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教学设计方案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彩池》教学设计方案(通用10篇)

《五彩池》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学科领域

本教学设计方案所适用的学科领域是:语文、自然、地理、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突出主要学科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

二、学习目标任务

1、情感目标

(1)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认知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五彩池神奇、美丽的特点。

(3)了解五彩池神奇的原因,培养唯物主义精神。

3、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感悟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2)熟悉电脑网络操作,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自我表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分析

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理解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四、设计思想: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个别化教学,让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

五、设计思路:

1.情景揭题,资料收集。(激发学习兴趣)

2、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培养质疑能力)

3、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阅读分析、语言积累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流评价,获得真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拓展学习,升华感情。(培养高级思维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6、练习巩固,大胆创新。(培养自我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7、作品展示,体会成功。(培养赏析、评价能力)

8、总结评价,谈谈感受。(培养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能力)

六、课件设计思路

1、学习区

(1)、知识窗(有丰富的图片、文字、视频、动画、录音等与课文相吻合的静动态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A、:五彩池的音像画面。B、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及文字。C、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及文字 :五彩池的各种形状,近景、远景、全景、特写。D、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E、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画卷。F、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G、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细腻透明的石粉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的景象。H、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及文字讲述光的折射原理。I、中国地图,九寨黄龙的地理、环境背景材料、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和景区介绍以及风土人情、民间传说;五彩池的景区介绍以及在旅游方面的地位。(2)、小字典(有生字的读音、书写笔顺、部首、近反义词、同音词、组词,以及相关成语等资料。学生在自学生字时,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信息,进行自学。)资料来源于第七册教参书及《字词句段篇》。

(3)小导师(对课文的重点段句进行导学,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3、展示区(网上学生作品)

4、赏析区A、写景美文集锦B、有关九寨黄龙的美术、摄影、音乐作品。C、九寨、黄龙、五彩池的图文介绍。D、九寨、黄龙的导游图。

5、网上探索区(给学生提供相关网站)

七、学习过程

(一)、情景揭题,资料收集

1、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课件播放五彩池 风光,师指引学生细看池水的斑斓色彩和水池奇特的形状,揭示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这样美丽,这样神奇?(课件:五彩池的音像画面。)

2、那就让我们通过生活,通过网络走进五彩池,去收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吧。

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础。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讨论交流,质疑问难

分析:在学生收集到充分的资料以后,我们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激动与自信,于是我们组织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只见他们就像一个个小专家,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出自己的疑惑。他们或侃侃而谈,或争得面红耳赤,或洗耳恭听,或静静欣赏。我们惊叹于他们的博学,同时也惊叹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功能。

(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集体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探究解决问题。可网上交流、小组协作等方式。)

1、课文围绕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板书:数量、形状、颜色、成因)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查阅小字典,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并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些什么。

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础。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四)、交流评价,获得真知

【交流第二、三自然段 】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并用朗读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学生交流

(1)理解句子A:“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体会到:水池很多。从哪里体会到的?(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是呀,据资料统计藏龙山上的水池有400多个。把水池多的意思读出来。齐读句子。水池真多,还有谁来交流?

(2)理解句子B:“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体会到:水池很美。请学生听师范,读边听边想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生:看到了宝石。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 :五彩池的各种形状,近景、远景、全景、特写。

师:宝石很美,晶莹剔透。藏龙山上的水池就像宝石一样,铺展在绿地毯上,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把水池的美读出来。女同学齐读句子。水池除了美,还怎么样?

(3)理解句子C:“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体会到:水池很好玩。媒体显示:大小深浅不同的水池打比方理解,读出好玩的意思。男同学齐读。

(4)理解句子D“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体会到:水池的形状很多,各种各样。师:那省略号说明什么?

生:还有很多形状,作者没有都写出来。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请同学发挥想象力,想想还有哪些形状的?学生交流。

师: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现给了我们,我们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齐读句子。

3、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通过数量、形状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下欣赏美丽的画卷。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让我惊奇。

4、默读课文第三段,找找课文中用了几个“却”字,去掉这些“却”字再读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媒体显示:有着各种颜色的水池师生对读,再次感悟。(颜色的神奇)小组赛读。指导朗读。师:五彩池仅仅是五种颜色吗?请同学换个词语说说。换词练习。

分析:重点深究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教学中,我们充分网络的优势,利用创设的情境,扶放并行,引导学习探究,给他们“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的机会,精心设计,突破重点难点。儿童学习的过程是认识能力日益提高的过程。遵循儿童的学习思路来组织教材,突破重点,应选择好适当的方式,组织新的结构类型。如学生自读二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进行朗读体会,通过读书、探讨、查资料,领悟到五彩池大小不

一、深浅不同,像宝石一样美。当教师显示五彩池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时,学生的发表欲特强,他们说,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燃烧的枫叶,有的像五角的星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

【交流第四自然段】

1、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请同学读读课文,打开知识库找找有关的资料,同桌的同学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小组交流。

2、成因小结:(1)池底长着许多石笋,高低不平。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

(2)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媒体显示: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讲述:作者是在夏天去五彩池,阳光特别强烈,被石笋折射成各种色彩。

(3)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集体完成口答练习题(五彩池的成因)

3、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4、齐读第五自然段。

5、小结:课文最后一节和开头呼应,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分析:让学生再次感受五彩池那美妙的情景,掀起学生诗意般的情感波涛,振奋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进入情景,体会意境,在美的氛围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拓展学习,升华感情。

课件

一、写景美文集锦;

二、九寨黄龙的地理、环境背景材料、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和景区介绍以及风土人情、民间传说;

三、五彩池的景区介绍以及在旅游方面的地位;

四、有关九寨黄龙的美术、摄影、音乐作品。

分析:Internet环境下的语文拓展学习,计算机像笔、纸、书本一样,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工具。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学生在网海里尽情遨游,获取了大量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得到升华。

(六)、练习巩固,大胆创新(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完成)

1.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和赏析,我相信五彩池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请你当小导游,给五彩池写一句精彩的广告词,看看谁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2.写一首赞美五彩池(或家乡、或任何一处美景)的小诗或一篇美文。

3.建立网站:

(1)、家乡美景展。

(2)、四川名胜集锦。

(3)、九寨黄龙美景荟萃。

(4)、带你神游九州。

分析:教育的本义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以体现“教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看了录像,阅读了大量课外材料后,教师组织学生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七)、作品展示,体会成功。

分析:学习是过程而不是终结,学习是体会快乐而不是寻找难过。学生带着创作的激情、成功的喜悦在作品的展示、交流过程中学会赏析、评价别人的作品,同时也学会评价、总结自己的作品,争取在下一次的学习中超越别人,超越自己。这就是成功教育,也是教与学的终极目的。

《五彩池》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生:知道——《五彩池》

(师板书课题)

师:别看这个“彩”字不是生字, 但很多同学容易写错。现在看老师写——要注意它的写法。

【“彩”字虽然不是生字, 但是老师不拘泥于教材, 时刻以学生实际出发, 把此字当作重点, 让孩子看老师写, 体现了“以需要为重点”的教学理念。】

师:谁知道今天老师为什么选这一课来上?

