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场站运行管理制度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燃气场站运行管理制度(精选6篇)

燃气场站运行管理制度 篇1

编制: XXXXXX 审核: XXXXXX 批准: XXXXXX 日期:

目 录 总 则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3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4 安全检查制度 5 应急安全管理制度 6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7 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8 安全防火制度 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制度 10 交接班管理制度 11 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12 消防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14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15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7 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 18 防静电危害安全管理制度 19 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 20 岗位练兵制度 21 PLC控制室管理制度 槽车进站前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23 车载气瓶充装安全管理制度 24 城镇管网巡线制度

前 言

针对天然气场站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为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有效保护国家财产和职工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强化对各类事故的防范能力,有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为全体职工创造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实现规范操作、文明作业、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总 则

1、天然气场站科技含量高、运行要求严,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每个职工必须时刻牢记并切实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实现连续、稳定、安全经营,是场站运行的首要目标,也是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责任。所有员工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心协力,确保实现场站的安全运营。

3、从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入手,严把人员安全操作关、设备安全状态关、安全环境及消防扑救关,通过系统化、全方位的科学化管理,确保实现安全经营无事故的目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1 岗位设臵

2.1.1设臵专职安全员1人。为安全生产经营的总负责人。

2.1.2设臵操作工若干名,执行三班两倒制,每班设班长1人。

2.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2.3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2.3.1 场站成立由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安全员、班组兼职安全员成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3.2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的调查、取证及提出处理意见,并在第一时间向上级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2.3.3 负责编制用户手册和安全用气常识,宣传用气的有关法规和规范,并结合“安全月”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3.1 场站每月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例会至少一次,参加会议人员包括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安全员、班长和加气工人。

3.2安全例会主要内容:

(1)传达和学习有关安全方面的文件、法律法规和上级精神。

(2)各班长汇报安全生产情况,提出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3)安全员通报本月安全工作情况,传达进行HSE和团队建设教育等内容。

(4)安全员总结本月安全经营情况,安排本周安全生产工作;答复各班组提出的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决定、部署安全生产工作重大事项。

3.3 站安全员负责做好例会会议纪要并存档,3.4 例会内容:包括向各部门各员工传达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上级有关安全的文件精神,通报当月安全工作情况,讨论有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提出下月安全工作的要求。安全检查制度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各项操作规程,确保安全运营特制定本安全检查制度。

4.1 日常安全检查

各班组负责组织安排进行。各班组对自己所负责的区域的生产运行情况,各个生产工序的安全管理执行情况及设备安全运行情况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进行及时处理,并做好每日的检查记录。发现大的问题时,应及时向公司领导作专题汇报。各部门对各班组日常检查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发现不符,应及时进行处理。

4.2 定期安全检查

1)每两周由各班组负责人对所负责范围内的生产情况、设备运行状况及人员操作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并做好记录。

2)安全技术部门组织人员对各班组安全自查情况进行抽查,每月至少一次,有书面记录。

3)每月由公司领导带队,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参加,进行月安全大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评分。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设备维护保养和运行状况,消防设施的完好状况等,总结成绩和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4)每季度,由公司领导或安全技术部门组织对用户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

4.3 专项安全检查

按设备校验期限规定,每年至少一次对压力容器、安全阀压力表、计量设施及消防器材进行定期校验与测定更换;每月组织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每半年,上公司领导组织各部门参加专项隐患排查活动。

4.4 重要节假日检查

重要节假日之前,由各部门各班组组织自检,布臵安排节日期间安全工作,由公司领导组织人员进行重点抽查,以加强节日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

4.5 巡回检查制度 4.5.1 每日巡检项目

1)储罐压力表、加液机压力表、液位显示表等,做好相关记录。

2)加液枪状况(内部是否有冰霜,有则表明簧圈破裂要及时更换)、撬装装臵内管线连接法兰处(如有泄露要及时更换垫片)。

3)现场有无隐患,如有要及时解决。4)现场卫生与设施设备运转状况。4.5.2 定时巡检

生产区每小时进行一次检查,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酌情增加检查次数。巡回检查内容包括:

1)检查贮罐、泵、液位计、压力表、阀门、各仪表、增压器、质量流量计及工艺管线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2)检查各阀门的启、闭状态是否符合生产运行工艺流程要求。各压力表的指示值是否正确,有无泄漏或其它隐患存在。

3)现场采集到的各种运行参数与控制系统采集的各种参数应认真进行核对、比较。如差异较大时应及时查清原因进行纠正。

4)检查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不得留给下一个值班组。

5)检查大门,围墙有无异常情况。

6)检查照明设施、安全疏散标志是否完好。7)检查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的完好情况。8)检查动力区各设备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9)检查中要认真做好运行记录,记录工整清晰,报表整洁,保管妥当。应急安全管理制度

5.1 目的

加强和规范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全面提高公司员工应急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职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

5.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应急处臵突发事件的管理。5.3 工作程序

5.3.1定期对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修订。5.3.2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5.3.3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相关知识学习。5.3.4应急设施、器材所在单位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完好使用。

5.3.5职能部门定期对应急设施、器材进行监督检查。5.4应急事件管理

(1)突发事件发生后,场站当班负责人应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展开应急处臵工作:组织协调各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进行应急救援;制定并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方案,防止引发次生、衍生事件;部署和协调现场治安秩序和公司员工思想稳定工作;按规定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必要时请求社会救援。

(2)当发生各类事故时,依事故严重程度,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展开应急处臵。

(3)=-事故发生后,场站当班负责人应按各级预案的规定,在第一时间内组织事故救援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时,应集结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听从公司总指挥的安排和指令。

(4)发生事故后,发现人员要首先向单位领导报告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警,严禁单独盲目施救。

(5)事故发生后,各应急救援队负责人应按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立即集结本队人员,携带应急救援装臵,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展开救援。

(6)事故发生后,公司各重要岗位的人员,应采取正确紧急措施,确保各装臵安全,避免其它事故发生或事故扩大。

(7)参加事故应急救援人员,不可盲目施救,应首先分析事故形势,明确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程度,按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后果考虑,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和全面防护措施后,再展开救援。

(8)施救人员在实施事故处臵和救援过程中,如发现存在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事故或可能危及施救人员生命安全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紧急避险,撤离危险区域,防止更大的伤亡。

5.5突发事件应急处臵和报告

具体的应急处臵和恢复措施按各专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定执行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6.1 为完善安全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6.2 建立健全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台帐和档案 对于在用的安全设施、设备应建立台帐和档案,其内容包括安全设施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投用时间和地点、历次检修记录、检测记录和设备更新情况等。

6.3 定期检查安全设施设备,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对于安全设施设备要定期检查,安全科应每月检查一次,车间每周检查一次,班组每班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并做好维护和检修记录。

