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假如》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共11篇)

《假如》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篇1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假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提问引入:同学们知不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你们最喜欢马良什么?你知道他用神笔画了些什么吗?

2.师:是啊!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文中的小作者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23课“假如”。(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两遍。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教学

1.范读。师:你们想知道诗的内容吗?先听老师读一遍。我读书前,你有什么悄悄话告诉我吗?(让学生逐一说出朗读时的具体要求)你们要边听边思考:假如有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师:课文中几次出现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2.整体感知,识字读文。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语。

师:你们也想像李老师这样读吗?我相信你们比老师读得好!不过,现在有几个小淘气在和你们捉迷藏,你们能找到它们吗?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用铅笔勾出生字词语。

(2)说出生字朋友的名字。

师:这几个小淘气都找到了吗?你们的`这些小淘气朋友叫什么名字呢?请看课后“我会认”里的生字。请把每个生字朋友的名字叫三遍,你刚才读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3)送生字”回家”。

师: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蹦蹦跳跳地又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快!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呢?谁愿意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4)找“朋友”。

师:你们在课文中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离开课文你还认识吗?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找朋友”,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找,找到一个领着大家读两遍,并把生字卡贴在黑板上。

师:9个生字都找到了,你们仔细看看有些字是好朋友,组在一起是个词。现在从这9个生字中找朋友组词。(寻食、健康)文中说:“谁到哪里去寻食?”在文中找出含有“健康”的句子读一读。

(5)识记生字朋友的样子。(小组讨论交流)

师:9个生字朋友都认识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不然的话你会叫错朋友的名字,多不好意思啊!请四个人为一组讨论一下,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6)与生字广交“朋友”,并送“朋友” 回家。

师:这些可爱的小淘气可以交许多朋友(组词),请你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淘气帮它找朋友,再把你找的朋友送回家。(就是用组成的词说一句话)

(7)凭借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读文感悟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 现在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诗共写了几小节?写了小作者的几个美好的愿望?(待学生读文回答后)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2.小组内互读。

《假如》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篇2

何平

一、揭题

曾经有这样一位朴素的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翠湖边上为我们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生齐读课题)

二、正视故事

1.读词,正音。

塑料袋撮起嘴亲昵抑扬顿挫企盼翻飞盘旋褪色白色旋涡滇池

2. 再读课题,梳理文章脉络。

老人的部分:第1~13 自然段;海鸥的部分:第14~19 自然段。

三、体悟情义

默读文章,想想在喂海鸥的人群中,你找到那位老人了吗?

(一)抓住外貌来体会情义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1. 体会三个“褪色”的文学效果。

2. 体会作者的写法。

(二)抓动作来体会情义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细读老人的动作,思考老人喂食的哪个动作特别与众不同。

2.师生合作,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有声有色的乐谱。

3.激发想象,体会感情。

透过这有声有色的乐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透过这有声有色的乐谱,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三)抓语言与表情来体会情义

1.默读课文的第4~12 自然段,用笔画出老人所有说过的话,静下心来读一读,想象老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应该是怎样的。

2.师生合作朗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语言描写与动作神态是那么的密不可分,这样才可以让我们体会到老人与海鸥的情义深。

(四)小结写法,应用练习

1.小结:从老人那很小心的喂食中,从老人那恋恋不舍的眼神中,从老人那亲昵的话语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老人与海鸥的感情确实非同一般,你认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 写话练习:10 多年的冬天,几千个日子,几万里路程啊,老人都是这样与海鸥相依相伴。可是有一天,老人没有来,第二天,依然没有来,很多天过去了,还是不见老人的踪影,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海鸥,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写下来。

3.学生汇报,共同评价。

四、直面悲情

当我们怀揣着千言万语要向老人诉说的时候,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个顺着栏杆放食的老人,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个亲昵呼唤海鸥的老人,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个不想与海鸥分别的老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教学设计(二)

麦珏昉

一、题中生画,淡淡哀愁

那是一个普通的冬日,作者与朋友相约来到翠湖边,见到一位他素不相识的老人。(出示老人图)观察他的外貌,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

老人的经历十分坎坷,他是个大学生,却无辜地坐了20 多年牢,出狱后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一生无儿无女。然而,10 多年前的一个冬天,一群小精灵来到了老人的生命里。(出示海鸥图)它们是吉祥鸟,幸福鸟,它们就是———海鸥。

课题中有一个字很重要。(生:与。)一个“与”字,在老人和海鸥之间搭建起一座情感的桥梁。(生齐读课题)

二、翠湖初见,相依相随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2.检测生字词。

(1)读第一组词。(出示文中三个“褪色”语句,提示“褪色”的读法。生齐读。)

这都是描写老人的语句。读着读着,你感受到什么?(他节衣缩食,能省就省。)

三个“褪色”,就像一幅素描,勾勒出一位节俭的老人形象。(板书:一幅素描)

(2)读第二组词。(出示)

撮起嘴塑料袋饼干丁褪色节奏乐谱亲昵歇落企盼连声鸣叫急速扇动炸了营似的纷纷落地瞻仰遗容肃立不动

解词“:节奏”。

(3)解词“:相依相随”。

“相依相随”的“相”字,正好回应了题目中的哪个字?(“与”)

你能把其中一些词串起来,说说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画面吗?

(二)感知大意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相依相随。

1. 感受文章的转折点。

(出示: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生齐读。)

这个消息是指———(生:老人去世了。师出示:没想到……老人去世了。)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在此前后,分别写了什么?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 师小结:“老人喂海鸥”,是和谐的节奏;中间急转直下;“海鸥送老人”,是强烈的节奏。这就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文章的节奏。

三、人鸥情深,言意兼得

(一)读文段,写批注

在老人喂海鸥这一部分,藏着一串人鸥相伴的镜头、一番发自内心的独白,处处可见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深情。默读第3~13 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细细品味词句,写写批注。(板书:一串镜头一番独白)

(二)谈感受,悟写法

1.一串镜头。

(1)“放饼干丁”的镜头。(“饼干丁、很小心地放、退开一步、撮起嘴”等)

(2)“ 海鸥起起落落”的镜头。

(生谈体会。创设情境,师生入情入境地读。)

这乐谱已经在翠湖边演奏了10 多年了。这不仅是有声有色的乐谱,还是怎样的乐谱?