生:因为这篇课文很美。

生:因为老师想找一篇最美的课文。

(众笑)

生:因为五彩池太神奇了, 老师想让我们与听课的老师去旅游一下。

师:多会说话呀!的确, 五彩池不仅美而且很神奇。看来你课前预习得不错, 你能告诉大家她的神奇和美表现在哪里吗?

生:她的美表现在水池样子很多, 水很清, 还有神奇的是水的颜色因池子不同而不同。

师:你是个很会学习的孩子, 不仅预习得到位, 还作了充分发言的准备, 回答问题时有条理。

其他同学把课文读了三遍的请举手。你们和刚才这位同学的意见一致吗?

【看似很老套的一个开篇问题, 其实老师别有用意: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猜——为什么选这篇课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第一印象总结一下, 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一石三鸟!】

接下来老师找四个人分别读四个自然段。

生:我觉得××读得很有感情, 但是调子有点怪怪的。

师:我也有同感。谁能发现他的问题出在哪里?

生:我觉得他读时语调太高, 没有低的地方了。

师:对了, 你说到点子上了, 声调普遍太高了。读书时, 不管你是低还是高, 都要有起伏变化才好。你想, 一直用很高的调子, 永远不低下来, 听众是不是会觉得很累呀?再说, 大家都看过人的心电图吧, 要有曲线起伏的, 如果是直线了, 就意味着生命结束了。记住, 有生命力的朗读是有起伏变化的。

【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有感情地朗读很容易被他们误解为“把语句读得调子高就是好”, 如何进行纠正, 这个例子很有实际意义。】

师: (对刚才读书的同学) 你明白大家的意思吗?

生:明白了。

师:以后读书时要注意这一点。你很有激情, 这个毛病对你来说好改。

大家读了前四段, 其实文章还有一段, 就是最后一句话。别小看这一句, 作者把他单独列为一段是有深意的。

大家先齐读一遍, 看看是否能理解这句话。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 不在天上。”)

师:来听听老师这样读:“原来五彩的瑶池不在天上, 就在人间。”

有什么区别吗?

生:老师把“人间”和“天上”这两个词语的顺序颠倒了。

师:你很会听。那么老师这样改还是课文那样写好呢?

生: (齐) 课文好。

师:为什么?你们不是平时挺崇拜老师的吗?老师未必就不如作者呀。

生:一样好。

师:呵呵……我们办公室主任又发话了。

(学生都沉默了。)

【可贵的沉默!很多课堂上老师怕“冷场”, 孰不知这样的“冷场”有多可贵。这才是真实的课堂, 才能够真正体现由“不会”到“会”的生成过程。】

(好一会才有人发言。)

生:老师, 我觉得还是课文好。因为你那样是强调了不在天上, 课文是强调了就在人间。

师:有点意思了。

生:因为课文主要是为了肯定在人间, 不是否认在天上。

师:对了, 虽然就这样换一个顺序, 但课文的侧重点就不同了, 课文是肯定“在人间”, 强调五彩池的美;老师那样改就是否认“在天上”, 强调天上没有。你们说作者写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侧重哪一点?

生:人间的五彩池。

师:看来呀, 老师还是不如作家, 大家也看到了, 你们说汉语的魅力大不大呀?

(生笑)

【相机对孩子进行一点汉语魅力教育, 是语文老师的天职, 也是激发孩子学好汉语的有效而不耗时的好办法。】

师:好了, 抓住了主旨——就在人间, 不在天上!

(板书:天上人间)

师:大家发现没有, 这两个独立的词我板书之后又可以连成一句成语了——天上人间。

师:下面我们直接看地下彩池部分。

(板书:人间——彩池)

有没有发现, 老师没有写“五彩池”而写了“彩池”。这样写准确吗?

生:这样写不准确。

生:这样也可以, 因为要不要“五”都表示五彩池。

(老师摇头表示不满意答案)

(过了一会儿有人大悟, 争着发言)

生:老师这样写是为了和上面的字数一样, 都是四个字。

师:对。这叫对仗。但是老师在讲究对仗的同时更要讲究准确。我的问题是——这样写准确吗?

生:准确。老师教过我们, 这里的“五”不是表示只有五种颜色, 是很多颜色的意思。

(众哗然, 大悟)

师:真不错, 你们很有心。就是这样, 很多数字在词语里面或古诗中表示很多或很少, 是虚指。

【这就是设计的魅力:看似平淡的一处巧问, 涉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语文知识点。长此以往, 孩子的语文素养不愁提高。】

师:好了, 这个问题我们弄明白了。大家看看,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是写这个人间彩池的?

生:三个。

师:看来比较重要。我们仔细地读读看, 每个自然段都写了彩池的哪个方面?读后可以同桌或前后桌讨论一下。

(生自由读书, 讨论。)

【一节好课的标准就是看学生们是不是读书读得多, 是否读得兴致盎然。老师的任务不是讲, 而是引导孩子用心去读书, 高明的老师会引导, 会巧引导。】

师:弄明白了吗?谁来谈谈?

生:第二自然段是写池, 第三自然段是写水, 第四自然段写的是水变色的原因。

师:不错, 老师按照你说的板书。

(板书:池水)

师:概括第四自然段的话字数太多了, 和前面一样, 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

生: (迟疑了一会儿) 原因。

师:快了, 就俩字了, 选一个, 用“原”行吗?

生 (笑) :用“因”。

师:好了, 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池、水、因。

下面还是要读书。这一次读书要快速浏览, 看看文章写池抓住了池的什么特点, 写水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

生:抓住了池子的多少、颜色、大小、形状。

师:板书要用最少的字词概括最好。

生:多。

师:有这个特点, 但不够全面。

生:怪。

师:怎么个怪法?

生:很多形状。

师:那不叫怪, 怪有点贬义了, 那叫——对了, 奇!

