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质量监督biao(精选9篇)
一、法律监督存在的必然性
(一) 我国司法制度的渊源使法律监督有其历史必然性
御史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独立发展起来的一项特殊政治法律制度, 在维护封建纲纪、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发挥官僚机构的统治效能方面, 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 虽然古代的御史制度与我们现在的法律监督制度不完全一致, 但是二者有很多相似性:地位的独立性、职权行使的权威性, 目的都是维护国家及其法治的统一。这些共通点都说明我国的法律监督制度是植根于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土壤的, 是列宁的法律监督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二) 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法律监督的正当性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这种政治制度下, 出现了权力机关的监督, 但是根据宪法规定我们可以看出, 这种监督有其局限性:一方面, 国家权力机关主要承担国家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立法职能;另一方面, 在监督形式上, 无论是常设机构通过人事任免、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汇报以及进行专项检查等途径的监督, 还是通过人大代表的质询、议案等途径的监督, 都难以保障监督的系统性及其效果。 (2) 那么这种情况下, 必然要求用其他形式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因此法律规定了由检察机关来专门行使这种法律监督权, 这也就是法律监督存在的现实正当性。
(三) 法律监督的特点决定了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的必然性
法律监督理论是建立在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的监督理论, 是为维护国家法制尊严和统一而设定的。而法律监督具有的权威性需要有专门的机关来实施监督。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法律监督的主体只有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 其他部门或个人均不具有法律监督行为的合法性, 而国家权力机关还承担了立法职责, 只有检察机关是区别于其他机关而存在的专司法律监督职责的国家机关。 (3)
二、我国法律监督的实际射程与合理射程
(一) 现阶段我国法律监督的实施情况
1. 重视刑事追诉权忽视监督权的行使
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一直作为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来抓, 检察机关在打击刑事犯罪, 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但是相对于打击犯罪的力度, 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力度相对较弱。
2. 重视诉讼监督忽视行政执法监督
不少检察机关忽视了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有些是认为对执法行为没有监督的依据从而不能监督, 有些是碍于人情或者关系而不愿监督, 有些是迫于行政机关的压力而不敢监督。
3. 法律监督缺乏具体操作的法律依据
有观点认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就是诉讼活动过程中的监督。这其实是对法律监督范围的一种人为的缩小。因为宪法给检察机关的定位是“法律监督机关”而不单纯是诉讼监督机关。当然,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我国立法不完善也是有关系的。除了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了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外, 只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检察机关“有权监督”, 但这三部诉讼法却对人民检察院实施法律监督权的规定表述不明确, 而诉讼监督权的依据也仅仅是程序性的规定缺乏具体操作依据。
(二)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的合理射程
既然宪法给检察机关的定位是法律监督机关, 那么为了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能, 就必须明确法律监督的合理范畴。
根据《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分别规定了检察机关在相关诉讼领域的法律监督职能。除此, 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领域, 检察机关不应介入。
我国检察机关正在从承继于前苏联检察制度模式、政治法律文化上深受我国传统监督制度影响的纯政策的执行机关向法治意义上的、有中国特色的检察机关转型。 (4) 社会的发展变化面临的新形势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果仅仅将监督的范围局限于诉讼过程不仅与宪法对检察机关的法律定位不符, 也与检察工作的“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相背离。因此, 必须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推向行政执法领域, 因为迄今为止,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似乎一直游离于行政执法之外。为了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根据《宪法》的规定来明确法律监督在行政执法领域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当然, 对行政执法领域的法律监督也不是没有界限的, 监督的对象应该是具体的行政行为, 当这些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时, 检察机关应该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而对于行政机关的内部行政管理行为比如人员升迁、工资调整等都不应该干涉。
三、实现法律监督合理射程的措施
(一) 完善立法, 增强可操作性
前面的论述多次提到, 虽然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有规定, 但是原则性太强, 缺乏具体操作的规定。因此, 为了切实做到法律监督“有法可依”, 必须将法律监督的相关规定予以细化, 有可能的话尽快出台一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法》。对法律监督的对象、程序、方式方法给予明确规定。特别是在行政执法领域, 法律监督的主要形式应该是一种抗议, 这种抗议不能直接否定或者撤销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 但是却有权力要求相应的行政机关改正错误的执法行为, 如果行政机关不予纠正, 检察机关可以向其上一级行政机关反映, 直至依法改正为止。
(二) 优化环境, 提供制度保障
由于检察机关在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决定了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不是孤立的, 必然要和其他部门单位发生联系。因此为了更好地使法律监督职能发挥得更加顺畅, 需要协调好检察机关同其他单位的关系, 要在服从党委领导和检察权独立行使之间找好平衡点, 自觉接受党委领导的同时, 要依靠党委解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的困难;要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 但是要明确人大的监督是一种宏观监督、绝不是个案监督, 不能影响法律监督的权威性, 进而影响司法公正。
(三) 提高素质, 增强法律监督意识
检察人员, 作为监督者, 要想有效地监督监督对象的执法行为, 首先自己必须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履行检察监督的职能。 (5) 然而, 在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中, 不少检察人员不敢监督、不善监督、不愿监督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为了全面落实“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这些检察工作的根本任务, 就必须不断提高检察人员的自身素质、强化监督意识, 树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权力观, 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
摘要:我国《宪法》规定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 但当下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局限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领域, 存在射程不足的问题。有必要从宪法定位的角度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进行研究, 合理拓展法律监督权的范围, 使检察机关能够充分履行其宪法职责。
关键词:法律监督,诉讼监督,检察机关,宪法
参考文献
①刘树选, 王雄飞:法律监督理论和检察监督权, 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1999年11月, 第7卷, 第4期。
②张华:我国检察监督制度正当性探析, 载《中国律师》2009..8。
③李文生, 田凯: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依法治国的实现, 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3年6月, 第11卷, 第3期。
④丁维群, 罗树中:“法律监督”内涵正解, 载《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年12月第15卷第16期。
一、影响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的因素
一是法律援助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影响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一般是法律援助机构律师、社会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办好一个案件除必备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文化、教育、家庭、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较丰富的社会经验。法律援助机构律师由于缺乏较多的办案经验,加上不注重学习,业务知识与业务能力相对社会专业律师较贫弱,而受援人员咨询的问题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解答起来有时有一定困难,难以让当事人满意。由于社会律师依靠办案收费生存,所以业务精通,办案经验丰富的高级律师、主任律师由于案源较多、业务量大,所以愿意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很少,大部分律师所把法律援助案件交给初出茅庐的新律师办理,另外,一些专业律师还是缺乏,如医患纠纷这些年逐渐增多,而这块的专业律师少,擅长打医疗官司的律师又不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类案件的质量。
