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语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0篇)
(2009/2010学年下学期)
一学期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为行为准则,严格地要求自己。能在学校的领导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法规,为推进素质教育作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现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坚持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政治和教育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周三下午的政治业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依法施教,热爱教育事业,做到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研究计划的制定,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本学期听课节数达到15节,在教学工作中能开好一节公开课,教学中积极应用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探索教育的新途径,本人在六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中,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明确对课文的大致了解。
三、努力钻研理论业务知识,为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
能力,更新教育思想,注意收集和积累符合教育发展的新知识、新理论,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献计献策,做好本学科的教改工作。
四、作为一名教师,我能依据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在备课时,能够认真钻研教材,学习课程标准,抓住教材的重难点,突破教材的重难点,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知识水平差异以及教材内容,精心考虑教学环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精心地编写课时教案。
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在备课、编写教案的基础上,认真扎实地上好每一节课,在课堂中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能设计出不同梯度的问题,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学好基础知识,中上水平的学生要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有所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还能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后进生,对于后进生能做到多提问、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一些内容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讨论学习,对于较难的内容,我能做适当的指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新理念。
在批改作业方面,我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知识水平,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这些练习适量、有针对性,作业做到全批全改,能使用正确的批改符号,学生订正后能再次进行批改,发现缺
漏能及时补缺补漏。
在辅导差生方面,除了在课堂上时时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多给他们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在课余时间能针对他们作业上的错误,能进行认真辅导,进行补缺补漏。在班级中还成立了“一帮一”的活动,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歧视他们,让学生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目的和学习信心。
关键词:新课程,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时代在不断地改变, 社会在不断地改变, 为了使下一代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 教育也要不断地改变。基础教育改革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我们更要与时俱进, 领悟新的课程标准, 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体验新的教学方法。而这一切, 无不在体现一个“变”字。如果我们把这个“变”字切实贯穿于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 就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备课之“变”
把备课搞成一种机械的程式, 是备课的误区, 也是教学的莫大悲哀。反思传统的备课, 它以教学内容为中心, 侧重教师的教。教师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对教材内容的钻研, 忽视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 对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个体学习情况更是知之甚少。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也是以教师的主观行为为准, 而不考虑学生学习后的行为变化。因此, 在课堂上, 表现为:教师是教案的“操作工”, 没有变化, 也不敢变化。面对学生茫然的目光, 只顾执行教案, 而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 往往显得束手无策。
备课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的劳动。备课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备教材, 更要备学生;要备教法, 更要备学法;要备如何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 如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要备如何引发学生个性的绽放。因此, 我们既肯定过去教学常规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 教学常规活动是应有规矩、有监督, 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克服传统备课的弊病。备课是一个过程, 它需要教师不断思考, 不断收集资料, 不断创新。
所以, 并不是一个教师不能上一节生动活泼、教学方法新颖的好课, 而是因为他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 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如果能在课前进行细心的准备, 平时能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再加上教学经验的日积月累, 每一个老师都能在每一节课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让学生们能乐于学习, 主动参与学习。
