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财务要求

2024-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三板财务要求(精选8篇)

新三板财务要求 篇1

财务制度就是企业的神经系统。企业挂牌上市新三板是把自己的股份证券化以获得流动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将财务制度各个环节的运作情况以较为直观和客观的方式、以金额数字的形式反映出来,是规范财务制度所要求的。

新三板挂牌是一项复杂的上市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满足新三板上市的规范要求,据实际经验,财务规范占整个新三板上市工作量超过70%,因此,可以说而财务问题往往直接关系最终能否成功挂牌。

新三板财务规范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新三板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企业想登陆新三板,而新三板的财务问题一直困扰很多企业,其中多数是历史遗留问题,比如为考虑纳税而导致的财务混乱。解决新三板挂牌的财务规范,根本上说就需树立新的思路和理念:企业要想登陆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必须跳出财务为税务服务的固定思维,通过清产核资、理顺流程、内控规范、财务规范和产品和市场的规范要求来促进发展。新三板财务规范一般什么时候开始做? 按照新三板上市流程,通常在初步尽职调查后针对企业财务问题。犀牛之星帮助企业认真进行梳理,解决企业财务规范存在的疑难问题,按照新三板挂牌的要求逐项规范,以达到新三板挂牌审计要求。但是,通常我们更建议企业在辅导中介机构进场前就着手进行财务规范,如果想到新三板上市,财务规范一定无法绕开,越早进行越好。

一、新三板财务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货币资金

比如公司外部账面体现银行账户和内部账面体现银行账户数量不符,内账多开具的银行账户为企业处理账外收入支出及无正规票据业务的银行账户。建议向银行索取企业开户情况表(贷款卡记录),核对银行账户开立情况,并由会计牵头与出纳员对公司近年开具的所有银行账户进行逐项核对,调整账务处理错误及账务处理不及时的业务,确保银行存款做到账表、账实、账目与银行对账单相符。

2、其他应收账款

外部账面和内部账面其他应收款不符。一般要求公司财务人员以公司外部账目为基础进行调整,还原公司真实的其他应收款。对于个人借款部分,需要在正式审计之前全部处理完毕。对于民间借贷资金利息部分,索取正规发票,进行销账处理。对于财政补贴收入符合规定的部分结转至营业外收入。对于企业银行贷款倒账部分,由财务人员与各往来单位逐笔核算,调整还原至真实的往来余额。

3、应收帐款

公司外部账面和内部账面应收账款不符。比如公司应收账款部分存在坏账并未计提减值准备,同时部分应收账款实际已经回款,而公司账面没有进行销账处理。建议由公司财务人员对应收账款明细进行逐项梳理,对已回款部分进行销账处理,对已确认的坏账进行核销或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要求公司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制定相关会计政策,合理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4、预付账款

公司外部账面预付账款余额和内部账面体现预付账款余额不符。预付账款账面未进行明细项目核算,无相关合同等补充资料,无法明确款项明细,无法分析账龄及确认各项预付账款债务人的真实性。建议对年预付账款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调整以前的预付账款。同时要求企业确认是否存在银行贷款套现业务。

5、存货

涉及的问题一般包括公司无存货定期盘点制度,实物管理与账面是否吻合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财务核算未制定存货减值的计提方面的规定,部分已存在减值的情况但未计提跌价准备;存在体外循环的存货。建议对公司的存货进行全面的盘点清查,已经盘点情况调整账目存货,切实做到账实相符;制定存货减值的核算办法,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体外循环的存货纳入账内核算;建立健全存货收、发计价;存货实物流转制度,完善存货的核算。

6、固定资产

公司外部账目固定资产余额与内部账目固定资产余额不符。公司无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实物管理与账面不吻合,存在盘亏资产未处理的情况;公司财务核算未制定固定资产减值的计提方面的规定,部分存在已存在减值的情况但未计提减值准备;存在白条购入体外循环的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未建立固定资产台账或固定资产卡片账,导致资产实物无法与财务账面对应。建议对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盘点清查,切实做到账实相符;制定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办法,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对体外循环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入账内处理;要求公司减值固定资产台账或固定资产卡片账,便于企业进行实物管理。

7、待处理财产损益

对形成的原因及形成的时间无法落实清楚的,建议将该部分待处理财产损益结转至营业外支出处理。

8、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内外账不符;企业外部账面短期借款余额中不包含企业民间借贷的款项。建议要求企业到银行打印企业贷款卡记录,按照企业贷款卡的实际情况,以外部账面数为基础,将企业的短期借款调整为实际的短期借款;将企业民间借贷的款项,已经实际调整纳入账内核算。

9、收入确认和成本核算 一般有如下几方面问题,公司未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原则的相关规定进行收入核算,而是以企业实际开具的税务发票金额确认收入实现;公司内外账收入、成本确认形成差额的原因为部分未开具发票的收入、成本未纳入账内核算,同时外、内账收入确认原则不同;内外账收入、成本确认形成的差额主要原因为企业出租资质,为其他公司走账行成。建议要求企业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入确认原则的规定进行收入确认,对实际已完工,未开具发票的收入调整计入当期;对于已实现未开票的账外收入,纳入账内核算同时补交相关税金。

10、会计政策适用问题

拟挂牌企业在适用会计政策方面常见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错误和不当适用,另一方面是适用会计政策没有保持一贯性。对于第一类问题务必纠正和调整,第二类问题则要注重选择和坚持。

11、会计基础重视问题

运行规范,是企业挂牌新三板的一项基本要求,当然也包括财务规范。拟挂牌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会计基础方面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有“规”不依;另一方面是“内外”不一。这不仅让企业的运行质量和外在形象大打折扣,还势必影响好企业挂牌,当然更会影响企业今后的IPO。挖贝新三板研究院建议严格执行相关会计准则,充分认识到规范不是成本,而是收益,养成将所有经济业务事项纳入统一的一套报账体系内的意识和习惯。

12、内部控制提升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是尽职调查和内核时关注的重点,也是上市主管备案审查的机构评价的核心。从内部控制的范围来看,包括融资控制、投资控制、费用控制、盈利控制、资金控制、分配控制、风险控制等;从内部控制的途径来看,包括公司治理机制、职责授权控制、预算控制制度、业务程序控制、道德风险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等。一般来说,内部控制的类型分为约束型控制(或集权型控制)和激励型控制(或分权型控制)。通常情况下,中小型企业以前者为主,规模型企业可采取后者。

13、企业盈利规划问题

虽然新三板挂牌条件中并无明确的财务指标要求,对企业是否盈利也无硬性规定,但对于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客观需要来说,企业盈利的持续性、合理性和成长性都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要对企业盈利提前规划,并从政策适用、市场配套、费用分配、成本核算各方面提供系统保障。

14、资本负债结构问题

以最为典型的资产负债率为例,过高将被视为企业偿债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弱,很难满足挂牌条件,但过低也不一定能顺利通过挂牌审核,因为审批部门可能会认为企业融资需求不大,挂牌的必要性不足。因此,适度负债有利于约束代理人道德风险和减少代理成本,债权人可对当前企业所有者保持适度控制权,也更有利于企业挂牌或IPO融资。

15、税收方案筹划问题

税收问题是困扰拟挂牌企业的一个大问题。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多采取采用内外账方式,利润并未完全显现,挂牌前则需要面对税务处罚和调账的影响。主要涉及的有土地增值税、固定资产购置税、营业收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股东个人所得税等项目。因此,税收规划一定要提前考虑,并且要与盈利规划结合起来。另外,在筹划中还要考虑地方性税收政策和政府补贴对企业赢利能力的影响问题。

16、关联交易处理问题

关联交易的正面影响反映在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降低交易成本,负面影响在于内幕交易、利润转移、税负回避、市场垄断等。因此,无论是IPO还是新三板挂牌,对于关联交易的审查都非常严格。从理想状况讲,有条件的企业最好能够完全避免关联交易的发生或尽量减少发生,但是,绝对的避免关联交易背后可能是经营受阻、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关联交易,特别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清楚认识关联交易的性质和范围;二是尽可能减少不重要的关联交易,拒绝不必要和不正常的关联交易;三是对关联交易的决策程序和财务处理务必要做到合法、规范、严格。

17、员工激励衔接问题

员工激励,既是一个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问题,也是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问题,更是一个财务问题,主要体现在:股从哪里来?股价如何定?钱从哪里来?股往何处去?业绩如何考评?行权价可否调整?会计如何入账?税收怎么征收?这些问题在企业发展初期多不被企业家所重视,或者无暇被顾及,但到了挂牌需要改制时,就自然会蜂拥而至,而往往这个时候的处理难度将瞬间加大。我们主张,企业在团队相对稳定后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并阶段性的设计相关法律方案和财务结构,并且预留出股份空间和资金周转余地。另外,还应该把员工激励与与业绩考核、收益预测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二、公司财务规范核心点

1.协调审计机构对公司新三板“两年一期”的会计账务进行全面彻底清理,找出全部不规范问题所在,并逐一规范,使公司规范后的财务报表能够正确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新三板挂牌的要求。

2.通过对公司的业务运作、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纳税行为等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清理,协调审计机构为公司制定财务与税务规范方案并指导公司实施,使公司在财务与税务行为等方面基本符合新三板挂牌的要求,为公司顺利实现IPO或并购重组上市打下坚实基础。

3.指导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协调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组织架构设置、购销存各业务环节基本流程、财务与会计等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指导公司设计制定一套符合公司业务经营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强化公司内部控制,防范经营管理风险。

三、新三板审计需特别关注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 CPA须关注的关键点:

1.公司是否已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以下简称“三会一层”)组成的公司治理架构,并按照《公司法》、《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及《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章程必备条款》等规定建立公司治理制度。

2.公司“三会一层”是否按照公司治理制度进行规范运作。在报告期内的有限公司阶段应遵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3.公司的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公司最近24个月内因违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行为,受到刑事处罚或适用重大违法违规情形的行政处罚。

(1)行政处罚是指经济管理部门对涉及公司经营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的行政处罚。(2)重大违法违规情形是指,凡被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给予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以上行政处罚的行为,属于重大违法违规情形,但处罚机关依法认定不属于的除外;被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给予罚款的行为,除主办券商和律师能依法合理说明或处罚机关认定该行为不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外,都视为重大违法违规情形。

(3)公司最近24个月内不存在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的情形。

4.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否合法合规。最近24个月内不存在涉及以下情形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1)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受刑事处罚;

