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大学(精选9篇)
【西安工程大学排名】西安工程大学特色专业-西安工程大学录取分数
线
西安工程大学是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其前身为1912年创办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1978年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原纺织工业部。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教等多科性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现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设有15个教学单位。各类在校学生2万余人。现有教职工1701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大批专家、学者、教授组成的教学、科研队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4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联合培养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
权点10个,4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工程硕士专业领域1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
一、工程素质的内涵
工程素质是指人在有关工程实践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内在品质和作风,它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工程素质的内涵应包括工程知识、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2]。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工程知识已不仅仅包括本专业的知识,还应扩展到专业技术以外的其他领域。工程知识一方面可以从课堂和书本上学,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实践中学,而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学习工程知识的最佳途径;工程意识是在具有丰富工程知识背景下自然形成的自觉思维理念,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能自觉地从工程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判断,善于捕捉工程中的有用信息,抓住工程问题的关键点;工程实践能力不仅仅包括动手能力,还包括在实践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能够提出问题、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它是在广泛工程背景下,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反复锻炼逐渐形成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工程训练课程体系的建设理念
(一)落实大工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校人才培养规格已经定位于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就业主要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主要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生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主要从事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特征就是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应体现“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面,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技运用、推广与转换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树立“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最大差异在于其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关键性作用,着力于采取多层次系列训练方案,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学科(专业)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特色。
(二)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我校办学特色之一为坚持“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办学理念,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1.“大工程”的思想要求我们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在“工”上形成特色,即学工的人要精通工,学工的人要懂得文,懂文才会致工精通。非工的人要懂得工,非工的人要围绕工而学,此方可致文为利器。
2.新型工业化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新型的,这个新型的标志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新知识的多少,更在于其能力,而能力来源的前提在于意识, 意识是基础。这个意识不仅是工程意识,还包括具有人文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从意识到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周期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四年的时间内完成全部任务,因此作为高等学校只能作出取舍,在培养人才时首先应注重意识的培养。
4.意识的培养必须走一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
5.意识的培养不可能通过说教来实现,必须通过必要的载体来实现,也就是通过有形的物质过程来实现无形的意识过程。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初步构建了可以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之内的应用型人才融意识、素质和能力于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三)工程训练课程在贯彻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我们多年的工程实践表明,系统地开设工程训练课程在贯彻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可以明显地提高大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理工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有机交融,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掌握基础理论、技术、经济、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增强团队意识。学校每年主动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而且在项目团队中有各年级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能够互帮互助、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另外,开设工程训练课程为大学生将来就业和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我校毕业生由于“工程实践能力强、基础扎实”而广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五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2%以上,位居黑龙江省首位。
(四)人文、管理学科的学生也需要加强工程技术素质培养
我国人才培养的工程技术意识相对滞后,已经难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面对21世纪世界向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知识化发展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上述发展的人才。以前窄而深的专业教育很难适应这种变化,为此,理工学科的学生需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而人文、管理等学科的学生也需要加强理工素质,即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而工程训练教学则是理工学科与人文、管理学科相结合的重要结合界面。
理工学科的学生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已形成共识;而人文、管理等学科的学生也需要加强工程技术素质培养的途径尚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开设工程训练课程是重要途径之一。
1.开设工程训练课程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包括制造过程在内的训练,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创新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使学生初步建立安全、质量、环保、群体、责任、管理、经济、竞争、市场等工程意识。而这种意识是包括人文和管理学科学生在内的大学生不可缺少的。
2.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科学和技术高度发达和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工作,愈来愈离不开高科技,离不开作为技术装备的机器,离不开与高科技紧密关联的工程训练教学。因为学生参加工程训练,他们有机会广泛地接触机械、 电子、电气、计算机、系统与管理等丰富而综合的教学资源,有机会与具有不同身份和不同职责的人共同学习和协调工作,有机会体验为各行各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开发与培养。
