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共10篇)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篇1

一、离子反应方程式的类型

离子反应方程式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⑴复分解型;

⑵氧化还原型;

⑶电离水解型;

⑷和用量有关。

除以上四个主要的反应类型外, 还有生成胶体和络合物。

二、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的依据

下面是我根据近几年教学中学生易错的地方来进行的归纳和总结, 以此来提高学生书写和判断的能力。在书写过程中, 除了将基础知识灵活掌握外, 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违背客观事实的:铜和盐酸反应Cu+2H+=Cu2++H2↑。

⑵违背守恒定律:主要是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⑶当物质以气体、固体参加反应或电离程度较小的应写化学式, 未处于自由移动离子状态的反应, 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⑷易溶气体、易分解物质写离子方程式时, 要注意条件 (浓稀及加热与否) 。

⑸微溶物的处理: (1) 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时写化学式; (2) 反应物中微溶物的澄清溶液; (3) 反应物中有微溶物且处于浊液时应写化学式。

⑹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与沉淀的竞争。

⑺注意双水解与沉淀反应的竞争。

⑻注意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 (少量、过量、比例) 。

三、典型错例的诊断

现将常见重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归纳总结如下, 供参考。

例1过氧化纳与水反应

原因:所有过氧化物都只能写成化学式, 不能拆开成相应的离子

例2 Ca (Cl O) 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原因:产物中的Ca SO3 (具有还原性) 与HCl O (具有强氧化性)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3NH4HCO3溶液与过量Na OH溶液共热

原因:因为氢氧化钠过量, 所以NH4+和HCO3-都与Na OH反应。

例4 Al (SO4) 2和Ba (OH) 2反应

Al (SO4) 2少量时, 也是生成沉淀质量最大时。

思路:设KAl (SO4) 2为1mol, 提供1mol Al3+、2mol SO2-4, Ba (OH) 2过量, 根据原子守恒, 生成2mol Ba SO4, OH—过量, Al3+最后变成Al O2-, 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3++4OH—+2Ba2++2SO2-42Ba SO4↓+Al O2-+2H2O。

Ba (OH) 2少量时, 也是生成沉淀物质的量最大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思路:假设Ba (OH) 2为1mol, KAl (SO4) 2足量, 则生成物中有1mol Ba SO4和2/3mol Al (OH) 3, 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3++6OH—+3Ba2++3SO2-43Ba SO4↓+2 Al (OH) 3↓。

例5 Fe Br2和Cl2反应

思路:因为还原性Fe2+>Br-, 当Fe Br2中通入过量的Cl2时, 不仅Fe2+完全被氧化, Br—也完全被氧化为Br2, 所以1mol Fe Br2完全被氧化。提供3 mol电子, 这样需要3/2mol Cl2, 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2++4Br-+3 Cl22Fe3++Br2+6Cl-。

而Cl2少量时, 只能氧化还原性强的Fe2+, 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总结:当有a mol Fe Br2的溶液中通入b mol Cl2时, 因为Fe2+>Br-, 通入Cl2时先氧化Fe2+后氧化Br-

⑴当b/a≤1/2时, Cl2少量, 只氧化Fe2+, 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⑵当b/a≥3/2时, Cl2足量, 不仅Fe2+完全被氧化, Br-也完全被氧化为Br2, 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2++4Br-+3 Cl22Fe3++2 Br2+6Cl-。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篇2

1. 酸性氧化物与碱或盐溶液的反应

例1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将足量CO2通入Ca(OH)2溶液;

(2)将足量NH3通入AlCl3溶液。

解析 (1)将足量CO2通入Ca(OH)2溶液中,其离子反应历程为:先发生反应CO2+Ca2++2OH-=CaCO3↓+H2O①;然后过量CO2与CaCO3、H2O反应即CO2+CaCO3+H2O=Ca2++2HCO3-②;由①+②得最终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O2+OH-=HCO3-。

(2)将足量NH3通入AlCl3溶液中,则其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3H2O=Al(OH)3↓+3NH4+;因为过量的NH3不能与Al(OH)3反应。

点评 酸性氧化物与碱或盐溶液的反应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重在抓产物能否与过量物质继续反应,从而确定最终产物。类似还有AlCl3与NaOH,NaAlO2与盐酸,Na2CO3与盐酸,氨水与AgNO3,氨水与CuSO4,氯水与FeBr2,氯水与FeI2等。