二、教案之“变”
由于原先的备课很死板, 没有创新, 因此, 教案也写得索然无味, 都是陈述性的语句。比如, 先总结上节课学了什么, 然后写本节课要学什么。在教案中经常出现诸如“首先”、“然后”、“下面”、“于是”等词语。看似很有逻辑, 但如果用得多了, 会使教案显得拖沓、烦冗, 甚至使教案成为流水账。然而, 在充分、细心的备课以后, 备课的变化自然会使教案出现实质性的转变。把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兴趣的话语写进去, 如:“你们知道吗?”“你能来尝试一下吗?”“让我们一起来开动脑筋。”这样, 就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至于干瘪, 有利于同学们的发挥。另外, 把同学们的活动也写入教案, 把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动交流以及同学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写入教案, 再加上根据每个班的实际课堂情况修改教案, 每节课后及时做自我小结和总结经验, 就会使写教案和备课更加灵活、自如。
因此, 教师要有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机智, 要有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果从现在开始改变, 能将生动的课堂教学写入教案, 日积月累, 就一定能将备课思路和写教案充分地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之“变”
教案是备课的一个书面形式, 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我们应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 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 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些必须为任课教师关注, 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 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 对学生的关切, 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所以如果没有很好地进行备课和写教案, 课堂教学自然显得呆板,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也自然得不到提高, 这也会导致课堂纪律不好, 甚至使课堂秩序紊乱。
年轻教师刚步入教学殿堂, 由于没有经验, 很多时候课堂上出现少数同学不听, 不遵守纪律的现象, 这时候, 经常出现的是对着同学们嚷、凶和训。无非是“你为什么不听”、“你不知道应该遵守纪律吗”、“你如何如何不好”、“你再不老实就怎样怎样”等。这样, 短时间内课堂纪律可能会有所好转。但长此以往, 不但不能组织好课堂教学, 整顿好纪律, 有时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 师生关系恶化, 甚至使课堂教学无法进行下去, 形成恶性循环。然而, 在备课和教案有了进一步的改变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情景。课堂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 积极参与了教学, 和老师的教学相配合, 课堂教学形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局面, 课堂纪律自然得到了明显改善。就算偶尔有个别同学开小差的现象, 只要稍加提醒就可以改变。学生与老师互相尊重, 相互配合, 形成一种很有默契的组合, 课堂教学质量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 课堂纪律不好也不完全是学生的错, 他们还是未成年人, 上得不精彩, 当然有理由选择不听。但如果老师与他们多谈心, 多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情况一定会彻底地改变。
四、对待学生态度之“变”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 (1) 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 (2) 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 (3) 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4) 尊重有过错的学生; (5) 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 (6) 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1) 不体罚学生; (2) 不辱骂学生; (3) 不大声训斥学生; (4) 不冷落学生; (5) 不羞辱、嘲笑学生; (6) 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1) 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2) 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3) 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4) 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遇到所谓“顽固不化”的学生是最令老师们头疼的事。他们有的的确学习态度不好, 自我控制能力差, 有的甚至在课堂上捣蛋。刚开始, 遇到这些学生, 我也是无计可施。无非是把他们叫到办公室, 训斥他们一顿, 数落他们的不是。这样, 一方面老师火冒三丈, 另一方面学生也有抵触情绪。
少数同学虽然各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 但只要教师发现了他们的一点点优点, 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 进行换位思考, 多加以鼓励和表扬, 督促他们一点一点的改进, 他们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五、听课之“变”
有些教师听课是为了完成领导规定的听课节数;有些教师听课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教学策略;有些教师听课是为了研究某种教育现象, 得出一些教育规律……不同的听课目的让老师们以不同的心态进行听课, 听课时也就会采取不同的听课方式。“有所思、有所悟”的听课, 才是有价值的听课方式, 才是新课程呼唤的听课方式。
年轻教师刚工作时, 确实怕听课, 怕听别人课, 更怕别人来听自己的课。怕听别人的课是因为觉得他们上的内容和自己上的一样, 没有什么可听的, 不如利用时间去做其他事。但实践证明, 每个老师上的课的确不一样。即使上课内容相同, 也有很多值得别人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多听其他老师的课, 感觉就多学到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怕别人来听自己的课, 自然是因为怕自己的课上得不好, 会招来很多批评。只要教师能按照前面所说的改变教学方式, 多做准备, 即使是讲练习也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那肯定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 只要每堂课都去精心准备, 就不会怕别人来听课了。就算课上得真的不好, 得到别人的宝贵意见也必将对自己以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
六、批改作业之“变”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以批改作业为例, 如果只是简单地批改对与错, 显然不能对学生的作业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
