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灭火管理的规定
1、矿井开拓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时,由技术科、通风科负责采样,联系进行煤层自燃倾向性签定,其结果报矿长、总工程师,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2、通风队配备一定数量的分管防火人员,建立健全预防自燃发火管理制度,实施采后封闭措施。
3、加强外因火灾管理,杜绝明火现象。
4、建立煤层自燃观测制度,由通风队负责每旬对全矿井的自燃危险区域进行一次观测,其观测结果报矿长、总工程师、安监站长。
5、矿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通风安全生产部门防火分析会,落实防火措施。
6、严格掘进工程质量,减少煤巷掘进高冒。如出现高冒时,必须按高冒点处理,必要时应设引风板以利散热和吹散瓦斯或封堵密闭,所有高冒点都必须编号挂牌管理,因管理不善不及时支护造成高冒,对责任单位罚200-500元,对责任人罚50-100元。
7、矿井开拓布局、采区设计,回采工作面设计均要选择有利于防治自燃发火的巷道布置方法。
8、采掘工作面供风量按作业规程合理配风,确保系统合理。
9、回采过程中应及时封闭通向采空区的通道,最迟不超过10天。停产后必须及时进行采后封闭,时间最多不得超过一个月,因回收不及时造成无法封闭时要追究其影响单位责任,如通风队管理不力推迟封闭时间,对其罚款100-500元,封闭质量经验收不合格对其罚款100-300元,并追究责任人责任。
10、井上下均要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消防材料库,消防器材必须齐全,满足防灭火需要。通过检查达不到要求规定时,一次罚责任单位100-300元。
11、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或自燃预兆时,应首先采取一切可能措施直接灭火,并报矿调度室、矿长、总工程师。接到调度汇报后,根据事故性质按照灾防计划处理,及时将受影响地区人员撤离危险区,并积极组织有关人员灭火。
12、井下无法直接灭火或无效时,必须采取封闭措施灭火。通风队及时编制封闭灭火的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由专业救护队现场组织实施。
1 防灭火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防灭火资金投入不足。
矿井未对防灭火工作投入专项资金, 以至于防灭火设施不健全, 大部分煤矿无静压水池, 井下洒水降尘管路不完善, 灭火器储备不足, 煤矿防灭火的基础条件较差。
(2) 防灭火机构不健全。
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没有专业的防灭火机构, 大部分煤矿无专业的消防降尘人员, 多数由其他工种兼任。
(3) 防灭火制度不完善。
小煤矿大多没有具体的防灭火制度, 更没有严格的防灭火奖惩措施。
(4) 防灭火意识不强。
小煤矿安全管理意识不强, 对于能引起群死群伤事故的瓦斯、水灾事故, 大多数小煤矿能够做到高度重视, 但对于火灾事故, 却未能引起充分重视。
2 原因分析
(1) 乡镇煤矿普遍对防灭火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2) 防灭火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防灭火机构、队伍不健全。许多小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人员只有几人, 且多数管理人员同时兼职其他工种, 如安监员兼职通风工。设有专职“一通三防”或防灭火管理工作技术人员的煤矿更是少之又少;而同属寄料矿区的国有煤矿平煤梨园矿, 其管理人员在200人以上, 井下各类安全管理人员每班就有30人之多。
(3) 煤矿防灭火从业人员素质低。许多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来自农村, 未经过正规培训, 基本技能、基础知识较差, 难以发现并有效处理煤矿井下的火灾隐患。监管部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不能很好地对煤矿防灭火工作进行监管和指导。
(4) 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不踏实, 责任心不强。因寄料矿区全部为低瓦斯矿井, 煤矿对机电设备管理的要求普遍较低, 存在淘汰设备, 甚至购进不合格的电气设备;采空区安全管理不到位, 未及时采取注浆、密闭等措施;不注重一线工人防灭火基本知识、基本逃生技能的培养和教育, 不重视小煤矿防灭火基础管理工作。
(5) 矿井火灾应急救援机制不完善。相当一部分矿井通风构筑物不完善, 无反向风门, 在应对火灾时无法实施有效反风。
(6) 机电管理水平较低, 火灾隐患较大。个别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不到位, 存在设备带病运转现象。受巷道断面限制, 电缆和设备的摆放及提升运输管理存在漏洞, 机电设备和电缆容易受外力冲击, 引发电气短路;个别设备过流保护没有定期进行检验和整定, 过流时不能有效切断电源;井下还存在使用淘汰设备和非阻燃电缆等现象。
(7) 采空区管理不到位。个别煤矿采空区存在漏风现象, 且未采取有效的隔绝措施, 容易引发煤炭自燃。
3 对策
(1) 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各级主管部门领导和矿井主要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煤矿防灭火工作, 将防灭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加大对防灭火工作的投入, 切实加强防灭火基础管理工作,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煤矿防灭火问题。
