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计划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计划(精选14篇)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市、县有关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文件精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开拓创新的举措,稳步启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筹备工作及试运行。

二、工作目标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坚持循序渐进、实事求是、全盘考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着眼长远目标,搞好青少年活动中心远景规划,立足现实搞好中心筹备和试运行工作,逐步把活动中心建成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服务青少年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和赤岩镇办学质量的提高。

三、工作要点

l、继续完成办公场所建设,添置必须的办公设施和用品。

2、搞好与上级及各部门工作联系,及时上报申请.3、搞好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专职教师组建和培训。

4、初步建立活动中心有关制度、章程。

5、制定有关活动专题方案。

6、开展部分活动。在完成基础性工作和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尝试开展部分兴趣培训项目活动。

8、承办镇内大型活动(具体活动形式待镇政府安排)。

9、搞好活动中心宣传工作。

10、在2012年三月份按活动方案开展试运行。

四、具体措施

(一)搞好硬件投入,搭好活动中心基础设施框架。

尽快完成临时办公场所建设,添置必须的办公设施和用品,要坚持“实用、好用、够用、耐用”的原则,在满足开展活动需要的前提下,精打细算,厉行节约,规范操作,严把设备价格关、质量关。

(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人本管理。

以人为本,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个单位能否良性运转,不断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结合事业单位的管理,尽快建立现代科学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制度。

(三)搞好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活动中心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培训,使活动中心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组织活动中心全体人员到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考察,学习经验;四是组织讨论、撰写心得体会。通过上述活动开展,为中心人员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进行知识和经验储备。

(四)搞好活动中心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1、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工作人员将深入学校、家庭,了解广大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思想状况。作好问卷调查为我镇的校外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搞好前期准备工作。

2、搭建活动中心网站。

3、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设置宣传展版。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计划 篇2

一、校址的选定和归属

10年前,在我县教育阵地上,还没有一所政府办的校外教育机构。2000年,成县县委政府领导高瞻远瞩,开校外教育风气之先,把校外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率先争取到国家十五期间第一批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在成州大地上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开创了我县政府开办校外教育的先河。

县委政府考虑到学生教育的延续性,把活动中心归口到了教育局。最初选址是定在城郊,后来考虑到县城边缘,不便于孩子上学,最终放在了城区中心位置东街小学院内,也就是现在的地方。时任教育局长和中心副主任分期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校外教育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为管理运行和发展方向做了理论和观念准备。

二、编制和管理队伍

在教育局的领导之下,中心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教育局副局长兼任主任,东街小学(基地学校)校长任副主任并主持工作,工作人员2人,在这种兼职管理领导之下,中心开始了艰辛的起始创业。

2011年底,县教育局考虑到校内外教育共同发展的需要,对活动中心管理模式做了调整,变兼职管理为专职管理。2012年,中心取得了法人单位证书,以此为界,中心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6年春季,中心编制依旧5人未变,正式在岗教师14人,但外聘教师增加到98人。采用聘用制用人模式,是我们成功的做法。我们按照有关专家和领导对校外教育公益性解读,以市县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成本性活动培训费,60%以上培训费用于聘任教师工资发放,确保办学能够长期进行。在用人标准上,坚持“一流的教师”目标。面向县内外聘请专业特长教师,借以扩大影响,让陌生而边缘化的校外教育能够得到家长认可,也为学员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规范的专业基础。为不断补充更新教师队伍,我们确立了专业教师人才库建设战略,将县域内专业人才信息做了摸底登记(包括民间艺术人才),常年发布招聘信息,扩充人才库储备。校外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是我们办学能够延续和发展的关键。

三、在演出活动的舞台中让校外教育走入人心

2004年暑期,舞蹈班开始上课,开启了中心第一期培训,学员不到百人。这一专业后来发展成了中心的品牌专业,支撑带动了其他专业的起步和发展,成为中心开创性兴趣课程。

中心开办之初,除了一座刚竣工的楼房,其他方面,一切都是空白。无运行经费、无专职员工、无师资队伍、无稳定生源、无办学经验;更重要的是,没有知名度,没有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创业的艰难可想而知。校外活动中心从领导到职工总共只有4个人,并且都是兼职。现任主任闫晓霞说:我们是自己找工作干。就在这种想做事,做成事,做好事的精神动力驱使之下,如溪流一般在奔赴大海的行程中壮大了校外教师队伍(兼职)。

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中心教师因为个人专业才能策划编导了县上的许多大型节会演出和省市文艺调演活动,这些个人能力的发挥却为中心的宣传和发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条件。在这些活动中,许多艺术专业人才被发现和得到锻炼,并不断吸收成为活动中心专业教师,构成了中心教师队伍的主体。在这种契机之下,演出活动经过多年的积淀,逐渐提炼成实践育人的一项品牌化活动。中心连续承办参与了县内大型的节会演出任务。西狭颂文化旅游节、市社火汇演、全县春节文艺演出、核桃节文艺演出、全县、全市中学生开幕式文艺演出等大型演出活动。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这一新生的边缘化事物,在师生们精彩的各类演出实践活动中,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四、10年的成绩

10年来,中心举办培训班48期,培训学员30000余人次,培养青年文艺骨干人才50余人。40000余名学员参加了实践体验活动,3000余人通过了中国歌舞剧院、中国音协、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考级考试,2000余名学员在全国、省、市竞赛中获奖。培养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1人、省优秀教师(园丁奖)1人、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5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1人、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人。

截止2016年春季,开设专业已从起初的两个变为32个,班级数达到102个,一期学员人数突破2000人次。整体专业结构趋于丰富和平衡,由艺术专业一枝独秀变为体育、科普多点开花。

在十年的校外教育实践中,我们积淀出了管理和运行经验,概括起来说,一是发展壮大了校外教育工作者队伍;二是形成了中心品牌,树立起艺术、体育、科普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整体化优势,初步形成品牌专业、品牌活动、品牌课程、品牌名师;三是影响和改变了家长观念和理念,使得校外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深入人心;四是赢得县委政府的肯定,成为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和文化教育领域的窗口单位;五是受到省市主管部门奖励,办学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同时,我们也升华出了自己的校训:感恩、成功、阳光、卓越。确立了自己的办学理念:让每一种兴趣在呵护中发展,让每一位师生在快乐中成长!