(板书:多而奇)

师:现在大家做一件事, 拿出笔来, 把表现池多而奇的词语画出来。画完后体会一下应该怎样读, 然后我再让大家来读。

(生画词, 快速练习)

师:好了。我刚才巡视了一下, 大家画得都挺准确的, 老师相信你读的时候能读好了。来试一试。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对了, 很聪明, 我听出池子的“多”了, 因为你们读时强调了“漫山遍野”和“大大小小”。

【此时无声胜有声!读书时, 哪些该重读, 哪些该轻读, 其实不需老师多讲, 关键是如何去引导孩子读, 给他信心, 他才会明白你的用心, 才会真正去体会和琢磨。这是一个不错的典例。】

师:暂停——这个比喻句没有读好。想想, 多美呀:好像是铺展在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感觉一下, 再来读。继续。

师:看看, 这个符号代表什么?

生:代表还有很多样子。

师:对了, 这个省略号不简单呀!就把几个有代表性的写出来就好, 后面可以用省略号来代替。

【小小省略号, 老师也把它教得有声有色, 别有滋味——要做教学的有心人。】

这一段大家读明白没有?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老师, 一亩、一丈分别表示什么呀?

师:老师告诉你, 我查了资料, “亩”是中国的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相当于666.67平方米, 大概比我们一个操场还大。

(生哗然——)

师:你觉得大吗?

生:大。

师:错了。看看课文怎么写的?

生:“大的不过一亩。”

师:“不过”是表示小, 可不是大。大家一定要联系课文中的句子整体理解, 别只想600多平方米很大了呀。看起来有600多平方米很大了, 实际看和什么比较了。和江河、大海比较它确实很小了。课文写的是一个池呀, 不是写小水坑!

【什么叫语言文字训练?这就是。“不过”不是生词, 可是孩子理解没有到位, 所以要延伸一下。学生的空白点就是训练点。这里也很大程度地体现了老师的课堂机智。】

师:好了, 时间到了, 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课文后面一部分是讲水变色的原因, 我给大家留一项作业:科学课上我们都学习了写研究报告, 也请你们回家后写一个研究报告——题目就是“五彩池池水变化原因探究”。

刍议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五彩缤纷 篇3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已经“忍无可忍”,并且已经远离了教学需要。

我们必须紧跟时代,与高科技为伍,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多媒体在教学课堂上应用的范围广泛,起到的作用显著,被广大教师所垂青。

比如,在讲到At the doctor’s这一部分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have a stomachache\have a toothache\have a headache三幅画面,让学生任选其一进行描述,可用对话、短文等形式。

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首先在大脑中有一个问题,然后加以想象,教师给予动态展示,让静态的东西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从理论到实践并得出结论的过程。

充分利用多媒体,使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而且能诱使学生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积极参与活动,调动各种感官,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记忆、迅速联想、不断反馈、不断探讨和总结,便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使教学模式多样化,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作业的布置要巧妙

作业的布置要巧妙,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温故知新,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作业要练习什么,教师要心中有数。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又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能力。

比如,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 3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时,我让学生制作一张调查表,去调查本班同学及任课教师十月一假期将去哪里度假,将做些什么事情。这样既贴近生活,又激发了学生兴趣。为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功(听,说,读,写)的训练,让知识转化为技能。只有两者并兼,才能真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三、扩大背诵的范围

学习外语,背诵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我精挑细选,给学生找来哲语短句,英汉对照,两两对仗,言简意赅,寓意深刻,非常适合他们学习。

例如教给学生保护环境的:

十万难买廉房,百万难买贤邻,

千万难买良俗,亿万难买蓝天。

One hundred thousand to buy the house, a difficult to buy a neighbor,Do not buy the good custom,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difficult to buy the blue sky.

启发学生认识自身价值的:

金做鞋掌不如铁,

文人种田输于农。

Gold than iron shoe heel,

Literati farming lose in agriculture.

面前誉,背后毁,如如不动;

家庭责,国家担,悠悠我心。

Behind the front, destroyed, as if not moving;

Family responsibility, state supported, may my heart.

陶冶学生性情,善于忍耐的:

如砚,耐得人磨;如地,耐得人踏;

如鼓,耐得人打;如水,耐得人捧。

As students, can people grind; as, to embark;

Like a drum, to people like water, only holding.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学生深得其益。

总之,教学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课本知识,还能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增长智慧,学会做人,更能感受到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学习乐趣,长此以往,英语的教学一定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五彩池教学设计 篇4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

这篇精读课文讲“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臧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形象生动地描写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前应鼓励学生收集五彩池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课中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里充分的读书,充分的感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加上多煤体的适时渲染,让学生体会出五彩池景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培养语文能力,感受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教学难点:了解五彩池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方法、过程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

3、学习作者描写五彩池的方法。

道德、情感目标: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在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五彩池》。在这篇课文中,关于“五彩池”有一个神话故事,谁给大家讲一讲?

2、那是神仙住的地方,一定很美很美,难怪作者想变成腾云驾雾的神仙呢!但这只是个传说。而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真的就有这样神奇的五彩池,接下来,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游览一下这五彩池。【出示图片】

(二)、游览感知,精读品味

1、接下来,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欣赏五彩池绮丽的风光,感受它独特的魅力。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在作者的笔下,是如何描绘五彩池的美丽和神奇的?

2、谁来说说浏览之后的感受?(过渡)五彩池的确神奇、美丽。作者更是妙笔生花,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五彩池的神奇、美丽再现了出来。到底神奇在哪?美丽在哪?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细细欣赏。

(三)、品词赏句——领悟美

1、大家自己默读一下2、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最能体现五彩池神奇.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神奇和美丽?

2、在小组里读读你划的词语和句子,并互相说说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美丽和神奇?(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特征和认知水平,决定了读是小学生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最好的方法。通过多层面地读,让学生多次与语言面对面地接触,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灵魂。)

3、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交流后的感受。

你划的有哪些词语和句子?怎能体现它的美丽与神奇?(1)、形状各异(2)、颜色美、奇妙(3)、数量多

(4)、大小不

一、深浅不同

(齐读:同样……瑰丽)自己读读这一自然段,看有哪几个原因,用铅笔在书上标上序号。然后请前后位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四、合作探究 —— 美形成的原因

1、小组交流讨论五彩池美形成的原因。

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五彩池美形成的原因。(三个原因)

(过渡)作者一开始向往天上的瑶池,可当他看到神奇、美丽的五彩池,觉得五彩池比天上的瑶池美的多,由此发出感叹:原来……不再天上。

五、请同学们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课文最后一节和开头呼应,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

《五彩池》教学设计 篇5

章贡区沙石中心小学

曾燕华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想象、表达能力。

2)能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提高合作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教学难点:

想象文中比喻句描绘的景象,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学过哪些写景的文章?你认为哪里最美?那你是从哪里了解了它的美呢?(文章中)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的地方旅游。这个地方是哪呢?是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的五彩池。(师板书课题:五彩池)。生读课题。

2.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读懂写景的文章。(参考单元导读)。过渡: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读懂文章的方法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五彩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读后,课件出示重点词,以指名领读、抢读等方式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初读课文读懂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很认真,那“五彩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做好交流的准备。)师:想好了吗?谁先说说。生:我读懂了五彩池的形状很多。

师:(板书:水池形状多)真不错,就像他这样,直接把你读懂的意思说出来,谁还想说?

