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案例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案例(精选8篇)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案例 篇1

教学案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经验”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理论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怎样才能使数学活动最终服务于学生的数学理解、实践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下面选取《位置与顺序——前后》一课中一些典型活动作为案例,谈谈自己一些思考。

一、案例背景: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的第一课时。从学生熟悉并十分感兴趣的运动会这一实际场景出发,教材创设了在“森林运动会”中小动物赛跑等情境,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建立起扎实的“前后”位置概念,学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过程描述:

典型活动一:创设情境,感知前后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开始了,看,森林里可热闹了(课件)。动物们早早地布置好了会场,小鸟和长颈鹿鹿挂好了标语。首先进行的是跑步比赛。咦?弯弯的跑道上怎么没有运动员?你们想知道谁是参赛选手吗?

生: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样学生一下子被吸引,跃跃欲试。)师:请同学们看书,说出运动员的名字

生:(学生认真看书,仔细思考,勇于表达,不知不觉用前后知识把比赛描述地准确,精炼)

生:跑道上有小鹿、松鼠、兔子、乌龟、蜗牛 师:谁在最前面,它的后面谁? 生:小鹿跑在最前面,它的后面有小松鼠,小白兔,小乌龟,小蜗牛,蜗牛跑最后一名。

师:小松鼠的前面是小鹿,小松鼠的后面有谁? 生:小松鼠的后面有兔子、乌龟和蜗牛 生:„„„

师:跑步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大家想一想它们的顺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小松鼠刚才跑在小鹿后面,后来用力了,它会跑到了小鹿的前面。生:蜗牛虽然落后,但不怕慢,只怕站,所以它一直很努力,可能会跑到乌龟的前面。

生:小兔子又像以前那样骄傲,就可能落到乌龟后面,乌龟会再一次战胜小兔子

„„

(启发学生求异思想,激发学生想像力,学生在想像中尽情地体会前后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模仿喜欢的动物动作,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加油,为自己认为获胜的动物唱歌表示祝贺

(全班敲桌子伴奏歌唱歌曲《擂起大鼓》,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跑步比赛,学生获取知识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无穷乐趣。)

典型活动

二、花样练习,丰富体验 1. 面是谁?

(学生可自信可高兴了,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声音洪亮,表达准确)2.火眼金睛:

师:每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看教室里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生:教室里前面有黑板,流动红旗,作业本„„教室里后面有评比台,黑板报,清洁工具,听课老师„„

(学生仔细观察,生怕漏掉什么,这不仅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而且在活动中体验前后知识。)3:形体展示:

师:请同学们站起来,和老师一起伸出双臂,依次向左转动90度,看看你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师生共同体会位置的相对性)生:马上发现问题:咦,我们前面和后面怎么变了 生:大叫,我们换了方向。

生:我知道了,方向变了,前和后也发生了变化。真情告白:

师:同学们和睦相处,亲密无间。谁愿意按座位说一说:你的前面是谁?后

师: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了问题又解决了问题。我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前后是有一定相对性的。

(在活动中体验前后的变化,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4.快速行动:

师:哈哈动起来,听口令:向前跳,向后退,请XXX跑到xxx前面,请XXX站到最后一个。

生:积极配合,气氛热烈 5.老生常谈:

师: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的有关前后的事情 生:后门上车的乘客,请您从前门投币上车。生:骑车用好前后闸。

生: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下午放学,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

生:青蛙先长后腿,再长前腿。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生:预防手口足疾病,饭前便后要洗手。„„

(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生活中有关前后的知识可真不少。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6.用心思考:

师:我前面有6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几人?

生:用心思考,用喜欢的方式:排队,画图„„回答6+5+1=12人 7.世说新语:

《龟兔赛跑》中曾经失败的小白兔再一次向乌龟发起挑战,进行爬山比赛,以决输赢,谁能看图发挥自己的想像,编一个新的《龟兔赛跑》,说说谁又会得第一?

三、案例分析:

这节课,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分析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数学课要取得教学的成功,关键要教师认真贯彻新课改的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

在本案例中,我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很好地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数学。

经典活动一,通过播放音乐、出示挂图,粘贴动物,把静态的课本画面变成了动态的比赛过程,使得学生的童真童趣一下子有机会释放出来,如“老师,不对不对!小鹿应该在最前面,它的后面才是小松鼠,小白兔,小乌龟,小蜗牛”,“蜗牛虽然落后,但不怕慢,只怕站,所以它一直很努力,可能会跑到了乌龟的前面”,“小兔子又像以前那样骄傲,就可能落到乌龟后面,乌龟会再一次战胜小兔子”。敲桌子伴奏歌唱《擂起大鼓》,掀起学习高潮。

经典活动二,通过形体展示,师生两臂平伸依次转动90度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前后的意义和相对性。同时,教师把自己看成学习的参与者,在师生互动中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同时,通过“老生常谈,用心思考”的活动,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又广泛应用到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后,用经典的新故事《龟兔赛跑》为前后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学生在一次次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昂的热情,很好地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正常的6岁儿童能完全正确地辨别前后上下四个方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最重要地是了解学生已知道了什么,再根据学生原的知识状态进行教学。经典活动一,从学生富有个性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前后”的知识不但已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还能结合自身的思维方式说出具有人文气息的见解,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在本案例中,我没有对 “前后”多加讲解,而是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通过经典活动二的丰富体验及应用,使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得以总结和升华。真正在活动中体验数学

(三)重视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活动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好的问题一经出示做便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在本案例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如有意贴错动物顺序,这个隐形问题意在激活学生思维,“不对不对”,学生一下子被深深吸引;“请同学们站起来,和老师一起伸出双臂,依次向左转动90度,看看你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转动中体会位置的相对性;“我前面有6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几人?”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案例 篇2

师 :小朋友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来到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想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大家欢迎吗?

生 :欢迎。

教师在课件上点出孙悟空的头像,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的热情高涨。

孙悟空的头像边出现一组口算题 :9+1=10+2= 10+4= 10+7= 10+8=

师 :孙悟空想考考大家,看小朋友们以前学习的口算还会不会算。孙悟空给我们带来了几道口算题,小朋友们能又对又快算出来吗?

生 :能!

教师指名学生一一口算出得数。

师 :大家都算对了,孙悟空见没有难倒大家,又带来了一道难一点的题目,你们有信心接受孙大圣的挑战吗?

生 :有!

师 :孙悟空带来的难一点的题目是什么呢?请大家看屏幕。

教师出示主题图 :

师 :盒子里有9个红苹果,盒子外面有4个青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一题你们还会算吗?

生 :会,9+4=13,一共有13个苹果。

师: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 :拿一个放到盒子里,盒子里就是10个,外面还有3个,一共就是13个。

师 :为什么要拿一个到盒子里去呢?

生 :盒子里差一个就满了。

教师讲解“凑十”法。

师 :孙悟空发现还是没有难倒你们,又给你们出了一题,大家还会做吗?

