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调查报告(精选10篇)
调查目标:通过对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进行调查,统计人群的基本信息、工作及教育的现状和对继续教育的意见 调查时间:暑假
调查对象: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认证的人,有在校的大学生还有参加工作的人 调查方式: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根据真实情况填写
一、调查内容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又叫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或在职教育,是指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持续接受一定形式的、有组织的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和保持其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会计作为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活动,其自身价值的实现、作用的发挥及正规教育固然重要,但会计的继续教育更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对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就显得格外重要。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对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全面检阅‚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探索建设一支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会计队伍显得尤为迫切。
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为取得并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具体包括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和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但不在会计岗位的其他人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级别,即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已取得或受聘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及具备相当水平的会计人员;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已取得或受聘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及其相当水平的会计人员;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已取得或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和已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但未取得或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
就目前来说,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第十三条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包括就收培训和自学两种,以接受培训为主,自学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补充。会计人员可以自愿选择参加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接受培训的形式,其中,接受培训的形式主要包括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组织的培训以及被财政部门批准的培训单位组织的培训、省院校以上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正在普通院校或成人院校接受国家承认的会计专业的学历教育以及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形式的培训。然而,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单位自行组织的业务学习、岗位培训等。或者系统地接受会计业务相关的远程教育和网上培训。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对会计人员在职自学提出要求,并提供必要的条件。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每年接受培训(面授)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24小时。
通过对别调查者的所在地、岗位、会计专业技术职称、年龄、从事会计从业的年限、所学的专业、最高的学历的调查得到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通过调查被调查者的对所处财会行业的评价、认为财会行业大环境的不足之处、认为财会人员最应具备的素质、技能获取方式、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评价、是否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每年进行继续教育、平时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继续教育培训信息、认为如下继续教育模式,哪些更适合您、所在单位继续教育培训的管理工作、认为参加的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内容与
从事工作的关系、认为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效果得出被调查者的工作及教育的现状。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认为目前参加继续教育的最大阻力、调动财会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您认为最好的措施、认为每年的继续教育培训学时应为多长、认为继续教育时间安排在什么时间段更合适、认为提高财会人员培训质量和效果的主要措施等问题的调查,得出被调查者对继续教育的意见与建议。
二、调查结论
在我的调查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只有初级或者从业的职称,年龄普遍在30岁以下。大家都会根据财政部的要求每年进行教育。大家了解继续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有行业和本单位的培训计划、网上发布的培训信息、上级以及本单位的培训招生文件、领导安排参加培训,大家参加继续教育的方式也是很多的,包括参加所在单位、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培训、远程网络化培训、参加财政部门组织培训、参加相关考试以及其他方式但是很少有企业做到每年都组织继续教育的培训,很多人都认为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效果不明显。
三、体会与建议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
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及教育工作者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首先,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包括会计管理人员、会计教研人员和会计实务工作者都面临着知识更新问题。而现在的会计继续教育只重视持证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造成一部分会计管理和教研人员忽视了对日常工作中较少用到的新知识的学习。这样,必然会使相当多的会计人员不被包含在继续教育的范围之中,结果导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其次,国家财务部在会计继续教育中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会计人员本人也将这种培训当成一种负担,只是被动地应付国家的相关规定。再次,企业的管理者和会计人员把继续教育的投入认为是一种消费性投资,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或个人的经济压力,不愿对会计继续教育进行必要的投入包括时间、资金投入,严重影响着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
2、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考核体系不健全
目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是以一份试卷完成考核内容,虽然培训单位要求课前签到,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此项考核很不严肃,情同虚设。在不分级别培训,考试内容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一份试卷有多少内容是学员独立完成的,有多少内容代表着培训的真实收获,值得怀疑。甚至有些会计人员不愿意参加培训学习,只在考试时抄抄写写以应付了事。所以说,单一试卷的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培训质量,这样并没有真正达到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极个别培训单位为了追求利润,默许会计人员只报名不参加学习,学习期满同样可获得合格的考试成绩,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二)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措施建议
1、按照会计人员不同层次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学习
在全国范围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不能一刀切,要针对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和农村等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材与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达到会计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还要注意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的水平差异,初、中、高级会计人员接受教育的内容应当不一致,不同行业的会计人员的关注点也不一样。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分批次、分层次教学,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课堂交流,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2、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评制度
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至今已进行了12年。普教系统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连续开展, 为普教系统的会计人员了解我国会计改革的现状和趋势、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化,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国家为提高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 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而对会计人员进行的综合素质教育。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 是建立结构合理、运行规范、管理严格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 通过持续、有针对性的教育, 提升会计人员政策、业务水平和会计操作技能。