五、校外教育的现实处境

和学前教育供不应求的现状相比,和北京、深圳发达城市家长整夜排队报名少年宫的现状相比,我县校外教育还处于宣传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不知道校外中心,还不了解校外教育,还不认可校外教育的作用,校外还没有成为广大儿童可使用的教育日用品。

成县城区中小学生(包括学前幼儿)近2万人,而参加活动中心校外兴趣活动的只有2000余人,只有十分之一。校外教育的普及程度还很低。

经过十年的发展,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校外教育功能和教育作用也在开始发生转变,从资源取向向需求取向转变,从功能释放到功能开发转变,从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从重能力向能力素养并重转变。

2012年2月17日,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作为成县文化教育窗口单位接待了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调研,县委书记李祥向孙书记做工作汇报时,建议市政府给与项目支持,扩大重建活动中心。2015年年底,重建项目立项。2016年5月,征地工作已结束,预计2016年年底,新的校舍将迎来破土重建。

与学校教育的发展历史相比,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还在蹒跚学步,她目前的这种走向和模式或许还有更多更好的路径,我们还如同井底之蛙。总之,我们始终抱着教书育人的初衷,坚持素质教育和公益性这两大校外教育原则,前行的道路才未出现大的偏差。点滴经验,怀揣抛砖引玉的想法,期望得到同行更好的模式,受到校外教育专家的理论指引,使得校外教育能够更加深入人心(家长之心、学生之心、社会之心),在教育的大花园里,异彩独放。

摘要:甘肃省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县第一所政府建设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依靠2000年国家首批扶持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资金配套建成,是甘肃省12所首批建设的校外活动场所项目之一,陇南市第一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占地面积15亩(与成县东街小学共用),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简单介绍了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发展与建设。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计划 篇3

关键词:县级校外活动中心 建设 发展

甘肃省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从2004年建成办学至今,走过了十年校外教育办学之路。与办学之初的状况相比,不论从学员人数、招生方式、教师队伍、办学理念及校外教育的认同度等各个方面而言,一切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和不同。专业设置由当初的舞蹈、美术两个专业两个班发展到2016年春季的艺术、体育、科普三大类32个专业102个兴趣班,教师队伍由二三人壮大到近百人。年培训接待学员由200多人到年10000余人。多项数据都客观地证明着发展和壮大。2013年,中心被市教育局评为陇南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2014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优秀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一、校址的选定和归属

10年前,在我县教育阵地上,还没有一所政府办的校外教育机构。2000年,成县县委政府领导高瞻远瞩,开校外教育风气之先,把校外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率先争取到国家十五期间第一批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在成州大地上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开创了我县政府开办校外教育的先河。

县委政府考虑到学生教育的延续性,把活动中心归口到了教育局。最初选址是定在城郊,后来考虑到县城边缘,不便于孩子上学,最终放在了城区中心位置东街小学院内,也就是现在的地方。时任教育局长和中心副主任分期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校外教育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为管理运行和发展方向做了理论和观念准备。

二、编制和管理队伍

在教育局的领导之下,中心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教育局副局长兼任主任,东街小学(基地学校)校长任副主任并主持工作,工作人员2人,在这种兼职管理领导之下,中心开始了艰辛的起始创业。

2011年底,县教育局考虑到校内外教育共同发展的需要,对活动中心管理模式做了调整,变兼职管理为专职管理。2012年,中心取得了法人单位证书,以此为界,中心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6年春季,中心编制依旧5人未变,正式在岗教师14人,但外聘教师增加到98人。采用聘用制用人模式,是我们成功的做法。我们按照有关专家和领导对校外教育公益性解读,以市县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成本性活动培训费, 60%以上培训费用于聘任教师工资发放,确保办学能够长期进行。在用人标准上,坚持“一流的教师”目标。面向县内外聘请专业特长教师,借以扩大影响,让陌生而边缘化的校外教育能够得到家长认可,也为学员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规范的专业基础。为不断补充更新教师队伍,我们确立了专业教师人才库建设战略,将县域内专业人才信息做了摸底登记(包括民间艺术人才),常年发布招聘信息,扩充人才库储备。校外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是我们办学能够延续和发展的关键。

三、在演出活动的舞台中让校外教育走入人心

2004年暑期,舞蹈班开始上课,开启了中心第一期培训,学员不到百人。这一专业后来发展成了中心的品牌专业,支撑带动了其他专业的起步和发展,成为中心开创性兴趣课程。

中心开办之初,除了一座刚竣工的楼房,其他方面,一切都是空白。无运行经费、无专职员工、无师资队伍、无稳定生源、无办学经验;更重要的是,没有知名度,没有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创业的艰难可想而知。校外活动中心从领导到职工总共只有4个人,并且都是兼职。现任主任闫晓霞说:我们是自己找工作干。就在这种想做事,做成事,做好事的精神动力驱使之下,如溪流一般在奔赴大海的行程中壮大了校外教师队伍(兼职)。

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中心教师因为个人专业才能策划编导了县上的许多大型节会演出和省市文艺调演活动,这些个人能力的发挥却为中心的宣传和发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条件。在这些活动中,许多艺术专业人才被发现和得到锻炼,并不断吸收成为活动中心专业教师,构成了中心教师队伍的主体。在这种契机之下,演出活动经过多年的积淀,逐渐提炼成实践育人的一项品牌化活动。中心连续承办参与了县内大型的节会演出任务。西狭颂文化旅游节、市社火汇演、全县春节文艺演出、核桃节文艺演出、全县、全市中学生开幕式文艺演出等大型演出活动。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这一新生的边缘化事物,在师生们精彩的各类演出实践活动中,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四、10年的成绩

10年来,中心举办培训班48期,培训学员30000余人次,培养青年文艺骨干人才50余人。40000余名学员参加了实践体验活动,3000余人通过了中国歌舞剧院、中国音协、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考级考试,2000余名学员在全国、省、市竞赛中获奖。培养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1人、省优秀教师(园丁奖)1人、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5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1人、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人。

截止2016年春季,开设专业已从起初的两个变为32个,班级数达到102个,一期学员人数突破2000人次。整体专业结构趋于丰富和平衡,由艺术专业一枝独秀变为体育、科普多点开花。

在十年的校外教育实践中,我们积淀出了管理和运行经验,概括起来说,一是发展壮大了校外教育工作者队伍;二是形成了中心品牌,树立起艺术、体育、科普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整体化优势,初步形成品牌专业、品牌活动、品牌课程、品牌名师;三是影响和改变了家长观念和理念,使得校外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深入人心;四是赢得县委政府的肯定,成为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和文化教育领域的窗口单位;五是受到省市主管部门奖励,办学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同时,我们也升华出了自己的校训:感恩、成功、阳光、卓越。确立了自己的办学理念:让每一种兴趣在呵护中发展,让每一位师生在快乐中成长!

