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评课(精选7篇)
---《曹刿论战》观评课
暑期远程研修,着实是一次难得的充电。尤其是观课,更是让人获益匪浅,看完视频后,陈国珍老师的《曹刿论战》给我深刻印象,本节课的可取之处很多,我简单谈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
按照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等要求,陈老师确定了本节课的三个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会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了解鲁国取胜的主要原因。并且,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借助多种有效方法,有力地突出了目标一、二这两个教学重点。
目标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学习难度并不大,他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上提出疑难处,然后当堂再练习,再指名当堂朗诵,然后通过同学们的相互评价来强调易错点——在琅琅的书声中,第一个目标得以顺利完成。目标二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教师在探究提示中明确指出“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完成,疑难问题留待小组合作时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来解决,这就有力地帮助学生突破了学生难点,降低了学习难度。
总之,从学习目标的设置,以及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等方面来看,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是准确到位的。
二、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从三个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看,教师用于对教学内容的讲述语言几乎没有。整节课,他通过不断地激励、启发、引导,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课堂上,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探究提示和学习方法指导,或朗读或思考,或批注或合作,完全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感悟,再借助同伴互助的力量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这节课上,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等新课标理念真正落在了实处。
三、有组织有秩序有实效的合作学习。
什么是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是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立刻围成一圈展开貌似热烈的“讨论”吗?这节课上,陈老师为我们作出了最实在的示范。
课堂上,她引导下的合作学习是有组织有秩序,有方法有实效的。在小组合作阶段,陈老师先明确出示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提示”:小组长负责主持,如有疑问,提出来,小组合作解决;如无疑问,由组长提问自主探究结果。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记录下来,留待组组合作时解决。
她引导下的合作学习有组织,有分工,有秩序的,是实实在在的生生合作,决不等同于简单的讨论。
四、文言词语积累的重视,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学习必须注重“积累”,而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重点之一就是要积累一些基础性的常用的重点文言词语,为将来的高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陈老师对此很是重视,帮助学生将古今词、多义词及成语等重点词语积累下来,这确实是值得借鉴的好方法。
五、教师富于激情,及时地、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和鼓励。如落实第一个学习目标时,学生自发地将自由朗读表现为齐读,陈老师笑赞道:“咱们班同学团队意识强,班级凝聚力真强。”而当学生羞于当众发言时,又及时以“应有勇气展示自己的风采”等富于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整节课上,陈老师始终热情洋溢,富有激情,在她的启发带动下,课堂气氛自始至终都是轻松愉悦和谐的,同学们兴味盎然,主动探究积极发言,学习效果不错。
一、在叙述情节的过程中, 恰当运用对比将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春秋时代, 齐国和鲁国是两个毗邻的国家, 齐强鲁弱, 齐国借故欲攻打鲁国。在“各师伐我”, 而对战争有缺乏深谋远虑的鲁庄公准备迎战的紧要关头, 曹刿挺身而出, 要求参与其事。乡人的劝阻, 未能动摇曹刿“请见”的决心。作者通过此事的叙述, 一方面揭示了“肉食者”鄙陋寡闻, 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曹刿对“肉食者”的鄙视, 对国家大事的关切, 同时也暗示了他比“肉食者”要高明得多。作者在文章的开头, 就巧妙地把曹刿这个人物放在鲁国存亡的关键时刻出现, 既突出了他的举足轻重, 又为他有“远谋”作了铺垫。
