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gps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共11篇)

gps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篇1

GPS实时监控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中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科技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发展的直接和重要动力;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无论在道路监控、重点车辆管理、警务现代化等各个领域,科技支撑力度不断上升。在重点车辆管理工作中,GPS实时监控系统已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为此,不断加强GPS实时监控系统的建设运用,推进公安交警信息化建设,促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就成为我们工作中要把握的重点和努力方向。下面,笔者结合河南省信阳市自2010年9月推行对客车、校车、危险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GPS安装运行以来的工作实际,就全面贯彻落实省、市领导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要求,充分运用GPS监控平台创新管理模式,遏制重点车辆交通违法苗头,排除安全隐患,提升管理效能,预防减少事故,试作浅显探讨。

GPS实时监控系统的重要性

GPS实时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GPS实时监控系统是一种依托空间卫星、地面控制、接收终端共同作用的全球精度定位系统,具有精度高、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等显著特点,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范围。特别是在重点车辆道路交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重点车辆交通安全管理科技化、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手段。客车、校车、危险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安装GPS具有以下功能:

实时在线监控: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功能,对车辆进行精确定位,通过3G网络实时将车辆运行情况、驾驶员及车内图像传输至监控平台。

定时追踪:可按照事先设定时间或间隔,传回回复追踪信息。

状态查询:可以通过指令查看车辆状态,包括车辆运行状态、各类信号状态、车门及设防状态。

紧急报警:当司机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抢劫、车祸等,只要司机按下紧急按钮1至2秒钟,车载GPS就会自动向总监控平台发送求救信号。

超速报警:只要车辆超过速度上限,设备就会发出报警信息,提醒驾驶员减速。

断电报警:GPS安装后,如果驾驶人非法拆除或恶意损坏,设备就会发出报警信息转告平台,自动启用备用电池。

远程设置:公司可根据车辆行驶里程要求对GPS进行设置、修改。

语言功能:当车辆超速、超员、疲劳驾驶时,监控平台可向该车发出语言信息,提醒驾驶人,还具有短信群发功能。

苏州特瑞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http:///

车辆历史轨迹回放:可根据需要对每台车辆行驶轨迹回放和调出,查阅需要时间的车辆运行情况,方位及当时处置情况等,帮助事故分析。

远程遥控停车:如车辆遇到特殊情况时,可根据相关部门指令,可远程关闭发动机,迫使车辆无法工作。

GPS实时监控系统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GPS实时监控系统一般由监控终端平台、监控平台和车载平台三级监控网络平台构成,具有全天候、实时、全程监控的功能。在重点车辆的交通管理中,通过GPS车辆管理系统对重点车辆运行线路、超速超员、疲劳驾驶、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时实监管,有效解决管理手段单

一、被动管理效果差、警力资源不足、社会化管理合力不够等问题,增强驾驶员遵章守法的自觉性和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通过电话、短信预警和行驶轨迹记录回放,提升交通违法行为的预防和查处能力,促进管理部门和运营主体之间信息互通,发挥管理合力。

GPS实时监控系统的运用现状分析。在当前重点车辆交通管理工作中,依据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存在管理不到位、对交通违法行为不能适时发现和查处、动态监管不够的情况,同时也存在警力不足、执法成本大的问题,交通安全管理效果不好,导致发生大量交通事故。随着科技强警步伐的加快,GPS实时监控系统在重点车辆管理中得到推广运用,但在GPS实时监控系统的实际建设运用中,因交通管理水平、科技强警水平和工作经费等原因,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建设运用力度还远远不够。为此,信阳市交警支队在运用GPS监管车辆工作中,不断探索运用GPS实时监控系统,认真总结管理系统运用方法和工作经验,积极探索管理使用中的新方法、新举措,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预防交通违法、杜绝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再迈出新步伐。

GPS实时监控系统

运用的具体做法 按照“干在实处、管出实效、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支队以全面提升公安交警信息化运用水平为目标,在客车、校车和危化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的管理中,通过建设运用GPS实时监控系统,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3月2日,全省交通管理工作会议暨推进道路管控工作现场会在信阳召开,对信阳运用GPS监控重点车辆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了推广。

正视现状,夯实重点车辆动态监管基础。信阳位于鄂豫皖三省交接处,素有“三省通衢”之称。道路通车里程2.4万公里,拥有机动车78万余辆,驾驶员85万余人。全市有42家客运公司、7家危运公司、6家货运公司和25家出租车公司。而信阳只有交通警察679人,警力严重不足。面对异常艰巨的交通管理任务,必须立足于人、车和运输企业的源头,加强对车辆运行过程的监督管理和事前控制,而运用GPS平台进行重点监管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

其一是学习借鉴外地经验。GPS平台动态监控,是一个新的管理手段,能否发挥作用,能否不增企业的负担,是首要一道应该破解的难题,为此,支队先后组织业务骨干赴广东中山、深圳等地参观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管理模式,最终确定由支队建立平台,无条件吸纳兼容各企业GPS监控技术,无条件做到通信运营商不变,GPS技术终端不变,监控平台技术支

持不变,无条件的利用GPS平台为运输企业提供管理服务。

其二是取得用户理解支持。GPS是一种新科技,企业搭建平台、客户端安装使用,涉及到费用和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运输企业和车主都有顾虑和观望情绪,推广工作难度相当大,为解决这道屏障,支队先后四次召开信运、弘运、危运等具有代表性的运输企业会议,邀请移动、网通、GPS厂家参加征求意见,就运用GPS平台对客车、校车、危运车辆监管进行探讨研究,经多次政策讲解、会议推进,取得了运输企业的理解和支持,促使运输企业由最初的消极抵制变为理解、支持、配合。

其三是强力推进GPS安装。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三部局加强二车一危车辆动态监管的要求和规定,为保证GPS的安装和使用,经过宣传周知、公告明示之后,信阳决定从2010年9月在全市开展重点车辆安装GPS工作,明确提出从2011年1月1日起,所有7座以上营运客车、校车、危险品运输车必须全部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装置或者是卫星定位装置,否则一律不予办理车辆登记入户、转户和检验,参加春运的客运车辆一律不予核发《春运证》。通过宣传发动,科学规划,严格标准、行政监督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全市重点车辆安装GPS。

其四是实行台帐登记制度。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已安装GPS的车辆逐台填写《信阳市行驶记录功能卫星定位装置安装卡》,保障安装GPS的车辆不失控不漏管。截止目前,信阳五台车以上的运输单位和客运场站、11个县区交警大队和交警支队三级GPS监控信息平台全部建成使用,共安装GPS4656台,其中客运车辆3802台,危运车辆314台,校车189台,半挂式牵引车351台,安装率为100%。

警企联动,做实重点车辆动态管控。在动态监管过程中,信阳支队充分调动企业的主人翁意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利用驾驶人员的自律意识,实现交警部门与企业互动管理。

其一是建立“四级监控”网络体系。信阳投资50余万元,建成市交警支队GPS监控中心。各大队、各运输企业也相继建成了GPS监控平台,并且将有关数据全部接入交警支队终端平台。实现市交警支队对全市运输公司、对县区交警大队;市级运输公司对各县区级运输公司;各县、区交警大队对各县区级运输公司;县区级运输公司对管辖车辆的四级联网监管。全市上下形成了GPS监控重点车辆的“四级监控”网络体系。

