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典型案例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学典型案例(精选8篇)

心理学典型案例 篇1

组长:曹雨琦

组员:张露

罗燕

莫凯丽

一·基本情况

姓名:张同学,性 格:寡言少语,性别:男,年龄:10岁,父母工作:务农,成绩:中下。

二、背景资料:

学生心理异常的类型有很多种,关键是我们老师一定要对症下药。但要切记无论我们教育哪类学生,都别忘了:教育像是涓涓细流,河中流淌的应是爱心、细心、恒心。

张同学在小学二年级时出于好奇偷了一块电子手表,受到父母的打骂,他认识到了错误并进行改正。在此事件后,张同学的父母仍揪住此事不放,一旦张同学稍有不对,就拿这件事来讽刺他,还在左邻右舍前令他难堪。因此,张同学害怕父母,在心里有些恨妈妈,但从不顶撞,因为张同学不想妈妈伤心。在家的言行举止都很小心翼翼,稍有不对就会遭到白眼和辱骂。于是,他很害怕回家。他还觉得在家里,父母并不爱他,他对这个家充满了厌倦,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中多余的一员。因此,他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家。张同学对家庭的害怕影响了他在学校的正常生活,在心理上有不可跨越的一道心理障碍。

三、案例分析

张同学由于被父母打骂而讨厌回家,这是从一般的眼光来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张同学所表现出来的厌家,害怕同学的谈论,必然是有其心理原因的。自卑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自卑心理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个人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父母的责骂与毒打、同学的嘲笑、社会舆论的评头品足、说长论短,都增加了张同学的心理压力,诱发自卑心理。张同学总以为处处矮人一截、是千古罪人。张同学父母不懂得如何尊重他的自尊,几年来,张同学的自尊屡受挫折,因此羞耻感和屈辱感不断加强,导致自我否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

四、辅导过程

为了帮助张同学面对现实,改变对自己所犯错误的看法,使他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同学们的尊重和理解,打消他的自卑心理、重建自信心,拓展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深度,重树健康、科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与张同学进行了长期的交流,取得了张同学的信任,并实施了以下辅导方案:

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共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解决的是张同学对“偷窃事件”的认知,建立他对我的信任感。这一步花了一个星期。在与张同学的交谈过程中,张同学大多数面带微笑的,但这个笑不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在说到家时,他就显得很失落、很无助,笑的也很牵强。我没有因为他曾偷过手表而瞧不起,贬低他。我给予了他赞赏的目光,感谢他对我的信任。于是,他哭了,因为他在我这里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在此后的日子里,我都主动和他打招呼,鼓励他与父母多沟通,减少误会。

第二阶段是处理张同学与父母的关系,这一问题在一月后得到解决。为帮助张同学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提高他的自信心,使他走出“千古罪人”的阴影,我到张同学的外婆家进行家访,了解到张同学在她们眼中是个活泼、开朗、懂事的孩子,而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了。外婆是张同学心中最可亲可敬的长辈。他爱外婆一家,很想去玩,而且只有在外婆家里,他才会感到自己是个快乐的孩子。可又怕妈妈会阻止他会骂他,内心非常痛苦和矛盾。为此,我找了张同学的外婆,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张同学的想法,并适当地给他以鼓励和支持。亲情的呼唤是无法替代的。在这几次家访中我也了解到张同学的父母确实如王同学所述,在张同学面前老是揭他的伤疤。事情都过去好几年了,作为张同学的父母却仍将此事时刻挂在嘴边。

我想要解决张同学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让他感到在父母的眼中他还是受父母疼爱的孩子。于是,我又去了张同学的家,这是一个非常淳朴的家。张同学的父母说他不爱玩,较深沉,老喜欢独自一人。言谈之中流露出一点失意。我与他们谈了张同学在家的感受,也谈了他的自卑心理以及他们平时责骂对他的伤害,还与他们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渴望受到尊重,极要面子。因此,对小孩的批评要有理有据,否则极容易自暴自弃或造成不健康的心理。张同学父母说他们不知道张同学有这些想法,有时在邻居面前也骂他,可能是因为是男孩不要紧,太不顾及他的感受。他们保证以后不再拿旧事来伤害张同学的自尊心。他们说他们是爱张同学的。这样,通过家访,得到了张同学父母的积极配合,使张同学又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第三阶段是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班级氛围,减轻张同学的心理压力,并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一步与前者同时进行。为了尽量排除张同学的自卑心理,我给他安排了一项工作,即每星期一、三的常规检查由他来任小组长,带领其他同学检查。张同学的学习成绩属于中下水平,关键是张同学的自我评价过低,因而在班中我开展了多次心理导向课,目的是让他能正视自己,接纳自己,六星期后我安排了“自我解剖——优缺点投向我”一课。当然这一课的设置必须考虑到张同学的性格以及实际承受能力。当我要求“谁愿意说说自己最烦恼的事?”时,张同学第一个举手,当着30位同学的面说出了曾犯的错。此时,整个教室沉默了,沉默之后同学们给张同学的勇气与坦诚以热烈的掌声。课后,他说:“老师,现在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原来是我想的太多了。”经过这次活动,张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科学,他已认识到自己是受同学们欢迎的。

五、反思:

升入了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他们感到自己长大了,渴望跟成人一样,不受太多的约束。这种成长的烦恼是他们从儿童期到少年期的正常心理反应。然而他们毕竟是孩子,不具备把握自己的能力,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差,常犯这样那样的错,与家长的矛盾大,因此会陷入苦恼、孤独和痛苦之中。针对这种情况后,我校以各班班主任为组织专门开设了“阳光心语室”,找这些渴望长大而常出“乱子”的孩子对话、沟通,引导。