二、是法律援助服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影响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
由于法律援助案件的办案补贴较低,案件的难易度、付出的辛劳等并不比收费案件少,有的甚至超出收费案件,且面对的又是老弱病残等贫弱群众和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他们监督律师办案的能力或水平较低,不向支付律师费的当事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律师按照合同勤勉地履行服务义务,再加上法院在刑事诉讼案件中法律援助案件所占比例不大,相应给律师准备辩护的时间较短,甚至极个别法官开庭时发现被告人没有请律师时,临时抓律师,律师只能仓促上阵,临时出庭、临时辩护。因而律师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时不如收费案件那样态度热情、认真负责,存在重形式、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現象。如将调查取证工作交代给受援人及其家属去完成、会见被告人和阅卷走形式等,法律服务人员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件质量。
根据以上存在的现象和原因,我们认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法律援助队伍是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基本保证。
三、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控建议措施
1.整合法律服务资源,使法律援助工作均衡发展
整合服务资源,创新工作方法。科学、合理地配置地方法律服务资源,使法律援助工作均衡发展。从实际出发,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如将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相结合。人民调解是中国特色的处理民间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有着较为成熟的工作网络和工作经验。二者结合,适当简化法律援助流程,可以大幅度降低法律援助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拓宽弱势群体的维权渠道。这在实践中已经有过很好的实例,部分区县援助中心已加入到大调解中心工作,下一步要在介入时间、参与方式、当事人条件和服务标准上做进一步规范。以关系到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为重点,做好对群体性、突发性及社会热点问题案件的处理,深化帮老、助残、拥军、农民工维权等特色服务。
3.采取“契约律师”形式,弥补法律援助机构专职人员的不足
(一)招募法律援助骨干律师,选取部分热心法律援助事业并具较深办案经验且认真负责的律师,经双方协商,实行契约式管理,每天在援助机构轮流接待,办理法律援助大部分案件,既提高群众对法律咨询解答和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满意度,又利于管理,同时弥补了法律援助机构专职人员的不足。
(二)建立法律援助专职律师队伍。
法律援助专职律师是指在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中执业的律师,是法律援助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他们与社会律师的区别是有工资收入,不靠办案收费生存,他们的职责就是为受援人服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避免社会律师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对法律援助案件敷衍、不负责的现象。可以临时采用招聘的方式,以合同的形式明确法律援助专职律师的工资待遇和工作职责等,考虑到专职的特性,结合律师发展的实际,可从新律师中选聘,与法律援助骨干律师共同发挥作用。
3.加强管理,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控制监督机制
(一)在审查指派法律援助案件阶段把好律师选任关
首先加强对案件的实质审查,防止无价值的援助案件发生,这是保障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第一关。在接受当事人申请时除对申请人的主体资格和申请事项的类型作审查外,还需对申请事项的诉讼请求、证据和理由进行审查,确定申请事项是否具有初步的证据表明值得采取法律援助行动、是否不致明显败诉以及是否有法律援助的效益,最终做出是否予以法律援助。其次是选任律师适当。建立法律援助律师档案,明确记载律师的执业情况、专长、教育背景、办理的典型案例等,由法律援助机构根据律师专长指派和受援人根据律师档案点援相结合选派适当的律师承办案件。
(二)在案件办理阶段加强监督
首先一次性告知。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受援人和法律援助案件承办人员的权利义务和监督电话等;其次跟踪办案进程。法律援助中心由专人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向受援人和承办人员了解案件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建立承办人员报告制度。承办人员在开庭前或定期就证据收集情况、代理(或辩护)的主要观点、案情分析意见等内容向法律援助中心报告;四是出席旁听审理。每月有计划地随机抽查部分案件参与旁听,通过个案的有效监督起到普遍的警示作用;五是建立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组织资深律师和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对疑难复杂案件进行讨论,确定承办方案,确保办案的质量和效果。
(三)案后加强监督管理
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体系现状;
1.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业务规范初步形成;
随着2003年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以下简称“两院两部”) 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的下发, 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此后几年一些指导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业务的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明确了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使得各基层院在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时基本实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2.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机构队伍已初具规模
自高检院到各基层院均已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人员专司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 各级检察机关为适应社区矫正工作新要求,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 积极探索在开放环境中对罪犯进行监管的新举措, 经过多年不断努力, 一支业务素养高、专业知识强的高水平社区矫正法律监督队伍已初具规模。
3.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效果已初步显现;
从一开始的不为人所知, 甚至是抵触到现在被广泛运用, 这九年来社区矫正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刑罚执行手段, 据统计, 截至2010年6月, 全国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8万人, 累计解除矫正25万人。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在全国各省 (区、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6个地 (市) 、1572个县 (市、区) 、19507个乡镇 (街道) 展开。1全国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的又犯罪率始终控制在0.2%左右的较低水平。2可以说社区矫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检察机关积极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保障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是密不可分的。
二、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 法律法规缺失, 造成检察机关执法依据不足;
在《刑法修正案 (八) 》未颁布之前, 我国关于社区矫正的主要依据是两院两部联合下发的《通知》, 由于其本身不是立法, 作为执法的依据就显得不够充足, 当然, 在目前还没有专门社区矫正立法的情况下, 《刑法修正案 (八) 》仍然规定了对上述三类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主要是考虑到有关方面正在抓紧起草社区矫正法, 刑法应当为社区矫正提供法律依据, 并与将要出台的社区矫正法相衔接, 3并非意味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与制度已经建立健全。
2. 检察机关定位不确定, 监督手段单一, 导致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困难;
《刑法修正案 (八) 》明确了对三类罪犯要采取社区矫正措施, 但对具体如何操作并未有明确, 究竟是应当以法定执行主体公安机关为监督的对象还是以司法局作为监督的对象, 或者说还是同时以前述两者为监督对象, 这些在法律上都缺乏明确的规定, 从而也影响了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监督工作当中的效能。4此外, 目前的社区矫正实践中, 检察机关的监督方式无非是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或检察建议, 5对于被监督机关既不提出异议也不执行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没有明确规定, 这样很可能导致监督无法落到实处, 更谈不上监督力度。
3. 机构和队伍的不完善;
目前, 检察机关面临人案矛盾突出等问题, 再加上“重监内监督, 轻监外监督”的传统观念, 专职社区矫正的检察人员配备就更少。6故目前不论是社区矫正执行机关还是监督机关, 工作人员缺乏、人员编制、待遇尚未解决到位等等都给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带来挑战。
三、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体系的完善建议
1. 完善立法;
针对目前我国在社区矫正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仍然比较滞后, 我们可以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结合我国这九年来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的社会实际情况加紧制定出台《社区矫正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对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适用范围、相关职能机构的职权等方面做出明确具体规定, 彻底解决检察机关在进行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方面执法依据不足的问题。
2. 建立社区矫正同步监督工作机制;
建立与政法有关部门的联系制度。包括公、检、法、司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 互通情况, 共同研究解决问题。7检察机关可以将事后监督改为事前监督, 对进入审判阶段的犯罪嫌疑人进行预判, 对可能被判处社区矫正的人员, 提前建立跟踪档案, 做到判决一旦生效监督即刻开始。同时定期与法院、公安机关、司法局核对纳入社区矫正的服刑人员名单, 了解掌握社区服刑人员新增情况、刑期变化情况以及矫正监管措施落实情况, 形成全程动态监督。