(2) 认真解决小煤矿防灭火机构、制度建设和人才短缺问题。
督促煤矿企业建立小煤矿防灭火专业机构, 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 认真开展日常防灭火工作。同时参照国有煤矿制定相应的防灭火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认真落实有关人员的防灭火责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加强职工培训, 引进外部人才, 改善煤矿防灭火队伍人才结构。①近年来, 汝州市煤炭局举办了多期防灭火培训班, 同时针对矿井实际情况, 采取短期培训、岗前培训、班前会等形式对煤矿从业人员进行防灭火知识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工作, 寄料镇煤矿的防灭火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②部分小煤矿通过引进国有煤矿安全管理人才, 使自身的防灭火队伍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③利用外出参观学习、防灭火专题检查、召开防灭火专题研讨会等形式, 进一步提高寄料矿区现有防灭火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3) 努力提高基层员工业务素质。
要搞好小煤矿防灭火管理工作, 除有管理和技术人才外, 还必须培养出一大批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层员工;同时利用现有的汝州市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4) 全力开展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技术改造工作。
以质量标准化和技术改造活动为载体, 督促煤矿企业加大投入, 完善防灭火系统, 完善防灭火制度和各级责任制, 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5) 集中力量搞好防灭火专项检查。
集思广益, 从全市煤矿抽调专业人员对矿井防灭火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实施“一矿一策”, 对每个矿井存在的防灭火问题进行详细检查和分析会诊。
(6) 完善防灭火应急救援机制。
要求煤矿每年至少进行1次反风演习, 1次火灾应急逃生演练, 制定完善的矿井火灾应急预案。
(7) 加强机电设备的防灭火管理。
煤矿企业必须制定和完善防灭火制度, 加强电缆、电气、胶带输送机等设备检修, 井下电缆和机电设备等必须选用经检验合格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产品, 入井前要严格检验, 使用中严格落实电缆、机电设备的检验、维修制度, 确保运行可靠。要完善防灭火设施, 及时消除隐患。对井下使用的不符合防灭火要求和管理规定的电缆、机电设备, 要立即更换。
(8) 加强煤矿采空区管理。
煤矿企业要采取注浆、密闭等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对采空区实施隔离, 从而消除火灾的诱因。
摘要:寄料镇乡镇煤矿由小煤矿整合而成, 防灭火投资和管理不到位, 防灭火基础普遍薄弱, 煤矿防灭火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在分析研究当前寄料镇乡镇煤矿防灭火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对策, 如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解决制度建设、人才短缺问题, 提高人员素质, 开展矿井质量标准化及技术改造等, 对搞好该地区小煤矿防灭火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注浆;MEA新型防灭火材料;二次复注
本文中所研究矿井有5.0Mt/a的生产能力,使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井田走向长度约14.76 km,南北走向宽约12km,井田面积177km2,可采煤层共8层,井田地质储量12.69亿t,可采储量6.8亿t,煤层赋存稳定,目前开采11-1煤和13-2煤层。根据西一11-1煤采掘工作面的实测瓦斯资料、底板标高与瓦斯含量回归方程预计,此工作面瓦斯含量5.24~6.12n13/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做的的鉴定报告表明,11-1煤煤尘灰分为24.62%,挥发分为Vo=27.88%、Vdaf=36.15%,有煤尘爆炸危险性。11-1煤层煤炭自燃倾向等级I类,容易自燃,发火期一般为4~5个月。能否将沿空掘进巷道小煤柱的防火问题处理得当,会直接影响着矿井生产接替,本文就沿空掘进巷道的防灭火技术,作以下几点介绍:
1.采掘面概况及防火观测
1412(1)运顺槽是为11-1煤层西一采区的1412(1)工作面服务,巷道设计长度约为1930m,煤层平均厚度约为2.6m。工作面底板标高约为-855~-893m,平均煤层倾角33。1412(1)工作面东为工业广场煤柱,西为西三采区,北为1262(1)采空区,南为1422(1)工作面,1412(1)运输顺槽由东向西紧邻1262(1)运输顺槽掘进,与1262(1)运输顺槽平行,留有6.2m小煤柱1412(1)运输顺槽老顶是细砂岩,厚度11.4m,直接顶为0.5m厚的11-3煤及0.4~4.2m厚的砂质泥岩,直接底及老底为泥岩和砂质泥岩。巷道支护方式是锚网或架棚支护,以锚网支护为主,矩形断面巷道,宽5.4m,高3.5m;当遇到地质异常带或断层时,采用架29U型棚加强支护,半圆拱断面巷道,宽5.3m,高4.06m。
