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共8篇)

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 篇1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城市文化的建设。在文章的前段是从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介绍城市的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关注点在于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观点和想法。

在谈论现代化的城市时城市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城市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的结晶。我们认识一个城市首先是从它的外观开始,但走到最后另我们最深刻的却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可以说城市文化才是这个城市的精髓。广义的城市文化指的是城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理解城市文化则认为它是城市群体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城市是文化的产物,但文化是由城市社会成员创造出来的。“只有当自然存在的物经过加工、改造、创造,作为社会的对象、化为人的对象的时候,我们才称之为文化现象”。所以文化与人息息相关。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文化,因为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是不同的。正是因为这多姿多彩的文化,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形态各异的城市形象。我们不妨从城市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了解城市的文化。

一、城市的物质文化

城市的物质文化就是城市的外表,是我们可以用眼睛等感官去感受到的文化。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通讯设施、公共住宅、水源及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市场上流通的各色商品以及行道树、草地、花卉等人工自然环境。我们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分不开的。其实这些物质也正是这个城市精神文化的外在形式。我们多少可以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上看出这个人的某些精神特质。城市也一样。城市的物质文化就好比人的外衣,我们了解了这个城市的外貌,也就多少可以体会到这个城市的精神。城市的建筑风格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历史遗迹可以反映出这个城市的传统风格;城市的环境建设则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风貌。我们看外国的建筑时会说这个建筑充满了异国风情,其实最根本的是我们的文化不同。北京的四合院可以说是北京的代表,它不同于欧洲的哥特式建筑。这两者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形态的不同,但我们知道:这儿是北京,所以四合院的存在是合理的;同样,那儿是欧洲,哥特式风格曾经是主流。其实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城市文化的地域性造成的。

二、城市的精神文化

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或深层结构,它是狭义的城市文化。从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上可以看出这个城市发展的潜力。我们看一个人时,肤浅的只是去观察他的外表。其实我们更需要看重的是这个人的内涵。城市的精神文化就是这个城市的内涵。一个有内涵的城市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城市。

我们认为发达的城市是具有先进思想观念,开放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风尚和融洽的人际氛围的城市。一个城市物质上可以暂时不发达,但这个城市的精神文化不能缺失。一般而言,具有积极、进取、开放、乐观、健康的文化观念的城市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所以,如果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总的来说,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人们认识一个城市就得先认识这个城市的文化。它也是一个城市的特色,喜欢一个城市其实也就是喜欢这个城市的文化。同时它还是一个城市的精髓,融入这个城市就要融入它的城市文化。当你有机会去重新认识这个你熟悉或不熟悉的城市时,你会记住它的高楼和小巷,它当中的风土人情等这些让你映像深刻的,其实让人们映像深刻的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城市文化建设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

要努力的发展文化建设。因为城市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社会需要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但城市的文化建设才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城市文化建设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又不断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境界,使人们不断的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文化建设包括社会成员素质的培养,城市形象的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还有就是城市群众文化的建设。这当中社会成员素质的培养是最根本的。社会成员是一个城市的主体,城市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每一个人的素质提高了这个城市的整体素质也必将提高。但事实是单纯的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其实是离不开后三者的协助的。也就是说城市文化建设的这几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城市文化的建设是与经济发展平行的,不可忽略的。它不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是城市建设使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城市就是单纯的为了发展经济而粗糙的发展了城市的文化。这时发展城市文化就被当成了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这本身就是是错误的观念。比如好多城市出现了举办某某节的不好的风气,龙虾节杨树节等等。可以说这是树立城市形象的手段,是城市形象建设的一部分,它可以作为这些城市的名片。但这些城市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建设城市文化,而是为了招商引资,是为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任然会看到市民的文化缺失,精神缺失等现象。一边是风风火火的节日活动,一边却是精神缺乏的看客。这样的城市文化建设显然是不能真正提高城市文化的。

与之相通的还有城市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有重视文化产业的建设而忽视其他文化建设的倾向。文化产业的建设诚然很重要,它不仅对城市的文化建设有贡献还对这个城市的经济有一定的支持。它的发展不仅能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还能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一种“乘数效应”但单纯的只重视文化产业的建设也就像前文提到的一样,根本目的是为了经济的发展。不夸张的说只是顺便协助了一下文化的建设。有的城市文化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不能够形成产业化就被忽视了,这是错误的文化建设。所有的城市文化都是这个城市的缩影,区分开产业和非产业化,所有的城市文化都应当得到平等的对待。

川菜馆是一种文化,麦当劳也是一种文化。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是城市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城市中不可缺少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不能忽视对文物古迹等历史遗产的发掘和利用。现代化是城市发达的标志,而历史文化资源则是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文化地位。文化从来都是多元化的,单一的文化只能说是残缺的文化。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是以推到历史文化为基础的,而是和历史文化共同发展起来的。北京的科技大楼不可能是在四合院的地基上建造起来的,当你的MP3里播放着欧美歌曲时在大街上仍旧可以听到京剧的唱段。这其实正是多元文化下城市的缩影。在城市文化的发展中不必存在一味的“西化论”或者是一味的“传统论”。中国传统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石,而西方近现代的文化则是作为激发现代活力的异体文化。牢牢把握住根基,发展出现代化、多样化的城市文化才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前文提到过,城市中的社会成员才是城市的主体。所以城市文化的建设必然也少不了社会成员的努力。文化建设是由政府倡导并主要负责,但参与到其中的是每一个城市中的人。城市修建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后并不意味着就能提高城市的文化素养,古城南京拥有的历史文化并不就是因为它曾今是六朝故都。如果城市中举办了文化展览等文化活动,却发现参与到其中的人寥寥。那只能说这个城市的文化建设不够成功。政府在建设中是处在主导地位,政府推动文化建设,但社会成员的参与是关键。文化本身就是由社会成员创造的,这样的城市文化才是自然的城市文化。所以,城市应当广泛的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城市特色文化宣传来提高城市市民的综合文化素质。让每一个城市中的人对城市有强烈的认同感,在文化建设中出一份力。同时也要注重城市文化建设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这样城市的文化建设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向德平.《城市社会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 篇2

关键词:大学文化,社区文化,互相作用

美国学者奥森认为:“学校不应是游离于社区的文化孤岛, 它应主动与社区架设各种桥梁, 致力于解决社区的问题。”[1]社区是大学必须面对并深受影响的环境因素, 大学处于社区之中, 社区文化的普遍性、渗透性、共享性和生活性必然使大学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地域文化的印痕。同时, 大学文化在与外部环境交流的过程中, 因其“文化主体的创造性、文化指向的超前性、文化成果 (科学论著、艺术作品等) 的社会性、文化‘产品’ (即学生) 的回归性、能动性”等特质[2], 对社区文化具有引领、规范和提高的作用。二者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 对推动中国城市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社区文化:大学文化的营养基

