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4-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篇1

截至2016年,全国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超过300所。近年来,虽然人才市场对环境设计人才需求量很大,但在就业问题上,环境设计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从地方高校来看,为了满足地方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就需要突出地方特色,更好地支持地方发展建设。在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中引入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从培养专业基础能力、突出专业培养特点的角度重新思考熟知的环境设计专业,明确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以拥有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的环境设计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将会成为必然趋势。

一、目前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通过对地方环境设计一线用人需求的调查,设计企业需要的是真正拥有实践性设计能力的技术人才。实践性设计能力包括基础设计能力与满足甲方特殊需求的特色性设计能力。目前,地方高校培养的环境设计专业的部分毕业生仅仅能完成基础性环境设计,而不能完成特色性方案设计,这导致其进入工作单位后只能成为设计辅助人员,而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设计师。这凸显出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专业特色不突出地方高校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突出艺术理论基础和基础创意启发,缺乏民族文化设计意识培养。目前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偏重基础设计能力培养、忽视民族特色性设计能力的问题。由于环境设计是应用型、综合型学科,人才培养需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贴合当地的具体需求,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色设计能力的人才。

2.环境设计教学模式雷同目前,一些院校的环境专业课程结构设置雷同,缺乏自己的专业特色。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艺术性、工程技术性、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这要求教育者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打破固有的艺术类教育方式。环境设计类学科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素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尝试。在完成基本设计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导入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教学模块,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突出设计基础、融入民族文化,突出环境设计的教学特点,破除雷同的教学模式。

3.环境设计与民族文化设计之间缺乏衔接环境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联系,难以激发学生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设计创造力。环境设计是涉及建筑、规划、景观空间、室内空间设计的复合型专业,但现有的课程体系缺乏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学生掌握的是孤立、片面、零散的知识,没有突出的设计主题将这些知识贯穿起来。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未能形成特色鲜明的体系。

4.环境设计教学内容与地方人才需求脱节环境设计专业以往的教学模式相对死板,教学内容与地方实践性设计项目要求脱节,使其成为高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如果仅仅调整局部教学模式和方案,没有从具体的教学内容改革出发,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很难满足广西地区环境设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

为了满足地方性环境设计人才需求,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需要积极探索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的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有效保障教学质量。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通过民族文化设计教学理念研讨、民族特色内容挖掘、教学方式探索、项目引导、教学内容服务地方、本科与硕士培养体系衔接、课程评价主体转换等方面展开。

1.在环境设计教学上融合民族文化、地域特色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教学理念中融合民族文化设计的教学理念,引导师生拓宽视角,从更高的设计层面看待环境设计专业,从观念上打破以往课堂上仅关注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设计能力的弊端,而是将民族文化全面引入环境设计的整体教学,力求从过去强调课堂基础设计能力的教学,转变为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统一,引导学生在不同民族性、地域性特点的设计项目中,学习与了解项目文化背景和地方用人单位的针对性实际需求,并运用到环境设计教学。

2.在环境设计教学中修订与之对应的特色教学方案环境设计专业要调整和修订原有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在原有的教学课程中适当增加民族学、社会学等类型的教学课程,同时,在传统环境设计课程中增加融合性专业设计内容(如,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室内设计与广西传统民居室内装饰的关系、景观设计与特色城市风貌的关系等衔接内容),让环境设计教学内容层次分明,教学内容覆盖面更广阔。在具体的设计教学模块中,如园林设计、道路景观设计、小型空间设计等,以民族文化设计作为教学体系建立的核心,教学内容围绕如何将地域性、民族性文化特色与环境设计相融合来安排。教学方案的修订,从内容优化与结构优化两方面同时入手,让学生从单一基础能力人才向民族文化设计特色型人才转化。

3.采用科教协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课堂传授教学与民族文化设计类科研项目相结合地方高校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多与民族文化研究相关,横向设计项目亦是如此。环境设计教学采用科教协同教学模式,本身就有贴合地方文化特色或者民族特色的先天优势。在教学上,教师要突破以往单一课堂讲授教学方式的束缚,探究如何利用民族文化设计类科研项目为引导,指导学生参与地方实际项目的具体设计工作,通过具体项目的民族文化背景分析、讲解、分工、项目小组合作设计等步骤,理解民族文化设计在项目中的意义,主动适应地方设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效达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建设的目的。