(2)受到与公司规范经营相关的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情节严重的界定参照前述规定;

(3)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

5.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和遵守《公司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和义务,不应存在最近24个月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被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的情形。

6.公司报告期内是否存在股东包括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资产或其他资源的情形。如有,应在申请挂牌前予以归还或规范。

7.公司是否设有独立财务部门进行独立的财务会计核算,相关会计政策是否能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8、新三板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

(1)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标准设定是否健全。尤其在责任控制、业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会计控制、内部审计等方面是否制定了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确保:①业务记录与会计记录有勾稽关系,定期核对和监督制度健全;②业务记录系统完整;③业务授权和执行分工明确。

(2)审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内控制度是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贯彻执行。新三板公司股权集中,可能少数人控制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行为处事具有暗箱操作的意愿,常常导致内控制度流于形式,不能有效执行。

(3)对于组织分散经营的企业,关注是否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4)对财务负责人和核心技术人员更替频率高的企业,关注人员变动对内控的影响。(5)特别关注资金管理,尤其是公司与股东或关联方的资金往来真实性和交易背景。包括:

①公司有无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②是否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在银行独立开户; ③个人股东与公司的资产、财务收支是否分开;

④资金是否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控制的其他企业,以借款、代偿债务、代垫款项以及其他方式占用的现象。

(6)关注对外担保的审批权限和审议程序,是否存在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进行违规担保的情形。

9、CPA还应特别关注有无因股权集中而导致的管理层凌驾于内控制度之上的风险。如有,应作为特别风险应对。

(二)股权出资股权明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 CPA须关注的关键点:

1.关注公司股东和出资是否符合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关注公司设立的主体、程序合法、合规,股本结构设置是否存在潜在纠纷,有无用公司资产再出资的行为。

如(1)国有企业需提供相应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国务院、地方政府授权的其他部门、机构关于国有股权设置的批复文件。(2)外商投资企业须提供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设立批复文件。(3)《公司法》修改(2006年1月1日)前设立的股份公司,须取得国务院授权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

2.关注公司股东的出资合法、合规,出资方式及比例应符合《公司法》相关规定。(1)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明确权属,财产权转移手续办理完毕。

(2)以国有资产出资的,应遵守有关国有资产评估的规定。(3)公司注册资本缴足,不存在出资不实情形。3.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净资产折股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计算是否正确。

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存续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整体变更不应改变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不应根据资产评估结果进行账务调整,应以改制基准日经审计的净资产额为依据折合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申报财务报表最近一期截止日不得早于改制基准日。

4.集体资产转让给个人的,关注是否得到原来集体人员的一致同意,并亲笔签名,律师鉴证,不存在潜在的纠纷。

5.集体资产量化或奖励给个人的,关注集体资产量化或奖励给个人的合法性,上报时应提供省级政府出具的确认文件。

6.国有资产转让给个人的,关注转让价格的确认情况,是否履行了评估确认手续,转让行为是否经有权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转让款的来源及支付情况。

7.公司的股票发行和转让是否依法履行必要内部决议、外部审批(如有)程序,股票转让须符合限售的规定。

(1)公司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不存在下列情形:

A.最近36个月内未经法定机关核准,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发行过证券;

B.违法行为虽然发生在36个月前,目前仍处于持续状态,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前形成的股东超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监会确认的除外。

(2)公司股票限售安排对否符合《公司法》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的有关规定。

8.在区域股权市场及其他交易市场进行权益转让的公司,申请股票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前的发行和转让等行为是否合法合规。

9.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或纳入合并报表的其他企业的发行和转让行为是否符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挂牌条件适用基本标准指引(试行)》的规定。

(三)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CPA须关注的关键点:

1.了解公司是否能够明确、具体地阐述其经营的业务、产品或服务、用途及其商业模式等信息。

通过分析公司所处细分行业的情况和风险,调查公司商业模式、经营目标和计划。审慎、客观分析公司所处细分行业的基本情况和特有风险(如行业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通过与公司经营管理层交谈,实地考察公司产品或服务,访谈公司客户等方法,调查公司产品或服务及其用途,了解产品种类、功能或服务种类及其满足的客户需求。

2.了解公司经营业务(可同时经营一种或多种业务),了解每种业务是否有相应的关键资源要素,相关素组成是否具有投入、处理和产出能力,能够与商业合同、收入或成本费用等相匹配。

通过实地考察、与管理层交谈、查阅公司主要知识产权文件等方法,结合公司行业特点,了解公司业务所依赖的关键资源。

通过查阅公司业务制度、实地考察企业经营过程涉及的业务环节、对主要供应商和客户访谈等方法,结合公司行业特点,了解公司关键业务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供应链及其管理,公司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及存在的经营风险;主要产品的生产流程或服务流程、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等;营销体系,包括销售方式、是否有排他性销售协议等壁垒、市场推广计划、客户管理,公司对客户的依赖程度及存在的风险;核心产品或服务的研发流程、周期以及更新换代计划;根据产业链分工情况,调查公司是否将营运环节交给利益相关者,如有,阐明其合作关系或商业联盟关系以及风险利益分配机制;重要资本投资项目(如规模化生产、重要设备投资等)的投资流程,包括投资决策机制、可行性和投资回报分析等;其他体现所处行业或业态特征的业务环节。

3.了解公司基于报告期内的生产经营状况,在可预见的将来,是否有能力按照既定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1)了解公司业务在报告期内是否有持续的营运记录,是否不仅存在偶发性交易或事项。营运记录包括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交易客户、研发费用支出等。

通过查阅商业合同,走访客户和供应商等方法,结合对公司产品或服务、关键资源和关键业务流程的调查,了解公司如何获得收益。包括但不限于:收入构成情况,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规模、订价方式和依据;收入变化情况和影响其变化的原因;成本结构及其变动情况和变动原因;分析每种产品或服务的毛利率及其变动趋势和变动原因;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尤其是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即经营的现金收入是否能抵补有关支出;在公司所处的细分行业中,分析比较公司与竞争对手之间在产品或服务分布、成本结构、营销模式和产品或服务毛利率等方面的优劣势,并预估公司在细分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地区或市场的占有率及其变化)。如果竞争对手的信息不存在,可分析公司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的优劣势。

通过与公司管理层交谈,查阅董事会会议记录、重大业务合同等方法,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公司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了解公司整体发展规划和各个业务板块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分析公司经营目标和计划是否与现有商业模式一致,揭示公司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区别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及风险管理机制。

(2)了解公司是否存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中列举的影响其持续经营能力的相关事项,并了解相关事项是否影响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出具。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相关事项包括:

财务方面:净资产为负或营运资金出现负数;定期借款即将到期,但预期不能展期或偿还,或过度依赖短期借款为长期资产筹资;存在债权人撤销财务支持的迹象;历史财务报表或预测性财务报表表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关键财务比率不佳;发生重大经营亏损或用以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的价值出现大幅下跌;拖欠或停止发放股利;在到期日无法偿还债务;无法履行借款合同的条款;与供应商由赊购变为货到付款;无法获得开发必要的新产品或进行其他必要的投资所需的资金。

经营方面:管理层计划清算被审计单位或终止经营;关键管理人员离职且无人替代;失去主要市场、关键客户、特许权、执照或主要供应商;出现用工困难问题;重要供应短缺;出现非常成功的竞争者。

其他方面:违反有关资本或其他法定要求;未决诉讼或监管程序,可能导致其无法支付索赔金额;法律法规或政府政策的变化预期会产生不利影响;对发生的灾害未购买保险或保额不足。

3.公司是否不存在依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解散的情形,或法院依法受理重整、和解或者破产申请。

(四)公司主要资产状况 CPA须关注的关键点:

1、公司资产是否独立于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2、主要资产权属是否清晰;取得手续是否合法;是否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3、产权证明是否完善。关注重组、股东投资、资产交换、以物抵债、接受捐赠等取得的资产是否已办理过户手续;

4、资产是否完整,关注有无账外资产或股东占用资产、公私混用的情形;

5、公司的重要资产不存在质押等限制性条件,没有因法律诉讼等重大争议、潜在纠纷等不确定因素。

6、特别关注土地问题:

(1)以前划拨地未入账,改制时应办为出让地;

(2)集体土地问题,当地是否允许集体土地流转,如允许,核查相关规定,看是否履行了相关规定。

7、关注商标和专利权。公司是否拥有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所有权。

8、关注公司对无形资产的核算是否正确。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关注判断是否恰当。(1)没有明确的合同或法律规定的无形资产,如永久性特许经营权和非专利技术等。要谨慎判断使用期限。应当综合各方面情况,如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或与同行业的情况进行比较以及企业的历史经验等。

(2)对于划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摊销,如果期末重新复核后仍为不确定的,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同时,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该无形资产的有关情况,包括是否具有合同或法律规定、能否自市场上取得相关信息等。

(五)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 CPA须关注的关键点:

1、关注公司业务是否独立,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是否存在同业竞争。

通过询问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查阅营业执照,实地走访生产或销售部门等方式,调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的业务范围,从业务性质、客户对象、可替代性、市场差别等方面判断是否与公司从事相同、相似业务,从而构成同业竞争。

对存在同业竞争的,要求公司就其合理性作出解释,并了解公司为避免同业竞争采取的措施以及作出的承诺。

2、关联方界定是否全面,从严把握。特别注意:

(1)创新型企业的关键管理人员包括核心技术人员。

(2)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或自然人,视同为公司的关联人: ①与公司或其关联人签署协议或作出安排,在协议或安排生效后,或在未来十二个月内,成为公司的关联法人或自然人的;

②过去十二个月内,曾经是公司的关联法人或自然人的。

3、关联交易金额和比例

(1)与控股股东及其全资或控股企业,在产品销售或原材料采购方面的交易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或外购原材料金额的比例,分析是否存在影响公司独立性的重大或频繁的关联方交易,如果金额和比例大,说明公司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较差。

业务独立性:通过查阅公司组织结构文件,结合公司的生产、采购和销售记录考察公司的产、供、销系统,分析公司是否具有完整的业务流程、独立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供应、销售部门和渠道,通过计算公司的关联采购额和关联销售额分别占公司当期采购总额和销售总额的比例,分析是否存在影响公司独立性的重大或频繁的关联方交易,判断公司业务独立性。

(2)以承包、委托经营、租赁或其他类似方式,依赖控股股东及其全资或控股企业的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所产生的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如果金额和比例大,说明公司缺乏开展生产经营所必备的资产。