而对强敌, 究竟靠什么作战, 怎么作战, 鲁庄公是不得而知的, 但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问题。因此, 曹刿谒见鲁庄公, 劈头就问:“何以战?”这一问, 表明曹刿对战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同时也自然引出下文, 使文章曲折有致。在曹刿突然发问之下, 鲁庄公依次谈了靠官僚贵族的支持、神灵保佑和察狱以情三个迎战条件, 曹刿一一否定了前两个条件, 肯定了第三个条件。在曹刿眼里, 鲁庄公“未能远谋”, 正是由于他看不到人民的力量, 不能从根本上考虑“何以战”的问题:要赢得战争的胜利, 必须“取信于民”, 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文章这样叙述, 非但使情节波澜起伏, 跌宕多姿, 而且显示了曹刿把战前准备工作放在“取信于民”这个基点上是颇有政治远见的。接着, 文章记叙了曹刿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全过程, 使曹刿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得以充分表现。记叙战争的全过程着重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在战场上, “公将鼓之”, 说明鲁庄公迫不及待, 缺乏指挥作战的才能, 曹刿用“未可”加以阻拦, 说明他沉着应战。“齐人三鼓”后, “公将驰之”, 又说明鲁庄公用兵草率, 急躁冒进, 曹刿又说“未可”, 在“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后, 才说“可矣”。曹刿的足智多谋, 沉着果断, 善于捕捉反击的有利时机的特点生动地凸显出来, 得力于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剪裁得当, 中心突出
本文是一篇记叙战争的短文, 紧紧围绕“论战”进行剪裁。凡是与主题有关的内容就详写, 枝节就尽量省略。文章花了相当的篇幅详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三次对话, 寓论于叙, 始终紧扣一个“论”字, 反映了曹刿在战略战术方面的精辟见解。例如, 第一段, 曹刿谒见鲁庄公, 既不写进见的细节, 也不详述如何迎战的具体事宜, 物质上的充分准备, 而是通过富有哲理性的对话, 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强调政治准备的重要意义。又如, 第二段, 写战争的经过, 作者没有铺叙战旗蔽空, 杀声震天的双方酣战实况, 鲁军如何追击也只字未提, 而是详写曹刿把握战机的沉着精明。再如, 第三段, 写战争胜利后, 作者并没有写鲁军缴获、凯旋、庆功等场面, 只用“公问其故”代替了鲁庄公的一系列问话, 用曹刿的“对曰”论述了赢得战争胜利的原因。这样, 作者把着墨落实到了“论”上, 使读者从感性认识进入了理性认识。
三、结构严谨, 前后照应, 是本文的又一特点
全文只用了二百二十二个字, 就把战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记叙得很有条理, 这与作者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安排结构分不开的。第一段写战前准备, 第二段写作战经过, 第三段写战后总结, 逐步深入, 环环相扣, 前后呼应。如地一段, 在“何以战”的问题解决以后, 曹刿仍不放心, 要求“战则请从”, 而这一句和第二段的“公与之乘”相衔接, 过渡显得非常自然。第二段, 鲁军战胜了齐军, 只讲其然, 不讲其所以然, 故意设下悬念, 又为第三段集中写曹刿“论战”埋下了伏笔。第二段末句“遂逐齐师”和第三段开头的“既克”相衔接, 三个段落层层递进, 浑然一体。再如, 在第一段是曹刿询问鲁庄公“何以战”, 而在第三段中却是鲁庄公询问曹刿为什么“不鼓”、“不驰”和“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的道理了。这样写, 非但能将鲁庄公的无谋来衬托曹刿的远虑, 而且通过多次呼应, 使文章显得十分紧凑, 天衣无缝,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四、善于运用人物的对话来交代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
曹刿用“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一语道破了他之所以要参战的原因, 下文鲁庄公在战斗中的瞎指挥就是最好的证明, 也暗示了曹刿是一个有远谋的人。战场上曹刿的两个“未可”、“可矣”, 虽然话语简单, 但符合作战实情。一则在激战中曹刿不可能多加议论, 二则其中道理是曹刿论战的中心, 留待战后集中阐述。寥寥数语, 形象地表现了曹刿成竹在胸, 待机而动的思想性格。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第1~4题。(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⑧,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⑤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下。③逼阳: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⑤备:准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独占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保佑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过失
D.望其旗靡,故逐之 靡:倒下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黄石市试题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甲】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①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②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①白:使……露出白木。 ②烛:照亮。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读其书未毕(全部)
B.小惠未稨(通“遍”,遍及、普遍)
