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工程空鼓及开裂原因分析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抹灰工程空鼓及开裂原因分析(推荐3篇)

抹灰工程空鼓及开裂原因分析 篇1

一、基层处理不到位 1)挂网

原因分析:挂网不牢固、钢丝网刚度不足、挂网前高低差未补平等造成挂网部位无法搓压密实,抗裂措施不到位,从而导致空鼓、开裂产生。

建议做法:墙面不同基体之间应设置挂网的抗裂措施,对存在缺陷的基层修补后再挂网。钢丝网的锚钉间距要符合要求,同时要进行压平后再固定,搭接长度不少于100mm。

2)砼墙面未按方案要求进行修补、涨模部位后处理、基层清理不干净。

原因分析:基层涨模采用普通砂浆修补或涨模部位后处理、抹灰准备工序过程中未对基层进行清理,影响砂浆与基层粘合。

建议做法:出具可实施性专项方案对抹灰墙面基层进行处理,严格保证基层平整、干净,应严格避免采用普通水泥砂浆对结构墙面进行修补。3)甩浆质量较差。

原因分析:甩浆不密实、不均匀、未形成毛刺,浆体强度不足。(机械喷浆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尤为凸显)

建议做法:采用人工对墙面进行甩浆处理,保证甩浆质量符合要求。4)砌筑墙体灰缝缺陷。

原因分析:砌筑墙体出现通缝、断砖、混砌、顶砌灰缝不饱满等问题都容易导致后期抹灰层的开裂。

建议做法:砌筑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排砖,避免通缝的出现,对通缝、断砖、混砌等部位进行挂抗裂网处理,顶砌施工按要求,注意上墙时间,对灰缝不饱满的部位使用细石混凝土进行灌实。

二、工艺做法不符合要求 1)一次性砌筑到顶

原因分析:砌筑墙体一次性到顶,顶砌间隙时间不足,造成墙体竖向收缩(沉降变形)。

建议做法:严格控制砌筑墙体顶砌间隙时间(一般不少于14天),并加强顶砌部位灰缝控制及挂网处理。2)门洞过梁支座长度不足,端部存在通缝。

原因分析:门洞过梁未设置或支座长度不足、因平面限制过梁未进行植筋或现浇、过梁端部存在通缝/灰缝不饱满等情况,后期由于墙体不均匀沉降,导致门洞边角抹灰层的空鼓/开裂。

建议做法:门洞过梁按要求入墙深度不小于250mm,由于平面限制应采用现浇的方式进行设置,同时应保证端部灰缝到位,不应出现通缝、不饱满等情况。3)水电安装

原因分析:水电敷设开槽采用人工打凿;深度/宽度不符合要求、斜向或水平开槽过长;管线固定不到位(存在应力);线槽填堵不密实或采用普通砂浆填堵;抹灰完成后二次开槽。

建议做法:采用预留、预埋或机械开槽,严禁人工打凿;线槽填补密实,且与砌体墙平,线槽尺寸:深度≤dn+10mm,槽宽≤dn+60mm。

三、砂浆使用情况不理想 1)配合比失调或外加剂添加

对于商品砂浆应加强砂浆性能试验(具体参照《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执行)。

原因分析:砂浆搅拌区域未配置砂浆配合比标识标牌,砂浆“随拌随用”且未做相关试验,同时,外加剂的添加改变砂浆本身性能。

建议做法:砂浆统一进行搅拌,由专人负责,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量化配合比标识牌)。应减少外加剂的使用(工艺要求除外)。2)分层施工不到位、抹灰厚度超厚

原因分析:未进行分层施工或分层施工间隔时间不足;一次抹灰厚度超厚。

建议做法:分层施工间隔时间为12小时,严格控制一次抹灰厚度。一般抹灰厚度要求为1-2公分。

四、后期养护不到位

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24h后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小于7d。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和震动。

在收面12小时左右,在面上涂刷108胶水,再敷于薄膜进行养护。

五、整改方案不合理 人工打凿、空鼓切除不到位、修补不规范。

原因分析:后期空鼓、开裂部位直接使用人工剔凿进行修补,剔凿过程导致该部位周边抹灰层的松动,造成周边的二次空鼓、开裂。

抹灰工程空鼓及开裂原因分析 篇2

在很多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中,在对其进行施工时,往往要进行大量抹灰工程,因此需要大量抹灰材料。若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墙体抹灰层质量控制,会出现很多质量通病,如开裂、空鼓等,对建筑物自身使用功能带来较大制约。为充分解决抹灰层开裂、空鼓现象,要对导致质量通病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究。

