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投资相关法律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境外投资相关法律(通用7篇)

境外投资相关法律 篇1

关键词:BOT模式越南投资法律问题

中图分类号:D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116-03

1、前言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立东盟贸易区以来,双边经贸关系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中国与东盟的相互投资更显活跃,投资领域迅速拓宽,投资形式多样化,经济合作更为紧密。越南是近年来东盟lO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并且与中国相邻,其经济体制、文化习俗与我国相近,是中国连接东盟各国的桥梁。

近年来,越南经济稳定发展,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了确保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南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和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特别鼓励外商以BOT、BT、BTO等模式投资包括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我国以BOT模式在越南投资的项目逐年增多,因此,有必要对以BOT模式投资越南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以确保顺利的完成相关投资项目。

2、越南对以BOT模式投资的相关规定

2.1BOT投资模式概述

BOT,即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经营-移交),是典型的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模式,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总的来说,BOT是指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授权外商或私营商进行项目(主要是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开发)的融资、设计、建造、经营和维护,在规定的特许期(通常为10-30年)内向该项目的使用者收取费用,由此收回项目的投资、经营和维护等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满后项目将移交(一般是免费)给政府。

BOT模式自1984年土耳其首相Turgm Ozal首次应用于土耳其公共基础设施的私有化过程后,引起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关注和应用,是为大型项目筹资采取的一种国际流行融资方式。BOT模式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包括电厂、机场、港口、收费公路、隧道、电信、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等,以及自然资源开发项目。

目前,在亚洲各国,BOT投资方式方兴未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都有了BOT项目,作为吸引外资,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经济实力,应付新的世界经济挑战的一种战略选择,BOT投资方式将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广泛使用

2.2越南近年来BOT投资模式的新发展

作为革新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南非常重视吸引外资。于1987年制定了《外商投资法》,其后历经五次修订和补充,2006年7月1日起实行最新的投资法,逐渐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程序,放宽项目审批权限,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2006年越南计划投资部出台了《关于BOT、BTO和BT投资方式实施细则》。

当前越南的投资环境有三大便利。一是越南社会政治稳定,可以保障投资商的安全和经济政策稳定。二是越南人口年轻,8600万人中有70%1的年龄在40岁以下:劳动力有技能、吃苦耐劳,且工资相对合适。三是政府推行革新开放的政策,致力于为投资商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外国投资者和企业家在越南能够享受国民待遇。

BOT项目在越南能享受的优惠政策包括:(1)在整个项目实施的有效期限内,所得税税率为10%。对于鼓励投资项目,免税时间可达8年。(2)BOT公司及其分包商为实施BOT项目而进口的一些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及原材料、物资等可免收进口税。(3)经越南国家银行许可,BOT公司可在国外银行开设外汇账户。(4)越南国家银行帮助BOT公司项目及其他项目所获得的越南盾收入兑换成外币,以满足外商经营及偿还贷款本息的需要,并允许外商将利润汇出国外。(5)在项目有效期间,BOT公司可以根据越南有关法律规定,将特定财产进行抵押、质押以获得信贷资金。(6)越南政府保证BOT公司对土地、道路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使用便利。(7)如果有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性质,越南中央政府可授权其职能部门代表中央政府为BOT项目中的越方参与者履行义务提供担保,担保越南方面的公共参与者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为顺利实施项目所必需的原料供应、产品购买提供服务。(8)经越南司法部批准,在没有违反越南有关法律规定对的条件下,BOT项目的各参与方可以协商选择适用某一外国法律以处理项目各种事宣。因项目引起的争议,如果各方不能协商解决,可以协议将争议提交越南或国外的国际仲裁机构裁决。

2.3中国企业以BOT模式在越南的投资

从2007年1月11日起,越南开始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货物关税逐渐削减,越南政府也出台一系列引资优惠措施,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外商投资迅速增加。截止2007年底,中国在越投资有效项目536个,协议总额16.9亿美元,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在越投资排名中居第12位。而且近两年投资结构有了积极变化,陆续涌现投资额逾千万美元的较大项目,主要集中在钢铁、电力、建材等领域,推动我国在越投资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7年12月。中国电力投资集团(CPI)与越南设备安装总公司(Lilama)在河内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越南和本地区开拓市场,并将合作参加以BOT方式投资越南仪山(NglliSon)第二燃煤热电厂的投标。中国电力投资集团、越南设备安装总公司、香港Veagle公司三方还签订合作成立管理工业项目的股份公司协议,以便参加建设、运行和经营今后的项目。

3、以BOT模式投资越南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3.1以BOT模式投资越南存在的困难

虽然近年来越南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外商投资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和电力供应不足。二是官僚弊病,行政手续如企业登记注册和办理投资批准证书等仍很复杂;政府与企业关系错综复杂使得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投资人存在局限性。三是法律环境不完善、政府角色缺位也是目前越南比较严峻的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决策程序和管理方面存在多样性,特别是有外资参与的时候,中央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调整对投资和市场产生的干预,使不少开始运营的BOT项目面临失败的危险。四是越南的融资市场不成熟,融资渠道偏少,对项目融资有取向偏好且条件苛刻。五是缺少有技能的劳动力。现在,一边是缺乏高技术人才,一边又不断提高工薪标准,如此下去,将影响越南引进外资的吸引力。

3.2以BOT模式投资越南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BOT投资项目持续时间长,法律文件多、法律关系复杂、损失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存在很多潜在的法律问题和风险。