就读我校四年级的学生黄晓梁同学,他是一名外地生,父母主要经营一家超市,他家距离学校约十公里路程,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他的父母每天给他三十元或五十元不等的零花钱,让他自己解决搭车和午餐问题,渐渐地这位同学就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把剩余的零花钱拿去上网或者指使其他同学替他跑腿,假如有同学不愿意,他就会放话说:“要是有谁敢不听我的话,我就拿钱请初中生过来揍你。”只要有同学说话稍微不中听,就要欠揍。

最近一次,黄晓梁同学与三个三年级女生在放学路上发生口角,黄召集三个人马教训那三个女生,其中有一个女生被踹重腰部,顿时疼得弯下腰,另一个则书包被扔到抽水沟里,还剩下的一个也不能幸免,头发被揪紧还掉了一撮。

针对这一案例,我们“阳光心语室”的人员立刻组织起来,与这些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们除了和学生面对面谈心外,还用写信、上网聊天、打电话等形式与孩子沟通。心育组的黄珍老师最受学生拥戴,她每天都收到多封学生信件,她怀着一颗高尚的爱心和无私的责任心一一认真写回信。在她的耐心帮助下,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关心、善待他人,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学会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学会以平常心看待发生在身边的人与事,解决了来自学生心中的烦恼和困惑,达到自我实现。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认识到:通过健康有益的沟通、对话等形式,可以帮助孩子解决来自学习、交友、生活、身体、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烦恼和痛苦。从中我们也意识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始终有一片圣洁的天空,那就是爱的天宇,爱他人,爱自己,爱是力量的源泉,爱是精神的支柱。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有“爱的话语”回荡,那将是快乐的、幸福的。只要以快乐的心情去学习,以负责的态度去思考,以坚强的毅力去挑战困难,以宽容的心态去接纳他人,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就会健康、幸福地成长,成功就属于自己。

心理学典型案例 篇2

方某, 女, 18岁, 商财班学生。

主诉:不想上学了, 不喜欢学校和同学, 每天心很烦, 不想说话, 情绪低落。

个人陈述:我家是农村的, 在没有到学校之前, 我特别兴奋, 心想可以到大城市上学了, 能见大世面了, 也能有大城市的同学了。可我来到学校后, 才发觉一切并不如我当初所想, 我们班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各一半, 城市的学生处处都显得比我们强, 她们说着标准的普通话, 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特别好, 人也灵活、会说话, 感觉老师也喜欢她们。而我, 普通话也不太标准, 说话常常夹着家乡口音, 常引的同学们发笑;上课不敢发言, 平时不敢和老师交流、聊天, 甚至不敢向老师问好, 能躲就躲;以前我们学校根本不重视体育, 上体育课的时候, 我又笨手笨脚的, 常常出丑;自己没有什么特长爱好, 在宿舍中, 大家有说有笑的, 我却插不上什么话, 觉得自己很没面子。现在, 我不愿意和家庭好的同学在一起, 害怕自己说话说不到点子上, 思维和见识都跟不上时尚, 害怕别人嘲笑自己老土, 本身自己的穿着、举止就显得很土气;班级活动也不愿意参加, 实在不行就跟在大家后面, 不引起人注意为好。我觉得什么都不如人, 但我又不甘心, 想通过学习来弥补, 以前自己的学习成绩还可以, 可现在看来光学习好有什么用, 其他方面不如别人, 一样让人瞧不起, 况且现在根本学不进去, 注意力也不能集中。所以我不想上了, 心里很烦。

心理测验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验结果:

2 评估与诊断

该求助者智力水平属于中等;个性比较内向、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人际关系敏感, 情绪不稳定, 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水平, 存在中度的心理问题。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主要问题是由于认知的不合理和适应性不良而导致的自卑心理。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2.1 人际关系紧张

2.2 有较重焦虑情绪和中等程度的抑郁症状

2.3 对环境适应不良

2.4 有自卑心理

3 案例分析

根据对资料的收集, 这位学生的主要问题是自卑心理引起的人际关系紧张。由于从农村到城市, 各个方面变化很大, 离开了熟悉的朋友, 到了陌生环境, 心里就失去了很大的支持系统, 加上各个方面的不适应, 要面对自己的独立问题, 学习上的压力, 生活中琐碎事情的不如意, 包括从说话、穿着、行为习惯、自信心等方面自我感觉都不如别人, 不切实际地夸大自己的弱点, 引起对自我评价降低, 在和同学的交往中缺乏主动性, 往往采取被动的态度, 退避三舍, 加上性格内向, 有不习惯、不舒服的感觉, 闷在心里, 不善于表达自己, 不会正确地表达情绪, 更缺乏主动和人沟通的勇气, 心里渴望能融入同学们当中, 但又爱面子, 怕当众出丑, 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心的尖锐矛盾冲突, 导致了心理失衡, 加之自我意识和认知的不合理, 引起负性情绪体验较多, 而这一系列的不良情绪反应模式, 都是在其成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 不断习得和形成的。