生:我读懂了五彩池的池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颜色?

师:请你来讲给同学们听。(板书:原因)其他同学还读懂了什么?

生:五彩池有很多颜色。

(板书:颜色多)

生:我知道五彩池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师:对。(板书:地点四川藏龙山)

生:我还读懂了五彩池里的水其实都是清水。

师: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各种颜色呢?学习课文时请你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

(汇报读懂的内容,是对学生初学效果的肯定,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信心。)

4.提出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师:同学学得很认真,自己读懂了这么多,那在读书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说“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师:你是不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板书:在人间)生:为什么池水会有那么多颜色? 生:为什么叫“五彩池”?

师:你能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不错。(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为教学重点的确定提供了

依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类提示,可以有机地渗透发现问题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美丽

1.请同学们带着不懂的问题默读2―4段,思考:什么地方让你感到神奇美丽?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同桌之间先说一说。

3.全班交流: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抓住重点的词语谈一谈。

如:“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月牙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生1:水池像宝石一样,很美。

师:水池还非常美。(板书:美丽)

师:如果这句话这样说(出示投影:“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辉。”)自己读读,感觉怎么样?

生:去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我们就想像不出水池美丽的景象。

师:那加上“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出示原句投影)你看,有了这部分内容,怎么样?

生:更能看出水池的美,更能帮助我们想像出漫山遍野的水池是什么样的。(顺势点击课件让学生看一看水池的样子)

师:根据老师查找的资料,五彩池的水池总共693个,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水池遍布山野,就像一颗颗晶莹的宝石。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师:你读得太美了!

(“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一句的教学,训练目标明,层次清,淡化了内容的分析,着力于引导学生体会、感受语言的美。)

师:(打全段内容投影)同学们,刚才,我们读出了水池很多,很美,那么,这些像宝石一样美丽的水池都有什么样的呢?我们再来读读后面的这几句话,看你还能感受到水池怎么样。下面,老师和大

家一起接读。老师读句子的前半部分,同学们接着读,咱们先来试试。

师:水池大的――

生: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

师:小的――

生: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

师: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

生:一圈圈彩带。

师:把大大小小的水池――

生: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师:有像――

生:葫芦的。

师:有像――

生:镰刀的。

师:有像――

生:盘子的。

师:有像――

生:莲花的。

师:大家知道该怎么读了吗?我们再来读一遍,这次要求大家要带着感情来读。

师:(最后一句读完后)还有像„„同学们,还有没有啊? 生:有。

师:让我们放飞想像,想想还有的像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有像苹果的、有像冰山的„„)就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也用了一个省略号。

师:这么多形状,老师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了?谁来帮帮我?

学生:形状各异、千姿百态„„

4.还有哪些神奇、美丽的地方?„„

(在这里训练学生通过品读重点词句,进一步体会“五彩池”的神奇、美丽。训练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5.师生合作读课文(配乐)

(在这里配有课件播放“五彩池”的美景,使学生在音乐声和图画中完全投入到课文中读得入情入境,老师适时的参与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达到高潮。)

6.课文学到这里,面对这样的“人间仙境”你最想干什么?

生:想去看看。

生:放假可以去旅游。

生:希望五彩的瑶池,就在我们赣州。

„„

四、美读课文,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刚才看录像时,我发现同学们都被五彩池深深吸引住了,那大家想不想把这美丽神奇的景象读出来呀谁愿意读啊?

1.学生自己练读2-4段,找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好好练练。2.全班汇报,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站起来美读,同时播放录像。

(这里先后采用听、看、读多种方式,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感情层层加深,认识不断升华。)

3.假如你现在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上,你会说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齐读最后一段。小结:课文最后一节和开头呼应,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使用这种前后呼应的写法。

五、拓展延伸

《五彩池》教学设计 篇6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五彩池非常美丽,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绘的,五彩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书思考。

3、汇报读书收获。(美丽、神奇)

4、梳理课文重点。(二、三四自然段)

思考:课堂上开场白为“我们的近邻四川省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九寨沟,那里山奇水秀,尤其是美丽的五彩池给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学习作者是怎样描绘那迷人的美景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五彩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样的开场白较直接、较明白地把学生引入课堂,但缺乏情感力量,加之课堂上讲述时缺乏激情,没能把学生尽快带入较好的学习状态。如果课堂上这样处理:“传说王母娘娘所在的天宫有一个瑶池,那里的水有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在九寨沟有这么一个地方,那里的水池更多,形态更美,颜色更奇。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告诉大家。”如果讲述时情绪饱满,情感浓烈,加上话语中暗含的诱发阅读兴趣的因素,一定能把学生尽快带入学习状态,为后文学习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三、重点阅读,理解内容,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五彩池的美丽令人神往,作者是怎样向我们具体描绘这美丽的画面的?

1、自读第二节,读读画画重点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2、交流读书收获:

(1)交流五彩池的特点。(数量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颜色多样、变化多) (2)讨论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启发想象出更多形状的水池。

3、小结。

4、朗读训练。

思考: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重点段(2自然段)时,让学生自读、勾画,然后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谈作者如何把五彩池写美的,最后引导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练习朗读。这一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时欠层次,欠深度。如果这样处理,可能更好:

(1)自读勾画重点词句,思考五彩池的特点。

(2)学生汇报五彩池总体特点:数量多,颜色多(美),形态各异。

(3)重点品读写颜色美和形态各异的两个比喻句。关于颜色美抓住“各种不同颜色”“光辉”“宝石”体会出阳光明耀下五彩池颜色丰富,明亮耀眼,关于形态各异,先让学生充分体会文中列举的四种形态的美,还要让学生充分想象水池更多美的形态,丰富文章“……”号的内容。