6.4 安全设施、设备问题的处理原则和程序

存在的安全设施、设备问题应根据“三定一不推”原则限期处理。发现安全设施设备问题应制定整改方案及时处理。不能处理时应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做记录,同时上

报有关部门。

6.5 强检(定检)设施、设备的检测维护要求 强检、密不可分的设施、设备,应按要求定期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对于其中的不合格项目,要制定整改方案及时整改,要定期对强检、定检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证其性能安全合格,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6.6 重点安全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

重点安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检查应由专人负责,建立完善专门的安全检查和运行维护台帐。对于重点安全设施、设备要缩短检查周期,检查记录要详尽详实。重点安全设施、设备问题应优先予以处理。

6.7 安全设施、设备的报废要求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报废或更换:

(1)超过使用年限,主要结构和零部件磨损严重,设备效能达不到安全要求;

(2)意外灾害和重大事故而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3)国家明令淘汰的或由于技改等原因淘汰的;(4)维修后经检测达不到安全使用要求等

安全设施、设备更换、维修、报废或停用,应及时做好记录。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7.1操作人员对设备必须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7.2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做到启动前认真准备确认,启动后反复检查,停车后妥善处理,严禁设备泄漏、超压、超负荷运行。

7.3设备日常维护实行定人、定期保养,做到“三勤一定”,即:勤检查、勤保养、勤擦扫、定时准确记录。

7.4合理利用“听、推、擦、看、比”五字操作法,定时定点检查设备的声响、压力、温度、震动、油位、液位、紧固等情况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记录并及时上报。

7.5设备添加、更换液压油、润滑油、防冻液等要严格按照定人、定位、定质、定时、定量“五定”工作,油品添加更换工作严格按“三级过滤”原则进行。

7.6定时对设备、电器、仪器仪表和安全防护装臵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7.7夏季做好设备散热保冷工作,冬季做好设备防冻保温工作。

7.8维护设备做到不见脏、乱、锈、缺、漏,设备内外、生产场地清洁达到“三无”即无油污、无积尘、无废物。安全防火制度

8.1严格遵守防火防爆十大禁令,不得随意排放天然气;站内危险区范围内严禁使用手机等非防爆电器。

8.2站内醒目地点挂牌,标明消防、公安、急救部门的电话。

8.3站内设备、工艺管线应符合防雷、防静电、防爆和防火规范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检验。

8.4坚持日常安全巡检,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记录。

8.5无关人员与车辆不得进入站内,入站车辆和人员必须遵守本站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

8.6外来参观、学习人员进站必须经站长批准,办理入站登记后,由站内专人陪同。

8.7上级领导来站检查,应有相关人员陪同。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公司员工整体上的安全素质,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熟练掌握岗位操作规程,提高操作技术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9.1 认真贯彻执行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和转岗、复岗员工的二级安全教育。

9.2 新员工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和岗位操作培训后,并经考核合格方能允许上岗。

9.3 特种作业人员(特殊岗位)须经省、市技术质量监督部门或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证书或安全资格证书的方能允许上岗,并到期复审。

9.4 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随时就全国发生的各类事件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9.5 定期安全教育培训。

a.以部门为单位,每月组织学习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政策、法规、法令及公司安全管理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员工增强安全法制观念,增长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素质。

b.以班组为单位,每周组织本班组员工学习有关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操作技能及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

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安全、消防知识等,利用班组学习活动,互相交流经验,不断提高个人安全水平。

c.教育内容包括:

站内生产特性、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有关消防法规和消防安全制度; 站内消防设施布局、消防设施功能; 消防、灭火器材的具体操作、使用方法; 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知识; 站内化学物品的危险性及预防方面的基本知识; 历史事件、典型事故案例的教育; 安全要求和防护措施; 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 岗位安全规程;

识险、避险和三懂三会方面的知识。

9.6 不定期组织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实地演练。

9.7对外来人员进行入站前安全教育。

9.8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每年至少两次应急预案演练。

9.9定期安全考核。每年至少一次由公司领导、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各部门各班组对安全技术知识、技能、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考核。

9.10 公司领导应安排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安全技术培训,尤其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特殊岗位)进行省、市技术质量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

9.11 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工作总结,提出新工作目标和任务。交接班管理制度

为确保生产运行正常,保持良好地工作秩序,明确班组之间的作业延续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10.1 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岗位,进行交接班工作。

10.2 当班人员必须与接班人员办理好交接班手续后方能下班。交班不清不能下班。接班人员未到,交班人员应继续值班并报告站长,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0.3 交接班必须对应办理。不可以先交班后交记录表,也不可以先交记录表后交班。

10.4 交接班时,交接班双方应共同按巡检路线进行现场检查交接,贮罐、加气机、泵、空压机、增压器等配电重要设备,应认真填写和核对各项参数的准确性及其它事项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

10.5 交接班正常情况下应按时交接。正在给车辆加气

中不得交班,不允许延伸顶替下一个当班作业。未经领导批准,工作人员不准私下互相换班、顶班,特殊情况必须经部门负责人同意,方可进行调班顶替作业。

10.6 当班人员因某件作业没完成时不允许交班。必须把作业做完才可以交班。接班人员应协助交班人员完成作业量,然后进行交接班手续。

10.7 交接班应认真检查日常使用的工具,器具数量及完好情况。丢失或无故损坏的,由当班人员负责赔偿。

10.8 交班人员在下班前应清扫站内卫生,否则接班人员有权拒绝接班。

10.9 交班人员必须正确填写交班记录事项。接班人员必须认真审查核对各项记录及运行参数的清晰度和准确性。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否则出现问题,按接班后事故处理。

10.10 各当班人员应妥善保管交接班记录。不得涂改,污损和丢失。

10.11 交接班双方必须坚持“三一、四到、七不交接”的原则,做到:

三 一: 对生产设备一台台交接; 对生产参数一个个交接; 对生产工具一件件交接。

四 到: 该看到的看到;该听到的听到; 该摸到的摸到;该闻到的闻到。

七不交接: 本岗位生产任务完成不清不交接; 上级指示不清不交接; 设备不全不交接;

工艺过程有跑、冒、滴、漏不交接; 资料不全不交接; 工具不全不好不交接;

值班室工作场所未打扫干净不交接。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动火作业管理,确保在各种情形下的动火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11.1 审批制度:凡是进行一、二类动火作业的,必须事先提出动火申请报告,制订动火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经批准后方能实施。

11.2 审批权限:一类动火作业经公司总经理批准执行。二类动火作业总工程师批准执行。

11.3 动火作业分类:

1)一类动火作业内容:凡是在燃气储存、输送作业的设施,设备及其它易燃、易爆压力容器等进行切割、打磨、焊接的作业。

2)二类动火作业内容:凡是在燃气生产区,输气管线

进行其它的非直接对燃气设施的切割、打磨及焊接作业或在存放易燃、易爆物的仓库,车间进行的上述作业。

3)类动火作业内容:指一、二类内容以外的无任何安全隐患的动火作业。

4)动火方案的制订:动火作业部门应根据动火作业程度制订出动火作业方案,方案内容应包括如:操作程序、步骤,方法及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具体预案。

5)安全保障措施的制订:动火作业部门应依据动火作业程度,作业环境,作业时间等制订出安全保障措施。内容包括划出作业区,安全区,设臵护栏,安排警戒,采取有效地消防措施及作业监护等。

6)动火作业完毕后,应组织人力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任何安全隐患后方可撤离。动火资料由安全技术部负责收集、整理、归档。未经同意不得擅自销毁或丢失。消防管理制度

为了牢固树立公司全体员工的消防意识,熟悉和掌握各种消防知识和技能,维护好各种消防设施、消防设备、消防器材及消防物资,特制定本制度。

12.1 各种消防设施、消防设备及消防器材属于专用设施。严禁拆除、借用或损坏。

12.2 应建立各种消防设施、消防设备及消防器材档案。加强管理,使之保持良好状态。

12.3 做好各种消防设施,消防设备及消防器材备用件、易损件及技术统计。对坏损、失效及过期的消防器材进行及时更换。对短缺的配件及易损件应及时进行补充。

12.4 加强消防教育和培训工作。班组要抓紧日常练兵,部门应抓好督促检查工作。公司要加强管理,提供保障工作。

12.5 公司的每个成员均负有学习、掌握各种消防知识及消防技能的责任和义务。

12.6 必须做好日常检查、维护及保养工作。具体规定如下:

a.消防水泵:运行时每次进行检查。检查运行中机组温度,压力及密封情况。停止期间,每隔两天作一次直观检查。检查泵房、机组、电器等有无异常。

b.消防栓一周检查一次,并对开、关作启、闭试验。确保启闭灵活、轻便,无泄漏。

c.消防箱一周检查两次。箱门开、关轻松灵活,水带安放规范,无霉烂变质情况,接头及喷嘴完好。

d.灭火器十天检查一次。检查压力指示是否正常,是否在使用期内,底部锈蚀情况。

12.7 按要求做好检查记录,并妥善保管。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公司所有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13.1 建立所有压力容器台帐和档案。台帐内容齐全,档案管理规范。

13.2 压力容器档案资料必须三证齐全,各种技术参数,运行资料及维护检验资料齐全。

13.3 压力容器各附件(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防雷装臵)资料齐全。

13.4 按时对储罐进行检验,首次投入使用的三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验期满前1个月,必须向检验机构提出申请。

13.5 每年的雷雨季节到来以前,对贮罐的防雷接地导体进行电阻值检测。

13.6 失效或损坏的压力表,安全阀应及时更换。到期的压力表,安全阀应及时请技术监督校验。

13.7 各种运行记录齐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公司所有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14.1 建立所有压力管道档案,做好统计,统计内容齐全,管理规范。

14.2 压力管道档案资料三证齐全,运行资料、各种技术参数、维护检验资料齐全。

14.3 压力管道上所有阀门、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表、防雷防静电装臵资料齐全。

14.4 按时对压力管道防雷防静电接地电阻进行检测。14.5 定期对压力管道进行检验,首次投入使用的三年进行一次全面检验,检验期满前1个月,必须向检验机构提出申请。

14.6 失效或损坏的压力表、安全阀应及时更换,到期的压力表、安全阀应及时请技术监督校验。

14.7 压力管道上的安全色要符合安全标准。14.8 在用压力管道需要进行一般修理、改造时,其修理改造方案由技术负责人批准。

14.9 重大修理改造时,向负责使用登记部门的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并由经核准的监检机构进行监督检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特殊岗位)的管理,保证生产过程中不因人的因素,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利的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15.1 凡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特殊岗位)必须经我公司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经总经理确认后,方可上岗。

15.2 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特殊岗位)须经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

15.3 安全部门及本部门管理人员须经常关注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特殊岗位)的思想动态及身体健康状态,随时作出调整,避免因人的因素产生不安全行为。

15.4 综合部、安全部、运营部要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特殊岗位)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合理安排相关特种作业人员(特殊岗位)参加省、市相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班。

15.5 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特殊岗位)劳保用品(具)使用情况的管理。消防器材管理制度

16.1按标准和规定配备足够、完好的消防器材。16.2灭火器设臵稳固,铭牌朝外,摆放在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影响安全疏散。

16.3灭火器应放臵在干燥、通风、防太阳暴晒的位臵。16.4手提式灭火器设臵在挂钩,挂架上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得高于1.5米。

16.5消防器材设专人管理,另班组每天检查一次,主管每周检查一次,站长每月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消防器材。

16.6每个灭火器应配卡、帐、本,站内应设消防器材台帐。

16.7严禁挪用消防器材,现场不得放有失效的灭火器。16.8冬季寒冷地区消防器材要有防冻措施。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

17.1凡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都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编制易燃易爆危险品应急预案并发布实施

17.2单位有责任向员工和相关方提供下列报告: 所接触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危险危害特性预防措施、易燃易爆危险品名称结构及编码方面的信息、易燃易爆危险特性和由此产生的危害、标签标示及安全使用说明书。

17.3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有爆炸危险气体的积聚。应按GB50058-1992划定危险场所区域等级图,并按危险区域等级和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组别配臵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规定的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

应设臵相应可靠的避雷设施,有静电积聚危险的生产装臵应采用控制流速、导除静电接地、静电消除器等有效的消除静电的措施。

应设臵标有危险等级和注意事项的警示标志牌,生产工艺和检修时的各种引爆源应采取完善的安全措施予以消除和隔离。

应设有急救设施并提供应急处理的方法。

17.4生产储存装卸过程应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设臵相

应的安全装臵。

17.5防爆电气设备的配臵应符合整体防爆要求,防爆电气设备的施工安装维护和检修也应符合有关要求。

17.6装卸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时,其装卸过程应采用控制流速等有效的消除静电措施。

17.7在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时,应对储运设备和容器进行安全检查。装卸作业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17.8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17.9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具防护用品应符合防爆要求。17.10作业人员应遵守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应及时报告认为可能造成危害和自己无法处理的情况。

17.11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内及周边严禁无序动火作业,应严格按照动火作业规范执行。

17.12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施工作业应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作业时应配备安全监护人员负责对施工作业的监督。

17.13作业时应考虑气候的影响注意高温空气湿度低温风雨低压等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影响 防静电危害安全管理制度

18.1罐车卸车场地应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雷电接地装臵,并宜设臵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臵状态的静电接地仪。