一、兴趣是作文的动力
激发兴趣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永恒主题,如同婴儿牙牙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鼓励和表扬。在小学这一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像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其次,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尽量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熟悉周围的生活,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对头脑中积累的习作素材的回忆与反刍,激起对未来世界的探求与想象,这样写出的才是具体、生动、具有个性的作品。例如:指导学生写场面时,老师可这样创设情境,你们最喜欢的是哪项体育运动?你们随老师观看一场精彩的拔河比赛,大家感兴趣吗?接着老师播放拔河比赛的录像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运动员的表现,重点观察自己最喜欢的那位运动员,还要注意观众有什么反应。学生看得很投入,仿佛身临其境。讨论时,在同学们兴趣正浓之时,老师引导:“这样精彩的场面,你们想写下来吗?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写得最好。”学生兴趣倍增纷纷持笔作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只要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作文能力就必然得到提高。
二、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这句话说的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房前屋后栽了竹子,乘凉时,观察它的各种姿态,欣赏它轻轻摇曳的竹影,把园中之竹变成眼中之竹,进而变成“胸中之竹”,这样写起来,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草地上,飞过一只美丽的蝴蝶,吸引了自己的注意,悄悄地跟过去观察它那对美丽的大翅膀,它翩翩起舞的姿态,它自由自在陶醉大自然的情景。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很多,校长的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交警指挥,餐桌上的闲聊,一次实验,一次体验,一阵风雨,一张照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等等,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感受生活,作文就会成为你忠实的记录者,成为你最好的伙伴,让你进一步体会生活的滋味,丰富敏感的心灵。
三、观察是作文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留心观察就要让学生广泛地参与社会、参与生活、参与实践。在观察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去想象,从而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例如写一种花,我把一盆月季花搬进了教室,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他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我发现月季花的茎是浅绿色的,上面还有条纹;我发现茎的上面有小刺,红红的、尖尖的,摸一摸很扎手;它的茎由下往上看是由粗到细的,粗的有小拇指那样;它的茎还分出许多枝杈,像鹿角那样好看;我发现月季花的叶子多得数不清,有大有小,有深绿色的,有浅绿色的,还有稍微发黄的;我发现每个枝上的叶子都是五片,显得很团结,好像召集在一起开会,说悄悄话;我发现有一片叶子藏在里面了,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捉迷藏呢!……学生的发现和想象力,就在这观察实践的活动中得以展示,他们情绪饱满,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还担心写不出好作品吗?应多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在观察中让学生自己发现、体验。
四、想象是作文的翅膀
当前,学生的作文模式化严重,千人一腔。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缺少想象力,特别是缺少创造想象力。写作文,仅写自己观察到的,往往使人觉得有骨无肉。“想象是作文的翅膀”,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能够把记忆中的表象加以改造组合创造出新形象,可以使作者文思泉涌,浮想联翩,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文章形式更多样,文章主题更深刻,思路更广阔。没有想象的文章,是干瘪无味的。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充分利用思维的形象性,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大胆想象,以此指导作文。比如在启发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提“这像什么呢?”“看着这些,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等问题,促使学生从实际的事物出发,由此及彼,塑造形象,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满树的桃花开了,啊!这可太美丽了!完全是用香花组成的桃树,一朵朵花就像一朵朵小火苗,在绿叶中,像颗颗闪闪发亮的红星星。”这些描写小作者有重点地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使读者身临其境,如见其景,这显示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指导学生作文时,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才能写出有灵气的好文章,才能培养想象能力,创新想象的翅翼才能在广阔的生活天空中自由翱翔,才能达到广阔的作文境界。
五、仿写是作文的途径
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也就是说:课文就是范文,就是仿写的样板,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在仿写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学哪方面,练哪方面,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所依托,有所效仿,逐步掌握作文的技能,做到在仿中创新,在借鉴中立异。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我利用文中“杨梅果”这个片段启发学生练笔。首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其次引导学生说出杨梅的可爱之处是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面,最后让学生依照文中介绍“杨梅果”这个片段进行仿写。学生通过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出现了一篇篇佳作。如有位同学写的《桔子》:“桔子的形状呈圆形,而且两端扁平,遍身生着许多‘疙瘩’,未成熟的桔子穿绿色的外衣,熟透的桔子穿黄色的外套。脱掉它的外衣,可以看到渔网似的桔络网着桔果,桔果呈月牙形,紧紧团结在一起,掰一掰放到嘴里,甜甜的汁水就像糖水一样流淌出来,感到清香甜美。你把它咽下去后,还有一股香味留在嘴里呢!”这个片段写得有新意,不但写出了桔子的形状、颜色、味道,而且把一个个桔瓣想象成团结在一起,有深度,表达了要团结的主题。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不仅可以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灵气的熏陶,提高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不断增加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依样画葫芦中,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锻炼了表达能力。