五、校外教育的现实处境

和学前教育供不应求的现状相比,和北京、深圳发达城市家长整夜排队报名少年宫的现状相比,我县校外教育还处于宣传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不知道校外中心,还不了解校外教育,还不认可校外教育的作用,校外还没有成为广大儿童可使用的教育日用品。

成县城区中小学生(包括学前幼儿)近2万人,而参加活动中心校外兴趣活动的只有2000余人,只有十分之一。校外教育的普及程度还很低。

经过十年的发展,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校外教育功能和教育作用也在开始发生转变,从资源取向向需求取向转变,从功能释放到功能开发转变,从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从重能力向能力素养并重转变。

2012年2月17日,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作为成县文化教育窗口单位接待了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调研,县委书记李祥向孙书记做工作汇报时,建议市政府给与项目支持,扩大重建活动中心。2015年年底,重建项目立项。2016年5月,征地工作已结束,预计2016年年底,新的校舍将迎来破土重建。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计划 篇4

为了更好的落实与实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的通知》,丰富我县中小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使青少年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先做如下说明:

举办的活动安排(如遇到临时更改,以临时通知为准)

(1)、3月份:全县中小学生棋赛

(2)、4月份:书画大赛

(3)、5月份:羽毛球赛

全县幼儿园运动会

(4)、6月份:全县中小学生歌舞大赛

(5)、7月份:艺术节汇报演出

轮滑大赛

(6)、8月份:乒乓球比赛

中学生友谊篮球赛

暑期培训班:羽毛球培训班

乒乓球培训班

(7)、9月份:书画大赛

(8)、10月份:羽毛球大赛

(9)、11月份:征文比赛

(10)、12月份:冰上活动及冰雕比赛。

(11)、2015年1—2月份培训班

体育:冰上活动班(3周)2个班

羽毛球、篮球培训班组织活动中心合唱队 音乐培训班:钢琴班、古筝班

美术培训班:小班课(3周)2个班

延寿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参加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收获 篇5

——老城中学“润欣”校外活动小结

2014年10月8日至13日,老城中学八年级156名学生和近10名教师在松滋市润欣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度过了难忘的一个周。这一个周,活动丰富多彩,有陶艺制作、丝网花制作、多米诺骨牌、队列动作、内务整理、军事障碍、CS射击、高空断桥、攀岩、绝壁行走、天梯、高空抓杠、沪定桥、礼让通行、盲人障碍、逃生墙、携手并进、电网穿越等。这些活动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首次体验,是他们在校内无法经历的。可以说,这一周,将是所有学生初中生活中的一生都难忘的一周。

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舞台,是青少年展现个性才华的最佳场所,是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创造力的乐土。

润欣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课程设置科学,分为“课外实践、生存训练、素质拓展、专题教育”四大体系。在课程科目设置上突出实践性、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创新,在体验中感悟人生,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发展潜能、完善人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我代表老城中学真诚地给“润欣”点一个赞!

我校八年级学生参加活动后,很多同学几乎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老师们首先觉得同学们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转变,整个八年级学生显得更加阳光,有活力!

一是班级的凝聚力增添了新元素。同学们有了更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润欣”各班都是以中队为单位,回校以后,很多班级的同学仍然骄傲地自称“我们某某中队”,回想到在“润欣”时,由于团结的力量共同完成了某项任务,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

二是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大改观。“润欣”的一切活动是准军事化。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一个周的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只有八年级跑操的队列最整齐,就寝的速度最迅速,就餐最安静,打水最守纪。老师们看到这些变化都暗自感到平时校内的说教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三是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我们的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润欣”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规范的管理,创新性的活动,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给学生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青原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简介 篇6

青原区地处吉安市中心城区,也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为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的有关精神,应素质教育和满足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的需要,青原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建设一所青少年学生的综合性校外活动中心。

青原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位于青原区正气路以东,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正东面,占地面积13亩,根据校外活动中心的功能设计要求,该中心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框架五层,是集计算机、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科技、劳技为一体的综合楼,总投入约1200万元。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一个城市功能健全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丰富青少年校外课余生活的重要场所。青原区教体局自2007年起积极主动筹建青原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这个民心工程,该项目建设得到了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已争取到把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列入为2008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建设专项资金300万元(其中土建240万元,设备购置60万元)。活动中心综合楼于2010年7月下旬完成了项目的招投标,同年11月底动工兴建,2011年5月底完成主体工程,2012年6月份竣工,2012年11月份交付使用。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计划 篇7

开展工作室活动,加强课外科技教育,吸引广大青少年参加科技活动,是柳州市迎头痛击“泡网吧”“黄、赌、毒”等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丑恶现象的有力武器;是执行“科教兴市,再造一个柳州”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培养现代化工业城市建设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大举措;是促进柳州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为民办实事,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1“柳州模式”的理念和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着眼于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可持续地终身发展,要求与之相应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的科学实践活动在工作室中广泛开展。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搜集材料、整理、加工、应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2)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科学素质。在科普教育的目标上,初步确立了将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的行为习惯综合培养的整体目标观,努力做到通过科学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在做中学。在科技教育中,青少年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具体表现为在校外科技教育中将综合型的科技活动的设计提到重要的高度,开始注重活动内容的综合性,以策划和组织综合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

2“柳州模式”的组织和网络

为协调解决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早在2005年,柳州市就通过市人大会议的途径审议批准了健设社区和学校青少年科普活动场所“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议案》的实施方案。根据这一议案,柳州市除成立了“市建设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领导小组”之外,还成立了“市青少年智能机器人活动组委会”“市创新教育学会”“市智能机器人冠军俱乐部”等工作室的领导组织机构和技术支撑机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领导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的建设。目前,柳州市已经建立了科技馆、学校、社区、学校和社区、农村“五位一体”的工作室组织网络结构,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体系。其中:

(1)“市建设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领导小组”成立之初,由市科协和教育局2个部门共同组成,之后又整合了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民政局等部门,由市领导担任组长,负责工作室建设工作。

(2)“市创新教育学会”对工作室日常活动进行管理,对工作室运行中碰到的常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队伍的组织和培训工作,开发工作室活动的课程包和教材,并对相关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解决了工作室日常管理、日常技术支持和师资培训等相关问题。

(3)以参加电脑机器人竞赛获得优异成绩的少年精英为核心,在工作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柳州市智能机器人冠军俱乐部”,这是国内第一个学生科技团体组织。

(4)至2009年4月,在全市六县四城区分别建设56个工作室,构建了以柳州科技馆省级工作室为中心,覆盖全市学校、社区、农村、学校与社区工作室组织网络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新模式,延伸了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手臂。

3“柳州模式”对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技术保证

几年来,通过邀请院士和相关教授专家,完善柳州市创新教育学会机制,组建教练员沙龙,成立兼职辅导员队伍等方式,并与相关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构建了多层次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队伍。同时,在理论研究、技术升级等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为工作室的长效运行提供了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持。

(1)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指导和讲学。几年来,中国工程院蔡鹤皋院士、吴宏鑫院士,清华大学孙增圻教授、李实博士,北京大学王龙教授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先后到柳州市开展关于自动化控制、智能机器人等方面的专题讲学。

(2)成立市创新教育学会,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几年来,市创新教育学会得到加强,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机器人教学分会、科技创新教学分会和信息技术教学分会。创新教育学会的相关团体成员增加到100多名,成员达到600多人。学会负责组织和指导各级各类工作室的工作,使得工作室能够保持经常性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此外,还组建了“教练员沙龙”,定期开展教练员教学能力和技术能力培训,有目的地定期开展青少年创新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在竞赛组织和指导、课程和教材开发等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

4 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品牌建设的典型案例

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宣传和活动品牌建设力度,丰富“柳州模式”的内涵。

4.1 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及活动,促进工作室活动良性循环

4.1.1 典型案例1:柳州市文惠小学科学工作室丰富多彩

柳州市文惠小学在2005年全国开展工作室试点工作中,率先设立了青少年机器人、科幻绘画、电烙绘画、鲁班木艺、百拼电子三模、植物种植等工作室,如今又开发了刺绣缝纫、编织、科技益智工作室等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学生参加国际、全国、自治区、市级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比赛,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共计150多项,参加各级科幻画比赛获奖近200人次。

4.1.2 典型案例2:柳州市公园路小学机器人俱乐部是世界冠军生产基地

公园路小学利用工作室来设立特色班队,以赛促教,以兴趣班形式向校本课程转化。该校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学生社团性团体——柳州市公园路小学机器人俱乐部,该俱乐部现已有成员70多人,是广西首例在小学成立由孩子自我管理的机器人俱乐部。

高普及率的创新教育,促进了创新尖子的脱颖而出,让该俱乐部成为年纪最小的机器人大赛世界冠军的孵化地。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该校夺得机器人大赛世界冠军3个。

4.2 承办各级各类大型竞赛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力

几年来,柳州市承办了多项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包括2005年“广西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机器人竞赛”,2006年“中国首届城际家庭机器人挑战赛总决赛”,2007年“RCJ世界杯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国赛区选拔赛”等重要比赛,均取得圆满成功。通过承办比赛,柳州市有效扩大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影响力,扩大了青少年科技活动对外交流的范围。

4.3 组织柳州市各类竞赛及日常活动开展,形成长效活动机制

几年来,柳州市每年均组织本市各类青少年竞赛及日常活动的开展,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比赛活动模式。如每年有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机器人竞赛,有社区组织的家庭机器人竞赛,以及学校组织的科技活动展示和竞赛。例如:2006年第三届柳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竞赛项目有20多项,参赛队伍400多支,参加人数达到1 000多人,创下我国地市级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史上的一项纪录。

5 对“柳州模式”的阶段性总结和进一步加快建设的设想

5.1 对“柳州模式”开展过程的阶段性总结

“柳州模式”从理念变为现实,是“柳州市青少年智能机器人活动组委会”和“柳州市创新教育学会”等部门有力、到位的组织领导结果。2005年,为实施市人大关于《建设社区和学校青少年科普活动场所“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议案》的实施方案,由市领导牵头,多个有关部门组成的“柳州市青少年智能机器人活动组委会”领导组织全市工作室的工作;全市各学校科技教育教师组成的“柳州市创新教育学会”,负责全市工作室技术指导工作。这2个部门涉及柳州市教育局、柳州市科协、柳州市各学校等多个机构,各方共建共享,优势互补,积极提供科普教育资源,建立、运作各个工作室。市教育局、市科协领导多次公开表示,将不遗余力地支持各个工作室的建设,并积极为各工作室落实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长期、有效的支持,为全市各工作室的工作开展提供坚实保障。没有这2个将多个单位、多方资源积极整合运用的部门,“柳州模式”的成长很容易受到各种掣肘,定然不会像今天这样蓬勃发展。

“柳州模式”下产生的丰硕成果,是有关领导大力支持和关注,各学校内外、各工作室师生辅导员辛勤努力的结果。“柳州模式”想要持续运作,必须建立一个充足的人才库。无论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还是科普惠农、惠民培训,实际运作中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以柳州市一职校为例,该校为满足校工作室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以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和生物科普活动为主)对培训人员的大量需求,一方面积极投入本校师生力量,另一方面邀请历年来在省级以上比赛上获奖的学生、离退休技术人员等社会力量担任工作室的“科技小老师”和辅导员,为学生答疑解惑,辅导学生成长。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力资源上的不足,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开眼界。

5.2 进一步加快建设“柳州模式”的设想

(1)重新对工作室进行合理布局,扩大工作室的覆盖面,并进一步规范工作室管理,开展对工作室的考核评估工作,从而有效地开展和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重点考虑在各县已有工作室的基础上,每年再建立1所工作室。同时,加强社区和学校工作室的建设,力争使更多学校和社区拥有工作室。此外,进一步加强和扩大现有工作室的功能,使其能够吸引更多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加强对现有工作室的管理,为新建立的工作室探索良好的运行模式;加强工作室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带动工作室的更大发展。