3. 建立社区矫正信息共享平台, 运用科技手段保障检察监督;
通过在公、检、法、司之间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 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检察监督效率, 在今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 加大资金投入, 引入“电子手铐”、电子地图、全球定位等系统切实防止脱管、漏管情况发生, 这样检察机关就可以随时掌握服刑人员情况, 同时还可以此为依据作为考核服刑人员日常表现, 执行机关工作业绩的手段, 一举多得。
4.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应当侧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作为恢复性司法理念的产物, 社区矫正制度的创立, 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犯过罪的人通过接受矫正重新回归社会, 不让他们因被歧视而重新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中, 既要严格执行矫正措施维护刑罚的威慑性, 同时也应当注重给予服刑人员人文关怀, 使其真心悔罪认真接受改造。检察机关可以适当延伸检察职能, 加强与民政、财政、公安等部门合作, 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共同维护服刑人员, 特别是未成年犯、女犯、家庭特别困难犯的合法权益。通过为每位服刑人员建立维权档案, 全程跟踪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服刑人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思想出现波动、遭遇重大家庭变故等情况及时跟踪维权。
[关键词]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法律监督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实践活动的蓬勃进行,对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提出了诸多新问题,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将探讨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问题,以提高基层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认识,在社区矫正中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树立监督权威,确保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顺利开展。
一、人民检察院是社区矫正的法定监督机关
虽然在社区矫正试点实践中,人民检察院已在履行着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职责,但此时的人民检察院作为社区矫正的监督机关似乎缺乏法律依据。在没有明确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法律规定的背景下,依据主要是公检法司等机关的一些规范性文件。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成熟,随着社区矫正的入刑,社区矫正已正式成为法定的刑罚执行方式,检察机关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机关。
(一)社区矫正成为法定的刑罚执行方式
随着行刑社会化的发展,社区矫正在世界各国被普遍采用。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首次入法:“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使得“社区矫正”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刑法条文的规定中。将社区矫正写入刑法,从立法上全面肯定了社区矫正的刑法性质。尽管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社区矫正的概念、执行机关、如何执行等具体内容,但不可否认的是,社区矫正属于刑罚执行活动。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再次从法律上对此确认,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第四编执行第265条中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至此,社区矫正以法定的刑罚执行方式完全纳入刑罚执行活动中。
(二)检察机关是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机关
鉴于社区矫正已正式成为法定的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就作为一种权力,为有关机关所享有。“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腐败”因此,需要对社区矫正实行法律监督,监督社区矫正是否公正、监督具体处遇是否适当、监督社区矫正的交付执行、监督社区矫正的变更、解除等等。根据我国《宪法》第129条、新修改刑事诉讼法第8条和第265条、监狱法第6条、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5条的规定,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对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权。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即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对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对刑事诉讼专门机关机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是刑事诉讼的监督机关。当然包括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随着社区矫正写入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是刑罚执行活动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自然应当列入刑罚执行监督的范畴,必然纳入法律监督的范围,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承担着监督职能。因此,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是刑罚执行监督的重要内容,是刑罚执行监督的组成部分,检察机关则名正言顺地成为社区矫正监督主体,即人民检察院是对作为刑罚执行方式的社区矫正进行法律监督的法定机关,且只能由人民检察院统一行使。
二、强化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
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对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监督谁、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监督保障等都不同程度地作出规定。基层人民检察院应当全面准确理解《实施办法》的精神和内容,检视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以更好地履行检察监督职责,将基层检察机关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逐步步入有章可循的轨道。
(一)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
1.监督保障不足。由于监所检察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只有有监所地方的检察院才成立监所检察部门。因此,目前仍有不少基层检察院未设立独立的监所检察机构,只是指定公诉或批捕或综合部门人员兼职这一工作。法律监督机构不健全,导致非监禁刑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存在事实上的“盲区”,处于无人监督的状态。与机构不健全相牵连,具体执行法律监督任务的基层检察院社区矫正法律监督队伍数量不足。同时有的人员检察素质不能完全适应社区矫正全面开展的这一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此外,由于社区矫正主要在基层乡镇、社区,有的社区矫正机构远离检察院,没有交通工具,检察工作很难进行。
2.监督对象不明。无论是《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管制、缓刑、假释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还是《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此基础上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都没有规定执行机关是哪家。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社区矫正的执行机关一直处于模糊的状态。由于法律对社区矫正执行机关的模糊规定,也给检察机关带来了对监督对象的困惑。此外,即使社区矫正执行机关明确,由于社区矫正涉及面广,需要相关机关参与,其他参与机关是否是监督对象也成为问题。
3.监督内容不清。在监督内容上没有严格执行规定的要求,没有对交付执行、教育矫正管理、变更执行、解除矫正情况进行全面检察。有的基础检察院则对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不够重视,连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和事件都没有开展及时检察。如对缓刑犯减刑呈报、裁定的审查、监督不严,没有深入查究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事件背后是否存在执行机关玩忽职守的职务犯罪案件,导致社会和舆论对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产生了质疑的不良影响等等。
4.监督方式不力。目前,法律对人民检察院的社区矫正监督采取什么手段、形式进行没有明确规定。基层检察院对社区矫正监督的方式主要是定期检察,其他监督方式使用较少。即使定期检察,也存在没有认真贯彻落实的情况,如对社区矫正定期检察活动在检察次数和时间上打折扣,在检察的区域范围上严重缩小,在检察的程序上过于简化,有的只简单查看一下服刑人员的定期汇报记录,没有深入进行其他相关检察。从而,导致监督手段和效力的弱化。
(二)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强化措施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检察机关应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强化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确保在社区服刑罪犯刑罚执行的合法性、实现刑罚目的。
1.监督保障充分。建立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机构、队伍,为完善社区矫正监督提供保障。检察院应在其机构内设立社区矫正专门组织或专司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具体形式可以多样,不拘一格。如可在检察院成立社区矫正检察官办公室,可在乡镇成立检察室,或直接在乡镇司法所设立了社区矫正检察办公室。在设立机构的同时,配备社区矫正检察人员。同时,加强对新配置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参观学习等形式,培养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有一定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队伍。
