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绝代的李清照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风华绝代的李清照(通用9篇)

风华绝代的李清照 篇1

李清照一直被世人看作是一名美女词人,很少有人认为她是丑女作家。其实李清照究竟是美女还是丑女,史料上并没有记载。世人对她的容貌都是凭想像和猜测来理想化并加以美化的。最近有人试图从李清照的作品来探求李清照真实相貌,从而颠覆其千余年来在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形象,还原一位真实的李清照。

李清照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在山东济南,李姓一族并不是有钱有势的大家族,但却是齐鲁一带很有名望的书香世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齐鲁学风培育出来的一个典型学者。他博学多才,最为时人推许的是他的文学成就,在经学、文学理论、历史学、佛学诸多方面均有突出建树,与廖正一、李禧、董荣等当时号称苏门“后四学士”。李清照的母亲王氏知书达礼,是北宋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因为山东自古就是出“大汉”的地方,因而有人认为,李清照的出生地就注定了她不是一位苗条美女。

李清照给人以文弱纤细的形象纯粹是她的名字和后期凄凄惨惨词作的影响。首先说名字,每一位读者读到“清照”二字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冷冷清清的月光照在大地上的感觉。“名字清照”让人感到冷清文弱。至于李清照的“瘦”主要来自她的词作,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等。这里是她的词因“瘦”字使用得恰到好处,瘦字传神地把人的心情同景物的凋零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在文字效果上令人拍案叫绝,而不是说她人的体形 “瘦”,李清照因在这三首词中的“瘦”字用得好,被后人诙谐地称为“李三瘦”。可惜千百年来文学家、画家把词中之“瘦”混同于人体形之“瘦”从而给人们勾勒出一个瘦弱形李清照的形像。有人从李清照的词作和人生经历以及其性格推出真实的李清照不但不瘦而是体形魁梧高大,额头宽阔,性格外向,甚至有点粗鲁的女强人形象。

出身名门世家的李清照不仅天资聪明,而且生性活泼,可以说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放荡不羁,常常大醉而归。如她的《点绛唇》就传神地刻画了李清照在少女时代的放荡不羁的生活:“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写的是李清照大清早起来,脸也不洗,手也不洗就去荡秋千。从“露浓花瘦”可以看出来当时是清晨,露水还没散去,如果太阳出来了,就没有“露浓”一词了。还有下面“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一个女孩子清晨起来,脸不洗,头不梳、鞋不穿,就去荡秋千玩,可见比较邋遢。这样的女孩子能指望她长得多美吗?

有人会问,既然李清照长得不美,赵明诚为什么和她感情那么好?其实赵明诚不是看重李清照的美色,而是看重她的才气。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一生相互爱慕琴瑟相和,主要是志趣相投。当时赵明诚常去外地考察金石名品,李清照颇感孤单寂寞,便写了一首相思词,名叫《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借飒飒秋风、片片黄花把对夫君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为情所感,后更为词的艺术力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写词五十首,将李清照的这首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这五十首词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自叹不如,这个故事表现出来的他们夫妻的如胶似漆得益于他们共同的爱好和浓厚的兴趣。

从李清照的词也可以分析出她的性格特征。在其前期少女和初嫁时作品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传神地勾勒出了清照醉酒后的形态,这不是普通的醉而是大醉,醉得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试想一位少女时代就常常喝得酩酊大醉的的女性,有可能是那种害羞的人吗?另外从其出游地点看,她是出游到离家很远的溪亭,而且是玩到日暮时分,还是从水路划船回来的,从词中从叙,溪亭至回家的路还相当偏僻,因为所经之地有“一滩鸥鹭”,鸥鹭就是今天的白鹭,这种鸟洁白细长,胆子很小所处之地一般远离人群。更令人后怕的是她所乘的船“还误入藕花深处”。从这样形象传神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在一千年前封建礼教相当森严的宋朝,李清照这种泼辣、大胆且豪爽的女性还是很少见的;而且从其“争渡、争渡”那股劲看来,李清照的力气应该不小,而她的身材应该相当高大。

李清照一生嗜酒,少女时代如此,出嫁后与赵明诚生活优裕时如此,晚景飘零时亦如此,终生不改此衷。通览一下清照的词,只要提到酒,写到醉酒形态的处处皆是。这里只选几首著名的去赏析一下并分析清照的为人。

首先说说第一首《如梦令》:“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应该说此时的李清照生活得很好,不是侍字闺中,就是新婚不久。“浓睡不消残酒”,说明过去的米酒能使人醉得挺深沉的,另外也说明李清照喝得很多,一个女人能喝到睡一夜酒还没清醒,可真是豪饮啊!看来李清照并不是有人所说的“无知少女”,而实在是女中豪杰,体格强健之人。

然后说说第二首《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这一首词写的是在借酒浇愁,“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此时正是金兵入侵、宋室南渡之后,为了减轻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痛苦,李清照便以酒来麻醉自己。这种把酒临风、举盏消愁时的情景,让人们看到一个“侠女”的身影,而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夏日绝句》,则被史学家、文学家共同认为是侠女风范。

最后说说第三首《诉衷情》和第四首《醉花阴》。先说《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再说《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风华绝代的李清照 篇2

说到十王亭, 就应该从“八旗”说起。其实早在“八旗制度”形成之前, 满族人原有一种狩猎组织, 叫做“牛录”, 汉语的意思就是“大箭”, 每一个牛录当中自然要有一个首领, 称之为“牛录额真”, 外出狩猎时, 同牛录的人都要听从牛录额真的指挥统一行动。后来, 努尔哈赤在征服各部的过程中部众不断增加, 于是他就对牛录组织加以改造, 创立了“八旗制度”。

八旗终于在盛京城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里, 迎风飘举。十座方亭稳稳当当地伫立在夯实的地基之上, 手握八旗大权的“固山额真”们, 走进了后金政权的核心。“八旗制度”在努尔哈赤时期已经成为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具有军事、生产和行政三方面的职能, 对早期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人们常说“运筹帷幄”, 意思是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这个“帷幄”, 指的就是“帐幕”。据史书中记载, 八旗制度建立之后, 努尔哈赤、皇太极率领八旗军队外出驻扎时, 就要搭设蒙古包式帷幄, 有时就是皇帝用大一些的“黄幄”, 而八旗贝勒大臣们则分别用排列在其前两侧的八座“青幄”, 大政殿和十王亭的排布、瓦色、造型都与这个习俗十分接近, 建筑上被称作“帐殿式”。

后金新建的皇宫, 遵循着一种“一殿居正中, 十亭分左右”的建筑布局。“十亭”就是左翼王亭、右翼王亭和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篮、镶蓝“八旗亭”, 统称“十王亭”。这种布局, 在中外古今帝王宫殿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 是当时以满族为体的八旗组织政体在渗透五行学问的宫殿建筑文化上的生动体现, 也是沈阳故宫中满民族特色的重要标志。

“十王亭”并不只是一种表明政权关系的摆设, 还有着自己的实用功能。清太宗时期, 八旗的办事机构就分别设在各期亭中。如果说大政殿是整个国家的“衙门”, 那么八旗亭便是各旗的衙门。在大政殿举行大型庆典和筵宴时, 八旗官员都要在自己所属的旗亭前列坐, 参加典礼或宴会。因为这两项在陪都盛京进行的特殊礼仪, 八旗亭成了沈阳故宫建筑中唯一在清入关前后都连续使用的地方。

清朝入关以后, 按照朝廷礼仪, 到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 陪都盛京 (公元1634年, 未了沈阳建筑的胸围和国运的昌盛, 皇太极下令改沈阳为“谋克敦”, 汉语意思是兴盛的意思。所以沈阳又被称为“盛京”) 官员也要像入关前一样, 来到八旗亭前, 面向大政殿内空荡荡的宝座行三跪九叩大礼, 表示“留都”人们向皇帝祝贺节日, 称为“摇拜朝贺”。

八旗亭的排列更是大有学问, 在清代, 无论是攻城略地还是驻防守土, 一般都是两黄居北, 两白旗居东, 两蓝旗居南, 两红旗居西。沈阳故宫八旗亭的排列也是按上述方位排列的, 只不过是为了整齐美观, 把东测的两白与西则的两红分别向前移到了与翼王亭和南北两旗亭呈八字学形的一条进线上了。

八旗如此排列, 完全符合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按着五行学说, 北方黑 (蓝色和黑色都称为青色, 白天的大海为蓝色, 而夜间的大海则为黑色, 故而蓝与黑色有某种互通关系) 色属水, 南方红色属火, 西方白色属金, 东方绿色属木, 中央黄色属土。

八旗方位的设计者, 就是依照这种说法, 把象征土的两黄旗放在北面去克北方所属的水;把象征水的两蓝旗放到南面去克南方所属的火;把象征金的两白旗放在东面去克东方所属的木;把象征火的两红旗放在西面去克西方所属的金。这种精心设置的安排寓意着八旗劲旅的西面八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然而“一殿十亭”的建筑特色, 也存在它的消极诱导, 这是设计者所未能料想到的, 此正应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句名言。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十王并立”, 所以在清代皇宫内院中的争权夺位的故事就更格外显得惊心动魄。自老汗王努尔哈赤去世以后, 皇宫里的“一王搬到众王”的一幕幕闹剧便接连不断。

吕碧城:风华绝代的民国“剩女” 篇3

自强自立的才女

吕碧城是安徽旌德县人,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12岁时她写了一首词,其中有“夜雨谈兵,春风说剑”两句,这首词传到当时的“诗论大家”樊增祥手里,他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断不敢相信,如此荡气回肠的词章竟出自一个小女孩之手!