2.一番独白。

(1)“海鸥告别”:关注标点。

(2)创设情境范读,交流感受。

3.回顾写法。

三个“褪色”,给老人画了一幅素描。(出示:他背已经驼了……也用得褪了色。生读。)

一串镜头,串起了人鸥深情。(出示: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有声有色的乐谱。生读。)

一番独白,诉不尽老人对海鸥的爱!(出示:海鸥是吉祥鸟……福气来了。生读。)

4.入境练笔。

原文中这样写道:(出示)“朋友说上周他去翠湖边见到海鸥老人,发觉老人精神状态不太好。老人感冒了,两天只吃一碗面条,看上去相当虚弱,背驼得更厉害了。”

(出示病中的老人无力地坐在翠湖边喂海鸥的图片) 你看,老人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翠湖边。他已经走了20 多里路啊!他的脸庞越发消瘦,眼眶深深地陷了进去。海鸥们都飞来了,静静地围在他的脚边。(出示老人凝望海鸥的背影图片) 老人深情地凝望着海鸥们,似乎有千言万语要倾诉。请你们选择一幅图仔细观察,把这动人的一幕用语言描绘出来。

四、生死相依,余音绕梁

师配乐引读:朋友告诉我……就像亲人一样。没想到10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从此,翠湖之畔,海鸥依旧,此情此景不再。

(梳理回顾前文内容,并出示相应图片。)他年年盼,盼着海鸥在冬天的飞临,就像一位慈父在家门口等待归家的孩子。他热爱每一只海鸥,每一只海鸥都是他心爱的孩子。有海鸥的地方,就是他心灵的归宿,一生的眷恋。直到今天,人们还仿佛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

【评析】

这两堂课是同课异构,所以,我们思维的落脚点可能更多地会放在异构上,而忽略它们内在的本质的相同处。实际上,同和异始终是一对辩证关系。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这两堂课带给我们的正是这种变与不变的超越,我简单地说三点。

第一,情,感情的情。情的不变与变。我始终认为,语文课不能没有感情。不管怎样的同课异构,课文的灵魂、课文的精髓一定在它的感情上。这感情,是对人生思索之后积淀的感情,这感情是融入了个体经验后审美的感情。这两堂课,无论是谁的课,最后让我们心头一颤的还是这份情。这份情是不变的。在这里我们体会到的是老人对海鸥那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这份感情超越了血缘,超越了功利,这份感情可以成为人类共通的感情。这里面也有变。变的是什么?我们发现麦老师的课,情感基调从上课开始定得就比较高,她的感情的发展轨迹更像是走钢丝,始终处在一个相对较高位的情感状态下推进课堂教学。何老师的课就不一样,在情感基调上,首先定得比较低,像爬坡一样,一步一步地爬到感情的最高点,下课的一瞬间就是感情最高的一瞬间。

第二,关于言,言的不变与变。我始终认为,语文课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来领悟感情,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塑造来塑造人格。所以,言本身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从这两堂课上,我们都看到了教师对言本身的关注、关切、训练实践乃至落实。无论是读的提升还是写的提升,无论是对课文写作手法的体悟,还是对课文篇章结构的布局,我们都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对言的关注,对言的把握,对言的目标解读。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她们之间的变。麦老师的课对言进行关注,更多地是从整体层面上的关注。她的课比较多地出现了“节奏”这个词。特别是整篇文章的节奏,她谈到文章前面部分,也就是第1~13 自然段,这部分的节奏是和谐的,舒缓的,而文章后面的这部分,它的节奏是强烈的,是紧密的,这种前后对比所产生的张力,就是文章的节奏。何老师的课,我们发现更多的是从语段,即微观的角度来关注言的落实。比如三个“褪色”的变化和对比的领悟。原文中的三个“褪色”读起来给我们留下了语言的回味。如若只用一个“褪色”概括地表达,语言的张力会削弱很多。两位老师都设计了练笔,麦老师设计的练笔是从老人的角度着眼的,让学生揣摩老人的情感,来进行语言文字的再创造。而何老师则从海鸥的角度着眼,让海鸥拟人化,海鸥变成“我”,“我”成了海鸥,感同身受来进行语言表达。这是变。

《假如》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篇3

1.小朋友,上课前先听一首熟悉的歌曲并看大屏幕上的建筑物:这是什么地方,哪个民族在歌唱,主要唱什么?

(1)这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在唱《北京的金山上》,主要歌颂毛主席使农奴翻身得解放,藏胞感恩毛主席,毛主席就是金色的太阳。

(2)党中央不仅使西藏贫苦农奴翻身做主人,还派大量的汉族干部去西藏,帮助西藏人民,支援西藏建设,使西藏人民过上好日子。支援西藏建设的干部就称——援藏干部。(齐读并板书)其中有一位很好很好的干部,他为西藏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深得西藏人民的崇敬与爱戴,他就是——孔繁森。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走近他,学习他!

2.拼读生字:读准音看清形。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图文对照读,思考:这位援藏干部是谁?课文主要讲了他几件事?

【评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揭题很重要。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位援藏干部。人物的身份与身份有关的历史背景离现在太久,所发生的地点也离我们太远,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所以,介绍既要简单又要适合儿童特点。故第一板块的流程设计运用学生学过的歌曲,引出西藏农奴是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使他们翻身得解放,并以文字灯片分解演示。支援西藏建设的干部就称“援藏干部”。接着,通过初读,学生自己揭示悬疑突出了主要人物——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为全文的精读理解作好了铺垫。

二、联系实际,精读理解

1.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那么,他怎样优秀呢?

2.齐读学习第2自然段第2句,逐一映示词语,认读并连词成句读通读顺。

(1)(映示:孩子、亲人)小朋友,每个孩子都有亲人,你们家里谁是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2)(映示:孩子、亲人、孤儿)有亲人的孩子能叫孤儿吗?那怎样的孩子成了孤儿呢?

(3)(映示: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失去了亲人”什么意思?(死去了爸爸妈妈,没爹没妈了)

(4)(映示:曲尼、曲印和贡桑三个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这三个孩子的名字和我们汉族孩子的名字不一样,书上说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孩子?

3.三个藏族孩子怎么会一下子失去亲人成了孤儿的,书上哪句话是原因?(1992年就在拉萨市附近发生了地震。老百姓遭受了灾难,家破人亡。所以三个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

4.地震后失去了亲人的孤儿,生活上会有怎样的困难呢?

(1)(映示:地震后的一片废墟)看,房子倒塌成了一片废墟,他们没爹没妈,还有家吗?住哪儿呢?饿了有吃吗?冷了有衣保暖吗?病了怎么办?小朋友,你们饿了、冷了、病了,爹妈会怎样关爱你们呢?(生自由发言)

(2)你们有亲人,有温暖的家,多幸福!而失去亲人的三个孤儿什么也没有,苦不苦?苦!这时他们最想谁?

(3)对,最想亲人爸和妈,他们多么希望有亲人的关爱啊!

5.三个孩子遭了天灾很不幸,但又很幸运,当他们最想亲人时,一位不是爸妈胜似爸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来了!给了他们以亲人般的温暖和关爱。那是谁?(学生激情无比表达出共同的心声:孔——繁——森!)

6.对孔繁森是怎样给他们以亲人般的关爱和温暖的呢?

(1)(映示前半句: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接”字,点击映红)孔繁森接他们回家不说明他把三个孤儿当作亲生儿女一样吗?)

(2)那么孔繁森什么时候接他们回家的,是地震后的一个星期?不,是马上去接的,再找一个字说明。(对,“就”字,点击映红),说明在地震后的很短时间内就把三个孤儿接回家的。

(3)所以,“就、接”两字说明孔繁森对三个孤儿怎样的关爱?(引导——就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

(4)(映示后半句: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三兄妹来到孔繁森身边,他们又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从此孤儿不孤,那么日常生活又有了什么变化呢?他们饿了谁供他们吃?冷了谁供他们穿,病了谁最着急关切照顾?他们有了缺点吵架斗嘴,谁谆谆教导让其明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谁在关爱他们?(孔——繁——森!)

(5)三个孩子和你们一样,平时生活中所需的一切都是爸妈应做的事。这就叫什么?后半句中哪个词语表示。(“抚养”——点击映红)

(6)抚养孩子应是父母的事,现在谁在做?——孔繁森!

