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锦州市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共10篇)

锦州市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篇1

一、业务发展情况

2016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完成4.58亿元,同比增长55.54%;邮政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80亿元,同比增长30.90%。

2013-2016年邮政全行业业务发展情况

(一)邮政普遍服务业务

函件业务持续下滑。全年函件业务量完成109.46万件,同比下降4.49%。

包裹业务降幅扩大。包裹业务累计完成7.91万件,同比下降30.67%。

报刊业务略有下降。全年订销报纸业务累计完成2762.53万份,同比下降2.45%;全年订销杂志业务累计完成222.69万份,同比下降5.31%。

汇兑业务持续萎缩。全年汇兑业务完成12.18万笔,同比下降42.74%。

(二)快递业务

快递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1384.61万件,同比增长120.81%;全市快递企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344.79万元,同比增长73.64%。

2013年-2016年快递业务发展情况

快递业务收入在行业中占比继续提升。快递业务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为37.8%,比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

同城快递业务增速迅猛。全年同城快递业务量完成123.66万件,同比增长220.58%;实现业务收入839.86万元,同比增长155.74%。

异地快递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异地快递业务量完成1257.91万件,同比增长114.24%;实现业务收入10044.44万元,同比增长69.39%。

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增长显著。全年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3.04万件,同比增长127.78%;实现业务收入476.65万元,同比增长37.17%。

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全部比例分别为8.93%、90.85%和0.22%,业务收入占全部比例分别为5.85%、70.02%和3.32%。

民营快递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全年国有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146.57万件,实现业务收入1801.16万元;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1238.04万件,实现业务收入12543.63万元。国有、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分别为10.59%和89.41%,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分别为12.56%和87.44%。

二、通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机构设备

全行业拥有各类营业网点402处,比上年末增长27.22%,其中设在农村的190个。全市拥有邮政信筒信箱136个,与上年数据持平。

全行业拥有各类汽车279辆,比上年末增长20.78%,其中快递服务汽车182辆,比上年末增长28.17%。

快递服务企业拥有计算机315台,比上年末增长29.63%;手持终端865台,比上年末增长22.18%。

(二)通信网路

全市邮政邮路总条数41条,比上年末增加2条。邮路总长度(单程)3933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71公里。全市邮政农村投递路线222条,比上年末减少7条;农村投递路线长度(单程)9023公里,比上年末减少332.1公里。全市邮政城市投递路线111条,比上年末增加7条;城市投递路线长度(单程)2503公里,比上年末减少354.01公里。全市快递服务网路条数144条,比上年增加30条;快递服务网路长度(单程)9275.85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693.17公里。

(三)服务能力

锦州市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篇2

一、四川省皮革行业2015年经济运行情况

当前, 在国际形势日益变化, 市场消费需求下降, 国内全面深化改革, 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关键时期, 皮革行业的发展内涵和运行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 全省皮革行业面临国内宏观经济发展新常态。过去的一年, 在四川省政府相关部门和中国皮革协会的指导、帮助下, 在广大会员单位和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 全行业积极应对各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挑战,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推进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协会与全行业企业同舟共济, 努力拼搏, 千方百计促使全省皮革行业实现平稳发展, 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2015年全省皮革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1、四川皮革行业生产运行情况与全国皮革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大致相同, 全行业面临形势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全省宏观经济和全省皮革行业下行压力不断加大, 行业转型升级工作仍然在艰难中推进, 全省制革生产继续下滑, 皮革制品生产加大结构调整, 全省制鞋行业产业转移和出口生产均处于困境, 但行业总体运行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2、全省皮革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全省皮革行业2015年主要经济比对分析, 主要反映以下情况:一是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由2014年的146个增加为166个, 增加20个, 这显示行业企业是处于发展状态, 生产规模有所增长。二是全省皮革销售收入近三年均呈现负增长, 2015年出现拐点, 全行业销售收入为正增长3.46%。三是从行业产品生产看, 皮革产量继续下降, 同比负增长16.46%, 制鞋产量有所回升, 同比正增长5.46%。四是全省皮革行业出口生产受国际市场诸多因素的影响, 波动较大, 特别是2015年受俄罗斯市场形势变化和卢布贬值, 全省鞋业和皮革服装出口受阻, 均出现负增长, 特别是皮革服装负增长达两位数。五是全行业经济效应急剧下降, 2014年全行业利税均呈两位数增长, 而2015年利税出现负增长。

3、全省皮革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行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制革生产在国家环保产业政策高压态势下减少, 制革前工段生产量减少, 一些企业只做制革后工段生产。行业扩大了汽车装饰革、鞋面革和沙发革的生产。制鞋行业在成都市产业布局调整后, 加大了成都武侯“中国女鞋之都”的转型升级和制鞋生产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强鞋业产品设计研发, 行业科技创新, 鞋都平台建设和市场培育。皮革化工产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在绿色、环保皮化产品研发和产品推广应用研究水平上迈上了新台阶。在市场需求和东南沿海产业转移推动下, 近年来全省箱包皮具产品得到快速发展。在全省皮革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普遍下滑的情况下, 行业也呈现出许多创新发展的亮点, 因此全行业总体运行平稳。

4、成都武侯中国女鞋之都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成都产业布局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以后, 武侯区将着力推进“商务高地, 宜居武侯”的发展方向。成都武侯中国女鞋之都的转型升级和武侯鞋业生产转移将直接关系到四川全省制鞋产业能否持续发展。2015年武侯中国女鞋之都不断完善, 园区软、硬件设施建设。武侯鞋都先后取得了“国家4A旅游景区”“工业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四川省外向型产业园区”等多项荣誉称号。同时, 成都武侯区政府继续将鞋业作为优势产业给予支持发展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成都武侯中国女鞋之都的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5、创新市场运营模式, 稳定外销, 扩大内销。全省皮革行业, 特别是制鞋行业不断创新市场运营模式, 稳定外销, 扩大内销。一是继续参加和举办国内外产品展览展销, 例如每年5月在广州举办的国际皮革展, 每年9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皮革大展和参加欧洲的鞋业国际展等。二是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开展行业大型活动, 宣传特色区域品牌, 展示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例如:2015年6月16日举办的“中国女鞋之都发展论坛”以“抗下行, 稳增长”为初衷, 以“打造新鞋都、抓住新机遇、迎来新发展”为基本目标, 意在通过与政府、行业协会以及高端行业平台相联动。来自四川省、成都市及有关区县各级政府、协会、商会、科研、教学机构等领导、专家、学者和行业企业家济济一堂, 研讨中国女鞋之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大计, 推动中国女鞋之都在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 使其更好地服务辐射全省制鞋行业, 为全行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 带动整个制鞋产业走出困境, 走向转型升级、良性发展的轨道。10月30日, 素有西部鞋革行业盛会之称的2015第十届中国女鞋之都博览会在武侯区中国女鞋之都盛大开幕。中国女鞋之都武侯直销鞋城、武侯皮革城双城联动的惠民活动轮番登场;皮革时尚发布秀、皮货风暴周、时尚男鞋节、首届O 2O团购节、百人相亲会……缤纷活动让消费者应接不暇;三是不断创新市场营销模式, 大力开拓国内外产品市场;行业多次举办大型产品订货会, 例如:2015年6月16~18日, 中国女鞋之都·工厂联盟订货中心、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四川省制鞋业协会、成都鞋业工厂联盟、成都市鞋业产业商会等联合主办了“成都女鞋全国秋冬季订货会暨中国女鞋之都发展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采购商云集中国女鞋之都, 意欲“扫货”下单。中国皮革协会、全国重点省市皮革商协会领导和嘉宾参加了本次活动。8月18日成都武侯中国女鞋之都, “8.18冬靴订货周”隆重开幕, 本次订货周约有近3020家鞋采购商参加, 订货交易额约1亿元;四是实施“互联网+鞋产业”模式, 强化产品营销。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电商分会利用“巨鞋网”平台全力打造成都华康电商园线下样板皮革专业市场。利用“巨鞋网”B 2B批发服务平台2015年3月四川省和成都市多家商协会联合举办了成都“网货采购节”, 吸引了全国数百家网商和实体零售商和诸多中介机构参与;五是企业在转型升级中, 加强品牌运营, 注重市场终端销售, 继续发展自营店、直销店、品牌店、专营店和产品体验馆。创新营销模式, 强化营销手段。同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不断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2015年度主要工作总结