4.课程教学形式上结合传带教学模式,民族文化设计理念贯穿教学过程环境设计教学本身具备模块化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一般采用教师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的方式,教师常选用虚拟课题,要求学生完成相应作业。课程虚拟课题设置会出现课题设计细节不够完善、项目设计场所环境背景信息不足、学生设计成果细节不够、完成度不高等问题。在学生学习方面,学生研究精神与学习兴致也有所不足,尤其是民族文化设计特点无法在设计中体现出来。目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设计指导。此时,可以将高年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引入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高年级学生选取毕业设计课题,依据其具有的民族文化特点,结合模块化课程,引导低年级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5.以民族文化设计教育为核心,增强本科教育与硕士教育培养体系的衔接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涉及内容极其丰富的专业,其包含环境规划、城市区域规划、建筑学、民俗学等内容。单纯四年的本科教育不足以涵盖所有的学习内容。在本科教育中,教师要以民族文化设计教育为核心,将其融入专业课题模块教学,为学生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提前指明研究与学习方向,做好特色体系培养的衔接工作。

6.以民族文化设计教育为引导,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新型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评价机制以民族文化设计为导向,将其作为课程评价标准与评价基础。课程成绩评定由原来单纯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评价为主体,结合传带型教学形式,教师与学生对设计成果共同完成评分,达到评分更客观、更公正的目的,从而提高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如,具体评分构成为:高年级学生作为项目组长评分占40%,小组公开答辩成绩占30%,教师评分占30%。

三、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意义

基于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其价值在于改变以往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仅关注本专业基础设计能力的培养、忽视民族文化设计能力教育、人才缺乏特点、专业缺乏特色等问题。在人才培养层面,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与地方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以往环境设计教学仅仅从基本设计能力的浅层入手,无民族文化设计思维的设计教育理念。建立民族文化设计特色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效果,突出地方院校专业特点,能够促进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体而言,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的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有利于环境设计专业适应当前地方环境设计企业的人才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和设计上加强民族文化与设计融合的设计探究意识;有利于明确学科特点和建立地方高校特色专业。推动教学内容与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的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改革,为高校服务地方提供了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向。

四、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在教学内容中,强调地域与民族文化特点,将民族文化设计理念贯穿教育内容体系的始终。运用融合民族文化设计的教育创新理论,探索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导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环境设计专业相关课程教学的效果,最终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为环境设计专业与地方建设融合发展、树立地方高校专业特色的目标做出积极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篇2

关键词: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 舞蹈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加, 尤其是综合能力强的舞蹈表演人才, 更是缺乏。在这种背景下, 高校舞蹈专业教育, 要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能够以培养舞蹈表演人才为基础进行教育改革, 已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

一、依据市场需要准确定位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社会, 更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 综合素养高的舞蹈表演人才, 因此此, 在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 就需要能确定培养具有一定表演能力的, 综合素养高的舞蹈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于高校而言, 舞蹈表演人才目标设置需要涉及到两方面内容。第一, 适应专业艺术院团的人才培养需要, 进行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强的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 提升学生的舞蹈专业表演水平。这里人才培养的数量不是很多。第二, 适应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培养面向基层表演的舞蹈人才, 这类人才需要具备行业应用能力, 以培养实用性基础舞蹈表演人才为基础进行人才目标的确定。舞蹈教育要通过科学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保障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

二、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舞蹈教育中, 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养, 就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舞蹈欣赏教学, 使学生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 对大脑形成有效刺激, 在作品欣赏过程中, 获得审美认识和体验的发展。现在的舞蹈作品, 多是通过多媒体手段, 创造出一种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一些高水平的舞蹈作品进行欣赏, 促进学生人只能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学生舞蹈想象能力, 领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另外, 在舞蹈教学中,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也离不开引导学生学习舞蹈专业知识, 引导学生相关理论知识, 通过理论知识教学, 使学生能够深刻领悟到优秀舞蹈作品舞蹈与音乐是如何完美结合在一起的, 如何进行舞蹈创造, 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更能触动观众心灵, 引导学生通过舞蹈理论知识地学习, 提升专业能力。

最后, 在舞蹈教学中, 也需要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灯光, 服饰、美术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都是舞蹈作品提升表现了的重要辅助因素, 要通过丰富学生的舞蹈学习的相关知识, 促进学生对舞蹈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使学生认识到灯光, 美术及服饰对于展示舞蹈作品的美, 对于突出作品主题表达, 突出作品形象塑造及气氛渲染方面的积极作用, 要通过多种途径, 提升学的综合舞蹈素养, 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加强舞蹈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必须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能够加强学生舞蹈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1.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要根据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安排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课时与时间。2.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举办一些舞蹈实践教学活动。比如, 举办一些教学与观摩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聘请舞蹈专家到校对学生进行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排练, 举办特色舞蹈汇演活动。学校也可以引导学生多观看一些知名舞蹈家的舞蹈表演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年举办几次舞蹈作品创编活动,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作品, 并进行演出, 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评点, 通过实践活动, 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 使学生能够积累实践经验。第三, 开展多元化的舞蹈实践教学模式。在舞蹈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在教学中, 可以把教师的示范引导教, 与学生的体验教学结合起来, 师生之间开展多种互动, 学生之间开展多种比赛,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舞蹈实践教学, 以吸引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另外, 在教学中, 也需要从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的角度出发, 能够在积极在教学中融入多种舞蹈元素, 比如, 可以把当前热门的拉丁舞引入到教学中去。拉丁舞可以提升大学生对异国舞蹈艺术的欣赏品味能力, 丰富学的艺术视野。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有计划地把引入拉丁舞教学, 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拉美文化的独特艺术气质, 主动参与到拉丁舞学习中去, 提升自身的舞蹈素养。

