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关于观察作文(推荐16篇)
当你看见这个题目,会问:观察中有什么发现呢?当然会有许多发现,比如:鱼睡觉时是睁着眼睛的,因为它根本没有眼皮,含羞草一碰它,它就把叶子合拢,因为它为了躲避敌人的攻击,所以合拢叶 子。生活中还有许多发现,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观察中的发现。
星期天是一个太阳高照的好日子,我从睡梦中醒来,看到暖融融的太阳光透过玻璃窗撒在晶莹剔透的鱼缸里,小鱼在“手舞足蹈的挑着舞”,忽然,我惊奇的发现鱼草的叶子上有一串串小泡泡,正 在向水面升起,我发现鱼并没有吐出小泡泡,我去问妈妈,妈妈回答说:“鱼草在阳光照射下进行了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供给小鱼呼吸,所以,才看到一串串的小”珍珠“啊!”听了妈妈的话 我才知道气泡是光合作用使鱼草供给小鱼氧气,我问:“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家里不买鱼草,小鱼还可以活下来呢?”妈妈说:“不买鱼草没几天水中的氧气就少了,小鱼就会因为缺氧而浮上水面的。” “那是不是说只有白天才放出氧气呢?晚上小鱼怎么呼吸?”妈妈说:“白天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足够它们用了呀!”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只有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收获更多的知识。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有一条是:对写话有兴趣, 留心周围事物,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也就是说, 一、二年级, 我们要开始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适当渗透观察的方法。比如, 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画, 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 如实物、图片、影片等, 并渗透观察的方法:从远到近, 从整体到局部等。同时,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以观察小动物、植物或“找不同”之类的游戏,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锻炼学生的观察细致能力。
到了三年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习作目标有了一条:观察周围世界,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 至此, “观察周围的世界”以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被正式提出, 因此, 观察方法的授予, 观察习惯的养成也成为习作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下面, 我就以三年级的习作课为例, 谈谈自己对三年级学生习作观察能力培养的一些思考。
一、有序观察, 分层习作, 言之有物
曾经给三年级的学生上过一节习作课《捏不碎的鸡蛋》, 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如下:准备一个鸡蛋, 布置任务:将蛋放在手心中, 用一只手握住, 努力将它握碎, 然后让学生上来进行体验, 最后揭晓谜底。过程很简单, 为了避免学生玩起来开开心心, 写起来愁眉苦脸, 我就分了三个层次进行观察的指导。首先, 是在出示任务之后, 给学生设置悬念, 说这个鸡蛋是老师上过“保险”的, 一会儿你用手来用力捏, 肯定捏不碎, 学生自然很是好奇。这时, 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鸡蛋, 但不能触摸, 猜测一下“为什么捏不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学生看得格外仔细。教师则故作神秘, 不允许学生接近鸡蛋。然后, 再奖励一个学生上来触摸鸡蛋, 并让其说说触摸的感觉。这一步, 教师向学生渗透了观察一样事物的方法:可以远观, 可以触摸, 从远到近, 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接着, 当学生上来体验捏鸡蛋时, 提醒其他学生关注他的表情、动作和自己的心理活动, 当自己上来捏鸡蛋时又是怎样的心情等, 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这一步, 渗透给学生的是, 观察可以从多角度进行, 可以是动态的, 也可以是静态的, 可以是有意的观察, 也可能是无意的感受。最后, 谜底揭晓, 再一次让学生结合心理活动、课堂内的气氛进行表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经过这样的逐步分层的观察、写作, 学生的习作构段方式整齐了, 也就是写得有章法了, 一板一眼, 语言显得规范了, 多多少少能用上阅读教学中提炼的技法。尤其是习作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感到有话可说, 有法可依了。但由于指导过细, 学生又善于模仿, 只顾跟着老师指导的观察方向走, 这样许多原生态的鲜活素材和语言就被拘束或忽略了。这样的结果是, 学生语言表达的同质化。因此, 我们应该在关注学生有序观察、规范表达的基础上, 让学生能在观察中收获与众不同的东西来彰显个性。
二、有趣观察, 突破难点, 张扬个性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内容是写写我自己, 我让学生抄好观察表:
指导学生通过镜子观察, 采访家长、同学等方式认真填写表格, 让学生采集的第一手素材尽量接近真实的自己。
课堂教学中, 我请学生逐条汇报自己的作文观察表。在交流“外貌特征”一栏时, 我有些担心,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 外貌描写是一个难点, 通常是胡子眉毛一样不落, 也会很随意地把积累的“樱桃小嘴、浓眉大眼”对号入座, 习作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相似面孔”。于是, 我让学生在自己观察的基础上, 再加一个步骤:同桌互相观察。不过有个要求, 把观察到的同桌外貌以漫画的形式画在纸上, 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对方外貌上的特点。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领会到观察时要突出重点, 要有主次之分。实践证明, 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觉得观察是件特有趣的事, 还能帮助每个学生认识一个“特点鲜明”的自己。