3.我校办学特色之一为坚持“大德育、大工程、 大实践”办学理念[4],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工程训练课程教学,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间的差别与联系;了解创造财富必须付出艰苦而具体的劳动;才能形成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正确认识,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起到重要作用。工程实践能力包括对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从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中提炼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敢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以及处理实际问题时所必备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加强,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深造或者就业后的工作将大有益处。
三、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程训练实践体系
高等教育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尤其是教学型地方高等学校更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培养人才。为此,学校根据我们国家即将步入新型工业化的形势,提出了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这一新要求,我们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对开展工程训练较早和较好的院校学习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我院工程训练实践体系。一是将工程训练覆盖面由原来的机械类和材料类专业学生拓宽到所有专业学生;二是将训练内容由单一的机械工程训练拓宽到电气工程,在电气工程训练部分增加了常见的电工技能和控制技能两部分内容;三是对机械工程训练从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寻求改进,增加了基本知识讲授,增加了先进制造技术训练,训练内容基本包括了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目标是达到国家教学中心或示范中心的标准;四是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构建综合创新训练平台,并以全校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进一步突出培养特色,突出拔尖人才培养;五是建设与上述任务目标相适应的工程训练基地,该基地包括常规加工训练、数控加工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电气工程训练、工程技术实践、综合创新训练等部分。由此,构建了融知识、能力和工程素质于一体的工程训练体系,初步搭建起了基本技能训练平台,具备了使学生具有较强工程意识、掌握基本工程知识、具备一定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条件。目前中心面向全院学生进行2—4周的机械工程训练,面向除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以外所有专业学生进行1周的电气工程训练,面向机械类和材料类专业学生进行3—6周的工程技术实践。
我们构建的“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已经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内容如下:(1)机械工程训练A,时间为4周(即160学时),4学分,面向机械、材料类专业开设,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金属材料工程和无机非金属专业等。(2)机械工程训练B,时间为3周(即120学时),3学分,面向近机械类专业,包括工业设计、工业工程和工程力学专业等。(3)机械工程训练C,时间为2周(即80学时),2学分,面向其他工科专业,包括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等专业。(4)机械工程训练D,时间为1周(即40学时),1学分,面向经济类、管理类、理科类、文学类和法学类等专业开设。(5)工程技术实践,时间为2—6周(120学时),3学分,面向机械类专业高年级开设。(6)电气工程训练A或B,时间为1周(即40学时),1学分,面向非电类专业开设。(7)综合创新训练,结合各种竞赛,开设选修课。
四、在工程训练中实现工程素质的培养
由于在内容设计上克服了过去注重教学过程和追求动手能力培养的目的,更加注重了工程意识的培养,在意识培养的基础上注重提高素质、形成能力这样一个目的。因此我们将工程训练体系划分为基础训练、项目训练和创新训练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训练目标各有侧重。
基础训练的目标主要在于传授工程知识、启发工程意识和锻炼动手能力。由于工程知识与工程背景密切相关,在工程训练中进行学习,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且从中学到的工程知识无疑会更加牢固。为此,要在较广泛的工程背景下,提供给学生宽阔的工程知识面使学生能够见多识广,这就需要工程训练基地将传统加工的车、铣、刨、磨、钳和铸、锻、焊、热处理扩展到包括电火花、超声波和激光加工等特种加工,以及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先进加工技术;将原有的只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扩展到金属和非金属范围,将只有机械制造工艺方面的内容扩展到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技术等,使工程训练涵盖机、电等更广阔的范围,并且在训练过程中一方面将安全、成本、市场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贯穿在训练过程的知识传授中,逐步启发学生自觉形成初步的工程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对各种设备的操作和体验,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项目训练是以任务的形式安排给学生,并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整的完成某个具体加工制作项目而进行的,其目标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项目训练是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采用开放运行形式。实行项目训练,最关键的是项目的设计,设计的项目应使学生能充分应用工程知识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结合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在每个项目中为学生留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训练是工程训练的较高阶段,可以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其目标是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重点培育创新精神。在创新训练过程中以要求学生实现某种功能为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参加从技术资料的收集、市场的调研、方案的拟订、优劣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最终方案的确定,到自行加工完成,使学生获得较完整的真实工程经历,实现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工程意识的培养。由于创新训练是在以上的两个训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己经具有了比较强的知识基础和实践基础,一定程度上有了能创新的信心,同时在创新训练中,我们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激情,以奖励证书和资格证书等形式激励学生敢创新的行动,从而在创新训练的全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5,6]。
五、贯彻加强工程训练实践能力培养所取得的效果
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明确写进人才培养目标。尤其是我校深入贯彻“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大学生工程意识、科学人文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显著增强,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程教育和工程训练覆盖了学校的所有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受益面达100%。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覆盖所有年级的学生,鼓励组建跨学科专业、跨年级的科技创新团队,近三年来,学校共投入经费近50万元,资助了500余个项目,有近千名学生参与其中。在全国、省市大学生标志性竞赛中,学生获奖数量和层次均为省内高校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大学生自主设计制造无人驾驶飞行器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和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屡创佳绩,充分体现了我校工程素质教育的成果和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水平,展示了实施大工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实践培养体系的成效。在2007年9月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组到我校实地考察时,我校的工程训练实践模式、水平及效果受到了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金工系列课程)指导性文件[Z].2006-6.