(2)力争在青少年科技教育经费上得到更大支持。柳州市已经将建立工作室这一项目列入市人大议案,并制订了实施方案,已在全市建成56所工作室。但是,已经建成的工作室还需要进一步增加设备设施,保障日常活动经费。而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更多的工作室也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另外,在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也需要相应的经费。因此,需要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渠道。

(3)持续丰富“柳州模式”内涵,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有特色的工作室评估体系,采用“柳州市青少年科技教师和辅导员执证上岗”制度和“工作室学员梯队建设”模式。

柳州市青少年科技教师和辅导员执证上岗制度:每个工作室应有相对固定的教师和辅导员,并且市创新学会对他们进行培训和考核,合格者发给相应的等级证书;每年组织对辅导员进行流动考核。

工作室学员梯队建设:每个工作室应加强对参加活动的学员进行培训,建立相应的证书制度,形成一系列标准。每个学员通过参加工作室的活动,经过学习和培训达到相应的技能等级,取得相应级别的证书。由此,形成工作室长效活动机制,取得相应的社会效应。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计划 篇8

此次活动以“让蒲公英飞遍花园大地”为主题,整个活动选派10名优秀专业教师,每周四轮流到各学校进行传授活动,通过活动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的各类校外教育活动送进农村学校,让更多的农村学生共享校外教育资源和成果。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创新精神,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实现校外和校内教育的和谐统一。

辛庄子寄宿制学校是流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活动的第一站,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全校学生分成八个兴趣小组,全部参加了活动。此次共开展了围棋、跆拳道、书法、美术、小提琴、泥塑、航模、足球等八项主题活动,涵盖了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

活动中,孩子们个个激情高涨。围棋班的孩子们全神贯注,汲取着每一个知识点;跆拳道班的孩子们像威猛的武士,坚韧不屈谦虚冷静的精神顿时显现;书法、美术班的孩子们沉着冷静,跟随着老师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小提琴班的孩子们接触的是新知识,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也有了小提琴家的风范;泥塑、航模班的孩子们却是另一番景象,他们跃跃欲试,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件件作品逐渐成型,看着自己亲手做的模型,绽放出天使般的笑容。操场上也是热闹非凡,孩子们跟着老师学习足球技巧,习习寒风也阻挡不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计划 篇9

一、时间:2005年12月28日上午10点38分

二、地点: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操场

三、邀请单位人员: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县直85个单位,天堂镇、城南居委

会,27所中心学校、8所县管学校,城区4所校、园

四、签到(并发放纪念品): 11:38-11:00中心大门口

五、仪式议程:(11:00—12:00)

主持人:胡天旷副局长

第一项:胡天旷副局长宣布揭牌仪式正式开始,并介绍来宾。(11:00-11:

05)

第二项:县领导()作重要讲话(11:05-11:15)

第三项:王彰平局长致辞(11:15-11:20)第四项:教师代表讲话(11:20-11:23)

第五项:学员代表讲话(11:23-11:25)

第六项:鸣炮,奏乐

第七项:县领导()揭牌(11:25-11:30)

第八项:观看表演(11:30-12:00)

午餐 :(12:00)

四、主要事务安排:

1、采购工作:

(1)购请柬148份,题字纪念茶杯400个,鞭炮,纸杯,茶叶、烟酒由办

公室、计财股办理

(2)红绸,桌布,彩旗等装饰用品由中心办理

2、场地安排:主席台,舞台,桌椅,音响,茶水由中心鲍岳华老师负责准备

3、招待:

(1)请柬填写:中心书法老师汪成林

(2)送请柬:勤工俭学指导站等

(3)中餐安排:计财科

(4)纪念茶杯发放:储乐群聂鸿

(5)签到,接受礼品:崔泓章晓

(6)倒茶散烟服务人员:储怀宁程小鹏等

(7)揭牌礼仪人员: 余金岚周敏楼上俩人

(8)维持会场秩序人员: 鲍岳华程圣)鲍岳华

(9)联系电视台、信息社:办公室

(10)主席台就座人员名单、摆放:办公室

4、演出:节目由各班老师负责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计划 篇10

——澄城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关注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澄城地处渭北高原,洛河之畔,属半山地貌。全县总面积1112平方公里,人口42万,人均耕地面积仅2.8亩,属省政府确定为农业综合扶贫开发县。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县大约有6万余名农民常年外出打工或经商,随之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

自2009年8月成立以来,澄城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在省校外联、市县教育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集思广益寻思路,千方百计想措施,实实在在抓落实。在2011年3月澄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第四次“双先”表彰大会上,青少年活动中心被县委县政府、县关工委、县妇联联名授予“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活动中心主任党王会被评为“澄城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一、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工作目标

为了切实做好关爱工作,针对留守儿童,做到有效管理,我们对这个群体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常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心里等方面的成长发育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表现为:

1、由于失去了父母的监管和教育,孩子又做不到自觉学习,部分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沦为“双差生”;

2、因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管教,一些孩子学会了吸烟喝酒、打架赌博,有些甚至和社会青年混在了一起,走向了犯罪的边缘。

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工作目标:

1、高度重视,设立站点,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 1

档案,寻找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2、建章立制,进一步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3、加大力度,积极和相关部门协作,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1、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工作站点。

根据我县留守儿童分布以“农村多、县北多、近山多”的特点,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设立了冯原中学、冯原中心校、王庄镇中、赵庄中学、罗家洼中学、寺前镇中、业善中心校、城关三小等基层站点8个,这些站点按照教育局和活动中心统一安排,落实本站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2、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青少年活动中心及基层站点均成立了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班子其他成员、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保证各项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到位。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搭建亲情桥梁。

由活动中心牵头,各基层站点配合,对留守儿童个人情况进行了摸底,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和联系卡。在此基础上:

1、)中心及工作站点在每学期初、中、末分三次组织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体家访。

2、)每个月组织留守儿童给家长打电话,把学校的办公电话变成学生与家长沟通的“绿色桥梁”。

3、)组织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这些措施,使留守儿童缩短和家长的距离,感受来自父母的关爱,也让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孩子的成长情况,安心工作。

4、实行“结对帮扶”机制,做到全程跟踪教育。

在关爱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我们实行了“结对帮扶”的办法:

1、)让班干部、优秀学生和留守儿童结对,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让留守儿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由该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在帮扶过程中,教师对帮扶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给于经常性的关心帮助,特别是,要能够倾听他们的烦恼苦闷并及时给予心里疏导,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价值观、世界观,实行全程跟踪教育。通过这些措施,使留守儿童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关爱,健康成长。

5、实施费用减免,开展多样活动,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

为了进一步落实关爱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活动中心还专门制定了《澄城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关于实施“三生”培训费用减免办法》,两年来,共有100余名留守儿童受益。

活动中心及站点面向留守儿童开放所有活动部室,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手工制作、电脑绘画、机器人、四驱车等科技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免费对留守儿童进行舞蹈、书画、电子琴等特长培训,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另外,在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参加2011年陕西省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童心向党,快乐成长”夏令营,2011年足球夏令营,陕西省第九届“春芽杯”中小学生艺术比赛,澄城县“中小学生艺术节”、“四驱车模大赛”等活动中,留守儿童参与率达到了20﹪。

6、家、校、社会三方面形成合力,为留守儿童营造良 3

好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通力协作。在日常工作中,活动中心及站点努力做到了:

1、重视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反馈留守儿童在校情况;

2、在社会、学校、班级中开展募捐活动,资助贫困留守儿童顺利完成学业;

3、落实好留守儿童节日、生日慰问、庆祝工作。

4、积极和文化、公安等部门协作,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有效治理,特别是对网吧、游戏厅等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容易造成危害的场所实施严厉打击,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010年4月,在县委县政府,县妇联的支持下,“澄城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同年,活动中心配合县委县政府、县妇联,举办了2010年庆“

六、一”暨关注留守儿童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并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扩大社会影响,把更多的关爱投入到留守儿童身上。

两年来,青少年活动中心不仅把关注留守儿童作为活动中心一项重要工作来做,还积极配合政府、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形成关爱网络,为留守儿童举办钱物募捐、身体检查、入家慰问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积累工作经验,为留守儿童服好务,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发展探析 篇11

关键词: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6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46-02

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有利于满足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然而,据初步考察,目前我国在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对青少年的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缺乏足够重视。1989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在规划中强调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由此确立了艺术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并迎来了迅猛发展的事态。

一、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的内涵

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是指青少年学生在课余和学校以外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包括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以及其他课余时间),由校外教育机构、文化教育单位以及各种社会教育团体,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旨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艺术文化素质的教育活动。青少年的校外艺术教育重在启迪、培养青少年的情感。艺术教育既能够培养和提升青少年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又能够陶冶青少年的性情、净化青少年的情感、美化青少年的生活。另外,艺术教育能引导青少年热爱生活,开拓青少年的视野、增长他们的文化知识。艺术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审美想象、直觉与创造力、审美情感、爱心以及心理调控力,在促进青少年感性成长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其理性成长。

二、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的特征

(一)参与者的广泛性

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的参与者遍及整个社会,其中,我国从事校外艺术教育的队伍就十分庞大,许多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都把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开展校外艺术教育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和职责所在。以规划和指导校外教育为重要工作职能的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有教育部、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等,开设了专门的部门和机构来负责校外艺术教育工作,包括全国妇联、少先队、共青团、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同时,青少年参与校外艺术教育的积极性也很高,在一项对北京、天津、大连、杭州、本溪、湛江六个城市30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参加过少年宫活动的少年儿童占总人数的40.4%,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舞蹈、美术、乐器等;参加过兴趣小组的少年儿童占总人数的76.8%,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美术、书法、舞蹈、唱歌等。

(二)内容的多样性

少年儿童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校外艺术教育除了对青少年进行乐器、书法、舞蹈、戏剧、声乐、绘画、雕塑、朗诵、武术等多方面的训练外,还涉及到个人成长发展的其他方面,如政治观念、道德思想、文化知识、人格心理等等。从功能上讲,校外艺术教育侧重于开发人的潜能和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因此,内容的多样性是校外艺术教育的突出特征,也是校外艺术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关键。

(三)形式的灵活性

校外艺术教育因学习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而备受青少年的欢迎。少年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群体,观察和学习外界事物的视角和方式比较特殊,和其他社会群体相比需求也比较特殊。以传授系统知识为根本任务的学校教育,即使进行改进和革新,仍不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满足不了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校外教育以满足少年儿童成长需要和个性化发展为目标,在形式上讲究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慢慢也就形成了校外艺术教育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科学性、儿童性、知识性、幻想性等重要特征。校外艺术教育采用的形式和方法直接关系到少年儿童参与校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形式灵活多样的校外艺术教育能够引导少年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

三、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审美功能

艺术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判断能力,有助于塑造高尚的人格。审美享受虽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但在整个欣赏过程中,青少年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会受到影响、受到教育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二)认识功能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青少年在艺术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获得对主观世界的了解、把握和启发。认识到艺术背后蕴藏着的勃勃生机以及博大精深的时代性和艺术性。

(三)教育功能

青少年通过对艺术作品和表现形式的学习和欣赏,获得某种有利的教育和启迪,从而使其思想境界得到某种程度的升华。

(四)心理功能

艺术及其作品具有协调、净化青少年心理的功能。积极健康的艺术能对负面信息造成的精神状态进行调整和重构,因此,它对学习负担过重或者处于消沉、郁闷、惆怅等困境中的青少年无疑是一剂良药,能予以有效的治疗。艺术以它独特的魅力,愉悦青少年的身心,使青少年健康和谐地成长、发展。

四、发展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青少年开阔眼界,获取新知识

校外艺术教育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活动,参加各种兴趣小组。这样,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领域、活动空间,还能把从课本上获得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以加深对知识的消化。

(二)是对青少年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有效途径

青少年的校外艺术教育要坚持维护和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原则。学校的艺术教育由于受“教育法”等法律的约束,教学内容必须按照教学大纲和计划,学生对课程的开设和选择没有发言权,并且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学校的艺术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而校外艺术教育则把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因此,这就要求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的教师在教学和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出适合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三)有利于开发青少年智力,培养能力

人们常说,人的能力是在相应的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即使是天才也不例外。校外艺术教育由于其活动的类型多、培训项目多,参与性强,所以对青少年儿童能力的发展与培养作用十分显著。广大中小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中,解决矛盾和问题,正是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发挥聪明才智、独立思考、刻苦钻研能力的过程,也是素质教育中强调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调整自我

在家庭和社会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却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越来越多。可以说,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如何使我们的教育在理智训练和感情抒发之间求得平衡,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并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化解和消除。因此,艺术教育应与科学教育并重,加强青少年的艺术教育有助于从小就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青少年的校外艺术教育是校内艺术教育的重要补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减轻青少年学习负担的有效方法。因此,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的发展要面向全体青少年,避免艺术教育的边缘化和功利化,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审美素质,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一个充实的精神家园,促进青少年个性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敏.浅谈校外艺术教育[J].科技信息,2007,(23):319.

