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担当教师演讲稿(共6篇)
邳州市邹庄镇刘沟小学 孟璠
作为一名教师,我该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我常常思索的问题。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奉行的座右铭。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在同事那里学会了谦虚,学会了待人真诚,学会了如何对待工作,学会了如何对待学生,学会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我的心目中,我身边的每一位老师的优点都像一盏明灯照耀着我的心扉,指引着我的做人方向。
来刘沟小学的第一天我就被这儿的学习氛围,工作氛围深深地的感染了,不自觉的就投入到教师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洪流中。经历了才知道艰辛,经历了刘沟小学的风风雨雨,我也成长起来,由原来的散漫、迷茫、眼界稚嫩成长为如今能适应快节奏工作,能自由运用现代化设施进行教学,能从不同侧面看待问题,这些变化与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爱护是分不开的。下面,我将我近年来的工作向大家作以汇报:
多年来,我工作中一直坚持“自己的事认真干,别人的事帮着干,学校的事争着干”。对待学校的工作,这就要求一个人是不是主动地去做,如果大家都不能主动的话,一个集体就不再有生机不再有活力。我一直都没意识到,我的这种想法就是集体责任感。它支撑着我对于学校的任何工作,都能主动参与,并力求做得最好。我一直住在学校家属院,一直坚持“以校为家”,我对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十分珍惜,自觉地保护。学校的电路出了问题,我主动去接;水龙头坏了,我及时去换;雨天,房子漏雨,我爬上去修。每天放学后我都要巡视学校,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每天我要看的就是学校的各科室是不是整理好了,窗户是不是关了,门是不是锁了,每一个细节我都要看一看。开学前的运书工作,都是我带着几位年青同志去运,大家也乐与和我一起劳动,曾经有几个同事说就喜欢和老孟一起干活,能有大家这样的认可,再苦再累,我也乐在其中。
老婆曾多次说我傻,多管闲事;也有朋友委婉地劝我做事不要太积极,不要累了自己。其实我也懂得轻闲的乐趣,也能感受到劳累的苦处,我也想好好地休息,也渴望生活的无忧无虑。但是,我无法做到视而不见,否则,我无法安心。说这些不是自夸我的品德多么高尚,而是热爱学校的情结已成为习惯,一个个细节早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工作中。在社会大环境转型期,在各种价值观并存中,我为自己能保持这种纯净的原始的事业心而感到欣慰。爱校情结会支撑着我一如既往地干下去,并力求干得更好。
与同事相处,我坚持不结怨,不仇视,总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周围出现一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与同事聊天,我无论什么事情都只谈观点不争辩,更不会强迫别人认同或接受我的意见。发现同事的毛病和问题,总是善意地提出,并注意时间、地点、方式、方法,用真心真情去关心他们。看到别人有困难时,我都会去帮助,即使帮不上什么也会陪他们思考思考,尽一分心力。发现同事之间有什么矛盾,我都主动去帮助调解,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真诚待人,在心与心之间凿一条满载真诚的通道。正是由于我的这份真诚和热情,换来了大家的信任。
有这么两句话,至今想起,心头还是很热乎。有次学校网络坏了,好几天不能上,正好我又不在家。“这个网,孟璠不来咱就没法上。”非常普通的一句话,恰恰是对我热心和能力的肯定。另一句是在申报师德先进的时候,领导说:在我们校没得到孟璠帮助的人不多。我非圣贤,承担不起这样的夸奖。但能得到他们这样的评价和肯定,我很知足。在我工作之初,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对每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对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我用自己那一颗朴实的爱心时刻关爱着每一位学生。既是教师又是家长的我,对师爱的理解又更深了一个层次。在悉心引导他们学习时,我期待自己孩子也会得到他们老师的精湛讲解;在认真批改作业时,我期待自己孩子也会得到老师仔细的批阅;在给留守的孩子们整理衣领时,我期待自己孩子也能得到他们老师生活上温暖关怀?? 我坚信对学生每多付出一点,就离自己的期待更近一步。我坚信对学生每多关心一点,在外务工做生意的家长们的心里就会多一份安慰和温暖。
有句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去全心的关爱学生,又期待谁来真正关爱自己的孩子?爱心,良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思考中,我尝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滋味,更体验到了教师工作的价值。我不相信因果轮回,但是我崇尚人性的美好,坚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行事风格。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不就是推动社会的进步,传承人类精神文化和优良传统吗?这一切不就是在我们普通个体的创造性工作中得以薪火相传吗?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一直勤勤恳恳地做一些普普通通的事。“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也是我奉行的做人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甘为人梯,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一直是我的心愿。
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我主持并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已结题的国家、省、市级课题4个,现主持《校园文化和学生德育生活实践的研究》和《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这两个课题。
以上,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点点滴滴,也诠释着我个人对教师这一行业的理解。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不断积累人生感悟,丰盈自己的精神境界,做一名昂扬向上、心无旁骛、团结协作的教师,创造一个有内涵有意义的执教生涯!篇二:(责任和担当演讲稿):责任在心 担当在行
责任在心 担当在行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责任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对亿万苍生的责任与担当;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对整个蜀国的责任与担当;林则徐“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对华夏民族的责任与担当。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心系责任,行于担当。万源保卫战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是对劳苦大众追求翻身解放的责任与担当;“7·17特大洪灾”中,万源军民英勇奋战,全力抗洪,是对万源人民生命财产的责任与担当;李林森部长把工作当命,把事业当命、把命令当命,燃尽生命写忠诚,是对党为民务实清廉的责任与担当。“事不避难,责任在心,担当在行,奋勇向前”。2009年离开象牙塔的我有幸成为一名国土卫士,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五年多来,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职工还是荣升为中层干部,我始终鞭策自己“做一个尽心责任、勇于担当的人”。地灾防治工作直接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名基层地灾防治公职人员,我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曾徒步五个半小时只为破除一个“地灾谎言”;加班加点只为做细、做全、做实各项群测群防工作;电话不断只为不厌其烦告知连群众自己都能倒背如流的地灾防治注意事项。哪怕受到的是群众的不理解、不耐烦,我依然乐此不疲。因为面对地灾防治工作,宁愿听千万次的骂声,也不愿听一次哭声啊!“每一处地灾点必须走到、走全。”这是一代代万源国土人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不会忘记,为掌握因“7·17特大洪灾”而陡增至数千余处地灾患点的第一手资料,国土人顶着烈日酷暑,踏着烂泥地深一脚浅一脚的奔赴各地。塌方阻断了前行的道路没关系,有坚毅的步伐;磨破了脚没关系,有装满衣兜的创可贴;汗水迷了眼没关系,有布满结晶体的衣袖;荆棘掩盖了灾体没关系,有手脚并用的爬行!搞地灾就要甘当“山耗子”、“泥腿子”。中国“地质之光”李四光是我的偶像。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亟需石油能源时,67岁高龄的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以他自创的地质力学为理论基础,指出石油勘探工作应该打破“偏西北一隅”的局面,“到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坳陷带找油”。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勘探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时至今日,这依然是那个时代最振奋人心的标志性图景。是什么让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能够孜孜不倦地为祖国寻找石油,正是铭记于心的责任和为国分忧的担当。