其二是落实“三级查处”的动态管控体系。首先是市交警支队对所有安装GPS的车辆在工作日内实行时实监控,对GPS监控的违法行为每日进行记录,落实台帐登记,要求市级运输公司、县区交警大队对所辖有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处理;其次是县区交警大队每日对GPS监控车辆实行“一日一过滤,每半月汇总上报制度”,保证监控平台时实运作,及时查缉所辖企业的交通违法行为,及时监督运输企业GPS监控平台昼夜24小时值守情况,对交通违法较多、监守职责不落实的,追究企业法人的主体责任,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人;再次是企业保证GPS平台24小时有人值守,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对发现和交警部门传递的交通违法行为依照内部规定予以处理。对违法行为较多和多次处罚不改的驾驶人,纳入重点管理,直至取消其聘驾资格、调整岗位或解聘。交警部门与运输企业通过GPS监控平台,不断加强合作,形成了工作合力,达到了企业增效,实现了安全与效益的双赢。

其三是实现三大功能。通过交通安全联席会议,积极加强与辖区客运场站的协作,建立

完善GPS实时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并逐步探索,形成了公安交警部门执法监管、企业内部自律监管模式,实现三大功能:实现GPS监控平台重点车辆运行轨迹的实时监管,预防了越线运输、随意停车、站外经营,规范客运市场管理;实现对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在第一时间提醒,提前预警,将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为追究企业主体责任,查处驾驶员的违法行为提供处罚证据的功能。

运用监控结果,依法依规从严落实责任。规范管理,强化GPS平台监控作用,是做好重点车辆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前提条件。信阳在逐步完善GPS实时监控系统的使用、日常监管、违法处理等相关管理制度的同时,要求各县区交警大队的GPS监控平台值守人员对客运车辆的日常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切实强化责任,对因监管不到位的将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其一是落实管理责任。支队监控中心每天进行重点车辆动态监控的统计分析,对发现的重点车辆交通违法每天汇总,及时转递相关大队,由大队向运输企业通报追处,同时追究企业主体责任。这种从支队到大队再到运输企业的分级管理模式形成一个整体,驾驶员遵纪守法意识明显增强,交通违法发生率大幅下降。

其二是健全管理机制。实行交通违法行为抄告制度,将重点车辆交通违法信息抄告安监、交通运输部门,主动协调、汇报、商请政府职能部门依据自己职责权限,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对GPS平台监控的交通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协调商请市运管局在增驾道路运输资格审查时,对有超员20%、超速50%或12个月内有三次以上超速违法记录的驾驶人不予审核通过,驾驶员不得考取大客车驾驶证准驾资格;在春运期间实行一日一查,督促运输企业对驾驶员处理到位,对经处罚不改又违法的驾驶员,实行责任倒查。

其三是推进责任追究。各县区大队会同交通运输、安监和教育主管部门迅速对辖区内客运企业及场站、校车及承租车辆逐一开展隐患排查,与法人代表逐一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对所有运输企业法人、安全主管、客货运、校车驾驶人开展一次面对面的教育,筑牢防线,减少事故的发生。

其四是实行道路客运企业黑名单制度。支队不定期通过GPS监控平台对全市客运车辆违法情况进行抽查,督促运输企业对驾驶员处理到位,对经处罚不改又违法的驾驶员,实行责任倒查,对GPS监控数据定期进行分析研判,建立驾驶员管理数据库,对符合道路客运企业黑名单条件的,录入黑名单。

其五是严厉追究客运企业主体责任。支队通过GPS监控平台对全市客运企业所属的客运车辆超员违法两次以上的企业进行网上巡查过滤,对符合依法追究主体责任的客运企业共48家,已全部追究到位,同时安排辖区大队对违法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培训,经考试不合格的企业要予以解聘。2011年11月8日上午早8时许,支队GPS监控中心发现从罗山县到信阳市的一辆大型客车行驶轨迹异常,立即安排浉河区勤务大队查处。经检测驾驶员曹某属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被处罚15日拘留,罚款5千元,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事实表明,运用先进的GPS技术创新行业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1年,信阳客车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事故,发生的一般事故28起,同比下降了28.2%;校车发生事故

2起,同比下降50%;危运车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驾驶人的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从去年5月起,重点车辆疲劳驾驶从日均3起下降为零,卧铺客车凌晨2点到5点未停驶从日均6起下降为零,超速违法由9月份的2604起下降到2012年5月份的884起,下降了66.05%;企业主体责任感明显提高,借助动态监管平台,实行联带责任追究,GPS监控到的交通违法行为95%以上都被企业内部依规依章处理,企业法人的主体责任更加彰显,自我管理措施更加有力。

GPS实时监控系统

运用的几点启示 正视问题要全面。要树立现代交通理念和科学管理理念,增强科技意识,把科技运用渗透到交通管理业务和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要深入分析重点车辆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信阳在推广运用过程中,发现GPS监管车辆在运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是信息资源不能共享。过境客车无法纳入本市GPS监管范围,如“7.22”特大燃烧事故客车属山东管辖,我们无法运用GPS进行监控;其二是通过3G网络实时传输图像,能对超员、客车违法上下人、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进行抓拍,但使用3G费用太昂贵;其三是缺少相应电子地图,高速、国道、省道难于分别设置相应的超速报警值,客车违法上下人、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难于监管;其四是农村客运车辆尚未安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不能切实加强对车辆的动态监管。

监控建设要完善。要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科学谋划GPS实时监控系统建设,要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成效。信阳运用GPS监管重点车辆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不断完善系统,及时与运营商加强联络沟通,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拓展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作用。

运行机制要健全。要坚持软硬件建设并重的原则,在系统硬件建设的同时,建立完善GPS实时监控系统管理工作运行机制,会同运输单位推进运用管理和配套制度建设,做到按照制度工作、按照制度监督、按照制度考核,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和优良的系统功能是实现最优、最大化管理效能,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监管运用要到位。强化科技运用的最终目的是借助科技手段提升交通管理水平,GPS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就是要在加强运用、增强管理效果上下工夫。信阳在重点车辆管理上,突出动态监管作用,适时开展交通安全提示,及时发现和查纠违法行为,定期通报驾驶人遵守交通法规情况,并依托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机制定期调度安全运营情况,确保日常监督管理到位。

gps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篇2

GPS的基本定位原理是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 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 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 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目前GPS系统提供的定位精度是优于10米, 而为得到更高的定位精度, 通常采用差分GPS技术, 即将一台GPS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站上进行观测。根据基准站已知精密坐标, 计算出基准站到卫星的距离改正数, 并由基准站实时将这一数据发送出去, 用户接收机在进行GPS观测的同时, 也接收到基准站发出的改正数, 并对其定位结果进行改正, 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GPS技术应用始于军事领域, 但随着近年来GPS技术的民用化, 它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性工具, 在陆地上的移动信息系统方面, GPS技术逐步被应用到交通运输的领域中来。

GPS车辆监控系统就是把全球卫星定位 (GPS) 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 用以监控车辆所在位置和状态的安全保障系统。此系统通过GPS定位技术, 获得被监控车辆的地理位置和一些附加信息 (如速度、方向等) , 然后通过无线通讯网, 把信息传到监控中心, 并通过监控软件, 在监控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 从而达到监控的目的。

在这方面最早从事开发工作的公司有Navsys、Trimble和Motor01a等, 后来如Ford、Rockwell等公司也纷纷加入到这个领域中来。它们设计的GPS车辆监控系统一般都与和蜂窝通信联系起来, 通讯方面具有比较高的实用性。现在, 愈来愈多的这类系统通过测试, 走入市场, 而且功能走向多元化。

国内这方面的开发工作开始的也很早。大约从1994年开始的一些从事GPS研究开发的公司、单位结合国情进行了这类移动信息系统的设计制造工作。

与国外相比, 国内的这类系统的通信部分采用的技术虽然还比较落后, 但我国GPS车辆监控市场现在已进入规模发展时期。尤其是从2006年开始, 北京市奥运及物流配送推动的GPS车辆跟踪市场的发展, 同时几家大公司进入这一行业, 若干较为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 各城市的公交车和出租车项目也有所启动, 特别是长途运输车辆的监控应用项目的实施, 车辆监控市场将有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的势头。从实际情况来看, 近年来我国运输市场持续升温, 各种物流系统均显示出对GPS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的明显需求。据悉, 全国物流业的运输车辆将会陆续安装GPS导航及安全系统, 3-4年内将有100万辆运输车安装GPS安全监控系统。