但吕碧城命途坎坷,她9岁时便与同邑乡绅之子订婚。13岁那年,她的父亲病逝,全部家产被族人霸占,母亲严氏被强行幽禁。小小的吕碧城挑起重担,给父亲的朋友和学生写信,四处求人告援,其中包括时任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的樊增祥。一番努力后,囚禁多时的母亲得以脱险,但碧城“夫家”却起了戒心: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能量,这样的媳妇日后过了门恐怕难以管教,于是提出退婚,这在当时是奇耻大辱。接连发生的剧变,使年幼的吕碧城对世途之凶险、人心之险恶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更加树立了自强自立的信念。

之后,吕碧城随母亲投奔舅父。20岁时,吕碧城有意到天津“探访女学”,遭到守旧的舅父的严词骂阻,吕碧城一怒之下逃出家门。到得天津后她身无分文,生活陷入困境,便给一个在《大公报》的熟人写信求助。这封信恰巧被《大公报》总经理兼总编辑英敛之看到了,他同情吕碧城的遭遇,也为她信中的文采所倾倒,便邀请她担任《大公报》见习编辑。吕碧城因此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并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人生之路。

吕碧城到《大公报》后,连续撰写鼓吹女子解放和宣扬女子教育的文章,如《论提倡女学之宗旨》、《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等,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在诗词和文章中流露出的刚直率真的性情以及横刀立马的气概,深为时人尤其是新女性所倾慕。她的两个姐姐吕惠如、吕美荪和她一样,均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当时吕碧城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种聚会上,人们对这个有思想的美女加才女刮目相看。吕碧城追求者众多,但她眼光非常高,只看上了梁启超与汪精卫,又嫌两人年纪不合适。吕碧城是这样与友人说起她的感悟的:生平可称心的男人不多,梁启超早有家室,汪精卫太年轻,汪荣宝人不错,也已结婚,张謇曾给我介绍过诸宗元,诸诗写得不错,但年届不惑,须眉皆白,也太不般配。我的目的不在钱多少和门第如何,而在于文学上的地位,因此难得合适的伴侣,东不成、西不就,有失机缘。幸而手头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学自娱了。

倡导女权的教育者

吕碧城与“鉴湖女侠”秋瑾交情莫逆,曾与秋瑾同榻而眠,所论多国运民脉之事。“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作新民。”是她们的共同心声。秋瑾被害,吕十分痛心,夜不能寐,设法与人将其遗体偷出掩埋,又于灵前祭奠之。吕碧城曾与“鉴湖女侠”呼吁革命,是发动女权运动的先驱者。

做《大公报》主笔期间,吕碧城借助这一舆论阵地,积极兴女权、倡导妇女解放。她认为,要想实现女性的真正独立,必须“启发民智”,极大提高女性人群的思想文化素质。因此,兴办新式女学成为她实践自己理想的奋斗目标。在严复等人的帮助下,吕碧城成功创办北洋女子公学,两年后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当时23岁的吕碧城任监督(校长),这样年轻的女校长,当时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吕碧城既负责行政又亲自任课,她把中国的传统美德与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结合起来,将中国国学与西方的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使北洋女子学府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许多在此学习的女生后来都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艺术家,如邓颖超、刘清扬、许广平等,她们都曾亲聆过吕碧城授课。在沉寂的中国大地上,吕碧城为女性的整体觉醒播下了一粒粒希望的种子。

历史往往喜欢开玩笑。令吕碧城哭笑不得的是,当年吕碧城因被舅父责骂而出走,及至她创办女学时,这个舅父严凤笙却“因事被劾去职”,袁世凯竟指定他协助外甥女吕碧城参与筹备事宜,他无地自容,但只好“忍气权从”,但没过多久就辞职回了塘沽。对此吕碧城调侃地说:“然予之激成资助以迄今者,皆为舅父一骂之功也。”

从总统秘书到皈依佛门

吕碧城的志向不仅在于教育,还有振兴国家的宏愿。她认为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强国就必须四万万人合力,因此不能忽视二万万女子的力量。解放妇女、男女平权是国之强盛的唯一办法。她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影响世人,济世救民。袁世凯在北京出任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吕碧城被聘为总统府秘书,她雄心勃勃,欲一展抱负,但是黑暗的官场让她觉得心灰意冷。后来袁世凯蓄谋称帝,吕碧城毅然辞官离京,移居上海。她与外商合办贸易,仅两三年间,就积聚起可观财富。可见她不只是才学过人,同时也有非凡的经济头脑。其后她不断前往欧美游学,并写了大量描述西方风土人情的诗词,脍炙人口,传诵一时。

1928年,吕碧城参加了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决计创办中国保护动物会,并在日内瓦断荤。1929年5月,她接受国际保护动物会的邀请赴维也纳参加大会,并盛装登台作了精彩绝伦的演讲,与会代表惊叹不已。在游历的过程中,她不管走到哪里,都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和言行,她认为自己在代表中国二万万女同胞,她要让世人领略中国女性的风采。此后,她周游列国,宣讲动物保护的理念,成为这一组织中最出色的宣传员。

吕碧城终身未婚,后逐渐开始对宗教发生兴趣。1930年,吕碧城正式皈依三宝,成为在家居士,法名曼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吕碧城由瑞士返回香港,1943年1月24日,她在香港九龙孤独辞世,享年61岁。遗命不留尸骨,火化成灰后将骨灰和面为丸,投于南中国海。

“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这是吕碧城的诗,也是这位奇女子一生的写照吧!

综合自网络

风华绝代,读你,懂你作文 篇4

推开大明宫沉重的宫门,停息在树枝上的麻雀收到惊扰,四散飞去,给这个清净的地方带来了些许烟气。

我静静的看着雄伟的大殿,仿佛透过时光,看见那个谜一般惊才艳绝的女人。

武则天,愿你安好。

武则天进宫的那天,天气很是晴朗,风和日丽,让人有一种莫名的舒畅之意。门口的马车富丽堂皇,奴仆们恭敬的侍立两旁,脸上是同一种卑微的表情。武则天很享受他们的诚惶诚恐,她望着旁边抹着眼泪抓住她的手不放的.母亲,冷静的转身,登上马车,眼中没有丝毫留恋。

侍奉的圣明天子,岂知非福?

武则天果决的性格,在少女时便可以隐隐看出。

冬雪又飘,四周寂静无声,唯闻一声叹息,唯有独依门楼望白茫茫的大地。屈膝的奴婢,只是机械的做着该做的事。

我向西望,那里隐约能看见寺院外面的围墙。眼前一晃,我仿佛看见了满堂刺眼的白,听见了不住响起的、有些虚伪的哭声。

武则天默默站在灵堂后方,她身份低微,连上前的资格都没有。不过,她不在乎。她记忆里的唐太宗,不是运筹帷幄的君王,不是威严严肃的夫君,仅仅是个陌生人罢了。她对他最深的印象,无异于在她讲述了自己的驯马办法后微微的笑。她冷漠的看了看,转身离去。送入佛堂,她一点也不害怕。傲人的容貌、满腹的才华,都是后宫那些庸脂俗粉不具有的。她确信自己有东山再起的能力。

前呼后拥的人群,谁又是自己的知己,可以嘘一声寒,问一声暖?什么时候可以放肆的笑几声,自在的跳几曲舞,赢得几声喝彩几声嘘吁。什么时候可以独登高山,看风景无边,泛舟西湖,任时光荏苒?

一个女子,谋划着一个大国十万里的出路,运筹着千万人生活的蓝图。而肩上扛着的,已知的未知的多少困难、艰险,都如大山般向自己压来。有时她也在问自己,登上高峰到底给自己带来什么?高处只有不胜寒!命运如果注定让一个女子来负担所有的沉重,为何还给了她如斯的寒冷。

她忧国忧民的心召唤着天下的英才,她用心结着一张网,网住了大唐的盛世。

发号施令,浩荡仪仗,从者万千,不过是琴之一曲,曲过就是难言的寂寞。

春去秋又来,树叶绿了又萧瑟。秋夜枕凉,无边的帐幔,空荡的殿堂。

一滴泪,在月光下闪着寒光,风摇着大殿顶上的风铃,不时在梦中回响,谁又会看到,一代女皇独自垂泪!

面对重重的困难,她镇定而骄傲。大唐必须向前走,能带领的只能是自己。她以无比的自信信手挥洒,天空风和日丽。

我回神,听见导游慷慨激昂的讲着武则天与唐高宗的种种凄美的爱情故事,不由笑了。

武则天那样的女人,岂是一个懦弱又犹疑的男人所能驾驭的呢?