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责任,言行中都折射着一份担当。学生有学习知识的责任和担当,老师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和担当,作家有笞恶扬善的责任和担当,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和担当。责任和担当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神。我们的队伍中不乏抱着“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不愿负责,不敢担当之人。忽视国家所赋予的岗位职责,对工作松懈,遇问题推卸责任,上班玩游戏、逛淘宝,下班觥筹交错,打麻将??没有丝毫的主人翁精神,没有责任担当意识,这就是极大的失职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责任,讲担当,无需豪言壮语,无需惊天壮举,只需我们放眼当前,从本职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我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责任是颗渺小的种子,那么担当就是肥沃的土壤,一旦播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会生根、发芽;它就会开花、结果;从而点缀你的人生,充实你的人生。责任和担当,是一缕璀璨的阳光,照亮每个人的心底;责任和担当,是推动人类历史、开创人类文明的那滚滚车轮。让我们将责任时刻铭记于心,将担当处处落实于行,做一个有责任,勇担当的人。谢谢!篇三:责任担当演讲稿 责任一生伴我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寒假社会实践的经历及感受。责任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是一种担当的情怀,在大学,我满怀青春的梦想,背负着肩上的责任,正一步步走向未来。
我始终认为,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充斥着责任,有的人看不到,有的时候认识不到。倘若我们看到了我们对社会的责任,那么我们自然会讲文明,讲道德;倘若我们看到了我们对家庭的责任,那么我们自然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倘若我们看到了我们对自己的责任,那么我们自然会努力学习,修养心性。只是这些责任我们常常看不到。而有的时候我们又被眼前的轻松随意所遮蔽,认识不到自身的责任。假如在公共场所我们能认识到自身的责任,那么就不会大声喧哗,随地乱扔;假如在食堂我们能认识到自身的责任,那么就不会大肆浪费,林肯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练自己”。这个寒假,我一直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同时也用责任磨练着自己。我知道学生干部就应该去服务,去负责任。在我担任院社联副主席期间,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我组织了“春秋话剧”汇演,爱牙日活动,ppt设计大赛、“天翼苹果总动员四院联谊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这些活动都受到了老师以及同学的一致好评。我作为文艺委员也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无论是在社联工作还是为大一奉献亦或是建设班级,我都认为这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责任是一种理念,是我风雨兼程的动力。
对于学生干部来说,学习成绩是不可忽视的部分,优秀的学习成绩不仅是个人的财富,更有益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班内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在学习上,我一直没有放松。在大学期间,大一获得三等奖学金,大二获得一等奖学金,大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90分以上,并且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荣誉,校级“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在大学丰富的课外活动中,我获得由校团委、院团委主办的裕华区城管局槐底街道办事处的“除陋习讲文明”主题辩论赛一等奖,在年级辩论赛中获得“最佳辩手”称号,春秋汇演“优秀演员”称号,获得风筝节创意大赛三等奖。每一次参与和经历都让我体会到青春激扬,不懈奋斗的快乐。
一、要有全新的语文观
1. 全面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作了全面的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以往的语文课程教学由于受单一“工具性”认识的片面影响, 忽视了其浓烈的人文性。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 即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2. 要有“活语文”“大语文”的教学观
语文学习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联系生活学习语文, 既导源又开流。有利于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有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反之, 脱离生活, 语文学习必然陈旧枯燥, 劳而寡效。我们要牢记“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花木皆有情”, 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教师要树立“活语文”“大语文”的教育观念, 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从生活中学语文。
二、要做好角色的转换
1. 从“灌输者”转换为“引导者”
古人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以往的语文教师就是这样。教师“一言堂”, 采取灌输法和填鸭式方式教学, 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只是装知识的容器, 学生的感悟、体验完全被忽视了, 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新课标下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不能以灌输为主, 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感知、学会思考、学会做事,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感知、思考、做事的规律方法。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教师不是学生思维的保姆, 而要让知识成为学生勤于思考的果实。平时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 教师应遵循“不干涉”的原则, 做一名引导者、促进者, 以积极旁观的身份来引导并促进每一位学生学习。
2. 从“权威者”转换为“交流者”
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一个先知先觉的权威者, “居高临下”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 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以一名与学生平等融洽的交流者参与课堂讨论。教师要放下架子, 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心理, 高度融入学生, 与学生打成一片, 学生“亲其师、信其言”, 才能“学其道”。这样课堂上师生之间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真正地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3. 从“传授者”转换为“合作者”
在新课标形势下, 教与学的方式改变要求教师不断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转变就是学会合作, 我们的社会是需要合作的, 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合作, 语文教师要学会合作, 要善于合作, 要在合作中互动, 在互动中前进。
(1) 与学生合作
没有交流, 就没有教育。没有合作, 就没有情感。走进学生, 信任学生, 与学生积极地默契地合作, 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很融洽了, 教室里就会形成一种民主的气氛,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 师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学生才能爆发出热情, 激起勇气, 寻得力量。
(2) 与其他老师合作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上所有问题,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 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 教师必须改变彼此孤立封闭的现象, 学会与他人合作, 与不同学科的老师打交道。
(3) 与家长合作
由于新旧教育观念之间存在着矛盾, 或者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 家长对新课程不能理解, 教师应注意与家长密切合作, 努力建立好良好的合作关系,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方位健康和谐的发展, 达到教师用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三赢局面。
三、要有创新精神