4 辅导方法

鉴于以上分析, 该学生无论是情绪的变化, 还是行为的异常, 都同样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而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 反过来又会加剧认知和个性的偏离, 因此在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上采取认知情绪治疗和行为主义治疗。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 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另外, 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 还有她现在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 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行为主义治疗理论认为, 所有的行为 (包括正常、健康的行为与异常、变态的行为) 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且经由强化而巩固。所以对自卑心理造成的退缩性行为可以进行再训练, 使个体做出新的适应的行为反应, 这一新行为的适应反应, 若能带给当事人满足的后果, 则该行为在未来继续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并且保持下来。

依据以上行为主义治疗理论, 采取的咨询方案是:

4.1 改变自己, 建立新的行为阶段

4.1.1 先学着和老师打招呼。让其在下周时间 (周一-周五) 每天碰到老师, 目光先注视老师, 待老师走到眼前向老师问好, 看老师反应。

目的有二:一是练习主动行为, 二是改变老师只是喜欢城市学生的不合理看法。

4.1.2 一周之内找班主任聊天两次。

4.1.3 真诚相待宿舍同学, 真情表达自己情感。

同学之间的交往, 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够建立起来, 就好比温室中的花朵, 需要用“真诚”之水用心浇灌、呵护。要在学习上相互切磋, 生活上相互帮助, 日久才有心灵的沟通, 这都需要用真诚去维系。

4.2 心理帮助阶段

4.2.1 反馈作业, 交流完成过程中的体会。

4.2.2 鼓励其积极的变化, 表达咨询师的感受。

4.2.3 促进学生的领悟。

4.2.4 布置咨询作业:帮助同学做好班级卫生工作并协助班主任做好卫生检查工作;每周为班级做三次力所能及的事。

4.3 巩固自信, 促进自我觉察

4.3.1 交流在班级做事的感受。

4.3.2 反馈老师和同学对其变化的评价, 感受自己新的支持系统的建立。

4.3.3 肯定自己, 巩固自信, 促进自我觉察。

4.3.4 继续发挥自己的潜力:学校经常有服务和接待的实践工作, 安排其参加, 感受自己的变化, 增强自信心。

5 阶段咨询效果评估

5.1 学生本人评述

“感觉自己和原来判若两人, 以前天天不高兴, 不知道怎样才能和同学相处好, 以至于都不想上学了;现在每天很愉快, 和同学关系都很好, 老师和学校也很器重自己, 感觉自己很有价值, 也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了, 而且老师经常让城市的同学向我学习, 很自豪”。

5.2 班主任评价

通过几次咨询和后续的安排, 加上班主任配合及自己的积极努力, 这个孩子变化真的很大, 以前的自卑没有了, 现在是一个积极上进, 自信心很强的学生, 在班里很有威信, 并且带动了我们班其它农村孩子也都积极上进, 班里的很多事物都管理的特别好, 成了班主任的好帮手。

5.3 家长的评价

“感觉孩子变化很大, 以前经常打电话说想回家, 心情也不好;现在性格变开朗了, 经常操心班级和同学的事情, 也常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和实践工作, 再也不想回来了, 还说以后要到南方工作, 挣大钱, 孝顺我们”。

5.4 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 咨询已达到预期目标:逐渐消除了求助者的自卑心理, 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不合理的认知, 改善其不良情绪及行为, 改善了人际关系, 同时也完善了求助者的个性, 形成了自尊、自爱、自强的人生态度, 建立了自信, 挖掘了潜能, 很好的完成了求学过程中的自我成长, 咨询过程较完整, 有条理。

典型乘车恐怖症的心理治疗案例 篇3

分析诊断:陈某是一个有16年驾车经验的司机,却害怕开车直至发展到不敢坐车,让一般人难以理解,也为此受到同事的嘲笑。自己明知那些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但却无法控制,整天烦恼不已。陈某是以害怕乘车并伴有预期焦虑和回避行为作为特征的一种恐怖障碍,符合“恐怖症”的诊断,具体来说就是“乘车恐怖症”。恐怖症状的共同特征是:

1.某种客体或情境常引起强烈的恐惧;2.恐惧时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慌、呼吸急促、头晕、出汗等;3.对恐惧的客体和情境极力回避;4.自己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没有必要的,但不能控制;5.在预计可能会遇到的恐惧客体或情景时便感到紧张不安,称为预期焦虑。我们发现陈某的症状均符合以上五个特征,是一个较典型的“乘车恐怖症”。

病因探讨:关于“恐怖症”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但大部分学者认为恐怖与患者过去的某一特定经历有关,对这一特定经历的条件反射可能是诱发恐怖的病理机制。心理医生采用自由联想法诱导陈某回忆自己是否有乘车恐怖的经历,陈某某经过努力回忆,想起了儿童时的一些往事:4岁时曾与邻居家的小华哥哥一起趁大人不注意,在一辆还没熄火的拖拉机上胡乱捣鼓,结果车被启动了,陈某很幸运地从车上跳了下来,没有受伤。但小华哥哥却跟车一起掉进了一个大坑中,并造成了左手和右腿残废。本来陈某早已忘了这件事,而且他还是一个资深的司机,但就在开车16年后的那段时间的一天,陈某无意中再次遇到了小华,看到残废的小华,陈某某情绪异常紧张,便开始变得不敢开车甚至不敢坐车。

施治方案:陈某病情比较严重,需予以一般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

1.一般心理治疗:如心理教育,保证和支持疗法,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的预期焦虑,鼓励患者重新乘车;减少回避行为则需采用有针对性的认知行为疗法。

