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堂精彩起来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音乐课堂精彩起来(通用9篇)

让音乐课堂精彩起来 篇1

教学是一个全息复杂系统,课堂每个环节既有自己的任务,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堂教学小结是众多教学环节中较重要的一环,它的设计必须根据学情、教情灵活选择不同方式,必须照应整个教学系统的完整性。

一、什么是课堂小结?

1.课堂小结是填空。

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深入细致的剖析给学生,那么就要在小结里面艺术的提醒学生,并交给他们课后去涉猎有关的知识,自主的去完成填空,课堂小结就是为学生做足课后文章,拓宽视野、拓展思维,是一个自愿拔高的行程。

2.课堂小结是疑问。

针对课堂所学的内容,教师提出有关的人生道理、社会现象,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参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深化了课堂的主题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是对学生思想成长的一个推进。

3.课堂小结是过渡。

课堂小结除了对当堂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还要恰当的联系上一节或下一节的内容,以让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或预习新的知识,是新旧知识的衔接处,使所学的知识更有鲜明性,更好的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4.课堂小结是推动。

课堂小结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课堂的主题得以升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振奋学生的精神,感召他们的热情。

二、课堂小结有哪些常用方法? 1.总结概括式

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在一节课要结束时,教师可以用简单明了、准确简练的语言和图表等方法,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知识的脉络与主线,深化主题,强化重点,明确关键性知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形成条理,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适当根据条件提供一些阅读材料,让学生增加兴趣,扩大知识面。

采用总结概括式的小结方法,开始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概括总结能力提高了,可逐步过度到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帮助修改完善,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归纳、总结知识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训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相互讨论、总结所学习的一堂课或某一部分的内容。学生讨论的过程就是总结知识、参与教学、强化记忆的过程,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过程。

2.分析比较式

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本质特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一个知识点到结尾处,教师可采取总结、提问、列表等方法,将新学知识的各个部分以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它们的内在联系或找出它们各自的相同或不同的特点,以起到更准确、更深刻理解知识的作用。这种方式的小结一般用于表达形式非常相近、知识结构十分相似或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规律的内容。3.架设悬念式

这种小结方式一般用于讲授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或具有突出承上启下作用的知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能在既有相关知识的理论,又有生活经验的实践中去积极思考,努力探索,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教师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设计成问题的形式,口头提问或用其它方式逐一展示给学生,由学生集体口述或单独回答,并将要掌握的知识利用结论加以强化,再由教师重复强调正确知识并纠正学生回答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这样就有利于把总结、复习、巩固、检查融为一体。

4.预习引导式

老师在让学生掌握本节知识的同时,对新课的预习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教师在设计这样的小结时,要全盘考虑,根据下一次课目要学习的重难点编制预习提纲,让学生在预习时有目的地去学习,避免走弯路。

5.首尾照应式

有些老师喜欢在开始上课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入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对于这种情况,在课堂小结时,就不要忘记引导学生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上课时所提出的问题,消除一开始上课时老师所设置的悬念。这种小结方式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又照应了开头,从而使一节课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6.回顾反思式

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新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巩固新知识。小结时也可以用板书,让学生归纳出有哪些知识点、重点、难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概括能力。同时,我们可以转换一下课堂总结语,如:

(1)这节课,你觉得你自己有什么收获?(你自己的收获,个人独特的感受,跟我们学 到什么了什么的问题有区别)(2)这节课中,你比较佩服谁?

(3)学了这节课,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有什么意见?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以后在课堂上应如何学习才能提高效率?

7.画龙点睛式

为文须点睛,教文亦同理。在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认真研读,对一些问题作了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于结尾处,教师稍加点化,则可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更深刻地去感知课文。

8.练习巩固式

这种总结常常与课堂作业或课后练习相结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练习形式,让学生完成。

三、课堂小结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果想让课堂小结真正发挥作用,只是创新形式还不够,还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前提

多数学生不愿参与课堂小结,这是很多教师苦恼的事情。笔者认为,除了小结形式陈旧呆板,不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紧张拘束的心理(在做课时体现更为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做真正的朋友。在课堂小结中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特别是对出错的学生不能大声呵斥甚至出言不逊、讽刺挖苦,更应态度和蔼,委婉地提出改进意见。

2.发挥师生互补优势是保证

课堂小结的一般有教师小结和学生小结两种。实施新课改以来,老师们更多的是喜欢让学生小结,仿佛担心传统的教师小结会使自己背上侵犯学生主体地位的罪名。其实,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学生没有目的的泛泛之谈、程式化的套话对提高教学有效性能起多少作用?教师小结的做法就一定不好吗?笔者认为,不管由谁来小结一要考虑具体教学内容,因需而用,二要注意发挥师生互补的优势。学生小结前,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把握小结的方向。学生小结后,教师可以适度提升,确保小结到位。当然,在一定的培养基础上,学生可以自己总结的还是要鼓励学生自己总结。

3.灵活运用小结形式是关键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不拘一格地采用不同形式的小结形式。同时,课堂小结也未必非要等到下课前再进行。可以在学完一项内容后及时小结,还可用在学完某一单元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系统总结。只有灵活多变的课堂小结才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让音乐课堂精彩起来 篇2

首先, 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常看到这种现象:有些老师一走进教室, 学生就很兴奋, 期待上他的课;相反, 有些老师未进教室, 学生就想打瞌睡, 原因何在呢?