但是, 现行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特别是普教系统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在教育效果检测方面, 既有“考”的问题, 又存在“如何考”的问题。改革普教系统会计人员继续教学, 不仅教学内容要满足会计人员的要求, 而且在考试考核形式方面要满足普教系统管理方面的要求。
二、问卷调查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目前普教系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本调查问卷选取浦东新区普教系统会计人员和管理者为样本, 共收回问卷139份, 有效问卷135份, 有效回收率97.12%。其中了解了目前普教系统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中考试考核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求情况, 最后提出了对策和改革建议。
三、问卷调查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 本文将简要分析被调查对象背景和继续教育学习的情况, 重点介绍被调查者对考试的认可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 本项目有效填报者为135人。被调查者学历以本科为最, 占63.7%, 目前职称以初级居多, 占39.26%, 中级职称占28.89%, 无职称者占31.85%;会计人员基本都担任会计和出纳职务, 占90.37%。
从表2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平均从事会计的年限大于平均从事教育财务工作的年限, 说明被调查者对会计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在过去的5年中, 被调查者平均参与教育系统继续教育学习的天数为15.38天。
表3是对大家希望采取的考核方式的调查, 其中认同度最大的是开卷考试形式, 达到65.2%, 超过了一半比例, 是绝大部分学员的愿望。认可“开闭卷相结合”的比例达到27.4%, 也有一部分人员没有拒绝闭卷考试。综合看来, 被调查者还是比较偏爱开卷的。
四、建议
普教系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国家为提高普教系统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 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而对会计人员进行的综合素质教育。普教系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 是通过持续、有针对性的教育提升普教系统会计人员政策、业务水平和会计操作技能。因此, 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 就要从考核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 选择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和实现教学目的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比如内容重理论、轻应用。且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理论考试多, 应用测试少;客观试题多, 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 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较大。这样的考核方式单一, 评价片面, 缺乏考试的反馈机制。仅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点的考查, 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仍得不到检验。这样的考试模式有可能将学生引向僵化、死板的学习轨道。
普教系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考核应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 知识、技能并重, 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线的原则。考试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显示功能、反馈功能和导向功能, 根据学员的课堂互动情况改进考核方式。具体的考核方式可多元化, 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确定, 重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操作技能, 实施模块式 (理论+技能) 考核。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考查普教系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学习效果。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了解了浦东新区普教系统会计人员对现行继续教育考试改革的需求, 旨在为制订下一阶段普教系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计划, 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继续教育,普教系统,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省财政厅负责全省会计人员(取得并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下同)的继续教育工作。具体负责制定我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划;组织开发、推荐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材;组织全省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师资培训;指导、督促全省各地区和有关部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开展;管理省直部门(单位)、在并的中央驻晋单位和省直管单位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在其它各市、县(区)行政区域的部属、省属单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由所在地财政部门负责管理。
各市财政局负责本市的继续教育工作。负责制定本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计划;确定本市各级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具体职责和管理权限;监督、管理本市继续教育工作,规范会计培训市场;制定、审核本市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具体组织本市中级(含)及以下职称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师资实行全省统一管理
各市、有关各单位应积极向省财政厅推荐本市、本单位德才兼备、有理论、有实践、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热心会计教育的人员作为全省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后备人选。省财政厅依据各市、各单位的推荐,择优选拔一批人员组成继续教育师资库,并将师资库人员基本情况和技能特长在“会计之星”网站上公布,全省共享,担负全省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凡入选的师资,每年必须至少参加一次省级以上的继续教育师资培训,省财政厅将提供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师资授课质量由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评价,对授课质量差的实行淘汰,并定期补充新的师资。凡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都要从师资库里挑选使用师资。
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实行备案管理
有能力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省级主管部门和省直管单位,应向省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备案后可组织本系统(单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市、县(区)承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必须在当地财政部门备案。备案内容:办学证照、场地设备和培训收费;备案时间:每年年底(12月份);备案方式: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备案一次。培训机构要严格办学条件,严格教学管理,要按照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统一规划安排教学内容,不得私自改变培训内容、滥用滥发教材。
每期培训班开班前,举办方要将本期培训方案进行备案,包括:培训人员名单、培训地点、培训内容、授课老师、选用教材以及考试试题大纲等。财政部门应对培训方案进行认真审核,凡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通知备案方,进行修改。培训期间,财政部门要对培训班进行监督管理。每期培训结束后,举办方要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试,财政部门要向参训人员发放征求意见卡,对培训质量、师资水平及整个培训情况进行评估。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本辖区备案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和监督,随时对各培训机构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对以各种名义欺骗考生、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要立即取缔。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检查结果于每年年初(1月份)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并报上级会计管理部门。
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实行登记管理
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核登记和管理工作。凡符合要求的培训机构(单位)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每期培训班结束后,举办方应将考试合格人员名单报送所备案的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对培训合格人员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进行确认登记。凡在省级财政部门备案的培训班,省财政厅将以便函形式,将培训合格人员名单发送各相关市级财政部门,以便进行后续管理。会计人员在职自学情况,由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及有关单位提供证明,经财政部门审核后确认登记。对无特殊原因、年度内未接受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不予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登记工作,连续两年未接受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予以公告。不进行注册登记的,不能办理调转手续。
五、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山西省财政厅1998年2月27日公布的《关于转发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通知》(晋财会字[1998]8号)同时废止。