(7)三兄妹不是孔繁森的亲生儿女,但孔繁森如此关爱与教养他们,所以后半句怎么说的?(齐读: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

6.小朋友,孔繁森是市长,工作繁忙。但在地震后的很短时间里,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又当爹又当妈,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这个感人事例说明他是一位怎样的援藏干部?——孔繁森是—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评析】孔繁森以无私大爱的精神收养三个孤儿,体现他关心藏族儿童,爱护藏胞子女的深厚感情。教学时,通过实训,结合生活实际抓字词句,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含义,从而真切理解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是突破长句难点、理解关键词语与落实双基最好的结合点。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不仅读懂理解,更从中感悟人物内心,由初读认识逐步走近人物,直到最终走进人物,学习他关心别人,主动帮助他人的高贵品质。

三、图文对照,略读理解

1.(映示课文插图1)这幅插图是课文第几自然段内容?图文对照读读想想,主要讲孔繁森什么事,谁能用两个字表示?(交流、板书:献血)孔繁森为什么要献血呢?

2.(映示课文插图3)图文对照各自读第4自然段,想想哪句话是讲孔繁森献血的意图和目的?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做什么?读——(帮助这几个孤儿上学读书)(板书:献血助读)

3.小朋友,这“献血助读”是孔繁森又一个感人事例。我们先简单知道一下,课文具体怎样描写献血和藏胞怎样感动的,下节课再学习。

四、结合板书,回顾总结

1.孔繁森是援藏干部,书上讲了两个感人事例: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孤儿;孔繁森将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三个孤儿上学读书——献血助读。所以,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2.你们对孔繁森敬仰吗?让我们怀着无限敬意朗读第1~2自然段。

【评析】一堂课时间有限,若单学前两个自然段,则板书应反映的两个优秀事例就不完整,故采用略读理解,以图概括内容的方法,这样形成的板书设计就充分展示了文本结构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既突出中心句、关键词,又简要概括了两个感人事例,便于第二课时深入了解人物内心和指导简要复述。

《假如》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篇4

浙江省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刘荣华(点评)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穷人》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点,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这件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丈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搁板、勉强、蜷缩”等词语,书写“魁梧”;梳理小说中的人物,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抓住“忐忑不安”“揍”等关键词,运用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有感情朗读等方法,理解桑娜担心、害怕等矛盾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宁可自己吃苦电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3.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桑娜抱走孩子前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反诘比较,进一步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从人物心理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教师研读文本,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基本情况,精心设计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了解故事梗概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小说,题日是“穷人”。课前请大家预习了课文,不知道你们预习得怎么样,请拿出课堂作业单,完成1~3题。

师:同学们都做完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第一题,第一个带点字选哪个读音?

生:gē(搁板)。

师:第二个带点字的读音是——

师:“强”是个多音字,“勉强”中“强”读第三声。第三个带点字的渎音是

师:都选对了,很好!这些带点字的声调很容易读错,我们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起再把这些词语读一遍。

师:第二题,你们发现哪个字写错了?

生: “魁”字少了“撇折点”(即部首“厶”)。

师:眼睛真亮!在写“魁”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撇折点”。第三题,谁来说?

生:小说《穷人》写到的人物有桑娜、西蒙、渔夫。

师:为什么不选列夫·托尔斯泰?

生:因为列夫·托尔斯泰是作者。

师: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他写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穷人的悲惨生活,《穷人》就是其中的一篇。这位同学没有选桑娜的丈夫,什么原因?

生:因为在这篇小说中渔夫就是桑娜的丈夫,这两个是同一个人。

师:是的,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任选一个就可以了。那么,在这些穷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师:谁来说?

生:桑娜的邻居死了,桑娜把邻居的两个孩子抱回了家。因为怕丈夫责怪,桑娜非常害怕。可是,渔夫回来后也同意了桑娜的做法。

师:说得不错!这位同学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得很完整。淮再来说得简洁一些?

生:西蒙死了,桑娜和丈夫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

师:很好!把桑娜、渔夫、西蒙之间发生的故事说得很简洁、很清楚。大家能学他的样子说一说吗?

点评:到了中高年级,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一般都会在上课之前布置学生回家预习课文,以便学生在走进课堂学习时不再是零起点。但教师需要关注以下问题:学生预习得如何?教学起点在哪里?怎样把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教学对接起来?该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操作简便的书面练习,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落实了字词教学;又渗透了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抓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避免学生已经预习过课文,但教师从零开始教的现象,以免影响学生后续预习的积极性,降低教学的起点,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二、紧扣忐忑不安,读懂心理活动

师:读小说,只了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还不够,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桑娜这个人,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

师:我看到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三处。第一处在第几自然段?

生:第二自然段。

师:哪一个词提示我们这儿是心理活动?

生:“沉思”。

师:第二处在哪儿?

生:在第四自然段,凶为这儿有个“想”字。

师:第三处在哪儿?

生:在第九自然段。这里写到“桑娜忐忑不安地想”。

师:还有同学认为第十一自然段也有,能不能把它和第九自然段放在一起?

生:可以。因为它们都是桑娜把孩子抱回来以后的心理活动。

师:在这三处描写中,你们觉得写得最与众不同的是哪一处?特别在哪里?

生:这处心理描写中有许多省略号。

生:我发现感叹号和问号也出现了很多次。

师:是啊!一处描写里有那么多的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真够特别的。你们知道托尔斯泰为什么要这样写吗?

生:为了写出桑娜十分忐忑不安。

师:忐忑,“心”字上各有“上”“下”两字。谁能根据字形说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心里七上八下。

生:心神不定。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这一部分,你能渎出桑娜的哪些心情?用表示心情的词语写一写旁注。

师:同学们都写下了很多的词语,把你们写的词语都报出来。

生:害怕。

生:担心、紧张、焦急。

生:担忧、六神无主。

生:心惊肉跳。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粗粗那么一读,就读出了桑娜那么多的心情。这么多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就是——忐忑不安。那么,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出这些心情的呢?请你选择一两句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

师:同学们读得特别投入。谁来读?

生: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师:你把“够他受的”读得特别强调,你体会到了什么心情?

生:我体会到了桑娜心中充满担心。因为自己的家已经很穷了,如果再多两个孩子,丈夫的负担就更重了,生活也很难维持了。

生:她的家里已经有五个孩子了,如果再多两个孩子,就会承受不了。

师:哪个自然段告诉你桑娜家很穷,养活五个孩子已经很困难了?

生: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你们赶快读一读这一段,哪些词语告诉我们桑娜家很穷?赶快把它圈出来。

师:你们圈下了哪些词?

生:勉强。

生:黑面包。

生:没有鞋穿。

生:从早到晚。

生:不顾惜。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用心体会这些词,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感受到桑娜的难处!谁来读?

师:托尔斯泰不愧是文学大师!在课文的一开始,他就用这段心理描写告诉我们,桑娜一家都是——穷人。想到生活如此贫困,桑娜怎能不担心呢?我们一起把这种担忧的心情读出来吧!

师:还想读哪句话?

生:他会揍我的„„

师:他把哪个字读得特别有力?

生:揍。

师:你从“揍”字读出了什么心情?