生 :会。

先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填写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并用课件校对。

师: 孙悟空说你们太聪明了,又给大家出了两题,大家还想做吗?

生 :想。

师: 孙悟空说你们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学生,又出了两题,大家还想做吗?

学生被动地说出“想”,声音明显小了很多。

师 :做得又对又快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

学生似乎又有了一些积极性。

【问题分析】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恰如孔子所言 :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所以,当下的数学教师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上述案例中,数学教师创设了孙悟空进课堂的学习情境,这样的兴趣激发有什么问题呢?

(一)兴趣激发的短暂性

上课伊始,教师说 :“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来到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想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大家欢迎吗?”学生一看到孙悟空的头像,立即鼓掌表示欢迎,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兴奋不已。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是孙悟空头像+复习题,其次是孙悟空头像+例题,再次是孙悟空头像+巩固题,最后还是孙悟空头像+总结。一开始的口算题, 学生热情高涨,兴趣最浓,到学习例题时,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始逐渐消退,到后面的巩固练习,几乎了无兴趣。因为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孙悟空的头像,每道题目都说成是孙悟空出给小朋友们思考的,这样的兴趣是短暂的,维系不了多长时间。

不少教师为了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经常用一些物质奖励或设计一些游戏来吸引学生。刚开始使用这些方法时非常有效,但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就感到厌烦了。靠外在的形式激发的兴趣,这种兴趣不在数学本身上,所以它的功效会很短暂,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二)兴趣激发的浅层性

有效创设数学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但上述案例中,孙悟空的头像,只不过是个“摆设”,对激发兴趣的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题目”,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深层兴趣。

平时,我们看到许多课堂都有这样的倾向 :先创设一个所谓“情境”,再钓鱼式地引出要学习的数学内容,然后就将“情境”抛在一边,直接去教学“数学知识”了“。情境”其表, “灌输”其里,必然导致“兴趣”丧失。情境的创设不是课堂教学的“摆设”,不能只局限于表层,情境的创设要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兴趣激发”不只是 “点缀”一下,给教学过程加点“味精”。如果兴趣激发不能提高学生深层次的学习热情,如果兴趣激发不能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解决问题,这样的兴趣激发必然层次浅而低效。

【教学理解】

学生对数学本身发生兴趣了,这种兴趣才会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并受益终身。 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育中,要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挖掘数学自身的魅力上,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内在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喜爱学习, 并在喜悦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智趣,从而使学生形成乐于探究数学的良好品质。

(一)魅力之一 :数学的完美

历史上许多学者、数学家对数学的美从不同的侧面作过生动的阐述。普洛克拉斯早就断言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亚里士多德也曾讲过 :“虽然数学没有明显地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和数学完全分离。 因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研究的原则。”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 :“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人,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出数学的内在美。”数学家徐利治说 :“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字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上和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既所谓数学美。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关系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 还有数学中的奇异性等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

数学的完美,体现在方方面面 :美在她是探求世间现象规律的出发点,美在她用几个字母符号就能表示若干信息的简单明了, 美在她大胆假设和严格论证的伟大结合,美在她对一个问题论证时殊途同归的奇妙感受, 美在数学家耗尽终生论证定理的锲而不舍, 美在她在几乎所有学科中的广泛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像数学家一样去探索、去发现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统一美和奇异美,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美的享受,学生就会不断深入其中,乐此不疲地去欣赏美和创造美。

(三)魅力之二:数学的奇妙

有人说 :“数学真美好,十个数字颠来倒,变化无穷最奇妙!”的确,数学的奇, 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绝!它所蕴含的奇妙和奇趣,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相比的。

数学的奇 妙在于它 的规律性 , 比如12345679,这个数中没有8,叫“缺8数”。 将“缺8数”乘以3的倍数,马上就会惊奇的发现 :

12345679×12=148148148,是148三位一体重复出现 ;

12345679×15=185185185,是185三位一体重复出现 ;

12345679×33=407407407,是407三位一体重复出现 ;

……

再用“缺8数”乘9的倍数,它们的结果是同一个数字的重复。

人们已经发现各种各样非常奇特的数 : 完美数、音乐数、奇异数、魔术数……还发现运算中出现的数字山、数字塔、数字黑洞、 数字旋涡……

引领学生走进数学,如同进入一个奇妙世界,呈现眼前的尽是数、形变幻的奇妙景观,一个个“枯燥”的数字活蹦乱跳地作精彩表演,一个个“抽象”的概念娓娓动听地讲述生动的故事。数的变幻,形的奇妙,有的会令学生追根究底,有的会令学生流连忘返,有的会令学生惊讶感叹,有的会令学生拍案叫绝……

引领学生走进这个奇妙的数学世界,学生必将如咀嚼一枚橄榄果,品尝到数学的浓浓趣味,感受到数学王国奇妙之趣,使学生眼界大开,令学生惊呼 :“哇!数学原来是这么好玩有趣啊!”

(四)魅力之三:数学的思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支撑思维的则是数学思想。有了数学我们的思维会变得高效、 变得美妙。如,学习相遇问题后,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一道题目 :

一只蜗牛,每天它都待在一棵梧桐树下面。一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蜗牛便开始从树根向树梢上爬,它爬得忽快忽慢,甚至有时还停下来四处望望,或者躲避可能的危险,于是,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这只蜗牛终于爬到了梧桐树的树梢,在树梢上睡了一觉。

到了第二天清晨,也正好是太阳出来的时候,蜗牛又开始它的爬行计划,这次它是从树梢向下爬,它沿着昨天爬行所留下来的印痕,同样是忽快忽慢地朝向下爬,有时它也停下来望望, 或者吸食一点儿树汁,总的来看,朝下爬要比朝上爬轻松多了,所花费的时间也少一些,这样当太阳还没有落山的时候,蜗牛就已经爬到了梧桐树的根,也就是昨天它出发的地点。

问题是:在蜗牛上下爬行的途中,会不会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点:蜗牛第一天上树经过这一点的时候,和蜗牛第二天下树时经过这一点的时候完全相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较为简单的办法便是运用数学的假设思想,把第一天的情形和第二天的情形重合为一天蜗牛变为两只。它们分别从树根和树梢同时出发,沿着同一条路相对爬行,两只蜗牛肯定要在中途相遇,相遇的那一点就是问题的答案。数学思维方法是不是太有魅力了?

