主体, 人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保障息息相关。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则是人在生活和生产以及发展中享受到社保制度的保障。当人在生活中遇到因为身体疾病或者年事已高而失业甚至失去劳动能力时, 社会就要承担起这部分责任。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制度就是为了适应需求的产物, 是社会给人民的保障。人也只有在有保障的社会里才能有更加全面的发展。

四、对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建议

首先, 拓展筹集社会保障金的渠道。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金主要来自于政府、单位和个人。对于乡村的农民来说, 她们的收入不稳定, 且年平均收入在短时间内不会赶超城镇居民。所以, 采取相关措施是必要的。从源头上说, 首先要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其次, 要深入基层, 贯彻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最后, 政府可加大对社会保障金的投入力度。

其次, 在管理体制上, 要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机构。社会保障机构作为社会保障金的管理者、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者, 是必不可少的。所以, 加强对社会保障机构的建立于管理是必须的。

最后, 在管理政策上, 明确的法律、法规条文可以保障社会保障金的使用。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保障金与社会保障机构都建立健全的基础上, 要确保每一分钱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就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确保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杨影, 王丽.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机制之构建[J].学术交流, 2012, (12)

论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篇3

关键词: 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一体化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08.028

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

(一)中国社会保障的前提:城乡二元分割

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但农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仅占国民收入总额的30%,而20%的城市人口却创造国民收入的70%。发达的城市经济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同时并存, 现代 工业 与传统农业同时并存,这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由经济二元结构决定,我国过大的城乡差别制约着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的提高。占人口20%的城镇居民享受89%的社会保障经费,而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仅占全国保障费的11%。城镇已初步建立了较高水平且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金已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建立了国家、 企业 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模式,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女职工生育保险,都在原有的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和逐步完善。而在广大的农村,仍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办福利事业为重点、以家庭保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城镇的社会保险覆盖率已达90%以上,而农村覆盖率不足2.4%。这种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客观差距,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无法改变的。

(二)中国社会保障的基础:"土地保障"

广大乡村农民的经济收入无一定保障,主要依当年的农业收成好坏而定,农业收入几乎成为农民的唯一经济来源,土地亦成为农民赖以维持生计的最后依托。而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的农业大国,"靠天吃饭,靠土地为生"是农民数千年来世代相袭的传统,从这个意义而言,土地就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在农村的全面贯彻落实,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大二公"的农村经济格局,使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感。 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龙头的改革为农民铺就一条通向富裕的大道,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多元化生产经营方式构筑了农村经济的基础,但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据有关资料的统计显示,我国农户生产性纯收入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非农业收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1980年的17.0%上升到1992年的43.2%,农业收入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1980年的83.0%降至1992年的56.8%。可见,尽管农民的非农收入增长较快,但是,农业收入目前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靠土地谋生仍是绝大多数农民的理性选择。

(三)中国社会保障的实现机制:农村青壮年的城市化

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农村青壮年或通过特定的社会流动渠道定居城市或进城打工,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青壮年的城市化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方面,农村青壮年的城市化使城市的扶养者与被扶养者比例减小,城市社会保障中的大量空账也因此而变得充实起来,从而保证了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有土地作最后的保障,加之农村基本保障水平极低,城市化后的农村青壮年,只需少量的经济扶助就可以实现自己农村亲属的基本保障,一般情况下,城市化后的农村青壮年对农村亲属的扶助主要在于他们加强了这部分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障碍

社会保险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层次,一般由疾病、生育、工伤、残障、失业、老年和死亡等保险项目组成,其中老年、疾病及失业等项目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并成为各国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但不论社会保障的项目与 内容 有多在的差异,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社会的弱者及潜在的弱者。

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从社会阶层结构上来看,主要是一个从金字塔型向纺锤型转变的过程。所谓金字塔型社会阶层结构是指社会的上、中、下三个阶层的成员从上至下逐渐增多的一种结构类似于金字塔的形状,而纺锤型的社会阶层结构是指社会的同样三个阶层的成员中,中层的成员多,而其它两个阶层的成员比较少的一种阶层结构。目前,单从城市或农村内部的阶层结构上看,二者都呈现出一种纺锤型的结构,但从整个社会即城乡一体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还是一种金字塔型的结构,因为我们还存在一个巨大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在理想情况下,我们将金字塔型社会的上、中、下阶层的比例定为1﹕2﹕3,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推进得很快,但社会的下层阶层(主要是农业劳动者)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到1998年我国人口的城市化率仍然只28%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被城乡壁垒人为地向后拖着,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的下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果运用理想类型法,将金字塔型阶层结构与纺锤型阶层结构作为社会阶层结构两极上的两种极端类型,我国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仍然是更靠近金字塔型结构这样一种状态。

从上面对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可以看出,既存的与潜在的社会弱者是社会保障的核心,而社会的下层成员由于其比较低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而成为社会弱者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社会保障所依靠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在物质方面以转移支付为手段实现的社会成员间的再分配,简单地说就是上、中层社会成员对下层社会成员在经济上的一种扶助。显然,在金字塔型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中,有能力提供扶助的社会成员是社会的上、中阶层,接受扶助的成员是社会的下层成员,这样,社会的扶助比率为3(1+2)﹕3,即1﹕1的比例,显然,这样的扶助比例过高,不可能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体化保障,即使勉强实现,其保障的水平也不可能很高,起不到保障的作用。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篇4