C.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日(写)
D.牺牲玉帛(指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人见
B.皆以美于徐公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C.肉食者谋之 遂成竖子之名
D.读其书未毕 其真无马邪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段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B.【乙】文段孙膑取得战斗的胜利,得益于选择有利的地形对敌军进行伏击。
C.【甲】、【乙】两文段中,曹刿、孙膑都对战事进行了准确的预判和周密的部署。
D.【甲】文段曹刿认为鲁庄公在处理案件上尽了职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何以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
河南省试题和湖北黄石市试题,均采用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的形式。河南省试题侧重对课内篇目的考查。第1题、第2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和句子的掌握情况:第3题、第4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其中第3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课内文本内容的把握情况和对该文本写作详略安排的理解情况,从标题入手设题,比较巧妙。
湖北黄冈市试题,对课内、课外文本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子均有涉及,侧重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知识积累情况和迁移运用能力。第3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四个选项涉及两个文本的主题、人物及细节等,对考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要求较高。
作者:yaping 作者EMAIL:hyping666sohu.com
《曹刿论战》练习题 姓名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徧()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牺牲玉帛()肉食者谋()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2)齐师败绩()
(3)牺牲玉帛()(4)弗敢加也()
(5)小大之狱()(6)虽不能察()(7)神弗福也()(8)忠之属也()(9)公将鼓之()(10)望其旗靡()
(11)彼竭我盈()(12)又何间焉()(13)肉食者鄙()(14)必以情()(15)公将驰之()(16)遂逐齐师()(17)一鼓作气()(18)必以信()(19)弗敢专也()(20)衣食所养()
三、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战,勇气也。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四、文学常识。
《曹刿论战》选自______,这部书传说是______时期______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五、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文中那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神情与苏、黄不属 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0、出自本文的一成语是,意思是。
11、就曹刿与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12、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1、学会改写的要领
2、忠于原作又不拘泥于原作,大胆想象要合乎情理。
3、恰当剪裁又要加以补充,自由发挥创造能力。
二、写作指导:
(一)导入:
改写,就是对原文进行内容或形式的改变,是按照要求和需要把一种文章改变为另一种文章的作文方法,是对原作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某种改动的再创造。改写主要有两个基本类型,一个是形式上的改写,另外一个是内容上的改写但在有些时候也兼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改写。形式上的是指体裁、表现方法、语言、人称等方面的改变,而不涉及内容的重大改变;内容上的是指主题思想的转移和中心人物的改换。另外,还有内容与形式兼有的改写。无论内容或形式上的改变,仍然要忠实于原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否则就不是另外创作了。
(二)指导:
我们常见的改写形式有四种:一、改变人称,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二、改变叙述方式,即把人物对话改为叙述形式。三、改变文章的体裁,把古文改为现代文,诗歌改成记叙文等。四、改变文章的叙述方式把顺序改为倒叙或插叙,或把倒叙改为顺叙等。改写也是属于给材料作文,只不过所给的材料是一篇文章,比较特殊,它要求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重新构思,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但和其他的写作方式一样,它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下面按改写的类型分别阐述。
1、改人称,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二是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此时应注意改文中的主要情节应与原文中的情节相符,而且如有人物描写的话,改写后应合乎人物的实际。