在现代物流领域, GPS技术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受到越来越多物流企业的重视。利用公共的GPS物流信息平台, 可以对运输车辆实现实时监控, 智能配货、全程追踪、综合信息查询等增值服务, 这些服务可以极大提高物流公司市场竞争力, 为货主提供及时方便的货物信息查询, 帮助物流企业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竞争要求, 适应物流业未来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特性, 从而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基于GIS/GPS的车辆监控调度系统的应用将构造具有竞争力的透明物流企业。

GPS在物流领域应用于实时监控车辆等移动目标的位置, 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向移动目标发出实时调度指令。而GIS、GPS和无线通信技术的有效结合, 能够建立功能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 使物流变得实时并且成本最优。GPS物流调度系统将在人性化信息定制、实时车辆调度和车辆管理几方面进行优化, 为用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 提供企业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为企业和客户提供更多的经济利益。它具有以下几大主要功能:

1网络化的货物车辆发布平台

用户只要通过配套的GPS车载终端设备发送本系统支持的指令 (车辆去向和车辆装载情况) 到通信系统, 系统会自动查询匹配的待发货物信息, 发送给车辆。这样车主在运行途中就可以获得想要的货物信息, 可以及时取得货物信息, 在送完货物后, 可以很快的找到符合自己去向条件的货物信息进行联系和配送, 从而减少车辆的闲置时间, 提高车辆运输效率, 创造经济利益。

2车辆行驶管理控制功能

优化后的GPS物流系统提供线路制定功能:

(1) 可以指定线路的每段的最高时速, 限制行驶时间;

(2) 可以设置危险、禁行等区域信息和休息点信息:

将制作好的线路文件通过GPRS无线链路下发给指定的车载GPS终端, 车载GPS终端根据本线路来判定车辆的行驶情况等信息。如果违反了线路文件规定的信息, 则上传信息通知监控中心并由车载设备发出声光提示信息, 提醒驾驶员, 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和监督车辆的行驶, 减少车辆拉私货, 走错路等情况发生, 从而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和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

3最优路径选择功能

在错综复杂的道路交通网、高楼耸立的城市和偏远的小山村里, 司机会经常走错路或绕远路, 从而导致车辆的油耗等损耗, 同时会导致货物运输的延迟等问题, 使客户对服务产生质疑和降低了自己的信誉。因此司机希望能够有一种产品可以指引路线, 而且可以直接得到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 以尽快的到达目的地。在GPS物流监控系统中, 引入了最短路径得使用, 用户输入起止点, 即可获得到最短路径, 并指引司机行驶。

4地图信息维护功能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 地图信息也在快速的变化。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比较重要的加油站、车站和物流中心等地点的地理位置都会发生变化。如果一变化就重新购置电子地图, 这样成本非常高, 而且很多有用的地理位置也不一定都会地图上标识, 这就对电子地图的维护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通过GPS物流监控系统, 监控人员可以设置自己需要的区域信息, 然后保存到系统中, 并且可以将这些区域信息发送到GPS车载终端上。这样司机也可以知道附近有什么自己需要的地点信息, 大大的方便物流公司自己对电子地图的基本维护, 减少由于地图的维护带来的困难和成本的增加。

5车辆货物防盗功能

众所周知, 车辆可能被盗。车辆被盗, 便会导致货物丢失, 造成公司和客户的损失。由于无法确定车辆的具体位置, 只能通过警方调查, 但却往往错过最好的追踪时机或造成货物丢失。通过GPS物流监控系统, 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的位置。一旦车辆丢失, 可立即确定其具体位置, 并通过下发指令切断车辆的电源和油路, 使车辆不能被开走, 从而达到防盗功能。

综上所述, GPS在物流市场的应用, 极大的提高了运输效率, 降低了运输成本, 使车辆的运输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 对那些不规范运输加强了监控, 进一步降低了危险事故的发生, 有利的促进了运输领域的发展。

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物流领域的道路危险品运输业日渐增多, 对城镇、人群、河流的威胁越来越大。城市里每天都有许多辆液化气、有毒气体运输车辆行驶, 它们是流动着的危险源。一旦引发事故, 便伴随着“四大”和“三难”。即损失大、危险大、后果大、影响大, 事故发生地和时间难预知、事故发生后难救援、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影响, 险品运输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例如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货车相撞, 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周边村镇28人中毒死亡。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 货车驾驶员死亡。事故造成了公路旁3个乡镇大量村民中毒。导致28人中毒死亡, 285人被送往医院救治。事故发生后, 有关部门立即组织疏散村民群众近1万人, 造成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一夜之前麦田还是绿色的, 但是经过几个小时的氯气“浸泡”, 绿色的小麦已变成可以收割时的颜色, 金黄一片。可见危险品的危害有多么的巨大, 由于其强大的扩散性和流动性。因此行驶的安全监控问题一直令运输单位、安全管理局和消防部门头痛。以前车辆行驶在外, 监控人员只能通过电话联系, 十分不便。而且一旦发生事故, 有关部门不能及时处理 (摘自南京日报) 。因此建立一套能够对移动目标进行实时监控调度, 统一管理的系统显得尤为必要。

危险品车辆监控调度系统是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以及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软、硬件综合系统。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车载终端、无线数据链路和监控中心系统。

该系统可对车辆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调度, 具有全天候、全路线车辆实时动态监控的功能.主要应用于车辆的跟踪、调度、监督、历史记录查询、安全报警、车辆档案管理等。此外, 它还具有强大的车辆准确定位、实时监控、高效调度功能。而它的快速报警处理机制, 能将意外情况带来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提供多种监控方式。因此可对特定区域和线路进行重点监控兼容多种车载终端, 赋予用户在硬件选择上的高度灵活性可同时支持多种通信方式:GSM/CDMA短消息、GPRS、集群通信系统。从而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精确的数字地图及专业的地图服务, 支持高速2DGIS及3DGIS引擎, 特别适合实时监控系统。

在一个地区内, 要实现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实时动态监控, 必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该地区要有一个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监控中心;二是该地区内每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都要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运输安全监控车载终端, 并且要统一接入这个监控中心网络, 从而实现对各种车辆进行统一有效的监控。

为了方便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动态监控和应急救援, 更好的为车主服务, 需要在监控中心坐席人员的监控电脑配置上, 采用一机双屏。即一台主机, 二个显示屏。一屏用来显示车辆行驶 (或停靠) 位置, 另一屏则显示车主及车辆信息, 如车牌号、车辆型号、规格、车辆生产日期、驾驶员身份、车辆单位信息, 装载的危险化学品物理、化学特性, 应急救援措施, 应急救援电话等。为保证入网车辆信息安全, 对数据库服务器采用了双机热备系统。

总而言之, GPS在运输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其全球定位导航的优势, 其车载监控和定位导航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 让原本混乱的运输市场开始慢慢的向统一规范化的目标前进, 这将会极大的开拓运输领域。

摘要:GPS技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 应用始于军事领域, 现在GPS技术逐步被应用到交通运输的领域中来, 产生了GPS车辆监控系统, 在现代物流领域, GPS技术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受到越来越多物流企业的重视。

关键词:GPS技术,GPS车辆监控系统,物流领域

参考文献

[1]杨兆升主编.智能运输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12) .

[2]苗壮.GPS/DR车辆组合定位技术研究[J].2008, (6) .

[3]宋保林.基于GPs的货物跟踪系统的研究[J].2007, (12) .

[4]蔡群.GPS在危险品运输车辆监管中的应用[J].2006, (10) .