四、加强高校舞蹈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校舞蹈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舞蹈课程建设中, 学校要根据时代发展需要, 根据社会对舞蹈专业人才需求的需要, 积极进行课程建设, 删去一些落后的课程, 自己开发一些符合时代特点的精品课程, 这对于人才的有效培养具有极的意义。

舞蹈精品课程建设可以有效的优化高校舞蹈教学课程体系, 优化舞蹈教学内容, 实现内容的创新改革, 高校要重视舞蹈精品课程建设。在精品课程建设中, 学校要注意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能够积极研究舞蹈学科的前沿理论技能, 研究舞蹈学科的动态发展特点, 要能够科学地开发精品课程内容, 尽量搜集丰富的素材, 保障创编的教材具有时代性和特色性。在精品课程建设中, 学校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要多开发一些舞蹈教学课件, 并能够组织一支高水平的有名师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 有效利用网络手段, 丰富课程资源, 保障课程建设内容的高质量, 高标准。

总之, 时代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舞蹈表演人才, 高校要积极进行舞蹈教学创新改革, 能够制定合理的舞蹈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舞蹈教学人才培养的方向, 要能够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 突出实践教学, 设置精品课程, 使舞蹈人才培养模式更为科学化, 规范化, 保障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红星.大学舞蹈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教育探析[J].音乐时空, 2016 (1) .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篇3

摘  要:高等教育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教育思想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有之意和实现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对于推进中国现代化高等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史发展阶段的回顾,探讨了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存问题,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6-0139-02

高等教育改革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发展时期。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也对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具体部署。为更好得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刻不容缓。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历程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在 1949年至1956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人才培养为了适应当时工作岗位的需求,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只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最终造成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未能使受教育者起到全面发展的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在1956年至1976年期间就开始摸索新的发展方式,但是在这些时间中的高等教育发展并没有计划中的顺利,在经过反右斗争、教育大革命等等活动之后,高等教育遭到严重影响,因此发展脚步开始放慢。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已经成为了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起国家人才培养的重担。随着进入信息化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应向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

2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目前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符合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但是高等教育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探索。

2.1  培养模式相对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教育部门按照上级所制定的统一的教育模式和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基本上都是根据学校制定好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教学工作,学生无法在学习中发挥出自身的个性特色。

另一方面,我们的高等教育沿袭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给学生发扬个性的空间与环境。

2.2  大学制度和评价机制相对滞后

当前,大学在招生、学科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缺乏自主权,改革创新的空间有限,动力不足。基本上教师考核都是通过科研以及数量来判定,忽略了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同时还存在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空间和动力不足,创新理念、能力和方法欠缺;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和教学评价机制过于单一,过多依赖知识性考试;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多样化人才培养存在众多不利因素。

2.3  教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都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育方式与社会的发展脱离。传统的教育更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课堂外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着重强调学生宽口径、厚基础,显然更重视学生基础的培养。虽然很多大学的教学大纲纳入了很多相关基础课程,但从学生到老师对这些课程的重视度来看,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导致学生的三观树立出现偏差,对人生的定位也发生偏差,不懂如何去规划人生道路。

3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

3.1  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任务

培养全面型的人才是党的重要方针,把培养品德兼备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

当前高校的立德树人工作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需要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改善全方位育人工作;

②信息系统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淡漠等也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我们要寻找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立德树人当成是培养的方针,切实的提高高校教育的工作质量。

3.2  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突破口

良好的教育氛围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基础,因此各大高校必须要不断的完善教育体系,构建一个全面型的创业教育培训体系。把创新创业培训体系中高校作为主体,发挥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但是创新创业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因此需要学生接受这个观念才真正的成功,并且学生会敢于去实践才表明该体系建设是成功的。

3.3  协同育人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方式是吸引更多的社会人才,完善育人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因此,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推进系列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选择重点领域攻坚克难、有所突破,特别是针对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应当贯彻落实,实现高校与社会、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接轨,使得改革方式得到可持续发展,为高校、社会以及国家三个层面都提供较大帮助,切实的促进社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3.4  优化结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战略重点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全面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创造了全新的调整。

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变革,人才需求结构发展变化。因此,必须要把有特色的学科放在改革的重点位置,推动教育事业的有效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国家建设大批量的顶尖人才创建渠道。

4  结  语

总括而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从我国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出发,根据高校自身情况科学定位,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市场适应性,是高校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急需努力改进优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的,是需要结合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去改革与完善。因此,高等学校应该激发教育资源中各要素的积极性,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整体性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李治,杨杏芳.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进的“四阶段论”-兼及

“后素质教育阶段”的提出与开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131-132.