六、创造是作文的体现
学生作文训练发展的过程大体是:大同小异(仿造)→大异小同(改造)→百花齐放(创造)。在学生潜心于“蓄”的同时,我努力指导学生尽情地“创”,以求真正达到“百花齐放”的境界。我要求他们不受范文的束缚,尽早尽快地脱离模仿,独立作文。我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炼意求新,训练其思维的新颖性;选材求异,训练其思维的开放性;布局求变,训练其思维的独创性;行文求活,训练其思维的形象性。平时经常鼓励学生有独特的思想、独特的发现和独特的表现,将老师传授的作文技巧融会贯通,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作品。比如写《我的同桌》时,一位学生就一反大家写同桌好品性的模式,介绍了同桌的弱点:课上交头接耳,“我”好言相劝,他却无动于衷;作业不全,“我”耐心查询,他竟若无其事。小作者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不思进取的同桌形象,但他没有一味抨击,而是采用抒情的笔调,深深地呼唤,企盼同桌猛然警醒,积极进取。如此立意、选材、构思,不可谓不新,称得上是有“个性”的习作,颇具感染力及号召力,令人读后不忍释手。实践证明,由于我注重指导学生全力地“蓄”,尽情地“创”,使他们“蓄”与“创”并进,潜能被充分地开发、挖掘,作文水平大有长进,其文化素质也明显得到了提高。
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不要说转眼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我觉得很惊讶,不是一年而是三年的时间一眨眼过去了,我在兴华已经工作了整整三年了。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了三年,这三年一起努力一起吃苦一起分享每一节英语课,而最后的这一年又是最辛苦的,也是回忆和分享最多的一年。最后的这一年是学生的毕业年,这一年里孩子们由五年级升入了六年级,心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觉得自己就要毕业了,升为了学校的小老大,所以我们老师在各个方面,对孩子的关注度更高了,尤其是学习,六年级上学期要学习新课,到了这个学期,前半学期学习新课,到了后半学期我们要复习整个小学阶段的所有课程,所以时间很紧任务很重。首先是新课的讲授阶段:新课讲授阶段,我们学习了英语中的一大难点,英语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学生刚开始很不习惯用比较级,另老师头疼,到后来的碰到词就只知道用比较级,更令人头大,经过了大量的习题演练,学生们已经熟悉了比较级的用法,知道在句子中找到than找到有比较的意思时再用比较级,剩下的两个单元是过去时态,过去式是英语这几大时态中很难学的一种,按说不应该安排在小学英语的最后一个学期,因为其难度关键在于动词的过去时变化不规则的太多,学生需要单独记忆,还容易和将来时间混淆。所以本学期的前半学期的新课教授阶段,我们做题和新课相结合,让学生多练多理解,多做题,学生终于知道见了last sunday yesterday last weekend等词的时候用过去时态了。再者是五六年级四本书的.复习阶段:复习阶段,我们一算日子还剩50天的时间,正好每本书10天的时间,也就是说去除不能上英语课的周六和周日,我们一本书只有7天的复习时间,因为孩子们对于最后一本书最熟悉,所以我们先从最后一本六年级下册开始复习,一开始,我就从林慧老师那里领了错题本,每天一个单元,课堂上我再把这个单元中的重点详细的讲解,现场让孩子做笔记到错题本上,单词课堂上记一遍,第二天早上七点半之前任何一个到教室的学生,都要站到教室的两边,读昨天记录的错题本,这样孩子们既能很快的打扫完卫生,又能把昨天我讲解的知识,在复习巩固一遍,除了个别作样子给老师看的学生以外,大多数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尤其是二班的英语除了五大天王意外其余的同学考的都还不错,有了很大进步,值得我欣慰。复习阶段我们三个老师还出了大量的习题试卷,每复习完一个阶段,就考考看看,因为是自己出题所以很容易知道孩子在哪些方面有欠缺,考完后及时批改,及时讲解,通过大量的习题练兵,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学生都掌握了小学阶段的英语知识。因为今年的考试拖后,所以我们在复习完后还有十几天的时间再做最后的巩固复习,不过在这最后的十几天了,我发现了一个不好的现象,那就是这十几天与其说是复习的时间不如说是遗忘的阶段,孩子们在大量的作业和学习任务压榨下,厌学了,整个年级都一样,孩子们麻木了,就等着毕业,等着最后的考试,虽然两轮考试缓冲了一下,刺激了一下,但因为两轮间隔短,所以效果不大,所以明天的考试到底怎样,我还是没什么数,不过想对孩子们说不管是我还是孩子都问心无愧,也许我们能力不够,但是我们都努力过了,即使最后厌学了,也不是他们的过错,确实压力和任务太重了。孩子们的小学生涯将在明天画上一个句号,不管成绩如何,我都相信这个句号是圆满的,也祝愿我的学生们一路走好,走好自己下一个阶段的人生旅程。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刘晓敏
在这一学期,我任教六年级科学课,感受颇多。细细回顾一学期教学工作的得与失,我深深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虽然每次教科学课之前,我阅读了相关资料,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要想上好科学课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以下是我对这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
一关注学生参与的能力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三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科学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
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四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五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六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创设开放性课堂。
有的学习内容,实践性非常强,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在课堂上,需要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材料、合作探究、从中获取知识。而在课堂上,只是汇报交流结果。如铁的生锈。当然,虽然探究的过程在课外,老师不能看到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的指导更要及时、准确,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探究,得出结论。
七及时帮助学生写出探究记录。
在写探究记录时,指导学生把探究的过程写条理、清楚,把结论
写明白,并提出自己还没有弄清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习惯。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想方设法解决。如:如何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更好地搞好小组合作的效果等等。在科学教学战线上,我将攻克一个个堡垒,扩大自己的阵地。
以上是我对这学期科学教学工作的总结。回顾昨天,我百感交集;面对今天,我信心百倍;展望明天,我任重道远!