跨进宫门,就算隔了千年,大殿依旧金碧辉煌。在这里,武则天完成了她一生的夙愿。哪怕是踩着千人的尸骨,辜负一颗颗真心,她最终是做到了。

武则天总是以为朝中的大臣迂腐、不听话,头疼之余,又有恼怒。要是能看一看选出的人才就好了。这个想法,原来只是灵光乍现,却在时间的推移中愈演愈烈。于是,她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她鼓起自己所有的勇气,爬一方万众瞩目的高峰,她捧起大唐万里的河山,用心镌刻着最美丽的风景。

高高在上的武则天,把天下的兴亡都抓在手中,发号施令,英武绝伦,她用她的知人之明,识人之智,用人之术,把一个繁盛帝国的根基深深扎下。一个女子,能成就众多男子不能成就的事业,能让世界因她而精彩,离开她不行。这样的一个女子,真乃英雄。

这就是武则天,冷漠中透着一丝柔软,无情中带着睿智。

不知不觉,导游的声音渐渐远去,我才发现我已驻足了许久,仿佛看到了武则天的一世风华。

她笑,树已成林,花已开放。她笑,百年孤独,千年沧桑。

她,风流一世,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思想的空间……

高高的无字碑,空空的碑文,犹如空空的寂寞,谁来书写她的一生?人已远去,消失在岁月的风尘,她已不见,只有风在吹,小草在招摇。

女子当如武则天,风华绝代,云起浪涌,她在历史的天空中沉默不语,身后一片喧哗

绝代风华为谁殇散文 篇5

繁华皆过往,旧梦随烟尘。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极目长天,月影排空,一映千山朦胧,风吟恣行。此刻,让心绪放逐与其间,仿若世间所有的纠葛也都淡了。

看月下幽莲暗开,听碧波水起叮咛,阵阵的清风遣着月色拂开久闭的心怀。宿命里深浅不测的纹路静静的流过岁月的长河,当光阴将世事洗澈的色彩归真的时候,是否就能够在时光两岸的黑白画卷里,为染了尘念的心境寻一方收卷云烟的幽篁,为孤寂的灵魂明悟一卷芥子纳须弥的玄妙与空灵。

胜水荷香,余馨寄远,携一缕淡淡的思绪,舀一瓢北斗的清洌,抓一把月色煮酒,且醉一宿这永寂的山河,让此时蟾光笼遮的凡尘烟火全部悄悄的安眠于这一刻惬意的温柔。

时光流转,逝水东流,曲折百转的红尘里,匆匆擦肩的是过往,芳华翩跹的光阴下淡却的是一份如行云流水般的情怀。梦里花香鸟语,月下临风长叹,湖岸凌乱的柳丝,垂下的又是谁干瘦的年华?

韶景年年负,举觞谁与愁,红尘浪里,掩埋的不过一场风华绝代的际会。双眸凝霜,心底深处一抹疼痛的唏嘘飘零在远古的凄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朝刘永的一曲《雨霖铃》是否也曾在过往故事里幽湿过你的情怀。

忆昔时,是否也曾有江边长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老者捶胸以宣韶华逐水流的怅惋;是否也曾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慨时不与我,壮志难酬情怀悲愤的`惆怅客长吁短叹。

绝代风华,又何堪春花秋月的轮回?孤雁渡苍山,此去广袤无垠,碧空云长。浮沉的人生于世事沧桑的变幻中渺若微尘,悲欢又如何,不过是蹉跎。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思定后,莫踌躇,莫留恋。

岁月无声,人生有涯,且绘一副柳暗花明诗意清扬的丹青水墨,点缀烟雨长廊里逐梦的人生;清风徐来,心涤纤尘,暂抛去离别时背影里那淡漠的哀怜,留一份洒脱从容于时光的门楣。

凝伫镜湖桥畔,清望云霄皓月。尘世间俗念的纠缠,有过多少的心碎断肠、黯然伤神,又能有多少的来去自如,飘洒若风?年华终要老去,恩怨终会平息,所有一切都会成为云烟过往,最终尘归尘,土归土。待到最后的最后,一丘坟冢,被缀满风沙的岁月,掩盖了简单的一生。

国旗下的讲话—拼搏铸风华 篇6

第20周 星期一 2012年6月25日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20周了,我们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有些同学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也有些同学的成绩持续进步,还有些同学成绩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要知道学习成绩体现的是近阶段学习状态,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对重点、难点的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咱们的学习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不得我们有任何的懈怠,是需要恒心和毅力的。在过去的阶段中,你在学习上还没有取得明显的进步,这并不说明你是后进生,并不是因为你天资差,而是缺少必要的拼搏精神!成绩的差别就在于无所不在的拼搏精神。在学习中,拼搏精神要求我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在生活中,拼搏精神要求我们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在获得成功时,拼搏精神给我们树立起宏伟的目标,督促我们一如既往,再接再厉;面对失败时,拼搏精神给我们坚定的信念,鼓励我们坚持不懈,发奋图强。与前阶段的课堂纪律相比较,近阶段的课堂纪律不容乐观,课堂违纪时有发生,特别是部分同学,课堂自我控制力不好,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甚至打搅到老师的上课和同学的学习;其次是自习课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做作业拖拉或费时不出功,该做的做不完做不好,甚至一抄了事。这样做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因此,每一时刻我们都要提醒自己严于律己,不打任何折扣的把当天的任务很好的解决。因此,在冲刺阶段的学习中,老师恳切地希冀同学们一改过去有时会犯的放松自己的毛病。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迎接冲刺阶段更为严峻的挑战。认真审视自己仍存在的问题,多向老师或学习优异的同学请教一些学习方法。那么,如何利用好剩余的时间,又应该如何去拼搏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十分重要,把握好课堂上的每一分一秒,全身心地投入,保持高度的紧张,紧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到哪,自己的思路就得跟到哪。抓到老师的每一个字,全神贯注,不走神。以听为主,以听为辅,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不仅锻炼了自己,更重要的是证明自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心、脑、口、眼、手”并用,用眼看,用耳听,用手记,用脑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好课堂这40分钟。

“课前认真预习,课上认真学习,课下认真复习”这学习的三步曲缺少其中

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做到熟练掌握知识,课下认真学习,做作业首先要复习。根据人的遗忘曲线,人必须反复复习,直到熟练于心。复习时,合上课本尝试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在自己大脑中回顾一遍,也许会有些内容记不起来了,打开课本记忆一下然后再回顾,直到知识从口中冒出。做作业是巩固学习内容的基本手段。谨记“看书不做题,做题不看书”的原则,把书本这支拐杖扔掉,自己独立完成,认真思考,再好的机器长期不用也会生锈,积极思考会让大脑越来越灵活。作业必须规范认真的完成,才能真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每天待在学校里,合理充分的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学习成绩。早晨一进教室就立刻投入学习中,对今天要学或昨天学过的进行朗诵、背诵。不能左顾右盼,也不要与别的同学说话,眼不离课本,用心记,用手写。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人的记忆一大高峰,记忆知识特别快。课间十分钟累了可以活动一下,放松一下,但楼道内的追逐打闹可绝不是最好的放松方式,课前两分钟要走进教室准备出要用的文具,以便铃响后,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

同学们,考试成绩总有一个第一,总有一个最后,但考试的精神只有一个,那就是坚持不懈,锐意开拓,努力拼搏,“拼搏成就未来!”那些还徘徊不定的同学们,不妨以现在为一个契机,拾起拼搏的利器,让自信心重回心中。纵有压力,又何尝不能化压力为动力而获得进步呢?所以我们要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充分利用学校提高的良好条件,学校创造的良好学习氛围,勤学苦学,爱学乐学。在学习和生活中奋力争先,在拼搏中创造新的辉煌,在拼搏中铸就宜人风采。

风华绝代的李清照 篇7

凌叔华的《古韵》显然不属于一般的自传体小说,整部小说的叙述时间虽然大致是按照主人公从小到大的成长顺序排列的,但是具体的篇章设置却是以作者的主观情感为依据。小说突出了作者个人的情感结构和生存经验对其思想意识的塑造。对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来说,这些在其生命中占有重要比重的情感经验的聚合体,不外乎就是当时生活在那个特殊的社会形式之中的“我”的家人们。

小说《古韵》由十八个几乎可以独立成章的短篇组成,主要描写“我”的家人的篇章就占了九章的分量。小说透过一个孩童的视角展现了一群特殊的生存主体,即在乱世中的高门巨族的精魂。所谓的“高门巨族”指的是一个清末民初的官宦人家,一所大宅院中生活着“我”的父亲和六个姨太太,以及数目不断变动的若干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和新旧佣人。在这样一个充满古典色彩的大家庭中,上演着一出出的“时代剧”:有父亲母亲一见钟情的婚姻,有姨娘之间明争暗斗的矛盾冲突,有旧时候少女情怀的婉顺与无奈,还有新时代少年的迷茫与追求,最终留下的是被新旧时代更迭的历史车轮碾压过的四分五裂的家庭。作者的情感精致的如同雨后的车辙,既清且浅,却也足够倒映出一代人的人生百态。