生:我读出了桑娜非常害怕。因为她没有经过丈夫同意就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了回来,她害怕丈夫会打她。

师:同学们,当时俄国社会的家庭主要是靠男人拼命工作养活全家的,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沙皇主宰俄国,男人主宰家庭。”桑娜没有经过丈夫同意就抱回两个孩子,她怎能不害怕呢?这段话中还有一个“揍”字,发现了吗?你们连起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出不一样的心情来。

生:之前的“揍”是害怕,后来的“揍”是“安慰”,所以两处语气不同,后面是缓和的。

生:前面很害怕丈夫揍他,后面想通了,宁可被丈夫揍也要抱回两个孩子。

师:好一个“宁可„„也”!我们一起来读读,把桑娜从“害怕”到“下定决心”的变化读出来。

师:从这段心理描写中,有人读出了“害怕”,有人读出了“紧张”,还有人读出了“下定决心”。如果能把这些句子连起来渎的话,就更能体会到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你们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师:谁来读?

师:你们觉得他哪个地方读得特别好?

生:他在省略号的地方都会停顿一会儿,这样就能够反映出桑娜当时的心理是非常矛盾、非常紧张。

生:省略号的地方,桑娜是在做思想斗争,到底要不要抱回两个孩子,心里很矛盾。师:你们这一说也给老师带来了启发,我也来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注意省略号,要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读出来。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体会到了桑娜的心里很矛盾,思想在斗争。我们一起来读,老师读旁白,你们读桑娜的心理活动。

师:托尔斯泰不愧是擅长心理描写的文学大师!他用这段特别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内心世界,他想告诉我们桑娜是个怎样的人?

生:她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生:富有同情心的人。

生:富有爱心的人。

点评:这篇课文字字珠玑,许多语言都值得细细品味。这篇小说最感人的是心理描写,“学习作者通过心理描写表达美好心灵的写作方法”,也是本单元课文教学的目标。教师紧扣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展开教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过程:(1)从字形分析上,了解“忐忑不安”的意思,初步感受桑娜矛盾的心情;(2)从关键字词、标点符号中,体会桑娜复杂的心情;(3)通过深情而富有个性的朗读,感悟桑娜美好的心灵。该环节教学中,教师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表达方式,从中感受人物的精神,努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程特点。

三、尝试心理描写,升华人物品质

师:让我们也来学学托尔斯泰,写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桑娜来到西蒙家里,看到邻居两蒙死了,两个孩子正睡得香甜。此时,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请写下她的心理活动,试着用一用省略号、问号、感叹号。

师:好,同学们,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是怎么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的。

生:他们的母亲已经死了,让我来养活他们吧!„„可是丈夫会责怪我的„„那也不管了,不能让他们和死人在一起啊!

师:你想表达什么情绪?

生:我想写出桑娜的同情心。她想,一定要让两个孩子活下来,不能让他们像他们的母亲一样饿死在这里。

生: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只可惜„„唉!他们还那么小,把他们抱回去吧!可怜的孩子啊!

师:这里的省略号想表达什么意思?

生:桑娜同情这两个孩子,想帮助他们。

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在这儿写了很多的心理活动,于是,老师想到一个问题:擅长心理描写的托尔斯泰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一个字也没有写?你们能否联系上下文好好想一想。

生:因为当时桑娜想都没想就把两个孩子抱了回去,桑娜非常善良。

生:我觉得桑娜是不顾一切的,她只想救孩子。

生:抱回孩子是桑娜的第一反应,这说明桑娜很善良。

师:你们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出桑娜是不顾一切,想都没想的?

生:第八自然段,她的心跳得很厉害„„

师:是啊!桑娜抱回孩子的时候是不顾一切的,这就是与生俱来的善良,这就是深深刻进灵魂的善良。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起读

生:没有单纯、善良、真实,就没有伟大。

师:托尔斯泰就是要刻画这样一个单纯、善良、真实的桑娜,一个伟大的桑娜。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感受到了桑娜的美好心灵。小说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一渔夫,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相信大家通过学习,对托尔斯泰说过的这句话一定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下课!点评:前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已经深刻体会到“忐忑不安”这一心理描写的独特性。该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桑娜抱回孩子前的心理活动,并尝试用一用省略号、问号、感叹号,很巧妙地实现了文本语言的迁移运用,把阅读与表达有机结合起来。更巧妙的是,教师在学生写完后反问“托尔斯泰为什么在这里不写桑娜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中深刻地感受桑娜善良、真实、单纯的美好心灵,可谓独具匠心!

【总评】

上好一节阅读课,需要思考两个基本问题,即“教什么”和“怎么教”。一线教师平时大多侧重研究“怎么教”,而对“教什么”则考虑得很少。一篇课文值得教的东西有很多,一节课又只有40分钟,到底要“教什么”呢?上面这节阅读课,至少给我们以下两点启示。

第一是要从学段目标出发,准确制订课时教学的目标。不同的教师研读同一篇课文,对课文教学价值的理解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怎样减少教学的随意性,准确地制订教学目标呢?汪老师在细读课文后,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梳理小说人物、概括主要内容”、“读懂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上,很好地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三学段目标中提出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联系上下文推想词句意思”、“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教学不能只教课文内容,而应凭借课文这个例子教课程内容。只有把课文特点和学段目标有机整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5

在动画短片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巨人与小矮人”有趣的故事。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从能力品格上了解巨人的无比威力和巨人宽厚、乐于助人、爱和平的优良品质。从形象上使学生看到巨人与小矮人大小比例的差异。从而潜移默化的进行了德育渗透,又让学生对本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解决本课重难点——画面布局与形象对比这点时,我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自己画成巨人”这个问题。通过对优秀学生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自己观察,了解构图的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合理构、突出画面主体。

《假如》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篇6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绘画用品。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时内容目标:使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

2、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谈一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课件,认读生字,检查认读情况,并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开火车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师生正音。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假如有一支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引导学生用“我用马良的神笔为——画。”说话,师随机板书、板画)

三、细读课文,感悟语言、感情朗读。

1、小组自学。

2、指名汇报小组自学结果,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1)你最喜欢哪一小节,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些词、哪些句子用的最好?为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3)比较感悟句子。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的成长。

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同上。)

2、总体朗读指导。

(1)“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四次,朗读时怎样处理?

(2)“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这三处感情有什么不同?假如你是小树,小鸟、西西,你怎么读这三个句子?(指导学生分别读出“兴奋——喜悦——沉重”的语气。)

(3)比赛读,师生评价,让学生在边听边评中提高朗读水平。

(4)创设情境诵读课文。(闭眼想象与课文有关的画面,或者用笔画出这些画面。)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选你最喜欢的一节背诵下来。

找自己的好朋友,竞赛背。

四、扩展活动

《假如》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篇7

起——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我们先读读这几组词语。 (出示)

从天而降 一泻千里

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慕名而来 流连忘返

师:词语也是有生命的, 让我们再次走近它们。 (读第一组词语)

师:站在这从天而降的瀑布面前, 你听, 这声音像什么?

生:如虎啸狮吼, 似山崩地裂。

师:这气势正如第二组词语, 我们来读。

师:这样的奇观, 谁不想一睹为快?读———

生:慕名而来, 流连忘返。

师:这样的风景, 谁看了还肯离去?读———

生:慕名而来, 流连忘返。

师:连起来读这几组词语, 它在你的头脑中会变成了什么呢?