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社会系统, 本文特指城市中的社区。关于社区文化, 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得出不同的结论。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 城市社区文化是在城市发展历史进程中, 城市中特定社会生活区域明显不同于其他人群集聚地的地域性群众文化, 使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表现出特色鲜明的价值取向、群体意识、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精神和物质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文化有着自己的特点, 它是历史与现实、地域性与民族性、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赏心与悦目的统一, 它必将带来巨大的文化效应和社会效益[3]。社区文化包括道德风貌、人文精神、社会心理、经济特征、民风民俗、杰出人物事迹、历史文明遗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方面内容。

大学相对稳定地处于一定的城市社区之中, 潜移默化地受着社区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社区文化信息通过多种渠道映射在大学文化之中, 使充满个性特点的大学文化折射出社区文化的共性。大学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和城市社区发展等培养专门人才的教学科研任务, 采用优秀社区文化作为大学文化教育的内容, 可以增强教育的生活魅力, 提高教育的效果。因此, 大学教学、科研应该而且必须包含社区文化的内容。社区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土壤和环境, 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 大学师生在社区文化特定的环境中, 对优秀社区文化自然而然地产生亲近感、认同感。大学文化只有从社区文化中汲取营养, 向社会文化靠近和融合, 才能更好地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

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社区文化在高校的发掘、整理、研究程度参差不齐, 有的甚至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大学的教学内容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欲积极引入社区文化的有利因素, 必须加大对社区文化的研究开发力度。这不仅能够发挥其陶冶、教育、培养、激发师生献身家乡现代化建设的奉献精神, 而且能够继承和发扬地区优良文化传统, 开发和利用区域文化资源, 丰富和发展区域文化活动。大学文化的建设, 不仅要贯通古今、融汇中外, 而且要结合现代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 注重从社区文化的丰富源泉中吸取精华。在教学环境、校园景点、人物雕塑、文化设施、绿化美化等方面, 都要突出社区文化特征, 使大学文化给人以高尚美感和深刻的地域文化内涵。但是, 街道社区资金缺乏, 行政管理体制复杂, 文化建设人员不足, 文化基础设施简陋, 严重影响了大学和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二、大学文化:城市社区文化的引航塔

大学是一个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调整着存在方式的文化有机体[4]。现代大学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社会的知识工厂和思想库, 成为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器’, 由社会边缘的‘象牙塔’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5]。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大学所在社区已成为城市中最有魅力的区域。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群体的区域文化, 是大学的一种活动方式和存在方式, 是大学成员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 围绕大学教育教学活动共同创造和传承的办学理念、核心精神、语言习惯、制度体系、共同心理、行为方式和人文环境等文化形态的总和。

大学与所在社区是互为环境的, 大学文化的氛围及其内涵必然对社区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浸染。大学文化厚重的文化土壤、高品味的精神追求、严谨的治学风气和优雅的生活环境, 时刻引导、辐射、熏陶、规范着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 提高社区的文化品味、生活质量和居民的文明素养。大学文化已经成为城市社区精神文化的制高点, 现代大学“从其诞生以来, 聚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 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 以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大学具有与生俱来的、更为独有的、影响更为深远的引领文化的社会功能”[6]。如此一来, 大学往往成为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引领者和服务者。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缺乏合作和有效衔接, 缺少政府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 在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没有形成资金和人员互动的可行机制。更有甚者, 部分大学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意识中对社区以及社区文化有一种认识误区或偏见, 导致大学与社区的合作形式化, 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浅表化。因此, 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特别是美国在推动大学和社区的融合发展上的做法, “构建我国学校与社区教育良性互动的机制, 应该充分解决社区和学校融合的理念与体制障碍, 提高公共政策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拓展学校和社区联动发展的空间, 着力构建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人员参与机制, 推动区域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提升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7]。大学只有自觉地与社区展开文化交流, 才能真正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功能, 为社区文化的发展和改革服务。

三、大学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融合共建的现实路径

(一) 政策与法律

国家应把大学与社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作为高等教育评估的一项内容, 推动学校和社区的融合发展。国家教育部门和各级政府应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 鼓励大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提供宽松简洁的政策环境、全面有效的法律保护、稳定持久的资金支持, 甚至包括招生培训、就业创业、科学研究、社区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形成具体可行、互利互惠共享机制, 政府应该组织有社区和区内的企业、学校、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知名人士等组成的社区事业发展委员会, 或成立大学社区合作中心, 定期商讨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相关事业, 并通过教育经费、科研基金和服务奖励等杠杆, 提高大学参与社区发展的积极性, 改变现在大学与社区之间共建的制度性障碍。

(二) 资金与技术

学校和社区应建立通畅的资金与技术转化平台, 努力实现双赢。国家应通过行政经费划拨、社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等多种途径建立社区发展基金, 以第三方的形式加强和管理大学与社区的资金融合和技术转化, 建立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积极资助在大学与社区合作中成效显著的项目与单位, 以确保有效持续开展工作。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各类科研基金应该设立专项, 增加高校对基于社区的研究的支持, 大学老师可与社区一线工作者共同成立科研团队, 社区的大型建设项目招投标应先考虑区内大学的科研与建设的承载力, 目的是支持专业学院与社区组织的合作, 鼓励科研与社区实际发展建设相互结合并加快成果的转化。

(三) 教育与服务

大学教师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科技知识为社区管理者进行管理培训和先进科技文化知识普及, 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文化建设能力。大学和社区之间可以互派交流观察员, 互相体验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管理与发展策略。政府应鼓励发展社区教育和大学开办假期学校, 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高等教育应高度重视大学社区服务工作, 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区工作, 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考查教师的标准不要以发表书斋论文而定输赢, 通过休假、挂职等形式使教师全身心投入社区工作中, 开展具有实际意义的社会研究。

(四) 就业与实践

社区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和社会实践基地, 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发展和服务的平台,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也可以向社区居民招聘从事餐饮、保安、保洁和绿化等工作人员, 开展失业、无业居民再就业培训工作, 建立区域内社区的互助机制。学校应致力于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合作, 应注意采买、基建和日常消费对振兴地区经济、就业的带动和刺激作用。

(五) 资源与环境

当前社区和社区文化的建设应加强对区内各种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很多资源沉睡在繁多的典籍或民间之中, 缺乏深入搜集、整理和研究, 区内大学师生应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地将社区文化研究成果推向社会。同时, 还应整合社区内的非正式资源, 以驻区单位的优势设施资源、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弥补社区资源的不足, 高校可以对社区成员开放学校文化资源等, 并利用特色专业优势, 为社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善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叶忠海.学校和社区的沟通——上海城市社区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1999, (3) .