在主管部门省经信委和中国皮革协会的支持指导下, 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秘书处与会员单位共同努力, 较好完成了本年度工作任务, 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 引导行业贯彻执行国家《制革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自国家工信部正式发布《制革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以来, 我协会协助中国皮革协会和四川省经信委开展了四川省制革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和行业结构调整一系列工作。2015年按照国家工信部和省经信委相关要求, 继续引导和推动行业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二) 受协会邀请, 埃塞俄比亚驻重庆总领事查尔马先生一行来四川考察, 并与全省皮革行业相关企业座谈交流情况, 埃塞俄比亚查尔马先生和协会李开华理事长, 双方介绍了各自皮革行业情况, 达成了多方面共识, 为今后合作打下了基础。

(三) 举行了“制革清洁化生产下产业发展高级研修培训班”, 协会联合四川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协会组织了全省制革企业和皮化企业的60余人参加, 研修培训内容有制革行业相关政策解读、国内外制革清洁生产技术及进展、制革污染物来源分析及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制革清洁化生产工艺单元操作进展、制革清洁化生产配套材料与设备等。高级研修培训班的举办, 为我省皮革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在学术环境中思考、提高、创新的机会, 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 为省内制革企业培养一批掌握清洁生产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技术骨干人才, 从而提高制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清洁生产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2015年3月, 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与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联合举办了2015年“格林菲尔杯”皮革创意设计大赛。由评委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最佳设计奖、最具市场潜力奖和最佳创意奖等奖项。

(五) 协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中国皮革协会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地方协会工作会。协会在会上进行了全省皮革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交流。在此次会议上, 中国皮革协会授予我协会理事长李开华全国皮革协会“杰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六) 根据中央“产业援疆”的战略部署, 协会结合成都鞋业产业转移的要求, 由鞋业分会邀请了新疆哈什地区政府领导来成都考察了成都武侯“中国女鞋之都”, 协会主要领导和鞋业分会相关企业人员与新疆哈什疏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的一行人在成都召开情况通报座谈会。随后, 四川省皮革协会组织了省内鞋业企业负责人和相关单位代表近40人赴新疆喀什地区开展合作考察。双方进行了多次交流, 四川鞋企采取众筹的方式在喀什疏附县四川丝路鞋业园投资公司开展招商工作。

(七) 中国皮革协会组织了四川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以及行业企业等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共同编制了《制革行业节水减排技术路线图》。协会积极配合参与方案讨论和意见征求等相关工作, 该《技术路线图》于2015年8月正式向全行业发布实施。

(八) 2015年6月, 协会组织部分企业参加四川省贸促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 (四川) 南亚经贸合作圆桌会议和四川-南亚企业对接会、南亚工商联合会。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政府官员和客商在会上做了交流。

(九) 协会与成都鞋业产业商会联合主办了成都武侯“中国女鞋之都”工厂联盟616订货会和中国女鞋之都鞋业发展论坛。中国皮革协会和四川省经信委、省社科院等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此次活动在2015年成都鞋业中产生较大反映, 对成都鞋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十) 在成都市进行产业布局战略调整中, 成都鞋业多年形成的大型鞋机鞋材专业市场面临整体拆迁, 武侯区金花近2000家鞋业生产供应商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协会根据行业的反映向武侯区政府进行了书面汇报并将其作为产业政策支持, 以解决成都鞋业转移和金花鞋机鞋材专业市场的搬迁问题。经过多方努力, 金花皮革专业市场顺利搬迁至成都市双流区九江元瑞产业园区。

(十一) 成都武侯“中国女鞋之都”的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是关系到四川省制鞋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受武侯区新城建设管委会的委托, 我协会开展了武侯鞋业及成都鞋业现状和当前行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调查。

(十二) 组织和动员全省皮革企业积极参加中皮协上海理事会议、国际皮革论坛和上海国际皮革展。该活动在国内、国际皮革界影响较大, 协会高度重视此系列活动, 秘书处人员全部出动, 借此机会加强行业联系, 交流情况, 寻求合作商机。

(十三) 配合中国皮革协会开展了2015年真皮标志品牌产品推荐考核工作。2015年全国皮革行业年度人物推荐工作和环保创新奖以及全国皮革行业劳动关系和谐奖的考核推荐工作。

(十四) 配合四川省经信委轻纺处开展制革生产企业情况调研, 组建四川省鞋业产品设计中心可行性调研, 负责相关部门的联络与协调和该设计中心组建方案的讨论与修改, 并完成了省相关部门安排的其他皮革行业相关工作。

(十五) 配合成都武侯区新城建设管委会和中国皮革协会完成了2015年“中国女鞋之都”特色区域品牌的复评审核工作。配合四川省德阳经信委和中国皮革协会完成了2015年中国皮革化工基地特色区域品牌的复评审核工作, 同时配合中国皮革协会赴重庆市璧山完成了中国西部鞋都特色区域品牌的复评审核工作。

(十六) 2014年12月下旬, 协会协助中国皮革协会完成了成都卡美多鞋业有限公司和成都艾民儿鞋业有限公司“中国真皮鞋王”的考核审定工作。2015年6月5日, 中国真皮标志排头品牌榜单正式发布。成都“卡美多”、“艾民儿”继续荣获“中国真皮鞋王”称号。

(十七) 在四川省皮革行业推行品牌战略工作中, 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2015年共计推荐37个制鞋企业、皮化企业和箱包企业的产品评定四川省著名商标和成都市著名商标。