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了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我市“十一五”规划,巩固“十五”发展成果,指导和推动我市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专题规划。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劳动保障体系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全市社会保险、城乡统筹就业、城乡低保、城乡合作医疗制度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保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我市的社会保险事业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基本形成了以养老为龙头,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社会保险的管理体制已经理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社会保险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截止到2004年底,养老保险的参保总人数达到17.67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34万人、事业养老保险1.35万人、农村养老保险3.98万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5.45亿元,支付能力达38.11个月。职工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5.26万人,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收支平衡;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43万人,占全市农民的80%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93万人,失业保险基金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工伤、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分别为3.5万人和1.6万人。

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覆取得显著成绩。早在1994年,我市就突破国有企业、县以上集体企业界限,将镇办企业纳入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997年,我市及时将个体工商户、城镇自由职业者也纳入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近年来,我市还陆续解决了乡村医生、村委会干部、城镇退伍兵、农村计划生育夫妇等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2002年以来,我市根据省、嘉兴市部署,大力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覆工作,提出用三年时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扩覆目标任务。根据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桐乡市在职参保总人数至少要达到10.5万人,实际缴费人数达到在职参保总人数的90%以上才能完成任务。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制,每年都下发文件,召开全市性会议对扩覆工作进行部署,利用宣传、舆论、法律、经济、服务等措施促使企业参保。同时,我市还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基金征管新模式。1999年初,我市开始推行“地税征、财政管、社保依法支付和业务管理”的养老保险费征收新模式,切实提高征缴率,确保应收尽收,2000年以来,我市已连续获全省养老保险基金征管先进。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一直保持99%以上的征缴率。截止到2004年12月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总人数达10.59万人,其中,实际缴费人数9.8万,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指标。全市2.1万离退休人员都按时足额领到了养老金,且全部实现了社会化发放。

2、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推进,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尤为迫切。2002年,我市出台政府第24号令,对市区城建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采用养老保险的办法进行分流安臵。2003年底,根据省、嘉兴市部署,出台了(《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桐政发[2004]2号),对全市所有被征地农民参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两低办法”纳入社会保险,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到目前为止,被征地农民安臵人数达2.32万名,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15883人,其中有5022人按月领取养老金。

3、农村养老保险逐步起步。我市自1996年建立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制度以来,截止2004年底,农保参保人数达到3.9万人,已有432人按月领取养老金。2004年,我市开始对原有的农保参保人群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完善了台帐资料,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活动,着手研究新形势下农保发展的新思路,拓展农保发展的新空间。

3、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国家、省的统一部署下,本着“积极慎重、稳步推进”的原则,从2002年4月起开始运行,原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逐步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到2004年底,全市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5.26万人。同时,我市还加强“两个定点”管理,进行量化考核,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医保政策和服务,努力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平稳运行。目前,参保范围和对象已扩大到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和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逐步完善。

4、逐步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医疗制度。2002年以来,我市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覆盖面在逐步扩大,从原来的农民逐步扩大到未享受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个人筹资从20元增加到25元,各级财政及集体筹资从6元增加到30元。提高了基金抗风险能力和受益面。截止到今年6月底,全市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已达48万多人,参保率近90%。城镇居民参保已达2.2万余人。合作医疗筹资总额达到2700多万元。

(二)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新型就业格局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就业开始起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就业优先方针,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党和政府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制定出台了全面、完善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健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摆上重要位臵,列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强化就业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领导小组,开展万名农民培训工程。同时,在全市范围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创造良好的服务平台,取得了一定成效。

1、基本建成了统一开放的的劳动力市场。经过多年建设,我市劳动力市场建设成效明显,运作平稳有序,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工搭建了良好的交流服务平台,对建立健全“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市劳动保障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切实贯彻《浙江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管理制度,规范职介行为。

2、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近年来,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左右,2002年为3.89%,2003年为3.9%,2004年为3.7%。面对企业改制、大中专毕业生大量增加等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想法设法促进就业再就业,努力开辟就业岗位,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落实就业再就业资金,完善就业服务,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同时,大力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对城镇失业人员中的“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采用优惠政策和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帮助就业。

3、进一步完善了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对在城乡各类企业就业的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截止到2004年底,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7%以上。完善了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把城乡各类企业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协调各部门建立了劳动保障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实施有效监管。同时,组织实施欠薪预警和保障金制度,劳动争议案件得到妥善及时处理。

4、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我市重视农村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转业转岗工作,市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政府实事工程来抓,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从提高农村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竞岗能力入手,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就业形势教育。2004年开始,开展万民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采用订单式培训等方法,提高农民培训 后的就业率。2004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余名,其中职业技能培训5100余名,帮助农民转岗就业4621人。对于被征地农民,我市还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并从2004年3月起,对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免费发放《就业培训券》,进行免费培训。同时,采取灵活机动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想方设法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效果。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放《就业培训券》5780张,参加培训的人员4271人,实现再就业2300多人。

(三)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难点。经过多年探索,已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1997年初就出台了《桐乡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按照城乡一体、制度统一、标准有别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整体推进,实现应保尽保。截止到2004年底,全市累计列入低保39055人次,发放低保金1776.6万元。其中,农村35383人次,发放低保金1465.6万元。同时,按照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调整保障标准,目前,农村为月人均150元,城镇为月人均250元。二是建立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制度。去年出台了《桐乡市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从2005年1月起对城乡低保家庭、城镇特困职工家庭及其他城乡困难家庭实施医疗救助。切实解决城乡困难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三是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全市上下把扶贫帮困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级机关各部门,团市委、市妇联、工会等都积极参与,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提供服务、送温暖、送技术、扶贫建房、发教育券等形式多渠道帮助困难群体。四是建立慈善总会。2002年,我市建立了慈善总会,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加慈善捐款,目前共筹集资金1830万元,为1710余人发放救助款300余万元。

