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教学反思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练习1》教学反思(精选8篇)

《练习1》教学反思 篇1

上课开始,我让一个学生上台表演,当了一回小导游,将烟台的海介绍给大家听。通过场景再现,学生们迅速进入情境,边表演边思考,请人帮忙明显利索多了。情境像魔法棒,将学生的思维迅速聚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更集中,思路更清晰,学得更快更好!

二、先说后写。

《练习1》教学反思 篇2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七 (第30页) 。

【教学目标】

1.通过口算、笔算、估算、巧算, 熟练算法,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2.会灵活选择合适的算法, 会举一反三, 学会推理。

3.渗透变与不变思想, 用联系的眼光学数学。

【教学过程】

一、组词引入, 明确学习内容

师:从数学的角度用“算”组词。

生:口算、笔算、估算、巧算。

揭示课题:我们就围绕这些“算”来练一练小数除法。

二、基本练习, 温故而知新

课件出示:

1. 提问:哪些题能口算?得几?怎么想?

2. 追问:刚才口算时, 这些想法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想口诀、除数转化为整数)

3. 找一找, 哪些题之间有联系?

预设整理:

4. 观察、比较。

第一组, 有什么关系? (预设:应用商不变规律)

追问: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或除以几, 商的大小不变呢?举例说明。

第二组呢? (预设:应用商的变化规律)

追问:为什么除数不变, 被除数乘几或除以几, 商也同时乘几或除以几呢?举例说明。

第三组呢? (预设:应用商的不变规律)

小结:利用商的不变规律和变化规律, 能帮助口算。

5. 举一反三, 继续往上、往下编题。

6. 灵活选择方法。

13.5÷0.5 1.6÷0.2

提问:刚才被除数、除数同时乘10, 能不能乘另一个数, 也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预设转化成:27÷1 8÷1

这样转化, 你喜欢吗?为什么? (预设:除数乘较小数后, 就能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编类似的口算题, 预设:4÷0.125 3÷0.25

(设计意图:在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 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后, 借助口算题, 对商的变化规律与不变规律进行整理, 巩固提高。同时活用商的不变规律, 将13.5÷0.5、1.6÷0.2转化为27÷1、8÷1, 体现口算方法的灵活多样。)

三、变式练习, 构建知识网络

1. 估算。

(1) 这几题不能口算, 用估算来玩游戏。从入口开始, 估一估, 沿着数大的方向走, 用箭头表示, 看谁先到达智慧谷?

(2) 学生连一连。

(3) 反馈:按怎样的方向走?为什么?

预设:

第三组:0.42÷3.5 6÷1.5

商整数部分是0 商整数部分比0大

(4) 小结:这些都是很好的估算方法, 算前估一估知道得数范围, 算后估一估可以帮助验算。

(设计意图:整理估算方法, 整数除法的估算方法在小数除法中同样适用。其次, 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题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如看成整十整百估, 看除数大于1小于1判断商的大小来估, 看商的整数部分来估等,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策略。)

2. 笔算。

(1) 刚才估算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笔算。

4.56÷1.5 9.12÷0.57 0.42÷3.5

(2) 反馈。

笔算时, 这三题有什么异同点?商中的0各是怎样得来的?你们认为最有困难的是哪类?

(3) 创造。

改变4.56÷1.5的被除数, 除数不变, 使得商中间有0。

(设计意图:学生笔算三题, 分别是商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中间与末尾有0。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 对商中间有0重点展开, 一是理解笔算算理, 二是经历编题, 体会商中间0的来历。)

3. 简算。

第一组:42÷28 19.8÷3.3

提问:想哪道算式?根据什么?第二组两题最大区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体会灵活应用商的不变规律, 使小数除法化繁为简。42÷28转化为6÷4或3÷2, 19.8÷3.3转化为6.6÷1.1, 口算即可。第二组, 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10位转化为4.2÷2, 另一题想42×2, 积8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21位, 区分小数乘、除法的异同。)