(4)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教师这样讲述:“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自己正站在五彩池边,满眼的水池,大大小小,形态各异,在灿烂的阳光下,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色彩:葫芦形的那个是黄色的,镰刀形的是绿色的,盘子形的是蓝色的,最有趣的是莲花形的那个,外边是金黄色的花边,里边的花瓣红粉交错,正中间的花蕊却是紫色的。一阵风吹来,吹乱了水池的颜色,色彩缤纷、五光十色、明艳艳的一大片。真美啊!”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出活生生的画面,培养想象力。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该节。这样训练由粗到细,由表及里,能让学生把握作者(语言)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借助语言展开想象的能力,体会作者对美丽的五彩池的喜爱赞美之情,感悟作者描写自然景物的写作方法,对作者的语言进行内化、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并通过感情朗读把这种内化表达出来,对学生学习所得加以外化,能较好地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欣赏五彩池池水的美丽和神奇。引读这一节。

五、探究原因,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1、根据第三小节的内容质疑:同样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显出不同的颜色来? 2、学生读书思考。

3、集体汇报:石笋——石粉——阳光

4、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介绍原因。

(1)同桌介绍。

(2)指名以导游身份向大家介绍。

5、小结。

思考:利用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话质疑:明明是清水,为什么流到不同的水池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能较顺利地将学生引导到对第四自然段的学习。课堂教学流程:(1)学生自读自悟。(2)然后汇报池水五彩斑斓的原因。首先抓出原因要点:石笋——石粉——阳光;倒影;接着学生组织语言,准备完整汇报原因;汇报时前两位学生借助书本把内容读了出来,经过引导接下来两位学生借助板书用自己的语言,讲清楚了原因。(3)学生以导游和游客的身份互相对话。(4)探究水池五彩斑斓的另一原因:池水很清(正因为池水很清,它的透光性才好,才能射透石粉,再经过反射和折射的作用让水池呈现出丰富的色彩)。该环节既训练学生理解内容又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学生学习思路清晰,层次性强,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在引导上还值得思考,当发现第一位学生只能借助教材读出原因时,应及时处理,要么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组织语言,要么让学生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尽快让学生将书中语言内化,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池水很清”这一原因放在将书中现成内容学生之后讨论并无大碍,如果将这一环节提前到梳理原因要点处,然后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原因将它一并说出,能让学生形成更完整更丰富的整体认识。

六、学写广告词。

1、引入练习。

2、学生独立准备。

3、汇报交流。

七、课外延伸:推荐阅读《中国名胜经典》

《五彩池》教学设计方案 篇7

《生活中处处有信息》是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七年级 (上册) 第一章《搭上风驰电掣的列车——信息与信息的处理》第一节的内容。这一节是学生进入初中课堂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节课, 它与小学信息技术的内容有所衔接, 对于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的新知识点是讲授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的特征, 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认知水平。通过游戏活动、案例动画欣赏的学习, 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的重要性质, 认识到信息是无处不在的。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踏入初中学习的七年级学生。学生们好动且求知欲强, 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的特征, 通过活动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将这一系列活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提升, 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师设置的活动中来, 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轻松、快乐, 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点燃学生们头脑中智慧的火花。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什么是信息; (2) 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欣赏《孙膑减灶诱庞涓》的F lash动画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使他们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 以及理解信息的特征。 (2) 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 深刻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游戏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辨别信息、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案例、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认识信息的特征。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活动实践教学法。

●教学设计过程

1.创设情境, 引入主题

教师通过课件的形式, 向学生展示、欣赏几幅生活图片 (如下图) 。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身边生活的图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提问:以下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分别有什么启示及作用?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身边生活常见、熟悉的标志。通过提问,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小结: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的思维领域之中。在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花鸟虫鱼, 以及人们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也在向我们传递着各式各样的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引出信息无处不在。画龙点晴, 引入本课的主题——生活中处处有信息。

2. 实验尝试, 认识信息

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准备矿泉水、雪碧、酱油、可乐4种液体, 在每张学生桌前, 分别放4个一次性塑料杯子, 分别将这4种液体倒入4个杯子中。

教师让学生品尝或根据液体发出的某些信息, 鉴别这4种不同液体, 并说出鉴别的方法, 将鉴别的信息填入表格中。

在结束实验尝试活动之后, 教师小结:信息通常是以文字、图像、图形、语言、声音等形式呈现。人类通过信息的传递认识各种事物, 借助信息的交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互助合作, 发展生产, 从而推动社会前进。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活动, 使学生亲身体验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处理信息的, 也深刻认识到信息的概念。

师:在刚才的实验尝试活动中, 同学们想必利用各自的妙招, 如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 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4种液体的信息;或是根据液体的颜色、气味、特征等方面来鉴别液体的信息。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 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事物, 如何获取信息呢?

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 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师:请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情况, 举例子说明。

生:显微镜、电话、网络……

师: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 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时空限制, 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摄像机、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 使人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所以, 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实践探究活动, 掌握信息的特征, 以便更好地获取、处理和运用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小结获取信息的手段以及作用, 导出本课的难点内容——信息的特征。

3. 实践活动, 掌握信息

活动一:欣赏《孙膑减灶诱庞涓》F lash动画故事。

向学生播放《孙膑减灶诱庞涓》F lash动画故事, 并引导学生在观看之后, 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 (1) 孙膑以和假象迷惑对手, 让对方误以为齐军士卒大量逃亡, 不堪一击。

(2) 故事中的“炉灶”、“树”、“文字”、“火”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后, 回答问题。

生: (1) 佯作败退;炉灶减少。

(2) 炉灶减少反映士卒的减少;树是文字信息的载体, 火传递发箭的命令信息。

师:从刚才的案例中看出, 孙膑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是因为他掌握了信息的特征:可伪性、依附性、可传递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案例问题中认知到信息具有可伪性、依附性、可传递性。

活动二:交流、讨论肖伯纳“一个苹果交换”名言。

师:英国现实主义戏剧家肖伯纳的一句名言“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换思想完全不一样, 两个人交换了苹果, 每个人手上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在一起交换了思想, 每个人就同时有两个人的思想。”请同学们思考、讨论, 这句名言反馈了信息的哪条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后, 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使他们从讨论中获知信息还具有共享性的特征。

活动三:“快乐传真”游戏。

准备工作:用黑色墨笔把将要进行游戏的信息写在一张卡片上。

游戏规则:请十名学生上来, 第一位学生将卡片上的文字通过写、比画、画等形式传递给另一位学生, 依次类推。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 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信息还具有其他特征。

师:通过这一场快乐的游戏, 我们可以了解到信息还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生:……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巩固对信息特征的认识。

活动四:事例分析。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则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通知。通知略。

师:这则通知要求我们全年级班干部9月12日开会, 是否有效呢?