2. 弱酸的酸式盐与碱溶液反应

例2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足量的NaOH溶液与Ca(HCO3)2溶液混合;

(2)少量的NaOH溶液与Ca(HCO3)2溶液混合。

解析 (1)足量的NaOH溶液与Ca(HCO3)2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就以不足量的Ca(HCO3)2=Ca2++2HCO3-为基准,然后用足量的NaOH溶液即2OH-与之匹配,即可一步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2)NaOH溶液少量,离子方程式书写就以不足量的NaOH=Na++OH-为基准,然后用足量的Ca(HCO3)2溶液即HCO3-与Ca2+与之匹配,故一步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HCO3-+Ca2+= CaCO3↓+H2O。

点评 弱酸的酸式盐与碱溶液反应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律:以不足量的为基准,足量的与之匹配,这里所谓的“基准”就是该物质的定组成比,“匹配”就是弱酸的酸根与氢氧根反应的比例关系,另外书写时还应注意阳离子是否参与反应。

二、定量型

1. 氧化还原反应

例3 标准状况下将2.24 L Cl2通入100 mL 0.8 mol·L-1的FeBr2溶液中,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 已知:氧化性:Cl2> Br2> Fe3+;还原性: Cl-< Br-< Fe2+。因此,Cl2与FeBr2溶液反应的历程是先将Fe2+氧化成Fe3+,然后将Br-全部氧化成Br2,由题知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比为5∶4,不妨设Cl2为5 mol,则FeBr2为4 mol。5 mol Cl2可提供10 mol e-,先将4 mol Fe2+氧化为4 mol Fe3+,还剩余6 mol e-,则只能将6 mol Br-氧化成3 mol Br2(还有2 mol Br-未反应),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4Fe2++6Br-=10Cl-+4Fe3++3 Br2。

点评 定量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重在抓离子氧化式还原的顺序与得失电子数目守恒。

2. 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4 将10 mL 0.6 mol·L-1 H2SO3溶液与10 mL 1.0 mol·L-1 NaOH溶液混合,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 本题中H2SO3与OH-的物质的量就为3∶5,大于1∶2(仅生成SO32-:H2SO3+2OH-=SO32-+2H2O)且小于1∶1(仅生成HSO3-:H2SO3+OH-=HSO3-+H2O),故产物既有SO32-又有HSO3-,不妨令H2SO3的计量为3,NaOH的计量数为5,同时设SO32-与HSO3-的计量数为[x]、[y],则有3H2SO3+5OH-=[x]SO32-+[y]HSO3-+ H2O

由硫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得则有

[x+y=32x+y=5][⇒x=2y=1]。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H2SO3+5OH-=2SO32-+HSO3-+5H2O。

点评 定量型的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重在抓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三、目标型

例5 将NaHSO4溶液逐滴加入Ba(OH)2溶液中至沉淀完全,写出此时的离子方程式: ,继续滴加NaHSO4溶液,写出此时的离子方程式: .

解析 往Ba(OH)2溶液中加入NaHSO4溶液至沉淀完全,先写Ba2++SO42-,再把OH-与H+按原组成比例写上,即Ba2++SO42-+2OH-+H+=BaSO4↓+H2O+OH-,整理得:Ba2++SO42-+OH-+H+=BaSO4↓+H2O,继续滴加NaHSO4溶液实则中和上步中多余的OH-,故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点评 目标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先按目标要求按比例写出离子符号,然后按组成比例写出与目标离子结合的其它离子再进行整理。

【练习】

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足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

2.少量的CO2通入Ca(ClO)2溶液中;

3.少量的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4.将AlCl3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中;

5.足量的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6.足量的Ba(HCO3)2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7.少量的Ca(HCO3)2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8.足量的Ca(HCO3)2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9.标准状况下4.48 L Cl2通入100 mL 1.5 mol·L-1的FeI2溶液;

10.标准状况下6.72 L H2S通入100 mL 4.0 mol·L-1 NaOH溶液;

11.向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Al3+沉淀完全;