(十八) 制定“十三五”行业发展规划。一是协助四川省经信委制定《四川省轻纺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皮革工业是四川省轻纺优势传统产业, 也是四川省轻纺工业重要产业。协会协助省经信委编写了“四川省轻纺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皮革部分, 并进行该规划的讨论修改。二是按照《四川省轻纺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中国皮革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的精神要求,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四川皮革行业实际, 协会组织制定了《四川省皮革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讨论稿, 并提交2015年协会理事年会讨论修改, 该规划修改完善后, 将报四川省相关政府部门, 中国皮革协会和全省皮革企事业单位参考实行。

(十九) 进一步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和秘书处人员思想政治建设。2015年协会加强组织思想建设的主要工作:一是协会在党和国家全面深化社团组织改革的方针政策指导下, 修改协会章程, 使协会全部活动做到有章可循和依规合法。二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 加强协会组织建设, 配备专职秘书长, 充实秘书处必备人员。三是依法建立中共党组织, 培养新党员, 引导和教育秘书处所有工作人员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三、协会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是贯彻执行国家“十三五”规划相关产业政策的开局之年, 在全省皮革行业也面临经济转型产业调整和各种挑战的新形势下, 全省皮革行业要继续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按照国家十三·五经济发展的总方针, 努力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 协会2016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 坚持当好政府的助手, 加强各级政府与全省皮革行业的联系

协会要进一步与省经信委、省政府非办公、省科委、省商务厅、省质检局、省商检局、省环保局、省中小企业局、省贸促会、工商联等相关政府部门保持经常性联系, 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积极主动协助政府部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实施行业管理指导, 并为政府制定行业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行业的各种矛盾问题和行业企业的心声。

(二) 始终把促进全省皮革行业生产发展和服务会员、服务企业需求作为协会工作重点, 在做到主动为会员服务的同时, 始终坚持做好为促进全省皮革行业生产发展的各项工作, 进一步明确办会方向。

(三)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四川省关于行业清洁生产和环保等各项工作, 继续把促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节能减排工作和促进行业清洁生产工作列入协会重要工作议程。

(四) 继续做好“皮化基地”建设各项工作。重点做好四川德阳“中国皮化基地”建设和区域品牌宣传工作及其皮化基地平台建设工作, 帮助建立四川省皮化基地联盟运行机制, 并发挥其相应作用。

(五) 继续做好成都武侯“中国女鞋之都”转型升级和区域品牌宣传工作, 继续引导成都鞋业有序转移, 做好我省安岳、乐至、雅安、大足、仪陇、巴中等地鞋业特色区域产业园区的培育和协调联络工作。

(六) 继续配合中皮协做好四川省制革行业的环保核查, 敦促省内制革企业做好国家环保核查申报工作。同时协助省环保总局做好全省制革行业重金属防控和促进清洁生产强制核查工作。

(七) 按照政府主管部门要求和协会章程相关规定, 本届理事会即将届满进行换届改选, 协会秘书处要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择时召开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 完成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理事会换届改选工作任务。

(八) 贯彻执行国家社团组织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 加强协会分支机构的管理与监督, 严格实施本协会制定的《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 今年将举办协会各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培训班, 完善协会的法人治理结构, 提高协会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

(九) 继续发挥协会会刊《西部皮革》杂志的优势和作用, 不断提高刊物质量, 进一步做好行业产业政策的宣传, 各类经济、技术及市场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加大行业企业和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

(十) 2015年, 已通过了四川省民政厅对我协会的星际达标评定工作。2016年将进一步加强协会的基础工作和服务平台建设, 不断提升协会工作水平, 争取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相关工作。

(十一) 继续配合国家相关部门认真做好四川皮革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考评和认证工作。同时加强与四川省总工会、省人社厅相关部门合作, 积极开展本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十二) 不断加强本协会自身的组织建设。坚持每年组织召开协会理事会年会和各分会工作会议, 讨论决定协会的重大事项, 传达政府主管部门和中皮协相关产业政策和行业会议精神, 交流行业情况, 进一步增强协会的服务能力和凝聚力。

(十三) 进一步完善协会鞋业分会、鞋材鞋机分会、箱包皮具分会和电子商务分会的运行机制, 指导、支持上述分支机构力所能及地开展相关活动。

(十四) 成立协会皮革护理分会提案通过后, 要积极做分会成立的各项筹备工作。按照协会报批程序召开该分会成立大会, 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

(十五) 2016年要采取有效措施办好协会官方网站, 通过网络平台拓宽协会服务领域, 不断提高协会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十六) 继续加强协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作风建设, 在协会秘书处人少事多的情况下, 大力提倡协会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2016年协会将按国家相关规定设置专职秘书长, 进一步充实协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协会秘书处所有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不断创新协会工作思路和措施, 切实树立为行业生产和企业服务的思想。

锦州市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篇3

一季度,消费市场开局平稳,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放缓0.3个百分点,比1—2月加快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商务部监测的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4%,较上年同期放缓1.2个百分点。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网络销售高速增长。一季度,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8241亿元,同比增长2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6%。重点零售企业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5.2%,增速比专业店、购物中心、超市等业态分别高23.1、19.4和18.7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消费继续领跑。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上涨11.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长6.7%,较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电影票房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51%,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居民体育健身需求攀升带动重点零售企业体育娱乐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0%,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

三是出行类消费增速回升。一季度,受减税政策和消费升级需求影响,汽车销售持续加快。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0%,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个百分点,其中,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销量增长51.2%。

四是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较上年同期扩大0.9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7.9%。其中,受养殖周期、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鲜菜和猪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6.4%和27.9%。

二、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初步统计,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5.21万亿元,同比(下同)下降5.9%。按美元计,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8021.4亿美元,同比下降11.3%。一季度外贸运行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是出口增速由降转升,贸易条件有所改善。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一季度我国出口增速继续下滑,但随着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的大力落实,加上2015年同期基数较低,3月当月出口转为正增长,增速较前两月加快31.8个百分点。

二是对发达经济体进出口降幅较小,对部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保持增长。我国对日本、欧盟和美国进出口分别下降1.3%、1.6%和4.9%。对南非、巴西和东盟进出口分别下降20.2%、13.9%和6.3%,其中出口分别下降25.4%、44.1%和8.5%。我国对部分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其中对巴基斯坦、埃及、俄罗斯、印度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分别增长26.4%、6.3%、6.2%和6.1%。

三是一般贸易占比有所提升,其他贸易持续增长。一般贸易进出口29134亿元,下降4.9%,占进出口总额的55.9%,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四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好于整体,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加快增长。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6225亿元,下降1%,降幅低于整体3.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1737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530亿元,分别下降4.2%和2.2%。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延续量增价跌态势,其中,铜矿砂、铜材、天然气和原油进口量分别增长34%、30.1%、22.4%和13.4%,增速较2015年四季度分别加快12.9个、15.4个、16.4个和4.6个百分点。

五是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迸发,国有和外资企业双双下滑。民营企业进出口20132亿元,逆势增长3.9%,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2.4%和7.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8.6%,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8029亿元,外资企业进出口23983亿元,分别下降16.9%和9.1%。