生:……

〖设计意图〗将学生生活事例引入活动, 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使他们更容易理解信息的时效性。通过提问, 引导学生注意观看“通知”落款时间, 引出信息的又一特征——时效性。

活动五:谈谈“你我身边的虚假信息”。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 开展讨论, 谈谈“你我身边的虚假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事例或网络上的遭遇向其他学生讲述, 彼此交流经历。

师:通过大家刚才的讨论与交流, 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人类感知、接受、识别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因而对信息的识别总是不完全, 会形成认知“伪信息”;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错误, 产生传递“伪信息”;有人出于某种目的, 故意制造虚假信息, 造成人为“伪信息”。因此, 我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 要注重信息的来源和信息的筛选, 要有效防止信息的污染。

〖设计意图〗在讨论活动过程中, 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 学会通过与他人交流获取知识。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理解信息的可伪性。

4. 小结归纳, 深化信息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小结本次实践活动的情况, 要求各小组组长将本组组员在本堂课中参加实践活动学习的情况反馈, 将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填入相关评价表中。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评价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认识自我, 也使本次评价过程达到公平、公正、公开。

师: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 认识了信息、利用信息、并且发展了信息, 信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它可以被重复使用, 可以被共享, 还可以被扩增。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的总结, 使学生巩固了知识点。

5. 拓展练习, 运用信息

师:请同学们搜集身边的、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拓展练习。

《五彩池》教学设计方案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 “五彩”特色资源 高校 形势与政策课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32-03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整合和利用少数民族特色资源提升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鲜活性、吸引力和认同度是不断增强民族地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时代要求。

一、少数民族地区“五彩”特色资源的主要类型

民族特色资源是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习性、地域特性和文化特点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在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资源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结构复杂的资源系统。按特色资源的地域和形态来划分,主要包括红色资源、绿色资源、蓝色资源、黑色资源和白色资源等“五彩”特色资源。

(一)红色资源。红色文化是红色资源的内核。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团结和率领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广大群众浴血奋战、顽强拼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时代特征和中国风格的红色文化,这种红色文化深入和浸润到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产生了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少数民族红色资源。从东北白山黑水的抗联战士到海南琼崖的红色娘子军,从北方内蒙古乌兰夫故居到西南广西韦拔群故居,从上海龙华革命烈士陵园到新疆乌鲁木齐市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红色资源遍布少数民族杂居和聚居地区。

(二)绿色资源。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处于偏远地区,交通设施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森林覆盖率往往大大高于经济发达地区,绿色资源亦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农林产品资源及其深加工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重要致富途径,例如宁夏的枸杞、广西的甘蔗、内蒙古的草场等。除了传统的绿色资源,另一类新兴的绿色资源是利用现代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干净、无污染、再循环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逐渐化害为利,充分利用城市垃圾、淤泥等废物中所蕴藏的能源发电、生产水泥等环保建筑材料。

(三)蓝色资源。上天入地、通江达海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蓝色经济的基本方向,利用海洋和海岸区位优势和资源发展各种蓝色资源产业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增长点。近年来,在众多少数民族地区,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蓝色产业”迅速崛起,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光照和风力资源被激活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生物科技、海洋工程建设、海洋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努力实现从海洋资源富庶地区向海洋经济强区的跨越。特殊是加快海洋旅游电子服务平台和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着力推进海洋旅游产业智慧化,做大做强少数民族地区的蓝色资源。

(四)黑色资源。以煤炭、石油和矿产资源为代表的黑色资源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资源,一些地区的快速发展和经济起飞离不开黑色资源的支撑,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开发,一些煤炭和石油开采的资源型城市相继陷入了资源枯竭后再转型的恶性循环怪圈。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循环、低碳、高效的能源开发理念,绿色开发、深度转化、延伸增值、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形成发展共识。

(五)白色资源。长期以来,对于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居民而言,冰雪是日常生产生活条件中的不利条件,制约着老百姓增产增收。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冰雪产业逐渐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特色资源。在中国的北方,从东北到新疆,从每年9月到第二年4月,冰灯、冰雕、滑雪等地方性、季节性休闲体育项目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黄金产业。除了冰雪白色资源,新疆独特气候条件下的棉花产业是极为重要的民生产业,9月至10月的新疆,铺天盖地的棉花盛开,与空中的白云、山顶的白雪交相辉映。新疆从棉花种植优势区,逐步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生产基地,连续多年产量第一更是奠定了新疆在国内棉花生产中无可撼动的地位,棉花也成为新疆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柱,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农作物品种。

上述“五彩”特色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开发,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因而地域条件的限制,可能只具有一种或几种资源,但是如果能够因地制宜地把特色优势凸显出来,无疑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少数民族地区内的大学生对于域内的特色资源是有所认识和了解,把特色资源引入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当中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认同。

二、少数民族地区“五彩”特色资源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五彩”特色资源在民族地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拓展,是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关注度和认同度的有益尝试,但是要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围绕教育教学对象、资源、内容等要素,妥善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资源应用与地区域情相契合。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域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广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域情差别很大,在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把少数民族特色资源引入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在资源的筛选、整合、植入上要与地区域情相契合,根据域情来选用具有说服力、形势性和认可度的特色资源。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地、发芽、生根、开花和结果,需要在贯彻和执行过程中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域情来宣传、输导和落实。

(二)资源应用与民族习俗相适应。我国56个民族之间的民族习俗尤其是宗教信仰差异甚大,一些少数民族长久以来具有本民族特殊的宗教信仰,如藏族对佛教的信仰、维吾尔族对伊斯兰教的信仰、满族对萨满教的信仰。一些少数民族特别的生活习俗,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不食用猪肉,一些少数民族不与其他民族通婚的习俗等等,一些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注意区分并尊重各少数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习俗,并对上课班级少数民族的学生有所了解和关注,这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慎重区别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三)资源应用与教育过程相充足。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对象并非单纯的“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也非“对外界刺激的被动反应”,而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反思性选择。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所接受的诸多理论知识并非自己的直接经验,而是由教师所提供的间接经验,大学生对理论输导内容的接受必然要经过自己的反思和选择,这一反思和选择的过程是综合并融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重新进行审视、解读、评论、筛选、判别和重组的反思性选择的认知和认同的过程。可见,学生并非单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反思和选择的主动接受者,因而广大教师务必对传统的灌输理论进行再反思并做创造性转换,在与对等的个体和群体进行理论输导中彼此分享知识。

(四)资源应用与教学体系相协同。教学体系是包括教案在内的教材体系向教学系统的转化,“教学体系是一个由密切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支撑的教学要素组成的教学系统,是一个由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组成的整体化运作过程”。少数民族特色资源是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素的重要来源,少数民族的习俗、饮食、服饰、语言、山歌、舞蹈、传说、神话、武术、口头文学、体育运动项目都是特色资源的内容、形式和载体。上述资源引入教学体系,既要进行通俗的教学设计以增强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又要进行必要的理论抽象使资源的应用回归到理论教学的规范性。