二○○七年三月十六日
注: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通知详见本刊2007年第1期上第73页
根据自治区财政厅发出《关于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各事业部、分(子)公司: 训的通知》(内财会[2010]66号),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集团财务管理部特发此通知,提醒各位在岗会计人员自觉地及时参加网上继续教育,以免影响会计证书的有效性。
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参加培训人员及费用报销范围:集团财务管理部、各事业部、分(子)公司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且会计证所属地为呼市地区,非财务人员不予报销费用。
二、参加网上继续教育培训的具体流程:报名注册→选购课程→交纳学费→开通课程→网上学习→学满规定课时→网上考试→档案记载
1.报名注册
会计人员登陆内蒙古继续教育网(http:///templates/index.jsp)点击进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界面后,首先应进行注册,选择从业资格证书所属的管理地区后,填写姓名、身份证号、从业资格档案号等必要信息,完成后就可以成为内蒙古继续教育网的永久学员。
2.选购课程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课程以“年度学习包”的方式提供。学
员根据自己的情况选购不同的年度学习包进行学习(注意:2010年已经检过会计证的会计人员选择“2011年度调整培训周期课程”进行学习,2010年未检会计证的会计人员选择“2010~2011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进行学习)。每个年度学习包内均含有不同的学习课程。选购某年度的学习包并完成学习课时后(财政部相关文件规定,会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课时),表明该学员完成了该年度的继续教育学习任务。
3.交纳学费
学员选购课程后,必须交纳学费方可开通课程进行学习。交费方式有:银联网上交费、银行转账、邮局汇款、现场交费等。(注意:缴费时请索取发票,并填写好相关信息,以便日后统一报销使用)
4.开通课程
根据交费方式的不同,开通学习的时限不同。
5.网上学习
课程开通后,学员可以按自己所选择的年度学习包进行学习,学习包内的所有课程不受任何限制均可以选择学习。开通学习课程时,一般会限制学习期限,在学习期限内,学员必须完成规定课时的学习、考试。超过学习期限没有完成规定课程学习、考试的,需要重新购买课程。
请报名学习的学员务必在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规定的学习课时,费用必须在12月31日前报销,跨年度不予报销。
6.网上考试
学员完成某门课程的最低学习课时后,网络培训系统才允许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本门课程的课时数才有效。考试不合格允许进行补考。
网上考试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可以选择不参加考试的课程进行学习)
7.档案记载
多门课程学习完毕并且考试合格,网络培训系统自动累加总课时数,总课时数达到年度要求的课时数后,系统自动将该学员归类到“完成年度继续教育培训”人员名单中。各盟市管理人员会定期自动将本地区完成年度继续教育培训的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会计人员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本人的“继续教育档案”中进行记载。待《内蒙古自治区会计人员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上线运行后,学员本人可以查询本人档案。
档案记载后,学员也可以持从业资格证书到当地财政部门打印完成继续教育的记录或在证书上盖章。无论打印或盖章与否,均不影响证书的有效性。
特此通知。
集团财务管理部
题目: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的调查报告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2012
社会调查报告年1 月21日
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的调查报告 前言:
调查时间:2012年1月8日——2012年1月18日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的各个村庄的外出务工子弟及家长,**乡三个大型学校的老师。
调查主题: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
调查人员: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活动内容以及资料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走访相关人员,在相关网站查阅这三种方法收集资料。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家长问卷与老师问卷三种。分别去这三个学校请学校的老师帮忙随机选择出12名外出务工子弟.由这些学生及他们的家长和所在班级的老师做这次的调查。
学生问卷由18个问题构成,询问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条件和环境、子女和家长的沟通交流情况。学生问卷实际发放36份,回收问卷36份。家长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家长是否监督和检查学生的作业,学生在家的自觉表现性以及家长的学历、对孩子的了解、对孩子的满意度、希望孩子有个什么样的老师等共16个问题。实际发放36份,回收问卷36份。
老师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该学生在学校的作业完成情况,在学校与别的同学们的交流情况以及学习成绩等共10个问题。实际发放36份,回收问卷36份。
走访调查法包括走访**乡其他学校或班级一部分资深老师,以及一部分的学生与家长,问题与问卷调查内容相仿,以此来扩大调查范围,增强结果的可信度。同时走访相关村镇的村子领导,大概了解外出务工人员比重及年龄分布情况。
通过查阅相关的网站,了解到关于外出务工子弟相关政府部门给及的一些特殊政策。
二、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我得出了以下的结果:**乡三个学校所在村庄在外务工人员比重约占3%。外出务工人员中:父亲在外务工人员比重约为90%,母亲在外务工人员比重约为10%。在留守儿童中,由父母一方照顾的约占80%。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亲属照顾的约占20%,三、理性思考
从调查情况看,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状况,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利于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性的锻炼。但同时,也使留守儿童教育生活面临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教育情况令人堪忧。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均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监护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教育帮助不够。调查中发现,85%以上的监护人没有参加过家长会,12%的监护人偶尔辅导孩子学习,仅有3%的监护人和老师联系。从而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成为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二)双亲关爱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孤独感增强。“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0——16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和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而隔代监护型和亲友代管的孩子,爷爷奶奶或亲友通常是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教育管理方法比较简单,孩子思想波动且出现心理障碍时,不懂得及时沟通,常常使留守儿童因缺少心理慰籍而产生较强的孤单感。在问卷中显示,65%的留守儿童表示缺乏安全感,希望父母留在身边,35%的儿童表示理解父母,但希望父母能经常回家看看。
(三)性格行为存在缺陷。由于正常的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渗透,使得留守儿童形成了典型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集中表现为:任性、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等。祖辈的溺爱,造成留守儿童我行我素、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在学校常常表现的不合群、易嫉妒、叛逆心理严重,不能与老师和同学和平共处。而且由于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可塑性大、自制力差、缺乏成人适当的约束和科学的引导,使其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诱
惑和影响,很多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安全方面得不到保障。面临拐骗、打架、斗殴、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安全纽带衔接不上,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留守儿童年幼无知,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五)政府、社会关注不够。留守儿童在成长期需要家庭、社会的关爱和引导。目前他们尚处于心智未完全成熟的阶段,缺乏对社会生活事物的准确判断,没有父母在身边交流、教育和疏导,让他们面临了更多的疑惑和不安,目前社会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未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调研发现,教育、民政、关工委、团委、妇联等部门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开展了一些关爱工作,但覆盖面还是很小。如:学校尚未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村委会也没设立外出务工人员花名册,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尚未进行政策性的思考等。
四、问题和建议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教育、生活、安全等问题的产生,除了留守儿童自身的因素,还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原因。
1、社会原因。城乡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需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家庭原因。大部分外来民工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
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同时,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来民工在外打工,生活的艰辛、经济的拮据,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又限于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过于疏忽,更没有设置目标。比如说教育子女努力学习,树立远大崇高理想;要求他们对人有礼貌,珍惜时间与生命等。他们认为自己只有养育孩子的责任,只要让他们吃好、穿好、住好就行了,而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树大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原则。对子女的学习、品德等方面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这样容易助长孩子的歪风邪气,使孩子常犯小错误,养成许多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很少有时间对孩子进行管理,孩子出现不良的习惯,没有及时的制止,就会导致孩子以后犯错误越来越严重。例如:有的学生由于家长给的零花钱过少,首先想到的是偷家里的钱,家长对此也没有加以制止或惩罚,最后导致敲诈勒索同学,甚至开始抢钱,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