18.2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天然气管道上的法兰两端连接处应用金属线(横截面积不得小于6平方毫米的铜带)跨接。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18.3埋地储罐应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18.4信息系统应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应接地。

18.5加气站设施设备的防静电接地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a.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共用接地装臵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当各自单独设臵接地装臵时,液化天然气储罐和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的防雷接地装臵的接地电阻、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和保护钢管两端的接地装臵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

b.设施设备和车辆的防静电接地不得使用链条类导体

连线;

c.防静电接地的测量点位臵不宜设在爆炸危险区域内;

d.检修设备、管道可能导致防静电接地系统断路时,应当预先设臵临时性接地,检修完毕后及时恢复。

18.6 加气站移动设备的防静电接地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a.在爆炸危险场所作业的车辆,应当作业前接好防静电接地,作业结束后方可拆除静电接地线;

b.移动设备的防静电接地线必须连接在作业场所的专用防静电接地点上,并不得采用缠绕等不可靠的连接方法;

c.移动设备的防静电接地连线应当采用铜芯软绞线,横截面积不得小于10平方毫米;

18.7防静电接地装臵的接地电阻每年测量一次,要有检测报告,并不得大于100欧姆。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

19.1各场站必须开展以班组为单位的安全活动,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三十分钟。

19.2安全活动学习安全生产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知识,总结一周的安全生产情况,提出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的对策和要求。

19.3结合上级下发的事故通报,组织分析、讨论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举一反三,吸取教训。

19.4根据事故预案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异常情况紧急处理能力的培训和演练,定期开展防火、防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训练。

19.5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操作法等安全知识的学习和考试。

19.6进行安全座谈,就安全管理和隐患整改等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19.7安全日活动要做到有领导、有内容、有记录(即班组安全活动记录),站长和安全员要对记录进行检查和签字,并写出评语。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

19.8充分发挥班组兼职安全员的作用,落实班组安全员的安全职责,提高活动效果。

岗位练兵制度

20.1努力学习文化技术,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提高业务技术素质,提高全站设备、仪表操作、维护保养的动手能力,做到“四懂三会”。

20.2岗位练兵内容如下:(1)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2)岗位执行的体系文件。(3)规章制度、法律法规。(4)巡检检查的内容。(5)岗位执行的操作规程。

(6)使用的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维修维护知识。(7)设备操作。

(8)应急反应技能和救护知识。

20.3每周开展一次,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并作好记录。

20.4坚持学习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文明生产和值班。20.5坚持自学为主,有组织的安排培训为辅的原则,练好基本功,提高运行操作技术水平。

PLC控制室管理制度

21.1严禁擅自改装、改变PLC控制系统的数据、工艺参数、密码。

21.2严禁擅自修改计算机系统的配臵设臵和任意增加或删除、移动文件和目录。

21.3随时保持控制室内的卫生,办公用品和个人物品应按照6S管理标准放臵规范整齐。

21.4PLC控制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物品。21.5值班人员按时检查设备,巡回检查完后,要做好记录。

21.6巡查设备时要认真仔细、负责任,在检查发现异常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如自己不能处理时应及时汇报有关领导。

槽车进站前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为加强站区安全管理,确保装卸气及槽车运输安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2.1 所有进站槽车在进站前均要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1)检查槽车资料、运行记录是否齐全。2)检查槽车是否安装有阻火器。

3)检查槽车各附件如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紧急切断阀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4)检查槽车外观有无变形、鼓包、严重撞击现象,漆色是否完好,有无严禁烟火及防爆标志,轮胎磨损状态,阀门箱是否完好,闭锁装臵是否关闭严密,检查罐体与汽车连接处螺栓、螺母有无松动,是否有防松动、防震措施。

5)检查槽车阀门,阀瓣与阀座及阀杆、阀体与填料接触处是否紧密,无泄漏。

6)检查槽车发动机、刹车装臵是否完好,车灯是否完好。

7)检查槽车驾驶室及阀门箱内是否携带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油漆等。

8)检查槽车司机是否携带打火机、香烟等,手机是否

关机。

9)检查槽车上是否配备干粉灭火器(至少两个)及防爆手电筒。

10)检查槽车司机、押运员是否有驾驶证、押运证。11)检查槽车上是否配备必要的检修工具。

22.2 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必须认真填写槽车进站前安全检查表,以备存档。

22.3 经检查符合安全管理规定的槽车方可开门放行 车载气瓶充装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气瓶充装安全,及早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3.1 建立气瓶充装前后的检查制度。检查记录内容包括气瓶编号、气瓶容积、实际充装量、发现异常情况、检查者、充装者和复验者的姓名或代号、充装日期,记录应妥善保存,并及时归档,档案管理规范。

23.2 充装前操作人员应做好称重衡器的标定工作,保证其准确。

23.3 充装员、检验员和安全员须熟悉气瓶性能、结构和操作规程。

23.4 所有操作人员都必须接受公司的安全教育培训,35

了解掌握有关气体的性质、气瓶的基本知识、潜在危险及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23.5 安全员必须在充装现场抽查操作员操作及检验情况。

23.6 充装过程中,严禁违章操作。发现异常,应紧急停止充装,妥善处理合格后,方可继续充装。

23.7 充装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贮罐及气瓶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3.8 严禁对气瓶超量充装,若发现超量充装,严禁出站,应将超装部分抽出。

23.9 在充装过程中,严禁用扳手等金属器具敲击瓶阀和管道。城镇管网巡线制度

24.1 要求

24.1.1.巡线人员应熟悉所辖管线上的所有管道和设施的技术状况和运行状态(如管径大小、材质、安装情况、阀门开启状态、检修情况),熟悉管线附近的其它管道和设施的情况。确保出现应急事故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气源,控制现场情况,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

24.1.2巡线人员应保持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24.1.3巡线人员对管网进行巡视、检查时,必须遵守交

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24.1.4无论出现任何泄漏情况,严禁采用明火查漏。24.1.5熟悉燃气阀门井周围其他井位臵,熟悉其他沟渠、管线与燃气管道邻近和交叠情况。

24.2 工作内容

24.2.1检查管道供气是否正常,管线、阀门、调压设备是否漏气(除看、听、闻外,还应用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

24.2.2检查阀门井时要将阀门井盖打开用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并同时检查燃气阀门井周围的其他井、与燃气管道邻近或交叠的沟渠和管线井内是否有泄漏燃气窜入。

24.2.3检查阀门井、标志桩、标志牌、标志贴有无缺失、损坏,若缺失或损坏应及时补全,个人无法完成的应及时报修。

24.2.4检查管道上覆土、路面是否完好,有无塌陷、开挖取土、植树种花等,汛期应加密徒步检查。若管道途经地植物成片枯黄,应着重检查是否有燃气泄漏。

24.2.5检查管道安全距离内有无搭建建筑物和堆放物料﹑有无其它市政建设工程。

24.2.6发现管道漏气﹐除积极采取妥善措施处理外﹐还应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并保护好现场﹐得到领导同意后方可撤离现场。