[5]李鹏飞.江苏省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动态监控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2007, (6) .

gps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篇3

关键词 GPS技术;测绘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1-0138-02

GPS作为一种定位系统,与传统的测量系统相比,GPS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对于难度系数大的测量工程也能够通过GPS的运用得到解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GPS技术日益成,使用GPS测量的领域不断增多,伴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在工程测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将提供三维坐标和时间信息等数据,通过测量出来的数据精度很高,所以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1 GPS技术概括

1.1 GPS简介

GPS作为一种定位系统,应用于很多领域,与传统的测量系统相比,GPS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对于难度系数大的测量工程也能够通过GPS的运用得到解决。GPS的用途不仅用于军事外,在国家重要利益的民用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基本测量原理是通过天空上的四颗卫星发来的信息,传到GPS接收机上,使用伪距离测量方式或者载波相位测量,算出三维坐标系。通过测量出来的数据精度很高,所以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1.2 GPS系统构成

GPS系统是由空间卫星部分、地面控监控以及用户设备组成的。它的工作卫星共有24颗,其中包括三颗备用的卫星。在进行观测时,一般高度为15的时候,可以观察到8颗卫星左右。卫星的倾斜角为55度,均匀的分布不6个轨道上,轨道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20?200千米。

1.3 GPS测量特点

GPS测量技术的产生,是导航技术新的里程碑,与传统的测量方式相比,其主要特点为:①自动化程度高。用GPS接收机测量的时候,主机要装置在测站旁或者室内,天线要安装在测站上,使通讯线与天线连接,各部分连接好后,启动电源,打开接收机,其他操纵就不需要人工完成。在结束测量的时候只需要关闭电源,取下接收机,就可以完成数据的测量;②观测速度快。在进行测量时,一般20 km以内的短基线上,进行静态定位最短只需15分钟;③测站之间无需通视。在以往的测量必须测站之间能够相互通视才能够进行工作。GPS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这一测量难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使选点更加灵活、方便;④全球覆盖连续导航定位。GPS卫星数量有24颗,分布密度合理,在某一点进行观测时,至少有四颗卫星可以作为定位信息的参考,实现了全球、全天候的实时三维定位。

2 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实施

2.1 选点与建立坐标

一般工程的控制测量方法为:导线测量、边角网等这些测量方法都需要分段进行测量达到所需的精准度,误差的影响是工程测量上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控制点的取样才是关键,如何选取合适的控制点是整个工程测量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一般点的位置选取要适合所需而且还要满足GPS的观测的位置。坐标的选择对于测量工程的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GPS测出都是WGS-84坐标系,这种坐标系最后还要进行相应的转换才能满足正确的坐标系建立,才能对GPS控制网进行相应的实施。适当的基准点要求满足至少不低于三个这样才能在地方系转换时对于投影进行正确的选择。

2.2 观测与纪录

在进行观测的时候,主机要装置在测站旁或者室内,天线要安装在测站上,使通讯线与天线连接,各部分连接好后,经检查没有错误,就可以启动电源,打开接收机进行观测。观测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卫星发来的信号进行跟踪,然后通过仪器将信息处理,获得所需的观测数据。观测完后要有相应的观测纪录。记录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手动操纵,去用测量手簿将GPS的原始数据进行人工纪录,必须要如实填写数据,避免定位不准确;另一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当GPS接收机接收信息完后,将信息直接存储在接收器内,如果需要信息就可以随时在接收机里调用出来。进行初步勘察时,在反复踏勘的基础上,对线路转角及具体走向做出大概的判断;以电力线路具体走向为依据,再结合当地的实际地形状况,勘测、土建、地质等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充分研究和论证,在此基础上确定十个控制点的具体位置,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勘测工作人员在每天矫正基站四参数工作及时到位,一般会选择国道或主干道附近确定控制点;除此之外,为避免出现多路途效应并确保卫星载波接受效果,控制点要与高压线、高速路以及信号塔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电力线路勘测实践当中,如果基线长度不一致,并且差距较大,必定会花费更多时间,为有效控制测量时间,一般会利用单频机对长度较短并且具有一样的两同步环的基线进行测量,借助中海达双频RPK机对长度较长的基线进行测量。

2.3 成果校核与数据处理

成果校核是测量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进行观测完后必须要通过成果校核确认定位精度的准确性。如果在成果校核中发现数据不符合要求,就要进行重新测量。GPS测量后的数据一般是从纪录的初始值,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处理,进行点号、坐标的检测一些不正确的数据排出,然后形成一些处理后的相应文件,比如观测文件和一些信息文件,这对于观测数据的处理非常重要,通过一些常用的方法对其进行校检,然后进行改正。一般将与处理后的数据,运用平差计算进行评定,得出各测站的平差后坐标。通过原有数据的处理,可得到一些已知的数据,然后确定在指定下参照系下的坐标。

3 GPS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3.1 GPS定位技术在测量工程中的普遍应用

GPS通过静态相对定位的技术在各种工程领域应用广泛。包括水利大坝的变形监控、碎步测量、隧道监控等测绘工程。随着测量工程的不断进步就需要应用新的技术来满足在工程中遇到的难题。一般户外的测量会给工作者到来很大的麻烦,所以通过测量技术的发展,GPS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户外测量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它的快速动态系统能够计算出所需坐标,然后记录数据。与传统的测量系统比较有了很大的改革主要是由于GPS的测量不需要站点之间的通透,这样就能独立高效的完成任务。对于GPS网精度一般都是严格的要求,虽然它不受GPS网状结构的影响,但是在使用GPS仪器的时候要将精度的等级调控好,然后按照要求在测量中正确的选取GPS点,则在测量中GPS网精度才能够满足所需要求。

3.2 GPS定位技术在测量工程中的其他应用

水利大坝的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提供监测的安全性,对于安全保护措施起到一定反馈作用。对于大型的建筑物、构建物的地基沉降,垂直位移、裂缝等进行检测,提供分析报告。它的特点就是被检测体一般比较巨大,而且在监测中环境复杂,难度大,对监测技术的要求较高。所以RGPS测量的TK技术可以将监测进行分段,并运用其原理,采用强制对中,同时还要保持基准点的不变,尽量减少其误差的产生。在地质工程在测量上难度较大,常需要钻孔、探槽等技术,但是常规的测量误差较大,需要不停的搬站,有时候同一站点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还需要重新测量这就导致给工程测量带来很大的麻烦,而GPS技术测量仪器不需要点与点之间的通视就可以达到测量的准确性,只需要在基准站设定一台仪器,另一台在测量点上停留几秒钟,就可以达到测量要求。所以这种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各种工程测量之中。在地球运动学测量中可用于监测板块的运用,目前科研中已将GPS技术应用到南极洲的板块运用检测中,还有水下测绘以及航空摄影等方面,完成了水、陆、空三方面的综合使用。

4 在工程测量应用中注意事项

在进行卫星传数据时,必有观测四颗以上的卫星同时进行工作才可以进行数据存储工作。在数据存储器件要观察LED灯和数据存储灯的情况。当LED为绿色时,表示正常工作。显示黄色时,表示正在待用。数据存储灯当显示快速闪烁,说明存储的信息饱和;当灯熄灭时,表示停止存储工作。在测量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电离层以及天线位置的外界因素对于测量精度的影响随着测量高度的增加,要随时联测一些已知的水准点,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小误差。在测量完后将所测的数据导出,利于下次进行存储工作时,能够有更多的空间。在进行GPS高程测量时,由于所需的重力场模型等资料不是很轻易就能做到的,而且在进行测量时所需的精度是需要处理的,所以在工程测量中应当选择性的使用GPS高程测量技术。

总而言之,GPS技术已经实现了人们对测量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现在的测量技术在原有的GPS上出现了RTK技术,这是实时动态系统的一种体现,不仅降低了作业的难度,而且在精度以及速度方面都得到了工作者以及用户的认可。随着科技的进步,满足社会的需要,GPS技术将会在各个领域都能发挥重要的

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梅,刘颖.GPS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0.