通过束管监测系统,对1262(1)采空区内CO气体连续监测,监测结果形成日报表,每个监测点的CO浓度自动生成曲线,并分析所得数据。对小煤柱布置防火观测,实时了解小煤柱和1262(1)采空区自燃情况。
观测孔布置方式和要求如下:①要求防火观测钻孔覆盖整个巷道,现场明确标记并挂牌管理,然后封孔严密,再盖上焖盖,确保不会向采空区漏气;②在1412(1)运输顺槽小煤柱中部每隔45m施工一个观测孔,孔深2.4m,观测小煤柱自燃情况;③在小煤柱中部位置每隔100m施工一个观测孔,孔深大于5m,观测1262(1)工作面老塘内气体浓度以及温度。
2.沿空掘进巷道防灭火技术
2.1注MEA新型防灭火材料
依据观测结果,对小煤柱观测孔CO有上升趋势的块段压注MEA防灭火材料。MEA新型灭火材料可配水35~200倍使用,保水和固水时间长,且有失水再生能力。MEA系列防灭火剂成胶后具有成膜性、附壁性、致密性,胶体可耐850-1000℃高温,在一定温度下可促使燃烧体表面焦化形成隔气、隔热的焦化层,能有效阻止复燃。
注浆方案及要求:①注浆压力。注浆初期要采用低压力高流量的形式,压力控制在0.8~0.9MPa之间,随着空间充填,压力将逐步上升,当压力出现迅速增高或达到1.2MPa时,则表明空间已基本注满,注浆压力不能超过1.5MPa。②在发现有发火隐患的观测孔前后15m范围内每隔3m布置一个注浆孔,注浆孔距底板1.1m,孔深为2.4m,注浆管为6分钢管;③注浆泵使用风动双浆泵,MEA防灭火材料与水的配比(体积比),灭火剂:水=1:200~300,采用LFM喷涂料作为,注浆流量6~21m3/h,MEA防灭火剂配水成胶时间4~6min。
2.2喷、注浆加固
由于所研究煤矿地压灾害严重,巷道顶底板、两帮位有明显移量,且1411(1)运顺沿空侧小煤柱仅为5.5m,防止在掘进过程中煤柱出现压坏情况,导致此巷道与1262(1)采空区出现连通而发生自燃,所以在掘进期间以巷道顶板中线做为界对巷道小煤柱侧采用先喷后注浆以对小煤柱进行加固,同时也减少了采空区出现漏风引起的煤炭自燃的可能性。
喷、注浆方案及要求:①注浆孔为深、浅孔交叉(三花)布置,间排距为1.4mx5m(每列两个孔,距底板0.9m、2.4 m),深孔1.7m,浅孔1.1m,孑L径43mm,采用4分注浆管注浆;②喷浆料按水泥:黄沙:瓜子片=1:2:2的重量配比,水灰比为0.45,速凝剂用量为水泥重量的5%,喷浆厚度不低于60mm;③单孔注浆以注浆压力达到3.5MPa,并稳压达到2min以上;或虽未达到注浆压力,但从其它注浆孔窜浆为标准;④注浆选用ZBY一50/70型注浆泵,制浆采用JJs—10型搅拌机。
2.3灌注黄泥浆
在1411(1)运顺掘进期间,加强1262(1)采空区防火观测措施,并定期取样分析,发现CO有上升的趋势,及时通过1262(1)高位和轨顺永久封闭墙对1262(1)采空区进行灌浆。在1411(1)运输顺槽沿空掘进巷道段敷设灌浆管路,管径约为109mm无缝钢管,且每50m留设一个三通并加闸阀,以便施工钻孔穿过小煤柱向采空区局部区域灌注黄泥浆,使1262(1)采空区内的小煤柱侧形成了一道黄泥浆屏障,以达到减缓小煤柱和采空区的煤炭自燃的目的。同时此灌浆管路还可以在回采期间对本工作面灌浆,并起到了一管两用的目的。
2.4高冒点注凝胶
1411(1)运输顺槽在掘进过程中发生一次高冒(宽1.0m×1.0m,高1.2m),为了加强对高冒点的防火管理,同时防止高冒点与1262(1)采空区发生勾透,向高冒点压注凝胶以达到充填严实的效果。
注浆方案及要求:①在高冒点前后的10m范围之内压注凝胶;②注浆孔呈2.0m×2.0m网格形态布置,孔深2.5m;③注凝胶前要严格参照胶体配置表配液。压注胶体时要实行连续注料的方式,直到钻孔不能进料为止,注料终孔压力不能小于1MPa;④发现钻孔或周围煤体漏料时,及时用LFM喷涂料封堵,同时增大两配料桶溶液浓度,缩短成胶时间;⑤注料结束后及时将泵和管路用清水冲洗干净。
3.效果与建议
实践表明,通过对1411(1)输顺槽小煤柱使用以上几项防火技术,能够比较准确及时的了解采空区和小煤柱自然发火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使得1411(1)运输顺槽小煤柱CO值降至23ppm以下,且趋于稳定,从而有效防止了小煤柱自燃,为矿井高效、安全的生产提供了强有力地保障,并有力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持续接替。虽然以上措施的实施在小煤柱防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探索出一套更加科学合理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加强对地质构造带段巷道和沿空掘进巷道断层的定时观测,当小煤柱受到地压破坏,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再次加固、喷注堵漏;定期对小煤柱进行二次补注MEA新型防灭火材料或进行补水,与科研院校合作,根据丁集煤矿煤层地质情况,探究出合理的二次补注MEA新型防灭火材料的时间周期,从而降低防火成本。
【参考文献】
[1]韦玉沛,冯学武,吴吉南等.姚桥煤矿综放面沿空掘巷防灭火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1,29(12):7-9.
[2]张红令.浅谈沿空掘进巷道的防灭火技术[J].陕西煤炭,2011,30(3):100-101,103.
[3]马驰,王永保,曹平小等.深井易自燃煤层沿空掘巷预留窄煤柱煤自燃防治技术[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9(1):37-39,47.
[4]王建沪.复杂条件沿空掘巷通风、防灭火技术研究与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0,(2):177-179.
[5]周丹,李志丹.乌兰煤矿综放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治理技术[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37(z1):18-20.