六是东部地区降幅低于整体,西部地区进口有所增长。东部地区进出口44252亿元,下降5.1%,降幅低于整体0.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出口25110亿元,下降2.1%,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3.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进出口3675亿元,下降11.5%。西部地区进出口4218亿元,下降8.8%,其中进口增长2%。

三、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一季度,全国吸收外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全国吸收外资总体继续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56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242.1亿元人民币(折354.2亿美元),同比增长4.5%(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

二是高技术服务业涨幅较高,制造业吸收外资下降。一季度,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80.6亿元人民币(折107.1亿美元),同比下降1.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0.4%;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543.8亿元人民币(折244.3亿美元),同比增长7.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8.8%。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55.2亿元人民币(折4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4.3%。

三是主要来源地投资基本保持稳定,美国、欧盟、东盟、“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华投资增长。一季度,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实际投入外资总额2116.3亿元人民币(折334.4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4%,同比增长4.5%。同期,东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247家,同比下降10.2%,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15.7亿元(折18.1亿美元),同比增长37%。欧盟28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388家,与上年同期持平,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72.2亿元(折27.3亿美元),同比增长38%。“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558家,同比增长21.6%,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17.7亿元(折18.4亿美元),同比增长10.9%。

四是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大幅增长,长江经济带区域吸收外资下降。一季度,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883.3亿元(折297.9亿美元),同比增长2.8%,占全国吸收外资总比重为84%;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45.7亿元(折23亿美元),同比下降11.3%;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13.2亿元(折33.3亿美元),同比增长42.5%,远远高于全国增幅。

五是通过外资并购方式实际使用外资占比重继续提升。一季度,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320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8.3亿元人民币(折7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32.6%。实际使用外资中并购所占比重由2015年同期的17.9%继续上升到22.7%。

四、关于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情况

服务贸易世界排名情况。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其中服务出口居第五位,服务进口居第二位。我国服务进出口额7130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进出口额比重为7.7%,较上一年提升1.4个百分点。2015年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92450亿美元,进出口规模前五位国家是: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出口规模前五位国家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中国;进口规模前五位国家是:美国、中国、德国、法国、英国。

服务外包发展情况。一季度,我国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189.9亿元人民币(折合338.9亿美元),执行金额1328.1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25.4%和10.8%。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562.7亿元人民币,执行金额876.6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44.6%和11.3%。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美、欧、中国香港、日、韩是购买我国际服务的主要市场。二是离岸知识流程外包增速有所放缓。三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四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保持平稳增长。

五、关于第二届中国拉美基础设施合作论坛有关情况

今年6月2—3日,第二届中国拉美基础设施合作论坛将在澳门举行。论坛由商务部主办、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承办。中拉政府部门、行业组织、金融机构、咨询中介机构、工程企业和相关产业链企业将利用本届论坛平台,围绕“共同构建中拉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的新未来”这一主题,就推动中拉双方在相关领域的互利合作进行深入探讨。

锦州市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篇4

2013年广西邮电业务总量完成392.8亿元,比上年增长7.2%,邮政和电信行业均实现增长。

一、邮政电信业务发展基本情况

(一)邮政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2013年,广西邮政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普遍服务业务稳中有降,快递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9.5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增速加快12.1个百分点;实现邮政业务收入35.31亿元,增长24.1%,加快7.7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中秋、国庆、“双11”、“双12”、圣诞节等电商营销旺季的拉动。

一是快递业务快速增长。2013年,广西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674

5.14万件,比上年增长53.5%,增幅提高27.7个百分点。其中,同城快递业务量增长52.7%,异地业务量增长54.4%,国际及港澳台业务下降3.8%。电子商务快件业务量蓬勃发展,民营快递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攀升,拉动快递业务快速增长。

二是普遍服务主要业务继续下滑,包裹业务有所回升。2013年,函件业务量完成5395万件,比上年下降10.9%。报刊订销业务增长幅度持续下滑,报刊业务收入首次出现下降,全年完成报纸业务量34068万份,增长3.9%,但业务收入下降10.1%。完成汇兑业务量411万笔,下降1.7%。包裹业务量完成116万件,增长0.1%,主要得益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通过大力发展“邮政小包”

业务,促进包裹业务量逐步回升,为2010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包裹将成为邮政普遍服务新的增长点。

快递业务快速增长带动邮政业务较快增长。2013年,全区邮政普遍服务实现业务收入3.57亿元,比上年下降11.6%。快递服务实现业务收入11.20亿元,增长28.1%,增幅提高7.6个百分点。

(二)电信业务平稳增长

电信业务总量完成363.3亿元,比上年增长6.1%。电信业主营业务收入283亿元,增长7.6%。通信行业实现平稳增长。

1.用户规模继续扩大,结构趋于优化

2013年末,全区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832万户,比上年增加348万户,增长10%。电话普及率达到81.2部/百人,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2762万户,增长2.0%。移动用户持续扩张带动电话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宽带网络不断延伸,促进了互联网结构更加优化。

一是电话用户稳定增长,移动化趋势明显。2013年,各电信运营企业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重点开展移动业务营销工作,借助智能手机终端开展各种营销活动,移动电话用户较快增长,有效弥补了固定话音业务下降对电信业务的影响。

移动电话用户持续扩张,固定电话用户不断萎缩。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46.3万户,比上年减少53万户,下降8.9%。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285.6万户,比上年增加402万户,增长13.9%。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067.4万户,增加

506.7万户,增长90.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占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达85.7%,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3

2.5%,比上年提高13.0个百分点。固定电话用户占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为14.3%,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

二是互联网用户持续增长,网络使用趋于宽带化、移动化。年末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用户2762万户,比上年增55万户,增长2.0%。其中,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60万户,增加58万户,增长11.5%;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2203万户,减少3万户,下降0.1%。互联网中宽带接入用户占比达20.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02.6万户,占宽带接入用户比重达18.3%;移动互联网用户占互联网用户比重79.7%,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

2.电信业务使用趋于多元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即时通信软件广泛使用,传统话音业务持续萎缩,移动彩信业务量迅猛发展,电信业务使用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

一是移动通话量小幅增加,固话通话量大幅下滑。移动通话量增长5.5%低于移动用户增长13.9%水平;固定电话通话量下降20.8%,降速远快于用户数下降8.9%水平。

二移动彩信业务量迅猛发展,移动短信业务小幅下降。全年移动彩信业务量35亿条,增长198.5%;移动短信业务量204亿条,下降2.9%。

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是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电信业务拓展难度加大。2013年,电信业务收入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各种营销方式使用,通信企业间市场竞争加剧。通信业务持续快速扩张势头减弱。

二是经济增长趋缓,通信业务发展进入低速增长期。2013年,电信业务总量增速比上年回落6.3个百分点。近两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长趋缓,虽然资费水平一降再降,但电信业务增长明显放缓。