【反思】

数学练习课, 课前重视对比题组的设计, 课中强调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让教学目标丰富, 让学生有新的收获。

一、呈现“对比练习题组”, 完善知识结构

计算练习课如果依赖于单纯的练习、评价, 只会让已经会的学生徒增厌烦, 让还不会的学生再一次尝试失败的滋味, 也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本节课运用12道题, 呈现四组对比题,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对比, 把有关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总结出来, 把解题的关键显露出来, 把易错点暴露出来,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

呈现对比练习题组, 通过形式、内容、方法等对比, 引导学生抓联系, 辨差异, 巩固知识, 丰富学生知识结构, 深入反思, 从而发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对比的学习方法和养成主动反思的学习习惯。

二、强调“方法与策略”, 提高学习有效性

方法与策略是课堂上要追求的目标。学生上完练习课后, 既要有巩固提高又要有新的收获。本节课围绕“算”——口算、估算、笔算展开,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算一算、说一说、想一想、比一比, 注重方法与策略的梳理。

口算中熟规律, 估算中综技巧, 笔算中破难点, 巧算中促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准确把握, 找到问题的思考点和突破口, 实现学生对问题的多方面理解和分析, 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数学能力

《练习1》教学反思 篇3

课本86页1~4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計算。

2.能根据情境图提出教学问题,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能力。

三、教具准备

2个小桶,1号桶内装有1-20的数字卡片,2号桶装有11-20的数字卡片。

四、学具准备

每组2个小桶,1号桶内装有1-10的数字卡片,2号桶放入11-20的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师:今天小朋友们的精神可真好,我们先一起来玩个游戏,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1.介绍游戏规则

(1)从1号桶里取出两个数,把他们组成一个加法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1号中为1~10的数字卡片)

(2)从2号桶里取出一个数,再从1号桶中取出另一个数,把它们组成一个减法算式,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2号桶中为11~20的数字卡片)

2.师与生示范游戏

师:刚才老师在介绍规则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听得可认真了!谁愿意先和老师一起玩呢?(请一生上)

(1)师找到9,生抽到4。

师:你能用这两个数编一个加法算式吗?

生:9+4=13。

师:愿意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我把4分成了3和1,先算9+1=10,10+3=13。

(2)师抽到8,学生抽到17。

师:你还能把这两个数编成一个减法算式吗?

生:17-8=9。

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1:我是这样算的:10-8=2,2+7=9。

生2:我还可以这么算,我先算17-7=10,再算10-1=9。

师:两位小朋友都说得很棒!计算这些加减法都有许多不同的方法。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们小组准备好的小桶放在桌上,也像老师和同学一样做这个游戏。注意,组成算式后,要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组讨论、活动)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很多小朋友很积极,说得很棒。为了鼓励你们,老师决定带你们去游乐园好好地玩一玩。

1.摩天轮(第2题)

师:小朋友们玩过摩天轮吗?今天我们玩的摩天轮可跟平时的不一样。控制摩天轮的阿姨告诉老师,这是个聪明的摩天轮,你们只有发现它的秘密,它才能转起来。小朋友愿意试试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86页的第2题)

师: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两个摩天轮,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个摩天轮的最中间都有写字,一个写8+,一个写14-。

生2:我发现,除了最中间的字以外,旁边也写有其他数字。

生3:我想摩天轮的秘密就是把最中间的数加上或减去旁边的数,答案正确了,摩天轮就转动了。

师:××同学可真聪明啊,他找到了摩天轮的秘密。那我们就一起动手,让摩天轮快点转动起来吧。

(学生独立完成)

2.水族馆(第3题)

(1)让学生观察图,弄清题意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揭开了摩天轮之谜,接着我们就一起轻松一下,到水族馆看看好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86页第3题的图)

师:水族馆可真大啊,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螃蟹、虾、蝌蚪。

生2:我看到了珊瑚和海藻。

生3:我还看到了海星、贝壳,可真漂亮。

……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你们知道虾、蝌蚪,还有螃蟹各有几只吗?