2.监督对象明确。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据此,社区矫正工作涉及的机关有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我们可以认为,司法行政机关是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或者说司法行政机关主导社区矫正工作。因此,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是司法行政机关,它们应是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中的主要对象。同时,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对象也包括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可见,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对象不是接受社区矫正的监外服刑人员,而是具有与社区矫正过程相关的法定职权的执法、司法机关。
3.监督范围划定。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的监督重点应是执法活动的合法性。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主要涉及四个环节:一是对交付执行环节的监督,包括监督交付监外执行的对象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罪犯的交付执行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法律文书的送达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对象送达;二是对矫正监管环节的监督,包括监督教育矫正是否依法进行,矫正期间是否发生脱管现象,矫正对象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等;三是对执行变更环节的监督。包括对执行机关是否对在接受监督管理矫正期间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的监外罪犯依法给予处罚,是否对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监外罪犯依法收监执行,以及是否对符合减刑条件的监外罪犯予以减刑等进行监督;四是对执行终止环节的监督。包括对执行机关是否对应当释放、解除管制、或者执行期间死亡的监外罪犯依法按法定条件、履行相关手续等进行监督。这一方面使检察机关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有了明确的标准,另一方面使检察机关及时获取有关信息有了明确的依据。
4.监督方式强化。社区矫正的监督方式主要是定期检察和不定期检察,以及会同有关部门的联合检查。在监督的过程中,检察机关可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监督措施: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者检察建议书。此外,还应依法行使职务犯罪立案侦查权,通过对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对象的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犯罪案件进行立案管辖,加强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当然,检察机关在监督中发现执法不当或违法提出意见后,相关机关不予理睬,检察机关应该怎么办有待于从法律制度上予以规范和强化。
综上所述,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的监督是刑罚执行监督的重要内容,基层人民检察院应充分提高对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保障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确保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于慧荣.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
[2]武红玉,刘强.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综述[J].法治论丛,2010(2).
[3]郑昆白.刑罚执行方式的社区矫正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5).
[4]林礼兴.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探索中的成效与问题[N].检察日报,2012-2-7.
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邹吉昌介绍说,“虽然《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了工会对《劳动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的职责,但规定比较原则。此项《条例》的实施将使工会对劳动法律的监督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有利于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据了解,《合肥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共分为4章22条,分别对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概念、机构、内容和程序等进行了明确界定,同时对用人单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以及政府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均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合肥市副市长吴春梅在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按照《条例》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依法支持工会开展劳动法律监督工作,为《条例》的贯彻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在履行《条例》赋予职责的同时,不断加大《条例》的执法力度,及时纠正各种违反《条例》的行为,加强与工会组织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工作联动制度,主动为工会组织依法履行职责创造条件。同时,建设、卫生、公安、工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支持工会做好劳动法律监督工作。”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法律思考
一、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有关工程质量监管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 工程质量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相继完成了一大批高质量工程项目, 质量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全社会对工程质量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责任意识普遍提高, 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以及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监督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然而, 2007年6月15日广东江门的九江大桥坍塌事故、同年8月13日湖南湘西凤凰至贵州铜仁大兴机场的二级公路堤溪段300多米长的沱江4跨石拱桥坍塌事件再次说明:建设工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 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 我国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技术难度越来越高, 人们对工程质量已从单纯注重安全性上升到舒适性、建筑节能以及全寿命周期质量等全方位的需求。工程建设的现状给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完善势在必行。
二、我国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及其弊端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的法律依据最早可以追溯至1983年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条例》和1984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国发[1984]123号) 文件。20多年来, 围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 并增补、修订了大量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其中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建筑法》和2000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实施对规范市场行为, 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提高我国工程质量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更为现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目前我国现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纵向管理是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所进行的监督管理, 它具体由国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授权机构实施;横向管理是指工程承包单位和建设单位对所建工程的管理。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有效运行, 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 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还处于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中, 仍有待完善。
1、法律法规不完善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一直是我国国家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 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的立法工作也一直为工程建设法规的立法重点。现行的主要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其中第六章即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是《建筑法》的配套法规之一, 它对建设行为主体的有关责任和义务作出了十分明确的规定。此外,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也相继颁发了建设行政规章及一般规范性文件。如:《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工作规定》 (1985年) 、《关于确保工程质量的几项措施》 (1986年)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1990年) 、《关于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的规定》 (1992年) 、《关于建筑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 (1995年) 、《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2002年) 等。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 工程质量监管的实践仍面临相关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执法不力和对法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等问题, 尤其是缺乏有关工程质量监督的程序性规定。这种立法现状致使监管者的监管行为缺乏外在制约, 被监管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 极易发生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等违法犯罪现象, 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监督管理机构权责不明确