三是通信技术进步对传统电话业务冲击较大。随着信息化业务快速发展,电信资费水平持续下降,各种即时通信软件广泛使用,传统话音业务持续萎缩甚至呈现加速下滑的趋势。固定电话用户在2012年比上年减少51.6万户基础上,2013年又减少53万户,下降8.9%,降速1加快个百分点。固定通信业务收入主要得依赖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来支撑,电话通话时长仅增长3.6%,增速远落后于电话用户数增速(增长10%)。

四是电子替代业务发展对函件、报刊业务造成较大持续冲击。函件业务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颓势,且降幅首次超过两位数;报刊业务收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降幅达两位数。

三、几点建议

(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民众通信需求。要加快工业、投资、出口、电子信息以及服务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民众收入,增加居民对节高端通信消费的需要。

(二)提升宽带服务水平,稳定固定通信业务。要加大宽带网建设力度,增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扩大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同时提高宽带网络速度,提升宽带服务水平,弥补固定电话用户持续下降的影响,确保固定通信业务稳定发展。

(三)开拓新的产品和服务,提高通信业务能力。加大3G移动业务拓展力度,加快4G产品研发和面市步伐。不断推出功能更完善、品质更优的新产品、新服务,适应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消费需要。

(四)积极跟踪市场,及时调整营销策略。通信生产和通信业务经营企业应随时了解市场需要变化,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不断研发出适合人们需要的通信产品和通信服务。

锦州市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篇5

2013年一季度,在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运行总体平稳的背景下,邮政行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普遍服务业务基本稳定,快递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幅不断提高。

一、全行业运行情况

(一)总体发展情况

一季度,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05.6亿元,同比增长21.7%;业务总量累计完成565亿元,同比增长27.7%。

(二)普遍服务业务发展情况

一季度,函件业务完成17亿件,同比下降8.7%;包裹业务完成1822.7万件,同比增长17.1%;订销报纸业务完成48亿份,同比增长2.2%;订销杂志业务完成3亿份,同比增长2.4%;汇兑业务完成4145.6万笔,同比下降24.1%。

(三)快递业务发展情况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7.1亿件,同比增长64.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84.1亿元,同比增长31.5%。

其中,同城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4.4亿件和3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2%和55.8%;异地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2.2亿件和16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3%和26.8%;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5095.9万件和5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2%和24.9%。

二、全行业运行特点

(一)全行业实现较快增长,当月业务量收均创新高

一季度,全行业业务总量累计同比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从分季度情况看,今年一季度全行业业务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第四季度提高80.6亿元。

从分省情况看,一季度全行业业务收入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五省(市)业务收入合计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9.5%,其中广东和上海所占比重均超过10%。

(二)普遍服务运行基本稳定,汇兑业务继续萎缩

一季度各项普遍服务业务基本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从业务量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函件和汇兑业务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同比降幅分别达到8.7%和24.2%;订销报纸和杂志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同比增幅都在2%左右;包裹业务增长明显,同比增幅达到17%。

(三)快递业务量超2008年全年水平,重点省份占比接近七成一季度,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1亿件,已超过函件业务量,较2008年全年快递业务量高出近2亿件,同比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7.6个百分点。3月当月完成快递业务量与上年当月最高水平(11月)持平,同比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4.1个百分点。

分省来看,一季度实现快递业务量收排名前五位的省份同样是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和北京,其快递业务量收合计占全部快递业务量收的比重分别达到67.2%和68.5%,其中广东省所占比重均超过两成。

(四)同城快递业务增长显著,国际快递业务增幅提高

同城快递业务在一季度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连续两月业务量累计增幅高于80%,业务收入累计增幅高于50%,增长速度领先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同城业务在整个快递业务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升,一季度同城业务量和业务收入累计占比分别为25.6%和11.1%,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5和1.8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增势稳定,国际及港澳台业务规模继续扩大,业务量和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幅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4.4和14.3个百分点。

(五)民营快递企业高速发展,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一季度,民营快递企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业务量完成12.8亿件,同比增长75.1%;业务收入完成176亿元,同比增长48.6%,增幅明显领先于国有和外资快递企业。民营快递企业所占市场份额逐年提高,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分别为75%和61.9%,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4.6和7.1个百分点。国有快递企业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市场份额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较上年同期下降,业务收入市场份额有所上升。

(六)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增势显著,份额有所扩大

一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各项快递业务均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其中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增长更为明显,达到75.6%,首次超过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完成233.8亿元、27.1亿元、2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27.3%、21.7%。东部地区增速仍处于领先地位。

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运行报告 篇6

2016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大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工作力度,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超额完成了去产能任务,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局面得到改善,煤炭价格理性回归,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煤炭需求基本面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煤炭经济平稳运行尚缺乏坚实基础。

一、2016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一)煤炭消费。根据协会数据,2016年全国煤炭消费在连续两年下降的基础上同比继续下降1.3%,其中电力行业耗煤同比增长0.3%,钢铁行业耗煤下降1.4%,建材行业耗煤下降0.6%,化工行业耗煤增长4.2%。

(二)煤炭产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33.6亿吨,同比下降9.4%。

(三)煤炭进出口。根据国家海关数据,2016年全国进口煤炭2.6亿吨,同比增长25.2%;出口878万吨,增长64.5%;净进口2.5亿吨,同比增加4800万吨,增长24.2%。

(四)煤炭发运。根据协会数据,2016年全国铁路发运煤炭19.0亿吨,同比下降4.7%。2016年主要港口发运煤炭6.4亿吨,同比基本持平。

(五)煤炭库存。根据协会数据,2016年全社会存煤在连续四年增加后出现下降。年末,重点煤炭企业存煤9300万吨,比年初减少3499万吨,下降27.3%。重点发电企业存煤6546万吨,比年初减少812万吨,下降11.0%。

(六)煤炭价格。根据协会数据,2016年煤炭价格大幅波动,逐步合理回归。全国煤炭价格指数由年初的115.8点回升到11月中旬的162.4点,之后到年末回落至160.0点。

(七)煤炭投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8亿元,同比下降24.2%,比2013年高点下降了42.3%。其中民间投资1864亿元,同比下降18.3%,比2013年下降37.1%。

(八)行业效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万亿元,同比下降1.6%;实现利润总额1090.9亿元,同比增长223.6%。

(九)产能。根据协会数据,截止2016年底,全国建成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数量比2005年增加700处左右,产量占全国的75%以上;其中,建成年产千万吨级的特大型现代化煤矿59处,总产能达8亿吨以上。

二、今后一个时期行业发展走势分析

我国煤炭工业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煤炭行业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能源革命的战略思想,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控制总量,优化布局;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淘汰落后,消化过剩;调整结构,促进转型;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煤炭行业发展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提升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水平,推动行业发展由数量、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转变,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提升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煤炭工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资源开发布局,发展先进产能,推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走多元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道路,深入推进煤电一体化、煤焦一体化、煤化工、煤建材、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产业相互融合,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着力打造高水平产业园区和特色项目示范基地,促进煤炭深加工转化和全产业链整体升级,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升煤炭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生态文明矿山建设取得新成效。推动煤炭绿色开采和洁净化利用,建设生态文明矿山,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抓好矿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完善清洁生产机制,推广应用绿色开采技术,控制和减少地表损害,以最小的生态扰动获取最大资源收益。加大原煤入洗比例,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度利用,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推动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等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广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燃煤发电超低排放技术,大力发展节水、节地、节能产业,加大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力度,构建“物质闭路循环、能量梯度利用、经济与生态和谐”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建设美丽矿山。