江泽民指出“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要富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
1. 要加强学习, 善于学习
当今时代, 知识层出不穷, 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 作为人文知识传播者的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 不断同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知识来充实自己。
2. 要不断改革, 勇于探索
教学是一种艺术, 教学风格是一种数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 语文教师在数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 而且要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创新。
“欲戴其冠,先承其重”,我认为作为新一代年青人的我们应该有三个不能舍弃的品质。
一、要有青年的血气,不轻易服输。曾国藩曾在《人间词沽》中提出自己的“人生三境论”中指出“少年经不得顺境”,青年注定是要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一些磕磕绊绊的,因为这就是成长。但在这过程中,不能畏手畏脚,应该砥砺前行,追随自己的心。就近来说,在学习中,我们万不能产生畏难的心理,我们应该对知识持一种渴望的心理,就算在这过程中会遇到不懂的题,不理解的知识点,也不要怕,坚持多练题,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些问题总有一天会被一扫而空。
二、青年要有毅力。20__届劳伦斯最佳时刻奖的获得者夏伯渝是中国首位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选手,他凭借自己坚定的意志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为了这个梦想,他坚持了整整44年。我认为对于新一代青年一定要有毅力,有毅力才能实现自己原本做不到的事情,才能实现自我的提升。胡适言:“用出世的精神,做人;用入世的精神,做事。”“出世”才可以不在乎这过程中的艰辛,“入世”才可以将想做的事用心的、有毅力的做完。毛泽东也说过:“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一条。”可见对于青年来说毅力是其成长的重要奠基石。
三、保持自己的风格。对于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每天都有很多的信息如暴风雨般袭卷而来,应接不暇,我们更应该在这样的时代看清自己的位置。被称为“时尚界老佛爷”的拉格斐很明显坚持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以永恒的墨镜白发长辫出现在大众面前,占领了时尚圈的制高点,正如香奈儿女士所说:“流行稍纵即逝,风格永存。”风格才可以更好地保持真正的自我,不被时俗的风尚所埋没。
知荣
知责
知足
做一名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好干部
同志们:
根据集训安排,由我围绕“知恩、知荣、知责、知足”和大家作个交流。之所以选这个题目,我认为这些既是思想品德修养的基本内容,又是大家经常面对、必须回答好的重要问题;既是为官立业之根本,又是实现人生目标之要义。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和军队改革全面深化、各种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的大背景下,解决“四知”问题,具有更加现实而重要的意义。在“四知”上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影响和决定着我们能不能把人做好、把官当好、把事干好。
首先,讲一讲知恩图报的问题。顾名思义,知恩图报的意思是,得到别人的恩德要懂得回报,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感恩报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的清明节、重阳节等节日都蕴含着感恩的味道。明代《增广贤文》中“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反映的都是这个道理。历史上也留下过不少佳话,像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的“精忠报国”等,折射出古人感恩报恩的情怀。知恩图报是做人之本、立身之基、处世之道。懂得感恩、学会报恩,就会多一些感激、少一些埋怨,多一些振奋、少一些消极,多一些奉献、少一些索取。我想,懂得感恩的人至少是一个善良厚道的人,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怎样做到知恩图报呢?我认为要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一)感恩祖国,报立身之恩。
祖国是滋养我们的土壤,是哺育我们的伟大母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国家,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中国百年屈辱史是中国老百姓的百年血泪史,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复兴史也是老百姓的圆梦史。前几年,一篇题为《没有了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的帖文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很多单位把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入课堂。文章通过分析一些阿拉伯国家政府倒台后,社会混乱、人民不幸的现状,揭示了任何时期国家动荡最终伤害的都是老百姓的道理,正如文中所说:“萨达姆死了,并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今,天天爆炸、袭击、派教冲突”“卡扎菲死了,利比亚人民幸福了吗?如今,遍地废墟,重建遥遥无期”“穆巴拉克下台了,带来埃及的民主和谐了吗?如今血流成河,示威游行天天不断。”这几天,乌克兰政局突变,总统下台,反对派组建临时政府,**造成了大量伤亡。这就警醒我们,只有祖国才是我们的依靠,其他任何别的国家都不会成为我们的救世主,只有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军队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人民利益而存在的,爱国应该是军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怀。大家作为营级主官,更要牢记祖国对我们的恩情,是国家供我们上军校,接受学习教育;是国家给我们发工资、保障衣食住行,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前几年,我在《军事报道》上看到一则新闻,海南三沙有一对民兵夫妻,十年如一日坚持升国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视频(播放视频)。是啊,各位战友,没有国哪有家。所以,大家要时刻不忘自己是祖**亲的儿子,把感恩祖国,体现到一言一行上、熔铸于一岗一哨里、落实在一职一位中,努力报效国家、献身使命。(二)感恩父母,报哺育之恩。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父母是什么?也就是在你心里,怎样定义父母?谁来说一下?好,刚才大家的回答都很对、也很好,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则公益公告,一个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忘记了很多事情,却始终记得儿子最喜欢吃饺子。刚才有人说,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其实,父母给我们的,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的多。父母是什么?他们是你受到委屈后第一个想到的人,是你努力奋斗进取的最初动力源(感受),是你最不怕自己的软弱被识破的人。可你是否在偶尔一次休假回家时,突然发现很多他们原本力所能及的事,却做的很困难,他们的记忆力也越来越不好,说话也越来越不着边际。是啊,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到,当你跑的越来越快时,他们却越走越慢;当你变的越来越强大时,他们却越来越老。在座的各位基本上都有了小孩,“养儿方知父母恩”,所以大家对父母恩情的体会应该更加深刻,想想我们对自己孩子的疼爱,就可以知道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我们有时会思念父母,其实父母思念我们远比我们思念他们要深沉的多。中国有句古话,叫“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当子女想要赡养老人的时候,父母却已经等不到那一天了”。我是家里兄弟们中最小的一个,父母已经过世,现在回想起来,最遗憾的是父母从未到过军营,前些年由于路途远,经济状况又不允许,等我的条件好了,老人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在座的身为基层主官,尽管我们的工作是忙了些,建议大家再忙也要记得给父母打个电话,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回去看看他们,多尽一些孝心,别让等待留下永远的遗憾。其实,父母并不指望大家在经济上、生活上提供多好的条件,更多的是希望子女能够常跟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在情感上给他们抚慰。看到大家平平安安、成长进步,他们就很满足了。在座的你们都是主官,大家条件各不相同,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帮助,在一个主官家中老人有困难的时候,另一个在工作上要多分担一些。我也真诚地希望大家都做一名有良知有责任的好儿子、好女婿,都能够永远铭记父母的恩情并给予最真诚的回报。这里我送给大家两句话:一句是,回家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另一句是,干好工作、能有出息,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三)感恩组织,报培养之恩。