从现代教育观念来看, 课堂中师生的关系并非是演员和观众的关系, 而是导演和演员的关系。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 课堂就是舞台。能否上好一节课, 教师是关键, 而教师是否受学生欢迎, 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 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 往往有极强的爱憎情感, 只有“亲其师”, 才会“信其道”。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知, 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有理想, 有抱负; (2) 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 (3) 教学认真, 讲解教法清楚多样; (4) 关爱学生, 能和学生打成一片, 作风民主; (5) 愉快、活泼、风趣幽默。而最不受欢迎的教师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腹中无物, 自充贤能; (2) 不懂教学艺术, 年复一年, 教法不变; (3) 过分严厉, 淡漠无情; (4) 不民主, 不尊重学生; (5) 不负责任, 有偏心。学生的心中有杆秤, 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他所教的科目, 乐意做他安排做的事, 又因为不喜欢教师而不喜欢他所教的科目, 不愿做他安排做的事。一个好教师, 不仅仅表现为学识渊博, 专业素质高, 更有进步的思想、诚挚的爱心、民主的作风和科学方法的综合体现。教师有人格魅力, 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前提。

其次,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课堂精彩起来, 教师还得掌握一定的授课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 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非常有效。

1. 导语激趣法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上课也不例外。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若想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必须精心设计导语。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 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 文章开头写好了, 就能吸引读者往下看, 而精美的课堂导语, 就使学生对你这堂课一见钟情, 有先声夺人之效。像一块磁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 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如我在教学《促织》一课时, 没有按传统教法那样先介绍作品、作者、时代背景, 而是先向学生提问:“最近流行什么电影大片?”学生回答后, 我又问:“《倩女幽魂》看了吗?之前放的《画皮》呢?”学生回答后, 我再问:“是哪些明星演的?演技如何?”因为所提的问题是学生很关心、很感兴趣的话题, 学生反应热烈,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基础上我再问:“你们知道这两个故事出自哪部书吗?那部书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后, 我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课的课题“促织”。这样的导语,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在教学《登泰山记》时, 我利用多媒体先播放泰山的美丽风光来激趣;在教学《琵琶行》时, 我甚至把吉他拿到课堂上, 导入时为学生弹唱一首节奏、音高、音色变化较大的《站台》, 以此导入, 效果极佳。总之, 教师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自己素质个性的不同, 设计不同的导语。但我们不管采用哪种导语设计方式, 都要能激发学生兴趣, 为全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难点服务。常言道, 响鼓还要重槌擂, 教师要用“导语”这一重槌敲响课堂这一响鼓。这一槌一定要擂重, 擂巧, 鼓声须浑厚激越, 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 让学生激起兴趣, 振奋精神, 勤于思考, 乐在学中。

2. 讨论质疑法

一堂课, 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后, 为了把这种兴趣保持下去, 教师还得不断地提出问题, 让学生不断质疑, 使学生处在一个波浪式的兴奋状态中。好奇质疑是学生的天性, 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动力, 是激发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认识事物的阶梯。作为教师, 应注意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使课堂精彩起来。同时, 教师应抛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观念, 充分发挥班级团结协作的优势, 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病梅馆记》一课时, 我由吟梅的诗句及梅花盆景画面导出, 接着分小组翻译课文, 总结相关文言知识。此时学生已露疲态, 学习兴趣已经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 我赶紧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觉得自己是一株病梅吗?”此问题一出, 犹如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巨石, 学生议论纷纷, 踊跃发言, 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被重新激发起来了。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 我会问学生:“你觉得你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吗?”在教学《祝福》时, 我会问:“祥林嫂为什么坚决不嫁给贺老六?贺老六配不上她吗?”总之, “文似看山不喜平”, 上课亦如此, 只有在课堂中不断地提出问题, 形成一个又一个波澜, 由学生不断地质疑探究, 才能让学生长期保留一个兴奋状态, 才能使课堂精彩起来。

3. 尝试体验法

要使课堂精彩起来, 只要有条件, 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尝试体验。青少年的社会经验尚浅,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较幼稚, 但他们期待长大, 期盼成熟, 样样都想动手试一试, 去体验成功的艰辛, 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 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 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大胆尝试, 充分体验, 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迸发创造欲望, 培养创新意识。我在教学《雷雨》的前一周, 就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任务:全班分五个小组,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导演”, 由“导演”自行“组阁”, 确定“剧组成员”, 安排角色, 组织排演, 到上课时演出, 最终评出“优秀剧组”及“优秀演员”。任务刚布置完, 教室就像在下一场“雷雨”, 学生都兴奋起来了。此后的一周里, 学生课余饭后, 谈得最多的是《雷雨》, “导演”“演员”一个个都忙乎起来, 乐在其中。到上课时可谓高潮迭起, 掌声不断。在这种氛围中, 教师极容易就落实相关的知识点。教学《荷塘月色》, 教师不妨带学生到月下的荷塘走一走;教学《窦娥冤》, 教师不妨让会唱的学生唱上几段。语文处处皆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 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多尝试体验, 必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课堂焉能不精彩!