二、推进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为城乡二元结构、思想认识、历史原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任重道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不利于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养老保险为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完备,并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操作的规范性,而农村养老保险全省还没有统一的政策规定,仍遵循农民自愿参保的原则,纯农民因户籍原因被排斥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在医疗保险方面,目前机关、事业和城镇企业职工已组织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较高,而农村现行的合作医疗制度,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较低;再如失业保险,至今仍没有延伸到农村农民群体。

2、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大,没有实现应保尽保。近年来,我市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根据有关数据,我市的企业总数5000余家,职工总数20多万人,到2004年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3026家,在职参保还很低,全覆盖的任务仍然艰巨。2002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后,进展速度很快,截止到2004年底,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5.26万,但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尚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还不足10%。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偏低,受益面仅5%左右。失业保险仍没有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其中,不计算在失业率之内,不利于客观分析我市就业状况,也不利于就业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3、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投入不足,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不高。2003年,劳动保障部门就技术工人素质状况作过一项专项调查,根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桐乡市共有企业从业人员19万多,按技术工人数应占工人总数的40%比例计算,全市应有各类技术工人7.6万多人,但我市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技工仅1.5万多人,还不到企业需求技工总数的五分之一。一些企业急需的中高级技工更是匮乏,技术工人整体文化水平也偏低,工种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我市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为思想观念、现有技术人才培养制度、评价体系等影响,企业以及社会对职业技能培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这和我市推行“工业立市”战略,建设经济强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有很大差距。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一定难度。根据农经部门统计,我市剩余劳动力在6万人左右。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数量急速增加,截止到2004年底,被征地农民总人数约4.5万人左右,而且,在被征地农民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4050”人员,就业难度不小。

5、劳动保障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近年来,我市虽然在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完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2003年我们在全市各镇乡、街道的村组配备了就业信息联络员,在各社区配备了劳动保障管理员,但各镇乡、街道和开发区社会保障事务所至今尚未建立。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功能还不完备。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积极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既是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提升城乡人民保障水平,切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我市是浙江省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之一,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前50强。因此,桐乡建立统一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有现实的可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深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改革,努力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力争到2010年建立统一、规范和完善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总体目标是:

1、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010年底,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达到 应保尽保的目标;2007年底,劳动年龄段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60%;2010年底,劳动年龄段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略高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

2、深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根据我国失业保险的有关规定,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城乡一体化后,农村个体工商户、工商企业从业人员都可以参加失业保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失业保险。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促进再就业的双重功能,加强失业保险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做到应保尽保。

3、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

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用人单位和职工在参加养老保险的同时,必须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建立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5年,建立基本覆盖城乡居民应保对象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争取到2010年,城乡合作医疗保险与职工大病保险基本接轨,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医疗保障一体化。

4、完善城乡统筹就业体系。

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在拓展就业渠道,开发城乡就业岗位以及户籍、土地、教育等相关配套政策方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并制定促进城乡就业的规划,全面形成市场导向、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框架。从事第一产业的本地农村劳动力调整到20%以下,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达到50%以上,实行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2005年完成全市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彻底打破城乡居民二元化的身份制度,清理所有的歧视或不合理的规定,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等问题,在政策、制度、服务等方面逐步实现城乡统一。

5、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结合我市实际,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加快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的与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城乡保障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达到应保尽保。要逐步形成政府负责、民政主管、部门尽职、社会参与、乡镇实施、敬老院承办的五保供养管理体制。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工作措施

(一)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体系。

1、全面形成市场导向、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框架。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和从事家庭来料加工等多种形式得到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实行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对在城乡各类企业就业的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实行用工备案登记。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城乡各类企业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并建立有效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

2、建立城乡失业状况监控制度。实现城乡登记失业率向城乡调查失业率统计监控方式的转变。本市城乡劳动者,在城镇就业或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以及外出经商务工的均纳入就业统计范围,凡劳动年龄内的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土地被征用劳动者和自愿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均实行失业登记。城乡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7%之间。

3、统一就业服务内容和标准。城乡劳动者在求职、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按照统一的服务内容和标准,接受统一的就业服务。

4、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市场硬件建设,加快桐乡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做到乡镇有网点,街道社区有窗口,基本形成市区、镇乡(街道)、社区(村)的劳动力市场三级框架体系。同时要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实现计算机管理,市区、镇乡(街道)、社区实现信息联网,形成面向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市场信息网络,实现政府、市场、用工单位相通开放的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用工岗位信息共享的目标。

5、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灵活有效、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增强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实际能力。特别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就业弱势群体实行免费培训。经过培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初步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获得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提升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证书的社会地位,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

6、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加快和完善镇乡、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站)的建设,2005年完成全市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以适应就业和保障工作的需要,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服务三级网络。

(二)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协调发展。按照“一体系、多层次、广覆盖”的原则,实行与目前实际相吻合,又便于向城乡整体目标过渡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1、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政府责任,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督查,采用舆论、行政、法律等手段促进用人单位参保。改变基金征缴办法,全面贯彻省政府188号令《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加快推进“金保工程”,实施“五保合一”全新征缴模式。制定保面扩面措施,建立退保审核制度,做到参保人数“退一补一”,完善长效机制。强化基金征缴,多渠道筹资充实基金,提高基金支付能力。重视企业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职工养老保险续保工作。

2、积极探索和完善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龙头的保险制度,坚持以参保人员家庭为主、集体经济补助与地方财政适当扶持为辅,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采取基金积累模式,实行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制度,缴费水平应与农村居民的收入现状和承受能力相适应;待遇水平应与个人缴费相挂钩,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相适应,确实发挥农保养老的作用,最终减少农村低保人数,减轻政府的长期保障压力,并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养老待遇正常的调整机制。注重农村养老保险办法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相互转换和衔接,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