工作总结
教师的教学工作则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自评制度的通知》的精神,实施《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不但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而且也能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完善机构 健全制度
教师教学评价工作的能有效的开展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我校对此非常重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领导小组,成员由各处室负责人、备课组组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教导处),由副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日常工作及评价工作总结、材料上报、资料归档等工作由“教学工作评价办公室”负责。成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师教学工作六认真”检查小组,配以学科组长督促带领各教师全面完成教学“六认真”工作。学校加强管理,形成了决策、组织、实施、协调的教学“六认真”工作管理网络。并积极邀请教育局教研室的有关领导和老师对学校的教学“六认真”工作进行检查,找出不足,使我校教师教学评价工作更具规范化、制度化。
制度实施必定需要学校考核机制的保障,我校在完善教学“六认真”网络健全教学“六认真”制度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六认真”工作的考核的力度,并把考核内容列入考核奖惩条例,提高对“六认真”的奖金投入比例,促使教师能积极主动优质的完成教学“六认真”工作。并对在平时“六认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扬,把“六认真”工作的质量作为对教师年终考核评优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真正把“六认真”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明确目标 落实工作
为了让教师明确目标,学校根据局《关于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自评制度的通知》,将教学“六认真”工作细化,做到狠抓细节、明确目标。
(一)备课求有效
开学初,学校根据实际召开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加的教学教研工作会议,制订了集体备课制度,对集体备课提出明确细致要求,如版面的要求、备课的环节等。特别对课后的反思,提出了具体要求,反思要有课堂教学事实的描述和分析,有感而发,语言精炼。
(二)上课求实效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本学期继续把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努力探索的课题,力求达到“实而不死,活而不乱”的课堂教学效果作为教研重点,在这一学期,教导处对课堂教学实施全面的质量监控,成立了学校行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听课小组,继续以“优质课”作为龙头,在教师中掀起“互听互评,共同提高”的教研氛围„„通过一系列教研活动的开展,大部分教师克服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结构也进一步得到优化。
(三)作业求质量
作业的布置严格按照有关减负方案执行。对于学生的作业教导处强调精心设计,增强实效、减轻负担。不仅体现了针对性、趣味性而且也体现了自主选择性,实践性,操作性,研究性,更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本学期,在第三周对教师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大部分教师能按要求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且也能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书面较为整洁,教师也注重及时反馈,检查情况良好。在第六周,局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到校督查也提出一些建议要求,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教导处进行认真整改。期中考后例行检查,情况良好。一学期来,在学校师生的努力下,学生的作业 达到规范、有效作业的目的。
(四)辅导求落实
学期初,学校要求各科任及各备课组长根据各年级、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措施,想方设法让“优等生”吃得饱,努力让“学困生”吃得透。特别是六年级在教导处指导组织下,制订了“培优”方案,在第三周起就认真执行方案,培优效果好。一学期来,教导处采用定时和不定时方法检查教师实施情况,学校老师能利用各种课余时间认真辅导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大有提高。
(五)考核求真实
做到严格公正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一种手段。一学期来,教导处认真组织了期中、期末考试。全体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狠抓基础知识教学,稳扎稳打,学生的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六)课外活动求效益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是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施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的原则上,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场地、有指导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加强兴趣小组的活动,加强特长生的培养,并在多次的县级的比赛中获优异的成绩。