2.认知行为疗法:以暴露疗法为主,可选择现场暴露或默想暴露。方法包括:系统脱敏,想象冲击,持久暴露,参于模仿和强化学习等技术。

3.药物治疗:有些严重患者需采取药物辅动治疗,可予以苯二氮卓类(如阿普唑仑、氯硝安定),选择性五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江)等药物治疗。

心理学案例分析 篇4

一、案例分析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张某工作很忙,特地给3岁儿子买了一件玩具让他自己玩。张某忙完家务,给孩子准备洗澡水,叫儿子洗澡。连喊几遍,孩子说: “爸爸,我不洗澡,我没空。”爸爸给他讲道理,他却说: “不,我偏不。”张某生气了,一把抢过玩具,强行把孩子按人浴池。可是,趁张某拿浴皂的时候,孩子跑走了。张某气不过,抓住孩子狠揍了两下屁股,接着强行给他洗澡。孩子大哭大闹…… 分析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个案例说明了这个孩子什么年龄特点?(2)这个阶段的心理特征是什么?(3)这位“爸爸”的做法对吗?这种做法对孩子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一、案例分析(答案)

分析这一案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2)①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②出现对成人反抗的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观,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3)不对,容易使孩子要么养成执拗性格,要么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性格。

二、案例分析

1.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她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的情节,一边演示活动的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理论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2.最近,空前的恐惧击碎了小李夫妇俩对孩子的甜蜜梦幻。孩子已将近3岁了,自从5个月时左眼眶磕伤被包扎后,就发现孩子表现不正常,但并没引起夫妇俩太多注意,可最近,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一下子感到事态的严重:他的左眼视力非常差,总是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物体,并在拿东西时,触摸目标特别困难,甚至不能判断自身位置……夫妇俩深感事态严重,询问街坊邻居,都说不出所以然,于是……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小孩可能患了什么眼疾?(2)导致小孩疾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一般来说,这种病产生还有哪些原因?(3)如何矫治,最佳年龄是什么?

二、案例分析(答案)

案例1.幼儿期,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幼儿是借助于颜色、形状、声音和动作来认识世界的。利用感知觉规律组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幼儿知觉为对象。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应当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仿、活动玩具(本例中教师利用了活动玩具“猫”和“鱼”)、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另外,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我们分出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所以,正如本案例中教师所做的那样,教师讲课的声调抑扬顿挫、语言绘声绘色。如果教师的讲课平铺直叙,很少变化,毫无停顿之处,幼儿听起来就不容易抓住重点。

再者,根据感觉的对比规律,微弱的声音可以提高视觉感受性,所以,这位教师在讲课的同时,伴以相关轻音乐的做法是适当的,这可使幼儿看得更清楚。

最后,这位教师实际上做到了言语和直观材料的结合。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视觉的效果大大提高,从而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材料。案例2.根据所给材料分析:(1)小孩可能患的眼疾是弱视。(2)婴幼儿期遮盖眼睛,致使外界光刺激不能到达眼内和大脑,导致视觉发育停顿而引起;先天遗传,高度远视、近视、散光或两眼曲光度不等,斜视。

(3)最佳期在3~5岁。将健康的一只眼遮盖住,强迫弱视眼注视物体(除正常活动外,让孩子多做一些如描绘图案、剪纸等精巧细致的活动,以促进弱视眼视力提高),如健康眼有下降情况,可将该眼的遮盖物拿开24~48小时,即会恢复。

三、案例分析

某幼儿园大班在室内组织语言教育活动,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时,外面出来一群别的班的孩子在玩耍,喧闹的声音马上把孩子们的注意吸引了过去,大家开始相互交谈,老师大声提醒保持安静,也没有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这时老师突然停了说话,孩子们安静了下来,继续听老师讲故事。试分析这次活动中幼儿教育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三、案例分析(答案要点)从幼儿注意发展的规律来论述。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幼儿的注意主要还是无意注意,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许多事物都能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成人对幼儿注意的组织常是通过言语指示来实现的,通过言语指示,可以提醒幼儿必须完成的动作、应注意的情况。老师突然停止说话,孩子们安静下来,继续听老师讲故事,这是老师通过言语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来控制幼儿的注意活动。

四、案例分析

幼儿在想像中常常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一成分,例如,画一个小孩放风筝,往往小孩的手给画得很长,甚至超出身体的长度。幼儿说话也喜欢夸张,例如: “我家的花开得可大了,像桌子一样大。”结合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一下幼儿想像夸张的原因。

四、案例分析(答案要点)幼儿想像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夸张。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认知水平的限制。例如:幼儿在画一个小孩放风筝时,由于记忆中的形象较贫乏,对事物的特征掌握不完全,只感知到其中某些突出的特点,即用手放风筝,因此手就画得很长。(2)情绪对想像的影响。自己喜欢的事物往往画得很大。(3)想像表现能力的局限。放风筝的小孩的手给画得很长,原因也可能是受表现力的局限使画面与事实不符。

五、案例分析

幼儿在想像中常常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一成分,例如,画一个小孩放风筝,往往小孩的手给画得很长,甚至超出身体的长度。幼儿说话也喜欢夸张,例如: “我家的花开得可大了,像桌子一样大。”结合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一下幼儿想像夸张的原因。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幼儿想像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夸张。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认知水平的限制。例如:幼儿在画一个小孩放风筝时,由于记忆中的形象较贫乏,对事物的特征掌握不完全,只感知到其中某些突出的特点,即用手放风筝,因此手就画得很长。(2)情绪对想像的影响。自己喜欢的事物往往画得很大。(3)想像表现能力的局限。放风筝的小孩的手给画得很长,原因也可能是受表现力的局限使画面与事实不符。