接着, 请学生上台来交流。小王同学说自己最大的特点是塌鼻梁。选择的典型事例:奶奶说一家三塌鼻, 这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首先, 我表扬了他对自己的观察很真实, 并肯定了他所选的典型事例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于是提醒大家进行联想: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可以说是祖传的, 是他的一个记号, 那么再次联想, 怎么说才能更有趣呢?学生说, 这是防伪记号。这是交流的一个转折点, 学生利用联想, 找到了一个写外貌特征的有趣的说法。我进一步提醒:你有防伪记号吗?可以是天生的, 也可以是后天的, 如疤痕等, 写得好的话, 一个疤痕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呢。学生觉得很有趣, 于是更加细致地互相观察对方的外貌, 恨不能从每一根汗毛上联想出一个故事来。经过这样有趣的细致观察, 丰富联想, 学生表达出来的语言自然是妙趣横生, 个性鲜明, 之前担心的“相似面孔”消失了。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 作文教学 教学思考
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老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具体反映,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的具体体现。可是,在农村偏远小学里,一些学生存在厌倦作文、怕写作文的现象,这一直阻碍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和体会,就如何提高农村作文后进生的写作水平谈谈看法。
一、激发兴趣
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很重要的。根据三年级的学段目标,结合教材的特点,首先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第一位。教材中的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划定一个大致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可以把想写的写下来,存题目也行,设题目也行。这个宽泛的条件不再使学生感到写作有压力,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另外,我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请同学们评价;建立写作园地,自我欣赏、自我评价;以教师口头、书面评价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其次,我以赏识的眼光看待能表达真情实感、有创意的习作并及时给予肯定,把三维目标落实到习作中。
二、体验生活
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以往作文题目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平时没有写作材料的积累,到了写的时候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更谈不上真实情感。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疼,要么觉得没什么可写,要么心中有话说不出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积累,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我结合教材对习作的要求,让那些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既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过程,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例如,我让学生写“熟悉的小动物”,没有给学生划定范围,更没有念范文,而是让他们用眼睛观察,把观察到的写下来。有一个同学写我喜欢的“小花猫”,她不仅写出了小花猫的外形和习性等,还写出了与小花猫之间的感情。她写道:“我每天放学回家小花猫都会跑到我的面前用它的头蹭我的腿,是在欢迎我回来,让我抱抱它,还不断地用它的头拱我的脸,伸出脖子,这是让我给它抓痒痒,一边和它说话,它好像能听懂似的,等抓完痒痒,它就安静地回它的窝里趴着去了……”我把这篇作文读给大家听,当读到小花猫白天睡觉夜晚出来时,我随机问学生:这是为什么?他们答不出来了。这时,我没有立即告诉他们原因,而是让他们回去做个小调查或者查资料。过了几天,同学们把调查到的告诉了我,我随机引导学生要注意观察写事实。这就是要求每位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积累大量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乐于把亲眼看到的事写下来,密切了写作与生活的联系。
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作文训练踏上了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我总结出下面几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1.“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学生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这的确是经验之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既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又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2.“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文章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甚至有人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认真修改”的习惯。古训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如是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出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4.“保持文面整洁,书写力求规范”的习惯。“文面”整洁和书写规范就是作文的仪表,自然是非讲究不可的。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今天早上,在院子里葡萄树下,我无意中看到成群结队的蚂蚁在那忙碌着,便激起了观察蚂蚁的兴趣。我拿了一个放大镜,仔细地看着。蚂蚁的头比较大,顶着两只触角,嘴好像两把弯钳;胸部有点小,还有两个圆圆的东西,那是蚂蚁的眼睛吧!蚂蚁一共有六只脚,前四只肢长在它的胸两边,后两只长在胸和腹之间,它的肚子圆鼓鼓的,拖在后边。
我很想看看蚂蚁们是怎样把食物搬回家的,于是,我找来一只大青虫放在它们家门口,等待着它们出现。这时,一大群蚂蚁爬过来了,动着触角,好像在说:“快来看!我们找到食物了!”它们都用小钳似的嘴紧紧夹住青虫那胖乎乎的身体,瞪开八字脚。有的在前面拼命地拖,有的在后面使劲地推,旁边还有“啦啦队”在呐喊助威。那架势跟我们拔河比赛的劲头差不多。就这样,推呀,拖呀,没多久,那条肥大的青虫终于被蚂蚁搬进了它们的新家。
我竖起大拇指对它们说:“你们真棒呀”。也让我明白了“人心齐,泰山移”。
这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写观察日记。我回到了家,写完作业,我开始实践了。
我要观察蒜苗的生长过程,首先我找出了一个大蒜“家族”,给它们下了个“死罪”我把他们五个兄弟
残忍地分开了,并且把他们的白夹克脱了,露出了白白胖胖的大肚皮。妹妹见了笑着说:“大胖子,大胖子!”