24.2.7发现在管线安全距离内的违章施工或有碍安全

供气时﹐应及时向有关单位主动交涉﹐查明施工单位负责人及电话﹐向工地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讲述燃气管线相关资料,必要时需向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提请做好措施及注意燃气管安全。

24.2.8经协商同意在管道上(或周围)采取安全措施施工的工程﹐负责督促﹐落实确保安全供气的技术安全和要求。

24.2.9每日填写工作记录﹐写清楚损坏漏气﹑违章施工及其处理情况。

24.2.10若发现问题个人无法处理,需协调或报修的,应及时填写《巡线问题记录单》。

24.2.11如所遇问题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或情况严重时,应及时上报公司领导。

24.3 巡查周期

24.3.1每天巡查中压管道2次。24.3.2每天巡查调压柜1次。24.3.3每周巡查调压箱1次。24.3.4每周对管线标志检查2次。24.3.5每月巡查燃气阀门井1次。

燃气场站运行管理制度 篇2

燃气场站的工作是高危行业, 在具体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就有着严格的要求, 一旦发生意外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加强对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模式优化, 注重和实际的运行管理现状紧密结合, 就能促进燃气场站的良好发展。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对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研究, 对优化实际的管理模式就有着积极意义。

1 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现状分析

燃气场站的生产运行过程中, 有着诸多的风险问题。天然气的管线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持, 在涉及的范围以及人员都比较的广泛, 一旦发生了事故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大。在燃气场站的生产运行管理过程中, 就要能充分注重其安全管理的方法科学应用。在当下的燃气场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过程中, 已经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管理结构, 其中的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结构的构建也日趋的完善。

组织结构作为燃气场站工作流程运转以及部门设置安排等最为基础性的结构依据, 在对工作任务的分工以及分组和协调合作等作用发挥上表现的比较突出, 并和其它的组织结构进行结合形成了完善的结构体系。在当前的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结构的形成下, 对燃气场站的职能部门扁平化的管理以及垂直化的管理模式运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这一组织结构的应用下, 对实际工作当中的复杂问题解决就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监督管理的实施上没有加强力度, 从而就造成了组织以及人员协调性没有充分的呈现。

从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现状来看, 在对人力资源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方面进行了加强。对新入厂的员工实施了三级安全教育, 在培训的内容上主要有本厂站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相应内容。还有是对实习以及参观人员在安全知识的教育工作上进行了加强,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以及单位的理论培训工作都有着相应的加强。对于违反纪律的员工也开展了单独性的安全教育工作, 在每个复杂人以及生产管理者, 对燃气生产经营活动经验等都有着遵循。

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流程实施中, 有着相应的标准, 在工作流程以及操作流程和指挥系统、预警系统等层面都有着相应标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要能严格的按照流程加以实施。另外, 在燃气安全生产的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层面也逐渐的完善化。在绩效管理中的绩效计划有着制定。人力资源部在其中有着组织者以及辅导者的作用发挥。在制定的计划方面有员工在本周内实现的目标, 以及在目标的权重上占有量等。然后是对员工的定向反馈绩效评估结果。

1.2 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问题分析

从当前的燃气场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情况来看, 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在安全生产管理的机构设置方面还没有进一步优化。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管理人员, 要能严格的按照相应法规进行实施管理工作, 这样才能保障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管理。但是在实际当中有的燃气场站并没有充分注重安全运行管理机构的科学化设置, 没有和时代发展的步伐相跟进, 这就对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影响。

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工作当中, 对安全事故的预防以及处理机制的建立方面还没有有效落实。燃气场站的安全运行管理是燃气系统当中比较关键的部分, 在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背景下, 对燃气场站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 燃气场站在规模上也在不断的扩大化。但是在燃气的安全事故方面也愈来愈严重, 为能有效预防燃气场站的安全运行事故的发生, 就要能在事故预防以及处理机制的完善化制定上进行加强。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并没有注重对事故预防以及处理。

再者, 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中在安全措施层面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以及从业人员在综合素质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以及在培训的规范性方面还没有达到相应标准。除此之外, 就是在对安全运行的监管工作方面没有加强力度, 对安全管理制度上没有完善化, 这就给燃气场站的安全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还有就是一些人的安全理念比较薄弱, 在进行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 只注重罚, 没有注重奖励措施的实施, 在对安全防范的积极性上就降低了。

2 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策略实施

2.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

对燃气场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质量的提高, 就要能充分注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完善建立。在安全体系的建立方面能够突出整体性以及层次性, 将这一安全管理系统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能适应, 这样才能有助于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在对管理者的安全责任上要能明确化, 注重对健康安全操作以及程序的科学性, 员工在安全观念上要不断的加强, 注重对安全风险的识别以及评估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 将风险意识在整个生产运行管理当中加以贯穿, 就能保障管理水平的提高。

2.2 注重质量保障措施的实施

在对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方面, 就要能从质量保障层面加以完善化。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 就要能对违章建筑的拆除力度进行加强, 避免其影响燃气管道的设施改线, 要对安全产品的使用以及保管措施积极的完善。在审批工作环节要能充分重视, 将政府的职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发挥, 对管网的建设工作质量得以保障, 对质量控制体系加以建立, 以及注重岗位操作的流程等。

2.3 对燃气场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 要在安全巡查的工作上进行强化

从具体的方法实施上, 就要能充分注重对燃气管线的定期排查, 以及对阀门井等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的实施上严格按照标准实施, 加强对燃气管路的监测, 发现问题及时性的解决。对当前的一些先进燃气泄漏检测技术记忆应用, 将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水平加以提高。

2.4 要从宣传的层面进行加强

燃气场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过程中, 就要能充分注重在安全管理的宣传工作实施上进行加强, 让员工在安全意识上进行加强。可通过宣传栏以及网络、微信等当前比较流行的技术, 在燃气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重要性的相关知识上加强宣传。在对职工的业务培训工作方面也要能加强, 注重对安全管理的措施有效落实, 对员工的责任心以及敬业的精神培养进行加强, 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 才能有助于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

2.5 对燃气场站的安全运行管理的监督执法的力度要不断加强

要想保障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实施, 就要能组织开展建筑领域以及燃气安全的专项管理活动的开展, 对一些违章的操作以及建设的行为要加大治理的力度。还要能对燃气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以及巡查等工作方面进行加强, 在监督的检查工作上进行强化, 对整体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保障工作加以落实。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 对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工作的实施, 就要能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实施。加强对运行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及时性的应对, 保障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从理论层面对燃气场站的安全运行管理的研究进行深化研究, 这为实际的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就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全面改革有了进一步深化, 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进度也有了加快, 在燃气领域的生产运行管理方面的模式优化就显得比较重要。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 是保障燃气场站在市场中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这一层面的生产运行管理层面进行加强就比较重要。基于此, 就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然后结合实际对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策略实施加以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 对燃气场站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燃气场站,安全生产,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永臣.探讨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16, (23) .