[2]冯钧森.GPS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09,07.

GPS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篇4

GPS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GPS测量因为具有定位精度高、观测速度快、小巧灵活和价格低廉等优点,深受广大测量工作者的青睐.本文以蓝山县30平方公里地形测量为例论述GPS控制网的`建立过程以及工程点测量,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作 者:潘尚中 作者单位:永州勘测设计院刊 名: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年,卷(期):“”(22)分类号:关键词:GS 控制测量 应用

GPS技术在林业测绘中的应用 篇5

【摘要】随着林业方面科技的不断发展,GPS等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在林农业生产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林业测绘方面,GPS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GPS在林业测绘中的应用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希望能给同行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林业测绘 GPS技术 应用 1.前言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研制,于1994年建成的。目前GPS等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在林业生产的测绘工作中。GPS作为森林资源调查和动态临测的有力工具,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为人们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密坐标,完成森林调查与管理中备种异线的勘测与放样落界。GPS技术对于林区面积的确定,木材量的估算,日采伐木材面积的计算,原始森林、道路位置、测量森林火灾面积的确定,水源的寻找和地区界线测定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可在森林中,GPS定位技术进行常规测量,对森林位置和面积进行精确测定并对森林分布图进行精确绘制。2.GPS系统的组成 2.1 GPS的空间组成。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分别在六条与赤道平面成五十五度角的轨道平面上运行,每个轨道平面配备有三颗卫星,每隔一条轨道平面配备1颗热备份卫星,而且卫星轨道为圆形,其轨道周期为12小时,高度为19650千米,此配置可实行24小时全球覆盖,世界各地的任何用户随时都能看到至少4颗卫星。2.2 GPS地面支撑系统

其组成部分为主控站、全球监测站及地面控制站。进行所有卫星的跟踪,以及测定轨迹和时钟、修正模型参数、时钟同步和卫星加载点护甲电文等是其控制部分的重要任务。2.3 GPS系统的用户设备部分(GPS接收机)。

通过对GPS卫星发射信号的接收,来获得必需的导航和定位信息及进行观测测量,通过处理数据来完成导航和定位工作。GPS接受硬件的组成部分一般为主机、天线和电源。现今车载GPS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确定地表位置,并以数据指标形式将其直接传入到计算机系统中。3.GPS定位的原理

GPS定位是通过卫星不断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及时间信息,接收到信息的用户借助计算机求出接收机相关的三维位置、方向及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等相关信息。当今GPS系统为了得到更高的定位精度,常采取差分GPS技术也称伪距差分或载波相位差分,即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进行观测。从基准站到卫星的距离改正数由精准站已知精密坐标来计算得出,最后此数据再由基准站进行实时发送。用户接收机通过对基准站发出的改装数进行同时接收观测,来改正其定位数,最终得到最精确的相关定位结果。4.GPS系统的优点 4.1 高定位精度。精确测定森林位置和面积时间表明, 在50公里内,GPS相对定位精度可达6—10米,100—500公里范围内可达7一10米,1000公里之内则可达9一10m。

4.2 测绘时间短。不断完善的GPS系统和不断更新的软件,使得目前20公里“内相对静志定位仅需15—20分钟,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仅需1一2分钟。

3、测定测站间无须通视。只要保证测站上空开阔,即可大量节省测绘时间,对工作效率有大幅提高。

4、操作简单。接收机的体积随着GPS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逐渐减小愈加便携,一般手持型GPS重量不会超过400克,携带起来十分方便。

5、全天候作业。能保证接收性能并不受气候影响,能保证全天候作业。

6.GPS应用于林业测绘 6.1、森林资源样地定位

在清查我国森林资源时,固定样地的定位与复位测量是采用地形日引线定位和直接搜寻样地的方法,此方法费时费力.而且精度很低。GPS技术的快速动态定位特性为上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差分定位是目前GPS最为广泛泛使用的方法.基本思路是借助一个已知精确定位的参考点以般为国家级测量控制点l和十数据通信链(I;PRSl.使用手持差分GPS(赛图7)进行实时差分精确动态定位.并利用差分GPS导航功能,只要辅助固定样地的纵、横坐标,按导航方向可直接到达样地中。这样一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可达到极高的精度,对林业工作者有极大帮助,6.2 林地面积的测量

林地面积测量在造林方面有所涉及,模拟地崩或数字地图是测量传统的森面积测量的基础。如方格网法和条带网法图形称重法解析法等。这些方法由于多环节,低测定精度,都不及直接用GP测量林业面积(走闭合l)。6.3 林地管理

作为林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林地资源不容侵占。我们可用GPS对征占和侵占的林地进行准确定位、求其面积。并由资源管理CIS来接收GPS采集的外业数据,最终将被征占侵占林地的准确位置、面积及图形绘制出来。6.4 采伐设计

GPS定位可用于采伐设计中求面积割分采伐小班。由资源管理 GIS接收GPS采集的数据,进行采伐设计图的绘制。通过GPS对占用的林地进行初步定位、测量,来决定审批是否合格。6.5 毁林案件勘察

对乱砍溢伐、毁坏造林地等林政案件,被毁林地的位置面积可由使用GPS进行快速,准确地勘察,被毁林地的位置和面积可由GPS采集的数据进行绘制,为处理案件的处理提供准确有力数据。

6.6 遗林规划设计踏查

使用GPS对准备造林的小区小班进行踏查,确定小班的位置面积,需造林的小班的确定可由内业来进一步筛选。6.7 检查验收造林实绩

检查验收每年春季造林的成果时,可通过GPS来快速确定所造林的位置的正确与否、面积的准确与否、边界位置的准确与否等。7.使用GPS应注意的事项

7.1 相应检测是GPS在使用前的必须工作,日常开机后自动设置为出厂值,如果不显示为出厂值,应进行重新设置,再次使用则必须为出厂值,除此之外,误差实测也是必备工作,10米以上的平均误差的GPS不宜使用。

7.2 使用常用页面。UR状态页面应为开机后接收信号时的常用页面,待信号逐渐稳定后.使用功能页面中航点功能下的罗盘导航页面。由于GPS接收的卫星信号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应注意进行读数时,数据必须已经稳定,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提高。7.3 在障碍物和高压电线及变电器附近尽量避免使用。卫星信号的接收会受到障碍物的影响,大多存在10米左右的误差,有时误差甚至高于20米。因此,读数应尽可能地避免在有障碍物的地方进行,这种情况在测量的距离相对较短时更应该的到高度重视。若定点必须在有障碍物的地片进行时.应尽可能在相对空旷的地方安置接收机,使信号接收准确;对GPS的信号会受到高压电产生的磁场的干扰,所以当定点必须在有电磁干扰地方进行时,把定点位置采用差位定点来甲移n米,“避免受到电的磁干扰,并将其标明在草图中。在Ⅱ式绘图时进行复位。

7.4 防止数据丢失。多种日常生活的疏忽都可能是导致数据丢失的原因。此时可通过编辑航点来重新取得数据。7.5,廊用GPS对面积的测绘较为简便。通过绕所要测量的地手持GPS快速地走一个闭合轨迹,即可求得面积;但是为在具体操作中保证精度,沿测量地行进时不能过快,要尽可能地保持匀速前进。8.结束语

GPS在交通中的应用与发展 篇6

摘 要:地理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为GIS在交通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创造了一定基础。本文总结了GIS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GIS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GIS-T。通过对GIS-T中关键技术的分析,对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了一定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GIS GIS-T 关键技术