4、关注关联交易定价是否公允,未支付对价的也应关注。

5、关注公司是否完整披露关联方关系和交易

(六)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新三板公司多为新兴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内部研究开发费用占收入的比重较高,金额一般很大。同时,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且技术更新产品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新技术、新产品很快就可能面临着被淘汰。因此,CPA须关注的关键点:

1、关注资本化条件和依据

(1)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界定时点是否合理,研究阶段支出全部费用化;

(2)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是否同时满足五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资本化,否则费用化。(3)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

2、关注资本化的支出范围

(1)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成本的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无形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资本化的利息支出,以及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费用。

(2)在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可直接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活动的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的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培训支出等不得资本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3)仅包括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总和,对于同一项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费用化计入损益的支出不再进行调整。

3、两个关键时点:

(1)进入开发阶段的时点。参考意见:

实务中,结合五个条件,更注重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果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抵偿成本,一般不予资本化。如制药行业,一般以取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之后界定为开发阶段;网游行业,一般以技术具有可行性确定的日期之后界定为开发阶段(如游戏设计的文件的公测)。

(2)开发完成的时点。参考意见:

实务中,一般以新技术获得证书,或无证书的,以公开发布、投入市场等作为开发阶段的结束。如制药行业,一般以获得新药证书作为开发阶段的结束(如安永华明审计的三九医药);网游企业,一般以游戏发布日期作为开发阶段的结束。如巨人网络(安永审计)、盛大网络、完美时空(普华审计)。

特殊案例费用资本化问题考虑

1、某公司与某大学合作成立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独立运行,具有自己的财务,该公司每年拨付一定的资金给研发中心用于研发,研发中心由该大学研发人员和该公司的研发人员共同组成。该中心具有明确的研发计划,研发项目成功后,成果形成的专利或技术的所有权归双方所有,使用权归该公司所有。研发成果的体现形式:包括专利、非专利技术等。

由于研发中心的财务由大学负责,该公司不能掌握其研发费用的投入使用情况,因此存在以下问题:研发费用资本化的金额的确定。有些项目的研发系伴随着项目的承接进行的,在承做项目的过程中可能形成了某项技术、专利或非专利技术,该技术可能在其他类似项目中发挥其作用,那么在此种情形下,如何确定其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时点、研发费用资本化金额?

该项目的研发费用是否能够资本化,目前会计实务中存在两种观点。其一是认为不能资本化,伴随项目产生专利,应计入项目成本,原因是成本无法分割、经济利益流入不确定,不同的项目因环境不同,都需进行设计研发,形成的技术不具有复制性,其二是认为,基础化研发可以资本化,个性化研发不能资本化,原因是任何项目设计都会利用基础性开发成果,个性化研发制针对具体项目,不具有可复制性,如果可以资本化关键问题是金额如何分摊。

2、动漫公司研发费用的核算、归集,成本的结转以及减值问题。公司研发费用应在存货中归集,并随之动画或电影的播放,按收入确认的进度分期(一般电影的播放为三年)结转成本,并一致认为该研发如果不能形成版权,则研发费用直接费用化,形成版权,但长期未播放应对存货提减值准备。

3、中试阶段发生的支出是否可以资本化。很多创新型企业在研发产品工业化生产前,多进行中试,有些企业甚至所有项目都要进行中试。中试是指为了使科研成果顺应市场与产业化的需求,减少转化风险,提高转化率,而进行的批量放大试生产、试营销、试使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目的在于验证、改进、完善实验室成果或理论成果,消除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取得可靠的数据,使之与其他相关技术匹配,与生产实际相符合,与社会需要相一致,从而使新技术顺利应用到生产中,将新产品成功地推向市场。从中试的目的和结果来看,倾向于确认资本化。

(七)新商业模式下收入的确认 CPA须关注的关键点:

创新型企业涉及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本身的创新,又涉及经营运作模式的创新,即采用了一些非传统的经营运作模式。创新型企业诸多特点导致其收入确认方法、确认时点与传统行业可能有所不同,需要企业和CPA做出灵活的专业判断。但是无论如何,在判断收入的确认时,CPA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五个原则来判断。

1、采用买一赠一方式进行销售。赠送的商品或劳务不做捐赠处理,而是视同降价销售。例如,预存1000元现金可消费价目表上2000元的商品或劳务,则应视作降价50%销售,一次消费价目表上1000元,应确认的销售收入为1000*(1000/2000)=500元。

2、以货易货的情况。针对此类业务只有在所交换服务项目不相同或相似、而且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才能确认收入,该收入一般应采用所提供产品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3、奖励积分的情况。应将销售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货款在本次商品销售或劳务产生的收入与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之间进行分配,将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货款扣除奖励积分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收入,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积分兑换时转为收入。兑现奖励积分的时候可能会采用奖品的形式,则递延收益确认收入的同时要确认奖品的成本。

4、系统集成的收入确认,一般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确认。也有的公司在项目实施完成并经验收方出具验收合格证明后才确认收入,如新世纪。

5、远期销售合同,不应按合同签订日期,应该按准则的五条件,根据合同条款判断风险报酬转移的时点。

6、同时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情形。

如果可以区分且能够单独计量,应分别核算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收入和成本;不能单独区分或能区分但不能单独计量的,全部作为销售商品处理。在区分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提供的劳务是一次性的还是持续的,如果是持续性的则需要考虑在相关受益区间分摊。

7、预售充值卡。

如移动运营商出售话费充值卡、美容院促销出售消费充值卡、健身中心预售消费卡等。在预售发卡时,销售方既未完成服务也未发生提供服务的费用,并且购买方在全额消费之前具有对销售方的债权,在诉讼时效内具有要求退款的权利,因此根据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和收入确认原则,不能确认收入。即使销售方在售卡时规定的不得退款、有效期一年条款,因与有关法律相冲突,仍不具有免责权利。销售方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信息数据系统,有效控制和记录预售卡的销售及消费情况,根据客户实际消费量确认销售收入。如果预售卡在有效期内一直没有消费完,则可根据合理的会计估计在有效期(或诉讼期)末确认销售收入。

如果预售充值卡收入金额较小、所占比重较小,也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预售时确认收入。但是,在预售时即确认收入必须作出严格限定,如果因大规模促销活动等原因导致预售收入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从谨慎性原则出发则不应确认收入。

8、电子商务服务商收入的确认。以淘宝网为例,公司主要从事C2C业务(个人对个人销售)和B2C业务(公司对个人销售)业务,收入来源有两种,一是搜索竞价排名,包括:C2C业务、B2C业务、P4P业务(pay forperformance 按效果付费),二是品牌商城,主要是B2C模式,收取佣金。淘宝网主要根据关键词搜索竞价排名的出价及关键词被点击的次数,交易额及规定的费率,通过支付宝实时向卖家收费。

这种盈利模式体现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面对的客户数量是巨大的,服务次数是巨量的,单笔交易的金额则是相对微小的,总的交易单数是海量的。这种商业模式收入的确认完全依赖于庞大计算机数据库系统,须经计算机专业审计人员对数据库系统进行测试后才能进行收入确认。

9、网游公司收入的确认。网游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网络游戏本身和相关的收费,网络游戏包括收费游戏和免费游戏两种,对于收费游戏网游公司主要依据游戏玩家的游戏时间收取点卡费,收入与玩家的人数和游戏时间成正比,道具收费是其另一收入来源;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免费游戏正在成为网络游戏中的主流,玩家可以不买点卡免费玩游戏,收入来源包括:虚拟道具收费和增值服务收费,比如,服务性短信收费和其它增值短信服务收费。许多商家青睐于其数量巨大的玩家,纷纷将广告投入其中,网游企业的广告收入原则上在相关的广告开始出现于公众面前时才能确认。

10、动漫企业收入确认及与成本配比。从动漫企业的经营方式来看,可分自创形式和合作形式两大类。自创形式(又称原创),自己创意,自己加工,独享收益。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在取得许可后,通过出售(发行)或其他(如合作、授予、转让等)方式获取收入,获取收益的时间较长。对动漫影视作品发行收入,主要是发行动漫影视作品的收入,可以在将碟片实物交付给客户验收合格并取得其确认的证据后在合同约定的发行期间内分期确认收入。

11、公益性质文化类企业收入的确认。以剧院经营类企业为例,按《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相关规定,补贴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进行核算,但这样导致企业主营业务增长幅度偏小,贡献的利润远小于政府提供的补贴收入。因此,也有人提议,像剧院等带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文化类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可以要求将政府补贴视同主营业务进行确认,待探讨,目前应按准则要求计入营业外收入。

(八)税务问题 CPA须关注的问题:

1、公司业务及架构重组时的所得税是否已经缴纳完毕;(自然人股东交个人所得税,企业参考财税[2009]59号文件)

2、公司改制重组过程中涉及的增值税、契税是否已足额缴纳;

3、公司有无为了避税目的向关联方转移利润的情况;

4、公司有无账外账、转移利润形成的小金库;

5、成本是否与收入配比结转;

6、所有交易是否真实,有无为取得增值税发票而虚假购物;

7、有无将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费用列入公司费用;

8、有无将应资本化的支出费用化;

9、所得税扣除与新税法要求是否一致,是否得到税务局认可;

10、有无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1、税收优惠是否合法,有无审批文件,审批级别是否和税法要求相符。

12、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和资本公积,个人股东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对资本公积及盈余公积转增股本是否征收个人所得税作了规定。第一条规定,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第二条规定,股份制企业用盈余公积金派发红股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红股数额,应作为个人所得征税。

另外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对“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和资本公积,个人股东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咨询回复为:“您在我们网站上提交的纳税咨询问题收悉,现针对您所提供的信息简要回复如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盈余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8]333号)规定:”青岛路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将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实际上是该公司将盈余公积金向股东分配了股息、红利,股东再以分得的股息、红利增加注册资本。因此,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精神,对属于个人股东分得并再投入公司(转增注册资本)的部分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税款由股份有限公司在有关部门批准增资、公司股东会议通过后代扣代缴。“

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应当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转增资本公积不计征个人所得税。

上述回复仅供参考。有关具体办理程序方面的事宜请直接向您的主管或所在地税务机关咨询。”

需要说明的是,转增资本公积不计征个税的直接依据是国税总的网上问答,并不是直接的税法条文。所以能否按上述路线实现规避,很可能还是要看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态度。