如果说凌叔华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时采用儿童的视角,不如说在凌叔华的心里仍然留存着孩童感知世界的独特感性。不能否认的是儿童在感知世界时,由于受到思维、审美、认知等方面不成熟的影响,一方面呈现直观性与细节性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渗入了大量的主观感受与肆意的想象,现实生活仿佛是透过多棱镜的反射之后,变得既多姿多彩又混乱无章。这种特别的审美效果具体体现在“一件喜事”和“两个婚礼”两章中,对于三次婚礼的细致描写。在小说的第四章“一件喜事”中,“我”的父亲娶了第六房姨太太,家里因为这场婚礼而热闹起来。尽管小说中已经展现了父母亲的情感曾经是美好的,但是儿童往往无法把握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于是“我”不能体会母亲隐隐的伤感。

儿童视角是小说的一种叙述角度,与儿童形象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不能单纯地把儿童视角小说认为是只写儿童生活的小说。在《古韵》中呈现的一幕幕生活场景、一个个人物形象组成了一个成年人的生存世界。同时,“我”用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想象构筑起一个私有化的世界。当严肃而深刻的现实世界和孩童主观世界互相不了解,甚至产生了碰撞与对立时,成人的世界就自然而然地被解构,被批判,同时也完成了作者初始的创作目的。在第十三章“两个婚礼”中,“我”的感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章前后描写了大哥与五姐的两次婚礼,这两次婚礼时间上一前一后,婚礼的形式一新一旧,婚礼的主人公一嫁一娶,新婚人在感情上一悲一喜,相互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作为叙述者的“我”也呈现出细致、微妙的心理变化。对于大哥婚礼的描写是从结婚礼服和婚冕开始的,同九姐明显的羡慕不同,此时的“我”虽然也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却有着自己明确的好恶。讨厌做作的九姐,并且会自觉地回避关于婚姻的话题。但是在同样是孩子的九姐用了“精明”这样的新式词语时,“我”又不假掩饰地表现出自己的羡慕。这样反转的情节即有趣也引人深思,“我”为什么对婚姻抱有与九姐完全不同的态度。抱着这个疑问继续往下看,小说描写了一场真正的传统婚礼的很多细节,从礼堂的摆设到招待宾客的“流水宴”,从接新娘到跪拜天地,在一片喜气洋洋中,作者轻轻地说出了答案:“只有在这种特殊的场合,新娘才是尊贵的,新郎只是她恭顺的仆人。但这顿饭一过,她就得侍候丈夫一生,当然得温柔贤淑”。原来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天真与懵懂被早熟与忧郁代替,作者借儿时之口道出了自己对于婚姻无奈而绝望认知。同样持这种观点的还有“我”的五姐,当她哭着说出:“还不如死了呢。”这样的话时,五娘与母亲的悲剧似乎可以预见地要再次上演。于是,对于五姐婚礼的描述充斥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婚礼上演奏的西洋曲子让人联想到丧乐,带着高帽的新郎像是小丑,左右的伴郎像是卫兵,一个牧师说着:“你有罪了。”五姐的婚礼成为其少女时代的“葬礼”,儿时的感受与成年以后的感知相互碰撞,迸发出强烈的情感,也让读者看到了两代女性命运悲剧的延续。

凌叔华以儿童为视角的《古韵》表现了儿童真实的生命体验,表现了半封建社会中高门巨族中的或温婉或泼辣的女性,被裹挟在滚滚的时代洪流中寂然远去的现实,具有其独特的审美蕴藉。当然,由于儿童本身的生存体验被限制,决定了小说在论述问题,剖析现象等方面深入的程度是有限的。但是英国著名诗人柯勒律治说过:“把儿童时代的情感注入成年人的理性中去,用儿童新颖和惊奇的感受去鉴定我们几十年来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日常事物表象,这便是天才的独特个性和才能。”所以,儿童视角的小说依旧是在现代文坛上盛开着的一朵小花。

参考文献

[1]雷永生.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92.

[2]凌叔华著;傅光明译.古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930.

海口骑楼老街的绝代风华 篇8

作为东南沿海城镇一种极有特色的建筑形式,骑楼从形成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海南省海口市沿长堤路段以南至少有8条骑楼街区,这些骑楼建筑群保存了海口市19世纪以来的建筑特色,同时也保存了海口老商埠的历史人文风貌和上个世纪挥之不去的梦影星尘。

在落日的余晖中,骑楼的美尽显无疑:斑驳而又雕满图案的墙面、形态多样的女儿墙、充满闲情的露台、破旧衰败的窗棂……

漫步这些骑楼遍布的老街,仿佛在逐渐翻开海口的往日画卷。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天后官的传说、海口人民战海寇的故事、经商贸易发展经济的历程。海口骑楼老街曾经拥有的华美精致、中西合璧的生活,就这样从时光中走了出来——这里曾是海口魂!

开放之风生奇葩

海南岛的今昔,留给正史著述和人们口口相传的,更多的是孤悬海外,偏安一隅,贬放流徙之地,文明闭塞之岛。千多年的岁月,名臣良士北望京城,有口莫辩;芸芸百姓,耕读持家,却在远离京畿和中原大陆的小岛上,开垦出传统文化根基深厚、民风淳朴、性情自由的一方土地。靠着海的缘故,百姓胸怀宽大、包容八方,东南亚的习俗在原住民的生活中影响渗透。海口市的骑楼老街,就是这样一个透着历史气息、温暖海风、灿烂阳光与纯朴民风的世界。

海口骑楼老街的由来,跟那里的港口开放通商史大有关系。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海禁,开海贸易。琼州(海口),从此海运四通八达。咸丰八年(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琼州(海口)即被辟为通商口岸,时称琼州口。英、法、德等国逐渐在海口修建了具有西洋风格的领事馆等建筑,海口渐渐成为面向南洋(即东南亚)的一个商贸中心,形成繁华的商业城市风格。特别是那些明末以来“下南洋”的琼籍人士,或者衣锦还乡兴屋架楼,或者看到故乡的发展和繁荣将生意作回故土。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带回了杂糅中西文化的诸多南洋事物,骑楼正在其中。

根据专家考证,海口的第一座骑楼建于1849年,地点在四牌楼街,又叫城内街,就是现在的博爱北街。在一片低矮的民居中间,这座南洋风格的骑楼究竟是何等气派,我们已无从知晓。

以这座骑楼为发端,海南人逐渐认识了骑楼,也喜欢上了骑楼。它使海口的建筑风格为之一变,一定格就是百年。自此,海南骑楼兴衰百年的命运,就和海南发展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24年,粤军第一军独立旅旅长兼任琼崖善后处处长邓本殷拆去具有629年历史的护城古城,城墙方石被用来铺设一条12米宽的大路,这就是长堤路的雏形。原来五六米宽的石板路全部扩建为可以通行汽车的街道,原来的四五条马路扩建到了30多条。为了搞好市政建设,邓本殷热情邀请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建房。“仅二年,争相修建有骑楼的新式楼房计800多幢,使海口面貌焕然一新”。这批琼籍归国华侨效仿南洋建筑风格特色,建成的一幢幢柱廊骑楼式建筑,不仅有单边外廊,甚至扩展到双边、三边以至四边回廊,用于商用和居住。这种建筑特色确实非常适合海南阳光强烈、风雨即来的天气,凉爽舒适的骑楼利于人们遮阳挡雨。由于毗邻港口,家家户户所建骑楼连接形成的街道,有着可供行走的地板,有着挡避风雨骄阳的顶盖,成为“店铺的公共走廊”。

路通财通,随着商业铺面的建设,老城区的商贸业也急速发展起来,当时全市商店迅速发展到600多家,年贸易总额达到数百万元。到了夜间,店铺灯火辉煌,广告牌被映照得五颜六色,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宛如上海十里洋场。

至此,骑楼真正引领起这座城市建筑的风格,并成为海口建筑文化的标志。直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骑楼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叹为观止的骑楼建筑艺术

海口骑楼老街位于市区中山路、新华南路、解放东路、博爱路及得胜沙路一带,街道两侧是近百年历史的充满南洋建筑风情的骑楼。海南本地人称这几条骑楼老街为“南洋街”,街道上一栋栋饱尝岁月沧桑的骑楼静静雕刻着百多年来的历史印迹。这里既凝结着海峡北边内陆文化的厚重血脉,又受着南洋文化的熏陶,连接了文化的世代更迭,又横跨了文化的地域板块。在动荡的20世纪,海口骑楼老街见证了时代特有的交汇和挤压、特有的爆发和沉寂,以及非同寻常的欣悦与悲凉。

起初,博爱路、中山路的骑楼多为2~3层,新华北路和得胜沙路后来居上,多为3~4层。除了琼海关、银行、邮局等略为高大的建筑物外,最气派的要数南洋归侨建造的骑楼。70年多前,曾有外国旅居者感叹:“海口高楼林立,最豪华、壮观的建筑皆为华侨所建。”不仅如此,海口最大的商业实体也操纵在侨商手里。