3.2.1法律变化问题

法律变化是指,由于东道国新的法律法规生效,或在BOT投资合同签署后有关BOT项目的法律法规或政府文件作了修改或废止,从而使BOT投资合同项下的权益(包括投资方在项目公司中的权益、投资方的投资回报或者项目公司根据合同条款向贷款方偿还贷款的能力等)受到不利影响。

BOT项目属于长期性投资协议,很容易受到东道国政策法律变化影响,有些法律变化可能导致合同利益失衡,使项目各方参与者利益受损。尤其是越南作为革新开放的国家,有许多法律法规政策都还在逐步完善当中,其投资法至今已经五次修改,所以法律变化的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为保证BOT项目投资利益的实现,投资方可以要求在BOT投资合同中写入法律稳定条款,即要求当地政府通过合同向投资方做出承诺,保证投资方的合法权益不致因东道国的法律法规或政策的改变而受到不利影响。可以在协议中表述为:一是法律冻结条款,即冻结合同订立时东道国的法律,新制定的法律如果不利于投资方的利益的,则对BOT协议不适用:二是法律变化条款,即“如果发生了法律变化,应一方的要求,各方应尽力就合同受影响的项目文件洽谈新的条款并修改合同以及受影响的项目文件。以使各方的经济地位恢复至法律变化之前的水平。”等类似的表述。

3.2.2政府保证问题

在BOT项目投资中,东道国政府一般不参股或提供贷款,或者少量参股或提供贷款,而且政府作为主权者已使政府与投资者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外国投资者承担的商业和非商业风险无疑是最大的,不仅在项目一开始就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还必须承担融资、建设、经营直至移交各个环节的风险。在BOT项目中,政府的影响贯穿于项目确定、招标、特许权协议的签订、法规的制定、税收、外汇调整、政治风险等多方面,BOT项目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支持程度,政府在BOT项目中起着关键作用。

越南作为一个正在经历经济转型和高速发展的国家,政府职能也在经受考验。如前所述,政府腐败、官僚之风盛行、法律环境不完备等是越南当前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会成为影响BOT项目实施的不确定因素。

只有通过政府保证,才能形成对其自身特权的约束,提高项目投资方的信心。这种保证是为保证政府以平等的民商事主体的身份履行特许专营权中的权利和义务。政府与BOT项目投资方签约时,政府是以平等民事主体身份出现。表明政府愿意放弃国家财产豁免,切实承担一定的现实责任。由于BOT项目风险大、周期长、回收慢,应当给予管理上的优惠和保证。即东道国政府保证履行BOT协议,如果违约,愿意赔偿因此给外国投资方所遭受的损失,愿意放弃一定的豁免权,而使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程序保护其权利,亦成为追究政府违约责任的依据。

3.2.3环境风险

随着全球环境形势日益严峻,许多国家都颁布了严厉的法律法规来控制环境污染等。越南政府也不例外,为了使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越南政府制定了环境保护主要规划。同时,越南目前正在加大对污染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凡是排放污水的企业和个人,一经发现将受到重罚。为了督促污染企业尽快采取措施,越南政府宣布2004年1月开始向污染企业征收高额的排污费。排污费根据污染物的含量和废物的多少来征收各企业要向政府部门提交排污报告以供核查。。

因此,BOT项目投资方在规避环境风险方面要考虑:第一、项目发起方要提供环境分析报告,在项目发起阶段,要对项目建设、运营等阶段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与现行国家环境法律政策进行对应评估,以充分准备。提前找出解决方案。必要时,可以根据保险公司的相关保险项目,为可能的环境风险投保,以减轻环境问题出现时,投资方承担的责任和损失。第二、将项目法律可行性研究(特别是环保方面)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来对待。第三、制定好项目文件。文件应包括项目公司陈述、保证和约定。确保BOT项目公司重视环保并遵守东道国有关法律、法规等。

3.2.4项目履行——信用担保问题

BOT项目融资参与各方彼此都存在一个信用的问题,BOT项目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必须选择好理想的项目发起人和运营商,各方必须具有良好的信用,才能顺利的履行各项协议和合同,以最终完成BOT项目。

BOT项目涉及的参与者众多,企业实力、素质有高有低,必须提前预示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1)项目公司可以提供担保合同或其他现金差额补偿协议,防止出现资金不足。(2)建设承包商可以提供保证赔偿因其未能履约造成损失的担保银行的保函。(3)项目发起人提供股权资本或其他形式的支持。(4)产品购买者提供长期销售合同。取得东道国政府获准的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定价权力,或取得其有关补偿金的承诺,还可以通过与东道国政府签订《扣除协议》,使其做出对项目产品或服务市场需求的承诺。(5)项目供应商提供长期供货合同以保证原材料的来源。(6)项目运营方具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证明。(7)落实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按保单支付的能力和保险经纪人的责任。

3.2.5争议解决方式——仲裁问题

BOT协议引起的争议是跨国的国际争议。东道国政府和外国投资方在签订BOT协议时的权利义务是平等的,从双方谈判到履约是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进行,因此关于BOT投资争端的解决双方地位也是平等的。为了避免争端的解决受到东道国司法机构的不平等对待,可以在BOT协议中选择仲裁作为争议解决方式。由于BOT投资项目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法律关系,为避免仲裁结果的不确定性,可以选择机构仲裁而避免临时仲裁。

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者,越南政府也积极出台了相关规定,以解决BOT等投资方式引起的政府与投资者之间的争端。比如,越南投资法规定,经越南司法部批准,在没有违反越南有关法律规定对的条件下,BOT项目的各参与方可以协商选择适用某一外国法律以处理项目各种事宜。因项目引起的争议,如果各方不能协商解决,可以协议将争议提交越南或国外的国际仲裁机构裁决。因此,在签署BOT项目的相关法律文件中可以直接规定仲裁条款。