自古以来,人们常把解决数学问题看成是对于人类智慧的考验。因为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正是数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而思维能力乃是智力的核心。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数学学得好的学生,人们常夸他们“聪明”、“头脑灵活”也正是这个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发挥这一特点,用好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思维,让数学思维的火花时时迸发,学生的思维波澜起伏,不断体验到挑战的成功, 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数学知识,更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

(五)魅力之四:数学的应用

数学是一 切科学的 工具 。 华罗庚曾 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价值的精彩描述。科学愈发达,需要的数学工具就愈多,哪里有 “形”,哪里就有“数”,哪里也就少不了数学。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 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数学如此广泛的应用魅力,能吸引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内在需求。

平时的数学教育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魅力。还可以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 在生活中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真实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数学应用的魅力。

数学教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努力营造具有“应用”氛围的数学课堂,变数学练习的“机械演练”为“生活应用”,根据实际情况,恰当提出任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和机会。

经常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应用的价值,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数学 篇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 “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1]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去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逐步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感悟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识,在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的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那么,怎样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数学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 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和感悟数学

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动手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和折一折等数学活动中获得来自感官和知觉的直接感受,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

比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一课中的“射线和直线”部分时,多数教师是按照教材文本编排,由复习线段引入,回顾线段的特征。接着课件出示有关射线的场景图,学生观察一番后,教师随即画出射线,通过与线段对比,概括出射线的特征。同样的方法再去认识直线的特征,最后通过填表比较这三种线的异同并完成一组判断检测题,结束本段学习任务。这样教学虽然也能使学生掌握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但学生对射线和直线的认识还是肤浅的,没有真正完成对“线”的整体知识建构。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数学活动开展得不够充分,学生经历操作、体验和感知的过程缺乏深度和广度,学生的空间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而,笔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以下四个数学活动:一是观察“找一找”。让学生先找出屏幕上物体中蕴含的线,接着把它们分成直的和弯曲的两类,然后再找出身边和生活中一些直的线,突出“直”的本质属性,为后续探究做好铺垫。二是动手“指一指”。同桌互相指出这些直的线是从“哪里”到“哪里”,然后再把这些直的线在指一指中又分成三类,一类是有始有终,一类是有始无终,还有一类是无始无终,为感知“端点”这一本质特征打下基础。三是分析“比一比”。学生再次观察、比较,找出这三种线相同点都是直的,不同点是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由于端点不同,长度也会不同,线段有限长,射线和直线无限长,射线向一段延伸,直线向两端延伸。四是研究“画一画”。先让学生思考、研究,怎样画才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你表示的是哪种线,如何才能把三种线的特点清楚地表示出来。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悟出之所以这样画,仅仅是为了区分,只是一种符号,进而体会到符号化为解决问题带来的方便。通过“找线”,学生使所学知识与已有经验建立了联系;通过“指线”,学生感受三种线的本质区别;通过“比线”,把三种线的特征从具体的线中抽取出来;最后通过“画线”把三种线的特征表示出来,完成对“线”的整体知识建构。[2]

二、 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和感悟数学

自主探究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探索,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

如教学“哥哥和弟弟共有邮票48枚,哥哥的邮票比弟弟多6枚。哥哥和弟弟各有邮票多少枚?”这一和差问题时,有的教师是先让学生自学,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本中有哪些公式,随后让学生直接运用“(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等公式去尝试解决和差问题,但学生遇到题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未知量时就无从下手了。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去解答和差问题,只是生搬硬套,直接利用公式,没有真正领悟其中的算理。笔者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首先让学生认真审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同时请学生动手操作、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很直观地看出,把表示弟弟的那条线段补上相差的部分,就与表示哥哥的线段相等了,或者把表示哥哥的那条线段去掉相差的部分,就与表示弟弟的线段相等了。学生通过分析很自然地抓住了问题解决的实质:这类题目就是要找到标准使他们一样多,然后通过平均分求出答案。最后再让学生回头反思解答过程,归纳、概括出这类题目的特点及解答方法,和差问题的特征和相应的解答公式就会很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了。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慢慢体验和感悟,面对要解决的问题,创造出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方案。

三、 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重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并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相应的一些实际问题,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巨大作用,从而进一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中的“平均数”一课时,有的教师是直接让学生去求男生和女生两组的平均数,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算式,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先合后分”,最后通过在条形统计图上“移多补少”验证平均数是否正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掌握了“平均数”的求法,而没有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的道理。笔者在教学这节课时设计了“制造冲突→产生需求→解决问题→体验感悟→问题解决→内化升华”这一主线让学生展开数学活动。首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出男生和女生两组比赛套圈的场景,看看谁套的准一些。第一次两组各挑1名选手进行比赛,学生通过辩论认为一个人不能代表一组的整体水平;第二次男生组4人全上,女生组也上4人,有的学生认为这样比赛太不近人情,因为女生组还有1名未上;于是第三次让男生组4人、女生组5人全员参与比赛。这时给学生制造出两组人数不同,无法进行比较的认知冲突。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出怎样比较才能公平的心向需求。思考之后,不少学生想到了借助平均数来解决这个问题,随后笔者再次把问题抛给学生:那怎样求它们的平均数呢?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决了这个问题,接着让学生比较平均数与这组数的关系,学生结合“合并求和”的算式以及“移多补少”的图形,通过分析、讨论、交流,体验到平均数介于这组数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感悟到平均数代表这组数的整体水平。笔者这时再次联系生活实际:小强身高145厘米,他到一个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池塘里游泳,会不会有危险?有的学生认为145厘米大于110厘米,不会有危险;大部分学生能结合平均数的意义,认为有危险,因为平均水深110厘米,说明可能有的地方水深不到110厘米,有的则要超过110厘米,甚至要高于145厘米。还有的学生想到了河边插平均数这样的警示牌不科学,容易给人造成误会,应该变成:“河中水深,注意危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既使问题得以解决,又内化了对平均数的理解。

总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乐趣,感悟数学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江黎明.突出本质 经历再创造[J].小学数学教师,2015(11).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 篇4

镇海区长石小学 叶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对自己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数学思维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舞台。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资源,激发兴趣,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一、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数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做游戏、模拟表演等,使学生全身心地置于数学活动环境中,增加实际体验,切身地感受数学。如学习“认识位置”单元中认识第几排第几个,我组织了这样的游戏活动──“猜猜好朋友是谁?”即一名同学说出好朋友的位置,其他同学猜出他的好朋友是谁?然后改变方式,“猜猜好朋友在哪里?”即一名同学说出好朋友的名字,另一名同学指出在几排几座。再如,学习人民币的知识后,我创设了模拟超市的情境,孩子们喜欢的商品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几个货架上,商品下面标好价钱,学生们分组活动。每组选一人为售货员,其他人购买商品。买一种应付多少钱,可以怎样付钱;选两种商品,算一算应付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数学。