[2] 欧阳泓杰.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14.

[3] 别敦荣,张征.教育理念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201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篇4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立项项目中择优选择。

项目立项起始时间可从本项目实际研究的开始时间算起。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通常为一年,重点项目的研究周期可适当延长;教学改革项目可以按实际见效时间设计周期,通常为两年。

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至少应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研论文(增刊除外);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需要提交教学改革项目完成与绩效评价报告、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改论文(增刊除外)。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经验。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流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或基地。重点研究我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1-1.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1-2.我校人才培养社会评价研究(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情况)※1-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1-4.基于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某个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1-6.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7.中文专业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8.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1-9.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本类选题主要侧重于:第一,推进本校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创新,调整课程体系和结构,进一步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第二,以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依托我校的学科优势,努力促进我校优势专业的建设,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突出品牌和特色;第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设高水平、立体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并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更好的满足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需求。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2-1.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优化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2.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及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 2-3.学科基础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2-4.公共系列(如:大学英语系列、两课系列、公体课系列、公选课系列等)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5.精品开放课程、双语示范课程、自主学习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2-6.教材建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2-7.课程与教材一体化研究

2-8.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规范与应用研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本类选题侧重于以一门或数门课程为对象,以落实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作业以及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等进行改革,探索教学新方法,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方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3-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小组学习等教育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3-2.小班型、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3.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 3-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3-5.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3-6.基于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3-7.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3-8.大学生素质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3-9.高等学校图书文献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四、专业与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竞争力,为促进我校专业发展,本类选题可以重点关注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某学科新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以及专业建设保障机制的构建等相关问题。此外,本类选题不仅要关注某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还要服从学校整体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4-1.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4-2.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4-3.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4.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改革研究与实践 4-5.以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为导向的新设专业建设与研究 4-6.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程、课程内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科技活动以及知识竞赛等环节)是当前本科人才培养中需不断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类选题提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着重探索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途径,通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相关政策等途径,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5-1.实验教学内容(软件)、方法及手段、课程体系、教学评价和管理模式、体系等的改革与创新

※5-2.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5-3.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开放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 5-4.大学生课外竞赛专题改革与创新研究

※5-5.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质量保障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5-6.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5-7.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5-8.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的学分化管理问题研究

六、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教学规范的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落实具有系统的引导作用。本类选题应以管理科学和质量评估为基础,遵循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成才规律,以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创新性人才为核心,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开展学校内部的教学评估和教学评价、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从而有助于我校建立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和符合本校实际实际的质量监控体系,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6-1.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研究 6-2.高校资源建设与优化模式的研究 6-3.信息化教学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

6-4.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模式、措施、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6-5.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6-6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6-7.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6-8.学生评教体系改进研究

6-9.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七、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本类选题侧重于在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师资数量增加的因素,明确提升师资水平和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7-1.师德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

7-2.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 7-3.提高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7-4.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7-5.与学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教师培训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7-6.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奖励制度的设计与实践

八、其他

项目指南中尚未涉及,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其它选题也可以申请立项。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件 篇5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建设,为了加快专业建设步代,推进我校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形成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以适应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建设的核心,以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3、专业建设要全面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

4、专业建设采取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专业建设与高职特色相结合;专业建设与学校教学改革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学校重点支持与普遍加大投入相结合。通过重点建设,切实突出优势和特色专业。对个别专业重新进行调整,使其与学校的总体发展和布局相适应。

5、强化各系部在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二、组织机构

1、专业建设是一项探索性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加强领导,有效协调,学校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统筹该项工作,各系部设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实施。

2、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长和有关专家组成;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系部主任任组长,主管教学副主任任副组长,其成员由教研室主任、专业骨干教师4-6人组成。

3、党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职责:

(1)对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和专业建设近、中、远期目标规划,并分解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制定或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建设调整,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2)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抓落实,不断探索科学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

(3)对专业建设文件(档案)材料进行建档管理。

(4)组织专家对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4、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学校有关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实施专业建设的规划,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建设方案。