3.2.6项目中的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不会直接体现在法律法规方面,但是确实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或者是法律文件进行规避。一般BOT项目中可能涉及的经济问题有以下一些:

(1)通货膨胀问题。通货膨胀存在于各国经济生活中,但对于债权人和投资者而言,不管在哪个国家开发BOT项目都希望避免这种风险。在规避风险方面要考虑:特许权协议中规定相应条款,作为以后对价格进行核查的依据,再按公认的通胀率进行调价,或增加收费,或延长特许期限,并在产品购买协议中规定逐步提高价格条。

(2)利率变化的问题。在BOT项目融资过程中,由于利率变动直接或间接地造成项目价值降低或收益受到损失的风险。在规避风险方面要考虑:固定利率的贷款担保;理想的多种货币组合方式;同银团及其他金融机构密切合作;运用封顶、利率区间、保底等套期保值技术以减小利率变化的影响;寻求政府利息率保证。

(3)外汇汇率问题。在BOT项目的整个阶段,因汇率波动而造成的损失,以及将丧失所期待利益的可能性。在规避风险方面要考虑:同政府或结算银行签订远期兑换合同,事先把汇率锁定在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位上;外汇风险均担法。双方商定一个基本汇率,定出一个中性地带,在中性地带内,双方各自承担外汇风险和利益。一旦外汇汇率变化过大,超过了中性地带,双方按一定百分比来分担风险。

3.2.7项目履行中的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这是在BOT项目发起和签订协议时无法预见的问题。在漫长的BOT协议履行期间,可能会发生很多不可抗力事件。为了在这类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解决,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通过支付保险费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或出口信贷机构。第二、寻求政府资助和保证,对不能保险或不能以合理成本保险的,允许发起人延长合同期限以补偿投融资中尚未回报、偿还的部分。第三、可以在BOT协议中约定,在贷款偿还期间,应当由政府、项目发起人、债权人三方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分担损失。

4、结语

境外投资相关法律 篇2

摘要:当前我国公路特许经营存在法律规范体系的不完善是我国公路特许经营过程出现大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实中,相关法律的缺失使得我国很多地方采取的是“先特许后规制”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一些合同再协商中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投资商在进入前需多方面了解公路特许经营的相关法律并全面衡量法律风险。

关键词:合规风险;风险管理

Investment Merchant Needs The Highway Special Permission Paying Attention

To Manage Relevance Law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TIAO Yi

(Nanchang University, Jiangxi Nanchang, 330029)

Abstract:Current our country highway special permission manage a important cause having legal norm system block of wood is perfect be our country highway special permission manages process a great quantity appears on problem.The method of work “that the special permission queen gauge makes in being that feasible our country of relevance law hiatus much local adopts in reality, first” , the opportunism behavior having led to a few contracts directly consult again being hit by both sides.Investment merchant requires risk to know the relevance law that highway special permission manages having many sides and judges all round before entrance.Key words:Agree well with gauge risk;Risk administration

公路特许经营是建立在公私伙伴关系基础上的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公私伙伴关系的实质在于从传统官僚行政转变为基于契约关系的治理,其中“契约的管理,如何有效地制定、实施契约, 如何实行有效的监控等”被认为是研究重点。对基础建设特许合同来说,有许多风险不是那么容易鉴定与评估。传统的三阶段风险管理方法(风险鉴定、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并不足以应付以上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笔者认为我国公路特许经营制度存在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和特许合同本身的不完全性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本文仅仅从法律角度探讨投资商在进入公路领域前需要了解的知识体系及其风险认识。

一、国外经验

一些特许经营发展状况较好的国家在特许制度实施之前均建立了较健全的特许法律框架,制定了基本法以及一系列专门法规,例如日本和英国的《公路法》,均由本国议会审议通过,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其中明确规定了国家施行公路特许经营制度,这为公路特许经营其他法律法规奠定了立法基础。这些国家除了制定《公路法》作为基本法以外,还有一些列关于公路特许经营的专门法规,如日本除《公路法》外还有《道路建设特别措施法》、《高速公路干道法》等二十多部公路专门法律规范,保障了公路特许经营的规范化运作;法国制定了《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法》,对公路特许经营公司和政府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详细划分,明确公路特许经营公司可以拥有征地、收费、要求政府提供担保等权利;智利的《公共工程特许法》与《公共工程特许法实施条例》对公路特许权的收费的构成、特许期限、国家承诺给与的补贴,特许权获得者向国家支付的金额、国家保障的收入额,特许权获得者在工程建设或工程利用期间承担风险的程度,收费标准调整的公式及修正的制度,特许期限、监管、以及争端的解决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台湾1994年颁布《奖励民间参与交通建设条例》之后,台湾行政院、交通部、财政部、内务部等机构则分别相继制定了于该条例相配套的有关土地租用、征收、优惠贷款、发行证券、税收、立项审批等14项实施办法,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鼓励民间参与交通建设的法规体系,此后1999年又成立了“推动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指导委员会”,正式制定《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BOT法)。[1]

二、中国的现状分析。

相比之下,我国公路特许经营法律制度非常不完善,这是我国公路特许经营过程出现大量问题的一个首要原因。在现实中,相关法律的缺失使得我国很多地方采取的是“先特许,后规制”的做法,很多法律是在改革之后再制定的,这直接导致了一些合同再协商中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