3、不断完善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办法,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办法,并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生活保障风险准备金;二是采取分步走的办法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医疗保险,先实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办法,并逐步向大病医疗统筹过渡,最后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轨;三是进一步完善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扶持办法,为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发放《再就业优惠证》,给予享受城镇集体企业失业人员同等政策优惠。鼓励被征地农民自主就业、自主创业。

4、实现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在做到“两个确保”,搞好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制定我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有关政策,从健全机构入手,在各镇乡、街道和各社区设立工作机构,并确保人员、经费、场地等各方面工作的落实,尽快办理移交手续,逐步完善制度,实现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把退休人员生活、学习、娱乐等都纳入社区管理范围。

(三)深化医疗保险改革,扩大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

1、深化改革,扩大覆盖。一方面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点的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备药率,降低医疗和药品费用支出,完善结算办法;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努力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单位医疗补助和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各类人群不同水平的医疗保险需求。

2、城乡并举,完善保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完善城乡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要切实按照上级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引导城乡居民应保对象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逐步增加政府资助的比例。要建立有效的农民合 作医疗管理体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四)努力扩大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覆盖面。

围绕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抓好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把各类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完善工伤保险政策,规范工伤认定的程序,严格落实受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有效分担参保单位的工伤风险。同时,研究浮动费率机制,加强工伤保险在工伤预防、职业康复的投入,有效调动用人单位参保积极性,更好发挥工伤保险在事前预防和事后补救的功能。

认真贯彻《浙江省生育保险暂行规定》,扩大覆盖面,从规模以上企业着手,逐步覆盖到各类用人单位,统一和规范管理办法,积极探索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新办法。

全面贯彻《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进一步规范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失业保险全覆盖。

(五)改革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

1、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题调查研究,确定特困农民家庭的标准,摸清处于特困农民家庭的数量、分布等情况,弄清楚造成特困家庭的原因,各种原因的比例等,以便分别处理。二是完善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低保申请、评议、审定和发放程序,接受群众监督,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三是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缩小城乡低保标准距离。四是低保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保障等工作相结合,对失业保险到期仍未实现再就业及被征地农民未实现就业的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给予最低生活保障。五是制定有关政策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工作体系。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从根本上进行扶贫帮困。六是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扶贫帮困的良好风气,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实施低保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帮助贫困城乡居民解决生活困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

2、抓好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作。首先,对已扩建未到位的敬老院逐步进行改建,以达到标准要求。第二,政府主导,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落实福利事业的扶持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兴办、多形式供养、加快推进福利事业社会化、产业化。第三,分级分担,健全保障机制。合理确定集中供养出资比例,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集中供养政策落实到位。市、镇乡、街道承担供养对象生活保障救助经费,设财政专户,专款专用;村、组负担五保对象吃、穿、医、葬的部分费用。第四,尊重供养对象意愿,入院自愿,出院自由。对愿意集中供养的供养对象,按个人申请、身体检查、镇乡、街道批准,与敬老院签订协议的程序办理入院手续。在强调集中供养的原则下,对患有精神病或传染病而不宜集中供养的供养对象,全额补助低保金,并确保粮食衣物等各项基本生活供应;对不愿集中供养的,由镇乡、街道、村和供养对象三方共同签订协议,实行分散供养,并应经常上门看望、走访、慰问。第五,完善管理体制,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组织网络和管理机构,形成“政府负责、民政主管、部门尽责、社会参与、乡镇、街道实施、单位承办”的供养管理体制,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第六、加强领导,严格考核。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将供养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对集中供养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各级财政要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的保障投入。

3、加快完善城乡重大疾病救助等制度。城乡特困人员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能有效缓解患重大疾病城乡特困人员的医疗负担,维护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进一步健全我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根据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需要,我们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城乡差别的缩小,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特困人员,都应当切实享受到大病医疗救助,为此,应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壁垒,实行城乡一体化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凡是有本市城乡常住户口、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或农村特困户救济待遇、且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在本市各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接受指定病种治疗的均可以享受医疗救助。

4、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化、规范化。按照医疗、住房、教育等专项社会救助的特点,分别确定救助对象,实行具体救助措施,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医疗难、就学难、住房难等问题,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入学,扩大住房救助范围,使各种专项救助真正发挥实际效能。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现低保对象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要建立健全低保对象参加公益性社会服务制度,参加社区或村范围内的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服务劳动。探索建立公益性服务劳动的激励机制,对参加公益性服务劳动表现优秀的低保对象,给予适当的奖励,并优先提供就业信息、免费就业培训、安排就业岗位等。

牵头领导:张文华

参与领导: 徐八斤 吴娟芬

课题组成员:祖建国 陆建东 吴惠坤 张 伟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篇5

县人社局在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中坚持以服务创业为责任,以成就创业为目标,依托县、乡镇、社区三级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尽心尽力为创业者保驾护航。构筑创业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已成立了“兴文县创业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全县农民工创业工作的综合管理、指导和服务。为创业人员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市场开拓、技术服务、法律维权等“一条龙”服务。充实了创业指导专家队伍,聘请一批创业成功人士、知名企业家组建了“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为创业学员提供创业指导服务。扎实开展专题服务活动,通过组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开展送岗位下乡”、“送政策下乡”等活动,既方面了劳动者、农民工就近就业,又为创业者提供了服务平台。几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提供就业岗位2.5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7000余人。