在座的各位,有的从士兵成长为军官,有的从地方青年成长为军队干部,组织给了我们令人敬重的政治待遇和稳定的经济收入,现在又把我们培养成营级主官。“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大家之所以有今天的进步,固然与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但最根本的还是组织的教育培养。当前,一些人有了成绩往往归功于己,认为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一旦发展受挫就牢骚满腹,总觉得组织亏待了自己。我们每个同志从排长到连长、指导员,再到营长、教导员,可以说是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力很强,也不可能一点错不犯,但是组织始终包容、引导和鼓励我们,还不断地给我们锻炼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使我们不断增长知识、丰富阅历、提升能力。可以说每一个岗位的获得,每一项成绩的取得,每一级职务的升迁,除了个人的努力,更多的是党组织培养教育和关怀的结果。在这里,我也想和大家说一说我个人的一段经历和体会。那是2000年,我在XX部队任XX的第5个年头,有一个XX的岗位空缺,本想着自己任职时间最长,民主测评也靠前,好像让调职显得理所当然,可最后常委会研究的结果不是我。我承认第一时间我是有想法的。但经过一夜的深思,思想的疙瘩也渐渐地解开了,提升的另一名同志虽然任职时间比我短,但兵龄比我早,年龄比我大,而且工作干的也很不错,组织上这样决定,自然有组织的考虑,想到这里,第二天上班我没有发半句牢骚,一如既往的工作,3个月之后,我被任命为XXX。我想通过我个人的这段经历跟大家说的是:感恩组织就要服从组织、理解组织,感恩组织就要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感恩组织就要发奋工作、回报组织。否则,一句话,离开了组织我们什么也不是。(四)感恩领导,报关怀之恩。
讲到感恩领导的问题,我想请各位不妨对我们的从军之路作一个回顾。在我们走上相应的岗位之前,自然没有什么经验和方法可谈。当你当了排长、连长、指导员,乃至营长教导员之后,往往都是学着领导开展工作的路子和方法去干工作。其实很多时候,除了各级领导的教育、帮助、批评和指导之外,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模仿着自己的领导,去摸索去实践,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任何一个人成长进步的轨迹中,或多或少地都会留下各级领导的痕迹,很多本事都是从领导那里学来的。我们离开学校进入军营,领导就成为部队这个大课堂的导师,为我们指点人生方向、传授工作经验、解决疑虑困惑。每一个进步、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帮带,所以,我们应该对遇到的每一位领导心存感激。这些年,我一直坚持对直接领导过我、有恩于我的首长,只要有机会都去看一看。感恩领导就要支持领导。干好工作是对领导最大的支持、最好的感恩。要尽最大努力完成好领导赋予的工作任务,多为领导出谋划策、分忧解愁。感恩领导就要理解领导。要多一些换位思考,当我们对领导作出的决策安排有不同看法时,要多想一想如果我是领导会怎么样,我希望部属怎样去执行决策。特别是当领导批评我们的时候,要正确的理解,要认识到它是一种关心,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感恩领导就要回报领导。不要搞“投桃报李”、“人身依附”,也不能有“小九九”、“感情投资”等功利性目的,而要多琢磨工作,该给领导提醒的要及时提醒,该给领导建议的要适时建议,用工作成绩回报领导。(五)感恩战友,报扶助之恩。
什么叫战友?战友是在战场上生死与共的兄弟,战友之间的友谊最真实最宝贵。我们常说的“战友、战友亲如兄弟”,其真正的意义也就在这里。一些转业到地方的同志,经常会说战友之间的情谊最真挚最厚重,我想这是发自肺腑的感受。其实,往往给予我们支持最多、工作干的最多的,还是我们的战友,这方面我也有着太多的感受。在XX期间,有过和干事们三天三夜挑灯夜战推材料的一块干一块苦的艰辛,直到现在我们还保持着很好关系。还有我在XX时,搭档了3年的XX、现在XX,大家有了喜悦共同分享,有了大事难事和悲伤共同担当,这些也成为了战友之间感情的深厚积淀。人们常说部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我却说在工程部队是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其实我们每个单位的发展进步,我们每次职务的晋升,无不凝聚着战友们的心血和汗水,还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进步都是踏着他们的肩膀上来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战友间的情谊和缘分,对部属要严格要求,真诚关心,主动解难。主官之间要相互关心密切配合,讲友谊、讲支持、讲谅解,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真正达到共事一回、友谊一生。(六)感恩爱人,报支持之恩。
下面请同志们听一首歌,这是谭晶唱的一首歌,歌名叫《妻子》(播放歌曲)。不知歌词大家听清楚了没有,前几句是这样的:“这些年的不容易,我怎能告诉你,有过多少叹息,也有多少挺立。长夜的那串泪滴,我怎能留给你,有过多少憔悴,也有多少美丽。”我女儿常说:“爸,没有我妈,就没有现在的你和我。”是的,这样的情况又何止我一家呢,在座各位的妻子恐怕都是如此。她们原本都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如意的工作岗位,可为了我们的工作和事业,舍弃了诸多的便利,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来到部队,有的虽说没有随军,也在你的老家默默地承担着赡养老人、照顾小孩的重任。所以说每个军人的妻子都很不容易,从某种程度上讲,她们做出的牺牲更大!如果没有她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很难集中精力干好工作,也很难有所作为。因此,我们要感恩爱人。感恩爱人,就要忠于婚姻,要用对爱情的忠诚维系夫妻和家庭生活的感情,洁身自好,严格自律,绝不能朝三暮四、拈花惹草。感恩爱人,就要努力工作,我们个人在部队的进步和成绩是爱人的最大荣耀,也是支撑爱人默默奉献的最大动力。只有勤勤恳恳工作,在部队干出一番事业,这才是对爱人最大的回报。感恩爱人,还要学一些相处之道,作为男人,要多多体谅和照顾她们,当因为一些小误会发生摩擦和口角时,要大度一点,懂得退让,尽可能为家里多做一些事情、多尽一份责任,用心把婚姻和家庭经营好。我也祝福大家家庭和睦,夫妻恩爱!接下来,讲一讲知荣明耻的问题。“荣”和“耻”是一对价值判断的概念。“什么是荣、什么是耻”,实际上是在分辨是非、善恶、美丑,体现了人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不同的时代、阶级、民族,不同的社会体制,有不同的标准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军人,既要模范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自觉践行以“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为主要内容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是荣辱的基本评判标准。
当前,在社会深刻变革、价值观念多元的影响和冲击下,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有的人是非美丑界限模糊甚至颠倒,有的行业风气败坏、“潜规则”盛行,社会上挑战底线、毫无节操的事屡见不鲜。“中国游客”“中国式过马路”成为不守规则、素质低下的代名词,“地沟油”“毒奶粉”让国民对食品安全谈虎色变;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舍身堵枪眼炸碉堡的英雄受到质疑甚至抹黑,而“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单车上笑”的拜金女却有人追捧;高速路上翻车的货物有人哄抢,而街边摔倒的老人却没人敢扶。今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中有一句台词:“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听了以后发人深省、引人深思。我们作为基层主官,一定要在明辨是非、分清美丑、扶正祛邪上当好示范者引领者,具体来说,就是要切实弄清以下四个问题:
(一)什么是真正的忠诚。
对党忠诚,是一名党员干部的本色本分,是我们入党时向组织许下的誓言。然而现在有的人把忠诚的口号叫得很响,心里想的、实际做的却是另外一套。有的党员干部甚至有的高级干部,嘴上把忠诚叫得比谁都响,说的比谁都好听,行动上连个一般群众都不如。比如河南省交通厅曾经连续3任厅长因贪污腐败问题被查处,第一位上任之初就表态,自己从一个放牛娃走到这个岗位,是组织培养、信任的结果,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回报组织,后来却因违纪被“双规”;第二任厅长决心吸取教训,在办公室里挂着“一个廉字值千金”的字幅以示警醒,却仍在“廉”字上出了问题;第三任以“让廉洁在高速公路上延伸”来勉励自己,最后还是栽倒在了高速公路上。这三任厅长的口号一个比一个喊得响亮,却在贪赃枉法的道路上前赴后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有的人嘴上说的多、实际做的少,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人前和人后不一样,把对党忠诚作为一种空洞的表态,而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我理解,真正的忠诚,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相信组织、维护组织,听从组织安排,服从组织决定。我们有的同志在不涉及切身利益的时候,表现得挺好,一旦个人愿望得不到满足,就牢骚满腹、埋怨组织,什么难听的话都说的出来,什么出格的事都干得出来,这还有什么忠诚可言呢?所以说,对党忠诚最根本的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总开关”的问题。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时刻按照党章要求的、入党宣誓的去做,自觉接受组织教育,服从组织管理,严守组织纪律,做一个忠诚老实、言行一致的人。(二)什么是真正的有本事。