3、学校原因。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心里问题。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和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老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二)对策和建议
“留守孩子”是当今我国青少年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呵护和关爱的群体;关爱留守儿童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谐稳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种种迹象都已表明,他们的身心健康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对我们要将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宏伟目标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因此,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各相关部门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纳入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之中逐
步加以解决,逐步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1、从社会职能上,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切实担负起责任。要提高认识,把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题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形成多部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制定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政策,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利;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强新闻宣传,加强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引起全社会重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解决。并且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宣传部和精神文明办要加大力度,引导和教育人们提高关爱留守儿童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引导和教育外出务工家长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强化监管责任;教育部门要形成教育保护合力,出台相应的关爱和保护政策与措施,加强监督和检查,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和教育力度;公安部门要加大对侵犯留守儿童合法权益行为的打击,净化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司法部门要深入基层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民政部门要关心贫困留守儿童的生活,把贫困留守儿童列入救济对象;关工委、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从各自的工作实际出发,在向留守儿童开展献爱心及“一对一”帮扶、“手拉手”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创办留守儿童家长示范学校、代养人家长学校,开展志愿者服务、结对子互帮、亲情热线等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实处;还要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村委会应尽快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对于那些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由村支部负责,统筹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各方面力量,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从家庭教育上,要努力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从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的影响较大,但如果一人在家,则影响相对要小得多。因此,父母外出打工时,如果没有可靠监护人,最好留一个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甚至完整。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隔太久,原则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交流一次。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
信的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和办法,做到挣钱与教育子女两不误。
3、从教育体系上,要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一是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地区,试办寄宿制学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形成合力。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留守学生,并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籍他们残缺的感情。在课程上大胆创新,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留守儿童,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知法、守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成立心理咨询室,专设心理老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五、经验体会: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深刻的认识到。对于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虽然主要责任在家长。但是孩子们在学校学习深造,在社会上逐步成长。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与逐步发展的社会都有相当重要的责任来帮助家长培育祖国的未来。而我们大学生更有责任与义务主动地去做一些我们这个年龄与能力所能做的事情,比如:
(一)在周六周日或者是寒暑假义务做一些留守孩子的家教,监督并帮助完成作业;
(二)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提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意见与建议;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具有促使会计人员人格升华及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的积极作用,可以调节会计活动,纠正人们的错误会计行为,有利于企业及社会的进步。如果会计人员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纵然有再好的理论实践知识也是枉然。因此,在新一届政府全力推进国内经济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反腐倡廉的大背景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刻不容缓,也是会计行业的主要任务。本文作者将结合自己所掌握的会计知识和自身实践,重点阐述“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方法”,希望能给相关从业人员和企业些许帮助。
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1、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及工作越来越重要,不过,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存在着很多职业道德问题。归纳 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职业能力不行。一些会计人员,尤其是资格老、从业时间长的人员,不求上进,墨守陈规、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态度。此外,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制度和准则知之甚少,严重影响了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第二,贪污腐败现象严重。目前,会计人员普遍存在着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道德行为。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某些会快人员不管会计行业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客观公正等的道德规范,公然利用岗位之便,故意伪造、编造、隐匿等手段干起了违法事件。比如,向上级汇报成绩时,对帐面数字进行“技术处理”多报利润,夸大成绩。
2、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意义
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横行,人际关系市场化、商品化严重,这都诱使怀揣权力和财力的企事业会计系统出现了腐败堕落的人员。他们做假账或者帮助上级领导、官员贪污受贿......不断突破老百姓、企事业普通员工的心理承受底线。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从社会、企事业维度来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引导、制约着会计行为,调整着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它贯穿于会计工作的所有领域和整个过程,体现了社会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各层岗位上的会计人员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心系百姓、心系公司、勤奋敬业、清正廉洁才会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才能有助于企事业的长远发展,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2)从个人角度来看,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增强免疫力的需要。从近年来查处的跨经济人员违法违纪案件来看,跨级人员迈
出腐败的第一步往往是从生活作风开始的,是从职业道德出问题开始的。因此,加强跨级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能防止腐败案件的发生,能有效的促使会计人员人格的升华,也能够让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