每次坐飞机,我都会把眼睛睁得大大的,靠在窗边观察云,刚开始,云像轻纱在飞舞,接着就像一大朵一大朵雪白的棉花糖在眼前悠闲的飘来飘去,我多想从飞机里走出来,抓一朵棉花糖尝尝,再坐在上面,驾着白云自由自在的飞越高山大海,飞机越飞越高,它穿过了厚厚的云层,我的脚下变成了一望无际白茫茫的云海,我仿佛来到了仙境,又仿佛置身于南极的冰雪世界里。
今年暑假,我去了长白山的天池,那里的云非常的低,在爬山的.过程中,朵朵白云就在我的身边,我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它们,不过它们很调皮,我刚一摸到它,它就飘走了,一会儿又飘回来继续和我嬉闹。
我还经常在小区内观察云,有一天我在散步,突然看到有一大朵云飘了过来,这朵云就像一只小象,小象在倒立,脚上顶着一个小球,过了几秒小象的鼻子伸的长长的好像要把球顶到鼻子上,这时小象的头变大了,可是耳朵却不见了,慢慢的小象变模糊了,这时又来了一朵云,这朵云就像一只鹿,有长长的角,它跑得很快,好像有动物在追它,它跑了一圈最后跳进草丛就找不到了,这时我又看见了一个有4个球的冰淇淋,这个超级冰淇淋非常大,我想我要吃1个月才能吃的完吧……
【关键词】作文;兴趣;积累;动笔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段话阐述了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性质与地位。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我认为对于刚学习写作的孩子来说不要刻意强调种种要求和规矩,而是让学生放胆去写,自由去写,树立起写作的自信心。为了让学生把写作变成自己内在的需要,由“要我写”过渡到“我要写”“我想写”。教师就必须做好作文的指导与训练工作。三年级作文如何起步呢?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乐于表达
当学生有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现实生活的关注与热爱,才能提起写作的兴趣,才会“乐于表达”。叶圣陶先生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揭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
二、善于积累
要让学生善于写作就必须善于积累,所谓的“善于写作”就是让学生写得清楚,写得充分,写得实在。“万丈高楼平地起”,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积累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首先积累来源于课文内容。认知心理学指出,3岁—12岁是记忆最佳期。为了帮助三年级的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
其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内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阅读课外读物的学习习惯,教师也要多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的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
三、勤于动笔
“作文就是用笔写话”。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既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各科学习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学期几次习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的。要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和积累的基础上勤于练笔。例如让学生将观察到的情况用一两句话记录下来,作素材笔记等。另外写日记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还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四、勤于修改
这里的勤于修改并不是指教师要包教包改,而是要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习惯。袁微子老前辈曾主张:“写作文提倡学生自己修改,老师少去改它,改得越少越好。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后加批语”。对于袁老的上述主张,我非常赞同,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误用词语、标点符号及病句等,切忌一改到底,教师只需简单提示修改的方法,或者用各种符号标出该修改的字、词、句、段,至于具体应怎样改,则由学生自己去完成。
三年级作文起步说难不难,说不难也难。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去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充分发挥想象力,相信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都会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亚勤.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应从“细”处着手[J.考试周刊.2011(65).