三、规范管理 彰显成效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只有在细化中注重其成效,在操作中注重其规范,才能促使教学“六认真”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学期初教导处把《教师教学评价方案》发给每一位教师,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力求所制订的《评价方案》的评价内容、标准、方法及程序符合教育规律、教师的职业特点、心理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到评价方法科学化、多样化、简便易行、易于操作。
其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一学期以来,学校对在职的专任老师的教学“六认真”工作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进行检查、记录、存档。学期末,把《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表》发到每位教师的手中,要求教师对照自己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情况如实地自评,在教师个人自评的基础上,按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由年级组长牵头,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整个过程要求各负责人把好关,要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教师的总体工作质量。
评价既要注重对教师在某一方面或在某一时间范围内的工作评价,激励教师在某些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同时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从而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尽量做到人性化,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方式给教师减负,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被评价者本人,使其发扬成绩,改进工作。反馈的方法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对评价得分较低的教师则进行质量跟踪,帮助教师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大纲要求每学期八篇正式作文, 这个要求是必须完成的。过去, 我的作法是每两周一次大作文为正式作文, 步骤是指导———作文———批改———讲评。另外, 在小作文本上经常作小作文。正式作文过程中的重点部分是学生写, 老师的讲评是在最后, 学生的改是附带的。因为老师既没有抽出时间让学生修改, 学生也因为已经得了分而不愿再修改。所以老师的讲评成了“马后炮”, 甚至老师辛辛苦苦的批语学生连看都不看, 只看得了多少分。学生没有再次练笔的机会, 教学效果不佳, 不能很好开发学生的智力, 因而我觉得作文教学的方法步骤需要改进。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正式作文的批改, 我对小学作文的批改方法是老师讲讲、学生写写、老师改改、学生再写写、添添去去, 虽然书面不够整洁, 可学生得到了多次练笔的机会, 收效较大。同样一件事作三次和作一次的印象, 效果显然不同。所以, 我根据必须多写、多改、多练, 才能迅速提高作文水平的规律, 把正式作文、小作文的练习和批改搁在一起, 重新组合为作文教学六步法, 即:指导———初稿———批改———讲评———再写———得分。
一.指导
每次作文, 在老师组织参观活动 (参观党史展览、工厂, 春游) 或引导观察 (看图作文、看日食、观花) 或帮助回忆搜集材料后老师必须作较具体的辅导, 让学生讨论定什么中心?选哪些素材?材料怎样安排?甚至连用哪些优美词语都可以写在黑板上。如:四年级上期 (小语七册) 看图作文, 看图后, 大家讨论热烈, 各抒己见, 定的题目是《小气象员》;中心是表现气象员不畏寒冷, 热心为大家预报天气的好品德, 内容方面, 大家觉得可写天气、环境、小气象员如何观测记录天气情况 (动作) , 想些什么 (心理) 。老师予以肯定后明确指出:这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要“分清实物与联想”, 图上的实物要写清楚, 联想要丰富, 可想到雪天是什么样的?化雪后农民怎样做?少年儿童是怎样玩雪?小气象员的记录会起什么作用?特别要给学生指出, 凡写联想处, 都要加“好似”“好象”“仿佛”等词, 以便于实物分开。还让学生讨论些优美词语, 如:寒风凛冽、数九寒天、大雪纷飞、粉妆玉砌、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眉开眼笑、瑞雪兆丰年等三十多个词供同学选用。这样, 使学生心中有数, 手中有词, 真正起到作文前的指导作用, 对学生有帮助, 对差生帮助更为显著, 比漫无边沿乱写好得多。
二.初稿
讨论的过程, 也就是同学们构思的过程, 在学生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的基础上, 在小作文上列提纲, 根据每次训练目的, 布局谋篇, 写出自己认为改写的内容。
三.批改
小作文写好后, 不马上交, 同位两个学生互相讨论对改, 各自给对方找出优缺点, 写在作文后边。这时, 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就有了初步认识, 讨论很认真。然后老师再改, 作眉批、勾画出错别字, 总批优缺点。并且, 每次批改都要找出2-3本面改, 把学生叫到跟前, 当面讲清优缺点, 指导学生修改, 效果较好。然后把优、良、中、差作文分类, 再总结全班带有共性的优缺点, 选出优秀作文, 晒出最差作文, 摘出病句, 找出错别字, 把差作文的段 (或全文) 及病句写在纸上, 为评讲作文做好准备工作。
四.讲评