(3)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完善。

三、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方案

1、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优化专业结构和提高专业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专业建设。(2)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口,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核心,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保障,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3)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与党校整体专业建设与发展及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相结合。

(4)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坚持重点与普及相结合的原则,在学校专业整体现划、改造、发展的基础上有重点的建设。

2、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目标:

(1)在我校高职现有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列为我校重点发展专业。

(2)通过重点发展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我校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效益的竞争力。

3、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标准 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标准

重点发展专业是指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教学基础条件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专业。它应符合下列标准要求:

(1)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建设单位师资队伍满足教学要求,综合素质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

(2)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3)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4)学术水平较高,学生创新能力强,教学质量高;(5)专业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

4、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内容:

(1)能够提高专业水平的教改项目,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重点教材的建设和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的改革。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能纳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计划,最终能够达到校级以上精品课程标准。

重点教材的建设:能纳入校重点教材建设计划,最终能够取得校级以上优秀教材奖。

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取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2)引进高水平原版教材和自编学生参考学习材料;

(3)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或实验基地;(5)承担结合专业建设的科学和教学研究,组织高水平学术讲座;(6)课堂教学设备购置;(7)其他项目。

5、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的管理

(1)凡重点发展的专业,除正常的教学投入外,学校每年拨付一定经费,主要用于该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相关研究费用。

(2)重点发展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每年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如发现该专业建设与改革进展缓慢,学校将予以警告,或取消重点专业建设资格。

(3)被已确定为重点专业的专业,学校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中止项目建设。

四、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方案

1、标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原则:

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强化品牌意识、特色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不断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和新办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遴选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佳、发展潜力大、特色较为鲜明的优势专业重点加以培育和建设,逐步建成品牌和特色专业,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推动我校各项教学基本建设。

2、标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目标:

(1)在我校高职现有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在2007、2008、2009和2010年分别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与维护)专业、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较强示范性的专业。

(2)按照“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的要求,开展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示范性(品牌)专业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带动我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浅析高校国际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 篇6

摘 要: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对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对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要求。由于长期以来,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不高,论文通过分析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经济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双语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往来越来越为密切,在人才的选择上,对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目前,在高等院校,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必修课程之一。随着各国经济关系交往的频繁,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跟着日益提高。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对象是国济经济关系。它运用一般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国际货物、服务、资产等交易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其内容丰富,牵涉到的数量关系及数学模型占有相当比重。可见,国际经济学是门理论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依然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更不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经济类专业人才。因此,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国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有重要意义,对于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类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促进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其主要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高等数学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对逻辑推导、图示、公式、数学证明更不易于接受,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与经济涵义相联系,故然对理解其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更是难上加难。而高校中的大部分国际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依赖教材,过于注重基本理论、模型及数学方法的讲解,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使学生有学不会的.感觉,以致于出现厌学的情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学习这门课程到底有什么用处,对于用理论去分析国际经济问题更是无从入手。另外,许多高校对教师考核的目标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教学的科研成果。对于实践教学方面根本不属于考核范围。正是由于院系方面对实践教学方式的忽视,使授课教师也缺乏实践教学的动力和压力,最终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都隶属于应用经济学门类。随着国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于经济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国际贸易专业是涉外经济专业,不仅要求在国际经济方面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求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这就要求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经营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会经常与国外客户沟通联络,会经常使用英语专业术语。而如今,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国际贸易人才时,依然是“黑板加粉笔”,满堂灌的中式教学方式,忽略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三)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包括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是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的。美国大学就特别重视核心课程设置,比如康奈尔大学每年都要对课程设置(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与要求等)都要进行修改。目前,康奈尔大学经济系的新生入学以后,首先,要求必修三门课程,即“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等数学”。其后再修八门课程,这八门课程中,包括三门必修课程,即“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另外五门可由学生按学校规定的范围选择课程。可见,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对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案例教学不仅是实践教学内容,也可以说属于课程设置的内容,部分高校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不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就做不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缺乏兴趣。

(四)实践型教师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当前,从事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大部分老师中,虽说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导致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授课中,只讲本书中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忽略了这门涉外课程要求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和实践型的分析问题能力。再得,参加学术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有许多大学教师很少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使自己不能与其它高校教师或同行教学进行交流与学习,仅局限于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易于教学创新。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创新途径

(一)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以致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乐观。因此,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此,应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重视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使经济理论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师生互动,还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社会用人趋势。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阐释抽象的理论和知识的要点,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充分使用辅助教学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穿插一些现实经济中的案例和图片,不但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展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涉外经济课程,有着深厚的国际化背景。所以,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还要求掌握从事国际交流活动的专门技能,而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要求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要高。大多学校都是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来体现对英语的重视,但忽视了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英语专业术语。这就要求在教学期间,一方面通过开设像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相关专业英语课程,来强化学生的对英语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汉语教材为主英语为辅”的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说英语多使用英语,渐渐实现用英语回答问题及考虑问题,特别是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适应国际化人才市场需求。

