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复习教案

2025-0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下复习教案(精选10篇)

八下复习教案 篇1

主备人:赵彩

复习重点:

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点词语、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2、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筛选搜索相关内容、语句。

3、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4、欣赏作品的语言特点。

5、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

6、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方法指导、练习巩固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点词语、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一)联系具体语境,借助上下文推测判断词语的特殊含义、言外之意,同时注意词语的感情变化。

练习:1.结合句意解释加线的词。

(1)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

(2)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

(3)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落第:

答案:

本义漂亮,这里是反语,意思是丑恶。

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的人。

本义为科举不中,这里指考试不

二)方法:

1、从本句入手,注意修饰限制成分。

2、要看句子所在语段,注意相邻的上下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

3、结合段意理解准确性更高。

4、还可以抓住中心、结合社会背景、表达方式及议论性的语句。2.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②“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这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①“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欣赏的。②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二、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筛选搜索相关内容、语句。方法指导: 第一,确定需要的信息在文中的位置。第二,分出要点。

第三,分要点整理、连缀成句。

练习:阅读《我的母亲》5——7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三段的主要内容。

2、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

3、“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这事”是指什么?请加以概括。《藤野先生》 4.品读江南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描写时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阅读《敬畏自然》8-11段,你认为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主要写母亲对我的管教,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的训导。

此题可概括叙述,也可答具体事例。如:母亲听了“我”一句轻薄的话后,重重地责罚我;“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充分表现了“我的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3.日本“爱国青年”查“我”的听课笔记一事。

4、江南的雪有一种平和恬静的美,她“滋润美艳”、色彩斑斓,蕴育着生命,透露着生机。江南优美的雪景中,倾注了作者对故乡的几多怀恋,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追求。

5、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三、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1、文章记叙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事,各是什么?每件事各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1)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2)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

(3)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

四、欣赏作品的语言特点。语言特点:

朴实无华、优美生动、清新自然、简洁准确、精辟深刻、犀利尖锐、激情昂扬。注: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练习: 下列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

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C.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D“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答案A、浓厚的口语色彩。体现了作者的自豪之情。B、淡淡的幽默。

C、语言犀利尖锐。采用比喻、夸张修辞手法,辛辣地嘲讽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丑态。

D、语句质朴、真切,饱醮感情,表现出母亲对“我”的挚爱,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

五、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写作手法:

象征手法、对比手法、衬托(侧面烘托)手法、讽刺手法、欲扬先抑、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以小见大、借物喻人、借景抒情、动静结合、巧设悬念、卒章显志等 写作手法及作用:

(1)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5)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练习: 《雪》《雷电颂》《海燕》《阿长与山海经》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心声》《背影》

《从何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别采用怎样的写作手法?

六、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方法: 分析文章题目、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抒情议论的段落、写作背景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事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分析 《海燕》《吆喝》

《云南的歌会》这几篇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

七、反馈练习

《河南中考》P78张晓风的《你为什么拿这一个》

八、作业:复习古文背诵

八下物理复习 篇2

八年级开始学习电场、磁场的知识啦,大家是否掌握这个学期的物理知识呢?以下是下班为大家准备好的八下物理复习,请参考!

八年级运动物理知识点【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速度 速率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
分类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决定因素 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 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
方向 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 无方向
联系 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

物理重要知识点:相互作用【2】

考点一:关于弹力的问题

1.弹力的产出

条件:(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

(2)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2.弹力方向的判断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受力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

(3)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绳背离受力物体)。

补充:物体间点面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面,点线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线,两物体球面接触时其弹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

(1)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其中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x代表形变量。

(2)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考点二:关于摩擦力的问题

1.对摩擦力认识的四个“不一定”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

(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

2.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来求解

3.静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断

(八下)思品期中复习提纲 篇3

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1、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是什么?

①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离不开集体;

②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2、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

(1)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在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目标一致,在情感上共鸣,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2)①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

充分的发挥;②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人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这种力量不是简单的个人力量的相加,而是一种剧变和升华。③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3)历史发展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我们要珍视集体的团结,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3、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及怎样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①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我们要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既要以个人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②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人利益的实现会促进集体的发展。在集体生活中,集体应当尊重每个成员的个性,尽量满足个人的合理要求。

③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4、怎样为集体添光彩?(怎样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①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首先要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决不做损害集体荣誉和利益的事。

②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③当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要敢于积极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④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

5、社会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表现: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发展变化的。(衣、食、住、行、用)

原因:①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②全国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6、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和意义

形式:a 参加社会公益宣传b 社会调查活动c 参观访问 意义:①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积极参与社

会生活,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②通过参与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7、怎样对待或参与社会生活呢?