会计人员是企业的经济卫士,自身要有过硬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还要遵守国家财经纪律、财税法规和本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更要有做好保密性、廉政性等工作的素养。
1、企事业单位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建立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和全面合理的规章制度。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项目,因此,企事业单位应该全盘考虑,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促使工作人员以法管财,形成认真、客观、公正、诚信地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的素养。对于违法行为,坚决从严处理,对于做出特殊贡献的优秀会计人员进行恰当的褒奖。
第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腐败等不法行为的发生。有效的监督机制能够防止会计人员不法行为的发生,防止腐败等现象。企事业单位应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有依”。国内公务经费实行由经手人签字,报上级领导审核、经局长或者经理签字后,由财务会计或者出纳支付等办法。在审核中,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按照财务管理制度,队各类报销凭据、凭证等进行严格把关和再审核,这样财政、税务、审计、高层领导等综合参与的模式能够减少一些人钻空子。
第三,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企事业单位应该密切关注会计改革动向,大力开展会计培训工作,更新广大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政策和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此外,积极发挥会计教育培训平台的作用,扎实做好会计处委办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报名、核发准考证、培训及辅导教材发放等工作,保证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最后,建立岗位轮换制度。会计人员的轮换制度有利于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防止贪污腐败。与此同时,实施轮岗制,可以保证会计人员独立开展工作,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还能激发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能够实现“谁经手,谁负责”的目的。
2、会计人员如何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素养。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不虚报、不浮夸、不道听途说、不凭空捏造、不主观臆断、不为合适领导口味而歪曲事实。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要遵守《保密法》,保持敏锐、头脑清醒、对什么不该说、什么是泄密违法等做到心中有数、守口如瓶。客观公正的处理每一笔业务,保守秘密,按照相关的规定提供核算单位的会计资料。对于手续不完
备、不合规定的原始证件坚决退回。加强审核、审批事项,按照相关对顶报请相关领导审核、审批后方可入账。
第二,提高工作技能。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就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水平,而是要不断加强对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学识水平、专业能力。
第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杜绝违法行为。会计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会计人员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会计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保障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营。与此同时,也要通过大力宣传,帮助普通员工了解会计工作的性质,以取得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第四,加强会计自身修养,做到“一日三省”。会计人员应该经常不断地以职业道德规范为标本,检查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改造,把握住自己,坚决杜绝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做到廉洁奉公、任劳任怨、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等。
完善“菜单”
以湖北省为例, 其会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为数不少的“率先”与“试点”, 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 在财政部会计司召集各省市财政厅 (局) 会计处长的工作会议上, 湖北省又作为工作规范的典型, 被指定与其他省市就促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作会议经验交流的发言。
根据我国《会计法》、《行政许可法》和财政部《会计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 湖北省财政厅在2006年先后制定适用于全省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开展《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定期登记的通知”、《会计培训单位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定期等级和社会会计培训单位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问题”四项文件。
为规范会计培训市场, 湖北省对培训单位实行登记备案公示制度, 其中对社会会计培训单位的确认, 要求申请登记的培训单位必须具备已办理工商、税务、社团登记手续, 具备与承担培训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场所和设施, 拥有与培训工作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 能够完成所承担的培训任务并保证培训质量, 制定相关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制度的五项条件。具备以上条件的会计培训单位必须按规定到属地财政部门办理备案确认手续。财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会计培训机构及时上网或通过媒体公示。若出现违规违纪行为, 除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处理之外, 对情节严重的还通过媒体或网络公示, 及时除名。
“无论是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会计培训或继续教育学习, 还是主管部门组织的内部业务培训或业务学习, 都必须在开班前将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教学计划书报属地会计管理部门备案, 以便抽查。我们设立了‘培训服务质量举报箱’, 希望发动更多会计人与我们一道进行监督, 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珍惜每次充电更新知识的机会。”湖北省财政厅会计处处长李佐祥对记者说。
按照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 湖北省对会计人员学习内容进行分类, 分为所有持证人员必须学习的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及基础工作规范;一般会计人员应该掌握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及行业会计核算办法;财务负责人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法律法规和条例;根据形势需要, 所有持证人员必须参加的新知识新技能学习。“我们将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 根据全部与部分持证人员是否必须掌握标明, 再根据不同技术资格人员、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工作单位, 分门别类地做成菜单式, 方便会计人员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自己。”李佐祥介绍说。
为减轻会计人员负担、避免重复培训, 湖北省根据继续教育《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内部控制制度》、《企业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会计核算办法等科目内容、知识量的差异, 进行了学时折算。
为促进会计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湖北省财政厅鼓励持证人员多形式多渠道完成培训学习:年度内完成一项市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或会计学术组织认可的会计专业课题研究;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会计类学术论文;通过本年度统计、审计、经济专业技术资格、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注册税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的任何一个科目, 均视为完成当年继续教育学时。正在大中专院校和职业学校接受会计、金融、审计等国家承认的学历教育, 可免于当年继续教育学习任务。参加市级以上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知识竞赛获得前三名, 视为完成一个周期继续教育学习的任务。
“汽车不加油、不充电, 就跑不动。近年来形势不断在变, 不学习怎能适应工作?在国外, 会计人员都自觉为自己设定和选择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内容。与国外同行‘我要学’的意识相比, 我们的会计人员还要被推着、催着学习。”李佐祥向记者表示, 湖北省将在菜单式学习的基础上, 每年设定继续教育的培训重点, 还针对不同类型的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出台更加具体详细的指导意见。“我们的继续教育法规在不断完善中, 形式和内容在不断丰富和补充中, 会计人也应培养主动学习、主动适应的意识和能力。”
尝试探索
在湖北省各市县, 会计管理部门亦进行了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灵活积极的尝试。湖北省荆门市是全省会计基础工作较为扎实的地区之一, 现有包括市直、县市区辖区在内的会计人员18814人, 2008年参加培训人数为10910人。
荆门市会计管理局对所辖地区所有申请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的单位, 进行基本条件核查, 严把办学资格、场所设施硬件关和师资队伍、教学管理软件关, 要求培训单位应本着“以人为本, 高效服务, 谁培训谁负责”的原则。各培训机构按区域划分范围组织培训, 杜绝相互拉生源、少收费和只收费不办班的现象。
“继续教育走过场的现象以前存在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2005年至今, 该市通过多次调研, 制定多项监管措施, 每年制定详细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计划, 对各培训单位开办培训班必须申报计划, 详细列明培训人员名单、授课教师、培训内容, 要求各培训单位给学员发放听课证, 在听课证上至少每半天盖一次考勤章, 听课证在测试时粘贴在试卷上, 学习时间和测试成绩均合格才能办理继续教育登记。