作为海口骑楼的发端之地,博爱路的骑楼相对古朴庄重,有些地段已重新装修。在保持原貌的区域,楼顶檐口巴洛克式雍容华贵的凹凸面、涡卷形天际线、弧线优美的窗户拱券,墙面上随意点缀的苔藓植物无不显示出斑驳的岁月痕迹。

中山路上的骑楼保存最为完整,仍然有民国时期的规模和风貌。从新华北路向东望去,该街区蜿蜒迂回,具有音乐般华丽的韵律感;透视焦点变化无穷。中山路的建筑风格有着浓郁的南洋特色,窗户为百叶窗式,与新加坡牛车水街相似,有些窗户的拱券为南亚穆斯林古风,有些则为罗马式拱券;楼顶檐口雕饰墙面和女儿墙(俗称风洞墙)的浮雕多为巴洛克风格,又与新加坡的牛车水街不同。

得胜沙路是海口商家争夺最激烈的地方,也是楼层最高的地段。这条街的风格较为欧化,也许是因为这里设有琼海关、洋务局、中法医院、法国邮局以及众多洋行的缘故。

海口骑楼的雕饰物细节极为精致优美。骑楼的外部立面檐口带一个或多个孔洞的女儿墙,多为横向三段对称式,顶部檐口天际线多有波浪形、涡卷形和几何形雕饰。女儿墙的洞口,体现了独特的建筑智慧,可以预防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的风负荷,却也因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形态。

除了女儿墙,海口骑楼的窗户也体现了欧亚混交的文化特点。它的窗楣有方形的、半圆形的、敞肩形的,还有阿拉伯式的尖形的。骑楼立面造型一般使用精湛的砖雕手工技艺,以砖砌筑出大致形状后,再勾勒表面线脚。有别于我国华南沿海以及东南亚一带的骑楼,海口骑楼的立面中,有着式样数不清的中式传统浮雕、砖雕花饰

图案,比如百鸟朝风、松鹤延年、梅兰竹菊、回纹圈绳、福禄寿等,体现了海南文化和中国祈福文化的特征。中式传统浮雕灵感来源于琼北、文昌地区的民居,老式民居习惯在屋檐下的内外墙体都绘上各式图案,五颜六色,对比鲜明,象征着吉祥如意、花好月圆、五谷丰登等。海口骑楼的浮雕花式取材于传统民居,具有浓厚的民间审美趣味,同时也巧妙地为商铺做了广告。

“民国第一楼”

海口骑楼老街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文化遗迹,有13个国家在这里开设的领事馆、教堂、银行、商会,中国共产党琼崖一大会址、中山纪念堂、天后宫、武胜庙和冼太夫人庙,还有当时衣锦还乡的华侨富商为家乡建起的家族式连排骑楼,如邱氏祖屋、饶园等。

得胜沙路上的五层楼——海口大厦,在海口骑楼群中是特别耀眼的一座,因为它曾长期是海口第一高楼,在海口人心目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1935年建好的五层楼至今依然保留着昔日的风采,当年,它曾是海口的豪华酒店,内设舞厅、影院、咖啡馆等。

五层楼主人吴坤浓是文昌铺前人。1930年,他的父亲——法国银行驻越南防城总代理、一位金融家,决定在海口建造大楼。大楼的建筑材料全部采自新加坡、泰国等地。从1932年开始,历经3年的精心设计和建造,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海口最高楼——五层楼于1935年落成了。它楼高27米,里面由4开间5进段组成,一层较高,为餐厅及商场,二至五层为客房,四至五层后进为影剧院。影剧院可坐观众300人,是当时海口最大的影剧院,海口人以在这里看上一场电影为荣。五层楼临街立面造型优美,浮雕立体感强,做工细腻精巧,雕花花样多姿多彩,布局得体大气,“堪称是东方的巴洛克式建筑艺术和洛可可装饰艺术的结晶”,同时也体现着中国建筑艺术里的阴阳对称美学思想。

五层楼曾是海口繁华、开放的象征,演绎着一个时代的海上旧梦。1948年,在堂兄吴坤浓的鼓动下,吴坤瑞变卖香港的产业,携家人返回海口,在五层楼创办了胜利大戏院。当年,戏院里放映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新女性》等左派文艺家创作的电影作品,不知赚取了海口人多少眼泪;从这栋楼里传出来的《蔷薇蔷薇处处开》、《春天里》或痴迷或欢跃的旋律,至今仍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盛世骑楼成追忆

海口人热爱骑楼,骑楼是老海口的神韵,它见证了海口的百年沧桑,保存和延续着一段珍贵的城市记忆。几代人都在依傍它遮风挡雨。静态的老街串起了海口变迁的历史,而动态的人间烟火更能够体现出老街记忆中的人文情怀。在这些骑楼里,有家族的兴衰历史,也有战火中人们的痛苦和无奈。骑楼,不仅是海口的视觉记忆,也是我们直接感受历史的方式。

老街、骑楼在沧桑岁月中愈老愈有味道,在现代化的城市格局中越来越显得时尚珍贵……

风华人物 篇9

就此道别

著名作家张洁10月23日至26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个人首次油画展。对于已移居美国、久不在国内文坛露面的张洁来说,这次画展更像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在上台致辞结束时,张洁双手作揖,一声“张洁就此道别了”,令到场的朋友们无不动容。

2006年,听从医生的建议,张洁开始画画。凭着一腔热爱与“拧劲儿”,她在这个全然陌生的领域耕耘不懈。如今,画画与写作一样,成为张洁生活最重要的内容。

经作者审订与授权,我们刊登张洁和李敬泽在本次画展开幕式上的致辞,并配发张洁的油画作品及读者所撰写的评论,以全面展现这位文坛宿将的艺术世界。

张洁的道别演说

30多年前,冰心先生对我说过一句话,她说:“在我们这些老朋友之间,现在是见一面少一面了。”而现在,轮到我来说这句话了。

我们的文字中,常常会用到“永远”这个词儿,但永远是不可能的……“花开花落会有时”,“长江后浪推前浪”……适时而退,才是道理。我一直盼望有一个正式的场合,让我郑重地说出这些话,但这个机会实在难以得到。

非常感谢中国现代文学馆,当然现代文学馆的后面其实是中国作家协会,还有我的“娘家”北京作家协会,为我组织了这个画展,给了我这个难得的机会,让我表明我的心意。说是画展,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告别演出。

除了感谢中国作协、中国现代文学馆,以及我的“娘家”北京作协支持外,我还非常、非常惭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小母亲就告诉我,对所有的给予都应该回报,我也是努力这样做的。但有些给予真是无法回报。

其实我很想跟我母亲讨论这个问题:您觉得所有的给予都能回报吗,有些给予其实是回报不了的。这就是我面对那些无法回报的给予时,常常会非常惭愧的缘故。

于是这些无法回报的给予,就成了我的心债,让我的心不得安宁。今年春天,我把这些心债写成一篇稿子,但被退稿了,这是我今生第二次被退稿。我也知道它确实难以发表,因为涉及当时的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背景。可是没关系,这些事都记录在我的日记里,我想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它一定会得到发表的机会。

我这辈子是连滚带爬、踉踉跄跄过来,从少年时代起,当我刚能提动半桶水的时候,就得做一个男人,又得做一个女人,成长之后又要担负起“做人”的担子,真累得精疲力竭。可是这一次画展——也可能是我办的最后一件大事,承办人却没有让我花一分力气,没有让我操一分心思,没有让我动一根手指头……一个累了一辈子、已然精疲力竭的人,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是什么感受?那真是千言万语无从说起。

此外,我还要感谢两个具体办事儿的人。一个是兴安,说老实话,兴安这个家伙不太靠谱,但是他为这次画展做的画册相当漂亮,此外还为了画展前前后后地奔波。另一个是我的邻居任月华女士,我不在京期间,许多细枝末节,画册的清单、交接,都由她代劳和现代文学馆的计蕾主任商量解决。很多人认为我是个非常各色、不好相处的人,可是我们邻居20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一点儿矛盾。

如果你们喜欢我的画,我很高兴,如果你们不喜欢,臭骂一顿,我也不在意。我现在的状态是云淡风轻。

很多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我说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希望我只记得那些好的,忘记那些不好的。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太不容易了。就在七八年前,睡到半夜,我还会噔地一下坐起来,对着黑暗大骂一句,然后再腾的一声躺下,可我现在真的已经放手。

我从不相信任何宗教,但我相信一些奇怪的事。我常常会坐在一棵树下的长椅子上,那个角落里的来风,没有定向,我觉得那从不同方向吹来的风,把有关伤害、侮辱、造谣、污蔑等等的不好的回忆,渐渐地吹走了,只留下了有关朋友的爱、温暖、关切、帮助等等的回忆。同时我还认识了一只叫lucy的小狗,它的眼睛干净极了,经常歪着小脑袋,长久地注视着我。当它用那么干净的眼睛注视我的时候,我真觉得是在洗涤我的灵魂。我也非常感谢命运在我的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给了我这份大礼,让我只记得好的、忘掉那些不好的回忆。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我在一家很好的律师事务所留下了一份遗嘱:我死了以后,第一,不发讣告。第二,不遗体告别。第三,不开追悼会。也拜托朋友们,不要写纪念我的文章。只要心里记得,曾经有过张洁这么一个朋友也就够了。至于从来就没停止过诅咒我的人,就请继续骂吧,如果我能在排遣你的某种心理方面发挥点作用,也是我的一份贡献。