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县劳动监察大队围绕以下要点开展工作。加强学习,提高监察工作员业务素质。县劳动监察大队认真学习《劳动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的相关业务法律法规,奉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构建更高素质的劳动监察队伍;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在处理案件时向投诉者作出法律解释和宣传,同时在公共场所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以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还将劳动监察举报电话在工地、工厂等场所公布,方便农民工表达诉求;规范用人单位用工制度。用人单位规范的制度能保障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县劳动监察大队定期对单位进行巡查,指出单位在制度方面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并责令改正。给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制度环境。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篇6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城市与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和转化利用,推动城市与农村之间统筹协调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缩小城乡之间差距的根本举措、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又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必经阶段、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不断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社会治安,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做出预判,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是目前推进我市维护社会稳定,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条件。当前,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但仍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历史时期,特别是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社会治安问题

城乡一体化的加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也带来了连锁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一)群体性矛盾增多。2008年,全市上报群体性事件216起,涉及3930人次,同比分别上升2.9%、8.1%。2009年,群体性事件略有下降,但是征地拆迁、工资福利、拆迁安置等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占了近30%。其中征地拆迁、拆迁安置等问题更容易触发过激性矛盾,往往引发群体上访。今年5月,我市牛塘镇南头村就发生因拆迁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大约数百名城管及特警与三百多名围观群众发生冲突,数人受伤,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侵财性案件比例上升。2009年全市破获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侵财案件10219起,占总量的97.8%,其中“两抢”案件691起,盗窃案件达7235起,诈骗案件600起,同比创下新高,增长最猛的是诈骗案,上升27.4%,特别是短信、固话诈骗等手法变化快,境外作案多,打击难度大。

(三)外来人员作案比重增大。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我市人口流动仍有一定盲目性,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特别是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上升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2009年,全市外来作案人员占总数的74.1%,部分外来人员集中地区甚至高达80%以上。以外来人员为主体,以地缘、族缘、血缘为纽带,操纵场所、街头火拼、收保护费、“赌博公司”、以抢养毒等涉众犯罪增多,对社会治安秩序冲击很大,外来人口违法犯罪左右着我市的治安形势。

(四)新型犯罪形式不断增多。一是2009年我市查处网络案件起数、人数同比上升25%、45%。主要涉及网络色情、赌博、传播病毒、出售违禁品、非法入侵等犯罪。二是今年4月,1

福建南平校园惨案凶犯郑民生被枪决的同一天,广州雷州一所小学19名师生在教室被凶手砍伤。4月29日,江苏泰兴中心幼儿园再次发生砍杀幼儿事件,一名男子持刀冲入校园,砍伤28名幼儿、2名教师、1名保安。5月,常州礼嘉镇就发生了一起杀害三周岁男童一案,虽不是群体性砍杀事件,但是犯罪对象指向未成年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倾向。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分析

(一)群众利益诉求遭遇体制性迟钝。近年来我市发生的群体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起因很小—基层反应迟钝—升级为群体性事件—基层无法控制—震惊高层—迅速处置—事态平息。在冲突萌芽和聚集的初期,基层党委政府对社会矛盾普遍表现出“体制性迟钝”—无法做到充分预警,事件发生后反应迟钝,判断失误,处理失当,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二)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治安特殊性。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他们涌入城市寻找就业门路,但是金融危机使相当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处于不稳定的无业流动状态。进城打工的农民很难找到工作,即便是能够找到工作,也是劳动强度大、公时长、条件差的工种,而得到的报酬与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致使农民的行为、心理、道德、情感等产生强大的反差,引发抵触心理、发泄心理乃至报复心理,极易导致违法犯罪。

(三)外来务工人员带来管理隐患。2000年到2008年的9年间,全市登记的流动人口从44.8万上升到152.3万。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虽总量有所下降,但仍达到132万。目前,我市流动人口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安徽、四川、河南以及省内宿迁、盐城、淮安、徐州、连云港等市流入超过三分之二,今年以来四川、贵州等西南旱灾地区人员有加速流入的迹象。进城就业的初、高中和大中专毕业生占到流动人口总数的70%以上,服装纺织、机械制造、建筑安装、餐饮服务等行业是来常流动人口的首选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CPI的增长,这些务工人员寻求更好的待遇,但与企业提供的实际待遇相差较大。因此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等方面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部分外来人员以同乡、宗族关系为纽带施加压力,有的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

(四)信息化趋势加大防控难度。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社会转型期,一些社会矛盾又相互交织,城乡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影响不和谐的因素增多。而信息化的趋势加速了城乡一体化,也导致了任何新型犯罪形式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各地复制,我市也不例外,仿效性的恶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而存在治安隐患的城乡结合部就成为案件多发地带。同时网络在农村逐渐普及,只要有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连接到世界各地。专业化程度高、隐蔽性强使得网络成为违法犯罪的新平台。加密、无线上网和代理技术等大量使用,给侦查打击带来新难题。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措施

面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治安管理的压力,公安机关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短板洼地,因势利导,突出重点,推动公安工作迈入新境界,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建立分级机制,推进应对群体事件超前化

以建立社会矛盾纠纷预警机制作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契入点,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四级分级预警机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把社会治安形势设定为黑色、红色、橙色、灰色4个预警等级,不同颜色代表社会治安状况趋向严峻的不同等级程度,灰色程度最轻,黑色最为严峻。通过推行四级预警机制,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价系统,分析矛盾纠纷的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对重大矛盾纠纷、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预警在前。同时,预警信息要每周发布一次。可以针对我市治安薄弱或者案件多发地区的特点,通过编写《治安预警周报》,或印发传单、小册子,也可以通过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广播或闭路电视播放,或者在小区、单位、村庄及公共场所设置板报或橱窗等。目前,我市在发布治安预警信息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中,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预警信息内容的针对性、时效性稍差,形式比较单一,特别是在农村,主要是通过散发传单的形式发布。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预警信息的作用,要拓宽预警信息的内容,要选择群众最需要的信息,使预警信息更切合群众的需要,切实有助于群众提高防范技能。同时,要采取各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使群众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取。