二、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严格的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学生也许会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的、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认知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对知识才会有清楚、准确的认识,例如学习“认识物体”一课时,学生对立体 图形的认识比较抽象,因此,可以让学生用一些立体形状的积木搭一搭,产生学习兴趣,然后让他们在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比一比、分一分、认一认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体验到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的初步特征。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感悟而获得的新知识是最清晰、最深刻和最难忘的。再如,学习“对称”一课,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了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之后,我安排了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然后画出对称轴。学生在折、剪、找、画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到:对称图形两边的大小、形状、图案等都一样,对折后完全重合在一起,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操作性的体验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在“做”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体验中获取新知,从而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给学生学习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发展、自由想象,要努力挖掘、拓展教材内容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再创造”活动中深刻体验数学。如我在上“解决问题”这节课时,我先出示了“操场上”的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一会儿就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说:“我看到了小朋友在跳绳”;有的说:“操场上有老师,有男同学、女同学”;还有的说:“有的小朋友扎辫子的,有的小朋友不扎辫子的,有的小朋友还戴着眼镜呢”;„„学生观察得很仔细,说了很多很多。然后,我问学生:“根据主题图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又提了很多的问题,有的问:“女生有几人?”;有的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有的问:“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还有的问:“梳辫子的同学比不梳辫子的少几人?”„„最后让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兴趣更是高,纷纷表示了自己的解题过程,有的说:“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先数学生,再数老师,这样就知道了一共有几人”;有的说:“我是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比,剩下了2个女生,就知道了女生比男生多2人”;还有的说:“我是算出来的,5-3=2(人)”„„。在这段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我惊讶的是,学生观察如此细致,想象力如此丰富,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了,那一双双争先恐后高高举起的小手,充分释放了每一位孩子的潜能和才华,使他们在问题情境、实践活动、小组交流进行探索性学习,从事“再创造”的学习活动。

实践证明,参与活动越充分、越主动,所获得的体验也就越深刻、越丰富,越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此同时,学生在“再创造”活动中享受乐趣,体验成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为交流学习的亲密伙伴,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3)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巧妙地运用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在交流体验中共同提高。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例如,在教学“10以内各数的认识”时,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阐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出家里的电话号码和门牌号码各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让他们说出教室里有几扇门,几个窗户;说出自己书包里有几支笔几本书;家里有几口人,几个大人,几个小孩。他们完成这些题目时,兴致特别高,大胆踊跃地进行交流。孩子们在交流中体验到数学的存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通过交流家里的电话号码,知道了由于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构成的电话号码也不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领悟了数学的奥秘。

三、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生活当中。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会更加生动、真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例如:学习“分类”一课时,我布置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整理书包。第二天上课让学生汇报整理书包的方法和理由。有的学生说:“我是这样整理书包的,把大的书、本放在下面,小的书、本放在上面,这样书包里非常整齐。”有的学生说:“我把语文的书和本放在一侧,数学的书本放在另一侧,这样拿起来非常方便。”还有的学生说:“我的书包有两个兜,我把所有的书都放在大兜里,所有的本都放在小兜里,这样东西好找。”„„这样真切地体验,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分类的意义,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及灵活性,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好数学乐趣无穷。

四、在拓展时空中延伸体验。

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必须拓展时空,延伸体验。数学学习的时间不限于上课时间,数学学习的空间不限于教室。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将数学内容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引向综合性学习,真正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学习“元、角、分的简单计算”后,我发现很多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因为计算时还要用到单位间的换算,学生对于人民币之间的换算缺乏感性认识,掌握较差。于是我就组织了一个小小商品交易会,让学生把家里不用的玩具、生活用品等标上价拿来,让学生自由买卖,学生有的买有的卖,好不热闹。在这个过程中使教材内容得到了延伸,学生对人民币的使用有了感性的体验,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而且使学生在联系生活中体验了“用数学”。还比如学习了《简单的数据整理》后,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到校门口统计各年级买零食的人数或统计自己村里使用的交通工具等,通过统计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相应措施。这样在实际应用中,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此外,教师应该少布置“死”作业,倡导布置学生爱做的活动性作业、开放 性作业,让他们在新的时空中不断地体验到数学的存在,从而提高数学意识。总之,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过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张维忠 徐洪萍 景清华

21世纪的数学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小学数学教育 小学数学教育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案例 篇5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越来越重视。为了提高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老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即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们学习生物的主动性。高中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为此老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采取体验式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高中生物;体验式教学;策略

体验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运用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还原和再现,运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枯燥的生物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让生物课堂的教学生动有趣,促进学生们的学习,加深学生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些生物知识点非常的抽象,如果是让学生们直接理解,非常的困难。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为了让抽象的知识容易理解,并深刻记忆,老师要注重体验式教学方式的运用。通过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拥有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下面我简单谈谈高中生物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们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沉重的学习氛围容易让学生们感到压抑,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们主动地前进。所以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老师要重视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通过一个小视频或者实验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老师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学生们毫无压力地进行学习,这样便能够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们学习生物的热情。在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师生平等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有意识地和学生们多进行交流,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对学生们的了解,从而添加学生们感兴趣教学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生物的教学。为了更好地落实体验式教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们应有的权利,允许学生们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以质疑老师所讲的内容。但是老师要维持好课堂的纪律,例如,学生们提问的时候必须有秩序,每个人都要举手回答。这样允许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的方式有利于老师及时发现学生们的问题,并且及时地进行解答。并且,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们体会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们拥有前进的动力,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创设情境进行体验式教学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是实验体验式教学方式的主要途径。情境教学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欢迎,所以老师要注重创设情境,促进体验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要能够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合在一起进行情境的设置,促进体验式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讲《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联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情况将生物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们主动地进行问题的解答。如“为什么你们在吃了一些比较咸的食物之后非常容易感到口渴?”“为什么人们在夏天排尿比较少,可是在冬天却比较多呢?”“为什么运动员在剧烈运动之后需要补充无机盐,补充无机盐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基础,以学生们的亲身体验为素材,进行生物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们有一种好奇心,并且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生物课堂的学习中来,从而提高生物的学习质量。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w教学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产物,多媒体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微观的如细胞等放大成形象可感的展现出来,也能够让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有条理,便于学生们的理解与记忆。多媒体教学也是体验式教学的一个体现,所以老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生物进化方面内容的时候,便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生物的进化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并且进化过程中的每一个时间的变化都比较细微,不容易被发现。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到生物进化的过程,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生物进行还原。然后通过多媒体视频或者图片用拉镜头等方式播放,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生物的进化过程,更加清晰地了解生物进化的特点。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声音与画面的结合,让学生们更加真实地体验到生物进化的过程,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通过场景还原进行教学

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一种亲切的感受,如同亲身经历一般。在高中的生物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已有的条件通过模拟场景的还原,和学生们一起进行知识验证。通过还原场景,让学生们亲眼见到神奇的画面,从而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们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光合作用》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两盆绿色植物,将两盆植物都放在相同的透明容器中,然后将其中一盆植物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另一盆放在有光线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用一根点燃的火柴去验证它们的不同。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亲自去进行验证,通过让学生们亲自进行结果的验证,从而激发学生们生物学习的欲望。我们会看到黑暗环境下装有植物的容器使得火柴熄灭,而具有光线下装有植物的容器使得火柴继续保持燃烧的状态。通过现象的对比推断出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通过这小小的实验,老师可以对不同的现象进行逐步的分析和解释,利用学生们实际观察到的现象,进一步引出课堂教学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老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记忆,并且更加具有说服力。