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很不好的倾向,办什么事首先都想着去找关系,而且把拉关系、“会来事”当成是有本事。受这种不良风气影响,现在我们有的人干工作心静不下来、沉不下去,不愿意干艰苦细致的工作,到处找门路、搭天线,搞得踏实干工作的同志心里也不踏实了,总感到不去跑一跑、找一找心里就没底。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老实踏实看上去是“笨”了点,但实际上是一种大智慧。这里,我想说一说我XX时的几名干事。在一起时我常给他们讲,我们都是农民的孩子,没钱也没有靠山,这种先天的不足决定了我们进不了速成班,那么我们能和别人有一拼的就是表里如一把人做好,一门心思把工作干好,感动组织和领导,求得信任和进步。这6名干事很努力也很争气,常年加班加点,能力素质提升很快,后来发展也不错,现在都成长为了XX干部。所以说,老实踏实不吃亏,苦干实干是正道。胡适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整天思考那些投机取巧走捷径的事,用来提升素质练内功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而那些找靠山求进步的,个别的一时可能会占到便宜,但长久不了。从长远看,一个单位要有发展,必须依靠实干的人;一个领导要有作为,必须重用实干的人;一个人要有进步,必须做个实干的人。大家要把老实踏实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领导面前和群众面前一个样,始终保持诚恳、老实、宽厚的秉性和本色。总之一句话:投机取巧难长久,苦干实干走得远,干好工作比什么都靠得住。(三)什么是真正的富有。
现在网上流行一句话:“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反映了当前社会上一些人对金钱的追求和向往。有的人为了钱,道德、人伦、节操都可以不要,这其实是非常可悲和可怕的,一味地贪图物欲和享乐,而没有一点点精神上的追求,那和动物又有何区别呢?我们老司令员杨业功曾这样说过“一个人的欲望如果只是追求金钱,他便永远得不到满足;而得不到满足便永远不会快乐。我没有很多钱,但我有很多钱买不到的东西,我是一个清贫的‘富翁’”。生活上,他十分俭朴,都当了将军,睡的仍然是用四个箱子拼成的床,床头装的还是用乒乓球拍自制的台灯,吃饭的搪瓷碗一用就是二十多年。但在精神追求上他从不满足,一生视学习为生命,把岗位当战位,以清廉为底色,他的儒将风范、干将作风、廉将风骨为国人所敬仰学习,这就是真正的富有。我们基层主官大都受过高等教育,经过部队多年正规严格的培养熏陶,应当具有“精英阶层”的觉悟和“上流社会”的风范。当然,我所说的“上流社会”的风范,不是指西方上流社会的礼仪和奢华,而是指具有文化教养、道德情操和担当精神。这种风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的学习修养中形成的。因此,我建议大家要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一个月读一本,一年下来就有十多本,知识就会一点一滴积累起来、修养就会一步一步提高。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精神富足了,品味提高了,整个人的气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四)什么是真正的收获。
“当官图什么、奋斗为什么”,这是我们每名党员必须首先想明白的问题。如果把自己的奋斗融入单位建设,在付出中收获幸福快乐,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通达。反之,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把岗位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最后只会落得身败名裂、一无所有。那么在主官这个岗位上,我们最该收获的是什么?我感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收获过硬的本领。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主官培训,每年花这么大精力办这个班,为什么选拔使用干部强调基层主官经历?因为这个岗位最重要,标准要求高、锻炼很全面,能够培养出过硬的能力素质,这是一种不管在部队还是到地方都管用的“硬实力”“硬通货”,是任何人都夺不走的。我们在使用干部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体会,当过基层主官的综合素质还是不一样。第二个是收获单位的进步。我们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个主官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自己的单位,为他的挫折低谷忧心焦虑,为他的健康成长操心劳神,为他的提升进步倾注心血,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推动单位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这种收获才最有意义、最有成就感。三是收获官兵的真情。当主官应该当出这样一种境界,那就是被官兵从心底里信赖和依靠。我们的战士十八九岁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部队,有很多还是独生子女,在军营里他们遇到困难困惑常常会感到无助。我们要真心与战士交流,诚心助战士成才,热心帮战士解难,只要我们付出了真心,就一定能够收获战士的真情。
第三,讲一讲知责思为的问题。知责思为,意思是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并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俗话说:“成就事业千万条,九九归一责任心。”强烈的责任意识,是胜任本职、干好工作、有所作为的“内核”和“驱动”。对于军队党员干部来说,“知责”就是要知党员之责、军人之责、岗位之责,“思为”就是要追求思想先进、工作上进、能力长进、事业前进。总的来说,当前基层主官队伍责任心事业心是比较强的,我们部队建设能够保持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受到各级首长的充分肯定,这与我们有一支有本事、敢担当、肯奉献的基层主官队伍是分不开的。但是,也有少数同志对担负职责若明若暗,对能力差距不急不躁,对履职尽责得过且过,当的是“糊涂官”、“糊弄官”,单位建设像老和尚的帽子平不塌,个人发展也受到影响。那么,营级主官负有哪些职责,应当怎样履职尽责呢?我感到,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要知责。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报道,说沈阳有一个叫王秀珍的普通送奶工。一年冬天,她因父亲去世要回内蒙古老家奔丧,临行时,她写了165张便条:“对不起,我爸去世了,11月30日至12月6日停奶,12月7日送奶。――送奶工王秀珍”,连夜张贴到全部订奶户家门口。记者采访她,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的回答很朴实:“我的职责是让客户喝到奶,我这几天有事不能送,怎么也得告诉人家一声”。这件事告诉我们,责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不管什么人、身在什么岗位,都应该清楚和忠于自己的职责。大家首先要对自己的岗位有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要干哪些事情、担负哪些职责。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在条令条例中找到相应的答案,这些都是我们履职尽责的基本依据,大家一定要烂熟于心、时刻对照、逐条落实。这同农民种田、工人上班、老师教书、商人经商是一样的道理,只有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并按职责要求认真履行好应尽之责,才能配得上所在的岗位、对得起从事的工作,否则就是失职。(二)要强能。
知责思为,既要解决好肯干的问题,还要解决好能干的问题。有的基层主官之所以掌握不了营连工作的主动权,抓单位建设有时力不从心、疲于应付。从根子上讲,还是能力素质有欠缺。那么,大家要提高哪些能力、又怎样去提高能力呢?我感到,主官除了要有很好的业务素质外,还要具备统筹谋划、组织指挥、创新思维和科学管理等能力,而要强化这些能力,离不开两种途径:一是学习,二是实践。关于学习,我们强调的很多,这正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一些同志老是抱怨基层忙、事情多,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太少。实际上,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意识和习惯的问题。陈毅元帅说:“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学习就好比一种“零存整取”的投资,贵在持之以恒,贵在点滴积累。老一代革命家天天忙打仗,照样可以在马背上、战壕里学习。大家要培养和保持一种一天不学习就浑身不自在、就寝食难安的感觉,自觉找时间、挤时间、抠时间学习,主动向书本学、向官兵学、向领导学、向兄弟单位学,学创新理论、学上级指示、学业务知识、学人文科技、学先进经验,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能力素养。另一个就是要积极实践,就是毛主席说的“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大家要切实珍惜和利用好主官岗位这个平台,坚持学中干、干中学,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在具体工作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三)要拼搏。