(二)统筹城乡警务,推进城乡治安一体化

坚持城乡“一盘棋”的思想,以长远的、战略的眼光开展城乡警务工作。充分考虑城市治安对农村的辐射和城乡互动对城市治安的影响,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城乡和谐稳定,在制定政策、采取措施、配置资源时都要注重城乡警务协调、均衡发展。一是要创新勤务指挥运行机制。要紧紧围绕“警情、指挥、警力”三条主线,着力构建扁平化勤务指挥体系,形成纵向减少指挥层级、横向畅通指挥关系的“纵短横宽”勤务指挥运行模式和机制。二是要创新治安联动联勤机制。针对城乡治安关联性越来越强的趋势,要按照“基础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要求,织严织密城乡治安防控网络。建立健全着装与便衣相结合、步巡与车巡相结合、各相关警种和辅警共同参与的网格化巡逻机制。要以社区居民、保险公司和治安承包人为主体,尝试推广治安有偿承包和保险、保安相结合的“治安双保”等做法,努力推进治安防范社会化、市场化。三是推进治安防控体系网络化。我市治安防范工作呈现重点在城市、弱点在农村。在城市方面,要坚持点、线、面、片相结合。在市区交通要道口、居民聚集区、重点部位建立治安卡口、治安查报站、治安岗亭等,配备警车、警具,派驻公安民警和专职治安巡防队员24小时守点,形成对现行犯罪围追堵截的卡点堵控网络;在社区,要

形成以社区民警为核心、居委会为骨干、治安巡逻队伍队伍为基础的社区防控网络,形成“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路上有卡点、社区有联防、室内有技防”的全方位、立体式“大防控”体系;在农村,要以镇、村为单位,分层级划分防范区,依托派出所组织专职治安巡防队、党员干部应急组,负责本辖区的巡逻防范,形成派出所联警务区、警务区联协防点、协防点联农户的辐射型联控网络。坚持把预防农村群体性事件、预防民转刑案件作为维护农村治安稳定的两项重点,全面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不聚合、不积淀、不转化。

(三)创建治安品牌,推进治安防范工作社会化

随着城乡一体化加速,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也愈加明显,为此要以校园平安创建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治安防控社会化新路,使社会治安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品牌。由于2010年以来多起校园安全事故的出现,平安校园的创建成为我市治安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幼儿园到高校都要设立综治工作室、警务室,组建群防群治队伍,健全制度,构建校园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综治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不间断地开展校院及周边治安集中整治,广泛开展平安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有效维护院校的和谐平安。

(四)建设基础平台,推进人口管理常态化

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使农民逐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及就业政策等权利,真正受到城市化带来的实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所在。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篇7

这被外界视为继5年前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度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后, 开始对“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下达的“攻击令”, 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构成要素、特征及其由来

(一) 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

“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 (2002) 精辟的概括了城乡二元结构它的内涵及特征。城乡二元结构是指维持城市现代工业和农村传统农业二元经济形态, 以及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相互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即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二元结构使一国内存在着现代城市与落后农村两个不同质的相互独立运行的社会单元。以工业部门为代表、生存条件相对优越、拥有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具有现代观念的发达城市地区, 和以农业部门为代表、生存条件相对恶劣、拥有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保有传统观念的落后农村地区分别代表了现代工业文明和传统农业文明两个不同的人类文明发展水平。

我国的二元结构主要特点是我国存在“双重二元结构”, 即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与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 同时也存在着以城市社会为一元与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二元结构

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一般认为,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 (如农业) 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 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 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 农村人口众多等。

二元经济结构最初由荷兰经济学家伯克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 后发展成为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的广为传播却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完成的。他写出了《经济增长理论》和《无限劳动供给下的二元经济发展》, 使二元经济理论发展为一大学派。并对区域经济发展发生重大影响。这一理论的特点在于把国家的经济划分成土地和资本密集、高新技术、高生产率的发达的部门和劳动密集、传统技术、低生产率的传统部门的二元经济。经济发展需要依赖现代先进生产部门的扩张和传统落后部门的要素尤其是劳动力的支持。通过这种要素转移和产业部门的转换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 实际上这是一种如何加速工业化发展的理论。其不足:对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未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发展中大国如巴西、印度和中国, 处于典型的二元经济状态。

2. 二元社会结构的概念是农业部原政策研究中心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课题组于1988年最早提出并详细论述的。

所谓二元社会结构, 是指人为地把全体公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形成农民和市民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制度体系。这种举世罕见的城乡隔离制度, 形成了城市和农村两个各自封闭循环的体系和市民与农民两种迥异的不同公民身份。

一言以蔽之,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对立、城乡分割、城乡劳动力流动隔绝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它具有二元性和刚性化。

(二) 城乡二元结构的构成要素

1.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

1958年1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第10条第2款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出了带约束性的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 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 学校的录取证明, 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 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一规定标志着中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

2. 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

改革前中国社会中的资源是由行政性的再分配而不是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在实行这种再分配的时候, 在城乡之间实行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比如“农村义务教育附加费”是让农村人自己掏钱办学, 而城市是由政府财政提供。

3.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 事实上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

二元结构制度所折射的是两个圆心, 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和身价的社群。这两种社会身份在地位上的差别, 表现如: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 (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 , 而农民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