矿 井 防 火 管 理 制 度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每年年初各矿必须编制井下的防灭火措施,并报公司安全生产中心备案。
第二条 矿井必须做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消防管路和阀门及消防水池的设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定期检查维护,保证正常使用。
第三条 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定期进行检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反风演习,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反风演习结束后要在一个月内将井区反风演习报告公司生产中心。
第四条 各矿井必须设置井上井下消防材料库。库内配备的消防材料和备品工具符合有关规定,具体品种和数量由井长根据井区实际情况决定(至少要保证发生火灾时有五套消防斧、消防楸、消防桶、消防铲、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和建两道正常巷道断面密闭墙的砖、沙、灰等材料以及不同管径的消防软管各200米),并由专职队伍负责管理、定期更新补充,消防器材和设备不得挪作它用。
第五条 生产矿井相关煤层都必须由公司组织送省级有资质的部门进行自燃倾向性和煤尘爆炸性鉴定,鉴定结果由公司生产中心备案。
生产矿井延伸新水平和新采区时,必须对所开采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
如果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必须采取联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报公司,所采取的防灭火措施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设计和实施。
第二章 管理要求
(一)外因火灾管理
第一条 进风口必须安装防火铁门;井口房和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和用火炉取暖;暖风道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装有2道防火门。
第二条 井桶与各水平连接处及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回风巷的连接处、井下机电硐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20米范围内都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严禁采用可燃性材料搭建临时操作间、休息间;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第三条 煤一矿井必须严格执行入井检身制度。每一入井人员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穿化扦衣服;严禁将失爆矿灯带入井下,严禁随意敲打、磕碰、拆卸矿灯;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下井。
第四条 井下严禁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等,井下使用过的棉纱、布头、纸和润滑油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严禁乱扔、乱放、乱倒。
第五条 井下使用的胶带、电缆、管线、风筒、塑料网及支护材料等必须具有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
第六条 严禁使用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起爆器材和炸药。
第七条 严禁一切非防爆电气设备下井,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经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井下供电线路必须做到“三无”(无鸡爪、无羊尾巴、无明接头),杜绝电气设备失爆。
第八条 井下变电所两头必须安设防火铁门,具备阻燃性能,机电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防止摩擦撞击火花的产生。
第九条 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必须随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逐个封闭通至采空区的连通巷道,采区开采结束后45天内必须在所有与采区相连通的巷道中设置密闭墙封闭采空。
在选择确定风门、风窗、挡风墙等通风设施的位置时,应尽可能降低采空区、火区和煤柱裂隙处漏风压差,减少搂风量。
第十条 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工作,每次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经井区技术负责人批准,并指定专人在现场检查和监督,同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第十一条 不得将非防爆照相机、摄相机带入井下进行照相、摄相。如果工作需要必须在井下照相、摄相,每次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公司审批。
第十二条 各矿井建立健全消防管理队伍,建立消防队伍人员名单,一旦发生火灾时马上投入抢险。
第十三条 所有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矿井避灾线路。
(二)火区管理
第一条 矿井发生火灾形成火区后,要建立火区管理制度,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进行火区编号,建立火区管理卡片。
第二条 在火区下或领近火区开采的工作面,在开采前1个月必须将编制好《火区下或领近火区开采的安全技术措施》报公司审批。
第三条 对废弃的溜煤眼、暗斜井和风眼由公司生产技术指挥中心安排进行层间永久性封闭和充填,以防止自燃发火及层间有毒、有害气体扩散。
第四条 对火区的日常管理由井区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台帐,密闭关注火区的变化,并对火区的变化情况及时汇报生产中心。
第五条 要严格火区管理,定期进行观察,其观察内容包括:CO、CO、2CH4、O2等气体成份、气温、水温、风量以及墙内外压差和表面自燃征兆。防火墙要设观察孔,掏槽深度不小于50cm,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
第六条 火区的密闭墙处及流经该处的风流的下风侧应设置CO传感器,不间断监测CO浓度的变化情况,发现CO浓度超标必须立即撤出受CO威胁区域的所有人员。
矿井通风、瓦斯防治、防灭火、综合防尘
技 术 管 理 制 度
2016年5月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制度
一、生产部门和通风部门每年安排采掘计划时必须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二、必须建立测风制度,由测风员每10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应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测风牌板上。
三、改变通风系统前,通风防突部必须编制通风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四、掘进巷道贯通前,煤巷在相距60m前,岩巷在相距20m前,必须停止一个掘进工作面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
五、巷道贯通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贯通时应由通风防突部和通风队领导现场跟班指挥,贯通后及时调整通风系统,防止瓦斯积聚。
六、每个采区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
七、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下行通风,工作面回风侧不应设置风窗。
八、采区开采结束后45天内,必须在所有与已采区相连通的巷道中设置密闭墙,全部封闭采区。
九、由通风防突部组织每3年进行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转入新水平生产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必须重新进行通风阻力测定。
十、防爆门每6个月检查维修1次,主要通风机每月检查1次。
十一、每季度检查1次反风设施,每年进行1次反风演习,反风演习计划应报鑫悦(集团)公司审批。反风结束后,应编制反风演习报告。
十二、局部通风机及其启动装置由施工单位负责安装,必须安设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的距离不小于10m,且支护完好、无淋水、无积水、无杂物;局部通风机离地面高度应大于0.3m。