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说有一天上帝给动物分配寿命,马、猴子、狗等动物都提前到了,人因为有事到的晚了点,上帝就把余下的25年给了人。人一听急了:25年,我才刚长大成人,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呢,这时间太短了。可是,上帝已经把寿命分完了,就让人自己去跟其他动物商量。人先找到马,说马大哥,我们是好朋友,给我分点年龄吧。马说,好!给你25年。人想,50岁哪能够,又去找猴和狗各要了25年。这样,人就得到了100岁的寿命。这个故事说明,人这一生25岁之前是属于自己的年龄,衣食住行全由父母包办,不愁吃不愁穿,过着“人”过的日子。25到50岁这段时间,事业上正在打拼,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教育照顾孩子,很苦很累,过着“马”一样的生活。再往后,儿孙满堂,要变着法子逗小的开心,要帮着看家、带孩子,扮演着“猴”和“狗”的角色。讲这些主要是想告诉大家,25岁之后这段时光是很苦很累的,但尽管很苦很累,我们仍然要拼搏。现在,我们的干部,都很不容易,大家大都在成家立业之时,有工作上的压力,思想上的困惑,经济上的困难,正处于人生负重爬坡期,上有老下有小,各个方面的负担都很重。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困难是客观的,也是现实的,你消极应对也好、分心走神也罢,都无法回避。而且,成家立业之时的这种工作、生活、经济上的压力,是所有这个时间的同龄人所必需越过的一道坎,坚持住了、挺过来了,后面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反之,就很难有所作为,甚至被淘汰。因此,这个阶段也往往成为大家有没有更大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大家要认识到,虽然基层环境相对比较艰苦,主官岗位工作强度和压力也比较大,但越是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岗位,越能锻炼人、考验人、磨炼人。正所谓:“人生在世、拼搏二字。”大家只要始终以废寝忘食、埋头苦干的精神,忘我工作,尽心履职,就一定能干出一番好成绩,使单位和个人获得更好的发展。(四)要有为。
我始终认为,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做到在岗言岗、在岗爱岗、在岗有为。实际上,尽职有为既是对“公”负责,也是对“己”负责。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老板舍不得他的一手好活,再三挽留,老木匠都不为所动。老板最后提出一个请求,希望他再帮忙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在盖房子过程中,老木匠的心已经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不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计也全无往日的水准。老板没说什么,只是在房子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一下子愣住了,内心满是后悔与羞愧。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一种有为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大家作为营级主官,肩负着上级的重托,承载着官兵的厚望,必须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在谋事中思考作为,在落实中实现有为,努力把工作干好、把单位带好。追求有为,就是要团结和带领官兵把思想政治建设抓到位、把战斗力基础打牢固、把单位风气带纯正、把官兵综合素质锻造好,力求在自己的任期内多留下一些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东西。最后,讲一讲知足常乐的问题。在这里,我还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旅行者,在一条河边看到一位老人,正在为渡河发愁,虽然自己已非常疲劳,但还是用尽全力帮助老人过了河,结果老人什么都没说就匆匆走了。这个旅行者很懊悔,他觉得似乎不值得耗尽力气去帮助老人,因为她连一个谢谢都没有说。哪知过了几个小时,就在他累的寸步难行时,一个年轻人追上他说,谢谢你帮助了我的奶奶,她嘱咐我给你带了些东西,说你用得着,说完拿出了干粮,并把胯下的马送给了他。我想说的是,不必急着要生活给予你所有答案,如果你付出了百分之一百的努力,那么拿出耐心等一等,即使我们对着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才有回音。也就是说,付出与回报,得到与失去,生活总会给你答案。请大家知足常乐。当前绝大多数基层主官能够端正价值追求,生活待遇不攀比,默默奉献不言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少数同志受市场经济和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常常感到心理不平衡,始终感到不知足:
一是对待遇不知足。
现在,主官每个月的工资都有XX多了,还有住房补贴、医疗保险等福利,在一般的城市都能过上较好的生活。无论是工资水平还是社会地位,都还是很不错的。但我们少数同志却喜欢横攀竖比,与混得比较好的同学比、与院校机关的战友比、与社会上的高收入群体比,比工资、比福利、比舒适度,总感到自己知识学得不比别人少,苦也吃了很多,却过得样样不如别人,觉得不公平、吃了亏。二是对职务不知足。个别同志对当官热情过高、期望值过大,战友在一起聊天不比谁工作成绩大、不比谁能力素质强、总比谁职务提升快。有的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事业心太弱,物质欲太强,一天到晚琢磨再上一个台阶、再换一个岗位,“一年看着干、两年盯着干、三年浮着干”,这种不知足不仅与党的宗旨格格不入,对干部个人成长也极为有害。有的同志对控制高配的政策不理解有怨言,总觉得以前机会好。有的患了“红眼病”,看不得别人调的比自己快,老觉得组织对自己不公,而没有看到别人的付出和努力,影响了工作的心思和精力。三是对名利不知足。
有的见到荣誉就上,平时工作不刻苦,一到评功评奖的时候就很积极,总嫌自己的奖励少、档次低;有的汇报工作对问题遮遮掩掩,只谈成绩不说缺点,老怕说问题影响单位声誉和个人进步,其实这恰恰从另一面反映了领导的不清醒;有的喜欢做面上工作,对一些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不感兴趣、不愿费力。四是对生活不知足。这些年,部队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文化娱乐设施极大丰富,军营生活越来越便利、更加丰富多彩。但是有的同志还是认为部队生活单调、枯燥、管束多,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向往着灯红酒绿、逍遥散漫的生活,一到周末就想往外跑,什么地方都敢去,甚至出入不健康场所,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中迷失了自我。知足常乐的道理虽然并不深奥,但真正做到却并没那么容易。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辩证看待知足与知不足。
有这样一则故事,父亲让两个儿子爬山比赛,通往山上的路有两条,一条平而近,一条险而远,大儿子选择了大路,小儿子选择了小路,比赛结果可想而知。大儿子赢得了比赛,当父亲很遗憾的对小儿子说你输掉了比赛时,小儿子却说虽然我输掉了比赛,但我却经受了更多的锻炼,领略了更美的风景。其实人生就像一场爬山比赛,在这场比赛中,你会选择做大儿子还是做小儿子?在漫漫人生路上,肯定会有得有失,当你失去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往往得到了另一种别人没有的东西,就像故事里的小儿子一样,所以我们要保持一种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因此,我们要知足的对待名利,又要不知足的对待事业,这样知足就会成为不知足的辅助和铺垫,不知足就会成为知足的凝聚,这是人生境界的升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都是以知足常乐的心态写下的千古绝句,也正是这种博大的胸怀成就了一代名人。(二)要选择合理的参照系。
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日常生活中你喜欢跟谁比?有谁能回答一下。好,刚才大家的回答都很好,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感到不知足,心里不平衡,我觉得主要还是参照系选择的不合理,有的不比过去比现在,不比付出比得到,不比长处比短处,在进步问题上,喜欢跟同批战友最快的比,在生活上喜欢跟大腕、土豪比,在福利待遇上与收入高的比,这样只会越比越不知足,越比越感到心里不平衡。相比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与别人进行比较。但与谁比,比什么,怎么比,我感到正确的方法:一是自己跟自己比。也就是说要多想想自己刚从军时的初衷,就拿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当时当兵是因为家里穷,想出来学门技术,回去后好找个工作,都当干部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所以这些年无论在什么岗位,心理上一直比较知足和坦然。二是与同学和同批战友比。应该说我们当年一起读小学中学的同学、同批入伍的战友,他们当中不乏各方面素质优秀的人,但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有些人仍然在农村劳作,有的战友早已退伍还乡,想想他们我们应该知足。三是生活上要与社会的平均水平比。
这些年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提高,部队官兵的工资津贴也经过了几次调整,干部的工资水平与多数地区公务员收入相比还要高些,从全国不少农村老百姓的生活状况看,有些地方还比较贫穷落后(家乡的感受),军人的生活待遇总体上中等偏上,我们也应当知足。(三)要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