[2]邵保章.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的辩证关系[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3) .

[3]鲍文云, 宋俊成.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6:177.

[4]刘晖.论大学文化的特征、嬗变与功能[J].高教探索, 2006, (3) .

[5]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3:2.

[6]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Z3) .

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 篇3

关键词:音乐文化 产业链 大庆

音乐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业,也是文化产业中的艺术产业,同时在城市文化产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音乐产业的发展及特性

音乐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包含许多的内容,比如有主音乐产业及外音乐产业等。主音乐产业主要指的是由音乐直接生成的产业链,而外音乐产业指的是间接围绕音乐形成的产业链。主音乐产业包括数字音乐产业、音乐唱片产业等,而外音乐产业包括音乐软件开发产业、音乐录音设备制造业等。另外,由于音乐产业有时也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形成混合型音乐产业,这时可以将其划分到广义的音乐文化产业上来,例如音乐广告、音乐电视、音乐传媒、音乐广播等。

音乐文化产业具有一些明显的特性:第一,知识性。只要是文化,其就一定具有相匹配的知识水平。音乐文化产业就具有较强的知识水平,并且含有丰富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灵感。一般围绕着音乐文化理念为重点,集信息技术、音乐文化、传媒技术、传播技术于一体的知识、创新、灵感的综合成果,所以其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第二,创新性。因为文化具有背景这个特性所以音乐文化产业一定是在特定的背景下进行完成的,但是这种文化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拷贝和粘贴,而是在人类现有的想象力和灵感的基础上又对其文化的创新和进一步提高,所以说音乐文化产业具有创新性。第三,融合性。音乐文化产业是由媒体、文化、技术、情感、思想等相互联系的产物,不单表达了浓厚的思想感情,还反映了一定的文化特性、政治思想、艺术内涵和社会背景,具有较强的融合性。第四,附加值。音乐文化产业的主要元素有知识、信息、技术、文化、媒体等,其具有一定的附加值。在音乐文化产业市场中,知识和媒体的附加值比一般的产业要高得多,因此,音乐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二、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现状

我国的音乐文化产业目前正处于全面成长阶段,在内在、情势、内容上都有了较高水平的立异和发展,与此同时,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对音乐文化产业市场的繁荣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也了解到了音乐,对音乐的人是随着成长不断加深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音乐的学习道路,音乐将逐步沦为人类一个重要的精神乐园,可以这么说,音乐已经在信息化的时代急剧暴涨。在现阶段的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人们常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开始重视起来。随着音乐文化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加大,由于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缺少创新元素,当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所提供的文化远远跟不上现有的市场。音乐市场往往容易受到传统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却忽视了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创新的元素,音乐文化市场慢慢开始产生滥俗现象。不过这也从而使得很多新的音乐作品出现,虽然并不是全部的作品都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多数音乐产业只注重对音乐产品的生产,却忽略了音乐市场的需求,呈现的只会是内容重复、缺乏特点、形式单调的音乐产品。所以在发展音乐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自主创新意识,不然呈现的文化市场只会是复制粘贴,没有新颖的特点。因此,首先我们要创设音乐文化品牌,利用创新这一点来增强音乐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中的竞争力。从品牌经营开始,打响第一枪,打造独特的音乐文化产业,着重创新这一点,做到与其他文化产业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绝不发生与其他文化产业的内容重复现象。其次,在自主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也不能忽视知识水平的提高,把创新性与知识性完美结合,迎合现阶段市场需求,对消费者的需求随时跟进,从而不断提高音乐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日益发展的文化产业,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牵动作用尤为明显,尤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建设的自发性也提出了强化性与整体性的要求,在音乐文化方面,我们就应该把音乐文化研究的重点放在产业研究上,或者说从产业角度去对音乐文化进行全方位细致研究。

我国目前的音乐文化市场还不能完全满足于市场需求,因为在人才的知识水平和数量上还远远不够满足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制度和教育培训机制。懂音乐、知识水平高,还了解市场经济的多元型人才匮乏。这无形中给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个阻碍。近年来,文化的产业版权保护问题也成为许多唱片公司所关心的问题。另外,由于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产品可以被免费下载使用,对音乐市场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由此可见有关音乐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应不断完善,音乐文化市场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管理。

三、大庆城市音乐产业化发展

如今我国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宽泛、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异的价值取向标准。大庆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型年轻城市,也在同样地面临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等众多方面。面对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环境,音乐文化产业作为企业文化与精神传统和工作作风的主要阵地,对于构建什么样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如何建设,如何秉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曾激励着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具体体现,具有历久弥新的力量。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体系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大庆音乐文化产业体系的宝贵财富与资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如今蓬勃发展的音乐文化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大庆精神不断地赋予音乐文化产业以新的生机与活力,而音乐文化产业更需要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净化与洗涤。

在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建设中,大庆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大庆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受城市人口、社会、政治、科学、经济等条件制约的集约型影响。其次,大庆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文化要素影响,具有自身的系统性、也有着其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再次,大庆城市音乐文化产业由不同的市民文化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城市音乐文化模型,促进了大庆音乐文化产业的多样性发展。大庆独特的音乐文化就应当以此为依托创建城市音乐文化的品牌,推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大庆城市音乐随着文化产业化的浪潮不断深入地发展,构建着大庆特色的城市音乐文化系统和城市音乐文化模式。大庆城市音乐产业化的发展在进入新世纪后,虽然受到一定的制约,但也在摸索中取得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大庆当地的学者们根据大庆城市音乐产业、艺术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对大庆传统音乐、民俗音乐、流行音乐、高雅音乐等音乐文化进行产业价值分析,从整体上构建出具有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因此大庆的音乐文化在价值链的衔接和传递中逐步实现着自身产业化的发展,在音乐产业给自身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在一步步科学的、客观地构建着独具大庆特色的音乐文化产业的模式。

但是与此同时,制约大庆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和“软肋”仍然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第一、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小,自我发展能力弱,有雄厚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音乐文化企业集团全市仅有两家;第二、文化品牌缺失,市场竞争力不足。在全国叫响,并具有一定影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寥寥无几,地域资源优势尚未被充分地转化与利用;第三、音乐文化市场发育度整体较低,居民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市民对音乐文化消费提不起劲头。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今天,音乐文化产业与新学科、新技术和新趋势已然联系得越来越紧。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创新思维,就难以生存,更很难成就一个能适应社会发展、并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音乐文化产业模式。