生:我知道,虾有11只,蝌蚪有6只,螃蟹有2只。

师:你的眼力真棒,智慧爷爷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就出了两道问题考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让学生独立完成图旁边的两道算式)

(2)反馈

师:谁来回答智慧爷爷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生1:虾、螃蟹和蝌蚪一共19只,我列的算式是:11+6+2=19。

师:很好,再请一位小朋友解答智慧爷爷的第二个问题。

生2:虾比蝌蚪多5只,我的列式是:11-6=5。

师:两个小朋友都很聪明,智慧爷爷送你们每人一颗智慧星。小朋友们,你们能像智慧爷爷那样,根据水族馆提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1:蝌蚪比虾少几只?

师:谁愿意解答××同学的问题?

生2:11-6=5。

生3:螃蟹比虾少几只?

……

(教师肯定学生提出的符合题意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加深计算

1.第1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完成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

2.第4题

(1)学生独立审题后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

(2)集体交流反馈。

(四)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帮助游乐园揭开了摩天轮之迷,解答了智慧爷爷提出的问题,真了不起。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能用更多的数学知识帮助更多的人,做个生活中的小小有心人。

(五)课时作业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712-915-10 3+( )=11

2+97+55+89+( )=11

13-3 12-10 9+919-( )=9

2.比较大小。

在○里填上“>”、“<”、“=”。

2+7○7-24+7○18-9

《练习1》的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篇4

今天教学“处处留心”这一部分的内容。小芳和爸爸在动物园看动物还认识了这几种动物的名称,由此告诉我们,只要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语文的道理。

昨天预习作业我是这样布置的:

①读读“处处留心”这一部分内容,考考自己,这些动物名你都认识吗?

②搜集不少于三个容易读错音的动物名、植物名或地名的词语,明天考考其他小朋友。

③查阅书中介绍的六种动物资料。

今天课上我先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是否正确认读书中词语开始的。

“水獭”“狒狒” “貉” “獾”“扬子鳄”“犀牛”“麝”我一出示词语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字音当然也是读得相当正确。接着我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词语写在小黑板上考考同伴们。要当小老师了,他们那个积极性高啊,小脸通红,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小老师”们写出的词语其他同学在尝试读阶段大多数读错了, “小老师”纠正字音时,他们听得特别认真,跟读也特别响亮。最后在同学们愉悦的氛围中简单介绍书中七种动物的相关资料。

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告诉学生:

只要你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我在课堂上采用让学生们说自己搜集到的字音,听同伴介绍,向同伴学习这一做法,给学生们一个积极的暗示:

《练习1》教学设计 篇5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的习惯。

2、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

3、照样子,练好钢笔字,在实践中体会“有撇有捺时,撇要收一点”的写法。

4、明白当别人帮助了你,表示感谢的方法很多,学习在生活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应表示感谢。

5、学写毛笔字,学习“术字旁、提手旁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的习惯。

2、明白当别人帮助了你,表示感谢的方法很多,学习在生活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应表示感谢。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语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语文。

(1)学生看图,教师讲述:星期天,爸爸带小芳去动物园,这里的动物可多了,小芳看到“水獭”的标牌,便喊道:“爸爸,快来看水lai!”爸爸指着标牌说:“你再看看上面的拼音。”小芳拼了拼,不好意思地说:“原来是水ta――没想到在这儿也能学习语文。”爸爸说“只要你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

(2)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交流。

2、于是,小芳一边欣赏动物,一边留意动物标牌,认识了不少字,小芳考考大家这几个动物标牌你认识吗?