让语文课堂精彩起来 篇3

一、激情燃烧,点燃情弦

激情是语文课堂的生命,当我们的课堂变得绿意葱笼、鲜花盛开之际,也就是语文教学走进一个崭新的境界之时。学生悲与喜,不是简单的文字就能触发的,要靠教师满怀激情的感染。一位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不可能教出语文的激情。

如在设计《长征》一文的教案时,教师首先要细致地研读课文,通过一遍又一遍地读,不断读出新感悟。艰苦的革命岁月,狭窄、崎岖、陡峭的悬崖绝壁,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信胜利前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迹,给我们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而红军战士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一定也能够震荡学生的思想情感,长征这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也一定会在学生的心中展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叩击学生的心扉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播放以《十送红军》为背景音乐的电视剧《长征》画面,震撼学生心灵的效果定会油然生成。由此可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点燃激情是何等重要。教师认真投入角色,用激情感染激发学生,把无声无情的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声音时,生动传奇的教学效果就呈现出来了。

二、柔情温婉,暖意涌动

体态语在教学中有“春雨润物”之功,而眼神之效尤为突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的眼睛可以杀人,杀的是学生的自信与自尊,教师的眼睛也可以塑人,塑的是学生的健全人格。对缺乏自信、不敢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以用眼神表现出热盼与期待;对回答问题过程磕磕绊绊的学生,教师的眼神可以给他启示与鼓励;当来不及用语言评价或无须用语言评价时,教师一个微笑的眼神,就会给学生带来被肯定的成就感。

三、诗化课堂,诗情飞扬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同为课堂教学主角的教师和学生都有着丰富的内心感受。诗意的语文和如画的教材同样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绎。要想让课堂充满生机和灵性,教师首先要有灵性,要用智慧去开启智慧,学生的思维、情感、体验也会随着教师的点拨引导走向深远。比如《桂花雨》一课可作如下教学设计:“开篇便闻诗文香”,激情导入后,首先让学生背诵有关雨的古诗词,学生在回想、背诵中激活了这堂课;接下来,环环渗透“诗意美”,在学习“摇花乐”、“花雨美”、“思乡情”三部分中,教师三次挥洒诗情,让学生读诗、品诗,尽享诗情诗意;最后,“激活诗传承”,在学生有了作诗冲动后,让其自由小作,学生诗情飞扬,一发不可收拾。这样的语文课堂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读诗、品诗、写诗的好习惯。

四、巧用幽默,趣味盎然

幽默是一种美,是一种机智,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充满艺术的过程,需要幽默。学生都喜欢幽默的教师,这样的教师能给学生以亲切、平易近人之感。如果教师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中去,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时学生会重复前面几个同学的回答,聪明的教师不会去指责学生,而是幽默地笑着说:“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一下,对吗?”有的教师见学生能读出藏在字里行间的意思会夸奖道:“你简直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对合作成功的小组会夸奖道:“你们真的是黄金搭档,乖乖!真的有效!”

幽默是思维的花朵、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在语文课堂上,诙谐幽默的评语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教学过程,使教学信息的传导风趣而高雅。因此,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幽默而充满爱心,课堂就会笑声不断,学生也会感到轻松愉快。

五、真情激励,评价有度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为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不仅如此,教师亲切的话语、和蔼的目光、温暖的抚摸、热情的期待,这些有声和无声的激励性评价语言,使学生身心愉悦、畅所欲言,使学习变成了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就似一个巨大的磁场,要想时时吸引学生,让课堂精彩起来,教师的知识底蘊、语言艺术都至关重要。拥有激情,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诗意语文,让语文课堂回味悠长,含蓄隽永;善用幽默,让语文课堂轻松活泼;真诚赞赏,令语文课堂积极活跃,思潮涌动。让我们精神饱满地走进语文课堂,用真情与智慧打开学生的心扉,让语文课堂趣味盎然。

音乐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4

一、音乐设计必须注意三个方面

首先,音乐设计应与教学内容相联系。音乐的曲调必须与文章主题、情调乃至风格保持相对一致,能够与文章融为一体;反之,如果不顾教学内容而生硬运用音乐,只会画蛇添足,显得做作。

其次,音乐播放不宜过长。播放时间、长短应根据教学需要来定。比如用音

乐作为新课导入,时间最好控制在三分钟以内,配乐朗读可以根据文章长短来定。总之,教师要合理地适时、适量、适度地播放音乐,不能“一去到终”,否则就有喧宾夺主之嫌,让人觉得上的不是语文课而是音乐欣赏课。

再次,音乐不是随心所欲地点缀,必须是有用而为,不能简单体现为教学媒体的使用。一个好的音乐设计具有生成性,即通过音乐,可以生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发学生联想、想象,渲染课堂气氛,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

二、音乐设计在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首先,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播放音乐,可以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位老师在导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播放《好汉歌》作为背景音乐,来展现梁山好汉的万丈豪情。并借用歌词导入:“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一句体现水浒英雄好汉侠义的精神,今天我们来看花和尚鲁智深如何“出手”相助他人的?这样的音乐设计,不仅调动学生思维,还引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兴趣。同样,一位老师在导入《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时,播放一曲《欢乐颂》,平静、明快、欢乐的节奏调节了学生紧张的心理,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学习。

其次,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可以配乐朗诵,师生共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拉近了与文本距离。一位老师在范读余光中的《乡愁》时,配上理查德的《思乡曲》,在忧伤惆怅的钢琴声中,同学们很快进入诗歌的意境。再如,一位老师在教《蒹葭》时,以《水边的阿狄贝娜》作背景音乐,配上设置好的画面,这样悠扬恬静的音乐和清新自然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悠远的气氛,缩短了学生感知古文情景时的时空距离。