(三)科学安排课程设置。国际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用比较通俗、直观的方法,讲述基本概念,介绍基本理论。因此,学习国际经济学要有扎实的西方经济学功底。另外,修好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学生要求具备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但是,自高校扩招以来,经济类专业的大多数学生,由于数学基础的薄弱,以至于学生对教学中讲到的经济学案例有兴趣,而对逻辑热推导、公式、数学证明难以接受。再者,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中国加入WTO对国际经贸人才的新要求,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所以,只有科学的安排高校学习课程,才能强化基础性理论课、外语类课、计算机运用和专业技能课,使学生有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国际经济学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在数学、英语等方面涵养,以适应国际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发展趋势。

(四)有效提高教师素质。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就是要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地位的提高,对经济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高校在培养经济类人才时,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当你给学生讲课时,可能不会使你学到太多新的东西,但是也许会帮助你整理近期的思维,或者促使你思考一些问题。但当你与经济学者对话,听著名经济学家做报告,和企业界人士聊天等时,都可以获得许多让你难以获得的信息,他们的话题总是带有不同的问题,这使你能够直接接触问题,而不是经由现象再到问题。通过学术交流,可以了解更多的经济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把双语教学有效地运用到国际经济学教学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可以用效提高学生的用英语进行国际经济学知识交流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全方位、高层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坤望.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第三版),,6.

[2]王巾英,崔新健.国际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5.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篇7

关键词:人文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

当前,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一个高度综合化的新时代, 高等教育在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文理融合的趋势正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来临不断发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高校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是历史赋予的一个时代性课题。

一、人文素质的主要内涵及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人文”一词, 最早见于我国古籍《易经》“关乎天文, 以察时变;关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人文就其知识基础来讲, 以文、史、哲等社会科学知识为主, 兼容自然科学中的人文知识, 是与自然科学文化相对应的一个范畴。“人文素质”也称文化素质, 是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的总和, 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文明礼仪、政治理论、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修养, 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1]。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养成人的内在的、综合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宗旨的大文化教育, 它在传授知识和发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 是学校在学科的环境与制度、教师与学生、教学与课程、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理性文化的渗透, 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尊重生活、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激励学生勇于追求真理, 注重品德修养, 引导其进行精神上的探索, 达到变知识为智慧、变教育为德性、变方法为能力的目的。

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就是注重人才的健全发展。首先, 在知识层面上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对哲学、文学、历史、法律、艺术等知识有基本的了解, 广博的知识结构必将内化成学生自身的智慧, 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意志品格得到提升, 从而实现客观地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进一步理解周围的世界;其次, 在修养层面上能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言行举止、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使之重塑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信仰和精神境界, 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为国家、为民族服务的事业心、责任感;再次, 在能力层面上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创造能力, 养成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能正确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种集知识、修养、能力“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的理想构建, 使学生获得立于身、立于家、立于国、立于天地之间的根本道理, 促使学生养成自强不息、刚毅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情操。

二、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突显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半个多世纪以来, 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缺失, 这是潜伏于高等教育中的深刻危机。新中国成立之初, 仿照前苏联教育模式将教育直接纳入了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经济建设上来, 形成了强烈的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奉行的智育至上、考试至上的“应试教育”, 也严重削弱了教育的人文属性, 导致教育人文内涵的流失,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重视人伦教化、道德养成的特点。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乃至21世纪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正引起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改实践的关注。长时间人文教育的缺失, 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面临严峻的挑战。清华学子刘海洋的伤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家爵丧失人性的疯狂之举, 都给我们敲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警钟。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扬叔子教授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四个方面的缺陷:过弱的文化陶冶, 使学生人文素质欠缺;过窄的专业教育, 使学生学术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够;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 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 使学生个性发展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们对物质宇宙的了解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而言, 都是过去的时代所不敢想象的。但技术的膨胀与人的精神家园的失落, 又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与重新认识科学和人文的教育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个目的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认为21世纪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作为中心, 教育不再是为了升学与谋生, 而是为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展示人的个性, 集中体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理念正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的全面提升。人文的作用就是通过教育提高素质, 促进人更加和谐、持续、全面地发展。因此,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必须有目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核心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基于人文素质理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现途径