从目前国内的相关立法来看,尚无专门的公路特许经营法规,相对位阶较高的法规主要是全国人大制定的《公路法》(2004年修订)以及国务院制定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2004年),其他涉及高速公路资产担保、公司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则散见于《合同法》、《招投标法》、《担保法》、《公司法》等,但以上法律法规真正涉及具体操作性问题例如对经营企业的准入条件、转让公路资产的评估标准、公共利益的保护等方面均缺乏相应的规定,这直接导致了政府部门操作随意性大,国有资产容易流失等问题。建设部于2004年出台《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对市政公用事业市场的准入、特许经营权的实施程序、特许经营协议的内容、特许经营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特许经营权的变更和终止行为、协议双方的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作出了规定。但该《办法》中的“公用事业”没有包括高速公路。

实际操作中主要依据的是一些部门规章以及一些规范性文件,如交通部发布的《关于转让公路经营权有关问题的通知》(1994)、《公路经营权有偿转让管理办法》(1996年),《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2006年)、《关于进一步规范收费公路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对外经贸经济合作部发布的《关于以BOT方式吸引外商投资的有关问题的通知》(1995年),国务院《关于收费公路项目贷款担保有关问题的批复》(1999年)等,另外一些地方制订了适合本省情况的相关法规,如《安徽省高速公路经营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可以看出,这些专业立法不仅法律效力层次低,而且也有不少内容陈旧,有的已经颁布十几年,根本无法解决目前公路特许经营中出现的新问题。此外,从已有的法律法规来看,其内容只涉及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实际可操作性,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例如《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收费公路权益转让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和财政部门制定。”然而至今收费公路权益转让的具体办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却迟迟未能出台。

已有的相关法律规范中也常常出现相互矛盾的地方,正如世界银行集团在200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法律的零散结构和不确定性使投资者对一些基本问题产生疑虑……究竟那些法律是适用的,各种条例、公告和批文具体有什么样的法律效力?”[2] 如全国人大出台了公路法,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关于基础设施资本性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交通部出台了《公路经营权有偿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出台了《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在“经营权”所涉及的范围内容和相关定义、管制或审批机构、转让年限、再转让要求等方面不尽相同。给特许经营各方的执行带来了不少困惑。

三、结论与展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特许经营立法相对完善的国家,公路特许经营的实施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法律本身的不完备性可以看作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正如许成钢、皮斯托所指出的,由于法律存在空白(即法律不能处理特定的损害行为),或因为法律条款的开放性质(即法律的边界未清晰的加以限定),导致法律存在不完备性,此外考虑到现有执法制度及其有效性,法律有时也被有意设计而具有不完备性。[3]公路特许经营具有长期性、投资的不确定性以及服务的复杂性等特点,这使得立法者不可能在法律条文中将特许经营的细节规定得很详细,实际上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详细有时会使特许合同难以执行,这反而会产生合同设计更加弹性化,导致合同的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加大。

法律不完备性导致了剩余立法权与剩余执法权在立法者、执法者与监管者之间的分配。很显然类似公路特许经营这种项目,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众多,涉及资金额巨大,并关系到公共利益,构建一个公路特许经营的管制框架其实质是一个如何解决权力分配的问题。在绝大多数国家中,法庭是被设计为被动执法者和主要的事后立法者,只有在一方起诉后才能展开调查,而特许经营中“可观察却不可验证的数据”使得法庭调查取证的成本非常高,因此仅依靠法律条文的规定进行事中监督与事后救济难度是非常大的。许多情况下在法院对政府终止原特许合同并将特许权授予另一家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理时,特许项目不得不中止建设,从而使公共利益受到了损害;原特许公司不得不终止已签订的各种合同,从而要承担违约的责任;新的特许公司迟迟不能开始项目建设,但还要承担融资的利息成本;政府要因此承受公众对其信用的质疑。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每一当事方事实上都是输家。相反,监管者被设计成为主动执法者,主动执法的内容包括控制市场准入,监督经营活动,控制收费价格标准,主动开展调查等等,因此监管者灵活的执法方式可能在特许经营领域有较大的优势。

不同国家的立法模式的差异导致剩余执法权分配的不同,在有些国家签订特许合同的政府方即作为缔约方又作为监管者,而有些国家则设立了独立的监管机构监控公路特许经营过程,例如法国就在里昂设立了专门的高速公路特许权项目监控中心,其主要职能就包括负责监控特许经营公司和国家签订的特许协议(技术方面)执行情况、监控工程质量、监控养护资金的投入等。而财务方面的条款,由财政部负责监控。[4]就我国而言,笔者认为在公路特许经营规制制度的确立中,立法者应更注重制度框架的确定,即法律的规定主要应针对事前预防性规制,即对准入性规定,特许权授予的竞争性保障,以及一些合同关键条款的边界进行规定。而对于特许经营过程合同执行的事中监督与事后救济则应主要依靠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以及建立专家组成的争端解决委员会等非司法的争端解决途径来实现,如果不得不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争议,那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司法当局一定要严格遵守关于审理时限的规定,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尽快审结案件,降低当事方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郑捷奋刘洪玉:《中国收费公路的民营化》,《公路交通科