再次,课堂小结时,播放音乐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拿上文的例子来说,在《音乐巨人贝多芬》这一课的总结阶段,老师播放《命运交响曲》。学生经过一堂课的学习,已经了解贝多芬坎坷的经历,再来聆听贝多芬心理的音乐,就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中所表现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此外,课堂上学生自由写作时,恰当地播放轻音乐,可以调节学生紧张心理,在音乐声中轻快愉快地完成练习。这也体现了“愉快教学”的教育理念。

三、利用音乐尝试古典诗词的新教法:读与唱相结合

文学和音乐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如古典诗词的辉煌成就,无论是《诗经》,还是唐诗宋词,他们都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有许多诗词被我们现代人重新谱曲,且广为流传,如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徐小风的《无题》、安雯《月满西楼》等。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大胆地尝试把诗歌唱出来,可以是老师唱,也可以学生唱。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并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喜欢语文课,喜欢语文老师时,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

总之,语文课堂合理引入音乐,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可以使一堂好课锦上添花,尤其在创设教学情境上,使学生轻松走进文本;还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使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只要教师使用音乐得法,就会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王小利

学生动起来,课堂更精彩 篇5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之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正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所在。

从杜郎口回来后,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满怀对杜郎口课堂模式的顶礼膜拜,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在班内进行了实验,经过两三个月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困惑。现将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情况汇总如下:

一、学习杜郎口教育理念

反思我们的课堂,尽管我们整天把“新课改的理念”挂在嘴边,但是教师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仍是俯首可见,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公开课甚至是表演的课堂,课堂教学目标更多的注重教师是否完成教学既定目标,一定程度上讲是教师在完成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学生没有参与权,有时学生参与也是无充分准备,是配角。虽然讲的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一堂课下来到底有多少学生听多少学生没听?多少学生听懂了多少学生未听懂?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未掌握?哪些问题应重点分析哪些问题不用分析?哪些地方应加强练习哪些地方不再练习……此类问题比比皆是!

因此,课堂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从内心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完成角色的转化,相信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我们要学习杜郎口先进的教育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实践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二、在教学中大胆尝试杜郎口教学模式

在深刻领会和把握杜郎口中课堂学教学经验的实质和内涵的基础上,在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我结合本班实际和小学生年龄特点,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改变班级管理模式,让学生自主管理。要进行课改,首先要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真正的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主人,人人都能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让班级内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1)分组:先确定6个有组织能力,学习成绩优异、有责任心,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同学担任组长。然后由组长根据学生的学习、品德等综合素质把学生分成七个等级。再从这七个等级的同学中分别挑出一名同学组成自己的小组。

(2)分工:每一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任班干部,主要负责班级日常管理事务与小组考核,其他同学分管本小组的学习、纪律、安全、卫生、公物等工作。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通过讨论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能激发小组同学上进的名字。再根据小组学生的特点提出小组的口号,也就是小组的努力方向。每一个同学也根据自己的缺点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小组内的学困生都有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帮助。

2、营造教室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改革要取得好的成效,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1)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励志豪言,并挑选好的制成标语牌挂在教室的墙上。

(2)每一个小组的同学在为自己小组设计、制作一个漂亮、适用的评比台。班干部设计、制作小组评比台、温馨提示台。学生看着自己亲手营造的教室文化氛围,就会把自己融进教改浪潮中。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体、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心。

3、改变学生评价方式,使学生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标准与方法不仅是衡量学生的一把尺子,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有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方式。

(1)全班学生参与制定班规,让评价有据可依。

(2)评价内容全面:①学习(学习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发言、与小组同学的合作、学习习惯等。)、②卫生(自己的座位、自己所包的公共卫生区、个人卫生、卫生保持)、③纪律(教室、校内、校外)、④安全(校内、外)、⑤公物保护、⑥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小组内、班级)、⑦帮扶效果⑧好人好事。

(3)评价方式多样化:班干部根据班规对小组及小组长进行考核,小组根据班规和家长、老师、同学们的反映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由全班学生根据学校对班级的考核和班干部的具体工作情况对班干部进行考核。

(4)及时评价:对学生、班干部的考核,一天一小结,一周一总结,每一个月再根据平时考核算出本班的文明学生、优秀小组长、优秀班干部上报学校,学校集中表扬。

4、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只有把杜郎口的课改经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探索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1)认真备好导学稿,给学生提供自学提纲和一些自学方法。

(2)组织自学,明确学习重、难点。

(3)合作学习,取长补短,解决疑难。

(4)上好展示课,通过追问、置疑、点拨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升华,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5)做好课后检测,巩固所学知识,使提高教学质量做到有的放矢。

三、改革中的得与失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实验,课堂充满了生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上你讲我听,你说我辨发言激烈,常常为争着上台展示而发生你拉我拽的现象,就连以前从不翻书的学生也和组内人员进行讨论起来了,特别是各组组长为了使本组学生学会每一个知识点,不厌其烦地讲,甚至有的组长还经常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学习竞争,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都动了起来。

同时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课堂秩序有点乱。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贪玩好动好说,好奇心强,座位围成一圈,往往会出现课堂上有说闲话现象,或者不知自己干啥,左顾右盼。

(2)学生不会倾听。听别人说话,听不同意见,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可是学生小,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争执不下,也不会停下认真听别人的意见,而是互不相让,非争个高低,弄得脸红脖子粗。