(三)煤炭国际合作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展。实现煤炭大国向煤炭强国迈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走开放合作发展道路,建设煤炭国际贸易及技术信息交流平台,完善贸易交易机制和联系机制,加大国际标准的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标准互认,积极参与全球煤炭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成效,推动煤机装备走出去和国际煤炭产能合作,提升设计、咨询、生产和服务水平,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更好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培育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三、煤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全国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有近7000处,平均单井规模不足9万吨/年;前4家企业煤炭产量仅占全国的20%左右。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灰高硫煤炭比重依然较大。三是技术结构不合理。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问题突出,既有世界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化的煤矿,也有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煤矿,同时还存在一些非机械化开采、无法改造升级的小煤矿。

(二)化解过剩产能面临诸多问题。

一是关于债务处置问题。企业反映关闭退出煤矿的融资多由主体企业筹集或担保,目前债务分割尚无明确原则和具体办法,不利于金融机构合理处置去产能煤矿债务损失。二是关于金融支持问题。目前有的地区商业银行不加区别地将煤炭企业整体列入僵尸企业,进一步压缩和限制贷款,企业资金链面临断裂风险,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区稳定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关于人员安置问题。在去产能过程中,煤炭行业有大量人员需要分流安置,在防范失业风险的同时,特别要关注工伤、工残、长病和抚恤人员移交问题。四是关于社会职能移交问题。企业普遍反映,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政策难以落实,负担沉重,已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严重制约。五是原政策性破产煤矿历史遗留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

(三)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行业脱困发展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持续四年多的行业经济下行,煤炭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不断加剧,虽然近期煤价回升,但回升的时间较短、平均煤价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今年以来环渤海动力价格指数平均为424.7元/吨,比去年同期均价442元/吨低17.4元/吨)。虽然一部分煤矿9月份出现盈亏平衡或盈利,但目前绝大多数煤矿仍处于累计亏损状态,弥补前几年的巨大亏损还需要时间。虽然近期煤矿货款回收有所好转,但企业资金链紧张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有的企业仍存在较大资金风险。还有相当多的煤矿欠发职工工资、养老保险金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些企业煤矿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矿区稳定的问题依然突出。

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坚定不移去产能。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强行业自律,依法依规坚决退出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产能,坚决退出安全风险高的产能,加快退出落后产能,努力发展先进产能。所有煤炭企业 都要坚决做到不违法违规建设生产、不超能力生产、不安全不生产、不生产销售劣质煤。要在去产能中妥善做好人员安置,处置好企业资产债务,以及“三供一业”移交工作,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处理好去产能与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依靠科技进步,广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先进的采矿技术、工艺、装备,优化生产布局,大力发展煤炭开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煤炭生产方式,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推动煤炭绿色高效开发;大力发展煤炭清洁利用与转化技术装备,适度发展煤化工产业,推动煤炭由单纯作为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转变煤炭消费方式,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努力发展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能力。要创新商业模式,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动能转换。

三是努力稳定煤炭市场。要认真落实有关部门提出的中长期合同、完善减量化生产、建立减量置换和指标交易、加快完善煤炭最低与最高库存、建立完善共同应对煤价异常波动等五大制度,努力稳定煤炭市场。一是将推动中长期合同履行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已经签订经济合同的要严格履约;二是要坚决执行减量化生产制度,科学安排生产组织,保障安全生产;三是要按照设计规范加强煤炭合理库存,满足生产销售正常周转需要;四是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行业协会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备忘录》的有关精神,不搞低价倾销,不搞恶意竞争,大型企业要率先垂范,主动带头稳定市场。未来一段时间煤炭需求下降、产能过剩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煤炭行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6]7号文件精神,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安全、环保、质量、资源、能耗、技术和信用约束,依法依规退出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产能,坚决退出安全风险高的产能,加快退出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科学实施减量化生产,促进产业升级;处理好去产能与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稳定供应的关系,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和绿色低碳利用;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完善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煤炭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锦州市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篇7

一、中国钢铁工业化状况

钢材是支撑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资产品。钢铁工业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钢铁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钢铁产量和质量以及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后, 中国钢产量一直牢牢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2014年中国粗钢产量更达到史无前例的8.227亿吨, 约占全球预估产量的一半。但是, 由于钢铁企业之间一些内部原因, 导致钢铁产量迅速增加, 产品质量含金量又低, 国内钢材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库存激增的局面。当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时, 中国钢铁企业发展进入了漫长的冬天。

二、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分析

综合来看, 2015年中国钢材市场供求失衡、供过于求的现状将一直持续, 出口额继续下滑, 钢材价格仍处于低位, 钢铁生产厂盈利状况难以改观, 中国钢材市场仍处于弱势。

1. 产能过剩矛盾短期内很难化解

对国内钢铁行业而言, 产能过剩是个大问题。相比这个大问题本身而言, 更严峻的是钢铁企业的扩展行动和相互间的比拼生产还在继续, 在建产能大于计划关闭的产能, 在建项目要陆续投产;一个地区削减产能, 别的地区借机大量生产、“弯道超车”现象却在滋生。如此种种, 造成了产能严重过剩, 消化过剩产能的工作十分艰巨, 过剩矛盾短期内很难化解。

2. 钢铁需求难有大幅提升, 需求规模依然庞大

目前来看, 全球性经济复苏仍存在较大不可控因素, 预期经济增速明显不足, 国内经济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共振, 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 国内钢铁需求量很难有大幅提升空间。但也应该看到,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点战略将对钢材需求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从当前中央和地方公布的主要项目来看, 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和基础设施方面, 尤其是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这样的投资方向, 固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国内市场的钢材需求,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钢材需求结构。

3. 钢材出口有望下降, 有可能提高间接出口量

2015年, 中国取消含硼钢的出口退税,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附加值钢材产品的出口, 但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钢材价格优势仍然明显, 国内过剩产能将会积极寻求出口, 预测我国2015年钢材出口总量仍将处于高位。此外, 在国内钢铁行业通过出口来消化产能的道路上, 日益增加的贸易摩擦和反倾销风险也会一定程度上阻止钢材出口总量的增加。

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金属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占出口产品的比重呈逐年稳步上升的状态。统计有关资料得知, 197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例达6.8%, 到199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17.9%;2014年,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已达到61%, 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机电类产品出口量增加, 间接意味着金属含量更高的出口的钢材也将增加。

4. 新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 使钢铁企业面临更大的环保压力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钢铁工业作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执行国家新的环保标准, 在吨钢环保投资和吨钢运营费用两方面有大速度的增加, 较实施前增加近40%的环保投资。新环保法的实施一方面促使钢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另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投资, 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5. 国家对宏观市场的调控