2、改体裁,即将原文的体裁改变,以另一种方式将文章表现出来,如将诗歌改成一般文章,将小说改成剧本。改体裁时应注意:既要紧扣原文内容,又要根据自己的生活进行合理想象,从而使文章既合乎原文内容,又合乎现代生活审美的要求。
3、改结构,就是在抓住原文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或将倒叙改为顺叙等。这种改写,一般只要变动文章的开关部分,或删或增,当然,必须注意上下之间的自然衔接和前后的照应。
4、改主次,如把主要人物改成次要人物,把次要人物改成主要人物,相应的会涉及详写和略写的问题,所以也可以把详写内容略写,略写内容详写。
5、改手法,主要指改变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如将以说明为主的说明文,加上多种修辞,使其具有文艺性,要注意的是手法的改变往往会涉及语言风格的改变,所以要以语言的改变辅助表现手法的改变。
以上几种常用的改写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应遵循几条原则:
1、改写要有章法可依。这里的章法是指命题对改写的要求。写之前应先明确要求,再按要求写,切不可过分地自我发挥。
2、要把握原文精神。原文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具体写法等,是改写构思的张本。要领会原文的.主题、人物、情节、表达方式等,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对改体裁、改人称、改语体以及字数限制要心中有数。
3、要明确中心与标题。如有的原文是记事的,要求改成写人的,那么中心要相应变,标题自然不应用原文的,要按照要求确定中心,按中心确定标题。
4、要有自己的风格。改写是需要想象力的,在写作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风格,避免千人一面,可以体现自己的语言风格、行文风格,既区别于原文,又有个性。
三、训练题目:
《曹刿论战》选自《战国策》,是表现战国时期谋士战略思想的文章。文中的曹刿虽然是一介布衣,却具备许多士大夫所没有的素质。文中曹刿与庄公的对话尤其发人深思,试改写此文,文体不限。
要求:1、能把握曹刿等人物的特点,体现曹刿的战略思想。2、可以改写整个故事,也可以改写其中的一个片断。3、注意运用学过的写作手法刻画人物。4、要有合理的细节描写。
第一次:战前曹刿与乡人的对话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通过“其乡人”和“鄙”等词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普通百姓, 没有什么官职。对话中的“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又告诉我们曹刿虽是百姓, 但他关心自己的国家, 是一个爱国的人。这两句话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它在文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一给鲁庄公定位“鄙”, 二使曹刿的言行和乡人之语形成鲜明的对比, 为下文写他为国参战作了铺垫。
第二次: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
(刿)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这段话主要表现曹刿军事思想的一个方面, 即取信于民。但这个思想不是作者也不是曹刿亲口说出的, 而是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表现出来的。这样文章就可以省略了一切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情节, 集中笔墨直截了当地写他们之间的对话。其好处是:
1.表现鲁庄公的无知, 他不知道决定战争胜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他回答了“三个”条件便是证明, 同时其中有两条是不正确的) 。
2.通过曹刿的判断、取舍揭示其取信于民的军事思想。
3.采用对话的方式, 可以舍去其他无关要紧的交代, 集中体现曹刿的军事思想, 使文章更加紧凑, 中心更加突出。
4.用鲁庄公的浅薄反衬曹刿的深谋远虑, 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性格特征更加突出。
第三次:战争中曹刿的语言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
这一部分具体写战争的经过, 但不是平铺直叙地详细描绘, 例如参战双方的人员、战斗的激烈、人员的伤亡等都避而不谈, 而是将全部的焦点集中到鲁庄公和曹刿这两个人物的言行上, 通过他们的言行表现其各自的思想和性格, 特别是表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抓住进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同时通过鲁庄公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与曹刿的“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的动作对比, 展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第四次:战争结束后的对话
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根据曹刿回答的内容看, 鲁庄公询问的应是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为何在齐人三鼓之后进军, 二是为何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追击。依据文章的前后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对曹刿在战争中行为的一个具体的解释, 也是对曹刿军事思想的具体概括。同时作者再次运用对话, 将两个人物形象展现于读者面前, 既突出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又通过对比表现鲁庄公军事上的无知。