12.向Ba(OH)2溶液中加入NaHSO4溶液至中性。

【参考答案】

1.SO2+OH-=HSO3-

2.CO2+Ca2++2ClO-+H2O=CaCO3↓+2HClO

3.CO2+C6H5O-+H2O=C6H5OH+HCO3-

4.Al3++4OH-=AlO2-+2H2O

Al3++3AlO2-+6H2O=4Al(OH)3↓

5.Ca2++2OH-+2HCO3-=CaCO3↓+CO32-+ H2O

6.Ba2++HCO3-+OH-=BaCO3↓+H2O

7.Ca2++OH-+HCO3-=CaCO3↓+H2O

8.Ca2++OH-+HCO3-=CaCO3↓+H2O

9.4Cl2+6I-+2Fe2+=3I2+2Fe3++8Cl-

10.3H2S+4OH-=S2-+2HS-+4H2O

11.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篇3

离子方程式书写与正误判断的七项注意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高考试题的.热点题型之一.离子反应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知识之中,内容丰富,知识涵量大.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要注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物;条件是否正确、齐全;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是否漏掉离子反应;元素、电荷、电子是否守恒;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及要求.

作 者:孙晓 李海清  作者单位:孙晓(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21)

李海清(井陉县第一中学,河北,石家庄,050300)

刊 名:教育实践与研究 英文刊名:EDUCATIONAL PRACTICE & RESEARCH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33.8 关键词:高中化学   离子方程式   书写   正误判断   七项注意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篇4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

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件

 

 

利用历史

 

 

性质

 

 

一次能源

 

 

常规能源

 

 

可再生资源

 

 

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不可再生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新能源

 

 

可再生资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

 

 

不可再生资源

 

 

核能

 

 

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O2=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

(电力)

 

 

火电(火力发电)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

②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

③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

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①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②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

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

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③设计原电池。

④金属的腐蚀。

3、化学电源基本类型:

①干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如:Cu-Zn原电池、锌锰电池。

②充电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

③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2、CH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等)。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

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化学热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1.定义表示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在书写时除厂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H的符号和单位 △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moJ。

2.注意反应条件反衄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H是是25℃、101kPa下测定的,此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4.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原电池的正负极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篇5

1、原电池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你的会算的是电子数)

2、高中只考两类:A、普通电池 B、燃料电池

3、书写方法:原则上是先写出总反应(最好是离子反应)a、普通电池一般先写负极反应,路线:原料---产物中存在 再用总反应减去负极就OK Eg:Mg-Al-H2SO4溶液

总反应:Mg+H2SO4=MgSO4+H2 Mg+2H+=Mg2+ +H2(气体符号)负极: Mg变Mg2+ 即 Mg-2e-=Mg2+ 相减得正极:2H++2e-=H2(气体符号)b、燃料电池,一般正极反应固定:O2+2H2O+4e-==4OH-再用总反应减去正极反应就OK 最多加个酸性或者碱性环境

探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篇6

方法一定“1”法

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HCO3-+OH-+Ca2+=CaCO3↓+H2O

B.向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a2++2HCO3-+2OH-=CaCO3↓+ CO32-+2H2O

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AlO2-+CO2+2H2O =Al(OH)3↓+HCO3-

D.向碳酸钠中滴加少量硫酸氢钠溶液:CO32-+2H+=CO2↑+H2O

解析:本题考查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与离子反应,涉及酸、碱和盐之间的反应。采用定 “1”法书写离子反应,即把较少的反应物定为1mol,确定另一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或2mol,最小的化学计量数(正整数)为1。A项,氢氧化钙为少量,完全反应,定氢氧化钙为1 mol,完全消耗1 mol氢氧化钙中的2mol OH-需要2 mol NaHCO3,则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aHCO3=CaCO3↓ +Na2CO3+2H2O,离子方程式为Ca2++2OH-+ 2HCO3-=CaCO3↓+CO32-+2H2O。B项, 氢氧化钠为少量,完全反应,令氢氧化钠为1mol,则只需要(1/2)molCa(HCO3)2就能将NaOH完全反应,但是化学计量数至少为1,即取1 mol碳酸氢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NaOH =CaCO3↓+NaHCO3+H2O,故离子方程式为Ca2++HCO3-+OH-= CaCO3↓+H2O。C项,偏铝酸钠为少量,取偏铝酸钠为1mol,需要1 mol H2CO3与之反应,NaAlO2+CO2+2H2O =NaHCO3+ Al(OH)3↓,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 =Al(OH)3↓+HCO3-。D项,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在水中能完全电离,硫酸氢钠为少量,令其为1mol,需要1mol碳酸钠与之反应, 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NaHSO4=Na2SO4+NaHCO3,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