目前,对有限责任公司按净资产折股变更成股份有限公司个人股东的个人所得税事项没有明确文件规定。

实际上,纵观所有法规,对于股改过程中留存收益转增资本公积部分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都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实际上,各地政府对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的涉及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执行不完全一致,某些地方政府为鼓励当地企业上市并做大做强,允许企业对上述个税缓交或不交,而有些地方则严格征收税款。

确实,各地在此方面政策的把握尺度差异还是很大的。例如在上海,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等五部门关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08]38号)第十三条规定:“加强金融服务,支持本市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对列入上海证监局拟上市辅导期中小企业名单的企业将非货币性资产经评估增值转增股本的,以及用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后,在取得股权分红派息时,一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相关案例:

案例1:长海股份(股票代码300196)招股书,本公司系由常州市长海玻纤制品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4月20日,经长海玻纤2009年第二次股东会审议通过,公司以截至2008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123,667,977.83元为基数,按照1:0.727755的比例折为9,000万股,余额计入资本公积,整体变更为江苏长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整体变更过程中将原实收资本6,000万元、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000万元转出,形成股份公司股本9,000万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将作为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3,000万元转增股本由个人取得的数额,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2010年7月30日,常州市武进地方税务局出具《关于常州市长海玻纤制品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江苏长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者权益结构调整涉税问题的处理意见》,确认:长海玻纤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过程中尚未对盈余公积1,857,167.47元、未分配利润16,714,507.28元以及其他途径形成的资本公积96,303.08元进行实质性的分配或转增实收资本处理,因此对转入资本公积的留存收益和其他途径形成的资本公积合计18,667,977.83元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待企业将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以及其他途径形成的资本公积对自然人股东实施分配或转增自然人股东实收资本时再按相关政策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案例2:天晟新材(股票代码300169)招股书,发行人整体变更过程中,共计有2,616.60万元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转为资本公积,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该行为不涉及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因此,该行为不构成“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未产生纳税义务。

上述2,616.60万元资本公积不是由股票溢价发行形成,因此在以后发行人用上述2,616.60万元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时,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自然人股东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违规享有的地方性税收优惠的,处理建议:

1、由主管税务机关出文确认新三板企业没有税务违法行为且暂不征收少缴的税款

2、充分披露风险

3、由原股东承诺承担有可能追缴的税款(完)

四、新三板挂牌财务规范全程指引

一、财务独立 常见问题:

1.企业未设立独立的会计部门;

2.财务人员从事与岗位相冲突的职务; 3.企业会计主体不清,财务核算范围不清,比如控制人旗下多家公司之间未严格区分会计主体,资产混用,成本费用归集对象与实际受益对象不符,几套账相串,股东个人或家庭费用直接计入公司支出等。

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企业应当设有独立财务部门(代理记账:不负责对银行存款等进行核实)进行独立的财务会计核算,建立健全与公司财务管理实际情况相适应内部控制制度,厘清会计核算的主体范围。对于历史上存在会计主体不清情形的,应重新审核实际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调整。

二、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 常见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未有效执行,历史财务会计资料不完整,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例如:业务交易执行、授权、记录未有效分离,大量随意地更改原始或记账凭证,原始凭证不完整,业务记录不完整、不系统、混乱或无记录,业务记录与会计记录无勾稽关系,账表不符等。

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1.内部控制薄弱,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企业应在中介机构的辅助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梳理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历史财务信息规范之后,应当切实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做到有监督、有记录、有反馈。

2.对于历史上存在财务核算基础薄弱,证、账、表不符情形的,应考虑重新审核原始凭证进行账务调整,或重新进行会计核算。

三、会计准则的适用 常见问题: 企业未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如有的小微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挂牌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核算,编制并披露财务报表。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在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所附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转换对照表》进行会计处理。申报期内存在会计准则转换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可比较会计报表。

四、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用 常见问题:

1.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选用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比如本化政策不适当,研发费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进行资本核算;

2.选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当,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比如:折旧年限过长,折旧计提不足,折旧或摊销方法、年限、残值率不当或经常变更;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过低;

3.报告期内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能保持连贯。比如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随意变更,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利润调节等等。

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1.中介机构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逐项分析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于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不符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当根据谨慎原则,在参考同行业可比较公司的情况进行调整,重新选用,并对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2.对于报告期内存在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3.对于在报告期内重大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中介机构应予合理关注,论证其合理性并充分披露。

五、基准日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考虑 常见问题:

企业在股份制改造基准日账簿记录和报表列报的资产、负债不真实、不完整,主要表现为:

1.货币资金与账面数不一致,存在公款私存,公司资金往来使用个人账户的情形; 2.存货实际盘点数与账面数不一致; 3.固定资产盘点数与账面数不一致; 4.应收款项函证数与账面数不一致; 5.负债函证数与账面数不一致等。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1.企业应在基准日扎账后,配合中介机构对资产和负债进行清点、函证,清产核资,确定资产和负债真实性、完整性。

2.对于存在公款私存,资金往来使用个人账户情形的,应当停止使用个人账户,将存在个人账户的公司款项即时归还至公司账户,核对分析该个人账户中属于公司业务往来的资金流水的真实性。

3.对于其他资产、负债项目存在不一致的,应当进行盘盈盘亏会计处理。

六、非货币出资的权属不清 常见问题:

出资人以无法证明其所有权的非货币资产进行出资。比如: 1.以属于公司的实物、固定资产进行出资; 2.以登记在出资人名下的职务成果进行出资等。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1.非货币资产出资应当核实出资资产的权属,属于以公司的实物、固定资产作为股东财产进行验资出资的,应当对该部分出资进行减资处理,并追溯调整;

2.以登记在出资人名下的无形资产,如确属于职务成果,应当对该部分出资进行减资,并进行追溯调整,同时将该无形资产的权属变更到公司名下。(不减资可用现金替换)

案例:

北京奥特美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7月23日在全国股权系统挂牌公开转让。根据补充法律意见书、审计报告及公开转让说明书,2006年4月,有限公司股东吴玉晓和路小梅以非专利技术“水资源远程实时监控网络管理系统技术”出资6400000元,二人各自占比均为50%。由于该项非专利技术与公司的生产经营相关,不排除利用了公司的场地和办公设备甚至公司的相关技术成果,无法排除出资人职务成果的嫌疑,以此项技术出资存在瑕疵,公司决定以现金对该部分出资予以补正。

2012年8月29日,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决议由股东路小梅和吴玉晓分别以现金3200000元对公司2006年4月的非专利技术出资6400000元进行补正,并计入资本公积。2012年8月31日,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2012〕京会兴核字第01012239号审核报告,对上述补正出资的资金进行了审验,确认截至2012年8月31日止,公司已收到上述股东的补足出资,并已进行了合理的。

会计处理:

补正该出资后,公司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不变。方案分析:

根据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文号为:〔2013〕京会兴审字第01010036号审计报告,2012年1月1日,公司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为8405000元,2012年8月29日,股东以现金补正非专利技术出资,计入资本公积6400000元,截止2012年8月31日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资本公积科目余额为14805000元。

公司以2012年8月31日净资产折股,根据审计报告,净资产折股中,资本公积折股金额为14649878.36元。即股东以现金补正出资而计入资本公积的6400000元,通过整体变更折股增加股份,而该股份由全体股东共享,且包含该以该专利技术出资的原股东。2012年12月31日,吴玉晓和路小梅合计持有公司51%股权,也就是说,尽管吴玉晓和路小梅以6400000元增加资本公积,但是实际上他们两人仅仅将3136000元分享给其他股东,他们两者还占有6400000元的3164000元的份额。即,该现金补正非专利技术出资的方案并未彻底解决出资问题。

能彻底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案是吴玉晓和路小梅以非专利技术减资,然后增资6400000元,再将该专利技术无偿转让给挂牌公司。

七、非货币出资的估价不实 常见问题:

1.出资人以未经评估以非货币出资,或评估值明显虚高; 2.对公司自有资产重新评估后以评估增值部分进行增资;

3.出资人以与公司经营不相关或不产生经营收益非货币资产出资。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1.对于非货币出资未经评估的情形,应当由中介机构充分论证是否存在出资不实的情形;

2.对于评估值明显虚高、未经评估但出资作价虚高的,以与公司经营不相关或不产生经营收益的非货币资产出资的,可以采用现金补足或减资的方法进行规范,其中与公司经营不相关或不产生经营收益的非货币资产应当视该出资无价值。采取现金补足规范方法的,不应变更注册资本或资本公积金,而应当将该非货币资产原入账价值中虚高的部分减除,并以现金补足,对该非货币出资进行了摊销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采用减资规范方法的,应将估值虚高部分减资,对该非货币出资进行了摊销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新三板财务要求 篇2

一、新三板企业挂牌前后的财务问题

1. 没能严守会计准则。

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企业随意改变会计估计, 背离一贯性原则, 在遵守会计准则方面有失严格;随意变更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及年限, 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的真实水平难以得到反映;随意变更确认收入、费用的方法, 造成企业很难提高会计水平。

2. 财务管理不够规范。

企业没能规范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忽视处理财务报表里的特殊事项, 导致报表无法真实反映企业情况;企业针对税务、融资做不同的账本, 对企业挂牌新三板造成不利影响。

3. 账务处理存在问题。

企业在挂牌新三板前后依旧存在内外账问题, 账务处理存在内外不一致的现象, 在日常经营中不给客户开发票等, 导致外账反映的成本、费用不够真实, 时常发生毛利润异常的问题[1]。

4. 依法纳税意识淡薄。

税务问题对企业挂牌新三板有关键性影响, 如果解决不好就极易对企业挂牌之后的股票交易价格、融资等产生消极影响。但部分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前后并没有及时解决依法纳税意识淡薄的问题, 导致企业出现不规范的计税行为, 尤其是在小税种方面, 包括印花税、个人所得税等, 对企业发展不利。

5. 避免发生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对企业的内幕交易、利润转移、竞争力、市场垄断等有影响, 新三板挂牌对企业有十分严格的关联交易审核, 尽管有的企业能减少甚至避免发生关联交易, 但这可能会导致企业的正常运作受阻。

二、解决新三板企业挂牌前后财务问题的方法

1. 企业必须严守会计准则。

在挂牌前后, 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务必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 严禁随意变更会计计量方法、会计估计。同时, 企业要针对自身实际选择固定的结转、资产减值、资产折旧的计量以及收入费用等的计量方法, 确保企业会计工作的一贯性。在挂牌新三板的过程中, 企业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实施财务管理, 严禁利用内外账本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融资额, 要重视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为成功挂牌提供助力。

