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游记(精选6篇)
春伴着细雨清风并忽地一声惊雷,将蛰伏的动物和植物们惊醒,七音旋律在地上、在枝头骤然多了起来,花、叶也从枝蔓处绽放出来,清香飘飞在空中。在这诱人的春花季节,激起人们游山玩水的兴致。江南的春、江南水乡的春,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诗中描绘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如诗如画、如梦如烟,让人痴梦如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春的天堂自然是美中之美,因而,今年春的旅游我们选定位于长江三角洲、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穿流而过的苏州,去那里看水乡仙境搭春的仙气;主要游览街景、拙政园、留园、虎丘、寒山寺。
2月25日上午11时21分,我和妻子从武昌乘坐d3048次列车去苏州。列车出武汉后,途径红安、麻城、金寨、六安、合肥南站、肥东、全椒、南京南站、常州、无锡,于下午17时14分到达苏州站,晚点13分钟。这趟列车应该是旅游线路车了。
下车后,我们直接去地铁2号线坐了2站便在石路站下车,步行300来米去到留园路苏州火车站锦江之星入住。入住登记后,便向服务员打听景点的具体位置,服务员细致的一一作了解答,并介绍我们晚上可以就近去七里山塘街观夜景,说是距宾馆只有400米远近。到房间放好行李,和妻子步行到山塘街。这时正值华灯初上,街两旁导引的灯笼亮着红红的光鲜亮入目,不几步便有一面旗幡挑出,彰示着店子的名号。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坐轿子去虎丘,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苏州本是个河汊纵横的城市,白居易疏河筑路,逐渐使山塘街成为商贸、文化繁荣的街市,到了明清时期便成为苏州商贸、文化最为发达的街区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古街”。现今的山塘老街全长360米,虽仅有七里山塘的十分之一,却是山塘的精华所在,被称之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山塘河并不宽,也就10来米样子,河里有木船行走于阊门处进入运河。河的两边古建筑错落有致,黑瓦飞檐,一边后墙紧靠河沿而建,后门开处有石梯通向河面;一边正门朝向河边,门前留有青石铺就的人行通道,并排也就能行2到3人。灯火映在河面现出清亮的倒影在水波的轻漾下如仙境般迷人,难怪是时街上的游人挨肩擦背,往来如织!
山塘街虽然不长,但却显出繁华的景象,夜的山塘街在霓虹灯的辉映下,那古色古香鳞次栉比的建筑户户大门敞开,展示着苏州老字号采芝斋、五芳斋、乾生元等特色小吃、吴韵茶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紫檀木雕、石雕、刺绣,油纸伞等非物质遗产,并不时传来苏州评弹清婉之音,让游客似梦非梦般擦肩挨背漫步在青石路上,拥在店里面兴致盎然的品味、挑选。我和妻子走进大阿二生煎店,看店堂内座位爆满,由于耐不住诱惑,点了一碗馄饨、一份生煎包和两个蟹壳酥,不久找了两个座位坐下来慢慢品尝。馄饨大而肉多微甜鲜香,生煎包底部微黄略酥肉心似甜似咸有回味,蟹壳酥酥软可口,确实值得品尝。
走出山塘街绕过运河,隔河相望山塘街的夜景,更是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归。第二天的行程是游览留园、虎丘、寒山寺,一早吃过早餐看天时还早我们又去到山塘街。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街上偶尔有一人走过,河面木船静静地横靠岸边显得十分的幽静。看那飞檐黑瓦旗幡飞挑、暗红的船舫,置身其中真有一种回到唐朝的感觉。这里处处保留着完整的古建筑,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我想它应该让许多地方的领导感到汗颜。
早8点左右,我们折转身去到留园。留园路不宽,街两边的建筑都不是很高,新建筑与间隔间的老建筑相得益彰,协调可人。早上,街上的人不多,偶尔见到一两家卖早点的,也就是烧饼、油条、蒸包子馒头、豆浆、稀饭什么的,我想可能因为这个地方比较僻静的`原因,因而少了特色的早点。街道虽然不宽,人行道却干净整洁,树干、墙面基本未见广告招贴,因而让人感觉爽眼的很,让人的心情也感觉特别的舒坦。
留园位于苏州古城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它实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在此修建私家园林,至清乾隆时吴县东山刘恕将它买下进行改建,并植下白皮松、悟竹,更名为“寒碧山庄”。刘恕喜好书画,将自己撰写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园中廊壁,后代园主也继承了他的风格。留园占地虽然只有2.33万平米,却让人不得不感慨历代园主的园艺匠心和苏州市政府对古建筑精心保护使其古风新韵俱现。
留园基本是个正方形园林,主要分为东西中三块,东区为建筑区,中区为山为水,西区主要为山,为典型的南厅北水格局。沿围墙修廊道曲折迂回,园中假山以黄石为主兼有土石,山体嶙峋奇俊。东区的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绿荫轩、曲溪楼、濠濮亭、清风池馆等据保存完好。我们去的早,里面人不多,走在里面感觉幽心清骨,静坐在廊庭处看那池水静静,微风吹来好不惬意!渐渐地游人多了起来,喧嚣之声扰动着幽情的山水、穿过别致的圆门,飘飞过围墙去了那园外的世界,传递着欢情喜愉。
出留园在大门不远处,便是公汽站,我们在公汽站等了不一会,便有去虎丘的“游1”公汽,原来苏州有许多的公汽旅游线路,比如“游”字号、“苏州好行”号均通往旅游景点。我们上了车,不几站便到了虎丘,算来离留园也不是太远。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已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下了“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的神往之地。其实,虎丘在很早的时候只是海湾中的一座随海潮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从海中涌出,成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古人把它称它为“海涌山”,“何年海涌来?霹雳破地脉,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苍壁。”宋人郑思肖的诗句形象地道出了虎丘的由来。