十三、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掘进巷道应安设2台同等能力的局部通风机,实现“三专两闭锁”,具备相互独立的双回路电源,并能实现自动切换。
十四、通风设施由通风队负责构筑,密闭墙、风门风窗墙、风桥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构筑,保证严密不漏风。其中密闭、风门风窗墙体厚度不小于0.5m,墙面要平整、无裂缝、重缝和空缝,并进行勾缝或抹面,每平方米内凸凹不应大于10mm。
十五、密闭、风门、风桥前后5m内支护完好,无片帮、漏顶、杂物、积水和淤泥。
矿井防治瓦斯技术管理制度
一、设立有瓦斯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满足工作需要的瓦斯防治专业队伍,同时按规定设立有防突工作领导小组和满足防突工作的专业防突队伍。
二、由通风防突部负责组织每年进行1次瓦斯等级鉴定,鉴定结果报鑫悦(集团)公司审批。
三、每月应召开1次瓦斯防治及防突专题研究会,研究瓦斯综合治理工作。做好详细的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四、通风队每月应编制瓦斯检查地点设置计划,报矿总工程师审查、签字。
五、巷道排放瓦斯前,通风队必须制定专项排瓦斯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并指定专人现场协调指挥,责任到人。排放瓦斯时,回风系统必须停电撤人,严禁“一风吹”。
六、通风瓦斯日报、瓦斯监测日报每日应报矿长、矿总工程师审阅签字,并有记录。
七、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防止误揭煤层。
八、有突出危险的掘进工作面通风防突部必须制定防突技术措施并经审批后严格执行。在接近老空、老巷、地质构造带时,必须打探钻探明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钻探施工必须制定专项措施,防止其它灾害发生。
九、石门揭煤前,通风防突部负责编制专项防突设计、区域及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报鑫悦(集团)公司审批,并严格执行。揭煤时,揭煤区域内除揭煤作业人员外,其他人员必须全部撤离。
十、通风防突部负责组织按规定及时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
含量、煤层透气性系数、钻孔瓦斯衰减系数等瓦斯基础参数。
十一、掘进工作面打钻时,如果发现有地质构造变化、发生喷孔、顶钻、卡钻等突出预兆或进行效果检验连续三次超指标时,必须停止掘进,报请鑫悦(集团)公司共同研究采取有效的防突措施,采取措施后效果检验指标不超限时,方准恢复正常掘进。
十二、有突出危险的掘进工作面,在开工前必须向鑫悦(集团)公司书面备案。
十三、有突出危险的回采工作面采前必须编制抽采设计并严格执行。工作面抽出率不得低于30%,预抽期一般不少于6个月(以最后一个抽采孔连抽时间算起);特殊情况下抽放时间达不到规定时,采用综合措施强化抽采,并对工作面残存瓦斯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工作面突出危险性,以书面材料报请鑫悦(集团)公司批准后,方可开采。
十四、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施工前,通风防突部负责对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达标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报安鑫悦(集团)公司备案。
十五、通风防突部人员进行区域验证、预测预报或效果检验时,必须由跟班队长或班长、安全检查员和瓦斯检查员在现场落实钻孔深度和指标情况,并在现场原始记录上核准签字。
十六、抽防队负责定期对瓦斯抽采系统瓦斯的浓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测定,泵站每小时测定1次,主、干、支管及抽采钻场每周测定1次,单孔每个月测定1次。
十七、抽防队负责每周对瓦斯抽采系统进行检查,确保抽采管路无破损、漏气、积水,抽采管路地面高度不应小于0.3m。
矿井防灭火技术管理制度
一、通风防突部负责制定井上、下防灭火措施,延伸新水平时,必须对所有煤层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
二、井上、下应设置消防材料库,且每季度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应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地面的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的水量,每季度检查1次。
四、井下爆炸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压耦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必须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五、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六、在井下和井口房,严禁采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休息室。
七、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且停止突出危险区的一切工作。
3综合防尘技术管理制度
一、每延伸一个新水平,通风防突部负责应进行1次煤尘爆炸性鉴定。
二、通风防突部负责制定综合防尘措施。
三、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主要运输巷、带式输送机斜井与平巷、上山与下山、采区运输巷和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都必须敷设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
四、风流净化水幕的安装要求:
(一)矿井及采区主要进、回风巷应各安设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二)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必须各安设两道风流净化水幕,第一道距工作面30m,第二道距工作面80-100m。
(三)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设三道风流净化水幕,第一道距掘进面30-50m,第二道距掘进面80-100m,第三道距回风巷口10-15m。
(四)运输巷道内应设置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应设置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井下临时进行巷修的地点下风侧不大于10m处必须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五)距锚喷作业地点下风流方向100m内应设置两道以上风流净化水幕,且喷浆机下风侧不大于10m处必须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六)在装煤点下风侧20m内,必须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七)采用风排粉打钻或干式打眼地点下风侧5-10m处必须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八)净化水幕的安设位置应选择在巷道断面规整、无拐弯、避开电气设备、避开通风安全设施且风流保持稳定的地点。
五、施工单位负责在煤巷掘进巷道内按照断面每平方米不少于200L水量安设隔爆水棚,安装位置为距前头不小于60m且不大于200m的位置,每周应检查1次。
六、主要大巷、主要进回风巷由责任单位每月至少冲刷1次积尘。
七、施工单位负责对放炮前后进行喷雾洒水,放炮前后对工作面30m范围内巷道周边洒水冲尘。装煤前,对距离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周边和装煤堆进行一次洒水。
八、距离工作面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至少冲洗一次(在每班交班时必须进行一次冲尘);20m以外的巷道每旬至少冲洗一次,并清除堆积浮煤。
九、采掘工作面应按规定采取煤层注水防尘措施,注水设计和效果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十、采煤机应有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
十一、通风防突部负责井下粉尘测定工作,做好原始测定记录,并建立测尘月报表。
(一)井下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每月测定2次,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1次。
(二)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