为了更好地将体验式教学方式落实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老师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反思。老师要想尽办法将体验式教学工作高效地落实下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并且结合情境进行教学,促进学生们的学习,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辛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杨发换,曹能.浅谈体验式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旬,2016.[3]赵木玉.高中生物教学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4]孙丹华.基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7.作者简介: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案例 篇6

聂亲扬

内容提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品德与生活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更加倡导体验式学习方式。本文依据体验活动的特点,研究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提出“关注儿童,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创设体验活动的情境;关注现实生活,打造生活课堂,由“说教道德”走向“体验生活”; 关注体验活动中的生成性问题,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关注教学资源,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广辟体验活动途径”四大教学策略。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体验活动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通常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使得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系统的决策和设计,包括指导思想、实施程序、操作要领和效用评价等。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是指根据品德与生活教材特点及学生生活实际,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创设特定的课内教学、课外活动的情境,设计并实施适宜教学行为技术和程序,不断调整、优化教学过程,增进学生积极的感受体验,促进品德内化、知行统一的决策及其操作经验。

一、实施体验活动教学的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呼唤

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把人类积累的丰富文化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素质、才能、智慧与品德,促使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教育的内化不能靠强迫,而是要通过个体的体验活动才能实现。在教育活动中,没有体验就没有内化,没有内化就没有发展。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体验”为核心把教育目标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提出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元的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要求的宗旨是呼唤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学习”、“体验教育”。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需求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他所呈现出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富有童心、童趣,为儿童所喜欢、所需要。同时,教材力求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时教和学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2]课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体活动或游戏为载体,积极的引导儿童的发展。

分析课程标准里的目标得知,目标分为三类: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以及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目标是主要的。这些目标,除了价值观以外,是不能用理性的教导来灌输的,而且理性灌输价值观的效果也不会好。那么学生如何达到这些目标呢?体验。情感是需要学生亲自去体验的,只有学生自己体验到的情感对他来说才是真实的,情感体验决定态度,决定价值观。正如朱小曼教授所说:“体验作为情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用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3]因此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去体验,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体验创造环境、创造适合儿童的体验活动。教师设置什么样的活动,学生就能够体验到什么样的情感。在这样的活动氛围中,教师给予学生的是更多的独立体验、自主思考和决策的权力,而且也只有学生自己体验过的情感才是深刻的。

二、体验活动教学的界定

首先是关于体验教学的理解。“体验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体验教学就是以学生体验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教学。什么是体验呢?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教育学上讲,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和验证。它既是一种活动,也指活动结果。作为一种活动,指主体亲历某件事(包括心理上的亲历和参与实践经历)的全过程;作为活动的结果,是指主体通过“亲历”所获得的认知和情感。

其次关于体验活动的理解:体验活动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它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活动学习程序,让全体学生在“体验感知、体验感悟、体验思维、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合作、体验实践、体验创新、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慧,积累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树立较强的学习、实践、创新的自信心。它可以是假设情景的体验,比如讲故事,角色扮演,问题情景,阅读感悟,等等。还可以由主渠道延伸到课外生活之中进行实践体验,如主题调查,自主设计,爱心行动,等等。这类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关注自然、社会、以及他人,思考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

三、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

实施体验式学习,进行体验活动教学,关键是教师要用“心”去创设或捕捉有意义的情境,并不断引领、促进学生也用“心”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不断体验,生成意义。那在体验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创设和捕捉体验情境?如何引领学生用心地进行观察与反思呢?在此,结合自己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有关实践,谈谈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

(一)关注儿童,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创设体验活动的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而这种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来自教学中情境的渲染,来自学生内心真实的体验。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因此情境创设必须以情感为出发点,以鲜明为落脚点,以学生的体验为支撑点,最终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实践活动中去。

1.游戏活动。

对于一二年级八九岁的学生来说,游戏活动是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促进儿童积极参与教学,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游戏形式要多样,游戏内容要有针对性,游戏情境要小,适合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堂范围进行。

例如《做游戏守规则》一课,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课始我安排了掰手腕的游戏。“大家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要通过掰手腕的游戏,比一比谁的力气大。”“同桌的两个同学为一组,准备„„”还没等我宣布开始,同学们就早已意见满堆。“不公平,他是男同学,我是女同学,肯定比不过他”“您看,他都站起来了,胳膊抬得太高了。”见此情景,我马上引导“那怎样才能让比赛公平呢?”“咱们得定个规矩,男生和男生比,女生和女生比”“胳膊肘不许抬起来,都放在桌子上。”“不能用两只手”„„就这样,我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入手,通过不平等游戏的设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主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已有经验,在亲身参与的游戏中,真切的体验到了游戏规则的重要。

游戏教学很符合孩子的心理,操作上简单易行,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情境中,所有的道德认知,不是教师说教形式的简单传播,而是通过学生参与生动的游戏自己体会、感受获得的。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的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对于一二年级小学生来说,这种表演活动,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可促进他们在入情入境的亲身参与中获得体验。

进行角色扮演教学时,关键是让学生真正与角色融为一体,促使学生从内心有所感有所悟。教师首先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为只有对外界事物具有较丰富的深刻的经验,儿童才能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充分想像和创造;其次,要让学生清楚将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体验什么,以唤起相应的认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例如:在教学《我来帮助你》一课时,学生知道应该帮助残疾人,但并不能真实体验残疾人的不便,不能感受残疾人想得到帮助的需要以及被帮助后的温暖心情。因此,教学中,我创设了学生扮演盲人取物的情景——一位学生蒙上眼睛,摸索着走到讲桌前,在众多的物品中,取回大练习本。这个过程,虽然不是人人扮演盲人,但通过身临其境的看“盲人”在反复触摸中,辨别方向,辨别物品;学生内心也能真切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和艰辛,从而产生同情心。这时在让他们述说帮助别人的事,会有感而发,为真正帮助别人而感到高兴。

3.媒体渲染。

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鲜活的、声形并茂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情,进入角色,从而唤起、激发其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

例如《生活处处有规则》一课,我针对农村学生交通知识相对匮乏这一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及能制作动画的特点,制作了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的课件:首先出现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等交通标志图,当学生介绍某种交通标志或设施时,点击此处,屏幕出现该种标志或设施的字幕,同时传出“交通信号灯,对啦!”、“行人护栏,对啦”等声音,给学生以鼓励。在这种形象生动的情景中,各种交通标志和设施不再枯燥、呆板和难以认识。在述说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时,我播放了典型的交通事故事例,看着鲜血满地,亲人痛哭的情景,学生幼小的心灵被深深的触动。从而使他们初步体验、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而且印象很深,不容易忘记。