答案:C

【方法点拨】当题目给出的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关系以“少量”“过量”“足量”“一定比例”等形容时,先确定哪一种反应物已完全反应,再确定另一种反应物完全反应所需要的物质的量, 然后按确定的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最后将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这类离子反应常见于酸式盐与碱反应,碱与酸性氧化物或弱酸反应,盐与酸反应,偏铝酸盐与酸反应,铝盐与强碱反应。例如,向偏铝酸钠、 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产物与CO2是否过量有关。

方法二顺序法

例2.(2014· 上海卷)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符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定量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判断,涉及复分解反应和离子反应顺序。 取n(OH-)=n(CO32-)=2mol进行分析,离子反应先后顺序:OH-> CO32-> HCO3-。 2mol OH-完全反应后CO32-才会反应。依次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 OH-=H2O,CO32-+ H+=HCO3-,HCO3-+ H+= CO2↑+H2O,A、B、D三项与事实相符,C项不符合事实。

答案:C

【方法点拨】(一)常见离子反应顺序有如下四类(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1)加入盐酸的反应顺序:OH->S2-> HS-,OH->PO43->HPO42->H2PO4-。

(2)加入氢氧化钠的反应顺序:H+>Fe3+>Al3+>Cu2+、Mg2+>NH4+。

(3)通入氯气的反应顺序:S2->I->Fe2+>Br-。

( 4 ) 加入镁粉的反应顺序 :

(二)解答这类题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计算各离子或物质的物质的量;第二步,按物质性质对可能参与反应的物质按先后顺序排列;第三步,写出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计算消耗量,判断过量的物质及物质的量,看其是否发生下一步反应;第四步,将各步反应相加得到总反应式。这类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不确定,随着“量”变化而变化。

方法三加合法

例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亚硫酸氢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HSO3-+Cl2+H2O =SO42-+2Cl-+3H+

B.将一小颗粒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 2Fe3++6Na+6H2O =2Fe(OH)3↓+6Na++3H2↑

C.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亚硫酸氢钠溶液:HSO3-+ClO-=SO42-+Cl-+H+

D.向漂白精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Ca2++2ClO-+ SO2+ H2O= CaSO3↓ +2HClO

解析:本题考查产物之间的反应,涉及 “量”、产物共存等问题。对于多步反应,可以采用“加合法”处理。A项,氯气氧化亚硫酸氢钠,少量的氯气完全反应,所以产物与过量的亚硫酸氢钠反应,离子反应式分别是:1HSO3-+ Cl2+H2O =SO42-+2Cl-+3H+;2HSO3-+H+=SO2↑ + H2O。 由1 + 2 ×3得4HSO3-+Cl2=SO42-+3SO2↑ +2H2O+ 2Cl-。B项,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依次是:12Na+2H2O =2Na++2OH-+ H2↑;2Fe3++3OH-=Fe(OH)3↓。 由1×3+ 2 ×2得2Fe3++6Na+6H2O= 2Fe(OH)3↓+6Na++3H2↑。C项,亚硫酸氢钠能完全反应,次氯酸钠过量,依次发生的离子反应是:ClO-+ HSO3-=SO42-+Cl-+ H+;H++ClO-=HClO。故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lO-+HSO3-=SO42-+HClO+ Cl-。D项,亚硫酸钙与次氯酸不能大量共存, 产物之间发生反应(CaSO3+HClO =CaSO4+HCl),加合得到的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2++2ClO-+SO2+ H2O=CaSO4↓ + Cl-+HClO+H+。

答案:B

【方法点拨】加合法是解决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效方法。其步骤是:第一步,分步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第二步,根据原子守恒,加合各步离子反应得到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例如,过氧化钠与硫酸亚铁以等物质的量组成混合物并投入足量水中,写出离子方程式:第一步,写出各步化学反应方程式: 12Na2O2+ 2H2O =4NaOH + O2↑; 2FeSO4+ 2NaOH= Fe (OH )2↓ + Na2SO4;34Fe(OH)2+ O2+ 2H2O= 4Fe(OH)3。第二步,加合反应,即将1 ×2+ 2×4+ 3得4Na2O2+4FeSO4+6H2O=4Fe(OH)3+O2↑ +4Na2SO4,离子方程式为4Na2O2+4Fe2++6H2O =4Fe(OH)3+ O2↑+8Na+。 对于多步反应可用加合法处理,如氮化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四氯化硅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等。

方法四分步法

例4.高锰酸钾、硝酸是常见的氧化剂。

(1)写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Cu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还原产物为Mn2+,氧化产物为Cu2+、 SO2-4): ___。