抹灰层开裂、空鼓主要原因分析

1.开裂原因分析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认为抹灰层开裂类型主要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抹灰层自身发生开裂,二是墙体发生开裂引发抹灰层开裂,三是不同种类材料的墙体常在其交接位置出现开裂现象。根据上述三种形式开裂现象,对抹灰层开裂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a)抹灰层自身发生开裂: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及规范进行施工,如未进行分层处理,或分层处理过厚等均有可能导致开裂现象;抹灰压光处理时为按照正确程序进行收水处理,导致墙体内部、外部收缩不够均匀,进而出现抹灰层开裂;水灰比过大会导致砂浆失水速度过快,进而引发干缩开裂。

(b)墙体开裂诱因:过梁位置和过梁的支脚端位置呈45°,进而产生“八字形”裂缝,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支脚长度不够,造成应力集中在某个位置,进而导致墙体开裂;某些部位易发生墙体裂缝,这种裂缝主要以水平方向为主,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外温差较大,进而造成墙体发生变形,严重时直接导致墙体开裂。

(c)墙体交接处开裂的主要原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墙体交接处往往采用不同种类的材料进行施工,可导致填充墙、梁底之间的交接位置出现裂缝,这种裂缝形态主要为水平方向裂缝,并与框架柱交接位置形成一定的竖向裂缝,其主要原因在于墙体本身发生干缩反应所引起的开裂。

2.空鼓原因分析

若从内因角度看,用于抹灰层处理的砂浆自身存在较大收缩变形作用,且基层与抹灰层之间的粘结强度较差也是主要内因之一。与此同时,很多外因也是造成抹灰层空鼓的主要因素,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a)基层处理不科学:在对砼基层进行处理时,忽略毛化处理的重要作用,且基层存在油污、灰尘等不良物质。施工作业人员在对基层进行素浆粉刷后,由于中间停滞的时间过久,会形成隔离层,并出现空鼓现象。若素浆没有被完全水化,也比较容易形成一定的隔离层。当然,若墙面吸水能力较强,却未提前进行洒水处理,会导致砂浆迅速失水,进而降低砂浆自身的强度,出现空鼓在所难免。

(b)施工操作方法不恰当:通常情况下,抹灰层处理均是一次成活,若抹压处理时间过早,则容易出现同一区域反复抹压现象,导致基层、抹灰层之间形成一定的隔离水层,进而出现空鼓。与此同时,很多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偷工减料现象,为了节省成本而减少胶结材料的实际使用量,导致砂浆自身的强度偏低。

墙体抹灰层开裂、空鼓防治及质量控制措施

1.墙体抹灰层开裂防治措施

(a)抹灰层开裂:对于抹灰层自身发生开裂现象,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对抹灰层进行分层和抹灰处理,通常情况下要保证分层厚度在6mm左右,而抹灰层的厚度要大于35mm ,且必须采取一定的功能强化措施,例如添加钢板网等;施工时,施工人员不得在墙面上直接铺洒干水泥,且禁止在墙面上进行压光处理,而是应该按照施工工艺标准开展施工。选择中砂作为主要施工材料,其颗粒配比应按照实际工程需要进行确定,在使用需要添加特殊材料的沙浆时,要相应延长拌合时间,通常要大于5min。抹灰处理之前,要对后剔槽埋管位置进行清洗处理,并加设钢板网进行加强处理。对水灰比进行严格规定赫尔控制,进一步提升砂浆的保水性能,抹灰前应再次对砂浆进行搅拌,充分保证其均匀性。

(b)墙体开裂预防措施:首先应保证过梁支撑的长度大于50mm,如果发现两端洞口中间的间隔过短,要及时设置相应的过梁,保证其长度符合施工设计标准。在大于0.15m的洞口窗台位置上,要布设压顶梁,且要保证其自身的截面高度大于120mm,而进入墙体两侧的长度应大于500mm;对于女儿墙位置来说,其不仅要满足设计规范中相关规定,还要为其布设一定构造柱,其距离应控制在2m之内。

(c)墙体交接处开裂防治方法:首先,要对填充墙的整体性能进行强化,进而不断减少开裂现象。根据实践经验,总结质量控制应集中在如下环节(见表1中内容):