解决方案地理信息系统是集现代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测绘科学为一体的一门新兴学科。它采用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等最新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能够实时准确地采集、修改和更新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可视化的支持〔1〕。目前在很多领域中,GI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交通领域,GIS与传统的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紧密结合,延伸出了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ransportation),简称GIS-T。

1 GIS概述

GIS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要把地图变成数字形式的地图,便于计算机处理分析”的目的。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首先提出了GIS这一术语,并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后来的几十年中间,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GIS的应用也日趋深化和广泛,在环境、资源、石油、电力、土地、交通、公安、航空、市政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成为常备的工作系统。

GIS是图形处理技术、可视技术及数据库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并以其混合数据结构和强大的.地理空间分析功能而独树一帜。它与CAD系统和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有着很大的区别。CAD系统虽具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但其拓扑关系比较简单,管理和分析大型地理数据库的能力也有限;DBMS则侧重于非图形数据的优化存储和查询,而图形查询、显示功能、数据分析功能均相对较弱。

众所周知,GIS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地理数据。GIS能够实现对大量复杂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操作和分析、输出等一系列功能。

输入:GIS数据大多数来自现实世界,数据量比较大。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数据输入方法是传统的手工数字化方法。同时,遥感数据正日益成为GIS数据的重要来源,这标志着GIS数据输入已经开始借助于非地图形式。另外,GPS技术的日益成熟也促进了GIS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

存储:GIS对数据的存储比较独特,即在大多数的GIS系统中普遍采用了分层技术,所以用户在存储这些数据时,只是处理涉及到层,而不是整幅地图,因而能够对用户的要求作出快速反应。

操作和分析:GIS充分继承了CAD和DBMS的图形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成熟技术。GIS中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数据的一致性要求较高,并且GIS对地理数据有着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这是GIS的精华所在,也是GIS技术能够在很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关键。

输出:GIS能以合适的形式输出用户查询结果或数据分析结果。对于输出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可以利用数据校正、编辑、图形整饰、误差消除、坐标变换等技术来提高输出质量。

由于GIS中数据

gps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篇7

1 GPS静态测量技术应用

GPS静态测量技术是GPS测量技术的一种,使用这种方式对工程进行测量的时候主要使用的工具就是测量型GPS接收机,另外使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对建设的工程进行定位以及测量就能够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立一定的控制网,进而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还有就是测量型GPS接收机在对工程进行观测的时候,所处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在使用静态测量技术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应该要对测量型GPS接收机放置的位置确定一个合适的坐标。在使用GPS测量技术进行施工的时候,还应该要考虑到对平面控制网的复测以及网形的布置,除此之外,对测量过程中一些指标参数及其他内容也应进行格外的注意,在此对GPS静态测量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步骤进行简单的描述。

1.1 平面控制网布置

对GPS静态测量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平面控制网布置进行的说明,在本文中主要以柳南客运专线为例。在这一标段中,进行坐标的控制的时候使用的工具主要是WGS-84椭球,在柳南客运专线中,其中央子午线为线109°00',并且通过一些高科技的技术进行测量可以观测到投影面的大地高位150m,因此在这个标段中进行平面控制网布置的时候,应该将平面控制网分成两个等级进行布置,第一级的平面布置控制网为基础平面控制网,第二级平面控制网为线路控制网,将平面控制网进行分级布置之后,再对其进行复测。

1.2 网形布置

在进行平面控制网布置的时候,相关的技术人员主要使用的方式就是GPS静态测量的方式,并且在进行布置的时候所依据的参数应该为B级网的相关参数,进行GPS网的布置的时候,进行连接的时候应该要选择边联接的方式进行,通过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布置就能够使GPS网形成一个四边形的带状网。

1.3 相关技术参数及精度指标

使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对铁路的施工进行测量的时候应该要与相应的规范相符合。在使用GPS测量技术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观测的段数应该在两段及以上,对数据进行采集的时候间隔的时间应该在15~60s之间,并且在进行测量的时候使用的卫星总数应该在5个及其以上。对于精度指标,使用GPS测量技术进行测量的时候基线边方向中误差应该要小。

1.4 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

对于GPS基线中的数据,在进行分析以及计算的时候应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模式进行计算,并且在计算的时候还应使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主要使用的仪器是精密星历或者是广播星历。另外,在进行计算的时候还应该要对计算的数据进行审核,只有审核通过的数据才能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所使用。

2 GPS动态测量技术应用

对铁路进行定位以及测量的过程中,除了使用静态的方式进行定位,也经常使用动态的方式进行,而在铁路的测量过程中,使用动态的测量技术对相应的数据进行测量能够使施工的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保证,因此在铁路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比较广泛。这里所说的动态定位技术主要就是指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即为RTK技术,这种定位动态的技术在一般情况下是由基准站以及流动站组成的,并且在进行测量的时候选择一个比较准确的控制点,在控制点上设置一个接收机,相关的人员就能够通过在这个控制点中设置的接收机来接收测得的数据。在进行铁路的施工的过程中,使用GPS动态测量技术对铁路进行测量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铁路施工前的清表、征地拆迁及横断面的复测,将GPS测量技术应用到施工过程中主要的功能就是放样、复核以及对变形的观测。

2.1 工程前期建设中的应用

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对铁路进行施工的时候首先要对施工的部位进行放样,在进行放样的时候使用的测量技术是GPS-RTK测量技术,另外,GPS测量技术对便道的征地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征地的过程中使用GPS测量技术,就能够使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且使用GPS测量技术还能够对路基横断面的复测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这项测量技术在铁路施工前期的阶段使用的比较频繁。

2.2 清表、征地拆迁

在铁路施工的过程中,对铁路进行放样处理的时候主要是会用红线进行放样,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放样的过程中,应该要对铁路所处位置的地形进行考虑,进而使放样的过程能够与相应的施工方式相符合。我国在过去进行征地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测量工具就是皮尺,主要的测量方式就是通过人工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方式不仅在工作的时候效率较低,测量的数据也经常会出现不准确的现象,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不能够与当今的社会相适应。而在今天相关的单位以及施工人员进行测量的时候,一般都是使用GPS测量技术进行测量,使用此种测量的技术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同时还能够使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使测量的数据十分的精准,使铁路工程在进行进一步的施工的时候质量能够得到很大的保障。

2.3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

GPS测量技术不仅应用在铁路建设的前期,在铁路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的同样十分广泛,GPS测量技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测量放样、测量复核以及变形观测几个方面。由于铁路工程具有路基长,结构复杂的特点,使用普通的测量放线技术不能够将数据精准的体现出来,因此在进行测量放线的时候就是用GPS测量技术,通过使用这个技术就能够使测量的数据十分精准,也能够提高工程的工作效率。另外,进行测量复核的时候主要使用的仪器是全站仪,通过这个仪器进行复核就能够使铁路在施工的时候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也能够保证铁路施工的准确性。

3 结束语

通过将GPS测量技术应用到铁路的施工过程中,就能够使铁路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在对铁路进行测量的时候,使用GPS测量技术能够使相应的测量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工作的强度获得很大的降低,并且能够使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最重要的是使用这种新型的测量技术能够使测量的精度以及速度在全方位得到提高,因此对铁路工程的施工具有很大的意义。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在当前社会中进行土木工程测量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测量技术就是GPS测量技术,通过将这种测量技术使用到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就能够使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测量的时候获得更准确的数据。由于GPS测量技术的精确性,因此在进行铁路施工的时候经常会使用此种技术进行工程的测量。

关键词:GPS测量技术,土木工程,施工领域

参考文献

[1]李天文.GPS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张正禄,李广云,潘国荣,等.工程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3]杨爱佳.关于GPS测量技术实施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浙江测绘,2014.