(2)一定浓度的硝酸与FeS2反应生成NO、NO2气体,且气体体积比为1∶2,氧化产物为Fe3+和SO42-, 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书写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含有稀硫酸,部分反应物是MnO4-、Cu2S,产物为Mn2+、Cu2+、SO42-,其他成分不确定。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值等于降低总值配平锰、铜和硫元素:2MnO4-+Cu2S →2Mn2++2Cu2++SO42-。根据电荷守恒知,反应前有2个负电荷,反应后有6个正电荷,所以反应前缺少8个正电荷,即反应前有8mol H+参与反应。再根据原子守恒知,产物中有水生成,从而可得离子方程式:8H++2MnO4-+ Cu2S =2Mn2++2Cu2++SO42-+4H2O。 (2)铁、硫、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配平铁、 硫、氮元素得:FeS2+9NO3-→Fe3++2SO42-+3(NO+2NO2)。由电荷守恒知,H+参与反应,则:FeS2+9NO3-+8H+=Fe3++2SO42-+3NO↑+6NO2↑+4H2O。

【方法点拨】书写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型离子方程式可以分四步:第一步,列出已知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第二步,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配平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第三步,根据电荷守恒或原子守恒寻找缺项,一般缺项为H2O、H+、OH-之一。在酸性溶液中, 可能H+参与反应生成H2O,也可能是H2O参与反应生成H+,例如2MnO4-+2H2O+5SO2= 2Mn2++5SO42-+4H+;在碱性溶液中, OH-可能参与反应,也可能生成OH-。第四步,根据H、O原子守恒,最后配平水。

方法五转化法

例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含少量FeCl3的CuCl2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粉末, 搅拌:Fe3++ 3OH-=Fe(OH)3↓

B.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Mg2++2HCO3-+2OH-=MgCO3↓+CO32-+2H2O

C.向碳酸氢铵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亚铁溶液制备碳酸亚铁:HCO3-+Fe2+=FeCO3↓+H+

D.向氯化银浊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2AgCl+S2-=Ag2S+2Cl-

解析: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转化的离子方程式。转化法书写这类反应方程式的关键是判断产物,即溶解度较大的物质转化成溶解度较小的物质。A项,氢氧化铜的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铁,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u(OH)2+2Fe3+=2Fe(OH)3+3Cu2+。B项,氢氧化钠过量, 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镁,故碳酸镁最终转化成氢氧化镁,离子方程式为Mg2++ 2HCO3-+4OH-=Mg(OH)2↓ +2CO32-+ 2H2O。C项,碳酸氢铵过量,生成的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H++HCO3-=CO2↑+ H2O),故总离子反应为2HCO3-+Fe2+=FeCO3↓+CO2↑ +H2O。D项,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银,氯化银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银。

答案:D

【方法点拨】(1)在含氯化铁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氧化铜、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将铁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铁的离子方程式依次如下:2Fe3++3CuO +3H2O =2Fe(OH)3+3Cu2+; 2Fe3++ 3CuCO3+ 3H2O = 3Cu2++ 2Fe(OH)3+3CO2↑;4Fe3++3Cu2(OH)2CO3+3H2O =4Fe(OH)3+6Cu2++3CO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篇7

关键词:离子方程式;中学化学;书写

一、高考要求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正误是历年高考中必考的试题之一。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重点考查客观性原理、等电性原理、书写规则和规范原则。从命题的内容上看,存在以下四个特点:

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电荷是否配平、产物是否合理和是否漏掉部分反应等。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所占比例较小。

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高考卷中多次重复。如,碳酸盐与酸反应,Na与H2O反应,金属Al或Fe与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等。

4.根据信息或实验现象书写离子方程式。这类题型多贯穿在实验或简答题中。

二、书写方法

1.写: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Na2CO3+2HCl2NaCl+H2O+CO2↑

2.拆:有强、易溶拆开写;

有弱、难溶、氧化物;

有非、气体、单质均照写。

强指强电解质,强酸:H2SO4、HCl、HNO3;

强碱:NaOH、KOH、Ba(OH)2;

易溶指易溶的盐,如KNO3、NaCl、K2SO4、BaCl2等都拆开写成离子形式;

弱指弱电解质,弱酸:CH3COOH、HClO、H2S、HF等;弱碱:NH3·H2O及难溶的碱;