[2] 陈丽.艺术教育浅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1,(09),23-26.

[3]李静捷.校外艺术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审美素质的作用[J].吉林教育,2009,(06):83.

[4] 姜文,楚守涛.对校外少儿艺术教育的反思[J].黄河之声,2010,(11):104-105.

[5] 郭声健.艺术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 沈礼.中国艺术教育现状探析[J].艺术设计月刊,2007,(02):34-35.

[7] 范琰.艺术教育的时代内涵和教学意识[J].上海高教研究,1998,(02):18-21.

[8] 戴勤燕.浅论校外艺术教育教研活动的机制与功能[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50-51.

[9] 董玉华.校外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2000,(04):16.

[10]傅寿松.浅谈校外艺术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J].长三角教育,2012,(02):11-12.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计划 篇12

一、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的转型及其成果介绍

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是2001年由国家返还专项彩票公益金扶持建设的第一批校外活动场所, 2003年6月动工建设, 投资总额为1250万元。2005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 是广西同类项目中第一个建成并开放使用的校外活动场所。该场所成立初期, 主要开展综合素质拓展训练项目, 训练内容有:生存能力训练、军事技能训练、团队精神训练和意志品格训练等等, 这些也是我国校外教育传统的培训项目, 介于目前的学校相对封闭式的教育, 学生参与较少, 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进一步加强初中、高中学生的实践育人工作, 从2007年4月开始, 北海市教育局制订并批准实施了《北海市市直学校高中新生军训工作方案》和《北海市初中学生劳动技术课实施方案》。按照该方案的规定, 学生军事训练和劳动技术课作为必修课被列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 并由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全面负责承办。具体来说, 北海市直高中、初中的新生必须到中心进行为期7天和5天封闭式的军事训练, 而市直初中生每学年必须到中心进行为期两天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我国的校外教育机构基本上以开设特长班、补课和开展文体活动为主体。北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承担学生军训和劳技课的做法, 一改以往校外教育机构的传统运作模式, 其做法和转型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事实上, 在北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的军训和劳技课都因其新颖的运作方式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军训为例, 以往北海市各校的新生军训都是在各校各自进行的, 学生的吃住都在家里, 军训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改到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开展的封闭式的军事训练, 则完全参照了部队管理的模式, 实行全宿全膳制度, 这对众多独生子女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通过开展封闭式军事训练, 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经调查回访, 98%的家长支持这一做法!

至于劳动与技术课程, 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先后开设了手工制作、陶艺制作、体能训练、农业实践、烹饪实践、模型拼装、四驱车模型拼装与操控、线控塔式起重机模型操控等具有较高趣味性、实践性和科技含量的项目。这些项目的开设, 填补了以往学校劳技课存在的空白, 深受学生的欢迎, 经发放调查问卷和现场咨询, 学生的满意率达96%。

在开展军训和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的同时, 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尝试有:一是与北海军分区在我中心建立了北海市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基地。二是与广西社科联、北海社科联建立了北海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三是与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建立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基地。还与相关单位先后建立了国防教育、社会科学发展、海洋知识、海洋文化、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展览室。这些活动的开展, 为学生提供了多样性的实践平台, 既丰富了学生的活动, 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二、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开展校外教育活动面临的困难及其思考

尽管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在开展校外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 结合实践, 笔者认为, 依然在以下方面存在改进的必要。

第一, 还需加大财政投入, 扩大接纳学生的覆盖面。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把学生军训和劳技课作为必修课列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 但是, 由于我中心的接纳容量有限, 目前, 只有一幢可容纳650人的宿舍楼, 只有一间可供400人同时就餐的小食堂。由于基础性的条件有限, 按满负荷运作, 目前只限于接纳市直学校初中、高中近2.7万名学生, 而全市在校中小学生和在校高中、初中学生分别为28.2万人和10.3万人, 接纳比例分别是9.6%和26.2%,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二, 完善校外教育机制, 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径。素质教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青少年素质教育发展状况除了校内外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之外, 家庭、社会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一年365天来计算, 学生在校时间是200天左右, 每天按7小时算, 那么全年学生在校受教育时间是1400小时, 只占全年时间的16%。可见, 青少年学生有84%的时间在学校之外度过。因此, 如何搞好校外教育让青少年得到健康成长, 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校外教育机构办素质教育必须秉持以下的理念:一是突出校外特色, 优化功能结构。校外教育机构在实施素质教育时, 关键是开发学校没有的教育项目, 也就是说, 学校有的不要重复, 学校没有的或者不好开发的, 就要去挑战。这就要求校外教育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机制,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重点从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手段等方面加以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着力优化校外教育机构的功能结构, 尽可能满足青少年在素质教育的各方面需求。二是突出地方特色。要注重利用地方的特有资源, 开拓地方特色品牌, 增加学生的兴趣感。三是合作开发场所建设。在政府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育人机制。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计划 篇13

工作总结

**路办事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校外活动中心要以服务学校为宗旨,面向辖区青少年,一切工作从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为活动中心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性、建设性意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工作很快步入正轨。现将***街道党工委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2010年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协调配合,构建校内校外和谐教育

作为校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校外活动中心与学校协调一致,紧密配合。为了策划好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街道党工委经常与辖区中小学校学校进行沟通,了解学校节假日和暑假期间学生们的学习及活动开展情况,与各校领导一起商讨、谋划如何开展校外教育活动。不开展完全与学校课堂教学一样的知识学习,不设置未成年人参加校外活动的门槛,密切配合校内教育,初步形成了校内校外和谐教育的良好局面。