讲评是对学生作文的肯定与否定、表扬与批评。对好作文, 要念给大家听, 鼓励大家向他学习。把差作文或病句, 抄在纸上再贴在黑板上, 大家共同修改, 对作者本人是个批评, 对大家也有帮助。例如五年级下期 (小语十册) , 要求写一个熟悉的地方。这篇作文, 老师指导后, 陈伟和李歌两同学写得较好, 层次清楚, 中心明白, 句子通顺, 达到了这次训练的要求:抓住要点, 考虑周到, 词汇联想较丰富, 就让本人在班上读自己的作文。李歌的作文《我的学校》其中一段:阅览室, 同学们在这里探到了地下宝藏, 寻到了天空的奥秘, 了解到了祖国的历史, 望到了祖国的未来, 知道了世界之谜, 了解到了祖国的现状, 游览了祖国的名胜古迹。陈伟的作文《我的家乡》其中一段写到:“啊!小龙须花开了, 顿时眼前一片花丛, 绿的、白的、黄的、蓝的, 真可谓万紫千红, 鸟鸣燕舞起来, 各色花斗艳争奇, 大地呈现出一派莺歌燕舞的明媚图案, 如果我是画家, 我一定把家乡的春景描绘出来。”用词造句准确优美, 文章写得栩栩如生。同学们听后啧啧称颂。这样, 本班学生的作文互相之间有共同语言, 对方的优点容易吸收, 调动了同学写作的积极性, 达到了拓宽学生眼界的目的。
对写得较差的作文和病句, 大家看得清, 可仔细改。如: (1) 又有许多人养成了拾金不昧的精神 (词语搭配不当) , (2) 五讲四美以来 (句子不完整) , (3) 秋天到了, 麦子一片金黄 (前后矛盾) 。大家看后, 都能找出毛病, 一一纠正。
五.再写
在老师讲评的基础上, 同学们对自己作文的优缺点一清二楚, 学有榜样, 改有目标。根据学生愿得好分数的心理特征点, 他们都能取长补短, 认真修改。修改后, 抄在作文本上, 为正式作文, 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又一次练笔。
六.得分
得分是在整个步骤的最后, 老师只是总批一下, 给予适当的得分, 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两个字“练”“改”。
这样做, 我体会到它的优点是:
(1) 教学中的批改有所进步。过去的批改是重在老师, 老师要疏通句子, 纠正错字, 前勾后画。现在的批改有学生参加, 大家相互改作文时, 讨论发言积极, 气氛热烈, 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体现了以训练为主线的精神实质。
(2) 在讨论互改过程中, 由于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就促使学生思维活动, 这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好机会、好方法, 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3) 老师讲评有作用。过去的讲评是在作文的最后一步, 老师象作总结报告, 学生却感到乏味。一则分数已定, 二则不再重写, 听不听讲评, 关系不大, 所以讲评收到的实效甚微。现在的讲评是在初稿之后, 得分之前, 讲评后, 别人的优点自己可取, 优美词语写作技巧, 对自己来说如雪中送炭。自己的缺点改了不晚, 所以学生能主动积极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师做到了有的放矢, 达到了写一篇作文, 训练一个项目, 掌握一个方法的目的。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积累;观察;自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95-01
一、提升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作文教学更是如此。教师想让学生爱上作文,就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课上进行有趣的“故事新编”,对故事进行仿写、改写、续写;课上组织些小辩论,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可以适当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使学生能够更形象更客观地感受到身边的生活,教师也能够更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二、注重观察
写作源于现实生活并高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生活越丰富多彩,写作素材就越充足,作文内容也就越丰富具体,越有真情实感。这要求我们必须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努力发现“生活之美”。其实生活中的闪光点俯拾皆是,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教师所应做的就是鼓励学生用心观察,于生活的小事中深入挖掘材料,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之处,引导学生深入自然,深入生活,处处留心,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将观察所得恰当融入作文之中,文章定会生动而感人。
三、学会积累
透过一篇作文,可以真实了解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包括思维的逻辑性,词语运用的准确性,驾驭语言的能力等。作文之难,可见一斑。作文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积累的途径多种多样。
首先,重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代先贤的名言佳句早就揭示出了阅读积累的重要性。丰富的典故与感人的事例发人深省,予人鼓励,将这些典故恰当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不仅能令文章更具说服力,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切实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只有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才能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重练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做好读书笔记,不仅仅抄写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落,更要多多记录所读之时的感受,将自己的灵感与思想火花记录下来,这也是写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读书笔记,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所需的直接与间接素材,长此以往,学生那种面对作文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彻底改观啦!