城市音乐文化对城市人文环境的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城市音乐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市民综合素质。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活动,能极大程度地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康乐观的人文理念对城市的稳定有着巨大的影响。城市的音乐文化在这里传达着和谐的意境,使人们在心灵上得到净化,精神上带来享受。另一方面,创造和睦安康的社会环境。音乐文化中的教化性和自由性是其他文化所不能比拟的,音乐以符号的形式,将特殊的感性形式表达出来,人们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对于审美个体来说具有极强的渗透力。生活在这种空间的人们能促进心境上的提升,更加会引导市民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升社会的和谐度。让城市音乐文化产业成为可以阐述大庆精神的载体,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将是大庆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的基本思路。

总之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整个文化产业和市场经济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现阶段我国的音乐文化产业正在飞速的发展,音乐文化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当前的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形势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还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大庆作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发源地,将这种精神融入了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建设体系,丰富了音乐文化产业的形式和内容,更拓展了发展途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的一些阻碍音乐文化市场前进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盲目的追求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应该把握城市文化发展方向,同时善于发现与总结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得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建国.音乐文化产业与执政效能[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2]于瑞恒传播媒介的演变与当代数字音乐产业[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3]郝胜宇.国内城市品牌研究综述[J]. 城市问题,2009(1).

[4]柳青.城市音乐的民族音乐学研究价值[J].湖南学院学报,2006(03):38-44.

[5]汪清.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现状评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6):35-38.

[6]张迎芬.我国音乐文化产业传统发展路径研究[J]. 人民论坛,2011(24).

[7]张慨.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2011(3):23-24.

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趋势论文 篇4

一、智慧城市建设

我们能够发现,智慧城市构建主要包含六种主要的内容,重点包含云计算数据核心和基础通信与终端以及运用系统,还有物联网和业务支持平台。

(一)云计算数据核心

云计算数据核心属于承载和智慧化的运用,组成多个支持功能的中心基本设施,一方面承载多种物联网和三网融合等一系列的数据,最主要的是承载用户行为数据,组成智慧化运用的重点能力。

(二)基础通信网络

基础通信网络包含宽带连接和承载,还有传输这些有限宽带网络。例如,4G蜂窝和通信网络,还有无线wifi全覆盖。

(三)终端

这里所说的终端包含电话和电视以及物联网等终端等。

(四)业务支持平台

支持多种智慧化运用的业务,包含订单和用户以及服务方面的管理,还有多种基础能力支持,例如,数据库和基础管理运用系统等等。

(五)物联网

物联网传送和聚集,还有信息收集和保存以及预处理这些系统。

(六)经典应用系统

经典应用系统重点包含多种应用系统,例如,管理和一卡通以及监控和三网融合这些应用,还有智能物流。对其进行简单的概括,可以将云计算数据核心当做重点,由物联网当作触角,由wifi和4g无线全覆盖和掼蛋通信当做快速信息路径,建设智慧城市区域。智慧城市当中基本设备的继承重点分成基本设备层和感知层以及网络层,还有平台层和实际运用层。将感应器放到电网和铁路以及桥梁和隧道,还有公路与供水等多种物体当中,同时被泛在连接,构成物联网物联网。利用感知层,把不一样环境下感应器汇聚到智慧城市信息处理构成架构,依靠公共通信网络,由数据行当作中心,经过多连接终端,完成泛在接入,面对服务端到端体系架构。

二、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在经营以及服务的过程中当中,存在几个重点要素,分别是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着经营方和服务提供方的角色,云计算个基本设备服务提供方和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方,保证智慧城市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一定要坚持上面这四个重点,云计算基本设备服务提供商家和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商家,可以思维一体,一起促进集中化和集约化以及规模化和创新型的智慧城市良好生态环境。

(一)政府

政府属于智慧城市带头机构,一定要拥有智慧城市建设和运用还有服务进程进行暗度管理以及改进和综合多想应用,构成城市整体有序发展的合力。

(二)经营方与服务方

我们可以知道,由于社会信息化运用不断深入发展,信息通信服务想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必须要对应用方面加以创新,使运营更加稳定,提升平台的开放程度和服务质量,做到资源上的共享,对于智慧城市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一定要拥有有力地智慧城市经营和服务方,实际上也是智慧城市的实施者,主要的工作就是带头实施,总体规划,确保运营的安全程度和服务质量,还有服务延伸和需要采集这些。

(三)云计算基本设备服务提供方

重点注重于投资规模化建设,改进运营和服务的质量,确保按照制度做事,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构建完善的安全信息以及监督管理方式。

(四)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者

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者必须要提供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还有共享性的云计算运用服务以及行业运用服务。

(五)多方面协同

政府方面一定要提高多种政策之间的衔接与协同,构成政策体系,智慧城市正常进行关系到多个行业,各个主管部门必要制定相应的行标和规定,不断加强其协同性。目前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的程度还不是很高,还要进一步提高信息之间的融合。

(六)技术人才

云计算行业这个行业正在不断快速的增长,这种快速的增长促使云计算工作在进行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相应的人才,人才不足将会限制云计算的发展,因此,未来我国应该培养更多云计算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七)安全模式与用户惯性

云计算安全方面的问题属于云计是商业发展当中核心的问题,因为云是对外不透明,其服务提供在业务方面并没有进行仔细的说明,怎样在内部IT支持中为业务系统提供安全可靠,数据分离这是对于云计算造成影响的核心因素,并且用户习惯还不是十分成熟,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分析与阐述,使我们了解到由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持续发展,人们居住环境和资源以及能源,还有城市运转这些问题慢慢暴露出来,以往基本设施以及城市管理方法根本没有办法合理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由物联网和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和与计算这些新的信息通讯技术当作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对应上面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且智慧城市拥有智慧政务和交通以及医疗和教育,还有环保这些根本功能。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智慧城市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顾成城.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空间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

[2]涂旭明.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实现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

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 篇5

作者:吴俊 王达 来源:《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长期以来,不和谐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导致城市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得不到解决,阻碍了城市的快速段展。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现代化要求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不和谐的表现

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所述的城市建设是指与建设行业相关的建造活动,包括旧城更新、新城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本文所述的城市管理仅涉及与城市建设相关的管理内容,包括城市文化、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化进程等。总的来说,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不和谐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冲突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建设是城市文化的一种直观表现,承载着城市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随着大规模旧城更新和新城开发的进行,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冲突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

——城市建设趋同化现象严重,缺乏个性。例如,许多城市都提出建立“国际大都市”,城市形象都模仿欧美发达国家-,开发区和大学城现象泛滥等。

——在旧城更新中未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地段和街区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市民特有的生活文化也随之消失。