(1)学生认读

(2)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还能从哪儿学习语文呢?师生对话交流。

预案

生:我可以从电视中学语文,收听新闻,在《少儿频道》中学习成语故事。

师:从电视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学习语文,不过可要注意保护视力。

生:暑假里,我随爸爸、妈妈去旅游,长了不少见识,写了两篇日记,我觉得这也是在学语文。

师:这方法好!在生活中观察,并及时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生:我利用电脑学习古诗,看童话故事。

生:我走在街道上,从路牌、商店名中认识生字。

生:我在商场、菜场里也能认识一些生字。

师:在生活中,我们学习语文的渠道很多,但我们也要明辨是非,掌握正确的信息。

3、小芳参观完动物园后,写了一篇日记,她对其中的一段总感到不满意,请你帮她改一改。

(1)学生轻读,交流修改建议。

(2)学生在本子上或书上修改。

(3)交流修改后的习作。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指导

(1)读读“我的提醒”。

(2)教师小结并示范:写“右边有撇与捺时,撇要收一点。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请该同学介绍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练习5教学反思 篇6

今天的练习课,主要巩固十几减6、5、4、3、2的计算。

学习目标是: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节课下来,印象比较深的是这样几题。

第1题,孩子们在拥有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后,再来完成这种题组练习,是轻而易举的,因为每一题组中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已在孩子们心里内化。完成后,我组织孩子们交流:每组中下面两道减法题,你是怎样很快算出得数的?孩子们自然会联系第一道加法去思考,便可直接推算出减法的得数来。这是孩子们对加、减法意义的又一次体验。

第3题,也是一种规律的应用。我在孩子们独立计算后,再启发他们观察、比较每组上下三道题中的被减数、减数和差。第1、2题组的规律大致一样,第3题组发生了变化。在课堂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其实已经找到了规律,并能去应用这种规律去计算,可是难以表达出来。确实,这是有难度的,尤其要将被减数、减数和差三者之间的变化以及联系说清楚,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所以很多孩子会选择退缩或者不敢说。可是,越是这样,我越要孩子们试着去表达,哪怕是支离破碎的语言,哪怕是不完整的句子,说出来,再加以纠正,必然会有收获。于是,这道题在教学中就显得有些疲惫。

第7题,是本节课中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一道题。因为将数学知识与美术学科融合在了一起,这样的计算赋予孩子们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呢!课堂中,孩子的计算欲望也一下子高涨了许多,快速计算后就等着涂色,等着成就自己的完美作品,挺有意思的。

每一次练习课,总会收获惊喜,也会留下遗憾,也许,这就是练习的必要性!

篇2:《练习5》教学反思

本课所选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小语国标本第三册练习5中的一个练习。其教学目标为沟通课内外,使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学习语言;学会说、写几句语句通顺、意思完整的话。“做做写写”这个内容其实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做做,即“实践”,二是写写,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像这样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而实践始终是第一位。教者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决定把“菜场”搬入课堂,创设了“晓晓菜市场”这样一个模拟却又十分逼真的情境。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二十多种品种丰富、形态各异、色泽鲜艳、新鲜可口的常见的蔬菜,这些菜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掂一掂等方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蔬菜的特点。并通过自己去选购喜欢的熟悉的蔬菜,并说说菜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知道与人交往要讲究文明和公德,使学生了解到父母每天买菜的乐趣与辛苦,使学生获得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的是实物,直观性十分强,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在描述喜欢的蔬菜时都能抓住其特征,较为正确形象地来描述。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在自己去选购蔬菜时兴致很高,观察得也较为仔细、到位。语文来自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这样的教学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又沟通了课内外,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生活性。

当然,有得必有失。在教学中,教者也有许多没有注意或考虑不周之处。有待今后教学中逐步改进。

其一,导得较多,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得不够。其实点拨更重要,不要将学生的思维牵制住,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生活的语言去表达,运用多种方式的词语去描述。必要时,教师可以送一些相关的词语给学生。句式还不够广泛,应采用多种句式进行语言训练。