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仍存在着政府主管部门不作为、滥作为、运动员与裁判员角色经常混淆不清, 工效不高和分割管理, 封闭管理, 政出多门的状况;首长 (政府) 工程, 献礼工程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 不按科学规律和技术标准, 盲目组织施工, 经常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 抢工期赶进度, 造成了许多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全国各地的各类开发区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大多存在较严重的各自为政, 封闭管理, 自行管理, 管理不严, 存在隐患等问题。
3、监督管理体系不科学
如前所述, 当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一方面, 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实行多部门多专业管理, 政出多门, 相互间职能划分不清, 看上去层层把关, 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 职责不清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的扯皮掣肘, 而且也给立法和监督执法造成了困难, 还加重地方及企业负担。另一方面, 统一的监督机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 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设立的工程质量监督站由于其编制、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装备等均由当地管理, 人员配备不尽合理, 各地发展不均衡, 导致对其有效监控明显不足。没有自上而下对其统一的管理机构, 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4、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我国现有各类监管机构所配备的人员尚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首先表现在人员素质上, 长期以来, 由于编制和管理方式等原因, 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中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素质参差不齐, 与“既要对法律法规非常熟悉, 又要对强制性技术标准非常熟悉”的要求甚远, 级别较低的县级监督机构这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其次表现在设备上, 技术装备落后, 缺乏现代化的检测手段, 监督方法远远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 影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 难以适应当前建设工程发展的需要。所有这些直接削弱了政府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亟待改进和完善。
三、对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法律思考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为进一步改革政府质量监督工作, 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式、方法, 促进工程质量水平和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本文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提出几点法律思考。
1、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一些规定已明显不能适应当前的客观实际, 迫切需要修改和完善。国务院2007年立法工作的意见已把《建筑法》列入“需要抓紧研究、待条件成熟时提出的立法项目”的133件之一。作为建筑法律体系母法的《建筑法》及与之配套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对其逐步完善过程中, 应对具有相关执业资格和岗位资格等人员的行为做出法律规定, 把一些相关质量责任主体依法纳入管理范畴, 对工程合理使用期满后的质量确认以及使用中遇到意外损害后的质量确认建立相应法律制度, 尽快构筑质量监管各环节相互衔接的法律法规及政府规章迫在眉睫。
2、转变角色, 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我国的行政管理产生巨大影响, 对政府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依法行政和行政管理法制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 转变角色就是要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的转变:由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由实体质量的环环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由“看、问”式现场检查向采用科学仪器, 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的权威性监督转变;由直接审验工程质量等级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转变;由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通过角色转变使政府监督机构恢复执法地位, 承担监督责任, 依法对所有参与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实施公正、威慑的执法监督, 使各建设主体依法承担起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促进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度的有效落实, 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加大执法力度, 整顿规范建设市场
监督法规的实施和执行, 建立统一的执法实体。主要包括:一是对招标、投标弄虚作假, 工程项目转包、违法分包, 挂靠和欺诈等违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二是依法建立承包商、供应商市场准入制度, 实现有形建筑市场与政府部门机构分设和职能分离;三是在贯彻落实《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基础上, 通过法律的形式建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和建筑工程竣工备案制度。工程设计审核和竣工备案应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 委托国家认可的非官方机构 (如协会或学会) 进行;四是实行强制性的以承包履约担保和业主支付担保为核心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各方, 如业主、总承包商、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 均应向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 而保险公司则要求各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委托一个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认可的机构进行质量检查监督。委托机构接受委托后, 从工程的设计、施工、招投标开始, 直到工程竣工, 最后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报告送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 并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建设中债务拖欠、责任不清等问题。
4、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 严格依法行政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技术性和经济性都很强的知识型管理工作。《建筑法》第14条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政府的监督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有举足重轻的作用。法律对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的规定要求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有扎实的技术专业知识, 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熟练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 熟悉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了解建设工程经济知识, 具有发现质量问题、鉴别质量问题和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2]刘应宗、郭汉丁、孟俊娜:我国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转变[J].建筑经济, 2002 (2) .
[3]黄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制的构建[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4]孙礼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M].法律出版社, 2001.
[5]葛志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特征及其矛盾的协调思路[J].中国建筑, 2003 (4) .
[6]冯淑萍: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措施[J].建筑工程研究, 2003 (11) .
[7]韩志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使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8]李永丰: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现状及应对策略[J].工程研究, 2003 (2) .
[9]张绍生: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功能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2 (5) .