生:变成了一幅画。

师:你能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你头脑中的这幅画吗?

生:雄伟壮观。

……

【评析:教者将表现昔日瀑布气势的三组词语拎出来, 以复习的形式组织学生层层递进地诵读, 读出了词语的温度, 读出了词语的生命, 更读出了昔日塞特凯达斯瀑布那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

承———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师:这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就是我们文中所描述的塞特凯达斯瀑布。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去领略一下它的卓绝风姿。

出示:“原来, 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 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师:这是一条普通的瀑布吗?

生:不, 这是一条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

师:句中哪个词给了你这样的感受?

生:咆哮而下。

师:读这个词,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样的瀑布声?

生:震耳欲聋、山崩地裂……

师:还有哪个词也给你这样的感受?

生: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师:读这样的词语, 你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幕怎样的情景?

生:汹涌的河水接连不断地从山顶上倾泻而下……

师:你想起了哪样的诗句?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真不愧是闻名天下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啊!来, 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雄奇壮美。

师:让我们为它设计一条广告语吧, 让普天下更多的人能一睹它的风采。

生:塞特凯达斯瀑布真是人间仙境, 世外桃源, 快来一睹它的风采吧!

生:此景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评析:教者紧扣重点词句, 并以此为突破口, 从瀑布的声音与形状两方面加以解读, 激活了学生的想象, 深化了学生对此瀑布的感受。学生情感欲罢不能, 感情一触即发, 一句句精彩纷呈的广告语便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转———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师:想再去看看这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吗? (多媒体出示瀑布图片)

师:你的脸上写满了失望, 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

生;它不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吗?怎么变成这样了?

师:你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

生:它那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的气势哪里去了?

出示:“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 像生命垂危的老人, 奄奄一息, 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师:读着这段文字, 哪些词语深深地触痛了你的心?

生:无奈、生命垂危……

师:奄奄一息的老人是怎样的老人, 生命垂危的老人又是怎样的老人?如果赛特凯达斯瀑布就是这样一位老人, 你从它的脸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双黯淡无光的眼睛。

生:我看到了它毫无血色的嘴唇。

师:你能感受到老人心中的感受吗?

生:悲痛。绝望。无奈。

师:曾记否, 昔日的它从那高高的悬崖上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而今—— (生读)

师:还记得, 过去的它就像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英姿勃发, 而今——— (生再读)

师:面对此情此景, 你想问些什么?

生:过去的它是那样的雄伟壮观, 而今, 却逐渐枯竭, 这是为什么呢?

【评析:营造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强烈反差, 引领学生想象这样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 它的眼睛、它的嘴唇、它的呼吸、它内心的感受, 学生带着这份落差感进行想象, 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内心里的疑问自然生发出来。】

合———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师:这雄伟的景观, 竟然与我们不辞而别, 到底怎么回事?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

生:因为瀑布周围的许多工厂毫无节制地用水, 所以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师:什么是“毫无节制”?

生:“毫无节制”是想怎么浪费就怎么浪费, 白天哗哗地流, 晚上还是哗哗地流。

师:是呀, 原本世界上一条流量最大的瀑布, 转眼间, 就近乎枯竭了。这就是毫无节制啊!

生:因为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滥伐, 所以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

师:什么是“乱砍滥伐”?

生:“乱砍滥伐”就是想砍伐多少就砍伐多少, 不管是成材的还是未成材的。

师:是呀, 原本还是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森林, 转眼间, 就变成一棵棵可怜的树桩了。这就是乱砍滥伐啊!

师:科学家们预测, 过不了多久, 瀑布将完全消失。听到这样的消息, 你心情如何?

生:震惊。痛心。

师:和我们一样震惊和痛心的还有巴西总统菲格雷特, 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们。他们汇聚到大瀑布的脚下, 做出了一个怎样的举动? (指名读第7自然段)

师:在葬礼上, 巴西总统菲格雷特都说了些什么? (指名读第8自然段)

师:听着巴西总统菲格雷特这饱含深情的悼词, 大瀑布不禁发出了深沉的哭诉, 它在向谁哭诉?哭诉些什么?拿起笔写一写。

生:它对乱砍滥伐的居民说:“你们乱砍滥伐, 把我上游涵养水源的森林都砍光了, 导致了大量的水土流失, 你们真愚昧啊!”

师:其实,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听到大自然这样的哭诉声。来, 打开补充资料看一看。 (交流相关资料)

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为大瀑布举行了葬礼, 如果人类再这样疯狂地掠夺、破坏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那么明天, 这样的葬礼将为即将消亡的人类自己举行, 记住这刻骨铭心的一幕, 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假如》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之一,在重要的日子、重要的场合、重要的事件发生时都要悬挂五星红旗。

2.认识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能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名称和图案内容。

3.产生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为祖国感到骄傲,愿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热爱、尊重、爱护国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星红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小朋友,2009年10月1日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知道为什么吗?这一天可是祖国妈妈60岁的生日呢!

2.引出课题:60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伟大的成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课件出示一组画面)——瞧,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看,1997年,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夜北京成了红色的海洋;终于到了2008年了,期盼已久的第28届奥运会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了!52枚金牌,52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每当这庄严神圣的时刻,我们都会看见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在祖国的上空。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学习——五星红旗升起来。

二、联系生活,认识国旗

1.联系生活思考:你还在哪里看到过五星红旗?

2.学生交流,教师及时点拨、归类并板书:重要的场合、重要的事件、重要的日子。

3.看书并结合板书,四人小组交流:你们还在哪些重要的场所、重要的日子以及重要的事件中看见过五星红旗?

4.小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它代表着中国。在祖国的每一片土地上,都有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国外,只要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看到五星红旗;在太空中也有五星红旗的影子。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就是在告诉全世界的人,我们中国人是多么了不起,我们祖国是多么伟大!

三、回顾历史,了解国旗

(一)回顾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

1.交流:你知道第一面五星红旗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升起的吗?

2.回顾:好,就让我们一起来看段录像,重温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吧!(播放开国大典的真实影像)

3.师生手舞小国旗,同唱《歌唱祖国》。

4.小结:正如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所宣告的那样,我们伟大的祖国像巨人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看到五星红旗,就想到我们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示五星红旗飘扬的图片)五星红旗代表中国!

( 板书:五星红旗代表中国)

(二)认识五星红旗图案的含义

1.体验、探究:鲜艳的五星红旗就在我们手中,轻轻地抚摸着五星红旗,深情地看一看,认真地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老师随机演示课件,介绍五星红旗图案和颜色的含义:

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红色)为什么是红色的?(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对呀,红色象征革命。还看到了什么颜色?(黄色)黄色代表的是?(明亮……)说得真好,黄色象征着光明。再仔细看看手中的五星红旗,你们在上面还发现了什么?(1颗大星星,4颗小星星)这4颗象征中国人民的小星星围绕着这颗象征中国共产党的大星星,表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大团结。你们看(激光笔突出演示),4颗小星星各有一个尖角对着大星星的中心点,更加表明了全国人民一心向着党,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

(三)了解五星红旗诞生的背景

1.激趣:你知道我们的五星红旗是由谁设计的吗?