相传在24前的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楔李大战中不慎受伤,不久就死去了,儿子将他葬于虎丘,葬后三日有一只白虎蹲在山上,所以把“海涌山”改名虎丘山。
山体由侏罗系火山岩浆构成,千人石、试剑石、剑池等山石为流纹岩。至唐代,为避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名讳,虎丘一度改名武丘,寺名也改为武丘报恩寺。唐武宗李炎在位时,崇道辟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诏令没收寺院土地财产,毁坏佛寺佛像,强迫僧尼还俗,史称“会昌灭佛”。建寺已五百馀年的虎丘东西二寺当即被拆得片瓦无存。不久,佛教得以恢复,又重建虎丘山寺并从山下迁移到山上合二寺为一寺,逐步形成保留至今的依山而筑的格局。对于大山里的人来讲虎丘山算不得山了,它海拔只有34.3米,面积也就0.19平方公里。
离车站不远处便见一牌坊,上书“吴中第一山”,远远望见山上高耸的虎丘云岩寺塔雄伟壮观。走过一条河桥,临面就是上山的大门,黄色的围墙黑色的瓦,门的右上方书“山清”、门的左上方书“水秀”,大门的上沿红底黑字书横幅写着“古吴观胜”。从大门向里望去是一条平坦直道通向景区验票大门,门的横沿上书着白底黑字“吴中第一山”苍劲有力,颇有礁石挺出的感觉。走过验票区又见一条河,河面也就10来米宽窄,里面横有近10艘木制乌蓬游船。又过一个独立的黄墙黑瓦飞檐对通庙屋,算是正式进到景区。进入眼区的第一景观便是左手方的“拥翠山庄”,它依虎丘天然山坡而建,分为四个层次进行了不同的布局由围墙围住,园门处的白墙上遒劲的行书书写的“龙、虎、豹、熊”四个字,分别写在一道门的两边墙上,门的上沿书“拥翠山庄”。此处园林为苏州唯一一座无水园林,由晚清赛金花丈夫苏州状元洪钧发起兴建。
至此,上山的路开始缓缓向上,路仍然直的很也算宽敞。路两旁的山石奇特别致,不几步的地方左边奇石如石枕、石桃,看上去形象得很;右边的一块石头一劈两开,被称为“试剑石”,并给它赋予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吴王阖闾为争霸天下,命莫邪夫妇为他铸剑,阖闾为了试其剑的锋利与否,对着这块石头手起剑落,竟将这块石头一劈为二。这块石头也就一直躺在这儿见证着世事沧桑、兴衰更替,也让游客见此景思亘古波澜壮阔、世道变换。再往上走不远,便见一块巨大的斜面石,倾斜面平,可容上千人在上面打坐休息。斜岩前端有一小溪细流至小潭,潭虽不大却有一小桥通潭中一块平石上。
这里的景观除山顶云岩寺塔应该就是虎丘重要景区了,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和协而秀美,生出了许多的耐人品味的传说。那巨大的斜面石是当年孙武用来练兵的场所。竖有陈抟、吕洞宾二仙亭,相传一天两人在此下棋,一樵夫路过便上前于旁看棋,看完一盘棋等他回到家中,谁也不认识他了,人们从他的衣作揣想他是几千年前的人,因而有了“仙人一盘棋、世上一千年”的说法。在亭的两根立柱上有一副对联:“昔日岳阳曾显,今朝虎丘再留踪迹”,说的是吕洞宾在岳阳楼显灵,又在这里显了灵;另一侧的两根立柱上又一副对联:“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说是陈抟在此一睡多年,醒来问一位樵夫,得知已过去好几代,陈抟不相信,便把樵夫当着梦中人。这里的传说太多,我们的行程不允许去全面细细的考究了,只有让一些景观的传说留在那里给我有再去一次的机会。你想,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了护球之后,留下了“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真的!身临其境确实让人感怀不已、恋而不舍。
那亭的左侧镌刻颜真卿书写红体“虎丘剑池”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四字的旁边有一圆门进见一道裂壑,底部为一潭绿水,壑的右边岩石上书米芾“风壑云泉”四个字。在其左上方上几步石梯又见一小潭也就2平米大小,一面岩石上横书绿体“铁华岩”三字,竖书“第三泉”,上有四方通亭一座。
上得山顶,一块平平的院落中央高耸着云崖寺塔,看上去有些歪斜却雄浑伟岸,他是中国的第一斜塔呢!在世界上除比萨外就是它了!塔身外延处有损坏的痕迹,是否十年内乱期间人为破坏不得而知,因没有看到记录。走到院落的围墙处极目远眺,苏州城尽在眼底,未见其大海的踪影,今人立于其上是不会想到此处原为海洋小礁岛,涨潮就会淹掉的小礁,真的是世事沧桑历尽波,翻云覆雨道蹉跎。
旅游数字足迹空间响应分析首先需要确定旅游数字足迹来源。旅游数字足迹的来源主要是互联网、通讯网和物联网[8],其次选择数据收集方法( 调查方法) 。不同类型数据收集方法各有优缺点,在旅游研究中有不同的应用( 表1) ,最后选择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常见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文本分析法、GIS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是基于文字信息( 在线游记、在线攻略和在线点评等) ,通过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进行数据挖掘,获取旅游者的目的地形象感知、旅游线路感知、旅游景点感知和旅游产品感知。