从上述几点,我们可以看出,体验活动式学习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符合学生心里特征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这个情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模拟的,使得学生可以置身于实践情境中,以亲身的经历,获得感性的认识,生成丰富的体验,又以情感为动力,在反思中深化和升华为理性知识。

(二)关注现实生活,打造生活课堂,由“说教道德”走向“体验生活”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就像《新课标》中所指出的:“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提取和开发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打造生活的课堂,不断丰富和推进体验活动的进程,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体验、感悟。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唤醒参与体验的意识。

生活本是体验的沃土。为了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应该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点,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只有让孩子们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他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获得真情实感。而这种对生活产生的真实情感是我们教师无法通过自己美丽的言辞强加给学生的。

例如教学“看望春天”这一主题活动时,为了有效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观察周围植物的变化中,感受春天的到来。我将课堂“搬到了”校园里,花坛边、草坪上、大树下,孩子们或看或闻或摸或采,完全融入了美好春天的校园。通过课上带领学生观察玉兰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闻花的香味,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捡花瓣,捡花托,用各种形象地比喻,表达着自己的认识。学生手指着花托,“这个毛茸茸的,像个小刺猬”“我看像小船”“我看像棉被,包着花瓣,怕花瓣冷”“我说他更像妈妈的肚子,花开了,就象小孩从妈妈肚子里跑出来”

正是这种源自生活的观察,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在积极的情感投入中,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体验到生活的美。

2.链接以往的生活,从已有经验中获得体验的快乐。

体验是以经验为基础,是对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越。“是以主体认识过程中和心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内容为对象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5]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儿童不是一张没有描画过的白纸,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先前的经验是他们进行体验学习的快乐源泉。

如教学《和动物做朋友》一课,我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创设了趣味盎然的导入活动。首先在每组的桌面上,摆好写有各种动物的谜语卡片和头饰。“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好,下面就请你快速的猜出你们组卡片上的谜语。”“你猜到的谜底是什么呢?请你戴上头饰,告诉周围的同学。”“哈哈,看看我们都变成什么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动物王国,去认识了解我们的动物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在非常轻松快乐的活动中,走进动物的世界,从而为下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寻求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提升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在这种参与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体验学习的乐趣。

3.关注现实生活,在体验中内化道德品质。

鲁洁教授在《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一文中强调:“课程以儿童现实的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是儿童生活的锤炼。”可见,德育走进生活不是无条件的迎合生活,而是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儿童生活。要“让儿童现在生活得河流里,注入他们未来生活的水流,要把我们藏匿在遥远地方的教育目的的种子移植到生机勃勃的儿童生活的心田。” [6]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生活经历,聚焦现实生活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道德反思,促进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由感知生活经历上升到形成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从而在体验中内化提升道德品质。

例如在教学《节约每一滴水》时,我首先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让他们说一说生活中水有哪些作用?在学生畅谈水可以洗衣做饭种花浇地生产做工后,我将话题一转“可你们知道吗?地球上能被人类利用的水资源非常有限。”接着出示课件“一桶水与一勺水的对比”在学生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之际,再抛出“可生活中却还有人在浪费水,你都调查了解了哪些现象。”此处的“生活”事例,叩击着学生的心灵,他们为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感到强烈的愤慨。那么接下来的节水教育就顺理成章的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真正言为心声。

在上述课例中多次呈现生活,聚焦现实,但每一次生活事实的呈现,都能给学生带来深层次的体验,使他们感触水的宝贵,节水的重要。可以说,课堂上的生活再现,是引领学生真正体验感悟提高的过程。

(三)关注体验活动中的生成性问题,捕捉最佳教育时机

课堂是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体验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论是学生置身在生动的表演、游戏情境中,还是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学生都将从全身心的投入参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也正是在这种体验中,会有思想火花迸发,会有思考性的智慧问题产生。因此,我们应善于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把那些蕴涵着闪光点、生长点、转折点、链接点,哪怕微乎其微的生成火花,进行挖掘、开发、引申、利用,从而使体验活动中的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

1.突发事件,巧处理——转不利因素为积极情感的生成。

生活是多变的,课堂是随机的,作为教师不应该拒绝体验活动中生成性问题的出现,更不应该避开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珍视这些真实的问题情结,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解决真实问题的根源。

例如一年级《老师 您好》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怀与爱护,激发爱老师、尊敬老师的积极情感,我安排了“我是小老师”的表演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中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扮演老师的角色,通过表演,体会老师的爱。然而就在学生的表演中,问题出现了。一位小男孩瞪着眼大声说:“谁在爬墙,赶快下来。”惹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起来。在尴尬中,小男孩不知所措,我也紧皱了眉头。显然这是一个反面事例,老师强硬的语气,让男孩至今记忆犹新。如果抛下问题,那则失去了让学生在思考中寻找师爱的体验机会。于是,我顺势利导:“呵,好厉害的老师呀!他是谁?为什么大声喊你?”“我爬学校的小矮墙,体育老师发现了,他喊我,我好害怕。”“爬墙多危险呀!”“摔伤了怎么办?”没等我说话,同学们中已经有了轻声的议论。接下来我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危险情景,体验老师严厉的语言中所包含的爱,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老师工作中的严厉。就这样,把突发的不利因素,转变成了积极情感的生成。可以说,体验活动中的突发事件,犹如催化剂,只要我们善于调配,它将有利于深化学生的体验感悟。

2.观神情,听心声——从表情中激发袒露内心情感的生成。

情境是滋生情感的土壤。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学生或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或感动在真实的故事讲述中,或在游戏活动欢悦,或面对展示的图片沉思„„在情境中,学生体验着感悟着,有时他们会皱紧眉头,有时会啧啧称赞,有时会抽泣,有时会惊叹。所有情感的流露,都应是课堂生动而真实的生成资源。教师应在观察学生神情、倾听学生心声中,进行引申,释放儿童萌发的那份真诚。

例如在教学《节约每一滴水》时,当多媒体展示出因缺水而干裂的土地图片以及人们用渴求的目光关注着从很深的井下打上的一点清水的图片时,我清楚地看到了孩子们睁大的双眼,听到了“啊„„”的惊叹。我没有让这份宝贵的情感一闪即逝,而是给予学生袒露心声的机会,让他们说说为什么惊叹——“我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缺水的地方”“那些庄稼真可怜,那些人喝不到水多难受呀”“水真是太少了!”„„正是因为有了老师关注课堂中生成的那份情感,才有了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

3.关注个体,引起共鸣——在对话引导中升华情感。

真正的心灵成长,并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唤醒与生成,它是主体原有情感体验与基于不同生活环境而形成的新体验之间相互撞击的结果。课堂上,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学生受自身经历与感悟能力不同的影响,他们所体验到的情感、内心受到的冲击都不尽相同。作为教师,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通过对学生中优质资源的挖掘,通过对话引导,引起共鸣,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与认知。