2.补充介绍:这个设计师名叫“曾联松”,他是我们上海人,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他把对祖国的爱倾注在五星红旗的设计上。在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后,最终于1949年9月将五星红旗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3.适时拓展,了解《国旗法》:从1990年开始,我们国家专门制订了《国旗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是我们民族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要尊重、爱护五星红旗。

四、尊重国旗,热爱国旗

(一)走进国旗班

1.过渡: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天天守卫着国旗,当太阳在地平线上射出第一缕光芒时,他们就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他们就是国旗班的战士。看,他们来了!

2.播放国旗班升旗影像:这个展旗动作多么刚劲有力!为了每天升好首都第一面红旗,他们在背后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3.播放升旗手“高红甫”的采访录像。

4.交流:听了他的介绍,你知道了些什么?

5.适时追问,体验感悟:5、6公斤到底有多重呢?老师这里有个沙袋就差不多有5、6公斤重,请我班的大力士上来拎一拎,什么感觉?能甩起来吗?……

6.小结:升好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是这些战士们对祖国庄严的承诺,表达了他们浓浓的爱国之情。就让我们记住这些难忘的数字,记住这位可爱的战士,也记住他国旗班的战友们吧!

(二)了解本校爱旗护旗的感人故事

1.播放采访视频。

2.交流: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们来夸夸这个大姐姐,好吗?

3.小结:我们每个人都要向她学习,都要热爱、尊重、爱护国旗。

(板书:我们热爱五星红旗)

(三)学习班中尊重、爱护国旗的榜样

1.过渡:其实,在我们的班级里,就有这样一个爱国旗的好孩子,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看,这是我们在升旗仪式上捕捉到的镜头。

2.出示学生A在升旗仪式上的照片,点评其表现。

3.现场采访学生A:请你告诉大家,在升旗的时候,为什么你能自觉做得这么好?每当升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4.小结:我们每个人在升旗时,不仅要站得挺直,眼睛要注视着五星红旗,行礼的姿势还要标准,心里更要想到那些为国旗增光添彩的人们。由此可见,认真参加升旗仪式也是热爱、尊重国旗的表现。

5.促情导行:让我们学着A同学的样子,做一名热爱国旗、尊重国旗、爱护国旗的好学生。面向国旗,敬礼!

(国歌声起,由A同学带着大家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

6.总结:爱国旗,爱祖国,爱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最后,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说一声“五星红旗,我爱你!”,让我们伴随着动听的音乐,用甜美的歌声向祖国妈妈献礼!

(齐唱《我们爱五星红旗》)

评课

本节课的第一个亮点,是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够以学生发展为本,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突出内容的真实性,针对性。

1.徐老师拓展了社会生活的面。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充分交流国旗悬挂或飘扬的重要场合、重要事件,学生交流的面很广,从祖国辽阔大地到国际性的活动和赛场,从冰天雪地的南极考察站到遥远的太空……同学们相互补充,加深了认识。

2.徐老师升华了历史事件的点。播放了开国大典的真实影像,为进一步认识五星红旗打下了基础。

3.在课堂教学中,又充分运用了学生资源,回归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我”。运用学校同学的采访录像、照片,现场演示,充分发挥了同龄人的榜样力量,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本节课的第二个亮点是教学方法与过程实现了体验教育与养成教育的统一,突出了有效性。

美好情感的获得是德育课程崇高的使命,也是教育的难点,行为的养成更需要日积月累。徐老师尊重了学生情感发生发展的规律,营造了童心童趣的课堂文化,让我们看看这节课是怎么做的呢?

1.在探究中生成。徐老师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在讲到五星红旗图案的含义时,让孩子挥挥五星红旗,深情地看看五星红旗,认真想想五星红旗的颜色和图案内涵……正是这些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了孩子们对五星红旗的探究兴趣。

2.对行为背后的情感挖掘。为感受国旗班战士高红甫展旗训练背后对祖国那份浓浓的爱,徐老师通过有效的追问,层层深入,让孩子们拿着沉重的沙袋,再做展旗动作,帮助他们在感悟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

(作者单位:上海一师附小上海200042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200041)

《假如》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篇9

师:喜欢雪吗?作家峻青也很喜欢雪,他用描述了1960年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让我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看看这场雪有什么特点。(生读课文,然后争相说出这场雪“大”、“及时”、“美”的特点。)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而且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把把自己感兴趣的、体会最深的段落读给同学听。读的时候,除了要把课文读得流利外,还要一边读一边想像课文描述的画面。

(先同桌互读,并交流想像的画面,然后指名读。)生:(读)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师:这是怎样的画面呢? 生1:这是粉妆玉砌的世界。师:“粉妆玉砌”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生1:松树、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亮晶晶的,非常美丽动人。生2:这是一个雪白的、晶莹的世界,十分的美丽。„„

(教师投影课文中“大雪整整一夜„„”的语句,让同学们通过诵读加深对“粉妆玉砌”画面的理解。)[“以读代讲”是读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把自已最感兴趣的、体会最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充分地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所描述的画面,能使学生披衣入境,入境生情。] 师:有谁见过这么大的雪,给大家讲一讲。生:我在冬天的时候去九寨沟旅游,看到的是白茫茫的一片,非常美。许多的小孩在搓雪球、堆雪人,特别有趣。

师:这位同学结合生活体验,讲述了迷人的雪景,让我们觉得雪景太美了。(板书:结合生活体验)

(多媒体演示美丽的北国雪景)师:看了录像你有什么想法?

生:觉得这场雪很美,是个非常洁白的世界。

生:雪非常的洁白,像白色的小天使从天而降,使人仿佛置身于白色的世界。

师:同学们的想像力多丰富啊!不仅能结合生活体验来理解课文,又能借助录像来理解“粉妆玉砌”的含义。(板书:借助录像)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和录像画面来理解词语“粉妆玉砌”的含义,把抽象的词语和具体的视像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领悟词语的含义,进而体会课文的情境。](教师提议进行朗读比赛,读出雪的“美”。参赛者读的时候,其余同学当评委进行评议。)(两位学生比赛读“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生:他们读“好大的雪啊”,没有读出雪大的语气。师:你能不能也试着读一读?(生自信地朗读)

师:你觉得你读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我读得不错,再努力一下会读得更好。师:那你再读一读。(生更有感情地朗读)你读得真好。(面向全体同学)你们能像他这样读吗?

生齐:能!(生齐读)。

师:我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来跟老师比赛读。(一生与教师比赛读,然后众“评委”进行评议。)生:老师读“彩虹”读得太重,没能读出彩虹的美。师:你真棒,你能读一下吗? 生:行!(生读)

师:我再来读一读(师读)。这回读得怎样呢?

(大部份学生认可教师的这种读法,也有个别学生认为读得轻和读得重是对“美”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各有特点。)(师生在配乐声中美读)

[以朗读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体验情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竞争意识。生生竞读、师生竞读、众人评判,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参与的新理念。有一些同学对老师的朗读提出意见,这说明教师的教学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以上的教学片段以学生的多读、品读、熟读代替以往教师繁琐多余的串讲和串问,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阅读教学原则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二)想像拍摄一法多效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浮现雪后的美景。我知道,在你们的眼中雪景还有更美的画面。让我们来当个小小的“摄影师”吧,以想像的方式“拍摄”课文里的画面,也可以延伸至课文之外,“拍摄”想像到的有关画面。下面请四人小组把学习卡拿出来,共同讨论。

(小组讨论,把所“拍摄”的想像画面写在学习卡上。)师:谁来拿着“照片”(学习卡)说说?