[2]王言.试论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与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 2016, (16) .

[3]谭兴平.我国城市燃气发展现状与展望[J].四川水泥, 2014, (11) .

[4]陈培宏.对开拓我国城市燃气技术市场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 2015, (07) .

[5]王志鹏.城市燃气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概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29) .

燃气场站运行管理制度 篇3

1.总则

1.1 为规范本市燃气供气设施的运行管理,保证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供气,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1.2 本标准规定了本市燃气供气设施运行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管理标准。1.3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燃气供气设施运行单位。1.4 本标准不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居民用户使用的燃气器具。

1.5 燃气供气设施运行单位必须具有燃气运行设施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或管理权。

1.6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依据本标准对燃气供气设施的运行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1.7 燃气供气设施运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标准。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所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1)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1(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例GBl7267-1998(5)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定SY5985-94(6)《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1999-154号)(7)城市燃气供应服务管理标准DB/T29-99-2004(8)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2.术语

2.1 城镇燃气(urban gas):

符合燃气质量要求,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公共建筑和企业生产作燃料使用的公用性质的燃气。城镇燃气主要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

2.2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单位(operating unit of urban gas):

指城镇燃气供应单位和城镇燃气设施使用单位。2.3 城镇燃气供气设施(gas faculties):

指用于燃气储存、输配和应用的场站、管网及用户设施。2.4 用户设施(customer faculties):

指安装在用户内的输气管道、阀门及计量器具。2.5 用气设备(gas appliances):

指用燃气作为燃料进行加热、炊事等用途的设备。2.6 运行(operation)指燃气供气设施通过专业人员按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实施巡视、操作、记录等常规工作维护正常运转的过程。2.7 燃气供气设施场站(gas supply station)

燃气供气场站包括储配站、门站、气化站、灌瓶站、混气站、调压站、燃气汽车加气站、瓶组供气站、天然气橇装供气站等。

3.燃气供气设施的运行管理制度

3.1 燃气供气设施运行单位必须建立燃气供气设施运行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规定定期检查的时间要求。必须明确各级管理部门职责,确定责任人,并采取逐级备案制。

3.2 使用燃气供气设施必须制定下列运行管理制度:

3.2.1 燃气供气设施运行各类人员岗位规范。必须明确界定岗位范围对各类岗位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职业技能、身体条件等基本要求。

3.2.2 燃气供气设施运行各类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必须明确对各类岗位操作人员的操作程序、步骤及方法等要求。3.2.3 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必须明确各级部门、单位对燃气供气设施实施管理的内容、职权和职责。3.2.4 安全运行责任制度。必须明确规定各级职能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和运行操作人员职责范围内的责任。

3.2.5 燃气供气设施运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必须明确抢修、救援工作的指挥组织、程序、安全措施、通讯、必备的交通和机具、备品备件。并应定期进行演练。

3.2.6 燃气供气设施安全运行教育培训制度。必须明确职工教育考核办法和严格执行持证上岗要求。3.2.7 燃气供气设备管理规定。必须明确各类设备、仪表的维护及检定管理要求。

3.2.8 重大事故和隐患报告制度。必须明确燃气供气设施运行故障、异常,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及因燃气泄漏引发的火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事故分级报告的内容和时限。重大事故必须在2小时之内上报。3.2.9 其他保证燃气供气设施正常运行的管理制度。

4.燃气供气设施的运行管理

4.1 燃气供气设施运行单位应定期对燃气供气管道进行分级、选点检测,每提出解决管道腐蚀漏气问题的实施意见。4.2 对运行二十年以上的燃气供气管道应进行管网安全运行状况评估,同时编制更新改造计划和保证安全措施。4.3 对燃气供气管道私接、占压,安全间距内违章施工的清理工作应逐级定期检查。4.4 对燃气供气管道及其附件发生损坏或丢失的及时修复、补充工作应逐级定期检查。

4.5 对埋置在环境复杂区域的燃气供气管道和设施必须重点监护、定时检测,适时有针对性的修订操作规范,加强保护措施。4.6 燃气供应单位与燃气用气户必须以签订合同方式界定燃气供气管道、设施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责。4.7 燃气供应单位应绘制燃气供气管道区域管网配置图,并适时进行调整。4.8 燃气供气埋地管道,必须按照燃气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设置统一警示标识。

4.9 燃气供气设施场站应公示入场须知,入场须知应说明禁止事项、注意事项和遵守事项。4.10 对燃气供气设施的点检、口检、巡查、校验、记录等工作应逐级定期检查。4.11 每必须将燃气供气设施运行情况建档立卷。

4.12 燃气供气设施计划性更新、检修或者停止运行并影响向社会供气时必须提前向上一级报告。

4.13 运行中的燃气压力容器及附件的运行管理,应符合天津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1999-154号)。必须由持证的专业人员管理。

4.14 燃气供气设施场站应配置工艺流程图。4.15 燃气供气设施场站内的设备、阀门应标明运行状态标志。

4.16 按照不同季节,燃气供气设施场站必须对保温、降温、排污、防雷击等措施进行相应的检查。

5.燃气供气设施运行专业人员管理

5.1 燃气供气设施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5.2 燃气供气设施运行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应每两年进行一次培训考核。

5.3 燃气供气运行调度人员,应具备中级职业资格以上水平。必须每两年进行一次培训考核。5.4 班组以上燃气运行单位必须设专职或兼职安全员。

6.燃气用户设施的运行管理

6.1 企事业用气单位应设经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人员管理用户设施,人员调整应事先进行培训。6.2 各类用户严禁擅自拆改、移动燃气设施或变更燃气用气性质。6.3 燃气供应单位必须对燃气用户设施每年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6.4 燃气供应单位应负有安全用气宣传责任,使用户能够正确使用燃气设施。

7.燃气供气设施运行图档资料管理

7.1 燃气供气设施运行图档资料管理须符合《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1)中第7章的规定。7.1.1 燃气供气设施单位对图档资料必须实行专人负责,动态管理。7.1.2 燃气供气设施单位对图档资料必须有备份,并制作电子文档储存。7.2 燃气供气设施图档资料管理必须实行逐级备案。7.3 燃气供气设施单位应每年对图档资料进行自查。7.4 燃气供气设施图档资料应建立保密制度。