[2]张学政.傅水根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集[M].南京:金工研究编辑部,2000.
[3]付胜,刘顺周.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工程训练的基本方向[J].试验技术与管理,2005,(1).
[4]赵国刚.树立“三大”教育理念改善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6,(23).
[5]张守魁,郝纲.构建完整的工程训练体系[J].高教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是以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等学科为特色,理、工、商为主,兼有其他学科门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南信大办学历史开始于1960年创立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5月独立建院成立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更为现名。南信大现在是由江苏省主管、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大学,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致力于建成世界著名的气象最高学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中综合排名第一(超越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获得世界气象组织Norbert GerbierMumm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成就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94项,2011年科技经费356亿元。学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显著高等学校称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迅速发展,获得了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在内的众多奖项。
首先,这一点希望大家清楚,教育部门并没有说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几本只是民间说法(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二本大学,既有一批又有二批招生的,通常也认为是二本大学)。
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办最新公布的信息可知: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黑龙江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说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本大学。
如果你不是黑龙江考生,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二本大学。
<<<返回目录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985和211吗?
相信看完以上信息,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几本您已经心里有数了,估计您还想知道哈尔滨工程大学是985和211吗?根据教育部门的信息显示,哈尔滨工程大学是211大学也是985大学。
<<<返回目录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否录取二志愿的考生?
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份,学校在一志愿生源充足情况下不录取二志愿考生。在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不设志愿级差,补足考生的专业在缺额专业中予以安排。
<<<返回目录
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我校毕业生在社会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普遍得到社会认可和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达到95%以上, 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单位。
<<<返回目录
哈尔滨工程大学介绍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哈尔滨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行列。学校现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占地面积125.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13万平方米。
985第一档: 两牛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六名校: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
985第二档: 理工类:
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
综合类:
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专属类:
北京师范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985第三档: 综合类:
吉林大学、四川大学 湖南大学、山东大学
理工类:
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985第四档: 综合类: 兰州大学、东北大学 专属类: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试点高校名单
北京(19所)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江苏(10所)
南京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上海(8所)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陕西(6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四川(4所)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山东(3所)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辽宁(3所)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大学 黑龙江(2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安徽(2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吉林(2所)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重庆(2所)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天津(2所)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湖南(2所)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广东(2所)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18省市77全国)
一、序厅
(一)前言
(二)领导关怀:党和国家领导、省部级领导接见我校师生照片
(三)历史沿革(从1960年说起)