生1:我们“拍摄”了三张照片,第一张是及时雪,第二张是„„是根据课文里描写的“天上有一道彩虹,在随风摆动„„”的情景来拍摄的。生2:我们“拍摄”了四张“照片”。第一张是及时雪,是根据第六自然段描写的情景拍的„„第三张拍了雪中的快乐,是根据第五小节描写的情景拍的;第四张是美丽的雪,是根据第四小节描写的情景拍的。

师:你们“拍摄”的是课文描写的画面;有没有“拍摄”课文之外的画面的? 生3:有!我们“拍摄”的是小孩子在结冰的的湖面上滑冰的情景。

生4:我们“拍”的是下雪了,水管冻结冰了,老人拿着热毛巾敷在上面。

《语文天地》第一课时设计说明 篇10

教材分析:

我所设计的这节《语文天地》是继《鸟儿》这组课文之后的综合练习。现在我先来谈谈我对这组课文的认识。《鸟儿》这组课文编排了三篇和鸟有关的文章。分别介绍或叙述了有关鸟的知识和特点。如《翠鸟》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一只小鸟》这篇课文讲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被孩子们的弹弓打中了,从此孩子们再也没有听到这只小鸟的歌声的故事。《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为我们讲了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神射手空弓射雁的故事。而我设计的《语文天地》则是跟这几篇课文紧密结合的字、词、句、段、篇的综合练习。如《语文天地》中的第一题拼一拼,组成词语,是引导学生积累应用多音字。第二题抄一抄是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词语,第三题、比一比、用一用,是引导学生区分词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词语。第四题积累和鸟有关的成语是为了丰富学生词语积累。第五题、填一填、说一说是通过对重点词的填写,突出翠鸟的特点,培养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第六题开卷有益、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对鸟的认知范围。

二、学情分析:

《语文天地》中的这些训练题,没有丰富,动人的故事情节,学生学起来势必会感到单调、枯燥、乏味,而不愿意参与学习活动,所以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从学生兴趣入手,想方设计去激活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在字词句段篇各个方面获得扎实训练,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我的教学程序和设计意图。

一、多音字的应用

我为学生出示D1、拼一拼、组成词语。

第一步,引导学生拼一拼,思考有什么发现?我采用自由拼,指名拼,说发现的方式,为什么要用指名拼呢?因为我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有的学生不用拼读,一看就知道这三个字是多音字,而有的学生必须通过实际地拼读,发现每个字有两个字音后,才会知道它们是多音字,所以要采用指名拼的方式。

第二步、引导学生组词,我鼓励学生组得越多越好,并且把学生组出的词语都写在黑板上,目的是鼓励说的同学,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对听的同学也起到启发和激励的作用,激发学生更加有兴趣参与组词活动,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同时也区分了多音字。

第三步、引导学生读词,记词,写词,我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读词,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进一步区分多音字。开动脑筋记词目的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自己的能力去记忆更多的词,写自己喜欢的词是为了激活学生写词兴趣,允许学生喜欢写哪就写哪个,写不熟悉的词是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词语的积累 出示D2、抄一抄

第一步、引导学生读词,我采用同桌对读,开火车读的方式,目的是使学生人人参与活动,能正确朗读词语,提高读词的实效性。

第二步、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词,目的是激发学生写词的兴趣,还学生学习自主权,在写词时,我安排学生在座位上写和板演同步进行,并随机指导学生应用词语,允许学生可以用词说话,进行词语搭配,说反义词等,一直到板演的学生写完为止,加大训练密度,利用有效地时间使写与用相结合。

第三步、写自己积累的词语,我鼓励学生能写几个写几个,把写与积累相结合。使 1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发展,使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多的词语积累。

出示D4、积累和鸟有关的成语

第一步、引导学生读成语,说发现,我采用自由读,指名读,说发现的方式,使学生明白这些成语都和鸟有关,这样设计是引导学生正确读成语,并在实际地读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提高学生读悟能力。

第二步、引导学生说自己积累的和鸟有关的成语,目的是充分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激发学生参与说成语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三步、引导学生讲成语,介绍学生看《成语故事》《成语词典》等书籍。我考虑到,现在有不少学生买书不看书或不用的时候不看书,所以我在此环节有意识的通过讲成语故事或成语意思。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

第四步,引导学生记成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互动情境,让学生做动作,猜成语,帮助学生记忆,目的是激活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记住成语,以丰富学生词语的积累。

三、词语的辨析

出示D3、比一比、用一用 第一步,引导学生读“愿望”“失望”“希望”这三个词,在读词过程中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这样去激励学生认真读,细心想,仔细揣摩这三个词的异同。

第二步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体会这三个词的用法,我考虑到学生对于一些近义词,反义词的应用是最容易出错的,只有让学生在具体地语言环境中体会了词的用法,区分了词义,他们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正确使用,所以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分散了教学难点,为使用这三个词铺设了一个阶梯。

第三步、引导学生填一填、读一读、填一填是为了考查学生是否正确区分词义,应用词语,读一读是加强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做到训练扎实到位。

四、句子的赏析

出示D5、填一填、说一说

第一步、引导学生根据原文填空,目的一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二是帮助学生抓重点词理解句子。

第二步、引导学生读句子,体会填写的词语,我为学生创设了做动作表演朗读活动,指导学生边做小鱼翠鸟的动作,边想像画面,边朗读句子,目的是以形象的动作,丰富的想像加深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第三步、引导学生概括每句话写了翠鸟什么?目的是培养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第四步、引导学生美读句子,目的是引导学生欣赏句子,积累句子,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五、篇章的欣赏

第一步、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欣赏,思考每段讲了鹰的什么知识,我考虑到《鹰》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篇比较陌生的文章,里面有许多生字,难字,如“孵”“韧”“靴”“裸”等字,所以教师要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第二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体会每段讲了鹰的什么知识

2、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说说读懂了什么?我认为这样设计就把读书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更加激起他们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情感。

第三步、表演朗读,感知全文,我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表演课文八个段里有关鹰的情节,然后让每小组选一名组员上前面依次表演,全班学生为他们的表演配音朗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情境表演加深对课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整体感知课文 2 内容,体会文章所蕴藏的情趣。

六、课外的延伸

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评选鸟类能手,为什么设计这个环节呢?我想,学生之所以会出现有书不看的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用书的机会少,学生觉得没有必要看书,所以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才难以养成。正因为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课外阅读机会,引导学生在查找资料中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假如》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篇1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石榴》。(生齐读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跟随小作者浏览了这驰名中外的石榴园,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并且精读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告诉老师,学得怎样?

生:(很自信地)学得很好。

师:真自信,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该这样,要相信自己做得好。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点评]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学生有了自信心,不敢做的事敢做了,做不好的事做好了。《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如何养成?就要靠平时多多训练,多多培养。

师:现在老师想请三位同学上台来读课文第1~2自然段,想读的,自己上来吧。

(三位学生抢着跑上了讲台)

师:由于自信,这三位同学抢占了先机。谁读到什么地方,你们自己分配一下吧。分好了就开始读。

(三位同学相互协商,分配好自己读课文的哪部分内容后,读课文第1~2自然段)

[点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里教者有意识让三位学生自主上台,读两个自然段课文,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提升了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

师:课文读得确实不错。是的,石榴树的新枝抽出了,嫩绿的叶子长出了,火红的花儿开出了,很美,也很喜气!不过,如果你再接着往下读,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新的惊喜!