场站管理中心 篇4

领导班子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

按照学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为巩固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的成果,根据《场站管理中心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中明确的整改思路和举措,紧密结合场站工作实际,进一步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解决影响和制约场站管理中心科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如下整改落实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中心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以坚持取得实效为关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校外场站如何为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做贡献”为主题,进一步明确场站定位和发展目标,把校外场站建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平台,使之成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目标的重要支柱。紧密联系场站实际,努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场站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努力推动中心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紧密结合场站实际,对梳理出的影响和制约场站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对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明确时限,分步实施,有效解决,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三、基本要求

1、明确总体思路。整改工作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场站又好又快发展。

2、统筹解决问题。整改工作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治标又治本,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把业务工作和党的建设紧密结合。

3、坚持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参与,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向群众通报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让人民群众满意。

4、务求取得实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职工。

四、整改目标及具体措施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强

整改措施:在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上再提高,在场站建设和发展定位和思想观念上,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的方法论运用方面,再提高。

责任领导:黄东亮 张岁平涉项单位:中心党委 完成时限:长期

2、解放思想的力度还不够

整改措施:校外场站条件差,遗留问题多,克服求稳怕乱的思想,大胆开拓、创新发展。

责任领导:黄东亮 张岁平涉项单位:中心党委 完成时限:长期

3、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还未建立

整改措施:加强与学校推广处及相关学院联系,充分利用校外场站拥有3000余亩土地和房屋资源、分布在七个县(区)的基础和区域条件。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使校外场站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模式逐步建立起来。

责任领导:张岁平

涉项单位:眉县试验站、周至试验站、咸阳试验站、三原试验站、米脂试验站

完成时限:2010年12月底

4、土地资源配置问题还未解决好

整改措施:积极向学校反映场站管理中心除了杨凌农场和火地塘林场外,其他五个站的土地资源在为教学科研和科技推广服务方面利用率低。杨凌试验农场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各场站建立土地(林地)使用信息档案。

责任领导:张岁平

涉项单位:中心综合办公室、各场站 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5、场站职工结构不合理

整改措施:针对场站职工技术人员短缺,年龄结构老化且出现断层的实际,建议学校给场站调配年轻技术人员,使场站能全面开展业务,提高整体的服务工作水平,促进场站自身可持续发展。

责任领导:黄东亮 张岁平涉项单位:中心综合办公室 完成时限:3~5年

6、场站职工收入较低

整改措施:场站和学校同类岗位相比,同岗不同薪,场站职工收入较低,职工思想波动较大;内退职工人数较多,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较多。建议学校从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考虑;场站也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提高效益,增加收入。

责任领导:张岁平黄东亮

涉项单位:中心综合办公室、杨凌试验农场、火地塘试验林场、眉县试验站、周至试验站、咸阳试验站、三原试验站、米脂试验站

完成时限:2~3年

7、场站基础设施老化

整改措施:由于场站基础设施差,制约着场站服务功能的发挥和自身发展,维修改造场站自身无法解决,建议学校把场站建设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之中。

责任领导:张岁平涉项单位:各场站

完成时限:长期

(二)当前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服务平台建设

整改措施:周至试验站的蚕种楼改建及变压器更新,咸阳试验站高压输电线路更新改造和职工家属区暖气入网项目,眉县试验站柴家岭200亩核桃园建设及办公区改造等项目,三原试验站打井项目,米脂试验站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及远志山科研基地建设项目,火地塘林场高压线路改造及购置发电机项目,杨凌试验农场购置谷物清选机等项目。提出建议报告积极与学校争取,对于老化落后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和更新,使场站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责任领导:张岁平王恒让

涉项单位:中心综合办公室、各场站。完成时限:2009年12月底

2、职工队伍建设

整改措施:着眼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建设目标,建立职工培训机制和人才补充机制。积极与人事处协调,争取学校解决火地塘林场和三原试验站等场站的技术人员和中心办公室管理干部缺编问题。

责任领导:黄东亮 张岁平涉项单位:中心综合办公室 完成时限: 3~5年

3、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整改措施:以工会为主,行政补贴的办法为眉县试验站、周至试验站、咸阳试验站、三原试验站、米脂试验站添置乒乓球台、羽毛球架等部分体育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增强职工凝聚力。

责任领导:张岁平赵锁劳

涉项单位:眉县试验站、周至试验站、咸阳试验站、三原试验站、米脂试验站

完成时限:2009年8月10日前

4、离退休及内退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整改措施:建立场站离退休人员及内退人员管理服务体系,明确各站服务管理责任人,解决好离退休及内退人员困难问题,落实好生活待遇。为米脂试验站、周至试验站、咸阳试验站、三原试验站建好离退休人员活动室。

责任领导:黄东亮 叶宏谋

涉项部门:中心综合办公室、米脂试验站、周至试验站、咸阳试验站、三原试验站。

完成时限:2009年9月10日前

5、改善场站办公和生活条件

整改措施:按照场站总体建设与发展,给中心办公室及有关场站添置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等,有计划地逐步改善场站的办公条件,及环境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

责任领导:张岁平尚扶岗 王恒让

涉项部门:中心综合办公室、杨凌试验农场、火地塘试验林场、眉县试验站、周至试验站、咸阳试验站、三原试验站、米脂试验站

完成时限:2009年12月底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中心成立以黄东亮书记、张岁平主任为组长的整改实施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监督检查各项整改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综合办公室和各场站要将《整改方案》中的各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确保《整改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考核奖惩机制。研究建立以《整改方案》执行为主要内容的目标考核责任制。把《整改方案》执行工作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考核成绩突出的要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要通报批评。二是进行督导检查。中心督导宣传组,围绕《整改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和整改措施,定期 5 组织开展动态监测、督导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跟踪检查《整改方案》实施效果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提出评价改进意见,保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三是公开征求意见。本整改方案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干部通报,接受大家的监督,并认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

燃气公司运行部先进材料 篇5

将运行部的工作落脚安全运行和抄表收费两大重头戏上,在以前巡线人员既要管理气化站安全又分进行抄表收费,特别是到了保冬供期间(11月至次年3月),五个月时间巡线人员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安全运行,因此导致收费进户率不高,回款较低现象,直接影响气差率,对此运行部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增加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将巡线与抄收分开,这样巡线人员更有精力对气化站及用户户内安全进行更多检查,数月来,巡线人员查出闸阀井、调压箱等漏气廿五起,并都及时进行了整改,将隐患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保证了气化站的安全运行。抄收人员进户率达92%。气差率目前11.24%。二. 加强规范管理,加大考核稽查力度。