2. 企业务必规范财务管理。

企业为满足挂牌上市的要求, 规范财务管理很关键, 在财务执行上务必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政策与会计准则。一是企业要严格制定财务管理标准, 并严格依据标准开展财务工作, 保证财务报表、账目的完整、准确和真实, 将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反映出来。二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务必要完备单据管理, 如实开具发票, 避免发生单据不齐全的现象, 如此才能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规范、有效、高效, 为企业的发展和上市提供条件。

3. 规范企业账务处理流程。

企业要全面梳理其账务处理流程, 针对过去无依据分摊费用、不严谨核算入账、不确定成本核算等情况, 要对相应的成本分析工作重新进行部署, 主要是分析财务指标, 并把结果视作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决策依据。同时, 企业在挂牌新三板前后要按照行业特征、企业实际合理制定成本费用、销售收入、采购支出、资金管理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等的业务处理流程, 保证财务报告的有效性、合规性。

4. 妥善解决企业税务问题。

企业在挂牌新三板时可能会遇到向股东转增股本、调整所得税与流转税、在申报期里核定征税等税务问题[2]。一是向股东转赠股本的所得税问题, 它涉及企业凭借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进行股本转赠, 按照股东的不同分类, 其税务问题的解决分成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法人股东无需缴纳所得税, 但当该法人股东所适用的所得税率比企业所得税率大时, 法人股东就要补缴差额部分;企业的自然人股东则务必要依据相关规定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二是如果企业在申报挂牌新三板的过程中对利润进行了调整, 当涉及补缴税款时必须重视解决两方面问题:检查补税基础解释合理与否, 申报期的财务报表是否存在促成重大差错的可能, 以及对财务舞弊情况作出更正;只要原因合理, 补税时需缴纳的滞纳金则不会使企业遭受税务处罚, 更不会阻碍企业在新三板的顺利挂牌, 企业无需过于担心。

5. 企业规范发生关联交易。

如果拟挂牌新三板的企业的子公司从事较多相同业务, 关联交易就自然形成, 所以企业可通过整合相似业务的方法来减少不必要关联交易, 并对关联交易进行规范。企业要重视交易真实性, 尽可能避免用虚构交易的方法来分摊费用或转移收入, 同时要及时、完全、准确、深入地将关联交易披露出来, 保证其公平性、必要性。企业的关联交易会对其中小股东利益造成损害, 如果该财务问题解决不好, 就会引发中小股东不满, 所以企业必须重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尽可能避免、规范关联交易。

三、结语

尽管目前成立新三板市场的时间并不长, 尚未明确规定挂牌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规模, 但新三板正在迅猛发展, 企业在挂牌前后依旧要坚持分析和解决各自的财务问题, 在成功挂牌新三板的同时为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随着挂牌企业越来越多, 具备重要融资功能的新三板市场正在发挥关键作用, 而准备挂牌到新三板的企业在挂牌前后面临的财务问题成为影响其挂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解决财务问题迫在眉睫。下面主要对新三板企业挂牌前后的财务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希望能对企业成功挂牌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三板,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彦希, 吴金钟.浅析企业挂牌新三板涉及的财务问题[J].商场现代化, 2016, (16) :188~189.

新三板财务要求 篇3

关键词:新三板;农业企业;上市前;财务规范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为止新三板上市企业已经多达千余家,由此可见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新三板上市前作为企业自身应该解决企业财务规范问题。以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小见大,映射整个正在为新三板上市前做准备的企业,为更好解决财务规范问题提出看法,展现出本次研究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一、企业在新三板上市的现状及必要性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政策支持下,“新三板”已经成为2015年度创投界年度十大关键词,创投热度空前高涨。2006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新三板,成为资本市场的第三级机构,属于一个场外市场。2013年12月“新三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1]。“新三板”的上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弥补了传统资本市场无法提供与涵盖到的方面,上市综合成本较低,业务体系十分灵活。从长远的发展视角看,“新三板”上市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平台,满足快速融资需求。根据调查,2015年末“新三板”总市值已经达到1300亿元,挂牌企业3000余家,总股本2051亿股,内部融资额达到800亿元[2]。从上述数据上来看,“新三板”市场已经逐渐升温,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新三板上市对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作用显著。一方面,中小企业一旦在新三板上市,在业务处理以及企业形象提升方面具有较高便捷性,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上市之后中小企业可以打破传统融资方面的限制,以直接融资为依托为企业发展所需提供保障。但值得关注的一点则是,新三板上市需要由券商出具挂牌推荐报告,其中的内容超过80%的比例是财务数据,上市之前做好财务规范显得十分必要。

二、农业企业新三板上市前的财务规范问题及对策

新三板市场的情况以及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的状况已经做出具体阐述,下面以农业企业为例分析新三板上市之前所需要关注的财务规范性问题。笔者总结与分析财务规范问题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政策适用性问题及对策

会计政策适应性的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政策一贯性没能够彻底贯彻,包括随意变更会计估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坏账计提等。二是会计处理缺乏规范。不适用的会计政策在农业企业当中的应用,势必对农业企业新三板上市产生阻碍。因此,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之前,需要运用一个新的标准,即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完成核算过程,依据相关标准执行内部财务工作,在统一的标准下增强会计政策在农业企业内部的适用性。

(二)会计基础规范问题及对策

会计基础规范是农业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之前的基础要求之一,准备在新三板上市的农业企业,从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企业在会计基础规范方面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有“规”不依,在记录、凭证、报表等处理方面缺乏应有的规范性,甚至出现错误,内容上的衔接出现问题;其二,内外不一。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农业企业融资以及税务方面存在差异,致使企业的运行质量与企业形象大打折扣,严重甚至会影响企业挂牌。因此,农业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之前应该做好会计基础规范,严格执行会计准则[3]。从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会计准则及规范,会计规范并非成本而是一种收益,将农业企业内部涉及到的经济业务事项纳入到统一的报账体系当中。

(三)盈利规划问题及对策

农业企业盈利规划方面的问题,可以总结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盈利规划相对模糊。盈利规划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掌握不够准确,对企业盈利能力的预期可能会大打折扣。同时,盈利能力问题也会导致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农业企业自身竞争力降低;第二,受到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盈利规划长期性价值丧失。针对上述问题,在新三板上市之前农业企业应该做好充分的规划,找到上述问题产生的成因。农业企业自身应该做好盈利规划方案,从政策适用以及市场配套等方面入手,以便于发挥出系统性的价值。

(四)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

关联交易在新三板上市之前作为农业企业财务规范考量的内容,存在正面与负面两个方面的影响。正面影响是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使得交易成本降低;负面影响则是容易导致内幕交易以及垄断市场等。新三板上市之前主办券商以及证券协会对于农业企业审查十分严格,因此作为农业企业自身在准备新三板上市的前提下应该尽量规避关联交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但也应该把握一定的尺度,避免过度干预对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产生影响,竞争力下降。辩证的看待关联交易,方为上策。其一,清楚意识到关联交易的性质与范围;其二,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关联交易;其三,从决策程序与财务处理作为出发点,做到合法、规范、严谨。

(五)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在新三板上市之前是重点关注与审核内容,同样是证券业主管备案审查机构审核的核心因素。从内部控制的本质入手,其中涉及到的融资控制、费用控制、盈利控制以及投资控制等多方面内容。如果将内部控制按照等级进行划分,通常可以分为约束型控制与激励型控制。通常状况下,中小企业多数是采用约束型控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采用的是激励型控制。对于农业企业而言,内部控制在新三板上市之前应该进一步完善,不单单有制度约束,还应该发挥出执行与监督作用,做好执行过程的反馈并做好记录,避免内部控制流于形势,无法发挥自身实效性[4]。

(六)产权及历史遗留问题及对策

产权与历史遗留问题,在新三板上市之前依旧需要做好备份与确认。包括土地和厂房、设备与车辆、专利与特许权持有人与控制的关系,还包括产权是否合法、合规,明确入账年限。历史方面的遗留问题,则主要倾向于财务方面以及财务数据是否真实、有效。这其中包括两项内容,收入方面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避免与减少涉嫌虚假交易的收益以及虚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层面确定成本核算的基础方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保持成本政策的一致性。产权与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能够为农业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奠定基础。

(七)税收成本筹划问题及对策

税收对于准备新三板上市的农业企业而言,成为一项最大的困扰问题。传统的中小企业财务内外账方式,利润信息并不能够全部呈现。如果为新三板上市做准备,传统的内外帐方式需要调账并面对税务方面的处罚,主要涉及固定资产购置税、营业收入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等。显然,这种处理方式并未遇到实质上的障碍,存在的更多情况一方面由于调账导致税收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调价幅度导致内控机制失衡,基本盈利条件无法达到上市标准。因此,税收成本筹划的问题,农业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之前应该充分考量,与盈利规划指标结合。当然,地方的税收政策以及政府补贴同样需要考虑到,做到全面考量,事先筹划[5]。

三、结论

总而言之,新三板上市前企业所需要处理的财务规范问题较多,本次研究从七个方面的大问题入手,并提出应对建议。从视角应用角度来看,虽然是以农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但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辐射意义,针对新三板上市前的企业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娜.企业挂牌新三板的主要财务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1:152-153.

[2]彭丽芸.论企业新三板上市关注的财务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16,04:270-274.

[3]向延飞.新三板上市公司加强财务制度规范化建设、防范财务风险的思考[J].当代会计,2016,02:141-142.

[4]孟笑燕.新三板上市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31:129-130.

[5]毛一.准备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应关注七个财务问题[J].注册税务师,2015,10:54-55.