(四)历届领导(正职领导照片)、正副职领导任职时间表、现任(旧任)领导合影
(五)校训、校风、校歌(校风可放在原有馆名墙上,替换馆名)、主题墙
(六)进大门左侧三大屏风拟放置三个阶段校园风景照
大幅半身照片:竺可桢、涂长望。
二、第一阶段、初创磨砺时期(1960-1976)
1960年1月,教育部批复中国气象局关于创建气象高等院校的申请报告,“同意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中国气象局抽调内部大批领导干部和高级专业人才,吸收优秀毕业生参与学院的创建工作。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使学院办学条件大为改善。1963年5月14日,南京气象学院独立建院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气象事业输送出一批批优秀人才。
(一)应运而生
历史 使命
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繁,70%以上自然灾害是气象灾害。2、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气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了自解放以来,中国气象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气象服务有了新的拓展,气象台站数量也有大幅增加。
3、气象系统急需大量既有较系统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只有创办一所培养高级气象专业人才的高校,才能满足这种迫切的社会面求。
4、时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力不张,但尽快办学、尽快培养高级气象专业人才,成为许多科学家和中央气象局领导的共同愿望。
(二)筹建机构
1、筹建委员会机构设置
2、主要干部介绍
(三)名师云集
1、领导重视,师资高起点建设,师资来自不同系统,来自国内外不同地方
2、重点介绍如下九人:气象学家朱和周、冯秀藻、王鹏飞、顾均禧,还有欧阳海、田明远、谭丁、章基嘉、夏平等专业骨干。
3、蒋南翔弄来了很多名校毕业生。教育部分来了28个大学毕业生:专业课教师少,基础课教师多。不必点到人,可以对青年教师的严格要求,精心培养
师德建设
(四)艰苦建校
1、三次选址,终定盘城。
2、师生协力,艰苦建校。
(五)人才培养
1、重视教学,成立院教学改革委员会,领导管理全院教学活动。介绍教学改革委员会成员。
2、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确立“基础+能力”的培养模式,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适应中国气象行业发展的需要。举一二例
3、艰苦条件、严格要求、正确引导促进了“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学风、校风的形成。介绍罗漠院长题词。
4、师生关系亲密融洽。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入教室、宿舍进行集体和个别辅导答疑,深入学生班级蹲点,与学生实行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重点介绍罗漠院长给学生(蒋伯仁)买鞋的故事-蒋昌华的文章、与罗漠院长来往书信。
美国名校师生比极低
社会评价:培养出一批优秀毕业生。深入台站的开始,全国气象系统开始认可南京气象学院。对后面学生教育有一个导向。
(六)科学研究
1、积极参与中央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局下达的重大科学研究工作
2、在“天气预报方法”、“青藏铁路气象科考”、“军事气象”以及“农业气象和农业气候”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增加社会背景介绍;社会对学校的影响
总结办学经验:
1、起点高,2、要求严;
3、重师德,4、三、第二阶段 发展壮大时期(1977-1999)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学院招生随之恢复正常。1978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南京气象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坚持改革开放,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快速恢复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适度扩大办学规模,改善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开始了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转变,建立起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学位授予体系,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一)改革发展 1、1978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南京气象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1992年,学校被中国气象局批准为全国气象部门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制订了《南京气象学院综合改革方案》。改什么,解决了问题,取得什么效果 3、1997年基本实现了综合改革方案确定的目标,基本完成事业结构调整并建立起相应的运行机制,各项工作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4、北京气象学院并入南京气象学院,成为南京气象学院北京分院。
(二)学科专业建设 1、1977年学科专业状况(与系科建设联系起来)2、1999年学科专业状况(与系科建设联系起来)
3、本科专业增长直方图、学科拓展结构饼图 4、1978年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1981年首届研究生毕业,开始了为国家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历程 5、1993年博士点授权单位 6、199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三)人才培养
1、恢复高考招生:77、78级学生入学
2、加强教学工作,注重教材建设,注重教学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
3、大力开展民族教育,为西藏、青海地区培养高级气象人才
4、开展在职培训与成人教育,积极服务中国气象事业
5、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两课”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获课程奖;学习先贤楷模章基嘉、学生先进典型赵东杰、吴军停等;开展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军民共建;严格管理,与学生打成一片;学风端正,刻苦学习;曾庆存说,南气院培养学生好,数理基础扎实,肯学肯干,这与学风有关;)
脱离大学精神:1977年以来,我国天翻地覆变化,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思想转型,我们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社会大变化对我校的历史影响是什么?我们成绩是如何取得的?我们的大事要是社会政治的晴雨表。学校的历史要映证社会发展的历史。
这一阶段传承了原来的校风,教师对学校的责任心与感情是别的学校老师没有的。现阶段与原来的阶段紧密相连。一遍好的教材至少要讲述10年以上,要让本校用外校用,反复用。
校风经过这个阶段,已经深入人心,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大学生综合测评,从定性到定量。84年开始,在江苏高教界推开。
(四)科学研究