2.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

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建设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许多城市为片面追求“绿化率”,盲目种植大量草皮和移植大树,破坏了原有自然生态的和谐。

——城市建筑物的高度和体量越来越大,“热岛效应”越来越严重,同时也产生了数量惊人的建筑垃圾。

——环境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城市垃圾无害化率不到20%,污水处理率不足40%。

3.城市建设与快速城市化的冲突

城市建设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但另一方面,快速城市化又制约了城市建设的发展,二者的背离主要表现为:

——过快的城市化导致许多城市规划滞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城中村”等问题的形成,这些问题已经阻碍了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快速城市化带来了大量违规、违法土地批租,城市建设呈粗放式发展。

——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逐造成了城市高强度开发,超过了城市资源的承载力,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最终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冲突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是一对矛盾,它们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分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是巩固建设成果,营造良好城市秩序,以及发挥城市功能的必要手段。其矛盾主要表现为:

——重建设轻管理,存在管理意识淡薄、资金投入短缺、移交过程中信息缺失严重等现象团。

——管理的落后导致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低,出现交通拥堵、垃圾无害化率低、水资源再生利用率低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二、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不和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和政治的因素,又有经济和文化的因素,但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是其主要原因。

1.城市规划决策和实施机制不完善

分析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发现,城市规划决策和实施中的失误是主要原因。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是集规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督于一身的主体,但它没有真正的决策权,政府领导是真正的规划决策者,这样的决策机制难免会出现失误和错误凹。而在规划实施中,当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发生冲突的时候,规划往往成为“牺牲品”。

2.城市生态管理手段不健全

在现行体制下,与城市生态有关的部门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决策中处于劣势地位,例如环境保护部门大多不能参加政府的决策会议。传统的环境管理体制用行政干预手段代替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导致许多环境保护法规未能得到贯彻实施。

3.缺乏有效的土地调控体制与机制

土地批租监管不严、调控失灵是造成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长期以来,城市土地管理部门拥有城市土地的经营权和管理权,而真正的土地经营权和管理权往往集中在政府领导手里,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观上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土地,于是出现了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而大量违规、违法供应土地的现象。另外,土地储备中心作为政府进行土地经营的一个主体,由于自身体制和资金的制约往往出现短期行为,难以起到“蓄水库”的调节作用。

4.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落后。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未能完全脱离计划经济的模式,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运营还处在高投入、低产出、服务差的模式之下。通过分析来看,缺乏市场竞争机制是其根本原因。

5.城市规划体系不完善

城市规划体系不完善导致政府宏观调控措施不到位,相关主体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无章可循,难免出现利益驱动下的破坏现象。

三、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的对策

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二者的和谐发展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二者发展的不平衡是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在对上述现象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建议城市政府采取如下对策。

1.健全城市规划决策的体制和机制

城市规划是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科学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能保证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的集约利用相协调。其总体思路是,把城市规划的编制决策权、实施决策权和监督决策权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避免决策权的集中化,为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保证。因此,建议保留现有的规划局,但只负责规划的实施,增设城市规划决策委员会和城市规划监督委员会,分别负责规划的编制和监督。决策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的成员要来自不同的群体,包括市民和政府各部门的代表,实行集体决策。另外,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应完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城乡融合规划等专业规划的编制,构建完整的、相互协调的城市规划体系。

2.完善土地经营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在土地规划、土地储备到土地出让这一过程中,既要有政府职能又要有市场职能,科学的土地调控机制能控制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并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其总体思路是,把土地储备中的市场职能和政府职能分开,市场职能由市场主体去完成,政府用土地供给计划等手段来调控土地市场,同时把过于集中的决策权转变为集体决策。因此,建议保留国土资源局,由其代表政府对土地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增设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使其作为土地资产管理的决策主体,对土地资产的经营规模、范围等进行宏观决策;改革土地储备机构,使其作为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派出单位,保持事业单位性质不变,职能上只负责编制土地储备计划和出让计划,履行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宏观指导和控制的职能。

3.稳定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资金来源

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由于其本身能产生收益,可以利用市场筹集建设和运营资金,而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需要政府给予支持rq。其总体思路是,建立城市建设专项基金,实现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良性循环。建议将城市土地的政府纯收益、城市建设维护税、公用事业费附加和市政设施配套费组成城市建设专项基金,并建立相应的使用制度,其根本目的是保证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管理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4.建立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建设与运营的市场化,而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则需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其总体思路是,通过改革,把国有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转变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政府只负责制定运营所要达到的标准,估算运营费用,通过市场化手段选择运营单位。因此,建议政府把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任务通过招、投标发包给市场主体,政府只负责对其进行监管,以摆脱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的高成本、低效率现象。

5.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信息管理平台

信息缺失是造成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落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为使项目决策者、建设者和运营者拥有特定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信息,建立一个集信息收集、储存、分析、传递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管理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化、现代化的手段,为城市基础设施建成后的运营提供充足的数据。

四、结论

综合以上对策,构建科学的体制与机制是实现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的关键。完善城市规划决策制度是构建整个体制与机制的龙头,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监督机制是关键,完善土地经营与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是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的基础。

来源:《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8年第2期

录入:胡雁霞 责编:钟欣

婚育文化与人口文化建设 篇6

**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自1998年开展以来,特别是200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全县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第二阶段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较前有了明显的增强,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初步形成,计划生育和生

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不断提高,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经济比较落后的偏僻乡村因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旧婚育观念。二是少数部门和乡镇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开展不平衡,少数乡镇没有按总体部署要求开展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三是对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力度不够,部门间整体联动效应不明显,对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推广普及不够,尚未形成大面积的先进效应。四是个别乡镇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投入不足,支持力度不够,有许多影响大、效果好的活动由于经费问题没有开展,难以形成更广泛的影响。