根据实践效果,认为在框架梁和填充墙顶端位置设置斜砌标砖时,其预防开裂的效果往往不够显著,为此应在相应位置预留200mm左右的素砼浇筑位置,并使其深入到砼带的内部。砼浇筑过程中要选择具有膨胀性能的砼,浇筑完成后要及时对砼进行剔除处理。另外,在不同种类的墙体交接位置,要增设一定的钢板网,进一步强化抹灰层自身的强度,安装过程要遵循一定程序,通常需要先进行第一层抹灰处理,然后安装、固定钢板网,再进行二次抹灰处理,充分减少墙体交接位置的开裂。

2.墙体抹灰层空鼓预防策略

(a)做好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在对墙体进行抹灰处理前,要采用喷壶(或水管)对墙面进行冲洗,进而有效清除其表面灰尘。对于存在油污的墙面,可采用火碱溶液对其进行有效冲洗;针对砼基层,要采用水泥、砂浆比例为1:1的浆液对其进行高效处理,并对其进行洒水、养护,观察其满足一定强度后方能开展抹灰,若条件允许,应保证“随刷随抹”;在对水泥砂浆进行配比时,要保证拌合的均匀性,使其与当中的水分充分融合。为进一步增加材料自身的粘结性,可在浆液中并不高适当添加建筑专用胶水,胶水的使用量通常为水重的十分之一。

(b)规范施工操作工艺:对于墙面来说,要提前1d进行洒水处理,洒水次数大于3次,在进行抹灰处理前,要再次进行洒水。与此同时,要严格按照墙面抹灰层施工要求开展施工,遵循正确的施工工艺及流程。首先,施工人员要做好分层施工处理,通常情况下要先

对基层进行填充,分层施工处理厚度不应大于6mm。基层填灰处理后,观察其发生自然收水作用后,要对墙面进行刮平。待基层施工满足相关标准后,要进行面层抹灰,首次压平自然收水后,要开展二次压光处理。另外,要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发现不合理施工行为,要及时进行指正,使其能够完全按照施工设计规范准备抹灰施工相应材料。作为施工管理人员,要对上述施工要点进行严格检查,进而控制人为因素造成的抹灰层空鼓现象。

结束语

根据上水分析,认为导致抹灰层开裂、空鼓的因素有很多,一旦发生开裂、空鼓,则会对建筑物使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施工技术人员应在严格遵守相关施工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施工质量控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进一步减少施工质量通病,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夯实基础。

墙面抹灰空鼓开裂修补方案 篇3

编制:审批:日期:

墙 地 面 空 鼓 开 裂 处 理 方

职务 技术负责人 职务 项目经理

一、墙面抹灰工程空鼓开裂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墙面抹灰工程空鼓开裂为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出现空鼓开裂的原因分析如下:

1、部分墙面由于抹灰施工前对墙面浇水湿润护养不够,墙面干燥,墙面存在毛细孔,导致抹灰上墙后,墙体大量吸取砂浆的水分,水分散发太快,造成砂浆强度不高,粘结力下降以及收缩太快,尤其是砂浆与墙面粘结面,当砂浆层的强度不能抵抗收缩拉力时开裂。同样,由于这时砂浆层与墙面的粘结力还未达到足以抵抗由于收缩而造成的砂浆层在墙面上的滑动,因而发生空鼓。

2、在对砼墙面进行拉毛处理时,拉毛不到位,喷洒不均匀,且对拉毛后的墙面养护时间(应在终凝后浇水养护,直到水泥疙瘩全部粘满砼光面上,并有较高强度即用手掰不动)和方法(浇适量水湿润,水的压力不宜过大,否则会使毛化的砂浆脱落)不对。

3、抹灰时,一些工人没有按交底施工,抹灰一次成型,抹灰没有分两次进行。

4、抹灰砂浆自身收缩引起开裂,抹灰砂浆收缩主要包括化学收缩、干燥收缩、温度收缩及塑性收缩。这些收缩将在抹灰砂浆中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抹灰砂浆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或空鼓。

5、安装施工队伍,在墙上开挖线槽,施工洞,填补不到位。

6、部分薄弱环节和剪力墙、柱、梁与砌体墙的交接处缺乏加强和构造措施,顶砖斜砌间隔时间过短,不满足规范要求,特别是梁底部位,由于砌体发生少许的沉降,使砌体墙与梁底分离形成裂缝;除

此之外,砌体与砼各自收缩,形成裂缝。

7、当抹灰墙面面积过大时,没有设置分格缝,导致面积过大,抹灰层收缩导致裂缝。

针对抹灰工程空鼓开裂常见原因,项目部将采取的修补措施如下:

1、墙面抹灰层空鼓开裂处理:

当抹灰施工后发生空鼓时,抹灰空鼓处只能作返工处理。具体方法为:先将空鼓部分凿去(凿除范围为空鼓部位四周扩大200mm),四周凿成方块形或圆形,边缘凿成斜坡形,用钢丝刷刷掉墙面松散灰皮处理时,底层表面进行拉毛,拉毛处理完成后,将修补处周围100mm 范围内清理干净。修补前1d,用水冲洗,使其充分湿润,一天内最好浇水湿润两次。修补时,先在底面及四周刷素水泥浆一遍,然后分两次用和原面层相同材料的1:2 水泥砂浆填补并槎平。

2、剪力墙、梁、柱与砌体交接处空鼓开裂处理:

当剪力墙、梁、柱与砌体交接处空鼓且裂缝过大时,先将开裂处抹灰层凿除,四周凿成方块形,清理基层,将松动、疏松、脱落的砂浆清除干净,在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表面重新粘贴钢丝网,之后才采用素水泥浆的方法对墙面进行拉毛处理,待拉毛的水泥浆终凝后,用水将墙面适当湿润,然后分两次用和原面层相同材料的1:2 水泥砂浆填补并槎平。

当剪力墙、梁、柱与砌体交接处没有空鼓且出现细小裂缝时,先将裂缝处四周切割成较整齐规则的平面,四周切割边切成向外约45°的斜口,宽度为沿裂缝两边各扩大10-15cm,只凿除面层,清除周围松动的砂浆,并用钢丝刷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湿润,然后挂纤维网片,采用素水泥浆修补抹平。

3、线管开槽处出现裂缝处理:

当线管开槽处出现裂缝时,由于线槽处裂缝较小,先将裂缝处四周切割成较整齐规则的平面,四周切割边切成向外约45°的斜口,宽度约2-3cm,剔除线管周围松动的砂浆,并用钢丝刷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湿润,采用抗裂砂浆分两次修补抹平。

二、地坪开裂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1、砂浆地坪表面层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砂浆地坪表面裂缝成因

1、本工程地面做法为水泥砂浆层,由于地面施工时窗未封闭,部分地面表面受冻,水泥砂浆本身收缩性较大,导致地面表面产生裂缝。

地面表面裂缝处理方法

1、裂缝处理较稀少处理

1)基层处理:将地面表面裂缝处的浮砂、灰尘、疙瘩等要清除干净,然后用清水冲刷干净。

2)填补裂缝:用水泥掺108胶并加入水泥重量10%的石英砂搅拌,搅拌均匀,稠度适宜,将地面基层表面的裂缝处封严,用

刮板刮平,干透后用砂纸磨平。

成品保护

1、施工前应清理好周围环境,防止尘土飞扬,影响装饰质量;对已完成的墙面面层进行保护,严禁落浆造成污染。

2、在施工时,不得污染墙面、踢脚线、窗台、门窗等已经完成的分项工程,必要时采取遮挡措施。

3、面层未干透前,禁止扫地,严防灰尘污染地面。

4、施工完的地面要妥善保护。

2、混凝土基层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非结构裂缝是由变形引起的裂缝,也称非结构性裂缝。非结构裂缝是构件变形得不到满足,在构件内部产生自应力,当该自应力超过混凝土允许应力时,引起混凝土开裂。

混凝土非结构裂缝的类型

1、收缩裂缝

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因收缩而产生裂缝,称为收缩裂缝。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组成的非均质材料,收缩是混凝土的重要特性之一。混凝土的收缩分为凝缩和干缩。混凝土凝固时,一些水泥颗粒结合,使体积减少,称为凝缩。另一些蒸发,使体积减小,称为干缩。由于在混凝土内呈含水梯度,混凝土的干燥为从表面逐步扩展到内部的过程。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内部承受压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的拉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收缩裂缝分布部位、裂缝方向、出现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裂缝形状一般呈“V”字型。

2、温度裂缝

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结构随着温度变化产生热胀冷缩变形,当这种温度变化受到约束时,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混凝土抗裂强度,混凝土便开裂,即产生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内水泥水化热的温度集中也会产生温度裂缝。检查判定方法:

将裂缝处清理干净,到入适量的水,观察顶板是否有漏水迹象。混凝土非结构裂缝处理方法

混凝土裂缝修补的常见方法有:1.树脂灌注法;2.表面封闭法;3.钻孔嵌塞法;4.柔性封闭法;5.表面附加钢筋法;6.灌浆法;7.干嵌填法;8.钉合法;9.聚合物浸入法(重力渗入和真空渗入);10.迭合面层和表面处理法等等。