一、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内涵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因此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主要是指检察机关对判决、裁定、决定监狱外部执行的罪犯, 综合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教育, 以及行为矫正的综合过程中对整个过程的法律监督。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执法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因此, 目前执行社区矫正的是司法行政机关, 同时也是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对象。
二、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范围
根据社区矫正操作流程以及法律法规,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范围主要是从社区服刑人员的接受开始、到人员管理、矫正过程、定期考核、再到最后的解除矫正等具体环节。笔者针对重要的三个社区矫正环节的监督内容进行具体探讨。
首先是交付执行监督。交付执行主要的监督内容是针对监外罪犯的交付衔接是否顺畅, 以及相关手续是否合法完备, 人员是否一致, 坚决避免因为交付程序不连贯以及对执法人员监督不完善导致的罪犯脱管或者漏管的现象出现。
其次是矫正监管监督。当罪犯被判处裁定执行社区矫正, 并顺利交付完毕之后, 就由当地的执行部门进行社区矫正的具体过程, 矫正监管监督的主要内容就是保障社区矫正依法实施, 保证矫正过程的合法性, 并保证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
最后是解除矫正监督。矫正的解除是由检察机关判定, 并由执法机关执行, 对于罪犯依法解除或者释放的相关法律流程。矫正解除监督的具体内容是监督执法机关是否按时对期满释放者进行释放, 并解除管制, 恢复罪犯的政治权益和相应的法律权益, 并监督当地执法机关切实保护刑满释放者的合法权益。
三、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存在的主要缺陷
社区矫正是一项新型的针对符合条件的罪犯对象进行的改造行为, 因此在国内没有一定的实践可以参考。目前社区矫正主要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并在发展中进行创新。因此相对应的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也需要按照社区矫正实践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社区矫正法律法规, 进行摸索和及时创新。笔者针对当前的社区矫正的监督监管具体情况, 深入调查研究, 并发现以下主要问题。
(一) 社区矫正监督的法律规定不完善
目前, 针对社区矫正的法律法规以及监督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刑法修正案 (八)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以及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等一些主要的法律。笔者分析这些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 总结得出这些法律基本上明确了检察机关对当地执法机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监督的基本责任以及基本原则。但是相应的监管程序、监督内容、监管职权以及具体的监管方式和监管措施都不够具体和详细, 尤其是关于检察机关在实行监管的过程当中的职权和义务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 没有专门的监督机构
按照我国的具体机构设置, 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主要是由监所检察部门进行代管。因为内容形式的区别, 监所检察部门的法律监督主要是以监狱禁刑为中心进行开展, 因此面对社区矫正, 监所检察部门并没有经验也不够专业, 而且往往对监督工作不够重视;最主要的是因为具体的罪犯性质以及改造方式的不同, 监所检察部门代管社区矫正的监督工作往往在方式方法沿袭监狱监督的方式, 并不适合社区矫正的具体实际。
四、健全完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
(一) 设置专门的矫正监督机构以及专职人员
设置专门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部门并安排专门的专职工作人员, 彻底改变目前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由监所检察部门代管的现象, 并且加强对于检察人员以及社区矫正监督专职人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工作, 提高监督专职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按照政府统一领导, 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 设立专业化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部门, 建立健全专门的组织机构和组织体系, 联合各个相关机构包括司法、行政、法院、检察院、公安、教育、民政以及财政等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各组织体系。
在此基础之上, 规范社区矫正的监督以及检察工作, 并且基于当前社区矫正相关的法律主要包括《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刑法修正案 (八) 》、《刑事诉讼法》以及《人民检察刑事诉讼规则 (试行) 》, 综合社区矫正相关的法律法规, 专门制定一部《社区矫正法》从而系统化的有针对性的明确社区矫正的法律程序, 具体内容以及方式措施等等健全完善社区矫正的实践工作。根据《社区矫正法》, 制定相应的系统化的《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监督实施细则》, 基于社区矫正法的主要内容, 进一步明确社区矫正的主要监督对象是司法行政部门, 社区矫正的主要实施机构是社区。
(二) 重点健全矫正管理制度, 逐步实现矫正管理信息化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矫正对象的犯罪等级一级风险等级, 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对象的报到、会客、请假、销假以及政治权利等等相关的管理监督和控制范围,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重点治理内容是严格避免与彻底改变以往缓刑在公安机关执行中的“放羊”现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管理信息化, 提高社区矫正的质量。建立健全司法信息化管理平台, 对矫正对象进行定时定期并且不定期的定位监督, 创新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的方式, 提高社区矫正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 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体系
首先, 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检察的信息数据库。当地检察院以及专门的社区矫正监督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系统化的社区矫正检察台账;省级检察院以及社区矫正监督部门根据地方的台账建立系统化的数据库;条件成熟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网络化的社区矫正检察信息数据管理以及查询系统。
其次, 完善社区矫正违法情况的发现机制:建立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双轨制。按照《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监督实施细则》的具体规定以及实际情况安排一年定期2-3次进行社区矫正专项检查以及系统化的监督工作, 从而及时发现执法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违法问题, 并及时进行纠正。
然后, 完善社区矫正违法情况的纠正机制:建立严格的追究机制, 基于社区矫正违法情况的发现机制发现的违法问题, 严格调查社区矫正、交付执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变更执行以及终止矫正这些环节具体存在的问题, 并严格追究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 深挖违法情况背后的具体违法行为以及违法环节。并健全完善社区矫正执法以及矫正程序和环节的社会治安以及综合治理考评机制, 从而进一步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宿腾飞.新形势下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问题与探索[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 (01) :25-27.
[2]葛晨亮.论我国社区矫正中的检察监督[D].昆明理工大学2013:101-102.
[3]李芸.我国社区矫正检察监督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2:78-79.
关键词: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对策 监督机制
2013年至2015年4月期间,B市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案件共179件(公安机关适用111件,检察机关自侦部门适用68件),其中检察机关进行过法律监督98件,检察机关没有进行法律监督81件。2013年度,B市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案件37件(公安机关适用35件,检察机关自侦部门适用2件),其中检察机关法律监督34件,检察机关没有进行法律监督3件;2014年度,B市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案件103件(公安机关适用44件,检察机关自侦部门适用59件),其中检察机关法律监督37件,检察机关没有法律监督66件;2015年1至4月,B市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案件39件(公安机关适用32件,检察机关自侦部门适用7件),其中检察机关法律监督27件,检察机关没有进行法律监督12件。
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在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中自身存在不愿意接受检察机关刑事执行部门的法律监督。2013年至2015年4月期间,B市检察机关自侦部门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共68件,只对15件进行过法律监督(2014年度,B市检察机关自侦部门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59件,只对11件进行过法律监督;2015年1至4月,B市检察机关自侦部门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7件,只对2件进行过法律监督)。
从上表可以分析出,无论是公安机关还是检察机关自侦部门都出现了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时不愿意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现象。目前,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还基本处于被动式、探索式工作模式。
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指定居所场所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检察机关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检察监督时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安全防范设施不规范,被监视居住人的生活、休息等权益难于保障,不能保证被监视居住人在居所内正常生活、休息,还存在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人在指定居所期间基本上在椅子上休息的现象。
2013年至2015年4月期间,B市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共179件,其中在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1件,监视居住在宾馆(招待所)有145件,只有30件在专门建设用于指定监视居住的场所。把宾馆(招待所)作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场所缺少24小时电子监控设备,不能保障在执行监视居住期间对讯问、看管等活动进行电子监管,存在刑讯逼供、变相体罚等安全事故隐患。
(二)被监视居住人的权益难于保障