二、精心谋划,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活动中心的优势,最大程度满足广大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求,积极配合校内教育。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活动中心开展了 “免费开放日”活动,在规定时间免费向广大学生开放。这些活动的开展,使青少年在活动中心愉悦身心、健康成长,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肯定。

三、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有效管理,以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辖区青少年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发挥现有设备最大效益。我们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了活动中心环境整洁、正常运转。为切实发挥中心教育功效,我们对特色、特长教师进行了摸底调查。暑期开展活动,学生安全重中之重。为确保兴趣班质量,活动中心聘请了一些热爱教育、关爱孩子、德能兼备的外聘教师进行授课。授课教师按时制定教育教学计划,认真准备,抓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三、问题与对策

一年来,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街道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青少年活动中心管理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健全,管理工作有待大力加强。今后我们将始终坚持把青少年教育放在首位,切实把公益性原则落到实处;坚持以普及性活动为主,力求丰富多彩、生动。充分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计划 篇14

在对上海、南京、淮安、宜兴等地的青少年宫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和学习调研后,我们发现全国各地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投入明显加大,建设进度明显加快,而且呈现出起点高、功能全、现代化的特点。我市的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与之相比,存在不少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较落后,社会关注程度不够

部分从事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和不少家长仅仅把青少年活动阵地看成是青少年游乐的地方、是应试教育的延伸,而不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阵地。这种观念表面上是对青少年活动阵地培养人、锻炼人的认识存在偏颇,实质上却是整个社会教育观念、人才培养观念的滞后,这是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之间存在差距。也正是这种观念推动了各个活动阵地热衷于举办各类培训班,重视经济效益,勿视社会效益,不能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的作用。所以我市各级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的设计、建设、投入明显落伍。

二、阵地规模小,不能充分满足需求

目前市区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共有南通市青年宫、南通市少年宫、南通市儿少教育活动中心等3家;六县(市)三区共有活动阵地8家,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尚未建立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其中海安县少年宫依托于海安县小学、海门市少年宫依托于海门东洲小学,如皋市少年宫正在建设之中。11家青少年活动阵地中,除六县(市)的阵地占地面积基本达到省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规定(市区阵地占地面积20亩以上,县区阵地占地面积10亩以上)以外,其它5家均未能达到要求。市青年宫无占地面积,市少年宫占地10.8亩,市儿少活动中心占地7.5亩,市区尚没有符合省规定的市级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且室内、室外活动场地狭校

三、定位有偏差,作用发挥日趋弱化

目前南通的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性质均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着提高我市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任。除启东市少年宫系差额拨款单位之外,其余的财政仅核拨在编人员人头经费,开展活动费用和设备投入费用均需自筹。这样就造成了各个单位发展空间不大,后劲不足,甚至个别单位自身生存都很困难。为不断改善环境、增加设备、完善服务功能,各活动阵地尽可能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的功能发挥被大打折扣,公益定位受到冲击。11家阵地中,市青年宫隶属于团市委主管、市少儿教育活动中心隶属于市妇联主管,其余9家均于隶属所在地教育局主管。从隶属部门角度来说,阵地分布结构还不尽合理。

四、人员配置少,素质教育目标受制

市青年宫在编15人,均为管理人员,无专职教师,外聘教师近50人;市少年宫在编23人,专职教师13人,外聘人员近50人;市少儿活动中心在编9人,专职教师5人,外聘人员近40人。各县(市)区都有类似情况。各活动阵地人员配置专职教师较少,而外聘人员比较多,且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文化课目类教师偏多,素质技能类教师很少,教师结构不合理。这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管理人员待遇远远低于教师待遇,积极性、责任心受到影响,工作的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束缚了活动阵地功能的发挥。

五、资金投入少,更新发展难有起色

资金投入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东县少年宫、如皋市少年宫系地方政府投入和向省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争取建设基金(200万元左右)投资新建;市青年宫是通过政策倾斜,向中央财政申请资金筹资购买了南大街鼎典大厦五楼2000多平方米;其余各活动阵地均系政府投入兴建,或依托所在地学校转型。但各活动阵地建成运行之后,地方政府几乎没有再追加过投入,各活动阵地均靠房屋出租、培训办班或开展其它营利性活动维持生存和追加投入,因而阵地设备较为陈旧简陋,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功能发挥也受到一定影响。各个活动阵地每年通过自身努力所获得的收益远远解决不了自身发展的需求,甚至有的资源还被挤占和挪用,也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根据我市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与时俱进,统筹规划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工作

尽快新建我市档次高、功能全的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是广大青少年期盼已久的大事,已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建议将我市的三级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工作纳入市“十一五”规划,列入各级市政工程建设计划。请求各级政府在财力许可条件下,采取分步投入、分期实施的办法,经过五年的努力,为全市青少年营建理想的校外课余活动场所。

二、加大投入,科学确定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标准

2001年12月13日市长办公会已明确提出要新建档次高、功能全的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并多次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会,形成第5号会议纪要,提出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应定点于新城区,与南通大学统筹规划,以形成集聚与规模效应”的总体思路。在去年10月专题研究加快推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市委常委会上,已决定将筹建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贯彻中央《意见》的重要举措,并在土地划拨、政策倾斜、资金筹措等方wenmi.net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逐步加大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的投入,我们建议,可以从全市每年教育预算的增加部分中按比例列出对各级校外阵地的投入。团市委将从服务于南通百万人口城市战略目标的角度出发,以

服务社会、造就“四有”新人为目的,对未来现代化的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功能定位,设计策划新颖生动的活动载体,着力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需求的~人。

三、积极谋划,大力构建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的立体网络

各级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是加强和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设施完备、功能健全的活动阵地,能够倡导先进文化,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能够实施净化工程,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我们建议,在全市大力构建市县(区)乡(街道社区)三级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从城市和农村两个层面实现对青少年的全方位覆盖,保证青少年能够就近参加活动,真正建成我市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的立体网络。

四、政策扶持,努力健全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的造血功能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培育青少年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诚信观念,帮助青少年形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等工作,这些工作都必须依赖从事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对此我们建议,全市各级政府在推进我市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要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提高人员待遇等方面给予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大力支持,调动每一个校外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健全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的自身造血功能。

五、放眼全局,合力营造青少年活动阵地健康发展的外部氛围

上一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经典语录摘抄赏析下一篇:能干的小手小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