1、针对中国气象事业实际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2、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3、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与港澳台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4、改善教学科研条件
5、(五)师资队伍建设
1、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温局长带队论证。
2、注重教师培训,先后派出100多人到国外进修、攻读学位。
(六)境外交流与合作
1、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在我校设立
2、联合培养
3、国际合作
4、外籍教师、外籍学生交流
(七)条件保障
1、基本建设情况
2、实验室建设情况
3、占地面积及校园建筑面积变化情况
(八)党建
1、历届党员大会
2、党委工作评估 总结经验:狠抓学风、重视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工作;
四、第三阶段 继往开来时期(2000—)
2000年以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管理体制划转带来的新变化,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主动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发展规模,深化内涵建设,确立办学目标,制定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弘扬特色,争创一流,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开始迈入新的光辉历程。
(一)战略决策
1、管理体制转变
2、建立滨江学院
3、更名升格
4、局省共建
5、制定“十一五”规划
6、院系调整和学科优化
7、“四大战略”(合作办学图片加入,叙述内容)
8、目标定位:一流特色重点大学(叙述演变情况)
9、南京气象学院北京分院后变为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学生管理仍由我校承担。
(二)学科专业
1、学院、学科及本科专业表
2、研究生学位点增加情况图
3、气象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4、“学科特区”政策
5、省部级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局级重点学科
6、两个工程硕士点获批
(三)教学
(四)人才培养
1、“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学生培养“三个导向”(精英型、应用型、国际化)
2、教学管理(领导重视、教学工作大会、相关制度、教学改革方案、教学投入、实习基地建设等)
3、教学成果:名师、团队、教材、课程、项目
4、培养空军国防生
5、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爱心教育、社团活动、文化艺术、社会实践)
6、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科学文化竞赛、创业规划、就业工作“三个导向”)
7、体育教育(阳光体育、高水平运动队比赛成绩、举办第二届全国气象行业运动会及江苏省大学生运动会等多项赛事)
8、心理健康教育
9、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0、成教职教
11、社会各界在学校设立奖学金 实物展示:获奖证书、获奖教材,各科本校主编教材、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教学档案要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教学仪器、《一封家书》全四期
(五)科学研究
1、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召开科研工作大会,确立科研导向,建立科研奖励分配制度)
2、科研工作主动服务中国气象行业
3、大学科技园
4、校企研究院
5、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进展迅速,成就显著(开办阅江论坛,成立社科处,获得高级别项目,高水平奖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6、创办三份学术期刊:《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理工版)》、《阅江学刊》
7、科技创新团队(主要介绍省级及省级以上)
8、重要科研成就(省部级以下获奖项目表)
9、学术交流活动(暑期学校)实物展示:获奖论文(论著)、专利证书、新办期刊创刊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为第一作者的学术专著、科研仪器
看过程
(六)师资队伍建设
1、党管人才(党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
2、“三双制”:(双院长、双系主任、双导师制)
3、实行“35岁以下教师博士化”工程
4、大力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张大林、吴立广、曹杰、邹晓蕾等)
5、师资队伍变化情况(按职称、学历结构形成直方图)
6、重点介绍担任学校教授二级岗位的教师(请校领导决定是否展出、如何展出。)校级科研团队、优秀团队。(科研归科研,教学归教学)
7、省级以上培养工程(国家“千人计划”、国家“百千万工程”、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建设)
8、省级以上各种荣誉(教育部奖项2人,科技部聘任973专家1人,江苏省政府奖7人,中国气象学会奖1人)
9、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0、师德建设:向王鹏飞、罗哲贤学习实物展示:各种证书、奖状、奖牌等
(七)国际交流与国际教育
1、国际交流互访(出访,接待)
2、国际合作办学(展示合作大学的学校标识)
3、招收留学生(留学生数量、国籍,留学生学习与生活)
4、国际气象教育培训(简要介绍中心成立、培训期数、培训人数及相关国家数)实物展示:外事礼品等
(八)条件保障
1、新校区总体规划图
2、征地工作(征地规划,征地面积)
3、新校区建设工作(开工典礼,教学办公用房增加、学生宿舍面积增加)
4、图书馆建设
5、实验室建设
6、教学大楼及多媒体教室建设
7、体育场馆建设
8、校内生活设施全面改善(教职工活动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地下通道改造、校内交通车、食堂、中西校区水系、校园美化绿化等)
9、校外环境大幅改善(校门口宁六路设立平交道口;主校门口设立多个公交站点)实物展示:校园沙盘
(九)党建
1、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议事规则,管大事、促发展、保稳定;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
2、重大活动(“三讲”、先进性教育、党代会、党建考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决定、成效。
3、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培训:党校及分党校建设,学生党员发展数据,最佳党日活动,优秀基层党组织)
4、干部队伍建设(“三宽”视野选任干部,《光明日报》事迹介绍;选任方式创新:面试答辩和无领导小组面试;干部培训;发展战略研讨会)
5、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校领导接待日制度、校领导信箱制度、登门看望制度;民主管理:教代会制度、教师座谈会制度、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与民主党派友好合作,共谋发展;反腐倡廉建设:全国获奖)
实物展示:党建制度汇编、党代会报告、党建考核报告、介绍干部工作的《光明日报》,及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获奖奖牌、证书等。
五、校友风采
(一)个人介绍(下面是一种分类介绍方式,但分类不尽合理;也可以按另一种方式:毕业时间先后。共25人,是否合适?怎样添加删除?)