1.未按规定通知刑事执行检察部门。2013年至2015年4月,B市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共179件,其中有58件没有按照规定通知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占32.4%。
检察机关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案件没有开展同步监督,没有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法律监督向制度化、规范化推进。
2.违反规定未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家属。2013年至2015年4月,B市采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共179件,其中13件没有按照规定通知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人家属,占7%。
不严格执行24小时内通知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人的家属,有些办案部门考虑到案件侦查的特殊性而不通知家属,只是注明原因并记录备案。在检察监督中发现,有的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人被办案机关从居住地现场带走,办案机关完全可以及时通知其家属,不能随意作出无法通知,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
3.被监视居住人被带出指定居所存在刑讯逼供等安全隐患。2013年至2015年4月期间,B市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共179件,其中对被监视居住人进行过刑讯逼供、体罚虐待或者变相体罚虐待共13件,占7%。
办案机关因办案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把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人带出指定居所没有严格执行领导审批程序和备案登记制度,极易出现刑讯逼供、变相体罚以及安全事故。如果办案单位能够严格执行审批程序,规范使用执法记录仪对出入居所进行全程录像能够有效防止刑讯逼供、变相体罚等违法现象的出现。
二、解决检察机关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法律监督的对策
(一)完善和明确相关法律规定,为执行监督提供法律依据
1.应明确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原则。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应该贯彻慎重适用、保障人权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批准程序,以确保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检察机关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请本院检察长同意,连同案卷材料一并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的侦查监督部门审查。承办案件的侦查部门应提交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相关证据、指定监视居住场所的安全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只有规定了严格的批准手续,才能保证办案机关贯彻正确的理念,慎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实践中,应摒弃单纯依靠口供证据破案的观念,积极拓展其他取证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
2.完善规范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被限定为两大类:一是无固定住处的,这一类问题主要是常把外来户籍的人混同为无固定住处的人,因而使指定处所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扩大化。应通过司法解释将其对象限定为真正无固定住所的人,只要有保证其正常工作、生活的居所就不能视为无固定住所。二是虽有固定住处,但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有碍侦查的。对“有碍侦查”应严格限制解释,高检院在关于修改《刑事诉讼规则》有关问题的说明: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标准主要是考虑要案的查办,关于涉及国家重大利益主要考虑发生在一些重要领域、涉及国家政治、军事、外交及重点工程等关系国家重要利益的贿赂犯案件。
3.完善规范指定居所的场所。监视居住的场所除了具备正常的生活、休息、饮食等条件外,应该设有安全防范设施,不仅保护执行民警的人身安全,更重要是保障被监视居住人的合法权益。建议指定居所执行场所休息室、讯问室、卫生间等应采用安全软性防护材料等防护设施。严格实行居审物理分离,实行居住楼与审讯楼相分离。对于不具备居住楼与审讯楼相分离条件的,也应当实行居住房与审讯房相分离。并确明确办案人员进入居住楼或者居住房时应当进行登记,并实行24小时监控录像,加强全方位实时监控。防止办案人员随意进出居所,杜绝对被监视居住人进行体罚、虐待等违法现象发生,确保被监视居住人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期间不发生人身伤亡等安全事故。
4.完善决定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批准程序。虽然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了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居所进行。但是这仅仅只针对三类性质严重的案件,而且这种审批只是内部审批,权利是否会被滥用,不得不令人怀疑。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具有准羁押的性质强制措施,适用期限较长,如果允许办案机关自己决定或内部审批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那么就会使得办案机关宁愿使用监视居住,也不使用批准程序繁琐但强制性较大的逮捕,这对于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极为不利的。所以有必要为所有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增加执行前的审批手续。对于公安机关报请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案件需要同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批准;下级人民检察院报请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案件需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在进行审查批准时,应该对被监视居住人员是否符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条件进行监督审查。凡使用指定居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案件,必须实行审批制度,检察机关对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嫌疑人决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必须报上一级检察院反贪部门批准,同时报上一级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备案,上级检察机关要及时审查,防止滥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
5.完善启动检察机关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监督程序。决定采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办案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将监视居住决定书副本和其他相关材料抄送负责执行监督的监所检察部门。监所检察部门应当在接到通知后24小时以内指派检察人员到指定的监视居住场所进行检查监督,对执行活动是否合法进行检查监督。在派员前往执行场所检察监督的同时,另外派检察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相关单位调取被监视居住人相关法律文书,对《呈请监视居住报告书》、《监视居住决定书》、《监视居住执行通知书》以及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进行认真审查,从适用条件、时间期限、决定程序、文书规范等方面仔细把握,严格审查决定监视居住的法律手续,并复印相关文书,为检察监督后形成工作报告、检察监督情况表的归档做好充足准备。
高检院监所厅袁其国厅长在其调研文章中指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监督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保障被监视居住人的合法权益。如防止和纠正被监视居住人被刑讯逼供、体罚、虐待或者变相体罚、虐待及其他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防止和纠正被监视居住人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被执行监视居住,被变相羁押。二是保障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活动的依法顺利进行。如防止和纠正办案人员和公安机关监视居住执行人员为被监视居住人通风报信,干扰侦查办案活动的顺利进行。
审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批准手续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执行前是否对被监视居住人进行权利告知和宣读决定、是否在执行监视居住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无法通知的应查明无法通知的原因是否属实;无法通知的原因消失后,是否立即通知家属等。
审查指定居所的条件,防止和纠正被监视居住人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被执行监视居住,被变相羁押。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因其使用条件的客观性和操作的不便利性等原因,很容易产生羁押化倾向,本应作为羁押替代性的强制措施,很可能在实践中被异化为一种保障突破口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对是否符合适用指定居所进行检察无疑是一项重点监督内容。
6.严格落实办案单位与执行单位相分离。《刑事诉讼法》第73条关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规定,使得指定的居所成为看守所之外的准羁押场所,对于这种场所内的执行却不规范。在此情况下,在这种居所内进行的讯问活动必然存在刑讯逼供的风险。因此,应当明确规定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应当办案单位与执行单位相分离的制度设计,按照法律规定由公安机关统一执行;在指定居所内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应当参照看守所有关规定进行。
检察机关在办案中采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也应实行决定与执行相分离,由检察机关作出决定,公安机关执行。检察机关通知公安机关执行的,可以指派法警协助执行,但不得替代公安机关执行。负责执行监视居住的派出所或者办案部门应当严格对被监视居住人进行监督考察,确保安全。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执行单位应当及时将监视居住的执行情况报告决定机关。
7.检察机关发现违法情形应及时纠正。检察机关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中执行机关的违法行为及时作出相应的监督决定。监督形式可以分为口头纠正违法和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口头纠正违法主要针对执行人员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中的轻微违法行为,由履行监督的检察人员向执行人员提出,同时做好监督记录并及时汇报。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主要针对执行人员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中的严重违法行为,书面通知书必须报检察长批准,以检察机关的名义制发。
(二)建立与完善监督机制
1.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应当建立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信息通报机制,公安机关在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后,应立即向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通报,并在3日内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书、证明犯罪嫌疑人符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条件的相关证明以及其他相关材料报送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在作出解除或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后3日内将解除或撤销监视居住决定书报送检察机关。