(3)课堂任务不好完成。由于采取学生自学、讨论、展示、拔高等环节教学,课堂时间明显不足,特别是展示时,小学生的表现欲强,占用的时间较多,课堂任务往往完不成。

(4)程度较好的学生有独霸课堂现象,差生没有时间表现,或者说不敢展示。

(5)差生的课堂上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但是成绩提高不快,原因是由于基础差和习惯差缺乏自学能力,缺少系统的教师讲授和辅导。

(6)教师对于开放的课堂还不太适应。已经习惯于讲授,总担心学生学不会,教师讲的多,占用一定时间,应该把时间更多的让给学生。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要相信并培养班干部、课代表和小组长,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特别是小组长的带动和管理作用。落实“兵练兵,兵强兵”,使更多学生有提高的机会。

2、课堂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树立“参与无错”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建立明确的小组评价机制,完善个人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别人。

3、设置好导学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和针对性。多设置一些小栏目、小问题,指导学生总结窍门归纳方法。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4、加强备课。备课要备好目标和重难点;备好每一环节的时间和预见性问题;备好检测和反馈内容;预习课还要备检测的内容、展示的方式,穿插巩固怎样进行?巩固什么?采取哪些措施?还要备好弱势群体。我们在学习杜郎口模式的同时,切忌不可忽视他们的备课,实际上功夫在课外。

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动起来 篇6

宜兴市丰义小学 陆李萍

摘要: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接受能力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易分散的弱点。因此,在一堂音乐课中,若一味要求孩子们在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静态教学中进行,这无异于捆绑了学生的手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何引导学生将身体中各个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真正投入到音乐的美好境界中呢?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 学生 主动参与 音乐活动

正文:新课程实施强调音乐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开发,重视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满足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所以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接受能力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易分散的弱点。因此,在一堂音乐课中,若一味要求孩子们在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静态教学中进行,这无异于捆绑了学生的手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所以,音乐教学不仅要有静,更要在听、唱、视、写、忆、创的“动”中进行。如何引导学生将身体中各个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真正投入到音乐的美好境界中呢?

音乐是“动”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下面简要谈一下我自已的感受。

一、在歌唱中动起来

1、歌舞结合

“演唱歌曲”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在歌唱教学中不仅嘴巴摇动,我们的身体也可以动起来。新一轮的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视音乐实践,指导我们的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这正符合了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现,勇于探索的特点。因而,在歌唱教学中,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所以在歌唱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爱表演的特点,首先让学生对新授歌曲按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即兴自编表演动作。然后再将学生动作优化组合,形成一套优美、完整的歌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创作与表现能力。例如,在教授歌曲《燕儿飞》时,在基本掌握歌曲后,我让学生两个人一组,分别表演燕子飞翔时进行歌表演,同学们的动作诙谐幽默,不但巩固了歌曲的歌唱,而且在创作中体验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感受因创作成功而带来的喜悦。

2、师生互动

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我在教学《彝家娃娃真幸福》一课中,便采用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先进行节奏训练:出示这一课的节奏拼图,让学生随意拼凑成一条完整的节奏,教师用打击乐器敲出节奏,让学生听辨有无结束感,引导学生找出最动听的一条节奏。然后学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师生动的介绍有关彝族的趣闻轶事;接着聆听乐曲《彝家娃娃真幸福》的录音,通过听,学会歌曲的歌词;然后教师示范几个彝族舞蹈的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分组创编“歌伴舞”;最后分小组进行展示,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纵观这一节课,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给学生一个参与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感受音乐的乐趣。

二、在创作动起来.1、在赏析中。让学生创作旋律、倾听自己的内心音乐,从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课堂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创作旋律,再弹奏出来,展示给大家,孩子们会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勉力,进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激发更大的创作兴趣。每个孩子在创作中都有其独特的方式,姑且不在意孩子们的创作是否完善、完美,曲式是否正确,旋律的走向是否恰当,只要他们在创作中能够去探索、去理解就足够了。因为克拉特斯曾说:“探索是新思想的展露,是一种积极尝试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也很注意孩子们的创作,将他们的创作加以修改,配上和弦,附以优美音色和丰富的节奏,再弹奏出来让孩子们聆听。从而使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深化,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在演奏中。演奏时音乐实践的重要内容,就是利用学生已掌握的乐器来感知和表现音乐,同时激发他们学习乐器的兴趣,如竖琴、口琴、打击乐器等。一般可选择篇幅短小、曲调优美、节奏感强并易于演奏的,适合小学生的演奏能力和特点,通过演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又能加深他们对音乐旋律和结构的理解,调动学生对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三、在欣赏中动起来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和探索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排除干扰专心的听,着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如果能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的帮助学习者消化、吸收音乐,这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这些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有一项调查显示:视听与只听获得的收益,视听明显大于只听效果。而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学生积极的参与。

1、在乐器赏析中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能够听赏由中外常见管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了解乐器的形状以及音色特点。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在听赏乐曲的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显现乐器实物,让学生对乐器的形状、材质等都有较为直观的印象,也可以亲手抚摸和拨弄一下,进而就会使学生对这种乐器所演奏的音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也会非常认真的聆听乐曲,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时,条件所限,不能呈现实物,也可以尽量的为学生提供视频资料、音像资料,帮助学生尽可能直观地认识乐器形状和音色特点。