加强基础管理,特别是用户资料的清理,做到用户的档案资料、消费卡、收费票据的统一,清理重票和漏票用户,对满挂表的小区实行出满票抄收,及时掌握用气动态,做好气差率分析,严格控制供气、销售、库存的数字准确性,计算各个站累计气差率,及时对各站进行分析,剖析可能存在气差的每个环节,认真分析气差存在根本原因。加大考核稽查力度,首先对气差率在20%气化站逐个进行集中稽查。对通气的立管无论挂表和未挂表的都进行进户检查,主要检查是否有偷气现象以及是否自己私自通气点火;查看用户煤气表是否在正常走动,判断是“死表”还是“慢表”;检查抄收员是否有漏抄和估抄现象;对用户安全检查,户内是否有违章现象。查出并更换各类慢表、死表296块,同时因加大稽查力度,对抄收员的工作进行及时的检查,目前基本杜绝了抄收员估抄和漏抄现象。三. 制定合理的管理考核制度及分配制度。

针对巡线、抄收、出票人员的工作性质及责任,重新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制度,落实检查和监查。按照奖勤罚懒,多劳多得原则,实行功效挂钩,制定分配制度。分别与巡线、抄收及强制气化站人员签定合同。每月开例会,进行考核评比,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奖罚。特别是抄收人员,将收入和抄收户数与气差率直接挂钩,抄收户数越多气差率越低工资就越高,这样提高大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在抄收人员中形成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气氛。通过实行考核分配制度,抄收人员工作热情、工作责任心大幅提高 四. 加强宣传和检查,做好保冬供工作。

每年的保冬供是燃气行业的重点,为了保证冬季供气,运行部在“十一”前将各气化站的热水炉进行调试和检查,提前做好保温材料,新增热水炉的配置工作,拿出保冬供方案,加强对用户的安全宣传,抄收人员上门收费同时发放安全宣传单,并做好了登记签名工作,共发放宣传单1500余份。

浅析燃气企业HSE体系运行管理 篇6

1 燃气企业HSE体系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1.1 领导认识不足, 管理观念落后。

企业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根深蒂固, 对HSE体系认识不足, 理解和执行简单化, 一方面嫌麻烦, 因为体系的建立与保持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另一方面机械地为推广体系而执行体系, 使体系执行运作与实际脱节。体系的执行更多体现在口号和行政要求上。

1.2 缺乏体系方面的专业管理人员。

一直以来, 企业在安全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没有有效的模式, 多是经验积累型的自我成长模式, 使安全管理人员成长缓慢、技术水平有限, 人员素质与企业的发展要求不符。同时, 由于安全岗位责任重大而待遇相对较低, 发展空间小、趋向性差, 更加剧了企业的安全技术人员缺乏。

1.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手段相对落后。

企业仍依赖大量的人力资源来实现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科技水平低、信息化水平低, 费神费力且效率低、效果差。另外,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也与生产实际的要求存在差距, 技术知识不足、监督管理观念落后, 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的教育培训机制和手段。

1.4 HSE体系标准执行、操作过程繁琐, 不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各企业生产性质不同和作业环境的差别, 对体系标准的操作上没有合理的细化, 造成企业推行中理解、建立、执行体系上的困难和阻力, 与本企业具有实际情况和外部情况不相适应, 基层员工贯彻、执行体系不力。对于部分企业和部门贯彻体系不仅不是提高管理效果的工具, 反而成为沉重的负担。

1.5 执行理念的差距和以罚为手段的考核方法, 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先进管理理念。

大多数企业安全管理仍延续传统的管理模式, 采取重对策, 轻处罚的原则, 先进的HSE“事前预防”观念并没有贯彻, 仍停留在书面文件上, 不能成为指导员工削减风险的“利器”。由于事故处理关乎企业社会形象及声誉, 事故漏报、瞒报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事故原因认识不清, 事故教训吸取不深刻。

2 强化HSE体系运行管理的策略

下面, 我简单谈谈个人关于强化HSE体系运行管理的一些浅见。

2.1 理顺安全管理与监督机制。

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管理机制、体系等方面的缺陷, 与管理者的安全意识、重视程度以及在资源配置方面所提供的保障有着直接的关系。传统监督体系的弊端:一是安全管理部门服务与监督合二为一, 自己监督自己, 难免监督不力;二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存在于同一体内, 有明确的利害关系, 不能有效发挥监督的作用;三是依赖文件监督, 逐级下发文件, 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 执行起来却流于形式。在HSE管理体系推动下, 一些燃气企业设立了安全总监, 危险作业项目派驻安全监督, 基层单位安排培训合格的安全监督员, 形成所谓的HSE“异体监督”体制。但上述人员行政上是本单位的一员, 仍属于“同体监督”, 其职责权利必然受到制约, 难免产生包庇、漠视等问题。深化HSE监督不仅要建立组织, 落实制度, 还需要监督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等建立和完善, 使企业安全监督具有权威性, 能够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成为生产受控管理的重要保证。

2.2 认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与生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安全是前提, 是保证, 是产生效益的根基。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 有了安全, 企业才能保证持续发展, 生产才能实现;没有生产, 安全就是无源之水。近年来, 国家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和责任者处罚力度加大, 经济赔偿和事故责任追究都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 企业要想真正地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做好自身安全工作尤为重要。但在具体工作中, 往往存在着一些错误思想, 具体表现为对待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为了多创效益赶工期、提进度、冒险蛮干仍时有发生。这种错误思想和做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摆正企业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企业安全管理关键在于领导, HSE管理体系建立、执行的核心动力在于领导的承诺。

2.3 加大企业安全培训力度。

深入剖析近年来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 主要是员工操作技能不熟练, 业务不过关, 技术不过硬, 对违章操作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 鲁莽行事, 心存侥幸, 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加强培训教育、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企业要建立安全环保长效机制, HSE体系管理是关键, HSE培训是重点。通过HSE教育培训, 提高员工行为安全能力、安全技术保障能力、生产作业全过程控制能力和应急救援快速反应能力, 来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要实现此项目标要实现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型;从书本培训向现场模拟培训的转型;从专业管理知识向专业技术知识的转型。因此, 有重点地加大对培训机构的扶持和投入力度, 使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与燃气行业的跨跃式发展相适应。同时, 燃气企业自身也要摸索行之有效的基层培训教育模式。

2.4 推行HSE体系建设, 重在强化体系执行。

一是要建立HSE组织机构, 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及权限, 使各部门间职责无交叉、无重叠, 保证HSE体系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二是要制定合理的HSE工作目标, 用战略目标指明HSE方面的总体发展方向, 用具体目标规定各级组织应完成的任务。目标要进行分解, 并且可测量、可跟踪;三是要建立有效的HSE激励机制, 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参与体系运行管理, 提高体系执行力, 采取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物质激励和民主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员工对HSE的热情和上进心;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 为员工搭建公平竞争、平等互利的发展平台, 关心员工的工作环境, 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上一篇:不稳定因素排查下一篇:非公企业职代会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