三、少数民族地区“五彩”特色资源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少数民族“五彩”特色资源是稀缺和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现存的资源往往是人在艺在、人在物在,由于缺乏深度的认知和系统的保护,许多特色资源已经濒临消灭、失传,亟须进行抢救性保护。少数民族“五彩”特色资源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首先需要建立大数据信息资料库,用科学方法收集、整理、保存和应用特色资源,在此基础上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应用和拓展。

(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中宣部与教育部有明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这一要求为少数民族“五彩”特色资源在形势与政策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遵循,根据已经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选取与之匹配和吻合的特色资源需要教师群策群力和集思广益。

“五彩”特色资源应用的总体要求是依据教学内容来筛选、匹配资源,资源选取的价值在于通过资源来解说教育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受教育者更加轻松、透彻、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中的各类问题。所以说,所选取的特色资源能不能有效地实现上述目的,既考验教育者的资源选取技能,又考验教育者教学手段的高低。教师在选取资源时,一是要围绕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来筛选各类特色资源,以充分体现“以学定教、教学相长、先学后教、学教互动”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二是要注重对教学内容与特色资源内在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把握,切不可为了引入和应用资源而罗列资源,或者为了减轻自己上课的负担而堆积资源,结果出现选用的资源本身与所教内容并无直接相关性,甚至出现所引资源根本无法有效说明所要讲授的内容的现象,出现无效引入和应用。三是引入和应用特色资源组织教学应突出集体力量和群体智慧。术业有专攻、学业有专长,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对不同问题有完全的理解和把握,对同一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角度和方式,因而在开放式的资源筛选时,有必要调动集体力量集中进行再筛选,以防止出现资源与内容不匹配的问题。

(二)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少数民族高校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以少数民族地区“五彩”特色资源所在地作为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基地,是特色资源在实践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的有益形式。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推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基本保障,应将其作为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强化专业管理,使实践教学基地在形势与政策课改革中发挥独到作用。基地建设应联合建设,高校教师提供建设目标、思路、程序和标准,特色资源基地方提供资源数据、场所、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联合协同把基地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起来,为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奠定坚实的人力和物力基础。

少数民族“五彩”特色资源在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要充分发挥现场教学资源在理论输导中的鲜活作用,而这一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是无法充分有效地体现出来的。一是主动走出去。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时安排上应合理设置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去,从学校里走出去。走出去应考虑学生的学科与专业、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内容以及周期性内容的重复性问题,使走出去能够真正学有所得、见有所感、触有所思,真正达到预期效果。二是及时请进来。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的时政性和时效性,在不同学年和学期有特定的教育内容,在已有实践基地资源不匹配和不对接的情况下,要找到并解决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和吻合的特色资源,就需要跨地区寻找相关专家及特色资源,以满足大学生理解和解决现实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的需要。三是建立跨区域联运的资源基地联盟,实现特色资源的互换与共享。中国地大物博,差异悬殊,各类特色资源特性突出,而每学期教育教学要点的内容变化大,例如海洋权益问题临近沿海地区的高校就有资源优势,又如边疆内陆的经济特区建设、领土安全与边境稳定问题,内陆省份就有地缘优势。在此情形下,不同民族地区的高校及基地之间就可以相互支撑和相互帮助,以学科、专业和地域的协同更加深入、全面和准确地讲解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勇.高校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J].前沿,2010(10)

[2]陈秉公.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

【作者简介】杨 勇(1975— ),男,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教授,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冯 霞(1964— ),女,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小学语文《五彩池》教学设计 篇9

1、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12个;正确读写“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闪耀、拇指、镰刀、石笋、起伏、丘陵、折光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3、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课题:五彩池

2、传说的五彩池在什么地方?是什么颜色?作者又是在什么地方见到的?它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初读课文

1、五彩池在什么地方?

2、作者见到的五彩池是什么颜色?

3、形成池水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三)默读课文,讨论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讲藏龙山上有许多形状不一、深浅不同的水池,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会闪出各种颜色的光辉,原来是因为池底有高低不平的石笋,阳光透过池水射到池底,石笋就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五彩池真美。

(四)指名学生读课文

(五)自学本文生字、词

1、正音:

辉(huī)——瑰(guī)

凝(níng)——疑(yí)

2、解词:

细腻:本文指精细光滑。

矗立:高耸地立着。

石笋:石灰岩洞中矗立的像笋的物体。

瑰丽:异常美丽。

折光镜:使通过的光线发生折射。

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腾云驾雾:本课指利用神仙的法术乘云雾飞去。

(六)布置作业

1、本课生字每字组三个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

教学步骤: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齐读

1、传说的五彩池在什么地方?

2、传说中的五彩池的池水是什么颜色的?

3、听了奶奶的故事后,作者想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五彩的瑶池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从小就非常喜欢五彩池。

4、作者看到了五彩池,它在什么地方?

5、作者看到的五彩池和瑶池是一样的吗?从哪一句看出是不一样的?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神话中的五彩池,只有一个池子,而且颜色只有五种:红、黄、绿、蓝、紫。而作者看到的藏龙山的水池有无数,颜色更鲜艳、更瑰丽,池水的颜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彩的。

6、作者亲眼看到的五彩池是什么样的?这神奇的五彩地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学习2至5自然段,自由读

1、作者在藏龙山看到了什么?(遍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2、从“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可以看出什么?(藏龙山水池数量多,而且大小不一。)

3、这些水池有什么特别之处?(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

4、这些水池太美了,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铺展着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5、水池的大小各不相同,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找出比喻句,说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6、池边什么样?水池各是什么形状?说出作者把不同形状的水池分别比作什么?

7、把这个自然段出现的比喻句读一读。

8、多可爱的水池啊,多么令人惊奇。但更令作者惊奇的是什么?(同一条溪流,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有的池里的颜色还不止一种,可是舀起来看,什么颜色也没有。)

9、池水的颜色各有哪些?

10、不同开头的水池和不同的颜色真使人惊奇,大家想看一看这神奇的五彩池吗?