其二,在选择和介绍蔬菜时,学生都集中在几种蔬菜上,有几种蔬菜无人问津,教师也忽略未讲。若花较少的时间引导学生也来介绍一下就更好了。

其三,习作评价不到位。由于时间关系,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写一段话,但最后的评价只是“蜻蜓点水”,匆匆了结。应该让学生也来参与评讲,这样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才会有帮助。

篇3:《练习5》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我考虑到文本中的情境不太容易激起学生持久的参与积极性,于是我针对孩子们喜欢比赛,喜欢得五星的心理,创设了夺星比赛情境。通过由浅入深的四轮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积极比赛,从而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忆5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了齐背、抽背和口算题抢答。旨在唤起学生的记忆,针对较难的几句口诀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学生的参与面较大,积极性也较高。在学生的知识和情绪热身之后,开始了第一轮比赛——口算。由于有复习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比赛题目,顺利的夺得了第一颗星。就连平时反应较慢的等同学都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第二轮比赛是看图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看图搜集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式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解题思路。再引导学生对两道题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当我发现第二幅图的列式应该是3+5=8或5+3=8,而有个学生的列式居然是2×4=8时,我便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说不清楚。于是我就直接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使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应该用加法,而不能用乘法。这样的处理虽然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但此时如果我不引导,而让学生们对他的想法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观察、思考、反思,使道理越辩越明,学生学得也更透。

第三轮比赛是比大小。学生独立解答后,我针对个别题目进行了点评和适当的拓展。如,由9×5=5×9拓展到口×口=口×口,进而得出了: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在处理5×5○5+5时,我问:“为什么5×5>5+5?”有人说:“因为左边是乘法,右边是加法。”我反问:“是因为乘法比加法厉害吗?”学生们纷纷说:“不是。不能看运算符号,要算。”我就嘎然而止。此时,如果再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来反驳他的说法,会更有说服力!第四轮比赛是一道有难度的应用题,因为它隐藏了三个问题,学生必须找到这三个问题才能着手解决,因此我给它取名为“挑战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的成功基础上,体验更大的自我挑战,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引导学生理解了问题“他们各需多少钱?”中“各”的意思,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课堂容量太大。如果将此题放到下节课解决,再设计两道开放题,如,口×5=口5,5×口=口0。这样,既进行了思维的训练,又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度。

整节课,我都注意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比赛,层层深入地学习了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同时,也注意了一些细节。如读题和读图的指导、知识点的拓展、题目中关键字的追问等。不足的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我引导得过多,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进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观察、思考、解释、反思,使知识内化、深化!

篇4:《练习5》教学反思

《十几减5、4、3、2》练习课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快速正确的计算。

2、通过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多种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快速的口算出十几减几

教学反思:在教学时不仅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且要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进而通过教师带有表扬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运用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甚至可以针对不同的题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应用。

篇5:《练习5》教后反思

《练习5》教后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是指导学生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玩的游戏,课前与同组的两位老师讨论时,我们就觉得最关键的是如何把游戏的规则说清,可以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后再指导把游戏的过程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说清游戏的规则上。

课堂上,我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出本次课题,说到游戏,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很多学生都介绍了各自喜欢的游戏名称,游戏规则,以及游戏时感受到的快乐,但游戏是怎么玩的.这部分确实存在难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逐步引导,指导学生用上“先――再――然后――”这样表示先后顺序的词,通过互相补充,引导学生表达清楚游戏的玩法。

《练习1》教学反思 篇7

在中学英语语法的教学中, 动词的时态语态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时期, 教师们总是把要掌握的八种时态按照概念、谓语动词的结构、用法及相关时间状语等顺序一个一个讲给学生, 然后再把所有时态的主动形式的动词结构逐一变成被动形式的结构, 列满整块黑板。教师们自认为这种教法很有条理, 学生们也会掌握得很好, 听课教师也觉得讲解细致、全面, 教学效果一定很好。而结果适得其反, 学生们非但没有掌握, 而是更加糊涂、混乱, 练习的准确率较低。之后, 教师们又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重复以往讲的内容, 期望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同样收效甚微。