关键词:必以分人;民;必以情
《曹刿论戰》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经典篇目,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材亦有此篇。遗憾的是,此篇有些地方仍因袭旧释义,无法圆融顺畅地贯通上下文文意。下面试举两则加以说明,以就教于方家。
1.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教材注“必以分人”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不妥。应注为“一定把它分给群臣”。
既然鲁庄公必将衣食分给别人,为何曹刿却批评他“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呢?显然,在曹刿看来,鲁庄公的恩惠只涉及“人”,并不包括“民”,所以“民”才弗从。这里关涉到儒家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民、人”之辨。在《左传》、《论语》等儒家经典中,作为政治概念的“民”和“人”其实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民”指最下层的普通大众,或曰百姓,是被教导和使役的对象;“人”则指上层的在位的统治者(《论语》“民”、“人”之别与之类似,具体论证详见宋永培《<论语>“民”、“人”的实际所指和词义特点》,载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6期)。例如:
(1)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按,孔颖达疏云:“以礼教民则亲戚和睦,以礼守位则泽及子孙,故礼所以次序民人,利益后嗣。”由此可见,“人”指在位者,“民”则是被教导者。
(2)能官人,则民无觎心。(《左传·襄公十五年》)
因此,在曹刿看来,鲁庄公的善举只惠及身边的群臣,而未及作战中将被役使的百姓,所以称之为“小惠未遍”。如此看来,要使百姓听命,就得恩惠及之;否则就是滥用民力,必致失败。这一“民本”观点,在《左传》以下篇章中阐述得更为清楚:
(3)吾未抚民人,未事鬼神,未修守备,未定国家,而用民力,败不可悔。(《左传·昭公十三年》)
由此看来,教材将“人”释为“别人”,过于宽泛;改而注为“群臣”更确切,也更能切合下文。
2.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教材注“情”为“以实情判断”,误。应注为“真情实意”。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此处鲁庄公已明言自己不能明察案件,又何来下文“根据事实作出判断”?教材的注释显然是自相矛盾。此处“情”应注为“真心诚意”。鲁庄公的意思是说:我虽然客观上不能明察所有案件的实情,但主观上必真心诚意去解决好所有案件。如此解释,不仅能够克服与“察”的矛盾,而且与下文“(情)忠之属也”更加契合。那么,何谓“忠”呢?参照《左传》其他篇章可知,尽心为公曰忠,具体表现为尽心为国、尽心为民和尽心为君。例如:
(1)无私,忠也。(《左传·成公九年》)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按,此例尽心为国曰忠。
(3)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桓公六年》)按,此例尽心为民曰忠。
真心诚意处理案件即是尽心为公,所以曹刿才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必以情”是“忠之属也”。
“情”作“真心诚意”解的例子在《左传》中至少还能找到以下几处。
(4)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按,此例“情伪”并举,“情”指“真心诚意”,“伪”指“虚情假意”。
(5)昔鲋也得罪于晋君,自归于鲁君,微武子之赐,不至于今。虽获归骨于晋,犹子则肉之,敢不尽情?(《左传·昭公十三年》)按,叔鱼言已不忘武子之恩,将竭尽自己的诚意,促使其回到鲁国。
(6)观起之死也,其子从在蔡,事朝吴,曰:“今不封蔡,蔡不封矣。我请试之。”以蔡公之命召子干、子晳。及郊,而告之情,强与之盟,入袭蔡。(《左传·昭公13年》)按,此例言从(人名)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封蔡”告诉子干、子晳,并强迫他们结盟。告之之时,“封蔡”之事尚未发生和付诸实施,因而显然不是外在的客观事实,而只是从内心的主观想法。
其实,当“真心诚意”讲的“情”,在其他先秦文献中也有所见,传统训诂学家多训为“诚”或“忠”。如《淮南子·缪称》“不戴其情”句,高诱注:“情,诚也。”《荀子·礼论》“情貌之尽也”句,杨倞注:“情,忠诚也。”《战国策·齐策四》“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句,鲍彪注:“情,犹诚也。”《论语·子路》“则民莫敢不用情”句,刘宝楠正义:“情者,好恶之诚,无所欺隐。”
在此,笔者认为文言释义时,有两条原则值得我们遵循。首先,词语释义还是应该从上下文出发,务必做到整个篇章的文意畅通,而非局限于孤立的句子;其次,词语释义还必须尽量结合同时期的其他文献,利用历代训诂材料揭示古义,切忌以今律古。
参考文献:
[1]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6.
[2]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2007.
(作者单位 浙江省湖州市第五实验初中)
【曹刿论战 评课】推荐阅读:
曹刿论战习题11-29
曹刿论战习题大全07-14
曹刿论战练习答案10-05
《曹刿论战》改写作文10-23
曹刿论战优质课教案10-07
《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10-17
《曹刿论战》文言文原文及赏析07-26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07-01
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预习题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