2.建立检察机关内部协作机制。一是刑事执行部门与侦查监督部门内部协作。根据《诉讼规则》的规定,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的监督由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的监督由刑事执行检察部门负责,侦监部门与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应建立内部协作机制。公安机关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书、证明犯罪嫌疑人符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条件的相关证明以及其他相关材料报送侦查监督部门后,侦查监督部门在审查决定是否合法时同时抄送给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必要时两个部门一同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场所条件是否符合法律要求、被监视居住人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等进行检察,应建立检察内部联动机制,检察机关部门之间形成合力,确保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法律监督工作取得成效。
二是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与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加强协作。发挥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的窗口作用,及时掌握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辩护人对于在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过程中违法行为提出的控告,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给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使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及时掌握相关信息,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加强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内部沟通协调。驻所检察室应加强对在押人法律手续检察,尤其是对逮捕后变更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情形,应该及时向侦查监督部门和刑事执行检察部门通报情况,为做好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检察监督工作提供准确及时信息。
3.与执行机关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应与公安机关执行单位就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规范执法问题召开联席会议机制,针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中戒具使用、家属告知、同步录音录像等不规范执法的环节进行商讨会商。
结语
(一) 技能素质较低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思想和技能素质较低, 缺乏就业压力和就业竞争力, 不适应城市就业的发展要求, 因此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 会将劳动力固定在脏、累、难等职业岗位上, 只能干出卖劳动力的活儿, 面对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报酬低、劳动保护设施差等问题, 没有正规技术工作中的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随着产业化的不断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变高, 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对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 尽管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丰富, 但总体的文化、教育、素质和技术质量不高, 大多数农民不具备专业技能, 没有一技之长, 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层次, 没有相对娴熟的职业技能, 就不能在城镇发展中立足。
(二) 部分政府部门存在不作为的情况
各级政府的劳动行政部门肩负着劳动法规政策的检查监督职能, 是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神”。因此, 劳动者工资权益受侵害, 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的结果。因为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都有具体规定, 可谓权责分明。但是有关部门却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 没有认真地去执行它。实践中我国的法律制度对劳动者工资权益的规定多是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形式出现的, 虽说立法层次较低但在覆盖面上还是比较宽的。
二、保障劳动者工资权益的方向
(一)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 所以要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增长的速度,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状, 首先, 要做好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的工作, 制定基础教育计划, 并落实到位, 基础教育是人口质量的保证, 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着教学环境差、教师的素质水平不高、教学设备不先进、经费紧张等都不利于教育的基础工作的发展。其次,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每年会有一千一百万的中小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 这一现象表明我国必须加大对农村青年人的教育, 加强其职业素养, 根据所学技能, 选择适应社会发展的工作。
(二) 相关部门加强领导要积极作为
维护劳动者工资权益, 所谓的加强领导就是要求用人单位对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 重视人才。把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建设作为一件大事, 这样在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方面以及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管理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针对具体实施, 我认为用人单位可以成立专门的领导部门, 将管理, 审计, 工会等部门的员工汇集到这个部门, 并定期随机抽样各部门的部分员工参与制定以及更新工作, 这样就能够保证制定的规范的合理性以及实时性, 更有利于学习新的管理模式, 同时让员工真正参与到制定中来, 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更有利于创建以激励为主要目的的规章制度体系。
(三) 严格实施
一个良好的、合理的、科学的规章制度体系, 还需要一定的执行力, 否则规章制度体系只会成为一纸空文, 了无研究的意义。所以在进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规章制度的可实施性, 还要注重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在这里就要提出四个结合理念, 它包括:坚持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与用人单位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激励为主, 惩罚为辅的管理理念;坚持统一并因地制宜相结合;坚持制度制定与制度执行相结合。通过以上四种方法, 就可以确保劳动规章制度能够得以严格的实施。
三、结语
我国在保障劳动者工资权益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是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位、部分政府部门存在不作为的情况、用人单位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情况以及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存在提升的空间等四方面。
未来, 为了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权益, 政府部门将担当主要责任。需要不断健全与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要积极作为;进一步推进机制建设, 从机制角度减少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情况的发生以及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劳动者的维权意识。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工资的定义, 并指出劳动者工资权益保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是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位、部分政府部门存在不作为的情况、用人单位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情况以及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存在提升的空间等四方面。为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权益, 未来, 需要在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分别是不断健全与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作为、进一步推进机制建设。
关键词:劳动者,工资,法律
参考文献
[1]蔡之兵.当前我国最低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1) .
[2]罗小兰.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农民工就业效应分析——对全国、地区及行业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 2009 (11) .
[3]王妹, 景洁.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 (05) .
[4]徐茂华, 娜仁.论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现状及对策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01) .
[5]问清泓, 何飞.论非全日制用工中的多重劳动关系[J].当代经济, 2011 (08) .
[6]李珍.最低工资政策对中小制造业的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 2011 (10) .
[7]陈晓芳.基于公共政策价值取向论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J].法制与社会, 2010 (17) .
[8]侯玲玲, 王全兴.中国最低工资法政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1 (01) .
[9]魏章进, 韩兆洲.中外最低工资制度比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1 (06) .
【法律援助质量监督biao】推荐阅读:
法律援助意见10-07
法律援助信息11-06
申请法律援助证明06-26
法律援助工作汇报06-27
法律援助服务方案07-08
社区法律援助初探09-25
法律援助护和谐11-15
法律援助中心实习总结09-15
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09-21
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小结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