新三板财务要求 篇4

自2013年新三板成立以来,随着国务院发布“国六条”(《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以及证监会发布的118号文,从各方面给与了新三板政策上的支持,让新三板得以迅速的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和步入“快车道”。很多中小企业都想通过新三板挂牌来拓宽融资渠道、增强竞争力,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新三板挂牌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企业股东同意挂牌这个决议后,大致要经历寻找合适中介机构、签署协议和立项、股权清理和调整、审计与评估、变更企业性质(非股份制企业需要变更为股份制企业)、挂牌申报材料的制作和申报、反馈和修改直至最后挂牌上市。因为整个过程涉及企业各个部门,最好能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协调和沟通工作。一般来说涉及到的中介机构主要指有相关资质的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其中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与企业财务部门是有直接关系的,而且在申报上市要披露的信息中,财务状况又是单独做为一个项目申报的,所以要做好挂牌前的财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浅谈一下企业新三板挂牌之前财务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了解新三板挂牌的基本要求

为了更好地做好财务准备工作,了解新三板挂牌的基本要求是前提条件。对于申请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一般有以下要求:

1、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存续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2、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3、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

4、股权明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

5、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

6、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要求的其他条件。

目前新三板对营业收入和利润还没有硬性规定,企业只要符合上述要求的,都可以申请新三板挂牌,但正因为新三板对营业收入和利润没有具体要求,所以现在各家券商项目都较多,为保证挂牌率,一般都会挑选更优质的企业。

二、完善社会审计及资产评估

社会审计和资产评估是企业上市的申报材料之一,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主要有:最近二年一期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原始财务报表与申报财务报表的差异比较表的专项说明,需要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报告主要有:企业资产与负债价值评估报告。

(一)社会审计

社会审计工作是股份制企业在上市前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企业只有把审计方面的资料准备充足,通过社会审计工作,才会进行下一步的上市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前的准备工作

审计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审计机构和准备审计资料。

一般来说只要是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但由于一些企业的特殊性,可能还需要有保密资质等其他方面的要求,在选择时应符合自身企业的特点,以免审计部门进场后因资质不足而浪费人力与财力。

其次,企业必须准备充足的材料来显示其财务的状况,比如最近三年企业经济运行的情况,缴纳税款的情况,工资薪金发放及社会保险缴纳等情况。公司上交的材料必须达到会计事务所审核合格,有相关的验审报告才具有有效性。有些企业因其特殊性,还需要对资料进行解密,这就需要提早做好准备,以避免出现接受社会审计过程中资料准备不全的被动局面,影响企业的上市进程。总的来说,需要准备的资料有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评估报告、科目余额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固定资产台账、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相关说明、债权债务明细资料(包括发生时间、账龄、金额、对方单位、款项内容或产生原因、债务风险程度等)、审计报告期的银行存款对账单及余额调节表、纳税及完税证明、社保缴纳情况、工资发放情况等。也可以这样说,只要是审计报告期内公司账面上反映的数据,都要提供相关的资料,而且要真实、详尽。

2、审计前的自查核实

资料收集全面以后,要有一个自查与整理的过程,这项工作要在接受社会审计前完成,并保证向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资料信息真实、完整、有序。清查核实的重点可以依据机械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主要是公司的资产、债权、债务及收益事项等。

3、询证函的收发

询证函是为证明企业在审计报告期债权、债务及货币资金状况而向款项对应单位或个人发出的书面证明材料。其格式一般由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由企业根据账面记载情况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发出,经对方签字盖章后返回,交给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检查企业账款真实性的原始依据,并作为申

报上市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询证函可分为账款询证函和银行存款询证函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对债权、债务单位发出,后者是对企业开户银行发出。对企业债权、债务发出的询证函要提前与对方单位进行沟通,尽量缩短询证函的往返时间。当然,在日常工作中应尽可能及时结清往来账项,也是加速该项工作的基础。

(二)资产评估

企业要挂牌上市,另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进行资产评估。一般来讲,对企业资产的增值或减值评估主要是针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的,因为固定资产跨时间长,其价值都是以购入时的原始价值作为记账依据的,经常多年不变,其账面反映的原值和净值多与市场价不符。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台账、卡片登记制度,并经常同设备管理部门及设备使用单位进行核实,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是顺利开展资产评估工作的重要基础。

在资产评估过程中,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按评估机构提供的资产评估明细表,按规定格式和要求对资产进行逐项逐笔填列,为评估机构实施评估做好充分准备,提供评估所需要的涉及企业资产和负债的相关资料,同时陪同评估人员进行现场勘查。

当然,接受社会审计与进行资产评估只是企业上市前的部分内容,除此之外要进行的财务准备工作还很多。比如,剥离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非经营性资产、负债、权益,按上市公司要求进行财会人员的培训等等。

三、企业最近二年一期的财务状况分析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要进行以下几个内容的分析:

1、盈利能力指标分析: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毛利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

2、偿债能力指标分析: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3、营运能力指标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4、现金流量指标分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除以上财务指标外,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也要逐项进行分析,对有异常的项目,要分析造成异常的原因。

四、其他与财务部门相关的分析 其他与财务部门相关的分析主要有:

1、对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分析

关联方主要指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持有5%股份以上的股东、本公司的董监高等。主要分析的内容有关联方的名单、对关联方往来款项、担保、关联交易的合规性和公允性、报告期内关联交易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公司规范和减少关联交易的安排等。

2、报告期内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情况和对企业利润影响的分析

3、报告期内股利分配政策、实际股利分配情况及公开转让后的股利分配政策的分析

4、企业控股子公司或纳入合并报表的其他企业基本情况的分析

5、企业未来经营目标和发展计划的分析

五、相关证明的开具工作

上市申报需要政府部门开具未违法违规等证明,财务部门主要涉及的是税务方面的证明,需要到税务部门开具依法缴纳税款,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纪录的证明。

六、企业股权调整及改制的相关变更

通过股权的清理,企业可能还会涉及到股权调整;如果企业是非股份制企业,可能还涉及到变更性质的问题。企业股权调整和改制财务部门不仅要做好开户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的变更,还要做好银行户名、担保、贷款、发票、纳税、社保等相关一系列的变更,为企业新三板挂牌做好铺垫。

2015年以来新三板出现了一些新的积极动向:一是各级政府加大了政策支持;二是中介机构加大了各方面的投入;三是市场主体积极主动衔接;四是与主板和区域市场间的相互联系、联动开始发力。为了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资金不可或缺,新三板挂牌不失为一个融资的好渠道,这就更需要企业财务部门的配合,以上浅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盛笑颜

新三板财务要求 篇5

三板市场是中国证劵业协会主办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由证券公司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三板市场有“新三板”与“旧三板”之分,“旧三板”是指由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平移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部分公司及深沪退市公司组成的交易系统。“新三板”是专门为国家级高新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的代办股份转让平台,是由中国证监会、国家科技部设立的。“新三板”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挂牌公司定向融资,为投资者提供退出渠道,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蓄水池。2006年1月23日,中关村科技园区获批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金融国十条》要求整合金融资源,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紧接着2013年12月,国务院发文新三板挂牌正式扩容至全国,不限行业、不限地区、不限所有制,凡是存续满两年,业务明确,合法规范经营,均可申请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中小企业迎来百年一遇的资本市场大时代;习李十年,开启的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盛宴。

未来我国每年至少将有800-1000家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无需漫长排队,审核简化,没有利润门槛,新三板是真正意义上“中国的纳斯达克NASDAQ”!未来,新三板将诞生出一大批像谷歌、苹果一样伟大的公司,造就数以万计的亿万富豪,书写一个又一个的财富传奇!您是否做好了准备,以把握这次历史性的财富机遇?

新三板简介 篇6

“新三板”市场原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因为挂牌企业均为[1]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新三板的意义主要是针对公司的,会给该企业,公司带来很大的好处。目前,新三板不再局限于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局限于天津滨海、武汉东湖以及上海张江等试点地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的是中小企业。

一、简介

三板市场起源于2001年“股权代办转让系统”,最早承接两网公司和退市公司,称为“旧三板”。新三板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称为“新三板”。随着新三板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将逐步形成由主板、创业板、场外柜台交易网络和产权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新三板与老三板最大的不同是配对成交,现在设置30%幅度,超过此幅度要公开买卖双方信息。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试点(编注:即新三板),首批扩大试点新增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2013年底,新三板方案突破试点国家高新区限制,扩容至所有符合新三板条件的企业。

上市条件

(1)依法设立且存续(存在并持续)满两年。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存续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2)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3)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

(4)股权明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

(5)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

(6)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要求的其他条件。

二、由来

在2000年,为解决主板市场退市公司与两个停止交易的法人股市场公司的股份转让问题,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出面,协调部分证券公司设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被称之为“三板”。由于在“三板”中挂牌的股票品种少,且多数质量较低,要转到主板上市难度也很大,因此很难吸引投资者,多年被冷落。为了改变中国资本市场这种柜台交易过于落后的局面,同时也为更多的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股份流动的机会,有关方面后来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了新的股份转让系统,这就被称为“新三板”。无疑,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要求,要高于“老三板”,同时交易规则也有变化,譬如只允许机构投资者参与等。“新三板”在很多地方确是实现了突破的,但客观而言,“新三板”的现状仍难以让人满意,甚至很多股市上的投资者根本就不知道市场体系中还有“新三板”的存在。

三、前景

资金结算指定在建设银行相关授予资格分支机构,本地区域建设银行是否可以托管要去建设银行咨询,一般是冻结状态,使用时要预约。新三板有超过300家北京中关村挂牌公司 政策支持和IPO预期,是资金蜂拥新三板的最大动力。中国证监会前任主席尚福林提出的2011年八大工作重点中,扩大中关村试点范围、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即业内惯称的“新三板扩容”,被作为年内证监会主导工作之首。2012年8月3日下午证监会在新

闻通气会上表示,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按照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稳步推进的原则,首批扩大试点除中关村科技园区外,新增上海张江高新产业开发区,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

转板通道

转板制度就是企业在不同层次的证券市场间流动的制度。新三板的转板通道指新三板挂牌企业在不同层次的证券市场流动的通道。目前我国并不存在真正的转板制度,三板挂牌企业和非三板企业,都需要通过首次公开发行的程序才能在场内资本市场的相关板块上市。新三板企业仍只能通过IPO的方式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场内市场上市,且其IPO的条件与其他企业无异。

“转板制度”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各个层次的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是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环节。无论讨论多层次资本市场还是建设和完善更加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事实上都不可回避资本市场转板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已初步搭建,却缺乏相互之间有机的结合,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之间尚未搭建起链接的桥梁,缺乏完善的转板制度。

四、区别

新三板挂牌和主板上市的区别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证券法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2012年9月正式注册成立,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在场所性质和法律定位上,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与证券交易所是相同的,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与证券交易所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服务对象不同。《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国务院决定》)明确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定位主要是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这类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在准入条件上,不设财务门槛,申请挂牌的公司可以尚未盈利,只要股权结构清晰、经营合法规范、公司治理健全、业务明确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股份公司均可以经主办券商推荐申请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二是投资者群体不同。我国交易所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这类投资者普遍具有较强的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三是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是中小微企业与产业资本的服务媒介,主要是为企业发展、资本投入与退出服务,不是以交易为主要目的。