1、院士:吴国雄、许健民、徐湘德、陈镜明(加拿大)
2、中国气象局正副局长:郑国光、许小峰、刘英金、矫梅燕、沈晓农
3、世界气象组织官员:颜宏、雷兆崇、王才芳
4、科技岗位精英:潘剑翔、卞林根、杨克明
5、全国劳模或杰出青年:覃国振、假拉
6、商界精英:李早航、朱云来
7、海外校友(按毕业时间排列):
81届:朱跃健、刘征宇、张明华、邹晓蕾、林振杰、82届:翁富忠、高炜
(二)集体介绍
1、首届毕业研究生的去向;
2、校友返校或毕业后欢聚的集体照片
3、校领导出访美、欧等国家时,与校友集体合影照
(三)平凡岗位中的平凡人介绍(天南海北各介绍几位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校友,重点介绍岗位,其次介绍人,目前人物不详)
1、甘肃、青海、西藏、新疆;
2、海南、广东、福建
3、云南、广西
4、黑龙江、吉林、内蒙
六、时光隧道
放置历届校友毕业照,尽可能找全,按时间排列。
七、尾厅
(一)名人题词
贵州大学和浙江大学虽然同属211工程大学, 但是它们之间的办学实力和水平是有差距的, 尤其是它们的地位更是有高低之分的。由此可见, 112所211工程大学也是有三六九等的。根据不同211工程大学的办学实力及其在政府心目中地位的不同, 本文将112所211工程大学分为8 个“档次”, 其中前4个档次为211工程大学中的985工程大学, 共39所;后4个档次为211工程大学中的非985工程大学, 共73所。
“211工程”意即面向21世纪, 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政府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 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建设工程。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 全国共有112所211工程大学。2011年3月7日,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明确表示, “985工程”“211工程”已经关上大门, 不会再有新的高校加入这个行列。
我国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700多所 (也有2000多所的说法, 这是因为计算方法不同造成的) , 211工程学校仅占其中的6%, 却承担了全国4/5的博士生、2/3的硕士生、1/2的留学生和1/3的本科生的培养任务, 拥有85%的国家重点学科和96%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占有70%科研经费。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 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校有9所, 被称九校联盟, 截至2011年年末, 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
第1档次高校——国家优先发展大学, 共2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985工程”最初只有北大和清华被确认为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 并且两校分别获得教育部18亿的拨款额度。因此将这2所学校定位为第一档次高校——“国家优先发展大学”。
第2档次高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共7所: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这7所大学连同北大、清华都是1999年就被确定的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2009年10月9日至10日, 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第七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来自首批985高校的9所大学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含威海校区) 校长 (或党委书记、副校长) , 经过讨论, 决定学习美国常春藤和英国罗素盟校、澳大利亚G8模式, 成立学术联盟“九校联盟”, 旨在互相借鉴对方的优势学科, 共同发展, 会上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即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联盟——九校联盟 (C9) 。因此将这7所学校定位为第二档次高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第3档次高校——除前面2个档次高校之外的副部级985工程大学, 共23所 (前面两个档次的9所高校都是副部级大学, 加一起共32所) 。所谓副部级大学, 就是说他们的校长、书记等高层领导由中央组织部任命而非教育部任命的大学。 一般学校介绍时说 “ 中央直管”, 就是副部级大学, 也称副部级高等学校 (简称“副部级高校”) 、中央直管高校等。
虽然由于现在高校去行政化的改革, 副部级大学已经取消, 所以大学校长都没有官阶, 这个概念已经是过去式了, 但是在中国社会, 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得一个单位的行政级别相当重要。一所高校的行政级别不仅可以反映该校的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而且还可以反映出该院校在中央心目中的地位。 同是985工程大学, 副部级的高校比正厅级高校实力更强, 在国家的地位更高。因此本文将非九校联盟的23所副部级985工程大学列为第3档次高校。
第4档次高校——非副部级 (正厅级) 985工程大学, 共7所: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这7所大学虽然也都是985工程大学, 但是它们却不是“副部级高校”, 故列为第4档次高校。
第5档次高校——“特色985”大学, 共36所。“特色985”指的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截至2011年年末, 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此后, 教育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 将不会再新增高校, 于是引入动态竞争机制, 在非985工程高校且是部属211高校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相当于一个Ⅰ类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 其建设方式采用“985工程”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模式, 与“985工程”同期执行, 每期获得的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与“985工程”高校接近, 其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额度以年度项目预算批复为准。
“特色985”高校基本上是没有经历过合并重组的行业特色型大学, 学科精度极高, 拥有一至两个全国顶尖的学科, 在行业内认可度极高, 具有深厚的行业底蕴和学科积淀。只有国家中央部委直属的“211工程”高校才有资格入选该项目。