对此,我认为我县第三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要在积极参与全市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建设的同时,结合新建县作为离省城最近的农业大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农村组织开展好“婚育文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在县城长堎镇开展好“婚育新风、生育文明与创建婚育文化公园、文明社区同行”活动,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家村建设与建设婚育文化公园、文明社区为重要载体将现代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融入千家万户,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主动参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和风细雨”式向“春风化雨”式的重大转变,真正踏上和谐计生之路。具体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继续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人口理论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的人口计生基础知识知晓率。大力宣传以人为本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乡镇领导、村(居委会)主要负责人自觉做到人口计生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县委党校和各乡镇人口学校要开设人口理论培训,邀请上级人口计生工作专家就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党政领导和干部学习人口理论,继续加强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强化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使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的人口计生基础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二、大力创建新型生育文化基地活动,把新型婚育观念融入千家万户。一是认真开展婚育新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全力打造“一街十乡百村(小区)”新型生育文化示范基地,推进生育观念文明、生育服务文明和生育制度文明建设。在县城主干道解放路建设一条婚育新风示范街;每个乡镇在集贸市场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社区以人口计划生育橱窗、标语牌、广告画和电子灯箱等形式设立一处婚育新风示范点;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宣传,每个行政村(居委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打造一个自然村(小区)作为新型生育文化基地,并按新型生育文化基地的要求认真地开展创建活动。二是在县城长堎镇开展“婚育新风、生育文明与创建文明县城同行”活动。结合文明县城创建与婚育文化公园建设以及创建社区文化阵地、人口学校、文明住宅小区等活动,广泛宣传婚、育、性等方面的道德规范,推进家庭和睦,邻里友善,勤劳致富,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三、扎实推进“关爱女孩行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和社会性别平等。大力宣传“男女平等、人世间男女平衡和谐,生男生女顺其自然、人为选择有害社会,以及女儿成才、女儿养老、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文化,不断增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要健全完善并落实有利于女孩和计划生育纯女户的社会经济政策和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宣传贯彻落实计生家庭“中考加分优惠政策、纯女户养老保险政策、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优惠政策、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关爱女孩’奖励助学和女孩成才奖励制度”等利益导向政策。依法严厉查处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依法查处制止非法抱(送)养和溺弃、拐卖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提高计生女孩户女孩和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进一步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和社会性别平等。

四、全面普及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科学知识,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小学校开设人口国情、基本国策和青春期知识、婚姻家庭道德教育课程,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校园”活动,开通青春期性健康心理咨询热线,组织“迈好青春门、走好成人路”等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育观和家庭道德观;根据不同时

期群众的不同情况和特点,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讲座,全面宣传普及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科学知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新婚期保健知识和婚前医学检查知识的宣传,提倡婚前医学检查,预防出生缺陷,减少残疾;加强孕产期、哺乳期保健知识宣传;加强中老年生殖保健和养生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针对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

印制分发每个家庭3份以上图文并茂的人口计生宣传材料和实物宣传品,力争“十一五”期末,群众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基础知识的接受率达到90%以上。

五、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生育文明。充分利用元旦、春节期间、“三八”妇女节、“五月计生宣传月”、“7•11世界人口日”、“10•28男性健康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重大节假日和计生纪念日,组织开展全民性的生殖健康和预防性病、艾滋病等社会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婚、育、性等方面的道德规范。结合开展生育文明先进乡(镇)、先进村(社区)、先进户等创建和评选活动,深入开展新型生育文化理论和实践研讨工作,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进一步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生育文明。

六、认真搞好独生子女教育和研究工作,进一步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紧紧抓住影响他们心理、生理、智力等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做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勤俭意识和爱心意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对独生子女教育的研究,指导家长掌握科学教育独生子女的方法。组织独生子女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树立远大理想,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七、全力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计生舆论环境和社会宣传氛围。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婚育新风进万家第三阶段活动的要求,继续强化县、乡、村三级计生服务站(所、室)和人口学校等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声讯等大众传媒优势,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认真实施计生宣传精品入户工程,组织制作发放一批反映婚育新风内容的文图声像宣传材料和实物宣传品;充分发掘我县人文资源,继续发动和组织有关人员创作更多更好、更有品味、更上档次、更高质量的宣传人口计生基本国策和婚育新风尚的新闻、文化、文艺、氛围宣传节目,开展婚育新风“三下乡”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计生舆论环境和社会宣传氛围。

八、加强组织领导和督查力度, 确保第三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取得实效。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已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知名品牌,正在向纵深发展,是一项面向全社会的宣传教育活动,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积极配合,切实履行各自工作职责。要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委文明办、县教体局、县卫生局、县人口计生委等相关部门具体组织协调,各乡镇党委、计生办具体组织实施。要切实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县每年要召开一次会议,总结推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和关爱女孩行动的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部署工作,确保第三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收到实效,真正推动我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 篇7

1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要理解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就必须了解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等相关概念。

1.1 实力的涵义

实力通常被看做是做事情或者控制别人的能力。而Robert A.Dahl等则将实力定义为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就可以让别人做一些事情,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他们将不会做那些事情[1]。约瑟夫·奈(Joseph S.Nye)将实力定义为具有某种能力或资源,并且这种能力或资源能够影响别人的行为,从而达到自己理想的结果;同时,奈将实力比如成爱,容易经历,却难以定义或度量,并将其视为达到目的或目标的一种能力[2]。Ray S.Cline认同实力是一种能力的基础上,认为这种控制能力常常与拥有特定的资源相联系,包括人口、领土、自然资源、经济规模、军事实力、政治稳定性等[3]。与传统实力相比,目前实力所包含的资源正在发生着改变,慢慢远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实力,逐渐从地理、人口和原材料转向技术、教育、经济增长等。

1.2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

软实力概念由约瑟夫·奈首先提出,在不同时期,他对软实力给出了不同的表述。1990年,约瑟夫·奈首次将综合国力划分两种,即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Soft power),硬实力由资源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四大因素构成,而软实力是让他人自愿按你的意图做事的力量,是一种吸引力,主要通过无形资源,如国际合作、文化、意识形态等获得[4]。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一文中,奈认为,软实力是在国际事务中,通过吸引力而不是强迫力达到理想结果的能力,它是通过说服别人遵循既定的准则从而产生理想的结果[2]。在《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书中,奈将软实力正式定义为:相对于国家、民族、边界、领土等“硬权力”而言的文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国民凝聚力和国际机制等,也就是指意图通过吸引力、感召力、同化力来影响、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等,从而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5]。1999年,奈对软实力概念予以重新定义: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吸引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获得理想的结果,它能够让其他人信服地跟随你或让他们遵循你所制定的行为标准或制度,按照你的设想行事。2002年,在《为何再不能单纯依赖军事力量》一文中,奈认为软实力就是“让别人也想要你所想要”的能力[6]。2004年,奈再次对软实力予以简要定义: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这种吸引力来自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在2006年发表的《软实力的再思考》一文中,奈将这一概念简单地定义为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改变他方的行为,从而使己方得偿所愿的能力[7]。很显然,奈所提出的软实力概念,是从国际政治理论角度出发,强调软实力是一种号召力、感染力,奈对于软实力的论述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明晰软实力的范畴。

国内学者对于软实力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认为:软实力是一国的内外政治动员能力,即对国内外硬实力的调动和使用能力[8]。这种看法不仅强调了软实力对外的维度,也包含了其对内的维度。