六、案例分析

有一名实习生在幼儿园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幼儿X X水平测验”,他设计了两个题目:I.设AB,BC,请小朋友说说A和C哪一个大?Ⅱ.小王同学比小李同学高,小李同学比小张同学高,请问小王和小张两位同学谁高?他选用“随机取样”方式在大班选用了题目I,在中班使用了题目Ⅱ。可出乎意料,他发现中班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高于大班。他满意地把这个新发现告诉老师,老师说他可能弄错了。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习生测验的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哪个方面?(2)老师为什么说他可能弄错了,请你给他指出来。

六、案例分析(答案要点)(1)该实习生测验的是幼儿思维的发展水平(或思维水平的比较、判断的发展水平)。

(2)实习生没有考虑到儿童的具体特点,如儿童对概念的掌握、思维的直观形象性、生活经验等因素对测验题目设置的影响。儿童对抽象的符号A、B、C较具体的人和事生疏,理解能力差,影响了比较、判断、推理能力的发挥。

七、案例分析

1.最近,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4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尽管母亲多方矫正,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请分析一下小华出现口吃的原因以及矫正儿童口吃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2.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心急如焚地来找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招呼她坐下,她急不可待地对医生说: “医生,我的孩子4岁半了,近来表现一反常态。前几天,有位同学来到我家,问他:“爸爸喜欢你还是妈妈喜欢你?”他说:“爸爸喜欢你”弄得这位尚未结婚的朋友(女)满脸尴尬。”

“昨天在公园玩滑梯,我让他回家,他却说„让我替小狗玩一次‟……唉!这孩子这么小就……真急死人啦!”

心理医生说: “不用急,不是小孩有问题,而是大人有问题,这是正常现象……” 这位年轻妈妈听后,顿时开朗了许多。根据上面的案例,回答下面问题:(1)年轻妈妈从紧张到开朗说明了什么?(2)材料中反映的情况说明了孩子的什么?(3)你认为医生应对这位妈妈说些什么?

七、案例分析

案例1.(答案要点)3~4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3~4岁的儿童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原因之二是出于模仿。儿童期是好模仿期,对他人口吃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是解除紧张。小华母亲采取取笑甚至打骂的方法是错误的。这不仅不能矫正口吃,反而会加剧儿童紧张心理,导致儿童不愿说话甚至形成孤僻等不良个性。案例2.对案例的分析如下:(答案要点)(1)听了生理医生的话,“年轻妈妈”从紧张到开朗说明:①幼儿期心理变化迅速;②心理学常识急需普及。

心理学案例分析 篇5

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3.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

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4.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5.在美国,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杀掉了鹿的天敌——狼。于是鹿的数量剧增。鹿由于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结果体态变得肥胖,植物因为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继而鹿由于缺少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无奈,人们只好又把狼请进来,鹿又恢复了蓬勃生机。小毛的妈妈经常为孩子着急:小毛迷上了游戏机,一次又一次,妈妈把小毛从游戏机房拽回来,可小毛挡不住游戏机的诱惑,总偷偷溜进游戏机房,急得没法子,小毛妈妈只得每天提前到校接小毛,回家看书做作业,双休日更是形影不离。

问题:请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评析上述案例。

7.学生小田,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个“不开窍”的孩子,一道应用题,老师课堂上讲过,家长又复习过,可做起来就是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常用字常会错,渐渐地学习提不起兴趣。

问题:试分析上述案例,并提出解决办法。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问题: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9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一般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划分为优等生,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划分为差生。家长一般喜欢让孩子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做朋友,不让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玩。

10.某初中班有两位同学,甲同学常常表现为:温柔、和顺,对事物观察敏锐,反应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缺少自信,课堂表现很守纪律。而乙同学则常表现为: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直率,粗心大意,坚持己见。

11.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建筑案例心理学分析论文 篇6

——设计方法运用分析

院系:城市设计学院

专业:建筑学

年级:09

姓名:陈信安

摘要:以苏州博物馆为例,对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从建筑形态、建筑平面布局、建筑尺度等方面阐述了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心理影响,从而创造合适的空间尺度,对建筑游览方向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引言: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该博物馆与传统苏州园林形影相伴,其设计考虑了新建筑与传统园林的关系,从整用现代的手法诠释了体造型到细部处理都与传统园林遥相呼应,古典园林的建筑特点。本文通过运用建筑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苏州博物馆的建筑特点及其影响。1

建筑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其领域不仅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而且与建筑学、园艺学、环境学等学科都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建筑心理学的研究核心是探讨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反映及改善 创造适于生存、生活和满足心理要求的建筑环境。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是丰富的,本文主要就视觉方面的理论及人对环境的感知理论来进行分析。

在环境心理学的视觉理论中,有接近律,相似律,方向连续律,求简律等定律。在建筑设计中,这些手法都常常被应用在设以建筑群体设计为例,我们经常通过采用相似形的方法,来计中,体现整体性和连续性,这里体现出相似率。同样的,在整体设计中,相似的形体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如立面设计中的形式区别,但通过形体的求简,总体还是趋向完整。闭合率,在单体变化中,一些体量过于大的形体,常常会被破坏掉 但分解后,在人们眼里,“还是可以被 看成”一个整体。