当前, 钢铁市场中供求失衡、供过于求的局面仍然持续, 由于钢铁生产商没能正确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 持续盲目地扩大生产, 不仅造成钢铁资源的严重浪费, 伴随着钢材价格的一路走低, 钢厂盈利水平持续下滑, 甚至出现连年亏损的情况。这就需要国家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 引导钢铁行业面对此局面调整发展方向, 促使钢铁行业向有利的方向发展。钢铁产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生产资料地位, 钢铁行业是建筑业、房地产业、机械制造工业、家电行业等重要行业的上游行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支撑地位。如何调控钢铁市场, 保持价格与产量的稳定, 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性工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钢铁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 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说, 没有现代钢铁工业的发展, 就没有现代工业文明的繁荣。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 如何把钢铁工业搞好, 如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责任, 也孕育着无限的生机。面对此轮经济危机的汹汹来势, 钢铁企业采用了一系列调整措施, 在此前惨烈的市场形势下, 杀出一条血路。全国钢铁企业紧紧抓住国务院扩大内需刺激政策, 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 站在经济发展的风口, 待经济复苏的风一吹就快速占据市场份额, 参与国际钢铁再分配。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钢材市场需求及价格均出现大幅回落。我国钢材价格快速落入低谷, 市场变得比较冷清, 钢铁行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行业发展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2015年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钢铁工业,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刘汉章.加入WTO对中国钢铁企业的影响及策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5) :36-42.

锦州市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篇8

淄博市陶瓷行业协会

一、行业总体概况

上半年,在国内外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市场竞争压力加大、陶瓷行业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协会按照“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全力推进“十个新突破”重点工作,行业运行平稳。上半年实现出口交货值6.6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65.65亿元、利税25.03亿元、利润17.44亿元,同比增长11.02%、14.63%、12.36%、9.71%。

二、重点企业情况

华光陶瓷积极调整市场结构,抓新增长点,生产经营保持平稳运行。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38.71万元、预计销售收入3119.12万元、销售回款3996.29万元,分别为去年同期的95.90%、80.71%、85.82 %。硅苑科技面对市场变化,积极创新营销模式,住目标客户不放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一起抓,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较大。预计上半年实现利税2309万元,同比增幅48.1%,实现利润1210万元,同比增幅73.69%。订单同比增长4.37%,高档装饰材料订单同比增长4.25%。

三、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

1、订单不足。内销方面,在酒店宾馆用瓷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受国内经济大气候影响,宾馆饭店业普遍不景气,酒店用瓷及中高档陶瓷礼品销售明显减少,鲁玉陶瓷销售额仅为去年同期的50%。目前大多数企业开工不足,宏大陶瓷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62%,已有一部分小企业处于停产状态。

出口方面,2013年以来,欧盟,墨西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西等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的日用陶瓷征收至少为期约5年的反倾销税,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出台,使我市陶瓷出口形势严峻。上半年,华光陶瓷订单金额比去年同期减少6.1%。企业出口总量减少,永华陶瓷出口交货量1463万件,出口交货值出口交货为3183.81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22.5%和14.23%。宏大陶瓷出口交货值比去年同期减少70%,因订单不足,平均从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8.2%。

2、招工难、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力方面,工资上涨与熟练技工缺乏并存。重点企业华光陶瓷很难招到熟练贴花工,现缺额较大,影响生产,中意陶瓷人员变动较大,经常跳槽,加大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华浩陶瓷以生产酒店用瓷为主,因市场不景气,为保住工人工资,不得不生产微利的消毒餐具。宏大陶瓷每年需为工人缴纳300多万元五险费用,人工成本已占总成本比例达到40%,尽管产销率达80%,企业仍出现亏损。鲁玉陶瓷工人工资已连续五年上浮20%。鲁玉陶瓷主要生产酒店用瓷,因订单不足3条窑只开一条。

3、原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优质原料缺乏对陶瓷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成本压力。为保证生产优质产品,鲁玉陶瓷坚持本厂人工合成骨粉,每吨成本6000元(天然骨粉原料每吨4500元但质量不稳定),华浩陶瓷用优质滑石生产陶瓷,因优质滑石原料紧张,今年企业不仅要跑订单,还要跑原料。

4、税费负担重。面对国内外市场萎缩和成本上涨的压力,税费使我市陶瓷企业更加举步维艰。重点企业华光陶瓷主要原材料是陶土、石英、长石等矿物,主要从矿源所在地农民个体中收购,没有增值税发票,导致财务抵扣很少。目前抵扣后的增值税税负高达12%,导致公司盈利低下。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1、制定《陶瓷行业精准转调方案》和《陶瓷行业创新发展规划》。从陶瓷装备、工业设计、新材料方面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分工不细、设备陈旧等问题。把陶瓷装备、把陶瓷设计作为产业发展的引擎,把日用陶瓷和建筑卫生陶瓷作为产业支撑、工艺美术陶瓷和陶瓷装饰材料作为产业依托、先进陶瓷和陶瓷新材料作为产业尖端来发展。

2、加强“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地域品牌管理。发挥“陶瓷行业品牌工作指导站”的作用,加强了对地域品牌授权企业的管理、监督、检测工作,定期抽查授权企业产品质量及标准贯彻情况。4月份组织授权企业参加全市供给侧改革大讲堂培训,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6月2日,协会作为“全省打 造区域品牌典型单位”在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召开的全省经济和信息化领域行业协会工作座谈会上推广品牌打造经验。

3、组织“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国际巡展。6月6日至8日,2016年“中国消费品(俄罗斯)品牌展”在莫斯科红宝石展览中心举办。在此次专为中国消费品类品牌产品举办的国际性展览会上,协会组织了淄博华光陶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山东硅元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淄博大华陶瓷有限公司四家山东陶瓷龙头企业参展,并借助该展会平台组织“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国际巡展俄罗斯莫斯科站展览,特装展区20个展位216㎡,开拓欧洲及俄罗斯周边市场,扩大淄博陶瓷的国际知名度。

4、开展行业对标。一是召开了对标助推转型升级、振兴发展两次现场会,组织骨干陶瓷企业改进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改进、装备研发能力。二是在3月份组织企业对标江苏宜兴、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湖南醴陵五个陶瓷产区品牌企业,学习电子商务、市场培育、国际国内活动组织、展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三是向国际一流企业学习,6月6日至14日,组织华光陶瓷、硅元新材、泰山瓷业、珍贝瓷业、大华陶瓷对标2016年“中国消费品(俄罗斯)品牌展”参展企业、英国皇家陶瓷工厂、皇家道尔顿、威基伍德和西班牙雅致瓷偶工厂博物馆、Q&D 设计公司、EFI CRETAPRINT等世界一流企业,学习品牌营销、展览展示和经营管理方法,引进企业先进装备。

5、举办第42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5月3日至8日,在滨州无棣举办了“海瓷”杯第四十二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进一步促进陶瓷艺术设计创新水平。参评人员270人,参评作品造型装饰、刻瓷、陶(瓷)塑、彩绘、新材质、高温花釉六大类320套2700件,评选出金奖32个、银奖53个、铜奖60个、优秀奖39个,挖掘出一批新材料、新造型、新画面及新装饰。