①.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的认识社会,辩证的分析问题,认清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②.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从众心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③.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辨别是非能力,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8、怎样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①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②社会生活的主流是好的,但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各类消极丑恶的现象。③这些虽然不是社会的主流,但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消极影响却是不可低估的。

9、怎样对待或面对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①.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的认识社会,辩证的分析问题。②.一方面要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10、怎样正确看待从众心理?

①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②一方面从众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③另一方面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却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④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从众心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11、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

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

①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逆境。

②面对困难和逆境,既不能意志消沉,丧失斗志,也不能态度偏激,一味埋怨社会不公,而应该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③勇敢的面对困难和逆境,敢于向困难和逆境发出挑战,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12、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学会谦让、分享、助人;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③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④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3.(1)美丽的大自然表现在哪里?神秘的宇宙,奇妙的生物世界,秀丽的大自然风光。

(2)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美丽的大自然给了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3)鉴赏自然美得方法? 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发挥想象力。

14、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自然物种在减少;②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③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15.自然物种在减少的原因及危害?现状: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原因: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②还有人为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危害:①破坏大自然的生

态平衡。②危及人类自身。

16、自然景观人为破坏——现状: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原因:以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发展旅游经济。危害:是对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的一种破坏,是对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青山绿水的一种破坏,造成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

17、环境问题——现状: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原因: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危害: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启示:保护好环境,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以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8、怎样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答:①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②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③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④依法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9、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何意义?

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

多样性的基础,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

• 我们应该学会平等的对待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保护生物的多

样性。

20、为什么要善待大自然?

①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②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善待我们。

21、怎样善待大自然?

①保护大自然,不破坏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②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2、怎样美化自然?①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植树造林;②保护好自然景观。

23、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①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③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④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24、国家和青少年分别应该怎样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作贡献?

答:国家:①高度重视环境立法,不断完善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②严格执法,依法加大对环境污染的专项整治活动,对破坏和污染环境者加大惩罚力度;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好资源和环境;④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使人人都有环保意识。

青少年:①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②学法、守法、用法,依法保护环境;③“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积极为保护环境做贡献。④要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环境的事,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25.保护环境是大人们的事,是将来的事,与我无关,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错误。因为:

①依法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政府部门和专业环保人员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青少年是未来环境的主人,是环境保护的最大受益者,更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主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八下复习教案 篇4

1、根据下列内容提示请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

(2)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推广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汪辜会谈

2、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 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

(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3) 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蒋道平

(4) 两弹元勋邓稼先

(5)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6)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7)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8) 为中国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许海峰

3、请写出下列成就的历史时期。

(1)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入生产过渡时期

(2) 大庆油田的建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3)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 原子弹和导弹试验成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4、根据下列内容的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1)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底

(2)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1年

(3)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

(4)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1992年

(5)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3年

(6) 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87年

5、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长春

(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

(3)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平

(4)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

(5) 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上海浦东开发区

(6) 汪辜会谈新加坡

(7)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会议)中国上海

(8) 亚非会议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9) 最早进行分田包产到户的地方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10) 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的地点上海

6、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四个时期.请写出下列各个时期的特征。

(1) 1949年10月-1956年底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

(2) 1956年底-1966年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4) 1978年-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7、请写出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1)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

(2) 土地改革的完成1952年底

(3) 汪辜会谈1993年

(4) 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运会1990年

(5) 江泽民发表现阶段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1995年

(6) 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

(7) 中日正式建交1972年

(8) 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

(9)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

(10)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的时间2001年

8、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或名称。

(1)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3)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九年义务教育

(4) 新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方针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5) 1986年,四位老科学联合向中共中央写的建议《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863计划

9、请写出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

(1) 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底

(2) “大跃进”开始1958年

(3) 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1978年

(4) 澳门回到祖国怀抱1999年12月20日

(5) 香港回到祖国怀抱1997年7月1日

10、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彭德怀

(2) 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邓小平

(3)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

(4) 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江泽民

(6) 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黄继光

(7) 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邱少云

(8)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

(9)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

(10) 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毛泽东

(11)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的美方代表 尼克松

(12) 同中国发表联合声明的印度和缅甸总理尼赫鲁、吴努

11、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二大

(2)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

(3)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四大

(4)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

(5)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

(6)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7) 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 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9)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