技》,2003年4月

[2] 周林军:《公用事业管制要论》,第194页,人民法院出版社,北

京,2004年5月

[3] 塔琳娜?皮斯托许成钢《不完备法律――一种概念性:框

架及其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比较――法与经济》第3期

[4] 张省忠:《法国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项目情况和我国推行特

境外投资申请报告框架 篇3

第二章 投资方情况

第一节 投资方基本情况

第二节 投资方基本经营情况

第三节 投资方相关实力和优势分析

一、人才实力

二、团队特点

三、在国内外投资类似项目简要情况

第三章 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本项目投资目的

一、项目相关行业国内外情况

二、项目对投资方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二节 本项目社会意义

第四章 项目背景及投资环境情况

第一节 项目背景

第二节 投资环境情况

一、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

二、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三节 项目的外部意见及影响

第五章 项目内容

第一节 项目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实施内容与地址选择

二、投资规模与业务范围

三、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

四、进度安排

1、项目进度时间

2、项目实施内容

五、项目总的实施计划

第二节 财务效益指标

一、总营业收入预测

二、成本费用预测

三、利润预测

四、财务评价指标

第六章 项目资金情况

第一节 项目出资形式

第二节 项目资金运用

第三节 项目资金筹措

第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

第一节 项目敏感性分析

第二节 经济周期及目标市场所在地经济发展状况引致的风险

第三节 汇率风险

第四节 管理风险

第五节 人力资源不足风险

第八章 项目申请报告结论

第九章 附件

1、投资估算表

2、营业收入估算表

3、固定资产折旧表

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5、损益表

6、现金流量表

境外投资项目建议书 篇4

项目信息来源,项目未来取得方式(合作,转让,公开出让等),项目目前进展情况,项目其它背景资料。

第二部分 项目概况

一、宗地现状

1.宗地区位

宗地所处城市、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经济开发区、商贸金融区等的地理位置。

(附图:项目在该城市的区位图,标记出宗地区域位置,与标志性市政设施、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地段的定性描述)。

附图:项目在该城市的区位图,标记出宗地区域位置

二、宗地现状

1. 四至范围;

2.宗地规整度,地势平坦状况,自然标高,与周边地势比较;地面现状,包括宗地内是否有水渠、较深的沟壑、池塘及高压线等对开发有较大影响的因素。

附图:平面地形图,标记四至范围及相关数据;

地形地貌图,主要反映宗地地面建筑、河流、沟壑、高压线等内容;

三、宗地周边环境分析

1.区域环境。

宗地在城市规划中所处的位置,所属地域在该城市的历史、经济、文化、战略发展等方面的地位。

标志性市政设施、旅游景点、商圈、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地段的定性描述。

周边居民主要构成,知名企业或单位的情况(行业,规模,数量)

1)自然环境

2)周边现状

3)生活环境

4)居民情况

5)企业情况

2.生活配套。

周边3000米范围内的交通状况、教育、医院等级和医疗水平、大型购物中心、主要商业和菜市场、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公园、银行、邮局等设施状况。

宗地周边3000米外但可辐射范围内主要社区配套现状。

1)商娱配套

2)生活配套

3)交通配套

4)医疗配套

5)教育配套

四、区域的未来规划

城市的总体规划对区域的影响,区域未来规划前景(人口、交通、经济、教育、文化等、),未来五年内区域内的重点建设工程情况。

五、规划控制要点

六、宗地素质综合评估。

从地理位置、土地供应、周边环境及配套、市场发展状况、政府规划、城市未来发展战略等角度对土地升值潜力做出初步评估。

第三部分 前期手续及合作方式(非公开出让)

一、项目用地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法律手续现状描述

1、项目立项情况

2、项目用地权属

3、其它前期进展

二、合作方式

1、合作方基本情况:

2、合作方式:

3、主要合作条件

三、总体评价

对各项法律手续和程序的可操作性、合法性进行评价。

第四部分 市场分析 一、区域市场成长状况

二、区域内供应产品特征

附图:项目周边楼盘个案分布图,其中一些具代表性的未来主要竞争楼盘还要配置现场图片。

三、区域市场目标客户研究和市场定位

四、项目周边物业市场调查:产品特征、重点个案、成长状况、市场容量、消费者特征等。

五、区域市场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五部分 项目定位 一、项目产品定位 二、目标客户群定位

三、项目价格定位:住宅、商业、公建市场均价,预测项目住宅、商业、公建销售均价等。

第六部分 初步开发计划

一、工程建设计划(四证取得时间,预售许可证办理时间,结构封顶时间,竣工验收时间)

二、营销推广计划

三、资金计划

第七部分:投资收益分析

一、测算依据和结果(项目成本及盈利能力预测表,现金流量表)

二、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销售利润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主要经济指标。

第八部分:综合分析与建议

一、项目优势:

二、项目劣势:

三、项目机会:

四、项目威胁:

境外追逃追赃的法律挑战 篇5

9月26日,最高检召开全国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部署会议,决定从即日起开展为期半年的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集中追捕潜逃境外的职务犯罪嫌疑人。

10月10日,最高检、最高法、公安部、外交部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敦促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

当前,中央展现出了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阻断贪官的后路,加大国际追逃力度,对外逃贪官穷追猛打,让贪官无处可躲、无路可逃。但是,境外追逃追赃仍然遇到重重障碍,尤其是法律障碍。10月18日,外交部境外追逃和国际执法合作特别协调员孙昂在华东政法大学参加“境外追逃追赃法律问题”研讨会时,从国际法和国内法的角度阐述了境外追逃追赃时遇到的挑战与应对。