周永博等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案例,基于博客文字信息进行文本分析,提出遗产旅游“态度—价值”体验模式[9]。苗红等通过农业旅游景区游客游记评价网络信息文本的词频分析、 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总结游客需求、旅游活动内容和空间分布等特征[10]。杨昆等基于西藏旅游者发布在网络上的游记,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认知、情感、整体感知三方面分析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11]。杨杨通过妈祖文化网站的文本信息为依据,使用ROST - CM软件对妈祖网站中妈祖文化相关信息进行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比较不同地域文化遗产网络信息展示差异与成因。照片是网络中游客留下的常见的数字足迹来源[12],通过对照片的分析,可清晰描绘游客的时空旅游活动轨迹。杨兴柱等基于Panoramio网站旅游照片空间坐标,使用Arc GIS软件绘制旅游者旅游地活动热点图、热区图和活动轨迹图,探索基于地理标记照片的南京市游客空间分布格局和路径轨迹模式[13]。李春明等借助Panoramio网站旅游照片空间坐标,使用Google Earth进行可视化分析和核密度分析,获得厦门游客活动热点、热区和路径轨迹。研究者还通过传统统计方法分析旅游数字足迹[14]。Girardin等通过罗马斗兽场门票销售系统统计分析景区年内游客流量变化及原因[15]。基于旅游数字足迹分析过程,旅游数字足迹理论见表2。旅游数字足迹研究是新兴课题,也是交叉性较强的课题。从研究现状来看,基础研究处于探索阶段,注重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探索,缺乏理论系统研究成果[16,17]; 应用性研究方面受制于数据采集难度,局限于单个城市或景区的研究[18,19]。在空间响应分析研究方面注重地理空间分析,忽视心理空间分析[20,21,22,23]。
随着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必须考虑到网络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影响力和旅游者接受程度,根据旅游者的反馈评价进行信息化管理升级,丰富并完善旅游网络营销系统,实现景区对客流的监控和分流,为热点景区及时提供客流预警。通过旅游信息的发布导引旅游者在地理空间的分布,满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借助互联网分析旅游者行为空间规律显得越来越有必要。要研究网络环境下旅游者行为的空间规律,需要使用数据挖掘软件,收集整理旅游者在互联网留下的旅游数字足迹来还原旅游者的计划与行动,进而揭示深层次的行为规律。
1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 1研究区域
苏州全市面积8488. 42km2,其中市区面积2742. 62km2,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 姑苏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 虎丘区) 。苏州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2011年苏州市旅游局正式面向游客打造以智能导游为核心功能的“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已建成政务、景区( 点) 、旅行社、酒店网站群和智能移动手机导游系统。苏州园林分为古典园林、风景名胜、现代公园和市( 县) 区园林四类,其中古典园林14个,风景名胜4个,现代公园4个(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官网) 。拙政园为5A级旅游景区( 点) ,虎丘、留园、狮子林和网师园均系4A级旅游景区( 点)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之一。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是苏州的核心旅游资源,是苏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代表性景点,对目的地旅游者数字足迹的数据采集、行为分析和结论普适性上都有典型的标本价值。同时,作为研究案例地, 苏州是我国著名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较为成熟的目的地,苏州智慧旅游发展也是我国旅游城市智慧旅游发展的标杆,研究成果对其他旅游城市智慧旅游发展能够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1. 2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选择旅游者发表在网络上的游记。选择在线游记的原因是: 1对旅游数字足迹的数据源类型来看,互联网是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2在线游记具有非常明显的地理标签数据。 3在线游记属于主动旅游数字足迹,主动旅游数字足迹由于是游客经过加工整理,带有旅游体验分享目的的旅游活动信息,因此信息质量高、有序、分析价值高。
网络游记选取自携程网。目前,携程网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旅行服务提供商( 2013年占据市场33. 9% 的用户份额,中国在线旅游预订报告,2012—2013年) ,拥有大规模的注册用户,在线旅游信息保存相对完整,信息更新速度快,适合作为样本来源库。2014年10月我们在携程网的攻略社区搜索引擎中输入 “苏州园林”,得到1577篇游记。为了减少样本统计偏差,按时间顺序由近及远选择1000篇,作为最终统计分析样本。我们使用ICTCLAS分词软件进行在线游记文字的分词处理和词频统计,将游记内容粘贴到. txt文档中,命名为苏州园林. txt。通过分词软件得到分词后的文档,命名为苏州园林-分词后. txt; 使用ICTCLAS进行词频分析,得到游记中词语出现频率的数量, 从中选出与含有空间信息的词语,形成词频统计表,录入到EX- CEL表中,命名为苏州园林. xls。
1. 3研究方法
CM软件进行语义网络分析,研究旅游者心理空间响应。语义网络分析( Semantic Network Analysis) 是文本分析中一种常见的方法,可描述相关研究对象的知识特征,形象地呈现各个特征之间的联系。该方法以高频词为节点( Node) ,以高频词组合共同出现的次数为节点之间的关系( Link) ,通过构建语义网络有向图分析高频词组合在文本中的语义。语义网络分析法由于具有词频分析方法所不具备的词语关联分析功能,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文本分析。