1.3 文化软实力

客观地看,在奈所构建的软实力国际政治理论中,“文化软实力”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概念定位,它只是软实力的一个构成要素。而“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概念而被正式提出来,却是在十七大报告中。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对于文化软实力给出了特定的解释,文化软实力即文化的凝摄自固力、竞争力、传创力和感召力的整合表达,它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者,都产生实实在在的改变性影响,所以,文化软实力是人在创造生存的过程中改变自己或他者的实在影响力。在有关实力与软实力概述的基础可以看出,“文化软实力”概念是从“文化影响力”、“文化感召力”、“文化竞争力”这些描述性语词中转化而来。“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软实力形态,在软实力要素构成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基石,它构成软实力的深层魅力[9]。

1.4 城市文化软实力

国内一些学者对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城市文化软实力进行了分析。王光明指出,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能画等号,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意识形态分量较重,而城市文化软实力则较为看重价值取向。就城市软实力构成而言,包括城市精神、城市形象、文化设施和机构、文化品牌等方面[10]。在具体实践中,深圳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归纳为: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价值创造力,以城市智慧和创意阶层为核心的文化创新力,以文化输出和传播能力为核心的城市文化辐射力,以聚民心集民意为核心的城市凝聚力,由城市品位、城市品牌、城市形象等要素所构成的城市影响力[11]。

综上所述,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在软实力概念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涵盖了城市文化和软实力两个概念的内容,但并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基于城市文化的基础上,整合相关资源,加强对于国内外硬实力的调动和使用能力,进而体现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辐射力。通过文化建设,加强城市文化的培育、提炼和发展,提升城市的品牌效应、集群效应、竞争效应和区域效应,进而体现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2 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

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上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1 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

2.1.1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软实力。

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支撑,在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发展科教文卫社会事业,才能提高市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1.2 增强经济硬实力离不开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反应了硬实力现状,并对硬实力的塑造具有能动作用,积极向上的软实力能够促进硬实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落后消极的软实力则阻碍了硬实力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软实力日益“硬化”,并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城市硬实力的同时,需要开展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成为文化大市,才有可能成为经济强市。

2.1.3 抢占竞争制高点离不开文化软实力。

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竟争力的城市,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竟争优势,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竟争力,并赢得竟争的制高点。文化一直是上海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所在,由于多种原因,上海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这需要上海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把比较优势转变成现实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产力。

2.2 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战略意义

2.2.1 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利于优化城市经济结构。

首先,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必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市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发展必然由工业型社会向服务性社会转变,这将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进而改变国民经济中各产业所占比重,优化经济结构。

其次,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能够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之间的竞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并最终决定城市竞争的成败。要成为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上海必须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城市,必须在具有强大的经济硬实力的同时,迅速增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只有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并分享到全球更多的潜在资源。

2.2.2 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知识经济、消费社会和科技创新三大变迁,使文化和经济高度融合,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并为经济增长发掘新的增长契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可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强劲支撑,在纽约和伦敦,文化产业形成了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行业,创造着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经济价值。作为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进一步与高科技结合,将会是未来最好的产业形态,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辐射力。

2.2.3 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能够提高城市发展质量。

优质、理想的城市发展,既需要通过可持续的经济力量建构起城市的理性部分和现实维度,也需要通过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和繁荣昌盛的文化创造出城市情感空间和城市想象空间。在厦门“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论坛上,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理事长陈立恒指出“文化产业是城市的资本,可以展示一座城市的竞争力”,文化力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作为一种软实力比任何产业都能创造出一座有质量、品味与品格的城市。文化建设能让上海的生态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够激发市民的潜能和对生活的热情,进而提高上海城市发展质量。

2.2.4 上海文化软实力建设能够扩大城市国际影响。

与有形的经济力量相比,无形的文化力量与城市国际影响力具有更高的相关度。文化是现代城市的灵魂,文化软实力能够超越时空、超越民族与国界,对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一个有国际影响的城市,往往富有充足的文化资源,拥有独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就是要为上海创造国际化的城市形象,提升上海的国际认知度,提高上海的国际亲和力和影响力。

3 上海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

城市文化软实力,就是通过城市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辐射力。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见图1),作为国际化都市的上海,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整合内外部资源,增强上海城市文化吸引力,强化上海文化凝聚力,展示上海城市的创造力,提升上海城市的辐射力。

3.1 构建上海品牌,增强上海城市文化吸引力

3.1.1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繁荣。

首先,加强标志性、功能性文化设施建设,形成一流文化设施格局。其次,加强基础性、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打造“一江·一湖·一路·多圈”的大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便利的服务场所,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最后,稳步推进对郊县文化建设投入,为城乡提供全面、均衡的公共文化服务,逐步消除城乡差距,确保城乡文化事业平衡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满足不同群众、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落实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3.1.2 加快产业体制改革,提升文化产业级能。

近年来,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并呈现出自己一些独特性[12]。加快文化产业体制的相应改革,进一步完善保障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提升文化产业级能。作为文化改革的排头兵,上海应该继续引领改革的潮流。例如,在文化资本方面,可以在开展试点改革,允许民营资本或者外资进入文化产业企业;在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3.1.3 发挥政府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构建服务型政府。

政府可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行政审批事项,从而精简行政审批过程,提高效率。其次,有效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构建行政审批与服务、政务公开、行政投诉为一体的政府行政服务机构,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多级行政服务体系,并使得各级行政机关信息公开化与透明化。最后,政府应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可以组织相应地活动,使得本地的文化产业企业之间,以及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为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3.1.4 加强国内外交流,打造上海国际城市形象。

与国际化的一些大都市相比,上海的文化软实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上海应该加强国内外交流,通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加快推进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如上海“合作组织”、“世博会”等,可以借机展示上海城市精神,并打造上海的城市形象,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并不断提升上海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3.2 打造文化产业的集群效应,强化上海文化凝聚力

打造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发挥产业集群效应,进而强化上海文化的凝聚力。首先,发挥文化产业的集群效应,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等软实力的构建,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形成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内部发展模式,降低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从而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其次,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文化产业跨区域的合作,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打造长三角效应,强化上海文化凝聚力。