苏州博物馆中环境心理学原理的应用及心理影响 ·建筑形态

苏州博物馆一面临街,从街道相望,屋顶硬朗的线条勾勒出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第一时间勾起了与灰瓦白墙之间的联系。苏州博物馆外形最大的特点要数呈几何状错落堆叠的屋顶,体现了建筑师的创新的手法。很多简练的建筑语言符号不断重复出现,如屋顶和立面上出现的菱形,六边形窗洞,也让人好奇它与传统园林的关系。

这个疑惑一直到游览拙政园时才解开,六边形的开窗出现在临湖的建筑中,它像一个标记,为苏州博物馆深深烙印上传统的记号。这个记号不断重复,将两个不同时期的建筑联系在一起,唤醒了人们对传统的记忆。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入口的设计,用新材料和新结构诠释了传统的重檐屋是对传统建筑形式的重复。

·建筑平面布局

苏州博物馆整体呈对称性布局,整体游览流线清晰,呈环状,方便方向的识别。在大型建筑中,由于环境陌生,整体环境有相似性,简单的流线利于建筑的游览。

苏州博物馆有着入口,中部两个庭院。入口庭院宁静,较封闭,规整(见图2)。中部庭院融入了水景,山石,亭子,廊桥等元素,开阔自由,是苏州园林的缩影,也提取了传统园林中的精华。在一府之隔的拙政园里(见图3),多层次的景观的路线提供给人们丰富的视觉与心理体验:1)在不同的回廊上以新的角度欣赏同一个建筑,发现景观的不同侧面。2)体验置身其中与隔水相望同一建筑的不同体验。

与传统园林让人目不暇接的风景体会相比,苏州博物馆中这个简化的园林给人的感受更加直观,明确。在环境供给理论中,同即让使用者容易察觉,或者将样提出建筑师应呈现空间供给特性,察觉不到的供给特性特意表现出来。空间的供给特性是指空间的特质所能够提供的功能,提示给人们如何去使用这些空间。这里,简化的园林语言,让中庭景观的视觉中心更加突出,景物的层次更加明显,为游览者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园林体验。

中部庭院不仅是建筑核心,也是左右两个展示区的连接部分,在大量的展品观赏后,中部庭院提供了视觉休息。·建筑尺度

整体尺度: 苏州博物馆采用了一层地下室的构造方式,这样解决了层高对周边古园林建筑的揉合问题的同时也考虑了建筑的节能保温效应。细部尺度: 入口大厅尺度较大,体现了建筑高大与宽敞。屋顶结构自支撑,在平面上没有任何支撑结构,充分体现建筑空间的大尺度。建筑开窗的尺度也依照建筑总体的体量,形成大尺度的开窗,让建筑空间十分宽敞。博物馆建筑的层高一般较高,这里也不例外,参观部分以一层为主,局部二层。

建筑平面尺度也很合理。对于建筑空间的使用者来说,对空间尺度的需求取决于所进行的活动与活动者之间的关系。在展览建筑中,人与人之间多是陌生的,而观展的最佳位置是有限的,即在平面尺度上要偏大,留出游客之间舒适的交往距离。建筑屋顶采用璃坡屋顶,加上不同密度的木色格栅,整体感觉轻盈,进一步扩张了屋顶的尺度。

苏州博物馆中这个极简的庭院也给人带来了同样丰富的园提出知觉是一个有机整体林体验。在吉普森的环境供给理论中,的过程,人感知到的是环境中有意义的刺激模式,并不是一个个分开孤立的刺激。这个中部庭院提供了整体积极的刺激模式,把园林里的元素组合提炼并精心安排在这里,走在庭院的廊桥上,浏览着环绕庭院的建筑群体的不同侧面,步移景异;体会置身其中与游走其外的不同感受。在行走中,感受对景,衬景的不断变化(见图)。

营造出宽广的湖面,只在湖面边界处立一个小亭子,湖面上小尺度的廊桥与湖面形成对比,在心理上扩大了湖面的尺寸。在建筑尺度上,要考虑活动者对基本尺度的要求,以便获得满意的空间位置。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对比暗示等手法,创造出扩大了空间的尺度,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广阔的视觉上的错觉,建筑环境(见图)

·细部处理

入口大厅屋顶:入口屋顶设计令人眼前一亮。经过安静的入口庭院,大厅给人一种叹为观止的感觉。层次丰富的采光屋顶,轻盈地“悬浮”在空中,把参观者的视线集中在屋顶上。屋顶吸引了注意力,回过神来,透过玻璃窗又发现内部广阔的湖面,十分吸引人前去一看,却是可见而不可达。屋顶在入口处打造了建筑的特色,也确定了建筑群的空间特点,即透光天窗的坡屋顶。这个元素在所有的走廊空间中被不断地重复,或发生细微的变化,延续了空间的整体性,也起到一定引导作用,光廊即走廊,方便游客对空间的识别。引导游客走进起初设计好的游览路线。

开窗:开窗的形式大多源于传统苏州园林和民居。六边形的把室外的景物如画窗户恰到好处与周围建筑景观形成框景关系,卷般展示在人们眼前。这种开窗提高了景色的品质,框景之景巧也是对园林风景的提炼,让游客妙选取了景观的最佳观赏角度,更加容易发现与观赏。

心理学典型案例 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心理学》,应用

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通过教学活动, 一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培养和提高未来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 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 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掌握。传统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学生厌学现象较为普遍, 难以达到教学目的。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能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一、案例教学法简介