荆门市会计管理局还深入培训单位抽查学员考勤和测试成绩, 对每次培训学习未达到24小时和测试成绩不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予办理继续教育证书登记, 要求培训单位对其列入补学补考对象。由于措施得力, 会计人员参加培训听课率达到90%以上。
荆门是一个中型城市, 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乡镇企业数量多, 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会计人员学历层次参差不齐, 对会计培训的内容要求不一, 总体希望多一些会计基础及会计实务操作及计算机课程。“会计人员参加培训, 希望学到一些与自己工作实际相关的知识, 我们就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调整授课内容, 靠近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要求。在收集到的培训反馈中, 多数会计人员对培训的内容比较满意, 部分人员还希望对会计实际操作知识等方面多加以讲解, 一部分会计人员希望上课时间放至他们工作空闲时段进行, 我们都尽量给予考虑。”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2009年, 荆门市会计管理局专门要求下辖各县市区会计管理部门, 按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培训计划, 保证所属培训机构对会计人员培训每期时间不少于24学时, 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培训应在3年内完成,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培训在本年度内完成。对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财政改革实际自主选择培训课程。省级财政部门应每年制定培训计划, 以供下级财政部门和培训单位具体组织实施, 省级财政部门的培训计划应该详细一些, 切忌与国家财政部规定一样抽象。如不同行业、不同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要指定基本培训科目, 每年科目应达到的学时。
应城市是下辖于湖北省孝感市的一家县级市, 人口60多万, 共有3232名会计从业人员, 每年参加培训的人员1500人左右, 各种形式的抵免学时的人数近千。该市的继续教育从2000年之后开始, 最初是新《会计法》的宣传学习。由于会计法的讲解相对专业知识而言简单一些, 带有普及法律知识的意思, 其师资来自该市财政局, 采取的培训方式以单位集体报名为主, 教师到单位上课, 参训人员学习之后发给结业证书, 当时参学人员接近千人, 占持证人员近一半。
从2003年开始, 应城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每年以财政局文件的形式明确更新, 适应持证人员学习要求, 而且根据财政厅的要求不再发结业证书, 学习合格直接在从业证书盖章通过。2003年湖北省的会计证年检并换发成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应城市会计局严格把关, 为数不少的会计证作废。从这一年开始会计局将参加继续教育从对单位的要求转换为对个人要求, 催办直接针对持证人, 强化持证必须学习、更新知识的观念。
应城市会计局开通了“竭诚为广大财会人服务”的应城会计网, “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入口”的浮标醒目而温馨地提示着会计人员, 当地和全省会计工作动态、新制度新准则分析及时上网发布应有尽有, 各类培训考试的法规、通知文件以及考试学习资讯按照时间顺序, 井井有条一目了然, 还特别开通了供会计人员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的考试培训论坛。
该市有约1/4的会计人员外出工作。应城市会计局曾尝试利用春节长假, 大量在外工作的会计从业人员返乡的时间, 组织继续教育。2006年, 为了解决面授组织困难、现场效果不佳的尴尬, 也为了切实解决在外打工的会计人员的学习问题, 该局与中华会计网校签订网上培训协议, 同时还与中华会计网校达成培训费用逐年下降的协议, 切实为外出工作的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难、费用高的实际问题。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反复学习、高质量讲授的网上继续教育得到了会计人员的认同, 应城市的网上学习和面授的比例为4:1。
学习的内容每年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新内容更新, 保证同一个会计人员每年学习的内容不重复。但是学习的内容对于县级城市的会计人员来说明显超前、明显超高。为此, 应城市会计局分为企业类与非企业类会计人员不同学习内容, 还附之以较为实用的内容供其选择。
“我们在形式上还要大力发展网上学习, 完善网上测试的时效性, 实行网上学习和网下测试、网上学习和面授串讲相结合的形式。在内容上, 2009年我们实行菜单式的学习项目, 由不同行业、职称、岗位的人员自由选择。下一步实行两年一个周期48小时的学习, 让菜单内容更丰富一些, 选择余地更大, 甚至考虑将职称考试的部分内容结合进来, 让部分人员事半功倍。”应城市会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待解悬疑
然而, 继续教育还有相当多的方面尚待求解。
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培训内容滞后, 财政部规定新《会计法》培训应在2000年完成, 而在2003年才办班, 《企业会计制度》在2001年开始执行, 而到2005年才办班培训;一些地方财政部门任意缩短培训时间, 《企业会计制度》仅用半天时间培训完成。2004年《行政许可法》执行后, 财政部门不能直接举办收费性的培训班, 一些地方财政部门甚至放弃了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 未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 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时予以通融处理。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授课教师、基层会计管理部门均向记者反映, 目前3~5天的继续教育对会计人员从业的作用依然有限, 还需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进行细分化的培训。
“不能否定国家规定会计人员必须更新知识的初衷, 也不能否定继续教育对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提高的积极作用, 但是也不能否定很多继续教育是‘走过场’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会计管理负责人对记者说, 会计管理部门一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必须做这样工作, 另一方面部分会计管理部门存在抓收入的惯性驱动;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一部分是为了通过定期登记 (年检) , 也有极少一部分是自愿学习的。就学习费用来讲, 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历来是公费, 过去国有企业较多费用是公费, 现在民营企业基本上是会计人员自费了。就公费来说, 交费就预示着完成学习, 费用不是自己出, 工作上没有知识更新的压力, 会计管理部门没有严格管理学习效果, 这一切延续几年之后就形成“走过场”——对于学习的内容、时间、形式和效果管理部门、会计人员、单位三方都不在乎, 大家都在完成“任务”, 甚至有的单位和个人认为参加就是“支持”会计部门的工作。
对于会计人员更新知识的需求, 曾有会计管理部门做过私下交流、网上留言、无记名调查表多种形式的摸底。“总体感觉是反馈不积极, 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还是无所谓的态度, 因为他们没有专业知识的更新压力, 但是很多他们的领导却对其工作表示不满意, 希望会计局组织培训,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该负责人介绍说, 有职场压力的民营企业会计人员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他们是会计人员中最为活跃的群体, 强烈希望更新财税法规、税收筹划和有助于职称考试的学习。
前言
调查时间:2012年8月
调查地点:大理市下关经济开发区
调查目的:了解现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自身在实践
中得到锻炼
调查任务:了解当地会计现象的发展,了解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调查方法:观察法、实地考察法
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中我通过进入当地的村级组织实习以及对周边一些大中小企业进行实地参观的方式,对于现今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到了现在在会计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及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最终得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报告。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一、实践目的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
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使我对现在我所学的专业在书面上有了一部分的认识。对于一个大学生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所以在假期来临之际通过在村级组织的实习和对一些小型企业的参观,我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做了一些调查,了解相关的知识和作为以后自己从事这一方面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二、认识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活动,处理会计关系时所形成的职业规律,职业观念和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具有指导,评价和教化的功能与会计法律制度具有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关系。
所以从事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需要较高的道德修养。
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在从事的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利益问题,更关系着公司甚至是国家的利益和会计行业中的秩序。所以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不但要遵守会计法律制度的要求还要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
三、实习过程
在去实习前我是自信满满的,自己中级财务会计的成绩不差而且还取
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所以就觉得对于村级组织中的会计处理应该是驾轻就熟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我真正地接触了实际中的会计工作才发现用书面上的知识来应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时就显得无从下手,毕竟是没有经过实际操作的,开始的时候面对一张空白的会计凭证都不知道要从何处着笔,平时注意的事项背得一清二楚,但在实际操作中总是会出现一两个错
误经常被说教。就在这时我才发现勿怪现在找工作的都要找有工作经验的。
在实习了一段时间后我又相继到了一些小型单位和一个我们那里比较
大规模的企业参观进行了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越具有规模的企事业单位越加注重会计工作的管理,在岗位上的设置职权分明个人工作分工明确办事效率高。相应的在中小型企业中就存在了很多的问题,我还发现在一些不具规模的单位中还存在一人多职的现象。在参观的过程中通过和一些人员的交流中发现不仅是一般的员工招聘中存在靠关系找到工作的现象,同样的在会计职位中也同样存在。而就是因为这一类的现象的存在和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问题才会出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