以上教学方式实际上就是3-P Model (3P模式)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从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来看, 我们可以用下列图示表示:

这表明,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却被忽略, 尽管提供了学生语法练习的机会, 但这些练习主要是机械的模仿和操练, 因此, 活动是枯燥、无意义的, 课堂教学自然是低效的。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 教师的理念正在发生根本的转变, 从过去的教师主导 (teacher-centered) 变成了教师指导 (teacher-guided) , 以学定教的 (student-centered) 教学阶段。为了体现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把这八种时态梳理了一下, 设计成表格, 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归纳出动词时态、语态的结构与正确表达, 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填写好表格里的内容, 改变了原来逐一介绍的方式。 (以动词do为例)

学生列完之后, 师生共同讨论纠正, 老师然后再讲解, 效果比以前有了提高, 但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掌握不了, 于是有了第三种尝试:以点带面, 分层辐射。找一个万能句子, 发挥学生的小组力量, 通过添加不同的时间, 改变句子结构达到掌握这项语法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我们选取了一个句子“I do my homework.”作为母句, 然后指导学生变换各种形式。具体句式如下:

一般现在时I often (usually, always, sometimes, seldom…) do my homework./I do my homework every day (once a week…)

My homework is often (usually, always, sometimes, seldom…) done by me.

现在进行时I am doing my homework now.

My homework is being done by me now.

现在完成时I have already (just) done my homework.

I have done my homework for 2 hours.

My homework has already been done by me.

My homework has been done for 2 hours by me.

一般过去时I did my homework just now.

My homework was done by me just now.

过去进行时I was doing my homework at this moment last night.

My homework was being done by me at this moment last night.

过去完成时I had done my homework by the time I went to bed.

My homework had been done by me by the time I went to bed.

过去将来时I promised that I would do my homework soon.

I promised that my homework would be done by me soon.

一般将来时I will do my homework tonight.

My homework will be done by me tonight.

通过这样的体验, 学生们很容易就辨析出了各种时态、语态的动词结构以及典型的时间状语, 收到很好的效果。

以上教学过程体现了语法教学的3-I教学模式的特点。3-I Model:Illustration (演示、说明) , Interaction (互动、交流) , Induction (归纳、总结) , 它们分别体现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同作用, 如图:

该教学过程最大的亮点在于生与生、师与生间的讨论、交流与合作。通过互动, 纠正了学生时态表达中的错误;通过交流, 加深和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作用来看, 教师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教师已从主体变为主导。同时,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也做了一些改进, 巧妙地设计出表格和给出“万能”的母句, 以便学生能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

反思二:

同样的教学内容, 在另外一个班级上时, 教师在方法上又做了一些更新, 具体操作如下:

1.教师向学生展示含有各种时态与语态的16个英语句子, 让学生直接理解、感受英语动词的时态与语态。

2.学生先阅读这16句, 然后划出各动词的时态与语态, 最后, 列出表格, 归纳出它们的具体表达形式。

3.学生间相互交流、讨论, 认同或修改它们所归纳的内容并加以展示和讲解。

4.活动 (1) (属机械操练, 但含有竞赛的成份) ———老师利用“I do my homework”作为母句, 让一组学生提供不同的时间状语, 另一组学生将根据不同的时间状语, 写出含有不同时态和语态的句子, 第三组学生做好观察与评价。

5.活动 (2) (属意义型训练) ———老师设计出两组训练题, 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去合作完成。一组是根据不同的语境完成下列各句, 注意使用动词的正确时态与语态;另一组是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情景, 用动词的正确时态和语态完成下列4组 (采访) 对话。