再次感谢各位来宾,张洁就此道别了。[资料链接]  张洁,1937年出生。

 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

 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作家。 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分别获第二届、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并创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连冠”纪录。另有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在读者中影响广泛。

 2012年出版《张洁文集》(11卷)。

 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丹麦、挪威、瑞典、芬兰、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罗马尼亚、土耳其等十多种语言,三十余部译本。 1989年获意大利马拉帕蒂国际文学奖。

 1992年2月被美国文学艺术院选举为该院荣誉院士。 2007年获意大利政府颁发的“惠仁之星骑士勋章”。 2012年获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文化论坛奖。

 2014年获意大利GIUSEPPE ACERBI国际文学奖“终身成就奖”。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国际笔会北京中心会员。

张洁自比获奖作品像“大排档” 年轻的读者们围着她签名,一位年轻的女作家说喜爱张洁早年知名的获奖作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洁却笑着说,我都删了,那算什么作品啊!在世中国的作家中,将自己许多知名的获奖作品、甚至成名作从自己的文集中删去,只因认为其文学性不够,张洁恐怕是第一个。“我在文集里全删了!宁可没有,不能滥。《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条件尚未成熟》、《谁生活得更美好》,那都不算小说。”张洁语速很快,“我还是那句话,中国大多数的读者是读故事,而不是读文学,这跟我们小说产生的历史有关系。”张洁说,博尔赫斯读的人少,马尔克斯读的人多,“马尔克斯就成了大排档了嘛!我的那些(获奖作品)也是大排档!”

《无字》之后的《无字》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 我写了一篇小文,题目叫《张洁画展小记》,也不知是谁径自替我拿到《文艺报》上发表了。文章见报后,当天上午就看到微信上有人转发,渐渐地越来越多。到了中午,我想,与其别人发,不如我自己也发一下,便发到“朋友圈”里。待到午睡醒来,拿起手机,看到“朋友圈”里已经有上百条点赞和评论。第一条是一位很优秀的女作家留下的,她说:“张洁在中国女作家中是神一般的存在。”我想她的话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她没有必要客气。同时,我觉得,这真的也是我所想说的,张洁不仅在女作家中,在我们这一代人中,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这个时代,作家最怕的事情之一就是怕被人忘记。所以焦虑浮躁,如果有那么一段时间不在媒体上出现,有那么两天不在微博微信上露个脸,很多人就会莫名心慌,于是就要没事找事“刷存在感”。张洁不是这样。她是甘于寂寞、乐于寂寞的。她不愿意抛头露面,更不愿意成为话题让人咀嚼。她的生活基本上由写作和远行构成,年复一年,绝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听不到她的消息,她的名字不会出现在我们眼前。但是,不管时隔多久,只要一提起她,一看到她,一读到她的新作,我们还是会强烈地感到,又见到了我们久违的、亲切的,我们热爱和敬畏的那个张洁。对于我们这些后来的写作者和读者来说,张洁就像家门口天地尽头的一座雪山。平时,我们忙着,柴米油盐、婚丧嫁娶,顾不上抬起头来静静地看她,但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的时候才发现南山一直在那里。我们有时把脑袋从一地鸡毛里拔出来,抬头一看,看见了她,她存在着,她在我们精神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将近十年前,张洁开始作画。有一次到她家里去,那时她刚刚开始画起来,兴致勃勃,像个孩子。在这世间,张洁一直是挑剔的,又是一往情深、生死以之的,现在她爱上了绘画,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默默地、专注地画着。最初学画,好像是医生的建议,但医生不知道,张洁只要画起来,就不再是消遣,她就会把生命放进去。现在,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她的画越来越好,但是,我不会仅仅从绘画艺术的角度看待这些画,这是如此重要的一个作家创作和创造的一部分,我把这些画看作是《无字》之后的《无字》。在《无字》之后,张洁用画、用线条和色彩与这个世界对话,我们从中读出了她的精神和风骨。

张洁老了,她自己这么说,朋友们也这么说。但在中国传统里,老了也是小了,是返璞归真,是回到初心、本心和童心。张洁的画证明了她的心未老。我们祝愿张洁怀着这颗童心,怀着对世界的饱满热情和巨大好奇,继续写下去、画下去,继续行走、奔跑。我们期待着她的归来,因为我们都爱这个名叫张洁的孩子。

《光明日报》

神秘钢琴大师朱晓玫

演出服上破了洞的苦行僧

《青年报》

她是令乐迷心疼的朱晓玫,“演出时披件围巾是因为演出服肩膀上破了个洞”;她也是令乐迷动容的朱晓玫,“几十年每天都弹巴赫,从没厌倦,你每天吃饭会厌倦吗”;她更是令乐迷尊敬的朱晓玫,“我已经65岁了,如果有一天弹不动了,我会悄悄离开,不再打扰大家”。她避世几十年,不离不弃的只有钢琴,这也是她召集信徒的武器,琴键一按下,不认识她的人,都蜂拥而至,音乐会门票需要靠抢。神秘的大师,近日回到家乡上海,终于破土而出。

隐士?

就在不远的“此前”,朱晓玫的名字,甚至在音乐专业圈内,都算陌生。然而,9日晚在上交新厅的独奏音乐会,门票被疯抢得超越任何一位大师,临时在13日加演一场,更是在短短的10分钟内,又被抢得一张不剩,门口的黄牛,甚至加价加到了几千元一张。

吸引观众的,有她的传奇经历。出生在上海,8岁就登台,却遭遇文化大革命,随后去海外,她的名字,跟傅聪、顾圣婴等前辈大师联系在一起。在她定居的巴黎,尽管1994年登台后,只要她的演出,都爆满,但她的生活,却朴素异常,甚至没有自己的房子—在发烧友小圈子内,她凭借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让乐迷惊为天人,但在公众面前,她却是不折不扣的隐士。

“回国演出,有人要我讲一些小故事,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少说,应该用音乐来打动观众。”昨天,她在接受沪上媒体访问时说。她曾经出过自传《河流与她的秘密》,但为了不出这本自传,她甚至请了律师,“当时,有出版商找到我,要我写自传,逼了我三年,我不愿意写。最后,他们说,你实在不肯写,那我们就自己写你的传记了,我一听急了,怕他们乱写,就请了律师,结果律师告诉我,我没法阻止人家写,最后我被逼上梁山,只能出自传—很多悲惨的故事我没写,因为我不想弄得很苦情。”

让她能够忘掉那些痛苦的,是一架陪了她三十多年的钢琴,即使在下放到张家口干农活儿时,她也在偷偷弹钢琴。而在海外,她仍然每天都会弹巴赫,尤其是《哥德堡变奏曲》,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更成就了她隐士的传奇。“巴赫是我最喜欢的音乐家,我“跟”了他三十多年了,他的作品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对任何民族和宗教都有穿透力。”

苦行僧?

在国内经纪人请她回国巡演前,朱晓玫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一如她当初拒绝出自传一样,她也曾拒绝回国演出:“结果他就说,可以等我,他还让我想想,以后该怎么退休?他知道我连房子都没有。”

不仅没有房子,她也不看电视、电影,好朋友只有几位作家,和“搞经济又拍电影的”。“朋友都说,朱晓玫除了弹琴就是个废物,甚至不会用手机找路,”她自嘲,“不过,我也不觉得自己是苦行僧。有人认为这种生活很苦,觉得一百个人庆祝生日会很好,但我就觉得这是最痛苦的事—首先,生日有什么好庆祝的?其次,跟100人谈话多累啊!”

所以,她只活在纯粹的音乐里。让她不安的,是“一个男孩子从湖南衡阳来,买了两千多的票,加上差旅费,一个月工资全没了,我很心疼,他们把我吹得太高了,捧得太高了,结果大家上当受骗了”;让她兴奋的,是“上交新厅是我全世界弹了200多场声音最好的,钢琴也好,观众非常安静,提问都是专业级”;让她愤怒的,是“来演出时,门口黄牛来跟我推销票子,我说“你们怎么能做这种事呢”,他们都吓跑了,我觉得艺术为何总要跟钱挂钩”。

所以,她穿着跟了她三十年的演出服来演出,拿块披巾挡住肩膀上的破洞,只为了一如既往地内心平静。

朱晓玫:素心人,巴赫情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李乃清

旅居巴黎多年,朱晓玫在塞纳河畔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隐者生活。独身的她,远离尘嚣,躲在音乐后面,与巴赫为伴。

素朴、真切,这是朱晓玫给人的印象,亦如她指尖下的巴赫琴音。旅居海外30载,朱晓玫终于回国了。11月9日晚,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300人小场子超负荷塞满了五百余个座位,她用70分钟时间,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复现于家乡观众面前。

这是巴赫晚年的作品,以他为爱妻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为主题,发展成30段变奏,然后,缓缓地、平静地重新回到主题。这部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的变奏曲,曾被人誉为“一匹人人均想驾驭的战马”。