6、抓好人才培养,提高核心竞争力。5月份组织了首届山东省特级陶瓷艺术大师和第二届山东省优秀陶瓷艺术大师评选活动,评选出31个山东省特级陶瓷艺术大师、16个山东省优秀陶瓷艺术大师,为推荐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确定了人才库。加强人才培养,为陶瓷行业逐步建立起了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打造了一批文化名城的建设者。

7、筹备做好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活动承办工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是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主办,2003年、2010年举行了两届。协会为申办此项活动做了大量工作,这是淄博市第一次承办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活动,评选活动已于7月20日至27日在我市成功举办,协会组织我市17位山东省特级陶瓷艺术大师参加了评审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做好第十六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主展区工作。协会主要承担九项活动。一是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作品展;二是第四十二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金奖作品展暨首届山东省特级陶瓷艺术大师作品展;三是首届全国刻瓷艺术作品展;四是阎先公创新作品展;五是台湾陶瓷、文化精品展;六是国内名窑展;七是国窑企业展;八是全国陶瓷产区企业产品展,九是韩国陶瓷艺术产品展。

2、推进品牌建设。一是抓好地域品牌授权企业产品质量抽查和检测,进行第九批“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地域品牌授权。二是积极参加省工商局开展的全省商标品牌知识巡回宣讲活动,8月2日,协会作为“全省打造区域品牌典型单位”将在我省青岛、烟台、威海、东营等地市巡回宣讲介绍打造“当代国窑”品牌的经验。三是加强行业宣传,把“国窑网”和“淄博市陶瓷行业协会”门户网站打造成为集宣传、推广、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网站。四是对行业进行精准转调,进一步节能降耗减排,淘汰落后产能。

3、组织“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国内外巡展。一是做好与“世界陶瓷之路联盟”欧洲成员城市的交流联络工作,参加世界陶瓷之路联盟峰会和台湾地区的交流活动,加强与世界各地的陶瓷名城、名企、名校的交流与合作,开辟欧美陶瓷高端市场,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二是组织参加第十八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第13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三是做好第二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山东赛区预赛的组织工作和参加 全国决赛选手的推荐工作。

4、加强人才培养。一是组织评选山东(淄博)陶瓷终生成就奖。二是举办陶瓷经理人及陶艺大师创新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培养一批既熟谙历史文化又掌握现代技艺、既懂陶艺创作又精于艺术营销的专业人才,解决企业金融运作、质量管理和生产工艺提升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5、抓好对标工作,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考察北京、唐山、景德镇名牌企业,从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日常管理、节能降耗等方面学习先进企业成功经验和做法,深化全行业对标行动。

锦州市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篇9

2014年春节长假,郑州市消费品市场商品供应充足,活动精彩纷呈,消费稳定增长,郑州市商务局监测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我市重点监测的15家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

2.95亿元,同比增长5.65%。

一、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平稳

春节期间,省会各商业企业早作准备,烟酒、肉食、糕点、生鲜水果、服装鞋帽等各种年货数量充足,品种丰富,丹尼斯、大商、华润万家、家乐福等大卖场销售稳定增长,部分品种消费量增幅较大,如大商新玛特的鲜食类食品同比上升四成以上。节日期间商品价格保持稳定,从监测的14大类商品看,小包装大米、大豆油等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零售价格与节前持平,花生油微幅上涨0.12%,牛肉上涨0.32%,鲜猪肉等商品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二、新年促销活动丰富多彩

春节期间,各大商场、超市纷纷开展营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郑州丹尼斯百货开展“金马迎春 新春贺喜”活动,将中奖标示印制在购物小票上,顾客购物均有中奖机会;大商超市开展“大单送礼”、“年到福到红包到”活动,营造喜庆氛围,让利消费者。除大型商场、超市等传统零售企业外,今年国贸360广场、中原万达广场、锦艺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也以多业态统一促销的方式,给马年消费者带 1

来很多惊喜。总体来看,各种新年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不少购物中心的部分业态品种更是出现了少有的排队购买景象。

三、消费方式呈多元化发展

从消费结构看,居民休闲消费、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大幅增加。春节期间,休闲民俗、健身娱乐、外出旅游等消费更加受到居民青睐,我市的文庙庙会、城隍庙会、商都民俗庙会等各种传统庙会人潮涌动,消费人数屡创新高。各大健身房和KTV娱乐场所采用微信、微博、团购等营销模式,吸引大批年轻消费者前往;春节档电影票房全线飘红,奥斯卡、万达、耀莱等院线购票队伍排起了长龙,部分热门影片连续创下单日票房记录。消费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极大丰富了市民的节日生活。

四、家电市场销售出现反弹

春节期间,家电销售冲破电商冲击和暖冬影响,销售额出现增长,其中信息消费和3C数码产品增长较快,特别是4G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春节期间4G智能手机销量增长较快;另外3C数码成为过年送给孩子们的时尚新年礼物,销售情况较好。

五、餐饮市场以大众消费为主

从监测的餐饮企业经营情况看,初

一、初二等亲朋好友集中宴请日期饮食公司等辖区内知名度较高的中档饭店食客爆满,初三以后阿五美食、萧记烩面等本地特色饭店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荤菜、鱼虾和菌类菜品较受欢迎,符合人

们节日期间的饮食传统;春节餐饮以大众消费为主,普遍崇尚节俭,包桌消费多在800元上下,家宴标准略低于聚会类。初一至初七,我市监测的四家餐饮企业餐饮消费同比增长

锦州市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篇10

一季度, 江苏省建材行业生产和销售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大部分企业经济运行状况较好, 产品出口有所回升。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26.05%, 完成工业总产值429.9124亿元, 累计增长31.12%, 销售产值420.4525亿元, 累计增长30.73%;出口交货值14.4973亿元, 累计增长36.34%;投资完成额52.5765亿元, 增长23.70% (其中水泥为4.7536亿元, 增长33.94%;水泥制品9.45亿元, 增长66.22%) 。在工业总产值方面, 除建筑陶瓷制品制造类下降22.75%外, 其它大部分类累计增长率均在10%以上, 其中石墨、滑石采选和石棉水泥制品制造累计增长率分别达到123.91%和286.25%, 水泥、平板玻璃分别为10.23%、42.45%。在产品出口方面, 建筑陶瓷制品、石棉制品、技术玻璃制品、玻璃纤维制品出口额增长较快。

二、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一季度, 江苏省建材行业除平板玻璃产量累计增长率-0.2%外, 其它主要产品产量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大部分产品产量累计增长率超过上年平均增长水平, 其中建筑涂料83.3%、钢化玻璃65.2%、玻璃纤维纱63.6%、水泥设备54.6%、水泥混凝土桩36.2%、中空玻璃31.1%、石膏板23.9%、水泥17.3%、水泥熟料15.4%。

三、主要产品价格仍在低位运行。

上一篇:kpi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下一篇:美好的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