境外追逃的国际法困境

对于境外追逃的困难,可以举一个案例,那就是著名的赖昌星案。这个案子从1999年开始办,当时,中央有一个赖昌星专案组,其中有一个法律小组,孙昂任这个小组的副组长。这个小组负责解决追逃的所有法律问题。对于追逃的法律阻隔,孙昂当时就认为,此案第一步就是要解决政治避难问题。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两者没什么关系。后来的过程证实了他的观点。赖昌星案前后延续了12年,从他1999年出逃,到2011年被抓捕回国。在这追逃的12年中,前六年,主要花在解决政治避难问题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如果赖昌星获得加拿大的政治难民庇护资格,就可以在当地合法留下。根据《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在国内基于五种原因,即种族、宗教、国籍、某社会团体的成员或政见而受到迫害,就可以申请政治避难。很多贪官就利用这个条款,申请政治避难,在当地合法居留,从而免于被遣返和引渡回中国。

这种情况给追逃引渡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根据《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如果一个人,曾经犯过非政治的严重罪行,他就没有资格获得政治避难。”这一条款对引渡工作很有利。在赖昌星案中,中国政府就是利用这一条款,花了很大精力搜集证据,向加拿大政府证明赖昌星是一个犯有严重走私罪行的刑事犯,最终引渡成功。

另外,从难民申请程序上,外逃贪官也有漏洞可以钻。比如说,难民申请是保密的。如果中国贪官在外国申请难民身份,外国政府是不会向中国政府通报的。这个秘密程序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说,现在有不少中国贪官外逃多年,但国内根本不知其行踪。这些人中间,可能就有人通过申请难民身份,获得难民资格,从而改头换面、隐姓瞒名合法生活在国外。按理说,他们没有申请难民的资格,根据《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如果一个人,曾经犯过非政治的严重罪行时,就没有资格获得政治避难。”但因为保密程序,中国政府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所以也没法去证明其罪行。再加上那些审核难民资格的移民法官,根本不了解内情,也不去国际刑警组织逃犯数据库里查(现在被国际刑警组织通缉的中国逃犯有500多名,如果他们去查的话,至少这500名逃犯不可能申请难民资格),他们只能根据申请者的诉说来判断申请者是否符合难民资格。

只有这些人的难民申请被驳回后,才会进入引渡和遣返程序。引渡有严格的法律程序,通常情况下,按照双方签署的引渡条约来安排引渡。中国现在只和38个国家签订了引渡条约。这38个国家中,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西班牙、一个是葡萄牙。还有三个发达国家(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已经签署,但是还没有批准生效。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是中国外逃贪官的主要去处,外逃贪官有半数以上逃往这三个国家。我国和这三个国家没有签订引渡条约,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和美国谈判的障碍主要有两个:一是即使谈下来,也得不到美国国会批准。因为美国和外国缔约需要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的同意。美国是两党制,在参议院中,多数党只占稍微多数,不可能占三分之二以上,因为党派政治,两党牵制,所以很难通过。另一个是法律问题,美国法律允许引渡本国公民,而中国不允许。美国只要谈判引渡协议,就一定要求写入这一条。即使中国同意允许引渡本国公民,美国也不能接受美国公民引渡到中国受审。他们不相信中国的司法程序,从审讯到审判,美国都不能接受。因此,双方签订引渡条约面临无法逾越的法律障碍。

还有一个困难就是死刑问题。现在全世界一半以上国家已经废除了死刑,另外还有一些国家虽然保留死刑,但是基本不执行。而在中国,贪污受贿有可能被判处死刑。所以,这些国家在和中国谈判引渡逃犯时,都会要求不能判处其死刑。比如,加拿大向中国引渡赖昌星时,就要求中国保证不判其死刑。但是,在赖昌星走私集团中,有一些从犯已经被判处死刑。从犯都判了死刑,作为主犯,赖昌星怎么可能比他们判得更轻呢?这在法律上无法交代。但是,如果不保证,就无法引渡。最终,中国只好同意不判处其死刑。因此,现在和外国谈追逃,他们一般都会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承诺不判死刑。如果承诺,就会和国内法有矛盾和冲突;如果不承诺,就会让逃犯逍遥法外。因此,中国未来要通过立法,让引渡逃犯时承诺不判死刑在法律上有一个落脚点,从而在处理类似案件中有法可依。

另外,在追逃中还会碰到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国际禁止酷刑公约》有关于禁止刑讯逼供的条款。这就更复杂了。比方说,西方国家的法律都会规定,在审讯时,一般要求有律师在场。没有这个作为第三方的律师在场,就无法保证没有刑讯逼供。而在《国际禁止酷刑公约》第三条规定:禁止各缔约国驱逐、遣返或引渡任何人到“充分理由相信其于该国将受到酷刑”的国家,委员会更进一步的说明,此种禁止驱逐、遣返或引渡的国家不仅是可能会对该人施以酷刑的国家,还包含可能将驱逐、遣返或引渡至上述国家。现在国内新闻报道中,有一些冤假错案的案例,其主要原因就是刑讯逼供。因此,这些困难无法回避。我国的法律未来会不会向国际标准靠拢?未来的趋势是肯定的。比如,原来的收容遣送、劳动教养制度,这些都废除了;死刑虽然短时间废除不了,但是执行越来越少了。刑讯逼供问题完全根除是不可能的,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不能保证可以完全根除,但是要往这个方向努力。

还有更麻烦的情况。一些国家,比如说葡萄牙,虽然和我国签订了引渡条约,但是这个国家不仅废除死刑,甚至连无期徒刑(终身监禁)也没有。因此,他们在向中国引渡逃犯时,要求中国承诺逃犯不能在服刑期间死亡。这当然无法承诺。因此,他们会拒绝引渡。这些棘手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谈判解决。