在国外, 案例教学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代。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回答式”教学法 (又称“产婆术”或“精神助产术”) , 就可视作案例教学的雏形。它环环相扣, 步步推进, 启发诱导、激发和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形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智慧。在国内,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以史为鉴”、“举一反三”等, 其实就是最早的案例教学。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因此我们认为, 所谓案例教学, 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 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 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 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案例教学在我国开始得以重视。现在师资通识类培训和专业类培训中、校本培训或教研活动中, 案例教学躬逢盛世。在心理学教学中, 案例教学风头正健。

二、案例教学法作用

(一) 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心理学课一直被认为枯燥、无味。一些观点、概念、理论比较抽象, 如果教师单纯地讲授, 学生会难以理解、难以接受。而案例教学法把学生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 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思考和评析, 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使抽象变为具体形象, 枯燥变为生动逼真,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达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目的。

(二) 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方法比结论更重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案例材料, 分析、思考、讨论,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通过案例教学, 教会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他们将来遇到类似的教育现象提供经验借鉴。案例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对案例素材的分析、讨论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一过程亦有助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养成。

(三) 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能否产生体验和感受。应用案例教学法时,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进而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价值观也会有所发展。

三、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 案例的选择。

1. 案例要鲜活。

选取贴近学习、生活的鲜活案例, 使学生感到很亲切, 易理解, 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课上爱不爱听, 听与不听, 全凭自主自愿。如果教师不能在最初几分钟内, 让学生处于爱听乐听的最佳心理状态, 那么很可能整堂课学生会“游离”在外。鲜活的案例能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或热点问题, 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学生感到真实可靠。这样的案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如笔者导入《注意》一节课时, 先让学生自己说出经典广告词, 如“要想皮肤好, 早晚用大宝”、“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脑白金”、“新飞广告做得好, 不如新飞冰箱好”。然后思考:经典的广告词伴着形式多样的广告画面, 为的是吸引人们什么?结果课堂气氛很热烈, 学生很积极, 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也很高, 唱好了一堂课的开场戏。

2. 案例要恰当、典型。

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案例选择的好坏决定着案例教学的成败。所以进行案例教学, 必须精选案例。在选择案例进行教学中, 应注重案例选择的恰当性、典型性。恰当选择案例, 切忌随心所欲。我们要带着特定的问题选择特定的案例, 难易程度要适中, 这样才能科学地说明问题, 让学生深刻理解内容。如在讲授注意外在表现时, 有一个是无关运动的停止。笔者选择好女秦罗敷的故事作为案例。《陌上桑》中写道:“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做观罗敷。”意为路上行人看见罗敷, 就放下担子抚摸髭须。少年看到了罗敷, 就脱下帽子整理发巾。耕田的人忘了犁耙, 锄地的人忘了锄头。回家都抱怨, 只顾着看罗敷了。“只顾着看”就是“只注意罗敷”了, 那么与罗敷无关的动作就都停止了, 这就是无关运动的停止。经过这样的案例教学, 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理解得更深刻, 易于知识的牢固掌握。

3. 案例要生动有趣

生动、有趣的案例能吸引学生, 让学生更好地分析案例, 进而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能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锻炼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在讲到“相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时, 笔者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年轻的小学低年级女教师, 穿了一件新的连衣裙, 匆匆进入教室, 急急忙忙开始讲课, 发现全班同学都在注视着自己。于是提问一个学生, 学生站起来不但没有回答, 反而反问到“老师您的连衣裙是怎样穿上的, 又是怎样脱下来的啊?”学生们听了哄堂大笑。之后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窘况?学生们讲到, 由于老师穿了一件新衣服, 没有提前在学生面前“亮亮相”, 这样相对新异的事物引起了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分组讨论时, 学生们还总结了教师的穿戴有什么样的要求, 教师换了新衣服新发型等, 应该怎样做?课堂有了新的生成, 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二) 案例教学在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运用案例教学法, 对教师的素质和劳动强度都有较高要求。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不易驾驭的教法, 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面临突发事件、突变情况能运用教育机智和心理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还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既要能深入学生的讨论之中, 又要充当好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的角色, 使讨论有序进行, 并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考、做出决定、勇于发言, 得到锻炼。教师要选择好的案例, 就要查阅大量的材料, 不断筛选。而编拟案例, 则要求教师的知识面更深更广, 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 时时充实、完善案例, 才能使案例教学法取得良好效果。

2. 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实施案例教学法的难度加大。

在大多数情况下, 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的方式, 希望得到现成的答案, 记下来, 顺利通过考试就行了。因此, 有些学生往往只对案例通俗、生动的情节感兴趣, 而对于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则敷衍了事, 没能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在作业和考试考查中, 往往难以决策, 或乱答一通, 不能自圆其说。面对这些学生, 教师需要更多引导、帮助, 提供更多人文关怀与鼓励。

3. 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的两种评析方法。

(1) 由理论到案例的评析。教师先讲授基本概念、理论、规则, 然后针对所讲内容适时地插入案例进行评析, 借助案例, 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理解消化前面所学的概念和理论。

(2) 由案例到理论的分析。先给出案例, 并通过案例, 提出相关的心理问题, 引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由教师或是学生归纳总结。学生积极性高, 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在案例讨论、评析过程中, 学生由于理解程度不同, 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教师应注意引导和鼓励。讨论结束后, 对于讨论所涉及的多种知识点, 以及讨论研究出来的解决方案, 教师应予以适当的点评。教师的点评应恰到好处, 既要注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勇于提出个人观点, 又要注意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思维。

4. 案例教学中注意时间分配。

教师要注意对用于自由讨论的时间资源的分配和控制, 合理分配案例介绍时间、问题提出时间、学生讨论时间、教师总结和点评时间, 安排好讨论问题的最佳顺序。

5. 案例教学与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由于案例教学存在一些诸如案例库源有限、质量欠缺, 以及对教师和学生有较高要求等种种缺陷与特征, 因此案例教学不能完全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 需要与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案例教学是未来教学改革方式的趋势, 在心理学的教学中也是大有可为。我们相信, 科学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法, 能使心理学的教学获得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舒尔慢主编.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李剑萍, 魏薇主编.教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 2002.