2、在欣赏中演唱

歌唱是掌握音乐旋律训练学生准确把握节奏和音色的一种好的方法。许多声乐作品的欣赏用歌唱的方式来感知。例如:五年级的合唱曲《飞来的花瓣》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演唱来感知和体会。

3、在欣赏中加入动作

动作是小学生最容易出现的一种情感体验了。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不同的力度、快慢交替的速度,以及不同的情感变换等,都能激起小学生形体动作的反应,使学生们自然而然的动起来。教师如果能够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作出拍手、跺脚等符合乐曲节奏和美感的动作,并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舞蹈肢体动作,和音乐一起动起来,那么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也会加深的。并且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疑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是为了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找到正确的答案。总之,音乐教育是充满生机,多姿多彩的审美教育课程。在小学的歌唱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投入到教学中,充分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因素,教无定法,切不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只有不断学习、探索,冲破陈旧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才能使每个孩子从歌唱中得到快乐,从歌声中得到发展,真正地快乐歌唱。

参考文献:

(1)、《小学音乐教学法》 师范院校音乐教材编委会 1993年6月 上海音乐出版社

(2)、《小学音乐学科主题教学案例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2009年 12月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音乐基础》 陶春晓 2010年6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邹爱民,《音乐教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

“动”起来,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7

关键词:小班,互动,数学课堂

一、师生互动, 共同完善与发展

1. 民主和谐的氛围———师生互动的场所

教师应由一个教导者转化为合作者. 教师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 不用教师的权威让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来接受所学的知识, 而是用知识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征服学生. 我在数学课堂上第一次与一年级新生会面时, 没有急于从讲数学知识开始, 而是先用聊天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你叫什么名字? 你能向教师介绍一下自己吗……? 学生很放松. 接下来是我的自我介绍: 我是你们的数学教师, 我想和大家交朋友……, 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使师生之间首先产生了情感上的互动, 使师生关系变为了一种“学习共同体”的关系, 提高了师生交往的质量, 形成了“情感共鸣, 思维共振”的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为师生互动提供了一种心理场所.

2. 教学情境的创设———师生互动的途径

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因此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借助于直观形象的, 新奇有趣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 让它成为师生开展有效互动的途径. 例如, 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用故事情境来导入, 师: 蚂蚁兄弟每天沿着自己的操场跑步 ( 出示操场图: 蚂蚁哥哥: 三角形, 边长为9、15、16; 蚂蚁弟弟: 四边形, 边长为7、6、6、4)

师: 蚂蚁哥哥认为自己每天沿着4条边跑一圈, 跑得多. 弟弟每天沿着3条边跑一圈, 跑得少. 蚂蚁弟弟很不服气, 它认为自己跑得比哥哥跑的多. 学生你们认为呢? 怎样才能准确判断出它们谁跑得多谁跑得少呢? 请你们来想想办法. 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通过这样的故事情境导入: 新颖、自然, 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学生能积极投身到试算中, 同时也就自然发现和掌握了周长计算的方法.

3. 多元的评价———师生互动的保障

在小班化教学中, 教师要多用激励、善用欣赏, 运用多元的评价会使课堂的氛围一直处于一种振奋状态, 使学生产生想说、愿说、爱说、会说的思想.

言语评价: 多用于低年级的学生, “你回答的非常完整!”“你的思考方法与众不同! ”虽只有一两句话, 但对于学生来说是教师对自己真诚的肯定, 也会让他们开心一整节课, 甚至一整天.

竞赛评价: 采用学习竞赛的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内容开展竞赛. 如一年级新生开展“写数字竞赛”; 二年级学生开展“数学与生活”的绘画比赛; 中、高年级学生开展“数学日记”的征文竞赛……这样的评价不仅是知识的检查与反馈, 同时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二、生生互动, 共同学习与进步

生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敢于发表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见解和主张, 并敢于对别人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从而形成课堂讨论的氛围, 达到生生撞击的目的.

同查共纠, 在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时, 可以让学生两人或四人一组讲一讲自己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 别人在认真听得基础上给予对或错的评价, 并且要说出错在哪里. 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更加想学、会学, 从而更容易掌握知识, 形成能力.

同评共议, 学生间的的评价是最直接、最实事求是的. 学生自己首先通过思考后才能给予别人评价, 这样既训练了自己听的辨析理解能力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互评, 同桌、小组、全班互评, 拓展自主评价的空间, 力求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他人、欣赏他人, 从而认识自我, 树立信心.

同玩共学, 对于学生来说, 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总是特别的高. 若在课堂上边玩边学, 无疑对学生的诱惑力是极大的. 如一年级在学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带领学生玩“手指游戏”: 两人一组, 一人用手指表示4, 另一人想4和几合起来是10, 想好后, 用手指表示出6. 玩的过程中比一比谁的反应能力是最快的. 通过这种玩中学的形式,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三、生与环境互动, 提高课堂的实效

1. 舒展的空间, 是互动的舞台

在小班, 由于教室空间的相对宽敞, 孩子们不仅课间能自由的走来走去, 在课堂上小组之间的“串门”也不会蹭到这里, 碰到那里. 单位空间上的优势, 给小班孩子提供了最特别的财富.

2. 会说话的墙壁, 是互动的阵地

利用教室中的白色墙壁, 适时张贴学生的各类作业、手工作品等, 用以激励孩子相互交流、不断学习. 让教室里的墙壁与学生的学习进程互动起来, 可以与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如, 学习了写数字, 就展示学生公整的作业本; 学习了图形, 就用三角形、正方形等在教室里拼贴出变幻多样的图……使学生受到无声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韩魏.小学数学教学情感教育的实施[J].魅力中国, 2010 (10) .