四、把握立意
写作之前,应先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即立意。如何立意,才能显出文章之妙呢?
首先,立意正确。文章的感情、思想观点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鼓励与启发,切不可与国家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相违背。
其次,立意专一。我们常说“形散而神不散”,所谓的“神”即为立意,即为主旨。有的同学写文章东拉西扯,美其名曰面面俱到,结果“贪多嚼不烂”,什么观点也没阐述明了,倒不如集中笔墨,目标专一,突出文章中心主题。
再次,立意新颖。写作也应有创新思维,跳出陈旧的框框,另辟蹊径,用独特的视角去挖掘另类内涵,写人之所未写,发人之所未发,站上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并切入,定能令文章艳惊四座。
第四,立意深刻。文章切记肤浅,流于形式。要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与时代,与当下紧密结合,挖掘出深层意蕴,以小见大,令主题升华。
第五,立意巧妙。“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立意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对社会、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
五、巧妙拟题
写文章切记落掉文题。没有文题的作文得分会大打折扣。标题若不新颖、别致,读者也会毫无新鲜感,对文章产生倦怠情绪。反之,文题独特新颖,会大大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给阅卷人以良好的印象。可以说,好标题令文章成功了大半。下面就浅谈一下如何拟出好标题。
首先,抓关键句。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活动,人物的语言或感人肺腑或慷慨激昂,或直抒胸臆,往往能够紧扣并深化文章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考虑作为文章的题目。
其次,化用名言。学生平时在学习或阅读过程中,一定记住了不少名人名言、诗句、警句。此类句子为人所熟知,容易引起读者的思想共鸣。一些名言让人一看就会产生警醒感,引人思考,发人深省。很适合作为文章题目。
再次,巧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的修辞都可以巧妙的运用在标题之中。这种标题形式灵活,新颖别致,给人以愉悦。修辞用得恰当也能显露出作者超强的语文水平和写作功底。
六、倡导自由
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因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也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使自己的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思维长时期地被禁锢,写作方向长时期地受到约束,千篇一律、老调重弹的文章也就比比皆是了。
若想学生写出独具特色的文章,必先给学生以自由。当然,我所说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不是对其文章放任自流,更非不管不问,而是努力给他们更多的写作空间和选择角度,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个人的喜好写作,用自己惯有的富有个性与创意的语言自由地表达。这种自由的空间与态度与当下高考作文形式并不违背。
现如今的高考作文已经脱离了以前单纯命题的死板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富有层次和深度的材料作文。于材料中,能够找寻出多个角度,给了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所以教师更不必强人所难,学生不愿写的不必逼着他写。更多的时候,教师应该只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真正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发挥特长、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一、分析班级情况劳动品质及技能方面:
通过前五年的学习,六年级的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会扫地,会洗自己的衣服,会叠被子,会做蛋炒饭等,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编织出很多的小饰品、小物件,他们还会利用废旧物品来制作小制作,他们的制作精美,造型独特,具有创造性。可以说,大多数同学初步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在家里娇生惯养,不爱劳动,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学生就只是学习文化知识,其他的并不重要,忽视了劳动教育,致使学生不爱劳动,劳动技能差,生活自理能力差。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学期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包饺子,学习菜汤的烹制,认识压力锅及使用方法,学会养护自行车,认识电器工具及使用方法,学会制作植物标本,学会养花植树,美化校园,美化家园。
三、具体措施
1、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上无准备之课。
2、上好劳动课要从兴趣入手,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能当场演示的一定当场演示。
3、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真正掌握劳动的技能。
4、多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评出小能人。
5、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发展孩子劳动能力的重要性。从而使家长理解并支持老师的工作,共同教育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
本学期又将过去,可以说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度过了这一学期的时光。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
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二、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本学期,我除了在课堂上多照顾他们外,课后还给他们耐心辅导。
首先,我通过和他们主动谈心,了解了他们家庭状况,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并从心理上疏导他们,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
其次,对他们进行了辅导。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我主动为他们弥补,对于新学内容,我耐心为他们讲解,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我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通过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语教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六年级品德教学工作总结12-09
六年级英语期末教学工作总结06-14
小学六年教学工作总结07-22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1-23
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06-23
六1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0-08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10-10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0-26
六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学工作总结11-13
六年级英语下册的教学工作总结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