13、请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1)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1956年

(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

(3) 中共八大召开1956年

(4)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

(5)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

(6)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7)土地改革的完成 1952年底

(8)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3年7月

14、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西藏的和平解放

(3) 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

(4)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一五”计划的完成

初二历史复习方法

一、回顾 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首先向说明复习的范围,让明确复习目标,之后根据课文进行知识回顾,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复习内容。

二、构建网络 形成体系

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可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准重点:抓住关键,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

2、讲透难点:采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混知识相对照等。

3、讲明疑点: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4、讲出知识的规律:重在讲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依线巩固 内化知识

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 初中语文,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合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达到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之目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再认识。

四、题例剖析 培养

典型题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突出教材的重、难点。这一环节重在教师通过对题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学习基本功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五、拓展训练 提高能力

练习题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梯度性,题型应多样化,题量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回答问题的技巧。

八下复习教案 篇5

1、到中午为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富兰克林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浏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闲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起来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周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去游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点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度过愉快的一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电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走路上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排队等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感谢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出现、发生、来到____________________

15、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至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最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告诉某人关于某事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电视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周五晚上的比赛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过得愉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周六的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对某人友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想要(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群体的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做某事有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与某人一起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你的真诚的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这个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小心去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单元句型

1、跟我说说你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个学校真么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为学校一名新成员并不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周六晚上我玩的很开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非常感谢你邀请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在我感觉自己向集体中的一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你到来之前,我一直在很辛苦的找这所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我们看到黑袜子队赢比赛时,我会想到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至少没有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他的确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希望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认为到中午时雨会停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它们的价格是真低,不是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条路线很慢,不是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话题作文:

假如你是Carol,昨天你参加了朋友Vera在家里举行的生日聚会,请根据提示给她写一封感谢信。

提示:

1、Vera的父母及朋友很友好。

2、蛋糕好吃,饭可口。

3、影碟很好看,你很喜欢。

八下复习教案 篇6

《5.1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明清帝国的兴替》

(一)明朝(1368-1644)概况:

1、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2、都城:应天(今江苏南京)

3、明朝的统治政策:(1)明初的统治政策: ①政治方面:废除丞相、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作用: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②经济方面: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作用: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③对外关系方面:郑和下西洋(作用: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明中后期的统治政策: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作用: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4、明末农民起义:

(1)爆发原因:①根本原因:明朝日趋衰败,官府多次增加赋税和各种杂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②自然因素:1627年,陕西北部连续发生旱灾。(2)爆发时间:1627年;

(3)领导人: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

(4)结果: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二)清朝(1636-1912): 1、17世纪初(1616年),女真人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2、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改族名(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3、1644年,明军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起义军。

(三)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明修长城,清修庙”,体现了明朝的“防御的民族政策”(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南下),清朝“怀柔的民族政策”(在避暑山庄利用联姻、宴饮、围猎等手段与少数民族联络感情。)

注:“四书”是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

第二课第二课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基础重点记忆单)

(一)进步思潮

1、进步思潮兴起的背景: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统治阶级极端腐败。(2)经济: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3)文化思想:文化专制;西学东渐。

2、代表人物: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3、主要思想:(1)追求个性解放

(2)主张平等民主(3)批判专制皇权

(4)反对以农为本,主张工商皆本。

(二)世俗文化

(1)明清时期社会风气的变化 ①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②拜金逐利成为社会风尚,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③社会上普遍追求奢侈享乐。

(2)晴清时期,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定型(3)文学艺术(小说、戏曲)①中国“四大名著”

②京剧是以徽调、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新剧种。

思品八下期末复习提纲苏教版 篇7

种类:有益适度和低俗过度

功效:①解除体力上的疲劳,恢复生理平衡;②获得精神慰藉,放松紧张心情;③寻找生命的意义;④有利于维护发展良好的社会风气。

34、 旅游和音乐的功效是什么?