境外追赃的挑战

追赃也是很重要的工作,但是追赃工作也很困难。现在涉及国际间追赃的法律只有一个条约——《犯罪资产的追缴与分享协定》。加拿大即将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分享被没收资产协定的国家。以后,我国就可以以这个协定为蓝本,和其他国家签署。這个协议签订之后,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追缴部分贪官外逃资产;二是可以威慑贪官:即使赃款转移到国外,依然可以把它追缴回来。这样,贪官就不敢随便把资产转移到国外。当然,这个过程也很困难。我们没有经验,也没有国内法律根据。这个条约协定“追讨”和“分享”赃款,但是,中国还没有哪部法律有此规定,因此这个协议没有国内法对接。假如外交部和国外谈好分享赃款协议,然后追回赃款,到时候赃款收入国库。收入国库后,财政部不可能再拿出来和外国“分享”的,因为这没有法律依据。

企业境外投资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6

一、我市境外企业的发展情况

**市境外企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1994至1997年**市经贸委(现外经贸局)共批准境外投资企业17家,注册资金1万至195万美金不等,规模较小,加之审批时要求不严,到1997年底对境外投资企业调查清理时,已批准的企业没有一家存活下来。至此,境外投资企业的审批权收回到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现商业部)。从1998年至今,我市共获得外经贸部及商业部批准的境外投资企业4家,即江苏胜阳集团的赤道几内亚胶合板厂、江苏春兴集团的印尼铅合金厂、江苏永业集团的孟加拉纯净水厂及**市一建集团的柬埔寨分公司。目前,这四家企业运营状况良好,并积累了一些境外投资的经验,为我市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开了个好头。

二、我市企业在境外投资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对我市多年来境外办企业的经验教训加以认真回顾和总结,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从盲目被动到理性化思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春兴集团开始去境外投资,走过一些弯路。此后,集团在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地在泰国、印尼建立了两个分厂,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铅再生企业。二是选择与我国关系较好的国家投资办厂。如东盟、南非和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春兴集团的泰国分厂被我国驻泰大使馆誉为中泰企业友好合作之典范,享受泰国政府授予的免税权,成为我国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访泰必观的企业。三是选择投资领域应选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或行业进入。生意做熟不做生,这样投资风险会小一些。同时要注意在技术、资金、设备或人才方面有自己的强项,如胜阳集团投资的优势是设备和人才,春兴集团投资的强项是技术与设备。四是选择好合作伙伴,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实现强强联合。春兴集团在印尼分厂投资比例开始只占20%,待基础牢固后再逐步扩大合作范围和投资比例,利用国外资本市场,扩大企业实力和知名度。目前,春兴集团的股票正准备在香港上市,胜阳集团正准备在新加坡上市。五是利用境外资源,开办生产加工企业,产品在当地销售或出口第三国。胜阳集团以设备投资为主,利用赤道几内亚森林资源,在当地建设胶合板厂,产品主要销售欧美。这样既可以成功绕过贸易壁垒,避开反倾销,同时又可享受许多优惠政策。六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国外的环境、政策、法律、人文等情况,以供决策参考。一般可通过网上和贸易伙伴,使领馆等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但最重要的还是实地考察。

三、我市境外投资落后的原因分析

到境外投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实现经济对外扩张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市总体来说仍处于资本输入阶段,尚不具备大规模资本输出的能力,但部分行业到境外特别是去欠发达国家谋求发展确具有较强的优势,如机电、纺织、木业、采矿、冶金等行业,这些行业如能创造条件到境外去投资办厂,势必会促进我市经济在结构调整上发生一次质的飞跃。今年上半年,全省新批的境外非贸易企业及机构有32家,**却没有一家。分析我市企业没有“走出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资本金不够。目前国际上成功境外投资企业平均投资额为500万美元以上,中国境外投资企业平均每个企业投资额仅在200万美元左右,而**境外投资企业的投资额则又少的可怜,市场占有率及抗风险能力均较弱。二是缺乏境外开拓意识。不少具有走出优势的企业负责人不敢涉足国外市场,怕担风险,这种因循守旧的传统思想严重困扰着企业的发展。三是企业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人才。从我市看,目前一些企业虽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普遍缺乏精通外语、了解国外法律、善于管理的复合性人才。四是境外投资有效信息渠道少。我市境外机构本来就少,加之对有限的信息资源又缺乏系统的归纳整理,政府有关部门与企业在这个方面联动、互动性不强,企业对走出去感到茫然。五是宣传扶持力度不够,工作力度不够大,优惠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四、对我市境外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进一步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而到境外办企业则是我市实施外向战略,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应

对未来竞争的重要战略,据此,委员们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强化对企业境外投资的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在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的同时,利用已掌握的信息,有针对性的结合我市的产业优势和过剩产业的情况,积极引导推动我市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发展创业。企业也应增强竞争意识,坚持把海外投资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把“要我走出去”变为“我要走出去”,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增强“走出国门”的原动力。在可能情况下应由市外经贸委或市工商联等部门、商会组织牵头,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考察、开展投资贸易洽谈等活动。

2、建立我市境外投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我市现有境外企业的前沿信息点资源,进一步发挥好辐射效应,努力解决我市境外市场信息渠道闭塞、信息量不足的瓶颈制约老大难问题。建议由政府某部门负责将来自各方面的境外投资信息(包括各级领导出国学习考察带回的信息)归纳整理,在网上建立信息库,以便企业查询,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机会。