对于非结构裂缝,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大类(1)开槽法修补裂缝

该法适合于修补较宽裂缝大于0.5mm,采用环氧树脂:10,聚硫橡胶:3,水泥:12.5,砂:28。首先用人工将晒干筛后的砂、水泥按比例配好搅拌均匀后,将环氧树脂聚硫橡胶也按配比拌匀。然后掺入已拌好的砂、水泥当中,再用人工继续搅拌。最后用少量的丙酮将

0.4斤丙酮就可以了)。及时将已拌好的改性环氧树脂砂浆用橡胶桶装到已凿好洗净吹干后的混凝土凿槽内进行嵌入。从砂浆开始拌和到嵌入混凝土缝内,一组砂浆的整个施工过程需要30分钟左右完成。嵌入后的砂浆养护即砂浆嵌入缝槽内处理好后两小时以内及时用毛毡、麻袋将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砂浆进行覆盖,待完全初凝后,开始用水养护。

(2)低压注浆法修补裂缝

低压注浆法适用于裂缝宽度为0.2mm~0.3mm的混凝土裂缝修补。修补工序如下:裂缝清理—试漏—配制注浆液—压力注浆—二次注浆—清理表面。

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先要在裂缝位置上贴医用白胶布,再用窄毛刷沾浆沿裂缝来回涂刷封缝,使裂缝封闭,大约10分钟后,揭去胶布条,露出小缝,粘贴注浆嘴用键包严。固化后周边可能有裂口,必须反复用浆补上,以避免注浆漏浆。注浆操作一般在粘嘴的第二天进行,若气温高的话,半天就可注浆。操作时先用补缝器吸取注浆液,插入注浆嘴,用手推动补缝器活塞,使浆液通过注浆嘴压入裂缝,当相邻的嘴中流出浆液时,就可拔出补缝器,堵上铝铆钉。一般由上往下注浆,水平缝一般从一端到另一端逐个注浆。为了保证浆液充满,在注浆后约半小时可以对每个注浆嘴再次补浆。

(3)表面修补法

适用于对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的处理,也适用于大面积细裂缝防渗、防漏的处理。

1)表面涂抹水泥砂浆: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凿成深15~20mm,宽150~200mm的凹槽,扫净并洒水湿润,先刷水泥净浆一层,然后用1:2的水泥砂浆分2~3层涂抹,总厚度控制在10~20mm左右,并用铁抹抹平压光。有防水要求时应用2mm厚水泥净浆及5mm厚1:2的水泥砂浆交替抹压4~5层,刚性防水层涂抹3~4小时后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在水泥砂浆中掺入占水泥重量1~3%的氯化铁防水剂,可起到促凝和提高防水性能的效果。为了使砂浆与混凝土表面结合良好,抹光后的砂浆面应覆盖塑料薄膜,并用支撑模板顶紧加压。

2)表面涂抹环氧胶泥:涂抹环氧胶泥前,先将裂缝附近80~100mm宽度范围内的灰尘、浮渣用压缩空气吹净,或用钢丝刷、砂纸、毛刷清除干净并洗净,油污可用二甲苯或丙酮擦洗一遍,如表面潮湿,应用喷灯烘烤干燥、预热,以保证环氧胶泥与混凝土粘结良好。若基层难以干燥,则用环氧煤焦油胶泥涂抹。涂抹时,用毛刷或刮板均匀蘸取胶泥,并涂刮在裂缝表面。

3)采用环氧粘贴玻璃布:玻璃布使用前应在碱水中煮沸30~6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净并晾干,以除去油脂,保证粘结。一般贴1~2层玻璃布。第二层玻璃布的周边应比下面一层宽10~12mm,以便压边。

4)表面涂刷油漆、沥青:涂刷前混凝土表面应干燥。

5)表面凿槽嵌补:沿混凝土裂缝凿一条深槽,槽内嵌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聚氯乙烯胶泥、沥青油膏等,表面作砂浆保护层。槽内混凝土面应修理平整并清洗干净,不平处用水泥砂浆填补,保持槽内干燥,否则应先导渗、烘干,待槽内干燥后再行嵌补。环氧煤焦油胶泥可在潮湿情况下填补,但不能有淌水现象。嵌补前先用素水泥浆或稀胶泥在基层刷一层,然后用抹子或刮刀将砂浆或环氧胶泥、聚氯乙烯胶泥嵌入槽内压实,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压光。在侧面或顶面嵌填时,应使用封槽托板逐段嵌托并压紧,待凝固后再将托板去掉。

六、结论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严格按规程、规范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防患于未来,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四川省煌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复习计划下一篇: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