听过《哥德堡》所有录音版本后,1990年,50岁的朱晓玫还是决定录一个自己的版本,她东拼西借了5万法郎,出版了第一张唱片,那张唱片在家躺了10年才被“识货”的欧洲人发现,从此开启她弹奏巴赫的“传奇”。

今年6月,朱晓玫在莱比锡托马斯教堂的巴赫墓前演奏《哥德堡变奏曲》,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国老太太,成了全世界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钢琴演奏家。朱晓玫说,多年习练巴赫,她弹得越来越自由,也越来越沉溺于多声部对话。“生活中人们谈话环境很嘈杂,但巴赫音乐中多声部却如此和谐。”

朱晓玫的演奏平和自然,声部音色处理非常到位,尤其对低声部的处理极其细腻、锐敏。“泰戈尔说得好:统一性融于多样性。巴赫的复调音乐揭示了一种生活观:要倾听每个人的声音,强者不能垄断话语权。”

归来

为安放近10排加座,上交演艺厅舞台头一回由长条形缩至正方形,一架黑色“施坦威”几乎被座椅包围。开演前40分钟,已有听众静候场内;到灯光渐暗时,这种等待近乎窒息。

演出时间过了7分钟,舞台一侧大门才缓缓打开。朱晓玫一袭皂色中式绸装,安安静静走向舞台中央,她一脸拘谨,在声振屋瓦的掌声中双手合十。

独奏会现场

游子归来,上海多等了她7分钟,她等了上海60年。

“我生在上海,母亲抱怨了一辈子,想回但没回成,这次算是还了她的愿。”

1949年生于上海,朱晓玫与共和国同龄,家中五姊妹,她排行老三,全家当年的老屋就在复兴公园后门边上,“一栋两三层的小楼”。母亲是位有点小资情怀的民国女性,也是她儿时的钢琴启蒙教师。在她有限的童年记忆中,上海就是“小巴黎”,“纷繁而高雅”。由于父亲开的诊所维持不下去,朱晓玫幼年就随全家北上投奔亲戚。她在北京学了钢琴,曾是备受瞩目的未来之星,但因出身不好,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那座大礼堂,本该举办人生第一次独奏会时,却阴差阳错开了次自我批评会。

父亲头上悬着内定特务的阴影,封冻了全家人的希望,她被赶到河北,上山下乡。“我那13岁的妹妹当时去了。那里田埂非常长,出工时,队长把午饭放在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尽头,你要干得不快,就没吃的了。”

荒诞悲哀的日子里,她奇迹般地发现了“平均律”乐谱,冒着风险偷偷抄下,如今回看,“遇到巴赫,何其有幸!”“生活中,那种高尚的东西,只有在音乐里找到。以前在中国,完全不把你当作一个人,随便把你关起来,巴赫的音乐里,你是一个人,平等的人。”

朱晓玫弹了半辈子《哥德堡》,巴赫陪她走出噩梦般的“文革”,陪她在塞纳河畔修行,也陪她在自己的祖国扬名立万。从躬身敲下第一个音符,到推向辉煌的顶点(变奏30),整场演奏溢满了浓重的“仪式感”。变奏30,巴赫把低声部主题与两首欧洲民歌融在一起:17世纪意大利流行民歌《桌上只有萝卜白菜,我要走人了》和德国民歌《离开家已有许久》,两者旋律以对位方式互为缠绕,久远的歌词质朴有味:“一闻到卷心菜,我就想逃。要是母亲煮肉,我就留下来”,“我离开你太久了,你快回来,快回来!”

变奏30最后一个长长的重音后,咏叹调主题静静重现。长途跋涉临近终点,音乐和它的主人一样,回归最初的“故乡”,正如朱晓玫自己所言:“《哥德堡变奏曲》好像是我人生的30个章节,各种经历都能在里面找到。”

逃离

演奏结束,朱晓玫拿起话筒:“很多音乐界前辈都走了,他们没我这样幸运,没机会回到舞台上。”她两次提到上世纪60年代去世的女钢琴家顾圣婴,追忆故人的讲话后,朱晓玫加演了一支巴赫的《慢板》,献给那些未能从浩劫中走出来的前辈。

“慢板”弹得一点也不平静,中段上行三连音,几乎是敲出一个个问号,叩问不绝。第二天受访时,她告诉本刊记者:“选择这首曲子,因为旋律一出来,心就有哽咽的感觉,让我想起那些老前辈,他们曾经连做人的权利都没有。”

1980年国门初开,朱晓玫一心想离开,“即便游泳也得出去。”办签证是漫长的,她曾被拒签多次,从1978年等到1980年,拿到签证那刻,母亲一下就哭了。“离开北京就是生离死别,觉得不可能再回来了。”

在美国的几年,她换了35个住处,当过保姆,做过清洁工,无依无靠,“安全感得从音乐里找”。由于经济窘迫,她曾向波士顿交响乐团首席女长笛手提出请求,以为她家打扫卫生为条件,换得在她家钢琴上练琴的机会。

1985年左右,朱晓玫决定闯入巴黎这个梦,那里有母亲常提起的卢浮宫。“我喜爱巴黎这座城市,它对我无话不谈。但它也是一座冷酷的城市,初来乍到的人们都有被排斥和压抑之感,因为它的大,它的美,它的反差。”

巴赫惟一注释过的《哥德堡变奏曲》曾珍藏在巴黎,这座城市也有恩于朱晓玫。在那里,她遇到了伊朗巴列维国王御医的女儿,她听了朱晓玫弹奏的巴赫,收留她在家中住了5年。“她告诉我,‘天才是你对工作的需要’,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每天练琴不仅靠毅力,还得变成你人生的需要。”

30年来,朱晓玫每天清晨洗漱后第一件事,就是坐到钢琴前,如晨祷般练习《哥德堡》中的一个章节,30天一轮,周而复始,从未间断。“每天至少5小时,一天不弹就六神无主,跟吸毒似的,练完琴基本就想沉默下来,Silence。”

旅居巴黎多年,朱晓玫在塞纳河畔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隐者生活。独身的她,远离尘嚣,躲在音乐后面,与巴赫为伴。“朋友都说我除了会弹琴,基本就是个废物,不用手机,找不着路,电器一窍不通,每天吃什么也没主意。”

她不看电视也不上网,闲暇时会去离家10分钟路程的卢浮宫看画,“卢浮宫的画一次不能看太多,就像吃东西不能吃太饱,仔细看一幅画就受益很大了。”

有人说她像苦行僧,但她答:“每个人对苦的理解不一样,有人认为开派对之类是快乐的事,在我看来是痛苦,那么多人聚一起,谈话也不深入,嘻嘻哈哈的,多苦啊!所以朋友说:如果我们想对你不好,就为你开个surpriseparty!”

抱朴守拙,不仅是朱晓玫的行事风格,也是她传递音符的态度。“父亲教导我‘不要在这个世上留下痕迹’,在中国,许多老前辈都采取了这种人生态度,但我很惭愧自己没能做到。”

传媒造化,早已将这位隐者“造”成了偶像,这并非她所乐意的。她向本刊记者回忆:“首演当天我见到了曾经一起在农场劳改的老朋友,他们都没票,演出后才找到我。来音乐厅路上,很多人(黄牛)捏着一叠钞票向我推销我的演出票,我当时愤怒得不行:‘你们怎能做这种事呢!?’为什么中国的文化、音乐都要和经济、赚钱联系在一起?这让我很愤怒!”

如今,朱晓玫已在世界各地弹了两百多场《哥德堡》,最美好的记忆是在阿根廷科隆剧院为两千多名孩子演奏,“孩子们演唱了低声部的主题,这是整个曲子的起源,我常想,未来的人还会喜欢这支曲子吗?孩子们的歌声给了我信心,这首曲子还会传承下去。《哥德堡变奏曲》是协和万邦的普世音乐,我这辈子的愿望就是在世界各地,为所有观众演奏它。” 【评价】

作为一个非既得利益者,经历了文革的艰难岁月,并没有使她变得愤世嫉俗,相反地,她坚强达观的个性让她仍象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孩。她的哥德堡变奏,琴音清丽可人且澄澈有光泽,左手部特别的出色而且有着极佳的韵律感,她清楚规律地控制着乐曲的速度,使得对位的部份格外的迷人。快板的部份更能展现她可贵的音乐思巧:时而轻盈,时而婉约,有时又像小孩子般的淘气和狡猾。最关键的,她的巴赫简单而纯净,犹如孩子般的天真。

她六十多岁,从来没有华丽的演出服,为了练琴历尽艰辛,为了练琴用她优雅的手指给别人做繁重的家务...但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她的巴黎演奏会场场爆满,她演奏的巴赫,堪称天籁!她是朱晓玫,真正的钢琴大师!