【观察蚂蚁作文1】
6岁时,有一次我正在楼下玩耍。忽然,天空中乌云密布,凛冽的寒风呼呼的刮,我的小手冻的冰凉冰凉的。眼看着,倾盆大雨将要来临,而我却傻乎乎地蹲在地上,猜猜我在干什么?哈哈,我正仔细地观察蚂蚁。我用手挠挠小脑袋。“咦!怎么这么多蚂蚁?真奇怪,它们身上背着白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呀?我怀着好奇心,用小手摸了摸其中一只蚂蚁,刚挨到,那只蚂蚁就惊慌地逃掉了,我乐得拍手叫好。真胆小”!我的心被这群蚂蚁深深吸引住了。
“轰隆……轰隆”,雷声十分震耳,天色变得越来越暗,那群蚂蚁跑得越来越急,这一阵阵雷声让我毛骨悚然,可是我还是坚持下来,想看个究竟。我蹲在那全神贯注地看,冻锝直打喷嚏,脑子里不断出现蚂蚁搬家的画面。突然我想到了快下雨时,人们匆忙回家的情景,这不是一个道理吗?我挺高兴,因为这毕竟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但一想,它身上背的又是什么呢?这还得我进一步观察。这时,妈妈跑到我身边,抱着我,一边往楼上跑一边说:“哎呀,你可把我吓坏了呀!你在那干嘛呀?我可担心死了。”
回到温暖的家,我坐在沙发上气喘呼呼地问妈妈:“蚂蚁在下雨前背的东西……是什么呀?”妈妈拿来较厚的衣服,让我换上,然后说:孩子,它们运粮食呢!因为下雨,吃的不好找,那个小洞就是巢,它们正在往里搬粮食……下次千万不要干这种傻事了!我恍然大悟:“奥!原来如此!”
【观察蚂蚁作文2】
在我家附近的大树下,有一个深深的洞穴,里面住着一群可爱的小蚂蚁。它们每天早出晚归,十分勤劳。怪不得人们都说,蚂蚁是我们人类的好榜样。今年暑假,我发现了蚂蚁的生活习性,为此我感到很高兴。而经过一周的观察,我又发现了蚂蚁的许多特征。
蚂蚁的身体有三节,头大大的,嘴巴长着夹子,有六对足,头上还长着触角呢。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见有许多蚂蚁正在“扛着”一只蚂蚱,我感到非常好奇。于是,我就开始仔细地观察蚂蚁。我发现蚂蚁的洞口比较小,周围有一些细沙,数不清的`蚂蚁在进进出出地忙碌着,可见蚂蚁是群居生活。
为了证明蚂蚁靠吃什么为生,我便从家里拿了一块糖、大米和菠菜,放在了离洞口比较近的地方。一只小蚂蚁最先发现食物,它爬到每个食物上,又爬下来跟附近的小蚂蚁碰了碰触角,然后又回到了洞里。不一会儿,来了许多只蚂蚁,黑压压的一片,它们齐心协力地抬着糖块和大米一起回到洞口,却不碰菠菜。看!它们搬不进去了,因为糖块太大而洞口太小,它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围着糖块开始啃,用了很长时间才把糖块啃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再一块一块地搬回洞里。
通过这个实验,我知道了蚂蚁是用触角辨别食物,喜欢吃甜味的东西和农作物,由此我断定蚂蚁是害虫,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如果蚂蚁在大坝上“安家落户”,那可惨了,人们不是常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吗?更不用说那专吃树木的蚂蚁和食人蚁了。洪水一来,大坝就会被冲垮,要危害到多少生命,损失多少财产呀!那专吃木头,给大自然的树木带来危害的白蚂蚁,还有那食人蚁,对我们人类更是一大威胁。
通过这次对蚂蚁生活习性的发现,对我的启发很大。今后,我们要经常留心周围的事物,多多了解一些昆虫的特征。
【观察蚂蚁作文3】
前些天,我和几个同学在花园里玩,玩着玩着,突然,我被一个有趣的情景吸引住了:一群蚂蚁正排着长长的队,有的蚂蚁头上顶着一颗颗的蚁卵,有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齐心协力地抬着大小不一的粮食,有的互相搀扶着,缓缓地向前走……
我感觉到好奇怪,它们在干什么呢?我就蹲下来,仔细观察:只见蚂蚁们慢慢地往上爬,最后进入了一个小洞洞里。哦,原来这里是蚂蚁的新巢,蚂蚁们在搬家呀!我心里想:蚂蚁们住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我就带着这个疑问去问爸爸,爸爸想了想说:“也许是因为天要下雨了,蚂蚁怕原来的家位置太低了,雨水会淹了它的家吧。”我心里又有一个疑问蹦了出来:蚂蚁怎么知道天要下雨了?又怎么知道雨有多大,自己的家会被雨水淹没呢?而且为什么不在开始建蚂蚁窝时就将其建在可防水淹的地方?爸爸想了想说:“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你去查查资料吧。”我便上了网查找资料,网上说:蚂蚁是不怕水的,蚂蚁搬家不一定是蚂蚁担心自己的家是否会被水淹没而采取的行动,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1。 由于蚁群数量增加造成在蚂蚁窝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寻找新的食物来源。2。由于在蚂蚁窝附近出现别的蚁群造成一种威胁,需要回避危险。3。或者是每群蚂蚁本身就有一种建立多个蚁窝的习惯。为什么蚂蚁一搬家天就下雨呢?那是因为蚂蚁为了防止搬家时太阳的暴晒对蚁卵可能造成的伤害,所以选择在阴天或夜晚搬家,由于在夜晚人们不注意蚂蚁的行动,但常常能够在阴天看见蚂蚁搬家,于是,就将蚂蚁搬家与下雨联系起来了。
哦,原来如此。这几天,我不仅观察到了蚂蚁搬家,还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呀!