对旅游者发布在网络上的游记中旅游活动信息进行GIS分析,研究旅游者数字足迹地理空间响应。首先将文本信息转化为Excel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了活动地点、经度和维度信息。 然后将Excel数据库导入Arc GIS软件,旅游活动地点的坐标数据通过软件在地图上生成不同的点,建立旅游者数字足迹信息数据库。同时,对研究区域边界和行政区划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底图。在GIS空间分析工具辅助下,得到旅游者数字足迹的空间格局图分析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热点、 热区和活动轨迹等空间响应分布。
2研究结果
2. 1旅游者数字足迹心理空间响应
对预处理后的文本( 苏州园林-分词后. txt) 采用ROST - CM软件进行语义网络分析。ROST Content Mining是一款针对网络信息进行语义网络分析的数据挖掘软件。该软件由于使用便捷,广泛应用于在线游记等网络旅游信息的抓取和分析。点击ROST - CM软件界面的功能性分析下拉列表框中的社会网络分析选项,在待处理文本框中载入待处理文件,点击“快速分析”按钮,即可生成语义网络分析图( 图1) 。
我们将旅游者在线发布的游记作为分析文本,借助ROST -
目的地形象感知: 从网络图形( 图1) 可见,“苏州”和“园林” 是样本游记中出现频率很高,成为两个重要的节点,从旅游者感知角度直观证明了园林在苏州旅游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根据语义网络分析图的规则来看,越靠近中心节点的词与节点的关系越密切。根据图1可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苏州”一词辐射出的语义网络除了具体旅游景点外,更多体现了消费者对苏州旅游形象的整体感知,如“园林”、“古典”、“古城”、“江南”、“水乡”、“文化”等,这与苏州网络旅游形象十分吻合; 二是“园林” 一词辐射出的语义网络集合了更多有关消费者对苏州园林的感知信息,如“中国”、“著名”、“遗产”、“文化”等,这与苏州园林作为中国知名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一致( 表3) 。
旅游线路感知: 根据语义网络分析图( 图1) ,围绕“苏州”出现的苏州之外的地名有“古镇、上海、南京、杭州、北京”,从这些地名可清晰地看出旅游消费者的旅游线路。从近距离来看,消费者在旅游线路上除了选择苏州外,往往选择苏州周边古镇; 从中距离来看,消费者在旅游线路上除了选择苏州外,往往选择上海、南京和杭州; 从长距离来看,消费者在旅游线路上还会加入北京( 表3) 。
旅游景点感知: 旅游景点方面,从类型上分主要有园林、博物馆、历史街区、寺庙等4种( 表3) 。如“狮子林”属于园林类景点,“苏州博物馆”属于博物馆类景点,“山塘街、平江府路、观前街”属于历史街区类景点,“寒山寺”属于寺庙类景点; 园林、博物馆、历史街区、寺庙类景观都属于文化类景观,这与苏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自然旅游资源匮乏密切相关,也与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的名声有关。
2. 2旅游者数字足迹地理空间响应
根据游记词频分析,从中选出与旅游活动相关的空间信息词语,形成词频统计表———苏州园林. xls,表中的关键词反映出游客活动的空间节点。使用百度的拾取坐标系统,得到空间节点的经纬度。将这些点的经纬度录入到对应的EXCEL表格中, 形成苏州园林-经纬度. xls旅游者数字足迹空间坐标表。将经纬度信息导入Arc GIS,不同的坐标位置生成不同的点,建立旅游活动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数字足迹分析的基础数据库。在GIS空间分析工具辅助下,得到旅游地游客数字足迹空间格局图,进而分析旅游行为的空间分布( 散点、路径和热区) 。
热点分布: 从热点分布图( 图2) 可见,苏州园林旅游者数字足迹呈现出高度的地理聚集特征,形成“主副两极分布”的空间分异模式。主极为苏州老城区,副极为东山。在主极中,姑苏区占主导。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基本集中在这个区域,说明苏州旅游者空间选择具有明显的遗产导向性。姑苏区除了是苏州著名的观光区,还是城市商业文化中心,交通便利,能够综合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全方面的旅游需求。东山成为副极除了靠近主城区,具有区位优势之外,太湖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有机结合的特色也吸引了大量旅游者。苏州城市大致呈东南—西北走向,旅游活动地点的分布呈现出东南密西北疏的特征,而且随着距离的拉大,旅游活动地点逐渐变少。
热区分布: 从热区分布图( 图3) 可见,苏州园林旅游者活动热区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核心热点区、次核心热点区、次群热点区和次散点热区( 表4) ,核心热点区主要集中于姑苏区。姑苏区是苏州城区的核心圈层,内有拙政园等世界文化遗产、观前街等商业街区、苏州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如家等宾馆饭店。次核心热点区位于吴江市同里镇。同里曾获亚太地区文化遗产杰出成就奖,江南六大名镇之一,镇里退思园作为世界遗产扩展项目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增补加入苏州古典园林。同里距离核心热点区空间距离较近,这也是成为次核心热点区的一个重要原因。次群热点区集中在东山,主要有仿古雕花楼、席家花园、紫金庵、古村陆巷和灵源寺等。次散点热区主要是虎丘景区、寒山寺、 直等地方。这些散点热区基本围绕核心热区姑苏区分布。
从热区分布可清楚看出姑苏区在苏州园林旅游者数字足迹地理空间中的重要地位。姑苏区地处苏州城市核心区,2012年由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三城区合并设立姑苏区。姑苏区设立后将成为苏州传统文化的精华区。姑苏区文化遗产价值突出, 是苏州古典园林的集中地区。姑苏区除定位在古城旅游名片外,还是商业中心、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等综合发展区。