(三)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碳的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
(【2014】第 号)目的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防止或减少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 适用范围
某某新能源公司及所属各场站。3 定义
3.1防雷装置:指用于减少雷击光伏发电站或附近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害的装置。包括避雷器、防雷器。
3.2雷电电涌侵入:又称雷电波侵入指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即雷电电涌),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3.3接闪器:指由拦截雷击的接闪针、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的装置。
3.4引下线:指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核。
4.3各场站
4.3.1场站站长是电站防雷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4.3.2对本电站防雷击工作进行布置、检查。
4.3.3执行防雷击措施管理规定。5 管理内容和程序 5.1管理总则
5.1.1各场站的防雷应统一规划,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场站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害。
5.1.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雷安全管理的标准、规程和规定,按规定程序投入使用,并定期进行检测、维护、保养,保证安全可靠。
5.1.3公司要对新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进入操作岗位。
5.1.4制定防雷应急预案,场站生产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熟悉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5.1.5经常对职工进行防雷接地知识教育,使每个职工均能熟练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使用,运维人员应了解设备、设施对接地电阻的要求,了解电气设备、线路、建筑设施的防
5.3.4.1接闪器、引下线的腐蚀及断裂检查宜于每年雷雨季节前检查一次;
5.3.4.2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检查宜于每年雷雨季节前检查一次;接地装置的腐蚀情况检查宜每三年进行一次开挖检查;
5.3.4.3等电位连接设施的腐蚀及断裂检查宜于每年雷雨季节前检查一次;
5.3.4.4屏蔽及布线设施的腐蚀及断裂检查宜于每年雷雨季节前检查一次;
5.3.4.5电涌保护器的运行状态检查宜于每年雷雨季节前和雷雨季节后各检查一次。
5.3.4.6每年春季请有资质的单位对电站做预防性试验,并出具检测报告,发现不合格项应立即上报并组织整改.5.3.4.7 接地装置每年由气象局进行一次全面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发现不合格项应立即上报并组织整改。5.4防雷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5.4.1基建、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防雷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等技术文件材料需归档保存。
5.4.2及时将防雷技术文件材料整理,归档,纳入场站工作范围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幸心理。
6.2.2 严格执行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尤其加强重要防雷设备的巡检维护,避免造成雷击事故。7 附则
7.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7.2 ****版《**管理办法》(如有旧版本制度)自本办法发布之日起废止。
7.3 本办法由安生部负责解释。8 附件
关键词:综合,防灭火技术,应用与研究
1工作面概况
7209工作面运输巷和轨道巷揭露3条正断层, 产状为f1H = 13∠55°、f2H = 3∠60°、f3H = 2. 7 ∠60°。运输巷还可能揭露一条正断层f4H = 7. 4∠60°。切眼靠近F2逆断层可能有小的地质构造发育。根据该区域开采实践, 煤层为易自燃煤层, 煤层平均厚度5. 0 m ( 掘进跟顶掘进) , 采高3. 0 m, 需要风量为780 m3/ min; 正常回采月推进度90 ~ 120 m。
2工作面回采及拆除期间煤层易自燃发火的原因分析
具有自燃发火倾向性的煤层自岩体中揭露后能否自燃发火主要取决于四个条件: 1有自燃倾向的煤体以破碎状态存在。2破碎的煤体有通风供氧条件。3空气流动速度适中, 破碎的煤体有积聚氧化热的环境。4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的状态下, 持续一定的时间, 使煤体得以氧化发展, 使煤体达到着火温度。只有上述4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发生自燃。
1) 7209工作面外段靠近停采线处为跟底板掘进,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 考虑到支护及护顶要求, 未进行放顶煤, 导致采空区遗留大量遗煤。
2) 工作面靠近停采线铺网扩棚, 回采速度减慢。
3) 工作面回风巷道受压变形, 回风断面缩小, 采空区漏风量加大。
4) 回采过程中, 工作面两道剪网退锚不彻底, 老塘冒落不充分, 采空区漏风量加大, 采空区遗煤供氧量加大, 导致遗煤氧化。
最终导致7209工作面回采及拆除期间出现氧化现象, 回风隅角CO浓度最高80 ppm, 回风流最高20 ppm, 工作面出现氧化自燃隐患。
3综合防灭火措施的应用与研究
针对7209工作面氧化原因及时研究对策, 最终采取以下综合防灭火措施确保工作面顺利回采、拆除。
1) 加快工作面推进度及拆除速度, 缩短采空区浮煤在氧化带内的暴露时间, 有效地防止采空区煤层自燃。该区域煤层氧化自燃分析, 采空区氧化带长度一般为70 m, 为了使在发火期内将浮煤甩入采空区窒息带, 确定工作面月推进度不低于90 m, 同时工作面从铺网扩棚到封闭结束不得超过45 d。
2) 注浆防灭火。工作面回采前, 提前分析了工作面回采期间可能留有遗煤的区域, 因此在工作面轨道巷距停采线50 m位置预埋一趟108 mm注浆管路, 工作面回采到距停采线50m位置时开始注浆, 注浆的作用主要是黄泥水浆阻燃和浆水降温, 同时将自然氧化产生的热量带出采空区, 从而起到阻止氧化进程, 使其达不到自然发火的条件而起到防灭火作用。
3) 阻化剂阻燃。安排专人对工作面采空区遗煤点撒阻化剂, 使暴露的破碎煤体被阻化剂包裹或覆盖, 降低煤炭氧化速度, 延缓氧化进程, 达到防灭火目的。
4) 隔断采空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 进、回风隅角出现悬顶超过20 m, 在进、回风隅角及时垒跺袋子墙隔断采空区, 减少采空区漏风量及供氧量。工作面回采铺网扩棚结束后, 在进、 回风隅角垒跺袋子墙, 进一步减少采空区的供氧量, 缩小采空区氧化带范围, 降低采空区遗煤氧化速度。
5) 均压防灭火技术。工作面回采过程中, 根据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需要, 调整风量至600 m3/ min, 降低进、回风隅角两道压差, 减少采空区的漏风量。工作面拆除期间, 在运输巷进风侧施工调节墙锁风, 进一步降低工作面两道压差, 降低采空区漏风量, 最大限度降低采空区遗煤氧化速度。
4综合防灭火的应用效果
工作面回采及拆除期间, 通过稳定该区域及该工作面的通风系统, 并加强采空区的堵漏隔断、撒阻化剂阻燃、注浆、均压锁风等综合防灭火措施的应用与实施, 确保工作面回采及拆除期间防灭火形势的稳定, 工作面回采及拆除期间回风流CO浓度始终维持在5 ~ 10 ppm左右, 杜绝了工作面自燃发火, 确保了工作面顺利的回采及拆除。
5结语
1) 该综合防灭火措施行之有效, 确保了工作面顺利回采及拆除完毕, 达到防灭火目的。
2) 工作面回采前, 认真分析地质资料, 掌握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可能的留遗煤区域, 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防灭火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3) 综合防灭火技术相对于单一的防灭火技术效果更好, 可实施性更强, 在防灭火实践中应优先考虑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矿井火灾防治B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4.