(三) 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

1. 二元意识与二元经济互动, 形成恶性循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我国经济的二元性及两类劳动者群的划分决定了我国社会意识的二元性, 从而决定了我国社会意识的二元性。尤其是传统经济部门与传统的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相当严重, 主要体现在:传统与现代, 开放与保守, 公平与效率等。

2. 相关配套制度供给严重失衡

现代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 社会二元结构的本质是制度性的。我国的二元经济不仅是历史造成的, 而且是在其特定的政治文化等制度下形成的。城乡制度的具体差异概括为14个方面:户籍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与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

3.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就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 工业就业的增加, 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 因此, 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 (第三产业) 之间, 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却存在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的问题。由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使无法被工业部门吸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能滞留在农业部门, 延缓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进程。中国的服务业只占GDP的40%, 而美国高达79%。

4. 我国统一市场体系发育不全, 生产要素流动性差, 城乡市场差距大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中, 城市和农村市场体系和市场载体差异较大, 全国统一的有形的市场建设还没有完全形成。一是现有的消费品市场、农用生产资料市场规模小, 基础设施落后。二是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

5. 市场机制和经济体制作用弱化, 行政干预严重

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还较短, 城乡分割的市场也没有打破,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和领域还较为有限。2007年城镇化率44.94%, 离现代化要求的50%还有很大距离。

(四) 城乡二元结构的由来及时代意义

城乡二元结构自古就有。翻开历史, 可以发现, 中国从宋朝以后, 就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 但是没有城乡二元体制。比如说:北宋被金兵占领了, 河南一带的人逃到了江南, 河南的城里人到了江南农村里, 你可以买地、种地、租地, 河南的农村人在城市里做工, 做学徒、开店都行。城里人可以到农村, 农村人也可以到城里。又譬如, 清朝中叶以后, 东北开禁了。山东人过海到了东北, 你一样愿意到城里到城里, 愿意到农村到农村, 迁移方面没有限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工业化战略时深受当值经济学界为工业论、唯资本论和唯计划论, 纷纷选择重工业发展战略。

建国后, 我国发展经济, 效仿西方发达国家做法, 也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必须要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于是, 我国建立了三种制度的三驾马车:一个是统购统销制度, 一个是人民公社制度, 一个是户籍制度。这样就建立了城乡二元体制。

重工业高, 就意味着吸收的劳动力少, 使用的资本多。因为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 有一个规律, 就是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 农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但是减少了以后, 你发展的又是重工业, 劳动力就没有机会得到吸收, 所以都淤积在农村、农业中。那么同时呢, 因为我们有户籍制度, 有上面说到的制度的三架马车, 因此劳动力按照制度的规定, 也不能随便的转移出来的, 非农产业就业的规模也就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大, 比重仍然比较低, 从1958年起就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同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一样。

当然, 我们也不能否认其历史意义。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较为简单, 计划经济体制无疑起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例如:它较为有效地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 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较好的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较为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它较有效的增加了财政收入, 迅速的制止了通货膨胀, 稳定了物价, 使广大劳动群众在很短的时间内摆脱了极端贫困的状况。以最快的速度增强了国力,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也发展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此时的城乡二元结构符合经济发展水平, 并未产生阻碍作用。

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

(一) 国际背景

1. 世界现代化之规律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 政府都是通过宏观调控, 大规模的向农业和农村投资, 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如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开始向农业和农村投资大规模投资, 1961年又通过了农业基本法, 更是加大了向农业和农村投资投资。韩国在1960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 到1995年就达1万美元, 并且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他们是世界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最成功的国家。

2. 世界一体化之趋势

有人说, 美国经济打喷嚏, 世界金融要感冒。去年, 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中国也深受影响。拉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中国经济一直是骑在自行车上, 主要靠投资和出口两个轮子驱动。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的出口难了!经济严重下滑。日刊文章《金融风暴逼迫中日扩大内需》 (2008年11月1日) 如何扩大内需?拉动农民消费, 发展经济, 必须靠三驾马车拉动才行, 而城乡二元结构是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最大障碍, 必须要破除。

(二) 国内现状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说:农民一边吃肉, 一边骂娘。农民的绝对生活水平提高了, 但是与别人相比, 显著落后。

1. 城乡差距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见下图一、表二)

有农民说:“我爷爷流血, 我爸爸流汗, 到了我自己则是流泪啊。”世界银行 (1998) 一份报告指出:“36个国家的数据表明, 城乡之间收入比率超过2的极为罕见;在绝大多数国家, 农村收入为城市收入的3分之2或更多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城乡之间收入合理的比例应该是1.5:1左右。

30年前的改革主要是着力解决农业生产的效率问题, 目的是多生产农产品, 解决短缺经济, 并没有触及二元结构问题。其实, 当时也没有能力解决二元结构。30年过去了, 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 城乡差距依然很大, 特别是在农民收入这一核心指标上,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在拉大, 去年是3.33∶1, 是改革以来最大的;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也还滞后, 公共品供给明显不足。这种情况有损于公平, 也因农民收入上不去而制约农村市场开拓, 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导致效率损失。所以, 在国家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财政收入增加较快的条件下, 破除二元结构就必然成了历史性的国家战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第一个30年, 而“我认为, 在接下来的第二个30年中,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这一体制是在1958年随着计划经济开始形成, 到现在已不适于市场经济以及整个国家的宏观发展需要, 而且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进行。”

(2)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甚大。这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表现。比如医疗卫生资源相差悬殊。2003年城市每千人拥有病床数为3.67张, 而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病床数为0.76张;城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4人, 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1.19人。甚至出现了“生命价格剪刀差”!