(一) 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就其本质而言, 仍然是一种专业教育, 与这相关的专业课教学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 占有绝对的优势[2]。专业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关注重点, 在专业学习过程中, 学生往往显示出较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意志力。因此, 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一是要充分发掘教材中自然科学的人文内涵, 专业教师也要在课堂上善于渗透人文知识,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质;二是发挥专业课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专业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激励学生, 使“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不仅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传授上, 也体现在思想道德的引导上。

(二) 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 才是有价值的人文教育;同样, 有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 才是有价值的科学教育[3]。人文精神侧重于求善、求美, 科学精神侧重于求真, 而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构成了人类精神的整体。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依存、结合和互补关系还缺乏明确的认识。由于没有理清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导致科学教育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支撑与补充, 使科学教育缺乏人文文化的根基。因此, 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理顺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 使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成为广大师生深刻认同后的群体意识, 成为稳定的价值和规范体系, 进而为追求真、创造美、坚守善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三) 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文化、审美素质的重要保证, 内容上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近现代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重要内容。学校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 建立系统的人文通识课程, 以共同基础课、必修选修课、辅修专业或第二学位等多种形式, 构建由心理与教育、历史与文化、社会与伦理、哲学思维等组成的人文知识课程, 分别从心理、知理、伦理、艺理、哲理等方面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知识课程体系。

(四) 营造多元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

要加强人文教育, 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学校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教育氛围。涂又光先生曾把学校比作“泡菜坛子”, 也就是强调了学校氛围的重要性。一是聘请理论造诣深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开设人文讲座, 引导学生读文、史、哲、艺等方面的经典名著, 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激发学生崇尚真理、追求上进的人生信仰。二是开展融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特点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大学生社会实践、社团文化展示、科技文化艺术节、三理 (生理、心理、伦理) 知识普及等活动, 促使大学生去思考、理解、感悟, 引导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净化灵魂、升华人格、陶冶情操、完善自我。三是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优美的校园人文景观既美化了校园, 又能让师生的情操得到净化和升华, 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陶冶高尚的情操。

参考文献

[1]秦素菡.人文素质教育:技术师范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趋向[J].教育与职业, 2009, (15) .

[2]龙永红, 叶春云.高校人文教育的路径分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篇8

摘 要:作者根据本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系统分析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提出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举措。同时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探索了以行业为导向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面向行业;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是学校教学改革研究永恒不变的主题。高校四大基本职能之首就是人才培养,它是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高校应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的实施、质量的监督、效果的反馈等多个环节进行改革,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行业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同时,用人单位面对竞争压力降低培训成本,不断提高用人标准,使得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端人才远远不足。2014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显示,半数以上毕业生认为“实习实践环节不够”,近二成毕业生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一成以上毕业生认为“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这些均暴露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 课程体系趋同,未能很好地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并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形势下,地方高校推行“宽口径”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素养培养,弱化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趋同,使人才培养缺少特色,未能迅速与行业产业用人需求接轨,用人单位招聘不到理想的员工,毕业生找工作面临尴尬,学校就业压力得不到缓解。

2. 实践环节相对弱化,落实不到位

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很多情况下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存在困难[1],导致毕业生走上岗位后适应能力不强。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二,教学过程落实不到位。如独立实验变成了多人协作实验,实验学时得不到保证;受企业生产安全和保密等制约,岗位实习不能落实到位,时间也得不到保证。第三,教学投入不到位。导致一些实践项目受到设备、场地以及经费限制,难以实施。第四,有效监管不到位。学生外出实习,地点较分散,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监督管理有限,教学质量得不到很好保障。实践环节的弱化导致动手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弱化。

3. 对学生个性化培养不足,学生学习自主性、能动性较差

第一,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每一个专业趋同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第二,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忽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提高[2],而这正是走上工作岗位后所需要的优秀品质。第三,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吸引学生,未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程内容上来,更谈不上自主性、能动性、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我校面向行业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钢铁冶金行业背景的地方大学,学校遵循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结合钢铁冶金行业背景,探索了“点面结合,以点促面,凸显个性”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满足不同目标的人才培养需要。其中,“面”即全面的、整体的、全校性的改革,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即部分的、试点的,为实现特定培养目标而进行小范围的改革,突出重点,体现深度;“个性”即大力推进学生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点面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目标明确,着力培养具有我校特色高素质创新人才。