11、形成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

1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原因有三点:①池底长着形状各异、高低不平的石笋;②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石粉;③阳光射到地底,石笋就将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颜色。)

13、这就是人间的五彩池,人间的五彩池比神话中的瑶池更美丽,为什么呢?(因为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油水更加瑰丽。)

14、小结:

作者在藏龙山看到五彩池,他异常惊奇。接着作者从水池的数量、形状、颜色以及产生不同颜色的原因,都一一作了具体地介绍,不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使我们领略到五彩池的神奇、大好江山的美丽。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句。

2、填空:这句话,一方面肯定了藏龙山的大大小小的水池就是_________,另一方面也表示传说中的五彩池不在_________,而在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朗读全文

1、指名说五彩池的数量和形状。

2、指名说产生池水不同颜色的原因。

(二)默读课文按不同的类别把课文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

全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小时候,我想遇上神仙,飞去看五彩的瑶池,没想到今年夏天在四川的藏龙山我看到了五彩池。

第二段:第2—4自然段。

无数的水池里长着形状各异的石笋,在阳光照耀下池水映出各种不同的颜色,美丽异常。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美丽的五彩瑶池在人间。

(三)讨论文中的修辞方法

1、比喻句:找出比喻句读一读,指名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2、第4自然段的修辞方法。(设问)

(四)总结全文

1、课文从几方面来介绍藏龙山的水池?

2、你有什么体会?

《五彩池》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生:你是叶老师。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张老师告诉我们的。

师:那能说说我给你的印象吗?

生无以应,其他学生也无人举手。

师笑:不肯说也没关系。既然你我已经认识了,大家也准备好了,那我们就上课吧!

师生问好。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齐答:五彩池),看老师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五彩池

师:谁来读读课题(很多人举手)

师:别小看这三个字呀,读准有一定的难度的“彩”是平舌音,“池”是翘舌音。

生起来读,师正音,齐读。

师:早自修的时候你们有读几次课文吗?

众答:有!

师:那为了等一下表现好一些,大家再读充分一点,好吗?

众答:好!

生不自觉地齐读,师制止,请大家自由读,师一边巡视,一边注意观察学生的读书情况,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书姿势。

生读了六七分钟后,师要求停下来。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有些读了两三次了,还在继续读。

好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生字。课后生字的学习有问题吗?

众答:没有

师:那我们看看生字里边哪个字的笔画最多?

众答:镰。

师:我们数数看,有几画

生数后,纷纷回答是十八画。

师:好,那我们一齐来写写这个字,老师在黑板上写,你们数笔画。笔画能数得清,说明这字也就会写了。

师写“镰”字,写好后指名读。

师:能说说它的组词吗?

生:镰刀。

师:知道镰刀是什么吗?

生:农民伯伯割稻、割草时用的工具。

师:我们今天的五彩池里怎么会冒出镰刀来呢?

生:这里的镰刀是用来形容五彩池的形状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读“镰刀”所在句。

师:还有哪些词的用法也是跟镰刀一样的呢?

生:还有脸盆、莲花……

师:嗯,这说明你们对这些词语理解了。课文中的其他词语有问题吗?

众答:没问题了。

师:其实有问题也没有关系,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也可以理解的。好,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别急着打开书。同学们,大凡在读书的时候,不管是语文书还是课外的故事书,读了之后,我们都会有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有时候可以说出来,有时候是说不出来的。下面谁能来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生1: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天上的五彩池是多么的美丽。

师:哦,(停一下)你是这么感受的。(请他坐下)

生2:我感受到天上的五彩池是多么的神奇。

师颇感意外,笑:你们都说是天上的五彩池,那老师只好跟你们站在一起了。

学生纷纷举手表示不同意。

师请一生作答。

生:课文写的是我们的四川藏龙山的五彩池。

师:(恍然大悟状)哦,原来课文中的五彩池是人间的五彩池,是我们祖国四川藏龙山的五彩池。那你们再说说,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1:感受到了美丽。

生2:感受到了神奇。

师:美丽可以用一个字?众答:美。师板书:美。

师:神奇可以用一个字?

有的学生说:神。

师:也可以,还可以是?

生:奇。

师:老师就写“奇”字。板书:奇。

师:那课文中的哪些段落具体写了五彩池的美、奇呢?

生1:第二段。

生2:第一段

师:还有吗?

众答:没有了。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二自然段好吗?

那谁来读读第一段?指名读。

第一个读,有些音不大准,师指正,三次后还是不准,师安慰:没有关系,读不准,是可以慢练的。

生读好后,师:还有哪位学生觉得能超过他的,生举手,师指名一个来读。

师:还有哪位同学敢说自己是全班读得最好的?没有人举手。

师笑:读书的时候也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嘛。

那谁觉得要趁今天老师来听课的机会锻炼一下自己的?

陆续有几个学生举手。

师指名读,正音:真是一个比一个好了。

师:那谁能说说这一段写什么?

生:写了五彩池形状美。师板书:形状。

师:能找出具体写的地方吗?

生读句子,然后齐读。

师:能找出概括写五彩池形状美的词语吗?

生:玲珑多姿。师板书

齐读板书:玲珑多姿形状美。

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段,请同学们把第二段快速地读一次,读好马上举手,

生读后

师:这段“美、奇”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主要是它的颜色。

师:能找出课文中句子具体说说吗?

一生读了这一段的大部分句子。

师轻拍该生肩膀,笑:好,这是你说的!

师质疑:如果是单单的颜色,这儿一块红的,那儿一块白的,这边一块蓝的,那边一块紫的,也美不到哪儿去呀?

生:这颜色的美在它的变色。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生读有关句子。

师引导大家齐读:“有的……”

师:这样颜色变来变去,大家说神奇吗?

众答:神奇

师指板书“奇”:嗯,是神奇。

师:那这变来变去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吗?

几个学生站起来好像都说得不恰当。

师:那你们看,老师用这个词好不好?师在“奇”前板书“变幻”

师:颜色这么地美,这么地变幻,段落中用哪个词语概括呢?

生1:神奇

生2:鲜艳多彩

师:好,老师就把“鲜艳多彩”写在上面。

形成板书:鲜艳多彩变幻奇

师:现在大家看,天上的五彩池跟人间四川藏龙山的五彩池比?

生:四川藏龙山的美。

师:所以老师在后面加了两句。板书:若言天上五彩池,哪跟人间美景比?

师:大家看,这像不像一首诗呀?别急着抄!(看有很多学生准备抄),但诗中的词语,特别是重点词,如果重复会不大好的,我建议将“美景”的美字换成跟它意思相近的词,行吗?

生有的说是“神”

师:哪有神景的呢?(众笑)

生说是“风”

师:风景不能突出它的“美”呀?

有个学生说可换成“好”

师:嗯,可以,古诗中就有“一年好景君须记”的句子。

老师就用你的(板书:将“美”换成“好”)

我们给它加上标点(最后是问号)一起来读一读:

玲珑多姿形状美,

鲜艳多彩变幻奇。

若言天上五彩池,

哪跟人间好景比?

师布置作业:

将第二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排排队,归归类。

上一篇:营销类培训课程下一篇:等待的高二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