旅游:使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结识新朋友;获取新知识和审美体验。

音乐:身心愉悦;缓解精神压力,消除身心疲惫;提高我们对美的鉴赏能力和自身的品味。

35、 如何学会休闲/学会休闲的原则?(三点)

(1)要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2)做到科学、合理、有度;(3)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乐趣。

36、 休闲对人的影响。

利:(个人)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社会)有利于维护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风气。

弊:(个人)不利于消除疲劳、缓解压力,还会使人染上一些不良习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社会)破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秩序。

37、 情趣的含义和分类。

含义:活情趣,是指通过人的言语、动作、神态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

分类:高雅、低俗

38、 高雅情趣的来源及其作用。

来源: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和美的积极感受。

作用:(1)因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2)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美;(3)即使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

39、 怎样陶冶高雅情趣?

起点: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好奇心

重要途径:丰富文化生活

有力保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条件: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40、 什么是教养?

八下复习教案 篇8

缥.碧(piǎo) 轩邈..(xuānmiǎo) 泠泠.作响(línglíng)横柯.(kē)上蔽 嘤嘤..成韵(yīngyīng)鸢.(yuān)飞戾.(lì)天 经纶..(jīnglún)事务

24、送东阳马生序

怠.(dài)既加冠.(guān) 叱咄..(chìduō)俟.(sì)负箧曳屣...(qiâyâxǐ)皲.裂(jūn)锦衾.(qīn)烨.然(yâ) 缊.(yùn)袍敝衣 容臭.(xiù) 被.(pī)绮.(qǐ)绣

25、诗词曲五首

长.(zhǎng)精神 婵娟..(chánjuān)折戟.(jǐ)铁未销.(xiāo)宫阙.(quâ) 峰峦.(luán)

26 小石潭记

篁.竹(huáng) 清冽.(liâ) 卷.(quán)石底以出 为坻.(chí) 为嵁.(kān) 佁.然(yǐ)不动 俶.尔(chù)远逝 往来翕.忽(xī) 犬牙差.互(cī)悄怆..(qiǎochuàng)幽邃.(suì)

27 岳阳楼记

谪.守 (zhã) 浩浩汤汤..(shāngshāng) 朝晖.(huī)夕阳 迁客骚.人(sāo) 淫.雨(yīn)霏霏..(fēi) 阴风怒号.(háo)日星隐曜.(yào) 潜.行(qián) 樯.(qiáng)倾 楫.(jí)摧 薄.(bï)暮冥冥..(míng) 波澜(lán)皓.月(hào) 心旷神怡.(yí) 岸芷.(zhǐ)汀.(tīng)兰 嗟.(jiē)夫 噫.(yī) 宠辱偕(xiã)忘

28 醉翁亭记

滁.州(chú) 林壑.(hâ) 琅琊..(lángyá) 酿.泉(niàng) 翼.然(yì) 辄.(zhã) 林霏.(fēi) 岩穴暝..(xuãmíng) 晦.明(huì) 朝暮..(zhāomù) 伛偻(yǔlǚ) 清洌.(liâ) 山肴.(yáo)野蔌.(sù) 酣.(hān) 弈.(yì) 觥筹(gōngchïu)交错

30 古诗五首

八下复习教案 篇9

6、雪

qìng()口là()梅粘()结脂粉奁()..

目光灼灼()消释(.)tuì()尽朔()方粘()连 .....

凛冽()粗犷()...

A、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各有什么样的形象特征?各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B、如果说江南的雪具有的美。

7、雷电颂

徘徊()脚镣()pìnì()咆piào()波1án()..

污秽()xuàn()目qǐ()目迸()射驰chěng()..

nüâ()待雷tíng()

A、屈原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怎样的强烈愿望?

8、短文两篇

夸()父yáng()谷一cuō()灰姮()娥奔()月 ...

A、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9、海燕

呻吟()chǔn()笨胆怯()fěi()翠深渊()...

A、海燕、海鸥、海鸭、企鹅、大海、风雷电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B、风雷乌云等形象,这对表现海燕的形象起什么作用?

10、组歌

炽()热海誓山盟()dǎo()词歌yín()..

执拗()急zào()长xū()短叹kuì()赠.

彻夜不mâi()qiáo()悴千山万hâ()璀càn()镶qiàn()绽开()盛气凌()人áo()翔 ..

纤()细酷肖()..