典型宣传应把握群众心理 篇8

关键词:典型宣传 群众 意义

一、把握典型的时代意义。先进典型一般都具有感人的事迹、高尚的行为、先进的经验。但是,其先进事迹和经验一定要有时代意义,反映时代精神,这是广大群众接受典型的基础。时代在发展,不同的时代塑造不同的英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典型。在五十年代,由于国家刚刚解放,人民从万恶的旧社会走出来,当塑造了在战争中涌现出的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形象时,人民不禁热泪盈眶;在我国工业、农业百废具兴时,七十年代,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录等人又影响了一代人,在和平时期,又涌现出了任长霞、牛玉儒等当代英雄。所以,笔者认为,只有适应当时时代的要求、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风貌的典型,才是群众乐意接受的。

从职工群众的心理出发,典型宣传就应立足于揭示先进典型所反映出的时代意义。考察和选择典型,要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中去审视,注意发现与时代步伐相一致的“闪光点”。描写典型,应将先进典型的事迹、行为、经验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概括,使典型具有普遍意义,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推广典型的经验,要充分考虑到职工群众的思想基础、觉悟程度、认识水平的差异,不同受众的不同期待。

二、把握典型的真实程度。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高尚行为、先进经验,在大多数人眼里毕竟不常见,因而显得有些“高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职工群众接受宣传信息的渠道和内容都大大增多,而其中很多信息并没有经过权威机构证实其真实性,事实也表明,在这些信息中的确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职工群众接受信息时的怀疑心理增强。另一方面,以前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时,存在少数任意拔高典型的现象,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不仅没有取得好的宣传效果,反而使职工群众形成了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定势。受这种心理支配,群众往往逆宣传者的主观意图而活动,带着反感和抵触情绪接受信息,对传播信息给以排斥或反对,从相反的方向得出自己的结论,宣传者的主观宣传越强,受众的逆反心理就越强。因此,当新典型呈现在群众面前时,群众首先关注的是典型的真实程度。

失真的典型不会有生命力。因此,应当下功夫解决典型真实性问题。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先进典型也是人,既然是人,他们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典型宣传既不能抹杀他们的感人事迹,也不能苛求典型人物的缺点。实事求是宣传典型,群众才觉得可信。二是总结典型的事迹和经验应当总结得“像、准、实”,应当克服那种一味地追求事例典型化、完美化的做法。三是抓典型不能急于求成。每个典型从雏形到成熟,都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拔苗助长的把戏一旦被群众识破,就会损坏党的形象。只有实事求是的宣传典型,群众才会觉得真实可信,从而才能学习典型的精神。

三、把握典型的平凡之处。从心理学角度看,典型所做出的成就与大多数群众都是不同的,但其成长过程中的艰辛和蕴含的道理则与受众有共同性,群众也能从中学到更多的道理和经验,从而产生心理认同感。大量事实表明,能够得到群众广泛认同并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典型的先进事迹,其成长过程中的平凡之处更容易吸引受众注目,并产生认同感。

“文革”中的一些典型报道,动辄“高大全”,忽略了典型的社会属性,群众只觉得其高大,但却觉得离自己太远,甚至产生怀疑。其实,伟大和平凡没有绝对的界线,伟大往往出于平凡。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必有德高于人、行高于人之处,但典型也是人,也有不足和缺点,不能要求他们超凡脱俗,一点毛病也没有。正因为缺点,典型才是鲜活的,才值得我们学习。

把握好典型的“平凡”,在于正确把握典型人物思想发展的复合逻辑的过程,承认伟大产生于平凡之中。调查表明,群众对典型人物事业与家庭、感情与理智之间的矛盾冲突,普遍有较深的印象,对于他们作为平凡人的真实生活有较强的认同感。然而,许多关于先进人物的报道把主人公写成不食人间烟火,只有社会理想的“单性人”。这种脱离实际的报道,只能引起群众的反感。

四、把握典型的亲和力。如果宣传的典型不具亲和力,就很难被群众真正接受。只有具有很强亲和力的典型,才能引导群众从内心深处向其学习。

直观感人的典型产生亲和力。作为受众来讲,他们在接受宣传信息时,总是首先被那些形象生动、亲和力强的先进典型所感染打动,从而达到心灵交流。在宣传典型过程中,一方面不能降低典型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要让典型充满“人情味”,使人感到可亲可近。典型生动感人之处,最重要的是典型的个性。因此,应充分展示先进典型的个性特征。在突出先进典型的特点和个性上,应做到材料丰满、感人、有血有肉,语言生动,努力提高文字宣传的可读性。在宣传形式和方法上,力求生动活泼给人以新鲜感。

上一篇:三八妇女节作文500字:致亲爱的妈妈下一篇:生产车间工具柜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