例如教学《我家的故事》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心血,培养孝亲敬长的情感,我在学生课前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安排了“讲讲我家的故事”。就在很多孩子高兴地讲着爷爷奶奶怎样把好吃的留给自己,怎样天天接送自己时,一位小男孩站起来说到:“我的爷爷生病后不能走路了,每天中午放学时间,他都从窗户往外看,听到我的脚步声他就开始呵呵的笑,看到我他就拍拍玻璃,我爱爷爷。”多么真挚的亲情的流露啊!我顺势引导:“他为什么爱自己的爷爷,他的爷爷并没有在吃、穿、用方面表现出对他的爱呀?”“因为他爷爷不能走了,还天天惦记着他。”“他爷爷趴在窗户那等他放学,肯定一上午都在想着他”“老师,等人的时候最着急了,有一次我放学出来晚了,我奶奶在校门口,看见一个出来的小孩就问,最后奶奶都到教室来找我了。他爷爷不能走路,天天盼它早放学,他爷爷多爱他呀!”此时间,由个体的独自对老人关心爱护的体验情感,已经弥漫到了整个课堂,充斥到每个孩子心间。所以说,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捕捉、点燃学生个体中内在的情感,要让那些善于表达的、有不同生活亲历体验的学生事例,释放为带动全体进行情感体验的火花,在思维撞击中,升华成深层次的群体情感体验。

(四)关注教学资源,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广辟体验活动途径

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不论是课程内容还是实施课程的时间与空间,都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因此关注儿童身边的教学资源,便于寻找有效的体验活动途径。

1.亲近土地,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劳动的美德。

农村,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在农村的儿童,对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十分熟悉,对四季的变化体会十分细腻。把农村田间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深入果园、田园、林中、溪边,亲身投入拾麦子、掰玉米等实践性课堂中,可使他们在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中感悟美德。

例如我校充分利用教学楼后的学农基地,组织学生亲手种植蔬菜、大豆、玉米,学生在栽秧、点豆、施肥、浇水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同时在收获的过程中,感受到付出的快乐。尽管学生年龄小,干活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菜秧拿折了,土埋深了,拔草时被虫子吓着了,但正是这些令他们惊奇的、高兴的事情的发生,给予了他们一次次欣喜的体验。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感受到粒粒借辛苦的真谛!这是课堂上讲授所不能给予的道德认识。

2.亲近邻里,在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中体验真情。

心灵世界的教育不能靠“灌输”,也不能靠“塑造”,只能在实践参与中、在亲情体验中、在自主感悟中,才能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

农村与城市相比,邻里相见更容易关系更和谐,在人与人交流中,体现出淳朴的乡情。因此,在进行“心中有他人”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生活观察中,采访调查中,体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自己亲身经历的“父母不在家,到邻居家等待”“邻居有好吃的拿给自己品尝”“生病了,邻居到家看望”等事例中,挖掘学生的内心体验,以他们与邻居相处获得的快乐为中心,推广辐射到社会生活,使他们知道生活中还有更多的他人存在,人与人相处时,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才能更快乐。

3.亲近特产,在为家乡自豪中体验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一二年级的学生,受年龄特点的制约,他们往往对具体的、感性的、摸的着看的见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的时候,就可以把“爱”的教育,渗透到学生身边的事物中,特别是能代表家乡的土特产,让学生在调查搜集中了解土特产,在课堂汇报中热爱土特产。因为土特产不仅是家乡推出打造的品牌,同时,土特产也是家乡的象征。例如,平谷被称为“桃乡”,平谷的大桃享誉北京市,更传播到海南,大桃成为传播平谷文化,传播平谷形象的使者。课堂中,随着音乐“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播放,随着彩霞般桃花、丰收的大桃采摘情景的展示,学生由衷的感到家乡的美。接下来,学生开始汇报自己采访的关于桃乡的趣事,深深体验到家乡人民的勤劳。这样,由物到人,到生活成长的地域——家乡,情感一步步加深,寓意也逐步深刻。

四、总结提升

体验活动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过情境与活动的开展,促进主体在亲历体验感悟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活动的实施,可使学生在亲自参加实践,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获得有关的体验和认知、情感的发展,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做人的道理,提高服务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另外活动教学构建在“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和主体性教育原则的理念上,着重研究教育过程中主体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运用体验活动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提升道德认知。

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 篇7

一、创设情境中引入体验

心理学理论表明:个体的动机、情感、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及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影响。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生动有趣、适合学生水平的现实情境。情境的创设和课堂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之成为学习的内驱力;也能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使空洞的缺乏生机的知识鲜活起来, 从而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真心实意地为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心灵相融、民主交流的良好数学课堂气氛, 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适合学生水平的活动, 以便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的情境中体验。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 我先列举了常用的百分数, 接着让学生说说平时见到的百分数, 然后出示一组与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百分数:世界淡水占水总量的2.5%, 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目前只有0.3%为人类所利用。以“怎么看出淡水资源的珍贵”为题, 引导学生探究百分数的意义。教学中, 我注重教学情境与学习者的交互作用, 让学生看录像、读课文、展开讨论。学生不仅经历了百分数的产生、建模到应用的全过程, 而且体验到了百分数的应用价值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二、自主探索中经历体验

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中,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 数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 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 使学生有探索、交流、操作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 让学生在有现实背景的探索中产生体验, 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 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如教学“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时, 我要求学生准备纸、尺、剪刀, 出示了这样的问题:将边长1厘米的18个正方形银片组成不同的长方形装饰品, 可组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种面积大小怎样?如果用金线装点四周, 哪种用金线最短?从中总结出怎样的数学规律?根据数学提出的问题, 学生动手、动脑、比较、分析, 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索活动之中。他们有的用剪刀剪出18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然后将它分段拼成几个长方形;有的用笔在纸上画成18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组成长方形;有的用测量过的纸反复折叠, 折成几个长方形。学生们亲自体验,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拼成几个长方形后再继续探索并得出结论:每个长方形面积相等;宽度多一点的长方形四周花的金线最短;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缩短、宽增加, 它的周长就越短。通过观察、操作、演练活动, 学生能发现探究对象的某些特征及与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 深刻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三、在相机点拨中获得体验

数学教学活动应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 给学生更宽广的自主探索的空间。但一个班的学生不是在一个水平上, 其基础、能力、思维都不尽相同, 不少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碰到过不去的“坎”。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必须因势利导, 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根据学生的发展, 激活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进经验,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 思想碰撞, 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启发学生质疑, 并根据学生不同情况相机点拨, 这样不仅解决了疑难, 而且达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