轨迹分布: 从轨迹分布图( 图4) 可见,苏州园林旅游者活动轨迹呈“五星放射状”结构。五角星的中心是姑苏区,五个角分别为沙家浜、周庄、 直、同里、东山和苏州乐园。旅游者活动基本以姑苏区为中心,向五个角辐射。从轨迹辐射范围来看,苏州作为文化遗产旅游地,其对旅游者的行为空间辐射影响既有范围又有重点。从空间范围来看,旅游行为以姑苏区为中心,不仅辐射到各个区( 高新区、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等) ,还影响到各个市( 昆山市、常熟市等) ,苏州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已经形成了主次分明、相互影响的产品群。
根据行政区划来看,活动轨迹主要分为区内轨迹、区间轨迹和市间轨迹三大类( 表5) 。区内轨迹是指在姑苏区内的旅游活动轨迹。姑苏区不仅是苏州园林的精华所在区域,还是来苏州的游客集中购物与吃饭的区域。区间轨迹主要有四小类,分别是姑苏区—高新区( 代表路线为拙政园—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 姑苏区—吴江区( 代表路线为拙政园—退思园) ,姑苏区—吴中区( 代表路线为拙政园—东山) ,姑苏区—相城区( 代表路线为拙政园—七里山塘) 。市间轨迹主要有两小类,分别为姑苏区—昆山市( 代表路线为拙政园—周庄) 、姑苏区—常熟市( 代表路线为拙政园—沙家浜) 。
3结论与讨论
3. 1结论
旅游者数字足迹在心理空间上形成“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特征: 旅游者数字足迹在心理空间上形成“整体形象感知≥路线感知≥景点感知”的从整体到局部响应表现。游客在旅游出行之前首先感知到的是苏州园林的整体形象。苏州园林的网络旅游形象最为鲜明,因此苏州园林是苏州旅游线路的中心点。苏州其他景区网络形象不是特别突出,旅游者在旅游路线中并不把它放在中心地位。在交通上以火车为主,体现出在线消费者喜欢自由行的特点。饮食上小吃文化明显,住宿上以经济型宾馆为主,开销不大。旅游地有较知名的集游、食、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街区观前街。从消费时间上来看,网络形象属于城市遗产旅游地,夜游项目丰富,加之在线消费者的年龄较轻,因此旅游消费者晚上活动较为频繁。通过在线游记中游客对旅游地的空间感知的词语描述可发现,游客对旅游地的空间感知随着旅游时间的推进和旅游体验的加深而逐渐具象和生动,从而形成“从静态到动态”的效果。
旅游者数字足迹在地理空间响应上形成“空间集聚、圈层分布和中心放射状“结构: 旅游者数字足迹在旅游地空间上表现为围绕景区形成聚集现象。旅游品牌口碑效应是导致数字足迹呈现空间聚集现象的主要因素。网络口碑效应对数字足迹空间聚集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加剧空间聚集现象。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加速和夸张效应。苏州园林旅游产品由于开发较早, 投入较大,知名度较高,因此网络传播人群广、网络媒体类型多样,网络口碑传播效果远远好于传统面对面口碑传播。网络信息传播的优势导致旅游者在选择文化遗产景点风险感知下降, 在线决策行为更为顺畅。二是产生个性分布现象。旅游者通常会对网络传播的信息进行个人价值判断,同时信息的选择和行为的决策又与旅游者个性、网络消费习惯、网络熟悉程度相关, 再加之旅游地具体实际状况,导致地理聚集现象产生不同结果。 苏州园林旅游者数字足迹空间分异模式为“主副两极分布”,这与景点在该地区旅游资源中的地位相关。苏州园林众多,是遗产群,但相聚不远,所以形成极点区。
旅游者数字足迹在区域分布上存在冷热不均现象。根据旅游者在旅游地消费活动地点的空间坐标分布密度,旅游者数字足迹分布区域可以分为核心热区、次核心热区、次热区和冷区。 核心热区位于数字足迹分布区域的空间中心,次核心热区、次热区和冷区围绕核心热区呈圈层环形分布。旅游者数字足迹的核心热区是围绕苏州园林景区向外围扩散而成。在线口碑效应导致品牌传播速度加快,效果增加,选择景点时形成从众心理,在空间上反映为热岛效应,继而带动园林景区周边旅游发展。苏州主要古典园林位于核心热区姑苏区。同时拥有多处次核心热区,说明旅游在线消费者消费能力较强,兴趣较为广泛。这也从另一方面表明苏州园林旅游景区的区域带动效应较为明显。
旅游地数字足迹空间活动轨迹表现为由中心向外围辐射的结构。由于苏州园林是苏州的首位旅游产品,无论在线上还是在线下,苏州园林旅游产品都表现出强烈的市场号召力。旅游者在网络上进行旅游目的地搜索时苏州园林景点通常出现在首页,并且出现频次远远高于其他景点。苏州园林旅游景点是发展较为成熟的旅游产品,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设施相对发达。 苏州园林数字足迹的中心为姑苏区。姑苏区在苏州是旅游资源丰富之地,属老城区,地处区域的中心位置,具有配套完善发达的旅游产品服务设施。因此,在数字足迹的中心放射状结构中, 苏州园林景区是旅游者活动路线的交汇点。旅游较为发达,遗产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早,旅游要素配套全,商业设施发达,网络环境较好,往往形成数字足迹的交汇中心。旅游者在旅游地的动机具有多元性,旅游产品选择时苏州园林景区是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通常旅游者会选择一些邻近园林景区的景点参观游览和旅游消费。因此,数字足迹的活动轨迹呈现出中心放射状的结构。苏州园林旅游者数字足迹的轨迹放射形状为五星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交通的便利性、旅游景点的相辅相成性、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和旅游景点的空间距离等。
3. 2讨论
本文研究的内容虽然是景区的数字足迹,但对城市和区域尺度旅游者数字足迹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旅游者在城市的旅游活动基本围绕在景区周边,因此以景区为核心的旅游者活动轨迹基本上能够代表旅游者在城市的旅游行为规律。区域旅游地由若干旅游点及相关旅游基础设施构成,旅游者区域旅游地数字足迹由旅游点的数字足迹组成,对旅游点的数字足迹空间活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可以推广到旅游区的数字足迹研究中,为更大尺度的旅游活动数字足迹提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旅游者数字足迹的空间响应机制研究,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智慧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规划依据。