3.3 培育上海文化的竞争效应,展示上海城市的创造力

3.3.1 落实大项目工程,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大对于文化产业的投入,实施大项目工程,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为主线,推动政府的国际文化管理体系、上海国际文化市场体系与国际文化市场主体培育机制的建设。遴选一批大型文化重点项目工程,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主线,大力推动政府管理体系、国际文化市场体系、国际文化市场主体成长机制建设,以期使文化项目建设、文化管理体系建设、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文化市场主体培育机制创建协同发展,并加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其次,大力发展生产文化产品的文化企业,通过发挥文化企业的主体作用来推动和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再次,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坚持不懈地狠抓文化精品建设,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狠抓文化精品建设,如社会科学著作精品、文学艺术精品、报刊精品、影视剧精品、歌曲精品、电视栏目精品等,进而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3.3.2 加强基础教育和科技创新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高科技产业,如动漫游戏产业,影视广告告、出版等媒体产业,这种产业既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又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辐射力。比如日本的动漫产品、美国的好莱坞电影、韩国的电视剧及音乐作品,争先恐后打入中国的消费市场,在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其在中国的影响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强化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上海应该加强科技创新力的同时,加快科技转化力,进而展示上海城市的创造力。

3.4 发挥上海在长三角的区域效应,提升上海城市的辐射力

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经济核心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作为重要的转口贸易港,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强大的物流支撑;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区域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展;并且市场化资源配置的不断完善,为周边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起着引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绝对数稳居首位。2005年上海实现生产总值91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47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588亿元,占长三角区域的比重分别为27%、23.9%和3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543亿元,出口总额907.4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3亿元,占长三角区域的比重分别为21.8%、33.6%、27.7%。凸显上海在长三角区域中的首位程度,打造长三角区域影响力,进而提升上海对相近城市和相近地区的影响和辐射能力。

在明晰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为例,本文分析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城市软实力所体现的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辐射力,从软实力作用机理出发,构建了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系统模型,并对于上海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出了具体的对策研究。

摘要:在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对城市文化软实力进行界定,从战略的高度论述上海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给出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系统模型,并从软实力作用机理出发给出相应对策建议,以增强上海城市文化吸引力、强化文化凝聚力、展示城市的创造力和提升城市的辐射力。

关键词:软实力,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

参考文献

[1]DAHL R A.Who Governs?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City[M].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2]NYE J S Jr.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J].PoliticalScience Quarterly,1990,105(2):177-192

[3]CLINE R S.World Power Assessment[M].Westview Press,1977

[4]NYE J S Jr.Soft power,Foreign policy[J].Twentieth Anniversa-ry,1990,80:153-171

[5]NYE J S Jr.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M].Basic Books,1990

[6]NYE J S Jr.Why military power is no longer enough[M].2002

[7]NYE J S Jr.Think Again:Soft Power[M].2006

[8]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一——软实力的概念[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6866/10062567.html

[9]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四——文化软实力[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6866/166896/10030398.html

[10]王光明.深圳文化竞争力为何全国第一[N].深圳商报,2007-12-27

[11]深圳文化软实力课题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提升深圳文化软实力[N].深圳特区报,2008-07-21

城市建设发展与未来研究对策 篇8

关键词:生态;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在极大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同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纷至沓来。反思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得失成败,探索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已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人类文化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态自然的追求和品质生活的向往也越来越高,生态城市建设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经济稳步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计划,更是一项利国利民、时间久远、意义重大的任务。

1城市建设概述

当前,我国面临着水土严重流失,森林植被锐减、水资源匮乏、水体、大气污染严重等现象,这些现象影响了城市化发展进程,也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生态城市化建设是本着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环境良好的规划,既减轻环境负担又给人们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此外,城市不仅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还要满足生理、精神生活需求,是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考虑环境与生态协调和谐发展,从而,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也必然成为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生态城市总体建设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建设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2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对策

2.1做好城市规划,明确城市定位

建设生态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贯彻生态优先的原则,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它既要体现生态经济的基本原则、经济社会与自然社会相辅相成又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文化的自然融合。因此,要对城市的各类建筑、公用设施、园林建设等作出整体综合的构思与设计,以满足城市功能多方面的需求,给城市定准位,提倡绿色城市的设计思路。树立城市生态新风尚,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生态城市。城市越是现代化越需要历史的支撑,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城市魅力的重要方面,大力提高城市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水平、科学决策,依据可行的财力状况,坚持实事求是,大力提高建筑物的传统个性和文化艺术品位,重视文化传承和倡导生态文明,实现协调发展。城市的主要交通道路、环保设施等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要充足且具有先进性。建设一批优美舒适的生态社区,创造健康的人居环境。建设用地的生态功能充分利用,营造城市园林防护体系,加快城市景观建设,为城市提供有效的“氧气库”和舒适健康的外部休憩空间。

2.2加强生态景观建设

生态景观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景观塑造、文化表现等功能也都是在生态环境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合理的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应该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反对脱离实际、毫无价值的单纯人造景观。其次,应该注重打造合理的乔灌草配置比例,倡导回归自然的植物种植设计,反对弱化生态功能,增加养护成本的设计,避免不必要的大色块以及不必要的植物修剪、雕塑、图案等。因地制宜的选择城市园林绿化所需的花卉、树木等,根据不同城市的文化特点遵循城市自身的文化背景,融入到城市园林绿化中去,让城市园林绿化朝着充满品味。

2.3突出文化、彰显特色

生态城市建设应该要先对该地域的整个空间环境背景有所了解,例如,社会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结构、社区地理分布特征、气候特征、地理特征、植物、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建筑装饰等元素,将这些元素融入到生态城市建设中,从而形成当地独特的景观特色。同时,地域文化融入生态城市建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宏观的定位,也有细节的构思,设计者应根据不同项目及其环境特点,选择适宜的表现方式,可以是直接的表达,也可以是含蓄的体现。从构图形式到细节的雕琢,都可以融入地域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从而体现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

2.4注重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对处理和协调城市建设开发与生态保护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来维持城市生态改革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建设要协调好社会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关系网,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的循环再生能力越强,各行业的共生关系越发达,则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就越协调。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保证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基础。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区分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分,确保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此外,在城市建设中要用超前的思维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形态、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只有控制好时间、空间、意识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

2.5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升级产业结构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内部结构,整合城市有利资源,结合本地区产业特点,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工业、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以集约发展提高资源有效利用,从源头上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构,加速发展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确立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加速提升城市的功能形象。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开发以低能耗、低排放为主的绿色、低碳经济,加快研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形成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氛围,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共赢的良好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问题日益凸显,民众的环保意识觉醒后,社会各项生产活动都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在保证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生态理念的角度进行城市建设,能实现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因此,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要坚持生态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按照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准则,强化政府责任、发展生态经济、加强科技创新、鼓励公众参与,才能真正推动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雷.淺析城市建筑发展与城市环境的关系[J].杭州科技,2003(05).

[2]管秉阳.生态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02).

[3]梁作臣.浅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科技,2010(02).

[4]宋聚伟.浅析城市规划与人居生存环境相结合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

上一篇:物流出纳一周工作总结下一篇:正能量党员读本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