6.活动 (3) (属交际型训练, 也含竞赛的成份) ———老师设计出两组竞赛题, 以三人为一小组的活动方式, 比谁说得准又快。一组是看图说话 (观看一段VCD反映一场地震发生后的情景) , 另一组是采访母校校长, 请她介绍该校的历史及今后发展的远景。

课堂反馈:教师除向学生提供精心设计好的各种学习活动和任务, 给予学生活动过程的监控与评价外, 几乎没有解释和传授多少语法知识;学生课堂学习热情高涨, 思维活跃, 时态与语态理解正确, 使用得体, 达到了正确交际的目的。本节课例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任务和活动设计、讲解形式和练习方式上的巧妙与科学, 是在原3-I Model的基础上发展到3-E Model, 即:Exploration (探究) , Explanation (解释) , Expression (表达) 。Explanation中又含有Interaction, Expression中含有三个层面上的Production, 既有Mechanical (机械性的) Practice, 又有Meaningful and Communicative (意义性和交际性的) Practice, 如下图所示:

该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它通过各种激励性的活动,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只有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法规则与语法结构的表达上的时候, 教师的讲解和训练才具有重要的价值, 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持久, 教学效果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摘要:由于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策略的不同, 英语动词的时态语态教学所产生的课堂教学效果也迥然不同;笔者通过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分析、对比语法教学中的3-P、3-I和3-E教学模式, 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出一种有效教学英语动词时态语态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时态语态,反思

参考文献

[1]曹亚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

[3]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6.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轮[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2.

《练习1》教学反思 篇8

Ⅰ.根据所给的首字母或汉语注释写出所缺单词的完整形式。

1. In one of his s____, Mr Clinton said we cannot change yesterday but

we can change today and tomorrow.

2. Hearing the great man’s death, the whole nation was in great ____(悲 痛).

3. At last they stopped in a ____(荒芜的) island and didn’t know what

to do.

4. As a good child, he should learn to ____(分享) things with others.

Ⅱ.句型转换。(每空一词)

1. Tom doesn’t enjoy computer games, and doesn’t like sports games,

either.

Tom doesn’t enjoy computer games, ____ ____ ____ ____ sports

games.

2. Nowadays many students are enjoying MP3.

Nowadays many students ____ ____ ____ MP3.

3. This morning he got up very early in order that he could catch the early bus.

This morning he got up very early ____ ____ ____ catch the early

bus.

Ⅲ.用方框内所给短语的正确形式填空。(有多余选项)

care about, care for, even though, hunt for, in order to

1. ____ I was invited to the party, I would not like to go there.

2. This morning, Tom ____ his lost novel, but he failed to find it.

3. Children don’t like the parents who never ____ what happened to

them.

Unit 2

Ⅰ.根据所给的首字母或汉语注释写出所缺单词的完整形式。

1. Everyone knows that two and three is e____ to five.

2. When are you going to p____ this work of yours?

3. The children lost their way in the village because they were not ____

(当地人) in the area.

4. In English class, our teacher always teaches us how the new words are

____ (发音).

5. With no rain for three months and food supplies running out, the ____

(形势) here is getting more serious.

Ⅱ.完成句子。根据所给的中英文提示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1. 那个男孩在如此华丽的房子里感觉很不自在。

The boy didn’t ____ ____ ____ in such a splendid house.

2. 如果你坐在那儿,脚指着别人,没有人会喜欢你的。

No people will like you if you sit there with ____ ____ ____ at others.

3. 汤姆今天早晨在图书馆里读了很多书,希望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

Tom read many books in the library this morning, ____ to find what

he wanted.

4. 为了更好地在国际事务中与外国人打交道,我们必须掌握好英语。

We must have ____ ____ ____ ____ English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communication with foreigners in the international affairs.

5. 他昨天一定没有参加会议,否则今天他就知道会议内容了。

He ____ ____ ____ the meeting, or he will know what the meeting

was about.

上一篇:猴年吉祥除夕祝福语下一篇:导游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