具体来讲, 数字足迹分析帮助行政部门更为精准地掌握旅游者行为规律, 把握旅游行为空间特征,找出旅游市场消费偏好,优化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监控游客活动,控制游客流量,引导游客流向,构建旅游地游客行为监管机制与反馈平台,营造良好的旅游地信息化管理环境,制订智慧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者数字足迹空间活动分析有助于旅游景区管理者进行智慧景区管理和数字化营销。具有核心景区形象通常是旅游地网络形象标志,核心旅游景区网络形象的构建是旅游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旅游者数字足迹空间活动分析有助于旅游景区管理者构建旅游地网络形象,更好地发挥网络作为旅游口碑传播新媒介和旅游产品营销主渠道的功能。获取旅游者景点网络感知是旅游景区管理者制定景区规划、开发旅游线路产品的重要考量因素,景区管理者应当围绕旅游者数字足迹空间活动规律打造旅游线路产品群。
今后旅游数字足迹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应当构建旅游数字足迹的体系化理论,尤其在数字足迹研究对象界定和研究方法选择上。在应用研究方面,要从单个旅游点的研究拓展到区域旅游研究,从旅游地活动阶段研究拓展到游前、游中和游览整个旅游过程的研究,从在线游记攻略文本和旅游照片拓展到手机通话短信、景点预订系统信息等多种数据来源。只有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全方位全渠道进行研究,旅游数字足迹研究才能在信息旅游时代背景下解决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摘要:在线旅游时代的到来正在全方位、全过程地影响着旅游者的行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也对旅游发展业态与运行机制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旅游地开发和营销成为旅游地政府、投资者和管理者等旅游地利益相关群体关注的焦点。基于网络环境中旅游者留下的数字足迹,以苏州园林为例,运用ICTCLAS、ROST-CM和Arc GIS软件,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探索旅游者行为数字足迹在旅游地的空间响应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数字足迹在心理空间响应上表现为“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特征,类型涉及旅游地整体形象、旅游线路感知和旅游景点感知。2地理空间响应在热点、热区和活动轨迹分布上形成“空间集聚、圈层分布和中心放射状”特征。3从响应机制来看,旅游地网络旅游形象影响旅游者决策和空间分布,旅游者在线口碑分享影响旅游地网络旅游形象,旅游者网络行为影响旅游者空间分布。
据说,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座宫殿,试想一下,要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拉萨市建造起这样一座雄伟的宫殿,是非常有难度的。布达拉宫凝聚了西藏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支撑起一片拉萨的天地。密密麻麻的两千多间房间将山体包围起来,翘角飞檐,从山底一直蜿蜒到山顶上。我抬起头,亲眼就能看到这座不凡的宫殿屹立在山顶,俯视正在瞻仰她的人们。
布达拉宫内,有红宫与白宫之分。白宫主要是用于历代**喇嘛举行重要的宗教仪式和政治典礼的地方。白宫有各种殿堂长廊,摆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都很漂亮,都是古代的名师画家作得画。红宫的建造,主要是为了安放**喇嘛的灵塔,还有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尺尊公主等人的画象,1000多幅。**喇嘛的灵塔都是用黄金做成的,上面还镶嵌了许许多多的宝石,金碧辉煌。我还看到,五世**喇嘛的灵塔最大,上面的黄金宝石最多,其中一颗是夜明珠,据说是从大象的脑袋里取出的一颗天然形成的宝石,光彩夺目,焕发着金光,有鸡蛋大小,镶嵌在黄金上。布达拉宫里面最不值钱的东西莫过于黄金了。
这座雄伟的不凡的宫殿,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将是我西藏旅行中第一样值得细细回忆的东西。我由此而对这座布达拉宫的美好浮想联翩… …
(二)大昭寺
佛前千年不灭的酥油灯,
是心底最真实的虔诚,
到这里,就知道什么是“神圣”了。
游完具有光辉历史的布达拉宫,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有名的寺庙——大昭寺。西藏处处都洋溢着教派的气息,而大昭寺则是各个教派汇总的地方,也就是一些教徒共尊的寺庙,大昭寺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今天能够亲眼目睹大昭寺的容颜,真是好荣幸哦!大昭寺的位置处于拉萨市中心,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地段,藏民有一个说法,就是“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传说,这座大昭寺是吐番王松赞干布为了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修建的。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现在被转供在小昭寺内。之后、大昭寺经常扩建,目前占地面积约为25100多平方米。
大家都知道八角街,因它是拉萨市最繁华的一条大街,八角街本来的街道只是专门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们将他称为“圣路”。现在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很多大片旧式的老街区了。但是提到“八廓街”,知道的人可能就要少一半了,八廓街其实就是八角街的原名。在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误读成“八角街”了。后来这个漏洞越来越大,很多人顾名思义居然以为八角街是因为有八个角,故而才叫八角街的!