【观察蚂蚁作文4】
傍晚,放学的时候,我来到小区里,在小区的角落里,有一片干枯的草地。草地里居住着许多昆虫,我来到草地旁边,翻开土地,大吃一惊,这里居住着数万只蚂蚁,它们合起来,足足有一头小牛那么多只。我拿着放大镜,仔细地观察,原来蚂蚁的身体部位是这样的,蚂蚁的头很大,脚有的六只,有的八只。蚂蚁的屁股很小,像一粒圆饭粒。它的身子上有很多毛,身上的颜色非常多,品种又非常多。
我把有些蚂蚁塑料袋,想看看它们是怎么团结合作爬出来的。蚂蚁们一个接着一个用两支又尖又大的牙齿把塑料袋钻成一个接着一个的小洞,洞越来越大,直到成了一个窟窿。蚂蚁们出来并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把塑料袋拉进土里,做成它们的家。这一幕让我不得不佩服啊!蚂蚁们让最肥最大的蚂蚁王住进了塑料袋里,对蚂蚁们说,这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新家。我又看见蚂蚁们向毛毛虫宣战,我想:那么小的蚂蚁能打得过那么巨大的毛毛虫,真让人难以置信。蚂蚁们团结起来,攻击性非常强,没过一会儿,那只又肥又大的毛毛虫就被蚂蚁们打败了,蚂蚁们把毛毛虫抬进洞里,给大伙分享着吃,一只毛毛虫,可以够蚂蚁们吃好一阵子了。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大豆,准备了一瓶,一些餐巾纸和一些水。按照书上的方法种完大豆,我把它们放在采光好的阳台上,自己去做作业,心想:大豆今天不会发芽,明天来看看吧。
第二天一早,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阳台,想观察一下心爱的小黄豆。当我看到它的时候,我很惊讶。“怎么还没长起来?”我对自己说,然后我想:“没错。才种了一天。怎么能长呢?”