例如, 教学“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时, 我带了卷尺, 学生也带了米尺、绳子、笔和本子, 大家一起来到一个花圃基地。花圃基地中间一块正方形的苗圃是引进的优良种苗, 我要求学生帮忙算一算:苗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们仔细观察后, 各自开始了测量, 沿着苗圃的四周, 有的用步测, 有的用绳子量, 有的用米尺量, 还有的用卷尺来测量。学生们经过一番测量后, 开始了计算。不少学生充分运用已经学过的“正方形周长=边长×4”的知识求出周长, 然后用“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得出正方形的面积;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对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比较模糊, 公式还不熟悉, 老师及时提示大家注意不要忘记中间那块种苗基地的地形及周长与边长的关系、边长与面积的关系, 根据实际相机点拨, 使学生在倾听、质疑、交流中豁然开朗, 懂得正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师的相机点拨使这部分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进行数学思考, 悟出了其中道理, 很快解出了这道题。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数学学习, 教师联系实际适时点拨, 使人茅塞顿开, 启迪数学思考, 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教学评价中丰富体验

评价是教师重新反思, 改进教学, 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 评价必须坚持“以学论教”。在教学中,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又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更要将“结果”与“过程”统一,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 说了些什么, 想到了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 充分发挥激励功能。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索取知识、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过程, 评价中,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予以评价, 使他们各得其所,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

如在学生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后, 我开展了一次这样的活动:苑前中心小学图书室买回了一批新书, 科技书200本, 连环画124本, 文艺书是科技书和连环画的4倍, 让学生算一算, 学校这次买回新书多少本?要求学生将答案写在答题板上, 抢答举牌。学生按照要求读题目、找问题、分析推理, 用不同的方法解出了这道题, 并用纸板出示计算方法, 用 (200+124) ×5的约占三成;用200×5+124×5的约占七成, 其运算结果都是一样。根据得出的结果, 老师在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认真态度与探索精神的基础上, 首先叫学生谈谈自己答题的想法, 各自分析评价;然后让学生们对两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并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同学们都举起了200×5+124×5的牌子, 得出一致意见:虽然结果一样, 但200×5+124×5这样列式比较简便, 恰当地使用了乘法分配律。就这样, 教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 运算内化成一种心理行为, 使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在活动中经历 在探索中体验 篇8

本节课教学的“统计”是“统计与概率”领域里第一学段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该学段的目标定位是“有所体验,初步感受”。本课教学主要想践行这一理念,尝试运用体验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那么,怎样让学生亲历体验“统计”的过程呢?我进行了认真的备课。

一、与学生对话

“统计与概率”是《数学课程标准》四大学习内容之一,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在一年级第二学期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因为它贴近生活,又比较直观形象,所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较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只有让学生真正亲历体验统计的过程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现行的教材有没有体现这样的“亲历和体验”过程呢?

二、与教材对话

人教版数学教材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每册都有关于统计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三册教材安排的内容主要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和认识象形统计图及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基础上学习的,在此基础上本册教材向学生介绍了收集数据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做记录,并且在统计图中涂色时,由原来的一个方格表示一个单位变成一个方格表示两个单位。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这样安排的:首先从统计全班学生喜欢的动物(小猫、小狗、小兔、乌龟)卡片的数量这一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体验收集随机出现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整理(教材上出现一个小女孩用画“正”字法在黑板上记录),并填写统计表,以便让学生掌握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然后认识用一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通过对统计图的分析,引导学生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活动,加深对统计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显然,教材设计意图十分明显,突出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统计知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关注到吗?

三、与教法对话

我又翻阅了大量公开发表“统计”的教学设想,都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1.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的教师直接采用教材上“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卡片”的素材进行教学;有的教师改造教材,创设统计“最喜欢的气球颜色”“健康大使”“最喜欢的游戏项目” 等情境,目的都是希望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2.教学过程活动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原则,课堂教学中设计有学生的个体活动,有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也有交互式的合作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在探索中体验。

当然,再好的设计、再美的想法都应该落实课堂教学中去检验。下面是我收集到的一则教例,它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我们在课堂中的一贯教法(特别是参赛课)。

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出示情景图)图中有哪几种动物?你们喜欢什么动物?(指名回答,配合课件演示)

师(逐个板贴小猫、小狗、小兔、小乌龟卡片):老师这里收集了咱们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物卡片,到底哪个小动物最受欢迎呢?怎样才能知道呢?

师:对,统计。那我们就来统计一下同学们喜欢这几只动物的情况。(板书课题:统计)

【思考:虽然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教师能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选用孩子喜欢的小动物,但这些卡片中各种小动物的数量是教师预先设定好的,可能考虑到教学时间的问题,现场教学中并未组织学生开展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活动,学生“统计”的需求是被动唤起的。】

二、自主探究

1.搜集、整理数据。

师:你准备用什么符号来记录?(生交流汇报)

师:在许多的记录方法中,画“正”字是人们经常使用又非常方便的一种方法。下面,我们就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老师一张一张念,请你们用“正”字法一个一个地记录。

2.填写统计表。

师:我们一起把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思考:这些数据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学生实际上只是机械地执行教师预设的程序而已。这样的统计没有达到引导学生体验收集随机出现的数据的目的,况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可能遇到统计的结果是单数的情况,所以这样的统计是无意义的。】

3.完成统计图。

教师先让学生尝试制作统计图,遇到困难时再组织合作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制成统计图。

【思考:从表面看,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似乎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但稍加琢磨,就能发现实际上违背了描述统计的本身含义,因为这些数据并非是从学生中调查得到的,也不是随机出现的。热热闹闹的活动掩盖了学生真实的体验,使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基于以上的深入思考,我决定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新的尝试,力图在课堂上关注学习过程的探索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升体验的有效性。

课堂实践: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谈话引入):今天,在卡通学校的二年(1)班里正举行选班长活动呢!瞧,参加班长竞选的三位同学来了。

2.课件播放:三位同学的自我介绍。

3.让学生自由从三位同学中选出一个班长。

4.师:大家意见不统一,怎么办呢?(学生各抒己见)

【思考:根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自由发表想法,使学生认识到需要统计大家的意见,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

二、动手实践,探究体验

1.搜集数据。

(1) 介绍投票方法。

引导学生用投票的方法选班长,然后介绍投票方法,提出选举要求,分发选票。

(2)调查方法。

① 师(拿着一叠选票):现在老师手里有这么多选票,怎样才能知道谁会选上呢?(学生交流汇报,有的说用打“√”法,有的说做记号,有的说画“正”字……)

【思考:让学生亲历数据收集的过程,体会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② 引导用“正”字法记录,并介绍用“正”字法如何记录。请一名学生当记录员, 一名当监票员,其余学生在记录卡上用“正”字法记录。

2.填写统计表。

黑板贴出统计表,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填写数据。

3.学制统计图。

4.分析统计结果。

【思考:学生在实践中亲历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观念。整个活动过程,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为学生提供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条件。为什么要学统计、如何统计,都是学生自己体验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

课后反思:

我认为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体验式学习,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自主发现与探究、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去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现成的观点与结论。正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的、真实有效的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上一篇:九年级化学老师下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爱护视力小学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