(三)尼洋河
上帝的眼泪,
最终汇成了涓涓溪流,
尼洋河,动人的不只是凄婉。
尼洋河,这个不太熟悉的名字,却是雅鲁藏布江一条主要的分支。我们包租的汽车行驶在路面上,海拔是越来越高,因为要翻过一个海拔为5013米的米拉山口 。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东西两侧地貌的重要界线。米拉山的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寒冷,东部地区气候温暖而潮湿,植物茂盛。翻过米拉山口后,再往东面走,就是尼洋河的河谷了。峡谷的这一段特别狭窄,而尼洋河却又十分宽阔,并且河水汹涌,像一个鲁莽的少年被激怒了,发奋要冲出峡谷。河水与山石的猛烈撞击,激起了洁白的飞溅的浪花,腾空而起,最后还是归顺于尼洋河的怀抱。我觉得尼洋河主要还是美在水的颜色,这条河里的水是碧绿的, 像一块无暇的翡翠。上游的水是翻滚激荡的,到了中游以下,河面已经变得很宽大了,水流也渐渐平缓下来,尼洋河最值得欣赏的一段,莫过于此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重庆丰都县以“鬼城”闻名遐迩。陽春三月,中外游人纷至沓来,恐怖阴森的鬼蜮世界,人迹罕至的阴曹地府,骤然熙熙攘攘,门庭若市,显示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来。
名山、鹿鸣山和鬼国神宫,可谓鬼城的三大景点,加上一年一度的文化节,大大地提高了鬼城丰都的知名度。鬼城丰都,日升月恒,几千年遗留下来的“鬼文化”,源远流长,从丰都这座古城,扑朔迷一离地代代相传着。
但是,我却以为这里的山美水美人美。
钟灵毓秀的丰都城,依山傍水。轮船下碇,游人进入城内,不过一口气功夫。即使是枯水季节,长江江面距离县城中心也并不遥远。海拔不上千仞的名山和鹿鸣 山,两山并峙,是鬼城丰都的天然屏障。盘山的公路,迤逦的石梯,起伏的索道,连接着人间步入地狱的轨迹。楼台亭榭,掩映在绿树葱茏之中;钟磬声声,萦绕于 香火氤氲之间。处处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游尽阴曹地府,回归人间世俗,凭山远眺,长江像一条飘逸的玉带,围系着丰都城,给她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鸟瞰丰 都县城,一览无余,尽收眼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市井小巷,古风犹存。安步当车,街道整洁平稳,丰都不愧有“小家碧玉”的丰姿和美德。
丰都不但山美水美,而且人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作为旅游胜地的丰都,不以商品价值的取舍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尽管一些旅游景点,收取了一定金额的门 票费,但这在“游人须知”里皆陈述了收费缘由,明码实价,让人感到通情达理,心悦诚服。城内,无论宾馆餐厅,还是卡拉OK;无论国营商店,还是市井 小贩,均无漫天要价之嫌,缺斤短两之忌。“丰都人朴实诚恳!”外地人有口皆碑。“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我想这与他们长期受“鬼文化”的影响,是截然 分不开的。
旅游,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人们普遍认为,车船费用易于接受,让人敬畏的倒是吃住消费。丰都市场平稳,几元钱买一把古香古色的花纸伞,抑或买一顶 编织精美的太陽帽,几一毛一钱购一件具有鬼城特色的工艺品,以及香飘全城的“鹅蛋柑”、“麻辣鸡块”、“盐茶卤鸡蛋”,价廉物美,可以一饱眼福口福,许久难以 忘怀……
下午闲来无事,便想四处走走。漫步在幽静的小路上,伴着涓涓流水,一路走走停停,倒也悠闲自在。四周早已是枯黄一片,只有零星的几点绿色,早已没有往日的蝶舞蜂飞。寂静的空山难免有些萧瑟了,只能听见步履踏过枯叶的窸窣轻响。正当这寂静之时,一群鸟儿忽然发出惊慌的叫声,慌忙飞向远处的天空。让我不禁有些想问,是否是我的到来打扰了你们的一方净土?
默默的前行,所到之处皆是只有几片叶子的枯树,或是长青的松柏。轻轻靠在一棵枯树上,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冬日的宁静。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耳畔,带有一丝凉意,却并不寒冷。一片叶子轻轻滑过我的脸庞,伸手接住,睁开眼看着枯叶从高树上慢慢盘旋而下。枯叶像极了疲倦的蝴蝶,冬日正是它生命的尽头,在寒风中轻轻落下。又像是垂暮的老人,纵使再不愿意结束,也不过是在盘旋一阵后,就化作春泥而已。轻抚者干枯的树皮,老树皮被轻轻一碰便掉了下来,让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连带着也有一丝哀伤了。
生命本就短暂,即使曾经多么明艳美好,也终究是繁华枯叶、红艳白骨。既然结果都是一样的,又何必一年一年的轮回呢?