A、《浪之歌》《雨之歌》的“爱情”都有深广的内涵,请写出其中“爱”的内涵。

《海底两万里》

一、填空(每空2分,第9题3分,共35分)

1、凡尔纳是()国的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

公认为为“”。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第三部是 《》。

3、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 现代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

发和影响。

4、《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5、《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 船长、自然科学家、仆人、捕鲸手,“亚伯拉罕•林肯”

号驱逐舰舰长,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6、《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3分)

《名人传》

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

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

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3、《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

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

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罗曼•罗兰的()

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4、()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5、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

6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

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

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

答:

10、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名人传》答案:

1、(罗曼•罗兰)。

2、(德(贝多芬)、(意大利)(米开朗琪罗)、(俄)(列夫•托尔斯泰

3、(《约翰、克里斯朵夫》)

4、(《第九交响曲》

5、(《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答: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10、答案: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海底两万里》阅读答案

一、填空

1、法国,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之父”

2、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3、“机器时代” 西方和日本 科幻

4、构思巧妙、情节惊险,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5、尼莫、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法拉格特,6、海洋

7、鲨鱼 儒艮

8、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

人教版八下语文教案 篇10

《大雁归来》学案

我的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读一读 写一写”中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朗读课文,能感知课文内容,并能品读、揣摩语句,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3、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培养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了解大雁的有关特征。

学习难点:本文生动的描写,并体会其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作者的感情。我的学习过程

一、生活引入。

1、每课一诵。背诵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2分)

2、说一说刚才背诵的诗中有关大雁的一些知识。你认为你刚才的表述怎样?(2分)

3、大雁美丽、聪明、可爱,是人类的朋友。那么在美国作家利奥波德笔下的大雁又具备哪些特征?请用一句话概括题目意思。(2分)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快速阅读,课文写了大雁的哪些特征?(10分)

(2)浏览课文,用三句话说说:(6分)

课文用()手法介绍了大雁迁徙的特性、规律及与人类的关系。含蓄地谴责了()的伤害,呼吁人类()。(3)人们是怎样对待大雁的?联系课文具体语句回答。(5分)

(4)你知道作者对大雁怀有一种怎样的情感吗?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6分)

(5)联系课后第一题的参考材料,说说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8分)

2、知识点演练。(9分)本文细致的描写介绍,说明事物的特点。

找我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三、题型训练.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雾霭(ǎi)

缄默(jiān)B.曲线(qū)

狩猎(shǒu)C.香蒲(pú)

沼泽(zhǎo)D.雉鸡(zhì)

黑鹂(lí)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融化

暄嚷

B.邀请

凋零 C.想像

枯燥

D.鸭蹼

窥探 3.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B.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C.当说必说,不要怕丢了“乌纱帽”。

D.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4.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使用不当的是().(8分)A.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它保持缄默。

B.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C.返回的雁群,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阅读课文第1——4段,完成第5--8题。划线句:

①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②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5.画线句①的含义是什么?(3分)

6.大雁的飞行路线是曲线还是直线?(2分)

定期迁徙的大雁在黑夜将飞行_________________英里。

7.由第三、第四段可以知道,什么季节允许猎杀大雁?什么季节不允许?在这些季节大雁怎么活动?(4分)

8.画线句②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学以致用.1、举一反三.(10分)(1)、用拟人手法口头作文:介绍一种小动物。(300字左右)

(2)、回顾学过的诗歌,我知道有关写雁的诗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大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 娄山关》

„„

2、我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0分)生活中遇到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我准备这么办。

附参考答案:

一、1、略

2、略

3、能够说出字面意思即可。

二、1、知识点学习(1)、来的季节是三月的春天;飞行的路线是笔直;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十一月的大雁一声不吭;爱寻食玉米粒;常六只列队飞; 四月的夜间,大雁一阵阵喧闹。(2)、拟人、人类对鸟类、保护鸟类(3)、开放型题,言之成理即可。(4)、言之成理即可。

(5)、作者从大雁身上找到了一种宁静单纯的生活,对自己目标的坚定不移、勇敢执著,家庭与亲人之间的赤诚亲密,对周围环境的关注热爱,与他人团结和联合等。

2、知识点演练 大雁的形象通过作者声情并茂原描写跃然纸上,无论是描写大雁归来,还是描写大雁觅食、集会,作者按照大雁行为的过程,有层次地细细加以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关于大雁的知识,作者介绍了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诸如飞行路线之直,雁队数字的分析,让读者分享作者的发现的乐趣。

我喜欢的句子(略)因为这些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生动形象,更让我们充分体悟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上一篇:第二章现代天线技术下一篇:小学二年级英语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