难溶于水的盐类如:CaCO3、BaSO4、AgCl以及氧化物、气体、单质和非电解质都要照写成化学式。

3.删:将两边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删去。CO3+2H+H2O+CO2↑

4.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离子所带电荷是否守恒。

三、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应注意的几点:

1.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以下三种情况:

(1)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应用分子式表示。(2)当反应物中有微溶物并且处于澄清状态时,应将微溶物写成离子形式。(3)当反应物中有微溶物,且处于悬浊液或固态时,应将微溶物写成分子式。

2.注意反应是否在溶液中进行

离子方程式只能用来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注意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和阳离子配比数是否正确。

4.浓H2SO4的浓度一般为98%,水的含量很少,其溶质基本上以硫酸分子的形式存在,所以有浓硫酸参加的一些反应,可以认为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5.反应试剂用量不同影响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最后,依据上述写法总结规律:当某电解质的阴、阳离子完全参加了反应,则在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中该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应与其电解质的组成比相同;当某电解质的阴、阳离子都参加了反应,却未完全反应,则在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中,该阴、阳离子的个别数比与其电解质组成不相同。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设计 篇8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里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中介”,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所获得的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2)引导学生归纳正确书写化学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写②配③注④标,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3)在练习书写方程式的过程中掌握正确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提高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崇尚科学观念的教育。

(2)认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优越性,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激发学生学好化学方程式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由于学生的元素和化合物方面的知识很少,而对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尚未学好,所以在化学式的读写还没有过关时,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当然就会十分困难。因此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选择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以学生的引导探究为主线,结合使用引导讨论法、指导阅读法、练习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练一练”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识,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1.引导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比较、总结得出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2.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化学方程式配平和书写步骤。

3.练习法。通过训练,使学生加深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学法指导 由于学生化学式的读写没有过关,为了防止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掉队,帮助学生达到本课题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在本节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火眼金睛、学以致用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他们学会思考理解的方法,提高分析、归纳、概括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和教师示范及学生模仿书写化学方程式,使他们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并在训练巩固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知识迁移的方法,提高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温故导新——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通过提问所有的化学反应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呢?和C+O2=CO2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导入新课《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新知识总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以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但并不知道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提出“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悱愤状态。

(二)引导探究

1、寻找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活动

一、“水变汽油”,可信吗?

通过补充资料:通常汽油含有碳、氢等元素,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从而得出结论: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前后的元素种类不变。通过此问,让学生感受到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客观事实,决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崇尚科学观念的教育。

活动

二、H2+O2=H2O,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与C + O2 =CO2相比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化学变化前后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通过此问,让学生感受到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通过上述两个活动,学生感受到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两个原则。并由此引出下一环节:如何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2、配上适当化学计量数

活动

三、怎样才能使H2+O2=H2O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H2+O2=H2O2,这样可以吗?为什么?指导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如何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设计意图】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告诉学生,H2和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如何配平。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让学生既懂得了配平的原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又很轻松地接触到本节课的难点,为下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埋下伏笔。

(三)自主探究

1、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活动

四、有人说,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这样的 P+02= P0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找错误。学生阅读课本第100页,自主探究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生能初步了解书写步骤,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独立自主地获取信息的能力。

2、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活动

五、教师示范,引导归纳书写步骤。

教师以磷在氧气中燃烧为例,示范书写步骤和配平的方法、过程。活动

六、学生模仿,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以水的分解为例,初步学习书写方法。

【设计意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初步学习配平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训练巩固

活动

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的燃烧(3)氯酸钾受热分解

学生动手独立完成,教师来回查看,帮助学生指点、纠正。

【设计意图】适当的训练,能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书写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巩固,能及时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书写进行巩固、强化。反馈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还存在什么问题,使学生懂得怎样规范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本节重点,突破难点。活动

八、火眼金睛(多媒体课件)

活动

九、学以致用(多媒体课件)(五)本节小结

1.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⑵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3.书写步骤:写→配→注→查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师生共同小结,让学生体会要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篇9

学校湖北省宜昌市长阳龙舟坪中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要遵循的两个原则,能正确地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达化学的学习方法,感受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简约之美。

3、树立尊重客观事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念,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及配平。

难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方式。

仪器、用品

多媒体教室;酒精灯、集气瓶、烧杯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化学反应的描述方式

探究问题群一:请看下列几种描述:

(1)铁丝燃烧:火星四射图示法。

(2)语音:

tiě zài chún yǎng zhōng rán shāo shēng chéng sì yǎng huà sān tiě汉语拼音。

(3)语音:We can burn iron and oxygen together to have an oxide英文描述。

(4)字幕: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中文陈述。

(5)字幕: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

(6)字幕:Fe+O2Fe3O4化学反应式。

(7)字幕:3Fe+2O2Fe3O4化学方程式。

看一看

在这些化学反应的描述方式中,哪一种最科学?