“特色985”高校由两部分组成:常规立项高校33所, 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高校3所 (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本文将这36所高校列为第5档次高校。
第6档次高校——除前面5个档次高校之外的部属211工程大学, 共9所。部属高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 (单位) 直属高等学校。在112所211工程大学中, 有84所是部属高校;其中前文所述的5个档次75所高校均为部属高校, 本文将剩下的9所部属211工程大学列为第6档次高校。
部属高校与非部属的地方性高校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在今年3月7日全国政协民盟的联组会议上发言时说:“在全国800多所本科高校中, 有三支队伍, 中央财政拿钱的 (即部属高校) , 地方财政埋单的 (即非部属的地方性公办高校) , 还有民办的。如果把它们比作高等教育的中央军、地方军和游击队, 那么河南就没有一支纯正的中央军, 我所在的河南大学只是地方军。” (因为整个河南省没有部属本科院校)
第7档次高校——211工程大学中除后面第8档次5所高校外的非部属大学, 共23所。在211工程大学有28所高校是省属而非部属的高校。由前文可知, 与部属高校相比, 这些院校是有差距的。本文将非国家照顾性质的非部属211工程大学列为第7档次高校。
第8档次高校——国家照顾性质的211工程大学, 共5所:宁夏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这5所高校是最后一批 (第四批, 2008年) 入选“211工程”的大学。具有国家政策照顾性质。也就是说这5所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本来是达不到211工程大学水平的, 但是考虑到高水平大学的合理布局, 每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至少要有1所211工程大学, 就这样这5所大学才进入211工程大学之列。故此本文将这5所大学列为最后一个档次的211工程大学——第8档次高校。
211工程大学是全国各地招收“1本”生源的主力军。但需要注意的是, 并非所有的211工程大学都是“全国重点大学”。尤其是第8档次的211工程大学, 其办学实力和水平不如我国沿海地区的某些高水平非211大学, 如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实力就在它们之上。
【摘要】本文根据工程类专业在应用型大学中的自身特点,探讨其产教融合,大案例教学方法以及大一统毕业设计方案可行性,并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几种方案具体实施步骤及其优点,为工程类专业在应用型大学改革中的转变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工程类专业 产教融合 大案例教学法 大统一毕业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40-02
一、引言
应用型大学是区别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的一类新型大学,是高职高专培养理念的延伸。应用型大学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为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多方面的要求,扩大高等教育内涵的形势下产生的,主要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性人才,促进职业、技能和知识的直接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应用型大学要有适合学校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科学定位、要有符合教育规律的理念、要建立有利于应用型大学特色形成的体制和机制。要实现上述目标,应用型大学的建设还必须摆脱体制内和体制外困境。为此,要借鉴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结合普通高校本科的办学经验,探索应用型大学的办学道路,而工程类专业更偏向于实际应用,故找出一条偏向于实践的并适合于工程类专业的办学道路是相当重要的[1]。
二、土木专业产教融合办学思路探索
1.产教融合,形成自己的生态链条
所谓产教融合是指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是当前职业学校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但这刚刚是起步,而且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各专业的特点不同,所以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2]。
工程类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组织三大工程类学院(建管、建筑和土木)参与学校自身建设项目,对老师专业技能以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组织三大工程类学院组建自己的设计院和建设公司(其它工程类高校均有自己下属的设计和建设公司)。指派学校老师作为公司中坚力量,在其能给学校创收的同时其具有以下几点优点:
(1)设计院和建设公司可为学校和集团创收,且建立成本低廉。可用学校老师和教授的广大人力资源建立我们自己的产业链,做到真正的校企双赢,也可为学校打出名气;
(2)可持续不断的培养“双师”型教师,再为学校创收的同时给教师更多的实践机会;
(3)产教融合后,可更好的规范“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学校可自行出台合理的“双师”教师课时和工程评价制度;
(4)教师有更多的工程案例带进课堂,也可把更多学生带进我们自己的工程里面去,达到学生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5)把学生带进实际工程中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并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条件。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大案例教学法(也称为三线教学法)
现所有高校教学工程类专业教学方法均为三段式教学方法(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此方法最大的弊端在于学生学习太多的理论课程而无法与实践相结合,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且抓不住问题的关键[3]。
大案例教学法也可以叫做实践教学法,它打破三段式教学的传统,引入实际案例(以工程类为例),分为三条线并行教学:
1.主线:此线为教学主线,由有充分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直接在课程中采用分段式教学(如建筑招投标阶段,建筑设计阶段,结构概念设计阶段,构件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施工阶段等等)把每一阶段分为一个学期,直接把工程实例带入课堂,然后引入基础课程;