[2]陈凤木.充分发挥小班化优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 (1) .

“导”出精彩,让课堂活起来 篇8

关键词:学习动机;音乐;悬念;情境;课题;图片

【中图分类号】G630;G424.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根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导出精彩,让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思考,强化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行为的发生!那么,如何设计导课环节呢?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音乐导入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是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例如,初中物理有《声现象》这一课,教师为了激起学习兴趣,新课伊始,让学生欣赏美妙的音乐,并提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畅谈音乐是如何产生的,顺其自然导入新课,学生对知识的期待充满了好奇与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悬念导入

学生对知识充满了求知欲,在学习中遭遇问题时,都喜欢问“为什么”。喜欢提问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就应顺势而导,激发求知欲,并引导学生去感知、表述与分析问题,并且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如,一位化学老师是这样导课的:上课,教师走到水盆旁边,用手指轻轻蘸了一滴水,然后在黑板上用蘸了水的指头写了一个“水”字,学生对老师的举动充满了好奇!老师这是要做什么啊?这时,老师面带微笑,问:“同学们,刚才老师用什么写字了?”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水!”老师接着问:“那么大家知道水有什么物理特点?请大家认真观察我刚刚写的字!”学生对黑板上写的字充满了好奇,认真、仔细地观察,自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三、情境导入

夸美纽斯曾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导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引起特定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新知产生浓厚的兴趣,生成感性认识,促进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教师先让学生欣赏有关荷塘的图片。然后,学生闭上眼睛,一边放优雅的音乐,一边让学生想象:如果夜晚自己独自一人欣赏荷塘月色,会呈现出怎样的画面?会有怎样的心情与感受?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们听。接着,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荷塘月色》,看看朱自清眼中的月色和我们想象中的月色一样吗?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吧!”这样的导入就能很快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进入问题阅读状态!

四、探究课题,导入新课

学生要学习一篇文章,首先接触的是课题,从课题中我们可以获取很多重要信息。教师可以利用课题向学生提出很多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依据课题猜测将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新目标七年级英语第三单元“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教师开门见山地说:“We’ll learn a new unit,uin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What’s the meaning of this title?According to the title,can you guess what we will learn?” 学生根据课题,推测本单元的中心话题、主要句子等,然后,在学习过程中验证自己的推测,使学生更加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对本单元的学习充满兴趣!使学习动机更加明确,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力量!

五、图片导入

图片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色彩绚丽,内容丰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片的这一特点,导入新课,极大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在图片中受到启发,在图片中学到知识。如,新目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本单元围绕着寓言故事展开,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许多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如果直接让他们用英语讲寓言故事,他们或许会认为很难,然而,如果老师在上课导入环节中先向学生展示有关愚公移山的图片,让孩子们先用英语来说一说每幅图片中的内容,然后再将这些结合起来,让他们用英语讲愚公移山的完整故事,那就容易多了!这样可以使所学内容由繁化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对本单元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心,充满求知欲!这样的导课环节,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导课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学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导课方式。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导课时)就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每节课都充满了乐趣,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希望!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快乐中汲取知识,在快乐中不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武启云.新编教育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4.

[3]仲少华,彭卫民.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刘红芳(1981-),女,陕西宝鸡人,教育学硕士,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的教学和研究。

让课堂动起来 篇9

南阳市第七小学 曹毅 二O 一一年七月三十日

让课堂生动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尝试

南阳市第七小学 曹毅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成长,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是现今教学改革研究的主题,它关系着学生的素质培养能否得到实质性进展。为此,我着重从调控适应学习环境、自我设定学习目标、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自信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调控适宜的学习“状态”

调控适宜的学习“状态”,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其主动参与的前提。这种“状态”主要是指一种“自然性”状态,即一种接近生活、贴近自然、能使学生于其间产生共鸣,进行高效学习的状态。它主要包括:

1、和谐环境——语文教学中,教师注意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和气氛,适时运用鲜艳的色彩,或浓郁或淡雅的香味和贴近学习生活实际的音乐欣赏等,给学生创造充分发展其才能的机会和条件,能使他们对语言文字产生亲近感。让学生进入一种放松、开放的状态,并使他们能更集中自己的精力将语言文字与环境结合,成为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为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打下基础。

2、师生良好的情感场——建立在学生主动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应是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富于爱心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精神的契合,是相互尊重与创造,是共同进行美的创新活动。语文教学中,教师以朋友式的态度,用优美、生动、富有儿童化的语言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配以对学生亲切感的体态动作等创设新颖有趣、引入入胜的课堂气氛,而学生则同样也可以“指向”教师,向老师提出问题,发挥普遍交流的权利等,这样,教师与学生间就会形成一种情感沟通、融洽的统一信息场,在这个场中,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会变得格外流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大大增加。

3、自我确定学习指向——人的潜能说提出:大多数人都会超额完成他们给自已设定的努力目标。为此,语文课上教师对课文的内容不能只停留在为学生设定“你今天该学习这个”这样一个目标层面上,而应从课之始就不断邀请学生自己来设定好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了解获得结果的可能性,计划他们自己的学习进程。正如有学者说:“如果他们知道他们要到哪里去,那么他们的前进道路就是明确的。”