规则

值得注意的是,备受关注的个人投资者参与新三板交易的门槛也首次明确。根据上述规则,个人投资者需要有两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经验,或具有会计、金融、投资、财经等相关专业背景,并且要求投资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上。有不少投资者抱怨规则门槛太高,普通投资者根本无法参与,这一门槛甚至比股指期货还要高。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门槛高固然有其弊端,比如说参与的投资者数量少,吸引的资金量也会减少;不过,开放个人投资者参与新三板交易,有助于活跃新三板市场,提高门槛更多的也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根据上述试行的业务规则,除了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做市商制度也被明确提出,竞价交易方式也有可能引入。规则显示,“股票转让可以采取协议方式、做市方式、竞价方式或其他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转让方式”,并且“经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同意,挂牌股票可以转换转让方式”。

五、制度体系

熟悉这一制度体系的人士告诉记者,监管层希望将新三板打造成拟上市公司的“练兵场”,这与业界有关“预备板”的建议不谋而合。

六、影响作用

影响

新三板的推出,不仅仅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落实,或者是三板市场的另一次扩容试验,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建立全国统一监管下的场外交易市场实现了积极的探索,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积累。

作用

1、成为企业融资的平台。新三板的存在,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不再局限于银行贷款和政府补助,更多的股权投资基金将会因为有了新三板的制度保障而主动投资。

2、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依照新三板规则,园区公司一旦准备登录新三板,就必须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先进行股权改革,明晰公司的股权结构和高层职责。同时,新三板对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比照上市公司进行设置,很好的促进了企业的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3、对投资者的作用和影响

1.为价值投资提供平台

新三板的存在,使得价值投资成为可能。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投资者,投入新三板公司的资金在短期内不可能收回,即便收回,投资回报率也不会太高。因此对新三板公司的投资更适合以价值投资的方式,2.通过监管降低股权投资风险

新三板制度的确立,使得挂牌公司的股权投融资行为被纳入交易系统,同时受到主办券商的督导和证券业协会的监管,自然比投资者单方力量更能抵御风险。

3.成为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新方式

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的搭建,对于投资新三板挂牌公司的私募股权基金来说,成为了一种资本退出的新方式,挂牌企业也因此成为了私募股权基金的另一投资热点。

4.对A股资金面形成压力

新三板交易制度改革就等于多了一个大市场。对于A股来说,肯定会分流一部分资金。虽然短期挂牌的企业是通过定向增发来融资,但是随着挂牌企业越多,融资规模也就会越大,肯定会吸走市场的一部分资金。[7]

七、条件

“新三板”挂牌条件是:

1.存续满两年。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存续期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2.主营业务突出,有持续经营的记录;

3.公司治理结构合理,运作规范。有限责任公司须改制后才可挂牌。目前挂牌公司区域不再局限在四大园区,已经扩展到全国。

“新三板”主办券商,同时具有承销与保荐业务及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

新三板市场的挂牌企业可以通过定向增资实现企业的融资需求。

“新三板”委托的股份数量以“股”为单位。

“新三板”的委托时间:报价券商接受投资者委托的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报价系统接受申报的时间为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

“新三板”企业挂牌后还须持续开展的工作:

1.持续信息披露,包括临时公告和年报(经审计);

2.接受主办报价券商的监管,接受公众投资者的咨询。

八、操作程序

开户

开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账户:在参与股份报价转让前,投资者需开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账户。主办券商属下营业网点均可办理开户事项,该账户与投资者使用的代办股份转让股份账户相同,因此,已开户的投资者无需重新开户。

申请开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账户,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以下简称“身份证”)及复印件。委托他人代办的,还须提交经公证的委托代办书、代办人身份证及复印件。

(二)机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注册登记证书及复印件或加盖发证机关印章的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经办人身份证及复印件。

开户费用:个人每户30元人民币,机构每户100元人民币。

开立股份报价转让结算账户:投资者持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账户到建设银行的营业网点开立结算账户,用于股份报价转让的资金结算。投资者可在“代办股份转让信息披露平台”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栏目中查询建设银行可提供开立结算账户服务的营业网点。

个人投资者申请开立结算账户时,需提供身份证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账户。机构投资者申请开立结算账户时,需提供《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开立结算账户的资料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账户。个人投资者的结算账户在开立的当日即可使用,机构投资者的结算账户自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可使用。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存入结算账户中的款项次日才可用于买入股份。结算账户中的款项通常处于冻结状态,投资者在结算账户中取款和转账时,须提前一个营业日向开户的营业网点预约。

签订协议

新三板企业挂牌与报价券商签订股份报价转让委托协议书:报价券商在接受投资者的股份报价转让委托前,需要充分了解投资者的财务状况和投资需求,可以要求投资者提供相关证明性资料。报价券商如认为该投资者不宜参与报价转让业务的,可进行劝阻;不接受劝阻仍要参与股份报价转让的,一切后果和责任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参与股份报价转让前,投资者应与报价券商签订股份报价转让委托协议书,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投资者在签订该协议书前,应认真阅读并签署股份报价转让特别风险揭示书,充分理解所揭示的风险,并承诺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报价券商是指接受投资者委托,通过报价系统为其转让中关村科技园区公司股份提供代理报价、成交确认和股份过户服务的证券公司,报价券商有:中信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光大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长江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申银万国证券、银河证券、广发证券等。

委托

委托种类:股份报价转让的委托分为报价委托和成交确认委托两类。报价委托和成交确认委托当日有效,均可撤销,但成交确认委托一经报价系统确认成交的则不得撤销或变更。参与报价转让业务的投资者,应当遵守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以虚假报价扰乱正常的报价秩序,误导他人的投资决策。

1.报价委托:报价委托是买卖的意向性委托,其目的是通过报价系统寻找买卖的对手方,达成转让协议。报价委托中至少注明股份名称和代码、账户、买卖类别、价格、数量、联系方

式等内容。投资者也可不通过报价系统寻找买卖对手,而通过其他途径寻找买卖对手,达成转让协议。

2.成交确认委托:成交确认委托是指买卖双方达成转让协议后,向报价系统提交的买卖确定性委托。成交确认委托中至少注明成交约定号、股份名称和代码、账户、买卖类别、价格、数量、拟成交对手方席位号等内容。成交约定号是买卖双方达成转让协议时,由双方自行约定的不超过6位数的数字,用于成交确认委托的配对。需要注意的是,在报送卖报价委托和卖成交确认委托时,报价系统冻结相应数量的股份,因此,投资者达成转让协议后,需先行撤销原卖报价委托,再报送卖成交确认委托。

委托数量限制:委托的股份数量以“股”为单位,每笔委托的股份数量应不低于3万股,但账户中某一股份余额不足3万股时可一次性报价卖出。投资者在递交卖出委托时,应保证有足额的股份余额,否则报价系统不予接受。

委托时间:报价券商接受投资者委托的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报价系统接受申报的时间为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

成交

(一)成交确认委托配对原则:报价系统仅对成交约定号、股份代码、买卖价格、股份数量四者完全一致,买卖方向相反,对手方所在报价券商的席位号互相对应的成交确认委托进行配对成交。如买卖双方的成交确认委托中,只要有一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报价系统则不予配对。因此,投资者务必认真填写成交确认委托。买卖双方向报价系统递交成交确认委托时,应保证有足够的资金(包括交易款项及相关税费)和股份,否则报价系统不予接受。

(二)成交价格:股份报价转让的成交价格通过买卖双方议价产生。投资者可直接联系对手方,也可委托报价券商联系对手方,约定股份的买卖数量和价格。

交割

股份过户和资金交收采用逐笔结算的方式办理,股份和资金T+1日到账。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不担保交收,交收失败的(如买卖双方的资金、股份不足或被司法冻结将导致交收失败),由买卖双方自行承担不能交收的风险。

转托管

投资者卖出股份,须委托代理其买入该股份的报价券商办理。如需委托另一家报价券商卖出该股份,须办理股份转托管手续。

信息获取

1、账户查询:投资者可在报价券商处查询股份账户余额,在建设银行查询股份报价转让结算账户的资金余额。

2、行情信息:投资者可在“代办股份转让信息披露平台”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栏目中或报价券商的营业部获取股份报价转让行情、挂牌公司信息和主办报价券商发布的相关信息。

九、相关问题

问题

新三板财务要求 篇7

财务尽职调查通常也被叫做“财物尽责调查”, 两者的基本内涵相同, 但因为财务尽职调查的实际应用范围相对较为广泛, 当前还没有非常统一的定义。从综合角度来分析, 财务尽职调查主要就是委托方通过委托自己的专业部门或者一些中介机构, 调查和分析某一年内所交易的财务事项、经营活动等, 换句话说, 就是专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在投资方面的财务状况进行核查、审阅以及分析。

二、新三板项目风险的基本类型

(一) 主体分类

1. 证券公司方面的风险。

主要就是指证券公司在新三板项目的承做过程中所面临的操作风险, 如设计项目方案存在的风险、挂牌程序不合理产生的风险、人员专业能力差和道德问题带来的风险。新三板项目是证券公司的重要业务, 项目风险也很容易为公司管理层带来管理不当的风险, 其所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也无法发挥出真正的效用。

2. 拟挂牌企业方面的风险。

主要就是拟挂牌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风险, 如在挂牌中企业出现经营业绩下滑、无法满足挂牌要求和标准。但是, 也有一些企业为了能够成功挂牌, 包装企业的经营业绩, 为项目人员提供虚假材料, 从而造成新三板项目实施失败。

3. 中介机构方面风险。

在新三板项目中不仅有证券公司, 同时还包括评估机构、会计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它们为证券公司做一些协助工作。在实施新三板项目过程中, 如果中介机构存在工作缺失, 没有尽到应有的工作职责, 或者帮助拟挂牌企业一起隐瞒存在的经营风险, 也会使得项目失败。

(二) 风险的可控性和不可控性分类

1. 可控性风险。

在实施新三板项目中, 证券公司需要对拟挂牌企业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并采取措施准确控制风险, 这种风险通常都是可控的。在应对可控性风险时主要采用披露和规范等两种方法。