在沉思中时,一个带着灿烂笑容的小孩突然跑到我的面前。手里拿着一束盛开盛开的迎春胡,和几枝嫩黄芽苞的柳枝。开心的.说姐姐给你,我被他灿烂的笑容和年轻的朝气所感,接过一枝,小孩开心的跑开了。看着手中明艳黄色,抚摸它的花蕊,一股强烈的新的生命力所从中迸发出来,心灵不由得为之一震。似乎明白了为何植物知道了生命的轮回都是一样的,却终不舍弃的一年又一年的生长了。是强烈的新生的喜悦,和生命本就不屈的本质。
心头豁然开朗,在抬头时上空是含苞的枝叶。看样子似乎会比去年长得还要茂盛,还要好些呢。又看向前方的枯树,我明白叶子的沉睡,或许是为了积蓄力量,为了一种全新的、更好的醒来。
来庐山的第一天, 下雨了。庐山的变化万千, 多半来自那缭绕不散的云雾, 下了雨, 更是朦胧而看不真切。透过雨帘望去, 那些绵亘蜿蜒的山峰仿佛在雾海中沉沉浮浮, 一会儿没入雾中, 一会儿又探出身来, 就像顽皮的孩童在捉迷藏。山峰的棱角被雾模糊, 只能看出大概的轮廓, 恰如那不用细线勾勒, 只用墨色渲染的中国水墨画。淡淡的雾霭映衬着层层山峦的剪影, 那墨色时浓时淡, 若隐若现, 如美人出浴般氤氲迷人, 又如海市蜃楼般缥缈虚幻, 亦真亦假, 让人一时间忘了身居何处。
到了山顶, 雾更浓了, 如层层幔幕, 极尽目力也只能依稀辨出憧憧树影, 几步之外已经是一片迷茫。厚重的浓雾不再流动, 凝重而深沉, 一切仿佛都被浸在了牛奶里。不禁想试问苏子, 如何识得庐山真面目?
我们慢慢走着, 一抬头, 忽然看到“花径”二字, 原来, 这里就是白居易作《大林寺桃花》的地方。“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现在是七月, 桃花已落尽, 而这花径依然鹅黄浅紫, 缤纷地铺开一地锦绣。雨, 又下大了, 加上有雾, 竟让人分不清鲜花与伞花。雨, 实在是有一种神奇的点化力量, 它能弥漫一种情调, 浸润一种氛围, 点染一种意境, 镌刻一种记忆。雨中的花径, 朦胧而富有诗意, 仿佛看见有诗人正泼墨吟诗, 在他身后, 落英缤纷, 花飞如雨, 那情景, 让人思之欲醉。
眼前曲径通幽, 再往前走, 就到了白居易的草堂。站在白居易的雕像前, 我思绪万千, 白居易怜惜琵琶女, 写下所谓“字字珠玑声声泪”的《琵琶行》, 自己却蓄了不少家妓, 享受那“樱桃樊素口, 杨柳小蛮腰”, 真是莫大的讽刺。当然, 也不能否定他在诗文方面的杰出成就, 《长恨歌》《琵琶行》《忆江南》等诗篇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游庐山, 就不能不看瀑布。庐山的瀑布, 大大小小十几挂, 有的飞流直下, 有的贴壁而落, 有的壮阔, 有的幽静, 有的豪放, 有的婉约, 气象万千, 各具神韵。来庐山的第二天, 我们就去浏览李白《望庐山瀑布》中描写的秀峰瀑布。从远处望去那瀑布, 不禁令人汗颜———那瀑布不大, 像一匹白绸披挂在山石间, 却不见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银河落九天”之势, 不免令人有些失望。后来才知道这诗是李白醉酒时写下的, 这李白, 一壶酒醉了天下人。
渐渐走近瀑布, 隐约听见如大雨初过, 空中隆隆不尽的闷雷声, 空气也开始变得湿润, 清新而沁凉, 使我们燥热的心一下子平静下来。当我走到那瀑布面前, 不由得呆住了, 原来从近处看时, 它竟是如此的气势磅礴!瀑面两米多宽, 十几米高, 像一条冲天而下的银龙, 一头扎进幽深的碧潭, 一时间抛珠溅玉, 宛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千万条闪耀的银链, 又似白鹭千片, 上下争飞。微风碾碎了阳光, 细细密密洒在了瀑布上, 迸溅起一簇簇阳光与水光交织的微芒。雷鸣般的瀑声, 让人的心灵也随着它而颤动, 那一刻, 生命的激情竟从心底喷薄而出, 与这瀑布汇成一流……
直到离开庐山, 我也没能看清它的真面目, 但我并不遗憾, 而且十分满足。挥别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 我带走了更多更美更难忘的东西。
导师:佚名
【园林游记】推荐阅读:
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09-25
城市园林建设与园林管理思路研究论文10-24
游记作文:西湖游记11-06
初中游记作文清明游记07-06
国庆游记作文:北京游记07-25
南湾猴岛游记-游记作文10-09
古典园林在现代小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10-30
游记散文:九峰山游记07-10
园林发展论文06-26
园林植物06-26