四、案例
中国果汁行业三巨头之一,沪市上市公司国投中鲁果汁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国投中鲁600962)的三季报一出炉,网上立即爆发出一片质疑声。一位看上去相当内行的网民留下刺人眼目的文章,直斥国投中鲁“惊天大造假”,称其为了增发目的压低股价。的确,相比该公司第二季度每股盈利0.42元,环比增长859%的抢眼表现,国投中鲁第三季度的每股收益0.01元的业绩实在出乎意料。不仅普通投资者感到失望,就连部分机构投资者也大跌眼镜。
㈠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会计法制和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会计人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中做出了突出成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
在充分肯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存在的问题。
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现实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
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通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2、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陕西省延安市公路管理局李渠收费站原财务人员李进军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截
留不上缴的手段,将收费站收取的车辆通行费570余万元转移后存入自己的银行卡里,用于互联网赌博,结果输得一干二净。近日,因涉嫌挪用公款罪,被该市宝塔区检察院立案侦查。这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
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反映出在新形势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3、违背准则,弄虚作假
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做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有的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报和故意造假的行为,却不予指明,并加以虚假的陈述,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㈡造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1.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
随着经济改革向纵深进展,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人际社会关系大大的复杂化,从而使不少人在物质财富中失去方向,导致一些贪污舞弊,滥用职权,行贿受贿等等行为的泛滥。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环境影响下,其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不健全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法规主要有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制定,会计职业团体的参与不够,缺乏业务针对想;同时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过于笼统和条例化,条款不够细化,更缺乏按理论诉,实际操作性不强;此外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缺乏足够约束性,给会计人员留下造价操纵的空间
3.法规滞后内控制度不健全
会计制度只是个别条款涉及到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缺乏系统
全面的职业道德规范来引导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难以形成防范会计造假的自我约束机制;而有的单位财务部门内部职责不明确,内控制度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力,有章不循,循章不严,重查轻处,不能实现有效的相互牵制和制约,使得监督制约弱化。
4.会计从业人员再教育弱化
我国会计教育体系注重智育及专业技能的必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自身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企事业单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但这种内部审计从设立、人员聘用、经费保障等都从属于单位领导,因此很难起到监督作用。
5.工作地位“服从命令”作用
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地位上的从属性,带来其职业道德行为上的从属性。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下进行,单位负责人拥有充分的用人权,会计人员只有通过单位任命才能上岗。由于这种从属性往往使会计人员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单位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处在两难境地。在工作中,会计人员经常会遇到领导的意图与财经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度、规定相抵触的情况,有时,会计人员虽提出合理建议,但单位领导仍坚持其做法,最终导致会计行为失范。
五、总结与经验
通知:
全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系统已完成升级工作,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办理和会计人员信息采集流程也发生改变,现将流程发布如下: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办理:
考试通过人员登录山东会计信息网-->点击左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人员申报信息”-->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根据系统提示,输入有关信息-->确认无误,打印表格-->在5个工作日后,规定成绩有效期内,由本人带齐所填表格和要求材料,到所属财政部门审核、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人员信息采集:
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2012年12月31日前未参加信息采集审核人员登录山东会计信息网-->点击左侧“山东省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输入身份证号码、姓名-->根据系统提示,输入有关信息-->确认无误,打印表格-->若显示无法输入请咨询本地发证财政局会计科-->在5个工作日后30日内,本人带齐表格内要求证件,到所属财政部门进行审核确认。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使全世界范围内的会计发展逐渐统一化。 我国于2006 年正式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 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接轨。
会计准则变革, 使我国的会计准则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 这意味着会计人员要学习更多的会计知识, 更快掌握新的会计准则。为了会计人员更快地适应这一新形势, 更好地理解新准则规定, 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从不同视角来看会计准则变革, 包括会计观念、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规范。对企业行为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比如会计行为、财务行为、业绩评价方面等等, 较之前的会计准则都有重大变化。 因此, 从多视角分析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变化, 会使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变革内容的认知更加深刻。
二、会计观念变革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影响
新建立的会计准则体系不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 更有意义的是更新了会计观念。 具体来说, 会计目标从受托责任观转换为决策有用观, 计量属性从历史成本观转换为公允价值观, 收益确认从收入费用观转换为资产负债观。这些会计观念的变化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理念, 进而需要企业会计人员更新观念, 与时俱进。
(一) 受托责任观转为决策有用观
“ 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会计信息给财务报告使用者”, 新会计准则将此作为会计目标, 这样不仅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准确的经济决策, 还能及时反映出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观的履行情况。 在受托责任观下, 企业管理层主要提供一些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 反映了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 而决策有用观下, 企业管理层提供一些与信息使用者经营决策有关的信息, 反映了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我国的会计规范首次明确了决策有用观, 这是会计观念的一种突破。
(二) 历史成本观转为公允价值观
历史成本观是受托责任观的计量理论基础, 公允价值观是决策有用观的计量理论基础, 会计目标的转变决定了计量属性的转变, 由以前的历史成本观转换为现在的公允价值观。 相比历史成本观而言, 公允价值观更能及时地反映相关价值变动的信息。
(三) 收入费用观转为资产负债观
会计目标、 计量属性和收益确认, 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前两者的转变同样影响着会计收益确认的变化, 逐步从收入费用观转换为资产负债观。从资产负债观来看, 收益属于一种综合收益。一方面, 为了显示收益来源的多样性, 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兼顾企业日常与非日常活动的损益报告;另一方面, 为了体现企业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 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兼顾已实现和未实现损益的报告。人们更加关注一个企业的综合收益, 而不局限于传统的净利润。 所以, 会计人员提供给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会计信息也要着眼于资产负债表, 而非之前的利润表。
随着市场变化的加剧, 无论是正在推动管理变革的企业管理层, 还是拟定具体行动方案的执行人员, 都迫切需要企业会计人员能够迅速提供及时有用的会计信息, 作为专业支撑为制度创新和行动执行提供高效的财务配套方案, 确保企业利益最大化。 针对现实需求的变化,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模式调整应首先着重于会计观念的变化。
三、会计程序变革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影响