[2]王省身, 张国枢.矿井火灾防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0.
[3]王省身.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5.
[4]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
[5]吕智海, 王占元.矿井火灾防治[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7.
【关键词】森林消防安全;武警森林部队;防灭火能力
1、前言
众所周知,森林成难毁易。我国作为一个森林火灾频发的国家,每年价值巨大的森林资源在森林火灾中被损耗殆尽。经历火险的森林又需要经历数十至上百年才能够得到恢复。可以说森林火险是森林防护的头号敌人。武警森林部队作为维护我国森林资源安全的重要力量,自成立以来就在各项森林火险的救援任务中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如今,随着森林消防形势的变化,武警森林部队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要面对许多涌现出来的新问题。可以说武警森林部队作为保卫森林资源的专业力量,任重而道远。
面对新形势下森林消防作战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艰巨性,武警森林部队应当全面革新认识,充分了解新形势下森林消防的特点,改进作战方法,全面积极地投入到新的防灾工作之中。
2、当前森林防灭火工作的现状
武警森林部队是一支具有60多年光辉历史的英雄部队,历经多次体制机制调整,从东北地区的武警小队发展成为具备极高专业性的国家森林防卫力量,在当前国家的森林资源保卫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当前,随着国家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各地区纷纷将目光投向林区建设。林区建设离不开对森林火险的防控,近年来地方专业的森林防火队伍日渐壮大,与武警森林部队一道成为防控森林火灾的重要力量。但是从整体上看,尽管在森林火险的防控上,除了武警森林部队还有很多专业性较强的地方力量,但是武警森林部队作为国家层面防卫森林安全的武装力量的主力军地位是没有变化的。因此,武警森林部队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继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在防灭火作战中发挥出主力军、突击队的作用。
3、当前防灭火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3.1指挥层级较多,系统互相之间协调不畅
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森林消防的力量,包括地方政府组建的防火队、公安部分的应急队伍、解放军应急部队以及武警内卫部队等可与武警森林部队一同参与到森林火险的防控中。因此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比较困难,防灭火作战时容易出现费工不得利的情况。另一方面,尽管在防灭火作战室,联合指挥所对各参战力量具有统一调配的权力,但是各参战力量又细分出自身的前指、后指等部分。指挥层级增多降低了工作效率。
3.2武警森林部队装备的发展相对滞后,战勤保障力量薄弱
在武警森林部队建设工作中,各地均有针对武警森林部队设备的相应建设标准。但是由于对应的建设标准所要求的往往是对武警森林部队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规定,却并未对武警森林部队设备的质量标准进行规定。这使得在采购武警森林部队装备时,质量不一的消防装备混杂一处,严重制约了消防水平的发展。在部分地区,武警森林部队设备的采购往往还会出现偏重现象,即将装备购置重点放于价格昂贵的防灾器材上而不注意对整个消防系统配套设备的购置。在战勤管理上,管理粗放以及现代森林火灾救援对战勤物资长时间、大规模的消耗使得战勤保障面临困难。
3.3武警森林部队战法组训方式单调,官兵训练积极性不高
长时间以来,在武警森林部队,武警森林部队战法的演练往往都是集中在对基础战法的重复训练上,缺乏针对新形势下火灾事故特点的变化,方式单调使得部分武警森林部队官兵训练的积极性不高,产生厌倦心理。不能充分调动官兵训练的積极性,就会进一步损害武警森林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4、对提升武警森林部队防灭火能力的建议
4.1“有的放矢”强化训练工作的针对性
各武警森林部队要结合驻地环境,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训练。在充分了解驻地情况后,分析可能出现的火灾风险,进行情况模拟训练,并结合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对武警森林部队设备的选取,作战方法的制定进行完善。要经常性地将部队带入模拟情景中进行适应性训练,使官兵适应消防常态。
4.2“转变观念”提升武警森林部队能力水平
面对防灭火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艰巨性,武警森林部队要充分认清新形势下武警森林部队工作与过去的区别,完成从体能向智能,从操场向火场。从技术向战术的思想转变,一切从实战出发,一切从实战着眼,认真研判新形势下防灭火工作的需求,深入剖析战斗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循序渐进稳步提升武警森林部队水平。
4.3“砥砺精神”激发广大官兵血性斗志
防灭火工作充满了危险。对于广大奋战在一线的武警森林部队官兵,唯有拥有一身的血性斗志,在平常训练中吃得苦,流得血方能在战时顶的上,打得赢。这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培育广大官兵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激发出原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刻献身的冲天豪气。
5、结语
武警森林部队的防灭火能力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面对这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时刻坚持与时俱进,针对新形势下的工作特点,有目的进行探究,并始终一种敢啃“硬骨头”的态度,从严从难进行战斗训练,百分之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方昉.基层指挥员森林灭火作战时应把握的几个方面[J].森林防火,2012(03).
[2]任兰增.森林火灾扑救中风力灭火机的使用技巧[J].新疆林业,2009(05).