第三天一大早,又去看小黄豆,还没发芽!我有点害怕:“水不能少一点吗?要不我再补充一点?但是按照书上说的,没有少吗?”经过内心的挣扎,我选择了加水。我小心翼翼地往瓶子里倒了很多水,一直到大概有半瓶的时候才停下来。
以后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看看大豆有没有发芽,期待它快点发芽。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跑到阳台去看大豆,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没门!大豆已经腐烂了,闻起来很难闻。我终于屏住呼吸,拿出黄豆和餐巾纸,倒掉水,洗完瓶子,立刻跑到电脑前找资料。根据数据,水应该不会太多,我用的水量明显过量。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兴趣 方法指导 扩大 知识面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集语文知识、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方面的综合体现,由此也成为语文教学中最棘手的一项内容,作文教学在小学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小学三年级是连接低、高年级的纽带。三年级作文教学既要巩固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的成果,又要为高年级作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抓好三年级作文教学这个过度阶段,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至关重要。
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三年级学生由于阅历浅,知识面窄,新知识,新信息吸收不足,认识能力低,缺乏作文方法和作文技巧等原因,作文时常感到“无话可说”,或“心中有话却说不出来”,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到写作文就束手无策。那么怎样使三年级学生克服作文畏难心理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作文兴趣,培养写作欲望。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关键,趣味是先导。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主动精神。这时他们就会把作文看作一种愉快的学习活动,写作时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使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中年级是学生学习习作的起步阶段,课标已经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此时教师要在教学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写出自己的快乐,写出自己的烦恼,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这样起步作文,让孩子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写作热情。
此外,教师用批语赞赏学生,用成果激励学生,把学生写的好的文章或有进步的同学的文章读给全班听听,或贴在作文栏内展览,或投稿到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或寄给报社发表……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的传播,这样,他们就会兴致盎然,从而增强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加强方法指导,丰富写作素材。
学生初始学写作文,总把作文看得十分神秘、感到腹中空空,无以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应先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并不是难不可“攀”的。然后再结合学生作文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症结,耐心指导,帮助学生审题,选材、组材,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消除作文的神秘心理,克服畏难心理。
既然作文是生活的再现,那么作文中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社会的认识肤浅,生活的接触面也窄,作文的题材自然也有限。一部分学生感到作文难,并不是他(她)不会写,而是难于没有东西可写,好不容易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无病呻吟。由此可见,要引导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解决学生的生活源也是必需的条件之一。本人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认识生活、积累素材。生活处处皆有美,就看你能不能引导学生发现美、挖掘美。比如,教师中有很多感人的事迹。由于学生天天和教师在一起,往往对这些感人事迹习以为常。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这种美呢?一次作文课,我先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作文内容是写一位我们学校的老师,你认为哪位老师值得我们写呢?他(她)的什么事迹值得我们写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表意见。”开始,只有几个学生能说上老师们的二三事,多数学生侧着脑袋在想,可就是想不出多少有价值的内容。后来通过启发,学生们一个个豁然开朗,随之举手如林,如数家珍地列举了一桩桩老师们的感人事迹。材料选好了,一篇《记一位辛勤的园丁》的作文也就轻松完成了。其次是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春天到了,可以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让融融春意拨动学生的心弦;活动日,可组织学生走街串巷,看一看五颜六色的广告牌,品一品琳琅满目的商品;课余时,可鼓励学生动手栽花浇树养小动物……总之,多让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积累习作素材。再次是在假期内有计划地布置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来;用心去体验,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真实的情感写出来。通过以上途径,学生有了丰富的原材料,生产“产品”也就不会勉为其难了。