[点评]优美的点睛之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引领学生步入阅读的殿堂。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呢?我该怎么读呢?就这么读一读,想一想,再读一读。(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读书、理解的情况)

[点评]学习要求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接受,便于操作。

师:读好了吗?读懂了吗?

生:(自信地回答)读好了!读懂了!

师:对呀!学习中就要这么自信。如果老师再给你们时间,你们会争取读得更好吗?

生:会!

师:这就叫精益求精。难能可贵呀!这次读书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你们可以重点读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句话,待会儿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好吗?

(学生读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师:下面老师想请同学自己上台来按电脑按键,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读一读。你喜欢读第几句按一下相应键就可以了。

(学生按键盘上相应数字键,屏幕上就会出现第几句话。学生读的句子顺序不论)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己按电脑键盘,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充分尊重了学生。

(一学生自主选读第三句)

师:小作者看得多仔细,交代得多清楚。(教师引读这一句)

师:想看看这个变化过程吗?(投影映示石榴外皮颜色的变化过程,加上这句话的朗读配音)看清了石榴的颜色变化了吗?

生:看清了。

师:哪位同学愿意再来介绍一下石榴外皮颜色的变化过程。(投影映示石榴外皮颜色的变化过程,不加朗读配音)

(生看着投影,介绍石榴外皮颜色的变化过程)

[点评]适时的、恰到好处的多媒体课件,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石榴颜色的变化。

(生齐读第三句)

(一学生自主选读第一句)

师:同学们,听出什么啦?

生:小石榴很多。

师:谁能让这棵树上的小石榴结得更多呢?

(请一生再读这一句)

师:“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在“一个个”下加点),经他这么一强调,小石榴果然增加了许多!这就是朗读的魅力!读——

(生齐读第一句)

师:“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你还能感受到它的热闹吗?

生:不能。

师:对。那么“热闹”(加点)的时候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出示石榴花盛开的画面,并配上《喜洋洋》音乐)

师:感受到石榴花的热闹了吗?其实课文第2自然段中就有描写石榴花热闹的句子。谁来读?

(请学生读第2自然段中描写石榴花盛开的句子)

[点评]为学生创设一个理解词语的情境,或者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都不失是帮助学生感悟词语意思的好方法。

(一学生自主选读第二句,读得不太好)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石榴的成长很容易嘛。请你再读读,一定会读好的。

(生再读第二句话)

师:这就对了,石榴的成长得有一个过程。

(生齐读第二句话)

(学生自主选读第四句)

师:“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哪个笑得更开心?

生:“笑破了肚皮”更开心。

师:其实这句话里有一个词儿就强调了这个意思。知道吗?

生:甚至。

师:我们在读这句话时怎样才能表达出这个意思呢?

(一生朗读这句话)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一学生自主选读第五句)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感觉你介绍的不是石榴,而是——

生:娃娃。

生:小孩儿。

生:宝宝。

生:小姑娘。

师:是呀!在小作者的眼里,这满树的石榴,分明就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娃娃。它们喜欢热闹,还会咧开嘴——

生:笑。

师:甚至笑破了——

生:肚皮。

师:它们还有什么地方像娃娃?

生:急切。

生:扒开。

生:张望。

生:报告。

师:经这么一写呀,这满树的石榴就活起来了,动起来了,笑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五句,找找这种感觉。

[点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不应直白地告诉学生,而应通过反复朗读,巧妙引导,让学生去感悟、体会。这一教学环节正体现了这一教学思想。

(生齐读第3自然段)

师:同学们,石榴经过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现在已经成熟了,红黄相衬的皮长出了,晶莹透亮的子儿露出了。你们一定想尝了吧?

三、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师:(出示第4自然段)请大家轻声读读这第4自然段,体会一下小作者和石榴零距离接触以后,看到的是什么?品出的是什么?

(生自由轻声读第4自然段)

师:(出示填空)“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

般的子儿_____,______,______。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______、______的,顿时感到______。”读了之后,谁愿意来填一填?(生口头填空)

师:(相机板书:玛瑙紧偎红

白相间晶莹透亮酸酸的甜津津清爽无比)

师:(再出示第4自然段)让我们一起再读、再体会。

(生齐读)

师:小作者看得非常清楚,品得也很真切,不过,这只是他的感受呀。现在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个石榴,大家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然后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出示句式)“石榴圆圆的,像______,它的外皮______,剥开外皮,只见

般的子儿。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______的,顿时感到______。”

[点评]学生通过自己亲眼看,亲手摸,亲口尝,所得到的体验一定是独特的,所说出的话也一定是与众不同的。

师:谁愿意来说说?

生:石榴圆圆的,像个小皮球,它的外皮黄中带红,剥开外皮,只见珍珠般的子儿一个个挤在一起。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酸的、甜甜的,顿时感到清爽了许多。

生:石榴圆圆的,像爸爸紧握的拳头,它的外皮红红的,剥开外皮,只见银珠般的子儿一个挨着一个。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哇,凉丝丝的,顿时感到舒服极了。

师:刚才读的是课文中的话,现在说的是自己的话。写作,其实就是用我自己的手,写我想说的话。

[点评]课堂教学无非是教学生一个学习的例子。这一环节由照原文填空,到通过板书理清介绍石榴的顺序,再到通过学生自己看、摸、尝后填空,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都为下面“说水果”作了铺垫,提供了范例。

师:同学们,驰名中外的石榴园,让我们流连忘返;红黄相衬的石榴果,让我们爱不释手;晶莹透亮的石榴子,让我们垂涎欲滴。其实,在我们这块美丽而富饶的中华园里,还有许多名声远播的美味水果,岭南的荔枝、烟台的苹果、海南的椰子、吐鲁番的葡萄,等等。课前,老师让你们每人准备一种水果,现在请拿出来吧。

(生纷纷拿出自己带来的水果)

师:请大家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带来的水果。

(生说自己带来的水果)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水果介绍给大家?

(生上台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师生相机评议)

四、布置作业

师:请你把喜爱的水果画下来,并为它配一段解说词。

[总评]唐老师的这一节课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关注了学生的发展,是一节适合学生成长的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培养。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非常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者在每一个环节都注重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复习回顾,让学生自信地回答;检查朗读,让学生自信地上台;介绍水果,让学生自信地去说,等等,无一不在留意着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2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本节课真正体现了人本思想,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整节课,教者能够做到“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受、自主体悟。无论是复习巩固让学生自主上台读课文,还是学习新课中让学生自己操作电脑键盘,读感兴趣的句子,及学生亲口品尝水果,说独特感受等诸多环节,都充分体现着尊重学生,真正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3教育的和谐性得以呈现。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在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下进行,和谐的教育教学应该是踏雪无痕、润物无声的。本节课教者以尊重、信任学生为前提,并在每一个环节都着力落实这一思想,自始至终都能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建构的历程,这又呈现了和谐的教学过程。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生产许可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下一篇:毛邓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