会计具体规范直接受会计观念转变的影响, 紧密结合我国现行的具体会计准则, 从会计程序中的不同角度, 包括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逐一进行分析会计继续教育是如何受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
( 一) 继续教育如何受会计确认规范变化的影响
1. 确认资产要素的变化。 第一、对投资的分类进行修改, 并且明确规定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明确投资性房地产的具体准则, 并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单独提出规范, 为投资性房地产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第三、针对特殊行业里的特有固定资产, 规定在其初始确认时, 应当考虑其预计弃置费用。 第四、规定一些长期资产, 一旦计提减值准备, 不得转回, 其中包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长期股权投资。
2. 确认负债要素的变化。 第一、重新规范了职工薪酬的范围, 提出在确认职工薪酬时, 要着重体现成本补偿原则。第二、针对股份支付, 提出具体准则, 分别明确了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第三、将公允价值计量引进到债务重组, 将原来计入资本公积的差额改计入当期损益中。
3. 确认收入要素的变化。 收入确认时点是收入确认的主要改变, 只有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才能被确认为收入, 而不是按过去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
4. 确认费用要素的变化。 第一、就借款费用来说,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原来只有固定资产, 现又将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纳入到范围中;另一方面, 扩大了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例如一般借款。第二、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确定。
( 二) 继续教育如何受会计计量规范变化的影响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描述,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和现值。企业应首先采用历史成本来计量会计要素, 如果采用其它会计计量属性, 应满足金额能够可靠计量这一条件。
( 三) 继续教育如何受会计报告规范变化的影响
1. 个别报表列报规范的变化。 第一、修改了财务报表的构成。 一方面, 将原来作为附表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改为主表;另一方面, 在对各个行业财务报表进行整合时, 补充考虑了有关行业的特殊性。 第二、对利润信息的列报进行修改。一方面, 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规入营业利润, 扩大了营业利润的组成范围;另一方面, 补充两个项目, , 将“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列入利润表中, 将每股收益指标由原来的表外披露改为表内列示, 并需要计算稀释后的每股收益。
2. 合并报表列报规范的变化。 第一、调整了合并范围。确定了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 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除非有证据明确表明子公司不能被母公司完全控制。 第二、改变了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的列示。 《新企业会计准则》以“实体观”为导向, 将所有股东权益一视同仁。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少数股东权益也要作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 并在“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列示;在合并利润表中, 少数股东损益也要作为“净利润”的一部分, 并且列示。
新的会计准则在专业技能方面, 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会计人员不仅仅能进行日常账务处理, 还要为企业提供策略, 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 发挥会计的管理作用。 因此, 对于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应明确新旧会计准则之间的不同之处。 在继续教育中, 要求会计人员努力夯实理论基础, 掌握变革的相关业务知识,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
四、新会计准则下对会计人员的新要求以及应因对策
( 一) 新会计准则下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新要求
通过以上部分针对会计准则变革, 从多角度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 从而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出如下新的要求:
1. 强化自学能力, 主动并积极学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 新理论、新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各学科之间融会贯通的趋势也越来越显著。 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要求, 会计人员不能仅学习关于本专业的知识, 而应该去主动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只有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知识水平, 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发挥会计工作真正的作用。
2. 更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新会计准则下, 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操作时, 有很大可自由选择的操作空间。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要更加注重建设职业道德修养, 否则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由于新会计准则在许多业务的处理方面不像以往的会计准则。 尤其是规模较大、经济业务比较复杂的企业, 会计人员更应深刻把握报表编制原理并准确列报报表项目。
3. 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需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应明确新旧会计准则之间的不同之处, 加强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 使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得到提高。 涉及会计政策如何选择时, 如在确认和计量负债、资产时、确定计提坏账准备时、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时, 会计人员要利用自身职业判断能力, 做到客观、公正。
( 二) 新会计准则下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应因对策
1. 将继续教育上升到法律高度。 由于现实中存在对继续教育的许多约束, 因而有必要将继续教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制定关于继续教育的法律条文, 针对未及时组织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相关单位, 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 这样才可以使继续教育得到重视, 进而能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将继续教育落到实处。
2. 提高配套教材的多样性及针对性。首先, 突出教材重点。 用比较法介绍新旧准则之间的差异, 新旧准则之间如何过渡;其次, 突出教材实用性, 结合理论知识, 列举案列, 使理论与实际有效地结合;再次, 突出教材针对性。 针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 应有对应的配套教材。
3. 将固有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逐步过渡。通过引进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并结合传统的面授式教学模式, 逐步进行过渡。例如采用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多样的教学模式, 来满足不同类型会计人员的需求。
五、结语
本文以理论为基础, 结合新旧准则之间的不同之处, 经过多角度进行分析, 突出了对会计人员之后进行继续教育的重点, 并提出了新会计准则下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及相应对策, 帮助之后的继续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在经济的全球化的时代, 会计工作也应该全球化, 逐步过渡, 进而做到国际趋同。 会计是一门商业语言,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会计的地位举足轻重。会计人员应更加重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跟上时代的步伐, 胜任时代的要求。
摘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工作能力与业务素质为目标, 为使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和提高, 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再教育、再培训。会计准则作为世界商业语言, 全球趋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会计人员的执业环境不断发生巨大的变化, 以提高会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在对会计准则新变革进行描述基础上, 结合当前主流实证研究结果, 并从会计准则变革的多角度出发, 来分析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受到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准则变革,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荣.浅谈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J].金融经济, 2009 (20) .
[2]金陶岚.改革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方略之我见[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05) .
[3]陆家华, 陈伟峰.构建中国特色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体系的思考[J].新会计, 2011 (10) .
【关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会计出纳岗位实习报告12-02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10-11
会计实务辅导:关于新旧会计准则差异的探讨07-13
关于小企业会计的论文09-07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总结12-12
关于2012年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12-17
关于会计5班策划书11-10
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的通知范文11-14
关于会计实习自我鉴定10-02
关于会计求职信职高生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