第十一条 航运公司应当建立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对船舶及其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
第十二条 航运公司应当根据船舶的种类、航区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岸基、船岸和船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训练演习。
第十三条 中国籍船舶发生事故、重大险情或者被滞留时,航运公司应当尽快向船籍港所在地的交通部直属海事管理机构或者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十四条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光船承租人可以将其所属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委托其他航运公司。
航运公司在接受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委托时,应当与委托方签订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协议,协议内容应当包括:
(一)当安全与防污染同生产、经营、效益发生矛盾时,应当坚持安全第一和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
(二)本规定所有有关安全与防污染的责任和义务由受托方独立承担;
(三)在不妨碍船长履行其职责并独立行使其权力的前提下,受托方对处理涉及安全与防污染的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
(四)委托方应当向受托方提供足够的资源,确保受托方有效开展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工作;
(五)委托方船舶的船员配备和调动、船舶及设备维护、应急反应等方面应当服从受托方的.指令。
委托方、受托方应当将双方及其船舶的详细情况及船舶管理协议报受托方所在地和船籍港所在地的交通部直属海事管理机构或者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 需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应当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并保持体系的有效性。
需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的范围,由交通部公布。
第十六条 需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除应当符合本章第四条至第十四条规定外,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制定安全与防污染操作规程;
(二)确保当发生事故、险情和不符合规定情况时得到报告、调查、分析和纠正;
(三)有效控制与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
(四)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有效性评价和管理复查。
第十七条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应当及时向公司所在地的交通部直属海事管理机构或者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项。
一、矿井概况
***煤矿属新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经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经自然倾向性鉴定为二类自然,煤尘具爆炸性。
二、防灭火措施
(一)火灾的综合防治措施
1、建立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地面的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200立方米的水量。
2、矿井机电设备硐室、值班室、绞车房、炸药库房、办公楼等重要场所安设消防管路和灭火器。
3、严格执行入井检身制度,严防烟草和点火物品进入井下。
4、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5、井筒与各水平连接处及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巷、回风巷的连接处,井下机电设备硐室,都必须用不然性材料支护(砌碹或锚喷)。
6、在井下或井口房,严禁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休息间。
7、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8、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运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9、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内。
10、井下清洗风动工具时,必须在专用的硐室内进行,并必须使用不然性和无毒性洗涤剂。
11、井下绞车房、水泵房等机电硐室,井底车场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应备有灭火器。
12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的存放地点。
13、每季度应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1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地面木料(坑木)场防灭火措施
(1)木料(坑木)场距离进风井不得小于80米,距离矸石山不得小于50米。
(2)地面消防水池必须设置通往木料(坑木)场的消防水管路,并安装支管和阀门。
(3)要求坑木堆放整齐,严格管理生活用火火源,坑木场附近严禁烟火。
(4)搞好坑木场附近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废旧坑木和碎 木渣、败树叶等易燃物,并进行分类集中处理。
(5)坑木管理员每天下班前,必须清理完当天的锯末、碎木渣、废旧坑木、败树叶、废旧插条等,并进行及时处理。
(6)坑木场必须设置符合规定的灭火器。
(三)地面煤仓(储煤场)防灭火措施
(1)地面消防水池必须设置通往储煤场(煤仓)的消防水管路,并安装支管和阀门。并经常进行喷洒水降尘、防灭火。
(2)煤仓(储煤场)必须设置符合规定的灭火器。(3)煤仓中的煤炭必须及时运往洗煤厂进行洗选。(4)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检查,细心观察,严防煤炭自然。一旦发现煤炭自然,立即报告领导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严格火源管理,严禁生活火源接近煤仓。
(四)地面排矸场(矸石山)防灭火措施
(1)地面消防水池必须设置通往地面排矸场(矸石山)的消防水管路,并安装支管和阀门。并经常进行喷洒水降尘、防灭火。
(2)安排专人定期对地面排矸场(矸石山)进行检查、观察,严防矸石自然。
(3)坑木场清理出的锯末、碎木渣、废旧坑木、插条、败叶等必须经过专门处理,不得排往矸石山。
(4)矸石山距离进风井不得小于80米,不得将矸石山设在进风井的主导风向上风侧,也不得设在表土10米以内有煤层的 地面上和设在有漏风的采空区上方的塌陷范围内。
(五)井下和井口房内从事焊接的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并遵守下列规定:
(1)指定专人在现场检查监督。
(2)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的前后两端各10米的井巷范围内,应是不然性材料支护,并应有供水管路,有专人负责喷水。上述工作地点应至少备有2个灭火器。
(3)在井口房、井筒和倾斜井巷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时,必须在工作地点的下方用不然性材料设施接收火星。
(4)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的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附近20米范围内巷道顶部和支护背板后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行作业。
(5)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完毕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并应有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h,发现异状,立即处理。
(6)在有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中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时必须停止突出危险区内的一切工作。
煤层中未采用砌碹或喷浆封闭的主要硐室和主要进风大巷中不得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六)井下火灾防治
1、我矿开采煤层经自然倾向性为二类自然,煤尘具爆炸性。故必须按开采自然煤层矿井的要求,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
2、集中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必须布置在岩层内;必须砌碹或锚喷,碹后的空隙和冒落处必须用不然性材料充填密实,或用无腐蚀性、无毒性的材料进行处理。
3、采煤工作面必须采用后退式开采,并根据采取防火措施后的煤层自然发火期确定采区开采期限。在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带、残留煤柱等区域开采时,应根据矿山地质条件,在作业规程中另行确定采区开采方式和开采期限。回采过程中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煤柱和顶煤。采煤工作面采到停采线时,必须采取措施使顶板冒落严实。
4、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领导。矿领导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矿领导、队、班组长应依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中的人员撤离,并组织人员灭火。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5、封闭火区时,应尽量缩小封闭范围,并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氧气、一氧化碳、煤尘以及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防灭火管理的规定】推荐阅读:
防灭火工作总结10-06
综合防灭火月度规划11-09
1.1矿井综合防灭火措施07-23
灭火器的规范使用07-09
增加灭火器的请示09-09
灭火作文300字07-10
常用灭火器手册05-28
《燃烧和灭火》说课稿07-16
灭火应急预案演练方案09-26
团结小学消防灭火演练预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