2. 不可控风险。

(1) 市场风险, 即那些系统性风险, 例如, 行业变化、核准口径发生变化、政策变化等, 会对新三板项目的实施和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 信用风险, 通常也叫做违约风险。从某种角度来讲, 证券公司与相关拟挂牌企业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关系, 所以, 新三板项目的信用风险可能性相对较小, 他们之间的违约动机较低。但是, 有时也会因为证券公司没有做好前期的尽职调查, 在协议签订之后才发现拟挂牌企业无法满足挂牌的要求, 这时会要求立即终止项目。 (3) 法律风险, 它经常会发生在挂牌之后的督导环节, 因为前期尽职调查工作的失职或者不到位, 挂牌企业存在违反规定的行为被监管机构发现并且进行处罚, 这时证券公司也会受到相应的牵连。而且,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也会因为项目人员的道德缺失产生商业受贿行为, 帮助企业隐瞒事实真相, 使企业挂牌存在违规现象。 (4) 流动性风险, 其主要就是指企业经营发展质量较低, 股票流动性差、转换率也较低, 无法吸引广大投资者的关注, 不仅出现操作困难的现象, 同时, 后续业务也无法顺利开展, 最终延长项目的盈利周期。

三、财务尽职调查基础下加强新三板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 加强人力资源的相关管理工作

在财务尽职调查中, 人是最关键的主体, 其不仅是风险的控制者和管理者, 同时也可能成为制造风险的人, 调查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关系到调查工作的整体质量, 更是决定着新三板项目的质量, 因此, 加强人员管理工作尤为重要。首先, 在人员招聘中, 最好选择那些专业能力、道德素养以及沟通能力强的人员, 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 并要掌握行业、财务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而且, 新三板项目的管理工作中会涉及到很多个单位和部门, 如拟挂牌企业、评估机构、会计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等, 要求调查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和交流能力, 处理好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推进新三板项目的顺利进行。其次, 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 一方面, 保证培训制度的长期化、经常化。另一方面, 在培训内容方面, 要紧密结合新三板项目的实际情况、工作环境以及相关的法规政策, 对调查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不断提升调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风险意识。最后, 证券公司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将挂牌质量放到第一位, 将激励中心向后转移, 这样不仅可以防止项目风险的发生, 同时, 也可以提升项目人员的质量观念。

(二) 将财务尽职调查工作流程进一步细化

1. 初步调查。

主要是对新三板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初次识别。这一阶段应该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进行初步调查, 其中, 定量就是分析一些具有关键性的财务指标;定性就是了解拟挂牌企业的行业类型, 分析其是否满足挂牌要求。2.人员培训。在立项审核工作之后, 项目组会制定出相应的财务尽职调查工作清单, 当前大部分证券公司都是在拿到清单之后直接进行调查工作, 经常会忽视对人员的培训工作。虽然财务清单看着非常简单, 但对于一些企业人员来说, 要想透彻的理解还具有一定的困难。理解上的偏差会直接导致调查的结果和质量下滑, 所以, 在开展调查工作之前, 有必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培训, 从而保证调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3.全面调查。开展全面性的调查工作, 不仅能够有效识别企业风险, 同时, 还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评价, 方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风险识别中, 全面调查能够发现初步调查中有没有发现的风险问题;而从风险评价和应对角度分析, 全面调查属于一种现场工作, 工作时间持续较长, 在全面调查中一旦发现风险问题, 调查人员需要与项目组成员进行讨论, 与其他机构和人员进行沟通, 准确的评估风险,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4.补充调查。其主要就是在内核会议后, 结合会议提出的问题进行个别调查, 具有一定的风险应对和防范作用。5.披露财务信息。调查工作很可能因为披露信息的不清楚、不完整等使项目失败。有时企业挂牌成功之后, 调查工作没有将企业风险完整的披露出来, 或者企业价值表述不清楚, 无法有效的吸引投资者, 从而延长企业收益周期。

(三) 财务尽职调查协同其他风险管理

项目小组在进行全面调查工作之后需要将调查材料交给相关的质量控制小组, 并且由控制小组来对调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一旦发现备案材料有不符合股转系统内容要求的, 需要项目小组进行调整或者修改。随后由市场总部来接受材料并且进行确认之后, 将备份材料交给内核小组进行预审。这一期间由市场总部来安排内核会议, 同时报给内核专员进行审批。在审批完成之后, 再由市场总部组织内核会议, 由内核成员进行签字确认并且提供推荐报告。此外, 通过内部会议和质量控制检查小组来检查项目小组所进行的尽职调查情况, 这不仅能够全面扫描新三板项目存在的风险, 同时, 还有利于发现项目的潜在风险, 进一步评价风险所具有的重要性, 经过内核会议和质量控制检查小组, 严格把好企业挂牌的最后一关。

四、结语

总之, 新三板项目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发展选择, 随着股转系统的逐渐扩展和完善, 新三板市场体现出非常迅猛的发展趋势。新三板项目作为证券公司的一项业务内容, 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问题, 需要证券公司重视财务尽职调查工作,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 将进一步细化调查工作的基本流程, 加强与其他风险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 努力提升财务尽职调查工作的质量, 准确找出项目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制定管理方案, 推动新三板项目的顺利进行。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我国各行业的发展格局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近年来, 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逐渐扩容到全国范围, 使得新三板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股票流动性差、转换率低、挂牌的发展质量下降等, 影响新三板项目的健康发展。基于此, 本文通过对新三板项目风险的基本类型进行分析探究, 并相应的提出财务尽职调查基础下上加强新三板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财务尽职调查,新三板项目,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梁攀.H证券公司新三板企业挂牌审查要素研究[D].南京大学, 2016.

[2]李俊德.云南XX建筑施工公司新三板挂牌过程中风险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 2015.

新医改对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研究 篇8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财务管理

新的医药卫生改革对医院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来说,是新医改,新要求,要求医院财务部门要从内部改革入手,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完善以适应新医改的要求。医院财务部门只有遵循新医改的步伐,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改革与完善,紧跟新医改的步伐才能在新环境中不断发展起来。避免发展中存在的弊端,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完成。财务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医院各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促进医院的整体发展。

1 新要求

1.1 应对差价带来问题的要求 新医改是就老百姓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应运而生的,是为了人们都能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而进行的改革。新医改实行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的老百姓,因为新医院改革要求医院以公益地服务为宗旨,改变传统的“以药养医”的状况,取消药品的加成。这样一来老百姓只要出药品的成本价就能买到过去花双倍价钱才能买到的药品,这对老百姓无疑是享受了最大的ac优惠。而财务部门就要协调解决好差价损失带来的问题,如何调整,从哪些地方调整才能弥补因药品差价带来的问题,以保证医院的财务工作能顺利地开展。这就成了新医改环境中财务人员必须要协调和解决的问题。

1.2 施行新的预算方案的要求 新医院改革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的实施,对医院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保障各部门顺利运营的财务工作,在预算方案上要作些调整,以适应新医改的要求。财务预算要保证医院的收益,以便医院能够更好地运营。同时也要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医院自身的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的提高是新财务人员要思考的问题。由于有的医院财务部门没有按照财会制度要求的将所有的收入和支出纳入财务预算当中去,财务预算不够认真,导致了财务预算的质量不高,不能合理对医院的各项事务进行有效、合理的预算,进而影响了医院其他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

1.3 成本有效核算的要求 在以往的医院运营当中,医院的主要收益来自患者就诊、医疗所交的费用和医院药品的销售。自从新医改实施以后,药品这一医院支柱型的收益已经从医院收益中退出,实行零差价,在药品上老百姓得到了优惠,就要求医院财务人员就医疗成本上进行核算,分类统计出来,有利于医院管理层调整医疗项目的价格,以弥补药品零差价的空缺。

1.4 预防新财务风险的要求 在新医院改革中,医院的职能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在各部门改变传统的运作模式的前提下。财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改革与挑战,尤其要增加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由于药品取消加成,对医院财务是一种冲击。财务人员要分析医院财务的债务偿还能力与盈利能力,二者在能持平的状态下,医院的财务才不会亏空。要求医院财务人员要做好债务偿还能力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分析与计算。假如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容易导致财务的亏空,出现财务风险。所以新时期对财务人员在预防财务风险的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新策略

2.1 有效应对差价带来的问题 面对药品零差价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财务人员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关的应对策略。不可让财务处于亏空状态,保证医院的各项事务得以顺利进行。如财务部门可以适当调整医院内部部分医疗项目的收费标准,用以弥补由于药品零差价而导致的亏空。另外,医院的财务部门可以加强采购物质的成本管理,通过合理优化物资的成本,从源头上节约了成本,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医院财务部门还可以向医院的管理者反映情况,通过医院财务不能及时补救的问题可以向财政部门反映,争取一定的财政补贴,用以弥补差价带来的亏空。

2.2 合理施行新的预算方案 为了适应新医院改革的需求,医院财务部门要確立新的预算方案。财务人员要重视财务预算,因为预算事关医院对新工作的部署、规划和决策。精确、有效的预算方案对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要想有效进行预算,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预算方案。所以财务部门要制定出一套好的预算方案,如方案要科学合理且要考虑到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时要保证能够行之有效,切记只是形式上的方案。

2.3 做好成本有效核算 新医院改革要求在医院的运营中要降低一些医疗设备检察项目的收费标准,加之要求中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医院财务部门要做好财务核算工作。医院财务工作人员要对运营过程中的各种成本耗费进行分类标注管理,细致分析相关的数据,并做成详细的材料。在医院制定价格补偿标准和医疗项目的价格标准时,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这样医院财务核算就能为医院各项决策起到导航性的作用。

2.4 有效预防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财务工作最忌讳的,财务风险直接关系到医院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关系到医院的持续、稳定地发展。尤其是在新医院改革的背景中,药品差价和降低部分检查项目的收费标准的存在,将导致财务部门工作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预防财务风险变得更加紧迫。财务部门应该结合新医院改革的要求,制定出适应新医院改革的财务制度,新的财务工作应该在新的财务制度下进行,有力制度的指引和保障,才能避免财务工作的盲目性,所以医院财务人员要做好财务风险的预防工作,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规避。

总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要顺应新医院改革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要充筹兼顾。医院财务人员要明确新医院改革的各项要求,在财务工作中要注意向新医院改革的方向靠拢,有效应对差价带来的问题,做好财务工作的预算与核算,并有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规避。通过医院财务工作的优化管理促进医院各部门工作的有效实施,最终推进医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平.新形势下加强医务管理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0.

[2]方海昆.浅谈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品牌与标准化,2010.

[3]张艳萍.对医院财务工作管理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8).

上一篇:25年后的家乡初中作文550字下一篇:年级英语教师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