三、拓展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
三年级学生由于阅历浅,知识面窄,认识能力低因而阻碍了他们对作文素材的摄取。因而,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把加强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观察能力和视察习惯作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基础。引导学生从大量阅读中,积累词汇、句子,掌握重点和写作、获取作为技巧,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
另外,还应该组织故事会,朗诵会等课外活动和参观、访问、野游等社会活动以及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学会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写作素材,产生写作欲望。
为什么我把蜗牛叫做“老朋友”呢?原来,我们学校有一个地方蜗牛很多,那里是蜗牛的“秘密基地”。每逢下雨天蜗牛就爬出来,我常常去捉蜗牛玩。但我又烦恼起来,因为这段时间没下雨,所以根本没有蜗牛的踪影呀!怎么办?怎么办?我灵机一动,用“人工降雨”不就行了吗。我拿来几杯水,“哗啦——哗啦——”地倒进树丛中,过了一会儿,果然有很多蜗牛跑出来了。
蜗牛的壳的颜色各不相同,有的是黄的,有的是黑的,那些白色的壳就是死掉的蜗牛。蜗牛有两根触角,大触角是眼睛,小触角是鼻子。别看蜗牛的嘴巴小,但里面居然有25600颗牙齿,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蜗牛,心想:为什么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长长的痕迹?我跑去问妈妈,妈妈教我“资料查阅法”。我上网一查,哦,原来蜗牛的足上有一种腺体,叫足腺。足腺能分泌出一种粘液,粘液干了以后,就会形成长长的白线。所以,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我们很容易找到它们。
我想知道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我想到了用“食物实验法”来测试蜗牛。我找来一个盒子,捉了几只蜗牛,蜗牛在盒子狭窄的空间里东爬爬,西爬爬,好像在寻找出口。到了家,我把几片菜叶、几只蚊子和一小块烤鱼放进盒子里。蜗牛不爬了,开始吃它们的“美餐”——菜叶。蜗牛吃菜叶的速度惊人,第二天,叶子已经被它们吃了个精光。所以,毫无疑问,蜗牛是害虫。
小学三年级观察作文
生物课上的实物观察
“叮呤呤,叮呤呤……”上课了。这时, 生物老师手提着两个木箱子进来了,真不知道箱子里装的是啥?大家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老师调了出来。“我们这节课要观察‘草履虫’。”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似乎在窥视同学们的反应,随手将“草履虫”三个字端正地写在了黑板上。“草履虫?”“什么是草履虫?”同学们窃窃私语小声议论着,猜测着。
这时老师并没有多说话,沉稳地打开了那个让大家都感到神秘而精致的木箱子――“呀,显微镜!”坐在前排的眼尖的同学在老师打开箱盖的.一瞬间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情不自禁地叫起来。“显微镜!”同学们更增加了好奇,更加跃跃欲试,伸长了脖子探视着想从中得知一二。
看到大家望眼欲穿的样子,老师脸上绽放着笑容,手的动作似乎比往日更加麻利:拿出了一个酷似草坪的小方盘和一个放大镜,用富有号召力的声调说看谁慧眼识“虫”到前面来观察。
“我!”“我!”“我来――”我和同学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
“曹子汐,请到前面来!”我幸运地被老师点到了名字。
我迫不及待地来到讲台前,接过老师手里的显微镜,按照事前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操作顺序把显微镜调整好,弯下腰对准了眼前的“草坪”。哇,翠色欲流的草坪上,真的有草虫耶,“看到了!看到了!这就是草履虫吗”我惊喜地似乎是喊着说出来的。
这时老师问我:“草履虫长的什么样?”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草履虫貌似一只倒置的草鞋。”老师满意地点点头,还诙谐地用英语“Very good !”表扬了我。之后又说:“同学们,草履虫是靠纤维毛的摆动,旋转着前进,就像跳舞一样。”这时一个同学突然站起来问道:“老师,那草履虫旋转时会不会被转晕了呢?如果转晕了会不会吐呀?”老师风趣地回答:“我又不是草履虫,我不是草履虫,我哪知道?这个奥秘只有等待你们去研究了!”这句话逗得同学们大笑。我只觉得太神奇了,真有一种探究的冲动!这时又有同学举手要前来观察,老师说大家轮着来看。
同学们争先恐后而有秩序地冲到讲台前排成了一条“长蛇阵”。观察后大家都很兴奋,回到座位上同学们有的翻开生物课本研究起来,有的用笔将刚才看到的草履虫画了下来,有的仍唧唧喳喳地议论着,我前面的一位身着紫色衣服的女孩和她的同桌边议论边做着动作,大概是模仿那可爱的虫儿在旋转或是跳舞,抑或是……呕吐?
“叮呤呤,叮呤呤……”下课了,这节课还没有尽兴就结束了,感觉时间很短暂。“小调皮”何斌望着老师提着木箱的背影,晃着脑袋不无遗憾地说:“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可惜呀!”
关键词:三年级;写作文;审题
学生升入三年级后,习作题已从简单的看图写话,提高到要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自主习作。难度加大了,好多学生不知该如何下手。有的老师让学生背一些常考到的文章,我认为不是很好。让小学生写作文,其实是想通过作文,让孩子学会沟通,学会交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健康正向的心灵与品格,杜绝悲剧发生,健康快乐成长,拥有美好人生。作文能力涵盖了观察、逻辑、理解、想象、创造等综合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各科成绩。三年级更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启蒙教育尤为重要。
一、要教会学生如何审题
写作文审题是关键,常听学生说:哎!我给写跑题了。我认为要分三步走:(1)读要求先确定作文类型。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为:
①以写人为主;②以叙事为主;③以写景为主;④以状物为主;(2)进一步明确对写作对象的要求,比如,写事的是哪几件事,高兴的还是快乐的等。(3)对格式及字数的限制。
二、确立作文题目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别具一格的题目能令人眼睛一亮,一开始就给人以清新之感,让人有很想要看下去的强烈欲望。可以从课文的题目中来、从古典诗词名句中来、从歌曲中来、从影视节目中、从报刊杂志中来等。
三、写好开头和结尾
三年级作文是最基础的,我经常让学生使用开篇点题法。开头第一段就点文章的题目。如,《我的課余生活》的开头:“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有踢毽子、跳皮筋、捉迷藏、网上冲浪……但我最喜欢的是网上冲浪。”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白杨礼赞》的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另外,有的学生写作文时常说没有什么可写的,也不只如何下手,一看到作文脑子就一片空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因此,平时我让学生多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课文的精彩语句也要多背诵,把里面的好词好句记住,这样读的多了,知道的多了,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多给学生一些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多实践。
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教师要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使学生愿写、乐写,进而提高作文水平。
(作者单位 河北省冀州市周村学区)
爸爸教我怎样寻找北极星,我按照爸爸的指点,发现大熊座主要由七颗亮星组成的,我们叫它北斗七星,它像一只吃饭用的勺子,沿勺口二星连线,往勺口方向延伸五倍左右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小熊座上的北极星位置。我在爸爸网上下载的星空图上,用三角尺量了一下,果然约五倍。我还找到了牛郎星、织女星和银河,把传说中的神话故事讲给爸爸听。
昨天晚上,我在学画画回来的路上仰望天空,只看见稀稀疏疏的几颗星,就问爸爸:“夜空里怎么没有北斗七星、北极星呢。”
爸爸说:“我们要用望远镜或在没有灯光干扰下的野外,才能清晰地看见美丽的星空和形象的星座”。
我赶紧说:“我们快些去家里拿望远镜。”
爸爸笑着对我说:“你的望远镜口径不够大,而星星离我们又很远,所以我们看不清它们。”
今天上午,我把星座镜拿到幼儿园里给小朋友看,小朋友争先恐后地来看我的星座镜。我要求他们中午吃饭时不讲话,又按次序排队,才可以轮流看星座镜里形态逼真的星座。我当小老师,指导他们怎样看,才能看到清晰的星空图。其中有六个小朋友不排队,我就不给他们看,还有一女孩子想对准太阳看,我告诉她:“你这样看,眼睛容易受伤的。”
有一次在田里玩的时候,突然看到稻田旁边的小水沟里漂浮着一团白色的东西。蹲下来的时候,我仔细看了看。这一大堆东西是由小小的圆形白点组成的,有上百个这样的白点。白点中间有小黑点。然后,我用手拨了拨,发现又软又软。这是什么鬼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我又惊又激动。
一连几天,我都去观察这团东西。前几天好像什么都没变。后来过了几天发现变了,特别是中间的小黑点越来越大,好像要变成什么东西了。而且旁边的小白圈越来越小。
【关键词】信心 兴趣 模仿 观察 想象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第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
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我认为,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应用以下途径:
1、给学生提供写作范例,让学生模仿
其实,模仿是我们人类走向成熟的基本经验之一。小孩子模仿成人,才学会了说话、走路;学生模仿老师,才学会取之写字,解题;人类模仿大自然,才有了多种多样的创造和例子。瓦特不是模仿,蒸气冲开水壶盖而发明了蒸所机吗?仿生甚至还把模仿当作自己的金字招牌,是人类成功的模仿,都是从全模仿到半模仿,再到难于看出模仿,即所谓:“不模仿”,也就是所谓的“创造”。
2、教师写下水文
提供写作例文,最好是老师与学生同题作文。老师就要求以学生作文的命题先写成文,给学生示例。就像游泳一样,教练亲身下水游给学生看,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因此这种写作示例,称为“教师下水”。叶圣陶说:“这(指老师下水作文)无非希望老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自然也就左右逢源。这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实用的经验。学生只要用心领会,努力实践,作一加回文就有一回进步。“教师下水”与站在“岸上”指导是大不一样的:教师“下水”,就会主动考虑一些问题,命题时就能在心理上与学生接近而少陈旧感和隔膜感,使教师易于把握命题的分量与难易程度。教师“下水”亲口尝了梨子就能领略写作文的甘苦,在作文指导中更有针对性,现实性,实用性,接近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启发效果更佳,不会像“茶壶”那样,教师一手叉腰,一手指指点点,与学生指导隔靴搔痒,有时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下水”后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因有自己的实践与感受,避免了对学生作文曲解和杀伐,避免了在学生作文“嫩苗上跑马”的现象。教师“下水”经常练笔,还能提高自己的的写作能力,为教学科研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4、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三年级关于观察作文】推荐阅读:
关于海的三年级作文06-30
关于环保的三年级作文07-13
关于三年级趣事作文200字12-22
三年级关于鸟的作文12-27
关于美丽的风景作文三年级作文09-24
三年级关于月亮的作文300字06-16
关于描写文具的三年级作文09-11
关于小学生作文橘子三年级11-10
三年级关于感恩节的作文12-24
关于环保的作文三年级300字左右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