3、帮助境外企业解决融资难和专业人才短缺问题。目前,我市境外企业和待走出国门的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融资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据企业反映,他们面临的市场形势很好,一些不发达国家宽松的投资环境和优越的资源及成本优势,给企业发展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但由于企业自身资金和人才力量的制约,限制了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契机。建议市政府针对境外投资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一些资金和人才扶持方面的措施。

4、切实解决好境外企业退税补贴问题。目前,我市在落实国家对境外企业退税补贴政策方面还不到位,原因是当地政府经济实力有限,无力承担财税的返还(如铜山三堡镇就负担不起胜阳集团退税补贴)。建议市政府从扶持和激励企业境外投资的角度去考虑,制订和完善相应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好境外企业退税补贴问题,以促进我市境外投资事业的稳步发展。

5、利用cepa的政策,赴港投资办企业。香港与全球联系非常紧密,是亚洲的金融和服务中心,是国家对外贸易联系网络最发达的城市,它有强大的市场网络,是亚洲的国际贸易中心。cepa的实施,为内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有助于国内企业突破瓶颈,更容易走出去。要充分利用香港与世界接轨的平台,引导和鼓励企业到香港设点,赴港发展,以此作为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同时利用香港的国际网络及商贸平台,促我市企业产品出口,走向世界。

6、转换政府职能,提供优质服务。应以落实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部门对企业“走出去”以管理为主转向主要提供优质服务。要建立健全企业“走出去”管理服务系统,以抓好投资办厂、加工、开发资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为重点,简化审批手续,推动企业自觉、规范、有序地走出去。与此同时,要把培植新一代华侨作为我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一个重大战略,为**公民合法移民或到国外定居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境外投资外汇业务中的问题 篇7

境外投资外汇业务流程(外商投资企业除外):

第一步:拟在境外投资企业的投资主体持有关材料向注册所在地外汇局提出申请,由外汇局对其资金来源进行审查;

第二步:投资主体向商务部或其授权的部门申请批准设立境外企业;

第三步:经商务部或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后,投资主体持有关材料向注册所在地外汇局申请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及资金购汇或汇出核准;

第四步:投资主体持外汇局外汇资金汇出核准件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资金汇出。

境内机构(外商投资企业除外)办理境外投资申请人需报送什么材料?

资金来源审查

(1)填写《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申请表》;

(2)境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3)经工商管理部门年审合格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4)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上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

(5)外汇资金来源证明,包括:使用自有外汇资金的,应提供有关外汇账户的开户批准文件和最近一期的余额对账单;使用国内商业外汇贷款的,应提供投资主体与贷款行签定的贷款意向书、贷款行的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使用援外合资合作基金外汇贷款、外贸发展基金外汇贷款等国内政策性外汇贷款的,应提供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使用该项政策性资金的批准文件;(6)视情况要求的其他材料。

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各分局(外汇管理部)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的审核权限,超过分局(外汇管理部)审核权限的由分局(外汇管理部)初审后报总局审批

法规依据: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简化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

境外带料加工装配项目申请人需报送什么材料 ?

涉及购汇或汇出外汇的,需进行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和外汇风险审查,应提交:

1、加盖申请单位公章的业务申请表(简要说明项目的基本情况,重点说明外汇资金来源和投资所在国对外汇流出、流入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经贸委确认该项目为境外带料加工装配项目的有关文件;

2、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可以合并编制;300万美元及3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项目建议书经国家经贸委批准后方可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企业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同时,应提交国家经贸委对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3、项目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确认意见;

4、项目的投资构成、用汇清单;

5、项目的资金来源证明(使用自有资金应由企业提供银行外汇帐户对帐单;使用境外带料加工项目支持基金外汇贷款、援外合资合作基金或援外优惠贷款的,应提交有关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或证明;使用商业银行外汇贷款的,应提交贷款银行的有关确认文件);

6、上一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7、项目的投资回收计划;

8、如成立境外合资企业,需提供合资合同或协议(草签文本)及当地政府或中介机构出具的合资伙伴背景及资信材料;

9、我国驻投资所在国使领管意见;

10、如在外汇管制国家进行投资,企业需有投资所在地外汇管制实际情况的报告及制定详细的外汇风险防范措施。

资金汇出及备案手续

1、领取并填写《国家外汇管理局资金汇出批准书》和《境外企业基本情况登记表》;

2、(涉及购汇或汇出外汇的)提供外汇局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和外汇风险审查结论;

3、经贸主管部门对项目的有关批复文件;

4、外经贸主管部门对项目的有关批复文件及《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企业批准证书》;

5、涉及国有资产出境的,提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有关确认文件;

6、(涉及购汇或汇出外汇的)提供资金汇出银行的资金汇出申请书;

7、《外汇利润、红利及其它外汇收入汇回承诺书》。

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

《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细则》

《关于加强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关于简化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外汇管理的通知》

援外项目申请人需报送什么材料?

援外项目免作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和外汇风险审查,免缴汇回利润保证金,凭下列材料办理资金汇出核准和登记备案手续:

1、加盖申请单位公章的业务申请表

2、外经贸部下达的援外任务书;

3、项目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确认意见;

4、涉及购汇的,提供项目的用汇清单;

5、投资回收计划;

6、使用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的项目应提供外经贸部授权部门的借款批复;使用援外优惠外汇贷款的项目应提供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借款人签订的借贷协议;

7、外经贸主管部门对境外企业的有关批复文件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企业批准证书》;

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

《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细则》

《关于加强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上一篇:局部解剖 腹部试题下一篇:机关职工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