有一个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说三个工人在修一堵墙,有人过来问这三个人在干什么,第一个面无表情的说:没看到吗?砌墙?!第二个苦笑着说:我们在盖一座高楼。第三个却笑容满面的说:我们在建一座新城,这栋大楼将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十年之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当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成了这家建筑公司的大老板。心态决定状态,心态反映境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是干部素质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党性观念、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的综合反映。我们有的同志不满足时就喜欢发牢骚,尤其是不分场合随意发牢骚,这就有失身份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劝柳亚子先生有一句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意思是说做人要知足,不要计较一时得失,凡事从长计议,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一切。基层主官岗位是提升能力素质的最好平台,也是培养锻炼优秀干部的磨刀石,大家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事业孜孜以求,对生活甘于平淡,立足基层磨砺心志、增强素质,为后续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负责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小时候父母经常对我说:“男生要负起责任,要做个男人,要对生活和家庭负责”。我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就像他们养育了我一样,无私,努力,无私,无畏。我知道他们在教导我:有了责任,生活的重担就不会压倒我们,我们可以用感恩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嘲笑生活。有了责任,即使生活艰辛艰辛,我们还是可以把生活的艰辛变成无形。
负责任是一种自信,让我在蜕变的过程中变得软弱而坚强。我在日记里写道,人与人之间总是有差距的。差距的距离就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每一次考试后,我都会找到失败的原因,但是失败后我想过放弃,但是仔细考虑之后,我就没有什么可以放弃的了,坚持下去吧!相信自己能行。
负责任是一种尊重他人,对自己的错误负责的精神。记得有一次,连续上了两节语文课。第一节课结束后,老师离开了教室,把书和备课书放在了演讲桌上。那天正好是我值日。我把黑板擦得又黑又亮,然后把抹布叠好放在桌子上。但是没想到,我把抹布放在桌子上的时候,不小心把墨水瓶打翻在讲台上,把老师备课书的墨水洒了出来,我赶紧把桌子擦干净。下课后,老师走进教室,在备课书里发现了一些墨水,就问了一下。同学没说是我干的,我也胆小不敢承认。放学后,我回家告诉了我父亲这件事。父亲狠狠地骂了我一顿,我感到很内疚。爸爸说老师教书育人,早起,尽职,为你的成长付出那么多。但是你甚至不能向老师承认这个小错误。这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应该做的吗?我很惭愧,第二天就去找语文老师道歉了。语文老师接受了我的道歉,温柔的对我说:你学会了承受,学会了承受,长大了。
关键词:PBL,引导教师,培训,担当
医学教育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 通过自我学习、小组学习、引导学习的方式, 将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整合, 同时涉及医学伦理、医学人文、医患关系等多学科的一种情景化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几乎完全颠覆了以往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 引导教师 (tutor) 从课堂教学法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习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引导教师观念的转变和角色的转化是成功实施PBL教学法的关键, 引导教师的培训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1]。
1 引导教师培训内容
1.1 PBL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医学教育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一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在教师的引导下, 围绕某一具体、真实临床病例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学习。
PBL教学法具有以下特征[2]: (1) 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PBL教学法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需要通过在情境中对问题展开自主探究和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从而学习与问题相关的医学知识, 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2) 基于真实的情景问题:PBL教学法预设的问题非常接近实际工作或真实情景的非结构化问题, 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和过程。这些问题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能够发挥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技能, 使其将这些能力用于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解决实际问题。 (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 问题是学习的基础, 讨论是学习的方法, 过程是学习的导向, 学生是解决问题的执行者, 而教师的角色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支持者和促进者, 并监控整个学习过程使之顺利地进行。 (4) 偏重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PBL教学法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是学生、小组成员和引导教师共同参与的协作性活动, 一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 每位成员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 建立积极协调、相互尊重又充满竞争气氛的关系,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1.2 PBL教案撰写培训
PBL教案撰写是PBL教学法的起点, 高质量的教案应具有引人关注的真实性问题情景,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涵盖课程要求的内容, 以及健康知识、医学伦理、职业道德、医患关系等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教案撰写还应有一定的复杂度, 能促进学生的高层次思维、思考、探究和创造能力, 是顺利开展PBL教学的有效保证。
PBL教案的撰写原则包括:符合课程学习目标和进度, 整合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技能;问题具有广泛性和实用性, 有充足的学习资源;适合学生的理解程度, 符合医学教学逻辑;具有一定的层次和故事情节, 有足够的探究空间和学习兴趣[3]。
PBL教案撰写应首先确定课程主题, 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 由课程负责人组成教案编写小组, 教案撰写负责人通常由专科教师担当。撰写小组人员包括基础医学、临床专科和相关专业如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等专家组成。教案撰写完成后提交相关部门审查, 召开由教案撰写人员和引导教师参加的集体备课会, 再次修改后应用, 并不断更新、改进。PBL教案可每5年左右修订后重复使用。
PBL教案撰写分为学生版和教师版, 学生版教案仅有病例或病例摘要, 按照病例讨论的顺序分幕进行场景推进, 适当出现部分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 疾病诊治经过、发展、变化等要项。教师版教案相对复杂, 包括教案名称、代码、教案作者、初版时间、授课对象、时间分配等一般性项目, 以及教案摘要、关键词、每幕场景的主要学习目标、次要学习目标、引导提示问题、相关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参考文献、教师注意事项等。
1.3 PBL教学过程培训
学生分组。PBL教学法是以8-10名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由于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 资料或资源查找的分工、小组关于问题的阐述讨论、归纳总结直接影响PBL教学法的顺利进行, 而学生间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存在差异, 若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及同一班级内具有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公平性, PBL学生分组应具有异质性, 即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爱好兴趣、各种能力等均匀分组, 以便于讨论交流, 并相互间分工合作、鼓励帮助。
课程过程。病历导入和学生学习:PBL教学法通常以幕为单位将PBL教案 (学生版) 内容下发学生小组, 引发学生头脑风暴, 引导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学习参考资料。由学生小组推举本次课程的主席 (或主持) 和记录员 (或秘书) , 主席将需要查找资源的内容进行小组组员分工。学生通过互联网或相应杂志、书籍等学习相关知识, 归纳汇总相关的基本问题。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在教学计划安排的PBL学时内, 学生依次汇报所学内容, 由记录员记录或在黑板、电脑屏幕上显示, 学生进行讨论, 引导教师引导并点评, 对偏离本次学习目标的讨论内容及时纠正。完成本幕学习内容后, 引导教师下发PBL教案 (学生版) 次幕内容, 依次完成本次课程的学习。课堂评价和课后学习:学生小组讨论结束时, 由每位学生对本课程讨论内容、自我表现、小组合作等进行客观评价或评分。对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或疑惑, 学生课后进行再学习、探索, 或通过互联网平台 (专用网站、微信、微博等) 进行小组讨论, 或请教引导教师, 进行互动学习。