中央党校“三农”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虎林指出, 历史上我们对农业欠账太多。长期以来, 一直“以乡养城, 以农补工”, 在“工农产品剪刀差、财政税收收支差、金融资金存贷差, 土地征用出让价格差, 城乡居民税费负担差, 进城务工农民待遇差等6个方面, 每年每方面对国家的贡献都在1000亿元以上。

2. 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受到制约

农村经济的落后导致农村内需不足, 进而也影响了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乃至国家的全面发展。“民工荒”即为例证。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党和政府对“三农”的高度重视。《决定》指出: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 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4.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深远意义

(1) 有利于推进中国的整个现代化进程, 缓解中国目前在发展当中的一些瓶颈。农业处于半商品经济状态, 内需不足, 农民消费力过低, 客观形势要求, 开发农村市场, 增加农民收入。 (2) 有利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 有利于消除社会分割和身份歧视, 城乡就业和社会稳定, 建设和谐社会。 (4) 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 (5) 有利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三、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措施

根本原则。《决定》指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 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根本措施。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准确把握, 这次全会深刻提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具体措施。一是统一城乡规划。同等而非一样化。二是统一财政金融政策。尤其要加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统一制度安排为突破口, 来改变城乡二元的结构。三是统一户籍管理政策。改变以户籍为指向的二元体制机制。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认为,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其实本质上并非一个户籍问题, 关键在于附着在户籍上的利益, 还有就是进城的门槛还是太高。四是统一社会保障制度。物权化, 其法律意义是指, 享有包括土地的占有、支配、使用等权利在内的完整的经济所有权。使农村土地使用权物权化, 为农村社会保障铺平道路。五是统一就业政策。目前, 对农明工的就业存在诸多歧视。六是加快农村发展的八大举措。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怎么扩大内需?财政支出可以转化为内需。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不断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目前“新农合”的“低水平、全覆盖”即为好的举措。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近年来, 城乡二元结构正在消解,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正在形成。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编辑部2008年01月08日08:07来源:新华网

[2]http://www.ngocn.org/action-viewnews-itemid-23381.

[3]http://double123321.51.net/duiwogu oeryuan jiegoudezha nlvesikao.htm.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一体化;城乡差距;二元结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2-0031-0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准确判断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既十分重要,又相当紧迫。

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在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农村居民摆脱了极度贫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基本上稳定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奠定了向小康迈进的基础。但由于多种原因,起点很低的农民生活水平一直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持续、稳步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十分艰难。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09年全年的系列国民经济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比上年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5%。可见,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确确实实在继续扩大。

(二)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依然严重不足

2009年入秋以来,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在内的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百万公顷农作物绝收,千万群众饮水困难。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凭借现代生产力,防止大面积范围内群众饮水困难这样的灾难发生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我国农村人口密度比城市小得多,获得水源的条件并不比城市差。同样大旱,为什么受灾最重的偏偏是农村的农民?直接原因摆在那里,就是农村严重缺乏保障生产生活用水供应的水利设施。西南大旱也许能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持续长期地加大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才能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三)食品特别是粮食安全隐患依然在增加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出较好局面,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粮食生产逐步恢复,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平衡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大豆和棉花进口量逐年扩大;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1]

(四)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发展依然严重滞后

农村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滞后,既远远落后于城市,也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基础设施建设一样,我国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也实行向城市偏斜的政策。财政将大量公共卫生资源、公共教育资源投向了城市,农村获得的公共财政资源很少。公共卫生资源集中投向城市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投向农村的资源也主要投在县和乡镇、村几乎没有。在大中城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一应俱全,而在农村目前除了正在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外,唯一比较完善的是“五保户”救助,还有到年底乡干部、村干部到村里的穷人家里,一次性给他们一袋面或者二三百块钱。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更谈不上,只在个别发达地区才有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安排。

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途径

(一)调整对农政策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完善国家的农业政策。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应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各地政府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措施对外招商引资,大力引进海内外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投资,实现优势农业资源和资金技术优势的合理配置。

2.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首先,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国家应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扭转长期以来大多由农民承担基础教育经费的状况,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名副其实。其次,着重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在选拔干部时应把文化、技术等素质作为重要依据,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要改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切实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先行资本”,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2.集中力量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规划。鉴于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实际,当前,有必要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现有状况和未来发展项目进行全面的勘查和适度超前的总体规划,并制定量力而行、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的建设方案。

3.突出抓好重点设施建设。由于资金等方面因素的约束,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的基础设施,因此,要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突出重点,择优扶持一批关系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三)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抓紧实施粮食战略工程,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吨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以县为单位集中投入、整体开发。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向主产区倾斜,加大对产粮县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加大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的积极性。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加强产粮大县建设,确保区域内粮田面积不减少,粮食自给水平不下降。

(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宣传组织工作,发动农民兴建农村公共事业。农民的观念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如有许多公共事业的建设是农民迫切需要,政府急,但有些农民却不着急。为此,要按“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疏通农民的思想,提高农民的觉悟,让农民认清形势,理解发展公共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愿集资兴办农村公共事业。

2.培育激励机制。政府机关应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去“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改变农村中小学师资、医务人员、农村技术人员等匮乏现状。

总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始终注意:统筹城乡发展不等于实行城乡完全相同的制度,不等于要实现城乡的同等或同步发展,更不等于要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阶段,盲目要求城鄉同等发展,苛求城乡实行完全相同的制度,只会束缚城乡两个层面的发展。但要相信,只要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政策,一定会改变农村的落后状态,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 —2020年)[Z].北京:农业科学出版社,2009:161.

[2]王再兴.构建农村社会和谐[J].理论视野,2006,(1).

[3]包宗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C]//张晓山,李小云,等.转型中的农村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33.

[4]王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曾业松.新农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上一篇:教学组长工作职责下一篇:八上语文文体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