1. 以“面”为基础的全局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全面实施完全学分制管理下个性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我校2012年获批实行学分制改革,按照学分制改革的要求,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行选课、选教制,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自由选择专业、自由选择课程、自由选择教师、自由选择上课时间,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才道路;探索专业培养标准,学生只要满足标准,都可以从该专业毕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构建并实施了满足行业需求的“两平台,三模块,多方向”课程体系[3]。“两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两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致力于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主线的模式,拓宽学生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基础平台强调满足专业教育的基础理论需求,使学生系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模块”即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三大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旨在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模块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结合冶金行业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高要求,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模块旨在引导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从事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包括创新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多方向”旨在克服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根据冶金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设置凸显冶金特色的专业方向,并在冶金行业产业链相关的专业进行了改革。专业的细化彰显了专业特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2. 以“点”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探索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校针对冶金行业具有多流程生产、工艺技术关联性强的特点,提出了涵盖冶金、材料、机械、化工、自动化等在内的“大冶金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以及面向冶金行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改革思路——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交叉融合、全面发展;探索了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设置了“面向冶金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endprint

(2)探索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校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冶金行业背景,以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中心,在企业深度参与下,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确定培养标准、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同时,学校聘请联合培养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工作,开设与行业紧密结合、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参与指导学生工程实践、实习实训以及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实施“统筹3+1”的培养模式,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一年的专业实习或工程实践。依托国家“卓越计划”和湖北省“产业计划”,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十多个试点专业进行了改革试点。

(3)探索强化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校针对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面向行业,探索了冶金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基础理论厚实、专业知识丰富、视野广阔、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设置冶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点班,实行小班化教学和导师负责制;强调课程衔接,注重学科交叉和国际化;强化实践环节,增加“科研、写作与报告综合训练”等实践课,尽早将学生纳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强化科研训练和工程实践,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 以“凸显个性”为目标的“开放+自主”培养模式改革

实施对学生个性化培养,旨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强化学生自主意识,注重教学管理上的“开放”,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空间,让学生决定自己该学什么、怎么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为此,学校探索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香涛1计划”,开设了“开放+自主”的“香涛计划”工科班和文科班,实施了大类招生试点。

在“开放”方面,一是搭建开放的学生选拔平台。现行招录方式大多数以学生成绩的高低录取学生,有时就算被录取,也不一定是学生所喜欢的专业。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可能因不喜欢该专业导致不去上课、完不成学业。因此,学校在部分学院试点大类招生改革,通过1~2年通识教育,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考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再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专业,尊重学生个人意愿。

二是建设开放的课程资源库。根据学科专业相近的原则,学校建立大文科、大理科课程资源库、院级专业课程资源库和网络通识课程资源库,实施开放的课程管理模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打破一专业一方案的传统形式,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一学生一方案。如“香涛计划”试点班学生,可在学校课程资源库和网络通识课程资源库选择课程,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只要完成课程学习,达到相应学分,就可以从本专业毕业。开放的课程资源库,打破了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限制,更加尊重学生学习意愿,发挥每一名学生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同时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是实施开放的过程管理模式。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生毕业完全以修读的学分来确定,学生学习过程完全开放。首先,确定各专业毕业学分要求,修满专业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就从该专业毕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规划,提前、按时或推后完成学业。其次,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修读双学位,只要达到了该专业学位授予要求就可以获得学位。

四是建设开放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学校最大限度地开放教学资源平台,各学院自主学习中心、专业资料阅览室等教学资源免费对学生开放,特别是专业实验室,除正常教学时间外,采取学生网上预约模式,实现全天候为学生开放。

在“自主”方面,一是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校实施大类招生,对1~2年级学生进行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强化素质培养。在对学校各个专业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喜欢的专业学习,减少了专业选择的盲目性。通过专业选择的自主,尊重了学生个人意愿,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更加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由厌学、得过且过,到主动学习,提升了专业学习效果。

二是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课堂。学生根据自己学习需要,可通过三次机会,自主选择上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而且不仅可以选择本专业的相关课程,还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选择其他学科专业课程。例如,自动化专业学生对“刑事诉讼法”这门课程感兴趣,那么在自己空闲时间,可以在网上选择该课程学习,促进了学科交融和知识面的拓展。

三是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及科研团队。为了更好地成长、成才,学校逐步实施学业导师制,帮助学会学习、动手实践、创新创业。学业导师制已在30多个试点班实行。学生与导师之间实施双向选择,每位学生可根据导师的学术专长,每位导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人情况,相互进行选择。专业导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方向进行指导,学生可以尽早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参与实际项目的研究,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

四是学生自主申请或参与实践创新项目。实践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薄弱点,也是突破点。学校面向行业,结合学校特色和优势,建立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每年投入200多万元建设创新基地、立项创新创业项目,推行“一院一基地、一院一赛”,搭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学生可自主申请加入创新团队和创新创业项目,通过不断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成协设.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5(3):76.

[2] 李磊,曲选辉.材料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5(4):40.

[3] 丁宇等.论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62.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2223),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13Z036,2015Z005)]

上一篇:sci投稿需要介绍信下一篇:母亲节活动策划方案:妈妈我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