2.次线:此线为教学次线,根据主线“双师”型教师分段任务:如第一阶段的建筑招投标阶段,可以引入工程经济学,工程管理,建筑法规等等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仍由各学院任课老师担任,但教学大纲由“双师”型教师根据工程实例制定,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阶段基础课程完成后,由主线“双师”型教师根据本学期所学基础内容进行实际案例讲解和讨论,如第一阶段招投标阶段,可组织学生对实际工程投标书进行编写,模拟整个实际投标过程。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所有阶段教学;
3.辅线:此线为辅助线路,可带领一部分优秀学生参与学校公司所接项目部分工作,也可找外面设计院同行在校开系列讲座,使得学生和社会有充分的沟通。
大案例教学发的宗旨在于,在不减少理论学习的同时,把所有有用的知识按正确的逻辑顺序串联起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在参与实际工程的建设,使其理论知识没减少的同时在毕业前至少经历3次实际工程的历练。
四、基于大一统的毕业设计方案
现所有高校毕业设计内容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方案,如土木类仍然为4层框架小楼,对学生三年所学专业知识以及实际能力没有任何串联和指导作用。
故建议学校把工程类专业(建筑,土木,建管)联系起来,通过实际案例分工合作,让所有学生有机联系,使得其充分体验到实际工程中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及感受到工程项目各专业团队合作的真正氛围。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大案例教学方法以及大一统的毕业设计方案如能真正成功,可以很好的解决“双师”教师培养,教改,以及产教结合等应用型技术大学关键问题[4]。给学校和集团创收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增加学校名气,更好的规范“双师”型教师的管理,更好的把学生带入实际工程案例,做到真正的应用型大学工程类专业教育方法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雷家彬.分类学与类型学:国外高校分类研究的两种范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4).
[2]江小明,张妙第.应用型大学有关概念和内涵问题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03).
[3]北京联合大学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探索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
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
2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
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4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学院
5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卡内基梅隆大学
5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佐治亚理工学院学校
5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 Champaign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8 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普渡大学西拉法叶校区
9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9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州大学(Viterbi)
11 Texas A&M University德州A&M大学――College Station (Look)
11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Cockrell)
13 Cornell University康奈尔大学
1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学校(Jacobs)
15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Fu Foundation)
1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amueli)
17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
18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19 University of Maryland -Park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College Park (Clark)
20 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学(McCormick)
2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学校
以上是美国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情况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有意申请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有所帮助。如有更多美国留学问题,欢迎咨询育路出国留学专家。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微信留学预科中心来获取更多的留学信息。
★ 摄影专业大学排名
★ 材料化学专业大学排名
★ 犯罪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
★ 航海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 福布斯美国最佳公立大学排名TOP25
★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 美国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 师范专业机器人课程改革初探论文
【工程大学】推荐阅读:
河北工程大学基础工程12-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09-14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10-14
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11-02
大学工程毕业论文12-2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介绍05-31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工程09-07
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网09-17
中山大学环境工程10-01
河北工程大学实习报告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