课后回馈。在完整课程 (教案) 结束后, 由该教案撰写负责人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程中应掌握的教学内容, 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知识点, 并解答学生在本课程 (教案) 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由于引导教师可能为非本专业教师, 且教师之间的引导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过程中一定会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 因此课后回馈在保证教学质量和不同学生小组在知识获取均衡性上非常重要。
1.4 PBL教学评价培训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 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是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直接反馈。传统的教学评价系统多以教师的教学态度、内容、方法和能力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由于PBL教学法与传统的课堂讲授完全不同, 而改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推断能力、参与程度、交流能力、合作精神等内容进行评价[4]。
评价的方法采用课堂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评价可采用口头或评价表方式, 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环节, 主要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 如出勤情况、小组讨论的主动参与性、倾听他人意见的认真性等;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获取相关资料的方法和内容、发表意见的表达形式、决策判断能力和创意性思维等;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对资料或病案分析和归纳水平、对所涉及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小组讨论的影响效果等;学生的合作交流, 包括配合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与他人交流分享获取信息、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等情况。学生自评可口头报告学习体会、课程收获和存在不足, 学生互评可采取每位学生评价本组同学对本组学习结果的贡献度, 或推举1-3位贡献最大的学生进行评价。
阶段评价通常为教案结束或学期结束时, 引导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评定, 分为书面评价、教案报告和理论考核。书面评价通常采用评价报告或制定评价表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合作交流等, 可在相应二级指标内打分、汇总。在教案结束后每组学生共同呈交的总结报告称为教案报告, 引导教师按照撰写情况进行评价。理论考核仍是PBL教学法的重要评价形式, 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与传统的理论知识点考核不同, PBL教学法理论考核更侧重于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判断。
2 引导教师的担当
2.1 引导教师的角色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 以学科为基础, 以结果为导向。教师通过授课形式掌控教学进程, 概念讲述明确, 重点内容突出, 逻辑条理清晰, 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教学大纲内的系统知识。PBL教学法颠覆了传统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作用,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以问题为基础, 以过程为导向。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 教师并非知识的传授者, 只是课程的设计者、引导者、促进者和评价者[5,6]。
(1) 问题的设计者:教师通过编写高质量的教案引入真实性问题情景, 并确保问题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思考,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课程的引导者: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和教案要求, 引导学生掌握所需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 并达到预期效果; (3) 讨论的促进者:教师应确保讨论小组中每个学生的参与,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并控制讨论内容和进程; (4) 学习的评价者, 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以保证和提高PBL教学质量。
2.2 引导教师的能力要求
理论知识能力。传统的单学科教学方式专科性强, 授课教师通常由专科教师担当, 而PBL教学法主要体现基础医学和临床知识的贯通融合, 因此PBL引导教师除本学科专业知识外, 还需要了解、整合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
PBL教学法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性, 学生可利用一切资源查找资料, 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 无疑对引导教师是极大的挑战, 这就要求引导教师不断学习和了解新理论、新知识和新进展, 调整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真正做到教和学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PBL教学内涵除通过预设问题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外, 还涉及社会、心理、道德、伦理、人文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培养, 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心病人的躯体及心理;关心病人个体、亲属, 关心社会。
贯通思维能力。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科界限分明, 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衔接不足, 各临床专科之间也少有联系, 培养的学生对临床实际问题缺乏综合分析和判断处理。PBL教学法是学生对预设的临床问题的分析判断, 使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 融会贯通,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素质。因此引导教师要具有偏离本学科专业的思维逻辑和跨学科引导学生的思维意识, 挑战学生提出的各种假设, 不能只按照本学科教科书的条理充实学生的头脑。实际上PBL教学法学生讨论中, 引导教师虽话语不多, 但却是与学生一起进行着脑力激荡活动。
组织控制能力。PBL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和调动具有各类个性化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挖掘各类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潜能, 控制课堂的氛围和讨论节奏是引导教师的重要能力要求。PBL教学法, 不仅使学生间相互交流, 也使引导教师与学生间彼此互动。PBL教学法无现成教材, 需要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病例教案的教学目标、内容、时间节点、引导提示问题等, 通过诱发引导而非告知学习重点和答案结局、纠正偏离而非限制争议和讲授灌输、鼓励激励而非挫伤学生积极性、指引方向而使学生有所适从等技巧, 做到掌控有度, 收放自如。
参考文献
[1]汪青.PBL教学实践:教师角色的理解与规范化的师资培训[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8) :1-2.
[2]栾萍, 王军.PBL教学模式对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28) :82-84.
[3]范晖, 涂惠.PBL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开发[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5) :1000-1002.
[4]黄亚玲, 刘亚玲, 郑孝清, 等.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9, 29 (4) :153-156.
[5]董炜疆, 臧伟进, 王渊, 等.探讨PBL病案讨论中指导教师的角色和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2) :5-6.
【新担当教师演讲稿】推荐阅读:
新青年新担当新作为演讲稿09-17
新时代新理念新担当07-27
新思想勇担当新作为09-17
新担当新作为事迹材料11-05
新时代新担当的总结09-14
敢担当树标杆演讲 勇于担当的演讲稿11-05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思想交流报告10-18
责任担当演讲稿09-25
青春担当演讲稿10-18
青春勇于担当演讲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