选择→入题──化学方程式。

问题探究。

创设情景,入题。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探究问题群二:

(1)讨论:铁丝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3Fe+2O2Fe3O4

16864 232

(3)说一说:C+O2CO2的意义?

(4)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认识体验:电解水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插图)。

(板书)2H2O2H2↑+O2↑;

2H2+O22H2O

想一想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②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的?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如何?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吗?

读一读

质: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微:每3个铁原子与2个氧分子化合成1个四氧化三铁分子

量:每168份质量的铁与64份质量的氧反应生成232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

说一说

质:

量:

微:

比一比

化学方程式与代数方程式的异同。

讨论探究。

分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探究问题群三:

探究(1):如何正确书写:磷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化学方程式

①P+O2---PO2

②P+O2---P2O5

探一探

两原则

违背客观事实

违背质量守恒

尝试探究。

动手能力的培养。

探究(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示范(动画):P+O2----P2O5

品一品

体验:(动画:涂改角码数)

KClO3=KCl+O2KClO3=KCl+O3

(动画:杠杆的平衡模式)

H2+O2_H2O2H2+O2=2H2O

练一练

学生动手配平

P+O2──P2O5

Al+O2—Al2O3

CO+Fe2O3—Fe+CO2

分组讨论,汇报探究结果:

(1)P+O2──2P2O5(奇数入手)

P+5O2──2P2O5(左右开弓)

4P+5O2──2P2O5(跟踪追及)

4P+5O22P2O5(有始有终)

(2)配平不用愁,倍数来解忧,先找突破口,观察和奇偶。

……

整合

(1)书写原则:

①客观事实 ②质量守恒

(2)方法步骤:

①写式 ②配平③标注 ④检查

理一理

重客观、量守恒;

左反应、右生成;

计量数、来配平;

注条件、标气沉。

构建体系探究问题群五:

点燃酒精(C2H5OH)灯,在火焰上罩一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出现水珠,再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赛一赛

看谁写得又快又准!

能力提升附:梯度导练

1.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中,无错误的是

A.3Fe+2O2=Fe3O4 B.Fe+HCl=FeCl2+H2↑

C.Fe+O2Fe2O3 D.Fe+CuSO4=FeSO4+Cu

2.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2NH4NO32N2+O2+4X,则X为()

A.H2 B.H2OC.H2O2D.HNO3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Mg+O2—MgO

②HgO—Hg+O2

③Al+O2—Al2O3

④KClO3—KCl+O2

4.再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⑤CO+Fe2O3—Fe+CO2

⑥C2H2+O2CO2+H2O

⑦Al+H2SO4—Al2(SO4)3+H2

5.有如下变化:Cu→CuO→Cu,请写出各步的化学方程式。

6.就下列变化:H2O→H2→H2O,请写出分解、化合、置换反应各一化学方程式。

7.请你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科学探究

8.右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有共同点:集气瓶底部预先均装有少量水,它们作用分别是: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将乙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溶液,效果会更好。我能写出体现该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选做)

9.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右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①;

②;

③;

④。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篇10

【关键词】物质分类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书写规则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60-01

关于离子方程式书写,在人教版教材中明确指出: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改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其实拆分中涉及的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与物质的分类、物质溶解性等知识密切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教材的第二章把物质分类的教学内容安排在离子反应之前,起到了知识储备的作用。基于所述拆分原则,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去理解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的类别十分必要。

一、物质的分类

对被研究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根据组成物质的成分是否单一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有多种分类标准,其中以下两种分类标准对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拆分规则起着一定的贡献。

(一)电解质、非电解质角度的分类

按照化合物溶于水或者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的标准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其中电解质指溶于水或者融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它包含酸、碱、盐、水、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化合物;化合物中除电解质之外的物质就为非电解质。其实电解质所包含的物质类别本身就涉及化合物的另一种分类标准。

(二)酸、碱、盐角度的分类

按照化合物的物质组成和性质的标准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其中酸、碱、盐又可进一步树状分类,并对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中的拆分原则有实质贡献。