二、挖掘最佳兴趣信息

生动的课堂绝非单调、机械的环节拼凑,教学内容缺乏波动、起伏,给予学生的刺激和振奋便会减少,以致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容易产生心理、生理疲劳,形成消极情绪体验。因而,需将教学内容紧紧地和生活中的最佳兴趣信息联系起来。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许多让人高兴、愤怒、忧愁、悲伤的事,教学中,广泛引入这些生活经历,同样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并由此形成强烈持久的兴趣。所以,应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到集体活动中去学习。突破“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创造生活。如教学《爬山虎的脚》,我课前带领学生观察了生活中爬山虎的脚,课文学习后,我再次组织观察活动,学生在两次不同的观念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了解了作者观察的仔细,懂得了围绕一件事物怎样说清楚的方法,也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逐渐注意起来,产生兴趣。

语文教材中,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极为丰富的兴趣信息也决定了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教师在语文的学习活动中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兴趣信息的过程,不仅是学生产生主动学习行为的前提,也是教师高超教学艺术的体现。如在《曼谷的小象》教学中,我结合成功举办的曼谷亚运会和学校的远足观光活动,利用电视资料图片,由教师配音解说曼谷美丽的风光和隐含其中的人际友情,引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老师让我们看的风光真是美丽!为什么要让我们看这个地方?我们今天要学什么?学生们的头脑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感,而形成这种新奇感的因素,正是教学中我们从课本中努力找寻的最佳兴趣信息,这些信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劲动力。

三、让学生经过尝试得到收获

语文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通过自学获得,自主学习是主动学习的外显特征。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经过尝试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自觉能力的集中体现。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内进行发散性思考,尽可能让其提出独特、流畅、变通的观点,并使这种能力主动延伸至课堂外的学习中去,形成并非经受结果,而是努力尝试后得到的经验。

1、鼓励质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是学生欲求主动完成学习内容的体现,也是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欲求表现自己能力和作用的体现,只有学生们带着对课本、对教师的挑战来到课堂,才会使课堂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在这种情况下,我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寻求真正的理解。其次,我在肯定其大胆质疑的同时,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比如教会他们从课题、内容、中心或标点符号等方面发问,当学生掌握了质疑的方法,才会满足其自我实现的愿望,由此产生对课堂的期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2、情境再现广——创设与课文内容密切关联的情境活动是语文课中加大学生探求力度的有效途径,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随着情境活动的开展,由关注到产生一种积极的态度倾向,直至被唤起热烈的情绪,伴随着延续、有效的情境活动,学生主动探求能力会大大增强。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我先通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提问:假如你是那只狼或老山羊,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启动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转移到教学中自己所关注的某个对象上,激起学生的强烈的内心体验。最后,在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又采用分角色表演,课本剧《老山羊走了之后》等多种情境活动形式使学生情感与能力巩固深化。

3、有价值的讨论——教学中采用讨论方法,主要是因为要讨论的问题意见一致性较低,讨论结果能给学生体会教学内容以一定帮助。而语文学科中,有相当数量的问题尚有很大的商榷余地,讨论的目的很多,但都能启迪、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对课本内容中所包含的文眼或含有极丰富内涵的词名进行深入大讨论中,能使其逐步体会出与之相关的知识点上,并能一直漫延到整篇课文的学习中去。如在《灰雀》一课的教学中,我就“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哪儿去了?”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大部分学生在激烈的讨中体会出了列宁和小男孩对待灰雀去向的各自的态度。《曼谷的小象》中,“转身”一词和“你能象阿玲一样指挥小象吗?”的问题讨论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小象的聪明和阿玲的能干等。

四、“庆贺”努力后的成功

对每一名学生而官,只要有学习活动存在,就会有学习的成功点出现。当学生出现成功行为时,教师的赞赏、同学的钦佩,是对其最好的“庆贺”方式。

“庆贺”活动可以是教师本着客观公正、尊重个性、因人施评、评点结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的激励性评价,即教师对每一名学生的每一次成功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赞扬,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不拘泥于学生暂时的成败,从学生的学力发展入手,激励学生向更高层发展,和学生共同感受求知的欢乐。如我结合课文内容的评价:“你讲得真精彩。”“你能紧扣中心,理解得很有层次。”“你的发言条理清楚,令人乱目相看”等等。

除此之外,“庆贺”活动实际上也包含了课堂中多个层面的肯定性的意识交流,如接受同伴的鼓励和自我自勉等。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庆贺”活动满足了学生通过自己的成功归属需要。实践证明,课堂中的及时评价与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使学生产生连续性主动学习行为的保证。如在《桂林山水》教学中,我在学习课文之后,安排了一些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分层练习,要求全体学生完成录像配音,部分学生补充具体有关句子,部分学生综合运用比较、排比、比喻、补充状语、感叹等方法自定内容把某样事物写具体,更着重要求学生在练习之后对自己的学习作一个简要评价,学生之间主动评一评、议一议别人的发言,加以补充和修改,我于其中适时调控,鼓励学生超越预定的目标要求,鼓励学生的即兴创造,对于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及语言进行正面赞扬,促使他们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向更高层发展。在这样一些评价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成功的体验,他们在多项不同的有意义的“庆贺”活动中认识和发现了自我的价值,并促使他们对学习负责,在不断的主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

上一篇:启事写作下一篇:办公室会议记录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