[4]吴杰.GPS实时测量技术概述[J].测绘时代,2014.

gps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系统;智能化;网络化

1、信息技术与构成

信息技术应用于汽车及交通领域表现为: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移动通讯网络以及国际网络运输控制协议(TCP/IP)等,实现数据传递、话音通讯、目标跟踪、自动报警以及驾乘者获取各种公众信息、实用信息服务等功能。信息时代促进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表现在车辆系统上有如下几个方面:

2、车辆安全系统

2.1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动能是:车主自定义车速后,系统用激光波束等方式扫描汽车周围环境,探测前方路径情况,并自动调节档位和气门开度,保持安全行车距离。这项系统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公路和汽车的同步自适应,车辆和公路能够通过传感和通讯实现信息互动,使得驾驶人员实时掌握路面的情况,及时改变行车速和路线。

2.2防撞警告系统和撞车通告系统 系统通过雷达等手段扫描行车路面情况,及时发出预示险情,通过司机手动或系统自动进行制动,防止车辆受到撞击。同时,可以将系统与GPS共同运作,当车辆受到撞击,撞车报告系统将生成撞击报告和位置定位,通过GPS发送到急救中心,提高救援的效率。

2.3集成安全系统 集成安全系统是多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对驾驶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如帘式头部气囊、安全带预张紧和过张紧装置、自适应能量吸收转向柱、主动膝部护膝等,进行综合性的感应和保护。

2.4被盗车辆寻回系统 车主通过网络设定汽车安全区域,开启系统发射机,对车辆的位置进行监控,如果发生盗窃情况,发射机能够将车辆的位置信息和行驶方向进行报告,对警方进行案件处理提供了最有效的线索。部分车辆可以自动开启发射机,在车辆离开安全区域后,自动发出警报。

3、网络、通讯及导航系统

3.1网络通讯系统 司机在正常行驶时,通过轻触防线盘的启动按钮,就可以启动网络通讯系统,以电脑为媒介,系统能将邮件、新闻等转化为语音形式传给驾驶员,驾驶员也可以通过语音形式回复邮件,或者通过语音识别转化为文本后发送出去。这将使司机在保持安全驾驶状态下处理业务,享受网络服务。

3.2 电子导航系统 电子导航系统是GP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汽车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拥堵和安全事故,扩修道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而电子导航系统则提供了问题解决的办法。电子导航通过接收卫星定位信息,精确定位汽车的位置和行驶速度和方向,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这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運用,丰田、日产、本田等部分汽车系列,已经将导航系统作为汽车的必备装备。根据不同的车型情况,在设计的时候,会预留出足够的视频显示屏位置,将导航定位系统设置作为了汽车的常规运用。显示屏可以为司机提供语音导航和准确的位置定位,计算最短行驶路线,帮助司机正确到达目的地。

4、智能交通系统(ITS)

扩建公路难以有效解决交通拥堵和安全事故等问题,安全法规和道路建设都属于静态的对交通状况的改善,但是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ITS从动态角度来解决。ITS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TIS) ATIS必须有完善的网络基础,通过分布在涉及交通领域的各个点面的传输接收器,交通信息中心可以获得全面的交通信息。ATIS通过处理和分析这些信息数据,通过网络等方式为人们提供路况信息、换乘信息和停车场信息等,帮助人们规划自己的出行路线和交通方式。

4.2交通管理系统(ATMS) ATMS主要面向交通管理者,监控和追查交通情况、安全事故和交通环境等,帮助正确使用交通管理方式,对交通拥堵进行及时的疏导、发布路况和车辆形式情况,及时处理交通安全事故。

4.3公共交通系统(APTS) APTS能够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促进公共交通向便捷、经济方向发展。

4.4车辆控制系统(AVCS) AVCS仍需要进一步的改善,目前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车辆辅助安全驾驶系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载传感器通过测量车辆与周围环境的距离,及时向驾驶员报告数据,提示险情;(2)自动驾驶系统,可以让车辆自动导向,自动简策和回避障碍物。

4.5电子收费系统(ETC) ETC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驾驶员提前申领电子通行卡,并在卡中存入一定金额,将电子交通卡安装在汽车特定位置,当车辆行驶过收费站时,收费站将通过电波进行自动缴费,从而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5、移动多媒体系统

移动多媒体系统极大变革了汽车的娱乐方式,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系统。其中,语音识别系统的运用极大丰富了娱乐方式,人们可以在形式的过程中通过语音进行操作,同时保持正常的行车状态。另外,车辆中已经普及了网络功能,让人们在车上也可以享受网络服务,处理业务。目前,这些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频道,让驾驶的过程变得更丰富和快乐。

6、结语

信息技术融入汽车当中是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抢占市场,制造商们都在目光聚焦在技术开发和应用上。由于技术的局限,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定的,为了的汽车将会更加安全、便捷和富于享受性。

参考文献

[1]吕金梅.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汽车行业中的应用研究[C]// 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gps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篇9

摘要:GPS测量技术具有传统测量技术无可比拟的特点,体现出智能化、干扰条件较少的优势,广泛应用于测绘工程领域,对于提升测绘工程质量和效率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GPS;测量技术;测绘工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GPS测量技术成为极其抢眼的科技产物,它有操作便捷、自动智能水平高、受外界干扰影响小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测绘工程领域,确保工程测绘工作的持续稳步发展和进步。

一、GPS测量技术应用特点分析。

GPS测量技术是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成为应用于测绘工程领域的新一代精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技术,它通过距离交汇的方式获悉测点的具体方位,借助于GPS卫星定位系统实时测量被测物体的连续运动状态参数,如:三维速度、时间、方位等,实现动态相对定位。而在GPS测量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预先确立固定的卫星接收机位置,由连接卫星接收机的计算机系统建立体坐标轴,快速测量和计算位置关系。归结而言,GPS测量技术的应用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精准度高。

GPS测量技术是新一代精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涵盖有空间卫星群、控制系统、多个地面接收点等要素,可以快速完成信号接收和传送,并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信息数据的计算和处理,还基于面、线、点的三维坐标进行针对性的测绘操作,实现静态、动态化的专业应用,有极高的精准度。

2、高效率。

在GPS测量技术的应用下,测量周期大幅缩短,传统的测量技术因技术、设备的局限性,无法实现多点式、立体的卫星定位测量,而GPS测量技术则可以基于面、线、点的三维坐标系,完成立体的、多点式的卫星定位测量。以20km长的工程测量为例,传统的测量技术要花费三个小时,而GPS测量技术则仅需半小时,即可快速完成测量数据的数字化转换、处理,节约工程测量时间,提升工程测量效率。

3、功能性。

GPS测量技术能够实现大面积、长距离的高精度测量,其测量精度达到了分米、厘米级,甚至达到毫米级。此外,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也无须各站点间的相互通视,仅需测量过程中的各站点拥有足够宽阔的视野即可操作和完成[1]。

二、GPS测量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1、控制网布设。

在GPS测量技术应用之中,要进行GPS网的控制和布设,根据测量精度要求、卫星接收状况、测量区域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GPS控制网布设。

(1)基准网的设计与布设

。GPS基准网的布设要重点分析位置基准、方向基准和尺度基准。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GPS网的位置基准,如:选取并固定网中任意一点的坐标值,选取并固定网中若干点的坐标值,使之具有适当的权。前一种方法不会对基准网的定向及尺度产生影响,然而网的位置及点位精度存在差异性;后一种方法则会对基准网的方向及尺度产生影响。为此,要依循GPS基准网的设计等级、用途等,确定适宜的方法。

(2)GPS网型设计。

在GPS网型设计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①最简独立闭合环数的限定。通过限定最简独立闭合环的边数,可以及时发现测量中的粗差。

②邻接点数的限定。可以灵活选取点连接、边连接、图形连接的方法,实现GPS网的扩展,各级GPS网点的邻接点数应当多于3点。

③高程联测。要采用一定数量的高程联测方式,获取GPS点的数量、分布、高程拟合。

(3)GPS―RTK测量。

GPS-RTK技术也即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体现出高效率、操作便捷、实时性强的优势特点,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测绘工程之中,提升数据测量精度和效率。它主要包括以下应用方法:

①静态测量。将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置于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端,形成点连式、边连式、边点混合连接、星形网、导线网、环形网,注重选点的视野开阔性,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可以实现实时联测。

②准动态测量。要利用已经控制点的基准站,连续追踪定位卫星,并注重移动接收机与基站间的距离,实现对测量目标移动轨迹的持续追踪和精准测量,适用于工程定位、碎部测量、航道测量等。

③实时动态测量。它体现出高精度、实时动态的特点,借助于移动接收机实现对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并形成可实时处理的数据链,能够自动运算并获得差分坐标,获得可以达到亚米级的测量数据。

④变形实时测量。GPS的变形监测技术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设备的支撑下,可以获得变形体整体的变形状态信息,并通过近景摄影测量记录瞬间状态下的物体信息及点位关系,实现对不规则或不可接触物体的变形监测,各测站点间无须相互通视,可以实现全天候、自动化变形监测[2]。

(4)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可以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等不同方式,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和气压差,精准测量并获取大地的高与标准高之间的差异,通过曲面拟合或平面拟合的方法,获取完整、精确的高程数据信息,体现出观测方便、不受地形条件限制等特点。综上所述,GPS测量技术是先进的精密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适用于工程测绘各个领域,如:水下工程测绘、公路铁路工程测绘、城市建设测绘、航迹测绘等,体现出快速便捷、高效率、高精准度的特点,较好地消除磁场干扰和影响,为测绘工程的精准、可靠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胡传顺。探析GPS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西部资源,(05)。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篇10

通过对列入2007年度矿业权价款地质找矿矿工作计划的山西省灵丘县古道沟钼矿普查项目中GPs技术的实际应用,来阐述说明GPS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定位速度快、布点灵活和操作方便等特点.

作 者:任晓芳  作者单位:山西省地质勘查局212地质队,山西,长治,046000 刊 名:华北国土资源 英文刊名:HUABEI LAND AND RESOURCES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P27 关键词:工程测量   RTK GPS  

★ GPS快速静态测量技术在1∶1000航测像控中的应用

★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浅谈

★ 刍议GPS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 测量个人技术总结

★ 人工神经网络在GPS高程异常拟合中的应用

GPS在交通方面的应用 篇11

内容摘 要: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GPS全球定位系统与ITS智能交通系统这两种先进的技术正在与现代先进的汽车技术融为一体,尤其在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方面更是将这两项先进的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下面我将对GPS与ITS这两项技术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在现实当中的应用做一下论述。

关键词:GPS、;ITS、;全球定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6-0000-01

GPS全球定位系统叫做Global Position System开头字母的缩写。它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美国耗资200亿美元、耗时20年研发,在1994年问世。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利用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测距和测时,可实现在海、陆、空全方位进行实时三维导航和定位能力,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计划以及航天飞机后的第三个航天工程。现在,GPS逐渐成为全球应用最广泛、最实用的精密导航、调度和指挥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是一个广泛包括各种技术的统称,是在比较完善的道路设施基础上,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工程技术集成和传感器技术,运用与地面交通的实际需求,建立起全方位、实时准确、高效的地面交通系统。它能使交通基础设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提高服务质量。ITS的前景十分广阔,它的大规模应用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能表明一个国家为交通所做的变革。

一、ITS智能终端与GPS的联系以及它的设计与发展

汽车导航的构成分为两部分,由计算机控制中心构成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汽车上安装的GPS显示系统和接收系统构成,它们通过卫星定位彼此通讯。微机控制中心是车辆管理机构组织和授权,及时了解管辖区域内控制范围的交通状况和汽车流量。目前这一系统最重要的功用是:其一是監控动态行驶汽车,这类汽车已经具备了GPS接收装置,同时对其进行了编码,当汽车被盗,控制中心只要对其进行查找,就能通过电子地图的显示其具体的位置,整个过程非常快速和简便,控制中心依据编码在九秒钟内就能发现失踪车辆。再有就是驾驶指南的作用,汽车上的GPS系统能够存贮不同地区的电子交通线路图在硬盘上,车上输入目的地,显示屏就马上显示出最佳出行路线,同时也显示该车所处的位置及当下的交通情况,也可以通过输入指令,选择车主需要的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线。

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即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是通过利用先进电子传感技术将道路交通和服务信息通过交通运输管理系统进行交互,进一步把信息传递到所有公路交通系统的用户,这些用户是警察局、居民、驾驶员、医院、救护排障、停车场、运输公司等各个部门,其用户可及时选择最佳的交通路线;运输用户可随时了解和掌握其车辆的位置和所处交通状况,然后进行合理调度;管理交通的部门根据ITS信息控制交通和自动进行疏导,同时对于突发事故也可以进行处理。极大地提高道路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改进和消除路网的拥挤和阻塞状况,使得道路交通处于最佳的运行状况。由此可见,ITS是一种广义的交通管理网络技术,其需要GPS提供支持,同时交通管理部门通过GPS进行路网运行状况的监视和控制,车主利用GPS来驾车导航,ITS的应用可以增强系统运行效率、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能源消耗和对自然界的污染等。

二、ITS智能终端软件系统的应用:

在这里我主要介绍的是ITS在交通管理方面的应用,根据调查以北京市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状况为例:

1.(一)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与服务系统

综合交通信息平台作为北京交通智能系统的基础,是连接以下几个系统的桥梁,同时肩负起北京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发布、存储和处理,其核心内容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2.(二)交通信息分析、采集、发布、处理系统

北京交通流信息是通过动态实时分析、采集、发布、处理系统来完成的,该系统作为示范性工程,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的分为对外发布子系统和对内显示子系统。

3.(三)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北京目前有信号灯的交叉路口总数约为1702个,其中UTC/SCOOT系统联网控制的路口有284个、17条道路、114处信号灯实现了系统线协调控制。

4.(四)停车疏导系统

智能停车疏导管理系统是通过以下两方面实现的,其一是车辆的自动收费、自动计时是根据电子设备自己完成的。其二是及时准确的发布停车信息和疏导停车,指引司机自动抵达有空位的停车区域,避免无谓的由于寻找停车位置而在路面上空驶,达到减少无谓的尾气排放和燃油消耗,同时也减少了由此引起的车辆拥堵现象。

5.(五)客运枢纽站运营调度管理与乘客信息服务系统

交通部确认了的全国45个主枢纽城市中的客运站,北京的六里桥客运站是其中之一,同时是北京规划审定的综合客运枢纽,去主要是省际客运为主,同时集长途、出租、公交、地铁为一体。

6.(六)公交电汽车运营区域调度与组织系统

公交电汽车运营区域调度组织彻底剔除传统的“一线一调”方法。进行公交车统一组织和调度,加强公交线路的调配能力和服务水平。

7.(七)南中轴路大容量快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目前,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运量大、服务效率高,较之轨道交通建设周期短、投资省而受到了普遍关注。

8.(八)公共交通调度救援系统

目前,北京公共交通救援调度系统走在全国的前列,北京市于2011年5月成立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简称TOCC),TOCC主要职责是:承担全市交通运行情况的预测、监测和预警等工作;日常交通运行协调和调度;交通运行行政管理及事务性工作;交通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信息保障工作等。

TOCC是交通运行分析和决策支持的平台,初步建成首个国内以整合、接入、共享为基础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系统。TOCC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运行效率、降低尾气排放以及提高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公众提供便捷、实时的现代化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广华.GPS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技术与应用[J].科技资讯,2006(27).

[2]杜慧勇,唐娜娜,靳瑾.ITS的应用及发展[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04).

上一篇:学习中医典籍心得体会下一篇:4月份办公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