“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其分类标准如下:按是否含氧元素把酸分为含氧酸(如H2SO4、)、无氧酸(如H2S);按一个分子能电离提供的氢离子数目把酸分为一元酸(如HCl)、二元酸(如H2CO3)、多元酸(如H3PO4);按在水中的电离程度的大小把酸分为强酸(如HClO4)、中强酸(如H2SO3)、弱酸(如HClO);按溶解性把酸分为可溶性酸、难溶性酸(如硅酸)。

“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其分类标准如下:按强弱把碱分为强碱(如KOH) 、弱碱(如NH3·H2O);按溶解性把碱分为可溶性碱(如NaOH)、难溶性碱(如Cu(OH)2);按提供OH- 的数目把碱分为一元碱(如KOH)、二元碱(如Ba(OH)2)。

“盐”指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包含铵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其分类标准如下:根据组成把盐分为正盐(如K2SO4)、酸式盐(如NaHSO3)、碱式盐(如Cu(OH)2CO3)、复盐(如KAl(SO4)2);按是否可溶于水把盐分为可溶性盐(如钠盐)、难溶性盐(如BaSO4);按阴、阳离子的名称把盐分为如钾盐、钠盐、硫酸盐、碳酸盐等;按组成盐的酸、碱的强弱把盐分为强酸强碱盐(如KCl)、强酸弱碱盐(如AlCl3)、弱酸强碱盐(如Na2CO3)、 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

二、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的类别

首先,“易电离”是指电解质完全电离,故物质必然为强电解质,其次物质易溶于水。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物质即为离子方程式书写中要求拆分为离子形式的物质,所以弄清楚什么是强电解质、强电解质包括哪些物质类别、强电解质的溶解性等知识点才是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拆分原则的关键所在。

根据物质分类,电解质溶于水完全电离的物质为强电解质,它包括强酸、强碱、大部分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那么在离子方程式书写时能拆分为离子形式的物质其实就是针对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而言,所以结合物质的分类把这些物质归纳到位,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的“拆分”步骤就水到渠成。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正确拆分

(一)把强酸、强碱、易溶于水的盐按照电离规则拆分为对应的离子形式

常见的强酸包括H2SO4、HNO3、HClO4、HI、HBr、HCl等;常见的强碱包括NaOH、KOH、Ba(OH)2等;涉及溶于水的盐需要记住盐的常见溶解性规则:如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均易溶于水,硫酸盐除硫酸钡、硫酸铅外其他均易溶于水,盐酸盐除氯化银外大多易溶于水,碳酸盐、亚硫酸盐、金属硫化物等盐溶解性相似,大多数难溶于水。

(二)其他拆分规则

1.以HCO3-为代表的弱酸酸式根不能拆分,这里所涉及的“酸式根阴离子”就与酸的分类的知识相关,即只有二元酸及多元酸才会涉及酸式根的问题,常见还有弱酸酸式根主要是HS-、HSO32-、HPO42-、H2PO4-等。

2.微溶物(如Ca(OH)2)在生成物中一律不拆,在反应物中处于澄清状态拆为对应离子形式,处于浑浊状态就不拆了,仍写化学式。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除能正确拆分外,还应注意反应物的用量、反应条件、离子的配比、尊重反应实事等其他因素。

(三)结合物质分类进行离子方程式书写举例

例1:小苏打与醋酸溶液的反应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它属于钠盐且易溶于水,满足拆分原则,又属于碳酸的酸式盐,其碳酸氢根又是弱酸酸式根,故碳酸氢根就不能拆了;第二,醋酸是弱酸,不能拆分,只能写化学式。最后按照规则及其书写步骤写出的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CH3COOH=CH3COO-+H2O+CO2↑。

例2: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的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H3·H2O=Cu(OH)2↓+2NH4Cl, CuCl2、NH4Cl属于强电解质,是易溶于水的盐,可以拆分为对应离子形式;NH3·H2O属于弱电解质,Cu(OH)2是难溶物,二者都不能拆分。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NH3·H2O=Cu(OH)2↓+2NH4+

综上所述,理解物质分类,特别是易溶于水、易电离的强电解质的物质类别,对离子方程式书写或者改写至为关键。

参考文献:

[1]齐红涛等.物质的分类相关概念及其教学分析[J].化学教育,2012.

[2]黄开地.浅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J].课程教育研究,2013.

作者简介:

上一篇:光棍节祝福语幽默简短说说句子下一篇:写等待的优秀作文:等待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