中国的前辈音乐家,如傅聪,如朱晓玫,对音乐的执着和忠贞,实在教人动容万分。朱前辈在文革期间流放在内蒙古,天寒地冻,她凭着热情弄到一部钢琴,偷偷在农民家中弹,练的,就是自家手抄回来的巴赫‘平均律曲集’。目的,是保持手指的灵活慢的赋格。这样坚持着,朱前辈的琴技丝毫没有荒废!这是真事,这也是奇迹!一位钢琴家,到此‘千锤百炼’的化境,流露的,就是纯粹的音乐了.她是中国的骄傲。

当音乐归于宁静,听众却达到了近几年古典音乐演出所能达到的最高沸点。人们对朱晓玫音乐会的渴求更多的是对一片心灵净土的向往,因为在她的经历中,人们看到了传说中的隐士精神和对艺术的纯粹。朱晓玫受到史无前例的追捧和喜爱是必然的,而朝圣一般的“朱晓玫现象”却是一个偶然。但不论是否喜欢她的演奏,还是为黄牛炒高的票价咋舌,我相信朱晓玫此次国内巡演带给听众的,归根到底是一种珍贵的艺术精神——甘于寂寞且甘之如饴。

你所不知道的丁肇中

 “一问三不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丁肇中总会被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从他的科研项目、个人爱好到对各种热点事件的看法,年轻人也习惯于向他请教各种人生问题。

“您觉得要建一所一流大学最应该完成什么事儿?”

“不知道。”

“您对国内一些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计划有啥看法?” “不知道。”

“国内学术研究领域存在诺贝尔奖情结,您对他们有啥想说的吗?” “不知道。” 当有记者问到有关某个科学实验的问题时,丁肇中也会很客观地回答“我没有做过这种实验,不能评价”。“我的能力有限,我虽获得了诺贝尔奖,但主要是对科学有贡献,对物理有贡献,不代表对任何事情都了解。”

丁肇中和周围人经常是“只谈业务”,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做好能做的事情,坚持用所有时间做好一件事情。 谈科研:“从没想过放弃”

记者: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已进行16年,中间肯定遇到过各种困难,您是否想过放弃? 丁肇中: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科学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即使1万个人中有9000个人反对你,并不代表他们就是正确的。阿尔法磁谱仪项目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做过的事情,也没有什么经验可借鉴,最开始有不少人反对,但现在反对的人少了。 谈生活:“我的生活很简单”

记者:您是如何保持旺盛的科研创造力?

丁肇中:我的生活很简单,除了做实验基本啥也不做。学校开会我从来不去,也不担任任何职务,不参加任何评审委员会。我用100%的时间在做实验。

我虽然是1936年出生,但我不认为自己是名老先生。每天早上8点我会到实验室,晚上10点回家,下午5点会有人汇报工程进度,每周三、周五要听数据分析师做数据分析。 谈进取:“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记者:你作为物理学家,对以后想要成为物理工作者的青年人有啥建议?

丁肇中:一个人的发展要靠自己,要找准方向。高中时,我的历史和物理经常考高分,但后来发现自己更喜欢物理,就坚持到现在。物理有很多公式,但不能只背公式,更应多思考,思考公式建立的背景、适用范围等。

在基础研究领域,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第二就是最后一名,没有人知道谁是第二个发现相对论的。

丁肇中的“一问三不知”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

【本文导读】如果,一个人一辈子能脚踏实地用心做好一件事,其实就是了不起的成功,就像物理学家丁肇中一辈子都在研究他的反物质,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才是一个真正的研究者,给我们启示。

前不久,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到中山大学访问。面对记者的一系列提问,他“一问三不知”。因为这15年来他“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宇宙间寻找反物质。

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一位令人敬仰的科学家“一问三不知”,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然而,他的“不知道”却给我们留下一个珍贵的启示: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

据丁肇中自己说,他100%的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只做实验。跟他一起工作的有600多位教授,丁肇中的唯一要求是只谈论与物理有关的内容,其他事情他都不了解。

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这个标准似乎有点低。但真正做得到、做得好的又有几人呢?现如今,科研人员的职称越来越高,但很多人直接参与科研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人这样戏称一些科研人员“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不在‘走穴’讲课,就在‘走穴’讲课的路上。”

在一些高校,一提到搞科研似乎就是为了写论文,写论文就是为了评职称。于是造假案、抄袭门、学术腐败案频频曝光,科研人员建立在专业知识之上的公信力和形象严重受损。有网民说,曾经,专家和教授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称号,高校、研究所更是社会的精神高地和净土。然而,在学术丑闻频出的现实面前,这片高地和净土正面临被污染的危险。

心无旁骛,聚精会神,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莱特兄弟为了让飞机能离开地面,一辈子都没有结婚。他们幽默地说:“我们没有时间既照顾飞机,又照顾妻子,一生只能干好一件事。”

“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以其毕生的信念和精力,将一颗赤诚的“中国心”永远镌刻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自从投身发动机事业之后,一天也没有改变努力的方向。不研制出自己的发动机,死不瞑目!”这种坚忍和执著,是滴水穿石的意志,是百折不挠的勇气。

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王选,我国医学外科界公认的“宝刀”裘法祖等等,许多科学巨匠,无不倾其所有,毕其精力,“用心做好一件事”。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两个字:用心。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志向远大、坚韧不拔,看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扎扎实实干工作,默默无闻作贡献,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赞赏丁肇中先生的“一问三不知”

出处:南方日报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日前在中山大学发表演讲,主题是自己对于宇宙起源的研究。在随后20分钟的问答环节里,有心人发现,丁先生一共回答了五个“我不知道”。都是些什么问题呢?“您的研究对现实生活有何意义”、“您怎么看待一些认为意识对物质有影响的说法”、“您怎么看弦理论等物理学新理论”,等等。虽然没有得到丁先生的回答,但场下却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显见是对丁肇中先生没有答案的答案的认可。

按国人的一般逻辑,丁肇中先生作为诺贝尔奖得主,应该没有不知道的事情,就算他真的不知道,随便说两句也能够满足未必是真的需要答案的听众。如今我们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正是:某个人在某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便无所不能,在各个领域都是专家,所谓“通吃”。没有什么成就、却涉猎颇广的“专家”更多如牛毛。早两年某个国字号的电视台设了新闻评论员,好家伙,政治、社会、军事、法律、外交……一概由那老兄包办。某个国字号的电台也是,他们可能实行的是特约评论员值班制度,谁值哪天的班,就负责哪天的国际国内大事小情,所以某天刚听完那人评论伊拉克局势,旋即就是评论上海的出租车管理应该如何。但丁先生并没有照大家的预期行事。实际上,如果国人稍有记性,可知“一问三不知”是丁先生的一贯做法。2011年在山东大学讲演,对“怎么定义世界一流大学”、“怎么培养拔尖人才”、“对国人诺贝尔奖情结怎么看”、“下一个110年,山大最该完成的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丁先生也是回答了几个“我不知道”。再往前溯,2006中国科协年会时,在专门为他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丁先生同样“一问三不知”。

对丁先生的“一问三不知”,有人说他是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科学精神”。要我看,不如说他诠释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精华更好一些。哪部分精华?孔夫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多数人肯定都耳熟能详,意思也丝毫不费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智慧。但究竟有多少人能够践行之?丁肇中先生践行了,再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来说,践行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丁先生这样解释,虽然自己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诺贝尔奖又被认为是科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但这只代表自己对物理有贡献,“绝不能代表对任何事都有贡献,对任何事都有能力,很多问题我的确不知道,所以我认为我没有资格回答”。我们细看那些丁先生“一问三不知”的问题,的确在他的研究领域之外,为他所不熟悉。并且,报道告诉我们,对于自己的宇宙起源研究,你要问他,他就会滔滔不绝,详细地讲解他的实验怎么做。就是说,他是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知识,没有半点儿虚伪和骄傲。

开玩笑说,丁先生的“一问三不知”,某种程度上颠覆了这个成语的原义。该典出自《左传》,文子曰:“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大致是说,君子谋划一件事,对开始、发展、结果都得考虑到,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建言,不是很难吗?所以,“一问三不知”比喻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那么,单纯看这成语难免有贬义的成分,但是如果像丁先生这样建立在“不知为不知”的基础之上,折射的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境界了。

最后想说,今后无论哪里再逢丁先生讲演,提问者还请做足功课,不要再让“一问三不知”重演了。再问那些题外话,不仅对丁先生构成了“骚扰”,而且重要的是,错失了可以即刻收效的教益。

让记者“尴尬”的丁肇中

本网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对于媒体记者来说,丁肇中或许有些难采访,有时候甚至会让记者“尴尬”。记者们准备了满满的热点问题想要去问他时,听到最多的却是“不知道”。有人说起了一件事儿,丁肇中在接受央视某栏目访问时,也曾让编导“抓狂”,因为丁肇中回答了太多的“不知道”。

回答“不知道”时,丁肇中表情自然诚恳,没有任何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因为不了解,只能回答“不知道”,因为没有经历过这件事情,所以回答“不知道”。在丁肇中看来,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这个信息传播发达的时代,不仅有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有博客、微博等让每个人都可以任意表达观点。每时每刻都有太多人习惯于不停地表达着各种观点,处处都有人在争夺着话语权,甚至有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唯恐自己的声音被淹没在人群中。

【风华绝代的李清照】推荐阅读:

风华作文900字06-21

大明风华观后感09-13

上一篇:我感受到了母爱的魅力下一篇:我喜爱的向日葵作文500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